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教育范文
时间:2023-05-05 18:1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民意识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公民教育就是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具体说公民教育就是着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关心社会、尊重他人、忠于职责的意识,强调公民对法律的遵从,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义务;着重培育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公正意识以及作为一个自由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意识,尤其强调学生作为公民要积极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西方国家向来都把历史作为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英国强调“历史学习是我们文化传统的一个基础部分;历史能够帮助学生进入社会,了解本地区的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成为一位优秀的公民和爱国者;历史教育是作为世界公民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我国有识之士也指出历史的三大教育功能为:人文教育、公民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而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正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它以公民教育的需要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点,以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作为学习和探究的领域,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历史与社会教学要想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养,发挥公民教育重要渠道的作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尤为重要。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人格品质和道德修养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说:“史之为务,甲以劝诫,树之风声”。这就是史学界常谈的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之教育功能。培养合格公民的历史教育,需要将“公正、文明、宽容、健全”作为学科教育理念来提倡,以唤醒历史教育的新活力。因此任何一位历史教师,不论其教龄的长短、学识的高低、功力的深浅,站在课堂上无一不在某种社会历史观的指导下,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进行着某种教育。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网络信息、价值多元等,使我们的教育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作为历史老师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和公民意识,应以德修身、立身为范,树立正确的史学观、价值观、世界观,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以身作则、公正宽容,以自己良好的公民素养来感化和激励学生,成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导师和前进中的引路人。同时我们需要借助历史事实锻炼我们的思考、质疑、反省乃至包容、理解、欣赏等能力,让历史教育真正成为思考的学科、实践的学科。
二、挖掘教材中的公民教育因素,丰富公民教育内容
历史与社会作为综合性的文科教程,其本身就有许多公民教育内容,例如九年级的课程中的当今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培养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主动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自觉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当今全球化趋势,形成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意识;面对当今的社会变动,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等等。但同时教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教育因素,学习中国史,可以感受祖国辉煌灿烂、领先世界的古代文明,增强民族自尊心;学习世界史,了解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树立、和谐发展的世界意识,体会民主法制的精髓,诚实信用的法则,增强人文主义。历史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与公民教育的结合点,尤其是要挖掘课程资源中的隐性公民意识。例如: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学习中,我把法国国歌《马塞曲》与《义勇军进行曲》进行比较,两者都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激奋人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历史教材中杰出历史人物的名言、名句、句联,例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等等,从不同视角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只要深入挖掘认真分析,它们都是进行公民教育的生动材料,也是培养公民意识的良好凭借。
篇2
一、公民意识教育。和谐社会的基石
什么叫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就是要每一个公民意识到国家是自己的国家,政府是自己的政府。每一项政策措施的利弊得失。每一个公务员的优劣好坏都与自己的利益,与自己生活的质量高低息息相关,不能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它包括中国古人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包括“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包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多年,致使官本位的观念深植民心,人们不知道维护、捍卫、行使自己的公民权,这就是缺乏公民意识的最主要标志。
从十七大报告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公民意识教育分为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三大部分。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人权得到尊重和保护,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自由平等就是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和前提条件。
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就应该知道要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公民意识。就要从保护、爱护和唤醒公民意识人手,要尊重公民的公民权。
二、践行“三贴近”原则,体现人文关怀
中国的普通老百姓现在有了一个很时髦却令人很伤心的称呼:“草根族”。像草根一样平凡而不为人所重。尽管白居易早就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也丝毫增加不了草根的份量。为什么呢?他们没有话语权。再加上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官本位的思想也实在太多了一点,在官们面前是很能忍耐的。因此,只要有一丝可忍之处,老百姓是很容易放弃自己的公民权的。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就有必要唤醒、培养老百姓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的培养,在今天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是多元化的。二是社会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还在滑坡。三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因此,谈到公民意识,就有必要关注公民道德建设。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其道德素质应包含基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这些都有赖于大众传媒锲而不舍地进行传播和熏陶。这种传播和熏陶不能强行灌输,而是需要我们的记者、编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新闻媒体和群众血肉联系的角度把握新闻宣传活动。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为报道注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切的人文关怀。面对2008年南方的冰冻雨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各级新闻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有深度的公民意识教育。报道没有以悲观、绝望的心态夸大、渲染灾难,而是真实再现了各地干群临危不惧、舍己为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讴歌了无私无畏、至诚至真的人性美。
三、当好“纽带”“桥梁”。促进交流沟通
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要发扬民主法治,体现自由平等,实现公平正义,新闻媒体就必须真正成为上下联动的“纽带”和“桥梁”,在传达国家意志的同时,更应反映民众心声,在党、政府和人民之间建起信息的通道、交流的平台,使受众确立公民意识。做出理性的公民行为,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活动,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主体。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等主流网络媒体就充分运用其互动性强的独特优势,经常邀请各界嘉宾走进聊天室,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嘉宾为网民答疑解惑,网民也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张。
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也应避免一些不良倾向。一是要避免大局意识的缺失。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还存在许多矛盾。如城乡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矛盾、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等等。如果没有大局意识。很容易使矛盾被激化。因此,新闻媒体一方面要搭建好上传下达的平台。另一方面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二是要避免低俗化倾向。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具有基本的社会公德素养,遵守公共秩序,敬业奉献,和睦礼让。作为媒体,应引导公民树立高尚的情趣,不能只注重收视率或收听率,更应体现社会责任感。
四、树立五种意识。提升自身素质
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首先提升自己的素质,唤醒自己的职业责任心。才有可能唤醒公民意识。
一是要有民主意识。公民不是封建时代的“臣民”、“子民”,因而,我们的新闻报道要大力弘扬主人翁精神,鼓励每个公民做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的人。
二是要有平等意识。追求平等是公民意识中很突出的特征。现在的社会中还存在一些不平等的东西,我们要通过典型报道,引导公民追求平等、享受平等,从而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三是要有权利意识。权利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它是对权力的一种制约和规范,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对侵害大众权利的人和事进行曝光,制止权力的越轨和滥用。
篇3
一、公民意识相关概念
(一)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现代意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表现为人们“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又体现为保障与促进公民权利,合理配置国家权力资源的各种理论思想。具体体现为视自己和他人为拥有自由权利、有尊严、有价值的人,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的意识,这种意识还包含公民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公民意识教育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民意识教育指的是培养公民参与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价值、知识和技能。公民意识教育的含义,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公民意识教育指的是,一个国家采取多元的途径,培养国民具有国家意识,掌握有效参与公民生活所必备的知识、态度以及技能,进而发挥公民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成为良好公民。狭义的公民意识教育指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强化与公民教育相关课程以及教育活动等,以达到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爱国意识、民主观念和法治精神的目的,并且培养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为未来做一个良好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
公民意识是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产物,因此要反映这一特定社会的时期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一理念既反映出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也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这无疑是为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指明了政治方向,明确了思想教育的内容,一定会推动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践迈向一个新台阶。
首先,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任务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方面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强化公民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观念,提高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活动的素质和能力。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公民意识教育是其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任务之一,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开展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其次,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我国公民应该有着较强的主人翁意识,明确自己的权力和义务,这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和实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中,“公民意识教育”通常归属于“德育”范畴。在目前的“德育”体系里,进行德育工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俗称的政治课,即小学一、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和高中的《思想政治》;二是常规模式的班级活动和团队活动。整体而言,与其他国家的优秀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相比,我国的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仍处在不发达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公民意识教育的主体地位不够明确。中小学的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内容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相关但是并没有用“公民意识教育”这几个字来进行表述,“公民意识教育”的主体地位还不够明确,或者可以说,公民意识教育的性质、地位和意义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学生拥有的更多的是应考试的没有确切概念的公民意识,而不是基于实践的公民意识。
第二,班级活动或团队活动缺乏开展公民意识的时间以及空间。中小学常规的班级活动,一般以“班会”、“晨会”为主。班级活动主要以班级事务的管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而且时间也相固定,因此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专门的公民意识教育。而团队活动(主要是指少先队活动和共青团活动)也大部分在“班会”时间中同时进行,这使得公民意识教育缺乏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二)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个公民的社会意识不会自发的产生,而是需要从小开始,在不断地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小学应是公民意识唤醒的起点,中学应该是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是教育的境界和要求。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
2 基于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相较少
在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以“政治课”形式的课堂教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以实践为基础的公民意识教育却相较少。说教式的教育不一定会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使得公民意识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善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策
1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出明确的公民意识教育规范要求
首先,在思想上,应该公民意识教育重要性、必要性和急迫性引起高度的重视。其次,在新修订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相关文件中,应明确提出公民意识教育的概念,以及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公民意识教育的主体地位。在现有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中,如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需要进一步地进行整体的思考。
2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真实具体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公民意识教育
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在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公民意识教育必须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和实践去获得,必须在具体、确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表现和强化。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应该是一种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的新型教育模式。
3 重视公民意识教育专任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加快课堂教育改革创新
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专项教育,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撑的教育。从事公民意识教育的教师应当公民意识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规范地指导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保障公民意识教育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但是,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也应参与活动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
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是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创新教育模式,开展分层次教育,使共性需求和个性发展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要将国家重大事件融入到公民意识教育当中,充分发挥事件育人效应,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水平。与此同时,还应突出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公民意识作为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应该根据每个阶段每个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和法律知识的基础,因人施教,有针性第选择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篇4
关键词: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教育; 政治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88-03
党的十七大指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其对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具有重大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无疑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青年阶段是培养青年群体政治观的最佳时期,也是青年群体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激发期。因而,公民意识教育对于青年群体政治观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一、公民意识教育在青年政治观教育中的地位
公民意识教育是形成科学政治观的理想途径。公民意识教育是国家对各种政治主体的公民意识或各种政治主体自己对自己的公民意识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行为和过程。[1]从这个概念的含义中可以看出公民意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重要性。它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当然这种基础性作用也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基础上的。虽然民主制度建设是政治文明之本,但是这个本离不开公民文化的互动,更离不开公民意识教育的作为。只有社会中的公民具有成熟的公民意识并了解政治规则,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理念也才能变成人民自觉的政治理念,进而形成科学的政治观。
青年政治观教育是青年科学政治观形成的不二法宝。政治观是人们对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在政治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是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2]国家政治活动的主体是该国的公民。在我国,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公民这个定义本身不仅是个法律身份,更是一个政治身份,是一个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载体。身为公民的青年,作为一个国家的希望、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国家对其政治观的教育是国家政治功能中重要的环节。政治观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把国家和社会所要求和倡导的主导政治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的政治品德。政治观的养成是离不开这种教育的。也只有通过青年政治观的教育,才有可能达成青年群体对社会及其政治的信任及认同,科学的政治观才能形成。
公民意识教育也正起到了青年政治观养成的重要作用。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同。这种认同构成了政治观养成的重要基础。对青年群体公民意识的教育也正是其政治观养成和教育的重要维度和契机。李慎之教授认为:“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3]青年一代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事业的生力军,他们政治观的养成对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民主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重视青年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二、青年政治观养成中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要素建构
政治观养成是外在教育和内在认同的统一。公民意识教育也是如此,在知、情、意、行上来增强青年群体的公民意识,来进一步形成符合党和国家社会倡导的政治观。当然,政治观养成的体系和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并不完全相同,政治观养成主要从政治认同、政治情感、政治行为等层面来展开,而公民意识教育则主要围绕公民的权利、义务、责任、伦理等方面来进行。在此本文仅来探讨青年政治观养成中公民意识教育的切入点。
1.国家观教育
国家观念、国家意识是现代公民政治观念和公民意识的首要内容。在现代社会,公民身份是同国家紧密相连的。国家观念的认同和成熟对于当代青年群体尤为重要。对青年群体进行国家观教育就是要培育其政治心理,产生对国家及其政治统治和社会制度的认同和信仰,同时对于国家所赋予的权利和要求的义务能转化为合格公民和优秀公民的行为,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权威、国家利益、国家荣誉、国家安全等。这种对青年群体进行国家观教育,也是青年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政治社会化是阶级社会统治者维持和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个体通过学习和接受政治知识、情感、信念、能力的过程”,[4]因而国家观的教育对于青年个体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部分青年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能力缺乏,这种教育尤为重要。当前一定要加强对青年群体的国家观教育,特别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并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主体观教育
在现代国家中,公民毫无疑问是国家民主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作为个体公民首先就要有对自身主体意识的确认。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认识,即人对自我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能力和价值、权利和义务、使命和责任、自由和尊严等方面的自觉和感知、体验和认识。[5]这种主体意识的获得正是公民教育和政治观教育的首要内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当代青年的广泛参与积极贡献,青年公民群体既是民主政治文明成果的享受者,更是民主政治文明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因而,培育和强化青年公民的主体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改变当前部分青年主体意识缺乏,参与政治生活较弱、热情较低的现状,在公民教育和政治观的教育中,大力培育主体精神,并在此层面上去更好地提高青年公民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法律意识等各个方面的公民素养。
3.权利义务观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既是权利承载者,又是义务承担者。可以说,权利义务观念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也是公民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国家和社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公民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的成熟和自觉。权利是一种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用的必当得到的利益,因而也就是应该受到社会管理者依靠权力加以保护的利益、索取或要求,说到底,也就是应该受到政治和法律保障的利益、索取或要求,义务概念不过是颠倒过来的权利概念,义务是具有重大或基本社会效用的必当付出的利益,是一种具有重大或基本社会效用的必须且应该的服务、贡献或付出,因而也就是应该受到权力、法律和政府保障的服务、贡献或付出,是不服从便会受到权力和法律惩罚的必须且应该服从的服务、贡献或付出。[6]青年公民群体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具备良好的权利义务观念也是成才的必备素质之一。无论在公民教育、政治教育还是法制教育中,权利义务观念的教育都是重中之重。在这种意识观念的教育中,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是最基本的。在当前的青年权利义务观教育中,出现了权利出位、越位,而义务则缺位、少位。这种不良倾向必将导致自利膨胀、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缺乏热情,不利于民主社会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在注重权利意识教育的同时,务必强化义务意识的教育。
4.民主法制观教育
民主法制是社会政治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的特征和内容。理所当然也就构成了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教育中也正好契合了政治观的核心教育内容,即对民主政治的体认。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和谐社会进程,必须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尤其是青年公民群体。民主法治意识简单讲就是要确立民主政治、民利和法律制度的观念,要有平等意识、主人意识、参与意识、法律至上意识等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建设的发展,青年公民群体的民主法治意识也有了很大进步:能够积极“参政”、敢于提建议揭问题、主动用法律去寻公道等,但还存在着对民主法治错误的认识的和理解。如,不能正确理解民主的本质和过程导致政治热情低,过于强调宽松和自由导致泛民主化言行,权利崇拜过度导致义务漠视和规则藐视等。因而,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治意识教育,积极探索民主法治教育正规化、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从而确实提高青年公民的政治文化素质和品格,以及科学理性的政治行为能力。
三、青年政治观养成中公民意识教育的路径
公民意识教育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也逐渐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它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它已融于培养人的现代化综合素质和能力中。当然,在培养“现代化”的人中,政治角色的“人”也已包含在内。因而,在实践中,探索在青年政治观养成中公民意识教育的方式路径是非常有必要的。
1.要进一步探索教育机制
政治观养成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都先要确立科学的教育机制。公民意识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是有区别的。因而要针对其异同,要充分探索二者相结合的机制和相关制度。既要尊重实现青年公民群体的主体地位,重视他们的个性、人格尊严和个体价值,实行主体性教育。同时也要把意识形态构建纳入教育中去,在公民意识教育中来实现政治观教育。从而强化青年公民对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制度合理化、合法性的内化和认同,并确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政治信仰,在根本上促进青年群体的公民意识和政治养成。
2.要进一步拓展教育渠道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公民教育和政治观教育都要丰富和扩展既有的教育渠道,从而为提高其教育的实效性建立良性的基础。我们以前比较重视学校、政党、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而其他渠道的教育功能则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父母对孩子公民意识及政治观的影响,政府形象的教育作用、社会第三部门的教育桥梁,同辈人的交往影响等等。特别是网络强大的教育功能,网络中的生态是社会生态的一种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的反映。针对网络中的信息化、民主化和青年网民占有绝对数量的特点,我们应当重视网络在青年公民教育和政治观教育的作用,让网络成为培育良好公民意识和科学政治观的有力武器。
3.要进一步丰富教育手段
要确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必须在教育手段上积极研究大胆创新。既要有相关理论的灌输和直接教育,也要有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暗示和间接教育。既要有社会相关机构的外在教化,也要有明确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既要有权利义务民主法治等相关理论教育,也要有积极的公民实践教育和有序的政治参与。让每一位青年公民正确熟悉和理解公民和政治的理论,同时在实践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成熟的公民人格和政治行为能力。
最后,要进一步净化教育环境。任何教育都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想在公民教育中实现和推进政治观教育更是如此。必须要加强社会生活环境的治理和优化。从宏观上来讲,要政府加强各方面制度建设,要推进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的进程,要大力发展宣传文化教育事业,要确实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和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在微观上来看,每一个教育单元内部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要有包容的态度、理性的表达、自觉的诉求,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李荣娟,施雪华.公民意识教育正当其时[N].中国教育报,2008-3-11(04).
[2]王玄武,郑永廷.政治观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3-5.
[3]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改革,1999(3):6-7.
[4]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14.
篇5
关键词:政治教学;公民意识教育;实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高中政治教学对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政治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其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公民意识教育,同时政治的情感熏陶的潜移默化正是最好的公民意识教育方式。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坚持在各个教学环节,把传授知识和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水到渠成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坚持高中公民意识教育纵向衔接,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实践性学习的实施者,教师是整个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需要从多方面发掘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程资源并运用到公民意识教育教学中,做一个善于发现、善于研究、勇于实施实践性学习的公民意识教育教师。
众所周知,高中的政治教材是人文科学最为精致的内容之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公民意识教育因素,有效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如,我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训诫,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教师就可以把高中政治课程中必修3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学校每年的“感恩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系列活动,从中感受亲情的温暖,让学生在活动中识恩、知恩,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引导学生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回报。教师在整个活动创设中要设法创造机会和条件,使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恩情和超越自我,提高学生的道德情商。
党的十报告指出,人的健康发展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公民意识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长期的教导与培养。在学校,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所以,教师教育要更加注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育的过程,着力组织和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实践,用心体验。笔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把课堂教学工作作为公民意识教育教育的主渠道,明确公民意识教育教学目标,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贯穿在教学教育之中,如,给学生讲授《弟子规》时,把“注重行为举止,养成良好习惯,研读经典故事,学习做人的道理”作为公民意识教学的主题,通过常规教育、文化教育、爱心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情感内化,在人际交往中行为得体、礼貌待人,从而不断增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认为,政治课程教学是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的是将课内课外的知识体系相结合,通过公民意识实践活动促进意识素养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的公民意识教育点,充分驾驭教材,发挥学科优势,注重公民意识教育渗透的生动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政治教学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家、爱党、爱人民、爱学校的公民意识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如,挖掘高中政治必修3的文化理念,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引起学生自主参与,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当前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公民意识教育活动中,笔者认为在注重教育活动形式和过程的同时,力求突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例如,在上饶开展“爱我信江河,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当学生看到河边草丛中遍布垃圾、水源受污染的现象时,激发了道德情感,这就是公民意识教育生活化,即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加强对学生的启迪与引导,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在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要注重公民意识教育的生活化,要结合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中伺机渗透公民意识教育,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品德得以升华。
因此,我们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时,应该把课堂的教学资源延伸到课外,激活学生的公民素养,凸显了政治的本质与力量。只有寓公民意识教育于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才能真正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才能让政治教材中蕴含的公民意识教育因素洒落在学生的心田里,真正做到春风化雨!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7-170-02
一、前言
公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公民之间平等的关系。法律规定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即公民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以及何种出身,都处于平等地位,都享有同等的权利,都承担同等的义务。公民意识即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公民对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的认同,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社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社会意识,具体体现为视自己和他人为拥有自由权利、有尊严、有价值的人,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的意识,这种意识还包含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当具备科学的公民意识。大学生经过高校教育而成为社会的合格人才,进入就业岗位,发挥专业才能,为社会服务。公民意识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高校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
二、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之原因
公民意识是现代民主政治国家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会意识,虽然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国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一些原因,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公民意识还显得不尽人意: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乘车不排队,不主动给老人、孕妇、小孩让座,或者一有言语不和,便恶言相向,甚至拳脚相加,对他人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和礼貌;对人对事都采用“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处理方式,不积极参加公共活动,对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可以说,缺乏公民意识已经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绊脚石。部分律师、学者建议将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等行为入罪;也有很多学者表示,与其立法惩处“见死不救”,不如立法鼓励和保障“见义勇为”。除此之外,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清楚自己享有哪些权利,该尽什么样的义务,缺乏参政、议政的公民意识,缺乏社会监督观念,即使对官员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义愤填膺,却又不敢举报,有的想举报却又不知道以哪种方式,哪种渠道去哪个部门进行举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校大学生缺乏公民意识,有它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具体如下:
(一)历史上封建专制传统导致现今社会公民意识缺乏
我国是有着二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度,历史上没有公民这个词,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在中国就是天子与臣民的关系。到了近代虽然经历资产阶级革命,但很不彻底,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比较多,长期的君子臣民关系导致应该与民主同时伴生的公民意识缺乏。
(二)个人主义膨胀导致社会公德与社会责任感缺乏
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是公民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社会责任感的内容也不同,在当今社会,缺乏社会责任感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不断涌现,如政治方面,如官员们滥用公权或在其位不谋其政,经济方面如只考虑经济利益使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在文化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制黄贩黄,等等这些都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主体追逐物质利益而忽视义务与责任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之下,人们一味强调个人的能力而不顾社会公德,唯利是图,个人主义抬头,胜者为王败者寇的思潮流行,人们的社会公德心、责任感滑坡。同时由于我国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普及法律意识时,比较强调维权意识,对法律责任义务强调得少一些。人们分析中国传统法律时总是强调不讲权利只重义务,我们在普法时特别强调公民的权利,反而对新时代公民应有的义务、责任有所忽视。须知法律是讲公平均衡的,权力义务是对等的。市场经济过分强调个人的能力、独立、个性、创造性而忽略公民起码的责任感的培养。总之,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导致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之一。
(四)转型时期,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尚未建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一些不良影响渗透进来, 特别是经济转型时期,追逐利益的个人为了一己之利丧失了社会公德和社会的责任感,而转型时期属于新旧交替之际,原有价值观念受到挑战,甚至瓦解,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树立起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人们的价值观念存在缺失。
三、我国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之不足
公民意识教育是指通过各类教育活动,使公民增强民主意识、权利与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等公民意识,增强政治参与、社会参与等公民能力,成为与民主法治国家相适应的现代公民。公民意识教育是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是要把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意识、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公民。但高校教育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上存在诸多不足: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脱节
自尊、自爱、自律,诚实、勇气、谦逊等等这些精神理念和价值观都是人们在市场经济当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所以说,市场经济同时又是道德经济。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实践要求有现代价值观念支撑,需要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理念。然而,我们的教育还没有转变到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上来,这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高校对于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安排不合理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政治和法律多方面的内容,通常情况下高校重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而忽略政治和法律方面的教育。大学生对于政治权利只知道选择权与被选举权,忽视社会公共参与权利及能力培养;对于法律,只略懂刑法,不能深入理解民法的平等、公平、诚信原则,不懂劳动法的竞业禁止义务以及职业素养提高,没有形成公平、正义观念,这是因为高校教育不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三)高校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大学生处于集中学习知识、文化的时期,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力不会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必须内化为个人意识,有切身体验或情感的介入,才能获得行为和人格力量。但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主要在于高校之内,高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些脱节,系统教育使得大学生公民知识水平普遍较高,但行为水平偏低,在公共生活中与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不强。
四、对策研究:我国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强化与促进
构建和谐社会、法治社会已成为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提高公民意识已显得意义重大。提高公民意识已成当务之急,我国高校教育对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强化与促进,们如何提高公民意识呢?根据我国国情和当前的当前的社会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法律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分离,专列为一门通识课程
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权利义务内容,尤其是义务内容。我国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有重点地开展普法宣传,如对青少年重点宣传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对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等重点宣传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积极引导广大公民 自学法律知识、参加法律培训、寻求专业咨询 ,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法。高校法律教育目前被思想政治课程涵盖,课时安排上以思想政治为主,法律教育为辅。高校教育课程安排上应当改变这种状况,重视法律教育内容,单列一门法律教育作为通识课程。通过高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重点在于教育大学生牢记自己的公民义务和竞业禁止义务,注重职业道德之中的自律和他律,其中他律即是法律约束。
(二)高校领导干部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风向标
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的管理者,理应属于社会成员的佼佼者,除了能良好地履行公务之外,他们在业余时间的言行举止,同样会对周围的公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表率作用,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足以涵盖其所在的领域和社区。所以领导干部们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把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自己的言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大家行动的方向标。高校领导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起着风向标的作用。
(三)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公民道德教育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公民意识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处于统领和支配达到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规范,就没有正义感,公民意识教育就会失去方向。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只有与社会主义道德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养成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履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道德准则,形成互谅互让、友好协商的道德风尚,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形成。
篇7
一、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分析及成因
国外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便逐步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许多国家已经把公民意识教育正式列入国家课程计划之中。公民课作为一门特定的课程在各国学校中实施,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在这些国家中美国是“最先产生了伟大的民主共和国思想”并“宣布了第一个人权宣言”的国家,其公民有着较强的公民意识,更是其宪法精神的体现[1]。我国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起步较晚,整体公民意识教育薄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首先,官本位思想仍存在。在中国历史上,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造就了中国民众浓厚的臣民意识。其次,法律意识薄弱。在现实生活中,受大众文化这把“双刃剑”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缺乏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虽然国家已开设了法律基础课程,但他们对法律知识学习的热情并不高,没有意识到法律知识对其自身乃至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只是无关紧要的非专业课,学习它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所以说有些大学生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法律意识尤其是宪法意识非常薄弱,考试作弊、迟到、偷窃等现象时有发生,可见法律知识的缺乏会直接导致公民意识的严重缺失,更有甚者则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个人要真正成为合格的公民,就必须自觉地意识到公民这个角色所蕴涵的权利和责任,而这种由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就是公民意识的形成过程,而公民意识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2]其关键就是法制教育,要先学会辨别什么是合法与非法、善与恶、美与丑,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其合法权益,进而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
二、法制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把社会公德教育融入到法制教育之中
法律意识与道德意识是公民意识的两翼,缺一不可。“两翼”成长的关键就是要加强对其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以培养其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法律信仰为目的的,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保障和核心内容,是减少大学生违法违纪现象的强有力保障。那么社会公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最基本、最简单、最广泛的道德准则,它对维系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公德教育主要是对人们行为规范的培养,知道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就要学会做一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众所周知,人的行为势必要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但更多的还是需要道德规范的正确引导和调整。在剖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例中,我们先不讨论他是否知法懂法,但做出这种行为的,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肯定是模糊和扭曲的,“当私欲膨胀到冲毁道德堤坝时,在严厉的刑法也难以阻止其犯罪行为的发生。所以说法制教育要以公德教育为基础,两者紧密结合,把法制的强制性与道德的自觉性相融合,”[3]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法制教育为保障,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优秀人才。
(二)创造适宜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所谓内部环境是指我国法律体系构建的自身状态,良好的内部环境需要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与完善,让人们相信法律,提高对法律的认同感和对法律的信仰。就像一位学者所说,法律同时还是一种意义体系,表达着人们对于公平、正义、平等人权的追求[4]。外部环境是指社会大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一是社会大环境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法制宣传,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具有时效性及敏感性的媒介向人们传递法律文化和法律思想,进而在社会上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氛围。二是学校教育环境方面,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的桥梁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涉及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而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加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通过专题讲座、橱窗展示、网站咨询等方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法制观念。
(三)在探寻宪法价值的基础上培养合格的公民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希望势必要在社会中承担各种不同的角色,但事实证明,受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多数青少年只意识到在学校自己是一名学生,色,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四)知悉的方式及语言
知悉方式均采用口头和书面两种,口头知悉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米兰达警告”,书面方式体现突出的是大陆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中明文规定,在不同的诉讼程序当中,必须通过提供相对应的诉讼文书或记载权利内容的书面资料来实现知悉权,并履行签收、提交副本等要式行为。知悉权的实现过程还涉及到语言的适用问题,诉讼中必须使用能让被追诉人听懂并熟练运用的语言,保证知悉能够达到清晰完整、明确无误的境界,即“恰当”的效果。
(五)知悉权的程序性保障措施
篇8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4-0026-01
2014年,有三起打架行为成为国人议论的焦点:一是7月26日晚从昆明飞往北京的MU5718次航班上,一名男子因调整座椅靠背不小心把后面一位老太太的水弄洒引起的打架。二是12月12日凌晨从曼谷飞往中国南京的泰国亚洲航空公司FD9001航班上,乘客向空姐泼开水引发飞机返航。三是12月18日由重庆飞香港的国航CA433航班上,前后排旅客因为琐事在万米高空大打出手。
从地面打到空中,由国内打到国外,其影响之恶劣,令国人深恶痛绝。三件事表面看来没有什么关联,但细析之下不难发现,现象背后折射的却是国人公民素质的问题。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个学生家长,更是一个社会公民,我不禁要问:我们过去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还少吗?诸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意识教育、消费安全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和谐人际关系教育、诚信教育,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甚至具体到禁毒教育、青春期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然而如此大规模的批量灌输取得的实际效果却实在是微乎其微,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我们的公民教育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公民教育的内容安排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其次,公民教育的连续性不够。德育是有延续性的,公民意识的形成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将暂时储存在学生脑海中的德育知识碎片转变为内化于心的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三,公民教育的说教与践行须协同发展,中国的德育是道德教条的灌输,更多地关注了德育规范的警示与约束作用,缺少道德实践。
职业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基本是以技能学习为主,这些学生很早就会走上工作岗位,所以,职业学校学生的公民教育显得更为迫切。职业学校毕业生以怎样的姿态走向社会、走进职场,事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事关未来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升,事关全社会整体道德能量的形成。
一是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培养“道德合格、技能有特长”的学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和教育功能。作为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公民教育重视人格培养、社会公德养成、国家认同,并最终体现在公民行为上,即做人和做事的具体行动中。简言之,做人和做事的基础就是“德技双修”,其中“德”为前提,“技”为根本。
二是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最终要指向具体的职场活动。公民的遵章守纪这一道德规范,必须在社交场合和公共活动中得以体现。职业学校的公民教育,不仅要重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更要结合专业思想教育,指向未来的职场活动。譬如,学烹饪的学生要懂得食品卫生安全是道德底线,诚信经营是行为准则,按章纳税是公民的社会责任。其他专业也应结合未来职业活动的具体要求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离开了具体的社会行为、职业行为,已经内化了的公民意识难以得到彰显。
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31-02
从历史上看,中国一直非常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厚的传统、已形成稳定的模式。然而随着中国迈入全球化、现代化、民主化、法治化的历史进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七大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和新时期中国社会呈现的新特征,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党的十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公民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公民教育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是从国家的角度和社会整体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在内容上,也忽视了公共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生只从理论上被动地接受国家各种政治制度、方针政策,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参与热情。 最后,思想政治课像其他任何课程一样,只是成为一个分数,所不同的是比其他课程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记忆背诵。所以,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普遍的评价是枯燥无味,由此对政治生活产生冷漠感与距离感, 甚至是排斥感。
笔者通过问卷方式对本院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200名大学生进行了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并与部分学生进行了个别交谈,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堪忧。
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缺乏公共意识,他们只为自己着想,只考虑将来能赚多少钱,能谋取什么职位,能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工作中能得到多大好处,而不能把个人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结合起来;一部分学生盲目地崇洋媚外,希望尽早离开祖国,留学移民海外;很多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缺乏坚定的信念。
因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把大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任务。
二、公民和公民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是一种对公民的法律定义,它规定了成为中国公民的法定要求。关于公民的内涵,学者有不同的概括,但有三点是确定的:第一,公民是指社会人、政治人,他是以社会和国家的一个成员身份而存在的。第二,公民表达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特定法律关系,并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公民不仅是一个政治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历史的、文化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曾这样定义:公民是一个进能治国,退能守法的人。一个好公民应该懂得作为统治者, 怎样治理自由的人们,而作为自由人之一又须知道怎样接受他人的统治。对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来说,我们缺乏的正是作为社会-政治人身份意义上的公民教育。然而,学生不是天生就知道什么是公民,如何做一个“好公民”,必须通过公民教育的过程, 才能够逐步产生对公民角色的认同,并进而产生做“好公民”的追求。这正是强调公民教育的原因所在。
三、高校公民教育教什么
1.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是“具有某国国籍,因而根据该国法律享有公民权利和承担公民义务的个人”,所以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多数公民来说,国籍是自然获得的,但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却必须经过学习。尤其是现代社会中的国家制度、民主政治和法律体系已经发展到相当复杂的程度,不经过系统的学习,人们对于公民权利有哪些,如何行使和维护公民权利,公民义务是什么,如何履行公民义务很难有清楚的认识。因此,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教育是现代公民正常生活的必需。
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中,有两个问题是必须澄清和重视的。第一,强调公民意识的培养。对于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是有明确内容的,但为什么有这些权利和义务,却基本没有涉及,而这正是学生漠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原因所在。权利是受保护的利益,是做某事或者不做某事的资格。义务是一种负担,是必须做某事或者必须不做某事的要求。学生只有知道了公民为什么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一定不能做什么,才有自觉把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公民主体意识;第二,公民权利与义务并重的教育。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个体对于群体的责任和义务,把某种统一的责任要求传递给学生,甚至灌输给学生,这是一种“义务论”取向的思政教育,更加倾向于责任对于权利的优先性,带来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是个人的权利和主体性得不到充分伸张,然而当个人权利被忽视,其必然结果恰恰是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从当下中国高校的教育现实来看,大学生的公共责任意识淡薄、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衰落已成为严峻的问题。所以,在公民教育中,必须在公民义务教育之外同时重视公民权利教育。
2.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和引导学生对于国家制度政策的认同。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忠诚于祖国的公民,因而爱国主义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爱国主义一直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公民教育中的爱国主义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仍有根本的区别,公民的爱国更加强调公民对于国家权力的监督。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的深入,导致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并由此引起的政治价值观念的分化也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只注重物质利益,对政治冷漠、政治认同度、政治参与积极性较低等现象。“也有的大学生对政治现实不满,试图走体制外的路线来发泄不满, 以非理性的政治冲动来扰乱正常的政治秩序,给个人和国家的政治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公民教育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对于国家制度政策的自觉认同。
3.公民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公民品格和公共精神的培育。公民教育能否卓有成效取决于公民是否积极参与政治过程。迈克尔沃尔泽指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是公民美德的关键标志。”所以,在对大学生的公民教育中,公民的概念不仅仅是对“人”作为国家成员的主体存在的肯定,更要对“人”在社会关系领域中“应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给予强调。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学校的管理等来培养学生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
好的公民其核心美德还应该包括责任的品格、妥协的品格、包容的品格。当下,中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改革才有出路,发展才能自强,迫切需要培育大学生深化改革的责任与担当,做一个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类负责、对自然负责的中国公民。妥协的品格意味着观点对立的双方随时准备节制个人或集团的特殊利益而将共同利益置于首位,并甘愿为共同利益做出妥协。当前,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中国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还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实现在于是否具有包容性的世界公民。为此,公民教育必须注重对大学生包容品格的培养。
好的公民还应具有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 这种现代精神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 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综上所述,在公民教育的内容中所蕴含的权利义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对国家制度政策的认同教育以及蕴含的妥协品格、包容品格、民主和平等精神等实质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说明二者的目的同一性,同时公民教育又突破了当前高效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困境,为实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王晨艳,曹源孔,月霞.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取向[J].中国轻工教育,2008,(2).
篇10
1、依法公开。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精神,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公示内容必须符合实际情况,不得故意隐瞒和漏报。
2、实事求是。2015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所有项目信息都要公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所公示内容必须真实、有效,不得故意隐瞒。
3、规范统一。按市教体局和县民生办统一的公示目录公示到位。
二、公示内容
1、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项目公示。公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学生数、城乡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贫困寄宿生补助人数、生活费补助标准、享受免费教科书人数等。
2、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公示。分学期公示,公示评定实施方案(细则)、受补助信息、发放情况等。
3、其他需要公示的事项。
三、公示主体
县教体局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信息网上公示责任主体,负责落实本辖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网上信息公示工作。各相关学校应按要求及时提供相关公示材料。
四、公示时间
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实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后10个工作日内,将受益对象信息上网公示。
五、公示方式
在门户网站首页设立民生工程信息网上“公示”专栏,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及时公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信息。无门户网站的学校应在学校公示栏中进行信息公示。
六、相关要求
1、提高认识,抓好落实。各有关学校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信息网上公示工作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认真抓好落实。并按要求,及时报送公示材料,并指定专人负责。
2、动态管理、注重实效。坚持以公开为常态,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结果公开。对网站公示内容要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变化和工作需要及时更新,确保公示信息完整、真实、有效。
3、全面公示、接受监督。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互联网政务信息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的作用,丰富公示内容,创新公开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公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过程和结果,主动接受社会长期监督。
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民生工程信息网上公示指导目录
1、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民生工程方面的政策文件、实施方案(办法、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