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范文

时间:2023-05-05 18:1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篇1

1.(3分)用于引导文件直接叙述根据、事实或主张的词语是 A

A. 领叙词语

B. 承转词语

C. 称谓词语

D. 追叙词语

2.(3分)以下是2001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印章位置的规定,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D

A. 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

B. 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印章在前,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

C.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加盖印章应上不压正文,下压成文时间

D. 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每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

3.(3分)《国家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将(C )作为公文的三要素。

A. 大纲、主体、版记

B. 眉首、主体、尾注

C. 眉首、主体、版记

4.(3分)( A)可用于向国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A. 公告

B. 通知

C. 通告

D. 通报

5.(3分)根据2012年4月16日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目前通用的公文文种共有( C)种。

A. 14

B. 16

C. 15

D. 17

6.(3分)以下不属于公文的特点的是 B

A. 公文具有权威

B. 公文作者不都是法定作者

C. 公文具有特定的效用

D. 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

7.(3分)试行本属于哪种类型的公文稿本? A

A. 正本

B. 定稿

C. 副本

D. 草稿

8.(3分)公文中,机关标识从上到下排列正确的是 A

A. 主送机关、抄送机关、印发机关

B. 印发机关、主送机关、抄送机关

C. 抄送机关、主送机关、印发机关

D. 主送机关、印发机关、抄送机关

9.(3分)( A)这一项目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提出了要求。

A. 紧急程度

B. 秘密等级

C. 保密期限

D. 签发人

10.(3分)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是按公文的(C )进行分类的。

A. 行文意义

B. 行文目的

C. 行文关系

D. 行文背景

11.(4分)公文排版后空白处容不下印章位置时,根据《国家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规定,正确的做法是 BC

A. 新加一页

B. 调整行距

C. 调整字距

D. 调整字体

12.(4分)公文中的主送机关标识可以使用机关的 ABD

A. 规范化统称

B. 全称

C. 自定义别名

D. 规范化简称

13.(4分)(ABD)是对公文用语的特殊要求。

A. 严谨周密

B. 简明精炼

C. 幽默夸张

D. 庄重得体

14.(4分)公文的作用有 ABCD

A. 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B. 公布法规和规章

C. 请示和答复问题

D. 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

15.(4分)公文中,需用阿拉伯数码标识的是 BCD

A. 成文时间

B. 公文份数序号

C. 发文年份

D. 印发时间

16.(4分)以下属于公文中的报送词语的是 BCD

A. 承接

B. 呈请

C. 呈上

D. 呈交

17.(4分)起草公文必须选择正确的文种,其原因是 ABCD

A. 选择正确的文种有助于文件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B. 选择正确的文种有利于维护公文的严肃性

C. 选择正确的文种能促进公文写作规范化

D. 选择正确的文种有利于保证公文的有效性

18.(4分)以下属于公文格式特点的是 ACD

A. 相对确定性

B. 不确定性

C. 稳定性

D. 规范性

19.(4分)公文写作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有 ASC

A. 说明

B. 记叙

C. 议论

D. 抒情

20.(4分)《国家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在公文的(ABCD )等方面均做了规定。

A. 幅面尺寸

B. 用纸纸型

C. 装订要求

D. 排版规则

21.(3分)公文成文时间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 √

22.(3分)2001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不带密级的公文不能编制公文份数序号。×

23.(3分)任何机关都能使用命令这一文种撰写公文。×

24.(3分)不同类型的公文稿本,其形式和作用也不相同。 √

25.(3分)“特此批复”一般用于文末,表示正文结束。√

26.(3分)目前,机关单位需要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时,应该使用命令。 ×

27.(3分)公文正文中,数字可以回行。 ×

28.(3分)“此件可见报”之类的说明事项,属于公文的附注。 √

篇2

一、依据

根据国务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

[2002]23号)的规定,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1999),制定本格式。

二、范围

公司的公文适用于本规范。

三、纸型、纸质

复印纸A4型(国家标准210mm×297mm),厚度定量60—80g/m2。

四、封面

文件必须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执行。材料10页以内的一般不加封面,确需加封面的材料可以加上,如规划、纲领性文件、规章制度、材料汇编等。封面可使用必要的文字和徽标,但不使用花边和图案。加封面的材料同时应加封底。

五、标题

标题使用2号宋体或宋体加粗,顶行。副标题居中排列,使用3号楷体,但不与正文字体重复,破折号占2格。

六、签发人

上行文应注明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标识;“签发人”三字后标全符冒号,签发人姓名用楷体字标识。

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排布不下可下移红色反线,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与发文字号同处一行。

七、正文

(一)正文文字字体、字号

正文使用3号仿宋字体。

(二)正文内标题字体、字号

1级标题文字使用3号黑体,2级标题文字使用3号楷体,3级标题文字使用3号仿宋体加粗。标题单独成行时,均无需标点。不提倡正文内标题使用加粗或艺术字体,如行书、隶书、魏书、细圆体、综艺体、琥珀体、瘦金体等,以保持公文严肃、文面整洁。

(三)结构层次序数、标点

第1层为“一、”,第2层为“(一)”,第3层为“1.”,第4层为“(1)”。不使用不规范的序号,如:1)、A、a等。

(四)段落

每段文字前空2个字,第2行起均顶格。

(五)表格

正文中表格一般作附件,置后。小于文面半幅的,可随文就位,与正文同宽。表内字体同正文,字号可略小。

(六)数字

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

其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八、主题词和抄送栏

主题词的设置,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符冒号;词目用3号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个字。标在文件的抄送栏之上,最多不超过5个主题词。标引顺序是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在标类属词时,先标反映文件内容的词,最后标反映文件形式的词。如《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可标“科技、体制、改革、决定”。

抄送栏应设在主题词之下,左起空一字,使用3号仿宋字体,主要填写需要报送的单位名称。印发机关在抄送栏之下左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用阿拉伯数码标识。若需添加“(共印XX份)”字样,另起一行,右端对齐上行“XXXX年X月X日印发”的“印”字。

九、落款、盖印

在正文后空2行,单位名称按印章全称。盖印,可不写单位名称。成文日期中“”用插入符号里的几何图形,不能用阿拉伯数“0”。最后一个字离右边沿4格(2个字)。

十、页码

双面印刷页码居外侧,单面印刷页码居右侧,均以“-1-”的形式出现。

十一、页面设置

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5cm,页脚3.0cm,行距28磅,或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为避免最后一页只是几行占一页的现象,可适当收缩行距,使文件成为几张整页,但收缩行距不宜小于20磅。

十二、印刷

上下左右居中对齐,无特殊需要,版面图文的颜色均为黑色,均匀清晰,2页内容以内的文件双面印刷。2页以上的根据需要决定。

十三、装订

一律左侧装订。钉离左侧边沿0.5cm,2个钉在上下各1/4处,钉垂直。

篇3

一、会议纪要的性质及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具有何种特点?它应当具备何种形式和实质要件?应当记录何种内容?它的程序和范围及其法律后果如何?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这些问题都没有涉及。实践中对这些问题的界定一直处于不完全确定的状态。笔者认为,会议纪要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用于记载和传达行政机关有关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是行政机关公务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工具,与行政机关制发的“决定”、“命令”等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然而实践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公文纪要带有越来越多的非“公文”特征,它不是相对原则和抽象的,仅仅提供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而是对所谓的“具体问题和专项事宜”作出最终规定或实体决定,越权代替下级机关直接作出决定。如某县政府的会议纪要直接决定对城区某一道路进行改造,为保证改造工程按期完成,会议纪要还规定了具体的拆迁期限和补偿标准。这种情况下的会议纪要完全背离了其“公文”特征,演变成一种典型的具体行政行为。这些会议纪要由于侵犯了有关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管理相对人会通过适当的程序、在适当的场合表达他们的意愿。于是,针对会议纪要的纠纷产生了,由于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许多行政机关往往在突如其来的“ 纠纷”面前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二、会议纪要的可诉性问题

实践中,有些行政管理相对人将会议纪要作为一项独立存在的具体行政行为,就其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行政诉讼。这就涉及到会议纪要的可诉性问题。对此应当如何处理,办案法官认识不一。笔者认为,会议纪要本身的“记载”功能显然不是也不能是对会议内容的简单复制,“记载”的过程应当是一个浓缩、提炼和加工的过程,它所记载的应当是处理某一具体问题的原则和办法,只对下级行政机关处理具体事务提供指导性意见,没有代替某一特定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是解决该具体问题的最终决定。它是一种抽象行为,是行政机关的决策行为,其本身并不当然具有可诉性。以某县政府的会议制度为例,根据有关规定,需要制作会议纪要的县政府会议大体有四类,分别是县政府全体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和县政府专题会议。其中,县政府全体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长办公会议有一个共同的事项是对县政府工作或日常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这一讨论和决定的过程,是制定政策的过程,是纯粹意义上的行政决策行为,不具有可诉性。因此,规范的会议纪要不具有可诉性。

篇4

2、主送机关:使用三号仿宋字体;

3、冒号;使用全角方式;

4、正文:使用三号仿宋字体;

篇5

一、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的衔接关系

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的衔接主体主要是公文。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资料主要来源于公文,公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可见,文秘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它们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既紧密相联,又相对独立。

二、目前文秘工作和档案工作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文秘和档案实行的是分块管理制,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比较科学的管理体制。但是这种体制某种程度上却拉大了文秘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距离。目前,在文秘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衔接主体上,即公文的格式和处理办法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现象:

(一)用纸不达标,装订不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规定公文用纸型号为国际标准A4型纸,装订要求左侧订,不漏页,无坏钉,不脱落,不散页,后背平整。但长期以来,公文用纸常因纸张质量差和耐折度低,以至于保存时间不长便开始发黄。而且相当一部分单位还在继续延用过去的16开型纸,即使同是16开,有时大小也不一致。印刷装订中,掉页、漏页、压字、钉脚不齐等问题时有发生,使公文的严肃性、美观性和档案的完整性都受到一定影响。

(二)版记不全面,附件不规范。版记是文书部门和档案部门相互衔接,顺利实现“文档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标识。而日常文秘工作中常常不被重视,只有主题词而无抄送单位者有之;不标明印发部门和时间者有之;甚或没有版记;尤其是主题词的选用不准确或自拟自编主题词,这些都给文件归档、拟写案卷标题造成困难,增加了“文档一体化”的操作难度。《格式》还对公文的附件作了明确规定,但在现行的公文制发中,有些单位却不能正确处理,有的“附件”字样标识不当;正文和附件的名称、序号不一致,附件单独装订时不标识正文字号和排列序号等,也严重影响着公文的规范立卷和归档。

(三)文种使用不当,办理程序不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十三种。但实际应用时,往往文种“决定”和“意见”不分,“通知”和“通告”混用,公文的实际效力常因此而削弱。最容易混淆的是“请示”和“报告”两个文种,有的该用“请示”却用了“报告”,有的“报告”中夹杂“请示”的内容,有的甚至把两个文种合二为一成“请示报告”,给公文受理机关带来不便,影响了公文作用的发挥。公文的办理程序虽说是一个严密的体系,但在日常工作中,越级行文,越级签发,有校对无复核,不登记就印发等无序现象却很难避免,从而为档案工作留下后患。

(四)原稿不齐全,编号不规范。公文原稿的搜集整理是公文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时候,办文过程很规范,但实际归档时,却发现只有定稿,缺了原稿或修改稿。从某种意义上讲,修改稿别是领导批示的原稿更具有存档价值。还有的归档材料是传真原件,不经过复印就存档,短期内字迹就变得模糊不清。公文编号的差错一般则是由于登记不及时、分类不准确造成的,漏号、重号等乱号情况的出现,既影响了公文的质量,又不符合立卷归档的要求。另外,《办法》规定撰写公文字迹材料应该使用碳素或蓝黑墨水,不能用铅笔或圆珠笔书写,包括领导的签字在内。但在实际操作时,这一条几乎没有单位能完全做到,使档案的真实性难以保障。

三、实现文秘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规范衔接的措施

(一)加强“文档一体化”意识

“文档一体化”的实质是把现代文秘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从组织制度到具体程序真正交融在一起。这个概念的提出,旨在加强档案部门对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保证档案的质量,同时减少档案部门的工作程序,避免无谓的重复劳动,使文档工作流程科学化、合理化。文秘工作是“文档一体化”的基础性工作,最重要的是文秘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档案意识,要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按“文档一体化”的要求,规范办理好每一份公文。

(二)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首先,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不论文秘工作,还是档案工作,每个环节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要确立质量第一观念,明确认识各自岗位的质量责任,这是“全过程管理”的前提。其次,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档案法》、《格式》和《办法》等法规对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公文格式、行文规则、收发程序、公文管理要求及公文归档工作均作了明确规定,全体档案工作人员和文秘人员应该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在精通的基础上模范执行。第三、要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组织机构,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相对稳定的文档工作队伍,这是“全过程管理”的基础。文秘工作和档案工作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这就要求从事文档工作的人员要素质高,并且相对稳定。第四,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办理公文。这些规定和程序要尽可能细化,简捷明确,操作性强。要严格执行公文行文规则,严格审核签发制度,禁止滥发文件和发无效、无用的文件。不但在公文正式印制前对审核签发手续是否完善、附件是否齐全、格式是否规范进行复核,印制后发送前应再次进行复核。若要修改实质内容,则应按程序复审。在公文用纸纸型、幅面尺寸、字体字号、排布规则、装订要求等技术指标上也要严格按标准把握。要发挥随文卡片的控制作用,对“文件处理单”、“发文稿纸”等卡片的填写要简明扼要,合理确定文件的发文范围,在控制文件“件数”的同时,严格控制文件的“份数”,禁止滥抄滥送。第五,要依靠先进的装备和技术。社会已经进人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落后的文件设备和档案工具已经不能适应《档案法》、《格式》和《办法》的要求,因此,配置性能优良的设备和工具,是“全过程管理”的关键。同时还应注意操作的熟练性和规范化,对一切不合理、不经济、不正当的使用行为要坚决禁止。

篇6

【关键词】地税档案;管理

多年来,靖江地税局为顺应税收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的新形势,本照“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 的档案管理指导思想,始终将档案工作作为推动地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努力开拓创新,将服务发展、地税文化、 资源要素和信息化等具有时代特色的理念有机融入档案工作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了现代档案管理文化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档案意识,为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一直以来, 由于社会档案意识的淡薄, 档案部门被认为后勤服务部门, 档案工作的实际社会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档案工作长期被边缘化。但随着工作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时候意识到,档案工作是推动地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我局提出了“全员参与、全程覆盖”的“大档案观”,即所有领导都是档案分管领导,所有干部都是档案工作人员,所有工作中形成有价值资料都是档案。此外,我局在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上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 没有责任心干不了 档案工作, 没有主动性干不好档案工作,没有服务意识于不了档案工作,没有创新精神干不好档案工作;在心理层面上提出“找事干,有韧性,不服输”; 在心理预期或目标层面上提出了让全局地税干部知道有个档案室, 让全局地税干部有事找档案室,让全局地税干部永远离不开档案室。实践证明,不但没有给我们局工作增加负担,而且还规范了我局的各项工作,提高了我们局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从而提升了全员的档案意识。

二、提升治档理念,建立治档机制,为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提供技术保证

其一是赋予档案工作以服务发展理念。 坚持以服务地税事业、服务纳税人, 面向社会、 面向税收征管、 面向决策管理进行需求研究,关注局情民意、社会热点和业务难点,充分挖掘有价值的编研资料,真正实现档案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同步推进。 其二是赋予档案工作以地税文化理念。 以档案工作展示地税文化, 以地税文化丰富档案内容。用档案管理的手段将地税特色工作和斐然成绩进行归类和整理, 真正实现档案工作与地税文化的最佳融合。 其三是赋予档案工作以资源要素理念。 坚持将档案资源作为跨越发展的基础资源而加以重视。其四是赋予档案工作以信息化理念。为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管理质效, 我局坚持走信息化发展之路。 配置各类信息化设备,初步实现了 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三、 创新治档形式,强化治档实效,实现档案工作切实推动地税工作开展

为了确保机关文件材料收集齐全与完整, 充分反映本机关的主要职能活动和历史面貌, 更好地为机关各项工作服务,我局加大了对软、硬件设施的投入, 有组织按计划地稳步开展档案管理升级工作,确立了 “收集是档案管理第一要务”的理念,“整理尽可能简化”的理念、“变档案保存为保护” 的理念, 使收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 整理工作由繁琐变为简化, 档案保存变为保护,推动了基础业务的创新发展。在档案业务建设方面,重点加强了各门类和载体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档案整理质量不断提高,使我们局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我局档案工作任重而道远。经过了近几年的改革和创建,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有些方面需要改进。

(一)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法规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应当遵 循的基本原则、公文格式、行文规则、收文程序、公文管 理要求及公文归档工作均已作了明确规定。这是“全过程管理”的法律依据,全体从事档案工作人T和文秘人员应 该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在精通的基础上贯彻执行。

(二)要注意分类归档。地税各个部门分工明确,每个部门资料种类也不同。就拿大厅来说,根据档案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为通知类、审批类、决定类、申请类、处罚类资料。由于大厅窗口业务复杂,种类繁多,所对应的资料也就多。所以一定要分类归档,按照前面说的五类,每个类材料都由按分装订,扫描。另外,由于大厅窗口人流量多,每天较为忙碌,应当能安排专门的人员来分类整理材料,以确保资料能够及时归档,入库。

篇7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证公文质量年活动有序开展

政府机关的公文质量高低,代表政府机关的形象,反映政府机关的工作和管理水平。“公文质量年”活动的开展是进一步提高政府系统公文处理水平、实现政府工作全面提速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县在经济上虽然属于欠发达地区,但在依法行政、高效行政方面一直保持着审慎的工作态度,始终不渝地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公文质量工作,把公文质量摆在政务工作的重要位置,确定“质量就是生命”的“公文质量年”活动目标,把“零差错”作为衡量公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贯穿到活动的始终,积极组织成立“公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系统制定活动计划和评比办法,并通过政府工作的逐步规范,积极引导政府公文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通过“公文质量年”活动的有序开展,使政府公文质量工作达到一个稳定提高的效果。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政府系统文秘队伍整体素质

公文写作是机关干部必备的基本功。为切实提高政府系统公文质量,县政府办公室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抓公文质量的指导思想,以培养一批高素质文秘工作队伍为目标,从提升全县政府系统公文质量的整体水平入手,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办文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纵向交流,增进了解。从2002年起,政府机关利用部分双休日,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就其分管的工作和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专题讲座,增强政府办文人员对县情和区内外形势的了解,拓宽知识面。并且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政府系统办公室文秘人员培训班,专门聘请州政办领导就文秘、信息相关知识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政府系统公文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横向学习,提高认识。每年定期择优选派政府办公室文秘工作人员到州政府办公室各科室跟班学习,参加州政府组织的文秘人员培训班,锻炼业务技能,提高公文处理水平,带动全县公文质量的提高。同时,积极组织政府系统文秘人员到区外参观学习,参加区外各类培训,及时学习借鉴外地公文处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宽政府机关文秘人员的视野,开阔思路,为政府机关公文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内部沟通,巩固技能。采取以干代训的方式,定期分批抽调各乡镇、政府部门办文工作人员到县政府办公室秘书科、信息科跟班学习,进行业务技能锻炼和培训。同时,每季度在政府办公室内部组织开展一次公文讲评,进行公文写作经验、体会交流,定期安排办公室文秘信息工作人员轮流讲课,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目的。

(四)创建活动,扩大范围。2003年起,我县积极组织全县政府机关认真开展创建“四型机关”活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对学习目标、学习机制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结合创建活动,我县还利用党建网站定期为政府机关文秘工作人员下载一些有学习价值的公文写作资料,为大家学习公文写作提供便利,大大提高了机关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有力地推动了政府机关公文写作水平和公文质量的提高。

三、深入调查研究,增强公文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公文质量的关键在于公文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为确保政府机关公文质量,我县建立并完善了调研工作机制,即每年在认真完成上级党委、政府指定调研任务的同时,联系我县工作实际,要求各乡镇、政府各部门每年至少确定3个调研题目,并结合实际拿出针对性强、有深度、易操作的调研报告,年终对各乡镇、各部门的调研成果进行统一考核和评定,对优秀调研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由于在调研中摸清了实情,找准了问题,使政府系统公文的出台建立在明确的现实需要之下,确保了公文主题的鲜明性,增强了政府公文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四、严把审核关口,树立精品意识和责任意识

公文的审核是公文制作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一项非常细致而又严谨的工作。在公文审核中,我县认真遵循“坚持政策、严谨细致、注重质量、精益求精”的办文原则,注意严把五关,切实提高公文质量,杜绝出现各种差错。

(一)严把政策关。公文作为传达政令的工具,要求公文处理部门在公文的审核把关中要讲政治。为此,我县首先要求政府系统公文审核人员不断强化政策观念和政策意识,在审核公文所反映和体现的基本立场、观点、所提出的意见、措施、办法和要求及所得出的结论时是否符合党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的指示决议,同现行有关规定有无矛盾;公文的内容有无政策界限不清,或把政策界限规定得过死、过宽的情况;公文的观点、提法是否正确,提的意见、办法是否符合实际,有无主观臆断,片面的或绝对化的问题;公出的结论是否恰当,理由是否充分等。在核文过程中,涉及到法律法规方面的公文,我县加强了法制审核工作,要求法制办严格依法复核,对与法律法规有偏差的公文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确保政府公文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依法行政。

(二)严把文字关。公文是通过文字来传达政令的,它依赖于文字的准确简洁的表述,同时它又有自己常用字句和固定的书写方式。我县在公文审核中,坚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字斟句酌,力求使文稿准确运用公文语体,达到以记述为核心,以实用为目的,把准确性、简洁性作为最基本的要求,使每一个字都有每一个字的作用,每一句话都有每一句话的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五看:一看内容是否言之有物,对内容空洞、无多大实际价值的不发;二看文稿是否结合实际,对调查研究不充分、缺少针对性、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的不发;三看主题是否鲜明,对主题不鲜明、目的不明确、说理不清楚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打回改写,确保公文主题鲜明;四看结构是否合理,检查结构的完整性和严谨性,注意各部分篇幅是否合理,长短是否恰当;五看语句是否符合形式逻辑,字词使用是否恰当,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力争把文字技术问题处理在送达领导签发前完成。对在领导签发时作了改动的,如果文字不顺畅,我们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敢于负责地作一些文字处理,力求观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简明,合乎逻辑,符合语法和修辞。

(三)严把格式关。由于公文是一种具有特定体式的文章。我县在公文审核工作中始终坚持规范原则,注意做到严谨细致,对每篇文稿都从标题、发送范围、正文、附件到成文时间和落款进行严格的审核,在核文工作中把文种选择是否恰当、行文形式是否准确、文体体式是否规范等各项格式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一一进行对照,严格杜绝漏项或多项,确保不规范的文件不出手,保证政府公文格式正确规范。

(四)严把程序关。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公文是保证公文质量,提高办文效率的基础。我县及时印发了《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机关公文格式》和《关于认真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新国标和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并组织培训和讲座,严格执行办法,对政府系统公文办理程序进行了规范,对提高政府公文质量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五)严把实效关。公文是在现实工作中形成和使用,并为推动现实工作服务,每一时期、每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和工作内容都有不同的特点,需要不同的指导性文件。有的公文可能会因时间延误而失去价值,有的公文也可能因时间推移而需废止。因此,我县充分重视公文的实效性,并以此做为提高公文质量、增强公文指导性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行文中,一方面根据工作需要,明确政府公文的印发时限和适用时间,加大督办力度,确保公文如期完成。另一方面,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已行政府公文定期进行整理和修订,该完善的完善,该补充的补充,该废止的废止,不断增强公文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推动政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政府机关工作高效运转

公文传输电子化是提高公文处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增强自动化办公处理公文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结合“公文质量年”活动的开展,我县把在政府机关全面推广公文处理系统作为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和规范内部管理的突破口,进一步加快政府信息网络建设,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原有公文处理能力的基础上,新购进了电子政务及印刷、打印等办公设备,实现了与州政府局域联网。目前,我县上报的各类政府文件及州政府下发的各类文件都采取电子公文的形式通过网上传输和办理,实现了公文无纸化传输,大大缩短了公文传递时间,提高了公文处理工作的时效。同时,我县积极组织筹建了县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并与2004年11月正式开通,进一步提高了公文流转速度和资源共享水平,提高了公文质量和办事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政府机关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六、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政府公文制度化、规范化

(一)实行公文质量管理责任制。县、乡人民政府及政府部门明确职责分工,一级抓一级,主要领导对公文质量负总责,分管领导及办公室领导具体严把公文政策法规关、措施关、会签关、出口关,具体办文人员负责公文起草关、文字关、体式关,保证公文高质量、高效率。同时,我县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重要公文出现失误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避免质量低劣的公文签发,切实维护政府的整体形象。

(二)实行公文限时处理制度。县人民政府规定凡有明确规定时限的公文,必须确保公文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没有明确规定时限的公文,按照内容确定基本时限,从速处理;重要公文实行急特件专人跟踪催办,避免延误、拖拉等现象的发生。为进一步提高公文传输效率,我县专门在县党政大楼建立了县、乡两级公文传输交换站,各乡镇、政府各部门每周一、三、五定期收取文件,保证公文传递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和政令畅通。版权所有

篇8

电子公文是通过电脑进行操作、传输、存储等处理的数字化产物,与纸质公文相比,电子公文具有存储体积小、检索速度快、远距离快速传递及同时满足多用户共享等优点。随着电脑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越来越多的公文直接在电脑上产生和传输,电子公文也将越来越多。但与纸质公文相比,电子公文也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如信息与载体分离、不能直接阅读,必须依赖于软件和硬件才能识别和利用;电子公文容易被人修改、复制,修改之后几乎不留痕迹,在真实性、完整性、凭证性方面比较难认可。因此,目前甚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抛开纸质公文而以电子公文取而代之,电子公文将和纸质公文并存。

我们应正确认识公文的本质功能——传递信息,理解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的关系,破除对公文物理介质的习惯心理,建立数字化的公文新概念。对于电子公文,应根据其特点,制定适合的管理办法,使之与纸质公文实现优势互补。

关系之二:电子印章与电子认证

对于纸质公文来说,印章是公文生效的重要标志。而对于电子公文,是否也需要印章作为生效标志,值得商榷。电子印章是通过专用软件生成的,并且需要较为昂贵的彩色激光打印机,才能印出红章。一方面,由于色彩和印制等原因,打印出的电子印章与纸质公文所用的印章并不完全相同,这样,就会出现同一发文机关有两种印章。如果发送电子公文的同时,又印制纸质公文,便会出现同一件公文使用两种印章的现象。另一方面,电子印章是通过技术手段生成的,因而易于被人通过技术手段窃取或仿制。

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证电子公文的真实有效性,即收文机关如何确认收到的电子公文是否是真实的发文机关所发,如果电子身份认证做好了,电子印章的作用无非是满足人们对红章、红头文件的习惯心理要求。电子公文并不一定非要那种刻意生成的带红色的电子印章不可,而应该有电子认证标志。

关系之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被称为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检索便利、时效性高、信息范围广泛、准确统计受众等优势。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点,丰富电子公文的信息形态,如可以尝试“多媒体公文”,在电子公文中不仅采用字符,而且采用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这将大大改善公文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应该使用网络媒体公文信息,甚至可以把网络媒体的公文作为标准文本,如在政府网站上,设立专门管理的电子公文中心,一旦公文在此,就作为正式文本,不可再被更改、删除,在现阶段,不妨尝试在一个单位内部网络上实现,告别“复印—传阅—复印”的传统工作方法,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关系之四:电子公文与电子档案

具有档案保存价值的电子公文,必须要归档保护。电子公文归档后即形成电子档案。对于电子公文的归档管理,不宜一刀切,最好分步走。第一步,先将纸质公文与电子公文拷贝双重归档。该方法是用可脱机保存的载体将电子公文备份下来,以纸质与磁盘(光盘、磁带)制成双重备份,分别归档管理,但要保持一定联系。这样,利用纸质公文将电子公文的内容固定,解决电子公文易于被修改的问题,确保其法律效用,还可对电子公文分类组盘,进行著录标引,保留电子公文在检索、存储方面的优点,从而既能高效、方便地利用电子公文,又对电子公文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第二步,逐步实现文档一体化,该方法是将档案管理工作提前介入电子公文的运作与管理,在电子公文的形成、处理过程中建立电子公文生命周期表,将电子公文与电子档案管理统一起来,有利于对电子公文的形成、收集、积累、鉴定、归档及归档后的电子档案的保管与利用实行全过程管理,从而确保电子公文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关系之五:公文传输无纸化与文档一体化

公文无纸化远程传输(电子公文传输)实际上就是在专用的通信平台上安全收发加密的电子邮件,电子公文传输可以实现一“点”对多“点”的收发功能,简化了繁杂的工作环节和程序,推动了政令的有效快速传达,这不仅是传统发文方式的变革,而且会带来机关办公方式的转变。

目前电子公文传输管理通常要求接收单位接收电子公文后,通过彩色打印机,打印成纸质公文,再进入办文过程。实际上,传输的电子公文应直接进入本机关的电子公文运转管理系统,实现公文要素的转换,同时应实现文档一体化,电子公文办理完毕后,直接将公文的基本信息转换到档案管理系统,这样,可大大减少手工操作和重复劳动,避免人为失误。

公文处理电子化要真正达到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的目的,必须在电脑网络上实现公文处理全程电子化和无纸化,并实现对上(中央、国家机关)、对下(市、县区)、对左右(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部门、直属单位)互联互通。要实现公文处理全程无纸化,必须认可电子公文传输、电子批阅、痕迹修改、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目前,在尚未解决电子公文的法律效力问题之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将电子公文运作过程中的草稿、定稿打印出来,转成纸质公文,供拟稿人、核稿人、签发人等签署,以暂时解决其法律效力的问题。

关系之六:公文处理规范化与个性化

公文处理包括公文的进出、办理、形成、传递、存贮、归档等流程,电子公文处理系统可以帮助办公人员及时掌握公文的有关信息,并提供查询、统计、打印、催办、领导批阅、归档等功能,起到提高办公效率与质量的作用。在手工方式向电子化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流程是要变化的,组织机构、管理方式的变化也会影响公文流程。在公文软件设计中,更应该重视软件开发和办文业务流程的再造和整合,应该用信息技术来规范公文处理。如为了防止公文多头办理,应该取消纸质公文阅办单,改由电脑处理,只有经过电脑登记的公文才能办理,杜绝公文在运行体外循环。在加强公文审核把关的同时,应尽可能简化办文流程,精简操作环节,提高公文运转效率。

关系之七:公文处理自动化与标准化

电子公文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离不开公文处理的标准化,如公文格式标准、电子公文处理标准、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标准、电子公文处理系统软件设计技术标准等。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在电子公文处理系统中可自动生成行政机关各个文种的格式,可自动生成公文格式要素的位置、字体、字号,可自动标引主题词,还可自动按规范化的顺序排列主送、抄送单位等。

根据公文处理标准,在电子公文处理系统中可设置办理时限、到时催办、来文提示、急件提醒、退文警示等,在办文中可调阅相关的信息资料,辅助公文写作,可实现自动校对、自动编写公文摘要等。

篇9

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时间(下同)不满5年的,月标准不得低于60元;满5年不满8年的,月标准不得低于70元;满8年不满15年的,月标准不得低于80元;满15年不满20年的,月标准不得低于95元;满20年不满30年的,月标准不得低于115元;满30年以上的,月标准不得低于130元。

上述起点工资指企业以各种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不包括各种价格补贴、津贴、奖金及洗理费、交通费等福利性补贴。

各企业原有的农转工人员,现档案工资低于上述标准的,可按上述标准改过来。对以前低于上述标准的部分一律不予补发。

二、各企业给予农转工人员的实际应得的工资、奖金等待遇,应根据本人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情况和按劳分配原则合理确定,具体分配办法由企业自行决定。

三、符合《安置办法》第四条规定限期安置的农转工人员从市政府批准进地开工建设之日起至安置工作时止,由建设征地单位按照本通知规定的起点工资标准、核定的生活补贴和在职职工享受的各种补贴标准支付给本人。他们的医疗费按国家规定给予报销。

同时,建设征地单位应负责:

(1)为待安置的农转工人员按国有企业缴纳退休统筹基金的比例,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退休统筹基金;待安置的农转工人员个人以实际收入为基数按国有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2)为待安置的农转工人员,按上年全市企业缴纳待业保险费月人均标准和市政府批准的待安置农转工人数(应附花名册),按季到被征地所在的区、县劳动局待业保险机构缴纳待业保险费。农转工人员落实安置单位后其待业保险费由所在单位负责缴纳。

四、关于农转工人员办理求职登记问题(一)办理求职登记的人员范围:

凡符合《安置办法》第八条第五款、第七款规定的人员,均可以给予办理求职登记。

(二)办理求职登记的农转工人员需持下列证明:

属自愿自谋职业的人员,需持经过公证机关公证后的本人与有关单位签订的自谋职业协议书和城镇居民户口簿。

(三)上述人员应到本人户口所在街道、乡、镇劳动部门办理求职登记手续,如本人户口所在街道、乡、镇尚未设立劳动部门的,应到所在区、县劳动局指定的地点办理求职登记手续。

五、按照《安置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正在劳动教养或服有期徒刑的人员的安置补助费的收、管、付问题:

(一)按《安置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建设征地单位向区、县劳动局拨付安置补助费时,各区、县劳动局应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接收经批准撤销村或队建制农业户口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正在劳动教养或服有期徒刑人员安置补助费名册》(样表附后),按市政府规定的安置补助费标准收取,并将此项费用存入他们的名下。此项安置补助费由区、县劳动局按规定集中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如有挪用要分别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

(二)正在劳动教养或服有期徒刑的人员,解除劳动教养或刑满释放后,履行了就业登记手续,并有用工单位招用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其安置补助费按下列规定拨付:

1.由用工单位正式招用的,凭招用单位的录用证明,由区、县劳动局将安置补助费通过银行一次全额拨付给招用单位。

2.本人自愿从事个体经营的,凭其个体营业执照,由本人提出申请并在《经批准撤销村或队建制、农业户口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解除劳动教养或刑满释放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领取安置补助费申请表》(样表略)上签字,经过公证机关的公证后,支付给本人。

六、农转工安置在乡、镇、村办企业工作的,由乡、镇农工商总公司将企业为个人按国有企业缴纳退休统筹基金的比例,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的退休统筹基金和个人以实际收入为基数,按国有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上缴其所在区、县退休基金统筹办公室。

安置在乡、镇、村办企业工作的农转工人员的待业保险费,由当地农工商总公司按安置单位和农转工人数(并附农转工人员花名册),分季向企业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局待业保险机构缴纳待业保险费。

篇10

文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来自不同渠道的各种文件进行收发、登记、传阅、督办,并对相关信息资料予以整理、保管,并对所有材料按不同类别、不同来源进行归档。而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前述所有文件、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接收、分类、整编、保管,使之日后得到有效利用。文书工作为档案管理工作和企业后续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科学依据。其次,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二者既是紧密联系的,又是相互促进的。文书工作质量的高低及其效果如何,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果文书工作阶段所提供的不是全面、完整、可靠的文件资料,就不可能有日后全面、完整、有据可依的档案。从另一个角度说良好过硬的档案管理工作会促使文书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是要通过审查需要归档文件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来发现文书提供的文件材料是否系统、规范、齐全、完整等,这对于做好文书工作无疑是一种促进和考验。

二、文书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与能力素质直接影响档案基础管理工作水平

文书工作人员在文件处理过程中,从工作初期就要具有高度的档案工作意识,始终与档案工作联系在一起,把档案工作看作是自己工作的下一个重要环节。文书管理工作表面上看是一些具体的日常事务性工作,而其实际工作内容却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文书工作从业人员所需要具有的专业知识和其自身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个人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后续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高低。

如果一个文书工作人员不熟悉本单位的业务流程,不了解文件材料的相互关联,就很难做好文件的立卷和归档工作。因此,文书工作的从业人员首先必须在认真学习和掌握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及《归档文件整理规范》等相关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依照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努力学习、掌握好相关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认真履行文书处理工作条例,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检查经手的每一份文件、资料,对于来自不同渠道的每份文件、附件等都务必做到规范、齐全、完整,确保各种文件资料达到立卷归档的要求,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据可查,发现材料缺少要及时查找和追要。

对于一些重要文件的附加材料,如重要讲话、领导批示、会议纪要等,更要及时收集,加以整理,并确保文件资料齐全、完整。正是因为文书工作从业人员所具备的这种较高的档案工作意识,为后续的档案归档、立卷工作提供了方便,并为档案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书工作人员的定期立卷、归档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意义重大。立卷归档是文书处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既是公文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又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始。

所以文书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就应重视收集,从公文撰写开始到公文制发、传阅、督办,到最后的归档管理,都要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不疏漏和每一个环节的完整。文件资料办理完毕,应及时收集围绕文件形成过程所有相关材料,做好所有需要归档材料的前期基础性工作,按文件形成所需的附件和相关资料,及时地将文件对号入座,确保文件材料系统、规范、齐全、完整。这样,为后续的档案归档、立卷工作能够顺利完成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文书工作通过办公自动化在“文档一体化”中发挥枢纽作用,影响和决定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