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规范范文

时间:2023-05-05 18:1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场所卫生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场所卫生规范

篇1

公共场所是人们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种类繁多,目前能依法进行卫生监督的公共场所共有7类28种,其存在的卫生问题,涉及环境卫生学等公共卫生的各个领域,公共场所相关联的法律法规在公共卫生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得以充实和发展,确保了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笔者结合多年公共场所执法实践,论述公共场所相关联的法律法规在卫生监督执法中的综合应用。

1公共场所基本卫生法规和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有关的法规性文件很多,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在门类繁多的法规性文件中,直接有关的公共场所卫生法规是指国务院于1987年4月1日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条例》是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执法的根本依据。由国务院所属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规范性文件,最直接的是卫生部于1991年3月11日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细则》由卫生部根据《条例》授权所作的解释性规定,是《条例》的具体化。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依据直接关系的标准是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布,于1996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共12个),《标准》是实施《条例》和《细则》必须遵守的卫生技术准则和卫生技术规范,是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至此,我国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走上了法制管理的轨道,从根本上保证了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

2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监督

公共场所为了满足顾客需要和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要使用大量的水,有的由所在地区供水部门输送市政自来水,有的建有自备水源,多数公共场所还建有二次供水设施,近几年许多宾馆安装了管道直饮水和饮用桶装水。提高饮用水卫生质量,必须具有国家法律控制,而卫生监督是国家法律控制的重要表现形式,应依据相应的饮用水卫生法规,加强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保障饮用人群身体健康。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是在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标准的规范下进行的。新《传染病防治法》自2004年12月1日实行,该法中与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有关的条文共7条,其中第29条规定了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我国第一部饮用水卫生监督法规性文件由建设部、卫生部共同批准颁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7年7月1日施行。共5章31条,包括:总则、卫生管理、卫生监督、法则、附则等。其中第6条对供水单位必须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作了明确规定,加大了执行《标准》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2001年9月1日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共包括7个文件,其中《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是在原《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而成,水质指标由原《标准》35项修改后共96项,包括常规检测项目34项,非常规检测项目62项。新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GJ/T206-2005)是国家建设部,从2005年6月1日实施。规定了检测项目101项,其中常规检测项目42项,非常规检测项目59项。这些新增加的项目都是事关百姓身体健康的,在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各地普遍建起地下蓄水池和高位水箱,公共场所二次供水成为城镇居民主要供水方式之一。由于缺乏相应的二次供水监督管理规定,各地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为此,加强公共场所二次供水卫生监督管理十分必要。依据《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二次供水水箱(或蓄水设备)每年至少清洗消毒1次,并对水质进行检验,包括必测、选测、增测项目,及时发现和消除污染隐患,保证居民饮水的卫生安全。许多公共场所使用饮水机和桶装水模式,其弊端可概括为饮水机、桶装水在使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桶装水存在着一定的卫生、安全隐患,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不具备资质的厂家进入桶装水行业,有些厂商甚至采用不合格水源直接灌装。生产车间缺少空气净化装置,无严格的生产流程,导致水不合格。甚至使用废料和回收旧PC聚碳酸酯料制桶,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场所供宾客饮用的桶装水等饮用水应符合相庆的卫生标准。饮用纯净水其水质应符合《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共规定了感官指标4项、理化指标13项(其中污染指标9项)、微生物指标4项,计21项。瓶(桶)装饮用净水其水质应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规定了饮用净水的39项水质限值,其中感官指标4项,理化指标29项,微生物指标4项,放射性指标2项。购进使用的桶装水必须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瓶装标识符合卫生要求,饮水机等部位必须定期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必须持有有效的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公共场所使用的水质处理装置(器)应视净水效果,及时进行维护、呈更换过滤材料,所更换的过滤材料必须持有有效的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使用的水质处理器处理后的净化水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的要求。

3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卫生监督

公共场所涉及化妆品种类多,不少化妆品无卫生许可批件或无产品合格标签,存在卫生问题不容忽视,是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卫生监督的重点。应加强对公共场所单位化妆品卫生法规的培训学习,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公共场所宾馆、洗浴场所使用的洗发、淋浴等化妆品,美容、理发场所的普通和特殊用途化妆品,商场超市经营的各种化妆品等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消费者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GB5296•3-1995)等的有关规定,要求使用和采购化妆品时须建立“索票索证”制度,进货要有正规发票,还要有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的复印件。如对小包装标签或说明书不符合《条例》要求,无质量合格标记的化妆品,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无卫生部批件的进口化妆品,应拒绝进货,禁止使用,对外来化妆品主动索证,并要出具检验报告,以确保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的卫生质量。

4公共场所空调卫生管理

随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日益广泛,人们生活、工作的室内空气质量更大程度地依赖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送风质量,集中空调系统的管理与群众的健康密切相关,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许多公共场所没有集中空调卫生管理制度,不少单位自空调通风系统建造后,一直没有清洗过。目前,一部专门针对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国家强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2003出台,规定了空调通风系统清洁程度的检查、工程环境控制、清洗方法、清洗后的修复与更换和清洗效果的指标和检验等要求,中央空调的清洗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机械设备或工具,以物理方式将通风系统中的污染物从通风系统部件表面剥离下来。清洗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制剂,应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应对通风系统和人员造成损害。为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通过集中空调系统传播,改善室内空气质量,2003年8月19日,卫生部颁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开始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为此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监督检查,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研究和探索公共场所空调卫生管理模式,制定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及清洁消毒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对开展集中空调系统检测与清洁消毒机构的管理,以确保公共场所空调各项指标严格达到国家各项卫生标准,确保广大人民众的身体健康安全。

5公共场所消毒

公共场所人员往来极为频繁,直接或间接污染公共场所的机会很多,极易引起交叉感染,而消毒是控制传染性疾病传播以及疫情发生时应急对策的重要措施之一。公共场所的消毒对象品种繁多,性能各异,包括旅店的卧具、茶具、理发美容用具、游泳池水消毒等,所以,公共场所消毒工作难谟很大的,但从卫生要求的角度来看,有不少共同的消毒对象,如室内空气消毒、饮水机消毒、空调机消毒等。在实际工作中应按照《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要求,正确运用消毒方法进行疾病的预防控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的方式可参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第四部分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对室内空气的消毒处理方法。

篇2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公共卫生

因公共场所人流大,人口密集,且公共设施被公众重复使用,因而卫生状况更加复杂,假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不佳就会特别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随着德阳市旌阳区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区域内各类美容美发、文化娱乐、旅店业等公共措施建设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本来对德阳市旌阳区2005~2014年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为实现公众健康提供参考与指导[1-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区主要的公共场所类型包括理发、美容店,文化娱乐场所及旅店业,总体监测数量较大。统计表中其他类主要包括饭店、候车室、书店、商店及候诊室,总体监测数量很小。数据为德阳市旌阳区2005~2014年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监测数据。

1.2方法 根据GB/T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和GB/T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或监测。

1.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与相关指标根据GB9666-199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3-1996《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及GB1615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9670-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1-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等进行评价[6-13]。

判定不合格的依据为:室内环境监测评价结果主要包括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和公共卫生用品或用具等监测指标,其中每家单位监测指标≥1项次不合格即判定该家单位不合格。

2 结果分析

使用EpiData 3.0,统计软件录入相关数据,确立检测基准α=0.05。对接的项目总数、总合格数以及平均合格率进行计算统计,见表1。

2.1不同年份对比统计 德阳市旌阳区2005~2014年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统计读检测单位数2282,其中合格单位数2102,平均合格率90.71%。其中,2010年该区合格率97.10%为最高值,2005年该区合格率仅为67.32%为最低值。计算可得χ2=255.584,P

2.2不同场所类型的对比统计 对于不同类型的场所,理发、美容检测单位数928,其中合格数886,平均合格率为95.67%;文化娱乐检测总数831,其中合格总数742,平均合格率为77.26%;旅店业检测总数为480,其中合格数为407,平均合格率为76.92%;其他项目检测总数56,其中合格数为55,平均合格率为67.50%。计算可得χ2=47.019,P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不难得出德阳市旌阳区2005~2014年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整体良好,总平均合格率为90.71%。

但在具体的方面,影响德阳市旌阳区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方面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主要方面:理发、美容店主要是用具消毒的问题;文化娱乐场所主要是甲醛和用具消毒问题;旅店业主要是噪声和用具消毒问题。

理发、美容店用具消毒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小店把已经用过的毛巾晒干后继续使用,并且认为已经进行了"消毒",有一部分小店采取了清洗的消毒方式,十分简单且效果有限,这些都是在利益面前忽略公共卫生用品卫生管理的不法行为。根据相关疾病控制的建议,顾客在消费时具有权力要求离美容店使用卫生条件达标的用品或工具,使用不达标的公共卫生用品很容易为疾病的传播和扩散提供路径。因此建议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小型理美容店卫生条件的监管力度,保障公众的卫生健康。

文化娱乐场所主要是甲醛超标和用具的消毒问题,甲醛是危险的第一类致癌物质,公共场所的甲醛会对于工作的人群健康产生危害。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空气中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每立方米,过高的甲醛含量会对人的眼睛、以及呼吸系统产生刺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因公共场所设施的建设使用了大量的工业原料,比如油漆、塑料、人造纤维即合成树脂都含有甲醛,新的建筑装修、办公场所、室内家具以及装饰材料都会释放甲醛。新开设的公共场所需要格外注意。用品的消毒问题与之前提到的一致,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公共用品消毒的监察力度,以正确的消毒方式引导。

旅店业主要是噪声和用具消毒问题,宾馆场所及其周围往往人流较大、车辆过往频繁,产生长时间的噪声,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视,噪声能够干扰公众正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影响人的睡眠、心情、工作或学习效率等。宾馆场所的公共用品消毒问题更应该受到足够重视,比如床单、被褥,这些公共用品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更大,假如因为消毒不良,进行疾病传播的概率也更大。

针对以上的分析为保障公共环境人们的卫生健康,提出以下建设性措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管部门应该做好监管工作,深入到基层一线贯彻落实,特别对新开设的公共场所的卫生审核和监管要更为严格和细致,对主要的公众场所做好预防性检查工作,加强正确的卫生防护和保洁方式的宣传和引导,也要加强对违规卫生行为的处罚,对卫生不合格公共用品的取缔等;噪音音源处要做好隔离隔音处理,需要安静的环境必要的时候要增设隔音设施。

参考文献:

[1]姚淑华,谭忠萍,白艳红.承德市双桥区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监测情况调查[J].河北医学,2015,12:2086-2087.

[2]刘永泉.北京2008奥运公共卫生监督风险识别与遗产分析[D].中南大学,2012.

[3]王惠,武义敏,玉志强,等.安徽省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1998,04:505-506.

[4]郑庆光,杜达安,李彩苋,等.1991~1998年广东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分析[J].广东卫生防疫,1999,04:76-77.

[5]王岩,冯登,李田天,等.许昌市2001年~2006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06:460-461.

[6]张秀丽.开封市1999~2003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03:76-77.

[7]曾泽,杨军,梁景福.容县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情况分析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03:182-183.

[8]杨祥璧,吴朝明,黄善盛,等.1989~2000年江门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情况[J].职业与健康,2002,11:96-97.

[9]刘凤莲,高伏龙,于丽萍,等.银川市2004~2010年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05:1244-1245.

[10]张晓雪.天津市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现况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05:435-439.

[11]潘爱明,蒋艳红,戴文生,等.2004~2009年枝江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0,06:362-363.

[12]孙建英,吴银川,樊勤,等.南京市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监测情况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1997,03:37-38.

[13]苏海涛,何英华,解名环,等.200家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4,05:398-399+402.

[14]梁青山.北海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0,02:55.

篇3

1、分成三个小组对县建成区、经开区公共场所“四小行业”进行网格化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公共场所“四小行业”底数及卫生状况。2、利用摸底工作时间,发放《创卫告知书》、《各类公共场所创建国家卫生城卫生标准》、《健康素养66条》等宣传单;建立公共场所经营者微信群,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创卫,积极营造浓厚的创卫氛围。

3、开展卫生监督员业务培训,使监督员准确掌握公共场所“四小行业”卫生标准和创建要求。

4、同时对各类公共场所进行监督检查,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限期整改。

截止4月7日,已发放《创卫告知书》、《各类公共场所创建国家卫生城卫生标准》、《健康素养66条》等宣传单到户615家,监督检查615家公共场所,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615份。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63份。

此外,我们还对医疗机构主要为个体诊所、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监督检查117家,已发放《创卫告知书》、《健康素养66条》等宣传单到户117家,同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00余份。

对市创卫办转交的关于星光足浴操作间杂乱、不规范问题已经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发现其存在其他违法行为,现已立案,将对其违法行为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二、下步工作打算

1、按照《2014版国家卫生城标准》,统一制定并免费发放相关制度牌、公示栏、禁烟标志、卫生管理档案等,免费发放头癣皮肤病专用理发箱,努力使各公共场所硬件上达到国家卫生城标准。预计需7天时间。

2、在4月11日前重点做好示范街的公共场所卫生规范。4月12日起局里协同经开区社发局、县卫健委创卫办对示范街进行暗访,及时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要求的予以行政处罚。

3、简化优化《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办理流程,实行告知承诺制,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办证率。

三、存在的问题

1、针对小旅店、小美容美发店、小歌舞厅、小浴室“四小”行业数量多、分布广、人员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大;“无卫生许可证、无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无卫生管理制度、无公示栏、无卫生检测报告、无禁烟标志牌、无消毒设施或有消毒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的“七无” 现象严重;各场所业主普遍“创卫”积极性不高,不配合工作等问题,参照市本级和已创建成功的兄弟市、区(县)的做法,统一印制和制作卫生管理制度、卫生监督公示栏、卫生管理档案、禁烟标志等,并免费发放和张贴。同时免费发放档案盒和头癣皮肤病专用理发箱。但因我局工作经费紧张,恳请予以解决公共场所相关制度、公示栏等制作安装经费计32万元。

2、市本级和xx区已经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实行免费,这对我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造成很大影响,敬请领导予以重视!

 

 

篇4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量化分级管理为了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在公共场所中的实施效果,探讨高效卫生监督管理模式,我们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宁夏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指南》和评分标准评价体系。于2004~2007年在不断探讨论证的基础上,先后在自治区、固原市、吴忠市和石嘴山市旅店业、游泳等公共场所开展量化分级管理试点及推广工作。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分别在经济发达的自治区直管企业银川市、中等发达地区吴忠市、石嘴山市和欠发达地区固原市,共选择公共场所量化分级试点企业98家,其中旅店业47家、洗浴场所19家、美容美发店24家、游泳场所8家。1·2 方法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1]等标准制定宁夏旅店业、美容美发、桑拿洗浴、游泳场所量化评分调查表。通过基线调查、宣传动员和培训、准备阶段、自查整改和现场指导、评估等阶段完成调查评估。1·3 评分标准 得分为总分的90%以上者,评为A级;得分为总分的70%~89%者,评为B级;得分为总分的60%~69%者,评为C级;得分为低于60%以下者,评为D级。1·4 资料处理 汇总整理调查评分表评分结果,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和成效分析2·1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评价情况 本次共对自治区及吴忠、石嘴山、固原市98个公共场所(包括旅店业、游泳洗浴场所、美容美发)进行量化分级评分。其中信誉度A级31家,占31·62%;B级37家,占37·76%;C级23家,占23·47%;D级8家,占8·16%。其中旅店业、游泳场所信誉度A级所占比重较大(31·62%、25·34%),洗浴场所(7·15%)和美容美发业(6·07%)较少。2·2 比较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前和实施后综合卫生管理情况 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后各项指标得分均有所提高。各项卫生管理指标测评得分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表1 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前后综合卫生管理情况(%)监督项目量化企业数①1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监督所(银川750004) 2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3 公共场所各类指标得分前后测评结果比较 实施量化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量化测评前(P<0·01)。尤其在产品索证、卫生设施、专用消毒设施设备添置方面提高最为突出;而建筑和布局、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相对较弱,与更改建筑布局难度较大,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卫生日常工作量大,企业较难坚持有关。(表2)

篇5

1 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审查的现状

1.1 设计人员对集中空调卫生规章不了解

我们日前向多位从事空调设计的专业人员征询对《办法》的知晓程度,结果无人知晓,被征询者甚至都不知道前几年的2003版《规范》。设计人员反映通常与设计有关新的规范或标准后,建设系统相关主管部门会在第一时间通知设计单位或组织对口专业人员学习,将规范或标准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工程设计中。2003版《规范》与《办法》在新风的要求方面基本相同,但设计人员对上述集中空调卫生规章均不了解,设计时常与卫生要求相违背。

1.2 国内空调设计习惯上只标新风量指标,不标明新风量

目前的几乎所有空调设计,都将建筑物内各种场所每人每小时的新风量指标照规范一模一样列于设计说明中,但是对整个建筑物从室外吸入多少新风,这些新风如何分配到建筑物内不同的场所,每个场所分配到数量多少,国内大多数设计说明习惯上都不会作进一步交代,设计图纸上一般也不会详细标明。笔者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一些欧美日本设计的空调工程项目,空调设计图纸对风量的标注非常详尽,从室外新风百叶获得多少新风一直到室内每个送风口送出的风量,都明确标注在图纸上,很值得我们借鉴。而我们的设计从室外吸入新风量及向具体房间提供的风量通常看不出,卫生审查人员几乎不可能也没有义务按照设计图纸,逐一对建筑物内每个新风系统的新风量及其分配情况进行校核计算。此外,《办法》对室外新风口的位置,表述为“新风口应当远离建筑物的排风口、开放式冷却塔和其它污染源”,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远离”的尺度难以掌握。由于缺乏统一的尺度,同样的设计同样的新风口的位置,遇到不同的设计审查人员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2 新风的卫生要求

2.1 新风清洁度

为保证新风清洁度,《办法》提出了以下要求:第四条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应当直接来自室外,严禁从机房、楼道及天棚吊顶等处间接吸取新风。新风口应当远离建筑物的排风口、开放式冷却塔和其它污染源,并设置防护网和初效过滤器。目前新风百叶与新风机之间没有风管道连接,将整个空调机房当作静压箱的设计相当普遍。空调机房内往往有各种管道,排水管道的存水弯在某种情况下水封会破坏,下水道产生的有害或带异味气体和滋生的微生物会进入空调机房;新风以较高的风速经过机房的管道外壁、水泥毛地坪和石灰墙面,可能夹带细微的脱落的保温材料、水泥和石灰末进入新风机,降低新风空气质量;整个空调机房当作静压箱,空调机房处以严重负压,一部分室内不清洁的空气通过机房门缝被当做室外新风吸入空调机,还使实际新风量降低。因此新风应当直接从室外吸取。而从天棚吊顶等处间接吸取新风是设计经常采用的方法,整个吊顶相当于回风静压箱,新风管送到吊顶上,通过风机盘管吸入吊顶回风的同时带入部分新风。这种情况下,相当数量新风会滞留在吊顶上方,吊顶下人员活动区的新风量不足。另一方面吊顶上方一般无法清扫,吊顶内建筑垃圾、积聚的灰尘、滋生的有害微生物均很容易被风机盘管吸入,随送风进入人员活动区,对人们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2 室外新风口的位置

《办法》对室外新风口的位置表述为“新风口应当远离建筑物的排风口、开放式冷却塔和其它污染源”,由于各人对 “远离”的理解有差异,“远离”的尺度难以掌握。

2.2.1 新风口与一般污染源的距离 ASHRAE是目前空调界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机构,该机构制定的技术标准往往被直接采纳为美国国家标准,其中包括文献[12]。文献[12]以例举的方式对新风口与开放式冷却塔、车库、高车流量的道路等各种污染源的最小距离作了限定。我国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不宜直接套用国外标准,笔者认为可以参照我国现行建筑设计规范或规章。目前我国设计使用的文献第5.3.4条(款)规定:新风口 1 应直接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2 应低于排风口;3 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米,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米;应避免进、排风短路。文献[7]第4.7.10条(款)又对此作了进一步具体规定“机械通风系统进、排风口的设置原则:1 进风口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方、且在排风口的上风侧;2 当进、排风口在同侧时,排风口宜高于进风口6米,进、排风口在同侧同一高度时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米; 3 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小于2米。” 文献[6]和文献[7]均属国家建设规范或规范性文件,上述规定建设项目设计中需要遵守,文献[6]和文献[7]关于进、排风口设置的要求可以作为卫生审查的参照依据。

2.2.2 新风口与严重污染源的距离 文献[6]关于含有大量有害气体事故排风的规定为,第5.4.5条(款)第2项:排风口与机械送风系统的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米;当水平距离不足20米时,排风口必须高出进风口,并不得小于6米。笔者认为对于建筑物内事故排风口或其它较严重的污染源,与新风口的距离控制均可以参照该条款。这些污染源除了开放式冷却塔外,还包括排水系统的伸顶通气口、污水处理房的排风口、餐饮厨房排风口、地下停车库排风口、制冷机房排风口、柴油发电机排气口、气体灭火机房排风口、消防排烟口等等污染源。

2.3 新风量

全封闭空调场所新风不足通风不良空气混浊引起不良建筑综合症的事例时有报道,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计的卫生审查,必须重点审查新风量。

2.3.1 新风量指标 设计人员空调设计中采用的规范为《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6],该规范第3.1.9条(款)规定“建筑物室内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民用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按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确定;”该条(款)被列为强制性条文目录的第一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所列的均为最低限值指标,即下限指标。由于新风量的大小还与能耗、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密切相关,为节省空调能耗,国家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1],文献[11]第3.0.2条(款)规定:“公共建筑主要空间的设计新风量,应符合表3.0.2的规定。” 在文献[11]中还规定,保证人体的健康的前提下新风量一般不应随意增加或减少。文献[11]关于设计新风量的取值与现行卫生标准相符,对部分高级场所新风量的取值上限定得更高。由于文献[3]与文献[6]和文献[11]在新风量指标上保持了一致,遵照设计规范和节能标准设计必然同时能符合卫生的要求。

2.3.2 建筑物的新风量 上述所有规范或标准新风量指标的单位均为(m3/h・人),设计者还必须给出公共场所各主要空间室内人员密度参数,最终得到整个建筑物的新风量及新风量的具体分配情况。在审查中要注意新风量不是单位人数新风量指标与空间内最大人数的乘积,具体计算方法本文不再展开。

另外《办法》第七条规定“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进行预防气传播性疾病的卫生学评价,评价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文献[4]明确 了“新风、排风、送回风等通风系统”属于设计评价的内容,因此评价机构也有责任了解设计者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该建筑物内各场所新风量满足卫生指标,必要时应对新风输送及分配系统进行复核计算后才能给出设计的卫生评价报告。

3 建议与对策

①卫生部门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特别是建设主管部门的沟通,加强《办法》的宣贯力度,让设计人员了解卫生要求。由于目前公共场所的设计需要经过卫生审查,只要卫生部门提出需按《办法》的规定进行设计,一般都能够在建筑设计机构贯彻下去。在设计文件中找不到建筑物内各空间场所新风量,设计文件没有表明获得新风量的途径,卫生审查人员应当要求项目建设方在设计文件中补充有关内容。

②对于《办法》未作定量规定的,设计审查时不妨先采用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审核,但最合理的办法还是参照ANSI/ASHRAE Standard 62.1,由我国权威部门尽快制定出相应标准。

目前大量公共建筑采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每年都要新建带有集中空调的建筑,其室内空气环境的好坏完全依赖于空调系统。空调不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舒适的温度环境,还改变了室内的卫生条件。室内空气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生理上、心理上的健康和工作效率。《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出台反映出政府部门和广大公众对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可能成为传染病的一种空气传播途径的高度重视。

设计是一个建设项目的灵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能否在实际使用中满足人们的卫生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优劣,许多问题必须在设计阶段解决,错过了这个阶段,许多空调系统的弊病往往无法改进,卫生审查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进行审查。

4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

[2]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2006.

[3]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

[4]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2006.

[5]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2006.

[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

[7]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

[8]建设部.关于《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的通知

建质[2003]4号.

[9]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63~9673,GB16153).

[10]建设部.关于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公告.

[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闵行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07年度94份理发店、美容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文书。

1.2方法

依据上海市卫生监督所制定的《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质量评估体系(理发店、美容店)》标准进行评定、分析。 总分值为100分,≥95分为优秀,80~94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为不合格。

1.3评估内容(表1)

2结果

2.1许可文书质量评定结果

94份理发、美容店许可文书按评估体系标准进行评分、分级,其中得分在95分及以上的文书有90份,优秀等级构成比为95.75%, 得分80~94分的文书有4份,良好等级构成比为4.25%,无合格及不合格文书。

2.2许可质量分析

90份优秀等级文书在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受凭证、补证通知书、受理通知书、行政许可文稿、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送达文书等卫生行政部门内部流程文书的使用、审批上均未失分。扣分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申请人提供的资料不完整或不规范,具体表现在申请书填写部分漏项、书写不规范,检测报告遗漏个别检测项目。二是现场审查记录在某些细节上描述不清晰、不全面,突出表现在理发店的烫、染发分区未描述清楚,头癣专用工具箱的标志、存放描述不贴切等。

4份被评定为良好等级的文书得分分别为92、90、89、87分,被扣分的主要原因为现场审查记录描述不全面、不规范,遗漏行政许可文稿等(表2)。

3讨论

理发、美容店许可文书质量评定结果显示,闵行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在理发、美容店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中,许可质量总体较高,这与监督员严格执行评估体系标准,规范许可行为,把好许可质量关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本文分析可见,不论优秀等级文书还是良好等级文书,现场审查记录中二级评分标准内容描述不全面是扣分的主要原因,从中可以看出,许可承办监督员对该项目的现场审核标准与要求掌握的程度还不够全面、深入,对二级标准的内容描述不够清楚、贴切。

从1年来执行的总体情况来看,此项评估体系标准已较完善,评分方法客观、合理,评估内容全面、完整,可操作性较强,是全市范围内建立的一个统一、可共同遵循的标准,对规范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行为,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质量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但是该评估体系标准对现场审查记录二级标准内容上的要求还过于细节、理论,这是该评估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如《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6-1996)对理发店的面积要求在10 m2以上,对面积在12、13 m2的小理发店,很难真正做到烫、染发分区,这使许可承办监督员较难描述此项内容;对头癣专用工具箱只要求描述设明显标志及单独存放,其实应描述真正意义上有关内容物品齐全等的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的质量,笔者建议:

卫生行政部门在许可告知、审核等过程中更要加强指导、服务,如提供的申请书样张尽可能种类齐全、填写的内容通俗易懂;许可告知的申请事项做到一口清;现场审核要给予申请人详尽、周到的技术指导,使申请人积极配合做好场所的许可工作,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加强对许可承办监督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监督员领会、吃透评估体系标准中的各项要求,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与现场审核能力,保证公共场所许可的质量。

篇7

【摘要】为加强公共卫监督管理工作,2008年11月份我所对辖区内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及卫生执法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差,经营者无证经营或持无效证经营、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公共用品抽检合格率低,卫生执法不严,避重就轻,无威慑力,希望加快公共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进程,尽快理顺执法程序与关系,树立新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形象,真正实施有效的监督执法机制,彻底改善公共场所卫生面貌。

【关键词】公共场所;执法问题;体制改革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已经实施很多年了,而卫生监督工作形势日趋严峻,按照自治区卫生厅及乌兰察布市卫生局统一要求,2008年11月我所开展了集宁地区重点公共卫生场所卫生执法大检查,检查主要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相关卫生标准为依据,对辖区内中小型饭店、理发美容店、歌舞厅、洗浴及游泳场所、菜市场5大类公共场所经营户从执行国家卫生法规标准、自身卫生管理、公共用品卫生质量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检查,以了解集宁地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及卫生执法现状,并对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具体监管对策,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新形势下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1 检查结果

1.1 卫生许可证持证经营情况见表1。

1.2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培训合格证持证上岗情况见表2。

1.3 公共用品检查情况见表3。

1.4 行政处罚情况见表4。

2 检查存在问题分析

2.1 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经营率低:检查结果表明5类公共场所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经营率平均为69.5%(菜市场最高为75%,最低为理发美容店61.1%),原因是:①卫生许可证过期或更换负责人失效;②无证经营,一方面反应出经营单位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对《条例》赋予的权力及义务不清,不能及时主动到卫生监督机构申请换证办证,做到合法经营;另一方面也反应出监督机构对《条例》及相关卫生知识宣传不够监督执法不力。

2.2 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合格证持证上岗率低:5类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卫生培训合格证持证上岗率平均为50.3%(歌舞厅最高为65.3%,菜市场最低为33%),原因是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不重视,为了省钱没有按要求定期向卫生监督机构如实报告应体检与培训的从业人员名单,并按时组织从业人员到指定的卫生机构参加培训与健康体检,并办理卫生培训合格证及健康合格证,而是等监督机构检查发现后补办部分从业人员相关证件,而且5类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无证从业上岗现象极为普遍,这也反映出卫生执法监督不到位,执法威慑力不强,处罚力度不够所致。

2.3 公共用品检测抽检大肠菌群合格率低:尤以理发美容店与歌舞厅低,分别为51.1%和54.9%,平均为63.3%,检查发现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普遍不重视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保洁和更换工作,所查公共场所均无专用消毒间消毒设施不完善,清洗消毒程序不规范,保洁措施更换制度落实不到位,这是公共场所存在的一大卫生隐患,应予及时纠正。

洗浴及游泳场馆池水质抽检大肠菌群合格率仅为71.2%,次氯检测合格率为55.2%,原因是池水消毒设施不配备,为节省经营经费人工加入含氯消毒剂量不足,池水更换间隔时间太长,补充新水量不足,无专人监管消毒清洗措施,需尽快解决此卫生监管问题。

2.4 卫生行政处罚不力避重就轻:从本次检查结果来看无论是卫生许可证持证经营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培训合格证持证上岗率还是公共用品抽检合格率都很低,明显违反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有关条款之规定,已构成违法经营,而处罚仅仅警告77户次,停业整顿11户次,难以做到依法警示违法经营者彻底改正。

2.5 通过本次检查还发现我们辖区公共场所普遍存在环境卫生状况差,各种卫生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经营户卫生观念十分淡漠,没有从思想和管理上把搞好公共卫生工作看成是工作的重要内容。此外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卫生知识有限,对搞好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是造成我辖区公共卫生状况差的又一重要原因。

3 监督管理改正对策

由于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公共用品被客人重复使用容易造成污染和传染,传染病人与健康者混杂,同时很容易导致传染疾病传播[1],因而加强公共场所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提高公共用品卫生质量刻不容缓,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3.1 应大力开展多渠道、多形式长时间的宣传工作,深入宣传《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使《条例》深入每个经营者与从业者的人心,并自觉执行《条例》及其标准,规范卫生监督机制,加大监管与处罚力度,使之达到良好效果[2]。

3.2 抓好经营负责人的《条例》与相关卫生知识的培训工作,加强卫生许可证与健康体检、卫生培训合格证的督办与管理工作,并与其他部门通力协作[3],齐抓共管,杜绝无证经营,无证上岗现象。

3.3 不断强化经营者自身卫生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确保公共场所卫生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4]。

3.4 改变现有的卫生监督管理及执法模式,加大执法力度,试行异地互查监管制度,减少人情执法及走于形式现象复出,严格依法监管[4],不断增强执法力度才能彻底改变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和执法现状,达到《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要求,确保《条例》的贯彻与实施。

【参考文献】

[1] 安少军.格尔木市饮食业餐具卫生检测结果分析.中华综合医药卫生研究.北京科技出版社,2000,5:221.

[2] 何建渠,毕玉华.中华医药理论与临床.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1482.

[3] 刘亚洲.街头食品卫生状况管理分析.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7,5(17):630.

篇8

一、公共场所种类和环境特征

(一)公共场所种类

1.住宿与交际场所

分别为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店、酒吧、茶座。

2.洗浴与美容场所

分别为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3.文化娱乐场所

分别为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

4.体育与游乐场所

分别为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

5.文化交流场所

分别为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6.购物场所

分别为商场(店)、书店。

7.就诊与交通场所

分别为候诊室、候车(船、机)室、公共交通工具(指飞机、轮船、火车客运车厢)。

(二)环境特征

人群密集,流动性大,易混杂各种污染源,造成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传播。经营单位多,分布广,基本条件相差较大。设备及物品供人群重复使用,易造成玷污。从业人员的卫生水平低,卫生制度不健全。建筑和布局不合理。

二、存在问题分析

1.对公共场所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各级领导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重食品卫生监督,轻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现象。在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今天,公众对食品卫生状况越发重视起来,卫生意识不断提高。一旦发生食源性疾患,影响面广,社会反响大。各级领导对食品卫生工作给予重视,在工作方针,指导思想,具体措施上向食品卫生工作倾斜。而公共场所卫生问题相对而言较为隐蔽,容易被人们忽视。社会公众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不了解,对公共场所可能引起的卫生问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一些公共场所经营人员、从业人员既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又对卫生监督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存在消极抵触情绪。由于领导、公众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不够重视,影响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自身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的热情,工作中态度消极、得过且过。

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法规薄弱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过轻,违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受处罚后所受的损失,造成一些经营者漠视法律尊严,我行我素。随着社会法制的不断完善,对行政执法的要求越来越严重。卫生监督过程中,执法程序的严格、手续的繁琐、效果的轻微,使监督员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了监督员执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地方行政部门陆续颁发了一些地方性法规、条例、办法等,基层卫生监督员往往不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3.监督员数量少

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往往将公共卫生、学习卫生、劳动卫生合为一处,一些公共卫生监督员同时担负其它卫生的监督任务,分散了经历。

4.仪器设备老化陈旧

设备落伍,仪器陈旧,长期使用中,仪器磨损大,影响监测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制约了监督监测工作的开展。

三、采取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重视

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坚持食品卫生、公共卫生一起抓。在制订工作计划、工作任务、具体措施时严格要求,强化管理。

2.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卫生监督机构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等各种传播媒介宣传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走入社区,面向公众宣传卫生法规、卫生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卫生意识。

3.强化卫生培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组织经营人员、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对公共场所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督促各单位建立卫生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4.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加强日常卫生监督监测。对一些屡教不改的经营单位、人员予以行政处罚,树立法律的威信、维护法律尊严。

5.组织业务学习,提高监督员素质

定期举行业务培训,组织监督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对执法文书的书写,执法程序的规范进行统一培训,考核。开展专题讨论,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在集体会议上探讨,共同研究,集思广益。定期将最新的法规、办法、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性意见反馈给监督员,督促监督员自我提高、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监督员的综合素质。

6.更新仪器设备

篇9

工作目标

1、以主干道为主100%完成中小餐馆整改达标任务,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中小餐馆无证经营的问题,使主干道上的中小餐馆消毒率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培训证持证率达90%以上,量化分级管理测评率达100%。

2、在抓好主干道的同时,在平原六(街)镇各创建3到5条次干道餐饮规范管理示范路段,通过示范路段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扩大和提高我区中小餐馆的卫生整体水平。

3、按照创建标准开展公共场所“五小店”的整治工作,不断改善和提升公共场所“五小店”的经营环境和水平;认真做好二次供水的监管。

主要工作措施

(一)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二)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明确责任。

严格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及依法行政制度,进一步明确各职能科室的责任分工,制定具体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对我区卫生监督人员进行分工,对卫生监督和办证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区监督所领导,针对重点工作安排稽查内容。

(三)加强中小餐馆专项整治工作。

1、进一步规范办理卫生许可证的程序,严格按照许可条件把好准入关,提高我区中小餐馆的卫生条件,同时制定评分表对已办证的单位进行抽样评分,对评分不合格的单位追究卫生监督员的责任。

2、对我区的中小餐馆进行拉网式检查,加大力度取缔无证经营的餐饮单位。根据整治工作需要,主动联合公安、工商、教育和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并调动和发挥有关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对餐馆经营活动的行业管理。

3、中小餐馆、学校食堂全面实施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力争量化分级管理率达成100%,以强化原料进货索证为重点,在中小餐馆和集体食堂全面推行原料进货索证台账制度。改进学校、社区、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等消费环节的卫生监管措施。

4、利用年审办证的机会,要求中小餐馆提供消毒登记,未进行消毒登记的单位,不予办理卫生许可证,要求所有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力争消毒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达90%以上。

5、加强食品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结合食品卫生监督执法活动,将查处的违法案件及时向社会公布,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曝光违法行为和不合格产品,达到惩处违法行为、教育广大群众的目的。对餐饮消费环节发现的违法行为和危害健康因素,及时预警信息并向相关部门通报。

(四)对公共场所“五小店”专项整治工作。

1、对无证经营的公共场所“五小店”的整治措施:继续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小餐馆长效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对辖区公共场所“五小店”进行专项整治,重点取缔无证经营,严格查处拒不整改的公共场所“五小店”,形成高压打击态势。

2、对有证经营的公共场所“五小店”的整治措施:对有证经营单位,实行“分片包干,任务到组,责任到人”的办法,开展拉网式督促检查,逐家规范。重点检查持证经营单位是否做到亮证经营,员工是否持有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明上岗,是否建立健全台帐索票索证制度,是否落实了公共场所消毒制度等。

(五)对二次供水的监管和督导工作。

认真做好二次供水的水质监测,加强对管水员的卫生知识的培训和健康体检。游泳池开放期间,加强对游泳池卫生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进行水质监测。

整治进度和时间安排

1、宣传摸底阶段(2010年3月-4月中旬)

区卫生局监督所对全区中小餐馆、“五小店”、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摸底,研究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公布各类经营单位的卫生标准与要求,组织单位业主和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2、监督整改阶段(2010年4月中旬-9月)

区卫生监督所对辖区内中小餐馆、“五小店”、公共场所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对整改仍不能达标的单位要予以处罚,吊销食品卫生许可证。对无证经营单位要报送区政府,由区政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配合卫生部门对无证经营单位的取缔。

篇10

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301-01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美容行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容需求,但随着服务领域和服务数量的不断扩大,美容行业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主要是针对美容行业出现的问题,探讨其相应的对策,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美容环境。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持证情况: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美容院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营业。一些规模比较小的美容院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未申办卫生许可证就擅自从事美容活动。

1.2 基本卫生设施情况:

根据《美容美发场所卫生规范》要求,美容院必须配备单独的清洗消毒间、消毒间内有排风设备、清洗消毒池等,还要配备美容工具消毒柜。一些美容院的经营者为了追求利益,未配备消毒间,或消毒间兼作他用,消毒设施不能按要求正确使用,甚至将设施、设备闲置不用,使得消毒工作流于形式。

1.3 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美容行业属于国家劳动部门规定的必须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行业之一,从业人员除了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外,还必须得具有劳动行政部门等核发的美容上岗证。而实际的情况中,从业人员健康证的持证率不高,而美容行业的上岗证持证率更低。另外美容行业的从业人员多为20岁左右的女性,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大等问题,加重了监管的难度。

1.4 化妆品的索证情况:

化妆品属于涉及人体健康相关的产品。美容行业提供给顾客使用的化妆品大多是从美容用品中间商提供,这类美容用化妆品基本都是专门销售给美容院的,一般的正规的商场是无法找到的, 这样一种销售方式容易避过卫生监督部门的市场检查;另外美容店使用的化妆品以特殊用途化妆品和进口化妆品为主,功效上大多是宣传美白、祛斑、淡化各类色斑、消炎、抗过敏、抗紫外线等内容,但又无法提供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

1.5 擅自开展非法医疗美容:

美容院按其提供的服务可分为生活美容类美容院和开展医疗美容的美容机构两大类。对于开展医疗美容的美容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方可开展医疗美容活动。而一些美容院为了牟求经济利益,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文眉、文唇、激光祛斑、脱毛、针灸等医疗美容项目,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构成了威胁。

2 对策

2.1 把好发证关:

严格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及《美容美发场所卫生规范》的要求,控制卫生许可证的发放条件,规范其新申请美容院的“硬件设施、软件资料、卫生管理、公共用具消毒”,把好公共场所发证关,提高卫生许可证的发证质量,从源头上消除卫生隐患。

2.2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业务培训:

对美容店的负责人要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规范;同时,由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更换频繁,必须坚持长期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加强从业人员的消毒知识方面的培训,包括消毒浓度配比、接触时间、消毒方法的选用、消毒操作规范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

2.3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加强对美容行业的日常监督管理的频次,规范制约美容机构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相应合法的美容项目;在加强监督管理的同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发现违法行为,尤其是无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擅自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活动的美容院依法给予严重的处罚,坚决遏制违法行为泛滥的势头,形成依法办理证照、合法经营的市场氛围,促进美容行业健康发展。

2.4 健全卫生管理制度:

健全美容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应急预案,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及美容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对化妆品等公共用品用具的采购要选择正规的渠道,并做好验收和索证工作。

2.5 加强多部门之间的协作:

加强同工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部门之间的协作,对美容场所的证件、公共用品用具进行重点监督和检测,并定期将检测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引起经营者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玲、焦柳英、徐利华等.黄冈市美容行业现况调查及前景分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