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7:2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秋天的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秋天的散文

篇1

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

The coach is at the door at last;

The eager children, mounting fast

And kissing hands, in chorus sing:

Good-bye, good-bye, to everything!

To house and garden, field and lawn,

The meadow-gates we swang upon,

To pump and stable, tree and swing,

Good-bye, good-bye, to everything!

And fare you well for evermore,

O ladder at the hayloft door,

O hayloft where the cobwebs cling,

Good-bye, good-bye, to everything!

Crack goes the whip, and off we go;

The trees and houses smaller grow;

篇2

关键词: 实践活动 目标和意义 组织方法

新课程改革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在这场声势浩大、意义深远的改革中,语文这门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基础课程肩负着重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师要与课程同步发展,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转变自身角色,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如何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呢?经过对学生的观察和研究,笔者认为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开展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在于:(1)消除传统语文教学中单向传授、机械灌输的弊端,通过活动使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2)坚持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让每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都能被关注,能充分展现自我:认识自我,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并由此获得认知的扩展、能力的提高乃至人格的塑造。(3)帮助和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活动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紧扣语文课程特点设计活动,在有针对性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

经过几年,尤其是近两年的教学尝试和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设计和组织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活动”思想,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个性化学习。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首要特征,表现为我要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一个发现和展现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例如,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往往带有主观性和个性色彩。授课时,老师不要急于把教参内容强加给学生,也不要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要重视学生最初的真实的体验,用心设计一定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师生共同营造一个平等、互动、活跃、自由的课堂氛围。

比如,课堂提问和发言就可以构成有意义的活动。在教学中,笔者常以竞赛、游戏等各种活动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坚持把提问发言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习、大胆提问、畅所欲言。强调只要是“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观点,不管深浅也不管合理与否,都是有价值的见解。经实践,我发现除了用口头或书面提问的方式以外,让学生竞相到黑板上板书问题的活动形式效果很好。利于在同一时间清晰地展现多个问题,让学生同时浏览并选择自己理解的问题进行回答,还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

在学生提问过程中,笔者观察到—个有趣而引人深思的现象: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避免提出与课后练习甚至练习册完全相同的问题。如果有人提出了,其他同学会马上小声“抗议”:这个问题不是他自己的,是抄书上的。这说明灵活提问的形式促使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也足以表明他们对个性的充分肯定和强烈渴望。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转变观念,克服过去齐声回答问题的弊病,让学生表现个性,单独发言。(2)师生平等对话,尊重每个学生的感悟,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其见解,发挥老师诊断、激励和发展的作用,使其他同学也获得启发。(3)引导学生总结和扩充发言内容,生成新的学习活动。有时候,一个争论可以引发一场辩论赛,一个话题可以变成一场演讲比赛。

课堂提问发言和评价是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之一。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不少学生已经具有比较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在群体中展现个性的勇气。这种良好的素质为其他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在形式丰富的拓展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和审美能力。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学习的潜力和欲望。拓展学习活动充分延伸了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个开放丰富的学习空间。

笔者曾开展名为“开心语文”的拓展学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例如,诗歌和散文的内容广泛,意境深刻,有较大的学习难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设计了“开心语文之寻找秋天”的拓展学习活动,以散文的鉴赏理解和诗词的记诵运用为切入点,以听说读写为训练点展开活动。让学生自读《故都的秋》一课,品味文章简洁清丽的语言和观察秋天的独特视角,然后为“寻找秋天”的活动做好准备。可以上网查找描绘秋天的散文和摄影作品;可以观察家乡秋天的特点,以“故乡之秋”为主题进行写作和拍摄;也可以积累和背诵关于秋天的诗词名句名篇。无论选择何种形式,只要能找到心中的秋天即可。

结果,同学们在独立寻找和感受美的过程中,学会了描绘和欣赏美。他们诵读了许多美的诗文,拍下了许多美的画面。面对摄影作品,他们能马上背出大量关于秋天的名句名篇,秋风秋月、秋叶秋水都有了诗意。他们还写下了关于家乡之秋的独特感受:“家乡的秋天,是半生不熟的。早上凉风嗖嗖吹来,难免打起哆嗦。然而正午的阳光,却如夏天那般火热,傍晚,又有早春的寒意。属于秋天的一日,有着一年的四季。”“家乡的秋天,虽无漫山红叶,也无遍野丰收,但也有她的可爱之处。”活动使同学们创造性地应用阅读、写作、背诵、摄影等能力,也使他们学会追求和创造美。活动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还利于师生间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

篇3

对幼儿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幼儿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教学活动中只是把挂图呈现给幼儿,画面是静态的,细微之处较难观察,也难以展开探究和分析。多媒体技术采用音像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特点,具有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不仅能寓教于乐,更能激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利用它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特点,为幼儿营造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氛围,多方位地刺激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特定情境中,不但能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象,而且能感受到特定氛围的魅力,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学习的动力。丰收而美丽的秋天来到了,小朋友们又有了新的话题:飘落的树叶、丰收的庄稼,成熟的果子、微微的秋风,秋天真美丽啊!在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真美丽》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充分欣赏散文诗的优美意境,感受浓浓的秋意,加深对散文的理解,丰富对秋天的认知。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美丽秋天课件,同时轻柔的背景音乐衬托童声散文诗朗诵《秋天真美丽》: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朵朵的盛开了、银杏变黄了、枫叶变红了、果子成熟了、粮食堆满仓……秋风姐姐乐得到处跑,秋风姐姐对着大树吹口气,大树摇啊摇,一会儿抖落一只金蝴蝶,一会儿抖落一只红蝴蝶,一会儿抖落一只花蝴蝶。秋风姐姐对着小河吹口气,小河笑啊笑,一会儿抖动披着的纱巾,一会儿掀起一个浪花花,一会儿抱着白鹅摇啊摇……在这种诗情画意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听到的、看到的秋天景象告诉大家。活动中有声有色,情景交融,个个投入,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散文诗所表现的优美意境,感受到了文学作品中的语句美,也大大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朴素情感。幼儿的情感体验是比较具体的、单纯的、直接的,并且对情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多媒体将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搭配结合的立体场景,形成情感辐射力,叩击心灵,营造心境,让幼儿在欣赏与理解事物的过程中丰富情感体验。如大班社会《说谢谢》这个活动中,平时小朋友在得到伙伴帮助时随口会说“谢谢”两字,但为什么要说谢谢?说了谢谢后自己有什么感受?听到别人对我说谢谢又是怎样的感受?幼儿感触不深。因此教师结合多媒体为孩子们绘声绘色讲解故事《为什么要说谢谢》,围绕教学目标,与孩子展开讨论后,就紧抓契机给孩子们播放平时抓拍的一些孩子主动为班级做好事的片段,孩子们看到自己班级的小伙伴突然出现在“大屏幕”上,都兴奋得不得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七嘴八舌地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表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也纷纷表示今后要多做好事为自己和班级争光。可见,孩子们对这种教学形式非常喜欢,教学效果也相当明显:既扩大了孩子们的视野,又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更让孩子们获得了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化难为易,事半功倍

幼儿的认知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能把无法表现出来的抽象事物和现象具体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幼儿易懂易记,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也能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一剖析。巧用多媒体能让孩子们在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中运用多种感官发现规律、理解关系,使孩子们在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生活游戏中,幼儿对光往往比较感兴趣,喜欢跟小伙伴玩追影、踩影子等游戏,但让幼儿说说光线的构成和光有哪些作用时,幼儿就比较难理解,搞不懂也说不清。在大班综合活动《调皮的七彩光》中,为了让幼儿了解光的七彩效果,获得光与色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大胆想象、理解光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我从网上收集了关于《调皮的七彩光》活动的一些素材:七个调皮的光线宝宝赤橙黄绿青蓝紫、金黄金黄的向日葵、一派丰收景象的橘园、绿油油的草地、蔚蓝的大海、可爱的小螃蟹、结满硕果的菜园、以及一座光彩照人的彩虹桥;轻点鼠标,我快捷地制作了9张围绕《调皮的七彩光》活动设计的PPT课件。通过观察每一张生动形象的PPT,经过和同伴老师互动交流探讨,幼儿轻松愉快地感知了七彩光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植物有了光会变得五彩缤纷,果园有了光会变得硕果累累,小动物有了光会变得美丽可爱,人类有了光生活更加美好,小朋友热爱光、热爱大自然的情绪油然而生。在教学难点的解决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设计,能将抽象的概念制成具体的画面,化难为易,帮助孩子理解、掌握难点,保持学习兴趣。在大班科学《蝴蝶和毛毛虫》这一活动中,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展示,只是单纯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幼儿的兴趣不浓,很难让幼儿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这一过程。于是我从网上搜索了关于毛毛虫和蝴蝶的一些素材,以及毛毛虫转变成蝴蝶这一过程的课件,从卵———虫———结茧———咬破茧飞出变成蛾子———蝴蝶,自己配上解说,生动形象的画面和科学合理的解说牢牢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们既清楚又轻松地了解了蝴蝶蜕变的全过程。在大班科学《保护自己办法多》活动中的一个重点:了解动物各自的保护方法,有好多动物保护的方法只是一个过程或者只是一个动作,仅一张图片孩子们观察不到小动物保护自己的秘密,更激发不了孩子们热爱小动物的情感。于是我运用了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将一些动物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做成了动画,既形象又逼真,使孩子们能更真实地体验、观察到动物们保护自己的各种妙招:壁虎和蜥蝎断尾自救、螃蟹折腿逃生、海参喷射五脏六腑给敌人、乌贼喷墨迷惑敌人、黄鼠狼排出臭气麻痹敌人乘机逃走。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真实地展示了动物们的自救本领,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知识,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穷,从而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究自然愿望的达成。同时也让孩子们懂得了:在自然界,动物们为了生存,都有各自的逃生本领,小动物们可真了不起啊!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对文本的体验感知就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当学生体验了文本,才会对文本产生兴趣,才会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才会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从而真正理解文本。可见,阅读教学中体验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怎样才能真正的体验文本呢?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展开探索。

首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整合他们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九年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除了学生课堂上所学的课文和课后自由阅读的文章外,很多教师还向学生定期不定期的推荐精美时文。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一直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举三不能反一。学生浑沦吞枣式的阅读,并没有获得独特的属于自己的体验。读得再多,也没有效果或效果不佳。我鼓励学生在做读书摘记的同时做读书笔记。这种读书笔记类似读后感,不过并不要求字数。什么都可以谈,大至文章的思想内涵、行文风格、语言结构,小至文章中打动他的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等等都可以写,但要求他们写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感受.。我尤其鼓励学生由此及彼此地从文章中的生活延展到自己的生活。读到关于父亲的文章想到自己的父亲,读到《海燕》想到自己应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暴风雨,从《儒林外史》中看到了应试教育的众生像;从《鱼我所欲也》中体会到生活的种种选择……那些从书本上得来的间接经验,通过学生的想像和联想逐步转化成了他们自己的直接经验和体会。通过实现学生―生活―文本―学生―文本的循环,整合而来的体验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次,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有三种方法效果很好。1.诵读。汉语言文学本身在审美性上就具有音乐美、结构美和形体美的特征。反复诵读,体味语言本身的美感,诸如叠韵、双声在诗文中的应用以及体会排比、比喻、反复、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能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体验作者的语言风格,并体会作家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2.角色互换。以“如果你是……”和“如果是你,你会……”为互换形式帮助学生与文本展开交流和对话。比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我问,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像鲁智深这样的人,你喜欢吗?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学生说:我喜欢,因为他侠义、豪爽,所以我喜欢。有学生发言:我讨厌这样粗鲁的人,没有一点法制观念。也有的说:他心太狠了,三拳就打死了一个人……虽然学生们的认识水平和情感趋向不一样,但是这种争论涉及面广,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都在这样的交流中体验作品的艺术形象并有自己的评价。

最后,利用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亲自去体验、感受、理解和领悟。活动课相对于书本阅读来说更具有直观性,学生乐于接受。中学语文第三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的活动是关于至爱亲情的。学生在11月11号这一天,自编自导了名为“父亲之歌”的主题班会。他们的节目很丰富,有配乐诗歌朗诵,有反映现实生活中父亲境遇的小品,把涉及到父亲的电视广告连串再现,还有的讲述自己和父亲和爷爷的生活故事,表演得情真意切,很有感染力。第四单元是游记散文,它美在自然风光,美在人文景观。恰逢秋高气爽的时节,带着学生来到岳父庙前,瞻仰好凭吊这位精忠报国的名将,带领学生去园博园,去欣赏秋天的景色,一起在草地上朗诵关于秋天的诗歌和散文,感受秋天的气息……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表演等多种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生活和对人生的体验。这种直接性的体验是难能可贵的。

此外,老师还要充分鼓励学生对文本中呈现出的因素进行多元评价。文本中渗透出来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情感应该鼓励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独特的评价,比如在对《背景》中父亲形象这个人物的评价中进行分析时,学生对他的感受很复杂,也很多。有的尊重,有的鄙视,学生不满的理由是“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不潇洒。”如果教师不对学生们这些体验结果作出肯定性评价或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就无法激发学生体验生活、体验文本的动力。可见,体验对培养学生学好语文是如何的重要。

篇5

汗水是咸的,汗水也是苦的,咸的苦的,多尝尝,其实它很甜。

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事业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会出现。”

上学期学过有关于徐霞客的课文,历史里也学过,他一生在外游览大半辈子,亲自登险山恶水,进岩洞搜集标本,终于写成了《徐霞客游记》。在那些险山恶水,留下了徐霞客的不仅仅是足迹,更多的是他那辛勤的汗水。

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她顽强地与病魔战斗了30年。刻苦学习,终于自学成材,翻译和撰写了一本小说和散文。她难道不是努力拼搏出来的吗?她难道没流过又咸有苦的汗水吗?

还有,农民们如果不辛辛苦苦种下希望的种子,那么到了秋天,又哪来的收获呢?只有当他们吃上用汗水换来的粮食时,以前的苦,过去的汗水,吃得值得,流得值得。

最后,我还要说我的学习。我深知,当我埋头苦学,把全身精力都用来学习的时候,一定,很苦,要流太多的汗水。当我拿到好成绩的时候,我的心里会甜甜的……

我成绩不好

那是我题做得太少

汗水流得太少

方法不是很好

篇6

读罢他的评论集,我感慨万千:作者好读书,读书之多,是我所不及;作者爱读书,读好书,部部经典是我所不及;作者善思考,勤写作,精评论,且大量评论作品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是我所不及。

他的评论涉及面极广:第一辑“书与人”中包括余华的散文随笔创作、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残雪的《残雪散文》、张抗抗、孟晖及徐小斌的“名家漫步艺术殿堂”丛书、曹文轩的理论专着《小说门》、周一良的自传《毕竟是书生》、徐光和嵇箫桐合着的《教育无痕——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感悟》、余杰的随笔集《老鼠爱大米》、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唐?|的《晦庵书话》、丁言昭编的《郁达夫日记》、沈昌文的随笔集《阁楼人语》、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等小说创作;第二辑“秦之声”主要包括叶广岑的《梦也何曾到谢桥》等家族文化系列小说及其长篇生态文化札记《老县城》、张兴海的长篇历史小说《圣者老子》、何群仓的长篇小说《路上有狼》、赵丰的散文集《秋天备忘录》等;第三辑“序与跋”包括张芳红的诗集《花开的声音》、肖平的《肖平油画选》、何俊峰的散文集《故乡听雨》、惠智勇的诗集《峡谷履痕》、李志健的诗文集《人生履痕》;第四辑“编与读”主要包括“关于李明涛及其散文”、“关于景卫平的散文”和赵永武的短篇小说《离婚女人安小雅》等。

在作者所评论的诸多作家作品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四位:

第一位是叶广岑,之所以对叶广岑印象深刻,是缘于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及。前两次提及都是在第二辑“秦之声”中——首次提及是在《情绪·情感·情调·情境——读叶广岑家族文化系列小说》一文中,第二次提及是在《像大山一样思考——读长篇生态文化札记<老县城>》一文中,第三次提及是在第五辑“听与说”——《向叶广岑这样的作家学习什么?——在中国作协调研叶广岑挂职座谈会上的发言》一文中。读罢这些评论文章,我才得知着名作家叶广岑曾在周至县挂职县委副书记八年时间,而她的散文集名作《老县城》就是在挂职期间写成的。为了写作,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她至今未婚。《老县城》其实就是以“周山至水”为背景写成的长篇生态文化散文札记。为了这部札记,叶广岑先后两次扎进深山,体验生活。国稳社在第二次提及的文中写道:“全书分为《傥骆道》、《老县城》、《土匪们》、《老百姓》、《大熊猫》、《华南虎》、《众生灵》、《山与水》、《保护神》9章,以23万字和数百幅图片的篇幅,再现了迤逦的自然山水、古老的人文胜迹,为读者展示了悠久的文化传统、质朴的山乡风情。”并高度评价说“长篇地域文化札记《老县城》的出版,填补了空白,弥合了遗憾,使周山至水不再沉寂。在作家叶广岑之前,似乎还没有人这么系统地、历史地对这片净土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深层次的挖掘。”

另外,作者还在第三次提及的文中对叶广岑的精神力量给予了高度赞赏。他说“拿叶老师来说,她所经历的苦难,她所遭遇的坎坷,她成名前的默默耕耘精神,她抵抗风雨的心理成熟度,她生活中的人格完善度等等,我们具备吗?特别是她的坦然、大气和包容,我们具备吗?所以我们没能取得她那样的专业成就,是很自然的,也是公平的!......然而她带给大家的,却是一种氛围、一种气场、一种标杆、一种力量。这比什么都重要!”

这是作者读书时的思考,也是我之所以记住和敬佩叶广岑的真正原因。

第二位是何群仓。之所以记住他,是缘于自己与他有过两面之缘。他是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当时自己经熟人介绍,想加入西安市作家协会,就先后找他两次,为的是让他在《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登记表》上签字。首次找他,他没签,缘于我将表填错。第二次又找他,他不仅爽快签了字,还给我做了有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理论指导,令我感恩不已。没想到,何老师的名字却偏巧又出现在国稳社的评论文集中,且国稳社还对他的长篇小说《路上有狼》先后做了两次评论。首次评论是在《身份政治语境下的乡村叙事——评何群仓长篇小说<路上有狼>》一文中,紧接着是在《生死绝恋中的人性悲歌——关于<路上有狼>的文本细读》一文中。然而首次评论令我印象最深。在首次评论中,作者从“时代特征”、“地域特点”、“人性特质”、“戏剧特色”四个层面,对《路上有狼》从宏观角度做了精准的解读和评论。特别是“地域特点”部分的解析,令我印象颇深,尤其是小说中富有地域特点的语言举例,我都摘抄了不少,因为这些语言就活生生存在于我们身边,而我却不曾留意,更不曾将其用在写作中。然而这一点,却被国稳社发现,并在作品中加以评论,不能不引起我的思考。尤其令我汗颜的是,让我心怀感恩的人的作品,我至今竟然还没读过。然而国稳社却不惜笔墨对其作品精读细剖,令我备受震撼:我现在读书,难得有这种思考,这不能不说是国稳社给我上了很好一课。

第三位是张兴海。记住他,早在上高一时。那时,我在周至中学就读。学校聘请张兴海来校为我们做了一场报告。他的成名作《死囚车上的采访》就是我当时的班主任白一凡老师推荐的。我记得很清,白老师当着大家的面说“这本书写得很不错!”。这就是张兴海给我的初次印象,然而却由于白老师,我记住了这个名字。又令我意外的是,却不巧又在国稳社的书里见到了他。这就令我倍感亲切。于是跳跃式地就将书翻到了《水的诗学——长篇小说<圣者老子>意向解读》中。作者在该文中说“在结构原则上,《圣者老子》是一部不以故事见长、不以情节取胜的散文化的长篇小说,可以当作小说来阅读,随时翻览、随时中断,不会影响阅读效果。它的理想读者,更在乎的应该是其中丰沛的艺术含量、繁茂的文化元素和频密的意象安排。”尽管这部小说,我也未曾读过,但作者精准的点评,已经激起了我阅读的欲望。

第四位是惠智勇。记住他是缘于他就在我身边。惠老师几年前曾担任周至职教中心政教处副校长,当时也是我的领导。他爱文学,也爱写作。曾自费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散文集,一本诗集。而《峡谷履痕》便是他的诗集。当他好心好意将自己的这两部呕心之作免费赠送与我的时候,我只是随便翻翻而已,至今都未曾读完过。意想不到的是,国稳社却在《生活的歌者——惠智勇诗集<峡谷履痕>》一文中,对其诗作进行了精到的点评,还以诗集中《致爱妻》、《山村的石磨》和《山村剪影》为例,加以分析解读,并中肯评价说“他的诗,是其生活经验的高度浓缩,是其生命阅历的诗情观照,是一些十分质朴、非常结实的文字记述。”

现在细细想想,惠老师其人其作,果不其然。然而让我重新重视和认识惠老师的,却是国稳社的这部评论文集。

最后,他在文末除了对惠老师给予了充分肯定而外,还对其提出了切中恳请的建议:“智勇有他的使命——教书育人,有他的岗位——教育行政管理,在尽好各种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还秉持浪漫的诗心,可见他不是以此来装点门面闹着玩。既然有志于此,不妨沉浸古今中外诗史长廊,在经典的浩瀚里涵咏、揣摩、赏析、取法,不断加强艺术修养,努力写出更精粹、更含蓄、更富诗意的精进之作。”

难怪,国稳社能够成为西安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从他恰如其分的评论性文字中不难看出其高洁的人品。

篇7

一、引导学生细读语境

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作者在表达语言时所处的环境或场合,后者是文章前后段落和句子构成的某种语言环境。在现当代散文教学中,对文本进行解读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细读语境。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语篇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

在细读语篇语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把握某一字词或句子的基础上,也要挖掘前后文的内在联系,以弄清文章的整体构架,理解其中的深层意义。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上下文进行分析和思考。例如,在教授《囚绿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文中,作者说如果有自由选择房间的机会,他更倾向于选择朝东的位置,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然后找出原因。”由于一开始作者没有对自己的选择进行详细说明,学生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得到正确答案,同时在细读上下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绿”的深层含义。

细读社会文化语境是对文本中心思想和精神主旨进行探讨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社会文化语境时,要向学生介绍作者的个人经历或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例如,在教授《小狗包弟》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再通过PPT或视频向学生补充说明巴金当时处于时期,在那个特殊时期,养小动物被视作资产阶级作风,接着让学生再次对文本进行阅读,并在阅读后简要说明作者对包弟的情感变化过程。这样学生了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便可以在细读文本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鼓励学生细读情感

一般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抒发个人情感的重要载体,现当代散文也不例外。作者在对人和事进行描写时,往往都会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因此,为了确保学生充分理解现当代散文,教师要鼓励学生细读课文,分析文字的深层意义,以厘清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通常,当作者情感没有经历复杂的变化过程时,文本情感基调也非常鲜明、统一,这样学生基本能够通过自主细读文本,较好地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例如,在《故都的秋》一文中,开篇便提到北国的秋天非常清静和悲凉,所以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即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作者情感较复杂,教师则要指导学生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想象、融入个人感受来体会作者的心情。例如,在《荷塘月色》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不静到求静、求静到得静、直至出静的过程。教师要将文章分成多个层次和部分,让学生分段仔细阅读,以更确切地理解作者的心情。由于文章开篇便提到这几天心里不宁静,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得知作者此时心情是“不静”的,同时为了“求静”,作者决定去“荷塘”走走。关于作者是如何“得静”、“出静”的,作者没有直接用文字说明,而是将其隐含在景色描述中。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想象自己在心情不宁静的情况下,看到文章中描绘的荷塘月色会是怎样的感受。

三、帮助学生细读语言

有学者曾说,不论文字表述多么直接、明显,它总隐藏着深层的东西,这种东西或者是情感,或者是口气。由此可见,文学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它的背后总有着深层次的意思。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现当代散文作品中的深意,教师要指导学生细读语言,揣摩文章的字、词和句子,使学生了解其具有的特殊意义。

篇8

中秋节活动主持开场白

甲 月在水里,月在天上;月在画里,月在心上。 今日,我们放飞所有梦想,去打捞那轮美丽的月亮。

乙 月是期盼,月是挂牵;月是幻想,月是浪漫;月是思念,月是圆满。今日,月圆如盘,看不见残缺的遗憾;

甲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中秋之夜月色皎洁,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现在由徐珊同学为我们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中秋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除汉族外,絮占、回、苏、壮、布依、朝鲜等族也过此节日。跟中因古代秋天祭月的礼制有关,中秋节在每年阴历八月十五举行,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是农历一年中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由于八月十五在秋季七、八、九三个月,是居中的日子,所以叫做“中秋节”。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篇9

这里就正是秋天。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

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

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的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模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但是树有过忧伤吗?

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吗?

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本能的回忆和依恋。

荒野是那么寥廓;

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

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

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我只是觉得,树在中国北方像流窜深山的小股残匪一样悲惨。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篇10

静下心来,留出时间去看上一部离青春不远的电影,或是贯穿了青春的几本漫画,也可以听听有关青春记忆的歌。不要着急,青春不会跑得比你还快,一个休止刚停歇在青春的开始,后青春期的故事也才刚被你打开。

就算你“初老”了,也不要紧,时间像一位默契的友人一一

在你打开后青春期的扉页时,它也绝对不会辜负你。

一天至此,延续一生 天卫一

一个故事,讲了好久,最后以“车祸”这种无差别的意外作为结束。

虽然为了商业,当今的电影总要带上点“”的味道,可在《一天》这样的电影里,你只会觉得,“”真就只是生活的注脚,柏拉图在《一天》里又赢了,在导演罗勒·莎菲这里也赢了,在德克斯特和艾玛这两位男女主人公身上依旧赢了。

尽管《一天》的票房并不出色,可这并不影响它在我心里的位置。

几乎《一天》的全部镜头都足够英伦,跨越那么多年的感情,看起来都是又青春又自然、又桀骜又深入每寸心角的。故事不太难懂——本想寻找玩伴的德克斯特,遇到了艾玛,接着就是贯穿了多年的,两人的爱恋。虽然一句话完全不能详细地道出《一天》的精髓来,可是剧透还是要规避的,我只想谈谈,我对《一天》的情感。

它被拍得像极了一部散文,有了安妮·海瑟薇及吉姆·斯特吉斯的演出,这篇散文就像有了优美又深入人心的长句。安妮-海瑟薇就是艾玛,而吉姆·斯特吉斯就是德克斯特。

而两人的“一天”也被赋予了深厚的底蕴,感情就像红酒,越是陈年,才越算得上是佳酿。你舍不得放手,也不敢放手。一年的一天、两年的一天、十年的一天,多少年的一天。

所以想想“宛如初见”,并不是矫情的文艺腔。放在时间、放在情感上,也放在能珍惜彼此的人身上,也就有了别样的意义,就像躺在满是青色的坡道上的德克斯特眼里出现的那样——

关于艾玛的最初的流光。

关于自己和她的青春的最初的爱意。

或许德克斯特会想,真的是艾玛,给了自己青春里最弥足的温度。

“每一年的那一天。”

高桥七美和矢野元睛的往事 董三金

我本应该给这篇短评起个更文艺些的名字的,这样做的话,一来对得起自己的假·少女·文艺的身份,一来又真切地点明了这部漫画的主题——青春,总是多少会和文艺挂钩的吧。

“很好看的故事啊!”和朋友A子推荐时我这么说。

“被先后改变成了Tv动画和电影呢!”和朋友B子推荐时我所言如此。

“销量突破一千万部!”和朋友c子推荐时我拿出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其实,被凝结在感叹号里的喜欢和冲动,我挺明白这些情绪来自哪里。

不过时的少女心,不过时的初恋,不过时的那个“他”,以及不过时的、在阅读《我们的存在》时心里泛起的既酸又温暖的心情。就好像含着一块方糖,融化了,便甜到心里去。

高桥七美是青春的,被大家喊成“七七”也是青春的。

矢野元晴是青春的,被大家奉为“年纪里三分之二的女生都会喜欢他”也是青春的。

可是,只有高桥七美不算够,只有矢野元晴也不算。就算再退一步,把阿竹、山本和亚希子都算上,也还不算够。那,怎么才算够呢?

从高桥最初遇见矢野,到最后两人终于功德圆满,这中间经历的人、事、物、时间的变迁、所有人的成长,把它们都算上,大概才勉强算够吧?

还穿着水手服的年纪。转校这件事还被看做“惊天动地”的年纪。还会为暗恋的男生默默掉泪的年纪。初人社会的年纪。在结婚与回忆面前飘摇不定的年纪。终于和他在—起了的年纪。

好长好长,十几年吧,在人生里占了重要的分量呢。

所以,我也悄悄地想了想,下次如果再要和哪个朋友推荐《我们的存在》,一定要把自己的话改成“这可是有关高桥七美和矢野元晴的往事!”。

对,《我们的存在》,就是一部有关高桥七美和矢野元晴的往事的柔软史诗。

浩渺之声 号号君

澳大利亚曾有一位童星,以7岁的幼龄混迹演艺圈,不同的是她并未像其它童星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渐失人气。在很年幼的时候,关于音乐她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为心爱的球队Sydney Swans在主场唱国歌。过程中少不了这样那样的波折,但是不会放弃的人始终不会放弃。最后,SONY唱片签下了她——Delta Goodrem。

我知道Delta,是从第二张专辑《Mistaken Identity》开始。“对胃口”、“一见钟情”……怎么说也好,我迷上这样一位女歌手。她的唱腔,面容,坚强且积极开朗的性情,登时变作我心头爱。

Fragile,第一次听它的场景是放着音乐收拾着行李,准备次日飞到离家大半个中国之遥的大学。将离的心境影响也罢,钢琴与女声的契合太动人也罢,Delta的声音伴着琴音初初响起时,不由停下手来——是一首使人极愿意调大声音去听的歌,华美坚韧的音质演绎着似有若无的忧愁。推荐给友人之后,约莫一首歌的时间,便过来了一个微笑表情——这首歌使她想起了白纱,想起了秋天的皇后镇,明亮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