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证券投资分析范文

时间:2023-05-05 11:3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证券投资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司证券投资分析

篇1

(一)国外文献 从La Porta、Lopez-de-Silanes和Shleifer (1999) 证明当前股权结构中普遍存在的是大股东持股而不是Berle和Means(1932)所认为的分散持股以来,公司治理的焦点由第一类委托―问题转向第二类委托―问题,即从关注股东与经理的利益冲突转向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矛盾。但是,两类冲突总是并存的。事实上,作为解决第一类冲突问题方式之一的大股东持股又产生了第二类的委托―问题,即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吞与掠夺。对这一领域早期有影晌的研究是Gvrossman和Hart(1988),他们证明如果公司股权高度分散,小股东便会没有足够的激励来监管管理者。Shiefier和Shny(1997)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发现,在投资者保护较差的国家,集中的股权结构下,外部股东可以对管理层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和监管,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最成功的案例是德国模式,在德国,金融业混合经营,许多大公司的股东是银行,银行的介人提高了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德国的经验表明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利润越高。GordonVandSchm(2000)以对德国公司的研究得出相同的结论。LLSV(2000)发现各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集中程度、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股利政策以及外部融资途径存在巨大差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护投资者权益不被公司经理和控股股东剥夺的法律存在差异。LLSV研究结果也强调投资者保护与股权集中是现代公司治理的关键要素。LLSV的主要观点是:投资者保护好的国家,股权相对分散;投资者保护差的国家,股权比较集中。Boubakri等(2003)研究了投资者保护、所有权结构和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用1980年~1997年间私有化的26个新兴市场170个企业的数据作为样本,结果表明在私有化年间政府所有权比重下降很大,这些下降的所有权被当地机构、外国投资者和国内个人取得。在投资者保护较差的国家,所有权集中对企业业绩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所有者的身份对于企业业绩也很重要,当地机构和国内投资者是所有者时,企业业绩很好,所有权集中是这些国家公司治理的一个关键机制。而公司治理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投资者保护,MareoBecht等(2002)认为治理有助于解决分散投资者的集体行动问题,也有助于协调公司各种要求权持有者之间利益冲突。他们认为公司治理所处的一个两难困境是需要对大股东干预公司活动的行为进行管制以保护小投资者,但这样可能增强管理层的权利及其滥用权力的范围,尽管有限制滥用的可选择方法,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仍是个问题。Himmelberg等(2002)研究了投资者保护、所有权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投资者保护越差,公司内部所有权就越集中,而所有权越集中,所暗含的资本成本就越高,这在投资者保护差的国家里己得到验证。由于投资者保护较差提高了资本成本从而阻碍了国际间资本流动,而股权制衡理论根据普遍存在的多个大股东互相制衡的现象, 指出多个大股东的制衡在减少经理的私人收益的同时, 还有助于保护小股东的利益( Gomes和No2vaes, 2005) 。Modigliani 和Miller (1958) 的投资现金流理论,Jensen 和Meckling(1976)的契约理论,Grossman、Hart(1986)和Hart、Moore (1990)的财产权和剩余控制权理论可以看出,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公司治理对投资人权益的保护。Shleifer和Vishny(1997),La Porta 、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Vishny(1998;2000)的研究均表明,公司治理、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与地区的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并非股权分散,而是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并且Rajan(1992)、Weinstein&Yafeh(1994)、Franks&Mayer(1984)、Shleifer& Vishny(1997)、Pagano&Roell(1998)、Johnson&La Porta et al(2000)、Cheung& Chan(2004)等多人的研究均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在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的公司中,严重存在着控股股东或大股东恶意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Maury和Pajuste(2005)用芬兰的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检验得到相似的结论:大股东之间股权分布越均衡,企业的绩效越高。

(二)国内文献我国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王克敏、陈井勇将Beeker(1968)的“犯罪与惩罚”理论引人Jensen和Meekling(1976)的研究体系中,以此来分析所有权结构与投资者保护对管理者行为控制及企业价值的影响,通过模型证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所有权结构对管理者行为控制作用受到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影响但没有进行实证检脸。张人骥、刘春江(2005)对2000年公布的年报的991家沪、深上市A股公司,定义了基于股权结构的股东保护变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股东保护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股东保护好的情况下,现金持有相时较小,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以股权结构来量化投资者保护,首先就暗含了第一大股东的存在,是侵害了投资者的权益。虽然在我国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但事实上,股权结构影响投资者保护,但不一定侵害投资者的利益,每一家公司的具体情况不同,可能是为了提高公司的绩效而选择相应的股权结构与之配对,从而改善公司的经营效率,因此不能片面地把两者等同。张庆、孙容平、刘尚林(2006)以中小股东持股比例来代表其利益受保护状况,利用合成数据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效果较弱。但以持股比例来量化中小投资者的保护状况,在我国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下,代表性不够。虽然说持股比例少也代表投资者的控制权也少,但这并不能说明其权益就受到侵害。而且投资者的权益主要包括收益权和控制权,尤其对于大多数中小投资者,他们投资于公司并不是为了获得控制权,而是收益权。

从以上对国内文献的回顾可以看出,股权结构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确实存在,但实证研究较少,本文从股权制衡的角度,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检验。

二、研究设计

(一)假设提出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一方面解决了分散投资下的搭便车行为,大股东可以有效监督或者控制经理人行为,为全体股东创造价值,这是控制权带来的共享收益;但是另一方面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控股股东利益有着不同于外部投资者的私人利益,控股股东利用其手中的控制权侵占外部投资者利益,这是控制权带来的私人收益。

在股权集中的市场环境下,控股股东具有相对甚至绝对控股权,能够决定董事会构成及经理人选择,经理人通常来自控股股东或者和控股股东有密切关系的人员,控股股东意志可以直接体现在上市公司经营决策中。即使从外部市场上选择经理人,由于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同样可以很好地监督经理人的行为。在这一背景下,原先股权分散结构下投资者和经理人之间的问题变得不那么重要,而控股股东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问题成为公司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股权制衡是指控制权由几个大股东分享,通过内部牵制,使得任何一个股东都无法单独控制企业的决策,达到大股东互相监督的股权安排模式。若公司中引入多个大股东,由于其他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以及各个大股东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其他大股东就有动机和能力防止某一大股东的自利行为,从而间接地减轻了控股股东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侵害,保护了中小投资者。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权制衡与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程度负相关

(二)变量解释具体如下:

(1)被解释变量:TUNNEL1,反映投资者保护的变量,表示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程度。

(2)解释变量:SF,反映股权制衡程度。

(3)控制变量:SIZE,反映公司规模;LEVER,反映公司财务状况;LOSS、DELIST,反映财务状况和盈余管理;NO1S,反映公司治理;BH,虚拟变量,反映是否是B股和H股;SZ,虚拟变量,反映是否公司深圳上市;YEAR1和YEAR2是年度虚拟变量。变量定义见表1。

(三)样本选取本文样本数据全部来自CSMAR数据库,包括了2007年~200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剔除了金融行业和被ST的公司以及不同公司和数据不全的公司后的上市公司数据,共得到1203个样本观测值。采用Excel,Eview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实证分析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初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还比较低,均值仅为38.38%。这可能是我国大股东侵占行为较严重,对中小投资者保护力度不够的原因之一。

(二)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检验各投资者保护指标与股权制衡度的关系,本文构建如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TUNNEL1=C+a0SF+a1BH+a2SZ+a3LEVER+a4LOSS+a5DELIST+a6

SIZE+a7GROW+a8NO1S+a 9YEAR1+ a 10YEAR2

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表示股权制衡度的指标(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SF)与大股东对资金的占用指标TUNNEL1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即股权制衡度越高,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越少,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力度越大,从而验证了本文的假设。净利润指标代表公司是否亏损,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第一,存在着上市公司根据自己的利益,利用会计计量方法的变更等或采用不法手段调高或调低净利润的现象;第二,在我国信息披露法规还很不完善,监管力度也较弱,大股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信息的披露。因此侵占型关联交易较多的公司,更有可能存在着不披露,披露不及时或虚假披露的行为。公司发行的是否为B股或H股,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因为不管是B股H股,还是A股等,法律对中小股东的保护是相似的。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通过上文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上市公司引入多个大股东可以形成股东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由于其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大股东们会围绕着各自的利益相互博弈。博弈的结果可以阻止任何一个大股东利用控股权进行关联交易转移公司资产,或利用公司资产提供担保,进行融资的行为,从而使大股东利用中小投资者资金的难度增加。

(二)政策建议从本文得到的启示是:在公司治理中设置多个大股东,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可采用这种方式作为对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法律的有效补充。

参考文献:

篇2

关健词:证券投资实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将跨课程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和我校金融学院举办的炒股大赛,在教学过程中购买模拟交易软件,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具体的证券投资分析技禾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深化。

一、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实验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学生如果能在证券投资实验环境下接受证券投资理论教育,不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和把握相关证券投资实践,而且也能在实现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做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证券投资分析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比如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技术等。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综合应用的艺术。证券投资分析的目的就是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即通过对各种影响证券价格因素的分析,来判断证券价格的变化。但由于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繁多,而且在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证券投资分析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要求证券投资分析人员灵活地、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手段,来判断和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对证券分析技术的主观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的方法的不同,就可能会导致证券投资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技术是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础,而综合应用的艺术则更高一个层次。

二、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证券投资实验具有实习性、综合性、协同交互、时间集中、资源独享、实验过程与结果不确定、实验要求高等特点,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予以确定。

(一)两种实验倾向的侧重点和考查标准不一样

目前证券投资实验有两种不同的实验倾向,一种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上,通过实验来完成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实验的重点在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另一种则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上,即实验就是通过做模拟操作,给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让其模拟操作,重点在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上。

1.实验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技术,则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的掌握上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则在实验设计中要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熟练掌握上,而对证券投资分析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实验要求则相应降低。

2.考查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上,则实验结果的考查将会是证券投资分析的最终结果,即模拟投资的结果是底是亏、盈利或者亏损的数额是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则实验结果考察的目标则在于学生对各种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上,模拟投资的结果并不是考查学生实验效果或者学生实验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的着重点不同

在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将证券投资实验目的放在提高学生证券投资技巧或者综合应用上,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进行证券投资实验以前,大多数同学对证券投资的实际操作知之甚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所以,直接进人模拟投资分析过程,学生大多不能顺利地进行实验,甚至有同学连基本的交易信息都无法看懂,实验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达到。

对于初次接触到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很显然首先需要解决的间题不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综合应用的艺术问题,而应该是技术问题,即通过证券投资实验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在证券投资实验中,实验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原理、对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训练,巩固和应用各种证券投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间题的能力。

(三)分析软件花样众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

能熟练运用各种证券分析软件和交易系统,对于对于学生能够进人到正常的交易和分析过程至关重要,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过程,因为在证券投资课程学习中一般不会对基本的操作和交易信息做过多的介绍,所以,如果没有该过程的准备阶段,将会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无所适从。

(四)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验

在目前的证券投资实验中,技术分析往往被学生所推崇,但实验过程往往也会有问题出现,即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各种不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应用规则繁多,在现实操作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鉴别和运用。

基本分析方法部分的实验工作被忽视的部分的原因在于该部分的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收集历史数据相对比较困难,需要相应的其他统计分析技术才能完成这部分的实验。但这样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第一,实验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分析技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无事可做的局面。往往会流于形式地或者被动盯盘,时间长了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第二,忽视该部分的实验,无助于学生应用各种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可能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技术。

另外因为证券投资分析涉及宏观到微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证券投资分析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考察,这部分实验的缺失,将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以及投资者素质的逐步提高,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被市场所广泛接受,而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基本面的分析,即通过基本分析方法来判断大势,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个股。如果不对基本面进行分析,仅仅依靠消息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投资,如同打牌时不看牌,风险可想而知。

三、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在金融专业课程的教授中,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相呼应,及时进行证券投资实验。我认为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掌握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上。

(一)注重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的介绍与掌握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在该阶段的实验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首先由实验教师对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进行讲解,对分析软件交易信息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进行讲解,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分析软件的安装以及使用、主要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主要交易程序的掌握等。比如如何进人系统、如何看大势、大势的信息组成部分、个股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以及交易信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主的操作软件和熟悉一些基本交易信息。即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模拟交易软件,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了解证券交易行情显示各项指标,对证券交易产生感性认识。

(二)改进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技术分析实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一要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主要的分析技术手段的原理,特别是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的计算原理,只有掌握了各种分析手段的原理后才会明白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的趋势二是要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应用规则进行实际验证。该验证过程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分析方法极其重要,因为技术分析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在证券投资课程中虽然有老师已经讲解过,但学生根本没办法在短暂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不同的规则,而且各种规则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如何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验证。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必须设计好各种技术分析手段的实验内容和步骤,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自己去揣摩和摸索比如在让学生掌握原理的步骤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在学生对应用规则进行验证的时候,每个技术分析方法需要验证哪些内容,怎么去验证,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三)把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作为一个重点

在实验中进行基本分析的思路应该是,在基本分析技术

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宏观经济、行业以及个股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当前的形势如何,未来的经济政策的走势会怎么样,哪些行业值得投资,值得投资的行业里那些个股又具有投资价值。方法上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具体手段上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分析技术等。

参考文献

[1]王嘉,何海涛.对当前证券投资实验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2005.(5)

[2]胡嘉将.经济管理类实验特点分析[J]实脸室研究与探索,2006.(25)

[3]魏山城.任玉珍.韩书俭.改革实脸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实脸的兴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

篇3

    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企业课堂是指充分利用证券领域的企业资源,开展证券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等方面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体验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熟悉企业环境,让学生初步树立基本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法律规范意识,为实现由大学生向职业人转变做好前期体验。企业课堂教学内容构成的主要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课堂教学任务。金融与证券专业主要是培养掌握必备的金融基础理论和技术业务知识,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能从事各种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的大专层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依据金融证券专业基础技能的需求,选取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中技术分析和证券投资分析师的基本素质培养内容作为该课程主要的企业课堂教学任务。二是企业师资。企业课堂师资队伍的选择非常重要,企业课堂教师须具备企业专家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企业指导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授课能力。三是企业课堂的教学情景。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教学情景是企业教师实施企业课堂的主要任务之一。比如通过社会调查、小组讨论、证券交易模拟软件的实际操作训练情景,以完成实践任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投资操作中要求学生针对操作结果撰写投资分析报告。分析报告要综合分析影响投资的因素,根据自己的投资结果,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教师从分析报告中,可以发现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企业课堂教学管理

    在“企业课堂、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课堂不在学校,而是在企业里。学生在校外的安全及学习的管理应建立规范的程序,保障学生在企业里能更好的学习,遵守企业的制度。同时,学校和企业要做好教师的管理,加强教师教学管理。

    1.学校负责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学生尊敬合作单位的领导和员工,遵守合作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合作单位的合理指派和正常管理。如学生上课期间出现违法行为,学校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2.学校指派带队或巡视教师和证券公司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公司负责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和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协同学校负责学生学习工作期间的安全教育以及保护工作,提供学生在学习期间必要的操作工具。

    3.证券公司根据学习需要,推荐有经验的培训人员或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并书面通报学校;证券公司在学生学习期间,协同学校加强学生的管理教育,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发现问题,应及时通报学校,并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处理。

    4.企业课堂学习结束前,学生应向证券公司书面递交学习报告。学习期满后,证券公司须根据学生学习期间的表现,给出成绩评定。

    5.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倡和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企业教师应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明确每次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教研室要组织企业教师和校内专职教师定期进行集体备课,集体讨论教学内容,研究教学进程,安排练习和作业,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

    三、教学方法

    证券公司提供证券分析师和实训场地,与学校专业教师相结合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实施企业课堂教学。例如,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与国泰君安证券九江分公司合作建立的企业课堂,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证券公司的理财产品有机融合,以理财产品为载体,制定学习任务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一个真实完整的证券投资产品设计分析,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工学交替,促进了学生证券投资实际技能的提高。

    四、企业课堂的考核评价

    对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企业课堂效果进行评估应建立在评价考核体系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书、课堂、网络,而是整个实施企业课堂的过程。企业课堂的考核评价体系应全面,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必须做到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比如证券投资分析的模拟交易成绩可以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实践标准。

篇4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44-02

一、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要求

《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学、投资学等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包括基础知识模块、市场运行模块、投资分析模块、投资理论模块四大模块,主要内容涉及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运行、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证券价格评估、证券投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证券组合管理理论等。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掌握证券投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证券投资工具基础知识、证券市场价格指数、投资分析理论等;掌握基本的投资实践操作,了解国内外证券市场,具备理性的分析选择证券并进行投资的能力,能够提供基本的投资咨询服务等;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报告的撰写。

二、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更新滞后,跟不上证券市场的发展创新

现行的《证券投资学》教材大多数都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教材内容更新慢,缺乏最新的案例,教学内容各知识点没有根据当前证券市场的变化而及时更新。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上的新品种、新规则、新现象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也得到了强势发展,如金融制度、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更是具有更多新的内容需要更新和学习,如融资融券、开放式回购、中小板市场、新三板市场、熔断机制等。单纯的按照现行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讲授,已经严重脱离了市场,也不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要求。

(二)课程内容多,课时少,每个知识点没能深入展开

《证券投资学》课时涵盖的内容较多,课程包括基础知识模块、市场运行模块、投资分析模块、投资理论模块四大模块,而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时安排一般为48课时,要完整讲授完所有的课程内容,还有安排一定课时的实践操作,很多内容的讲授都不能深入展开,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学习只能停留在基础层面。

(三)理论知识讲授比重过大,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没有真正的得到重视,实际教学中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知识讲授的比重占大多数,或者全部都是理论教学,学生实践环节较少或者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听课觉得理论抽象、难以理解,就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整门课程学习下来,只掌握理论知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少,甚至有些高校没有安排有实训课时;一方面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较高,使各高校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开展实践教学;另一方面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自身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较好的开展实践教学。

(四)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式单一

因教学条件有限,大多数教师授课过程基本上是“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严重缺少模拟演示、模拟交易等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学生不能很好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另《证券投资学》的考核方式单一,还是以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为主,加上平时成绩(占30%),最后得出综合成绩。考核体系没有凸显出对实践环节的考评,或者只是隐含在平时成绩里,使得老师和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不够。

(五)实训室建设落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薄弱

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配备齐全的证券模拟实训室,教师只能在普通多媒体教室上实训课,或者在计算机房使用一些交易软件模拟交易,且交易软件更新缓慢,教师无法向学生演示大盘和个股的实时行情,学生也就无法通过模拟交易了解证券投资的整个流程和实际操作过程。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薄弱,或者校外实训基地没有真正派上用场,学生学了理论知识后,没能理論联系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毕业后没法直接上岗,也就脱离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建议

(一)根据现阶段证券市场的发展完善教学内容

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应选择案例丰富、实践性强的教材。但相对于证券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教材一般都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关注证券市场的最新变化,把刚刚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典型案例引入课堂,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注重突出重难点,合理分配课时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合理分配课时,突出课程重难点,国内《证券投资学》教学大纲一般的授课内容包括证券投资基础知识、证券市场运行、证券投资分析和投资理论四大模块。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证券投资基础知识模块里如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期权、期货应设为重点内容;证券市场运行模块重点讲解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价格与价格指数;证券投资分析模块里如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证券价格评估是重点内容,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因为后续课程还会继续学习,所以可以以了解为主;投资理论要重点讲授证券组合理论,因为在投资理论里,证券组合理论是应用最为广泛和有效的投资理论。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1.运用案例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的典型案例,将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当今证券市场发生的现实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

教师和学生要时时关注证券市场动态、关注经济热点,在课堂上,由老师提出热点问题,启发学生参与分析,发表个人观点。通过课堂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养成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习惯。

3.模拟教学

在教學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老师向每组提供一笔虚拟资金,开设一个虚拟证券账户,利用实践课时及课外时间,根据我国证券交易所(上海、深圳)的实时行情进行模拟交易。学生在模拟投资过程中,学生可分工合作,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分析讨论,最后根据各小组的投资过程及投资业绩完成一份投资分析报告,这种方式模仿了职场上的团队建设形式,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实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及职业能力。

(四)探索适应应用型本科的课程考评体系

改革《证券投资学》的课程考评体系,实行全面考核,对学生的理论、实践、平时表现进行综合考评。首先,理论部分考核的改革,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试卷的出题以主观分析题为主,考查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其次,实践部分考核的改革,结合学生模拟炒股的交易业绩考核学生模拟操作的能力,占比30%-40%。然后,平时成绩考核的改革,平时成绩考核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问答、到课率、作业质量等考核内容构成,五项成绩占总成绩的20%-30%。这样就可以在综合考评中体现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五)强化实践教学,培养或引进双师型教师

证券投资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是进行理论讲授,学生是无法深入掌握证券投资操作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举办的模拟炒股大赛,安排学生到实训室上课,利用模拟软件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融入到投资环境中,以投资者的角色进行学习肯定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是课程知识的应用和巩固,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加强实践教学,需要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学校应支持教师定期到相关单位进修培训,如到证券公司参加实际工作,了解证券业的最新知识;或者引进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提高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社会适应性。

(六)加强实训室建设,发展校外实训基地

强化《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证券投资学相关的软件和硬件支持,学院应模拟证券投资环境,加强实训室建设,完善实训设备,更新证券模拟交易软件。另大力发展和充分利用用校外实训基地,如与证券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在教学过程中,分批次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校外实践,学生可以通过证券公司的业务环境,在真实的实训平台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有教师和实训基地工作人员参与理论与实践指导,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从业技能。

四、总结

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当今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要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证券投资应用型本科人才,只能加快加重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合理安排重难点理论内容,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改革考评方式,实施规范性实践模拟操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证券投资基本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进行投资分析与实际操作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桂贤,陈晓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证券投资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6(22) 

[2]顾亚芳.《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策略探讨[J].才智2011(31) 

[3]孔立平.高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01) 

[4]岳福琴.《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浅议[J].中国证券期货2012(03) 

[5]王玉霞.《证券投资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6]陈尊厚,胡继成.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投资学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15(09) 

[7]李慧.应用型本科高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7) 

篇5

关键词:证券分析师 服务定位 利益冲突管理

证券分析师是资本市场中的重要角色,不仅对证券商(投资银行)的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而且有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引导理性投资理念、促进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增加市场透明度和效率。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成长,证券分析师的作用与日俱增,但负面报道和质疑之声也在增多,迫切需要理清各方对证券分析师服务定位及行为管理等方面的若干模糊认识。

证券分析师角色的界定

(一)“卖方”分析师与“买方”分析师的区分

基于所在金融机构的性质和类别,一般分为“卖方分析师”和“买方分析师”。典型“卖方”是指向市场提供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证券商(投资银行);典型“买方”是指买入投资产品的共同基金、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卖方分析师”一般指证券商(投资银行)所雇用的分析师,“买方分析师”指共同基金等买方机构所雇用的分析师。

卖方分析师的研究成果体现为研究报告,由所在机构提供或给客户使用;而买方分析师的研究成果由所在机构自用、不与他人分享,不涉及其他投资者的利益问题。这种功能差异导致卖方分析师的市场影响力要远大于买方分析师。市场所称“证券分析师”一般指“卖方分析师”。

(二)监管规则对证券分析师的关注

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规则中使用了“投资分析师”、“证券分析师”、“投资研究”、“证券研究报告”等多种称谓,但各国家和地区的证券监管规则从保护投资者利益出发,不约而同地关注卖方分析师及研究报告行为,其界定的角色和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均是规范“卖方分析师”及其“卖方研究活动”。其中,英国和中国境内市场相关监管规则中提出“研究成果向客户”,中国香港地区相关行为准则排除“公司内部使用但不分发给客户情形”,明确排除了买方分析师和买方研究活动。具体地说:

美国相关监管规则将“研究分析师”界定为“准备研究报告实质内容的人员及其辅助人员”,将“研究报告”界定为“包含对具体公司或权益证券的分析意见以及支持某一投资结论的合理信息的任何书面或电子交流文件”。

英国相关监管细则将“投资研究”定义为“以明示或暗示方式对金融工具及其发行人提出投资策略建议,并向客户的行为”,相关从业人员称为“研究分析师”。

中国香港地区相关行为准则将“投资分析师”界定为,“一家公司所雇用的准备或投资研究的人,但不包括证券交易或经纪服务中附带提供投资建议或观点的人、研究目的仅为公司内部使用但不分发给客户的人以及一对一提供投资建议的人”;将“投资研究”界定为,包含证券投资分析结论、对影响未来证券价格走势因素作出的分析(但不包括对宏观经济或战略问题的分析)或者基于有关投资分析提出的建议或观点内容的文件。

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相关行为准则将“卖方分析师”界定为“全方位服务投资公司(如证券经纪交易商和投资银行)的研究部门雇用的分析师”。

中国证监会《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将“证券研究报告”界定为,“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客户的行为”。“在的证券研究报告上署名的人员,应当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分析师”。

证券分析师的服务定位

证券分析师及研究报告是服务和维护机构投资者的基本手段和内容。证券分析师通过搜集和整理宏观经济、行业以及上市公司经营和财务数据等信息,分析影响证券价格变动的因素,对上市公司盈利状况进行预测,提出证券估值和投资分析意见,为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这种服务定位是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和机构投资者成长而自发形成的。

篇6

【关键词】高职证券投资 模拟交易教学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教学目的

(1)课程设置的目的。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规范,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日益显现,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支点,是金融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本课程是为了培养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全面了解证券投资及市场的基础知识、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正确进行投资决策的现财能手。使该课程能够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能和本领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

(2)课程教学目的。通过课程的学习,按照公司管理的职业工作实际要求,结合现有的条件,要求学生从市场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来进行实践教学,预期效果能实现独立自主的分析市场能力并能较准确的判断市场的波动,并能够进行股票、债券、期货等相关金融证券的投资和融资业务。

二、以培养有理论、懂管理、会实践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来进行教学改革

(1)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以增强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2)课程教学改革后的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基本技能要求。 证券投资是一个理论丰富、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对相关理论的教授只是其一,还必须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结合我国特殊国情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运作及改革方向,了解证券业的业务流程和实际工作的特点,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其实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只是知识能力的要求。而技能的要求则是必须能独立进行金融市场的分析判断,对金融市场的波动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最终能进行股票、债券、期货等相关金融证券的投资和融资业务,以及相关的资本运作。

(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课程的组织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教师以案例分析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与实践。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校园网全覆盖,每个教室网络教学设施一流,为通过证券实时交易平台进行讲授课程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首先要运用多媒体课件、VCD录像等现代教育手段开展互动式教学,不断吸收国内外证券投资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阐释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同时立足中国和湖南资本市场,通过案例等分析讨论,突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提供金融实验室开展证券模拟投资大赛,锻炼学生的投资分析能力与心理素质,同时使学生在学校就能进行证券投资活动;最后,还可利用多家证券公司营业部等实习基地,通过与专业投资人士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市场的理解。

(4)实验实训实习教学的内容。①理论课比重:30%----40%;②实践课比重: 60%----70%;③具体内容

三、以证券投资学模拟交易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改革

证券投资模拟交易教学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行情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分析和判断,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现代化的技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学手段,网上实时行情和资讯在课堂上的展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这门课程在课堂上的生动效果。

首先,学院要组织专业教学团队编制的《证券投资学实验指导书》,用来界定证券实验模拟投资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①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性质、实验目的与实验的基本内容;②行情阅读与股票分析软件的使用,主要介绍行情阅读的各类指标与方法,世华财讯行情分析系统、恒泰证券分析系统的学习与使用;③证券交易模拟,这部分安排五大实验,包括证券交易模拟实验、K线及K线组合分析实验、形态分析实验、技术指标分析实验、综合分析实验。

其次,要解决教学案例的连续性和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问题。证券市场是变幻无穷的,每天的行情数据时刻变化,因此,金融实验室要全程跟踪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股票。保障学生面对的就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资本市场,而通过互联网,课堂上随时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证券、期货、外汇等市场行情。

再次,通过对所选择跟踪的证券的价格和价值的对比,认识价格的市场特性。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涵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内容。由于课时有限,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进行尝试和验证,只能选取个别重点内容进行验证性试验。债券的价值验证比较直观,通过验证,要让学生把握各种因素对于债券价格的影响。

然后,结合实盘讲评。这里的讲评主要由学生完成,是实盘案例在课堂以外的延伸,是强化实盘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分析部分和技术分析部分的专门讨论课以及市场热点的临时性评论。技术保障就是使得每个学生通过模拟交易,在交易帐户上的盈亏变化将综合反映学生的操盘能力,而这种操盘能力是学生在运用书本基础知识上的综合表现。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演示教学法;证券投资学;理论教学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金融证券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证券投资理财知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这些需求推动了《证券投资学》理论与实践的大发展,也使这门课程成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和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选修课。诸多教师同行已经就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多方研究论证。笔者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仅就如何应用演示法进行《证券投资学》课堂理论教学,谈一点心得体会。

1.演示教学法的含义及其在《证券投资学》理论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1 演示教学法的含义

演示教学法即教师借助某种道具或多媒体,把生活中一些具体事例通过简单明了的演示方法展示给学生,从而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原理简明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原理的认识和理解。演示教学法直观、鲜明、生动、真实,集合了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的诸多优点。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寓学于乐、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很有帮助,因此在物理、化学、体育、信息等学科教学上被广泛采用。它同样也可以适用于《证券投资学》的课堂理论教学。

1.2 演示法在《证券投资学》理论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金融学专业课,其教学内容包括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如CAPM模型)、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一些技术分析工具的使用与理解(如K线及其组合分析、波浪理论、KDJ、RSI、PSY等技术分析指标的应用)等等。对于没有股票、期货等证券投资实战经验的大多数本科学生来说,很抽象很难理解,而他们对这些知识又有很强的求知欲。

我们当前使用的PPT教学软件信息容量相对有限,其教学内容、信息多是静态的、过去式的,与证券投资实时、动态的特征很不相适应。这使得传统的《证券投资学》PPT教学法很难摆脱灌输式教学的厄运,教学内容还是理论对理论,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佳,还可能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演示教学法则是通过证券公司的网上交易系统,把实时的股票、期货行情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涨跌、盈亏一目了然。教师再把本课程的相关知识点逐一落实在当前的行情中进行讲解,给学生演示银证转账、选股择时、委托下单、操作查询、投资分析查看等交易流程,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根据笔者本人的教学经验看,演示教学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与单一的PPT教学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经管类专业报名参加证券、期货、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很多,《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实际上也是一项职业技能培训。从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的角度看,这门课程的教学应更多的引入职业培训的教学元素,应更多的侧重于实践、使理论具体化,而演示教学法则很好的适应了这些要求。同时,由于经费原因,许多高校不具备建设金融模拟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则教师的演示法教学就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应该进行广泛的推广。

2.《证券投资学》采取演示法教学应具备的软硬件条件

演示法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对授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对课堂教学所需的多媒体、网络、模拟软件等软硬件条件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还要对课堂的节奏、场景、气氛进行系统的安排、设计和把握,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1 提高授课教师在证券投资上的实战经验

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没有证券投资(如炒股)实战经历的授课教师,是很难上好这门课的,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在早期学院式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的学习实践大多在学校完成,这使得许多老师在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实战经验却不足。受证券投资高风险、以及资金、时间、个人兴趣等因素的影响,有些《证券投资学》的授课教师甚至连炒股的经历都没有,或参与很少,这必然会影响演示法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解释PSY(心理线)技术指标的运用法则时,教科书上的理论解释是PSY指标在25-75之间为常态分布;>75时进入超买区,应提高警惕,少买多卖;<25时进入超卖区,是很好的买入时机。但这种解释很显然不适合实战投资中风格不同的投资者,会对他们形成误导,因为PSY指标也反映了整个市场或某只股票某一时点的人气状况。有长期实战经验的教师在解释这个技术指标会这么说,PSY指标>75时,虽然进入了超买的高风险区,但也反映了该股现阶段人气旺,所以也存在短线的投机机会,适合于习惯快进快出的短线投资者;而当PSY指标<25时,虽然进入超卖的低风险区,但缺乏人气,短线机会不大,只适合耐得住寂寞的中长线投资者。授课老师还可通过实时行情系统,选择若干只股票的PSY指标及其对应的股价和趋势来验证他的观点。显然后一种的解释与演示,比前一种干巴巴理论讲解的效果要好的多,而只有有着长期实战经历的老师才具备这种能力。

所以,授课教师有无证券投资的实战经验,对于本学科演示法教学的展开很重要。要提高老师的实战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授课教师要有意识的去“炒股”,去研究股票、研究投资。这不仅是老师个人的投资理财行为,也是搞好《证券投资学》演示法教学的前提和关键;二是“走出去”策略,学校可以讲一些青年教师送到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实践性学习,使其在较短时间里完成理论与实务的对接;使用证券投资模拟软件进行课堂教学的学校,要对授课老师进行前期的软件使用培训。

2.2 为授课老师提供流畅的网络环境

在《证券投资学》课堂理论教学中,演示法教学所需的道具主要是畅通的网络环境、证券公司的网上交易系统或证券交易模拟软件、以及多媒体教学平台。其中,畅通的网络环境最重要。如果上课用电脑不联网,则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网上交易系统无法下载,股票、期货等实时行情就没法向学生展示,投资交易模拟、投资分析演示也就没法进行。多媒体的教学平台目前国内的所有高校都已具备,而金融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和相关的证券交易模拟软件,由于其高昂的建设费用,许多院系望而却步,这更需要为授课老师提供成本低廉的教学网络环境。

3.《证券投资学》演示法教学的具体内容

演示法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让学生能直观的了解证券投资交易的一般流程,掌握基本的交易规则和买卖技巧;二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证券投资分析的重要性,培养其通过有效的投资分析去把握短期买卖时机和股市中长期发展趋势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风险和风险管理的意识,以及其对资本市场的敬畏心理,使其未来从事该职业或个人理财时少走弯路。因此,结合《证券投资学》课堂演示法教学的目的,根据该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际运用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演示法教学。

3.1 证券交易的演示

下载证券公司网上交易系统,授课教师可专门为教学开一个证券账户并存入少量资金,以满足教学演示的需要。然后通过该账户进行各种交易操作的演示,让学生熟悉证券交易从开户、委托、竞价成交、清算交割到过户的整个流程,熟悉交易过程中的各种费用,了解现阶段国内证券市场已经提供的证券种类、交易品种以及它们的盈利模式(如权证、融资融券、股指期货、ETF基金、债券等),熟练掌握各种证券的交易方式和买卖技巧。

3.2 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法的演示

通常所说的证券投资分析,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投资者,不外乎是基本面分析与技术面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分析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两种:(1)基本分析法;(2)技术分析法。基本面分析法的演示,侧重于提高学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敏感性,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来把握证券市场未来中长期的发展趋势。同时,课堂基本面分析演示的目的还在于提高学生的行业敏感性和对上市公司微观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要让学生观察在学习期内宏观、行业、公司这三方面因素发生变化时,大盘和个股的变化。特别关注国家重大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利率、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根据经济、行业发展的周期性变化和我国浓厚的区域经济特征,来掌握证券市场的板块轮动效应,及时把握当前市场的热点行业和热点区域;使学生学会通过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人力资源、高管素质、创新能力、分红能力等基本信息,来选择个股并判断其走势。

3.3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法的演示

技术分析法是根据股票市场的当前行为或过去循环的轨迹来分析股票价格未来变动趋势的方法。它实际上是趋势分析和经验分析法的综合体。该分析法课堂演示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识别、运用主要的技术分析图形(如K线及其组合、各种整理和反转形态)、技术指标,掌握看盘技巧,能对个股或大盘的短期行情做出基本判断。例如波浪理论的技术分析演示,教师可调出上证指数2005年6月998.23点―2007年7月6124.03点―2008年9月1664.93点的K线图,这一阶段的大盘走势就较充分的显示了证券市场中长期走势八浪循环的特点。

《证券投资学》演示法教学的具体内容还有很多,如风险管理的演示、组合投资的演示等等。授课老师应根据金融证券市场不断发展、金融理论、工具不断创新的需要,经常性的调整和更新课堂演示的对象与内容,设计出更为合理的课堂演示过程。当然,演示教学法只是《证券投资学》多元教学方法中的其中一个,要充分发挥其在课堂理论教学中的优越性,还需要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的很好配合,还需要教师同仁的继续实践、创新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霍文文.证券投资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焦霖,焦萍.关于模拟股市教学法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管理观察,2009(1).

[3]于丽红,兰庆高.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4]梁朝晖.关于《证券投资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篇8

那么怎样提高证券投资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是金融教学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从事《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老师大多习惯于“填鸭式”的课堂知识性的介绍和理论性的概括,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涉及的理论较多,如果纯粹讲授理论显得晦涩难懂且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因此,对于证券投资理论的教学,我们都知道只有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在高职院校担任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要以要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主,必须从教学方法着手进行改革,以逐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建设重点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我们知道理论知识是形成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基础。能力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才能形成。因此学生们首要任务是要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以后的实践课程做准备。有些人提出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减少理论课程的学习,我认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没有根基的房子稳固吗?只不过是我们没有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直接删除或者减免的话,一方面把技能的根基删除掉了,另一方面学生考取执业资格证的知识哪里来?我们应该知道现在的职业资格证还是注重对基础理论的考核!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掌握理论那就要看教师们如何对教学设计规划了。

《证券投资学》课程从理论上阐述了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揭示了证券市场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财政、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包括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证券投资技术面分析、投资组合的管理和市场监管等五大方面,涉及到了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市场学、管理学及其他众多学科内容。因此,该课程先行的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理论抽象,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另一方面,该课程基础知识部分概念多,其中的专有名词更多,教师在讲授时要遵循习惯称谓和用法,又要将学生不熟悉的概念解释清楚,在之后的实践部分要不断重复基础知识部分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运用。

我们都知道证券投资本身实践性比较强,如果按照教材照本宣科,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的同时而在实践中又取得成效?那就一定要让学生对这么课程产生兴趣。这就是我要说的实践教学。

在整个证券投资实践教学里面,我认为最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和模拟交易教学二部分。

第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证券投资的教学中,结合教学重点,通过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原理简单化,充分开展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案例、通过案例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设计案例的展示,如何提出思考问题、开展小组讨论这些,都是证券投资学中案例教学中应反复思考的问题。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述某一理论时,增加案例,利用近期涉及该理论的现实问题为学生讲解。教师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结合的讲解方式,实际上有利于将深奥的理论变成学生可以直接理解的现实,降低了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难度。学生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他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同时提高了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比如:利用相关软件对学生进行证券投资基本分析的案例教学。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是指根据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及投资学等学科的研究及其基本原理,通过对决定证券投资价格的基本要素如宏观经济指标、经济政策、行业发展和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评估证券的合理价位,从而提出相应投资建议的证券投资分析方法。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证券投资基本分析的三个层面: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经济分析、微观经济分析引导学生探讨在当前状况下投资哪类、哪只股票是比较合适的。先要问一系列的问题如: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如何?哪个行业在这样一个宏观环境中属于优势行业?在这个行业中哪个企业是龙头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较大作用?然后从相关软件中查找需要数据,分别对各层次进行分析,最后选出具体的投资对象。经过这样的案例讲解,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样来选择投资的对象。

对于技术分析法涉及大量的指标分析和图形分析K线图、形态分析、缺口理论、移动平均线分析、成交量分析等,若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得现场设计黑板,描画技术图形,列举证券投资实例,还要通过观色、个别提问方式从学生那里获取反馈信息。课堂时间里有效利用率比较低,原本有趣的知识在学生看来也索然无味。如果通过多媒体创作手段,可以将以上理论结合市场形态中的实际材料案例,用立体的图表编写出来形象生动的图形。例如,用MicrosoftPowerpoint和Authorware绘制出K线以及各种K线图组合,通过大小、形状、色彩、修饰等属性来突出关键图形和指标,同时利用PPT的动画演示,形象地讲解移动平均线法则;运用动画技术,贴切、生动地向学生们展示出股票交易的全过程,加强学生们的直观感受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二:模拟交易教学

对于证券投资学模拟交易教学是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行情的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的内容进行大体上的模拟分析和判断,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全程跟踪大盘指标 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股票,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案例的连续性和让学生联系实际更好的活学活用。证券市场是变化莫测的,证券投资者面对的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资本市场,通过链接互联网,课堂上随时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股票、期货、外汇等市场行情。

总结自己这几年教学的经验,深知这门课程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必须得让学生掌握。如果大量枯燥的理论知识“一锅灌”的话,不能很好地与实践动手操作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打折扣甚至厌学这门课程,教学效果肯定不会达到理想状态。但又不能将其和其他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如计算机教学中常用的“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死抄照搬”地套用在证券投资的课程教学上来,为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身处证券市场中,切身体会股票市场中的风险与成功的感受。

每个学生通过模拟交易,在交易帐户上的盈亏将综合反映学生的操盘能力和水平,这种操盘能力是学生在运用书本基础知识上的综合表现。

通过学生自己所选择或跟踪的证券的价格和价值的对比,认识价格的市场特性。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涵盖一些有价证券如: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内容。由于课时的(下转第27页)(上接第120页)有限,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进行尝试和验证的,只能选取个别特例重点内容进行验证。比如:债券的价值验证比较直观,通过验证,要让学生把握和了解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

结合热点实盘讲评。这里的讲评主要由学生完成,是强化实盘教学效果的延伸。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面分析部分和技术面分析部分的专门讨论课以及市场热点的临时性评论。

加强实验课及模拟教学的分量。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学院有着完备的金融证券类实验室,准备在今年投入使用,让学生通过一人一机的证券投资模拟操作,给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的操作环境,让学生熟悉证券投资的整个过程,增强学生的实际操盘能力,让学生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交易系统来熟悉操作要领。通过证券模拟实验,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度, 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 将课程的一些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达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从而使知识的传授更加具有应对性。为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性,也为了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证券投资学课程讲到一定阶段时,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上的专业竞赛,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或以我们学院为主举办炒股大赛等,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 也能够较好的掌握相应的证券投资分析技能,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同时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并且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这门课程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孔立平.高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

[2] 徐伟东.证券投资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篇9

[关键词] 证券投资 市盈率 净现值 动态市盈率

一、引言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购买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及其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以市盈率的高低来评价证券市场或股票的投资价值,是证券投资分析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尤其对长期战略投资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其收益通常是在投资若干年之后,对投资效益进行评价应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在投资经济学中被称为动态评价方法。净现值(NPV)是将投资项目在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间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基年的现金之和。净现值大于零,表明收益率超过基准收益率,项目可行;在多个项目进行比选时,净现值最大的项目,其收益率最高,在经济评价中是优先选择的项目。本文将这一方法应用到证券投资市场,提出了基于净现值法的动态市盈率(DPER)概念,建立了计算模型,可作为证券投资的评价指标。

二、 静态市盈率概念及其局限性

1.静态市盈率

人们通常所说的市盈率即市价盈利比率(PER或P/E),是指证券市场价格指数(或证券价格)与其上年每股盈利的比值。根据使用对象不同,市盈率又可分为总体市盈率和股票市盈率。

(1)总体市盈率是用证券市场的总市值和上市公司的即期总税后利润加权平均的比值,常用总市值与其即期总收益的加权平均。这一指标反映了证券市场总的“资本凭证价格比率”,可对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和所蕴藏风险作出适当的评价。

(2)股票市盈率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值。设股票上年的每股收益为E0,市场价格为P,则其静态市盈率为:

(1)

如果年平均每股盈利保持不变,把历年盈利全部用于派发股息,需要20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不考虑公司的成长性和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等因素),即可理解为静态投资回收期。这一指标表明了投资在多长时间内能收回成本,它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属于经济效益评价的静态评价指标,我们将其称为静态市盈率。市盈率越低,投资回收期越短,说明回报率越高,选择市盈率低的股票进行投资曾一度成为市场的共识。因此,静态市盈率是考察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

2.静态市盈率的局限性

静态市盈率计算简单,使用方便。因此,它在证券市场上成为广大投资者使用最普遍的一个指标。但是,静态市盈率概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由于市盈率概念的每股收益以上年实现的每股税后利润计算,采用的是历史数据,表明的是过去的事实;也有人提出以本年度预期的每股税后利润计算,但通常预测值与实际值有一定的误差,导致市盈率出现误差。

(2)静态市盈率的大小不能正确反映上市公司的发展情况。静态市盈率蕴涵着一个基本假设,即未来若干年内股票的每股收益不变,这是不可能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成长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有些企业经营不善,甚至连续3年亏损被摘牌的上市公司也不乏其例。

(3)利率也是影响市盈率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市场利率高,储蓄将吸引大量的资金,必将影响证券市场,反之亦然。由于静态市盈率没有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从投资的角度看没有充分反映资金的使用效益,这就大大降低了投资分析的可靠性。

三、动态市盈率

1.净现值

净现值(NPV)是项目投资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值。在投资项目评价中,NPV≥0方案可行;NPV<0方案不可行;净现值均>0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由于净现值指标反映了投资项目的获利能力,而且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和全过程的净现金流量,体现了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的统一,因此,净现值法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科学方法。

2.动态市盈率

证券投资是狭义的投资,是通过购买有价证券获得收益的行为。对证券市场或股票,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建立在企业成长性基础上的投资回收期,我们称为动态市盈率(DPER)。

3. 动态市盈率模型

为了计算动态市盈率,本文以股票为例,建立动态市盈率模型,求解模型即得动态市盈率。

(1)年增长率固定的动态市盈率。设股票基年的每股盈利,年平均增长率为,则第t年的预期盈利为,公司盈利的支付比率为,市场价格为P,市场利率为,静态市盈率 ,至第n年的收益之和的净现值为:

(2)

成熟的证券市场具有有效性,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的可以得到的信息,有效市场下证券价格是理性的,最终表现为对未来总收益的预期:,则得动态市盈率为:

(3)

(2)年增长率不同的动态市盈率。事实上,企业的成长性与企业所处发展时期有关。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增长率,设第t年的增长率为,收益为:,至第n年收益的净现值之和为:

(4)

从而有:

(5)

式中:P为股票市场价格;为股票基年的每股盈利;为第t年的增长率;为静态市盈率;为公司盈利支付比率;为市场利率;(5)式解出的n为包含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动态市盈率。

(3)包含利率的动态市盈率。事实上,企业的净现金流量还与利率有关。设在未来年份各年的利率为,上市公司年增长率为 ,则有:

(6)

动态市盈率可由下式解出的n确定:

(7)

由于(7)式中的为未来年份的利率,对其进行准确预测是困难的,但该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四、实例分析

假设某股票基年收益E0=0.50元/股,市场价格为p=10元。

(1)静态市盈率为20(倍)。

(2)年增长率固定的动态市盈率。设公司的年平均增长率,设,按(3)式计算的动态市盈率结果如表1所示。

这表明,静态市盈率为20倍的股票,若年平均增长率为10%,其动态市盈率仅为13.9倍;若年平均增长率为20%,其动态市盈率仅为9.4倍;若年平均增长率为50%,其动态市盈率仅为5.5倍;若年平均增长率为100%,其动态市盈率仅为3.65倍。由此也可以解释,在证券市场上缺乏成长性的股票,即使其静态市盈率在20以下也常常无人问津;对于具有高成长性的绩优股,即使静态市盈率达到近百倍的股票,也常受到人们追捧。因此,追求成长性是证券投资的永恒主题。

(2)年增长率不同的动态市盈率。上市公司各年具有不同的成长性,比如发展的初期,前4年的年增长率不断递增,之后趋缓,不妨假设年增长率分别为:10%,20%,50%,50%,20%,10%,0,…,0。如果,可使用(5)式确定动态市盈率,如表2所示。

由表2的最后一行可知,至第9年的静态市盈率已达到20倍,因此动态市盈率仅为9倍。

五、结论

正确理解市盈率是分析证券投资市场和确定投资组合的基础。从投资的角度看,市盈率越小的股票投资价值越大,持股的风险越小,反之亦然。但人们发现,市场并没有按照这一原则行事,有时高市盈率的股票往往会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低市盈率的股票反而无人问津。这其中固然有些是市场过度投机因素所致,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其合理性,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影响股票市盈率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市盈率与其成长性成反比,增长速度越快,动态市盈率应越低。动态市盈率揭示了企业业绩增长和发展的动态变化,比静态市盈率更具分析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海明,王燕:投资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 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统计方法; 证券投资 ;应用

证券市场具有风险性和波动性,各种外界条件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对证券市场的行情造成影响,因此证券投资活动是收益和风险并存的一种经济活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证券投资是市场的行情瞬息万变,因此,统计方法的引入对于提高证券投资决策的准确性来说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一、统计方法在证券投资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将证券投资风险分为以下两个类别: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统计方法的引用一般也从这两个方面对证券投资活动进行作用。1.系统风险。系统风险,顾名思义就是和整个证券投资市场有密切关系的,这种市场风险是固有的,不可更改的,通常是由于某种不可抗力引起的市场证券价格变动,这种因素可能是国家进行的某项宏观调控经济的政策,也可能是国家为了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而颁布的某项法律法规,这些都有可能从根本上引起证券投资市场的行情变动。统计方法和模型的使用能够帮助投资者看清证券投资的大形势,避免投资者因选错方向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投资失误,虽然不能够完全避免系统风险的负面影响,但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工作。通过统计方法的引入和使用,就能利用统计模型很好地进行投资方案的选择和判断,尽量减小系统风险带来的损失,提供最优的选择方案借鉴。2.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影响部分企业、行业的证券行情,对整个证券投资市场并没有大规模的影响作用的一种证券投资风险。非系统风险可能使得投资者在对某个行业或企业进行投资的时候反向操作引起重大的财产损失。通过统计方法的引入和使用,就能利用统计模型和一系列数学参考值很好地进行投资方案的选择、判断和组合,对证券市场进行一个宏观的理论分析,尽量减小非系统风险带来的损失,提供最优的选择方案借鉴。

二、统计方法在证券投资应用

随着统计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其在很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下面我们就统计方法在证券投资中的重要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便能够使其在证券投资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1.相对数。应用在证券投资中的相对指标一般是指在经济生活中的两个相关指标的比值,它能够体现出两种不同经济现象的数值对比关系。这种抽象的数值指标对比值能够更清晰地进行两种经济现象的对比和分析,这在证券投资方面也是同样适用的。一般情况下在证券投资的领域中较常使用的指标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证券的发行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这个指标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国家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证券和股票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和所起的作用大小;第二种是证券发行所剩总量和银行贷款总金额的比值。这个指标的最大作用在于能够对比出证券投资通过债券等形式筹集到的金额总量和银行用贷款形式收集的总资产的大小,这能够展示出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程度,还有发展的规模和效率;第三则是企业的总资产和总负债额中证券所占的比例大小。这个指标可以展示出企业的经济自主水平和能力,还可以检测出稳定增长的经济政策对企业的作用程度。除此之外,经济相对指标还可以应用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资本分析中,投资者可以运用相对数对上市公司的股票结构的合理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和其他同一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和分析,特别是在进行各方面水平都不相上下的上市公司的具体分析时,通常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比较和分析一段时期内的公司财务指标状况能够对这个公司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预测,当然还有很多在企业财务分析中起到重大参考作用的相对指标,这些指标的广泛使用给证券投资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数据上的借鉴和参考。2.均值和方差。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的每一个决策都是深思熟虑和充分利弊权衡之后所得出来的,都是以获得更大收益为最终目的的。投资者在权衡收益和风险的过程中都是以股票涨跌的平均水平为参考的,方差值的大小则是考虑证券投资风险衡量的重要指标。除此之外,投资者为了充分了解股票的实际收益和企业的资产拥有情况及真实资产水平,还会进行每只股票的近期实际收益、企业最近资产水平等指标的平均值。3.统计指数。证券投资市场每天都会有各种证券和股票的交易频繁进行,不同证券和股票的价格、种类各异,涨幅和跌幅也是瞬息万变。在如此复杂多变的证券市场交易中,单凭几个单薄的股票和证券指数是难以对整个证券市场进行宏观掌控的,不全面的数据也很难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投资指导。因此,综合指标的存在就显得十分迫切了,这对于展示整个证券投资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也能够帮助投资者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进行投资市场趋势的把控。这个综合指标是综合几个有代表性的上市投资公司的证券和股票的成交价格算出来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价格指数。这个综合指标通常是由具有一定权威和影响力的金融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和的。这个综合统计指数通常可以给投资者判断证券市场行情提供比较可信的数据支持,还可以据此来进行未来市场的预期。4.调查方法和抽样理论。我国证券投资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催生出一批投资咨询公司,这些投资咨询公司为了更好地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通常会对上市公司的各项具体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和调查,这也是投资咨询公司的日常工作。因此,咨询公司的分析调查人员需要具备基础的统计知识,了解和掌握调查的方法步骤。综上,对上市公司进行大范围的调查成为了投资者进行决策的又一重要手段。5.时间序列分析。投资者在进行一次投资决策之前都需要根据证券或股票过去的价格序列做出价格未来趋势走向图。通常有两种方法进行趋势走向图的绘制:形态分析法是依据过去的价格图表做成散点图。并依据其曲线的轨迹和形态来进行未来的价格预测,绘制相应的趋势走向图;切线法则是按照固定的规定和原则,再结合过去价格趋势走向图中画出一部分直线,这些直线的走向则是未来价格的推测趋势。这两种方法都是以时间序列分析为理论基础的。6.概率。在证券投资分析中最经常和最便捷的判断方法就是利用数学概率论知识进行判断了。投资者在进行证券和股票的买入时,通常是因为该投资者认为这个证券或股票在未来的上涨可能要大于其他同行,对于一个下跌可能明显大于上涨可能的证券或股票,投资者自然会避而远之。但是由于影响证券投资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各种指标也仅仅是起到一个参考性的作用,这也是一种概率判断方式,经验丰富的投资者通常会理智看待和各种指标,根据概率论知识判断其可信程度,从而为最终决策提供正确参考。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统计方法的利用在证券投资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虽然并不能对证券投资市场中的系统风险作出有效抵制,但是对于更常出现的非系统性风险有着十分显著的指导意义。因此,投资者可以在复杂的证券投资交易中利用统计方法进行更加精确和科学的预判,从而尽量减少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增加获得收益的可能。

作者:郭丹阳 单位: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徐周睿统计方法在证券投资分析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