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毕业生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毕业生自我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毕业生自我总结

篇1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答辩制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7-0170-02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呈现德育教育具体化、有形化,这是摆在高校育人工作面前的命题,这就要求高校育人工作既要遵循教育规律,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又必须通过路径创新,在方法、内容、形式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云南中医学院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从2013届本科毕业生起,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为什么要在毕业生中推行德育答辩制度呢?基于云南中医学院对300多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选用毕业生时,录用原则排在前列的是“思想品德”。然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还有许多不足,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厌学,形式单一、方法简单、目标空泛等问题。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为创新德育评价形式提供了一个平台,毕业生通过德育答辩的形式,梳理、总结、汇报、提交大学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完成情况,获得学分,原则上德育答辩不通过者不准予毕业。

一、德育答辩的基本概念

德育答辩制度是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德育答辩是将“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德育方针贯穿始终的主要体现,是毕业生通过梳理专业学习、身心成长、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收获、得失及感悟,在总结中反思与成长,是对学校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毕业生德育评价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推行德育答辩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创新

党的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践行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具有建设性和探索性的意义。

(二)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凸显“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德育实践的重要举措

为保证质量,学校规定每个毕业生都要有教师指导,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参与德育答辩工作的不仅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还有校院领导、专业课教师、机关工作人员,从2013年至2016年,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指导教师已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45%,这样的全员参与,大大提高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三)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体现

德育答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德育教育有形化、可视化的具体体现,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

德育答辩要求学生按照相关规定格式,将自己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专业学习、思想道德、身心成长等教育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形成德育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用答辩的形式进行陈述,同时接受提问并作回答,由答辩评审委员会综合其平时表现,就其德育表现做出评价。毕业生通过德育答辩这个平台,可以多角度审视自我总结成败得失,为走好新的人生征途、开创美好未来奠定基础。

三、德育答辩制度开展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保障到位

学校党政把开展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作为检验全校“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手段,专题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同时还制订了《德育答辩规程》、《德育答辩论文撰写规范》、《德育答辩成绩评分细则》等相关配套文件,为开展德育答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校院两级在工作中,领导重视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动员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协调配合到位。均成立“毕业生德育答辩指导委员会”,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负责协调指导和具体工作。学校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条件保障。

(二)精心组织,全员参与

整个答辩共分为宣传动员、论文撰写、交流答辩、总结整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明确提出时间节点要求,校领导多次到二级学院检查指导,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确保了答辩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制定了德育论文开题报告提纲、德育论文撰写规范、德育答辩鉴定表、互评表等,为规范德育答辩工作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三)过程管理,严格要求。

1.严格遴选指导教师

德育论文指导教师按照专业论文基本要求,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教师与学生深入交换意见后确定题目,指导开题撰写,及时审读评阅。不少指导教师与学生多次面对面交谈,或在网络上保持密切交流,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总结得失。

2.严把论文质量关

要求德育论文力求用准确精练的语言,通过自我总结、交流、答辩等互动过程,促使学生对自己大学生活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反思,总结经验与体会,分析成功与失败,剖析优点与不足,许多学生还为自己制定了短期或中长期的生涯规划和努力方向,进一步理解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为端正学风,明确要求论文务必本人原创,抄袭者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3.强调正面引导

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明确规定对每名毕业生的德育总结陈述和答辩中存在的偏颇问题,专家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基本要求,及时纠正,以理服人,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4.注重总结,典型示范

推荐“优秀德育论文”印刷成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

(四)创新举措,成效显著

推行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制度,可真实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有力推进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构建,充实了毕业教育内容,对毕业生实现成才梦想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德育答辩制度的创新举措,引起主管部门、兄弟院校、社会舆论的良好反响。应邀出席学校德育答辩工作总结汇报会的省委高校工委领导在现场点评时指出,“德育答辩给同学们的人生留下了一个很深的记忆,给他们注入了人生放飞理想与希望的动力。通过这样一个答辩过程,开启同学们的心智,传承医术,锻造品德,同时也让我们得到一次人生境界的再提升,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成为当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有益探索,应积极倡导和推广”。新华网、凤凰网、云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及新华社云南分社分别报道了云南中医学院的德育答辩工作。

四、完善德育答辩制度的思考

德育答辩制度的推行应重在过程,应贯穿大学四年、五年的学习生活中去,使其延伸至各年级的學生中,大学一年级进行德育论文选题开题、大二大三进行德育实践回顾、毕业班进行德育答辩。通过对低年级学生参与到德育答辩工作的调查得知,许多学生通过学长、学姐的感悟,清楚了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时光,明白了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对教师来说,学生在德育答辩过程中的自我剖析,是通过其他渠道很难了解到的,特别是为辅导员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平台,大一的选题开题、大二大三的实践回顾、毕业时德育答辩,能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推行德育答辩制度,凸显“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德育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融合入学教育、日常教育和毕业教育“首尾相连”的全程化,将德育答辩制度贯穿学生教育的始终,最终形成全过程德育教育常态化。其次,适应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新常态,积极探索推行德育答辩制度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把德育答辩制度的推行作为加强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

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动,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设计,而是着眼于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整体构建,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小落细落实的重要举措。相信在各方院校的共同努力下,德育答辩制度会日臻完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独明,李景国.论德育答辩体系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101-102. 

[2]张海燕,饶亚林.德育答辩——创新大学生德育评价的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16:134-136. 

[3]张立忠.德育答辩: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11,4:59-61. 

篇2

刚才,明学书记结合地区“两会”和省、地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就创新机制、狠抓管理、优化环境、争创一流,努力促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作了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年工作回顾和总结

(一)招生、就业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20*年,在全省偏远地市高职高专院校招生数量全面下滑的状况下,经过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和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我院招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建校以来又一个新的佳绩。20*年,我院招生范围扩展到北方10个省区,新生报到1271人,比07年增加了227人,全日制在校生首次突破3000人大关。20*年,学院共有毕业生295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在全省75所高校中列第23名。在2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我院又获得了优秀的好成绩。

(二)学生管理效果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去年9月,我们将原学生处的部分职能和团委合并,成立了学生工作部,专门负责全院学生管理工作。半年来,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志,怀着关心爱护学生的真情,带着服务敬业的热情,全身心无私地投入到自己的岗位中。从每天的早操开始,到晚上熄灯就寝,校园里到处闪现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院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素质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仅想引用一位家长在给我来信中的一句话来描述这种变化“……您们用什么样的力量使我的孩子脱胎换骨,过去我总认为生他是我的罪过,现在我开始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同志们,看到这封信之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价值,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管理工作对学院社会形象的意义所在。在这里,我代表学院对全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志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教学在规范和发展中得到提升

20*年是我院通过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第一年,我们通过评建整改过程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相关教学制度。我们先后根据《大兴安岭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方案》和《大兴安岭职业学院评建工作任务落实表》,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评建责任;我们出台了《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的评选办法》等相关制度,为学院教学工作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创造了条件。此外,在过去的一年里,教学工作也有几项量化的发展成果可圈可点:一是医学技术系胡雪芬老师领导的《病原生物及免疫》课程教学团队,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取得成功;二是申报国家林业局林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已经进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后审批阶段;三是有17名教师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使我院作为大兴安岭计算机人才的中心当之无愧;四是19名毕业生考入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大学等本科院校继续深造,数量比2007年提高了50%。

(四)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成果显著

20*年,我们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引进硕士研究生18人,本科生6人,从根本上缓解了医学技术系师资不足的难题,为林业管理系顺利开设矿产和防火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批人才的到来?刮以旱慕淌峁沟玫搅私徊降挠呕醵塘宋颐怯胧∧谕飧咝Jψ实牟罹啵涌炝宋颐茄г嚎虐煅У慕取N颐腔褂肓赡こ碳际醮笱А⒍绷忠荡笱У雀咝A习煅В扇∮行Т胧だг?45周岁以下教师通过在职教育达到研究生学历,去年10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我院报考教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科研工作和实训基地建设有序开展

科研是学院持续发展的支撑。一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全面启动了科研的各项工作。一是我们成立了科研部,制定了科研发展规划,统一指导和管理全院的科研工作;二是科研立项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去年,学院共向国家、省、地申报教科研课题22项,有12项课题申报成功,其中省自然科学基金首次面向高职高专院校,我们学院王恩久老师申报的“越橘适生立地条件研究”就获批准立项;三是出版书籍产生广泛的影响。组织全院教师编写的宣传大兴安岭旅游与文化系列丛书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扩大了大兴安岭和学院的知名度;四是经过努力争取,国家林业局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省鄂伦春民族医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有望落户我院,建成后将推动学院产学研结合的进程,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提供硬件保障。

实习实训是职业学院存在的基础。一年来,我们创造条件,加快实习实训工作的开展。一是加强了校企合作。学院与来我区投资的云南冶金矿业集团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学院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由学院承担。二是实训基地建设提速。建筑面积1471平方米的护理实训基地可随时投入使用。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加工、家具设计制造和食用菌良种培育实训基地占地面积48600平方米,部分设施和设备已经采购。三是基地成果初见端倪。我院以工艺品为主,在去年的第哈洽会设独立的展厅。会上,与石家庄三联礼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立了联系,达成了工艺品销售和加工意向;会后,进一步与大山神木工艺品公司、广诚商贸公司和阳光家具厂洽谈合作事宜。食用菌良种培育实训基地完成接种9个品种的黑木耳和2个品种的蘑菇5万袋,经生长特性和产量对比,效果良好。

(六)办学硬件条件明显改善

20*年,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北校南迁工作。学院校园新增了原林管局林田公司亚麻厂区域,占地面积由原来的29万平方米增加至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也由合校初期的3.4万平方米增加至9.1万平方米。我们还新建了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等实验室,实验室数量由07年的38个增加至45个,多媒体教室也由14个增加至16个。女生宿舍楼、行政办公楼、综合服务楼、食堂等一批工程相继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图书馆的室内装修工程也已经完成。我们还改造了1600平方米的专家公寓楼,居住条件可与星级宾馆媲美。我们还配备了校园110警车,购买了排污车,为平安文明校园建设创造了条件。从反馈的信息看,师生们对学院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客观分析学院发展的不足

20*年,是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这里饱含着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和努力。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客观分析影响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未雨绸缪,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一)我们学院与同类院校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

我们从四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一是在校生规模。据近期召开的省高校基建工作会议获悉,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平均4700人,全国平均6000人,而我院目前是3000人,远低于省和国家的平均值,在校生数量仍然是制约我院进入重点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因素。

二是从师资结构看。根据教育厅【2004】16号文件要求,高职高专院校中青年教师硕士以上学历占最低要占35%,双师素质比例达70%以上,副教授以上职称比例最低要占35%,我院上述三项指标分别是27%,21%和17%。

三是从教学硬件来看。我们这里只谈一个指标,就是人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要求16平方米是底限,我们目前只有8平方米。

四是从不同系部和专业的发展来看。一个成熟的高职高专院校,至少有3个以上势均力敌的专业均衡发展,而我院80%的学生集中在医学技术系,医学技术系90%的学生又集中在护理专业,这不能不说是学院发展潜在的风险因素。

(二)管理制度的缺失和落实问题突出

学院经过6年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组建阶段和发展阶段,我们虽然通过了国家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也制定了学院管理制度汇编,但我们的制度很多是没有充分研究,缺乏可操作性;有些好的制度,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难以落实;还有一些工作内容,我们根本没有什么规则,随意性很大,存在着严重的管理缺位。这些表现,无论是在教学、学生管理、招生就业,还是在后勤、科研、实习实训,也包括人事、监察部门,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爱岗敬业的工作氛围不浓厚

有些同志自信心不足,对工作缺少热情,对事业缺乏激情,安于现状,不主动地想事、干事;有些领导缺乏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对自己分管的工作了解不全面,不深入实际,检查和督促力度不够;有些同志干点事情就想着好处,置学院的利益不顾。

(四)招生的外在条件急剧变化的状况将显现

一方面,从今年开始,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将越过高峰拐点;另一方面,当前,中小学的生源数量也正在逐步萎缩;可见,生源的竞争将会逐步升温,高校发展的问题和困难也会逐步显现。

三、2009年工作安排

结合省地教育工作及地区两会会议精神,根据学院当前的实际,按照孙书记的讲话要求,2009年学院行政工作总的思路是“重制度、强实践、创特色、促发展”。

重制度就是抓制度的完善和落实,解决学院内部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学院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强实践就是加强学生和教师的实践环节,提升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创特色就是打造过硬的品牌专业,扩大学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发展就是增规模、调结构,加强学院的综合实力。上述四个方面不是孤立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其中,制度是保障,实践是方法,特色是基础,发展是目标。

同志们,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制度的重要性,大家可能以为制度是对自由的规范,以为我们学院制定各类各样的制度将减少大家的利益,将使大家感到不舒适,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如果你换个角度,站在个人的自身价值和学院的长远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条件下进行反省和思考,你就会了解它,你就会快乐地去接受它。在这里,我想把诺贝尔奖获得者、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学者哈耶克最经典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一种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坏人也做好事。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理解,我对这句话的有更深的体会,那就是制度不是限制人,而是保护人,因此,我将哈耶克的话翻版,这样说:一种坏的制度会使能人变为庸人,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庸人干成事。同志们,人类历史也证明,要成为好人,要干成事,没有制度的保障是不行的呀。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呼唤一个个好的制度在学院出台。

为把制度、实践、特色、发展落到实处,我们对09年行政重点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为学院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

规划是学院发展的方向,也是学院发展的动力。为此,我们今年要完成学院建设规划,修改完善原来的发展规划。关于建设规划,我强调以下三点:一是要为学院向更高层次发展留有余地,二是学院建筑选址和风格要和周边的滑雪场、飞机场、橡胶坝景区、寒温带植物园、地区文体中心协调一致;三是充分利用好我们学院依山傍水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关于发展规划,我想强调以下三点:一是目标的问题,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还是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还是高职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二是学院的特色定位问题,要既考虑当前,又兼顾长远;三是要密切关注现代教育的发展态势和国家的政策规定。我们将组织专门的班子,专门的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全院教职工的聪明才智,编好规划。

(二)提高招生和就业的质量,以就业促招生,实现招生就业的良性互动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我校今年共有560名毕业生,毕业生数量比去年增加265名,80%的是护理专业毕业生。

我们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就业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完善各级管理机构责任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由单一的学生工作变为全局性工作,由阶段性工作转变为全年性工作,使毕业生就业工作真正成为学院发展的一条生命线;二是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联系就业,包括网络、校友和全院教职工及其他社会关系、就业基地等;三是用好毕业生应征入伍和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四是争取更多的专升本指标;五是落实地区两会宋书记讲话中提到的选派我院优秀毕业生服务基层的村官计划,把真正要扎根农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的优秀毕业生输送到村官岗位,由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部和人事处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六是向学生大力宣传“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七是继续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招生就业部门要根据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提出专业设置和教学改革方案,为学院决策提供依据。

今年的招生工作任务也很艰巨,我们拟定今年的招生计划是1800人,生源地再增加两个省区,我们的目标是新生的报到人数确保1300人,力争1500人,这意味着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加230人。另外,我们也提出在保证招生数量的基础上学生质量也要上一个新的层次,个别专业如护理录取分数线争取高于全省最低分数线10—30分。我们今年将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来做好招生工作:一是招生宣传方式要有效。我曾经让董刚将最近3年我院黑龙江省不同县区的新生数量进行统计,将我们派出宣传人员进行宣传的县区新生和没有派出宣传人员的县区新生做相关分析,结论是是否派出招生人员到各地进行宣传,对招生的效果影响不明显。我们每年投入那么大,竟是如此的结果,应该引起我们深思。我们今年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利用“五一”和暑期两个时段回家乡宣传,网络宣传今年也要发挥作用。二是关于招生奖励,我们要规范制度,对今年招生宣传有功人员进行明确的界定,对于过去遗留的招生奖励问题学院班子研究后要给出一个圆满、合理的解决办法。

(三)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今年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全院工作的中心,教学要围绕职业内容和职业环节来设计和组织,重点放在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培养上。今年的教学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件事情。

一是抓师资队伍建设。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和一批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支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由专业带头人或教学骨干为核心,中青年教师广泛参与的优秀教学团队。今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我们的任务是建设8门院级精品课,力争再能申报成功2-3门省级精品课,做好2010年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的各项前期工作。

二是抓课堂教学环节。2009年,我们除了坚持教学督导外,还要增加教师与教师之间、院系领导和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的次数,增加教学督导组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的示范课的次数,还要增加教授和副教授的课时,根据课程的特点调整授课教师的结构,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师生的互动程度,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另外,我们还要改革教学方法,大力实行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是抓教材管理。我们将继续鼓励教师参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的编制工作;关于教材的使用,省教育厅等三厅局前天已经联合下达黑教联【20*】73号文件,我们将按照文件精神,在教材选用和采购等环节严格把关,充分体现学生自愿、学生受益、成本补偿和不盈利的原则。

四是抓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和老师掌握实际的能力

我们将按有关规定,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课占教学活动总学时要达到40%以上的要求。我们将鼓励教师报考提高双师能力的各种资格考试,“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今年力争提高15个百分点;只有我们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强了,讲课才能落实应用型和技能型的教学要求,为此,我们将制定相关激励和考核的办法,采取硬性规定利用假期分批次将教师派到相应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培训;我们还将继续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举办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双证率”,争取达到90%以上。

五是抓品牌专业建设,以特色兴校。今年,学院将建设护理、林业工程等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对护理专业,我们将开始筹划,以全省专科院校同类专业排名第一的标准为目标,加快建设的步伐。我们将成立重点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重点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负责学院重点专业的建设、申报、审核和管理等工作。

六是以严格的制度抓落实。我们成立的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组,不能是空架子,要扎扎实实抓教学质量监督工作。今年,要严明奖惩制度,对好的典型,对那些一心扑在教学上、一心扑在学生教育上的优秀教师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对那些不负责任、不能为人师表、不把心思放在教学上的人,应当调整出教师行列。对调整出教师行列的人员要解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不能享受教师职称待遇。

(四)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步伐,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基地,我们的职业教育就缺少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就很难实施。今年将开工建设林产品实习实训基地,林业职业技能鉴定站要投入使用,学院附属医院作为医学的实训基地争取年内营业,动画片《小嘎仙带您游兴安》和《兴安导游词》夏至节前正式出版等,任务很多,也非常重要,希望大家保质保量地完成。

(五)深化机制改革和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性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孙书记前面已经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会后我们将制定具体的落实办法。我这里再补充三点:一是由人事、教务、总务和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学院工作组,负责各项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的制定、实施、监督和管理;二是加强监察审计工作。09年,监察部门要制定出一整套的、符合学院实际的纪检监察办法,并严格落实执行,切实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职能。三是要高质量地完成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09年计划引进近50名高素质的师资,涉及食品科学、药学、旅游管理、冶金工程、地质矿产和林学等多个专业,人事部门要制定详实的引进方案,切实做到优中选优。对引进的人才,我们要继续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关于人才培训,要落实国内著名院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政策,进一步加强教学和科研人员的能力建设。

(六)加强后勤和财务工作,为学院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强化安全管理。学院是人口密集区,安全问题责任重大。下面几项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关于饮食安全,后勤部门要制定详实的食堂卫生、食品监督检查方案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关于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后勤和学生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关于交通安全问题,要强化向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要联系有关部门,在学院门前道路设立交通安全设施设备;关于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要求所有建筑物安装监控设备,做到校园监控无盲区,春秋两季开学要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安全保卫部门要加大对学院的巡查力度,杜绝安全隐患,形成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是厉行节约措施。水、电、煤、油等消耗性物资的支出还有压缩空间,09年我们将对于上述物资的使用制定规范的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

三是加强后勤项目管理。今年主要抓去年申请的人工湖改扩建项目、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校园绿化等项目的落实工作,要制定项目推进工作表,落实责任人。新建图书馆要尽快验收并投入使用,基建部门要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图书馆的搬迁要制定详实的搬迁计划,搬迁后要按现代图书馆的标准进行管理。对于图书馆的设备设施和图书的购买,要实行采购小组集中采购并予以公示。

四是规范学院财务制度,严格管理财务活动,加强各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学院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年,我们继续执行“前期不请示,后期不报销”的政策;对一些重要的财务活动要向全院进行公示;对奖学金和助学金、学费等的发放和收取,纪检监察部门要进行审计;进一步完善大宗物品招投标制度和采购小组集中采购制度,提高学院资源的使用率,防止资源的重复采购和流失。对于学生军训服等其它服务性收费与代收费项目,要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由学院采购小组进行集中采购,并予以公示。另外,要压缩差旅费和办公费等弹性支出,确保钢性支出和重点支出;科学核定办公用品指标;严格车辆管理,降低油耗。

(七)提高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学生管理人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今年学生管理部门要围绕“敬业爱岗,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学习教育法规,树立法制观念;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谦虚谨慎,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强化角色意识,做师德的表率”这五个方面开展自我教育,可以通过教师座谈,交流心得等方式扎扎实实的开展上述活动,率先做全院师生的行动表率;二是学生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与学生和家长建立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三是制定规范化、系统化的学生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制。四是探索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教为重,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五是要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继续扩大助学贷款的数量,继续办好爱心超市,要采用长效的募捐机制、规范的管理办法、更广泛的募捐渠道,真正为家庭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六是要利用好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专门机构及校园网络,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

(八)继续拓宽办学渠道,进一步加强联合办学和培训班教育

学院办学将坚持走“多元化”办学道路,一方面办好全日制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联合办学、成人教育和专题培训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省内外大学的教育优势,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的有机结合,逐步提高办学层次。今年,我们继续鼓励各系部搞联合办学,开展“订单”教育。成教部要尽快与地委组织部、林产工业处等部门联系,落实好已经列为计划的短期培训班以及与南京林业大学联合办学的有关事宜。

(九)提升科研水平,增强服务地方经济本领

篇3

一、《论语》学习思想与医生职业特点和医学教育要求概述

《论语》中的学习思想广博丰富,涉及到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对象等学习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并且贯穿全文。《论语》全文共20篇,522节,其中直接出现“学”字65次,与“学”相关的语句约80句。在此范围内,“君子”与“学”共同出现了12次;“学”与“思”相结合的语句有3处。另外,孔子本人直接论述有关“学”的语句有17处,孔子与他人对话中谈论学习相关内容的有47处,他人所述或他人对话中与学习相关内容语句16处,可以说,学习是贯穿《论语》全篇的主要内容之一。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其长时期拥有思想统治地位。《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书目,其中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内容和注重内在人格修为的理念,在我国文化传承发展与国民性格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正是在其影响下,成就了以孙思邈、李时珍等为代表的大医名家,他们内外双修、德术双馨、精诚双备。医生是十分特殊的行业,世界卫生组织订立了五星级医生的标准:医疗保健提供者:提供高质量、综合的、持续的和个体化的保健;保健方案决策者:能够选择花费少而效益较好的措施;健康知识传播者:通过有效的解释和劝告,开展健康教育;社区健康倡导者:满足个体和社区的卫生需求,并代表社区倡导健康促进活动;健康资源管理者:利用卫生资料,在卫生系统内外与个体或组织一起工作,满足患者和社区的要求。这个国际标准对医生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医生不仅仅是会看病治病的人,换言之,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仅仅是其职业标准的职责之一。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其中涉及7个领域和具体的60条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毕业生必须具备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交流与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医疗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笔者认为,作为医学生,是未来医疗行业的接班人,医学生的培养在结合国际标准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我国文化发展和传承的脉络与潜在的深层影响,可以说,只有根植于我国深厚文化的积淀,基于两者间的融通,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二、《论语》学习思想对医学生的启示

(一)学习目的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154(《宪问》)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4(《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5(《学而》)将这三句参看,可以对《论语》中学习目的的阐述有所领悟。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职位,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有本领,而应当是为了自己本领的加强,为了自身的提高。相比于功名这些外在之物,学问对一个人自身道德修为、精神内涵的作用才更为关键。后两句孔子所言与子夏所言意思十分相近。孝顺父母、忠心为国、诚信交友,博爱大众,亲信有仁德的人,这些外在行为正是一个人内心向善力量的外显,是学习具体知识的先决条件和终极目标。医学,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与工作对象,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统一的一门科学。医学是最贴近人性的本质特征和体现人文关怀的科学[2]。在医学生培养中,应当有意识地融入人文学科的思想和内容,通过开设讲座、设置选修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医学学习和实践中,建立包含仁义道德的伦理标杆。子曰:“君子不器。”[1]17(《为政》)“君子”一词贯穿于《论语》全文,在孔子之前,君子一词多寓有政治意义,“君”字从尹从口,有发号施令、治理国家之义。到孔子时代,君子一词与道德品质相联系,“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155(《宪问》)这是君子一词在德性上最具体的意义,即仁、知、勇,其中仁的地位十分重要。“器”意为器皿,这里指只有一定用途的东西。有人批评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但孔子以“君子不器”作了有力的反驳,君子不应只专于某个方面,如器皿一般只有一种用途,而应博学多闻。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化到专业化再到整体化的过程。当前,医学整合性更趋明显,医学正在突破传统的局限,向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发展。可以说,“君子不器”的思想与医学发展趋势不谋而合。无论是医学专业教育还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应把握这一方向,以“君子”的高标准、高要求引导学生全方面成长成才。如果将“不器”简单地理解为多而全,那未免有失偏颇。在《子路》篇中,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135在孔子时代,《诗》是外交辞令,是各国外交家的必读书,在酬酢和谈判场合,主客双方一般都用背诵《诗》当中的语句来传达意思。结合这一背景,可见孔子是非常重视学以致用的。如果不能灵活应用,仅会死记硬背,再多的知识也无用。医学正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方能更好地服务患者和社会。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医学教育要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除教学安排的临床实践外,在学业指导上也应结合注重医学专业特点,以学以致用的观点,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临床技能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为自己道德的高尚而学,为追寻无穷尽的学问而学,为解决现实的难题而学,这正是《论语》在谈论学习目的时给当下医学教育与医学生们的启示。

(二)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对学习成效起着重要的影响。《论语》中不乏论述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1]6,孔子认为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的话也不会掌握得牢固。笔者认为,孔子所谓之“重”与“威”,有持重、威信的含义,包括了认真、稳重、诚信等意思。在《为政》篇,有一句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19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诚然,医学难题的攻克离不开质疑、创新,但要以严谨精密的实验为前提。当前,科研诚信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在英语中,诚信(integrity)一词有完整、可靠,甚至完美的意思[3]。“诚信”两字在古代意义相通,是儒家提倡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孟子有:“是故诚者,天之道也”[4]的语句。科学要建立在信任和诚实的基础之上[3],在医学生的培养中,不妨借鉴君子风范,用传统儒家人格理想影响学生,使其树立规范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专业态度和职业精神。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1]37(《里仁》)这显现了孔子对真知的热切渴望,也说明学习的态度应当是主动、积极,或者说是迫切的。现代医学一方面向高精尖发展、一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空白。作为医学生,要有向未知领域挑战的强烈意愿,在学习中变被动式接受为自主式学习。孔子是终生学习的典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12(《为政》)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1]71(《述而》)关于年纪,古人皆举成数言之。“立”是站立的意思,这里是“站得住”的意思,意译为遇事都有把握。不惑,《子罕篇》和《宪问篇》都有“知者不惑”的话,当理解为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论衡•知实篇》上有“从知天命至耳顺,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5]从15岁至老,每一个阶段都没有停止过学习,并且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境界。当然,这里的学不是狭义上所指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是指课堂教学的学,而是从生活中学习,是广义的学。孔子用他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学习应该是伴随一生的追求。医学卫生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医学生终生学习的理念与习惯不应是离开学校后才建立的,而应在进入学校的专业思想教育时即传达给每个学生,这需要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不弄虚作假、不空泛浮夸、不半途而废,培养审慎庄重、诚信守实、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学风,这是每个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态度。

(三)学习方法

篇4

关键词:中职护理;生物化学;学习现状;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作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培养新型高素质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生物化学被学生称为有字天书,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我校以2013级和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共计1774人作为调查对象,自制问卷,利用晚自习逐班进行问卷调查[1]。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对教师的建议等。发放问卷1774份,回收有效问卷1739份,回收率为98%。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1.学习动机。认为生物化学知识不重要的学生占442%,为力找份好工作的学生占557%。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

2.影响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主要因素。因中学化学知识与技能基础差而影响学习的学生有853%;因记忆的东西多,分子太大、太复杂而产生畏难情绪的学生有883%;学习方法不适应,兴趣低迷的学生有584%;对中职自由悠闲学习生活的期望与现状产生差距的学生有347%。

生物化学涉及的内容多为有机大分子之间的构成、作用、性质和在生物中的转化,对于初中毕业生而生,存在学习困难,产生畏学,也实属正常。学生从初中直接过渡到中专,对学习方式的转变不适应,学习方法不对,也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迷。

3.学习习惯。制订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的学生有55%,坚持预习的学生有82%;坚持课后复习的学生有81%;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有32%;对所学知识自我总结的学生有27%。

如制订学习计划、课前预习、听课、笔记、课后复习、作业、查阅资料等,这些学习习惯看似简单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养成,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方法。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学生有234%;渴望学好但缺乏方法的学生有538%;明确表示自我控制力差的学生有771%。

学生缺乏适应职业教育的学习方法。

5.对教师的建议。认为教师应放慢授课速度、减慢授课进度的学生占756%;认为教师加强课后辅导,完善作业批改与讲解的学生占754%;认为教师应进行基础知识补充和学习方法指导的学生占883%;认为教师应适当降低难度,突出实际应用的学生占892%。

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从情感教育、学科特点、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五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解决中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在教与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加强情感教育。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在心理上就会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能较快地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为满足需要去努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热爱学生,跟学生交往是乐趣,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好孩子,和他们交朋友,关心他们,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学生。事实上很多学生喜欢某一科的直接原因就是喜欢教这个学科的老师。所以教师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

2.利用学科特点。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特点,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往往是由该学科的特殊趣味引起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科特点,充分发掘学科知识中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引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穿插讲述生活中常见的,比较有趣比较敏感的实例。特别是第一堂课,一定要抓住学生的眼球。比如告诉学生生物化学是当今发展迅速的学科,与临床关系日益密切,是医务人员必需的知识。临床已广泛应用于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如古代利用生物化学技术酿酒酿醋,现代生产疫苗、制备药物(例如胰岛素、青霉素等)等。2000年人类基因图谱完成,通过了解人类基因的遗传成分,对我们攻克遗传病、癌症等至关重要,可以为个人量身制作预防性疗法,父母可以检查腹中胎儿是否有遗传缺陷等。有朝一日,像糖尿病、癌症、早老性痴呆症、精神病等过去无法根治的病症,也能根治。

3.改进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教师应放慢授课速度、减慢授课进度,适当降低难度,突出实际应用,同时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补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课后辅导,完善作业批改与讲解。优化课程内容时还要注意:(1)补充内容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2)方式方法要有多样性。(3)删掉部分验证性的实验项目。(4)增加与临床护理实践联系密切的综合性实验项目。

4.改革教学方法。在改进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浓缩精华,树立学以致用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分析、应用能力为主线,调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启发式、案例式、目标式等多种灵活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循环过程。

启发式教学方法有比喻启发、对比启发、推导启发等多种形式,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授课内容灵活运用。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和比喻可以很自然的导出要讲授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3]。比如我们讲糖异生时可以提出为什么减肥除了要减少脂肪的摄入,还要减少糖类的摄入?把蛋白质的结构时比喻成女孩子的麻花辫,一级结构一股辫,二级结构编好的两股辫,三级结构三股辫等[4]。

案例式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渴望,在基础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一些与临床联系紧密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互动活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印象。目前护理教育普遍采用的“三段式教学”,既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临床实践。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与临床实践是基本脱节的,而案例式教学则可弥补其不足。如在讲维生素时,引入夜盲症、脚气病、佝偻病、软骨病、坏血病等病症与各种维生素的关系。结合糖代谢分析糖尿病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目标教学法,有选择的在教学中选择部分内容,安排学生自学,教师设定一些问题检测学习效果。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观察、理解、思维和记忆力。如酶的命名与分类、基因工程技术等均可安排学生自学。

还有谐音趣味记忆法、PBL教学法、顺序推导法、对比法、顺口溜法、多媒体及网络手段的信息素养教学方法等[5,6]。将这些教学方法不着痕迹的灵活的穿插于教学内容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5.融合教学艺术。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前途思量不够的问题,教师多于学生沟通和激励。学习成绩不好,不是智商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在思想和学习习惯上。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与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学习、人生、就业等方面的引导,使他们坚信通过自身的努力,一定能改变目前的学习现状,成为一个高素质护理人才。

生物化学知识,教之不易,学之亦难。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更是难上加难。教师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坚持细心、耐心、恒心、信心,就可以打破教与学的瓶颈,切实解决好生物化学教与学的问题。(作者单位:郑州卫校)

参考文献:

[1]田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生物化学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卫生职业教育,2012,Vol.30 No.2,119-120

[2]潘洪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生物化学教学效果,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第28卷第15期,1857-1858

[3]田野,李树香,不同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卫生职业教育,2008,Vol.26 No.17,61-62

篇5

(1.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湖北武汉430079;2.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武汉体育学院充分利用体育学学科优势,以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为契机,组建试验班推动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试验班融合大类培养与个性化教育,构建“2+2”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搭建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体系和实践平台;以开放体系和创新机制为保障,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

关键词:体育课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实践平台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2-0073-03

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日益成为学者和高教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当前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和体育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如何集中优质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新时期赋予高等体育院校的历史使命。

1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

现代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体育事业的发展比起以往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高素质的体育人才。高等体育院校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体育类人才培养现状尚不能较好地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层次体育科技人才培养不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当前高等体育院校正处于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既是实现因材施教,满足优秀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又是促进高等体育院校逐步形成适应个性化、多样化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重要抓手。武汉体育学院作为一所富有鲜明体育特色的高等院校,坚持“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于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为一身”的办学理念,为我国体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深入把握“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在强化内涵发展的形势下,以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实验计划实施为契机,充分利用体育学学科优势,组建试验班主动探索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过“选拔优秀学生,集中优势资源,制定高标准培养方案,优化培养过程,创新评价标准”等全方位改革创新,着力培养一批理论扎实、技能良好、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培养造就未来体育领域的领军人物奠定基础。

2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的认识与定位

2.1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超常的创新能力,在各个领域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杰出贡献从而引领社会进步的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内涵包括3个关键词:拔尖、创新和杰出贡献。“拔尖”是指出众,超出一般;“创新”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杰出贡献”是判断拔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标准。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既具有拔尖创新人才的共性特征,又因其学科特殊性而又具有独特性。

2.2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位

体育人才按照工作性质和职业特征可以分为:体育竞技人才、体育教练人才、体育裁判人才、体育教育人才、体育科技人才、体育管理人才、体育经营人才、体育新闻以及群众体育服务人才。体育各个领域均需要拔尖创新人才,试验班学生的培养定位是体育教育和体育科技人才,即从事体育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科技开发或体育科学服务的人才等。

2.3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热爱体育事业,社会责任感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内在动力,责任感是外在动力,二者皆可以激发个体不断创新和奉献的热情。对体育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是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具备的首要特征,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对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源泉和动力。

体育相关专业理论扎实,运动技能良好。体育理论和技能是体育人才实现创造的“生产资料”,是体育人才尤其是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是体育人才的本质属性之一。宽厚扎实的体育学相关理论知识、良好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的体魄是体育类学生实现全面长远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当今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和终身化的时代背景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促使教育理念、育人目标和方式均发生变革和转型。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强调基础,又要强调作为现代人终身学习所需要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意识与能力,以及国际化交流所需要的英语表达能力等。

2.4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处理的几种关系

基础与长远。人才培养周期长,但从人才成长经历来看,许多杰出人才在大学阶段已初露端倪,展现了良好的综合素质。所以一方面要重视本科阶段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同时基于人才成长的周期,要理性评价本科阶段的作用,不可急于求成。基于本科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中的基础地位和人才成长的周期,试验班的定位是为培养造就未来在体育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或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学科与术科。从课程结构研究的角度,体育专业教育领域中“学科”与“术科”的划分由来已久,对二者关系的争议也从未间断。但从体育人才培养的角度必须消除“学科”与“术科”之间的壁垒,统筹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的一门学科,强调术科是应有之义,但随着体育科学化的发展,对于全面的体育人来说,扎实的体育学相关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及运动技能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两翼。

通识与个性。体育学科的交叉综合性质决定了体育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化与体育学相关学科的重要性,但个性自由发展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力求做到通识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3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3.1 基于综合素质的生源选拔

基于综合素质选拔生源,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依靠学校充足良好的体育学学科专业生源,从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休闲体育等体育类专业中选拔有突出特长和发展潜力的学生。根据体育类生源特点,主要基于“文化素质、运动素质、兴趣动机”三结合选拔生源。首先,考察学生的文化素质。以高考文化成绩(总成绩)为主要依据,并参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选拔。其次,在运动素质方面,坚持“全面发展、突出特长”的思路,以高考体育成绩为重要依据,注重生源全面而良好的身体运动素质。第三,兴趣动机。良好的动机与兴趣是影响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深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自愿原则并通过组织面试考察,选择对体育具有良好学习动机和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

3.2 基于宽阔学术视野和个性培养的课程体系

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宽阔的学术视野,二是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其中,宽阔的学术视野是创新性思维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新时期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现代体育已成为融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覆盖全社会的一个系统。体育科学既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发展,又研究因体育引起的广泛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涉及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还涉及医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数理统计学等自然科学。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奠定宽厚的知识基础。

基于这一理念,试验班培养方案设计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大类培养阶段,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运动技术课程以及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和体育学前沿领域的相关讲座和报告等,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和学科交叉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对体育的整体把握与认知。第二阶段为专业分流阶段,充分体现个性化培养理念。学生按照本人的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和导师,经过一定的考核程序分流到体育类相关专业。在第二阶段的培养中充分发挥导师作用,实行全程导师制。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

3.3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试验班教师突破传统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或单纯注重技能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自主学习引领、学习兴趣激发、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积极引进、选用国内外一流教材,及时把国内外教改成果以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积极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传统单个教师负责一门课程教学的形式,由两个或以上教师组建团队共同承担一门课程。结合课程特点,改变传统的单一强调技能或知识的考核方式,建立全面、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学科类课程采用笔试、口试、设计、小论文、读书报告等多种考核形式,术科类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主设计与规定动作相结合的考核形式。

3.4 基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搭建

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和实践平台。体育因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层文化价值有全方位育人功能。组织体育素质拓展活动,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勇于竞争的精神,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优秀品质。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角度来更新和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创新及个性发展,学校建立了奖励学分制度,规定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学术研究创作、技能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得成果,经认定后可以获得相应奖励学分。通过奖励学分政策激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3.5 基于全面保障的开放体系和机制创新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需要提供特殊培养环境和条件,学校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以给试验班提供全面保障。

优教优酬的激励政策。一流的学生需要一流的教师来培养。为保证试验班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班教师选聘与管理办法》、《试验班导师选聘与管理办法》,吸引高水平教师参与试验班教学,提出了试验班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导师的条件和工作要求,每学年公开选聘教师,实施优教优酬的管理政策。为试验班学生配备导师,坚持工作记录制度、自我总结制度及情况通报制度,为学生学业规划、专业学习发挥引导和领路作用。

动态进退机制和灵活弹性管理机制。为激发试验班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勇于竞争的氛围和机制,学校出台《试验班学生管理办法》,明确了退出的条件、程序和机制。同时改变过于僵化的教学管理,给学生提供创造更加灵活自主的学习机会。打破专业界限,允许学生在体育类之间自由选择专业,全校内自主选修课程。通过实施奖励学分制度,实现了课内课外学分的互通,为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提供了经费、政策和时间保证。

开放共享的资源利用机制。为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开放的资源平台,学生不但可以跨专业、跨院系利用校内资源,还可以通过教师教育联盟平台利用周边高校优质资源。为开阔学生国际视野,通过暑期学校、出国考察等形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丹麦葛莱体育运动教育学院、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外高校进行学习或交流。

4 结语

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高等体育院校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改革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的情况下,组建试验班集中力量和资源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是必要的。但从长远来看,高等体育院校应侧重于建立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建立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氛围,从而提升整体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华清,孙华敏,付毅.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8):81-82.

[2]曾德军,柯黎.近十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综述[J].高等理科教育,201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