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警职责范文
时间:2023-05-05 18:1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狱警职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景区;植物配置;风景树;选择;栽植
城市景区具有旅游观赏、文化人文和自然科学等价值,在景物集中,环境优美,能为人们提供游览、休闲或进行文化活动。一些风景区属山岳类型,因游人众多,一般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水土流失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可减少水土流失,保持自然景观,控制水源污染,加强水源涵养。在城市风景区要科学进行植物、树木的配置。同时,在城市景区要注重风景树的栽植,尤其要重视孤立树、树丛、风景林、水景树、旱生树的栽植。
1、风景区植物配置
应在保护中进行配置。风景区集中一定珍贵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植物配置应维持原有景观的完整性和不削弱其文化价值,进行植物配置是为更好发挥风景区的价值,使风景区更加完美,而不是以完美的植物配置完全取代其历史、文化价值。风景区的植物配置要根据具体地段进行植物配置,保证自然景观的完貌和人文景观的完好,突出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景观特征。
在景区的水湿地,如沼泽地、泥炭地、水草地等,应维持原貌的天然状态。在该范围内的道路和经常受破坏的区段应通过配置植物进行保护。
在景区的周围应增大绿化面积,尤其是增加林植覆盖率,实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目的。
在可能污染的水体附近,可配置一些涵养水源、净化作用大的植物,以调节水质、保持水的洁净,保持景区景观的自然价值。在病虫害多发的地区,要按原有植物群落类型进行植物补充配置,形成多植物并存的植物群落,提高植物的免疫能力和调控能力,减少病虫害,确保景区观赏价值不被破坏。在空旷地带或闲置区域,要结合景区本身特性和性质进行配置,营造多树种、乔灌草结合、季相分明、花果飘香的效果,吸引游人,也应配置独特的观叶、观形、观花、观果类风景林,兴建果园、花园等使游人体验观赏、采摘、品尝等的实际感觉,增加旅游的内涵和游人兴致。
在景区的道路及各功能区域,要根据同类绿地进行配置,在保证景区本身的观赏和文化价值的条件上,丰富景区景观。
2、风景树栽植
2.1孤立树栽植
在景区内孤立树应配植在草坪、岛、山坡,作为重要风景栽种。选择孤立树,要求树冠广阔或树势雄伟,或树形美观、开花繁盛。栽植孤立树,具体的技术要求与普通树木栽植基本相同;而种植穴要挖得较大些,土壤要肥沃。根据构图要求,应调整好树冠的朝向,通常将最美的一面向着空间宽阔的方向。应调整树形姿态,树形适合横卧、倾斜,把树干栽成横、斜状态。栽植时对树形姿态的处理,要以设计的造景需要为准则。树木栽培好后,应以木杆支撑树干,避免树木倒下,一年以后即可以拆除支撑。
2.2树丛栽植
风景树是用若干株乔、灌木配植在一起;树从能由一个树种,或若干树种构成,选择构成树丛材料时,应选用树形有对比的树木,如柱状、伞形、球形、垂枝形等树木。树丛中央应栽最高的和直立的树木树丛,外沿应配较矮的伞形、球形植株。树丛中个别树木采取倾斜姿势栽种时,应向树丛外倾斜,不可反向朝树丛中央斜去树丛高、大的主树,不能斜栽。树丛内植株间的株距应不一致,应远近匹配,植株最密时,一个土球挨一个土球栽,可不留间距。植株稀疏时,应和其他植株相距5m以外。
2.3风景林栽植
在风景林内,树木应根据规则的株行距栽植,成林后,林比较整齐;而在林缘部分,不适合栽的过于整齐,不适合栽成直线形;应使林缘线栽成自然曲折形状。树木在林内不一定根据规则的株行距栽,应在2m—7m的株行距范围内有疏、有密栽成自然式;成林后,树的植株大小和生长表现就往往不一致,却具有自然丛林般的景观。位于树林内部的树,应选树干通直的苗木,枝叶稀少也行;处在林缘的树,树干就不一定通直,而枝叶还是要茂密一些。风景林内还应留一些块小的空地不植树木,铺种草皮,作为林中空地通风透光空间。林下应选择一些耐阴的灌木或草木植物覆盖地面,增加林内景观。
2.4水景树栽植
水景树是用以陪衬水景的园林风景树,它栽于水边,要选择耐湿地的树种。若选择的树种不耐湿,而又一定要用,就应在栽植中作一些处理。这类树种的种植穴的底部高度应在水位线之上。种植穴应比一般的树挖得再深一些,穴底应垫一层厚度5cm以上的透水材料,如粗砂粒、炭渣等;透水层上应填一层壤土,厚度应在8—20cm之间,然后,根据普通栽植方法栽种树木。树木要栽得高一些,使其根茎部位高出地面,高出部位要填土,将根茎旁的土堆起来.使种植点整个全部抬高。水景树的此栽植方法对根系较浅的树种效果良好,而深根性树种,在两三年内有些效果,时间长了,效果也就不明显了。
2.5旱生植物栽植
旱生植物大部分不耐水湿,栽种旱生植物必须透水性比较强例如,栽植多浆植物或肉质根系的花木通常用透水性好的沙土等,但种植地排水必须好,不积水、不低洼,一些耐旱不耐潮湿的树木,如马尾松、紫薇、紫荆、木兰等均应把种植点抬高,地面的排水系统也必须完善,确保树不受水淹。
参考文献
[1]何丽贞等.水生园林植物栽植技术探讨.科技信息,2008.31
[2]杨德福等.浅谈南京市风景名胜区风景林的营建.科技信息,2009.22
[3]陈炳泉.浅谈孤植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花卉,2005.4
篇2
语言学上的经济概念最早是相对冗赘(re-dundancy)提出的。国内外学者对此已有论及,郭秀梅(1985)认为“经济即指如果一个词足够的话,决不用第二个”;Leech(1983)将语言经济原则理解为“快捷”(bequickandeasy)。他从语音和句法两个层次对语言经济进行了阐述。陈新仁(1994)又在Leech的基础上将语言经济充实为“逻辑缩约”、“语法省略”和“语音简略”。但下面两则语例却无法用上述经济理念来解释:(1)P:Whatsyournamebytheway?S:Stephen.P:Youhaventaskedmynameback.S:Whatsyourname?P:ItsPat.(2)Sir,wewelcomeyoutoourcity.Thisisa“NoParking”area.Youwillenjoyyourstayhereifyoupayattentiontoourstreetsigns.Thisnoteisonlyareminder.例(1)取自PeterGrundy(1995:1),是Grundy录下的两位大学新生在等候新学年注册时在大厅里的交谈片段。交谈中,Stephen的言辞可谓言简意赅,但从Pat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对Stephen的这种“经济”回答并不满意。例(2)取自《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中“APo-liteRequest”一课。它是瑞典警察留在违章停放的小轿车上的便条。
按照传统的“经济”或“省力”原则,这则便条完全可以简缩为“NoParking”两个词。然而这则“罗嗦”的便条却起到了令人满意的交际效果,违章车主看到便条后不禁感慨道:“如果你收到这样的恳求,你是不会不照办的。”“经济”的话语令对方不快,达不到有效交际,而“罗嗦”的便条却成功地实现了交际目的。由此可见,仅局限在语言系统内部词汇、语音和语法层面上的片面、静态的经济思想,无法有效地指导和解释动态、综合的言语交际活动。确定话语经济与否决不能仅以用词多寡为依据。语用行为中,只有经过优化配置的言语才称得上经济。基于这一新的经济理念,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构拟区别于传统经济原则(Leech1983;Zipf1949;Kasher1986)的、能有效指导言语优化配置的新经济原则。本文旨在构拟新经济原则的若干准则,并阐明各准则间的相互关系。
2•言语配置的新经济原则
向明友(1998)指出人类的言语生活受行事能量恒定规律、追求言语效用最大化规律以及言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支配。正是有这三条规律的存在,人们才去追求言语的优化配置,并使言语的优化配置成为可能。在语用行为中,言语的优化配置受制于下列五条准则:一般均衡准则、前提共识准则、择近准则、从众准则以及言语生效准则。这五条准则总起来可称为言语配置的新经济原则。将其称为经济原则是因为遵照这些准则来配置言语,言语的效用就能实现最大化,言语的配置就能达到最优化。优化配置的、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言语当然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最经济的言语。指导实现言语最经济目标的原则当然可称为经济原则。为了将这一原则与传统的经济原则区别开来,我们使用“新经济原则”冠其名。
2.1一般均衡准则
均衡(equilibrium)也叫平衡,原本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它表示当物体同时受到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两个外力作用时,该物体因受力均衡而处于一种静止状态。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最早把“均衡”引入经济学,研究商品的供求关系,形成了经济学中的局部均衡理论。后来法国经济学家提出了经济分析中的一般均衡理论,从而使“均衡”思想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工具和价值理论之一。本文将“均衡”概念引入对言语投入量与需求量关系的分析中。
在语用行为中,只有实现发话人的言语供给和受话人言语需求的平衡,所供给言语的总效用才能达到最大化。言语投入少于均衡指标数时,其效用就得不到充分发挥;多于均衡指标数时,受言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影响,多出的言语会产生负作用,从而抵消言语的部分效用,也就无法让投入言语的效用实现最大化。语用行为中的各变量相互制约,连锁反应,它们对言语配置的影响是有机的、综合的、多层次的。因此,就实现整个言语交际的效用最大化而言,不能把各局部的指标数进行简单地捆绑或叠加,必须把各变量放在一盘棋上进行综合分析。在考虑到各变量的综合作用后,力争使言语配置实现发话人的投入与受话人的心理需求达成均衡。此时的均衡便是语用行为中言语配置的一般均衡(generalequilibrium)。在言语配置中只有实现言语投入与言语需求的一般均衡,言语配置才能优化,投入的言语的总效用才能实现最大化。这就是言语配置的一般均衡准则。语用行为虽与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都受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规律支配,但它与其他行为明显不同。语用行为是听、言者双方的协作。单就交际者一方而言,言语基本无效用可言。
只有言者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听者把言者说出的话也当成自己想听的话听进去,并解其意图,依照该意图行事,这样的言语才算有效用。言语的效用既然是经由多个环节,通过听、言者的共同努力实现的,言语配置时言语投入的均衡问题就不能单由听、言者某一方的需求决定,必须是听、言者双方需求的均衡。向明友(2001:81-86)认为以言行事的能量源自言语能、社会能和经验能三大块。言语能主要是表达言者的主、次交际意图,并调节制约语用行为的各种变素的关系。单就意图表达而言,言语能要受经验能的制约,产生言语能的言语量与产生经验能的听、言者的共知经验量成负相关。共知经验量影响听者对言语的需求。发话人的表述意图已定,两人共知的经验越多,听话人对用于承载表述意图的言语的需求量就越少;两人共知经验越少,听话人对用于承载表述意图的言语的需求量就越多。如果遵循言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使言语的投入量与听者的心理需求量达成均衡,就不会有言语浪费。由于听者的心理需求决定于共知经验量,所以可以将上面这个局部均衡看成言语投入与共知经验的均衡。我们管该均衡叫局部均衡(Ⅰ)。讲到用于调节的言语时,局部均衡就多了。首先发话人要用言语调节交际动机。发话人要交际,他肯定首先具有一定强度的交际动机,但听话人未必就有现存的交际动机在等待发话人。就是受话人有一定的交际动机,在较长的交际过程中也会因疲劳等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呈不断减弱的趋势。国外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一个人完全集中在一件事上而不被其它思想干扰的时间只有11秒(朱智贤1989),也就是说,听者每次兴奋的时间只能维持11秒。
为了确保受话人能够保持一贯的动机去接码、译码,发话人要投入言语去启动和促进受话人的交际动机。此时的言语投入不能由发话人自行决定,发话人不能因为自己的交际动机特别强烈,就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他必须充分考虑受话人在这方面对言语的需求。受话人的交际动机越强,他对用于启动和促动的言语的需求就越少;受话人的交际动机越弱,他对用于启动和促动的言语的需求就越多。只有当用于启动和促动的言语量与受话人根据已有的交际动机强度决定的对言语的可能的需求量达成均衡时,这种促动的言语的效用才能实现最大化。我们管这种均衡叫局部均衡(Ⅱ)。以言行事,行事的难度对言语的投入也有明显影响。行事难度增大,受话人(行事人)心理上的行事压力就会增加,因此用于除阻的言语也就相应增加;行事难度减少,受话人心理上的阻力就会减少,相应的用于除阻的言语就会减少。发话人的言语投入必须与受话人可能的除阻需求形成均衡。我们管这项均衡为局部均衡(Ⅲ)。行事的内容对受话人的损益度也影响言语的投入。这里的损益是泛指意义上的,包括精神的或物质的两个方面。如果行事的内容给受话人带来的益处大,损失小,劝其行事的言语投入就相应减少;如果给受话人带来的损失大,益处小,劝其行事的言语投入就要增加。这里增加多少,减少多少也要视由行事的损益度所决定的受话人的心理需求而定。言语的投入必须与受话人的心理需求达成均衡。我们管它叫局部均衡(Ⅳ)。由交际者双方的权利、权威、权力和社会距离等构成的权差对言语投入的影响更为明显。首先,四个变量在影响言语交际时,内部有其自身综合平衡的过程。
四个变量综合后形成的权差值有正、负和零三种情况。发话人的综合权量大于受话人的权量时,权差为正值;发话人的综合权量小于受话人权量时,权差为负值;两者权量相等时,权差为零。由于四种因素不可相互抵消,因此权差为零的情况较少。只有双方的四对权素分别相等,才会出现权差为零的现象。权差为正值时,受话人对言语的需求量小,言语的投入相应减少;权差为负值时,受话人对言语的需求量大,言语投入相应增加;权差为零时,对言语投入没有明显的直接影响。因此,言语投入的具体量要与由权差决定的受话人的心理需求达成均衡。我们称其为局部均衡(Ⅴ)。受话人对言语的心理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我们只是举要归纳了上述五种情况。在以后的研究中,可能还会发现其他更多的因素。但这五种主要因素已能反映交际的复杂性。这五类因素不是以平行的方式而是以相交或相关联的方式影响着各种语用行为中言语的具体配置。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满足均衡(Ⅰ)的言语量不一定能满足均衡(Ⅱ)、(Ⅲ)、(Ⅳ)或(Ⅴ)的要求;满足均衡(Ⅲ)、(Ⅳ)的言语量又不一定能适合(Ⅰ)、(Ⅱ)或(Ⅴ)的要求。在言语交际中,这些由局部均衡决定的言语量既不能简单相加,又不能抽样替代。要想实现言语效用最大化,必须对受制于多种语境因素的言语投入与言语需求关系进行全面综合考虑,使整个投入量能够满足全部五项局部均衡的一致要求,使五项局部均衡中的话语的边际效用都为零。这时的言语投入就不存在浪费和欠缺,从而实现言语优化配置的目标。当然,由于受话人的心理要求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发话人的言语投入允许有一定的弹性。弹性幅度范围内的言语基本上不影响一般均衡的实现。虽然目前对弹性幅度尚处在感性的不精确的认识阶段,但在不久的将来,借助实验心理学和现代数理科学的研究成果,以及计算机处理等先进手段,应该完全有可能澄清言语投入的弹性幅度问题。
2.2前提共识准则
前提是语言哲学家(Frege1952)、语义学家(Lyons1977)、语用学家(Levinson1983;Gazdar1979;Green1989;Grundy1995)以及话语分析家(Brown&Yule1983)共同关注的课题之一。哲学和语义学从命题的语义关系角度关注前提问题。语用学研究突破命题范围,突出强调语用前提的重要性。语用学家的研究虽然拓宽了先前哲学家、语义学家对前提研究的视野,但他们仍与哲学家和语义学家一样,以分析者的身份探究已存在于话语之中的前提现象,并未站在发话人的角度来探讨言语交际中的前提运用问题。如果把分析的切入点移至发话人,人们会发现,所谓的话语前提就是发话人为了提高语言的效用,把自己估计的受话人可能已经了解或可能会基本认同的那部分信息视为当然,干脆不再使用言语重复描述。这部分被发话人当作前提而从话语中舍去的信息就是本文所指的交际者共知经验里的一部分。对交际者来说,其共知经验未必都针对某一具体的交际话题。能够左右言语投入量的共知经验必须与具体的交际话题相关。话语前提所承载的那部分信息正好就是参与言语交际的那部分共知经验。在言语交际中,与话题相关的共知经验以前提的形式省掉了言语的部分表达任务。
请看语例:(3)TellTobyImatlunch.要使这句话充分发挥交际作用,就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a)发话人希望Toby马上出现;(b)交际者双方都知道Toby是谁;(c)发话人知道受话人乐于传递此信息。这三个条件就是这句话的前提,发话人用前提形式略去了这部分本该由言语承担的、但又为交际者所共知的表达任务。否则,这句话就得讲成:(3′)ImexpectingTobysoon.AndsinceIknowthatyouknowwhathelookslikeandIknowthatyouarewillingtopassonthemessagethatImatlunch,tellhimthatImatlunch.通过两种表达式的对比,人们可以看出前提为发话人省去了大量表达任务。前提的运用其实是发话人受追求言语效用最大化规律和言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支配而采用的一种语用策略。发话人通过对共知经验进行预设的策略,减轻言语交际中的言语表达负担。这种预设如果准确无误,其言语的投入量就也恰当无误;如果预设有误,把自己了解的信息当成受话人同样了解的东西,这时其投入的言语就肯定不够,交际很有可能出现阻塞;如果以为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受话人也同样不了解,其投入的言语信息就会多余,多余的言语就会起负作用。因此,为了确保发话人的言语投入与由交际者的共知经验决定的受话人的言语需求达成均衡,力争使投入言语的效用实现最大化,交际者必须遵守前提共识准则,即由话语前提承载的那部分信息必须为交际者双方所共知,决不能听任发话人自己单方面去决定。
2.3择近准则
Zipf(1949)为了进一步阐述其提出的“省力原则”,做了一项木匠与斧子的实验。通过观察,他发现如果木匠的工作台上同时摆放几把斧子的话,距离木匠最近的那把斧子肯定是木匠最常用的,换句话讲,木匠总是把那把最常用的斧子放在距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来回取放斧子的力气。他将这一发现推广至人类的所有行为,并据此解释人类语言所固有的经济性。省力动机就是人类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典型范例。受省力动机的支配,人们在讲话时总是容易选择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话题,在推定话语前提时,也最容易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下结论。三句话不离本行就是交际者的择近现象。择近并不是发话人的特权。受追求效用最大化动机的驱使,发话人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设定距自己最近的前提,而受话人在解读话语时,也有省力的倾向,也容易根据已有的知识去推定话语的前提意义,去解读话语传递的交际意图。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交际者双方在配置和解读言语时都从各自已有的经验出发去择近行动,这势必会造成交际出现阻塞或失误。就交际话题的选择而言,发话人从自己的已知经验出发选择最便当、最省力的话题A,而对受话人来讲,他可能对话题B最熟悉,选择B对他来说可能最省力。所以在日常言语生活中就有话不投机或没有共同语言的现象发生。交际者一旦没有共同话题,或者出现了话不投机,投入的言语也就无效用可言。
另外,一则话语不仅有常规前提和语用前提,而且各类前提也都不止一个。因为有前提池(pre-suppositionpool)的存在,又由于交际者各自的经历不同,储存在大脑内的经验也不尽相同,在择近心理的驱动下,各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发话人将其话语的前提预设为A,但受话人很可能将发话人的话语前提理解为B,言语交际中的阻塞或误会也就因此产生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奥赛罗》里有这样一段情节:Othello早已怀疑妻子Desdemona不忠,与Cassio有染。他无意间听到Iago与Cassio的下面这段对话:...SheispersuadedIwillmarryher,outofherownloveandflattery,notoutofmypromise....Shewashereevennow;shehauntsmeineveryplace.Iwastotherdaytalkingonthesea-bank......shefallsmethusaboutmyneck.心燃妒火已久的Othello一下就认定Cas-sio谈及的那个“she”就是自己的妻子Desde-mona,但事实上Cassio谈论的“she”是一位名叫Bianca的。剧中的误会导致了悲剧。而现实生活中这类误会又比比皆是。为了避免语用行为中频繁发生的这类影响话语效用的误会,我们特提出言语配置中的择近准则。这条准则要求发话人作为言语事件的主动者、言语配置的操作者不能片面迁就个人单方面的择近倾向,在选择话题,推定前提时要充分考虑受话人的择近倾向。只有充分适应了受话人,发话人的交际意图才不被受话人误解,交际才畅通,言语的效用才有望实现最大化。言语交际是双人协作行为,发话人是实现省力目标的肇始者,而受话人才是能否真正实现省力愿望的最终决定者。因此,在不考虑受话人省力动机和择近趋势的情况下,由发话人单方面采取的任何省力措施都将注定得不偿失。
2.4言语生效准则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在对说话行为和施事行为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取效行为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我国学者顾曰国(1994)对取效行为存在的症结发表过高见。笔者认为Austin(1962)及Searle(1969,1979)所阐述的言语行为三分的思路注定要将言语行为理论引入死胡同。理由是在言语交际行为中,人们以言行事,但言语在行事的过程中仅起承载信息、调节关系的作用(向明友2001)。发话人的话语一部分是用于交代行事的任务,另一部分则用于调节各种变量关系。用于调节关系的言语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受话人的心理状态,使其心理处于一种乐于行事的积极状态。做到这一步,言语就完成了使命。至于言后受话人是否能把事办成,就不完全是言语的责任。如果要行之事的难度超出受话人自身能力,出现受话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时,言语就未能实现行事目标,但言语的效用还是得到了充分实现。这时就出现言语的效用(utility)和效果(effect)不统一,这不是言语的过错。
如果所行之事的难度在受话人的能力范围之内,但由于言语的调节作用未能充分调动起受话人的积极性,而使要行之事无果时,发话人投入的言语就既无效用又无效果。此时的无果是由言语没有效用造成的,是言语配置的过错。因此,我们提出言语生效准则:如果发话人的言语能让受话人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并且也全心全意地去做了这件该做的事,那么发话人的言语就算达到了优化配置,即言语优化配置与否的标准是言语效用而不是效果。有了这条判别准则,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中的取效行为原来存在的问题就好解释了。
2.5从众准则
从众心理对人类的语用行为有着重要的制约和规范作用。为了实现语用行为中的言语效用最大化,交际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从众准则,即必须遵守语言社团内大多数成员都共同遵守的长幼、尊卑、真假、善恶、美丑等社会文化方面的道德、信念及价值观规则,法律、法规及公约等社会组织规则以及语言工具的结构规则。语言社团犹如一张集结社团成员的大网,社团的每位成员都在网上有个给定的位置。当他们要进行语言游戏(即言语交际)时,各自都必须以从众准则为规范,针对不同的伙伴,决定自己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该怎么说,不该怎么说;如果要说,该说多少。前面强调过在言语配置时,只有使发话人的言语投入与受话人的言语需求保持平衡,言语的效用才能实现最大化。
但如果没有从众准则的规范,言者的投入与听者的需求就无法保持平衡,因为他们没有可资参照的尺度或标准。在言语交际中,虽然言语效用最大化的最终实现是由受话人决定,发话人要尽力适应受话人,但发话人并不必一味迁就受话人的需求,受话人对言语的需求也并非欲壑难填。因为双方都受制于从众心理,发话人在进行言语配置之前要对照有关行为准则,再根据自己与受话人之间存在的权差、损益差及经验差等变量来推断受话人对言语可能的需求量。受话人进入交际角色后,也会立即根据相关的规则和各种变量决定自己应该从发话人那里得到的言语补偿量。因为听、言者依照的标准相同,各种变量差也是客观的,所以从理论上讲发话人的估计量与受话人的实际需求量应该能够基本保持平衡。交际者双方如果没有从众准则做尺度,就会出现发话人盲目估量,受话人任意需求的现象。这样发话人的言语投入就无法与受话人的言语需求保持均衡,就像商品没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做尺度,就无从决定其价值一样。由此可见从众准则在言语配置中的分量。另外,从众准则不仅对言语的投入量有规范的作用,而且对所投入言语的质量也有重要的规范作用,见到什么人,在什么场合,该怎样说,说什么,这也有一定的规则可依。
3.五项准则间的关系
前面粗略归纳出确保言语优化配置所必须遵守的五项基本准则。这五项准则之间有何联系呢?首先,一般均衡准则是实现言语优化配置的关键。其它四项准则是实现言语优化配置的保证。没有一般均衡这个前提,言语投入量便无据可依,其他准则也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反过来,没有其他四项准则的支持,一般均衡也无法实现。前提共识准则是对言语配置者追求言语效用最大化的极端迫切心理的一种限定。它提醒言语配置者在考虑利用前提手段来减少言语投入时,必须充分考虑被其当作前提省略的信息是否也为受话人所共知。该准则能确保言语表达与已知经验间均衡的实现。择近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前提共识准则的进一步完善。
由于任何话语都有多个前提存在,但在具体的交际环境里,言语配置者设定的前提是有限的。为了使发话人预设的前提不为受话人误解,我们提出择近准则来指导发话人充分考虑受话人的可能选择,从而适当调整自己的推测,使自己的预设能够适合受话人,该准则能确保前提共识成为现实。从众准则又是对择近准则等的进一步限定。择近准则要求言语配置者在预设前提时,要充分考虑受话人可能作出的选择。必须使自己的选择充分适应受话人在省力心理支配下所作出的选择。但这种迁就不能无尺度。没有一定的尺度或标准,言语配置者便无从操作。因此我们根据人类行为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提出从众准则来为发话人对受话人的迁就立下一定的标准。有了共同遵循的标准,受话人无法漫天要价,发话人也毋需无边无际地迁就。言语生效准则是对言语发挥作用区间的限定,是与一般均衡准则配套的政策性准则。
4.结语
篇3
【关键词】经营者竞聘任期责任制;探索;实践
曾几何时,我们的国有企业拥有一流的技术开发队伍,一流的技术工人队伍和过硬的产品与品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它们在和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的竞争中日趋下风,销售市场萎缩,经济效益增长不快,有的甚至陷入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制机制创新滞后。当前,国有企业正不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积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促进企业体制机制的创新,特别是许多国有企业在用人机制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使得它们市场竞争中重新焕发了活力,为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其中对经营者竞聘任期制的尝试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某国有企业是全国特大型化工企业,是一个58年建厂的老企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集团公司下设包括股份公司(上市公司)在内的40多家分子公司和控股参股公司。多年来,集团高层在用人机制上不断进行大胆创新,采取多种方式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尤其近几年在用市场化的方式来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集团内部实行了经营者竞聘任期责任制,变过去组织任命式的“伯乐相马”为市场竞争式的“赛场选马”,效果比较明显。
所谓经营者竞聘任期责任制,就是由上一级组织确定竞聘岗位和任期目标,然后通过公开竞争,择优聘用企业经营者,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并按程序组建经营班子。经营者竞聘的适用范围一般是集团公司的全资或控股分、子公司以及独立核算的非法人经济组织,竞聘原则上面向集团公司各单位,也可以面向社会,只要符合条件的均可应聘。竞聘的具体程序是:集团公司确定公开竞聘职位竞聘公告报名资格审查一轮或多轮面试(考核),产生最终胜者组织考察集团公司董事会、党委会讨论通过任前公示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办理聘用手续。经营者竞聘任期责任制规定,通过竞聘产生的经营者必须依法经营,全面完成任期目标,自觉接受集团公司的监督和考核,并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对经营班子的其他成员有权进行任职提名或提出解聘建议,经营者在经营期内独立主持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在约定范围内自主经营,按聘约规定享受所任职岗位的相应待遇。经营者每届任期一般为三年,任期届满,其职务自行解聘,但对于那些综合素质好、经营业绩好、作风形象好的经营者,通过考察、考核,可不经过竞聘而续聘一个新的任期,但在两个任期届满后要重新进行竞聘。另外,实行经营者离任审计制和经营者奖惩制度,对每届经营者离任前必须进行审计,对于任职期间有重大贡献的经营者,集团公司在按任期目标责任书对其进行收入兑现的基础上,按照其他规定给予奖励和荣誉表彰,对于第一年考核完不成任务的给予诫勉或解聘,第二年仍然完不成任务的则必须解聘。
从2000年开始,该国有企业对其下属的分、子公司先后组织了6次经营者竞聘工作,采用竞聘方式选拔产生了8个单位的总经理、厂长。通过几年的实践来看,几家实施经营者竞聘任期责任制的单位,其经营状况与以往相比均有明显的好转,有的企业走出了困境,重新焕发了生机,如集团公司下属全资企业——锦纶厂,原是一个多年的亏损大户,2003年初通过实施经营者竞聘,产生了新一届厂长,组建了新的经营班子,几年来新班子敢于开拓,精于管理,通过对原有装置不断挖潜,加大技改,企业主要产品环己酮的产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加上当时市场机遇好,使得企业赢利水平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锦纶厂已成为集团公司主要的赢利大户,走向了良性的发展轨道;另外一家同样实施经营者竞聘任期责任制的单位——建化公司,通过竞聘产生的经营者思路比较灵活,市场意识强,在2003年水泥价格疯狂飙升的时候,经营班子抓住了机遇,迅速扩大生产,使公司的水泥产品在市场上狠狠地赚了一笔;还有一家属于第三产业的监理公司,通过竞聘形式产生的新的经营者能转变思路,不断向外拓展市场,使得近几年所承接的项目监理的业务量提升迅速,市场份额和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经营者竞聘任期责任制的推行,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积极的作用:首先,通过经营者的竞聘,可以把那些思路灵活、敢于开拓、市场意识强、年轻有干劲的人充实到企业的管理队伍当中,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结构,为企业干部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其次,通过实施经营者竞聘任期责任制,可以使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使企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市场中更加富有竞争力;再次,通过竞聘这种形式来产生经营者,可以使经营者建立起对企业负责、与企业共命运的理念,新的经营者一般都具备良好的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由经营者组建新的经营班子后,责、权、利更加明确,班子积极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但从实施情况看,经营者竞聘任期责任制的推行还存在如下问题:
1.竞聘来源及“入口”把关问题。竞聘上岗的核心是竞争,但竞争必须要有众多的竞争者,从目前实际推进的情况来看,竞聘者主要来自于集团公司内部各单位,范围相对比较窄,有时报名的人不多(要看具体岗位和条件),报名的形式是个人自荐的多,单位组织推荐的少。这样势必造成参与竞聘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可选余地较小,有时总体素质不高,以致于最终只能在“矮子里面挑长子”,使得整个竞聘工作的效果受到影响。
2.对参与竞聘者的客观评价问题。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除应具备较好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以外,还需具备一定的领导和管理岗位的实践经验,但限于目前评价的手段和方法,难以对他们的综合素质作出全面的和客观公正的评价,特别有的竞聘者口头表达能力很强,在面试时能获得评委的好评,但其实际运作企业的经验比较缺乏。另外,在考官的组成上,由于聘请的都是集团公司内部的领导和相关专业人士,与竞聘者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感情、亲情关系,在面试打分时就很难避免会出现有失公平的情况,使竞聘工作的公正性也受到影响。
3.竞聘信息的不对称问题。竞聘经营者,需要对该单位生产经营和资产状况等有较全面的了解,参与竞聘时才能做出全面的、符合实际的竞聘方案,从这个角度讲,原单位职工尤其是原班子成员参与竞聘,就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而外单位职工参与竞聘,由于对竞聘单位情况了解不多,没有优势可言,所做的竞聘方案也就不尽完美,竞聘过程中相对处于劣势,使得竞聘工作也失去了公平性。
4.经营期内经营的短期化问题。经营者竞聘任期责任制都设有经营期限,一般为三年,在期限内为了达到自己的经营目标,有的经营者往往会出现短期化行为,出现杀鸡取卵或河泽而渔的现象,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此外,为完成经营目标,经营者有时会在降低人工成本上做文章,使得职工的收入不能和企业的效益同步增长,员工怨声载道,这也是与竞聘的预期相违背的。
经营者竞聘任期责任制为我们选聘企业经营者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虽然还存在上述一些缺陷,但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1.完善对经营者的业绩考核,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要真实、科学、有效地反映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和工作实绩,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目前集团公司对通过竞聘上岗的经营者的考核重在其经营成果,根据每年年度的审计结果,对照其目标责任书中提出的年度目标予以确认,这显然是不够完善的。我们必须从企业的现实情况出发,建立起一种与企业制度创新相同步,以出资人评价企业经营者经营业绩为主,劳动、审计、财务、技监等管理部门评价为辅的全方位的企业经营者业绩考评机制,采用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的办法,来进行业绩评价。具体操作中,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可以包括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基本指标有年度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等,分类指标可由集团公司相关部门根据该单位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发展能力等因素来确定。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也可包括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基本指标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和3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等等。同时,可以将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的结果分为A、B、C、D、E五个级别,可以把C级作为完成考核目标值的进级点,绩效年薪的60%在年度考核结束后当期兑现,其余40%根据任期考核结果等因素延期到离任的下一年兑现。
另外,在经营期内上一级部门要加强对经营者的审计监督,重点抓好经营者的年度审计和企业重大经济项目的专项审计,审计结果作为对其考核的主要依据。
2.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使经营者的责、权、利相统一
经营者一旦竞聘上岗,必定要承受相当的压力,如果激励不到位,经营者就会缺乏动力;同时,光有激励而缺乏约束,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建立较为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推行经营者竞聘工作的重要内容。
激励方面要采取多元化的办法。首先是利益激励——经营者的薪酬要与企业的发展紧密挂钩,可采取年薪给一块、期股期权分一块、保险补一块、贡献奖一块、风险抵押、群体持股等多种形式;其次资质激励——对自身素质发展较快,经营业绩比较突出、个人资信度较高的企业经营者,专门发给证明文件,以此作为其任职资格考评的重要依据,在条件成熟时,可推行经营者资质等级评定,以激励经营者的积极性;还可以采取荣誉激励——对素质层次高、经营业绩好、社会贡献大、员工认可度高的经营者,可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以激励其锐意进取、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
约束方面,要与激励相对称。一是通过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行约束;二是通过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形成内部有效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三是对经营者实行契约化管理,以契约形式来约束经营者的行为。
3.建立经营者培育机制,提高经营人才的储备
为提高竞聘的成功率,避免职位出现空缺时无人参与竞聘或报名参加竞聘者总体素质不高的情况,必须加强培训,建立经营者的培育机制,提高企业经营人才的储备。培训必须以经营者的职业需求为主要内容,以提升经营者的综合管理能力尤其是市场驾驭能力为目的,建立相应的培训计划,努力形成一个以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层次为主导的分层、分类培训教育体系。同时,培训必须以市场化为导向,采用组织培训、挂职锻炼、定向委培、自我进修、出国深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办法,将组织培养与市场培育结合起来,不拘一格、讲求实效。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建立一种以职业需求为内容、以资格培训为主体、市场化培训为导向的经营者培育机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个开放型、滚动式、综合性的企业经营者人才储备库。
4.改进面试方式,扩大竞聘范围
篇4
关键词:风险社会;治理困境;治理路径
一、我国风险社会的治理背景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的诸多社会问题日益凸现。转型社会的特有风险提醒我们必须对现代化的转型风险给予应有的关注。否则,亨廷顿“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1]的判断就有可能应验,从而重蹈许多转型失败国家的覆辙。因此,如何应对风险社会的重大挑战并化险为夷,尤其是在风险社会治理领域,能否找到一种全新的应对挑战的有效模式,都是我们所应当给予解答的时代课题。
二、我国风险社会的治理困境
面对风险社会的严重威胁,政府被迫采取行动以化解危险,但政府和社会的努力却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不是因为风险没有引起政府足够重视,而是因为风险社会本身就存在着治理困境。
(一)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导致了这样一种社会后果的出现:一是尽管现代社会的制度高度发达,关系紧密,几乎覆盖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但是它们在风险社会来临的时候却无法有效应付,难以承担起事前预防和事后解决的责任;二是就人类环境来说,无法准确界定几个世纪以来环境破坏的责任主体,各种治理主体反而利用法律和科学作为辩护之利器而进行“有组织的不承担真正责任”的活动。
(二)部分风险的于事无补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有能力制造出足以毁灭人类自身的风险。很显然,这种足以毁灭整个世界的风险是无法进行补救的。
(三)风险知识的缺乏
解决风险社会的问题要求我们具备关于风险的知识,但遗憾的是我们掌握风险知识的速度总是严重地滞后于我们制造风险知识的速度。甚至风险方面的专家亦不具备充分的知识。这种风险知识的缺乏主要是因为人们通常无法准确地预测人类行动的未来影响。正是因为人们无法彻底克服在风险知识方面的局限性,人类社会或将永远处于风险社会之中。
(四)新的风险不断被制造出来
风险的产生最初来源于人类美好的愿望,人们在实现这些美好愿望的同时,新的风险被不断地制造出来。现代自然科学的成功倾向于使人们相信,真理的大门已经敞开,人类完全能够根据科学知识从根本上改造自然甚至人类社会。然而,人类理性的宏大实践,无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五)风险治理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相矛盾
人类对财富的渴望常常使人们忽视已知的风险。在社会风险方面亦是如此,政府追求经济发展的努力通常使其忽视财富分配、公民权利等问题的重要价值,最终导致社会分化和利益冲突。
三、我国风险社会的治理路径
(一)增强责任意识
风险社会带来的极大不确定性使民众对政府的工作充满期待。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风险管理的责任。勇于承担责任要求政府在思想上强化责任意识,行动上积极化解风险,勇于承担风险带来的后果。
(二)促进危机管理常态化
以往应急式的危机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风险社会的现实需要,实现危机管理常态化成为政府必然的选择。危机管理常态化是把危机管理作为政府日常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实现危机管理活动的日常化。实现危机管理常态化也有助于政府及时发现和防范各种风险,从而把握危机管理的最佳时机。
(三)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为了克服政府知识的有限性,避免因政府行为不当带来的风险,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政府应保持一种谦逊和好学的态度,不断增进政府的认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其次,要保持政府行为的开放性。再次,建立灵活的政府机制。最后,适当减少政府对社会事务的干预。
(四)提高政府对风险的预测能力
提高风险管理效能的关键在于在风险发生之前准确预测并有效防范风险。政府行为的前瞻性与科学性是一致的,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没有准确的预测就不会有科学的决策。
(五)建立多元合作机制
虽然政府应承担起风险社会治理的基本责任,但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和政府知识、能力的有限性使提高政府行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只能部分地缓解风险社会的治理困境。实现对风险社会的有效治理还需要充分发挥其他社会主体的智识和功能,这就要求建立广泛的治理风险的社会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美]塞谬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2]楚德江.风险社会的治理困境与政府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24(4).
作者简介:
刘孟娜(1992.4~),女,河南平顶山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危机管理。
篇5
[关键词]城市基层治理;基层社会;复合治理;网格化治理
一、导论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迁,城市化是其重要特征,这表现在城市的地域、数量、规模、人口的有效增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告,2010年城市化率为49.6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市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相较于1949年与1978年分别提升了42.38%、31.76%(如图1所示):
若将城市中非农就业的农村流动人口计算在内,毋庸讳言,城市已成为主导国人的生活区域,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比较关注乡村社会的治理研究,对于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研究相对薄弱。学术界对城市基层治理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1.以街区权力的行政运行为视角。Benjamin Read认为城市居民委员会是行政性草根接触(administrativegrassroots engagemem)的邻里组织,在其中国家创造、支持并管理着城市底层的组织网络,此种组织网络发挥着推进治理与政策执行的功能;朱健刚用“社区行政建设”分析1949年以来街道权力的变迁。2.从社会发展与政治建设的角度:先生认为在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中,应确立起以群众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化的主导方向;林尚立将城市社区视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
本文试图从分析城市基层治理现状入手,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纷繁复杂社会现象背后基层治理所隐蔽的逻辑机制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是如何实现有效合作的问题。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思考善治的内在理路与社会机制。相较于实验法、大样本统计分析而言,案例研究有助于检验与创造理论、辨识前提条件、检验前提条件的重要性、解释内在的运行机制。以案例为导向的研究注重探寻客观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及直接当事人对自己在事件中动机和信念的访谈,这些联系和参与者的陈述可以为揭示因果关系提供线索,而本文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这些具体的原因和结果代表了什么样的更为普遍的现象和内在的逻辑?案例研究的不足在于个案的普推性问题(generalization),因而本文的研究设计采用案例研究、社会调查与理论分析有机结合,从而来理解城市社会管理的真实世界,实现公民的美好生活。
二、城市基层治理的逻辑:以N市X社区案例进行分析
逻辑是对客观世界的推理、总结、抽象以获得系统知识的思维过程,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学说。换句话说,逻辑是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而基层治理逻辑主要包括基层治理的基本预设、运行机制与价值取向。下文以N市x社区案例进行分析。
1.案例描述
x社区位于南京市Q区东部,占地24.1万平方米,居住着约1600户居民,不少业主租用小区车位。2010年8月开发商张贴告示:自2010年9月1日起不买地下车位的业主,车子一律不准进小区,由开发商聘用的世豪物业公司随之执行该规定,阻止未买车位业主驱车进入小区。2010年9月1日早上小区物业公司不让未买车位的业主私车进来,引发冲突,傍晚下班时因为小区物业的阻拦导致几十辆小区车停在小区大门外,堵住小区入口与杉湖西路,愤怒的业主打断了小区入口的门栏,9月4日冲突进一步升级,开发商雇佣了当地的小混混,穿上保安物管制服,协助物管暴力打伤部分业主,这期间辖区派出所多次接到业主报警电话。
9月5日多名业主驱车来到Q区政府,将大门堵住寻求说法,z副区长接见业主代表,答应在一定期限内回复相关问题,9月6日x社区所在的仙林街道办事处(归属Q区政府管辖)责令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必须让业主车辆正常停放,在征求小区业主意见的基础上,拿出一个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案。小区于2010年9月24日召开“首届业主大会”,并且设立10个流动票箱,每个票箱由2名小区居民和2名街道工作人员保管,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业主委员会,而后由新组建的业主委员会重新聘用了名城物业公司,取用“租售”并行的方式,“车位门”冲突渐渐平息。
2.案例分析
从上述案例出发,取用博弈论为分析工具从冲突与合作两个层面来理解当前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逻辑:
首先,市场的逻辑。在基层社会场域中,理性的主体即使不是全部也是大多数,追逐各自收益的最大化。假设车位出租,开发商有一定的收益,也方便了业主停车,双方的收益各自为1,业主是以较低的价格实现停车,开发商也会获得相应的报酬。如果开发商将车位出售,则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与此对应未买车位的业主相较过去则须付出很高的报酬,开发商与业主的各自收益为(9,-9),因为月租200元的车位还是较昂贵的,而此时若买车位则已从开盘时的8万元涨到13万元,业主难以接受,因而与开发商之间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博弈关系:
个体理性的策略使得拥有地下车库产权的开发商将车位“只售不租”视为最优策略,并且贴出告示:“从2010年9月1日起,不再对地下车库有产权车位进行出租,如需固定车位位置的业主请联系……”,物业公司系由开发商聘用,他们之间形成了“共谋”的关系,物业公司随即通知:“不允许地面停车”,“不买车位,业主开车回不了家”,他们认为业主别无选择,只能购买车位。
业主的理I生选择是拒绝接受,并且打断了物业公司封门的护栏,在小区内悬挂“无良开发商、强卖车位没商量”,“反对强卖车库,还我和谐家园”的条幅。因此在这里,开发商与业主(不合作,不合作)不仅是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也是各自的优势战略(dominant strategy),一旦锁定(look in),双方都陷入困境之中,这就蕴含了深刻的隐喻: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治理是不完善的。
新公共管理(NPM)主张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来进行变革。其基本假设为只要满足社区个体的需求则为良好的治理,市场是万能的,依靠“这只无形的手”,人们之间就可以相互合作,提供帮助。通过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可以使资源的配置得到最优,舍此别无他途,亦如亚当·斯密所言:“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但是个体自利的理性选择,也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甚至整体利益的最小化。这就需要外部力量的调节,霍布斯认为要保障大家生活得幸福,须“把大家所有的权力和力量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在这种行为中,大家都把自己的意志服从于他的意志,把自己的判断服从于他的判断”,因为大多数人不但缺乏发现所有定律的能力,即使有也不见得能准确运用。
其次,国家的逻辑。x社区因“车位门”所引发的困境由行政权力的介入得以化解,在区政府、街道的支持下,社区业主第一次民主选举产生的业主委员会,重新选聘物业公司,车位采取售租并用的双轨制,冲突渐渐平息。由于行政体系的权威性、公共性,对社会资源的掌控与分配能力,使得城市基层政府仍具有较高的危机化解与服务能力。我们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N市6个社区520户居民发放关于“组织信任度”的结构化问卷,问卷题目为:“你认为下列哪些组织能代表与保护居民的利益?”统计如图3所示:
当前随着城市行政资源下沉,国家的逻辑体现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科层制结构,如图4所示:
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一方面使得国家政令得以有效地贯彻执行,而另一方面科层制结构的等级化、封闭性、逆向负责制使得基层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往往存在着迟缓、被动、前瞻性匮乏,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出现梗阻,问题由萌芽生成危机之后才会着手治理,正如参与集体行动的x社区业主所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同时,这种命令——控制型的治理结构也使得不少决策难以反映公众的真实诉求。例如,Q区政府房产局决定对F社区整治出新,施工队进场对居民楼粉刷出新,可当工程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停工了,原来区政府拆迁办通知房产局这里将拆迁,结果居民楼的外墙黑黄相间夹杂在一个立面上,再加上原先还夹杂着一些白色和紫色的涂料,社区居民说:“整幢楼看上去是一张不折不扣的大花脸,比以前还难看”。基层政府10多万元的花费并未带来群众的满意。
国家的逻辑体现了城市基层治理的一条主线,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中国)城市在这里——基本上——是行政管理的理性产物,城市的形式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国家逻辑的基本预设是只有政府才可以做出正确而理性的决断,通过政府的深度干预维护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但实际情况是在纷繁复杂的当下社会,指令的者无法做到全知全能。正如约翰·密尔所言:“政府一到不去发挥个人和团体的活动与力量却以它自己的活动去代替他们的活动的时候;一到不是对他们进行指教、劝导并有时指摘而是叫他们在束缚之下工作,或是叫他们退立一旁而自己去代替他们工作的时候,害处就开始发生了。”
本文并不否认国家的逻辑与市场的逻辑在治理方面的优点,但是当这两种逻辑在基层治理实践变得绝对化后,往往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因此,需要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国家与市场之间并非简单地二元对立。正如“车位门”冲突的平息所揭示:国家通过有效的制度构建,可以为基层民主与社会自治的实现提供安全保障,破解治理的困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基层治理的善治逻辑与路径:社会管理的创新
“车位门”事件平息后,x社区所在的仙林街道进行了基层社会管理的改革,将群众自主参与社会管理与政府公共服务下沉相互集合,形塑多元治理的网格化平台,具体做法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楼栋为基本单元,街道23.17万平方米具体分为6个一级网格,40个二级网格,1144个三级网格(驻街单位),覆盖辖区8个广场、11所高校、14个商业网点、1个经济适用房小区、24个商品房小区、25条道路、908家五小行业、1341个楼栋,如图5所示: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社会管理方法,结果是减轻了一个症状,又导致或引发了多个症状的出现,难以标本兼治。与此不同,仙林街道社会管理将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与自下而上的公众需求有机结合,其基本模式为:网格连心、服务为先、多元联动、协同发展的复合治理(如图6所示):
“网格连心”:以公众为关注焦点,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网格化体系,使社会管理服务覆盖到街道每一个区域、各类人群以及所有社会组织,同时在社会管理中减少中间环节,缩短管理过程,实施“贴心、安心、暖心、知心、凝心”等“五心计划”,架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服务为先”: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通过街道干部制度化、常态化地下沉到底、深入群众、前移关口,把握群众意愿需求,及时发现社会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强化风险应对、过程控制,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应急转向源头治理。
“多元联动”: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民主选举产生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自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优化街道内部干部的岗位责任体系,打破机关干部与社区干部的条块分割,建立街道、社区、网格、驻街单位、社会组织、社会成员之间的联动机制,促进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协同发展”: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将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平安法治、民生保障、科教人才、精神文明等工作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促进社区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网格化管理打破了科层制,一方面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引导作用,主动发现问题,解决在民众投诉之前,从源头上解决因决策不慎所造成的社会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重视多元主体的自主、自治与协议作用,构建互惠、合作与信任的社会资本,力图实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维持一种必要的张力,保持三者之间的中道,从而形成多中心的治理结构,实现互惠互利的合作,弥补政府失败、市场失灵与社会局限。
仙林网格化管理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街道在每月南京市城管考评中由过去的20多位一跃成为前列,2011年全年月度综合排名获得10个月第1名,2个月第2名,街道综合工作全年在全区月度排名10个月第1名,2个月第2名,先后与驻街高校联合成立了5个科技园、引进项目24个,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由于及时解决民众问题,保障其合法权益,有效提供公共产品,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明显改善,民调满意度达到95%以上,并且实现了“零上访”。那么,仙林网格化管理为什么能成功呢?下面从治理的结构、主体、机制与技术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其运行特点。
治理结构:由金字塔形结构向扁平化结构转变,街道干部下沉到具体网格,“办公室”设在各自负责的网格中,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依据社会管理对象的特点成立网格服务中心、高校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和商业服务中心,集中解决独立网格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形成网格与中心相结合,提高了行政效率。
治理主体:由单一管理主体向多元管理主体转变,政府、居委会、业主委员会、企业、学校、物业公司成为网格治理的节点,通过定期召开的网格联席会议,改变了科层制政府垄断性的制度安排,形成了政府、社会、企业协同参与,多元共治、相互制约的管理格局。
治理机制: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由条块分割向网格集成与综合治理转变,实施“全方位、无缝隙、精细化”管理,力图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治理技术:植入了计算机领域的“云管理”模式,街道建立的中枢架构及高位协调处理、信息服务,形成松散耦合而统一的云处理共享模式,三级网络相互支撑的储存器单位元将社区管理、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民众全部纳入网格化平台,及时采集、存储、分析、反馈与决策,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
由上述对仙林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分析可知,网格化治理是一个上下关切、左右协调、紧密相连的有机体。从知识谱系上溯源,网格化治理可以归结到苏格拉底。他认为:“当一个国家最最像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比如像我们中间某一个人的手指受伤了,整个身心作为一个人的有机体,在统一指挥下,对一部分所感受的痛苦,浑身都感觉到了,这就是我们说这个人在手指部分有痛苦了。”
四、结论与讨论
早期的组织管理在公平与效率两个层面都比较欠缺。在马克斯·韦伯看来,需要依照理性原则建立起科层制组织,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管理有助于整体性公共产品提供,政府有形之手对于实现社会公平亦有积极意义,但庞大而臃肿的官僚结构压制了个人自由与活力,阻碍了效率的提升。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激发了个人的活力与创造力,有助于组织效率的优化,但政府的缺位无助于整体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机制难以实现社会公平。卡尔-波兰尼认为,现代文明发展的历程是自我调节的市场运动与社会的自我保护运动交织共生的双向运动(double movement),“市场经济只有在一个全面信任的氛围下才能运转”。
篇6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造景
1 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重要性
园林景观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进步的象征。建造高质量的城市园林景观,必须要做到科学的规划设计与科学的植物选择、配置相结合。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元素,能够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卫生、美化城市面貌、减少大气污染、防止水土流失等,为居民创造舒适环境,为城市增加活力。植物造景对发挥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和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应以植物造景为主,既要按照美学的原理,又要遵循植物的生长特性,紧密结合造园因子(如建筑、铺装、地形等)综合考虑,把植物材料的色彩、质地和形态统一在整个园林优美的构图之中。
2 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在进行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时,既要主调明确,突出地方特色,体现植物造景精髓,又要注重整体效果,体现规划意图,植物品种不宜繁杂。植物选择、配置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考虑。
2.1 植物种类的选择
科学的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树种的配置必须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并且要积极挖掘有潜力的野生花卉资源,力求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注重乔灌草的结合,常绿落叶的合理配植,运用植物本身来创造富于变化的园林景观。在园林规划中既要做好树种选择与配置,又要注意植物种植的方式。姿态挺拔、树形高大优美的乔木应以孤植为主,丛植则要根据设计的要求来选择树种,注意树木高矮、大小、色彩的搭配、疏密相同,灵活自然,体现艺术效果。
2.2 植物的形态与群体美
植物、枝、叶等形成植物的形态,即大、小、高、矮、疏、密等。根据植物形态把它们进行不同配置,有机结合,就可以形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空间;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开朗或荫闭,配置成丰富的空间序列[1]。如,杭州的太子湾公园,水体周围的植物配置,注重层次感,远处配以大乔木类枫杨、雪松等并且注意落叶与常绿结合,近处配以小乔木例如桂花、樟科的楠木类,树形有的挺拔雄伟,有的摇曳多姿,以山茶、红枫突显,春秋两季成为公园的一大胜景。
2.3 植物色彩的应用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形成了树木花草的展叶与落叶,开花与落花,结实与果熟,以及叶、花、果的色彩变化等等,构成植物的季相,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季相。从叶色看,常绿树色泽浓重,枝繁叶茂,四季均为深绿色,稳重踏实。落叶树色泽较淡且随季节变化,并因花色鲜艳而显活泼。
在配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若需要稳定的构图,如在烈士陵园创造怀念、哀思的氛围,表达人们沉重的心情,应以常绿植物尤以松柏类植物为主,反之若需要活泼的构图,如在托幼机构活动场地,公园娱乐区,可采用落叶植物为主。另外,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叶色深浅度,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效果,如柳树、槐树、合欢等,叶色较浅,桂花、女贞等次之,而松柏类较深,如由深到浅的配置,可以增加视野的深度和层次感,营造出深远变化的空间感。
3 现代景观植物造景的新特点
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代的园林景观受到时代的约束和局限。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的园林景观在植物造景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形成了一些特色。
3.1 注重生态效益,创造生态景观
生态效益在园林植物的3大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中,一直处于首要地位。在周围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人类越来越期待植物能改善我们的生存空间。因此,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植物要素的比重正在增加,如何丰富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如何增加单位面积的三维绿量,如何建立健康稳定的植物群落发挥植物最大的生态效益,正在成为景观设计师首要考虑的问题。
3.2 园林植物种类更多样
随着现代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发展,植物栽培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许多非本土的植物经过园艺师的驯化和栽培,逐渐适应新生长地,并表现良好,为丰富当地的植物景观做出重大贡献。
3.3 植物景观的作用多样化
园林植物除了在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做出重要贡献外,在空间的组织和构成上,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园林植物能在景观中充当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墙面等限制和组织空间的因素。现在,人们重新认识了植物的作用,采用植物来分割组织空间已成为造园的一种手段。
3.4 植物的配置形式更丰富
现代园林中植物造景除了传统的孤植、对植、丛植、群植[2]外,还吸收了外来的规则手法,如修剪整齐的绿篱或动物形象、模纹花坛、立体花坛等也越来越受到亲睐。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通常在大型建筑物或广场前摆放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立体花坛,烘托节日气氛,六十年国庆和奥运期间天安门广场的立体花坛群,令游人们驻足观赏,为营造喜庆气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重要贡献,充分展示了这一植物配置形式在现代景观中的重要作用。
3.5 注重欣赏植物的群体美
我国传统的古代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一般面积不大,较大的空间也多用建筑等来分割空间,因此我国古代园林的植物造景发展到后期主要以近距离观赏,欣赏植物的个体美,而现代园林,面积变大,游人增多,并且建筑减少,对于植物景观的欣赏性注重群体美,通过大量的植物材料来创造群体规模。例如,杭州植物园的山水园,相对面积较大,湖区周围都种植大量的乔灌木类,运用树本身的群体美,来衬托出整个山水园幽深、静谧的气氛[3]。
4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创新
4.1 草坪地被植物的大量应用
大面积的开阔草地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曾出现,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曲折有致,以含蓄动人,而且用地面积有限,开敞的草地使园中景象一览无余,是不符合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习惯的。而现代园林中,草坪却被广为应用。在杭州新建的园林中,草坪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花港观鱼的大草坪,面积为16400m2,地形微向里西湖倾斜,以稳重而高耸的雪松,与主干道的广玉兰构成宽达150m的景面,游人立于缓坡之上,更增添了人们对雪松的挺拔风貌而显示出雄浑的感觉[4]。
4.2 以花卉来丰富园林的植物景观
“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在现代园林中,植物色彩应用越来越丰富,而五颜六色的花卉则是其首选,各种色彩深浅不同的花朵,以及各种浓淡的绿色叶片,装点得更加姹紫嫣红、生机勃勃,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三色堇等在北京园林中已广为应用。同时花坛在我国园林中应用也十分广泛,虽说这对城市生态缺乏明显的积极作用,但不能否认,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植物造景形式,并且对美化城市,创造出欢乐热烈的节日气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3 植物种类更为丰富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野生花卉资源的不断发掘,人们培育出的新品种已越来越多,为创造丰富的植物景观创造了条件。如:紫叶矮樱,金叶槐等新品种,已在园林中开始应用,并且有着广阔的前景。
5 小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园林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一方面,我们拥有“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优秀的古典园林,让我们传承了丰富的园林造景手法,另一方面,西方的造园手法,为我们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因此,现代园林景观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植物造景也因其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受到广泛的关注。如何应用植物本身最大限度的创造更优美,更生态的人居环境,是我们园林工作者新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篇7
外贸业务经理需要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有韧性,同时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外贸业务经理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外贸业务经理工作职责11、负责共同制定区域销售目标并跟踪执行情况;
2、负责现有客户的维护和拓展,以及新客户和新产品的发展;
3、负责部门内部公共事务的协调;
外贸业务经理工作职责21:负责公司所定下的销售目标。
2:负责客户谈判的资料,文案准备以及讲解。
3:负责新客户开发及其动态管理。
4:对客户突发事件和投诉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5:能独立开展新品会。
外贸业务经理工作职责31、利用公司平台和各类资源,对市场潜在客户进行调研分析,挖掘并开发新客户,建立联系,促成合作;
2、负责客户的跟踪管理,定期分析调整跟进策略,维护好新老客户,加深合作,扩大销售;
3、制定展会、客户拜访计划和策略,开展客户拜访活动;
4、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需求预测,设计产品竞争策略和新产品开发建议;
5、按要求执行签单出运流程,把控相关风险,过程中积极与法规、采购、物流、财务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及时出运;
外贸业务经理工作职责41.能独立开发客户,对外贸流程了解;
2.对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商业分析能力及随机应变能力,善于把握客户需求,处理客户的疑问并跟进下单。
外贸业务经理工作职责51、负责公司外贸订单操作,业务谈判,商务定做,协调交期;
2、负责开拓新客户,扩大公司销售规格;
3、负责制定公司销售计划,产品定位,市场调研,客户分析;
4、建立和管理销售。
外贸业务经理工作职责61.负责亚马逊日本站点的日常运营工作
2.负责亚马逊店铺产品的选品、产品上传和优化工作
3.负责打造店铺精品和提升店铺流量。
外贸业务经理工作职责71、日常客户询盘的及时回复,业务处理以及商务谈判;
2、定期维护与老客户及优质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
篇8
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都存在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轻视文化教育的问题。本文以对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内涵发展演变分析为基础,面对中国职业教育现今对文化教育的紧迫诉求,提出“践行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观念”、“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提升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素养”三种可供我国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文化教育,路径选择
长久以来,我国学者对于所处时代“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从近代早期的“生活技能教育”发展变化为现代的“培养职业上的专门技能和知识”。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也从近代田正平所指出的:职业教育思潮以“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作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逐渐发展演变为现今的“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能够简单地把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的“职业教育”的内涵,直接运用于当下,同时也不能够简单的用“职业技术教育”来代替整体的“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的内涵
我国《职业教育法》中对职业教育是这么描述的: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其中,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但由于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开始实施,至今已经历了整整二十年,二十年间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职业教育内涵有了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2014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本文现以经济和社会重点领域“现代服务业”作为例子对职业教育内涵进行分析,该规划中指出:根据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趋势,需要面向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和高技术服务领域,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的新型服务人才,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较高人文素养、通晓国际标准和高超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通过人才专业化提升服务业的竞争力。从上述对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来看,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对职业教育横向要求的延伸,而通晓国际标准无疑是纵向的拓展,职业教育已经不仅仅是生活生存的教育,而是以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
二文化教育的内涵
著名的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知识教育是从知识角度来理解人类各种文化,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以课堂和考试为中心的教育,知识教育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逻辑、系统的传播知识,脱离文化母体,独立存在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逻辑中,缺乏理想、激情、直觉和想象力,这种教育于学生角度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无兴趣。文化教育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文化教育包括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教育五个层次的教育,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方法是根本,原则是精髓,精神是灵魂[1]。由此可知,教育是具有文化普及、传播、传承、创新等诸多功能的特殊文化,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人和文化,其中人应该放在首位,挖掘各种文化的人文意义,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希望人们在理想的文化生活中,不仅获得理论知识,而且接受文化熏陶,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感悟到创造者不可多得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从而不仅最大限度地获得全面发展,而且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由、解放和幸福[2]。
三我国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诉求
英国学者庄士敦曾说:“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同时,世界上不少汉学家在比较中国与韩国时都认为,韩国在传统儒学的保护与传承方面远远胜于中国,这是相当令人悲哀的。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二三十年一直经济建设为中心,尤其是近十五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我国的各类教育招生规模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教育的发展只重视技能的培训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国家观念、民族精神、价值观等素质较为匮乏。职业院校的学生在长期的专业知识教育中,虽然技能得到一定提升,也获得一技之长,因此也获得工作的机会。但随着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获得生活技能的他们并不能够感受到生活和职业的快乐,只是为生计而碌碌工作,缺乏创造、创新能力。这些学生无论从职业横向拓展还是纵向升迁都存在较大阻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国职业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四我国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践行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观念
从本文上述的教育的内涵可知,教育需要培养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如怀特海所说:“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知识教育是逻辑和实证主义教育,崇尚知识的功利主义,而文化教育则是思想、创造、文化、精神的教育,崇尚怀疑、批判和创新精神,由于这两种教育存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的区别,一直以来,都是独立存在与实施的,且普遍存在重知识教育,轻文化教育的现象。要改变脱离生活的知识教育及其“应试教育”模式,不仅要改变脱离生活的知识论的教育观而且更要改变脱离生活的知识论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也就是说,要构建一种使知识、文化和生命三者融为一体并以生活为根和本的新型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由此形成一种使知识、文化和生命三者融为一体并以生活为根和本的新型教育观,从而引导教育回归生活之根和本。这种新型的科学哲学可称为“科学文化哲学”[3],其目的就是要将知识论、文化论和生活论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将其建立在生活论的基础之上,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科学观。显然,这种新型的科学哲学和科学观,不仅蕴含着一种将知识论、文化论和生活论三者融为一体,并将其建立在生活论基础之上的新型教育观,而且还蕴含着一条使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那就是从知识教育回归文化教育、再从文化教育回归生活教育的途径[4]。简单的分析上述科学文化哲学理念,就是将知识概括为人类历史的经验的沉淀,将科学理解为人类过去式,现在式、将来不断创造着的文化,将教育的内容从知识扩大到整个文化,包括理想、信念、境界、价值观、人生观、生活等,主要从求真务实的原则传授科学文化,从求善务爱的原则来传递人文文化,以人为教育的中心,关心人如何生活、实践和创新,努力将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五个教育维度历经博学,睿思,笃行的过程,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令受教育者能够激活知识并超越知识,达到通过实践来验证、并实现创新的目标。
(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言,未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并预言将来统一世界的绝不是西欧国家,而是中国。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来形容当下所称的敬业乐业;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是有不少关于诚实守信、以礼待人等与当今职业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目标不谋而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是对全体中国人关乎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精辟陈述,而在当下,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教育已然成为良好文化修养的基本要求[5];上述种种无不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职业教育进行文化教育源源不断并丰富的素材来源。与此同时,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中,不仅应将文化教育设计于思想政治课程等人文素养课程中,还应该尽可能与行业、产业和专业相结合,将文化教育内容融合在专业技术课程之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文化教育的重点是要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文化创新意识。
(三)提升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素养
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文化教育,教师所起的作用都十分关键。新型科学文化哲学教育理念下,对教师的要求也更为全面:要求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通过修炼气质、修养和人格魅力等来进行言传身教,只有教师对待对科学文化的情感真切深刻,对科学文化的探索过程犹如“感情和思想的一种净化”,新型科学文化哲学教育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教育与科研并重,只有教育者自身参与创造性活动,才有助于真正切入科学与人文之生命,教育者具有科学和人文两种生命,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教育[6];受教育者才能受到科学文化熏陶,从教育者身上理解科学文化之美,才能切身思考如何学习,包括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要学等。
五结语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修养的复合型人才。我国职业教育在专业化教育的同时更加应该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依靠高素质的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在融合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新型科学文化哲学理念下,汲取我国源源不断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探究出符合我国现当代国情的中国职业教育文化教育之路。
作者:王俊彦 单位: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吴昌林,张福润.四论创新之根在实践[J].杨叔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2]孟建伟.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2,(3).
[3]孟建伟.科学哲学的范式转变——科学文化哲学论纲[J].社会科学战线,2007,(1).
[4]孟建伟.科学•文化•生命——论科学生活的人文复归[J].社会科学战线,2008,(5).
篇9
[论文摘要]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流,中学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之一,而中学体育是学校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一项重要基础教育内容。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所以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及如何对过去陈旧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是当前每一个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表现在传统的体育教学通常是以增强体质为名,而事实上只是进行了简单运动技术与技能的传授,根本不能被看成是真正的体育教学。其次就是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基本上是非常单一的,并且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这一教学的真正主体。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只是一味强调教给学生什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中心,根本不去考虑学生需要做什么,不注意科学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学习的创造性。最后,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教学内容非常庞杂,基本是什么都讲,什么都讲不细,主题异常分散。所以,在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目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和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中学体育教学可以看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活动能有效地开发和强健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从而有效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通过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及培养自立自强、坚毅勇敢的精神。所以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当前在中学体育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核心问题,同时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1.对现有体育课程进行分化和综合,从而制定出多样性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体育教学实际需要
当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该按学校体育项目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分化和综合,并适时增删新的内容,从而使体育课程更加遵循体育教育客观规律,不但更加重视增强健康,而且更能适应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另外,从全国来说,中学体育课程是有统一的纲要要求的,但是因为学生个体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中学体育课程也应该是多样的,这样才可以有效激发不同学生的各自体育兴趣和特长。所以建议有关部门在不违背全国统一规定的同时,尽量要根据社会经济区域发展特点和学生个体体质差异,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
2.应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并使体育理论知识自成体系
在目前的中学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大部分体育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简单的把一些单个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及体育竞赛规则作为体育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很难形成体育课自身独立的理论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体育的本质和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影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更谈不上自觉运用课堂内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课外体育锻炼。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具体实践中,体育教师必须系统地制定每节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并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运动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这种较为系统的理论传授和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3.改革创新中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构建起动态多样的评价方式
素质教育强调要建立起内容多元,方式动态多样,着眼于学生身心发展,并能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评价应逐步取消只重视结果的单一终结性评价模式,逐步把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考虑进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力求多元化,注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在承认学生身体条件基础差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成长过程,给学生以多次评价机会,逐步构建起促进学生转变与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终身体育锻炼服务。
4.创新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质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核心内容就是打破单一的陈旧教学模式。现代中学体育教学倡导课堂教学内容多元化,另外教师要根据体育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人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有效地安排体育课堂结构,切实抛弃传统的教师教、学生练的陈旧模式,并在体育教学具体实践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质,以逐步提高中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之,中学体育课程要在改革创新中才能发展,那么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不断的加强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在教学中不断认真总结与反思。只有这样,中学体育教师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切实把握住体育课程改革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10
多年来,吉林省作为国家重点老工业基地,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导致其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这种状况不改变,势必制约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已迫在眉睫。上世纪50年代在原苏联援助下,依托资源与资源型产业结构配套,吉林省建立了以化工、石油、机电、煤炭等为主的重化工型产业结构,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附加值低。现实提醒我们: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有限的资源为代价,更不能吃子孙的粮,断子孙的路。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高强度地提取物质和能源,对资源的利用是一次性的,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向外排放,通过大量的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相反,今天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倡导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式经济发展模式,使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把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的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减少环境污染。这种新经济形态就是循环经济。吉林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别无选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为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吉林省在2006年不失适宜制定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要求。
一、吉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利弊因素分析
吉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较早。早在2003年3月,省环保局已在辽河流域选择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作为清洁生产的试点单位,取得了一定成效。吉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1.生态省建设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本世纪初开始,吉林省重新审视省情,提出了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全新发展模式,做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推出了《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目前,吉林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任务基本完成,初步建立起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基本框架,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2005年全省新增绿色名牌产品50个,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50%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分别达到40%、65%;城镇清洁能源使用率每年增加3.4个百分点。
2.“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循环经济近期发展目标。为了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2006年制定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如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等目标。这将使循环经济在推进生态省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会推动循环经济在吉林的全面推进实施。
3.“十一五”期间循环经济优先重点建设项目总体进展顺利。按照有关规定,“十一五”期间吉林选择在农业、钢铁、电力、化工、建材、轻工等行业进行循环经济重点建设,并确定了总投资额达227亿元的76个优先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循环经济优先重点建设项目总体进展顺利,截止2007年6月末,已有60%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进行了开工建设,其中有13个项目已完成计划总投资额的一半以上。
循环经济在吉林虽已有效启动,但由于吉林省过去几十年所走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发展之路,已经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要改变这种状况,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1、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不够。循环经济目前在我国和吉林省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吉林省发展循环经济虽然已经启动,但在重视程度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吉林省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后,各地、市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但实施的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地方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这种情况将严重影响吉林省循环经济的全面推进。
2、未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氛围。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循环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广大民众对循环经济这一词颇感陌生,只是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发展的重大意义有着相对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总体上看不少人对发展循环经济尚认识不足,没有有效形成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的意识。虽然近年来在国家的宣传倡导下,人们的环保和节能减排意识有所觉醒,但远未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这说明包括认识、理念在内的非正式制度尚未形成,缺少精神上的激励和约束,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尚未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二是强化教育不够。从学校到机关部门及企业层面上看,没有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行为要求提出来,人们的循环经济意识淡薄;从家庭和居民层面上看,人们普遍缺乏将生活“垃圾”分类捡装、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习惯,对可回收垃圾的范围也不十分清楚,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日常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不足20%,而经济发达国家的回收利用率大多在65%以上。
3、循环经济立法不够,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多部与循环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但吉林省尚未制定针对本省的具体立法和有效的实施措施,发展循环经济缺乏制度创新和制度保障。《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着重从经济、技术、环保、社会发展等4个方面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全面推进吉林省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政策的执行缓慢。
4、资金不足是制约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目前,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国家支持资金争取的难度大,地方配套资金受财政收入的制约又跟不上,企业自身积累又不足。
5、循环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吉林省“十一五”期间循环经济优先重点建设项目分地区启动情况上看发展不平衡,从各类循环经济示范区域建设情况上看,白山市认识较高、动手较快,已确定了以白山经济开发区为重点,辐射江源区、八道江区部分区域的白山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范围。而有的地区虽已列入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县、示范区,但至今仍尚无启动迹象。
6、产业积淀问题造成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完善,适应市场发展变化要求的能力较差。吉林省工业增加值和国税收入构成中汽车与石化两大支柱产业所占比重大,尚未形成各个产业竞相协调发展的格局。随着汽车工业国内外竞争加剧,石化工业资源约束加大,增加了全省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在环保、节能、减排的实施上,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二是资源与环境制约加剧,支撑力不足。长期形成的资源依赖型发展路径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业结构性污染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吉林省经济增长若仍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将越来越大,经济总量扩张和环境容量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吉林省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与路径选择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大势所趋。因此,应充分利用国家给予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1、加强制度创新,使循环经济在吉林省全面、规范、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主要似应包括:其一,将资源和环境作为基本要素纳入国家法规制度体系;其二,着重建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制度;其三,以法律形式敦促建立现代“绿色科技”与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其四,着眼于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制度为约束,强化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以“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此要建立强制推行包括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优化利用率等具体指标在内的法规。建立控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调控制度。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企业必须依据上级政府制定的本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建设用地等指标,规划和调整本区域的产业结构,不能突破本地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通过制度创新推进各级政府、企业探索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均衡模式,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2、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资源节约观念,使循环经济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重点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强化“保护环境我有责”、“节能减排我行动”的宣传,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理念,使环保、节能、减排、再利用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借鉴国外经验,将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作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之一。把生产者的责任从单纯的生产、使用阶段延伸到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处置和再利用阶段,对生产者在产品废弃后应当承担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提出明确要求。实行排污收费和重罚制度。提高企业排污成本,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彻底杜绝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名,保护那些污染、高耗、低效的小企业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强化对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筑等高耗能重点行业实行重点管制。对重点企业应当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能耗要求制定具体能耗标准,并进行严格审核。
4、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给予财政支持;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收费等政策措施。可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实行政府奖励政策,如美国的“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该奖支持那些具有基础性和创新性并对有实用价值的化学工艺新方法,以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对污染的防治;税收优惠政策,如日本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除了普通退税外还按所得收入的14%进行特别退税;收费政策,如日本规定废弃者应该支付与废旧家电收集、再商品化等有关的费用。韩国在1992年就实施“废弃物预付金制度”。
5、千方百计解决循环经济发展资金难的问题。一是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要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金融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鼓励民间资本、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循环经济发展。
6、利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促进循环经济济发展。在政策方面: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导向目录,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环保装备目录,对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循环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给予优先立项支持;二是土地管理部门要统筹协调好全省用地调控指标,要确保循环经济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及用地计划指标。三是物价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可通过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理顺自然资源价格,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通过调整水、热、电、天然气等价格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对循环经济产品进行保护性定价,利用价格杠杆提升城乡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循环利用的观念,确保循环经济产品的顺畅流通及合理消费。
精品范文
1狱警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