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歌词范文
时间:2023-03-30 21:3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铃儿响叮当歌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赚钱啦、赚钱啦,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花,我左手买个诺基亚右手买个摩托罗拉。我移动
叮叮当,铃儿响叮当">叮叮当,
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铃儿响叮当》教学实录 铃儿响叮当,Merry Christmas!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瞿弦和的铃儿响叮当 铃儿响叮当乐趣满屋堂 盘儿响叮当 圣诞铃儿叮当响 听,桶儿响叮当 战斗的婚姻幸福响叮当 手机铃声响叮当 水瓢钻孔挂圆环 夫妻肺片响叮当 迈步且把二堂上,八幅罗裙响叮当 银饰:千年环佩响叮当 叮当叮当闹钟响 叮当情 叮当小队 门铃儿(外二篇)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小提示:彩铃设计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时尚的把握能力在制造流行。由于彩铃的内容主要分为流行金曲、经典名曲、个性铃音、趣味铃音等几个类别,所以要想常做常新有一定的难度,集音乐、文学等多种创作素养于一体的彩铃设计专业人才还有很大缺口。随着不久前固话彩铃的开通,彩铃可成为国内驰名品牌宣传企业一个重要手段,安踏、七匹狼等著名企业将中央台播出的广告,制作成为企业的七彩铃音,使企业的这张“有声名片”更具个性,更深人心。
叮叮当,叮叮当,钱途无量
彩铃设计师的获利目前主要有用户下载分成和唱片公司一次性买断版权两种,买断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一条,而分成的比例从5∶5到3∶7不等(运营商通常占据着大头)。设计师把作品上传到大型门户网站的音乐频道中,由门户网站制作成手机彩铃的格式,网友试听后如果感兴趣,可以每首2元的价格下载到手机中。对于彩铃制作者来说,一次性买断版权能够立刻得到相应回报,但一旦其中哪首铃音得到了用户的喜爱,下载量达到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那么原来百元的收入必然会让其懊悔不迭;而用户下载分成可使自己的精彩作品能够得到理想的回报,但如果遇上了信誉不好的彩铃运营商,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磨牙催账,各有利弊。
一份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移动2005年全年彩铃收入预计超过80亿元,很多SP以此为重要收入来源。边玩边挣钱,不只是孩子,也是大多数成年人的梦想。彩铃精灵们在娱乐自己、娱乐大家的同时,也将在不经意中收获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以“手机小强”的一条彩铃为例,仅在北京移动上网4个月,就已创下6万7千次的下载纪录,如果按每次4角的作者分成计算,这条彩铃每月就为制作者挣到6700元,相当可观。在TOM网站上,每天几乎都有200首网络歌曲上传被制作成彩铃,而每个月下载排行榜的冠军歌曲,可以创造50万元的下载收入,下载率高的彩铃作品靠分成每月就可净收10多万元。此外不少网络创造的铃声通过彩铃传播成为了著名的网络歌曲,被唱片公司出版发行则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让灵感在赛事中奔涌
2005年,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首届彩铃唱作先锋大赛”, 提倡“拼的就是响法”,全线征集彩铃爱好者和唱作高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有50多万的选手报名参加比赛,涌现了10多万件彩铃原创作品,“海选”过程中数以万计的参赛者们以他们特有的幽默和智慧,开始另外一种寻求成功的历程。
幽默搞笑的歌词,加上“写到人心窝里”的初衷,身边的小人物常常以幻想或调侃的姿态出现,这就是草根阶层的幽默方式。彩铃不等同于音乐,不需要具备高深的创作能力和深厚的演唱实力,要的是个性,是别出心裁,是与众不同,要把自己的风格展示出来。唱、说、说唱皆可。比赛是催化剂,无数新的奇思妙想,将源源不断地从中迸发。2006年,这样的比赛将继续,更多的幕后彩铃高手将浮出水面,彩铃文化将更加丰富多元化。
彩铃唱作先锋大赛:
小明的个人家园:
移动彩铃 :
联通炫铃 :
TOM网站Flash彩铃动画排行榜:/flash_paihang_category.php?category=7
篇2
【关键词】延续和补充课堂教学;完善和深化音乐欣赏;体会多样的音乐体验
现代的音乐教学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标志,就是音乐活动的开展大都离不开网络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也就是音乐活动一般都是在数字环境下开展。表明现代的音乐教师就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那就是研究如何开展数字环境下的音乐活动,我和我校音乐课题组的老师充分利用了数字信号的即时交互、视听合一等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如何在数字环境下开展音乐课外活动的内容,下面简单说说我们的研究所得。
一、延续和补充课堂教学
一个星期只有两节音乐课,单靠课堂教学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依靠课外的一些音乐活动进行延续和补充,所以我常常利用网络信息去补充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乐理、欣赏等内容,只是呈现的方式更加新颖、趣味而已,也更加适合小学生的胃口。如我在教学《我爱我的家乡》一课时,课堂教学的时间只够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并简单了解家乡的一些风土人情等,但是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家乡这个字眼只要一提起就会倍感亲切,家乡的草、家乡的路、家乡的水等都足以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而且令人心驰神往。教材中的家乡不是孩子自己的家乡,歌词中的“最高的山峰”在,“宽阔的海洋”在领海,“宫殿与长城”在北京,歌曲中的家乡是中国。所以我在课后让学生开展了搜集自己家乡资料的活动,让学生在资料搜集后进行整理,然后进行创编活动,把自己家乡的美好的景物填入歌词中,再根据旋律唱一唱自己的小家乡。再加至每个班上都有不少外地的学生,所以在下一课的交流中可以使学生了解几个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在音乐素养得到培养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其它的知识。音乐课堂教学除了受教学时间的制约外,也被孩子的接受能力所限制,很多的音乐知识都不能再课堂上讲得详实,这时候我就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内容来弥补这个缺失,很多的网站里都有丰富且专业的音乐知识专栏,打开网络,鼠标轻点就一有尽有,所以我常常把课上没有讲详实的音乐知识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网络去搜寻,这些知识你在课上讲得太多,学生反而会不耐烦,感觉其枯燥无味,而让学生自己从网络数据中去捕获,学生因为参与了探索的过程,学习效率非常之高,而且兴趣也比较浓,正可谓“吃鱼没有钓鱼乐”。
二、完善和深化音乐欣赏
在小学音乐教材里编入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有歌曲的欣赏,也有器乐的欣赏,传统的教学中很多的音乐老师都是手提一台录音机,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听,就算完成了欣赏教学的任务,有的老师还硬要学生说出欣赏后的体会,学生因为不了解作品背后的知识所以没能够听懂作品,只能说一些不着边际的感受。其实与这些欣赏作品相关的,作品的流传、作者的经历等都藏有许多学生未知的资料和故事,收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只能粗略地讲授,无法详细讲解,使得学生不能感受到作品的魅力所在。这一遗憾我依旧选择了网络来弥补,让学生在利用数字化信息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向纵深处去获悉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传播过程、历史地位等。如欣赏《铃儿响叮当》,只要在百度里键入“铃儿响叮当”,就可以知道这首歌曲的作者是美国的詹姆斯·罗德·皮尔彭特,作者想要通过歌曲表现的是孩子奔放的性格以及孩子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还可以阅读到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是在一场感恩节演出上……;还能够欣赏到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孩子们在欣赏不同版本的歌曲中,把握着不同的音乐形象,也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提高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三、体会多样的音乐体验
音乐教学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音乐体验,在数字化环境下,无论是音乐学习的内容还是音乐学习的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其中的音乐体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多种形态的音乐体验形式,单纯的聆听和简单的歌唱练习已经完全不能涵盖,数字环境下的音乐体验形式更加多样,更显自主,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在高年级的音乐欣赏中有关于京剧角色的内容,生、末、净、旦、丑等角色的区分和特点等学生很难体会,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文本和一些动态的图像帮助学生去消化,在网络资源的帮助下,发挥数字资源图文并茂、视听统一的特点,学生能够轻松地逐一进行分类。再如为了让学生熟练地演唱一首歌曲,如果只是反复地练习,学生一定会没有兴趣和耐心,而我在教学中就让学生充分利用网上各个站点的音乐资源,可以进行听辨活动,可以进行诸如《我是大评委》一样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测试音准,也可以进行伴奏演唱,等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最终可以达成复习巩固的目的。
篇3
10条圣诞节祝福短信息
一、圣诞节到了,送你一棵圣诞树:健康的体魄是树根,幸福的家庭是树干,顺心的事业是树枝,美满的爱情是树叶,辉煌的成就是树冠,惬意的生活是树荫!
二、圣诞节,圣诞老人将变成财神爷,圣诞树变成摇钱树,圣诞礼物变成提货卡,赞美诗变成芝麻开门的咒语。友情宝库已为你打开,快拿出快乐聚宝盆聚财吧!
三、没有信仰可以有理想,没有梦想可以有梦乡,没有抱负可以有包袱,没有女友可以有狱友,没有长生可以有超生,没有下蛋可以有圣诞。去打鸣吧!
四、圣诞到,雪花飘,圣诞老人把门叫。麋鹿跳,礼物到,快快开门把礼瞧。不是金子不是银,手机短信有一条。祝你圣诞节快乐,天天开心,事事顺利。
五、酌一口美酒,心放宽;听一段音乐,心悠闲;赏一番雪景,心坦然;读一封短信,心温暖;传一传祝愿,心里甜。祝君快乐在圣诞,开心快乐永不变。
六、岁月带走青春,但带走不了我的祝福;空间带走距离,但带走不了我的思念。我们的友谊依然知心,圣诞节将至,送给我最知心的朋友,我最真诚的祝愿。圣诞快乐。
七、洁白的雪花代表我们的友谊纯洁,璀璨的烟火代表我们激情的岁月,火红的圣诞代表我们红火的生活,那挂满的圣诞树代表什么?代表我对你满满的祝福,傻瓜。
八、洁白的雪花,五彩的圣诞树,绚丽的烟火一起映衬出多彩的圣诞节。我把我的祝福写成诗、绘成画都不能表达我的心意,我决定用短信祝福你:圣诞快乐。
九、考虑圣诞祝福将会对你的手机疯狂袭击,我决定更换我的手机发动机,提前占领制高地,使用我的秘密武器,导弹“圣诞快乐”对你奋力的进行第一击。
十、中外文化交流玉帝、上帝、如来经过三方首脑会议,决定每年今天派遣圣诞老人降临人间,圣诞老人就派我每年今天为你送上圣诞的祝福,只是我没礼物!
圣诞节的歌曲
以圣诞节为主题的歌曲中,最具代表性莫过于一首:《铃儿响叮当》和梅尔·托尔梅和鲍勃·韦尔斯创作的《圣诞歌》;
比较经典的有:
《白雪圣诞》
《平安夜》
《红鼻子驯鹿鲁道夫》
《我想要的礼物是两颗门牙》
《上帝赐福于你》
流行歌曲:
《The First Noel》(第一支圣诞歌)
《Hark! Herald Angels Sing》(天使在歌唱)
《White Christmas》(白色圣诞节)
《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寓言)
《Winter Wonderland》(冬天的仙境)
《Angels We Have Heard On High 天使歌唱在高天》
《Joy To The World 普世欢腾》
《我心中的圣诞节》
《Christmas In My Heart 许个愿留你》
篇4
【关键词】电子琴 教学 兴趣 指导艺术
音乐作为表达人美的思想与情感的重要工具,它以丰富美妙的想象力为基础,以特殊的艺术形式,抒发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情感,同时又通过对美妙生活的丰富联想,用“以声表情”的方法创造出声情并茂的听觉艺术。所以人们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创新的艺术。电子琴教学是学生比较喜爱并乐于接受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是音乐教学的深化。怎样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演奏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着重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充分表现出教师的指导艺术。
一、师生互动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电子琴的兴趣,我还从小学音乐教材中选出十几首儿童喜爱的歌曲,从简单的《赛船》、《粉刷匠》、《闪烁的小星》,到稍有难度的《小鼓响咚咚》、《樱花》,逐渐到难度稍大些的《铃儿响叮当》、《八月桂花遍地开》等,再结合一些简单而动听的世界名曲,如《雪绒花》、《卡秋莎》等,配上指法、自动节奏和自动和弦,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对歌曲熟悉,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弹、边唱,兴趣很浓,脸上常常流露出成功的喜悦。练琴自觉,收效也快。
二、重点与全面的关系
在每次教学活动中,既要突出该次活动的重复目标,重点要求,又要将该次活动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以完成多方面的目标。音乐欣赏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人们感知音乐获得刺激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倾向:1、注重音乐的音响形式;2、注重音乐所引起的情绪、情感;3、注重音乐所引起的视觉表象;4、注重音乐所引发的人生思考。从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来看,这些反应类型对儿童的发展都是有益的。音乐所引发的人生思考这一目标就可以让学生加写第三段歌词来赞美自己的家乡(甘蔗之乡、蚕桑之都、鱼米之乡)来完成。
三、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的关系
在各项活动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水平,注重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发展水平上发展。电子琴教学,如果面向大家统一要求,常常使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要真正发挥活动促进发展的教育价值,就要处理好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的关系,增加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的机会,便于每个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在小组活动中,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工合作,共同来完成对作品的演绎,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适当地请一些“小老师”指导学生演奏,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帮助了能力差的学生,又增强了部分学生的自信心。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音乐是美育――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从培养人的高度来审视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与志趣定向、音乐能力智力开发及审美教育,思考并探讨这些问题的本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获得启发,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进一步深化音乐教学改革,实现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我将在前研究的基础上,使电子琴教学进一步提高,使音乐赋予素质教育更加的效应。
参考文献:
篇5
(一)体验生活中的情感
环境对人的影响可以说是切实存在的,音乐教学则可以通过营造听觉环境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通过感受音乐环境从而不自觉中接受了德育教育。比如,在《森林的歌声》这首乐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音乐场景,学生通过聆听乐曲中大自然的真实声音以及动听的音乐来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或者将课堂开到真正的自然界,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大自然的媒体,开拓视野的同时也接受德育教育,提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二)体验爱的情感
音乐的动听依赖于优美的旋律以及朗朗上口的歌词,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发挥歌词与旋律的优势,培养学生爱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歌唱《友谊地久天长》这首乐曲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演故事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观看,倾听以及表演的过程中被渗透德育教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情感,再配合上优美动听的乐曲,能够教导学生学会爱与被爱,学会在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助人为乐,热情好客的品质。
(三)体验快乐的情感
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吸引学生学习热情最方便的方式之一,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接受乐曲中所表达出简单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定好教学目标,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例如在《咱们从小讲礼貌》这首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唱一些有关礼貌的歌曲,同学之间运用礼貌用语进行对话表演。快乐也是德育的一方面,教师通过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进行互动,体验快乐。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快乐的情感。
二、实践性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
学生在音乐课程中通过实践,能够获得各类技能,不仅能够学到音乐知识,还可以通过实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
(一)自主性音乐实践
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的音乐实践能够根据歌曲的音乐发现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如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时,教师应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开始时引导学生,像学生提问有关国旗的故事和历史,还可以通过分发小五星红旗的方式,调动学生视听觉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索,感受国旗的神圣和庄严,不自觉中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二)合作性音乐实践
合作性实践是通过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蜗牛与黄鹏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种方式,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同学间取长补短,感受合作带来的意义。
(三)探究性音乐实践
抽象的音乐旋律难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学生可以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音乐世界的美好。在《铃儿响叮当》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听完音乐的感受,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探究感受音乐的美好。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还能够在引导学生在探索音乐的过程中学会在集体中和谐的与同学相处。
三、语言性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
语言性音乐教学能够帮助教师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将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德育教育的内容有效融合。
教师在备课时,应将课堂紧密的与教学内容连接起来。整堂课的教学都要引领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要富有逻辑性和吸引力。例如在《红星歌》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凝练自己的语言,进行语言朗读时要富有艺术性,无论是气势磅礴还是抒情,教师都应该仔细组织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抒发。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汲取音乐知识和爱国的情感。作为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的语言中体验韵律的灵动与美好,真正感受音乐存在的价值。
结语:
篇6
目前,新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灵,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有些教师较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眼中无儿童……鉴于此,提出了对幼儿园歌唱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
一、多元歌唱教学模式
我们本着“系列层次活动”式的“多层次介入”的程序,让幼儿从“多渠道参与”、“多角度感受”,从而探索出系列多元的歌唱教学模式,在不断的研讨—实践—反思—再研讨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一系列多元歌唱教学模式。
1.选择多元的教育材料,丰富幼儿的音乐生活
我们本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原则,尝试从多方位去发掘和拓展幼儿歌唱活动的资源。并将资源进行了分类、筛选,建立了五个资源库,即优秀的中国儿童歌曲资源库、民歌歌曲资源库、外国优秀歌曲资源库、时尚流行歌曲资源库、戏曲资源库。
2.多元歌唱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确立了歌唱活动材料选择的定位后,我们借鉴、融合了许卓娅的系列活动理论和预知学习理论,并以这两大理论体系为支撑,以多元智能为依据,进行多元歌唱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我们依据歌唱材料的分类,对不同类型的歌曲进行分析、尝试、反思、创新,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多元歌唱教学策略。
二、多元的歌唱教学策略
1.优秀儿童歌曲的教学策略
传统经典的儿童歌曲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精品,这类歌曲不仅具有鲜明的儿童特点和较高的艺术性,其内容与形式也是极其丰富的。
(1)角色探究法。针对有情节有角色的歌曲,让幼儿在探索歌曲中不同角色的表达和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歌曲《有礼貌的小山羊》、《黄鼠狼拜年》。
2.音画转换法。借助能为幼儿所理解的图画、符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通过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记忆歌词、表达情感。
3.情景互动法。借助歌曲所表达的意思来设置情境,让幼儿参与到情境中来,通过在情景中的游戏、谈话学习歌曲。如《老师,让我亲亲你》、《祝福歌》等。
4.畅想生成法。在简单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不直接教歌词,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大胆想象或迁移以往的知识经验,经过过滤、组织来创编歌词生成歌曲,促进幼儿的创新精。如《摇篮曲》、《小河之歌》、《蒲公英的故事》等歌曲。
2.外国歌曲的教学策略
为培养幼儿接纳、尊重多元文化与艺术,在我们探讨的过程中,明显感到通过我们的多元教学模式,幼儿不仅能轻松地学会演唱,还引发出幼儿对国外的风俗习惯、建筑风格、语言、货币等系列的生成活动。
(1)游戏协作法。根据歌曲的民风特点,创设相应背景的游戏情境,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感受欢快的气氛,让幼儿在协作、交流中学会大胆、自由的演唱歌曲。如捷克民歌《跳吧、跳吧》,威尔士民歌《欢度节日》,英国民歌《伦敦桥》等。
(2)填充创造法。在理解歌曲民俗特点及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创编、填充歌词或旋律来学习演唱歌曲,让幼儿在一步步的参与中不知不觉的学会歌曲。
(3)对比欣赏法。借助图片、幻灯、媒体等途径来展示歌曲的背景及风格,通过与本地歌曲的对比,学习演唱不同风格特点的外国民歌,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每个幼儿得到不同成度的熏陶,培养发展幼儿的艺术潜能。
(4)唤醒自主法。通过幼儿提供尝试不同形式的演唱方法,唤醒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探索、发现不同演唱形式的效果,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如《新年好》《铃儿响叮当》《小杜鹃》等。
3.民族歌曲的教学策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歌曲资源十分丰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歌曲的风格非常鲜明,其韵味、旋律以及歌词中的语言都有极强的感染力,让幼儿在民歌的海洋中徜徉,将提升幼儿的艺术素质,并使幼儿在体验、感受民族歌曲的同时,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
(1)发掘笑料——多种表演法。寻找民歌中诙谐逗趣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教学内容,让幼儿通过表演,熟悉旋律与歌词体验幽默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如山东民歌《哈蟆》、河北民歌《回娘家》、《两个蝈蝈吹牛皮》等。
(2)层层切入——多渠道参与法。不同民族、地域的民歌在语言上往往具有突出的特点,这些与幼儿生活经验和环境不同的语言特色,对幼儿来讲是有极大吸引力的,尤其是一些简单、有趣、易模仿的词或音节。如“巴扎嘿”、“哎哟哟”、“啷啷仓”,针对这类语言特色突出的歌曲,采用“层层切入——多渠道参与法”,能使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风格,并用自己理解方式去表达出来。如《龙船调》、《刘三姐对歌》、《花儿与少年》、《太阳出来喜洋洋》等。超级秘书网
(3)探索特色——融入器乐法。民歌的特色除体现在语言上,最重要的是歌曲旋律,让幼儿沉浸在婉转的水乡民歌,流畅的平原民族、嘹亮的高原民歌,高亢的山歌,悠扬的草原牧歌之中,将会给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艺术修养带来终身益处。如《恭喜》、《阿拉木汗》、《小格桑》等歌曲适合采用此方法。
4.戏曲的教学策略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极高。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要求,我们让幼儿通过感受名家名段,体验多种戏曲的风格和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1)诗韵交融法。将唐诗与戏剧曲调相结合,让幼儿体验唐诗美的同时,感受戏曲旋律的美,使诗与曲相互衬托,相互交融,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学的欣赏能力,这种方法可根据不同的诗风配不同的曲调。如抒情诗可配黄梅戏曲调,言志的诗可配京剧或豫剧的曲调。
(2)角色体验法。通过欣赏体验不同角色的外形、声音、动作,让幼儿体验京剧中生、旦、花脸等行当的特点,如旦角唱段《苏三起解》、《老生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5.流行歌曲的教学策略
时尚这一词正在逐渐被现代人士认可,我们改编吸纳了一些流行歌曲,如《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让爱住我家》、《波斯猫》,让幼儿与环境互动、与文化互动、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音画时尚法,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让幼儿通过欣赏MTV、FLASH、MP3等形式学习健康、有趣的流行歌曲。
总之,多元的歌唱教学模式,使原本枯燥的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减轻了教师教与幼儿学的负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动机,促进了幼儿情感创造性的发展,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成为“唤醒”和“激励”的地方,在教师的“唤醒”和“激励”下,使幼儿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情在弦上”,让幼儿在关注中学习,在尊重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许卓娅.艺术.
[2]曹冰洁.试论音乐教育新理念.
[3]曹冰洁.音乐教育与幼儿的发展.
篇7
关键词:英文歌曲;教学;牛津英语;应用
在美国著名的ESL专家Mill Grenough编写的一套英语教材中,收录了各种英文歌曲。这套应用英文歌曲教学的教材受到了英语教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实践发现,采用英文歌曲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英文歌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英语课堂上引入英文歌曲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融入到英语学习中。
一、英文歌曲教学的意义
在我国长期的英语教学中,一般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原则,教师占据了课堂主要时间对英语知识进行教学。但是学习一门外语的关键并不是学习各种语法知识,而要多读、多说、多听,学生应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堂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加注意组织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所以在课堂上引用英文歌曲教学具有很好的作用。歌曲不仅能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更上一层楼。而且英文歌曲属于艺术,包含着人类的各种情感,包括喜怒哀乐,能够很好地洗涤人们的心灵,最大程度地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得到激发。
二、英文歌曲的教学方法
在苏教版《牛津英语》的教学中可以利用英文歌曲,不仅仅能够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回顾,身心愉悦,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在选材时,教师应该选择一些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英文歌曲,尊重学生的情感,能够使学生展开美好的幻想,同时将压抑的感情进行宣泄,消除疲倦,心灵得到净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精选一首歌曲进行播放和学习,多放几遍,并对歌曲中所涉及到的时代背景以及重点单词、句型等进行深入的讲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欣赏英语的水平。例如英文歌曲“雪绒花”其中的一部分歌词是“Edelweiss,Edelweiss,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Small and white ,clean and bright ,you look happy to me……”对于这首歌,首先让学生听一遍,进行欣赏,对照歌词听音乐。然后教师先读一遍歌词,进行讲解,对歌词里面涉及到的各种时代背景和单词等进行详细的讲解。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年轻家庭女教师和雇主之间的爱情故事。雪绒花是男主人公演唱的一首爱国歌曲,通过洁白、美丽的雪绒花作为祖国青春常在的象征,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这首歌的句子都有深刻的意义。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这首歌曲,然后再进行歌曲欣赏,并学习唱这首歌。这样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学习了英语知识,能够达到很好的英语教学效果。
三、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学习英语文化知识
英文歌曲本身就代表着异国的文化,把西方的丰富文化和历史情感等进行有效的融汇贯通,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学唱英文歌曲既可以了解相关的文化历史背景,还能提高英文学习水平。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了英文歌曲材料,常常会用到的歌曲包括《乡村之路》、《铃儿响叮当》以及《雪绒花》等等。不仅使学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英文歌曲,也使学生掌握了英语知识。
2.提高学生的听力学习
过去,人们练习英语听力的方法是对磁带或光盘中的英语对话反复听。对话内容一般较枯燥,学生在长时间的练习中,很容易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所以为了一改过去的听力练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英语教师可以采用英文歌曲作为英语听力的教学材料。学生可以通过它们进行细致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
3.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通过学唱英文歌曲,能够对学生的英语发音进行优化,同时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学生在学唱英文歌曲的同时,也纠正了自己的英语发音和语调,攻克在发音学习上的难点,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同时对英文歌曲的学习还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并且能够对英语语言进行合理的使用,综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利用英文歌曲进行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其能够将英语和娱乐进行融合,通过学习英文歌词,开展对单词、短语、语法和句子等的记忆和学习,还能够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英文歌曲的深刻含义,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习英语。通过对英文歌曲进行聆听,能够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英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周云霞.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形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01):71.
[2]龚莎.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32):160.
篇8
小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途径,音乐教师在教授学生感知美好的同时,也应该在无形之中将德育以及美育的观念渗透到教学的一点一滴之中,让学生体会真情实意,从而热爱学习,尽情地体验听觉所带来的艺术美。
一、德育的渗透
音乐来源于生活,生存于生活,跟随于生活,凡是有人类的地方都飘扬着快乐的歌声,歌声是人们最直观地表达喜怒哀乐的方式。然而音乐学习不等同于唱歌,我们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能够将所教学的音乐课程完美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音乐中的快乐,并掌握唱歌的技巧,从中获取“德”的教育。
德即品德,在音乐中包含着人所具备的品德,以及乐曲中的思想品德。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的影响,并将这种审美感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在思想和道德情操上得到净化和升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指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高尚的人格。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我们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品质和思想上的德育渗透。
冀教版的一些歌曲选材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以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歌声,明了的歌词内容,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道德观念的感召和影响都是很大的。我们在进行歌曲教学时,应首先提高演唱水平并启发学生认识其中的真、善、美,让学生领会歌词的内涵,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素质的熏陶,领会其中的情感,从而得到德的教育、美的陶冶。在欣赏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时,不光是放音乐,让学生听,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将有声转化为无声的情感体念,提高学生们的辨别能力。
例如在学习《在祖国的怀抱里》这首歌的时候,我就首先展示一些民族的图片,然后请同学们仔细地听一听,歌曲里面都唱到了哪些民族,并为部分民族的生活地区和音乐风格做了介绍,这就在音乐教育中涉及到了民族的情感教育。在教师进行范唱之后,我便用电子琴一边弹,一边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演唱的过程中,我着重要求学生在演唱时表达出和少数民族小朋友亲切交流的感情,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欢快、幸福的感觉。最后我要求学生们用热情、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并且把这种快乐传递给其他人。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每一门学科中都必须贯穿与渗透的,我们在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要根据词曲的意义及歌词出自的历史背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们能够从歌唱中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歌颂,用潦亮的歌声展现其情感,从而自动地生发出信心和健康的情感。
二、美育的渗透
美育是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之一,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等美好情感的教育。美是人类所向往与追求的,音乐在表现美的方面很直观,透过听觉的感知能够带来身心的愉悦和心灵上的享受,因此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在音乐的欣赏以及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声音中所蕴涵的丰富世界,从而激发热爱美、追求美并创造美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很重要,首先应该避免生硬地灌输态度,过分地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只会让学生产生填鸭式的疲劳感,而不会因此产生兴趣。我们应该力求生动,引导学生感知美,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导入新课,提供学生能够接受的音乐知识和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理性美,科学美,基本技能的艺术美,形成一个美好而和谐的氛围。
例如《铃儿响叮当》这首歌,这是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歌曲,以其欢快的曲风和轻松的节奏,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教学时我就以“对大自然的赞美”为主题,着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在上课伊始我没有进行枯燥的传授,而是先引导学生用声音来感觉春天的气息,进而回忆一下冬天在风雪中驰骋的场景,然后提醒大家:“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听,马蹄声,扬鞭声……”在一系列的想象之后,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这首歌的创作背景,然后就带领大家进入到曲调活泼欢畅、节奏轻快的乐曲声中。部分学生用节奏乐器伴奏,使学生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透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享受,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教学活动中自觉地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获得乐理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实现精神愉快,心灵的满足,个性的陶冶。
三、感知美好、陶冶情操
音乐离不开情感的体验,引导学生体验美,体验音乐带给人愉快和美的感受,需要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善于引导启发,把各种情感的萌动和因素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听到一首乐曲时,会在音乐的高低快慢中,体会到作者的情绪和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篇9
关键词:主动参与 自主 合作 探究
一、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强调发挥创造性
1、让学生自主感受,自主参与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可以倾听,可以歌唱,可以演奏,可以写画.在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感受音乐,自己去创造音乐,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始的音乐课,只是识谱,唱歌,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束缚了学生的能力.音乐课应该是孩子的世界,学生应该成为一个主动参与者,而不能仅仅只是一个聆听者。
2、开展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去美化人生的前提。"
创造学生感兴趣的艺术活动我们应当从"游戏"入手,将孩子的娱乐天性转向用心去"冒险",在娱乐时人们能经历一种最完美的人类状态。而紧张与放松之间的完全平衡就是人类心灵的延伸,娱乐并不为失败而困扰,游戏中也有风险,但娱乐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音乐原本是充满乐趣的事。可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在常理下又不可避免,但在不经意的玩游戏中,也能学到知识。作为艺术课程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精心设计具有创造性,探索性的活动.例如二年级有一课《萤火虫》,描写萤火虫打着小灯笼快乐的飞来飞去的情景.歌词简单易懂.教学时,老师提问学生:"萤火虫像什么?""你想不想做一只萤火虫啊?"学生会积极模仿萤火虫飞来飞去,所有学生都动了起来,这时,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气球当成小灯笼,每个学生一只,唱到"萤火虫,萤火虫,点起一盏小灯笼",学生就可以举起小灯笼;"飞到东,飞到西,"时,学生就可以向不同方向飞去;"好象星星满天空"时,学生高高举起小灯笼,气球满天飞舞,特别好看。在学生兴奋地表演时,老师适当播放歌曲,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旋律,这样同学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一首歌,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同学们游戏中快乐着,在快乐中学习了音乐。
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音乐实践活动
《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音乐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音乐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1、自主性音乐实践活动
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机会,以实现学生自主的学,主动的学,创造性的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比如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秧歌舞》,描写人们边歌边舞的欢快情景。秧歌在东北是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课堂上,教师提问:你们会扭秧歌吗?同学们都会,并立即手舞足蹈起来,此时,老师和同学一起舞蹈,而配乐就是要学的这首歌曲,在教师有意识的安排中,学生自主完成了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
2、合作性音乐实践活动
《标准》指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互相合作,扬长避短,增加信息交流量,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其资源得到共享。
叶圣陶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既然是合作,就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不能各想各的,各干各的,更不能有与己无关的想法。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活动,增强小组合作的效果,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例如二年级音乐欣赏《龟兔赛跑》。教师讲课时会安排音乐故事表演,这时就要合理安排分工合作。课本中给出了几个角色:小兔,乌龟,小熊,小猴子,小猫。除了这几个角色,教师还可以添加几个角色,使得人人有活干,人人有事做。小组分工时,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优生学困生综合在一起,给每个人都留有机会。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其作用,达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支持,配合,促进了情感的交流。
3、探究性音乐实践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并获得知识。在开放性的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究,亲自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篇10
唱歌是人的本能,是人情感的表达、情感的抒发。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究竟如何让学生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本次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直接影响着学生,只有让歌曲感动自己才能感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重视情感的传递,使学生的歌唱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自觉、自信的情感表达。要让学生愿意学唱歌曲,导入和范唱至关重要,这是学生学唱歌曲的直接动力。
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一个成功的导入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如江苏查育辉老师执教的《踏雪寻梅》,导人就设计得巧妙自然,从学生熟悉的歌曲《铃儿响叮当》引出铃铛声,在学生模仿铃铛声之后,大屏幕出现了美丽的梅花画面,自然地引出了_一首与梅花有关的诗,也就是这首歌曲的歌词,老师把歌曲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深情并茂地朗诵,―下就吸引了学生。
范唱是歌曲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不管是教师范唱还是录音范唱,一定是高质量的。如辽宁付莹莹老师执教的《东北风》,她富有地域特色、激情的范唱,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东北味。而新疆来达里老师执教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则选用了录音范唱,自己打手鼓伴奏,效果也非常好。
以文动人,扩大学生学习视野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音乐具有文化传承价值。我们不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会一首歌曲,而是让学生把唱歌当做一种文化资源来学习。
本次课堂展示活动中,就能明显地看到这一点,如黑龙江张洪宇老师执教的《勇敢的鄂伦春》,从开始让学生学习鄂伦春问候语到了解鄂伦春人居住的环境、交通工具、服饰、生活方式等等,歌曲始终贯穿其中,让学生在了解鄂伦春族的风土人情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歌曲。江西杨玮老师执教的《乃哟乃》紧紧围绕土家族的文化特色展开,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江西瓷都的碗,通过让学生敲击分辨,唱准歌曲中出现的三个音;又让学生学习土家摆手舞,歌舞结合,使土家族音乐自然流淌进学生的心田。辽宁的《东北风》,从一开始学生跟着教师敲击的鼓点,拿着手绢和花扇子欢快地扭起东北大秧歌,一股热烈的东北风就扑面而来,接着教师充分利用了大鼓和学生手里的特色道具。使学生在浓郁的地方韵味中学会了歌曲。湖南毛姣丽老师执教的《欢乐颂》、重庆李中萍老师执教的《七子之歌――澳门》,传递的是歌曲带给人的震撼、力量和温暖。
教师重视挖掘歌曲的内涵及相关文化,扩大了学生学习的视野,让唱歌更加生动、感人。
以和育人,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首先,课堂上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合作式学习越来越普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应是和谐的,互相促进的。
其次,唱歌教学方法的和谐。总结时吴斌老师一再强调,音乐是以整体的方式进行学习的,音乐第一原则永远以整体的方式进行体验。唱歌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让学生反复聆听、模仿,从而内化成一种自觉、自信地表达。
第三,在合唱中感受和谐。唱歌教学不可避免会出现合唱,合唱的精髓在于和谐。合唱需要集体性合作,对学生的音准、节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展示课上的合唱教学,有的教师先从第二声部人手,有的先学第一声部。再进入第二声部学习。尽管每位老师的方法有所不同,目的却是一致的,就是使声部达到和谐统一。每位教师短短的半个小时展示课,要让学生唱好合唱是很难达到较好效果的,但合唱的魅力,合唱带给学生的精神是长远的,是我们孜孜追求的。
唱歌能陶冶情操,带给人无尽的快乐。歌声能传递爱,传递温情。本次研讨会开幕式上,来自全国各地一千三百多名音乐教育工作者齐唱《我和我的祖国》令人热血沸腾,刘德昌老师的报告中全场响起的《让世界充满爱》令人感动、难忘。短暂的研讨会虽然结束了,它却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种,点亮了课堂唱歌教学之路。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路飞翔!
《第二届音乐教育名师大讲堂
课堂实录与点评》
本套光盘对“第二届音乐教育名师大讲堂”活动作了金景式收录。其中示范课5节、交流课8节,课例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对每一个课例,专家都分别予以深入细致的点评,为音乐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改背景下深入理解音乐教学理念、有效开展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案例。
本套光盘共14张,定价200元,邮费另加10%,共计220元。有意者请通过邮局汇款购买,并在汇款附言中注明“第二届名师光盘”字样。
汇款地址:北京朝内大街甲55号
收款人:《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