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合规管理报告范文

时间:2023-05-06 16:3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内控合规管理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内控合规管理报告

篇1

关键词:合规管理 标准化 体系

一、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标准化趋势

从发展历程看,合规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监管和银行业的发展而演变,大致经历了“管制缺乏导致风险严重-为应对风险实施严格管制-为促进金融效率放松管制-为防范新的风险,强调外部监管与内部自我约束并重”几个发展阶段。从中可见,金融监管改革的新趋势势必影响和引导银行业的经营战略转变和管理创新。如何顺应新的发展趋势,如何在业务创新过程中开展高标准的合规管理,这都需要商业银行夯实合规管理基础、创新合规管理手段。

为全面推进银行业标准化工作,促进银行业国际化与信息化发展,在深入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人民银行组织各商业银行编制完成并《银行业标准体系》。该体系已通过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审,描绘了未来五年银行业标准全貌和标准化发展蓝图,是银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参考,对于促进银行业建立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协调标准关系、提高标准质量、加强标准工作机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可以预见,《银行业标准体系》后,将与证券、保险等标准体系共同构成金融业标准体系,成为金融标准化工作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的重要基础,这也为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二、新时期合规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近年来,外部经济金融形势与内部经营管理对银行业的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开展高标准的合规管理工作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考验。

(一)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加大了银行的合规风险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欧债危机尚未结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流动性不佳,由此衍生的合规风险不容忽视。一方面在资金供给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的形势下,民间融资与“影子银行”等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鉴于其与银行信贷资金的高度关联,一些业务领域存在较大合规风险。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催生了大量金融创新,但普遍存在低水平创新现象,因此须警惕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当规避监管的创新。

(二)趋严的监管政策要求高标准开展合规管理

危机之后,加强监管成为金融界共识。银监会在2012年大型银行监管工作会上提出,鼓励将监管政策内化为银行规章制度的激励性监管,要求大型银行规范业务行为、信息披露、投诉处理,强化现场检查监督;人民银行已试行反洗钱“总对总”的法人监管。同时,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国家发改委对商业银行开展“不规范经营治理”上升到了整顿行业不正之风的高度。趋严的监管政策要求银行必须以更高标准开展合规管理。

(三)合规文化建设亟待深化推动

合规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合规创造价值”等理念还未真正深入人心,员工主动合规的意识有待增强。一是普遍存在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现象,绩效考核的“指挥棒”偏重指向业绩指标;二是员工制度执行力有待加强,“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合规文化尚不能人脑人心,员工参与社会融资、经商办企业等行为发生在银行体系之外,仅靠内部监督很难发现,必须通过深化合规文化建设、抢占员工思想高地、加强员工行为管理等方式予以防范。

(四)合规管理技术方法有待改进提升

一是合规管理尚在起步阶段,缺乏合规风险识别、监测、计量和控制的技术和手段,合规风险防范与业务发展之间难以定量管理、有效平衡;二是缺乏合规风险数据以及国内外同业合规管理信息的积累,难以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三是银行内部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不同部门、不同业务条线之间尚未形成资源信息的共享机制。

总之,合规管理工作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外部监管的需要,跟不上业务经营发展的步伐,需要在实践中总结、提升与创新。

三、“五位一体”的标准化合规管理实践模式

为应对新时期合规管理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顺应金融同业合规管理的标准化趋势,商业银行需要围绕合规管理的标准制定、组织保障、技术支持、价值创造、评价考核等五个方面进行管理创新,探索思考并努力实践合规管理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品牌化、绩效化“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一)标准化——制定合规管理的工作基准

随着银行业务的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和国际化,各国监管当局意识到,监管机构要持续跟踪单个机构的风险变得日益困难,外部合规性监管不应该、事实上也不可能替代银行内部的合规管理。监管机构需要鼓励银行在满足最低合规要求的情况下,制定出标准更高、更为有效的合规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基准,形成科学完善的文化体系,培育按章办事的合规文化,坚持持续改进的整改纠偏机制。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及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商业银行需要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的控制理念和工具方法,制定高标准的合规管理工作目标,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架构;将岗位制约、制度执行、跟踪监测、结果评价、激励考核等内控合规机制贯穿于各级组织机构、所有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

(二)专业化——完善合规管理的组织保障

专业化和独立性是合规管理的生命线,合规管理如果丧失了专业化和独立性,其职能作用必然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专业化的合规管理体现了银行业发展的要求,是当前银行业合规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化的合规管理机制要求按照独立性、权威性和全面性的原则构建合规管理组织架构,设置独立的合规部门,配备专业的合规管理人员,明确专门的合规管理报告与反馈路线,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合规管理人才。一是将合规部门的预算管理与其工作目标保持一致,而不取决于业务部门的盈利状况:二是避免合规部门与业务部门存在利益冲突,避免合规官兼任的非合规任务与其合规职责存在利益冲突,确保合规官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而不用顾虑受到报复或冷遇;三是以制度化形式明确合规风险报告路线中每位人员的职责,规范报告方式、要素、格式和报告频率等;四是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合规管理人才。专业知识是合规管理的起点,专业人才是合规管理的基础。合规工作涉及银行不同层次、不同业务的经营管理,需要熟悉法规和立法意图、了解经营业务及客户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信息化——健全合规管理的技术支持

合规管理是一个实时动态的互动过程,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平台支持合规风险的及时监测、评估和分析,合规信息的及时与实时更新,实现管理层与员工的互动交流,保障合规管理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商业银行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IT思维,将合规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系统,嵌入到生产流程之中,实现合规管理的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开发出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合规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开展业务产品与流程环节的违规点梳理与评估,实时录入内外部检查违规问题及合规风险事件,积累合规风险数据,揭示合规风险敏感区域与管理薄弱环节,及时进行合规风险的提示预警,不断提高全行合规风险防控意识与水平。

(四)品牌化——实现合规管理的价值创造

银行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实质上是一种服务,是与货币信用相联系的一系列服务的总和。品牌作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信号,能向顾客传递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一家银行的合规管理如果标准规范、值得信赖,必然有助于其卓越品牌的塑造。高标准的合规管理水平,是一流商业银行品牌塑造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

合规管理本身并不能直接为银行增加利润,但却能通过系列的合规活动增加盈利空间和机会,避免业务活动受到限制。一是通过密切关注和跟踪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市场规则的最新发展,争取必要的话语权,代表本行利益及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有利于银行未来发展和业务创新的外部政策环境;二是通过内部制度的不断完善,将银行日积月累的各种良好做法沉淀下来,并清晰地界定实际工作中的尽职、问责和免责标准;三是合规成本与风险控制、资本回报等银行经营的核心要素具有正相关关系,合规活动有利于银行的成本与风险控制,提高资本回报。

(五)绩效化——探索合规管理的评价考核

目前,银行对合规管理的绩效考核主要停留在合规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上,并且主要集于案件防控方面,对业务经营条线的合规绩效考核不足,业务绩效评价与合规绩效评价联系不足。这些情况导致合规人员缺乏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内在动力,被动合规现象突出。为此,银监会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确立了“合规引领”的原则,要求合规经营类和风险管理类指标应当明显高于发展效益类等其他类指标,用于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的情况。为此,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经营实际开展研究落实,在倡导全员合规的理念下,在完善的合规组织架构下,依靠有效的考核手段确保合规执行效果。一方面将合规管理的指标纳入到对各经营单位、各业务条线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另一方面将各经营单位、各部门合规管理的内容写入到部门职责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说明书中,根据部室职责设置相应的合规考核指标,形成责任明晰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蔡珞珈、曹昫:《对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思考》,载《武汉金融》,2012(3),59-60页。

[2]肖远企:《合规管理模式的变迁路径及其启示》,载《银行家》,2006(9),34-38页。

[3]牛筱颖、曹艳华:《综合化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载《金融论坛》,2006(11),36-41页。

篇2

关键词:操作风险,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近年来,我国金融案件呈现多发、高发态势,多家银行相继曝出涉案金额巨大的案件,有关银行的业务操作方面的案件屡屡发生,例如轰动一时的开平中行行长贪污挪用近5 亿美元;邯郸农行管库员盗取金库5100 万元现金潜逃等等。在目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 资产规模庞大、分支机构分布广泛、从业人员众多的国有商业银行仍将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如何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是保证银行业稳健运营和金融安全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

根据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它包括法律风险, 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操作风险渗透于银行经营的所有领域和业务流程, 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危害性和可控性等特点。本文参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风险因素分类法,并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实际情况做了一定调整,将事件分成六类:1、内部欺诈,指银行内部人员进行的或为主参与的诈骗、盗用银行资产的行为。2、外部欺诈,指银行以外人员为主进行的诈骗、盗用银行资产的行为。3、金融腐败,指银行各级机构主要领导利用其垄断权力所进行的不按交易规则作为、为自身牟取私利的行为。4、系统漏洞,指银行软件或者硬件错误、通信故障以及设备老化等问题。5、违规执行,这是一种复合型的类别,基本属于“失误型损失”。鉴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层次比较低,不宜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精细标准来分类,因此我们设定此大类来涵盖《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的两类:一是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二是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6、其他,指不宜归入上述五类的事件。本文选取的事件都是明确得知已经发生并造成某种程度损失的,总计101起,涉及我国各类银行16家(包括少量境外中资银行机构),遍及全国23个省。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一般包括有涉案金额和损失金额。由于本文的损失事件主要来源于媒体,涉案金额在媒体公开时大多久能得知,而损失金额需要在案件发生后经过公安部门、法院等追查或判决最后才能确定数目,所以很多事件在被媒体暴露出来时还不能确定损失金额。从这一点考虑,本文分析主要用到涉案金额,只有在案件明确说明有损失金额数目时我们才用损失金额。

(一)商业银行级别与操作风险事件数量、类型有相关关系,基层行比高级行面临更多的操作风险

从表1可以看出,损失事件主要发生在支行与分行,其损失事件数超过所有损失事件的70%。分支行面临更大的因自然灾害、外部欺诈以及突发性政策变化等外部风险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以下称“外部冲击型操作风险”),因此总体上基层的操作风险程度高于高级行。从事件类型来看,内部欺诈罪多,违规执行和外部欺诈则其次。也即因银行内部工作人员机会主义行为而生的操作风险的发生几率高于因自然灾害、外部欺诈以及突发性政策变化等外部风险因素导致的外部冲击型操作风险的发生几率。同时,在分行、支行及以下级别的银行机构,欺诈类事件和违规操作类事件占了绝大部分,而总行则主要是金融腐败事件。金融腐败给各银行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不是很大,但涉及金融腐败的高层管理人员掌握着权力,其危害性要远大于基层操作人员,特别是在与外部有勾结时引发的间接经济损失是很难估量的,而且高管问题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严重的声誉损失。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发生频率与银行机构地域分布有相关关系

从表2和图1可以看出:经济发达地区的损失事件数目总体上明显多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总体上损失案件从数目和金额上都位于全国前列。这一方面因为活跃的经济环境和高级化得业务与操作方法往往带来更多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监管的独立性和媒体的透明度比较高。但由于考察期较短,特殊个例影响较大,也存在例外情况,例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不发达地区虽然事件数较少,但涉案金额却很高。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控

鉴于我国金融业目前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操作风险的特征和现状尚缺乏清晰的认识,还没有一种办法能够覆盖并有效识别和控制各类操作风险,因此应当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出发,重新对操作风险进行认识,并不断建立健全操作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商业银行最大的操作风险往往在于其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失效、不当管理或运作习惯,而这些都属于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生风险。所以,首先要健全内控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每一种可能的风险因素都有监控,每一种业务都有管理规范,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其次,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和风险报告系统,对银行各项业务进行实时监控。最后,在有效的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银行应针对突发事件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

(二)建立全新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须逐步构建符合新巴塞尔协议的金融风险管理机制。首先,银行应完善自身的运作体系。这种运作体系是建立在明确的产权关系、科学规范的现代银行制度以及合理的治理结构基础上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改善管理水平,提高银行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其次,接受银监会的监督管理。最后,接受来自市场上的存款客户、投资者和有关债权人的压力。这其中,银行信息披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三)采取风险转移措施缓解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风险转移是指企业将损失事件以一定的费用转移给外部团体或者通过改变资本结构来抵御风险。风险转移的具体形式包括互换、对冲、保险、担保、合约、证券化和项目融资。改变资本结构的具体措施可以是提供更多的资本、降低债务水平、降低操作杠杆、经营分散化、自我保险等。操作风险缓释是指金融机构采取如抵押、担保、金融衍生品等风险缓释工具,或者采取保险、融资等手段所实施的风险转移技术。

(四)开发风险管理工具,提供风险管理技术支持

目前,国际先进的银行已开发了风险自我评估、风险对应关系、风险指标、记分卡法等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由于境内外银行的组织架构不尽相同、监管要求不同、外部环境不同,结合我国、本行实际,从相对粗放的稽核、检查手段转化为更加深入的风险要素分解分析,从风险事件、风险频率、风险影响度、固有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敞口等维度重新审视、评估现有各项业务操作中的风险,并对重要的风险环节建立日常监控、预警机制,制定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报告及处理流程。进一步开发风险与控制评估,关键风险指标、损失数据收集、业务持续性管理、新产品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报告等工具,指导和推动在全行的熟练运用,并通过开展评价、验证工作,提高工具的使用效果。

(五)完善和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管理

在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阶段,内审部门就必须派员参与,以保证系统的合法性、安全性及可审计性。软件开发人员需要将本行经营方针、政策、业务操作规程及银行经营活动,尤其是信贷管理等风险的识别、防范控制与化解制度措施纳入系统管理,不断更新软件开发思路,应为每项银行业务设计尽可能短的业务处理流程减少出现技术性风险错误或事故的几率。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建立灵敏的信息收集、加工、反馈系统,建立完整的信息反馈制度,使各项决策和业务经营活动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信息及时调整业务经营方针和发展策略,加强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在金融电子化过程中,加强对信息系统管理的数据进行审计。对数据文件利用审计软件进行检查,测试和分析评估数据文件中有关数据计算的正确性。加强计算机口令和数据库访问权限的安全管理,按有关要求对网络和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监控。

(六)强化教育,提升素质,努力为基层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

操作风险的防范关键是对行为人的防范。商业银行要树立以人为本防范理念,加强对人的教育和管理。要通过业务培训,提高全体员工风险防范能力,要通过加强员工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等在内的综合性教育,培养员工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做损害国家和银行利益的事。此外还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尽最大努力解决基层员工的切身利益问题,以此提高员工对银行的满意度忠诚度,使员工真正想为银行所想,急为银行所急,自觉地遵守各项管理制度,自觉地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旭东.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管理[J].金融论坛,2004,(2)

[2]厉吉斌.构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架构体系[J].上海金融,2005,(5)

[3]杨岚.我国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探析[J].时代金融,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