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侦探故事范文
时间:2023-05-05 18:1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短篇侦探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正斜位片结合电视透视下纵轴位小幅度往返旋转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65例肋骨骨折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正斜位胸片显示肋骨骨折41例,其中,多发性骨折26例;电视透视下纵轴位小幅度往返旋转显示肋骨骨折65例,其中,多发性肋骨骨折47例。结论:电视透视下纵轴位小幅度往返旋转简易可行,能从多方位观察肋骨骨折,是胸部正斜位胸片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在基层医院具有较好的推广运用价值。
【关键词】X线检查方法;肋骨骨折;临床价值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业、建筑业日益蓬勃,然而,人们的安全意识还相对滞后,肢体外伤性事故经常发生,特别是胸部外伤较为多见。在基础医院临床诊断主要依靠X线胸片检查,但因胸廓是一特殊的组织器官,胸部正斜位胸片常不能完全展示其全貌[1,2]。导致漏诊现象较为突出。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影响和进行司法鉴定带来麻烦,也常导致一些医疗纠纷。所以说胸部肋骨骨折的诊断为小问题大文章,把胸部肋骨能及时明确诊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采取胸部正斜位片结合电视透视下纵轴位小幅度往返旋转诊断肋骨骨折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对肋骨的及时明确诊断率大幅度提高。现将实践的情况和体会报告如下,旨在于和同道一起交流,为不断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患者,男性51例,女性14例,年龄在17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3岁;交通事故伤34例,建筑事故伤21例,纠纷、斗殴伤9例,肺部疾患咳嗽导致自发性骨折1例。临床表现:胸部剧烈疼痛、压痛、挤压痛、骨摩擦音,自觉症状有胸闷、胸部呼吸或咳嗽时剧痛,活动受限,均在伤后1h~3d内行影像学检查。
1.2X线检查设备及检查方法上海医疗器械设备厂生产的XG501-5型X线摄片机;爱克发CR30-X成像系统;日本东芝DBA-300A胃肠透视X射线机。胸部正位片摄片分膈上肋骨和膈下肋骨,膈上肋骨采取站立后前位,膈下肋为仰卧位,使用滤线器。斜位的选择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哪一侧胸部贴近暗合,然后,再评估肋骨骨折的部位,将患侧肋骨分为3等份,考虑骨折位于外1/3段者,加摄患侧小角度后前斜位,考虑骨折位于中、内1/3段者,加摄对侧反向大角度后前斜位[3]。电视透视:患者站立于透视机诊视床上,根据患者的体厚进行适当调节电压的大小。指导患者双下肢固定,上半身人体延纵轴小幅度往返转动,一般转动的角度在150-300之间,观察每一根肋骨的骨质完整性,如见到明确的骨质成角、骨皮质不连续、肋骨断端重叠、反常运动者为肋骨骨折诊断成立。
2结果
X线正斜位胸片显示肋骨骨折41例,其中,多发性骨折26例;电视透视下纵轴位小幅度往返旋转显示肋骨骨折65例,其中,多发性肋骨骨折47例。
3讨论
X线的临床运用是从骨骼系统开始的,然后,才进一步拓展到人体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说X线在骨骼系统疾病诊断中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基础。特别是骨骼的外伤性诊断运用的较为广泛。目前,在基层医院X线影像设备已基本普及,给外伤患者的诊疗带来极大的方便。尤其是CR或DR系统在影像科图像处理中进一步投入使用,使放射的诊断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4,5]。胸部外伤后行X线摄片来探查肋骨是否骨折是一种最常见的检查方法,多数肋骨骨折能清晰显示,但也由于胸部这特殊的组织器官,一张胸片不能完全展示其全貌,所以,也能使得一部分肋骨骨折漏诊。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影响和进行司法鉴定带来麻烦,也常导致一些医疗纠纷。
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采取胸部正斜位片结合胸部电视透视下纵轴位小幅度往返旋转,进行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并举,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胸部正位片能显示前后肋骨和腋肋骨的大致影像,如错位明显、骨折线影较宽,诊断不难。难的是骨折线影较细小,且与X线的方向不平行;还有患者在摄片时不配合、X线摄影条件掌握不好等因素[6]。使得细小的骨折线变得模糊不清。增加斜为摄影能使一部分腋中线区的肋骨骨折能显示出来。给肋骨骨折起到进一步补充。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有些细微骨折仍然不能如实反应。因此,我们尝试采取在电视透视纵轴位小幅度往返旋转取得较好的效果,许多患者轻微肋骨骨折都能在透视下显示出来。细微的征象包括:肋骨骨皮质轻微皱起、皮质连续性中断或断端因呼吸运动影响而反常运动等。本组X线正斜位胸片显示肋骨骨折41例,其中,多发性骨折26例;电视透视下纵轴位小幅度往返旋转显示肋骨骨折65例,其中,多发性肋骨骨折47例。说明纵轴位小幅度往返旋转的动态观察的诊断效果非常明显。同时,电视透视的条件也可以适当调节,对诊断也带来较好的帮助。电视透视也能对肋骨骨折间接征象的跟踪观察,如创伤性湿肺、气胸、少量胸腔积液(血)、皮下气肿及壁层胸膜外血肿等,患侧的胸壁,往往均有肋骨骨折存在,因此,给我们的诊断方向做出重要的提示。
所以,我们认为电视透视下纵轴位小幅度往返旋转简易可行,能从多方位观察肋骨骨折,是胸部正斜位胸片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能有效的减少肋骨骨折的漏诊率,在基层医院具有较好的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志纯张德昌等.肋骨骨折首次X线平片检查漏诊原因的分析(附51例报告)[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2,13(5):354-356.
[2]曾东求,谭利华.肋骨骨折的X线与CT诊断[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3:55-56.
[3]邵为景.X线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8(12):23-24.
[4]李在明,游继平,於维鸣,等.三维X线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附228例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11:1224-1225.
篇2
电影讲述继曼谷、纽约之后,东京再出大案。唐人街神探唐仁、秦风受侦探野田昊的邀请前往破案。陈思诚导演的《唐探1》与《唐探2》口碑都不错,《唐探3》如果不崩盘,相信在春节档也能取得好的成绩。
2、《你好,李焕英》
影片讲述了2001年的某一天,刚刚考上大学的贾晓玲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心想要成为母亲骄傲的她却因母亲突遭严重意外,而悲痛万分。在贾晓玲情绪崩溃的状态下,竟意外的回到了1981年,并与年轻的母亲李焕英相遇,二人形影不离,宛如闺蜜。与此同时,也结识了一群天真善良的好朋友的故事。
3、《新神榜哪吒重生》
影片讲述三千年前,天下动荡,人神共遇大劫,不想哪吒的一缕魂魄逃脱天罗地网,世世转世投胎,这一世与东海市酷爱机车的热血青年李云祥人神共生。然而龙族对哪吒恩怨并未善罢甘休,有着哪吒元神的李云祥,亦无法逃脱被龙族赶尽杀绝的宿命。东海危在旦夕,李云祥是否能够与哪吒元神并肩作战,成为抵抗龙族的英雄?东海市的子民能否得到拯救的故事?
4、《刺杀小说家》
影片改编自双雪涛短篇小说集《飞行家》中的同名短篇小说《刺杀小说家》,讲述的是父亲为寻找失踪女儿,接下刺杀小说家的任务。同时,小说家笔下的少年复仇的奇幻世界,也正影响着现实世界。
5、《人潮汹涌》
影片根据日本电影《盗钥匙的方法》改编,讲述了冷血杀手周全和落魄龙套陈小萌,在一次意外中交换了彼此的身份,从而引出一系列阴差阳错的幽默故事。
6、《侍神令》
影片根据手游《阴阳师》改编,讲述了穿行于人妖两界的阴阳师晴明,与一众妖怪缔结契约,酿成大祸,深陷危机,之后共同守护平京城的故事。
7、《熊出没·狂野大陆》
篇3
从现有的历史文献来看,周桂笙对我国近代翻译领域的重要贡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坚持翻译救国的理念
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自涉足西方文学作品翻译以来,周桂笙翻译的西方外国文学作品甚多。与其他所谓的“正宗”文学家相比,周桂笙所翻译的文学作品主要以翻译童话、科幻小说、侦探小说为主,这似乎与近代社会爱国文学作品如潮的历史背景不太相符,这也是周桂笙后来一直不被文学界和翻译界认可的重要原因。但从现有的文献来考量,周桂笙的西方文学作品翻译却有一定的爱国成分。周桂笙平生对中外小说喜爱有加,至于为何会翻译西方文学作品,他自己曾如此描述了翻译的宗旨“:觉世庸民之作,堪备开智启慧之功。洋洋乎盛矣,不可谓非翻译者之与有其功也。”不难看出,周桂笙认为,翻译的目的在于开启国人之智慧,警醒世上的普通百姓。在周桂笙的《译书交通公会序》中,也对自己翻译的宗旨做了说明。他指出,翻译的目的在于“图新弃旧”,这在本质上表达了他期望通过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介绍西方先进之文化,以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据此分析,周桂笙走上翻译之路是具有一定的爱国成分的。因此,有的学者认为他从事翻译工作只是基于个人的兴趣与爱好的观点并不能完全站得住脚跟。从体裁上来看,周桂笙翻译的西方文学作品有寓言、民间故事、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等,体裁颇为丰富,其中童话故事集中在《新庵谐译》一书中,小说主要有《左右敌》、《海底沉珠》、《失舟得舟》、《含冤花》、《妒妇谋夫案》、《福尔摩斯再生案》等。由此可以看出,周桂笙所翻译的西方文学作品较多,其中以侦探小说为主。在中国本土侦探小说极为缺乏的清末时期,周桂笙能够翻译大量的侦探小说,给当时的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2.在翻译过程中将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以新的理念引入中国
清末时期,大部分文学家在评价我国传统小说时,都认为我国传统小说与西方小说具有明显的区别,我国传统小说一般都先定宗旨,阅读时,只要读其精华,明其宗旨,便能预料全书所述事迹。但西方小说不同,其情节曲折,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让读者摸不到头脑,直到全文阅读结束之后,才能知晓结局。对此,周桂笙曾经说道“:读中国小说,如游西式花园,一入门,则园中全景,尽在目前矣;读外国小说,如游中国名园,非逼历其境,不能领略个中况味也。”在周桂笙看来,本土文学与西方小说在创作手法上基本上是相悖的,这对于中国文学家和翻译家来说,要翻译西方作品,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清末的很多文学家和翻译家都不愿意涉足西方文学作品翻译。而周桂笙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时,不是简单地以中国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改造,而是以欣赏的态度对其进行客观的译介。这种做法,将西方小说文体中的新理念引入了中国,为中国的文学形态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在翻译侦探小说《毒蛇圈》时,周桂笙在译文中描述道“:起笔处即就父女问答之辞,凭空落墨,恍如奇峰突兀,从天外飞来。虽然,此亦欧西小说家之常态耳!爰照译之,以介绍于吾国小说界中,幸弗以不健全讥之!”基于此,周桂笙在翻译西方侦探小说的过程中,对其叙事方式极为赞赏,这对我国传统小说中以平铺直叙为主的叙事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以至于后来吴趼人在创作小说《九命奇冤》时,就大胆借鉴周桂笙在译文中的叙事手法,使他在当时的文学表现手法上别具心裁。后来清末民初的很多小说家,在创作时也常常借鉴周桂笙译文中所提及的突兀起笔和悲剧结尾,增强了文学艺术的表现力,也推动了中国小说文体的发展。
3.开创白话翻译之先河
清末时期,由于“西学”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和受到有识之士的欢迎,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热潮。在此背景之下,当时很多并不懂外文的文学爱好者为了迎合社会潮流,依靠与别人的合作进行西方文学作品翻译,虽然也产生了少许佳作,但周桂笙却认为此举是对西方文学作品的亵渎。他指出,让不精通外文的人从事外文翻译,难以做到忠实于原文。由于早年的求学经历,周桂笙的外语功底非一般人所能企及,因此周桂笙对译文忠实于原文的程度要求很高。但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让中国的读者能够读懂,如何化解中西方文学作品中语言表达的矛盾,成为了一时困扰周桂笙的重大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周桂笙认为,利用白话文的风格来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就可以化解中西语言表达差异的问题。因此,在翻译《毒蛇圈》时,他便开创了白话文的翻译形式和翻译风格。比如在《毒蛇圈》中就有这样一段译文“:暖,那是什么话儿呀,你可要好好地记着,你爹爹没有答应,你是不能嫁的呀。”从这段简短的译文可以看出,在语言风格上,与中国的白话文并无差别,这极大地方便了中国读者对原著内容的理解。
二、对清末时期周桂笙翻译贡献的客观评价
篇4
关键词: 博尔赫斯 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 时间 迷宫 可能性
自詹姆斯·乔伊斯始,人们便开始不断地探索与追问小说的可能性限度到底是什么,小说可以展示什么样的想象时空。小说之所以为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就在于作家们不断地在试验中拓展小说文本的无限的可能性。《交叉小径的花园》[1]集中体现了博尔赫斯在艺术上追求新奇、独特、别出心裁的特点,以及他最热衷的关于迷宫和时间的两个话题。可以说,这个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的标志性作品。
这短篇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从体裁上看是一份犯人的狱中声明。博尔赫斯自己评价这部小说时说,读者将目睹“一次犯罪的经过及其一切准备活动,读者不会不知道这次犯罪的动机,但却不理解——在我看来是这样——直到最后一段才会明白”。[2]小说发生在1916年的英国。主人公名叫俞琛,是一个中国人,一战时期却在英国给德国人做间谍,被英国特工马登抓住,现被关押在狱中并即将被处以死刑。
故事由他的狱中供词伊始,开头却是莫名其妙地少了两页——“他的声明的开头两页已经遗失”。[1]俞琛在狱中供词的开头写到他已经得知同伙被捕,并被打死了,而英国特工马登马上就会前来追杀他,因为他掌握了一项军事绝密情报:英国大炮新阵地的名字——阿尔贝小城。这个情报无疑对于英德两国都极为重要。但在当时,由于条件有限,俞琛无法将这一重要的情报传达给其的德国上司。怎样才能把阿尔贝的名字传给上司?一一掠过自己拥有的东西,俞琛在逃命之前终于从电话簿上找到灵感:杀死一个与阿尔贝小城名字相同的人,这样,这起谋杀案就会见报,然后被害者的名字和俞琛自己的名字就会同时登上报纸头条。他的德国上司恰恰又是一个喜爱读报的人,只要他能读到这起谋杀案的报道,那么就一定能破译这其中的信息,从而摧毁阿尔贝小城。
于是俞琛即刻出发谋杀一位名叫史蒂芬·阿尔贝的人。列车在马登赶到之前开动,马登要追上他就得坐下一班火车,这为俞琛争取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当俞琛顺利地来到阿尔贝家前的花园时,惊奇地听到里面居然传出了中国音乐。与阿尔贝深谈之后,俞琛发现阿尔贝是一位曾经在中国待过多年的汉学家,他潜心研究的竟然是俞琛的曾祖父崔朋当年未完成的两项伟大事业:一部其中人物比《红楼梦》还要多,名为《交叉小径的花园》的小说,以及一座任何人进去都会迷失的迷宫。崔朋“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从事这两项不同性质的工作。但是有个来历不明的人暗杀了他,他的小说变得毫无意义,他的迷宫也找不到了”。[3]让他人不明所以的崔朋的小说被阿尔贝成功破解。原来崔朋并没有建造一座真实存在的迷宫,这个困扰了好几代人的迷宫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而崔朋写的混乱错杂的小说本身才是一座真正的迷宫,它是“一座象征的迷宫,一座看不见的时间的迷宫”。[3]正如文中所说,这部庞大的小说还可以看做是一个谜语,而其谜底则是那永恒不变的话题——“时间”。这座小说迷宫最终探究的正是关于时间的可能性的主题,但整部小说却连一个“时间”的字样都没有——“他甚至不愿意用含有‘时间’意义的字眼”。正像我们猜谜,谜语的谜底是绝不会出现在谜面上的。……俞琛和阿尔贝聊得十分投入,差点都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读者也如同主人公一样,沉浸在他的虚幻的遐想中,忘了他“被人追捕的悲惨命运”。我相信,即使是再读这篇小说,也会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忘了俞琛此行的真正目的。就在这时,俞琛看到有个人正在小径上走来——英国特工马登。当阿尔贝转过身去的片刻,俞琛掏出已准备好的手枪朝可怜的老头阿尔贝开了枪。马登冲了进来将其逮捕,当然,他聪明的德国上司也猜出了他的计谋,作为城市的驻扎着英国军队的阿尔贝最终被德国人炸成了废墟。
《交叉小径的花园》这篇小说的表层框架是一个间谍故事,充满了情节上的跌宕起伏和无限的悬念。但如果就此认为小说只讲了一个俞琛枪杀阿尔贝的故事则是不对的。这部小说显然不单单地描述了一起谋杀案。它在深层次上表述的是汉学家阿尔伯特讲述的迷宫故事——《交叉小径的花园》。无疑,这才是小说真正想要表达的核心所在。表层的间谍故事不过是个载体。间谍故事体现着通俗小说的特征,而迷宫故事则有着哲理小说的特征,博尔赫斯把深奥难懂的哲理作了浅显通俗的形式处理,让两者巧妙相融在了一起。
可以看出,《交叉小径的花园》有一个极其复杂的结构,它的叙事结构也有着明显的迷宫特征。开头的缺失和结尾的可疑不定,使小说成为一个没有进口也找不到出口的迷宫,让读者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打转,造成循环往复的效果。小说既成为叙事的冒险,又成为阅读的冒险。在博尔赫斯的这篇小说中,叙事中有叙事,分叉中有分叉,每次分叉又都引出新的岔路。比如开头从《欧战史》的介绍到俞琛的供词是第一次分叉。里面的作为间谍的俞琛的故事、汉学家阿尔贝的故事、阿尔贝所研究的崔朋的故事,还有交叉小径的花园本身、俞琛谋杀阿尔贝的故事,以及作为小城的阿尔贝的覆灭,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分叉。在《交叉小径的花园》中,作者叙事的推动速度极快,读者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新的岔路。就像小说中崔朋建造的迷宫,里面的叉路可能是无穷的,他不断地在挑战着故事的可能性。这不禁让我们想到王小波的《万寿寺》——作者将探求可能性推向了极致,他想在这小小的文本里穷尽可能性。事实上,绝大多数文学作品都在探求可能性,相信可能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批判性思维,是每一个文学作者都想要做的事情。在《交叉小径的花园》中,情节的交叉表现在故事的多种巧合,时间的分岔和多维存在让情节的发展具有各种可能性。于是,互不相干的人和事就有可能因种种巧合而造成情节的交叉。这种分叉叙事隐含着一种生成,好像故事可以无穷地衍生下去,每一个岔路都孕育着新的叙事基因,表现出对无限可能性的追求,就好像博尔赫斯的另一部作品——《沙之书》一样,“无论是书还是沙子,都没有开始或结束”。[3]这就是一种分叉叙事,也是博尔赫斯在文本叙事结构上设置的迷宫。这种迷宫叙事就像真正的迷宫一样,充满了叙事的分叉和歧路,小说如同迷宫,这座迷宫里有一条小径通向中心,这就是表层故事揭示的间谍小说的小径。在这部篇幅短小的小说中,作者运用的高超的迷宫技巧使这掺杂着诸种文类的小说不仅没有臃肿凌乱之感,而且达到了为小说的虚构现实增添复杂性的目的。“而这种原来的小说具有的迷宫特征又被不同的中译本加强了。我对照了三个中文版本,开头关于《欧战史》这本书到底是哪一页记载了行动推延的历史事件,就有各不相同的翻译。一个版本说是22页,一个是242页,第三个则是272页。中文翻译(也许是排版工人)可以说是真正领悟了迷宫叙事的精髓”。[5]从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中,我们也可以窥探到现在出版图书的不严谨性。
“时间是永远交叉着的,直到无可数计的将来。”在《交叉小径的花园》中,汉学家阿尔贝这样对俞琛说。博尔赫斯在他那题为《时间》的演讲中认为:“时间问题比其他任何形而上学问题都来得重要。”[6]这就是博尔赫斯的小说化的时间观。他通过高超的叙事技巧让时间与迷宫最终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参考文献:
[1]博尔赫斯著.王央乐译.交叉小径的花园.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69.
[2]埃米尔·罗得里格斯·英内加尔.博尔赫斯传.东方出版中心,1994:339.
[3]博尔赫斯著.王央乐译.交叉小径的花园.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77.
[4]博尔赫斯著.王央乐译.沙之书.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381.
篇5
今年4月推出的好莱坞新片《乌鸦》,用这首诗为题目,也传达了一种绝望和阴郁的信息,一种来自冥冥之中不可琢磨的信息。
一连串的死亡
《乌鸦》的基调非常黑暗和低沉,甚至恐怖得令人压抑。片中巴尔的摩市街道上,冬雨弥漫而反射的冷光时隐时现。影片的时间背景,正是年届40岁,被尊为侦探小说鼻祖的埃德加·坡(约翰·库萨克饰)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在他所居住的巴尔的摩市,突然发生了一连串凶杀案,其中有一对母女同时被杀,还有的人被悬吊的摆斧斩为两段。初看起来,这些被残杀的人似乎互不相关,但是他们的死法居然都与埃德加·坡所创作的恐怖作品中所描述的情景非常相像。
负责侦缉杀人犯罪的巴尔的摩市警官埃米特·菲尔兹(卢克·埃文斯饰)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谋杀案系埃德加·坡所为,但他的判断很快就被埃德加·坡本人证实是错误的。可是随着被害人不断增多,整个城市陷入了惊恐和不安之中。
原来,这名制造多起凶杀案的犯罪者,十分沉迷于坡的小说,他按照其作品中提到的种种杀人手段接连犯下罪案,试图引起这个城市的注意。更荒唐的是,这个时候,因为健康原因和酗酒,埃德加·坡已经很久没有发表新作了,凶手急切地想看到新的作品,于是他采用非常极端的杀人方法制造轰动,想重唤出版业对埃德加·坡作品的关注。
可是凶手没有想到,他的倒行逆施,将埃德加·坡推向自责和恐惧的情绪之中,最终杀人者绑架了坡的妻子。坡别无选择,他运用写作中对犯罪心理的熟练分析,逐步理清了罪犯的犯罪目的和行踪。
高度的感官刺激
《乌鸦》一片汇合了侦探、恐怖片的紧张和黑暗,使用了大量令人惊怵的手法,从多重角度渲染气氛的压抑和震撼,其中很多场景也许过分强烈,但是却十分有效。
比如在《乌鸦》的海报上,有意使用了夸张的黑色人影和鲜红色张开翅膀的乌鸦背景。虽然鸟的羽翼应该是柔软的,可是海报却在展示一只狰狞的大鸟正在无情俯冲,每一根羽毛都仿佛是凶恶的利刃。在整部影片中,象征着死亡幽灵的乌鸦无所不在,当这些黑色的不祥之鸟每一次冷不防地飞掠银幕的时候,每当它们发出“永不复生”啼叫的时候,观众都有被死神的冰凉手指拂过额头的感觉。
凡是读过埃德加·坡作品的人,都能在影片中找到他的恐怖小说的影子。片中凶手模仿《莫格街凶杀案》《陷坑与钟摆》《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红死病的假面具》《跳蛙》等故事的杀人手法,仿佛小说中的场景从纸上鲜活而出,被影片拍摄的惟妙惟肖。
埃德加·坡的原作,充满了狡猾、欺诈、阴险可怕的情节描写,从中能够看到作者的过人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可是这些东西一旦被人在现实中模仿,照搬照抄地用来真正夺取人的生命,其骇人程度难以想象。
也可以说,《乌鸦》是1995年大卫·芬奇的影片《七宗罪》的翻版。《七宗罪》里的连环杀手借宗教之名,一个接一个地杀死被他认为犯有天主教教义中七种死罪的人,而且邪恶地把自己和办案警员也包括在内。而《乌鸦》里的杀人者,则是用爱伦·坡的作品为引线,高度地模仿其中的前因后果。不少被害人是在经过了极其恐怖的历程,或是在受到非人的折磨后才被“处死”。片中除了鲜血淋漓,还出现了相当多的残肢断臂,例如突然从壁炉上垂下的凉手,滑腻的地板上的尸体,丑陋而且震撼,令人翻肠倒胃。
怪诞组合
一生中长期担任报刊编辑的埃德加·爱伦·坡,不仅有对文学创作的深思熟虑,更有对现实生活的多重接触和理解。他的诗歌和小说作品拥有“独一无二”的风格和透彻,同时又是非常特殊的对唯美主义宣扬。不过,虽然他被誉为侦探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恐怖小说大师、短篇哥特小说首座,但是如果简单地把他的某一个作品拍摄成电影,那么难度还是很大的。而《乌鸦》一片的导演詹姆斯·麦克提格,运用综合的手法,既请出主角埃德加·坡活跃在电影中,同时又把他多个有特点的故事融合在一起,比平铺直叙地讲解他创作的动机和过程要有新意多了。
曾经主持过《黑客帝国》系列和《V字仇杀队》的澳大利亚导演詹姆斯·麦克提格,对于掌控灵异世界和带有几分病态幽默感的惊悚片有绝对的把握。他没有把此片拍摄成为埃德加·坡的正统传记,却有能力让观众相信,这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作家,就是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生活、写作和看待他那个时代的。
麦克提格选择了美国男星约翰·库萨克扮演埃德加·坡,因为库萨克很善于演出最初低调、备受压抑,然后能够在某个时刻冲破藩篱的角色。库萨克并非一个出名的帅哥,即使是在他最成功的时候,他也是刻意避开媒体的干扰,专注地表演一个又一个有些非传统、非正常、非英雄的人物,显然已经开辟出独具一格的路子。
在影片《乌鸦》中,库萨克黑发黑须,一身黑衣,几乎要融进黑色的城市背景中了。当杀人案件迭起,埃德加·坡被怀疑是凶手时,他大惊失色,那个场面多少与保罗·范霍文的名片《本能》里,女主角凯瑟琳极力为自己辩解的情况有些相像。不过,埃德加·坡没有像凯瑟琳那样,在后来的影片里浑水摸鱼,搅得观众欲罢不能。诗人在影片中始终是以正面形象示人,严谨而且高度紧张,他必须争分夺秒,要赶在下一个“牺牲品”被害之前,制止犯罪。
埃德加·坡为的是洗清自己,也为了还民众宁静的生活,他的出山,显然给了埃米特·菲尔兹警长巨大的帮助。有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警长的扮演者卢克·埃文斯来自威尔士,不仅很有硬汉气质,而且外形很有过去时代的特点。他与约翰·库萨克并肩出现在两个世纪前的老城古房子里,恍如时光倒流,时尚不再。
精心准备下的小过失
为了加强《乌鸦》一片的神秘和恐怖,制片人特意选择在2011年10月7日,将影片的海报和预告片公布于众,因为这一天是埃德加·坡的忌日。
不过,眼睛里不揉沙子的媒体评论员,还是毫不客气地指出,影片里有些错误实在过于明显。例如,在一百多年前,英文里还没有出现“连环杀手”这个词,可是在片中居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报纸头版头条,显然不合逻辑。
篇6
1890年9月l 5日,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出生在英国德文郡的阿什菲尔德宅邸。这个名字很长的姑娘后来写了很多书,这些书随时都在再版,她的另外~个名字比较容易叫:阿加莎-克里斯蒂。
许多作家小时候的表现可以用“妄想症患者”来形容,阿加莎也毫不例外。住着豪宅的小姑娘视庭院为王国,宠物是臣民,在家人各忙各的时候,小阿加莎的脑袋里正发生着许多故事。
阿加莎的母亲行事风格比较随意,她先是十分注重子女教育,把长女玛格丽特和儿子路易斯分别送到了英国顶级寄宿学校一劳伦斯女子学院和哈罗公学读书,然后又对小女儿阿加莎开始抱有另一种教育理念。她认为孩子的大脑应当得到妥善的保护,保护的方法即是不让其在8岁之前接受教育。这样的教育方针并未让阿加莎错失阅读的乐趣,因为,她自学成才了。
阿加莎11岁那年,父亲因急性肺炎离开人世。7个月后,姐姐玛格丽特出嫁,而哥哥路易斯被哈罗公学退学。不用上学的阿加莎开始阅读一些名著,如狄更斯、萨克雷和大仲马的作品,就这样,阿加莎开始创作了!她开始写一些诗歌、小说甚至剧本,作为读者的母亲终于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针“完全失败”。但阿加莎随后的求学历程并未一帆风顺,她先是就近读了一阵女校,然后被母亲带到巴黎求学,转学两次后辍学陪伴母亲到埃及疗养。
在开罗,阿加莎开始“登上社交舞台”,和母亲一起,她参加当地欧洲居民举办的舞会和其他活动,这对未满20岁的阿加莎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当她回到英国时,她与战战兢兢的同龄女性完全不同,她自信地出入于各社交场合,并吸引了无数男青年的追求。
回英国后,阿加莎完成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白雪覆盖的荒漠》,这部小说得到了邻居的鼓励和姐姐的无情打击。
失败的婚姻诞生杰出的作家
在一次舞会上,阿加莎与少尉阿奇博尔德·克里斯蒂相识。阿奇博尔德理智、务实,而阿加莎与此迥然不同,她喜欢幻想,认为平淡无奇的事物中也有乐趣。对彼此的好奇将两人扯在了一起,阿加莎于1914年与阿奇博尔德结婚。
婚后,阿奇博尔德开拔去战场,留在英国的阿加莎成为医院的志愿者。她花了两年的时间先是成为一名护士,然后成为了一名药剂师。丰富的药物知识让她觉得,是时候写本新的侦探小说了,于是,留着浓密八字胡的赫尔克里·波洛在小说《斯泰尔斯的神秘案件》中诞生了。
《斯泰尔斯的神秘案件》多次被退稿,阿加莎随随便便地将这本书的出版权打发给黑德出版公司后,急着与从战场回来的丈夫开始两人的新生活。直到阿加莎的女儿罗莎琳德降生后,这部蒙尘的小说才被黑德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发现“略有价值”。1920年,《斯泰尔斯的神秘案件》出版,作者的名字为:阿加莎·克里斯蒂。
1922年,阿加莎夫妇以大英帝国博览会先遣巡视团成员的身份周游世界。在这次旅行中,阿加莎完成了小说《褐衣男子》的构思。回到国内,阿加莎继续埋头于写作,《褐衣男子》被《新闻晚报》连载,阿加莎得到了500英镑的稿酬,她买了一辆小汽车。
在她埋头写作时,她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婚姻出了状况。两个各方面都不同的人在共同生活的这几年里,彼此走得越来越远。
在蒙巴顿勋爵的建议下,阿加莎写就了《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此时经济状况已经允许阿加莎夫妇购置一所新居,他们在伦敦附近的桑宁代尔买下了一栋据说是凶宅的房屋,还取了一个标准的凶宅名字“斯泰尔斯”,以纪念波洛的第一案。
随后,厄运纷至沓来。阿加莎的母亲突然离世,阿奇博尔德外遇了。1926年12月3日,阿加莎“失踪”了!在12天的大规模搜寻后,阿加莎被发现以特丽莎·尼尔的化名栖身于约克郡哈罗盖特的水疗宾馆,与警察一起找上阿加莎的,还有媒体恶毒的攻击。
阿加莎在1928年签订了离婚协议书,在人生低潮,她在一系列短篇故事里创造了简·马普尔小姐这个终身未嫁的可爱老太太形象。这位杰出的业余侦探的原型,是她的姨婆。
再婚与新生
阿加莎在朋友的建议下乘坐东方快车远赴中东,途中她参观了著名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在乌尔的考古发掘现场。第二年,阿加莎重访考古现场,伍利的助手马克斯·马洛温被委派接待她,并陪她返回英国。这位比她年轻14岁的考古专家随后向阿加莎求了婚,她惊慌失措地几乎向她认识的所有人征求了意见之后,嫁给了他。
结婚之后,一年一度到丈夫所在的考古现场探亲成为阿加莎新生活的重要内容,她将部分所见所闻写成了《告诉我,你怎样去生活》一书,异国民众的奇思妙想,考古工作的艰苦和当地山羊的有趣举动都成了这本书中的内容。
在第二任丈夫也上了战场之后,阿加莎分别写了献给女儿的《帷幕》和献给丈夫的《神秘的别墅》,这两本书分别是波洛和马普尔小姐的最后一案。按照阿加莎的意愿,两本书在写成后即封存,30多年之后才出版。
1947年,阿加莎与丈夫在战后再次“两地分居”,她留在英国创作,马克斯在伊拉克尼姆鲁德开始新的考古工作。1950年是年满60岁的阿加莎吉星高照的一年:她成为英国皇家文学会的会员;她的第50部侦探书籍《谋杀启事》出版;她结识了著名的戏剧制作人彼得。桑德斯;她还在尼姆鲁德考古现场她的专用书房贝特·阿加莎(古阿拉伯语,意为阿加莎之屋)开始了历时15年的自传写作。1952年11月25日,彼得·桑德斯将阿加莎根据《三只瞎老鼠》改编的剧本《捕鼠器》搬上舞台。正是从那一天起,这部作品每晚上演、从不间断(仅逢周日休息),历时50余年至今不衰,创造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除了推理小说和戏剧之外,阿加莎还把她的创作热情投入到了其他类型作品的创作中,例如真实记录了她中东生活的《情牵叙利亚》、儿童文学《伯利恒之星》,以及诗集等等,她甚至还偷偷地以玛丽-韦斯特马考特的笔名出版了数本情感小说……
畅销书女王
1955年,阿加莎获得了美国侦探作家协会颁发的大师奖,这是该协会自1945年设立以来第一次颁出其最高荣誉。1956年,她荣获大英帝国勋章。1958年,她成为侦探俱乐部会长,并连任终身。1961年,她获得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71年,她获得大英帝国女爵士勋章,成为阿加莎女爵士。1972年,阿加莎的蜡像在著名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制成并展出。1975年,英格丽-褒曼凭借在影片《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表演获得了她的第三个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这部电影是根据阿加莎的同名小说改编。阿加莎数以亿计的仰慕者中不乏显赫的人物,其中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连续5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阿加莎每年都写1-2部作品,其中大部分都成为世界级畅销书。
1973年,她在写完《命运之门》后便再也没有创作过新的小说。1975年,《帷幕》出版,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许多西方报刊争相刊登了波洛的讣告。1976年,《神秘的别墅》出版,这是马普尔小姐的谢幕。
1976年1月12日,85岁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去世,她长眠于牛津郡的圣玛丽教堂墓园。
“药鸡门”后,我们还能“补”些什么?
四川省著名儿科专家、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儿童性早熟及健康助长工作室”首席专家曾桂芳教授和上海俞瑾工作室著名妇科专家、近代膏方大师秦伯未弟子夏秀英教授两位中医专家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曾桂芳教授说,洋快餐被称为垃圾食品,儿童是最大的受害群体,摄入过多这样的食物,会导致肥胖,第二性征提早出现:女孩表现为11岁前月经来潮、发育、阴道分泌物;男孩表现为喉结长大、声音变粗、发育等症状,这些生长发育问题将严重影响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短时期猛长身高,骨骼提前发育闭合,13、14岁该快长时又不长,成年后身材矮小,发生早衰疾病几率高;当前主要危害是引发儿童心理恐惧、自闭,甚至早恋,影响学习。
据了解,近两年来,食品污染和盲目进补增高导致儿童性早熟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曾桂芳工作室门诊患儿非常多,要提前至少一周预约。曾教授独创的中医药“四位~体疗法”,运用药食同材中药、耳针、运动、饮食等方法综合调理儿童性早熟,不仅可以快速消除性早熟症状,而且可以很好地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实现健康增高,绿色无毒副,深受患儿家长欢迎。
妇科名家夏秀英教授说,现在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和月经不调等妇科病发病率很高,与女性摄入过多的含激素食物密切相关。
国际妇科权威、国家名老中医俞瑾教授就说过:人体是用进废退的,缺什么补什么,结果越补量越大,越补身体越紊乱。摄入过多外源性激素,打乱人体正常内分泌代谢环境,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就会得子宫肌瘤和乳腺肿块,卵巢功能反而受抑制,久而久之就会得卵巢早衰,女性就会失去青春容颜和生育能力,引发脏腑功能失调发生亚健康和各类慢性疾病。
篇7
她笔下的故事,推理、悬疑、奇幻及爱情聚于一身,明明渗着不可思议的色泽,却让人觉得情深意真。悬疑、奇幻或推理类小说其实从来都不是女作家的强项,琼瑶、亦舒、张小娴、深雪向来不专此项,林咏琛可谓奇葩一朵,且是奇得清新、自由。难得倪匡也佩服:“幻想小说虽然易写,但要写得好看,也不容易。就算是老手,写来未必不如她好看,但不易捕捉到她那种虚、实、真、幻交织得如此自然的神韵。”
从1999年首部小说算起,林咏琛至今已出版40余部小说作品,可见其作品的畅销程度。她说:“我想成为文字的魔术师,无论说什么故事,都能吸引别人凝神倾听。喜欢写小说,因为喜欢活在架空的世界里。看小说和写小说,也如坐上飞毯,现实世界的一切一分一秒地淡出,然后,被吸进某个奇妙的时空里,发一场酣畅的梦。”
她的梦,在她的文字以外,引发着一场场无可测知的蝴蝶效应。
在世界末日前出一本书
据说当年李志毅导演拍摄《魔幻厨房》,起先便是因为郑秀文看了林咏琛的《魔幻厨房》,很想出演书中的女主角,遂有了机缘同刘德华、言承旭合演了同名电影。而此书也因此大卖,加印数版,售出三万多册,远非一般新晋女作家的人气可同日而语。
但进入文坛之前,林咏琛从事了多年的公关工作,或许也曾有梦想,但从未勇敢踏出这一步。因了相信2000年世界末日的预言,她忽然决意:“在世界末日前出一本书!”
林咏琛笑着说:“我那时很担心2000年会世界末日,就想自己还有什么事情想做。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我的书出现在书店里面。”但当时,“在世界末日前出一本书”对林咏琛来说是一本正经的事情。
1999年,林咏琛在朋友的支持下,自费3万元港币出版了在1997年工作之余完成的第一部小说《空之镜》。新书出版的时候,林咏琛常常跑到书店,却发现自己知名度太低,新书总是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不被翻阅,于是会把书搬到显眼的地方。即使是现在,到了每本小说出版的日子,心情也总忐忑。“上月底《右方的爱情国度》在香港出版时,新书未上架已开始天天跑书店,扑了几次空,直到心满意足地摸够了美美的新书。这个月轮到‘着谜系列’,我当然不会偏心,立即实施小说中阿等的‘瞬间转移’超能力,在台北各大书店东摸摸、西看看,同时努力发出念力,呼唤在逛书店的人们,拿起来看啦,买啦,买啦!”
出人意料的是,《空之镜》在香港读者和发行商中的反响让人欣喜和安慰。原本只是想在朋友的帮助之下完成一个心愿,不曾想到卖得还不错。“对于像我这样零知名度的人来说,那是一个奇迹。”
林咏琛承认自己是一个典型的天秤座,处事优柔寡断,但是走上写作这条路,却显得异常果断。当时很多人劝林咏琛不要辞去高薪工作(她当时的月薪资超过四万港币,是许多人的三四倍),但她那时脑子里大概装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想法,不把它们写出来,她大概会疯掉。“那段时间,灵感不断,连电脑都赶不上手的速度,我知道我已经准备好当作家。”
如果没有魔法,世界便会很闷
世界末日没有来,林咏琛写作灵感的触觉却被一一唤醒。
“我觉得这世界如果没有魔法便会很闷,我相信有鬼,也相信有第四空间,因为这世界应该是比我们所认知的还要深奥和神秘。”她的故事,纯真又黑暗、美丽却悲伤;故事里的人都是不爱上班、休闲自得的角色。“我喜欢做自由工作,常常工作累的时候,就不想做了,我想去做翻译,可以在家里很自由,常常会有这个想法,可是想归想,以前很难有这个决心。”林咏琛把自己喜欢的,统统写进书里。
林咏琛说:“我看别人的小说,很喜欢这本小说的谜团,可是没有感情的部分;有一些小说的感情很好看,可是谜团不太紧张。我就想如果我写的话,就把所有喜欢的放在里面,就是这个想法,好像很贪心喔。”
将推理、悬疑、奇幻集于一身的爱情小说,确实鲜见。香港皇冠的副总编辑林庆仪曾说:“琼瑶、亦舒、张小娴的书都以爱情为主,曾有人说林咏琛像深雪,但深雪很天马行空,故事都发生在完全虚构的世界;林咏琛的虚幻则发生在现实,她讲故事时喜欢用推理手法推进,两者完全不同。每次看林咏琛的书,就像在剥洋葱皮,要逐层逐层剥,未到最后都估不到结局。”这便是林咏琛作品的妙处。
而且,林咏琛小说中的幽灵或魂魄虽然惊异、虚幻,但从不突兀,那些角色就如同你寻常生活中初识的友人,或者隔壁班的同学,所有的故事虽然发生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意料之中,自然而然地将读者带入奇幻的世界中。
《即将遗忘》中的女主角初蕾,是一个旧书店的继承人。初蕾聆听每一个闯入她生活空间的超能力者的心事,直到自己也不觉间卷入一则则谜案中去。在故事中,初蕾看似被卷入纷杂的谜团中,却最终成为此系列小说中无穷事件的核心秘密。此一切与“我”相关的身世之谜、夙世因缘等种种谜团牵动情节层迭发展,展现了一个女孩的奇异、丰腴的成长过程。
倪匡说:写了几十年,以为已发挥到淋漓尽致了,读了林咏琛的小说后,瞠目结舌之余,才知幻想小说可以这样写,将现实生活和幻想情节,自然而然、水融地结合在一起,天生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却又明白现实中不可能发生此类事情。
因了这份“水融”,却又无法准确将林咏琛的小说归类,称之为爱情小说或幻想小说都未免简单,只好称之为“奇幻推理爱情幻想小说”,庶几近之。但归为好小说,是毋庸置疑的。
从小爱做白日梦
林咏琛说她幼时很怕镜子,平时就会幻想:如果有一天我从镜子里面消失,会怎么样。《空之镜》写的便是这样的故事。林咏琛的白日梦何其多,《画中消失》中的那幅画是可以自由进出的空间,《即将遗忘》中的阿等则拥有瞬间转移术……
令人诧异的是,写这般小说的女作家,竟然是一个外表纯情、言语不多的人,聊得开心时自己便先笑起来,却坦言很少出来跑活动,更从不过多谈及自己的家庭和爱情,甚至都不透露她的真实姓名――只知道“林咏琛”这一笔名中,除却“咏”字来自自己,其余二字取自两位朋友。
林咏琛自小家教严格,“童年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所以自己常常会寻梦,以梦来丰富自己的世界。林咏琛还记得小时候最爱看明珠台播送的两部电视剧,《Magnum》和《神勇法医官》。“我总对这些有关精神分裂、多重人格的题材感兴趣,因为我觉得人脑的运行方式很神奇,又高深莫测,是解不完的谜。”所以林咏琛在香港大学主修英国文学的同时,兼修了心理学,她还说:“我就是因为当中有一科名为“变态心理学”,专研究多重人格等题材才选修心理学。”而主修英国文学是觉得“每日奉旨狂追小说,写写感想就能大学毕业,实在太幸福。”
但对林咏琛影响至深的应是日本作家三蒲绫子,林咏琛每两三年都会翻看三蒲绫子的《冰点》,“由这本书开始,我知道自己喜欢看悬疑及以人性为主题的小说,而不爱看爱情故事,所以我现在写的书,都以悬疑为主。”但爱情仍然出现在她的小说中,隐隐透着她的爱情观。
旅行,写作的温床
除了长篇小说,林咏琛在2009年写了散文集《心情照准Love・Life》,在今年出了短篇小说集《右方爱情国度》。但林咏琛坦言,写散文太直接,写短篇小说不过瘾,她还是钟情长篇小说。
从《空之镜》到“着谜系列”,虽然十年来风格未变,故事的张力和穿透力却变得极其肆意和紧凑。在所有作品中,“着谜系列”是林咏琛最具“野心”的一个系列。在系列中,林咏琛一改以往的故事结构,一开始便设计了8个主角,以蜘蛛网作为架构灵感,每个主角都背负着谜团无路可逃,因而往往写得她头昏脑胀,即使进入了写作状态,也仍然要比以往艰辛许多,但依然乐此不疲。
幸好,旅行总是能够成为林咏琛写作的温床。在写“着谜系列”第一本《即将遗忘》时,先是在曼谷写了一部分,因为写得不顺畅,后又转至日本轻井泽,之后的几部作品几乎都是在那里完成的。
篇8
摘 要:优秀的小说应该首先应该具有思想性,小说的思想意义内在地决定了一部小说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在小说的价值结构中,道德立场与情感倾向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小说 思想内涵 道德立场
作者简介:王祖基 男(1981.8――),河南淅川人,专业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师
作家在小说中要描写人物,要讲述故事,要运用一定的技巧,要让小说具有结构和形式,所有这一切都为了一个目的:构造一个意义世界,告诉读者他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和判断。
小说中意义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或者说小说的思想对小说至关重要,阿・莫拉维亚在论述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的区别时曾说,“长篇小说的共同特性中至关重要的,乃是我们称之为思想意识的存在”,[1]又说,“决定一部长篇小说之所以成其为长篇小说的各种东西,全部溯源于思想意识” [2]小说思想内涵是否深厚也是判断一部小说成功与否的一个尺度。
小说的思想内涵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是它具有核心意义的思想――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在一定意义上,小说主题的呈现就决定着小说的成败,卢伯克认为处理主题的能力是一个作家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能力:“能辨认出富有成果的思想,并把它抓住,这种能力是不同寻常的,正因为这个缘故,我们把小说家能否看出主题的能力,看做他的基本才能。”[3]而赛・米里安则把主题看得更加重要:“一部小说的内容就是它的主题加上作者对这一主题的态度。同样的素材,如果以不同的态度进行处理,势必产生不同的主题思想,而不同的主题思想则产生不同的情节。”[4]伊丽莎白・鲍温也对此给予了认同:“几乎所有的情况下,作家心中首先想到的总是小说的主题,或者说思想内容,他构思小说的情节是为了表达这一主题,创造人物也是围绕这一主题。”[5]
一般来说,小说的主题越是重大,作家在处理主题时越容易发挥其想象力,作品也越可能成为杰作。相反,一部小说没有重大的主题,甚至没有主题,往往难逃失败的命运。比如一些侦探小说、悬疑小说、恐怖小说,在这些小说中,情节成为了目的,它依靠紧张悬念和快速发展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给人很大的,但这些作品缺少主题,没有什么重大的内在意义,所以难登大雅之堂。
小说的思想内涵,包括的主题思想,它还需要有一个较宽广的“可言说的空间”,童庆炳在论及经典作品的建构时认为,小说的思想意义内在的决定了一部小说成为经典的可能性:“文学作品本身描写世界是否宽阔,作品所蕴含的意味是否深厚而多义,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作品的思想意义比较狭小,可供挖掘的东西单一,那么,就算是一部长期被列为文学经典的作品,也可能经不起意识形态风暴的摧残而被淘汰出局。反之,如果我们面对的作品思想意义比较开阔,可供挖掘的东西很深厚,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部作品“说不尽”,那么,虽有意识形态风暴的横行,也可能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情形,从而在文学经典里立稳脚跟。”[6]
黄曼君在其《回到经典 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论及文学经典的品质时,认为经典应该首先应该具有思想性:“在精神意蕴上,文学经典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它往往既植根于时代,展示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具有历史的现实的品格,又概括、揭示了深远丰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性的意蕴,具有超越的开放的品格。它常常提出诸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灵与肉等人类精神生活中某种根本性的问题。”[7]
当然,小说思想要想成为小说的有机的构成部分,或者说,小说思想要想自然、和谐的进入小说,使得形象与思想,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还需要经过艺术的转化,韦勒克在谈到“思想”如何才能成为文学的“思想”的时候说:“只有当这些思想与文学作品的肌理真正交织在一起,成为其组织的‘基本要素’,直言之,只有当这些思想不再是通常意义和概念上的思想而成为象征甚至神化时,才会出现文学作品中的思想问题。”[8]
小说关注和描写的是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的生存状况,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的道德境况与情感冲突,小说总是通过人物与故事表达出作家的道德立场与情感倾向,从而对生活、世界做出评价,并让读者看到他所感到的世界的某一新的方面,从而对读者产生影响。小说绝非像唯美主义者和艺术至上论者认为的那样是与道德和情感倾向无关的东西,A・齐斯说:“道德问题总是出现在艺术作品中,而美学问题也总是包含伦理学问题,这种伦理学问题不是什么‘附加’美学的问题,而是艺术自身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是来源于艺术的人道主义本质。”[9]
在小说的价值结构中,道德立场与情感倾向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功的小说都有着积极的道德立场与原则,都有着对人类的爱意、尊重、同情、怜悯、祝福。托尔斯泰在《莫泊桑文集序言》[10]中认为一本真正艺术作品除才能而外必备的三个条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作者对事物的正确的即道德的态度,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批评莫泊桑“喜爱而且描绘了那不应该喜爱、不应该描绘的东西”:《保尔的女友》写出了令人“费解的秽行”,冷漠而轻蔑的描写农村劳动人民,“像描写畜生那样”;《郊游》“不辨善恶的无知特别令人惊异”,这篇小说“只写出了事物的一个最无意义的方面:流氓得到的满足”;《温泉》中,“道德”要求几乎感觉不到了,甚至毫无必要的出现了绝非源于任何一点艺术要求的肮脏的描写。而与托翁同时代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这样评价他:“托尔斯泰伯爵的才华还有另一种力量,它以自己罕有的清新气息而赋予他的作品以十分特殊的美质,这是道德感情的纯洁性。”[11]福克纳这样建议和告诫有志于写作的青年:“充塞他的创作室空间的,应当仅只是人类心灵深处从远古以来就存有的真实情感,这古老而至今遍在的心灵的真理就是:爱、荣誉、同情、尊严、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如若没有了这些永恒的真实和真理,任何故事都将无非朝露,瞬息即逝。在一个青年学会这一切之前,他所有的劳作,注定不会成功,他只能在诅咒的阴影下写作。”[12]
20世纪西方小说中出现了一定的道德、情感问题的混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两个至关重要:一是“客观化”的写作手法――展示事物而不对事物做出判断,一是作家缺乏道德热情。纳博科夫在其《文学艺术与常识》里,明确地表达了很多小说家对文学与道德关系的看法:“我从来不认为作家的职业是改良他的国家的道德,和站在街头演戏台的高度指出高尚的理想”[13]。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就是一部缺少道德热情、道德立场有问题的小说。他写的是一个中年男人亨伯特与一个未成年少女洛丽塔的畸形的爱情故事,小说以亨伯特的视角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亨伯特几乎陶醉的炫耀似的向读者讲述他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既缺乏情感体验的深度,又缺乏严肃的道德内容,纳博科夫认为小说与道德无关,与说教无关:“深感亨伯特与洛丽塔关系不道德的不是我,而是亨伯特自己。他关心这一点,而我不。”[14]纳博科夫的这种观念是有问题的,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小说可以说是与道德问题关系最密切的,小说也无可避免的会对读者产生道德上的影响,乔・艾略特说得好:“不过发表作品的男男女女不可避免地总要起教育或陶冶公众思想的人所起的作用……他能够回避陶冶道德趣味以及随这种陶冶作用而来的传达信息的作用,这也就无疑说,时新家具和服装设计师只是用他的设计品充盈店铺,而人的打扮和房屋的布置则可以不受他的劳作的影响。”[15]
参考文献:
[1] [2]阿・莫拉维亚:《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乔艾略特等著《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
[3]珀・卢伯克、爱・福斯特、爱・缪尔:《小说美学经典三种》,第17页。
[4]赛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第70页。
[5]伊丽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第199页。
[6]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7]黄曼君:《回到经典 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8]雷・韦勒克 奥・沃伦:《文学理论》,第128页。
[9]A・齐斯:《美学基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06页。
[10]列・托尔斯泰:《莫泊桑文集序言》,《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第436页。
[11]车尔尼雪夫斯基:《童年》和《少年》、《列・尼・托尔斯泰伯爵战争小说集》,《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第378页。
[12]建钢等编译:《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获奖演说全集》,第367页。
[13]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5页。
篇9
[关键词]《罗马假日》;人性自由;美学;喜剧效果
《罗马假日》是威廉•怀勒导演的一部经典作品。电影中没有宏大的场面,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仅仅是男子偶然遇到了安妮公主并相爱的故事内容,以罗马为背景,运用了些许的喜剧效果,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两个人的纯真爱情,并激发起内心的感动。《罗马假日》公映后,长期以来都备受观众喜爱。有研究学者认为,《罗马假日》所以如此成功,是由于其感人的剧情,奥黛丽•赫本高超的演技使得剧情内涵更为丰富,加之美轮美奂的爱情故事,会给观众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从美学的角度而言,一部电影作品,其极具吸引力之处就在于能够将人性之美体现出来,与观众产生共鸣。《罗马假日》的故事情节中除了蕴含着人性之美外,还不失喜剧效果给观众带来的愉悦之感,配合极具美感的画面,使得这部影片散发着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一、创作背景
这部电影的企划最早由弗兰克•卡普拉在1949年提出,他希望由加里•格兰特和伊丽莎白•泰勒主演。影片的编剧达尔顿•特朗勃当时被列入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的黑名单,制作受到重重阻挠。威廉•惠勒刚拍完严肃的《女继承人》和《侦探故事》,想要尝试浪漫喜剧,于是接过本片。派拉蒙公司最初决定在好莱坞摄影棚中拍摄,但威廉•惠勒执意要到罗马实地取景,制片方妥协了。由于影片成本被控制在100万美元以下,意味着女主角只能用薪酬低的新人,当时初出茅庐的奥黛丽•赫本接到试镜电话,开始只是抱着敷衍的心情前来,没想到这无心插柳成就了影史上最传奇的一次试镜。
二、《罗马假日》的故事情节
《罗马假日》所描述的是走失的安妮公主与平民男子的爱情故事。影片一开始就明确了女主人公安妮公主的身份;男主人公乔则正玩着麻将,由于输钱而一脸的窘迫。仅仅是这样的剧情安排,谁也无法想象两人怎么能够相遇,也是在预示着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两人即便建立了感情,也是没有结果的。影片中的安妮公主是一位少女,顽皮而任性,不谙世事。为了能够寻求一点自由,趁着夜色跑出去玩,由于被注射了镇静剂,而此时药性发作,她便昏昏沉沉地露宿街头,恰好被打完麻将回家的乔遇到了,就不得不把她带回家。这段情节占据很长的时间,所有的细节都被记述下来。导演之所以这样安排情节,是为后续的电影情节做铺垫,通过剧情的逻辑连贯性和鲜明的对比性,使剧情更具有吸引力。[1]安妮公主的性格和乔的心态在这段情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乔发现这位“喝醉了”的少女是失踪的安妮公主的时候,显得不免有些尴尬。“贪贱”的本性使其想到设计失踪安妮公主的新闻以大赚一笔。于是,就约摄影师欧文共同完成偷拍计划。各种有趣的情节就这样展开了。乔和欧文偷偷拍摄了许多安妮公主的照片,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将这些照片资料卖给报社。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好这段美好的爱情时光,将这份没有结果的爱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即便是已经经济拮据的他,还是毅然放弃了这一功成名就的机会。欧文在记者招待会上,将偷偷拍下的照片送给安妮公主作为礼物。不期而遇使他们产生了爱情,但是,现实终究还是使他们各自回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相信每一名观众都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罗马假日》所塑造的爱情是唯美的,这种美使爱情凝固了,就犹如是唯美的艺术品,瞬间变成了历史并成为永恒。
三、《罗马假日》的人性之美
《罗马假日》的拍摄时间为20世纪中叶,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处于女权运动时期。此时的妇女寻求解放,不仅要求社会地位上男女平等,还寻求着思想上的解放,要求有话语权,可以运用独立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并获得行动的自。《罗马假日》中的女主人公是王室的继承人,就意味着女性也能够获得社会统治地位。电影情节中,安妮公主是一位单纯而俏皮的女性,她渴望自由。这种崇尚自由的心理从她的行为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比如,脱下高跟鞋让脚充分地休息,看着欢快跳舞的百姓等。不堪束缚的安妮公主终于按捺不住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偷偷地跑了出来,于是她开始了短暂的自由生活。摆脱了各种束缚的安妮公主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穿着设计简单的衣服、在马路上睡觉、穿着平底鞋、将长长的头发剪短,这些都是她对宫廷礼节的无声反抗。[2]安妮公主长期压抑的情绪也在此时得以释放,她可以不用受人管束地坐在广场上吃着冰淇凌,她可以吸烟,在街道上骑着摩托车,甚至会与“黑衣人”辩论是非。虽然这些行为与其公主的身份不相符合,但是,却能够让观众接受。此时,安妮公主是幸福的。从她那愉快的笑脸中,也能够解读到人性中对自由的渴望,即便是贵为公主的她也不例外。这种对自由的渴望,并不局限于身体,更多地体现为精神上的自由,因此,安妮公主会做出许多夸张的动作,甚至会令观众为她悬着一颗心,如头发剪短了会不会遭人指责,出去玩会不会被人认出来等。正是因为安妮公主的自由完全被束缚了,才使得她能够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完全的释放。这也是她渴望自由的本性。[3]
四、《罗马假日》的喜剧效果
电影的喜剧效果是极具吸引力的方式,需要导演在设计情节的时候,能够通过动作表达或者幽默的语言让紧张的观众略微放松,产生愉悦之感。《罗马假日》中所塑造的喜剧效果是提高电影鉴赏力的美学元素。当观众看到安妮公主不合时宜又不失公主身份的动作时,就会开心一笑。看到安妮公主玩乐中那种滑稽的动作和对什么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的样子,甚至会开怀大笑。[4]《罗马假日》的基调自始至终都是欢乐的,即便到最终的记者招待会上安妮公主见到了乔和摄影师欧文,似乎略有伤感之意,但是,欧文用打火机摄影机为安妮公主拍照的动作还是产生了喜剧效果,因此,此时安妮公主才知道,原来照片是这样偷拍的。正因为如此,《罗马假日》曾经被定性为喜剧爱情影片。
(一)人物行为与身份不相符合
安妮公主的言行举止都是要按照规范进行的,不可越雷池一步。但是,这位小公主总是会出现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相符合的行为。[5]比如,安妮公主穿着高跟鞋站立得久了,就感觉脚酸痛,于是,就将自己的脚从高跟鞋中退出来,结果,一个不小心,鞋子被踢出裙摆的外面,无论如何也无法够着。站在旁边的护卫看到后,巧妙地让她向前迈步,于是,将鞋子隐藏在裙摆之下,安妮公主才摆脱尴尬。这是安妮公主第一次出境的幽默情节,也将安妮公主的性格烘托出来。为了能够让安妮公主更好地睡眠,她被注射了镇静剂。这位渴望一睹外面世界的公主溜出去玩,却没料到镇静剂的药性发作了。正在回家路上的乔还以为是流喝多了酒睡在大街上。安妮公主则以为自己是公主的身份,所以,在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中,就透露出诙谐幽默。乔问(安妮公主):“你身上带钱了吗?”(安妮公主)回答:“我从来都不带钱。”作为公主的她,即便是出门,也不需要自己带钱,身边会有侍从帮她付账。乔带着她上出租车后,她迷迷糊糊地问:“这是计程车吗?”这就意味着,她向来是坐专车的。当到了乔的公寓,进入房间之后,安妮公主还以为这里是电梯。看到她说胡话的样子,乔有些哭笑不得,认为她是喝了太多的酒。当乔开门准备去喝点咖啡的时候,安妮公主把乔当成了自己的侍从,以公主的身份说:“你可以得到我的允许退下了”[6]。第二天,安妮公主已经清醒过来,为了不让乔知道自己的身份而把自己送回去,就对乔说谎,说自己是从学校里逃出来的,而乔此时已经知道了她的公主身份。当安妮公主问及乔身份的时候,乔谎称自己是推销员。
(二)人物夸张的动作渲染了喜剧氛围
当乔将安妮公主定位于醉酒的流的时候,安妮公主躺在他的床上,他用被单卷着安妮公主抛向了藤椅。安妮公主被注射的镇静剂的药性正在发作,如此“折腾”并没有影响到她的睡眠。当乔得知原来自己面前的这位就是失踪的安妮公主之后,就又将她抱回到床上。乔、欧文和安妮公主在露天咖啡店喝咖啡的时候,欧文要将安妮公主的身份说出来。乔害怕影响到偷拍计划,就在桌子下面踢了欧文一脚。当乔发现没有因此而制止欧文的时候,又将酒向欧文的身上泼去。第三次的时候,干脆就把欧文坐的椅子踢翻了。安妮公主骑着车子横冲直撞,被送到了警察局。在警察局的门外,受到损失的摊主亲吻了安妮之后,向乔行了贴面礼。此时,乔的身份是安妮公主的“丈夫”。欧文是满脸大胡子的男人。当摊主要与欧文行贴面礼的时候,觉得这一脸的大胡子很尴尬,于是就行了握手礼。情节很简单,但是动作和表情却给人以滑稽之感,由此而引来观众愉快的笑声。[7]在《罗马假日》整个故事情节中,都运用了人物夸张的动作渲染喜剧氛围,使得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感到愉悦,并放松身心,投入到故事情节当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罗马假日》获得了第26届奥斯卡奖多项大奖,影片自公映之后,经久不衰。《罗马假日》故事情节简单,讲述了安妮公主和身为平民的乔不期而遇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两个人因此而擦出了爱情火花。两人之间的爱虽然是唯美的,但是他们身份地位的悬殊也导致了他们之间不会有结果。故事情节中极具吸引力之处在于人性之美的体现,运用喜剧元素渲染情节,使观众伴随着欢笑体会电影情节,加之罗马这一拍摄背景,使得《罗马假日》极具美感。
[参考文献]
[1]夏文静.多维视角下对电影《罗马假日》主题的解读[J].电影文学,2013(15).
[2]方玉晨,崔超.存在自由到对人性自由的追求———电影《罗马假日》的美学赏析[J].社科论坛,2014(04).
[3]董晓琳.试论电影与布景设计艺术———浅析罗马建筑对电影《罗马假日》的影响与作用[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2).
[4]王海燕.重探经典电影《罗马假日》的主题内涵[J].电影文学,2012(17).
[5]王开岭.《罗马假日》:对无精打采生活的精彩背叛[J].北京农业,2012(05).
[6]修倜.喜剧美学:从“表象自由”到“人性自由”———由康德到席勒的理论推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7]张玮.古老的罗马,永恒的爱情———电影《罗马假日》看点分析[J].电影评介,2008(22).
[8]《罗马假日》:纯真之爱[J].走向世界,2010(30).[9]罗马假日[J].家庭影院技术,2003(01).
[10]史小青.重拾《罗马假日》[J].健康大视野,2009(22).[11]朱珊.重温《罗马假日》[J].中文自修,2010(06).
篇10
1.年龄特征
笔者通过比较发现,中美两国获奖作者的年龄以40~49岁这一区间居多,占各自国家获奖总人数的比例为30.61%和38.1%,说明这个年龄区间是儿童文学作者进行创作的黄金时期。不同的是,中国获奖者的队伍结构更为年轻化,获奖者中,年龄低于30岁的三人均为中国作家,而美国作家则以中老年人为主力(见图1)。这一现象与我国鼓励青年作家的政策不无关系,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专门设立了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以鼓励文学新人。
2.性别特征
图2显示的是中美两国获奖作者的性别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两国的差异非常明显。中国获奖者的男女差异不是很明显,都接近一半的比例,这与我国作家整体男女比例平衡的情况一致。而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获奖作家中,女性占据了绝对优势,比例为69.05%,是男性作者数量的一倍多。在美国文坛上,女性作家一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早在19世纪,由于传统的男性作家或是看不起或是不适应为青少年读者进行创作,出版商们不得不从女性群体中寻找,而女性作家对孩子天然的亲近感、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夸张的描写都能很好地与儿童文学相结合,这给女性作家提供了绝佳的成长契机。加之美国有着子女成家立业后单独居住的社会风俗,祖父母抚养孙辈的情况并非主流,这使得美国中老年的女性作家有更为充裕的个人支配时间。在众多的创作主题中,家庭始终是美国女性作家关注的核心,她们不仅以此来表达女性不只是家中相夫教子的角色,还可以融入社会有所作为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她们希望通过作品中记录的国家习俗、礼仪、性质和面貌,在年轻的读者面前树立起一个典范,帮助他们成为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的国家公民。[3]
3.职业特征
根据中国作协及纽伯瑞奖官网、作家个人主页、维基百科等渠道了解到的情况,笔者发现中美两国获奖者在职业构成上的情况比较一致。大部分获奖者目前都是专职作家的身份,只有少数获奖者身兼多个职业(见图3)。其实这些获奖者在成为专职作家之前,几乎都从事过与少儿成长相关的职业,如美国大多数的获奖者曾是高校中研究儿童文学的学者,中国的获奖者则多从事过小学教师,杂志社、出版社编辑等职业。这些与少儿成长相关的工作经验,成为他们此后进行儿童文学写作的生活源泉,也是他们的作品能够吸引少儿读者、获得组委会肯定的重要原因。
二、获奖作品内容特征比较
1.作品体裁
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评选条例规定,参评作品的评选体裁包括:小说、诗歌(含散文诗)、童话、寓言、散文、报告文学(含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科幻文学、幼儿文学等。凡评选年限内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公开出版和发表的符合上述规定的儿童文学作品皆可参评。在过去三届评选中,小说和童话的获奖数量不断上升,而幼儿文学、理论批评都曾一度缺席榜单,寓言类的作品更是始终与获奖无缘,这也反映出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薄弱所在,需要在今后加以改善(见表1)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主流同样是小说和童话,诗歌则以2011年的银奖作品《黑暗的帝王和夜晚的诗歌》(DarkEmperorandOtherPoemsoftheNight)为代表,此外2008年的金奖作品《好心的大爷,帮帮忙》(GoodMasters!SweetLadies!VoicesfromaMedievalVillage)是一部历史题材小戏合集。作者劳拉•埃米•施利茨是一位历史老师,她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中世纪的历史,专门创作了21则迷你小戏剧本来反映当时的历史现实。与国内相比,纽伯瑞奖的体裁划分笼统粗放得多,其评选条例中仅分为小说、非小说和诗歌三大类(fiction,non-fiction,andpoetry),但由于评审团特别强调以儿童的理解力为前提来评选杰出的作品,所以该奖项并不包含理论批评、报告文学等类别,且再版的、汇编版和删节版的不得参评(见表2)。
2.主人公形象
一部受孩子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必定有一个受欢迎的主角。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不仅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进行艺术的提炼和加工而创造出来,还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要生动活泼、具体可感。笔者对样本中独立成篇的有具体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获奖作品进行统计后发现(其中中国作品39篇/部,美国作品40篇/部),两国的儿童文学作品都青睐从小人物入手塑造作品形象(见图4)。这些并不起眼的小人物过着和孩子们一样普通的生活,他们的出场并不光鲜亮丽,身上都有一点小小的不完美,但随着情节的推进,小人物们也不断成长,不断地获得智慧、勇气、理性与良知,甚至脱胎换骨变成人人称羡的大英雄。而从性别形象来分析,中美两国可谓大相径庭(见图5)。中国获奖作品中男性主人公的比例远大于女性,而美国恰恰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女性作者居多的情况相关,女性作家由于其特定的性别心理模式,有着比男性作家更偏爱于回味和表现个人经历及情感体验的特点,所以她们更倾向选择女性作为主人公。把动物作为主人公的情况在我国的获奖作品中也很普遍,由于这其中既有拟人化的动物,也有非拟人化的,所以性别特征比较模糊,笔者特将其单列为一类。这类形象在我国获奖作品中的比例仅次于男性主人公,这一情况与儿童有限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密切相关。复杂的社会生活对儿童而言无疑是深奥的,但他们对动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一系列生动形象的动物可以使内容浅显易懂,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儿童文学低龄化的情况,作者只能把人类的某些情感、理念加之于这些动物,而人性中还有许多方面不适宜以动物来呈现,纷繁复杂的生活画卷在这也只能崭露冰山一角。相比而言,美国作品中动物形象所占的比例最低,40篇/部作品中仅有5篇/部为此类,而且作品更侧重对动物的“物性”即动物的真实情态、生活习性的呈现。例如2013年的金奖作品《独一无二的伊万》(TheOneandOnlyIvan)就是以亚特兰大动物园里的一只猩猩为原型,讲述的是猩猩Ivan成长的故事。表3是对上述79篇/部获奖作品中主人公性格特征的统计,以最能体现主角品质的关键词为依据划分了五大类。上表显示,中美两国获奖作品的主人翁都有着善良、坚强、勇敢等正面的性格特征,它们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就整体而言,美国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更为丰富饱满,主人公的性格以“独立勇敢、有冒险精神”和“坚强自信、有信仰追求”为主,所以情节也主要是围绕主角探险揭秘或奋斗历程展开,有些人物是从最初的胆小、自闭转变为了勇敢、自信,也有人物从最初单纯的勇敢、坚强到经历挫败时的沮丧、彷徨,再到重新发现自我养成更多元化的性格品质。而中国作品的主人公最为普遍的是“温柔善良、正直有爱心”的特征,虽然同样具有正面引导意义,但对儿童本性的展现不如美国透彻,中国以家为本的传统以及儒家“教重于乐”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风貌。
3.作品主题
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将儿童文学大致划分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三大类,[4]每个母题都包含众多主题。大多数获奖作品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故事情节的,在此基础上可能对其他的主题略有涉及。笔者根据作品的主要情节对其主题类别进行了划分(见表4)高踞榜首的是成长经历这类作品,书写成长、表现成长是中美儿童文学中历久弥新的共同主题。这类作品或夹杂着作者的童年过往,或反映了当下儿童成长的现状,不论主角是人还是动物,也不论故事发生在人类社会还是大自然中,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儿童认知成人世界的复杂与多样,也可以让成年人了解儿童世界的深邃与乐趣。位列第二的主题在中美两国再次呈现出天壤之别,前者为友爱亲情,而后者为探险揭秘,这也反映出中美两国在对孩子品格培养上各有侧重。爱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内涵,儿童文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年人对孩子的爱而诞生。然而,友爱亲情主题的作品主要是对儿童道德品质层面的发掘,教人向善的意味突出,弱化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求知,探险揭秘类的作品则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美国的获奖作品更倾向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作品中的历险经历充满了别出心裁的荒诞,是对现实世界的夸张变形,具有极强的游戏精神。
4.作品时空特征
文学作品借助于不同的时空关系,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和情感取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的生活阅历和写作风格。在空间特征上,中国获奖作品中频率最高的是虚构空间(见图6),这种情况与中国作品的主人公以动物居多密切相关,作者给这些动物设定的活动空间多为一些名称有趣古怪的地方,比如:核桃山、奇迹花园、月亮河等。而在美国作品中频率最高的是城市空间,虽然美国作品中“探险揭秘类”的主题数量位列第二,但作者更倾向于借助少儿读者熟悉的生活场景来讲述故事,既有穿越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追踪历险,也有在学校、教堂、车站发生的侦探活动。可以说,不同的空间特征各有特色,虚构空间可以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城市空间可以使孩子更真切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但从整体来看,中国作品中空间的分布比例更为均衡,有利于满足儿童多样化的需求。在时间特征上,考虑到英文作品中存在使用现在时替代过去时的语法现象(即作者为了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把已经发生的事情都换用现在发生的动词结构来替代),所以笔者根据作品中明确提到的时间点将其划分为“过去”和“虚拟”两大类,其中部分发生在未来及无明确时间告知的作品都归在“虚拟”一类中(见图7)。上图显示,中美两国作品中以“过去”作为时间特征的作品都有半数以上,其中美国更是高达75%,这也形成了纽伯瑞奖独特的评选风格——侧重历史题材的作品。90余年来,众多的纽伯瑞奖作品都是以历史为大背景来讲述和平、战争、成长、死亡、价值观等形形的小主题,主人公多为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小人物,如苏联斯大林时期的乡村小男孩,美国内战时期的兄弟等。中国的作品虽然也以“过去”时间居多,但不少作品仅仅是以某个假期、某一天或者很久以前这类比较模糊的时间来承载故事,有的作品虽然有十几年的时间跨度,但缺乏对那个年代社会背景的观照,没有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色。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