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05 18:1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故事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
1、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媒体设计:
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
2.填字成词。
自相()盾画龙点()()()充数张口()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篇2
【教学过程】
一、轻松谈话,激发兴趣
1.激趣:我们平时听的故事都是别人讲给我们听,如果我们自己能编故事,然后再讲给别人听,是不是很有趣?
2.引入: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编“神奇的故事”。
二、借物想象,合编故事
1.启发:神奇的故事怎样编呢?我们可以借助一定的物体,把普通的东西看成具有神奇功能的物体试着想一想。
2.想象。(教师依次给学生出示四幅幻灯片)
⑴(展示第一幅幻灯片:毛笔――神笔马良):普通的毛笔变成了神笔,看,像神笔马良一样,你们想想会发生什么?
⑵(展示第二幅幻灯片:蚕豆――聪明豆――爱因斯坦):假如蚕豆变成了聪明豆,你们谁想要?有了聪明豆你会超过爱因斯坦吗?
⑶(展示第三幅幻灯片:房子――长翅膀的房子):当你拥有长翅膀的房子的时候,想一想,会发生怎样神奇的事?
(进行以上每个环节时,学生思考,教师相机抽几位学生汇报自己精彩的想象,教师做简要的点评)
⑷(展示第四幅幻灯片:闹钟――汽车――电脑――树――衣服):当你看到这些东西时,你认为它们会有什么特殊的功能?看谁想得最合理,最有趣。
(尽可能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象,教师巡视指导,并确定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发言)
3.编故事: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下面我请大家分小组合作编故事。
⑴出示要求:①组内合作伙伴共同商量,确定一样物品,并共同商议物品的特殊功能。②合作编故事:你们是怎样得到这件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的?有了这件特殊物品后发生了怎样神奇的故事?③确定组长,组内交流各自编的故事。
⑵学生分小组合作编故事,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三、交流故事,启迪智慧
1.提出要求:说出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声音响亮;认真倾听。
2.各小组推荐一位代表讲故事,分享成果。
3.教师即时给予适当的点评,特别是对学生在故事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趣味性以及用词、语言等方面作引导式点拨。
四、动笔写作,多元评价
篇3
缩写故事
教学目标
1.
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
2.
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3.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
难点: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故事《草船借箭》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出示故事《草船借箭》)同学们,谁能给我们概括一下,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呢?(学生看故事,自由发言)对比一下原来的故事内容和你们讲的,有什么不同?(学生自己讲的比原来的内容短)那么故事的情节完整吗?(完整)你们能听清楚来龙去脉吗?(能)像刚刚同学们这种用概括的语言来讲故事的方式,我们就称为缩写。(板书:缩写)但是,口头表述的和我们书面表
达的,还是有区别的。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缩写故事。(板书:缩写故事)
二、
启发思路
1.
理解什么是“摘录和删减”(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不要改变故事的原意)
2.
理解什么是“改写和概括”(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或者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中具体的描写改得更简洁)
3.
结合实例,理解概念
齐读《猎人海力布》1-4自然段缩写,对照原文,看看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改写,哪些句子是概括。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删减:在,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
(改写)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要送给海力布许多珍宝。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概括)
4.在保留原意的情况下,什么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故事的引入部分一般可以删去,故事的主人公、起因、经过、结果必须保留)
三、
习作指导
以《猎人海力布》5-6自然段为例,进行讲解:
来到龙宫,老龙王十分感激海力布救了小白蛇,要重重地酬谢他。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没拿,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1.
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可以删减?(“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
2.
哪些地方需要改写?(海力布什么珍宝也没拿,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要怎么改?(海力布什么也没拿,只是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
3.
剩下的内容要用什么方式缩写?(概括)
4.
结合上面删减和改写的内容,概括这两个自然段。
(海力布来到龙宫,龙王想送他珍宝表示感谢,海力布什么也没拿,只是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龙王稍加思索后就给他了。临走时,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不要忘记刚才它说过的话,海力布谢过小白蛇便回家了。)
5.
除了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之外,还要注意两点:1.不能改变故事的原意;2.改写之后的语言必须通顺。
6.
学生交流并练习概括其他自然段,师巡视指导。[来源:学,科,网Z,X,X,K]
四、
习作点评
选择其中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最好有优秀作品和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学生对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五、小结
总而言之,缩写故事就是要注意以下三点:[来源:学#科#网]
第一,
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也就是说,缩写不允许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要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保持原文人物的基本特点。
第二,
要按缩写的要求将原文的篇幅缩短或者去掉部分描写语句,或者把有些次要事件加以概括,或者删去无关紧要的介绍。
第三,
要衔接自然,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
板书设计
摘录和删减
缩写故事
保留原意,浑然一体
改写和概括[
教学反思
篇4
设计特色:利用网络平台为小学古诗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它作为一种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通过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使他们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一、读一读。说一说,感知古诗大意
1 引趣导入。①(出示谜面)“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蹬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师:猜对了,它就会跟大家见面。(设计意图: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师: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鹅在水中游泳唱歌,他非常高兴,就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古诗《咏鹅》。(板书课题,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介作者迁移兴趣,引入自读古诗。)
2 感知诗意。①播放课件(网络首页面设置骆宾王的图片以及《咏鹅》的“古诗吟唱”和书法欣赏),让学生边听舒缓的乐曲,边看图,并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图上的内容具体地说出来。②师:同学们,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就是这幅图画,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③师:谁能完整地把你看到的、听到的画面连成几句话?
在美的氛围中,学生启动了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描绘出了优美的意境:有一个美丽的湖,湖边长着嫩绿的草,开着鲜艳的花。湖水清清的,水中有几只大白鹅,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湖面上,红红的脚掌正悠然地拨动着。湖面上泛着微微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金光。偶尔,大白鹅昂头叫两声,好像在唱着欢乐的歌……美的形象跃然而出。(设计意图:借助课件,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感受,形象感知诗中描绘的景色,从而让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开拓了思维,训练了语言,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①师:读好一首古诗,必须读出节拍,读出重音,读出感情。请大家先读一读,然后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行诗、一句诗或整首诗读给同桌听。②(播放录音)听读整首古诗。③师:相信你们也能读得这么好。请大家自己练习读。(垒)全班同学有节奏地朗读。⑤小组、个人比赛读。
(设计意图: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但刚学古诗的一年级小学生不懂这些,靠老师的讲解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
三、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领悟古诗情趣
①欣赏动听的歌曲(古诗词吟唱)和美丽的画面。②师:你们觉得大白鹅可爱吗?你们喜欢吗?骆宾王喜欢大白鹅,就写下了这首诗。那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大白鹅的喜爱呢?比如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背诵有关鹅的儿歌、跳天鹅舞、讲鹅的故事等等。③纳入校“古诗词吟唱会”班级表演节目。(设计意图:在学生整个学习活动中,时时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伴随着学生的活动,教师适时调控,使学生的身心始终处在高度的兴奋和激动之中。)
四、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巩固古诗
[教学反思]
(1)古诗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练、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现在的时代较远。写的人和事都和学生实际相距甚远。这些都给小学生学习古诗,体味古诗意境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古诗教学应该打破常规,调整课堂结构,改变古诗教学由老师牵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做法,利用网络提供学习的平台,通过色彩鲜艳的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提供给学生学习古诗有关的背景材料,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让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达到学生喜欢学习古诗的目的。
篇5
关键词 学情教法和谐高效思维对话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
本节课是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勾股定理》中第2节课内容。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原则的指导下,本章第1节通过数方格和割补图形的方法得到了勾股定理,本节则通过代数计算和作图验证的方法获得了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有关边的条件,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设计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实践验证,即加深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发展了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教材在引入课题和例题设计上,重视体现所授知识的文化价值和实际应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凸显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数学教育价值观,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本节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准确地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述判别条件以解决问题。
(二)学情。
学生在第1节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这为本节学生自主探索给出的三个数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都得到一定的训练,在本节中,将进一步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在学生的练习中发现不少学生不能用较准确地数学符号语言表述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本节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和练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使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同时,能熟记一些常用的勾股数。
(二)过程方法。
经历探索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有关的历史资料,使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文化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愿望。
三、教法和学法设计
(一)教法设计。
新课程教学理念特别关注探究学习,要求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本节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教师只作适当的组织、引导,并且根据课堂的进度,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设问,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探究,思考,充分体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理念。
(二)学法设计。
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主体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由此可知,教学的最高技巧在于,使学生能主动地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并能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课堂上,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及其好奇心设疑、解惑,从而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本节知识的目标。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及白板
五、教学实施过程
本节教学将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一)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1.知识回顾。
师:请回顾勾股定理的内容,举手回答。
生:认真回顾,然后抢答。
[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带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及时复习学过的内容,并为本节探索给出的三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以铺垫。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1所示,技术员量得这个零件各边尺寸如图2所示,就能肯定∠A和∠DBC都是直角,这是为什么呢?
学过本节勾股数的知识,同学们就能轻松地解决这一问题了。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情境问题紧扣课题重点,并点明了知识的应用,学生明确了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在学习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运用你的才能,解决下面的问题。
1)下面的三组数中,每组中的三个数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A. 3 4 5B. 6 8 10 C. 5 1213
2)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长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
3)根据上面的实验,你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请用文字语言表述。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我设计了上面3个问题,通过这3个问题,学生经历一定的思维过程,通过计算、操作验证、归纳猜想获得了对所要学的知识的初步认识。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了数学学习的主人,并能很好的发展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合作交流,成果展示。
1.学生先交流上面3中1)的结论,然后继续下面两问的学习。
2.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
3.师:请同学们表述一下自己发现的结论。
生甲:如果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师:一开始,你不知道这是直角三角形,怎么能说它的边是直角边呢?
生甲: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师:很好,表述语言简练而准确。
师:上面的结论我是这么记忆:如果三角形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样记忆的优点是我们应用的时候会很方便,稍后请同学们尝试一下。
师:习惯上,我们用a、b表示两条较小的边,用c表示最大边,那么上面的结论用数学符号语言怎么表述?
生乙: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师:很好。对于这个结论谁还有疑问吗?
生丙:老师,我们用几个例子得出这个结论能肯定正确吗?
师:丙同学很有数学思维,老师很欣赏你。我们得出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因为在初三我们会学习这个结论的证明,而经过证明的结论就是正确的。
师:还有问题吗?没有了?那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到现在为止,你学了哪些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生丁:两种。一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二是今天学的。
师:很好。丁同学很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归纳,我们同学头脑中已经储存有很多知识,在学习新的知识后,要善于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这样才能掌握得牢、快。
师:现在,我们可以解决一开始的问题了。
学生给出答案,教师强调步骤。
师:用上面的判别方法判别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主要的步骤是:首先计算a2+b2,接着计算c2 ,再看a2+b2是否等于c2,若相等,就做出是的结论。
学生记忆后,给出勾股数的概念。
师: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在古代,埃及人和中国人就已经掌握并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了,同学们阅读课本提出的问题,小组内解决。
师: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勾股定理和今天学习的判别方法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悠久的历史,它们的发现和应用水平也是评价一个民族文明的一个标志。这样的知识,下面我们就通过练习来掌握它。
[设计意图]:在上面的环节中,通过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通过师生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予以肯定、表扬,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享受和谐的数学课堂。接着教师和学生进行思维对话,先通过直观准确地文字语言掌握重点,然后上升到符号语言,达到知识的符号化。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的严谨和逻辑性,同时帮助学生把新的知识融入到已有知识结构中,达到了使学生在自身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的目的。掌握了基础,在教师的强调中,水到渠成地突破了难点,实现高效、发展学生能力的目标。最后,解决课本的情境问题,凸显知识的价值,实现课堂三维目标的统一。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下列4组数中哪几组数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能的几组数中,哪些是勾股数?哪些不是?说说你的理由。
(1) 15,36,39(2) 0.7,2.4,2.5 (3) 6,9,11 (4) 6,8,10
学生练习后,教师立即点评。
师:判断第一组数,老师发现有更灵活、更快捷的方法,哪位同学也找到了这种方法,请说一下。
生戊:我发现计算三个数的平方和很麻烦,就倒用了平方差公式,先算
392-362=(39-36)(39+36)=225=152
师:很好啊。思维真灵活啊。公式a2+b2= c2当然可以变形为c2b2=a2,同时你还注意到公式的倒用,真是了不起啊。其他同学会了吗?
生:会了。
师:第二组数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可为什么不是勾股数呢?
生己:因为满足a2+b2= c2条件的三个数就可以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而勾股数必须是满足上面条件的三个正整数。
师:真不错啊,你学习勾股数的概念是抓住了关键啊。我们学习有关概念就应当这样学习的。
2.如果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一个相同的倍数,得到的三角形还是直角三角形吗?填写下表,并计算第一列每组数是否为勾股数,它们的2倍、3倍、10倍呢?对于勾股数你会有什么猜想?
3.如图3,ABC中,AB=6,AC=8,BC=10,AD是BC边上的高,求AD.
[设计意图]:“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所追求的。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学生对判别条件和勾股数的概念的掌握,使学生系统的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能多得,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四)自我评价,检测反馈。
1.学习体会,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使学生明确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自己掌握了吗?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分析概括能力,并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更加清晰。
2. 当堂检测
下面几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9,12,15B8,15,17 C2,4.8,5.2 D7,12,15
如图4,小明要检验桌子表面的AD边是否垂直于AB边,他用皮尺量得AD长60厘米,AB长45厘米,他还要怎样做,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呢?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的检测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机整体,它能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及自身素质的发展。检测对于师生双方都起着反馈信息的作用,通过检测,教师了解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会反思自己的教学,以争取更高效的教学活动。而学生通过检测,明确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灵活运用的情况,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扬自己的优点,有针对性的改正缺点,以取得更有效地发展。针对这些要求,我设计的两个练习中第一个练习,是考察学生基础掌握情况,而第二个练习,则是考察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篇6
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9―0057―01
新课改后,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本中增加更多需要背诵的篇章,同时古诗词在课堂教学中流露出哲学思想与价值观念,以及其他艺术特色。本文笔者结合人教版语文教学事例,针对教育改革下小学古诗词设计思想以及教学方式提出了提高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深挖古诗词的设计思想
1. 使学生通过品味课文,感受古诗语言的魅力。古诗词大多数都出自名家的笔下,从古至今被学者铭记以及传颂。小学古诗词具有简单精炼、寓意深刻的属性,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应该设立一个准则,即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以及审美格调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一些语言表述的技巧,换句话说就是使学生表达的思想或者观点富有一定的诗意。总之,在对古诗词进行设计时,培养以及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审美能力,应该作为设计的出发点,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中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以及强大的吸引力。
2.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思想境界。在对古诗词进行设计时,应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设计工作的基点,将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作为重要的设计思想。只有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才会体会诗人的思想高度,是抑扬顿挫,还是豁达向上。另外,诗人在构思方面不是平淡的,也需要发挥想象力去深化一些思想,所以说,小学古诗词在设计方面必须融入培养学生联想能力的模板,这样学生才不会感觉深奥的诗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带有多种感彩的。
二、探究古诗词的教学方式
1. 在教学中应用比较方法。所谓的比较教学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有意地将类似的或者有一定关联的两个或多个古诗词的写作风格相对比,当然,也可以比较诗词间的思想内涵,通过分析总结环节,学生在比较学习中强化了对小学古诗词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古诗词的作者相比较,通过对比分析他们的生平经历,去感悟他们的内心境界,是仕途顺畅还是郁郁不得志。例如,诗仙李白的诗风带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在《静夜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将自己的思想情怀通过月光淋漓尽致地吐露出来,他的写作风格是高涨的,在仕途失意的人生中,他的生活态度仍是乐观豁达的;而诗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从诗人沉闷压抑的诗句“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能够体会出这位现实主义派的诗人对穷苦大众的同情与关爱,因此他曾写出这样的经典绝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总之,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善于利用比较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的诗词风格,为他们写作风格的培养提供了参照。
2. 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普遍被应用,它自身具有良好的视听效果,视频以及丰富的图文资源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才更加愿意探索古诗词的深层含义,小学古诗词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多媒体可以通过图片资料向学生传递古诗词中所勾勒的场景信息,在学生的感官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此时他们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多项能力必然得到全面的培养以及锻炼。
篇7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初步体味创作诗文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语境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春天的乡村是一幅什么景象?春光明媚、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欣欣向荣,真是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图画。
2、释题:
齐读课题,在这儿“新市”是地名,现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那么“宿”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同学回答:住宿。
二、学习古诗
1、介绍作者
杨万里是南宋文学家,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以写自然景物为主,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被称作“诚斋体”,他的作品也叫做《诚斋集》,并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是诗人途经新市,住宿在这里,见景生情,有感而发所写的一首诗。那么同学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宿:是指住宿,留宿。新市:是一个地名,就在现在的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指的就是徐家客店。因此,诗题的意思就是:留宿在新市徐家客店。
2、理解诗意
①读诗的前两句
②想想画面,理解诗意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从第一句开始,“篱落疏疏一径深”,在这句诗中描写的有“篱落”和“径”,你们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吗?篱落,指的是篱笆,一般在农家小院的周边都有一圈用竹子等围成的围栏,叫作篱笆,那么杨万里见到的是什么样子的篱笆?诗人说了,是稀疏的篱笆,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对,疏疏一词。课文中也有注释,疏疏的意思就是稀疏,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径,径,我们可以给它组个词:路径。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路?“一径深”,说明这是一条很长,很深远的路。整句诗的意思就是:稀疏的篱笆傍,有一条深远的小路。接下来我们再读诗歌的第二句“树头新绿未成阴”。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因为是春天,树上的枝叶刚刚萌芽,所以诗人说是新绿,还不是很茂盛,还没有形成树荫。未成阴,就是还没有形成树荫。所以连起来解释就是:树上萌发的新绿,还没有形成绿荫。同学们,你们能感受到这样的景象吗?虽不是郁郁葱葱,但也能让人感到生机勃勃,春天的景象已然尽在眼前。现在大家就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下这两句诗。.....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诗中稀疏的篱笆,悠长的小路,树上萌发的新绿。
③读诗的后两句,理解后面的意思
刚刚我们想到的、感受到的是一幅乡村静谧清新、质朴的春天景象,那些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又看到了一副怎样的景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谁能说说这两句诗写是抓住什么来写的?我们一起来看,这两句诗中描写的有“儿童”、“黄蝶”、“菜花”。儿童在干什么?儿童在田间地头跑来跑去,追赶着黄色的蝴蝶,而蝴蝶却飞进一片黄色的油菜花中,和油菜花混成一色,找不到了。在这两句诗中,大家除了能够感受到儿童追赶蝴蝶,而蝴蝶却飞入一片菜花中的景象,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感受到在田间地头,蝴蝶在花草间翩翩飞舞,小孩子在“急走”,也就是奔跑,追赶蝴蝶的样子,似乎还能听到他们在追赶蝴蝶时的嬉笑声,欢呼声,还有蝴蝶飞入菜花中后的失望的叹息声。原本静谧的、花黄树绿的乡村,因为孩子们的嬉闹,变得热闹了,构成一幅和谐而生动的画卷。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看到这幅景象,心里一定也是欣欣然,脸上带着笑意。
三、诵读古诗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一遍。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篇8
摘 要:骨外科的实习教学一直是外科临床教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对每一名临床医学的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是在进入临床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它将平时在外科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于实践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可以根据临床的症状和表现来对此进行诊断及治疗;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冷静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骨外科学;实习教程;设计
收稿日期:2011-06-12
作者简介:曹丽梅,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临床医学院,学历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教学研究工作。(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57011)
实习对于每一名临床医学的学生来说,都是在完成学业时必走的一个阶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实践的阶段。在老师带教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理论,不断的总结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独自根据临床症状来诊断及治疗,为日后进入工作中打好牢固的基础,将理论结合实际,培养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骨外科学是一门内容繁多的学科,在临床的教学中遇到的情况也比较复杂,涉及合并的情况比较多,对于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由于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不断的更新,对于自身学习要求得提高。现将临床骨科学实习安排的教程及效果进行分析。
实习教程设计
骨科是临床学科中急症突况较多的可是,对于突入提来的情况,医护人员必须冷静观察、沉着应对,仔细检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后果,要求实习的学生要从基本的无菌概念开始,培养一种临床物理检查能力和临床思维辨别能力,学会在仪器检测的基础上判断和定性,最终对疾病确诊。
1、权利和义务
向实习生说明院方的对于实习生的规定和科室内的教学制度,应指派优秀的临床专业医师进行带教,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使临床教学可以顺利的开展,指导开展临床教学实践,保证医学临床教育过程中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应把安全放在首位;确定骨科医学临床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确立教学意识,积极讲解指导。
2、理论结合实际
2.1 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辨别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结合实际的病例来讲解,在老师的指导下,先进行局部解剖的考核,让学生接触观察患者、检查体征、询问病史、分析讨论病情、书写病历、填写检查单和医嘱。详细收集整理病例,详细全面的检查、结合经验辩证分析病情、确定结论,具体实施治疗。外科非常注重实践和操作,需要更多的参与和体会理解,临床实习从练习基础技能开始,比如换药、缝合、拆线等。带教老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指导学生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开展技能训练,规范化培养。
效果分析:培养并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的熟练程度,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可以适当的安排学生参与一些门诊和急诊的小手术和常规操作中,需由带教老师进行示教手术,规范准确操作,再详细讲解解剖结构,老师要做到每个动作和步骤都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这样做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外科的基本操作技术[1]。
2.2 提高查房质量
临床上的查房与必须由带教老师带领查房,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询问病史、检查体征从而了解症状,带教老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情况、掌握知识的熟练度和处理能力来不同安排,必要的放手,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及时帮助他们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断病情,更准确的把课本中所要传递的东西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让知识同实际结合起来,也能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学生观察老师是怎么从具体患者的表现,来结合实际的情况作出诊断的,从而对症制定出治疗方案。
效果分析:可以将教学查房作为必要的教学工作,使之科学化、多样化,从而提高骨科临床实习的效果,为学生以后步入工作岗位理清道路。 2.3 组织病例讨论
带教老师可以组织让学生旁听参与到病例分析、手术方案讨论中,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纵向思维和横向联系的能力。让学生认真准备,创新思维,踊跃发言,通过病案讨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了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的认识,而且从深层次上了解了疾病从发生到发展、治愈的全过程。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实习医师的临床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可以邀请专家、教授专门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及思维方法进行病情讨论,可以让学生从老专家、教授身上学到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思维方法。让学生参与病例讨论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效果分析:学生专业理论即使再丰富,毕竟缺少经验,对于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缺乏其纵向联系,所以组织讨论病理很好的弥补了一点,在参与讨论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详细的接触了症状和患者的描述,学生要系统的进行分析,从可能引发症状的疾病中确诊出一种,这就联系了学生横向联系方式和思维方法[2]。经常有选择性的安排专家专题讲座,不仅有助于实习生、学生与专家之间沟通知识和经验,而且有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地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PBL教学法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PBL是以答辩、问答的学习方法,在老师的辅导参与下以小组相互讲座方式,围绕着某一具体问题或特诊情况进行讨论,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可以查找翻阅资料,分析临床特点,最后提出诊断及治疗意见,讨论结束,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3];多媒体教学是采用图文的方式播放手术及治疗的相关信息,有很强的直观性和交互性,资料便于保存,用于学生的查阅。也可以通过手术室摄录设备连接到课室,让学生能够全过程的观察手术的操作。
效果分析:PBL教学法在讨论问题及学习过程,有老师的指导,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多媒体课件方便老师结合一些手术中操作情况进行讲解,图文并茂,突出重点,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4]。
3、总结
设计性实验的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理解知识的能力,而且开拓了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辉,邹昌旭,李庆云.解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4):353—354.
[2]刘磊,田卫东,李声伟,等.在医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2):161—162.
篇9
关键词:幼儿园;全语言教育理念;故事教学活动;设计
在幼儿园教育中,语言教育不可获缺,而在语言教育中,故事教学不可获缺,故事是幼儿接触和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户,深受儿童的喜爱,将故事教学法融入到幼儿语言教学中,不但能够丰富儿童的语言知识,而且能够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在幼儿园教学改革日渐深入的今天,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对全语言教育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应用到语言教学中,为儿童设计有趣、有效的故事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有效性,使幼儿语言水平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融入全语言教育理念,注重故事活动设计原则
全语言教育理念于20世纪在美国兴起,这种教育理念不但融入了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而且吸取“学习者中心”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传统语言学习将语言划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的观点,认为语言的学习不应该被分割成不同的“技能”,而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让学习者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掌握语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语言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传统的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写字,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将全语言教育观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故事教学法,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故事活动[1]。在对故事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原则:第一,整合性的原则,即各个故事活动之间应该具有联系性,从整体上提高儿童语言水平。第二,生活化的原则,即故事活动应该与现实生活具有联系性,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欲望。第三,建构性的原则,即故事活动应该以幼儿兴趣相符合,让儿童能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第四主体性的原则,即故事活动的中心应该为儿童,让儿童能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自主获取语言知识。
二、创设丰富的故事情景,激发儿童参与积极性
在教学中,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只有在活动过程感受到乐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接下来的活动中。因此,在对故事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景教学法的应用,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将儿童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儿童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其中。但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全语言教育理念中的生活化原则,从儿童实际生活环境出发,创设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提高儿童兴趣。例如,在“大树妈妈的信”这一故事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上做出秋天的背景,并对教室或者活动场所进行布置,营造出秋天的氛围,然后给儿童朗读故事,并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儿童在活动产所找到“收信人”,如,变黄的小草、水变凉的水池等,让儿童亲自感受秋天到了大自然会发生的变化。随后,教师引导幼儿对故事进行复述,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幼儿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儿童细心观察的习惯。
三、提供丰富的故事材料,引导儿童自主探究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往往需要从感知开始,杜威曾指出,调查研究是儿童四种本能之一[2]。如何充分将儿童的这种本能利用起来,应该从从全语言教育理念的建构性原则入手,让儿童主动对探究过程进行建构。因此,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故事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故事材料,并引导儿童对这些材料进行观察、记忆与探究,充分将儿童在语言方面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出来。比如,教师可以应用“动物脚印的不同”为儿童创建故事活动,在活动前准备好相应的绘画工具,给儿童讲一个雪地上发生的故事,重点指出雪地上出现了扇子、竹叶、梅花等图案,让儿童猜测是哪种小动物画上去的,随后引导幼儿自主将各种小动物的脚印画出来,并让儿童想象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中留下脚印的。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提高幼儿对各种小动物的认知能力,丰富儿童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够培养儿童自主创作的意识及能力。
四、注重故事活动的游戏性,发挥儿童主观性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故事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应该充分注重故事与游戏的融合,以儿童的兴趣为依据,设计出儿童喜欢、能够接受的活动方式,实现“寓教于乐”,将儿童主观性充分发挥出来,以提高儿童应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在给学生讲《小红帽》这一故事时,把大体的故事内容告诉儿童后,给儿童播放这一故事的动画片视频,随后组织儿童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儿童分别扮演小红帽、大灰狼、外婆等角色,让儿童模仿这些角色说话的语气说出相应的台词。这样,不但能够让儿童亲自参与到故事活动中,而且能够让儿童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自主创编故事,在讲完了一个故事之后,引导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力,对故事进行续编,比如,在讲完《丑小鸭》这一故事后,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想象:在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丑小鸭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儿童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小故事的情景,并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儿童互相分享这些小故事。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能够提高儿童组织、应用语言的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幼儿园教育改革日渐深入,人们对幼儿教育中语言教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而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故事活动较为常见,也比较重要。在应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注重全语言理念的引入,注重故事的选择及故事活动的设计,以提高故事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保证儿童语言水平提升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杜诗函.幼儿园语言故事创新教学的实践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9):28.
篇10
本课剪纸故事是融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为人物,表现形式是非对称性的独立纹样。剪纸故事要求学生大胆地直接剪出人物外形,用刀刻划出人物细节,并将剪、刻完成的人物形象经组合粘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剪纸故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剪纸的形式,表达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情和了解的故事,借以抒发内在蕴涵的情感,同时通过对剪纸这种独特形式的学习来和民族艺术更为贴近。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08课 剪纸故事
本课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08课 剪纸故事采用了大量的学生作业,都是学生课堂即兴所作,内容表现出儿童的生活和情感。对学生来说,更具有亲近感。这些剪纸人物造型大胆简练,对于美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很具启示性。
教材中安排了制作步骤、小提示,可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教材中还呈现了一组人物所用的道具,学生在制作相关人物时可以用这些道具来搭配,借助于道具所体现的工具特点将有助于确认表现剪纸人物的身份。
学习屋中选用了民间剪纸作品《老鼠上灯台》。学习屋的内容旨在激发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兴趣,可让学生由此出发,在课后利用互联网及图书馆的资源,深入对剪纸艺术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思路
本课学习内容为剪纸人物,不但要剪出人物的造型,还要能在此基础上挑选合适的人物经组合构成新的画面并编辑成有趣的小故事。
本课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随意剪出人物的外形,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应该让学生抛开对称规则,依靠视觉平衡和对人物形态比例的基本了解,按自己的意愿剪,尽量做到自然、流畅。
人物内部挖剪也有较大难度,可改剪为刻,用刻刀加工细部,可获得剪刀无法比拟的优势。启发学生用刻刀(或裁纸刀)进行剪影的刻划,如刻出人物的五官、服装上的花纹图案等。学生可能首次使用刻刀,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刻纸小训练,如:在其他纸上练习刻画直线和弧线。让学生能了解和适应刻刀工具,做到刻得干净利落,随心所欲。并提醒学生使用刻刀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在剪刻出两三个人物后,让学生根据所剪刻人物的动态神情,将这些人物之间进行联想和组合构图,还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剪背景、道具,编成一个故事。组成故事画面,是人物剪纸的延伸。贴好后,对大家说一说这个故事,学生一般都饶有兴趣地用这种方法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也可让两个学生合作,将两人所剪的人物组合在一张画面上,再根据画面所构成的效果编故事,两人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个故事。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丰富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在评价过程中,可对学生的剪纸人物作业和学生所编的故事进行双重评价,评价应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初始阶段、深入阶段和终结阶段,教师可对学生积极尝试剪制的学习热情加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在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和个性,看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像和个性成分。
本课教学流程可大致作出如下安排:
示范引路,创意先行——自主表现,剪出外形——了解特征,刻划细节——构思画面,合作组织——互动评议,叙说故事。
四、教学选择
本课所要使用的学具如剪刀、胶水、彩色纸等,比较容易准备。在条件较差的地方也可以选用单色纸完成作业,应予注意的是所剪作业用纸应与背景衬底用纸有一定的层次区分,以便画面形象变得鲜明饱满。
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教学时量限制,可以一人单独完成剪纸故事的作业,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由两个人共同完成一幅剪纸故事的作业,还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编制作业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应提示学生随手剪的时候注意手随心动,心中应想着要表现的人物的动态和特征。可以从头,也可以从脚,或者是自己想开始的任何部位开始剪。
2.剪完人物外形之后再剪刻出人物的细节,例如:眼睛、发型、衣服的花纹等等。让学生尝试用刻刀,要使用垫板。教师示范刻刀的用法,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可以用对折后剪的方法,也可以用剪刀凿穿后剪的方法。
3.粘贴可以采用局部点粘,即在剪出人物的适当部位,涂少量胶水即可,但要注意贴得平整、洁净。
六、教学资料
剪纸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人曰》诗: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就是写此。段成式《酉阳杂俎》说: “立春日,3:大夫之家,剪纸为小幡,或悬干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剪纸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还蕴涵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现在已发现的最早剪纸实物是南北朝墓葬中的动物花卉团花。早期的剪纸跟道家祭祀神祖、招魂祭灵有关,例如杜甫诗中就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明确记载。今日苗族仍有年节剪鬼神之形象贴-牛栏或门上的巫术习俗。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