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置换范文
时间:2023-05-06 18:1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产置换,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住所: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
鉴于:
1.甲方为经批准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拟通过资产重组,增加主营,实现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提高经济效益。
2.乙方为支持甲方发展,并进一步调整乙方产品结构,愿意将下属置换给甲方。
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达成协议如下:
一、置换标的
甲方拟置换_________公司的及在公司中所持权益。
乙方拟置换_________资产为其下属。
二、置换的范围和方式
1.甲方本次资产置换的范围为上述企业,乙方本次资产置换的范围为上述置换标的的净资产。详细范围见资产评估报告出具后所附清单。
2.甲乙双方聘请资产评估机构以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为资产置换评估基准日对置换标的进行评估,甲方置换标的净资产值经评估为_________元,乙方置换标的净资产值经评估为_________元。本次资产置换以评估结果为依据作价。本次资产置换差额部分_________元由乙方向甲方支付现金。
三、置换的审批和认可
本协议所述资产置换已获甲方董事会及乙方上级单位批准,尚待甲方股东大会通过。
四、置换的生效
1.本次资产置换的资产评估基准日为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置换的生效日期为本协议约定置换经甲方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置换自置换的生效日期起正式生效。虽然置换行为在本协议签署后才实施,置换的生效有追溯性。
2.本协议所述甲乙方置换资产及相关负债,自置换生效日期起,按本协议的规定,归对方所有。除非本协议第六条另有规定外,归入对方的资产及相关负债,于生效日期以后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其相关业务所带来的盈利亏损,由对方拥有和承担。
五、保证和承诺
1.双方保证,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截至置换生效日期止,甲乙双方以正常的方法管理置换的资产及相关负债和经营其相关的业务。
2.双方保证,除了已在财务报表和资产评估报告中所披露的负债外,以及除了甲乙双方在本协议签订以后正常操作中所发生的负债外,在置换实施前,双方置换资产没有其他实际的或已有的债务或责任。
3.双方保证在置换实施前,置换资产不附带有任何抵押、质押、留置或其它担保权益(财务报表和资产评估报告已披露的除外)。
4.双方保证其移交给对方的资产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六、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未能按本协议约定将置换资产全部、完整地移交给对方,应负责赔偿对方因此而造成的损失,并按置换资产净资产值的百分之十承担违约金。
七、争议的解决
双方就本协议的接受和履行有争议时,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讼。
八、未尽事宜
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
九、签署生效
本协议经双方授权代表签署并加盖公章后生效。甲方保证将获得为签署本协议所必要的权利的授予。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
授权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
授权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_
篇2
一、重大资产置换涉及的若干财务会计问题
(一)关于换人资产的计价。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重大资产置换时,为了保证资产置换的公允性,一般对换入、换出的标的进行资产评估,依据评估的结果确定置换标的价格及置换价差。但对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实务中差异很大。如ST钢管2001年与宝钢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进行整体资产置换时,以换人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入账;而ST川长江2002年将占其总资产高达70.06%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及负债,与汇源集团持有的汇源光通信、汇源进出口及汇源电力光缆的股权性资产进行置换时,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人账。以上所引两个事例同样是进行脱胎换骨式的重大资产置换,但对换入资产的计价方式却大相径庭:前者按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后者却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依据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第29号《非货币易》,重大资产置换中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应按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予以记录,如果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更清楚,则以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计价基础。在既不能合理确定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又不能合理确定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时,换入资产才能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记录。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非货币易只能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这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反映资产置换业务的实质,不能反映换人资产的真实价值。
另外,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置换时仅对换出、换人资产的标的进行资产评估,而对部分置换中剩下的少部分资产不进行资产评估。这样势必造成该上市公司两部分资产的计价基础不一致。为了使计价基础一致,应将剩余部分的资产也进行评估,按评估值重新计价,将增值部分记人资本公积。
(二)非货币易准则是否适用于重大资产置换。重大资产置换交易本身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那末,套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来规范是否合适呢?
我国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为了防止企业通过资产置换操纵利润,放弃公允价值概念,对换人资产的计价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相关税费来确定。若重大资产置换按此规定来确认其换入资产的价值会严重扭曲其入账价值,也会为企业以后期间操纵利润留下伏笔。例如,ST中侨2002年用两个账面价值为0的股权换取了一块价值37520万元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及3200万元的现金。为了绕开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sT中侨人为地将其分成三笔交易:将3200万元现金与价值630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组合在一起,与一个账面价值为0的股权进行置换,人为地变为货币易,换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95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将另一个账面价值为0的股权与价值高达16270万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置换,按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其入账价值为0,为以后操纵利润留下了数额巨大的伏笔;剩下价值1495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为捐赠,在扣除相关税费后直接进入资本公积。这种做法明显不合理。
为此,建议重大资产置换中换入资产应按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即评估增值部分)可计入资本公积。
(三)重大资产置换会计确认日期如何确定。我国上市公司重大资产置换涉及的重要日期有:资产评估基准日、资产置换协议签署日、董事会批准日、中国证监会重组委审核通过日(资产置换标的占总资产70%以上需经中国证监会重组委审核通过)、股东大会批准日、资产置换交割日。到底应以哪一日期作为会计确认日呢?
在这一系列重要日期中,资产置换协议签署日以前属于协议签置阶段,股东大会批准日属于协议开始执行阶段,资产置换交割日也即产权变更日属于协议执行完成阶段。财务会计对交易的确认通常以与交易标的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发生转移作为标志。很显然,重大资产置换应以资产置换交割日为会计确认日。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置换基本是以股东大会批准日作为会计确认日的。这种做法属人为将会计确认日提前,以便较早地将所换人优质资产的盈利并人上市公司,摆脱被摘牌的命运。因为事实上我国上市公司一般在股东大会批准实施重大资产置换协议后的30天、60天或90天才支付补价,办理产权变更登记,因此将股东大会批准日作为会计确认日,显然不够合理。
(四)重大资产置换评估基准日与交割日之间的损益及资产变化对交易价格的影响。重大资产置换由于要经历资产评估、董事会、证监会重组委审核、股东大会及产权变更登记,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资产置换的评估基准日到交割日一般需半年甚至一年以上。这段时间里资产置换的标的继续在生产经营,各种资产以及企业的经营成果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这种种变化使资产置换标的的价值到交割时已与评估基准日的评估值不同,也即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必须考虑这些变化对资产置换标的价值的影响。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一般处理方法是:评估基准日至交割日期间,拟换出资产所发生的亏损或盈利,由换出资产方承担或享有;拟换入资产所发生的亏损或盈利,由换人资产方承担或享有。版权所有
上述对于评估基准日至交割日期间置换标的所产生的损益及资产变化处置总的原则没有问题,但具体到实务中,有些置换的标的不是独立核算单位,对于这些置换标的在评估基准日至交割日期间所产生的损益及资产变化又如何计算呢?
理论上讲,应该将这种非独立核算的置换标的从评估基准日开始就对其进行独立核算,但这种做法成本太高,实务操作存在困难。简单的方法可以将其作为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个要素来看,用整个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与该置换标的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乘积来衡量其损益,以此调整其评估值。也有些企业考虑到资产置换的规模较大,对非独立核算的换人资产不考虑其损益,仅扣减该期间的折旧,加上该期间增加的固定资产来计价。笔者认为这些方法都不够准确。在此,将问题提出,以便商榷。
(五)重大资产置换评估基准日与交割日之间费用如何计算。重大资产置换由于要考虑评估基准日至交割日之间置换标的产生的损益及资产变化情况,而在此期间,损益计算的结果又将影响置换双方的直接利益。这就涉及到费用如何计算。费用的多少按交易中流出企业的货物、劳务等非货币性资产价值量来计算比较合理,但计算是按照流出企业的货物、劳务等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价值还是按照其公允价值呢?
显然在以评估(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交易价的过程中,按照公允价值计算更合理,这样可使整个交易价的计算都按公允价值进行。但实务中若按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重新调整各项成本、费用,工作量太大,是否可以仍按其账面价值计算成本、费用,到最后计算损益时,一次性调整在此期间因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差额而造成计提折旧对损益的影响。
二、规范重大资产置换的会计政策建议
(一)财政部尽快出台重大资产置换的相关会计规定,特别要明确换人资产的计价基础及人账时点,以结束目前我国重大资产置换中会计处理的混乱局面。
(二)在涉及重大资产置换的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要求公司披露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及会计处理原则,以便让年报使用者一目了然地知道其置换后的会计报表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编制还是以账面价值为基础编制的,明确其当年业绩从何时开始将换人资产的盈利并入当年财务报表。
篇3
[关键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等价交换;公允价值;补价
[DOI]10.13939/ki.zgsc.2015.25.069
1 换入资产基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1.1 不等价交换的认定
换入资产基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值税销项税(-增值税进项税)+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CPA教材中指出,补价是交换双方资产不含税公允价值之差;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定义有待商榷,可以通过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例1:M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交换N公司的房产,库存商品的成本为8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2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房产原价为300万元,已提折旧18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为90万元,营业税率为5%。经双方协议,由N公司支付银行存款20万元。双方均保持资产的原始使用状态。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
分析:按照CPA教材中的规定,本例中补价=100-90=10万元,而N公司支付20万元银行存款,即N公司支付的补价中有10万元损失,属于不等价交换。但是考虑到M公司换出资产库存商品时,应缴纳增值税17万元,即M公司换出资产总价值为117万元,N公司换出资产总价值为90万元;基于等价交换的原则,N公司应给付M公司27万元的补价。显然,M公司收到的补价20万元不足以弥补换出资产与换入资产的差价,实现亏损7万元,属于不等价交换。其原因可能是为了处置积压存货而进行的压价,或者是出于对货币资金流动性的偏好。
1.2 交换损益的确认
换人资产基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进一步理解为,交换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一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一相关税费(价内税);可以通过上述案例进一步分析。
分析:M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账面价值为80-2=78万元,消费税为100×5%=5万元,所以M公司确认的交换损益=100-78-5=17万元;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增值说销项税一收到的补价=100+17-20=97万元。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97万元银行存款2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7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78万元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
贷:库存商品 80万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5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5万元
从账务处理中可以计算交换损益=100-78-5=17万元,与根据准则计算的结果相一致。但是从前述分析中可知,本案例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属于不等价交换,是由于M公司收到的20万元补价不能弥补交换资产的总价值之差,补价中的亏损为7万元。考虑到这种情况下会计准则的理论性规定与实际账务处理能够保持一致,交换收益仍确认为17万元。如果将补价中的亏损7万元确认为当期损益,则会计账务处理无法进行,即没有相应适当的账户可以进行记录。笔者认为这可以理解为M公司利用资产交换实现了对于货币资金流动性的偏好,并利用这部分流动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或短期资金周转,因此会计中不确认补价中的损失。同理,N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算换人资产的人账成本与交换损益,交换损益中也不包括补价中的收益。
2 换入资产基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2.1 不等价交换的认定
换入资产基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换人资产的人账成本=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通过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例2:X公司以其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国库券换入Y公司的一栋房屋已被出租。X公司持有的国库券是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Y公司的房屋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国库券的账面价值为55万元,公允价值为50万元;房屋的原值为8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45万元,公允价值为45万元。经协商,Y公司向X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0万元。假设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相关税费。
分析:由于Y公司换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所以Y公司换人资产的人账成本=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50万元,Y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5万元,Y公司应支付补价5万元;但是经双方协商后,其支付了10万元银行存款,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即在支付的补价中实现5万元亏损。
2.2 交换损益的确认
换人资产基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会计准则对于这种情况下的交换损益并没有明确规定,可以通过上述案例进一步分析。
分析:Y公司换入X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因此,换入资产成本=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50万元;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80-45=35万元,公允价值=45万元,处置固定资产实现收益=45-35=10万元。此外,由前述分析可知,Y公司应付补价=5万元,但是实际支付10万元,补价中所含亏损为5万元。笔者认为可以进行如下会计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35万元
累计折旧
45万元
贷:固定资产 8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50万元营业外支出5万元
贷:固定资产清理35万元 营业外收入10万元 银行存款10万元
笔者认为在不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如果换入资产基于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则交换损益应该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处置换出资产所实现的损益;当换出资产为存货时,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当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交换损益,计人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当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交换损益,计人投资收益。另一部分是补价中所含的损益,表现为实际支付补价与应付补价的差额,笔者认为其实质是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利得或损失,可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据此分析,本例中Y公司实现的交换损益=10-5=5万元,并且与账务处理的结果相一致。
3 结论
篇4
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来计量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一般情况下,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一)支付(收到)的补价。如有确凿证据,表明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可靠,上述公式应采用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来计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在增值税转型后,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固定资产的,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按照现行条例,“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即,如企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以使用过的旧资产换人新存货的,应当以存货的当期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人账价值。二是公允价值的内涵。根据指南中“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作为换出资产的成本”以及会计价税分开核算的影响,这里的资产公允价值不包括价外增值税金额。三是公式中补价的内涵,应当为交换双方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补价,在很多情况下常被理解为交换双方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除资产和相关税费以外的支付和收取的所有货币资金,这部分货币资金既包括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差额和相关税费差额,也包括交换发生的损益。从指南中“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的成本”分析,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应该等于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而在所确定的公允价值内涵的前提下,这种观点与指南相矛盾。笔者认为,原公式中的补价应当理解为交换双方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的补价,而不是指全部补偿金额,即不包括补偿的增值税款也不考虑交换的损益。这样,不管非货币性资产所应交的增值税是否相同、是否有交换损益,支付补价方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就都等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同样,收到补价方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也等于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指南相符。四是公式中的“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是指应当直接计入资产价值的税费,而不包括单独入账的税费。
因此,计算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公式可以表述为:换人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支付的计人资产价值的相关税费+(-)资产公允价值差额。
例1 甲公司以其拥有的厂房与乙公司的生产设备进行交换,其中:甲公司厂房账面原值260万元,已计提折旧40万元,公允价值250万元;乙公司设备账面原值为30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为240万元,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补价11.7万元。甲乙均为一般纳税人,甲乙资产均为增值税转型后购入。
甲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固定资产清理
2200000
累计折旧400000
贷:固定资产
2600000
(2)借:固定资产清理
42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250万元×17%)
425000
(3)借:固定资产[(250-10)万元]
2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08000
银行存款
117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925000
(4)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000
例2 承例1,若乙公司急需厂房,而甲由于金融危机影响销售量认为乙的旧设备未来为自己创造的价值可能下降,因此,甲乙达成协议,乙公司愿意支付20万元补价以使得交换可以实现。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250-10=240(万元)
(1)(2)会计分录同例1。
(3)(4)会计分录应为:
(3)借:固定资产
2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08000
银行存款
2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8000
(4)借:固定资产清理
383000
贷: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处置利得300000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83000
例3 甲企业用办公楼A和设备B与乙企业的厂房交换。其中:甲企业,A的账面价值为1100万元,已计提折旧240万元,公允价值为900万元;B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已计提折IE370万元,公允价值250万元;乙企业的厂房,账面价值2100万元,已计提折旧780万元,公允价值1200万元。甲乙均为一般纳税人,涉及资产均为增值税转型后购入。
甲企业交换的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150万元,乙企业交换的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200万元,所以甲企业应向乙企业支付补价58.5万元[1200x(1+17%)一1150x(1+17%)]。
(1)乙企业判断是否为非货币交换:
58.5/1200=4.9%
(2)乙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1200(万元)
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1150(万元)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1200-50=1150(万元)
确定换入各项资产入账价值:
A=1150 x(900+1150)=900(万元)
B=1150x(250+1150)=250(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13200000
累计折旧
7800000
贷:固定资产
210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4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000
借:固定资产――A
9000000
――B
2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955000
银行存款
58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4040000
借:营业外支出
12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0
从例中可以看出,如果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过程中没有发生可以直接计入资产价值的相关费用,那么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即为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因此在实务操作中,只需将发生的可以直接计入资产价值的相关费用按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原账面价值)比例进行分摊,分别计人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即可。
二、以账面价值为基础的会计处理
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人、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时,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人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支付(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直接计人资产价值的相关税费。
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多项资产交换的,应当按照换人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篇5
(一)水产养殖成本核算特点水产养殖是一项比较特殊的行业,其成本有以下特点:成本的不确定性,水产品由于受自然条件变化制约,变化无常的自然环境影响着水产品的产量和养殖成本,自然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生产成本就低,反之就高;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在水产养殖中,有育苗、繁殖、培育、投入放养的生产过程,生产周期一般在1~2年或以上,因常年投入,所以资金占用时间相对较长,周转速度缓慢;季节性生产销售,资金占用量大,由于季节性销售,水产养殖往往经营资金占用量大,如对虾养殖和淡水鱼生产期都是春放秋捕,生产期长收获期短;海水鱼类由于季节性强,捕捞期集中,鲜活水产品市场吞吐量有限,有的需要保鲜冷冻,有的需要加工成干盐制品或其他加工食品,因此在流通、加工环节占用企业经营资金较多,时间较长。(二)水产养殖成本核算内容由于水产养殖成本的特殊性,使得费用归集、成本核算更为复杂,长期实践证明根据养殖品种归集、核算成本有利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由于水产养殖有不同的养殖品种,因而在养殖过程中,各品种育苗、繁殖、培育、投入放养的成本也不尽相同。传统水产养殖成本中设立了苗种、饵料、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其他费用五个项目。其中苗种主要归集核算直接用于养殖生产鱼苗、鱼种,以及虾、蟹、贝、藻等,孵化用的亲鱼、亲虾也属于本项目;饵料、饲料主要归集核算用于养殖生产的各种饵料、饲料;材料主要包括养殖生产的各种渔需物资和渔具、低值易耗品外,还包括用于生产的本论文出自机油、柴油、水电等;工资及福利费主要归集核算直接从事水产养殖人员的工资、工资性津贴、福利费、奖金等,承包人员的工资等也在此核算;其他费用主要核算为养殖生产服务的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以及不能直接计入以上项目的各种费用支出。(三)水产养殖成本核算存在的缺陷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目前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环境容量已经成为制约水产养殖的重要因素,实行环境成本核算对控制环境污染,防治自然资源过多的损耗提供有用的手段,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障。然而传统会计核算体系未能把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未能对环境成本准确的确认、归集、计量、报告。笔者认为,有效运用环境成本核算这一手段将保证企业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
二、水产养殖环境成本核算
从空间范围来看,环境成本可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环境成本与外部环境成本相比,显著特点是对内部环境成本已经可以用货币计量(尽管并非一定合理和精确),外部环境成本是指那些由本企业经济活动所引起但尚且不能明确计量,并由于各种原因而不应由本企业承担的不良环境后果。从时间范围来看,可以将环境成本作三种类别划分:过去环境成本、当期环境成本、未来环境成本。本文笔者暂从空间范围的划分为立足点讨论水产养殖环境成本核算。
(一)内部环境成本核算
内部成本包括:防污设备的购置支出;防污技术改造支出;正常营运中所发生的环境费用;污染现场的清理费用;污染事故的损害赔偿;污染罚款支出;关于环境保护的培训支出;向主管机关交纳的排污费和绿化费等。大多数情况下,水产养殖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如环境资产的购置、环境费税的支付等,都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但对于涉及未来的环境支出和负债、准备金提取进行合理判断时,可以考虑一些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传统成本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环境成本核算的项目,以记录水产养殖环境成本这一经济信息。环境成本费用支出主要包括环境预防成本、环境资产折耗、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环境其他支出等。企业为治理环境和恢复环境而发生的支出属于环境保护成本;企业排污受罚、超标受罚、环境诉讼赔偿支出属于环境污染成本;职工环境培训支出、社会环境宣传支出、社会环境赞助支出等属于环境其他支出。对于环境预防成本,可直接费用化也可资本化,应借记“环境成本”或“递延资产”等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对于环境资产折耗,应借记“环境成本”账户,贷记“环境资产”或“累计折耗”账户;对于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污染成本和环境其他支出,应借记“环境成本”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企业发生环境税、环境基金应征额、应交的达标及超标排污费、应交排污罚款等,应借记“环境成本”账户,贷记“应交税金”或“应付环保款”(或“其他应付款”)账户。
(二)外部环境成本核算
外部成本表现为残饵、残骸、排泄物、化肥、鱼药等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TN、TP集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残饵是造成养殖水域内源性污染的主要原因。残饵不仅污染水质,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导致巨额经济损失。以2005年为例,我国水产养殖产量为339325Ot,其中鱼类养殖产量为1681220Ot,而通常情况下要达到这么一个鱼类产量需要投入饵料30261960t(饵料系数按1.8计算),如果养殖过程中造成的残饵按15%计算,我国水产养殖过程中浪费饵料近4539294t,按每吨饵料2000元计算,浪费金额高达近91亿元。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养殖水域,无论是外源性污染还是内源性污染,都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相比较而言,养殖水域因饵料浪费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巨大。饵料一次污染测算:饵料污染量=饵料投放量×(1-饵料摄食率)饵料投放量=某种水产品产量×饲料系数饵料二次污染测算:饵料污染量=饵料投放量×饵料摄食率×摄食中以粪便形式排放的饲料比重其一,海水养殖污染评估。目前关于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氮磷污染负荷的估算,归纳起来有三种,分别是即竹内俊郎法、化学分析法和物料平衡法。海水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工投饵过程中营养物质对环境的输入,其物质形式主要以非溶解态与溶解态进入环境。前者最终表现为网箱养殖区海底的沉积,后者最终可能表现为水体中某些环境因子含量的增加。因此评估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评估氮、磷本论文出自的环境负荷量。评估网箱养殖环境负荷量的方法用的最多的是物料平衡法,其原理即是“所投喂的营养成分,扣除积蓄在养殖体中的量,剩余者即为环境负荷量”。计算公式为:LN,P=(C×FN,P-PN,P)×103式中LN,P——氮或磷的环境负荷量(Kg/t);C——饵料系数;FN,P——饵料中氮或磷的含量(%);PN,P——鱼体中氮或磷的含量(%)。要了解网箱养殖投饵后所造成的环境负荷量及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一定要首先了解饵料及养殖鱼体的成份组成。据林钦等分析,一般情况下鲜杂小鱼(饵料鱼)的水分占70%以上,其他成份主要以粗蛋白为主,其含量为9.3%~19.8%,磷的含量为0.17%~0.602%,平均分别为15.2%(含氮2.43%,按6.25系数换算)和0.441%。具体成份组成见表1。
其二,淡水养殖污染评估。以2002年我国淡水养殖为例,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内陆水产养殖中,按养殖1kg虾蟹向环境中输入氮、磷分别为0.097kg、0.018kg计算,我国2002年养殖罗氏沼虾113743t、河蟹339953t,通过计算得出2002年养殖虾蟹共向环境中排放氮44008t、磷8166t;按养殖1kg草食性鱼类向环境中输入氮、磷分别为-0.016kg、-0.002kg计算,我国2002年养殖草食性鱼类8747017t,通过计算得出2002年养殖草食性鱼类从环境中提取中氮139952t、磷17494t;按养殖1kg杂食性鱼类向环境中排放氮、磷分别为0.028kg、0.0046kg计算,我国2002年养殖杂食性鱼类7739780t,通过计算得出2002年养殖杂食性鱼类向环境中排放氮216714t、磷35603t。新晨
(三)水产养殖环境成本披露
按照国际会计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ASR)的观点,环境成本信息可以采用补充报告模式,也可以采用独立报告模式。补充报告模式指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和报告内容的方式报告企业环境成本信息。因此,可以弥补现行财务报告中环境信息不足的作用,使现行财务报告日臻完善。独立报告模式要求企业对其承担的环境受托责任进行全面的报告,具体内容应包括企业简介与环境方针、环境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废弃物、产品包装、污染排放、再循环使用、环境成本信息等。补充报告模式,养殖业可以在定期的财务报告附注部分披露当期的环境成本信息。
试作如下表述:本年度发生的环境成本,其中资本性环境成本,资本性环境成本期初余额为,本年摊销,年末余额为;环境成本计入当年费用,其中包括环境污染所导致的赔款,预提的环境费用。同时,列表说明本年环境成本的详细信息。
独立报告模式,报告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企业的基本信息。此部分包括企业资料、环保目标、环境标准、环境政策等内容。
第二部分,企业当年的环保活动。该部分介绍企业所进行的环保活动或为减少环境污染所做的努力等,如污水处理、废物倾倒管理、对员工进行有关环境保护知识的培训等。
第三部分,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这是企业环境报告的主体部分。将环境成本分为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两部分。
第四部分,企业实际排放污染物的统计。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排放标准等。可以编制与上年度的对比表,披露企业实际的污染物排放量应当以企业的实际统计数据为基础,可以使用非货币化的计量单位,以弥补环境成本报表不能披露的内容。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25-02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现阶段快速发展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与此同时,矿产开采和冶炼中的一系列只顾开发不顾保护的恶劣行为,也导致矿业所在地区的环境遭到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益恶化。目前,已废弃和关闭的矿山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正日益威胁着周围生活的公众,对此,我国的法律建设却处于滞后状态,不能有效遏制问题继续出现,无法实现矿业经济的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并重。因此,现阶段我们必须针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具体情况,以现有法律框架为基础,进一步搭建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使矿业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并行不悖。
一、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很容易面临着严峻的环境考验。目前,矿区周边的环境和生态破坏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对当地自然文化景观的破坏,这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但矿区所在位置的地理环境、开发规模、开采方式与它和自然文化景观之间的距离这些因素将影响对自然文化景观的保护难度;第二是对地质结构的影响,矿产开发容易使局部区域的地应力不平衡,引发地面沉降、塌陷、滑坡、水土流失等地址灾害,从而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第三是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弃、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排放到周围,直接或间接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农田、土地等。此外,还可能会引起噪声污染、重金属污染和扬尘污染等。
这些污染和破坏不仅仅危害了矿区周围的居民生活,还开始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矿产开采殆尽后,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去治理这些污染和破坏,而得不偿失。对此,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一直是我国各级政府需要注意的头等大事。
二、矿区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的法制现状和困境
对于环境保护,尤其是矿区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我国的法制建设处于滞后状况。我国自1979年9月起,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标志着我国环境立法的全面开展。而之后国务院在加快环境立法宏观规划的工作思路上,相继以主要污染类型为分类依据,陆续制定专门的环境保护法规。这些专门法初步形成了环境法体系。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在制定之初,不能预料到之后会产生的所有问题,因此较为粗糙,并不细节,同时最为困难的是执法迟缓不严,违法不究或者难究的现状。因此,我国目前在矿产资源开发中,针对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均值得担忧。
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虽然是一个法律问题,但根本上仍旧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问题。法律的任务即是通过利益的二次分配来调整各方行为,从而达到某种法益的保护。根据经济学原理,我们可知,环境具有外部性特征,要扭转将环境作为公共品的现状,对于政府,最为有效率的方式是收紧准入环节和提高污染成本,其次才是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出来后通过法律途径追究责任。如果依据这一思路展开,那么我国目前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做得并不够:
(一)准入许可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矿藏是国家所有,个人或组织利用矿产资源,必须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相关主管部门负责进行矿产资源规划并依法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发放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可以转让,但是政府只能对由它发放的采矿许可证进行管理,对于私人之间采矿许可证的转让,监管作用趋于弱势。而由于企业的合并、分立,与他人合资、合作经营,或者企业资产出售以及有其他变更企业产权的情形而需要变更采矿主体的,我国法律规定可以变更采矿权主体,因此,采矿主体之间容易通过这种方式互相转让采矿许可证,使采矿权转让相当混乱,采矿主体借此谋取不正当利益。
(二)行政管理职权范围模糊,缺乏配合协调
环境问题中的管理职权上的混乱在所有政府管理中较为明显。而在矿产资源开发上,根据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省一级地方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余有关主管部门协助同级矿产主管部门进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环境问题常常十分复杂,需要各个政府管理部门配合协调,而一个独立的管理部门既缺乏强大的管理能力,也不具备综合调配能力,因此,在环保领域建立综合管理部门的呼声日盛。
综上,在目前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的加强,要依靠法律上加强如下两方面:第一是准入后采矿权的使用、流转问题;第二是各地政府部门如何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进行监管的问题。
三、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和健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立法
环境立法是加强法制建设的基础,也是严格执法的依据。缺乏立法的指导,各地管理部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就无法可依,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和保障。目前,矿产资源开发中还缺乏效力层级较高的法律,一部原有的《矿产资源法》对于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缺乏明确有效的保护条款,同时,目前也缺乏在实施过程中所依据的具体实施条例,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还属于部门规章范畴,约束力较差,也仅仅局限于地质环境保护,而非整体环境。对此,要完善立法,对现行《矿产资源法》进行修改,对于其中的矿业权用益物权要与物权法中适应的矿业权用益物权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起来,对已有的法律条款进一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
(二)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境保护制度进行法律法规上的细化
要确立环境听证制度,通过听证制度保障环境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控制、限制开采主体滥用采矿权,导致环境破坏,同时也使环境信息可以在听证过程中全面获取,为最终决策奠定坚实基础。
要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从矿产资源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监管,全面建立以生态补偿为核心的矿山环境管理制度。。首先,完善矿产开采过程中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其次要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进行实际有效监管,最后要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治理资金的问题。对此,要根据国外先进经验,注意开发过程中没一个阶段的源头监管,此外则要注意管理的制度化和程序化,并使各制度之间衔接好,协调好。
(三)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加强执法
篇7
关键词:环保产业 投资 融资 效应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71-02
在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不断加剧。想要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目标就需要努力发展经济,而部分产业想要实现发展就必须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当前由于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造成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变化,酸雨、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减少、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问题已经频繁发生。为了补救,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包括我国。
1 我国环保产业投融资现状
我国环保产业产生于计划经济末期,市场经济初期。目前我国环保投资项目主要有工业污染问题的防治与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各项环境保护机构的能力建设,通常情况下环保投资工作不包括生态建设项目。自该产业产生以来,我国针对其的投资力度正逐年增加,且增长幅度巨大。据统计数据表明,在“七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资金有476亿元,而在“八五”期间此项资金增加至1306亿元,“九五”期间更是达到了3447亿元。针对不同项目污染的治理资金投资力度从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环保投资的资金大都来源于国家财政,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财政能提供的资金不能满足我国环保事业的需求,此后国务院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利用《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此项法规规定了环保资金的来源,拓宽了资金的来源渠道,形成了多元立体化的融资格局,有效保障了我国环保融资项目的不断发展。
2 我国投资融资与环保产业的发展
2.1 我国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投融资机制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前我国环保建设资金的来源大都是财政拨款,则可以概括为“拨款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财政拨款的限制性,产生了“贷款制”,此后进一步拓宽了环保建设资金来源,发展出了“多渠道并存”的体制。计划经济下实施“拨款制”是将国家作为发展环保产业的主体,国家所拨财政款项多用于环保工程的建设以及购置大型环保设备从而推动国家环保事业的发展。“贷款制”也就是环保建设工作的主体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发展环保事业,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从前无偿使用资金进行环保建设的方式,进行了有偿使用资金的创新,对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渠道并存制”在20世纪开始实施,国家限定了环保事业投资与融资的主体,并对环保投资项目进行了企业式的管理,环保项目的建设单位选用实施招标,实现了“拨款制”、“贷款制”以及“股份制”的有机结合。我国目前的环保产业正处于此种阶段。
2.2 投融资机制对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2.2.1 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
政府进行投融资,对环保事业不仅仅能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还能让国家政策引导环保项目进行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实现环保项目建设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和谐统一。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能让市场上的资金向着环保产业领域流动,实现我国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政府对于环保项目的投资多集中于水流域污染治理以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通过这一系列的建设能让各企业的资金流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完成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此外,政府构建的环保产业金融投资体系对企业的环保项目投资融资业务能形成较为可靠的保障,让企业的发展更加平稳。总而言之,政府对于环保事业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且这项作用不仅仅限于示范带头作用,对于促进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规范化、科学化同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以也能让我国居民正确认识环保事业的重要性,养成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2.2 资本市场为我国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充分的资金
在资本市场中进行投融资工作形式大都有发行股票、债券、基金以及各类金融衍生品。当政府对于环保事业的投资出现问题时完全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完成环保事业的融资工作。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此项工作不仅能分担政府的难题,完成对环保事业发展的促进,也能够让金融市场方面的投资者通过环保项目获益。企业想要通过投资获益就需要在正确的时间进入以及退出,想要获取高额回报通常需要面临较大的风向,而能够满足风险一般而受益较高且能及时进入、退出的只有资本市场。为实现我国环保产业的更好发展,应当对充分重视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作用。
2.2.3 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的介入
由于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在其发展初期,商业银行能发挥的作用较小,但是一旦当其发展至一定的规模之后商业银行便能利用为其贷款或是提供各项结算业务实现对其未来发展的支持。此外商业银行还能通过将自身资金投入环保项目融资中充分发挥自身对环保事业的促进作用。而投资银行此种机构则能使环保企业顺利实现上市,或是让一些不具备上市资格确发展的较好的环保企业实现资金的募集,帮助其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实现上市。
3 以投资融资机制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篇8
一、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市属企业实际,市国资委将依法履行出资人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与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体系有机结合,坚持“条块”结合,全力配合市各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及时、全面、有效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企业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实现全市安全生产“*”规划提出的2010年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市属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排查治理的范围、内容和方式
(一)排查治理的范围:市属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行业(领域)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所明确的范围。
(二)排查治理的内容:在*年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排查治理各市属企业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包括: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3、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
4、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5、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
6、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7、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8、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
9、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
10、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执行情况;
11、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情况;
12、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害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
同时,通过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检查各企业落实责任,打击非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事故查处及责任追究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制定和执行,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三)排查治理的方式:在排查治理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四个结合”。
1、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结合起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狠抓薄弱环节,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企业日常安全监管工作结合起来,加大打“三非”(非法建设、生产、经营)、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治“三超”(生产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的工作力度,进行全方位、全覆盖、拉网式查找隐患,切实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牙状态;
3、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档案制度,强化安全标准化建设,突出现场管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推进安全技术改造,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切实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清除设备设施的不安全因素,堵塞制度上的不安全漏洞;
4、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加强应急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落实隐患治理责任和监控措施,严防整治期间发生事故。
三、工作安排
市各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已作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具体安排的,相关企业要严格遵照执行,未作出具体工作安排的,企业可以从以下“三个阶段”着手展开。
(一)部署动员阶段(至4月10日)
1、市国资委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领导小组由李楚平同志任组长,沈宗敏、陈长群、郑新同志任副组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国资委综合科,联系人:解清华、朱厚刚,联系电话(传真):8789602。
2、各企业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制订出本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明确责任,落实人员,完成工作部署。
3、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在报送各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的同时,同时报送市国资委。
(二)全面排查治理阶段(至10月30日)
1、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并根据市各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意见,市国资委将密切配合市各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及时、全面、有效开展市属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突出企业主体责任,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现场督查指导。
2、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各企业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经常、全面、系统排查各类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市各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及市国资委。市国资委将密切配合市各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组织力量,定期对重点行业、企业、建设项目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监督检查。
3、市属企业要在进行隐患全面排查治理的同时,坚持边查边改,形成人人查找隐患、生产确保安全的良好氛围。对于一时难以完成的隐患整改,要列出计划,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并加强监控,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年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中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凡能够在短期内完成整改的,务必尽快整改到位;要及时向市各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及国资委报告隐患排查统计报表以及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4、建立健全隐患分级监控治理机制。对发现的一般隐患,企业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尚未整改完毕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方案、实施停业整改,并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国资委报告;对涉及范围广、整改难度大、整改时间较长,可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要进一步明确责任领导、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时限和应急预案,加强监控,确保整改到位。
5、结合重要会议(活动)、重大节庆(假日)、季节变化及重点行业(部位)等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防范、及早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对每一个生产车间、工作岗位、设备设施、建设工地、人员密集场所,深入开展“拉网式”检查,摸清底数,建立隐患整改监控档案。全面排查治理容易由暴雨、洪水、雷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点,认真检查企业防范严重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检查应急预案和各项应对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抢险救援物资的准备情况;重点排查治理化工危险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运输、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事故易发的行业领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做好防火防爆、防泄露、防中毒、防坍塌垮塌等防范工作;突出抓住容易引发事故的重大隐患,加大治理力度;严格企业领导干部带班作业制度,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做好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加强跟踪检查,严防私自违法生产引发事故;坚决查处生产企业“三非”“三违”“三超”行为,认真排查整改各类事故隐患,扎实开展隐患治理,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三)总结验收阶段(2008年11月-12月中旬)
1、市国资委领导小组将密切配合市各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认真组织开展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督查和验收,验收结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2、要注意总结“隐患治理年”的活动成果和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要求,促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企业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建立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机制,特别是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明确职责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要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资金和技术保障,切实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落实。
2、突出重点,全面治理。各企业要结合实际,针对本单位的特点以及薄弱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扎实地开展各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3、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取得实效。一是排查工作要做到:工作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整改措施到位。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整改。二是检查人员要严格依照“谁主管、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对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检查不到位、走过场或因检查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的责任人员,严肃追究责任。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4、加强舆论宣传,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各企业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报纸、网站等形式,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从业人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深刻认识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隐患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建立隐患举报受理和激励机制,全面落实好企业的主体责任。
5、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各企业要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契机,不断加强和规范安全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制度,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治本之策,真正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6、注意总结并及时报送隐患治理情况。各企业要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统计,落实市国资委《关于定期报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改及有关数据的通知》(汕国资综合函[2008]26号),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制度和隐患数据库,认真做好安全生产事故排查治理信息的及时上报。
一是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二是于每一季度结束后的2天内向市各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及市国资委报送“重大隐患情况登记表”(见附表);
篇9
>>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山西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 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基于重庆市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对辽宁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湖北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研究 环境规制与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约束、环境规制背景下中国煤炭资源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中国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制造业集聚变迁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 环境约束下西部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中国保险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碳排放和能源消费约束下的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研究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山西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北京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我国医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实证分析
41动态因子分析
由于污染排放物较多,因此需要进行降维。考虑到各种降维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本文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请见Federicci和Mazzitelli的文献
具体见《Dynamic Factor Analysis with Stata》,网站:http:///meeting/2italian/Federici.pdf。
。
利用Stata软件,对1995~2011年CO2、CH4、N2O、NOX、CO、NMVOC和NH3数据进行动态因子分析,得到各主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结果见表1。
谋1可以看出,前两个公因子积累贡献达到8574%,因此本文选取这两个公因子作为评价环境污染的指标。这两个公因子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然后计算各主体的平均得分矩阵和动态得分矩阵,最后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平均得分,这样就将CO2等污染物综合为一个污染指标,这个污染指标简记为otherp。
42全要素生产率
将各行业的工业增加值、资本、劳动力、矿产资源、二氧化硫和otherp数据代入模型(1)~(10),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等相关指标。
421中国制造业整体层面
按照算术平均值法,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按照技术变化的变化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96~2000年,技术变化呈下降变化趋势,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变化经历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过程。第二阶段为2001~2008年,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呈震荡上升变化趋势。第三个阶段为2009~2011年,技术变化呈下降变化趋势,而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变化呈“V”型变化趋势。在整段研究时间内,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为116%,平均技术变化为153%,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动力。但是技术效率变化为-037%,说明行业间的“追赶效应”并不明显,反而出现了缺乏效率的行业与有效前沿行业的差距呈扩大趋势的现象。
现在从“要素效率-总效率-要素贡献”的角度来考虑投入要素效率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考虑到中国一般按照五年制定发展规划,因此本文将整个时间段分为1996~2000年、2001~2005年和2006~2011年三个时间段,具体见表3。
从ISP生产率来看,1996~2000年,劳动力和矿产资源的ISP生产率为正,其他都为负,从而造成这段时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023%,其中其他污染ISP生产率下降是主要原因,贡献达到10644%,二氧化硫ISP生产率次之,贡献率为5525%,资本ISP生产率的贡献为4573%,而矿产资源ISP生产率是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贡献为-9415%。2001~2005年,除了劳动力ISP生产率略小于0以外,其他投入要素的ISP生产率都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中贡献最大的为二氧化硫ISP生产率,贡献为4566%。2006~2011年,所有要素ISP生产率都大于0,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相差不大,大约在20%左右。考虑整个研究时间段,各要素平均ISP生产率都大于0,其中最高的为二氧化硫,年均增长188%,最低的为劳动力ISP,年均增长仅049%,其次为资本ISP生产率,年均增长仅064%,因此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缓慢所导致的劳动力供给日益紧张的今天,以及我国属于资本稀缺型国家的具体国情,如何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生产率,应该是以后改革的着力点。
从技术变化来看,除了1996~2000年资本技术变化为-029%以外,其他要素的技术变化都大于0。在所有时间段,资本技术变化最低,其次是劳动力技术变化,这两个要素技术变化对技术变化的贡献基本上小于10%。1996~2000年、2001~2005年和2006~2000年
三个时间段,技术变化分别为137%、106%和205%,说明制造业的技术进步速度较慢。
从技术效率变化来看,1996~2011年,仅仅只有资本
的平均技术效率变化为正,年均变化037%,其他要素的平均技术效率变化为负。1996~2000年,所有的技术效率变化为负。2001~2005年,除了劳动力技术效率变化略小于0,其他要素的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都为正。2006~2011,由于矿产资源、二氧化硫、其他污染的技术效率小于0,使得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仅为141%,略高于1996~2000年。
422细分行业层面
同样,按照1996~2000年、2001~2005年、2006~2011年划分时间段,然后计算各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具体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平均来看,大多数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大于0。全要素生产率最高的行业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业、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最低的行业为木材和家具制造业、基本金属及其制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除了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以外,其他所有行业全要素生产率都未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些行业的增长依然粗放。
平均技术变化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纸浆、纸、印刷和出版业。最低的行业为基本金属及其制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木材和家具。大多数行业技术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技术效率变化来看,食品、饮料和烟草,纺织业,皮革和鞋类,焦炭、精炼石油和核燃料,电气和光学设备,运输设备,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一直处在有效前沿面上。仅仅只有两个行业的平均技术效率变化为正,其中基本金属及其制品为2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为157%,这说明其他5个行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远离有效前沿面的情况。
5结论
本文利用ISP生产率指数法,将自然资源消耗、空气污染纳入模型,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按照“总体绩效-要素绩效-要素贡献度识别”的视角分析各要素绩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管从整体来看还是从细分行业来看,全要素生产率不是中国制造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制造业发展依然粗放。技术变化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动力,而资本、劳动力技术变化不是技术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技术变化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其他要素技术变化。中国制造业在各要素方面都存在h离有效前沿面的情况,行业要素效率分化严重。资本技术变化缓慢,劳动力技术变化和ISP生产率增长缓慢,这显然不利于正处于劳动力短缺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他要素ISP生产率指数存在很大的增长潜力。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制定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入,以提高资本的质量,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次,制定政策促进产业转型,淘汰落后产能,促使相关企业的劳动力向生产率更高的行业转移;对劳动力进行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第三,借鉴二氧化硫治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治理其他污染,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第四,加强对诸如木材和家具等行业的监管,加大这些行业环保投入,淘汰这些行业的落后企业,以促进这些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参考文献:
[1]Hou Linke, Zhang Yanjie, Zhan Jinyan, et al. Marginal Revenue of Land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Agriculture: Evidence from Spatial Analysi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2(1):167-178.
[2]匡远凤,彭代彦. 中国环境生产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经济研究,2012(7):62-74.
[3]Fan Shenggen, Zhang Xiaobo. Production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Agriculture: New National and Regional Measures[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2002(4): 819-838.
[4]王兵,吴延瑞,颜鹏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10,(5):95-109.
[5]吴军. 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1):17-27.
[6]陈诗一.中国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J].经济研究,2010(11):21-35.
[7]董敏杰,李钢,梁泳梅.中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分解[J].中国工业经济,2012(2):3-20.
[8]李兰心,刘秉廉.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绩效、源泉与演化:基于要素分解视角[J].经济研究,2015(8):58-72.
[9]沈可挺,龚健健.环境污染、技术进步与中国高耗能产业[J].中国工业经济,2011(12):25-34.
[10]崔晓,张屹山.中国农业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8):4-16.
篇10
【关健词】剖宫产;产后出血;子宫缝扎
【中图分类号】R7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49-1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疾病,流血多时直接危及产妇,产后大出血时,即便幸免于死亡,也大大削弱了产妇的抵抗力,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或导致脑垂体缺血坏死,遗留下席汉氏综合征,继发闭经、垂体功能、甲状腺功能及肾上腺功能低下。在各种止血措施治疗剖宫产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无效时,子宫切除术是抢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治疗手段。但产科子宫切除者,绝大多数都比较年轻,切除子宫会给患者造成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为减少子宫切除的发生,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8月共38例剖宫产术中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产妇,进行了子宫环形缝扎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8例孕产妇,年龄为21-40岁,平均年龄29.5岁,孕周38-41周,15例为初产妇,3例为经产妇,4例为疤痕子宫,5例为ICP,3例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例为前置胎盘,2例为双胎妊娠。
1.2子宫环形缝扎方法
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肌注20单位,静滴20单位维持)及按摩子宫,若子宫收缩差,呈口袋状,且出血量多,则迅速将子宫托出腹腔,且两把卵圆钳在钳夹两侧子宫切口的同时钳夹子宫动脉,迅速缝合子宫切口,以保存子宫完整性,从而减少出血。经上述处理子宫收缩仍差,则行子宫环形缝扎术。手术步骤:用1号可吸收线于从宫角部稍上方进针,穿透浆肌层(勿穿透宫腔,避开输卵管),在子宫体表面缓慢、均匀、渐进性拉紧可吸收线,环形绕过子宫后壁与前壁出针处相应部位打结,此外在子宫体部阔韧带中部勿穿透血管,平行同上法缝扎子宫,必要时在子宫切缘上方环扎一次,可以缝合两至三周,缝合后子宫呈葫芦状。若出血量多,可进行子宫动脉结扎,然后再行环形浆肌层缝合,并一直按压子宫至缝合完毕。
1.3术后随诊
观察术后阴道流血量,月经恢复时间,42天后经阴道彩超多普勒超声观察子宫动脉血流情况。
2结果
38例经子宫环形缝扎术治疗均有效,无一例止血无效或切除子宫,无一例晚期产后出血。术后及术中12例接受输血治疗,输血量为400-1200ml,输血量和有无输血与采用此术式时的已出血量正相关,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19例,宫腔过大8例,血窦开放出血5例,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后继发性乏力各3例。
本组38例产后出血行子宫环形缝扎术患者,术后予以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均未出现产褥感染,患者均健康出院,平均住院天数8.5天。
本组中8例患者产后50+天恢复月经,6例3个月恢复月经,2例4个月恢复月经,14例5月后恢复月经,8例失调,产后42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子宫动脉血流,结果23例子宫形态正常,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子宫动脉血流正常,2例子宫动脉血流有阻力,3个月后复查子宫动脉血流恢复正常,余患者未行彩超复查,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及15个月再次妊娠行人流术,手术顺利。
3讨论
3.1产后出血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为本组38例患者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还有精神因素。其中活跃期停滞3例,第二产程停滞1例,双胎妊娠2例,巨大儿1例,对新生儿性别不满意1例。由于试产时间过长,产妇精神差,腹痛,进食少,子宫肌层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宫壁水肿,影响子宫的收缩力,在术中子宫下段呈袖口状,无缩复力,胎盘附着处的血窦不能关闭,增加了出血量,双胎妊娠、巨大儿使子宫肌纤维过度拉长,导致肌纤维受,子宫不能尽快收缩、止血,产妇抑郁。
孕妇产次增加,多次妊娠使子宫肌纤维被拉长,弹性降低,导致再次妊娠时子宫收缩强度受影响,导致产后大出血;人工流产、剖宫产引起子宫内膜受损,炎症、出血,宫腔感染,子宫肌水肿使子宫收缩乏力。因此应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并纠正难产因素,做好孕产妇的心理疏导,做好计划生育及避孕措施宣传。
3.2子宫环形缝扎术
分娩后产后出血主要依靠子宫肌肉的缩复作用及血液的凝固作用。此外,孕产妇的血液呈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凝血酶活性降低,前列腺素可加速血小板凝集,促进血栓形成,并堵塞胎盘剥离面暴露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妊娠期间子宫90%的血液供应来自子宫动脉,其余来自卵巢、宫颈、阴道等处的血管。在子宫动脉进入子宫前,于子宫峡部分成上下两支,上行支为子宫体支,较粗,主要供应体部,下行支为宫颈、阴道支,较细,供应宫颈及阴道上部。子宫动脉上行支迂曲上行至子宫角部,又分出子宫底、输卵管、卵巢支。当上行支进入子宫壁后再分支上行于子宫肌层的血管,之后再发出分支垂直进入子宫内膜,子宫动脉起始于子宫壁中海绵状静脉间隙,大部分汇集于宫颈处。
3.3环形缝扎需注意的问题
在缝合的过程中,勿缝扎输卵管及阔韧带血管,助手在打结前拉线过程中,务必小心谨慎,应缓慢均匀。此术重在预防,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应及早进行子宫环形缝扎术,避免出血多,延误抢救时机而切除子宫,甚至引起产妇死亡,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心理、生理及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