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创新范文
时间:2023-05-05 11:41: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林业技术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技术创新;现代林业;市场经济;问题;创新点
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林业是目前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为社会的稳步前进提供动力。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林业必须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实现科技型林业,这也是林业发展转型的突破口。因此,林业单位开始加强对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并在引进先进林业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林业技术。不过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和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经验的欠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使得林业技术创新很难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人士的思考。
1当前林业技术创新中面临的问题
1.1创新意识欠缺,资金投入不足
自从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以来,林业实现快速发展,并且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外部发展环境的需求,林业单位必须重视林业技术创新,但是由于我国林业都集中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使得创新意识比较缺乏,而且林业工作人员已经适应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所以没有兴趣进行林业技术创新,始终还是沿袭着过去的林业发展模式。虽然有些林业单位已经认识到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而且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技术创新,但是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和高素质人才的帮助,使得相关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1.2体制建设滞后,主体地位不明确
当前我国林业基础创新主要依靠林业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而在具体的工作中林业单位参与度不高,而且只投入比较少的科研经费,这就导致整个创新过程比较混乱,使得科研成果和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不一致,这不仅不会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作为林业单位必须确定林业技术创新在整个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林业技术创新和林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才能够帮助林业产业快速地实现经济转型,实现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
1.3科研成果过少,成果转化率过低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我国林业的科技成果比较少,而且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比较低。这已经成为林业技术创新的限制因素。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林业对创新意识的提升并不重视,而且国家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也比较少,缺乏相关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林业技术创新队伍,以及提高林业单位人员的素质,已经成为林业部门应该关注的重点课题。
2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2.1转变观念,加大资金投入
思想观念决定着行动。培养林业工作者们的创新意识,转变传统工作模式理念是落实林业创新工作的首要问题。为此,各地区的林业工作站可以通过开设讲座,发放林业技术宣传单等方式加大林业技术创新的宣传力度,也可以建立林业示范园,将林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新技术应用其中,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林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帮助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为了保证林业技术创新的质量,政府要加大相关的财务支持,并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
2.2完善机制,确立主体地位
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当前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经营效果不佳、林业人员收入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林业单位应该建立并完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进而解决所存在的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林业的市场竞争力。林业企业是林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林业企业的相关需求和林业发展的目标紧密相连,在现代林业发展中融入林业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2.3加强培训,建设创新队伍
针对我国林业技术科研成果较少、高素质的科研和管理人员欠缺的现状,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先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并且技术创新能力过硬的技术队伍。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工作。例如以林业工作站或林业企业的名义邀请林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讲授林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社会和网络上的培训课程,加深对林业技术创新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调整薪酬结构和奖惩机制等提高林业企业和林业工作站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和挽留力度,使更多的高素质科研管理人员参与到林业技术创新工作中来。
3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3.1帮助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为了促进林业更好的发展,国家提出了林业应该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这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要措施,但是当前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病虫害的威胁以及林业产品不符合市场等现象。在实现林业技术创新以后,林业的发展从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方向转变,并逐步实现了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对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光照、温度等的合理化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而且林业技术创新还包含很多培育技术、林木恢复基础以及荒漠化防治技术等,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的密切结合,帮助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2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传统林业模式下林业种植的品种都是传统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成活率低、生长时间长、易发生病虫害等缺点,很难满足当前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所以,林业单位要想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创新林业技术,培养新型林业品种,进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林业技术创新,可以实现新型林业品种代替传统林业品种,提高了林木成活率,进而有效地优化林业的发展结构,增加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3.3优化林业产业的人员结构
人员是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的主体,所以作为林业单位应该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的人员结构。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中人员主要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开展相关的工作。自从实现林业技术创新以来,不仅减轻了林业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林业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得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完善。当前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不仅体现在人员素质的提升,还体现在人员结构的优化,帮助当地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为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实现林业的绿色化和规范化。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林业技术创新,进而实现了现代林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出了当前林业单位的指导地位。尽管在林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足,影响到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林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林业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团结意识,共同进行林业技术创新工作,进一步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促进现代林业的稳定发展,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作者:付景玉 单位:哈尔滨市阿城区吉兴林场
参考文献:
[1]辛晓梅.浅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J].科学与技术,2014(10).
[2]李家琳.林业技术创新的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篇2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现代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2.026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我国逐渐进入了重视知识、提倡科技创新的新的时代。林业想要发展,则必须依靠技术革新,促进国民经济稳步提升。可以说,林业技术的创新和现代林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创新,林业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将会一直无法进步。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明林业技术与现代林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点明创新对现代林业的重要性,同时对如今林业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期望对当前形势下我国林业发展有所帮助。
1 林业技术创新对于现代林业发展的意义
1.1优化产业结构
现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的林业生产依旧按照原来的种植结构。但是原来的品种生长时间太长,生命力较弱,无法有效地抵抗疾病和虫害的侵蚀。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行业越来越高的需求。现在的林业产品应该开发创新型品种,不断更新换代,提高产品产量及性能,缩短生产周期,改良现今林业行业的市场环境,优化产业结构。
1.2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引入科学的管理模式,解决林业产品不易存活、花期受到损害、光合作用减少等缺点。科学、准确地调整林业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光、水分、肥料等,也使得管理人员更加轻松地进行管理。同时,也推动林业产品可持续发展。新型技术包括生态环境重建、防沙漠化技术等,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人与环境友好相处。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林业的发展主要还是看“天”,也就是只能顺其自然、听天由命,而由于这种消极的想法,林业产品得不到技术支持,缺乏科学的管理,发展的脚步停滞不前。而且长久以来进行研究的多是高校人员,虽然理论知识掌握牢固,但是某种程度上缺乏实践经验。对于研究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也不足以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
3 对策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不动摇,提升林业产品的生产效益,加大对于林业产品的科学研究。选择科学合适的管理方式。运用生态环境重建、防沙漠化技术等来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应该重视创新研究,加大资金以及人力物力的投入,并加强管理。
4 结语
林业技术创新是必由之路,需要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需要管理人员树立责任意识,加大对于林业产品的管理,科学合理进行生产。除此以外,研究人员应当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念,理论与实践并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不啻葱峦贫林业产品的发展,开创新型品种,不断更新换代,提高产品产量及性能,缩短生产周期,改良现今林业行业的市场环境,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杨阳,李建民,刘晓阳,宋娜,郑艳伟. 低碳经济下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A].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林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低碳经济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
[2]肖慧娟,彭卫红,李月梅. 低碳经济下林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A].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林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低碳经济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
[3]许明月,许文兴,周闽军,林如青,李建明.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五)[J].林业经济问题,2001,(02):76-78,82.
篇3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现代林业;发展;途径
随着林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人们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林业资源也得到了保护,为了使林业资源得到更好的改善和稳定增长,需要相关人员能够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对林业技术进行不断研究,使现代林业的发展更加迅速。实践证明,林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生态危机,稳固了林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及经济上的地位,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更大贡献。
一、当代创新林业技术对林业资源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健全林业产业体系
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呈现出严重紧缺的状态,长期以来林业一直未能避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进而导致林业结构问题不断涌现,林业经济也开始陷入困境,同时林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基本较低,缺少专业性,使林业经济无法跟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所以不断在林业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应当及时完善并健全林业产业体系。
随着林业科技的缓慢发展,产生了更多的滞后问题,许多矛盾关系也因此显现。面对目前林业生产水平低下的问题,要想使林业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林业产业结构,健全并完善林业产业体系,首要任务则是建立一定的创新机制,从而在提高林业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完善林业产业的原有结构。
(二)健全林业生态体系
生态环境建设主要以林业为建设主体,在促进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为止,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如重点生态林业工程的实施和天然林业资源的保护等,对于我国林业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尽管如此,建设林业生态工程也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是就我国目前林业发展的情形来看,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我国的林业技术还是相对较薄弱的,目前很难满足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需求。然而,要想健全林业生态体系,也必须将创新林业技术放在首要位置,同时通过各类技术的相互结合与实践改变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提高林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远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人才的队伍,但是目前我国林业技术人员结构配备不合理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还无法满足现代林业的发展需求,大多数工作者基本都是坚持以往的工作模式,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使现代林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为了培养林业技术人员成为高素质人才,必须加强林业技术创新,使林业教育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因此唯有配备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有效的使林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出来,进而使现代林业发展更加迅速。与此同时,在林业技术方面不断的创新,既能改善林业技术结构,又能使林业劳动者的素质得到全方面的提高。那么随着社会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坚持林业技术创新才能使林业教育发展得以顺利进行,从而推进现代林业的发展。
二、现代林业在技术创新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伴随世界各国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林业建设方面需要更多的林业技术科技成果来进行不断创新和对林业产业的技术支持,但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成果较匮乏,林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使我国林业发展持续减缓。同时,林业科技成果处于结构性短缺的情况也使得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技术无法达到平衡,特别是重点科研项目方面不突出,缺少研究,致使林业技术创新与许多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甚至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二)缺少技术创新意识
通常林业从业人员往往坚持以往传统的经营理念,对于林业的研究、投入、发展和开发利用等缺少创新进步意识,从而约束了林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同时相关部门对林业技术开发工作的不重视也是影响现代林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林业技术创新的措施
(一)健全林业技术创新体制
就目前我国的形势来看,林业企业、林业经济危机和森林资源危机表现较突出,在经济方面更是长期坚持粗放型增长模式,进而使我国的现代林业在发展道路上受到很深的影响,使林业产业结构呈现出相对不合理的状态。因此,为了改善目前的林业发展现状,必须尽早培养林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健全林业技术创新体制,使林业产业化,结构更加合理化,实现现代林业的发展与林业产业技术齐头并进,良好发展。
(二)加强林业教育改革
当今社会,无论是哪个行业都离不开创新,更加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人才的队伍,现代林业的发展更是如此,因此唯有提高林业技术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全能型人才,现代林业要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林业教育的力度,将林业教育作为发展中的主体,深化并不断改革林业教育的具体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林业教育水平相对低下的问题,从而全方位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激发林业技术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所以,为了满足现代林业的发展需求,必须不断进行林业技术创新,不断进行林业教育改革。
(三)储备林业技术创新型人才
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中的一个独立部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是衡量其发展好坏与速度的重要标准,那么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如果想要跟得上目前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必须要储备大量的创新型林业技术人才,这样才能为现代林业的发展和不断创新打下基础,提高现代林业发展的速度。首先,应该适当调整林业部门的组织结构,培养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培训,相互学习和交流,从技术和思想等方面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意识;最后,林业部门应该将林业教育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并给予高度重视,从多方面为林业技术实现不断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技术创新不仅关系着现代林业的不断进步,同时也影响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对现代林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林业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对林业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促进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打好基础。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逐步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并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配备,将不断创新作为林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努力为我国现代林业再创新高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洪昌,苑冰冰,罗燕娟,赵亮. 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J]. 中国农业信息,2015(03):143.
[2] 唐元,吴军,戴洪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4) :07-09.
篇4
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属于粗放型,无法精确控制作物的水分、温度、日照、养料等。而技术创新可促进林业管理的数字化、科学化发展,对林园的水分、温度、养分、阳光等进行直观的在线测量,提高林木环境管理的针对性;诸如生态系统恢复、荒漠化防治技术、重大森林灾害控制技术、湿地生态系统等一系列林业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成为可能,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林业产业人员结构,林业技术的创新可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的可操作性,提升林业从业保同的整体水平,优化人员结构。
2林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创新发展资金不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学技术才能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投入大量先进的设备、高端的人才、适用的实验场地等,而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现阶段林业科研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十分突出,专业型人才得不到更高的待遇,人才流失严重,而实验设备、实验场地等,仅靠政府财政拨款远远不够,因此资金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林业技术创新的瓶颈。
2.2林业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脱节所有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实现资本增值,因此市场需求才是技术创新的指导与方向,而且市场是检验一项技术创新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但是现在我国林业技术创新却存在轻市场、重技术的问题,在未充分分析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闭门造车,无法准确把握市场竞争的态势,导致技术成果与市场脱节,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2.3林业技术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我国林业技术研发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技术储备相对较小,再加之技术人才的严重匮乏、高端经营管理者的缺失等,这些均是导致林业科研进程发展缓慢、科研成要实际转化率低的原因。由相关资料可知,我国现阶段林业科研成果实际转化率仅在35%左右。
3促进林业科技创新的策略
3.1重视林业产业升级提高林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政策扶持、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鼓励其在技术改造、技术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如有条件可自主兴办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研发过程中找准市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防止技术开发中的浪费,提高整个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科技含金量。在林业企业中成立集咨询、服务等职能为一体的林业技术服务与示范中心,构建全面的配套服务体系,该体系中除林业部门外,还要联合产业部门、科研单位等,以实现对林业产业中的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的系统集成化、工程化研究;政府牵头,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绿化消化技术及创新咨询服务平台,加强合作、协调,提高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2加强林业素质教育未来发展过程中,要形成林业产业技术的创新机制,为技术发展提供驱动力。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原则的指导下,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的基础。针对林业企业现有员工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开展各类专业培训,组织员工定期参加,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3促进林业信息化的建设大力发展林业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促进政府林业管理部门、林业企业、林业咨询机构等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形成独立自主的技术产业与软件产业。以林业产业化、林业市场化发展为视角,开展林业信息化建设,明确其发展指标与发展模式,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经济发展,为我国林业建设提供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与决策依据。逐步实现网络信息发展系统,进一步完善信息开发利用、资源共享等技术环境,搭建信息化资源发平台,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林业建设、资源利用的实际效能充分体现出来;创建林业信息数字化采集与传播模式,在远程服务系统的开放、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与资金。
篇5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重要性;措施
【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逐渐进入了重视知识、提倡科技创新的新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推动林业技术革新是发展国家及民众经济的手段,按照当前形势,林业想要发展,则必须依靠技术革新,才能够不断进步,从而使得国民经济稳步提升。可以说,林业技术的创新和现代林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创新,林业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
1现代林业发展中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1林业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先进林业产业体系的建立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而传统林业经营模式一直都是粗放型,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存在问题,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林业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通过建设林业产业系统,加强林业科技创新,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改变产业结构,完善制度,依靠林业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以便更好推动现代林业发展。
1.2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引入科学的管理模式,解决林业产品不易存活、花期受到损害、光合作用减少等缺点。科学、准确地调整林业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光、水分、肥料等,也使得管理人员更加轻松地进行管理。同时,也推动林业产品可持续发展。新型技术包括生态环境重建、防沙漠化技术等,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人与环境友好相处。
1.3加大林业教育的投入,能够更好地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高质量的人才为林业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保证。林业人才为实现林业现代化提供了人力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林业技术创新。通过林业技术创新,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林业人力整体开发水平。
1.4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传统的林产品种植模式一直是我国林业产业结构模式,但是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林产品种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对传统的林产品种进行更新换代。林业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林业经济增长,保证了林业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了林业经济效率整体水平的提高。
1.5减少人力浪M
林业是规模化产业,林业企业所经营的面积一般都较大,因此,林业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重复性高。但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各种精密仪器的应用,可大大降低各种重复性的劳动,减少人工的浪费。另外,林业从业人员一般文化水平不高,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来从事林业相关工作。但是要提高林业技术的创新性,势必要引进一些高层次的人才,他们在利用其专业的技术水平促进林业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其他人学习相关知识,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改善林业从业人员的结构。
1.6引领市场走向
下游产业的发展,对于上游产业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品种,不断提供具有特殊性能特点或者高质量水平的产品,当这些具备特殊性能或者高质量水平的产品供应不足时,将会引起下游的蜂拥而至,从而设计出合适的产品来适应原料,达到引领市场发展的目的。如果这一过程持续进行,将会带动林业的下游产业跟随前行,一方面带动整个林业行业发展,同时也避免了林业市场受市场盲目性与滞后性带来的危害,在一定的情况下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赢得发展主动权,有助于林业物价的稳定和林业大环境的良性发展。
2林业技术创新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展策略研究
2.1逐渐完善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体制
首先,提高对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加大在该领域的资金使用数额,与此同时,政府林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与企业之间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有效避免由于林业技术创新环节资金不足所导致的后续问题。其次,林业相关部门必须颁布降低税务的方针政策,因为我国林业发展的实质是确保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共同发展,所以通过减少林业发展的相关税务,能够为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带来便利,该环节也是完善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体制的重要途径。我国林业领域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全面贯彻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发展理念,可以通过开展有关林业技术创新沟通活动来加以实现。政府需要规范与林业相关的企业的行为准则,并要求其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条规,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发挥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作用,使企业的先进技术与林业领域有效结合,进而推动林业的发展速度。
2.2林业科技创新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的重视
林业科技创新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所以林业科技创新需要培养更多高知识、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为林业科技创打下良好基础。林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素质教育,这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课程结构上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为林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保障。
2.3多方面拓展资金来源,加大对林业技术支持。
资金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只有持续的资金投入,林业技术才能得到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拓宽资金渠道,除了政府的资金投入之外,林业部门也可以采取如贷款、风险投资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解决实际需要解决的资金短缺的问题。此外,政府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应该体现出其带头导向作用,针对林业企业给予更多地政策扶持与帮助,这不仅可以提高林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的发展。
结语
我国林业技术创新工作涉及到诸多知识领域,政府以及相关林业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不但要保证林业企业具有充足的资金,还要使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始终处于完善的体制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问题,实现林业技术创新和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本篇论文主要从林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内容、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现阶段林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林业技术创新问题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林业技术;林业建设;重要性
1现代林业发展中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林业技术发展是林业建设完善化的基础支持
林业技术发展是林业建设完善化的基础性支持,具体表现为林业建设处于不断的发展阶段,存在的不足之处较多,对林业建设的推动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对于林业建设的目标达成以及林业建设的重要性体现都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林业技术发展能够逐渐缓解这一现象,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促进林业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林业技术发展方向主要为结合信息化技术,提升林业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参与度,增加管理力度以及保证建设的整体流程管理,能够全程了解林业建设进展。对于林业建设中出现的植物种类配置不合理,如相邻植株生长相互抑制、植株种植间距不合理,或者植株种植土壤类型不合适等,利用信息化的林业技术以及自动化的林业技术在第一时间内确定改进方案,保证林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林业建设整体流程完善化、林业建设整体化以及林业建设质量保证化。同时,能够使林业建设达到预期水平,对环境的调节以及对生态保护发挥相对应的作用,切实缓解环境问题以及生态问题,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2促进现代林业从业人员的优化
在现代林业发展中,进行林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可以促进现代林业从业人员的优化。比如:在传统的林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林业从业人员的工作量要求非常大、而进行林业生产往往凭借的是林业工人的技术经验。但是,进行林业技术创新后运用具有现代化信息化的林业生产技术设备不仅可以有效的减轻工人的工作量、还可以有效的保障劳动的效率与安全。
1.3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引入科学的管理模式,解决林业产品不易存活、花期受到损害、光合作用减少等缺点。科学、准确地调整林业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光、水分、肥料等,也使得管理人员更加轻松地进行管理。同时,也推动林业产品可持续发展。新型技术包括生态环境重建、防沙漠化技术等,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人与环境友好相处。
2林业技术创新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展策略研究
2.1逐渐完善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体制
首先,提高对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加大在该领域的资金使用数额,与此同时,政府林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与企业之间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有效避免由于林业技术创新环节资金不足所导致的后续问题。其次,林业相关部门必须颁布降低税务的方针政策,因为我国林业发展的实质是确保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共同发展,所以通过减少林业发展的相关税务,能够为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带来便利,该环节也是完善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体制的重要途径。我国林业领域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全面贯彻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发展理念,可以通过开展有关林业技术创新沟通活动来加以实现。政府需要规范与林业相关的企业的行为准则,并要求其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条规,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发挥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作用,使企业的先进技术与林业领域有效结合,进而推动林业的发展速度。
2.2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为技术创新创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提供有效的政策。具体地说,政府和林业部门推动创新的关键是解决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如增加科技和教育的投资,制定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促进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中介机构的紧密联合,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改善创新条件,办好几个事关全局并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基地,加强林业系统职工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水平,等等。总之,要通过这些手段,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搞好创新资源的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更好结合,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2.3加大对林业科技技术创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加强林业科技创新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够促进林业技术的发展。主要指在以下几点:(1)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实际使用效率;(2)通过资源整合加强林业科技创新;(3)建立良性、和谐、开发的创新机制;(4)提高林业科技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与效率。此外需要加强合作交流,以知识产权创造为核心,共同研发科技创新成果,打造完善的技术体系。
2.4林业科技创新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的重视
林业科技创新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所以林业科技创新需要培养更多高知识、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为林业科技打下良好基础。林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素质教育,这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课程结构上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为林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保障。
2.5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发展林业产业,一方面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改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存条件,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已经逐步出现了可持续经营技术、生态系统恢复、荒漠化防治技术、森林资源培育技术、重大森林灾害有效控制技术、湿地生态系统及森林生态系统等林业创新技术,其目的都是把自然环境与林业从相互影响变成相辅相成,从而达到生态系统、动植物多样性系统、林业系统、可循环系统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统一。
结语
林业技术创新对于现代林业发展的影响涉及到各个方面,只有充分了解林业创新的重要性,才能重视林业技术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大林业技术创新投入,最终促进林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创新林业技术;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81
随着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此起彼伏,林业产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稳定,维护自然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建立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以为子孙后代提供一个好的发展环境。过去林业发展的模式建立在生产型的发展模式之上,也就是通过生产林木,并对林木进行加工这种模式。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之下,必须转变发展模式,优化林业产业发展结构,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最大化利用林业资源,以环境促效益。
1 林业可持续发展概念
林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在林业现在良好的发展基础上,并且为将来林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以实现林业长期、稳定、良性的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可持续发展概念目前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将进一步被人们理解、认同。如果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抛开可持续发展的命题,或者单纯从革新林业技术的角度入手,不顾社会效益,将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森林是地球之肺,也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林业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预见,未来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以林业技术的推动,而林业技术利用得当,也必将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创新
2.1 林木遗传改良和无性系林业技术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林木遗传改良技术和无性系林业技术开始得到逐步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林木的繁殖、培育技术向遗传工程方面转变,基因技术也开始运用到了林木改良中。分子标记等先进的遗传改良技术的出现及发展为林木遗传改良和无性系林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生物技术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更多优质的林木资源将会得到开发,林业技术创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然,生物遗传方面的改良有可能也会导致基因突变等情况,因而有必要通过加强技术管制等措施,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2.2 林业监测技术创新
当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林业监测技术是航天遥感技术,以及GPS等高新技术。监测技术对林业资源进行实时的检测和管理。这一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林业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将会实现林业资源更加优化的配置,突出林业资源的系统性分配及合理化构建。随着林业产业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进一步的应用,林业监测技术的创新也有了相当的必要性。林业监测技术的创新需要从空间技术着手,并且对运算方式进行科学的升级,彻底改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实现对林业资源的集约型管理,产生林业规模经济。
3 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策略
3.1 着重发展林业高新技术
传统林业技术有点已经不符合可持续的发展原则。在生态经济的要求下,应当着重发展林业高新技术,以提高林木生长率,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要加强生物科技的研究,加大信息技术的创新,提高数字林业的运用程序,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实时动态监管。
3.2 加大林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林业技术人才是林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林业技术的发展需要依靠专门的人才来推动,林业技术未来的发展需要现在储备专门性的人才。因此,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的发展,不能够忽略了对林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不能够忽视了人才队伍的构建。当前,由于部分林业技术人才文化程度不高,数量也不够,制约了林业技术的发展创新。因此,有必要加大林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3.3 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林业产业升级
要大力提高大中型林业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政策性引导等方式促进这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技术改造。还要奖励各种规模的林业企业进行重组、并购,实现产业的规模化效应,以形成合力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实现林业产业的升级。同时,构建一整套规范的技术服务配套体系,让技术创新有规范可以依据,创建资源整合平台,进行集约化管理,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林业产业的升级。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林业技术创新有赖于发展模式及思路的转变。
4 结 论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是林业技术创新首要考虑的问题。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及冲突,这就需要林业政策制定者,林业企业的实施者,通过严谨科学的规划,找到林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提高林业技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升级,最终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林业机械;铸造技术;创新发展;研究
0 前沿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机械业正在飞速的发展着。而机械在林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便随而来的是林业机械的质量问题,往往一件林业机械使用的寿命很短,或者质量高的机械由于价格高而得不到更广泛的使用。那么如何铸造出高质量、低成本的可以大范围使用的林业机械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本文先是介绍了林业采伐和加工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然后介绍了目前我国的铸造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两者相结合着来探讨下我国林业机械铸造技术的改进方法。
1 我国的林业机械设备
在我国林业的机械设备大概可以分为六种:(1)营林机械:主要应用于人工林的更新,例如有割灌机、小型的集材柴油拖拉机,用于防治病虫害的高扬程喷雾机以及风力灭火机和相关的检测设备。(2)园林机械:用于城市园林绿化、草坪修剪的低噪音修剪机以及园林工艺等。(3)木材采运机械:采伐用高性能油锯、树枝收集以及木片加工机械。(4)实木加工及板式家具设备:通用木工机械例如四面刨、圆锯机等;板式家具设备:裁板锯、多孔钻等;地板块设备:地板块专用设备或用四面刨以及其他配套设备生产;集成材、指接设备:涂胶机、指接机等;另外还有细木工板设备、涂装设备、木材干燥机械、防腐处理设备以及弯曲木设备等。(5)人造板加工设备:胶合板生产设备:小径木旋切机以及表板、芯板拼板机、无卡轴旋切机;中密度纤维板设备以及定向刨花板、人造板二次加工贴面和模压刨花技术等等。(6)木工刀具、刃具以及小型手动工具:如钻头、气钉枪、手动砂轮工具等。
2 我国的铸造技术
2.1 我国铸造技术概况
我国铸件产量从2000年起超越美国已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的发达国家总体上铸造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原辅材料已形成系列化。在国内,铸造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是汽车、石化、钢铁、电力、造船、纺织、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基础,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机械装备中,铸件占整机重量的比例很高,内燃机占80%、拖拉机占50%80%、液压件、泵类机械占50%60%
2.2 铸造技术中存在我问题
2.2.1 工艺水平低,铸件质量差
加工余量大,铸件的能耗和原材料消耗严重,加工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大型铸件偏析和夹杂物缺陷严重. 铸件裂纹问题严重。设计不当,存在卷气、夹杂等缺陷,导致铸件出品率和合格率低。普通铸件的生产能力过剩,高精密铸件的制造依然困难,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仍依赖进口。计算机系统在机械铸造中得不到更好的应用。
2.2.2 能耗和原材料消耗高
我国每生产1吨合格铸铁件的能耗为550700公斤标准煤,国外为300400公斤标准煤,我国每生产1吨合格铸钢件的能耗为8001000公斤标准煤,国外为500800公斤标准煤。据统计,铸件生产过程中材料和能源的投入约占产值的55%70%。中国铸件毛重比国外平均高出10%20%,铸钢件工艺出品率平均为55%,国外可达70%。
2.2.3 环境污染严重、作业环境恶劣
在我国仅仅有少数的例如一汽、二汽等大型企业的生产设备精良、铸造技术先进、环保措施基本到位以外,多数铸造厂点生产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一般很少顾及环保问题。铸造生产中炉料、型砂、芯砂的运输、混砂、造型、制芯、烘烤、熔化、浇注、冷却、落砂、清理和后处理等工序,就其作业内容来讲是在机械振动和噪声中进行,有的还在高温(如熔化、浇注)中作业,有的产生刺激性气味,粉尘作业环境更是恶劣。说明我国铸造行业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采用高技术实现绿色铸造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2.2.4 人才短缺
人才短缺的主要表现有技术及管理人员数量偏少,分布不均,最少的工厂技术及管理仅占总职工人数的1.2%,最多的工厂占到32.3%,相差27倍之多,国企尤其是军工企业比例高。高级人才数量少。铸造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基本以中专、大专和本科生为主,特别是中专、大专生数量为多,研究生很少。新人才来源困难。很多高校在20世纪90年代后不再设置铸造专业,一些大中企业的厂办学校也有下降趋势,新人才的来源日益困难。
3 我国铸造未来的发展方向
3.1 加强对铸造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
加强铸造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铸造行业中许多金属材料都是通用的和关键的,因而应注重工艺研究和改进,同时又要加强材料工艺及计算机模拟等先进技术的采用以稳定产品质量。
3.2 开发环保型铸造原辅材料
建立新的与高密度粘土型砂相适应的原辅材料体系,根据不同合金、铸件特点、生产环境、开发不同品种的原砂、无污染的优质壳芯砂。
3.3 注重能源与环保立法
加大政策法规对这方面的限制力度,环保劳保的准入门槛也应升高,已有的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铸造厂点应关闭。
3.4 制定人才政策,加强技能培训
国家应从长远考虑,制定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政策。针对目前许多高校不设铸造专业的情况,可采取企业委托培养及厂校联合办学方式培养人,并且要特别重视对其计算机软件的培训。
3.5 自主创新
加大铸造企业的重组和结构调整,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地域化聚集,壮大龙头企业,使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集聚,实现基础配套、特殊工序装备、检测设备、信息网络、环保设施等资源共享。
4 结束语
林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是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是我国的林业机械技术还是铸造技术都面临着很大的漏洞问题,这需要我们工作人员及时的更正,才能够铸造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林业机械,为我国的林业和铸造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园林;人才培养;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221-01
“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了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和我院办学特色,本专业积极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园林专业职业岗位系列工作过程,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整合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重视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努力探索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加强课程实训等实践教学,重视社会实践,培养职业素养,打造专业技能,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
(1)组建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培养对象特点及社会、行业、企业用人单位需求,在专业调研基础上。组建了以武汉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总工为顾问,企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小组,经过充分论证,遵循理论“必需、够用”原则,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对2006、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课程删减、调整与整合等改革,如:根据专业对应舶职业岗位需求和培养规格,删除2006、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园林植物昆虫学》和《园林植物病理学》课程,将有关栽培养护的知识整合到《园林树木花卉》课程中;为体现“以园林植物为素材,规划设计的原理为基础,园林规划设计与工程管理为重点,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为特色”现代园林技术特色专业,将《园林植物学》72学时调整为36学时将《花卉学》、《园林树木学》整合为《园林树木花卉》;将《园林工程》调整为《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施工图设计》、《园林施工组织》三门课程;将本科色彩较浓、难度较大的《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调整为《园林制图》,体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的一致性;在满足现代生态城市建设对“绿色人才”要求的基础上,增设了《园林模型制作》、《园林建筑动画》等应用型特色课程。
(2)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的结合。针对我院园林技术培养规格的四个“一”,学生毕业后具有一定规模的园林绿化工程设计能力和园林苗木配植、养护管理以及园林施工能力;我们注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岗位能力,对于《园林植物学》、《园林花卉树木学》教学内容以植物、花卉、树木的识别和生态学特性为重点,结合地域特点重点介绍各类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应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同时适当介绍一些园林景观常见树木、花卉的管理与养护要求。使同学们真正懂得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地位,真正懂得什么是园林的美,真正懂得园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真正懂得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3)强化基本技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引导课程教学实践。针对职业岗位任务和“绿色人才”内涵的变化,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行业需求,紧跟时展脉搏。与职业资格认证接轨、融合。将基本技能的训练纳入课堂教学,对于《园林实用美术》《园林景观表现》《园林建筑设计初步》等职业基础课程,教学全部安排在实训室或户外进行,是讲练结合,讲评结合,重在训练,突出手绘技法,强化,职业基本技能;我们注意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引导、督导的结合,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教、学、做为一体。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等课程,将实际设计任务、工程项目为教学案例,将行业管理制度、行业规范与标准、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执行力等融入课程教学,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进行课程实训,营造职业氛围,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完成任务地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4)突出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充分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对于园林技术专业的大多数课程,我们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技术,采取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如为使《园林植物学》、《园林花卉树木学》课程有效进行认识实习、现场教学,给本专业学生每人颁发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出入证,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实践基地,自主开展实践学习。《植物造景》、《园林花卉树木学》等课程,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与现场教学结合,丰富的图片、现场的实物给人以深刻的感性认识,在强化记忆中掌握知识。《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园林规划设计》、《3D建模及效果图制作》,《园林建筑动画》,《园林施工图设计》等课程学生1人1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注重技能训练,强化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能力,突出园林技术与计算机紧密结合的特色,切实提高专业技能。
篇10
[关键词] 心肌梗死;参麦注射液;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 R542.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b)-068-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为了寻找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对我院2004~2006年无PTCA、溶栓适应证的AMI住院患者应用参麦、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佐治,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4例AMI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43~90岁,平均(69.3±3.8)岁,两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配对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54例AMI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30 ml,舒血宁注射液20 ml,分别溶于5%葡萄糖或0.9%氯化钠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后,改成口服药物治疗14 d;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即每天给予阿司匹林0.3 g,连用3 d后改成每天0.1 g口服,低分子肝素一支皮下注射,连用10 d,硝酸甘油10~15 mg于5%葡萄糖250 ml或0.9%氯化钠250 ml中静脉滴注或口服消心痛10 mg,3次/d,倍他乐克12.5 mg,2次/d,共4周。观察两组间的心功能、心律失常、心原性休克、血糖升高、肾功能异常、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脑梗死以及病死率的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具体结果见表1、表2。
3 讨论
大量研究证实,AMI患者早期药物溶栓和冠脉成形术疗法,可降低其病死率[1~3],然而对于延迟就诊无PTCA及溶栓适应证的AMI患者,应采取什么治疗措施,仍是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中的难题。在寻求安全、有效药物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将目光集中到中药上,大量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证实,采用中药制剂或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效果明确,且有效药物种类多,单一药物作用靶点广泛[4],临床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AMI曾有报道[5],但参麦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AMI,尚未见报道;根据中医“气行则血行”、“不通则痛”的理论,本研究联合应用参麦、舒血宁注射液治疗AMI患者,结果治疗组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3-297.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81-1391.
[3]胡升安,冯爱玲.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20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2(2):57.
[4]郝然,黄启福.参麦注射液对心肌细胞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C].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论文集.
[5]温爱萍,施陈刚.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6例[J].中国医师杂志,2001(1):221-222.
[6]郭莲怡,刘仁.参麦注射液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内皮功能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9):35-37.
[7]王一尘.银杏叶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J].上海医药,2006,27(8):35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