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20 18:0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泰山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元·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3、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元·徐世隆《纪梦》
4、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元·张养浩《登岳》
5、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6、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元·李简《登岳》
7、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
8、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9、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元·李简《登岳》
篇2
关键词:高原山地;聚落形态;聚落特征;人居环境
高原山地具有复杂,特殊的自然环境。一方面,高原被定义为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有明显陡坡、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另一方面,山地是具有明显起伏度和坡度,有相应山间谷地、山前堆积地和多样性生境类型的特殊地域,拥有复杂的生态环境体系,呈现出生境类型多样性及相应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的差异性。
高原山地兼具山地和高原的特征,即既具有大面积的隆起,其表面形态也奇特多样,所处自然环境更为复杂、恶劣[1]。
聚落是人类居住的房屋及其附属营造物的集合体,是地域环境中人类活动的据点。高原山地聚落泛指选址和建设在高原山地上的聚落。根据高原山地聚落的用地情况与环境特征,高原山地聚落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为聚落选址和建筑直接修建在起伏不平的坡地上;二是聚落选址和建筑虽然修建在平坦区域,但由于所处高原环境,且周围有复杂的地貌,从而对聚落的布局结构、交通组织、气候、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也视为高原山地聚落。
高原山地聚落因为所处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差异性,在长期与自然适应协调的过程中,聚落自身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空间形态。对高原山地聚落形态进行研究,能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维护其聚落特点,为高原山地聚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高原山地聚落形态主要类型
聚落形态由地貌水系、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化等众多地物融合构成。不同聚落,受地理位置、气候情况、功能性质、历史发展进程、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地域村民生活习俗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不同的聚落形态。在对云南大理州州域内聚落比较分析后,总结出高原山地聚落形态可主要分为团块状、放射状、带状和散点状四种类型。
2.高原山地聚落形态特征研究
2.1团块状聚落
团块状聚落所处自然环境在高原山地聚落中,属于地形条件相对较好、适合建设用地较为集中区域。所以布局形态相对紧凑,呈现面状或团状形态特征。在高原山地聚落中开发强度偏大,呈集中布局的特点。
按所处位置地势起伏和坡度的大小,团块状聚落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地形条件相对平坦所形成的片域状聚落[2],另一类为坡度地形条件相对较陡后形成的叠落状聚落[2]。
2.1.1片域状聚落
通过对片域状聚落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此类聚落普遍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1)用地坡度相对平缓,通常小于10度;地形起伏较小,一般分布在平坝、丘陵或坡麓地带;用地相对集中;
(2)由于地势平缓,土壤肥沃,适于农耕,故聚落周边植被主要以农田为主;
(3)较一般高原山地聚落而言,规模偏大,且多集中布局;布局形态呈现面状或团状特征;
(4)交通条件较好,一般依托过境道路向两侧生长,内部街巷呈规则的网络状,纵横交错,主要的交通道路和商业街巷均平行于等高线方向设置。
2.1.1叠落状聚落
根据叠落状聚落的研究结果表明,此类聚落有如下形态特征:
(1)坡度较片域状聚落通常偏大,一般在15度至25度之间,局部地区大于25度,地形地势起伏大,一般分布在山腰台地;
(2)聚落附近一般伴随着溪流和冲沟,除坡度较平缓地区有农田分布外,其余地方皆种植符合当地山地气候的经济林和低矮灌木;
(3)受地形限制,为节约土地资源,聚落布局更为集中,伴随较高强度的开发模式;
(4)较大的坡度致使交通条件较差,村内无法通车,内部街巷呈变形的网络状,街巷狭窄,仅能供人畜通行,横向步道沿等高线平行设置,竖向交通则靠阶梯式步道进行组织连接。
2.2放射状聚落
放射状聚落多分布在局部用地相对平坦但周围有陡峭山体区域,如河谷交汇处、山脊或山谷中,聚落布局顺应地形地势向多个方向延伸。此类聚落受高原山地自然条件限制,聚落街巷多呈树枝状向外辐射。
研究表明此类聚落普遍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1)由山地或水体形成聚落的外部空间界面,使聚落沿着界面内部平缓地区向外辐射,一般分布在平坝、山谷或滨水地区与山体的相间部分;
(2)聚落周边平缓地区多为农田、水塘,而作为聚落屏障的山体多种植低矮灌木和松柏等经济林木;
(3)放射状结构形成不同组团相间的空间格局,组团规模大小视空间界面而定。
2.3带状聚落
带状村庄或沿河岸、或顺山谷排开,紧相毗连,形成带状分布特点。此类聚落受自然条件限制,根据其所处区域地形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三类。
2.3.1沿水域形成的带状聚落
当区域内的山地聚落分布于湖岸、河谷阶地或临江河的狭长高地时,聚落主街通常平行于水域岸线,形成滨水带状聚落。如大理下关镇的温泉村呈滨水带状布局。
2.3.2沿山脚边缘形成的带状聚落
当区域内以丘陵山地为主时,高原山地聚落通常会将聚落建于山体缓坡上,尽可能的将平整土地用于农业耕作。如海东镇的石头村即属于此类带状聚落,聚落沿山脚等高线的进村路展开布局,体现出了此类聚落对自然环境的围合与限定所表现出的自然适应性。
2.3.3沿山脊形成的带状聚落
由于高原山地多山少坝,土地资源格外珍贵,村民尽可能将平坝土地用于耕作,在依傍河溪之处若无适宜建房的场地,则通常将居住区建于不宜耕作的山脊之上,形成沿山脊走向布局的带状聚落。
研究带状聚落普遍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1)由山地或水体形成聚落的空间界面,使聚落或沿着自然界面呈线型向外延伸,或依托过境道路线性延伸,一般分布在平坝、山谷或滨水地区;
(2)聚落周边平缓地区多为农田、水塘,而作为聚落屏障的山体多种植低矮灌木和松柏等经济林木;
(3)聚落纵深方向视空间界面而定[2]。
2.4散点状聚落
此类聚落在高原山地聚落中,通常所处自然环境是最为恶劣的。或者是所处海拔较高、或坡度较陡、或交通受限,所以呈现散点的布局形态。一般散点状村庄空间格局上较分散,相互之间无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聚落规模通常不大,多处于偏僻山区。
通过对散点状聚落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此类聚落普遍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1)坡度陡,地势起伏较大,一般分布在山顶;
(2)聚落散户周围坡地零星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其余山地种植核桃、松柏等经济林木和药材;
(3)规模较小,布局松散;
(4)交通条件差,入村道路一般为土质路面,没有完整的街巷体系。
3.基于高原山地聚落形态特征保护的建设建议
高原山地聚落形态特征是对山地地形地貌、自然生态立体多样化的适应结果,对其聚落形态特征的保护与传承,既能强化人居环境的特征化点建设,也能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3]。
基于高原山地聚落形态特征保护的建设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3.1充分考虑高原山地聚落所处自然环境因素,因地制宜,在人居环境发展中强调弹性原则,同时形成城乡交错、环境优美的空间格局,为城乡一体化与自然生态演进建立平衡关系[4]。
3.2在自然条件可能的情况下,针对团块状聚落,应尽可能维护或扩大其中心辐射作用,建立人居环境集群概念,带动周边人居空间的发展。在其他类型的聚落空间中,即使受自然环境限制,也应尽量增加中心组团的规模,以利于在其中能安排相对完善的公共、基础、文化、福利设施,满足经济规模要求和服务要求[5][6]。
3.3在受自然条件影响,形成多组团发展格局时,应考虑各组团与城镇各物质要素间的有机联系,尽量使各块用地在道路工程、管网等市政设施方面经济合理;组团内部可采用较强强度的开发模式。
3.4针对带状聚落人居空间,应控制其空间形态不宜过长,同时其街巷空间变化应丰富自然,特别注意沿带状空间发展时,结合自然背景其外部形象的塑造。
3.5对于部分散点状聚落,根据其所处自然环境情况,在不能与其他聚落建立较强联系,同时海拔、坡度、植被等自然情况限制较大前提下,可结合当地总体布局,通过迁村并点等措施,改善其人居环境[7]。
参考文献
[1] 徐坚.山地城镇生态适应性城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高永吉.高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以大理为例[D].云南大学,2013.
[3] 徐思淑、徐坚.山地城镇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 毛刚.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5] 王纪武.重庆地域传统人居形态及文化研究[J].规划师,2007(5).
篇3
[关键词] 围手术期管理;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结局;措施
[中图分类号] R7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4-72-03
Investigation of value and measures of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in improving pregnant outcome of overwhelming placenta previa
CHEN Yin PANG Shiquan WANG Zhiqin HAO Yanhua
Baoan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1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in improving pregnant outcome of overwhelming placenta previa. Methods 46 patients with overwhelming placenta previa,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group.They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given regular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amount of perioperative bleeding,pregnant outcom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ate of neonatal asphyxia,the rate of panhysterectomy,the rate of infection and the rate of anemia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0,13.04%,13.04% and 8.70% respectively,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ing to 17.39%,39.13%,43.48%,34.78% i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Overwhelming placenta previa;Pregnant outcome;Measures
凶险性前置胎盘即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时胎盘于原子宫切口部位附着,易发生胎盘植入、产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高危因素[1]。目前临床上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终止妊娠以剖宫产术为主,但仍然存在较高产后出血、并发症多等问题,威胁母婴安全[2]。为此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对改善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结局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行围手术管理,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B超等检查证实,排除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恶性肿瘤、中途退出研究等患者。年龄23~36岁,平均(28.6±1.2)岁,孕周32~39周,平均(36.5±2.5)周,剖宫产次数1~3次,平均(1.5±0.5)次;距上次剖宫产时间4~10年,平均(6.4±1.0)年。其中植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2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比两组孕周、剖宫产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主要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确诊后积极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等。观察组患者则行围手术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2.1 术前准备 (1)期待治疗。治疗前告知患者治疗的作用及必要性,提高其依从性。期待治疗主要包括宫缩抑制剂(如硫酸镁)、营养支持疗法等,增强患者手术耐受性。(2)手术时机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医疗条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相关研究建议36或37周前择期手术终止妊娠,需根据胎儿发育成熟、患者产前出血风险等选择最佳手术时机。(3)术前准备。手术者必须清楚了解胎盘附着位置及范围,是否可能存在植入性胎盘,行中心静脉置管,取膀胱截石位行宫颈钳夹并收集阴道流血量。做好血源、输血准备工作,同时术前评估手术难度,并将手术风险、可能出现的状况及处理措施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结合患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麻醉方案[3]。另外准备随时抢救,由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检验科等多科室主任组成抢救小组。
1.2.2 大出血抢救 凶险性前置胎盘易引发大出血,特别是植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为此术前需制定大出血急救预案,包括启动大量输血方案、氧气、急救药品(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次切手术准备等。
1.2.3 术后管理 (1)病情观察。胎儿娩出后24h内是产妇出血的高危时段,为此需给予产妇24h动态心电监护,对产妇呼吸、心率、血红蛋白、阴道流血等全面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大出血倾向,马上通知医生并启动抢救预备方案。(2)预防感染。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易发生感染,为此需严密观察患者体温、恶露量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加强切口管理,指导患者按照医嘱服用抗生素药物[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量、妊娠结局(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全子宫切除)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录入分析上述数据,计数资料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血量及输血量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出血量及输血量比较(,mL)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 围手术期出血量 输血量
观察组 23 952.47±245.78 1190.54±324.65 963.12±387.31
对照组 23 1264.54±500.21 1886.02±536.85 1850.40±665.47
t 2.69 5.32 5.53
P
2.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全子宫切除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n(%)]
组别 n 早产儿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死亡 全子宫切除
观察组 23 10(43.48) 0 0 3(13.04)
对照组 23 12(52.17) 4(17.39) 3(13.04) 9(39.13)
x2 0.35 4.38 0.21 4.06
P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感染、贫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羊水栓塞 感染 贫血
观察组 23 2(8.70) 3(13.04) 2(8.70)
对照组 23 5(21.74) 10(43.48) 8(34.78)
x2 1.52 5.25 4.60
P >0.05
3 讨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其发病率近年来在剖宫产率持续上升形势下逐年增多,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威胁因素。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表明凶险性前置胎盘可能合并胎盘植入,增加产后大出血发生几率[5]。其原因为:剖宫产术后对患者子宫内膜产生损害,加上切口存在瘢痕愈合不良现象,导致胎盘易侵入肌层(甚至到浆膜层),进而形成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且剖宫产次数越多,内膜损伤越严重,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发生率越高[6-7]。为此早期诊治凶险性前置胎盘至关重要。
围手术期管理即从早期明确诊断、合理期待治疗、手术方案制定、产后出血抢救、术后监护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进行管理,做好围手术期各环节工作,以改善母婴妊娠结局。其中早期诊断需借助MRI、彩超等影像学检查手段,以提高凶险性前置胎盘早期诊出率,便于早期治疗[8]。对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来说,积极给予硫酸镁、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等期待治疗,以预防或纠正孕期贫血,增加胎儿体重,进而提高围生儿成活率[9-10]。另外大出血是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严重并发症,Allahdin S等[11]研究发现凶险性前置胎盘引发产妇死亡率为7%左右,且产妇出血量平均至少2000mL,90%以上患者需输血,其中40%患者输血量高达10单位以上。为此做好大出血抢救准备、制定抢救预案十分必要。Tan等[12]认为术前准备、择期手术(急诊手术)、多学科参与救治能有效降低产妇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行围手术期管理,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案及相关准备)、大出血抢救、术后管理(病情观察、感染预防)等,与常规管理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提示围手术期管理能明显减少出血量。表2中可知新生儿窒息率、产妇全子宫切除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提示围手术期管理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另外,陶晓琴等[13]认为术前充分重视、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快速抢救等护理干预在降低产后出血率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加强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围手术期管理能明显减少出血量,降低全子宫切除率,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雅岑,叶彩眉,梁b,等.59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55-456.
[2] 赵先兰,王宁.凶险性前置胎盘48例临床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2(4):566-567,568.
[3] 周春燕.凶险型前置胎盘37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31-32.
[4] 宋天蓉,陈敦金.凶险型前置胎盘围手术期管理[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3,2(1):9-13.
[5] 杨迪琼,徐利平,王伟玲,等.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3):252-253.
[6] 喻妃.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的术中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111.
[7] 严小丽,陈诚,常青,等.凶险性前置胎盘20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9):704-707.
[8] 朱乃芬.6例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行股动脉预置管栓塞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796-798.
[9] 张艳丽,陈晓丹.前置胎盘期待治疗期间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1242-1243.
[10] 张丽,杨孜.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9):136-137.
[11] Allahdin S,Voigt S,Htwe TT.Management of placenta praevia and accreta[J].J Obstet Gynaecol,2011,31(1):1-6.
[12] Tan SG,Jobling TW,Wallace EM,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placenta accreta:a 10-year experience[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13,92(4): 445-450.
篇4
在还未到达泰山时,远远地看着泰山,不由得想起了谢道韫的诗句“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的确是这样,高高耸立的泰山从远处看就是穿着绿色纱衣,在红日的映衬下闪着光芒,显现出一种安逸的美。
到达山脚时,就能感受到泰山的巍峨雄伟了。泰山虽然比不过华山的险,但却比华山要雄伟;泰山虽然比不过黄山之秀丽,却比黄山要壮观;泰山虽然比不上衡山的绿,却要比衡山更为广阔高大。从山下看,泰山是壮丽的美。
爬山时,美妙的景色深深的吸引着我们,两旁不时出现古代名人娟秀的字体与雄壮的诗句,让人应接不暇。身旁还时不时出现挑山工,用汗水书写着一份坚持。从山腰上看,泰山是铿锵的美。
到达了十八盘,看上面,胜利在眼前;看下面,离成功不再遥远。陡峭的楼梯需要你的耐心,需要坚持,需要信念。从十八盘上看,泰山是巍峨的美。
当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徐徐的风向这里刮来,山上的玉皇顶是最后的终点。我们胜利了!我们征服了泰山,将它踩在了脚下!那份喜悦是爬山时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是丰硕的成果。从山顶上往下看,真不愧是五岳独尊,真的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山顶上感受到的泰山,是成功的喜悦,看到的,是蒙蒙的薄雾笼罩下的泰山美景,秀丽的风景,雄伟的山脉,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心旷神怡。
从山上下来,虽然已经气喘吁吁,但一种征服的喜悦与登上泰山的骄傲油然而生。泰山,我为你骄傲!我为齐鲁大地骄傲!
篇5
早上,太阳睁开了朦胧的睡眼,我们早就精神抖擞了。因为我们要跟着旅游团去泰山游玩了。
太阳伸了个懒腰,我们就到了五岳之首——泰山的脚下了。我们登上了泰山,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泰山竟是一个既风景优美,又历史悠久的山。可惜有些地方经过人工修理后不再那么美丽了,但河水依旧清澈见底,树木依旧郁郁葱葱,非常美丽。
这里有许许多多的诗句、名言……
经过了个个刻满文化的石头,我的文化水平也逐渐提高。
我们终于登上了泰山的最高峰顶,向下一看小山像辆大卡车,小车就像一只只火柴盒,人就像一个个隐隐约约的小黑蚂蚁在下面蠕动着。这真的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又有在天空中翱翔着的感觉。
这次游泰山,让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新知识。游泰山的感觉真好!
篇6
要是说山的魅力,那可就是泰山了,泰山位于山东的泰安,也是五岳中最雄伟的山峰。
我走在山中的小路上,在途中我看见了,伴随着盘山路上的小溪,如森林多似的大树,如海似的人群。我听到了优美的琴声,这些都为这奇异的泰山增加了一层幽静,朴实的魅力。
泰山上的树很多,有刚劲挺拔的松树,青翠葱郁的葵树装扮的泰山,这也证明了泰山的灵气十足。石壁上刻了和多风格不同的诗句,有的清秀,有的刚劲,含义深刻,发人深省。
盘旋的山路像一架云梯展现在我面前,特别是十八盘直上直下,几乎就垂直了,上面的人像站在头上,下面的人像踩在脚下。路旁有野花万紫千红,各具特色。
顺着十八盘向上攀登,南天门虽然遥遥在望,可还有一段路,我走的越来越慢,累得我直喘气,便向两旁看去,是一条瀑布,虽没有大瀑布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但瀑布建起来的水花如烟,如雾,如尘,真像李白诗中描画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站在山顶,四处一望,一切都在眼底,山下的水库如一面镜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树变得像小草一般,在山顶上,风云升足下,看山里,山风呼啸,浓雾弥漫好像坠入混沌世界,相处在仙境一样。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这才是会当凌绝顶的感觉啊。
归途的路上,我还领略了泰山的另一景观——碑刻,记不得一本什么书中赞誉了泰山碑刻为华夏名山之最,堪称中国的历史上,最早华商时代就有70个君王到泰山刻石立碑。
无论你是否与我同感不虚此行因为只有亲临泰山绝顶,方能领悟孔圣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才能真正领悟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句。
篇7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31分)
1.用“____”画出下列每组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改正。(4分)
(1)庭院(tíng) 田螺(nuó) 无瑕(xiá) (
)
(2)泥潭(tán) 泰山(tài) 擦洗(chā) (
)
(3)翡翠(fēi) 稍微(shāo) 臀部(tún) (
)
(4)谙熟(ān) 一簇(chù) 浙江(zhè) (
)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kuáng lán
luò tuo
píng zhàng
yōng jǐ
(
) (
) (
) (
)
rǔ zhī
wān yán
nóng dàn
é jiǎo
(
) (
) (
) (
)
3.用恰当的四字词语替换句中的画线部分。(4分)
(1)节日的首都到处飘扬着色彩繁多艳丽的旗帜。(
)
(2)这些石钟乳形状变化的项目、方面极多,颜色各异。(
)
(3)我终于看到水势浩渺广阔,声势浩大的大海了。(
)
(4)公路盘绕着,弯弯曲曲地向上。(
)
4.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观看节目 观看演出 观看音乐
B.湖水荡漾 歌声荡漾 春风荡漾
C.翠绿的天空 翠绿的竹林 翠绿的新叶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亲近自然,就要涉过______的溪水,走上______的山路,登上______的悬崖,眺望______的大海,聆听______的雨声,欣赏______的彩虹……
A.壮阔 崎岖 险峻 清澈 磅礴 绚烂
B.清澈 崎岖 险峻 壮阔 淅沥 绚烂
C.清澈 险峻 崎岖 壮阔 淅沥 绚烂
D.清澈 崎岖 险峻 绚烂 淅沥 壮阔
6.选词填空。(3分)
无论……都…… 不但……而且……
即使……也…… 因为……所以……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多样,颜色各异,(
)不比作什么,(
)很值得观赏。
(2)(
)桂林山水甲天下,(
)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3)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花朵还是叶子 ,(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月的新疆,是最适合骑马上天山的时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我们远远地抛在后边。(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5分)
8.学校的花坛边竖着一块宣传牌,上面写着“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恒”。
(1)请从上面的宣传语中找出两组反义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宣传语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写出自己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13分)
9.《桂林山水》一课是围绕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作者游览的先后顺序;一条是暗线,即作者多次写到的水,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七月的天山》一文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10.刘禹锡在《望洞庭》中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洞庭湖君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看见过_________________的大海,玩赏过_________________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我攀登过_________________的泰山,游览过_________________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12.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雨云埋一半山。
(2)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漠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检测台(26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
)云雾迷蒙,(
)绿树红花,(
)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3.根据读音组词。(勿与课文重)(2分)
蒙
卷
14.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这些词是表示______________的词。(1分)
15.“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诗句结尾,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4分)
16.填空。(4分)
(1)“这样的山”“这样的水”中的“这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段话除了写山水相依,互相辉映外,还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景物。(2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________________
8月6日,天气晴朗,我们来到了普陀山。
我们先到了莲花池。只见池水碧绿,清澈见底,水中倒映着葱茏的树木、起伏的峰峦、高大的塔形,诸景会聚,真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此时,荷花盛开,在碧绿的荷叶的衬托下,朵朵粉红的荷花亭亭玉立,显得那么娇艳、妩媚。阵阵花香传来,沁人心脾。一阵微风过后,叶摇花动,此起彼伏。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宋代诗人杨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接着,我们来到了建在佛顶山山腰的大乘庵。卧佛殿里那尊长达9米的大卧佛真有意思,它侧着身,右手枕于头下,左手搭在身上,两脚并着,神态安详,面带笑容。听导游介绍说,这是释迦牟尼临终的睡态。
随后,我们来到大海边,那沙滩下闪着点点金光,就如同繁星一般。我们在沙滩上奔跑着嬉戏着,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在大海上空回荡……
17.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1分)
18.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3分)
(1)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
)
(2)形容女子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多姿。(
)
(3)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文、乐曲等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
19.作者来到了普陀山,先游了________,在这里看到的景物是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接着游了__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__;最后写来到__________的情景。(5分)
20.文中杨万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诗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作者按__________的顺序写了“我们”游普陀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分)
篇8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天地之间,它雄厚,它伟大,在多少中国人的心中滋长。
------------题记
残酷社会
生长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受着祖国悠久气息的熏陶,我知道,祖国母亲正迈着激昂的步伐走向美好的明天,
感叹!想想在旧社会受到的欺辱,思绪,不自觉飘荡。
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饥饿折磨着一群群可怜的人啊,衣衫褴褛,在没有天日的旧社会屈服于强大的黑暗势力。
到处都是混战,到处都是痛苦,入侵者们带来的灾难,残忍的屠杀使多少的美好家庭破碎,让多少鲜活的生命在冰冷的
泥土下失去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那入侵者带来的灾难,无情的轰炸使原本美丽的城市增添一处又一处的残骸,让多少
无辜的人们无家可归。那是在旧社会所遭受的屈辱!然而,在今天飞速发展的中国,这些都已经是写在纸上的历史,那些,
成为中国前进的动力,现在抒写的是光辉的壮举。
多娇江山
提到“中国”这两个字眼,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自豪的感情,大好山川,壮美景色,回顾历史,是无奈屈服,展望
今天,昂首阔步迎接清晨朝阳。奇丽的“五岳”,向世人展示出中国人豪爽的性情。东岳泰山,五岳之首,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
之句,唐代诗人杜甫登临泰山时写下了“回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其次,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
也都拥有不可抵挡的气概,山势陡峭,沟谷深邃,难怪游历过“五岳”的人会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赞叹。另外,黄河,长江两条
篇9
[关键词]泰山旅游;旅游史;名人泰山
旅游活动自古有之,但古代的“旅游”与现代的“旅游”存在很大的差异。谢彦君先生认为“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1]强调了旅游的审美性和休闲性。而古代的旅游只能概括为“旅行游历”之意。与现在的旅游观光相比,古代的旅游活动内容更广泛,古代旅游活动包括:帝王巡游、士人漫游、官员宦游、商贸旅游、僧道释游、平民旅游等类型。
泰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名山、圣山,泰山旅游活动源远流长。从远古时代就有先人巡猎泰山,蟠柴祭天的行为,是原始的山神崇拜;到封建社会更是有历代帝王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以彰显其天命正统;文人名士登泰山以明志,抒感;僧道到泰山参禅悟道云游;平民百姓到泰山朝拜进香;泰山的旅游活动日益兴盛起来。本文主要探析历代帝王的泰山封禅祭祀和文人名士的泰山旅游活动。
一、帝王的封禅与祭祀
泰山,一直是历代帝王们向往的朝拜之山。据《史记・封禅书》载,秦以前就有七十二位君王到泰山巡狩祭祀,这种仪式被以后帝王逐渐演变成了封禅大典,“以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以泰山下小山上祭地,报地之功,故曰禅。”此即封禅。[2]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六位皇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典礼。
帝王巡游封禅泰山始于秦始皇。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效法古帝王“受命”举行封禅的做法,率群臣从咸阳出发,跋涉千里巡行登封泰山。始皇“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2]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继位不久即东巡泰山,举行祭祀之礼,并命丞相李斯在秦始皇原刻石上再行刻辞,即《李斯篆碑》,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刻之一。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曾八至泰山,六次封禅泰山。汉武帝如此频繁的登封泰山,为泰山留下了众多古迹。如立于泰山极顶玉皇宫门前的无字碑,相传为汉武帝亲手所植的岱庙千年汉柏,以及位于泰安汶水边的汉明堂基址。汉武帝登泰山留下的赞语是:“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他从不同角度赞美了泰山,他的赞语古雅浑朴,毫无雕饰。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三月过泰山,命官员祭泰山、梁父山。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封泰山,禅梁父山。“二月……辛卯,柴望岱宗,登封太山。甲午,禅于梁父”。[3]从臣马第伯撰写《封禅仪记》,虽题为《封禅仪记》但内容多描述景物、风俗,可谓是中国最早的游记散文。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二月,章帝东巡至泰山,举行柴祭,并于明堂祭祀。东汉延光三年(124年)二月丙子,安帝东巡至泰山,举行柴祭。
北魏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十一月,太武帝率军南下伐宋,经泰山,行祭礼。魏孝文帝大和四年(公元480年)七月巡行泰山。隋开皇十五年(595年)正月,隋文帝东巡至泰山,柴燎祭天。
唐朝时期,高宗李治同皇后武则天于麟德三年(666年)举行封禅泰山,唐高宗与武则天从洛阳出发,率文武百官,亲赴泰山封禅,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举行过封禅大典的女性。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七日抵达泰山,举行封禅,玄宗从泰山南麓登封泰山,在岱顶筑坛举行封禅大典,并亲笔撰书记述这次封禅经过,即《纪泰山铭》,镌刻在泰山之顶的峰峦绝壁上,即今岱顶大观峰上的唐摩崖刻石,摩崖书法遒劲婉润,庄严雄厚,在阳光下金光闪烁,蔚为壮观。
最后一位举行过泰山封禅的皇帝是宋真宗,他于大中祥符元年十月登封泰山,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并且建造了昭真祠、岱庙、天书观三座庙宇。并且留下了回马岭、御帐坪等地名。
明永乐七年(1409年)三月,明成祖东巡,驻东平,望祭泰山。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春,世宗为求子东巡,祭泰山。清朝康熙和乾隆也都亲临泰山,为了不伤民力财力也没有举行封禅仪式,而是巡游致祭。康熙帝曾三次登临泰山,并两次登上了岱顶,拜祭泰山神。乾隆帝十次巡幸泰山,六次登临。并且留下了许多赞美泰山的诗词,据记载,乾隆登岱所赋泰山风景的诗章,共有170余首。
古代帝王登封泰山,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为了彰显大一统和应天受命,并且都对自己的王位进行了一番宣扬,表示其 “功德卓著”;二是祈求天地神灵保佑国泰民安,江山永固;三是为了祈求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之方。
二、文人名士的泰山旅游
除了帝王登泰山的政治性,还有历代文人名士登泰山的休闲性。随着泰山信仰的兴起,泰山已不再仅是帝王巡游封禅的地方,有越来越多的士人大夫也慕泰山之名,前往登览。这些文人士宦游览泰山,感悟泰山的雄奇伟岸,寄托百般心绪,抒怀,吟诗作赋,为今日泰山文化的形成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孔子登临泰山,抒怀畅志,开阔胸襟;考察封禅,学习礼仪;了解民情,观知时政,活动内容与历史遗迹十分丰富。明代《泰山志》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孔子登游泰山,还有观览名胜,开阔眼界,增强道德文化修养的目的。并以“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名言为泰山增添儒雅之韵。还感悟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最早的旅游文化学。
司马迁一生曾多次来往于泰山。他二十岁时奉父命南游,并在向往已久的泰山领略峰峦之伟岸,考察封禅的遗迹,流连忘返。武帝历次到泰山,司马迁皆为随从。[4]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才写出了“承敝通变”的《封禅书》。
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与泰山渊源极深。不仅生于泰山,他的六处封地均与泰山相去不远。曹植多次经过、登临泰山,既有寻仙访道的优游,也有抒发积极入世、建功立业政治热情。并于黄初年间创作了大量有关泰山的游仙诗,成为第一位创作泰山游仙诗的诗人。
南朝刘宋时期的大诗人谢灵运,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旅行家,游泰山时曾写下了“岱宗秀维岳,崔萃刺云天”(《泰山吟》)的名句。现刻于岱庙汉柏亭南的墙壁的诗碑上。
唐代两大著名诗人,“诗仙”的李白和“诗圣”杜甫都曾游览泰山。杜甫在他25岁游泰山时,留下一首千古绝唱《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元年游鲁地时登临泰山,也留下了《游泰山)(六首),“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名山雅句相得益彰。
元著名诗人元好问偕友人进行泰山之游,著《东游略记》及诗数十首,,以写实手法为主,叙述整个游览全程,其中主要是泰山及泰城见闻。延佑年间,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游岱期间,见王母池西侧的岱岳观有古柏、古松十余株,其枝干如虬如龙,挥毫泼墨,留题“汉柏”二字。[5]
明朝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也曾游历泰山。在五岳之中,他率先拜访的就是东岳泰山。 徐霞客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 年)游览了泰山,徐霞客沿十八盘径登泰山绝顶,只见泰山雄中藏秀,秀中藏奇,美不胜收,令其叹为观止。
清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曾多次到泰山。《聊斋志异》中有关泰山的作品有26篇,约占全部篇目的百分之五。除小说外,还有一批赞颂泰山的诗、文、赋等作品,如其描写泰山之高的诗句“白云之上接天界,山巅又出白云外”。
历代登游泰山的文人名士还有孔子弟子颜回、曾子、林放,俞伯牙,史圣左丘明,秦相李斯,宋代政治家范仲淹、欧阳修,词人辛弃疾、苏辙,元代诗人诗人张养浩,清代文人纪昀等等,数不胜数,再此不一一列举。总之,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名士,都将泰山作为其人生的标尽,人格的高度,精神的超越。他们在进行游览的同时,或题字石刻,或建庙立碑,或吟诗作赋,为泰山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气息与宝贵的历史古迹。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49.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8卷28.
[3]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卷1.
[4]王国维.王国维文集・太史公行年考[M].北京:线装书局,2009.
篇10
唐代着名诗人刘禹锡曾为洞庭湖题过“潭面无风镜未磨”的佳句,我觉得用这句诗来形容鹞鹰岩的水也异常合适。鹞鹰岩的水虽不及大海的无边无际,也不及雨湖的娇艳动人,可他却有自己别具一格的美丽!
鹞鹰岩的水真清啊,沉睡着的螺蛳、摆动着的水草历历在目,就连水中嬉戏玩耍的小鱼和水底灰褐色的泥沙,也能看的一清二楚;鹞鹰岩的水真静啊,岸上的绿树红花倒映在水中,清晰无比,水中的它们随着水波地晃动而摇曳,更加动人;鹞鹰岩的水真绿啊,绿得娇,绿得媚,恐怕无暇的翡翠见到它也不得不低头了。大自然的造化竟如此美妙绝伦!
鹞鹰岩的山也不同凡响。鹞鹰岩的山虽没有泰山之雄,也没有华山之险,更没有黄山之变化,可我却偏爱这里的山!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