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范文
时间:2023-05-05 18:1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学生思维训练以及做题能力的提高,而对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以及学习兴趣激发不够重视。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怎样提高二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喜欢数学,并主动积极的学习数学,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面临的重要问题。教师想要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便必须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备课的时候,必须重视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数学便是记住公式,然后套用公式进行运算。这也直接导致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还是通过填鸭的方式进行,教师要求学生将定理和公式背诵下来,在背诵下来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来套用公式做题[1]。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学习不但无法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也无法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长此以往,学生甚至会对数学产生厌恶的感觉,抵触进行数学的学习。与此同时,还有些数学教师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关键,便是让学生学会“九九乘法表”,若是学生能够被动,那么学习数学和运算的时候,便没有什么难度了。这种情况的存在,首先说明了小学数学教师本身的眼界是非常有限的,其次也反应了很多教师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小学数学比较简单,专业性较差,教学没有什么难度。甚至有些学历比较高的教师受到以往传统思想的影响,也认为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不需要经验和知识,随便一个普通教师便能够教好,若是让自己去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根本就是大材小用,这也导致了这些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不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没有有针对性的引入一些教学手段,这也直接导致了小学生很难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虽然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其却是学生数学知识启蒙的基础。在小学二年级这个阶段中,学生是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会给其将来的数学学习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现在,很多数学教师在进行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仅仅重视教学目标的完成,没有深入的挖掘数学知识,这也导致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比较差,无法深入的理解数学的意义,学生也很难真正的掌握数学学习的习惯和方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二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而想要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可以从下面几个策略出发。
2.1做好情境教学
数学本身便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生活情境的运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氛围营造,学生能够通过生活案例真正的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作用,这对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进行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有意识的进行了案例的提出:我们算一下整个年级有多少人,然后将每个班级的人数告诉学生,学生很容易理解整个年级的人数便是每一个班级人数的相加。这样学生很容易联想到算不同人家人口的综合。这样能够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以生活化的方式来表达出来,这种教学方式和小学二年级学生思维比较直接的特点相符,学生理解题意也会更加容易和迅速,学生能够知道该怎样进行数学计算[2]。这种教学方式比以往先进行数学定理讲解,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总人数的计算更加的直观,这种教学方式也更加的科学。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在进行小学二年级应用题教学的时候,将情境教学法运用进去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本身的直观性比较强,这也直接决定了学生接受生活化数学表达的能力要比接受抽象概念更加的容易。所以,学生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全面的考虑到学生所处年龄的心理特点,在教学的时候,重视生活情境的营造,帮助学生更加直接的理解数学的含义,学生若是能够理解,便可以进一步的进行抽象记忆,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目的也能够实现,教学有效性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2.2重视教学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各种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也逐步的得到了应用。若是教师教学的时候,能够合理的运用这些设备,不但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的新鲜感,还能够更加直观的进行抽象数学概念的表达,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会更加的生动和直接。比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动画运用起来,将学生平时陪家长买菜的场景展示给学生看,等到收银员找零的时候,教师可以恰当的暂停,让学生计算应该找零的数字[3]。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动画来引入教学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引入方式,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让其更好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创新教学不仅仅是新教学设备的运用,还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去,教师也可以将游戏的方法引入到小学二年级教学中去,从而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欲望真正的激发出来,让教学的形式更加的丰富,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教师在讲到厘米、毫米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估其长度,在学生预估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尺子,让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这些长度单位,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创新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的生活化,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其学习的时候,学习积极性才能够真正的提高,才能够改变以往学生学习数学过度被动的情况,将小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及主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能够更好的达成。此外,教师还应该听取学生的想法,小学二年级学生本身的好奇心便比较强,对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绝对不能够不耐烦,也不能觉得学生想法无聊便随意的打断,这样会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所以,教师应该认真听取学生想法并耐心的给学生解释,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3结语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教师必须认识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的时候,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给数学学习更好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亮.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162-163.
[2]黎晓芬.新课程下小学二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116.
篇2
对称轴是使几何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对称的直线。
对称图形的一部分绕它旋转一定的角度后,与另一部分重合。 许多图形都有对称轴。
例如椭圆、双曲线有两条对称轴,抛物线有一条。正圆锥或正圆柱的对称轴是过底面圆心与顶点或另一底面圆心的直线。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二( )一十 三( )得九 ( )六十八 ( )九五十四 ( )九八十一
2、6×( )=48 740-( )=20 ( )×5=45 ( )×( )=63
( )+60=960 300+( )=1000 30÷( )=6 ( )÷( )=9
( )-70=40 34÷6=5……( ) ( )÷7=5……3
3、在算式63-7÷7中,应先算( ),再算( )。
在算式81÷(18-9)中,应先算( ),再算( )。
4、五千四百零三,写作( ),五千零三写作( )。
5、10000里面有( )个一百,10个一千是( ),( )个十是一千。
6、9个百、6个1组成( ) 2306里遄有( )个千( )个百( )几个十
3006里面有3个( ),6个( ) 5400是( )个百
7、一个四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上的数是8,第三位上的数是7 ,余各位上的数是0,这个数是( )。
8、和430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9、970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10、的四位数是( ),再加上( )就是最小的五位数。
11、4、0、8三个数组成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它们相差( )。
12、的三位数是( ),最小四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差是( )
13、一个数除以7有余数,余数是( ),最小是( )。
14、哪些事物的数量是位数?请写出几个来。
( )( )( )
篇4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 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我是小小口算家。(20分)3×5= 80-3= 30+49= 6×3= 99-4=4×6= 34-6= 5×5= 4×2= 4×5=46-6= 6+5= 60-7= 6×5= 67-9=23+8= 4×3= 7+55= 3×2= 6×2=二、填一填。(17分)1. 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2. 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数学书的封面有( )个直角。3. 一个正方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4. 右图是由( )条线段组成的。
5.100厘米=( )米 , 课桌高70( )6. 在里填上“>”、“<”、“=”。4×65×5 34-204×4 63×35+265×6 2+22×2 1米50厘米+40厘米7、妈妈带100元钱给小明买一套衣服, 32元, 29元,妈妈大约用了( )元,大约还剩( )元钱。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1.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 ( )2.6和3相乘,可以写作6×3,口诀是三六二十四。( )3.9个4相加的和是36。 ( )4.小明身高大约132米。 ( )5、1米和100厘米不一样长。 ( )四、笔算下面各题。(12分)62+35= 89-46= 28+79=23+27+34= 85-58-14= 71-65+43=
五、动脑筋,认真填,画一画。(15分)1、先填口诀,再写两个乘法算式。 二四( ) 一三( )三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3.画一条比5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六、看图列式计算。(6分七、解决问题。(20分,1—3题各4分,4题8分)1.小强买一把伞,付出50元, 找他38元,一把伞多少钱?
2. 小明今年6岁,爸爸的岁数比小明大26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3. 小红折纸鹤(hè),前3天每天折5只,后来又折了6只,她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4、 薯片 牛奶 饼干每包5元 每盒3元 每包6元 (1) 小红买了3盒牛奶一共用去多少元? =( )(2) 小明有20元钱买一种东西正好用完,他可以买什么?他买的是( )。=(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附加题(10分)妈妈买回来一些苹果,明明第一天吃了一半,第二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下5个,请问妈妈买了多少个苹果?
篇5
关键词:二年级;高效课堂;数学教学
小学二年级,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比较强,而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总是重视对知识的教学和练习,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好奇心、探索能力的培养不足。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老师,应重点培养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们进行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学会基础的加、减、乘、除的逻辑运算,也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推理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概括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更有效的进行数学的学习。
1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多数老师对小学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他们的认知里,小学数学就是单纯的背公式、记例题。掌握具体的题型以及它的运算方法,或者找出某一类题中的重点字,然后对同一类型的题进行大量的训练,让题海来固化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教学方法,让数学学习毫无乐趣可言,学生们不仅感受不到数学的学科魅力,反而会认为数学学习只为考试,打击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的一大重点就是乘法口诀表的记忆,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难点。网络上有一段短视频,家长考孩子背乘法口诀表,不会背不让吃饭,视频中的孩子卡在乘五的一节,怎么都背不下去了,急的直哭,家长也很无奈。其实,在教学中,老师除了让孩子死记硬背外应该对记忆的思路有所指导,比如,记忆顺序,是横着背还是竖着背;其次,要分步记忆,先观察,再记忆;最后试着运用。老师在课上指导进行记忆、运用,相对于学生死记硬背,必然是事半功倍的。然而部分老师认为其过于简单,不需要进行专业的指导,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毫无难度可言,任何老师都能胜任。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小学的数学教学水平越来越低,学生们的数学成绩也一直下滑,最终导致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都困难重重。
2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虽然小学二年级的学习内容非常简单,但是这个阶段正是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如果这个阶段的教学效果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以及以后数学学习的效果。而有的老师只是简单的对课本内容进行教学,没有具体教学方法、方案,甚至连课前教案都不进行充足的准备,使学生学习不到数学知识的深层含义,难以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为提高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可以运用以下几点策略。
2.1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为所教學的内容设立特定的情境,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们去思考学习的兴趣。而情景的设立一般都是贴近生活的,让学生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同时也启发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计算问题的教学中,让同学们算一下自己所居住的小区有多少户人家,由于不同的小区有差别,老师提前加以界定,设每个小区有四栋楼,每栋楼有三个单元,每个单元中又有十户人家,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计算。这时,多数同学就会想到自己小区的情境,有现实情境的依附,计算就更为简便。通过这样的情景设定,很容易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例子。在学生得出结果后,在对他们的计算方法进行提问,同学们比较熟悉加减法,大多使用加减法进行计算,这时,老师再进行引导“同学们都作的非常正确,结果精准。但是,你们不觉得你们的方法有点复杂了吗,我们有没有学过更简单的方法呢?”这样,就启发学生们运用乘法进行计算,熟能生巧,用的多了,也就记得更牢了。
2.2游戏教学
把日常的教学练习改变成游戏的模式,让学生们在玩游戏的同时进行对知识的训练的记忆。比如,开展“看谁算的快”活动,把同学们进行分组,进行跳绳比赛,记录每组每个成员跳绳的数量,游戏结束后进行提问,如,那个同学跳的最多;那组同学跳的最多;一组比二组多跳或少跳了多少个;所有组一共跳了多少个等问题,进行计算比拼,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体能,关键是在游戏中学习,增加了学习的乐趣,使他们能更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
3结束语
篇6
1、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0÷4=( ),读作( ),其中20是(),除数是( ),商是()。
2、3个5相加得( ),你用的乘法口诀是( )。比36多19的数是( ),比50少16的数的( )。
3、18÷6=( ),你用的乘法口诀是( )。这个算式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是( )。
4、32÷8=( ),你用的乘法口诀是( ),这个算式表示32里面有( )个( )。
5、21除以3得到7,写成( )÷( )=( )
6、
一共有( )个, ( )×( )=( )
( )×( )=( ) ( )÷( )=( )
7、2的5倍是( ),再加17的和是( )。
8、8的2倍是( ),这个数比20少( )。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误的打“×”。
1、
这幅图表示平均分。 ( )
2、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 )
3、36÷6=6,30÷5=6,这两个算式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 )
4、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
5、把2×3=6,写成6÷2=3,6÷3=2,是对的 (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番号填入括号内。
1、 可以列式为( )。
A、3×3=9 B、10÷2=5 C、10÷5=2
2、把8个梨,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4个,列式正确是( )。
A、8×2=16 B、8÷2=4 C、8÷4=2
3、
小红的圈法表示的意思是( )。
A、4个4相加 B、16里面有4个4
C、把16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个 。
4、 5
可列式为( )
?
A、15÷5=3 B、15÷3=5 C、5×3=15
5、54—(8+22),计算时先算( )。
A、括号外的 B、括号外的 C、依顺序算
四、直接写出算数。
4÷1= 1×5= 5÷5= 2×3= 50-25=
60+15=2×4= 3×4= 10÷2= 3÷3=
14÷2= 12÷3= 15÷3= 27+8= 16-7=
16÷4= 15÷5= 20÷5
五、列竖式计算。
67+8-29 56-17+45 80-17-39
52-28+18 47+23+762-8+36
六、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15分)
1、被除数是24,除数是4,商是多少? 2、18里面有几个6?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是多少?
4、30减去2乘4的积,差是多少?
5、3个3相加,再加上12,和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一本故事书90页,小明第一天看15页,第二天看39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两种方法解答)
2、同学们去春游,一年级分成5个组,平均每组8人,二年级去了45人,两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3、三年级的同学一起去跳绳,一共有21人参加,每组3人,他们可以分成几个组?
4、妈妈用20元钱买5斤苹果,她买7斤要多少钱?
5、一个盒子装6个乒乓球,5个这样的盒子能装多少个乒乓球?18个乒乓球能装几个盒子?
6、认真仔细看图,先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再列式计算。
①问题: ?
②列式:
③答:
八、附加题。
1、根据口诀,分别写出两道乘法和除法算式
( )×( )=() ( )×( )=()
( )÷( )=() ( )÷( )=()
2、根据除法算式的意义圈一圈。
15÷3=5
3、看图,写算式。
?米?米?米?米?米?米
=
36米
4、把12米长的圆木锯成3米长的小段,每锯一次用4分钟,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篇7
1.1米=( )厘米 500厘米=( )米
2.24 , 32 , 40 ,( ), 56 ,( ),( )。
3.一根图钉长约( )。
4.鸡蛋比鸭蛋多8个,也可以说鸭蛋比鸡蛋( )。
5.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 )角。
6.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 )法计算比较简便。
7. 3×7=21 读作(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用 这样的一张纸能折出直角。 ( )
2.桌子上的直角比书上的直角大。 ( )
3. 5×2=10表示2个5相加,或5个2相加。 ( )
4. 这是一条线段。 ( )
5.米尺上的刻度,从1到5是5厘米。 ( )
三、计算(40分)
1.口算(每小题1分,共14分)
2×3=3×4=35+40=53—9=42—0=
4×5=6×3=78—4=8+64=90—7=
篇8
本学期我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内容: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七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统计;第十单元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⑴、千以内数的认识;⑵、万以内数的认识;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⑷、估算;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⑴、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⑵、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
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二):
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⑵、估算;
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⑷、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
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
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
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数学思考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5、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三)、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篇9
2、4075里面有( )个千,( )个十,( )个一。
3、由5个千,6个百,3个一组成的数是( )。
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条边,( )个直角。
5、最小的三位数和的两位数相差( )。
6、4270 = ( )+( )+( )
7、386 + 212 ≈ ( ) 598 – 206 ≈( )
篇10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也可以从其他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有段对这几,用右端的数字减去左端的数字就是几厘米。
在整个过程中尺子一定要对正。
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画线段要求:①标出长度,②直
画法:①先点“点”,②放上尺子,用0刻度压住“点” ,③找到长度,在上面画第二个点 ④连线 ⑤标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要求:①用尺子②标角的符号(直角标直角符号)③画规范 ④如果在方格纸中画,顶点在方格纸的“十”字交叉点上
画直角的方法:①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②课上教的把角画画直的方法
8、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例如桌子上的直角和三角板上的直角同样大。
会区分,并会画,上图的三个角要有角的标记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用尺子画横线。
③从个位加起
④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写在个位、十位之间 ,
不进位不写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用尺子画横线。
③从个位减起
④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到个位作10再减(借一要在头上写点),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不借位不写点
⑤得数写在横式上
2、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四舍五入”
如:49+42≈90 28+45+24≈100 98-17≈80
50 40 30 50 20 100 20更深一步的估计是能够估出比80大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3、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4、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方法:①根据已知,判断出与要求的未知,谁多谁少②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减法③
三、表内乘法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才能用乘法,不同数相加不能用乘法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 5 × 4 或 4 × 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3个4相加或4个3相加都能用3×4表示,
提到因数、积先想乘法,提到加数、加数和想加法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7、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 或 倍数×这个数。
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 就是5的3倍。
10、分清:
2和5相加是多少 ? 2+5、
2个5相加是多少? 5+5 、
2个5相乘是多少? 5×5 、
2和5相乘是多少? 2×5
2的5倍是多少? 2×5
理解2的5倍也就是5个2相加,会画图
四、观察物体
1、 每个图形的左、右或上、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
2、 用虚线把图形平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3、 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属于镜面对称。能够找出与其镜面对称的图形
看镜子里钟表上的时间,两种方法:
①以6、12这条线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折,画出来对称的指针,就是真实时间
②从试卷背面看
4、 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5、画对称轴要求: 1、用尺子 2、用虚线 3、穿过图形 4、画标准
6、根据所给图形,画出对称的另一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