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5-05 18:1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对策措施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问题,几乎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龙成凤,而小学属于义务教育基础阶段,也是孩子们未来学习与发展的必经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词语基础知识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意识到词语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才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词语基础教学现状

第一,很多教师在组织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都喜欢脱离教材和语境实施教学,将词语基础知识教学当成是独立的环节,甚至仅仅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简要的联系,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师要求之后,词语教学环节就宣告结束。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深刻的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导致学生可能对课文主题理解出现偏差。第二,在小学语文词语基础知识教学中,一些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相对单一,除开让学生背诵词典内的同义词,即是给学生提供一些习题让他们练习和背诵,如此方式从表面上来看非常重视词语教学,其实本质是较为枯燥乏味的,学生也处于被动记忆的状态,这不但导致词语基础知识教学效率难以提升,同时还可能让他们养成不良习惯,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碰到不能理解的词语后,学生不会首先想到结合语境对词语含义进行分析,而直接查词典,将释义直接摘录下来[1]。第三,学生认识很多词语然而在日常的写作和交流中很少应用新词语,例如说要求学生描述心情愉悦,他们只会写下“心中很高兴”,不管是什么情况学生只会写“心中很高兴”。这种现象就非常直接的说明了学生即便是掌握了很多词语,但依旧难以应用到实际中来。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教学时仅仅强调对词语的灌输,却没有意识到为学生创造应用新学词语的机会。

二、小学语文词语基础知识教学对策

(一)在课本中学习词语

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让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真正的意识到要让小学生能够准确应用词语,就应当坚持以教材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词语基础知识。然而在具体的课堂中因为方法不科学,部分教师一般是要求学生查阅字典、背诵词语释义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而在实际的应用语境中,词语的含义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发生改变,也可能因为学生理解能力的高低而存在不准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要合理的引导。在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前面白皙的少年和老头。这句话中“白皙”是学生刚刚学习的生词,在字典中对“白皙”的解释为“白净,皮肤干净,白里透红”。有教师直接给学生讲白皙的含义即是白净。但是这样解释与原文语境是不符合的,因此我们应当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和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来理解,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思考他们就能够理解到此处的“白皙”指的是因为生活太过贫困导致的发育不良,造成皮肤苍白的病态,进而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这一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同时有利于他们读懂整篇文章[2]。

(二)重视词语的积累

词语的积累从本质上来说是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过程,对学生而言,词语积累的根本目的在于实际应用,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提升,应当要求他们具备丰富的词汇量,唯有如此才可以学生有话可说,有词可用。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进行词语的积累,引导他们对词语更加快速的记忆和理解。我们需要让学生能够坚持以教材知识内容为基础,在熟悉课文内容上下功夫,如此一来记忆和积累的词语才能够真正根植于课本,表现出较大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适当的记忆名言警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和初中高中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相对短小精炼,同时语文教材中还包含了很多具有哲理的寓言故事以及散文等,若学生能够把这些文章背诵下来,这样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另外,为评价学生积累词语的情况,我们还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检测,可通过书面或口头检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引导他们真正重视词语的积累。

(三)引导学生运用词语

有了丰富的词汇量积累,关键还是应当让学生可以学会应用,在实际应用时还能够有效强化他们的记忆。语文教师应当将课堂作为主阵地,同时要尽可能的利用好学生课余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词语的优势在于,教师能够及时有效的对语言环境进行调整和创设。在讲到《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其中包含了很多有意义的成语和词语。我们首先联系课文主要内容对这些词语的含义作出了讲解,随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使用这些词语进行造句,如此一来可以有效的加深他们对词语的应用。比如说:千钧一发,这个成句最早出自于“共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洼以微灭。”在今天一般指的是情况危机。而在《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的实际语境中,即是突击队员面临敌人突然用火烧断桥索时的紧急情况。我们让学生在明白这一词语的含义后结合自身对它的理解进行造句,举出生活中“千钧一发”的例子。如此一来这一词语就能够在学生的心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另外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比如说开展成语接龙比赛,同时让学生在比赛时把自己说出的成语具体含义以及实际应用情境充分的表达出来。如此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更多的词语。

(四)强调工具书的使用

我们在进行实际教学之前应当要求每一名学生都准备适合自己的工具书,比如说《中华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因为教师不能够确认学生会否碰到运用直观形象法和联系比较法无法理解的词语,当学生无法通过上述两种途径对词语的含义进行理解时,可以适当的选择工具书。对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提升,使用工具书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所以工具书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辅助工具。我们必须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合理的应用工具书,避免学生对工具书出现依赖性,同时在辅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相关词语时,教师应当发挥出主导作用,在学生碰到问题后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解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查词作业,同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查词的时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需要担心学生不会查词或者查词效率低,只要我们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指导他们正确运用工具书,就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3]。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词语基础教学不单单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感,调动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学习积极性。词语理解能力是小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师必须要从思想观念上有所转变,充分认识到词语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才能够不断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词语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吴娜.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现状及策略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6,(31):155-156.

篇2

关键词:技校学生 语文基础知识状况 调查研究

一、研究缘起

鉴于语文基础知识对于技校学生的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公众对技校生语文基础知识状况评价较差的现状。笔者认为,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有必要巩固和增补技校生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而展开增补基础知识教学的起点是对技校新生语文基础知识状况真实、细致、深入地了解。

二、研究方法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一是以河南省2010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为研究范本,以本区3所技工学校一年级新生为调查对象,对语文试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市××高级中学的两个新生班学生作为参照对象,从试卷卷面上对比分析技校生与三类高中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掌握情况。二是从外部评价的角度,对技校语文教师和技校生家长进行访谈。三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简单地从学生自我认知及评价的角度展开调查。

三、调查结论与分析

1、字的知识的掌握状况

调查发现技校学生能够准确辨识常见字字音,具有一定的字词积累基础。在字义的识记上没有下功夫,尤其在文言字词的识记上有困难。比较而言,对古汉字的掌握远没有现代汉字掌握的好。就技校生写字情况来看,汉字的书写能力低于识别能力,错别字出现频率很高。学生写错别字的特征是:因笔画致误的错字和别字较多,错字稍多于别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没有掌握对形声字的识字规律,没有把汉字的形、声、义结合起来识记。

2、词知识的掌握情况

技校生在词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上远远没有达到“课标”的要求,鲜明地显现出词汇积累量的严重匮乏。在拿三类高中新生作为参照对比时发现高中生也存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日常阅读或者口语及书面表达。正如很多同学反映出由于词汇量太少,他们常常词不达意,无法用较多较好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甚至尴尬于玩成语接龙这类语言游戏。问卷调查反映出,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平时积累词汇的习惯,没有掌握好词性及词语搭配等常识性知识,他们的知识储备库仿佛死水一潭,知识的迁移能力很差,他们学习新词汇及新的表达方式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广告和网络。

3、句的掌握情况

学生在中考语文试卷修改病句一题的平均得分率仅为21%,56%的学生缺乏把文言语句转化成汉语句式的能力,以上试卷数据反映出很多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初中阶段要求的关于语句的常识。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出学生对句子知识掌握程度的自我评价是很低的。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句子成分,91.18%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掌握好并列、选择、递进等7种基础类型的复句固定句式,59.07%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准确判断语病并做出修改,75.4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主动句、肯定句、陈述句、祈使句等8种常见句式的特点了解不全。这些数据虽然都是从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上得出的结果,却很能反映学生在句的知识上的掌握程度。

4、修辞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合中考试卷数据和调查问卷数据,笔者发现技校生修辞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体现出以下两个特征。第一,技校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停留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层次。对于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8种修辞方法,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只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四个简单常见的修辞格,而对其他几个修辞格则只知名称,不明就里。第二,学生对修辞知识掌握的深度十分有限,尽管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能够辨识教材中常见的几种修辞方法,但是却不能较好的归纳分析其表达作用,不会在具体语境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一旦遇到稍为复杂一些的语言环境,不少学生就难以适应了。对知识的记忆性或认知性的掌握强于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迁移和运用。

5、文体知识的掌握情况

笔者依据调查问卷数据发现:学生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常用文体知识要点上的掌握情况是“基本掌握”或“基本了解”。学生认为自己对四类文体的掌握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就掌握程度较好的应用文而言,可能是因为B技校专门设应用文写作课,开学已经讲了一部分常用应用文格式,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没有困难,只要教师给予巩固,就可以掌握。就中考试题中考查说明方法的题目得分情况而言,半数以上的学生对说明方法判断错误,其中不少学生即使判断正确,但在阐述表达作用时也有所失分。这表明学生对7种常见说明方法的掌握不达标。笔者还对该项知识点的成绩进行不同类型学校(技校和高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技校新生与高中新生在文体知识掌握情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6.296,P=0.014

6、文学常识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中考语文试题考查文学常识的题目得分情况来看,其平均得分率为所有语文基础知识各部分平均得分率之最低点,这体现了技校生源的这部分学生所拥有的文学常识非常贫乏,是语文基础知识构成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同时该题也反映出学生在理解层面的识记能力很低。从问卷调查和与学生简单交流的情况来看,尽管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和积累文学常识非常有用,但是仍有41.42%比例的学生对此问题的认识很消极,甚至认为作用不大。对该知识点的学习和积累上很随意,没有目标没有计划,方法也很僵化,很多学生仍靠死记硬背。另外,73.77%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掌握课本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

7、古诗文识记的情况

中考语文试题古诗文识记得分情况反映出相当大比例的技校生没有较好地掌握经典古诗文,对单纯识记类题目的掌握强于理解性记忆的题目。问卷调查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积累经典古诗文的习惯,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古诗文,学习非常被动,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比较功利。笔者观察发现只有极个别的学生有古汉语工具书。对比技校生与高中生在该部分的成绩,两者在该部分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新生的古诗文默写情况比技校生好很多。

8、书写规范掌握情况

结合技校生中考语文试题卷面和访谈调查反映出的问题,笔者发现很多技校生根本就不懂得书写规范,不少教师和家长没有对学生在书写规范上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学生在书写规范上体现出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和写字基本功很差的总体特征。具体表现在滥用、少用、错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点错位置,卷面不整洁,字迹丑陋,没有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笔顺,坐姿不正确或正确坐姿的持久性差。

调查还反映出技校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上呈现出学习意志力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自我期望值低、排斥复杂的知识理解、不能对各个基础知识点建立有效的联系的特征。访谈调查的结果显示:就技校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这一问题,无论是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师、技校生家长还是技校生本人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差评;技校语文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缺乏必要地、及时地指导和帮助,他们认为对面向就业的技校生来说,语文基础知识最实用、最有价值的部分集中在识字、写字、书写规范、应用文写作方面。

参考文献:

[1]李志强,祝新华.语文测验原理与实施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章洁慧.关于中专生语文水平的调查分析[J].职教通讯,2003,(2).

[3]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J].语文建设,2002,(5).

篇3

关键词 医学类高职高专 计算机文化基础 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ffectiveness of Medical Vocational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Education

LI Yan

(Baosh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oshan, Yunnan 678000)

Abstract In today's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for people to learn and work. For medical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time in school only two years, the task is heavy and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skills is essential. Therefore, how to make students a good learning the basics of a good professional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efficient use of mastering computer skills are basic computer literacy educators should be actively thinking and conduct exploratio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medical students, to illustrate some effective ways to carry out this education.

Key words medical vocational; computer foundation;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1 计算机文化基础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的意义

(1)学生特点和对计算机基础的掌握情况介绍。调查对象为2011级入学的专科6个专业961名学生,少数民族数占27.05%,女生比例77.21%,农村学生比例88.76%。由于学生中实际组成特点,学生中在高中阶段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学生比例占8.12%;课后能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word,excel,powerpoint)学生比例占63.68%。

(2)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育的现状。现在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高校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总体来说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但方法较为传统学生学习实践的时间较少。同时,没有很好引导学生利用可以接触的各种通信终端设备来进行实践,也没有很好地将学生今后的从事卫生工作的实际需求、升学需求等方面相结合。所以实际的教育情况和学生的期望之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学生觉得想学的东西没有学到,或者找不到很好的方法来巩固和熟练学到的知识。学生对教育教学和自己的学习掌握满意度不够。

(3)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首先,它关系着学生求职就业。比如:现在很多医院等用人单位已将该项能力作为学生面试过程中进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对学生office办公软件的(word,excel,powerpoint)的现场测试和打字能的要求――每分钟能打字40~50字左右等。其次,现在专科类医学生对继续到本科医学类院校进行深造(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近三年平均报名比例24.59%,实际的升学比例为13.7%)的需求较大,根据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收的要求,报名学生必须通过云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能力B类一级考试。出于学生的组成特点、对计算机的掌握情况和个人的兴趣爱好,现在学生均对该项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比较重视,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2.1 建立对学生学习和教师的科学行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办法

制定教学考核和激励方法,这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的考核。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比例占80%,理论考核占20%。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内容从开课时就向学生提供根――根据教学任务来设计题库,在从题库中进行抽查。同时,向学生介绍考核的方式、时间、标准等内容。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目的性、积极性能得到很好地调动。改变以往老师怎么教,学生怎样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二是,对教师的考核和激励。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的积极性,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表彰。第一,建立教学上岗前培训和准入制度。培训结合学校各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来开展,让教师了解各专业学生中开展教学工作的一般性规律和差别。再进行培训工作考核――如试讲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完成教师教育实践知识的储备和教学资格认定,进而为教师有效完成好教学任务作保障。第二,在教学考核中实行教考分离的办法,改变“讲什么,考什么,谁讲课,谁出题”的模式,建立教学监督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并杜绝考试中出现的营私舞弊的现象。最后,对教育工作教师要及时提供教学工作总结,总结材料包含教学工作的办法、发现的问题和教师对学生课后的相关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以学生的学习要求为主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教学过程有很好的总结,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参考。

2.2 用人单位对相关技能水平需求和学生需求融入教学环节

首先,学校的工作开展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来进行的。而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内容。针对各专业不同的研究方向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选用或修编更加适合医学专业学生的配套教材,有区别地来完成好基础教学任务是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了解有研究,教学部门,就业工作部门提供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将教学理论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其次,对于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范围也应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求职要求得到很好的满足。在教学中也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不能本末倒置。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和等级考试的对象和目的均存在差别,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考核人们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水平考试,面向社会全体人员,注重培养人们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面对刚入学的新生,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基本的文化和知识,并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要帮助学生树立只有很好地完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的理论知识,才能为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动力,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人成才。

3 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实效性的教学形式探索

(1)充分利用互联网知识,引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来解决学习上的疑问,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而使用网络的途径也更多,如:计算机、手机等通信终端来连接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科知识的范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学习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技能,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深度、复杂度。如,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发现少数学生,对于如何发送电子邮件等一些基本操作上还存在问题,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来发送附件。而对如何提高打字水平则让很多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其实这就是一个熟练的过程,除了多上机练习外,手机也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而且是一种更加便捷的练习方式。

4 小结

计算机基础文化的教育是高职高专医学生必备的意向技能,更是学校要重视和值得研究的教学任务。只有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此项课程,才能促进学生在当下这个信息时代中成人成才,完成社会赋予医学高专院校的任务。

参考文献

篇4

一、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问题分析

1.写作教学模式比较传统

小学语文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已经有很多年的教学习惯和教学经验,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短期不适应的状况,也是这种状况导致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一直找不到改革的突破口,许多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还是利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仿写教学或者命题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限制,这也是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

2.忽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就在于对学生的知识积累起到引导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特点,最终导致学生在写作创作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基础知识积累的不足,容易出现错别字以及语句不通的情况,而且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不达标,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就容易失去信心,这样的情况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3.写作教学缺乏创新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写作创作缺乏创新能力,所创作的文章大多数都是由阅读素材照搬而来,这样的写作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多大的价值,而且会影响学生之后的写作创作习惯。

4.忽略学生写作思路的培养

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但对于学生的写作思路培养却没有过多的关注,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写作要求仅仅停留下在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的层面,对于学生的写作思路基本是不会花费时间去培养的,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潜在创作能力,让学生在日常语文写作学习中不能有效发挥自身的全部特长,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分析

1.教??转变教学观念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尽可能保证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不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约束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教学理念才是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在教学课堂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让写作教学贴近现实生活,对写作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让学生从生活实际或阅读素材中寻找灵感,不断突破自身局限来完成写作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才有帮助。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基础知识教学的加强需要教师在日常语文课程教学中不断实践,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内容的教学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需要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来努力完善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必须对基础知识教学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式。

3.激发学生真实写作情感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写作思路,就应该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开放自身的写作思路,尽可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谈个人情感和理解,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写作情感渗透能力,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更加真实的情感流露,同时提高学生对写作教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

篇5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教学问题 有益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小学学习阶段是孩子各方面认知的形成期,这就需要在小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各方面认知予以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要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本文就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做出几点有益的思考。

1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认知能力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培养内容,但是传统的小学教育中,采用单一的、被动的教学,这种被动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这种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意识,枯燥的教学方法,没有将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成长所需进行良好的结合,这也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很低,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与小学教育的初衷相违背的。

而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学生的人生观及情感认知等进行有效的培养,而目前的小学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教学理念,使应试教育的种子从小就根植于学生的思想中,这与现在所广泛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不相符的,语文学习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基础,只有打好了母语的基础,学生才能进行其他领域的学习,并且现在小学教育也已经开始普及英语教学,这会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要使语文教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效果的提高。

2 关于小学教育语文教学问题的有益探索

2.1 加强学生的情感认知的培养

我国的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在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中充分的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及艺术造诣,语文知识的学习,除了要对作者的艺术手法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与学习古人的先进的情感认知能力,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各方面的认知能力还很欠缺,学生的性格特点还没有完全的定型,这时候加强学生的情感认知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采用的情感认知培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总体来说,可以根据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情感扩展,下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予以说明。

小学课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反应爱国精神的课文,在此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课本内容予以适当的扩展、引导,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深切爱国情怀,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起强烈的民族意识及爱国精神,这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是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的。虽然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的打基础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对学生的文学修养进行适当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相关语言知识的学习中,积极创造意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强学习过程中字、词、句的延伸意义的理解与掌握,为后续的复杂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培养目标的改革创新等,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任何存在于社会大环境的事物,要想跟上社会的前进步伐,就需要不断的革新与进步,小学语文教学也一样。

正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中存在种种的弊端,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从教学内容上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在语文教材中的实例的选择时,应该选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接近的事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其次是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对于基础的字、词、义、音的掌握,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反复抄写,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具有很低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变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正确的引导,采用各种高效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学习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基础知识的识、记,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小学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除了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情感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3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培养能容,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积极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自主的学习、探索所学知识,最终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当中,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得到锻炼。另外,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应该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所学的新知识,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领悟,这对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3 结语

小学阶段是各方面基础知识掌握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各方面认知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本文就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针对其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教学模式的模式的改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认知能力的正确引导,对于小学教育的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优化措施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掌握语言基础知识,练习语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具有学习动力差,学习持久性、注意力不高的特点,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些学习特点,明确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参与度,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从而优化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概述

1.增强学生对语文语言学习的兴趣

许多小学生对语文这门语言类应用型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厚,认为语文知识舞文弄字,过于枯燥。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度。

2.提高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最主要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包括对拼音、识字写字、组词、造句、句子通顺、段落符合逻辑、能用语文语言来表达学生自己的想法或观点等等。这些基础知识或者基础技能的学习和获得是小学阶段语文科目教学最重要的内容,是教师教学必不可少的目标。

3.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受到汉语环境熏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综合运用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讲,包括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章写作能力等等。因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小学阶段语文科目教学的高层次目标。

二、优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实践的具体措施

1.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师生之间的沟通的交流

语文教师优化教学实践的首要措施,就是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促进学生们之间的互相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沟通和交流从而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因此,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十分重要。

例如,学生希望有活跃的课堂发言活动时,教师就可以按照学生的需求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进行无限制的互相交流,从而带动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提高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2.丰富语文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

传统上,语文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对学生语文学习上不同角度的锻炼有所欠缺。因此,教师要丰富语文教学模式,从各个不同角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与谈论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讲述《杨梅》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展开讨论。如让学生讨论最近吃过的水果,外观什么样子的,口感是怎么样,这种水果是怎么样生长出来的等等。

3.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教学相结合

只有课堂教学对于语文来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教学相结合。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室外观察一次秋天的雨,雨的特点、雨的温度、雨打在身上的感觉等等。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字、词、句等基础性知识的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初步熏陶,提升学生用汉语表达自身想法的能力,增强学生用汉语写作的能力等。这些内容的教学,都离不开明确小学语文科目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水平,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积极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丰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在不同方面来锻炼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此外,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只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将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体会生活,并用语言来描述生活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后进生;转化策略

后进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进步相对比较慢的学生。因为这部分学生自身学习兴趣不浓、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对他们关注不够,所以造成这部分学生接受新知识困难比较大。而对于这部分后进生的有效转化也早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策略及时进行转化,就会使他们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最终会将他们关在知识的大门之外。有鉴于此,探究后进生转化策略也早就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毋庸置疑,要想彻底地转化后进生,首先必须要找准后进生产生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及时转化。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用心观察,教师不难发现:缺乏学习兴趣、基础相对薄弱以及缺少教师关注是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这三个方面的原因,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肤浅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一些转化

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转化后进生的触发点

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激发学习兴趣就成为后进生转化的触发点。激发学习兴趣的方式不胜枚举,形式多样。教师可以通过改进优化自身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创新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栩栩如生的各种昆虫形态、悦耳动听的各种昆虫鸣叫有效地激发了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了自身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了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教师创设的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对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二、夯实基础知识――转化后进生的起始点

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是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夯实基础知识就成为后进生转化的起始点。夯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详细地了解每个后进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针对他们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合实际的辅导计划。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深入地了解后进生的语文基础状况,摸清不同后进生的薄弱之处,针对不同的后进生制订出不同的辅导计划,切实通过辅导夯实后进生的基础。例如,笔者班上曾经有个男生,因为语文基础知识薄弱,所以成为语文课堂中的后进生。这名学生在课堂中回答教师提问的时候,思维显得比较灵活,回答得也比较准确。唯独由于他识字太少,使他的语文成绩一直不理想。鉴于此,我专门为他制订了一份辅导计划,从最基本的汉语拼音开始辅导……渐渐地他的语文成绩开始稳步地提升了。教师切合实际、因人而异的辅导计划对夯实后进生基础知识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三、给予更多关注――转化后进生的着力点

缺少教师关注是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给予更多关注就成为后进生转化的着力点。给予更多关注并不仅仅是指在课堂上让后进生回答一些问题,也包括在课前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后进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对转化后进生有益的教学活动,还包括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结合后进生的实际学情,分层布置一些后进生能够独立完成的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对后进生的关注延伸到课堂内外,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笔者班上曾经有个女生,这个孩子理解能力差,反应慢,上课听讲不专心,不喜欢主动与别人交往,性格内向,略显自卑。鉴于此,笔者给予了她更多的关注,具体做法是优先关怀、优先提问、优先批改作业以及优先表扬等……教师在n堂内外、教学全程中对后进生的更多关注对转化后进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后进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让浓厚的兴趣成为转化后进生的触发点;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夯实后进生薄弱的语文基础知识,让扎实的基础成为转化后进生的起始点;教师要处心积虑地给予后进生更多的教学关注,让更多的关注成为转化后进生的着力点。当然,后进生转化的策略远不止这些,还包括与家长时常沟通、家校共同携手转化后进生等。总而言之,教师要坚持“一个都不能放”的原则,让后进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及早迎头赶上。

参考文献:

[1]朱香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分析[J].软件,2014(9).

篇8

小学教育 开放性 教学模式 方法

现如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备受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更是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依旧被束缚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以教科书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与外界完全脱节,这不利于小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由此可以得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各小学切实投身于小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教育普遍存在问题,单以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大多数小学的语文课程都局限于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按照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讲解和传授,其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认生字,看图学话,造句,朗诵及背诵课文等,模式固定,没有新意,无法充分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虽然教科书在内容编排上进行多次改革,适当与生活知识相结合,但是单纯依靠教科书来教授小学语文,还是无法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要求,长此以往,小学生在基础教学过程中,接触的知识领域狭小,会对日后的学习增加难度。例如,吉林省某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堂是这样的:开始上课后,老师翻开新课程,首先带领学生对新词进行发音练习,之后按照教科书的顺序对课文的对话进行讲解,带领学生阅读,最后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回答课后问题,之后,结束课程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容易让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更无法带领学生有效的开发思维,无法培养学生的大脑思考能力,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产生负面作用。

2、小学语文教学中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开放性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发展性的暮光来教育学生,在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大脑思考能力,激发个性思维,非常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

2.1开发学生思维活动

实行开放性教育模式,在原本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联系生活的知识和常识,让学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学到语文知识,不仅能够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面,学到课本以外的东西,还能在学习和接触课外知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的能力,促进大脑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思维发展。

2.2 有利于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开放性教学模式,不仅是学生思维的拓展,还是通过开放性学习,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如果能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涉猎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加强了学生个个学科之间的协同和联系能力,更能激励学生全面开发大脑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3、小学语文教学实行开放性教学模式的方法

如何将开放性教学模式正确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开放教学内容

开放教学内容,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完全按照教材来进行课程,可以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切实感觉到语文知识就在他们的身边,而不仅仅是“龟兔赛跑”的森林或者“小红帽”的外婆家,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激励他们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思考。

3.2建立开放型的主体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永远是以老师为主体,以老师的口头讲授为主,开放性教学模式要求学校正视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关系,不再是学生完全听从于教师,而是共同学习,共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思考,大胆提问,增强对学习的乐趣。

3.3营造开放型的教学气氛

传统的教学模式固定在课堂教学上,而开放性教学模式要求老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带领学生走进森林,动物园,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本性,让学生在观看,感受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对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具有推动作用。

总结

总而言之,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对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思维开放性,提高大脑思维能力,让小学生在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对生活知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有利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总之,各小学要将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重视起来,提升教学模式的完善程度,使小学语文教育达到理想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李俊仙.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3) .

[2] 胡波.新课程下探究性学习的再思考[C].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2007.

[3] 谢建玲.迟海洋.“导学一探究式”课型设计与实施[J].科技信息,2011 (20) :195.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原则;创新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不仅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积极影响,而且对于小学老师提高语文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尽管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仍有些问题学要提出与解决。

小学既是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巩固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的兴趣,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

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瞬息万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适时地作出调整,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生动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加强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1.2 坚持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原则。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都非常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会学习死知识,而无法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这样的语文教学方法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更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强大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1.3 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使学生的管理者,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挥,对于学生的个性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现代教育应该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价值,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及其改进方法

2.1 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秉承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例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了学生课堂参与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挥了主体地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大家进行讨论学习,这是区别于学生个体学习的集体学习方式。

2.2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现实的教学过程当中,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引进多媒体的教学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原来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还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元素相融合,使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有效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环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2.3 采用提问式与鼓励式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问式的教学策略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合理地设置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并且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能够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理解。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欣赏。赏识与鼓励能让学生信心百倍,导致成功,而抱怨往往会让学生自暴自弃,导致失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抱怨。

3 小结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和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激发其创新兴趣,发散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从而更加有效开展创新教学。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不仅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积极影响,而且对于小学老师提高语文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仍有些问题学要提出与解决。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房贞政. 更新教育观念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S1)

篇10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专业学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语文基础能力不仅能有效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够促进其它学科的理解接受能力。但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还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影响了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专研教材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和性格特点,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调到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知识能力水平。

1.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要求下,教学理念不仅局限于学习基础汉语阅读理解基础知识,还要增强学生综合文学素养,意在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提升学科知识水平,还能促进更好掌握理解其它学科的内容,因此,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语文学科的教学担负双重重任,一方面,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开拓文学视野,理解中国文化和文字精髓,提高看、读、写和听的基础技能。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道德思想水平,规范行为举止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个性差异及综合能力素质。由此可知,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日后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以往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只注重传授知识,忽略学生主体的学习兴趣和地位。教师一味讲解课本知识,学生呆板的倾听,互动交流环节少。这样导致课堂教学氛围缺乏活力,学生慢慢产生厌学心理,积极性不高,进而抑制了语文思维的发散。

2.2课堂内容设定缺乏目的性,教学方法不灵活

设定教案过程中,主要参照教学资料,缺乏深入多元化探索,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另外,教师在备课时主要面对学生整体,没有具体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接收能力,因此,针对性较弱,整体学习水平未能全面提高;另外,教师在教学方法使用事,缺乏灵活性,机械讲解多,方法单一枯燥,教学模式集中在朗读课文,分析文章内容、语法的使用、中心主旨及上下文段之间的关联等,这样单一化教学模式让语文课程变得无趣,教学效果不明显。为了改变这种单一局面,部分学校将语文课程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图片视频不能密切结合教学题材、大篇幅使用多媒体课件不能突出教学重难点等问题,影响了小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接收效果。

3.如何解决好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3.1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师生良好沟通氛围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改变传统一味传授的教学模式,教学中突显学生主体性,构建师生共长,交流互动的关系。具体做来如下:

第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流出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想法的空间,鼓励小学生敢于说出观点和不同的意见,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第二,构建教学和谐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如何构建新型教学共长,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接收学生不足,根据学生实际知识水平情况,采取事宜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进而塑造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3.2增强教学目的性,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应该深入研究语文教材的知识内容,设定教学情景有效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语文接收能力水平的不同,多交流沟通结合学生各自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能够完成的不同学习任务,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教学方法灵活化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结合,将课本中抽象的知识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变得直观生动化,易于接受理解。把握好多媒体有效运用的教学内容点,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安排,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在教学内容开始前,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短片,设定好教学情景引入教学内容。例如:《桂林山水》一节中,可以先播放一段真实的视频短片,让学生感受关林山水的美好意境,波澜起伏,山水之间的美景,配合流水的声音,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样有效使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3理论学习融合到社会实践

课堂学习的语文教学内容只是理论基础知识,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大自然、走入社会,让学生感知课本中的内容,运用所学知识,留心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仔细观察分析,将一天发生的事情以微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写作能力。另外,语文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理论知识渗入的德育道理。例如:去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组织学生益卖自己用过的二手物品,赚到的钱捐?I给灾区小朋友等等,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美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