个性与发展自我评价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性与发展自我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性与发展自我评价

篇1

据了解,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一共7页,包括基本信息、个性发展自我评价与特长成果、班主任评语、学业成绩、研究性学习摘要等内容。其中,个性发展自我评价与特长成果这部分内容要由考生来填写。

“个性发展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高中阶段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总体评价,包括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合作与交流、个性与发展、审美与表现等内容。

八一中学副校长王华蓓建议,个性发展自我评价将是学生们呈现给招生学校老师的第一印象。在填写时,考生要用描述性的语言记录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特长行为表现,强调针对性,写出“自我”,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把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形象地描述出来。

篇2

【关键词】自我 自我意识 自我分化 自我评价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111-02

发展心理学将中学生所处的十二三岁至十七八岁年龄阶段称为青春期。青春期是儿童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社会化的一个关键期。这个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生理成熟的标志显而易见,而心理成熟主要是由于儿童的个性倾向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使心理发生了质的变化,产生了不同于童年期的心理特点,其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是核心内容。

一、相关概念

1.自 我

自我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的认识。自我是行为的主体,又是行为的客体,两者是融为一体的。作为客体,别人对我做出各种评价;作为主体能够分析别人的评价,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并对环境施加影响。

2.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主要是指人对自已以及自已与周围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和态度,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起着制约的作用。

二、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青春期是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显著

中学生在进入青春发育期后,由于身体迅速成熟,而心理还未成熟。这种生理和心理成熟的不平衡,使中学生自我评价有很大的主观性,他们渴望独立,摆脱依赖的要求非常强烈,他们听不进别人的批评和意见,他们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享受成人的权利。如果父母忽略到这种要求,易形成他们强烈的逆反心理。

2.自我开始分化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复杂和丰富,这表现在自我开始分化:

(1)中学生将自我分化为主我和客我。自我分化使青少年不仅站在自己立场上对自我的行为进行评价,并且能站在另一立场将自我作为客观对象加以分析、评定。自我分化是自我意识成熟的一个表现,它体现为对自己的客观审视、评价及接受自己。

(2)中学生将自我分化为现实我和理想我。现实我即当前的自我,理想我即自己努力想成为的自我。理想我与现实我存在一定差距和矛盾,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这种矛盾形成动力,推动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

3.自尊心高度发展

从自我体验的角度来看,随着成人感的产生,自尊心在这个阶段高度发展、并且表现得非常显著。中学生十分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对外界的评价特别敏感。当他们受到肯定和赞赏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当受到否定和批评时,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4.自我评价趋于成熟

自我评价是指自我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的评价,它是个体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中学生崇尚个性、追求独立,他们越来越少地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而是独立地评价自己,心理发展也在这种过程日趋成熟。

(2)自我评价逐渐从片面性向全面性发展。初中生的自我评价比较片面,常常过高地评价自己。随着经验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高中生的自我评价逐渐趋向稳定、客观和全面。

(3)自我评价已从表面特点向内心品质方面的评价转化。青少年后期已能把对自我的描述从表面化深入到内心,对自我的评价日益抽象化、概括化。

三、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的教育建议

根据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将促进中学生形成健康稳定的个性,有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促进中学生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完善自我,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能力。

1.家长应尊重中学生的人格,对子女进行正面教育。

现代社会高度发展,中学生心智成熟的过程大大提前。他们要求与成年人平等相处;他们渴望独立,遇到事情想自己做决定。家长应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理解孩子的需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要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保持与孩子的良好沟通。

2.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当代中学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和参与意识,容易怀疑,喜欢思考,渴望一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在教育思想上树立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观念,不能要求学生一味服从;教师不能一味的说教,应以平等的探讨方式进行沟通交流,真正尊重学生。

3.帮助中学生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中学生注重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学校和家庭是对中学生影响最大的教育环境。应创设多种条件,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提高中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基础或基本依据,前已提及,青少年期自我开始分化,更多的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自己、剖析自己,使自我认识更客观。应充分利用这一特征,提高中学生的自我认识。

(2)为中学生寻找并树立榜样。中学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价值观多样化的时期,青少年难以找到可模仿的理想模式,家长和教师应为中学生寻找和树立正面积极的榜样,摒弃低俗的模范。中学生可对照模式调整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日]关忠义.青年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2 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日]依田新.青年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1

篇3

一:学生自我评价的涵义与作用

学生自我评价的涵义:在教育评价研究领域,自我评价也称自我评定、自我测评或自我评估。是指评价主体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的各个方面所做的评定和价值判断。学生自我评价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学习和发展中的各个方面所做的价值判断。

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学生自我评价对其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我评价是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中的一条主线。因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他人的评价以及外部社会的评价最终要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才会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最终要靠自我评价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进而促进自我实现。

其次,有效的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不断地检查和调整,形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有效机制,进而主动地为自己规划自我成长的历程。

第三,有效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共同承担评价的责任,使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所以,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也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矫正、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学生自我评价的途径

从学生个体这一层面来说,学生自我评价是通过直接的自我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两种途径或这两种途径的结合来实现的。试分析如下:

1:直接的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通过自我参照和自我反思所进行的评价。从学生的发展过程来看,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依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或以往的成绩,把故我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同时,又将外在的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形成自我判断,获得自我评价的结果。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参照、自我反思是最直接的自我评价途径,因为,所有的外在评价或他人评价只有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真正结合,并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才能真正与原有实践相联结,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标。

在学习实践中帮助学生正确实施这一机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各个方面的基础和条件,识别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和长处,扬长避短,以求发展和提高。

2:间接的学生自我评价

篇4

【关 键 词】个性化作文;个性化评价;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1-0149-02

学生的作文是个人丰富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个人创新意识的自由发挥,因此学生的作文应是充满个性的文章,对学生习作所作的评价也应是个性化的。

什么是个性化作文。“文如其人”是个性化作文的真实写照。学生作文本来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是抒情与表达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作文是学生千姿百态的个性在作文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所谓个性化评价,就是我们对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作文作出的客观、科学、真实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其本质特征是个性化,也就是评价要实事求是、要客观、真实。

一、评价的个性化表现

1. 以学生为本。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对学生的作文评价要以新的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以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倡导质疑、探究和发现。

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呢?这就要求在作文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关注其个性的健康成长;要重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独特感受;要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年龄、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创新;要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有独特创意的好作文;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凸现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 评价的开放和创新。怎样才能做到评价的个性化呢?臧博平老师认为:“对同一件事,对同一种事物,同一个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看法绝不会完全相同。你把自己的观察、情感、思考真实地写出来,也就绝不会与另外一个人完全相同。这样你的个性也就在作文中显现出来了。只要文章是你自己真实的观察、体验、思考的表达,而不是‘别人的’、‘大家的’,那它就一定与众不同,一定是个性化的。”作文的个性化评价就是要发现和激励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这种苗头和闪光点。

评价的开放性表现在评价对作文过程的关注,它不仅重视评价过程,重视体验评价,重视多元评价,对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作文方法都给予评价,也评价学生作文中的收获和创新。

评价的创新不仅是指评价学生作文中的创新点,它还表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功能转向激励、评价中比以往更关注个体的差异――也就是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评价风格来说,作文的个性化评价即是转向作文评价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3. 评价的多元化。多元化是客观、真实、科学地评价的必然结果。作文评价是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价值判断,因为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必然导致其价值判断的多样性,由此必然会导致作文评价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形成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功能多元、评价标准多元的格局。从参与作文训练的所有人的需要出发,通过反复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尽可能接纳多方面的观点,使评价结果尽可能地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

4. 评价的动态性。评价要瞄准学生自身作文水平的纵向发展,既要关注作文学习方面的业绩,也要关注学习能力的形成,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向的变化和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作文,将学生的昨天与今天相比较,将学生的旧作文和新作相比较以求有所反思和发现。为学生学习写作文提供诚恳的建议和真实的帮助,为他们克服作文的困难提高正能量。

作文的个性化评价要避免一棍子打死。要客观分析学生经验、经历、知识视野、个性等的限制,帮助学生得到进步。让学生自主写作,我手写我口,自由表达,我口出自我心,把学生从写作的烦恼中解脱出来。

二、评价的个性化方法

1. 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仍居主导地位,参与、引导、组织、点拨是教师应该起到的作用。在作文评价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师生双方互动。把作文评价过程变成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共享的过程。若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民主平等的气氛、没有良好的关系,那么,教师评价的结果往往会触动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为学生所接受,也就不可能发挥激励、调节等评价功能。因此,能否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是决定教师评价成效的关键之一。

2.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重新反思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发现作文学习过程中的许多困难和问题,对于快速克服缺点、解决困难,修正错误不失为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自我评价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的标准,自我评价的主观性比较强,容易出现估计过高、过低的问题。这是需要强调一下的地方。老师们家长们大可不必为此烦恼,我们的目的是激励作文兴趣,而评价标准主观性特别突出的自我评价,如果能够提振学生的写作热情和作文兴趣,我们还怕什么呢?组织自我评价活动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引导,防止评价的盲目性,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3. 学生评价。这种评价的形式有多种:全班互评、小组互评、同桌互评。这样的评价活动真好迎合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十分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他们认真作文的好习惯,让学生通过评价与同伴交流、取长补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使作文这一学习环节变成教学过程的互动式。值得提醒的是,在这样的评价活动中要淡化分数和等级,淡化横向的比较,要引导取长补短,鼓励反思。

4. 家长评价。作文的个性化评价要求学生家长从以前的观望者角色转变为评价的参与者,要允许家长了解作文评价的具体要求,吸引家长亲身参与对子女的作文教学与评价,充分发挥家长评价应有的功能。我们要力求达到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让每个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来,让每个人都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在充满爱意的激励性评语中取得收获体会成功。让这种评价方式所带来的信任与期望,使每个孩子都感到“我能行”或者“我还需要努力一些”。

5. 社会评价。社会团体与媒体在学生心中有着某种神秘的权威性,虽然媒体不会直接参与评价过程,但是如果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媒体上发表,给学生带来的鼓舞和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所以,他们在学生作文评价中的作用绝对不容忽视。现在的媒体形式已经十分丰富,也给学生作品的发表带来了方便。一般来说,较为出色的作品可以班刊、校刊的形式在学生中交流,特据特色的学生作文可以向社会推介。这种活动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评价,是被学生认为含金量更足的评价与激励。

三、作文个性化评价的功能

第一,个性化评价让学生重拾写作的自信。

个性化评价不需要是甄别和选拔,而要促进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评价主体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应从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这一基本的功能出发,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具有个性化的评价,保证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充分肯定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成长。

第二,个性化评价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评价可以引导下学生用个性鲜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情感。不仅是作文,语文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方法等几方面都可进行全面评价,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张扬他们鲜活的个性,又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和身心的和谐发展。在作文个性化评价中,学生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赏识别人,学会了运用辩证的观点、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评价习作,评价作者。

第三,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作文教育。

在个性化的作文评价过程中,学生、同伴、教师、家长、媒体等社会力量都是评价的参与者。他们的参与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以及学校和社会的互动等方面。评价过程中强调主体间的双边或者多边的沟通、选择和协商,可以促使多种形式的评价,诸如自我评价、同学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力量的评价有机结合。作文的个性化评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主动性、培养与人合作交流,还吸引全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到学生的作文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编写组.学习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徐芬,赵德成.成长记录袋应用的反思与改进[J].语文建设,2002(7).

[3]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4]董奇.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成长记录袋评价[J].中小学管理,2003(12).

篇5

关键词:初中 体育 个性化

一、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意义与作用

1.有利于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体育教学应使学生在一个欢乐的环境气氛中进行练习,情感上得到满足,从中发展学生的身体,掌握知识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锻炼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有助于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课堂上的欢乐气氛,使学生的“心”得到发展,这是现代体育课质量的衡量标志之一。所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2.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在课的各项活动中暴露无遗,为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从而为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塑造学生的个性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依据。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我们还应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体育课堂上,我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站成梯形,后面的赶前面的同学,被赶上的同学受惩罚,视学生的情况而定,使学生在体验体育活动中保持愉快的心情,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体育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体育的实践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并得以表现。

二、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世界上没有各种心理特点完全一样的人,即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性化差异。

1.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情况,确定适当的要求只有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根据不同学生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才能使优秀学生施展才华,使中等生提高进步,使后进生有进步的希望。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开发。统一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心理开发。

2.了解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从而进行鼓励学生参加或不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机,了解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体育健康理念。一方面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培养更高层次的需要,构建坚实并持久的参与动力。

三、激发和保持初中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由于以往的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的方法过于刻板等因素,因此,导致许多初中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其原因主要就是初中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要激发初中学生的运动兴趣,应努力满足初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体育教师与初中学生要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个初中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初中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竞技化、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本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场地、器材等条件,合理安排练习内容,大大地提高了初中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初中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实施多元评价

1.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对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综合评价,主要包括体能和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同学、其他相关教师、社会有关人员等。

2.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在体育学习之中,教师应采取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价,增强评价的科学性,改变过去单一的定性评价,而追求定量评价,使定量评价占据主要地位。但是体育教育非常复杂,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特别是素质教育提出,21世纪所需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人才,学生通过体育教育不仅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能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这些人文因素又不像体育课的密度、运动负荷、心理素质、锻炼能力等指标,是难以量化的,一旦忽视这些因素的学习评价则是不全面的,缺乏科学性的。因此,单靠定性化、数量化方法无法认清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教师必须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个性。

3.适时展开自我评价。教师应适时展开自我评价,促使评价对象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之中清醒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适宜的定位,从而不断发扬长处,克服自身的缺陷。自我评价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传统的学习单纯注重他人评价,而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学生是教学目标的主体,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正确评价它,特别是那些无法用定量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外在不易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一个善于自我评价的学生可以依据教学目标随时评价自己,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教学目标指引下的学习状态,向有利于自己个性发展的方向前进。

五、教师注意组织教法的改进

篇6

关键词:多元激励;评价策略;音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56-01

音乐教学评价是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要求建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可在当前音乐教学评价中,却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忽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二是评价方法比较单一;三是评价过于关注结果。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构建了如下多元激励评价的策略:

1.激活评价主体,构建评价内在机制

新课程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在以往的教育中,评价的主体往往是教师,而学生则常常是处于评价的被动地位。而事实上,只要教师适当加以指导和引导,学生完全有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能力,而且学生自我评价及学生间产生的互相评价远比教师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1.1 学会自我评价。音乐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倡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自我监控能力以及对学习负责的态度,自评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学习上自我激励、自我调整、自我改善的过程。

1.1.1 即时自评。小朋友自我意识薄弱,对刚刚开始评价自己的时候,还不能正确、恰当地进行自我评价,但可以适时地慢慢进行一些自我评价的方法与实践,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1.1.2 学段自评。即学生回顾自己一个学期或学段的音乐学习情况,它带有一定的总结性,侧重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逐步激发学生学习中学音乐的兴趣。

1.2 学会相互评价。学生互评主要通过学生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师应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特别是听取批评意见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诚恳友善对待学习伙伴的品质。

1.2.1 欣赏他人的亮点。在看同学表演的过程中,对其某一方面的表现特别出色或有创意表现时,给予充分的肯定。

1.2.2 赞同他人的观点。在与同学交流或评价过程中,有的赞同同学的观点,有的不赞同同学的观点,有的甚至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说明该观点,以达成共识等等。

1.3 家长参与评价。由于家长与孩子的特殊关系,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利用一些特殊的节日,让学生展示自己在校音乐学习的成果。

2.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方式多元

每个学生的认知方式,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都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以一刀切的标准衡量定性,则会使部分学生受挫,丧失学习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我们的评价必须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分层评价。

2.1 分层综合评定,激励学生进取意识。学生的学是在不断发展之中,因此我们的评价也应是动态的,应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必须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进取意识。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是以形象化为主的,因此用""等形象化的物品来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就会获得很好效果。

2.2 自选强项展示,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学生的发展具有差异性,评价应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能表现出自己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特长和独特的个性化的发展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以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个性潜能。

2.3 评价集体合作,拓展评价方式。以往评价一般只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在关注个体的基础上注重对集体合作的评价,则是对评价方式的拓展,也是一种创新。同时,合作也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要求。 因此,对音乐课堂内外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进行评价,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挖掘小组成员的音乐潜能。

3.提供实践舞台,拓展评价多维空间

音乐新课程呼唤:让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学习音乐,在实践中感受音乐。因此,我在研究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校内课外及校外各类音乐实践活动的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就会得到来自各方面(如观众、家长、评委等)的评价,这就很好地拓展了评价的多维空间。

3.1 园内课外音乐活动的实践与评价。《现代教育学》中谈到:“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更有兴趣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活动的内容形式也是学生喜欢接受的,有较强的吸引力,能激发他们浓厚的音乐兴趣。”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获得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更具有激励性。

3.2 校外音乐活动的实践与评价。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音乐知识服务于他人,在校外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激励评价对学生来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捕获有效契机,实现评价动态生成

评价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应贯穿于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环节。我们要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捕获有效时机,实现评价动态生成,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人文的关怀。

4.1 成功是成功之母。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最好方法。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如果教师能捕获契机及时给予肯定,学生就会产生自信心,这非常有利于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新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实践证明,“成功是成功之母”,更符合成长中的学生实际。

4.2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学生成长中必须面对的经历,屡遭失败容易导致学生的自我否定,评价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试一试,相信你能行!”恳切的激励,能让失败孕育成功;真诚的激励,能从失败中获取做人做事的教训,感悟解决困难、战胜自我的经验,增强继续努力争取成功的信念。

笔者在实践中通过以上四个策略的运用,使评价的现实意义和真正价值得到了较好体现,同时也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了成功的学习机会,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效益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宏武.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 美术课程 教学评价 多元化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中的一部分,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广泛地存在于教学活动中,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国外,人们把美术称为“无错误的学科”,视错误为正确的先导,把对错误的谅解化为激励学生重新尝试的手段。这种态度非常符合我们加强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价值的要求,同时也对美术教学评价指出了方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开展新课程条件下的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课程整体评价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根据美术学科的课程标准,结合当地农村中美术学科的特点,理清美术学科教学评价思路,通过教学评价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美术课程的价值体现

美术课程的价值体现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以上五条美术课程的价值,使我们明确正是因为美术课程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才使其地位得以确立。我们的教学要千方百计地取得其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教学评价也要围绕其教学价值的实现与否予以检验。

二、创设具有农村地域特色、乡土特色的美术教学情境

在评价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贯彻新课程理念,对于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评价更需要突出地域性美术教学活动的特色。当前城乡教育在硬件配套及师资等方面存在着差距。广大农村对于视觉艺术有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审美素材和手工制作材料,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需要美术教师发现,开发出新的乡土美术教学资源,以作为新课程的补充内容或美术创新校本课程。

三、关注美术教学过程的评价倾向,实施有效、个性化的评价行为

1.提倡激励作用,重视发展性倾向。

评价不仅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该是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相伴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与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通过评价来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即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关键在于激励评价,不搞“甄别选拔”。要求评价者用欣赏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状况,并通过分析、提高改进方法来促进学生发展。提倡激励作用,但激励评价不能廉价。前苏联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为了证明人的心理导向会挖掘人的潜能而做了一个实验。他在一所普通的学校选了三名普通学生,然后宣称他们的智商超群,前途不可限量。若干年后,这三名学生都成了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其实那三名学生并非是智商超群,而是因为良好的自我意向产生了自我暗示,从而激发其发挥出潜能,创造了奇迹。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课堂过程性评价,要从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角度着眼,在评价中要体现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状态的全面发展。学生发展性自我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个学习、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所以要设置富有层次性的评价内容,以及自己的职责。

2.评价重视个性化倾向。

学生不仅仅是“认知体”,还是“生命体”。只有富有个性、充满创造力的生命,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空间。在美术教学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使课堂呈现出灵性的生成性和丰富性。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课堂过程性评价要基于全面尊重学生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领师生评价。尊重个性差异,不搞“统一要求”。学生发展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的“一刀切”做法只会严重束缚学生的发展。因此没有必要把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的学业成绩横向比较,而应注重学生自己的纵向比较。学业评价应实施分层教育、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使每一位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在传统的评价中,“评价”只是一个学术用语,是一种单一的、形式化的方法,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评价”不仅是一个学术词汇,一种实施方法,更是体现全新教育观念的一种教育行为。卡罗・汤姆林森曾说:“评价应该是永远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这比把学生的错误进行归类更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体的丰富多样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抽象的“人”,教师在评价活动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应有教师评价学生,更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还应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建立起评价对象多元的评价方式。

1.学生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更忽视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而形成的促进作用。学生自我评价,可用语言描述、问卷调查和建立学生档案的方式。学生在建立美术学习档案的过程中,通过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质量。教师通过学生的美术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个性特色中都有发展。

2.对教师的多元评价。

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自身也应当是评价的对象,这是教师应转变的一个重要观点。对教师进行评价也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学生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及教具、教学范画等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意见,接受其合理化的建议,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美术教师应该进行自我评价,对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

篇8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评价;评价方式

自古以来,教育追求的理想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为了适应其发展,评价也需要改革。而且怎样评价,影响孩子们努力的方向。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发展的评价方式,就无法知道孩子是否进步,无法准确地评价孩子。学生的发展需要及时评价,这样才能促进其不断进步。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1.全面考虑,全方面评价

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评价标准是单一的,就是“成绩和分数”,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却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目标维度给出了学生评价的多元标准。从不同的角度衡量学生,才能养成学生健全的个性或人格。所以评价孩子们的时候也要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的评价,让他们明白应该在每个方面都要努力争取进步,而不是只追求学习成绩的提高。这样孩子们就能够重视平时所容易忽视的一些东西――礼貌、劳动、锻炼,而这些东西正是他们以后生活所必不可少的。

2.阶段性评价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由于大家的起点不一样,所付出的努力不一样,因此往往得到不同的结果。有些孩子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由于他们的起点比较低,总是达不到要求;而有些孩子起点本身比较高,他们可以不费多大努力就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一味用一样的标准去评价他们,那么,起点低的孩子由于总是无法成功,便失去了信心。而起点高的孩子由于他总是可以不费力便得到成功,就会不思进取,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自负的优越心理。无论这当中的哪一种情况,相信都是我们不愿见到的。因此,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仅要看孩子最终达到的水平,更要看孩子的发展水平。

3.引导自我评价,学会正视自我

新课程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使学生对自己及同伴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通过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能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了解自己的进步,并使学生能自我反省、自我监控。正确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孩子们的自我认同,有利于其形成健康的心理。自我评价过高的人,容易自负,使他们经受不了挫折,一旦遇到挫折便灰心丧气;自我评价过低的人,自卑,遇到困难总是认为自己不行,不愿去争取成功的机会。总之,这两种心理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有害的。在繁荣的社会中,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学会正视自己,只有正视自己,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4.引导互相评价

学会正视别人新课程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导,灵活地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使学生对自己、对他人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人,往往拥有健康的心理,能够为同伴的成功而感到喜悦,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同时加以学习,使自己进步。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唯我独尊的情况大有人在,他们普遍不能够容忍别人比自己强,却经常嘲笑比他们弱的人,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喜欢给别人挑毛病。因此,学会正确地评价别人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别人。这样孩子们既能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能看到别人的短处,能够真诚地给别人提出意见。这也是新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实行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形式,通过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缺点,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了解自己的进步,并使学生能够自我反省、自我监控。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探究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要着眼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实验,努力摸索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更多更好的学生评价方式,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种种束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为自身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振星.学生评价方式初探[J].教育革新,2009(05):38―39.

篇9

一、关注差异,实施个性化评价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个性化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将“这种想法很独特,连老师都没想到,请再说一遍。”送给那些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用“你的想法很好。大声介绍给大家。”来鼓励那些内向型的学生:将“方法很好。仔细查一查,看问题出在哪里。”送给那些思维敏捷、易粗心出错的学生;用“加把劲,这道题你一定可以作出来。”来鼓励那些思维缓慢、学习稍感吃力的学生等。

二、着眼发展,实施激励性评价

学生有共性,也有个性。教师的责任在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改变传统的完全按一个统一标准评价学生的模式,刚发展性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别人的关注,个性得以充分张扬,每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名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因此,教师必须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尤其是面对这样或那样不足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肯定他们的长处。为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如,在引导学生解决“有一个长15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铁皮,焊成一个无盖的深2分米的长方体铁皮盒。它的容积最大是多少?”这一问题时。我根据有的学生擅长画图。有的学生善于动手制作,还有的学生喜欢动脑分析的特点。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当一位平日学习一般。但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想出一个新点子:“把长方形铁皮的一端两个顶角各剪下一个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移到另一端焊接在中间,再焊接成长方体铁皮盒”时。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掌声。这掌声是同学们肯定的语言:这掌声来自同学们的鼓励;这掌声是同学们公正的评价。此时此刻,我脸上流露出真诚的微笑。我抓住他的“闪光点”,对学生实施激励性的评价。我肯定地说:“你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别出心裁。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是创新的开始。只要我们肯动脑,老师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新的发现!”

教师真诚的微笑、肯定的目光、热情的语言再一次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他的成功,使更多的学生更加相信自己。也使一些惧怕数学的学生摒弃了“自己学不好数学”的想法。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大家的思维更加活跃,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不断涌现,看得出每名学生都在主动建构解决问题的办法。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评价;测量;自我评价

一、前言

教师评价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素质,它包括了: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在基层教学中,教师和学校长期以来就是以学生的成绩评定为主,而且把学生的成绩做为教师评定的依据。现代教育的全面性和启发性,不但要求体育教师掌握各项技术技能和教学方法而且,对体育教师科学研究能力要求也提高了。现代体育不但要求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提高运动成绩及学生体质,更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思想素质的培养,这些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非常全面。为了能更好的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就必须更加重视自我评价。对每一次课进行测量和评价,进行科学化的分析,最后。把评价反馈到教学中,不断转变教育观念。

1.1 体育评价。田慧生教授所著的《教学论》认为“所谓教学评价指依据一定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的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鉴定的系统过程”。我们可认为体育评价是根据体育教学目的,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手段对体育过程进行及效果进行测量,并进行价值判定的过程。价值判定又是教学评价的本质属性,也是教学评价区别教学测量的根本标准。例如:期末考试某班的平均分80分,其中“80”只是一个简单的测量,那么这成绩有什么意义呢?就还需要进一步判定――既给予评价。本例中:考试的实施过程和成绩的统计是测量,对考试结果的分析评判是评价。可见测量和评价,测验即联系又有区别。

1.2 体育评价的分类。体育教学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作出评价的过程,也是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评价的过程,所以体育教学评价包括了学生和教师两部分的评价。即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其中对教师的评价即要评价教师的素质又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环节,总的来说就是教师的教学质量,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就由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来决定。

1.3 体育评价中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可分为学校评价和自我评价。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一般由学校的教务处来评价,而评价的范围大体上从检查教案,听课,学生的成绩和对学生的抽查问卷来作为考察教师的依据,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它过于强调学生的成绩和身体素质,不能完全的反映教师的教学的教学情况,也容易造成教师过于追求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性的培养及全面发展。现有的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那么如何进行自我评价?

二、自我评价的方法

2.1 自我评价的意义。教师的自我评价其目的是服务于教学,自己做好课堂的记录,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主要特点是能运用结果反馈于教学,能更好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教改能力和科研能力,有利于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落实。怎么样来进行自我评价呢。首先,评价要有一定的标准。

2.2 自我评价的标准。体育教学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以自我的评价的标准必须要受到社会的制约。它的制定必须以《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学大纲》为依据。并且要以相关的科学知识为基础。评价还要考虑被评价总体的状态和水平。评价的标准可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2.2.1 职责标准。如备课的质量、上课的质量,主要看授课内容是否科学,教学目的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示范是否正确。再次看教学过程是否贯穿了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职责标准可使被评价者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关心教学的全过程。

2.2.2 素质标准。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学规律,有科学的世界观,热爱体育事业并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些都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2.3 效能标准。

2.2.3.1 是体育“三基”的标准,主要考察学生的“三基”的掌握的数量和质量。

2.2.3.2 是能力的发展标准,看是否在教学中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放在重要的位置。

2.2.3.3 是思想品德教育标准,即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教学中。

2.2.3.4 是效率标准,指根据产出和投入的比例来衡量工作的成果,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思想,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及增进健康等方面是否达到应有的水平。

总之,效能标准是教学评价中的最根本的标准,它把人力,物力,时间的消耗与成果联系起来考察,可使教师关心,重视工作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教学过程是复杂的过程,评价的三标准既有独立性,又有统一性。有了标准后如何来进行评价?

2.3 自我评价的方法。体育教学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将实际表现与理想的目标进行比较的过程。要提高评价的质量必须讲究评价的方法。根据体育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根据标准,我们可制定一个参考用的体育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分析一堂体育课可以五个部分人手: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思想教育、教学效果。我们还可以评价标准,制定出五部分的二级指标和比例。

2.3.1 教学准备。

在整个教学评价中占10%,其二级指标为:

①教学任务定的全面,重点突出,切合实际,明确具体

②教材内容符合大纲要求,进度安排适当

③教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教材搭配合理,难易适宜

④场地器材布局合理,安全卫生,整齐美观

2.3.2 教学组织。在整个教学评价中占20%,其二级指标为:

①组织严密紧凑,能有效,充分运用时间教学节奏合理。

②教态自然,精神饱满,能发挥体育骨干作用。

③在课的组织教法,教具上具有创新。

④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进取动机,生动活泼,区别对待。

2.3.3 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评价中占25%,其二级指标为:

①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习

②讲解简明,准备,生动,示范正确优美,语气恰当,保护帮助得法

③教学步骤清楚,教学措施有效,能贯彻启发式教学

④教学方法的运用能突出重点

2.3.4 思想教育。在整个教学评价中占20%,其二级指标为;

①能结合体育课的任务,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贯穿教学过程

②主要发展学生个性

③学生团结协作好,有良好的进取精神,情绪饱满

④学生的态度,组织纪律,意志品质好

2.3.5 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评价中占25%,其二级指标为:

①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锻炼的方法

②课上生理负荷适宜,全课练习密度合理,练习强度符合学生实际

③发展身体的任务好,学生运动能力课,能定时,定量完成练习要求

④课上能重视学生智力的培养,能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效果好

2.4 操作方法。体育自我评价具有的执行方法,是利用评价要素结构中最基本的层次(即表中的二级指标)作执行细则,所采用的评价标号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标度是设代表分,对应为100、80、60、40、20其执行标准如表―1:具体的操纵方法:第一步,作好记录,看每一部分一节课符合几条。第二步,符合几条在看表得出每一部分的得分。第三步,把每一部分的分值相加。得出这次课的成绩。例:教学准备符合3条。即6分,教学组织符合2条,即8分。教学方法符合4条,即20分,教学效果符合2条,即10分,思想教育符合3条,即12分。把这些分才目力口6+8+20+10+12=56。本次课分56,处于40―60分范围,接近60分。可判断本次课为一般。得出的数据只是测量结果,不能反映教师的基本情况。这时我必须要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连续测量10次课的数据。再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后求出平均分。就可以判断此教师的教学质量等级为一般或其他。

2.5 平价结果的反馈。体育教学评价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输出――反馈调节。我们通过上面的数据得出教学质量等级,也可以得出体育教学中的各个部分的分,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就能有针对性的和选择性的提高或改正。好的更上一层楼,差的方面能正确的对待,可通过课本和虚心的请教来不断的提高自己教学,科学研究能力。从而进一步来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育目标。

三、小结

体育教学评价他的目的在于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评价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使体育教学活动处于优化状态。做为一个体育工作者,特别是农村体育工作必须要做好自我的评价。不但要会评价的方法,而且要诊断指导和把结果反馈于教学中。正确的自我评价能不断的提高自已的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自我评价中要能正确的对待评价,对自己的评价过高,可能会导致骄傲情绪的出现或认为无法达到更高而丧失前进的勇气和信心;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不要丧失自己的信心立场。只要能保持平常心,坚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合量的变化标准,最后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樊临虎《体育教学论》人民出版社2002.7

[2]鲍明晓《中国体育体制综述》北京体育师范大学1997

[3]《体育》2003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