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规范范文

时间:2023-05-05 11:4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同管理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合同管理规范

篇1

【关键词】合同管理规范化制度;合同管理体系;合同管理人员;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编码规则

最新修订版《国家电网公司合同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建设的历史新阶段。电力企业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是电力企业依法治企的核心环节。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由来已久,但长期以来,国家统一的电力企业合同管理规范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规范化问题没有列入日常议程,导致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非规范状态运行。针对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在新版《国家电网公司合同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之际,就电力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相关事项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1.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

电力企业系统内部众所周知,电力企业从各自为战走向区域并网,直至现在的国家电网运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为时还不长,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刚刚起步。就笔者在电力企业法律顾问岗位上的工作实践情况看,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目前普遍存在的规范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机构需进一步健全

按照现行体制,电力企业内部没有专门设置合同管理工作机构,配置的合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日常合同管理与审核工作人员是由电力企业法律顾问兼任。从严格意义上而言,电力企业系统内部应有一个完善的合同管理工作机构和一支较高业务水平的合同管理队伍。

1.2 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内部会签制度与工作流程效率低下

在电力企业系统内部现行的合同会签制度与工作流程中,在每一份合同的最终签定之前,都要经过电力企业内部的承办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其他相关部门、法律事务部门专职、办公室、分管副局长、局长的签章,按照这样的会签工作流程,一份合同会签完毕至少一整天,快则三、五天,慢则不可预计。如果遇到某个部门负责人或局领导外出开会、出差、病事假等特殊情况,甚至几个月还无法会签完毕。在此产生一个规范与效率的极大矛盾。

1.3 电力企业合同规范性文本类型不全,适用文本严重欠缺

目前可供基层电力企业选用的电力企业系统合同文本有国家和地方电力行政部门制订并强制适用的示范文本,还有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合同文本。现有的电力企业合同文本,仅局限在电力企业主产品为核心的产前、产中、产后相关的产、供、销等环节。而电力企业资产社会化服务经营(如房地产租赁)、电力企业职工福利后勤保障供给(如劳保服务用品采购)等方面的示范性文本严重欠缺。此外,现有可供选用的强制适用示范文本中,存在很多不需要或不适用的条款,显得过于繁琐,不符合经济合同简洁明确的表述要求。

1.4 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合同编号缺乏科学设计

就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合同编号实际做法而言,普遍存在各自为战、自以为是的严重问题。既没有对各类合同分类设定编码,也没有对合同设定系统编码规则,这给电力企业的日常合同管理工作和档案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难度和混乱。

2.电力企业合同管理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分析

前述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客观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从总体上而言是电力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但就其合同管理工作本身而言,形成这些问题有着主客观方面的很多原因。笔者认为前述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形成基本原因为:

2.1 电力企业系统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系统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仅作为电力企业内部一般的日常事务来设计安排,没有将合同管理工作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枢纽来科学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使得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长期处于非规范状态,就最新修订颁布实施的《国家电网公司合同管理办法》而言,也尚未将合同管理组织机构与合同管理专业队伍建设提出专门要求,这将使我国电力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建设很难快速完成。

2.2 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规范性制度不健全

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制度,长期来都处于探索与不断修正与完善过程中,至今尚未形成专门的成熟的科学的电力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建设纲要,这将使我国电力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建设还得再继续探索中前行。

2.3 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专业力量严重不足

在电力企业内部绝大部份职能科室都有一定量的合同承办或会签业务,但承办合同起草、审核、会签、登记管理的人员几乎没有合同管理专业人员配置,这是长期以来电力系统忽视合同管理专业队伍建设的结果。没有合同管理专业队伍,合同管理规范化建设将成为纸上谈兵。

2.4 电力企业系统“政企合一”的现行模式制约

在电力企业系统,名义上已经列入国家电网公司的现代企业模式运作,但实际上还处于行政管理电力企业。因而,电力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仅仅作为行政管理的一项工具,而并非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必须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合同管理机构,将合同管理作为核心枢纽来建设。

3.电力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从我国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现状出发,电力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建设任务非常艰巨,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但是,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对合同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和依法治企的发展必然,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尽早尽快地推进电力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建设。笔者认为,推进电力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对策措施主要有:

3.1 加快制订电力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各项制度

针对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对合同管理规范化的内在要求和依法治企的市场经济发展必然,加快制订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从组织机构、专业人员配置、标准合同文本、会签工作流程、合同分类编码规则、合同档案管理、合同信息传递与保密原则,至规范化工作机制与效率的关系协调方法各环节的具体制度,科学的制度是推进电力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的基础。

3.2 建立健全电力企业合同管理专门工作体系

从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电力企业内部的合同种类繁多,合同数量巨大,客观要求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配足配好合同管理的专业专职人员,建立一支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依法治企要求相适应的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专业队伍。健全的工作体系是合同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组织保证。

3.3 科学建立电力企业合同编码规则

合同编码规则是合同签订后有效管理和信息传递利用不可或缺的前提。合同编码规则设计时,应充分体现电力企业的区域、网级及合同的年份、类别、属性、序位等因素,便于对电力企业合同的信息化处理。

3.4 进一步修订完善电力企业合同示范性的标准文本

篇2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施工企业面临建筑业市场化、工程管理国际化的形势,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对树立合同观念,加强合同意识,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合同管理人才,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现状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建筑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与完善。2004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满3周年了,这意味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3年保护过渡期结束,2004年12月11日起建筑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中资、外资企业都将享受“国民待遇”。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逐步对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支柱的建筑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另外,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的法律强制性,因此在建筑领域逐渐出台了《合同法》、《招投标法》、《建筑法》等以合同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合同是联系各合同主体的纽带,任何一方违反合同,必然要受法律的制裁,从建筑市场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利润减少,合同的风险加大。只有重视合同,重视合同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增加企业利润。

2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

我国加入WTO后,施工企业与国际交往逐渐频繁,到国外承包的工程及在国内承包的国际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严格的合同管理是这些国际工程的惯例,一般都严格使用FIDIC合同条件。

就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缺乏完全法制化的社会环境。建筑和合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部分法律条文不够严谨,有空子可钻。另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

(2)缺乏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业主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提出苛刻的合同条件,施工单位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业主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随意性太强,存在不按合同、不按规则和惯例办事的现象。

(3)施工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管理层对投标、签约工作还比较重视,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统计、考核、奖惩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4)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对合同管理人才培养不够重视。我国的合同管理起步较晚,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另外,由于外部环境不规范的因素太多,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重合同的意识和重视合同管理人才培养的环境。

在建筑市场上,不慎签订的一个合同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破产的窘境,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加强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3.1树立合同观念,加强合同意识

企业要对管理人员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建筑法》,更要学习《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使他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处处以合同为依据,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按合同办事,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工程中,合同管理更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尤其对承包商来讲,可以说其合同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是否顺利,自身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

3.2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合同管理人才

一个合理的合同管理机构,以及对合同管理部门的权责及与其它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面的合理界定,是合同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合同管理人才,需要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需进行在职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学习的内容有《合同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达到互相促进、互补不足的目的,明确合同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机制促进人,

3.3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制度没,这些环节应包括:介绍信的开具、信息的跟踪、合同的草拟、洽谈、评审、用印、交底、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索赔、违约、解除、终止等。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规范合同签订程序,减少失误。

3.4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是合同管理的窗口。为了能及时掌握合同的实施情况,合同文件、变更记录、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各方的来往函件等文件要及时传递给合同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合同管理应建立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合同管理,可以建立局域网,信息网站等。

4总结

合同管理是一项高智能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面对我国建筑领域市场化的推进以及我国建筑业国际化的趋势,没有有效的合同管理,就不能实行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就不能顺利的完成工程预期目标,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意识,只有合同管理规范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的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2]韩风光,中小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篇3

关键词:和谐 劳动关系 规范 劳动合同 管理

一、劳动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1.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企业依照法律签订的,其可以对劳动者双方的利益进行权衡,并确保劳动者与企业能够享有一定的义务与权利,使其受到法律的保护。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劳动者的合法劳动、和谐劳动关系,应避免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纠纷,一定的法律约束力是劳动合同所具有的。

2.劳动力合理流动方式的实现。企业既要避免人员流失过小或者过大,具有合理流动性,还需要稳定性,才能获得正常的发展。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对于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应根据劳动者要求来签订,这样就为人力资源管理配置的优化奠定了有利基础,并确保人员合理流动、达到稳定劳动力的目的。

3.企业劳动管理手段是劳动合同。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所有信誉报酬、劳动成果、荣誉等都涵盖于劳动合同范围内。工作实际中,按照劳动合同法,企业能够对劳动者自身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同时也强化了劳动者政治地位。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劳动合同的作用下激发出来,反过来促进企业发展。

4.劳动者劳动权保障。当劳动者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后,确立了双方劳动关系,一方面,通过企业协商的方式,劳动者能够对自己各项劳动权利进行确定;另一方面,能够使劳动者的工作稳定下来。

二、如何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加强对《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对于大型发电国企来说,和谐劳动关系的加强,必须从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学习方面入手,在对《劳动合同法》全面掌握的基础上,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劳资双方权益都离不开该法。《劳动合同法》在大型发电国企在用人方面给出了诸多的约束,从表面上,似乎是对企业用人的一种束缚,可能也增加了用人的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求企业必须按照规矩办事。大型发电国企在用人方面要保证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只有这样企业各项工作才能有序开展,才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通过加强对《劳动合同法》的学习,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2.对劳动合同管理环节进行完善。首先,要按照大型发电国企自身的特点,结合法律依据,制定出与自身实际相符的劳动合同,合同内容要能保证劳资双方的基本权益。其次,对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管理台账、原始资料等,制定出工作准则,并且要从合同的签订、履行、监督等环节,不断进行完善,对各个环节的工作也要进行规范。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约束劳动者和自身的一种行为,保证了合作双方的权益,最终使双方实现各自利益。

3.强化对劳动合同履行环节的管理。大型发电国企要在劳动合同履行环节的管理方面有所突破,在这个环节中,有来自企业的要求,也有来自政府的监督。作为企业,在和劳动者签订完合同时,要对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明确,在合同签订完成后职工的管理,就必须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办事,在劳动报酬、时间、休息、保障等方面必须严格执行。对大型发电国企在劳动合同的履行环节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而对于政府来说,既然国家制定并颁布了新的《劳动合同法》,就必须要严格该法的落实情况,对落实情况也要进一步进行监督,保证该法能够落到实处。当然,主要的方面还是需要企业自身对劳动合同履行环节管理的加强。企业按照合同履行自己的职责时,企业职工也应该按照合同承担自己的义务,只有这样,企业和职工双方才能实现双赢,才能构建起和谐的劳动关系。

4.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工会组织是大型发电国企中重要组织部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工会组织的建设。由于工会组织对保障劳动者权益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充分的发挥其作用。首先,为了提升工会组织的整体素养,要配置精兵强将,对管理者要加强培训,从而使工会组织中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得到整体提升。在企业中,工会组织非常重要,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组织,也不是仅仅存在于形式上,在实际工作中,也要真正地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其次,提高工会的入会率。作为大型发电国企来说,应该加大工会宣传的力度,让广大职工能够了解到工会组织的职能及重要性,这样职能才能明白,只有加入工会,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最后,工会工作的独立性必须得到加强,企业工会组织是职工自己的组织,不能发展成党政附属部门,受企业管理者的支配,这样工会组织也会失去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旗县;用电合同;规范管理

作者简介:王慧丽(1974-),女,蒙古族,辽宁锦州人,内蒙古包头达茂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内蒙古 包头 014500)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116-02

现阶段,旗县地区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所签订的合同版本仍然是1997年制定的统一文本,那时在制定文本时所依照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经济合同法》、《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和《供电营业规则》。但是在1997年之后的两年内,新的《合同法》进一步得到了实施,当时在1997年所签订的合同文本就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之,过去的供用电合同对当事人双方违反合同上的规定时的处罚涉及内容较少,并对合同的中止和解除时间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当事人双方因为各种因素未能够按照合同规定履行职责的没有规定其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完善的合同文本使得旗县地区供电企业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一、当前供用电合同存在的问题

1.供电企业从事合同签订的人员素质较低

旗县地区供电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委托的人员素质不高。现阶段,供电企业普遍存在着市场观念、竞争意识淡薄等问题,很多供电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认为只要在我国《电力法》范围内从事一切活动就能够促进企业稳步发展,也能够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所以,企业内部对供用电双方签订的合同重视程度不够,合同的签订也相当于废纸一张。

2.所签合同内容不完善,欠规范

合同在双方签订之后就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效力,且合同也具备着较强的法律效力。当合同生效之后只有按照合同的内容履行权利和义务,才能够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维护。不过,目前的供用电合同中却存在着很多产权不明、缴费时间不明确、用电详细地址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供用电合同隐藏着较多矛盾纠纷事件。

3.供用电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

依照《合同法》相关条例显示,供用电合同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供电的方式、质量、时间、用电容量、地址、性质、计量方式、电价、电费的结算方式以及供电企业在供电时所使用的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另外,也较少地涉及到了当事人双方在签订合同之后出现违约事件所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事人双方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出现多项空缺,所涉及到的内容范围较狭隘,很多方面的内容都是点到即止,未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很多条款内容不明确,很容易给当事人双方带来各种纠纷和风险。

4.较低的供用电合同签约率

目前很多用电客户与旗县地区供电企业之间的合同签约率偏低。很多用电客户对合同根本不重视,觉得签订合同就是多此一举,且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他们未能够按照合同上的相关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部分客户因为自身在经营中或者内部管理上出现问题导致企业倒闭的,他们拿倒闭或者破产无法支付电费和各种理由作为不支付的借口进行推脱。

二、供用电合同纠纷类型

1.合同电费结算条例纠纷

电费缴纳和结算问题是当前供用电合同中最容易产生纠纷的问题,因为很多用电户在用电之后往往会因为各种自身经营问题或者内部资金周转问题等而拒绝缴纳电费,部分企业受到行政干预而无法缴纳电费等,种种因素都使得电力企业在行使权力时显得无奈,也只好依靠政府的力量来解决。

2.电价条款的纠纷

当供用电双方在签订了合同之后,在按照合同来操作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电价条款问题而引发的纠纷,部分是因为核算与政府部门加价等因素而出现纠纷等。

3.停限电条款纠纷

近年来,因为旗县地区供电企业的停电问题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供电企业因为紧急抢险、供电不足、电力事故等因素不得不进行停电处理。但是停电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或者损失,所以双方之间因为停电引发的纠纷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旗县地区电力企业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同条款,尽量让企业能够避免这些纠纷的存在。

4.未按合同办事,干扰供用电秩序的纠纷

秩序是国家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国家经济迈向正轨的指明灯,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上都依靠着有序的秩序。供用电双方要想减少纠纷、稳步发展,尚需要遵循合同的规定办事,但是现实中有很多损坏配电设备、偷电、窃电等一系列破坏用电秩序的事情。这些现象都应该依靠法律手段来解决。

三、供用电合同纠纷处理措施

1.有效解决合同电费结算条例纠纷

第一,制订担保合同。大型用电企业在用电之前应该实施抵押制度,如质押、留质和定金等,避免双方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各种电费结算纠纷。第二,行使不安抗辩权。这一特权能够对《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中第39条的问题进行补充,让供电企业在停电之际向公众告示,避免损失的出现造成纠纷。第三,申请支付令。这里所说的支付令主要是指《民事诉讼法》中债权人收回自己资金的最有效手段和举措,这种方式被供电企业经常运用。虽然具有易操作性,但是在操作时还需要注意其操作方法和技巧。第四,行使代位权、撤销权。当用电客户将自己的财产通过较低价格进行变卖以此来躲避电费的缴纳时,供电企业能够通过行使代位权、撤销权保障自身权益。第五,。当用电客户在供电方再三催促下仍不缴纳电费的,旗县地区供电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用电客户缴纳电费。需要注意,诉讼时务必要注意诉前财产保全这一环节,避免法院的判决成为徒劳。

2.着重解决电价条款的纠纷

首先,应做好对现有的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民众更加了解现阶段的供用电法律法规制度,并能够积极、自觉地在合同法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办事。其次,在供用电合同中,一定要将电价写清道明,不能够只写上各省市统一电价,这些会是纠纷产生的根源。当由于某些因素使得电力性质发生变化,务必要依照法律程序来依法变更,再发出变更通知。最后,注重用电管理,对于输配电设备质量审查要做到严谨、慎重,提升供电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大对供电企业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完善供电企业内部的监督检查制度,并严厉打击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对用电客户乱收费现象。

3.巧妙解决停限电条款纠纷

(1)完善停电管理制度。旗县地区供电企业应做好供电中的生产、技术、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并做好供用电企业的设备检查、维修工作,一切按照相关流程执行和操作。倘若由于某种因素不得不停电,则严格按照《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在停电前的7~24小时内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时间为客户发送停电通知,让用电客户做好相关准备,避免给用电客户带来损失。

(2)停电通知要规范、正式。对于停电通知的书写一定要规范,格式统一。发送停电通知的形式较多,有电子邮件、文本、电话等,这些都需要有所记录和保留,以防纠纷发生时无证明可查。

4.依法解决未按合同办事、干扰供用电秩序的纠纷

一方面,不断完善供电企业内部制度,规范其管理行为。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穿工作服,在执行用电稽查任务时不能单独行动,需要2名工作人员随同前往,不为不法行为留作案空间和余地。另一方面,当民众发现部分人群在从事一些偷电、窃电、损毁设备等行为时,需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相关人员应对此进行依法查处,根据实际情况追究其应承担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篇5

当前,全镇乱挖滥采的现象非常突出,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无证照组织开采的现象普遍存在。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镇开采料石管理工作,遵照合理布局、保护环境、安全有序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自治县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意见,现就进一步加强全镇开采料石管理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砂石场禁采区域地段

在本镇范围内下列区域地段严禁开采作业:

㈠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白鹿石林保护区、壶坪山林场林区;

㈡在本镇325省级公路和旅游专用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

㈢地质灾害区域;

㈣机关、学校周边影响正常办公秩序的;有可能影响公路通道、电力通道、饮水水源及饮水工程通道的区域地段。

二、严格落实相关要求

㈠明确时间要求。六至七月份定为集中整治月活动。完成全镇现有砂石场的清理登记,分别明确取缔、规范对象;对在禁采区域内对象坚决取缔,对不符合要求的对象加强管理,予以规范。

㈡明确责任要求。本次集中整治活动由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牵头,公安派出所、供电营业所、国土资源所、所涉及到村委会主要负责人参加组成的联合整治工作专班。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对禁采范围内的砂石场要逐个进行普查,详细掌握生产经营情况,并对相关户主进行法制、政策的宣传教育,做好取缔对象的疏导稳定工作。在集中整治活动中,公安派出所要停止审批爆破物质;要教育爆破人员,不得在禁采区域内开山炸石。整治活动结束后,按程序审批爆破物质。镇供电营业所对取缔对象停止生产供电,坚决撤除供电设施,严防私拉乱接。镇国土所要加强农民建房审批管理,调查砂石加工点的建房审批情况,对以建房为名进行砂石生产加工经营的,要收回建房审批手续。

篇6

【关键词】规范化;专业化;真实、准确、完整;经济资源集体采集利用

《会计法》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真实、完整地办理了会计事务,也就是说,会计人员生产出合格“产品”了。那么,如何把这一合格“产品”—即会计档案保管好、使用好,是各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就拟把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和管理专业化结合统一方面进行探讨。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对会计档案管理有了明确规定。但是目前的状况是:有的单位会计档案管理比较规范,有的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随意性比较大,有的单位在会计核算年度终了,把会计档案往库里一堆了事。没有专职档案人员进行管理,也没有配备兼职人员进行管理,谁需要资料谁都可以查找,严重违反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越来越重要。会计记录的经济活动信息都归集在会计档案中。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是各级政府经济信息统计基础性资料,是微观和宏观经济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单位负责人是否廉洁施政的重要证据,会计档案是经济活动综合的反映。

1.会计档案管理的专业化

会计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既包括了会计档案管理需要有专业化的队伍承担管理工作,有包括了管理会计档案的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工作水平。

县团级以上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量大的,应配备专职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给出编制。国有大型企业配备专职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从会计人员选拔产生。县团级以上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量比较小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只有专业化,才能规范化。专业化是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专业化和规范化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会计档案管理规范的有序统一。

一个单位内部,有不同的会计主体:即一级法人单位,还有二级会计核算单位(即非法人分支机构或二级报账制单位)。不论什么样的会计主体,都有大量的会计档案需归档。单位内部还有不同的行业,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对象也不同,客观上也要求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不能简单地把会计档案一归档就了事。造成经济信息资源永久沉淀,得不到及时开发和利用。

无论是上述何种会计档案的管理方式,都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领导层面上要增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意识会计档案对于本单位开展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潜在的经济利益;第二,给予一定的物质、经济支持,会计档案的收藏与保管需要一定的物理场地,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也是提高会计档案馆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第三,对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培训的支持,目前很多从事会计档案管理的人员对档案管理知识较为缺乏,或者是对专业性质较强的会计档案的管理缺乏一定的认识,所以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既有利于提高会计档案的信息质量和保存价值,又有利于提高对会计档案中蕴藏的信息的开发与使用。

2.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禁毁损,散失和泄密。”明确了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和目的,就是要及时对会计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一定时期经济信息资源及时采集利用,可能会对经济社会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和促进作用;过了保管期限,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原经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价值也就随之终结。及时开发利用会计档案信息资源是关键,把握时代脉搏,需要不断学习型人才,才能有效开发利用会计档案经济信息资源。从开发利用角度看,也需要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和专业化。

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建设。《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是各个单位对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会计档案的立案归档、管理利用、编纂开发和鉴定销毁形成规章制度。实施的细则需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要建立制度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这是会计档案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第二,要建立档案制度的保管制度,会计档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日后的对于账目的清查鉴定的作用,因此需要建立制度对会计档案的归档期限、范围、种类和使用人员的范围有明确的制度规定;第三,要建立会计档案的鉴定与销毁制度,虽然建立会计档案是为了防止财会人员,但是会计档案还是存在着一定保管规律,要对会计档案的要建立完整的鉴定制度,及时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销毁,同时也要对销毁档案的流程和方法进行制度建设,即建立起销毁制度。

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和专业化的统一,着重加大对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检查的力度。对各单位会计档案是否建档和归档,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一次大检查,对没有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管理会计档案的单位进行整顿,限期改正;经过整顿,仍没有按管理制度执行的,给予处罚。同时应把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纳入单位年终考核体系,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经常化。使用多种手段和措施,促进各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升级,:开展会计档案管理创先争优活动;会计档案管理知识有奖抢答赛活动;开展会计档案管理学术活动等等。依法促使本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

篇7

关键词:内控规范 合同管理 风险防控

现今社会,大小企业随处可见,但其中有多少个企业是合理管理健康发展的,我们不得而知。身处法制社会,企业就应该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介于大部分企业的法律意识、管理意识薄弱,在合同的制定管理,内控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合理应用内控理论,加强企业对合同的管理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1.监督管理合同时的问题

其一,管理合同的单位一般权责分配不明确,出现问题时一般会互相推卸责任,单位之间一般都没有沟通,掌握合同的整体情况非常困难;其二,合同的格式与要求的不符,有的合同是书面方式,有的合同却是简单的传真件,在合同中,要素的表达不清楚,不分重点,某些重点条款有时还可能被简化;其三,许多企业只在合同签订前表现的很好,合同签订后态度就有所改变,有的甚至拿合同当作一张白纸,不履行合同上的相关规定;其四,合同签订后,大多数企业都会放任其自由发展,不会再跟踪双方履行合同的情况,当然也不会发现合同履行时的不足而加以改正了。

2.风险辨识

2.1企业监督管理合同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2.1.1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并未签订合同时),合同双方在没有法律保障的合同上签约,未经过清楚的调查就签订合同,合同的对方可能不符合合同的要求,合同上的内容并不详细,重要规定被疏漏,甚至有欺诈可能,都有可能使企业受到侵害,将要承担重大损失。

2.1.2合同签订之后,并未按照规定履行职责,或监督管理不合理,都可能使企业面临巨大的困难。

2.1.3合同签订后,双方遇到纠纷时,处理不当,既浪费企业方的精力,又可能损害企业的形象、信誉和利益。

2.2管理合同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2.2.1在准备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包括合同内容的预定,双方情况的调查,双方的邀约、谈判,共同起草合同内容等程序中都存在风险。

2.2.2双方签署合同时,包括征求律师的意见,在相关部门审核,之后会签,最后双方签署纸质合同的过程中。

2.2.3签订合同后双方在履行合同时,包括对双方是否履行合同的监督、跟踪,可能出现的变化,或者终止合同,甚至引起纠纷的过程中。在双方签订合同后,应注意之后的追踪监督管理,防止双方态度向不利于合同进行的方向发展,及时的总结双方履行合同的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双方顺利的履行合同。

2.2.4合同履行后的总结阶段,在合同顺利履行后,应做好对此次履行合同的评价,风险评估,记录档案等程序;再建立有关的奖惩制度,对顺利履行合同的一方进行奖励,惩罚未履行合同的一方。以上做法都有利于今后合同的更全面管理监督。

2.3用内控理论管理合同时的风险

2.3.1内部控制理论的局限性

在审计环境的影响下,大多数企业所理解的内控的主要内容都是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对于内部的合同管理和法律风险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在运营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合同问题。

2.3.2内部控制理论流程上的局限性

大部分企业只是注意到了合同流程中所需花费的成本,以为这样不仅没什么作用,还为企业增加了预算,殊不知合同监督管理不当所带来的风险有多大。

2.3.3企业内部法人制度不规范

大部分企业都只是空有法人名头,却没有达到其应有的作用,权衡利弊。合同监督管理制度只是空壳,实施过程中困难多。有的企业甚至用空制度来违规犯法。

3.风险防控

3.1企业内控理论

企业内控理论一直在发展的过程中完善着,发展的过程大致是由内部牵制到内控制度到内控结构再到内控整体框架这几个大的阶段。上世纪内控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审计和制度设计两方面。

3.2内控五要素

3.2.1环境要素。每个企业的结构其实都大致相同,无非是企业中的人和人做的活动,其中人是主导因素,是组成企业结构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企业人对内控理论的认识,有利于内控理论在企业中的更好实施,也有助于企业人之间的团结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3.2.2风险要素。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潜在着各种风险,所以企业一定要有可以辨认、评估风险的机制,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随时的跟踪、评估和控制。

3.2.3信息、沟通要素。随着合同管理时环境的变化,应及时对应当时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沟通,以便于合同管理随时适应环境,这不仅对合同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使企业内控理论越来越完善。

3.2.4内部监督要素。在适当的效益和成本原则下,企业内部要对合同的管理实行适当的监控,并考核,对于违规现象要加以改正。

3.3合同管理时的风险防控

3.3.1准备阶段。合同的签约主体必须是合格的,这是合同有效成立的条件之一。如果主体不合格,那结果就是合同被撤销或是宣布无效。

3.3.2谈判阶段。谈判时合同签订的双方一定是在公平、自愿、平等的条件下,互相协商合同中的内容,并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3.3.3起草阶段。合同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是表示合同双方意思的载体,合同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和相关规定的要求。

3.3.4订立阶段。合同订立前要经过有关部门的会审。这是合同签订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有合同中的条款可能违反法律,合同内容可能模糊不清,双方权利责任可能不明确,合同内容可能未根据审查结果改正等。

3.3.5生效阶段。合同在被授权人或法人签署,加盖双方企业公章后立即生效。在此阶段可能出现签署人越权签署合同,委托签署的制度不完善,合同的印章管理不当,合同内容被随意篡改等风险。应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风险应当完善合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已签订合同的内容不被篡改。

3.3.6履行阶段。签订合同后,合同双方应履行合同中的权力和义务。这阶段中可能出现双方未履行合同内容的风险。

3.3.7变更、解除阶段。签订合同后,双方因意见不统一无法继续,而要变更合同,出现变更合同时手续不规范等风险。

3.3.8争议阶段。签订合同后因一方或双方未履行合同时产生的争议,此时面临合同被终止的风险。应尽量使双方和解,和平的解决问题,避免诉讼。如和解不成,则交由法院仲裁。

3.3.9终止阶段。因一些法律原因或其他方面的原因等双方终止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也相应终止,但售后服务和质保金将会继续履行。

3.3.10后评价阶段。履行合同的最后阶段,此阶段中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通过评估和总结发现过程中的不足和经验,不足的要加以改正,好的经验要加以学习。最后还要将合同妥善保管。

4.结语

合同是企业管理中权利义务的重要保障和依据,具有法律效应。在利用内控规范管理合同和防控风险的过程中,要做到对制度的完善,防止一些单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不断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浅谈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同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0).

[2]胡自普.谈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体系[J].中州煤炭,2007(2).

[3]赵锋.企业外因型营销风险预警指标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篇8

公司是1999年10月根据中油集团公司重组改制的总体要求成立的,是一个集“炼油、化工、化纤、树脂、洗涤剂”于一体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公司重组改制以来,在省市和上级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我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公司合同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 领导重视法律工作是认真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做好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

公司的决策层一直把“重合同守信用”活动纳入到主要工作的议事日程,一致认为:“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只有“重合同守信用”,才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否则,企业必然失信于市场,因此,公司积极开展“重合同守信誉”活动。“重合同守信誉”工作对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品牌信誉,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的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司首先出台了《公司合同管理办法》和《对外纠纷申报处理办法》,从实体上和程序上为公司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从领导上和制度上保证了“重合同守信誉”活动的开展。

二、 依法签订合同,实行规范化管理,是开展“重合同守信誉”活动的前提条件

公司为了按照国际惯例运作,与国际规范接轨,强化法律监管职能,公司依据国家《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成立了公司法律事务机构。并把筹划、控制、管理、咨询、处理五项职能与公司实际紧密结合,探索出一套适合公司合同管理的有效办法。

1.规范了合同签订人员。资产重组前,公司是多级法人治理机制,合同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公司系统有签约权的人就达1200人之多,刻制合同专用章达360余枚。重组改制后,全面整顿了合同签订人员,把有权签订合同的人员从1200人减少为14人,即有权签订合同的人员只为公司6位领导和直属8家企业的厂长(经理),这就从制度上约束了公司合同签订人员,减少了合同损失,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2.规范了合同签订人员的签订权限。按照上级公司的要求,公司直属企业厂长(经理)和公司正副总经理按规定权限签订各类合同,并由公司总经理颁发正式授权委托书,从而规范了合同的签订权限,增强了合同签订的合法化。

3.规范了合同专用章的管理。按照上级公司的要求,公司统一刻制、编号、登记和备案了九枚合同专用章,并实行一厂一印制,明确了每枚合同专用章的使用权限、使用厂别、使用范围,公司对外所签订的一切合同必须加盖合同专用章,否则所订合同无效,责任由所在单位和经办人自行负责,对公司不产生任何法律效力。

4.规范了合同签订的程序。公司所有业务往来一律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以防止拖欠款的发生,而且必须是由具有合法权的14人审批后才能签订。合同经办人只负责审查对方的资信证明是否合格,是否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防止或杜绝违约的发生,从而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公司要求所签订的合同必须100%地进行审批,未经公司审查签字的合同,财务部门不予拨款。

5.规范了合同管理流程。公司重组改制以来,加强了对合同管理的力度,使合同谈判、签订、履约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公司要求物资采购部必须推行采购公开招标、实行采购价格、渠道、质量、采购量和采购人五公开,大宗物资实行最高限价和部分物资实施零库存,真正实现采购比质比价,取缔中间环节,除特殊原材料、抢修材料和大型专用设备必须预付的采购资金外,其他物资采购资金一律实行“先挂后付”,必须严格按照已经批准的采购计划从供货网络成员单位中选择供货厂家,决不允许暗箱操作或几个人的暗中操作。公司要求营销调运部也要实行销售价格、渠道、数量、用户和签合同人五公开,努力提高销售利润率,杜绝拖欠新的货款,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提高终端用户的销售比例,重组以来,公司销售回款率100%,采购付款率70%以下。

6.规范了合同价格监审。公司先后对合同经办人进行了多次法制讲座,在提高他们业务素质的同时,公司法律人员侧重于对合同价格进行监审,据统计,公司自重组以来累计签订合同6万余份,标的总额180亿余元,公司法律人员直接参与石油二厂重催等重大合同谈判500余次,为公司节省资金9000余万元,减少合同价款损失750余万元,有效地保障了公司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了法律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应有作用。

三、严格履行合同,努力提高企业信誉,是保证“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要100%履行所签订的合同,必须树立效益服从于信誉,产量服从于质量的经营思想。通过对合同实行规范化管理,增强了公司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企业信誉,增加了无形资产的附加值,公司客户纷纷以打进石化市场为荣,因为公司讲信誉,不赖账,据初步统计,公司用户总计为公司垫付资金6亿余元。

四、 采用法律手段处理企业纠纷,有效地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损失

公司资产重组分立后,公司先后有55起纠纷发生,其中有50起为被告,5起为原告。我们将企业申报的纠纷逐个分析,在掌握证据的前提下,对划入存续公司的资产,我们在法庭上据理力争,依法退出被告席,对确属划入股份公司的应诉案件,我们主动协商勾通,力争减免利息和违约损失,对由于政府干预行为让我们担保的案件,我们主动找政府协商解决,经过我们努力工作, 55起纠纷均已结案,共挽回和减少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如抚顺市南花园养鱼场在诉公司储运公司污染鱼塘损害赔偿一案中,因我方在法庭上据理力争,一审法院采纳了我方的主张,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为储运公司避免经济损失791702.25元。

篇9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精神,坚决遏制矿业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必须坚持依法依规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公开出让矿业权的原则,从严控制协议出让范围,严格执行矿业权协议出让的审批权限和程序,逐步减少协议出让数量,积极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现就严格控制和规范矿业权协议出让,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从严控制协议出让

(一)勘查、开采项目出资人已经确定,并经矿业权协议出让审批机关集体会审、属于下列五种情形之一的,准许以协议方

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

1. 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矿产费源开发项目和为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源的矿产地;

2. 省级人民玻府批准的储量规模为大中型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3. 为列入国家专项的老矿山(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找矿项目;

4. 已设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

5. 已设探矿权需要整合或因整体勘查扩大勘查范围涉及周边零星资源的。

(二)协议出让探矿权、采矿权,应当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未经批准或者备案,不得批准探矿权、采矿权协议出让申请。

(三)申请以协议方式出让探矿权,应当提交省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地质勘查达到普查以上程度、已完成价款处置的证明材料。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经批准以协议方式出让探矿权的,可以先依法申办勘查许可证,达到普查以上程度后再按规定进行价款处置并提交前款规定的证明材料:

1. 在本通知下发前国家已出资勘查但末彤成矿产她的区块,批质勘查朱达到普查以上工作程度的;

2. 属低风险类矿种的探矿权人申请扩大勘查范围或者采矿权人申请在其深部、毗邻区域进行勘查,地质勘查未达到普查以上工作程度的。

二、严格执行协议出让批准权限及程序

(四)探矿积、采矿权协议出让实行国土资源部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两级审批。

(五)《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附录中所列34个重要矿种探矿权、采矿权的协议出让,由国土资源部审批。

(六)《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和《矿产费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附录中所列34个重要矿种以外其他矿种探矿权、采矿权的协议出让,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国土资源部授权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勘查、采矿登记的探矿权、采矿权,因矿业权整合或者扩大勘查开采范围需要协议出让的,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后实施。

(七)国土资源部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分别依照本通知规定的审批权限,对协议出让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出具批准文件。

(八)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批准协议出让探矿权、采矿权前,应当将拟批准的勘查开采项目及项目出资人名称、协议出让申请理由等基本情况,在 "全国矿业权出让转让公示公开系统"进行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的公示。经公示元异认方予批准。

(九)矿业权协认出让申请批准后,矿业权申请人持协议出让批准文件,依法向登记管理机关申办矿业权登记。

三、严格规范协议出让申请

(十)下列两种情彤,由项目出资人根据协认出让审批权限向国土资源部或者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协议出让申请;

1. 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和为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源的矿产她,由项目出资人或者采矿权人持有关批准文件提出申请;

2. 为列入国家专项的老矿山(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找矿项目,由采矿权人凭财政部下达的项目预算通知或者国土资源部下达的项目计划通知提出申请。异地实施危机矿山接替费源找矿项目的,采矿权人还应提交项目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出具的批准文件或者书面意见。

(十一)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储量规模为大中型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依本通知规定由国土资源部审批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土资源部行文,提出协认出让申请。

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土资源部行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协议出让的依据,不宜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理由,拟协议出让矿业权的勘查开采项目名称、项目出资人、拟设勘查区块或者开采区的范围、坐标、面积、勘查程度、资源储量、开发利用情况,是否符合矿业权设置方案等。

(十二)已设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采矿许可证原由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由采矿权人持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意见,向国土资源部提出协议出让申请;其他情况由采矿权人向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协议出让申请。

(十三)已设探矿权需要整合或因整体勘查扩大勘查范围涉及周边零星资源的,若所扩范围超过现有勘查区块面积25%以上(含)且经省级及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不宜单独另设探矿权,由探矿权人向原登记管理机关提出协议出让申请;所扩范围不足现有勘查区块面积25%的,由探矿权人直接向原登记管理机关中办扩大焚更登记。

四、其他规定

(十四)石油、天然气、媒成(层)气、页岩气和放射性矿产的探矿权、采矿权协议出让管理办法由国土资源部另行制定。

篇10

一、企业合同管理的内涵

合同管理主要是指与合同的订立、合同的转让、合同的变更、合同的履行以及合同的终止有关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合同管理是企业之间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我国理论界对于合同管理的过程进行了阶段式的划分。第一个阶段为合同谈判与签订阶段的管理。由于我国的法律赋予合同相应的法律效应,因此,做好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合同一旦签订,公司将必须按照约定履行其责任,否则将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第二个阶段为合同履行阶段的管理。通过内部的监督等措施,促使合同约定的义务按时履行。第三个阶段为合同归档阶段。即在合同责任与义务履行完毕之后,对合同进行整理,并按照归档程序保存,以备查阅。

二、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机构需进一步健全

按照现行体制,电力集体企业内部没有专门设置合同管理工作机构,配置的合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日常合同管理与审核是由电力企业法律顾问兼任。从严格意义上而言,电力集体企业系统内部应有一个完善的合同管理工作机构和一支较高业务水平的合同管理队伍。

(二)企业合同规范性文本类型不全

目前可供基层电力集体企业选用的电力企业系统合同文本有国家和地方电力行政部门制订并强制适用的示范文本,还有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合同文本。现有的电力企业合同文本,仅局限在电力企业主产品为核心的产前、产中、产后相关的产、供、销等环节。而电力企业资产社会化服务经营(如房地产租赁)、电力企业职工福利后勤保障供给(如劳保服务用品采购)等方面的示范性文本严重欠缺。此外,现有可供选用的强制适用示范文本中,存在很多不需要或不适用的条款,显得过于繁琐,不符合经济合同简洁明确的表述要求。

(三)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合同的履行阶段,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合同中应该变更的条款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变更。就是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实际的施工情况和预先设计的合同条款有所不同,需要经过一定的规范程序进行变更,并且加强管理,但是由于忽略了合同的管理,没有进行及时的修改。另外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违反合同条款的现象,但是由于合同管理疏漏,没有在有效的诉讼期内进行诉讼,使企业蒙受损失。除此之外,就是电力企业的合同的流转的过程过于复杂,由于合同的管理不到位,有的过了投标的有效期,两个单位仍未订立有效的合同,过了投标有效期以后订立的合同,法律效力大打折扣,给电力企业的损失埋下了隐患。

三、加强企业合同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合同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制度

科学的制度是推进电力集体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的基础。针对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对合同管理规范化的内在要求和依法治企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必须加快建立合同管理组织机构,完善专业人员配置;明确会签工作流程;制定合同分类编码规则、合同档案管理、合同信息传递与保密原则,对企业合同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

(二)完善企业合同示范性的标准文本

针对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种类的多样性和不同区域不同电力企业的业务差异性,建议国家电网公司制订电力集体企业通用的各类业务合同示范性标准文本,基层电力企业可以根据示范性标准文本,结合具体情况,对不需要或不适用的条款进行删改与补充,使各电力集体企业签订的各类合同更加切合当地实际,又不失整体合同的规范性。

(三)避免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法律纠纷

合同的内容要做到真实有效,避免虚假谎报的情况发生,体现出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同时,要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定,要就纠纷条款的解决进行深度的阐述,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矛盾问题。合同管理人员必须经常了解合同履约和管理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对于确需变更或解除的合同,应当经各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按照合同审查程序履行审查联签手续。因变更或解除合同造成我方经济损失的,除法定免除责任外,应在协议中明确具体的赔偿方式,并及时向对方当事人提出索赔。

(四)违约纠纷的及时处理

合同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违约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等法律后果。法律顾问部门审查合同时选择合适的违约条款和纠纷处理条款显得很重要,一旦发生违约情形,法律顾问要区别情况,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五)完成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管理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合同管理成果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要实现合同管理的信息化。企业应该加大信息系统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现代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企业实现合同管理信息化不仅能提高企业合同管理的效率,减少企业的合同管理成本,还能减少工作人员的任务量,环节工作人员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合同管理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