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05 11:3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

篇1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价值链分析

每一种产品从设计到最终上市到达消费者的手中,需要经过许许多多个相互有着密切联系的环节,这就是企业家们口中的作业链。作业链不仅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更是一种产品的价值和增值过程,这样便形成了战略竞争上的价值链。所有的企业都会处于本企业所属的行业价值链中的某一个阶段,不仅如此,连每个企业的内部都可以分解成多个价值链。从企业的价值链入手分析,可以很明确的认识到每个产品价值链上的成本和效益。每个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同,所以在每个产品价值链之间各环节也是有所不同的。

(二)成本动因分析

成本动因可以简单的分为两个层面:—是从企业的具体生产过程来分析成本动因;二是从战略方面来分析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分析已经不再像是传统的成本分析,传统的成本分析范围相比较成本动因分析更加狭隘,所以成本动因分析取而代之,应用的也更广泛。成本动因分析和企业战略相结合的来分析能够发现更多的潜在的成本问题。

(三)战略定位分析

某一个特定的区域或地域内,以此来建立本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利润。所以一般集中战略是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一种衍变,因为集中战略的目标只是一种特定的服务。

二、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可促进性成本战略发展的管理相结合

一个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即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上利于不败之地。而使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即是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有有力的优势。同时战略成本管理也是拓展核心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一个企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从内部来看,企业只有将所有活动的累计成本比其他竞争者来的低,才算是占有成本优势。同时要想得到较高的超额收益,需要成本优势不能因为售价高于竞争者的价格而被抵消掉,这样就会获得超额收益了。要想获得成本优势的战略价值,则需要企业的持久发展,而持久发展则需要企业的成本优势的来源是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一个企业的永恒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则是成本的领先,如果成本不占优势的话,那么企业是不可能在现如今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战略成本不是说简单的降低绝对成本,而是在成本管理的方法和领域上探究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从成本发生的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进行深刻分析和有效设计,从最根本上来改变企业的成本结构,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原本的战术成本管理现如今已经变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看似相差一个字,但这里面的含义就相差许多了。成本管理的重点从原来单纯的减少企业经营活动成本转为在成本整个价值链上长久持续的管理成本,进而谋求企业的最大利润化,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战略成本管理将企业内部价值消耗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将成本问题放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进行分析,即在整个社会市场环境中。这要求企业将眼光不仅仅放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的比较,同时也要研究市场上对于产品的要求情况和用户使用该产品情况结合分析。同时,战略成本的管理需要对各种战略成本的动因进行深刻分析,通过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两方面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总的说来,战略成本管理是以市场为中心导向,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加上科学技术对成本进行综合、全面而灵活的管理。

构建战略成本管理的框架,首先需要分析战略环境,通过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考察分析,进而决定企业的未来发展动向;同时在框架的构建中也要加入战略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包括成本管理的方向、成本管理的策略;接下来就是对成本管理的战略进行实施和控制过程,这一环节是漫长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控制包括前向控制和反馈控制,控制内容包括企业、单位、流水线的全过程控制;最后一部分是对战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战略成果最明显的表现即是对业绩的分析,做好业绩的考核、评价和反馈、调整及激励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战略成本的管理有着思想和理论方法上的统一,这使得他们紧紧的融合在了一起,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更加长久的发展下去。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意义分为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下面对两方面的意义做以介绍。

(一)理论意义

相比较那些成本战略管理水平先进的郭襄,我国的企业成本战略管理还是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也比较局限于战术的成本管理,极少的会涉及到战略意义上的成本管理。所以,在一个崭新的企业竞争环境下去采取成本战略管理的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措施。除此之外,必须进一步理解成本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的研究,还要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一定的理论上的指导,这样才能加快企业的成长步伐。

(二)现实意义

在成本管理发展中,成本的战略管理是一种必然趋势,是一种进步的结果。成本战略管理的实施也是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管理过程中必定要实行成本战略管理。利用成本战略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业绩,使企业的经营变得更强有序。研究成本战略管理具有着非常高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看出,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是一种必然趋势,将来的各个公司里面,都会实行战略成本管理这一措施的。

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并没有完全顾忌和考虑外部的市场发展情况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战略成本管理,同时它与外部的经营环境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首先与经济变化有关的是消费者的市场,另外一个重要的关系则是信息技术的变革,这两者都举足轻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成本管理的传统方式会比较局限于某一方面,比如生产领域,这样就会忽视了对此产品开发,销售以及售后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控制了,这样以来也就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的需求了。另一方面,现在的企业对于计算机的运用已经形成了比较大的依赖,所以以电子技术的改革的最大特征就是计算机的普及,这样的结果就是给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因为现在的计算机处理速度快,储存信息量大,信息反馈速度快,这样就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企业增加业务处理能力,对于成本的预测以及核算等都有着非常高的价值和意义。不过不是所有企业家都有非常高的觉悟,有的依旧没有发现这一变化,仍然是靠着传统的人工操作,这种方式已经很难再去适应这个现代化的成本战略管理的要求了。

(二)缺乏成本约束的激励方案

当一个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制度完成时,并不代表管理者们会按照这个战略成本管理制度进行实施,导致在实施过程中与最初设想差别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严格有严格的条例来制约管理者们以及员工们。内部牵制制度是企业家们非常需要考虑的一个部分。设想如果企业管理者们可以随意的改变成本的资料和报表。就会使得成本资料变得混乱,破坏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正常运行和实施。同时有良好的制约条例的话,可以提高员工们的积极性。

(三)企业的技术水平制约了成本的降低

成本的高低与技术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提高技术水平也是一种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管理者们若想真正提高战略成本,首先需要提高该企业的技术水平才可以。

五、对提高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一些建议

(一)提高战略成本管理的技术支持

一个企业若是有先进的管理技术的话,对于战略成本的管理是最基本的要求,首先我们要建立起完善的网络平台才可以,不仅仅是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还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因为成本战略管理的涉及面非常广,它所需求的信息量也非常大,更重要的是它还需要随时对其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有效的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工具

控制员工的向心力。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全体员工都成为成本战略管理的主体。战略成本管理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以人为本,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以激励的方式来获得最大的利益。

控制产品设计。在每个产品的设计以及研发过程中,企业关注的焦点就是如何控制产品的设计。每一个产品的设计就能决定该产品上市以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小。只有保证了产品设计和研究开发的的成本需求,才能更好的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员工激励

企业应该制定一项员工工资增长的比例对应效益增长比例的政策,简单地说就是该企业的效益增长,那么员工的工资也会随之增加,反之就员工的工资也减少相应的比例。这样就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一点:只要企业上下所有员工一起努力,企业的效益增长了,工资待遇也会随之增加。一个想长远发展的企业必须制定出一些必要的激励措施。

六、总结

篇2

摘要:城市经营理论于20世纪80、90年代在西方国家形成并传入中国,在中国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城市经营理论的本土化过程,城市经营理论自进入中国起,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作为一种在我国发展不过二十年时间的新事物,城市经营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还不成熟,还有待完善。本文试对有关城市经营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梳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城市经营理论在中国的科学化发展之路做一铺垫,同时也希望对于形成关于城市经营更加理性的认识,推动城市经营理论本土化的科学化进程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城市经营 城市形象 资源

一、城市经营思想的萌芽

20 世纪中叶,城市经营的思想就已经在国外萌芽。城市经济学作为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环境建设、交通运输、财政金融等方面问题的一门学科,涉及了城市经营管理方面的一些应用课题,主要就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城市基础条件的改善进行研究,推动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一学科理论的指导下,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就如何运用市场机制来吸引民间资本, 促进城市硬件环境建设形成了一些不同的模式, 从而为城市经营理念的形成和运作提供了经验。在这一阶段, 随着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手段的不断深入应用,学术界开始注重对城市这一经济中心的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并主要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问题结合市场化手段,应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并逐渐形成了城市整体资产有效利用的观念。这些成果为城市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城市之间竞争的逐渐加剧,在如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中,就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城市促销计划的概念,试图通过对城市管理措施的市场化改革来促进城市资产的市场化利用;同时期,出现了将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事务之中的方法,即区域行销,并把城市视同企业, 以城市未来作为产品,形成了城市经营的最初思想。

二、城市经营概念界定

Short and Kim(1998)在区域行销的基础上研究总结出,当市场营销经过实践发展为一门科学时,结合城市管理的实践,就形成了城市经营的理念,在此基础上,Kotler等人对城市经营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认为“城市经营是为满足特定目标市场需要而进行的城市规划过程,如果这种规划能满足企业及居民对城市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使得城市产品能满足潜在目标市场的需求,则能取得成功”[1]。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规划”,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对城市空间的规划过程,而是广义上包括对城市资源的运营、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等。

赵小明率先在国内定义了经营城市的概念,即“经营城市就是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自然生成资源、人力作用资源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源等进行有序的集聚、重组和运营,以完善城市功能和城市竞争力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认为政府是城市经营的唯一主体,体现了通过“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等途径涵税养源以增强城市财力基础从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理念。赵小明关于城市经营的界定也是为国内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并接受的观点。

谭昆智在《营销城市》一书中将经营城市的概念作如下界定:“经营城市就是利用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管理经营城市,具体是将城市视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将城市的未来发展视为‘产品’,分析它在全球性竞争中的强项与弱项,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定其目标市场,包括目标人口、目标产业以及目标区域,并针对目标市场整合政策、资源、基础设施、环境、文化等相关产品和服务资源,以提升城市形象和促进经济发展。”[3]体现出“战略管理”的思想。

通过综合国内各种对城市经营概念与内涵的表述,全伟、饶会林等认为,“城市经营就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国内外市场直接、间接争取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各种经济行为”[4]并对城市经营作了狭义与广义的区分,认为,广义的城市经营是指城市对有形、无形的公共资产、公共资源和企业外部经济进行资本化和产业化的整体策划、营销和评价的经济行为;狭义的城市经营是指城市所辖公共部门对公共品的生产、供应进行资本化和产业运营的经济行为。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经营概念的界定看出,不同学者对城市经营的本质的理解不同,城市经营在国外最初是作为“为满足城市目标群体需要、从整体上提升城市形象从而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而进行的一种战略性规划过程而提出的,而国内多数学者则把城市经营理解为是对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等“实体资本”及由其所延伸的“无形资产”等各方面城市要素的“经营之和”。另外,有一部分学者把“城市形象”作为城市经营对象的一个方面。对城市经营内涵的理解上的差异,决定着其对城市经营主体、内容、方法的认识的不同。

三、城市经营的主体

(一)一元论。

在关于城市经营的理论研究和探讨中,持“经营主体一元论”的人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实际工作。李梦白在其论文中认为:“说‘城市经营的主体是城市政府’是正确的。因为城市经营的主持者,除城市政府能够担当外,谁也不能胜任。”[5] “从80年代初开始的我国城市经营的实践来看,城市经营是在城市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城市政府为适应城市发展环境的变化自上而下发动。虽然城市经营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在经营中引入了竞争机制,但其从根本上是政府建设和管理城市、发挥其政府职能的一种手段。”[8]王振有在《关于城市经营主体问题的探讨》一文中从城市角度和城市经营角度详细并充分地论证了经营主体一元论的观点,他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整合的社会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公众可以通过投资获得基础设施的运营权,通过股权转让、承包、租赁、特许经营、委托经营等市场手段获取经营某些城市项目,但不能说,企业和公众因此获得了城市经营权。”[7]从城市经营角度来看,他认为城市经营对象的初始所有权、控制权、支配权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是这些资源的惟一产权主体,决定了城市政府资源配置的权威性;只有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主体,才能在首先满足公平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经营的效率目标。

经营主体一元论的观点从政府对城市中“可经营性资源”的所有权及政府作为唯一的权力主体的角度论述了政府是城市经营的唯一主体,把城市经营看作是一种“权力的运作”而非对资源的“有效运营”,将权力主体”等同于“经营主体”,而忽视了作为真正“主人”的城市公众的需求,及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城市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二)二元论。

学术界关于城市经营主体二元论的论述不多,但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的声音也不应忽视。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于洪平在其《城市经营主体当议》中坚持城市经营的主体是市场和政府双重性的二元论观点。他对政府是经营主体的论述和大多数坚持一元论的学者相同,即“政府是城市经营的主体之一,原因在于城市资源或产品的特殊性和城市经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要求。同时,他对市场是主体的论证也比较详细,他认为“城市经营的核心是采用市场化的城市经营模式,而市场化的城市经营模式首先要求市场成为城市经营的主体。”[9]

(三)多元论。

关于经营主体多元论观点,众多的理论文献和经验总结都认为,城市经营的主体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综合主体。“不能笼统地把城市政府定位为城市经营主体,如果由城市政府充当市场经济行为的“拍卖”、“置换”等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经营主体,则不仅是重蹈过去政企不分的覆辙,而且又可能使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出现新的空位和错位。只有把城市经营行为的外延扩大到诸如城市规划、管理等实践活动,并把城市产品的提供和管理也看成是城市经营的内容的情况下,城市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重要主体才具有更普遍和更长久的意义”。[11]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文明进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经营主体必然由过去的地方政府为“主角”向由与城市利益相关者共同合成转变。城市是全体市民的城市,所以城市经营的主体也应该是城市的市民、企业、社会团体和各级政府。Metaxas在其论文中提到“城市经营并非仅仅是政府为提升城市形象而进行的促销行为,它需要地方政府与公共部门的合作,及公众的直接参与。”[12]

四、城市经营的对象

关于城市经营的对象,不同学者由于对城市经营本质内涵的理解不同而持不同的观点。

(一)对城市资产的经营。

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经营的对象的认识基本上有两种观点,其一,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认为凡是城市中可经营的资产都可做为城市经营的客体,只是在对城市资产的内涵上有不同的表述。如以王志锋、李晓东等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经营’的对象是城市资产,它包括:(l)城市有形资产:城市土地,尤其是对城市中的闲散土地,废弃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和升值。(2)城市无形资产:城市形象、城市知名度、城市品牌等。(3)城市延伸资产,如路、桥冠名权等。[13]”其二,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城市经营’的首要对象是城市中所有可经营的资源即包括了自然的、人文的、物质的、非物质的多种资源,显然大大超出‘城市资产’所能涵盖的内容,何况有些资源本身是根本不可能成为资产的”。事实上,这两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只是表述的角度有所不同,前者所讲的城市土地、基础设施等城市“资源”也就是指后者所说的城市“资产” 。

(二)城市形象。

V.A.Angelis与E.Gaki在其论文中将城市形象界定为:“城市中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所发挥的接近或吸引资源、市场及决策中心的功能”。[14]正如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开始注重对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进行塑造和宣传,城市为能吸引更多的顾客,也需要树立、传播其形象。Kotler 通过对欧洲部分地区和城市的研究,将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归因于城市动力,而城市动力来源于城市的内在特性, 即城市形象。它是城市内外公众对城市总体的、抽象的、概念的认识和评价, 也是城市同公众进行信息交流、思想联络的工具[15]。Philo &Kearns(1994)等人也对城市经营中的这一重要内容进行了广泛探讨, 认为独特的城市形象能吸引媒体关注, 从而提升城市价值。根据Hall(1998)的定位说, 从外部来区分时, 城市是否具有良好的形象同经济发展一样受到重视。因此,城市经营的对象应是城市整体形象。

五、城市经营的方法

Ashworth等人认为城市经营应该坚持企业营销的理念,将促销过程视为城市经营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并对城市进行战略性分析与规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城市内在特质的调查与评价以识别城市愿景、发展目标、进行市场调研与市场细分以评估城市潜在目标市场、规划合理经营战略、策略及反馈程序等。

Metaxas等人认为城市经营理念及其实践应接受并采纳市场营销的“4p组合”策略,并根据城市经营实际及其与企业经营的差别,结合“人”这一城市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组成“5p”策略,认为其产品的生产体系为城市内在动力,产品为城市形象,其构成要素包括城市特质、经济活动、自然环境、服务、娱乐休闲、旅游等,城市内在品质即能够为城市创造竞争优势的特质[16];传播渠道涉及城市政府为使其形象吸引潜在目标市场或渗入新的市场领域而开发的关系网络。基于战略规划,城市与其内部组织和外部参与者建立起战略关系以直接并有效地传播其形象;促销是城市经营计划的最后一个阶段,Paddison指出促销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投资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Haider等人认为广告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销工具,另外,Metaxas等人认为公共关系也是塑造城市形象、吸引潜在目标市场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Short R.J and Kim Y-H,(1998),‘Urban Crises/Urban representations: selling the city in difficult times’inT.Hall and P.Hubbard,1998‘The Entrepreneurial City’,eds.J.Wiley a

[2]赵小明.经营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3]谭昆智.营销城市[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4]全伟.城市经营概念及其内涵刍议[J].经济师.2006(10).

[5]李梦白.再论“城市经营”.城市发展研究.2003.5

[6]彭卫.城市经营中的投融资方式创新. 中国城市经济

[7]王志锋 踪家峰 对城市经营的再思考 经济问题探索2002(6) 56~59

[8]王振有 关于城市经营主体问题的探讨 经济学动态 2004(3)

[9]于洪平 城市经营主体刍议 财经论丛 2004(2)76-79

[10]徐挺立 城市经营----政企“双人舞”中国房地产报 2003-10-20

[11]吴文斌 “城市经营”与时俱进之我见 长江论坛 2003(6)

[12] MetaxasPlace Marketing as a Tool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ity’s Competitiveness.

[13] 付晓东 关于经营城市的思考 城市经济 区域经济 2002(12)

[14]V.A.Angelis ,E. Gaki.The Effect of a Region’s Location on it’s Development.

[15]Kotler, P. & Asplund, C. & Rein, I. & Haider,D. (1999). Marketing Places Europe. PearsonEducation Ltd, London.

篇3

关键词:啤酒企业 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优势

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SCM)思想,是上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国管理会计学者的倡导下逐步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这一思想与相关方法的讨论日趋深入,日本和欧美的企业管理实践也证明了这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战略成本管理观念真正应用于我国却已进入21世纪。当前,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使得成本管理越来越被重视,对成本的管理已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一、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成本管理提升至战略管理的高度,以企业战略为依据,对成本管理方法等进行相关适应性变革;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与传统成本管理比较,战略成本管理拓宽了成本管理的“空间”,即成本管理对象从关注企业内部活动而拓展到企业外部;延伸了成本管理的“时间”,即从基于日常经营控制而转向基于长期的战略管理层面。

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目的是将企业的竞争能力与成本因素相连,通过改善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本管理是为企业的战略管理而服务。成本战略管理可选用的方法主要有平衡计分卡、价值链分析法、对标管理等。不同方法之间的有机结合共同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构成,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对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进行全面管理与监控。而在此过程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便实现了将传统成本管理在功能上实现了战略意义。

二、啤酒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成本管理是企业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成本的高低,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虽然啤酒行业处在快速兼并的发展阶段,但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经营者往往对成本管理关注不够,使其成为了管理中的较薄弱环节。啤酒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一)对成本管理主体的认识存在偏差

我国啤酒企业的成本管理思想一直以来都相对落后,企业成本管理完全依赖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再由企业领导对产品效益进行把关,但对于车间的生产职工来说则是单纯的产品制造。传统思想认为生产工人技术较为单一,对于财务管理特别是成本核算方面的知识也知之甚少,所以对于职工的要求也就相对简单。这恰恰错失了控制产品成本的其中关键一环。因为广大的生产职工正是产品成本管理中最大的管理人群。

(二)成本管理理念相对陈旧

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产品生产环节的控制,忽视了对于原料采购、销售和产品研发等环节中成本的合理控制,缺乏系统全面的成本控制理念和着眼于全局的统筹管理思路,这往往使得啤酒企业盈利能力受到限制,盈利水平的周期波动性较大,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较差。

(三)成本管理分析方法不够完善

在成本管理中,成本分析是相对重要的一环。啤酒企业在成本分析方法方面做得并不理想,啤酒企业的成本分析往往比较滞后,是根据经营报表展开的,这就使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处于被动,分析的结果对于当期的生产经营指导性较差。好的成本分析应当重视日常分析,多做预测性分析,同时加强对于项目开展的技术性分析,还应多做啤酒竞争对手的数据化参考,做到知己知彼。

三、啤酒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能够有助于啤酒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增加啤酒企业的经济效益

以企业内部价值耗费为基础的传统成本管理,已不能适应管理环境的变化,不能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突破了传统的成本管理,通过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确立企业的成本优势,而成本是抵减利润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能够增加啤酒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啤酒企业确立长久的竞争优势

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以战略的眼光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认识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决策,从战略实施的开始就将成本控制纳入到战略规划之中,从源头上控制成本的发生,最终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始终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啤酒企业如何开展战略成本管理

现如今,啤酒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战略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主流趋势,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企业应当在原料采购、产品研发和产销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成本控制管理,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和企业效益最大化。针对啤酒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战略成本管理:

(一)实施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新型的绩效管理体系。它克服了传统财务会计模式下只能衡量过去发生事项的缺点,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企业的战略转化成有形的可操作的数据指标。它是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最为有效的执行手段。

啤酒企业在确定了所要抢占的市场和客户组成后,就应当设立啤酒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啤酒销售商留住率等一系列指标,用以考核企业的经营战略绩效。企业为了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和尽可能多的争取市场上的销售商和客源,管理者应重视与财务指标和客户满意度最相关的内部运营环节,强调对内部运营的指标管理。另外,企业应以满足股东和客户满意为根本出发点,为实现企业的长期业绩重视对未来的投资,强调员工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在不断革新生产销售流程的同时重视员工的知识及技能培养,以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为根本目标,在学习中求发展。在客户、内部运营、学习成长模块中的成功最终将在财务上得以体现,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率、提升员工素质最终将转化为销售业绩的提升和成本费用的减少,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是对企业未来绩效的全方位评估。充分发挥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有助于啤酒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效执行。

(二)进行价值链分析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对价值链进行了分析,其言: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企业的一切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验活动,形成了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每一个价值链都会产生价值,但也会消耗一定的成本。啤酒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有助于企业掌握产品与效益的关系,了解自身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制定与上层价值链――供应商的合作战略;加强与下层价值链――消费者的服务战略。啤酒企业内部价值链管理中,要进行合理的权衡取舍,控制产品价值链活动上的各个成本累计加总之和,使总成本比其他啤酒企业小,那么企业就具备了战略成本优势。

啤酒企业若想在整个行业中有所突破,就不能只拘泥于自身价值链,而应建立长远的经营目标,以战略的眼光审视整个行业的价值链关系,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关系,设法取得在整个行业中战略成本优势。

(三)引入作业成本管理方法

成本管理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本量利分析法等等,啤酒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众多成本管理方法中,作业成本法是较为先进、可操作性较强的一种管理方法,它已经被部分大型企业所应用,一部分先进的啤酒企业也逐渐开始尝试使用这种方法。

作业成本法是指突破产品成本的固有概念,“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将作业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将作业所消耗的成本资源统一核算,拓宽以往成本的范畴,使成本核算更为精确。企业应根据资源消耗的动因分析,找出作业运作规律;再建立相应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确定作业资源的分配关系,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作业成本运行结果;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消除无价值作业,有效提高成本利用效率,提升企业的综合营运能力。

(四)进行标杆管理

利用标杆管理与竞争对手进行分析,首先要确定企业的真正竞争对手。其次要明确竞争对手所采用的基本竞争战略。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以低成本为第一目标,使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来降低成本;而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则以差异化为第一目标,降低成本的方式和手段以不影响企业差异化为限度;实行目标聚集战略的企业以占领特定细分市场为目标,在特定细分市场里,他们仍然会采用成本聚集或差异化战略。成本标杆分析以采用相同基本竞争战略的竞争对手分析最具有价值。第三要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成本动因,并与企业自身价值链和成本动因加以比较。

(五)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重视计算机技术对于现代经济产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啤酒企业可以通过专业性机构,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EPR系统,ERP系统体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要求和基本思想,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共同为企业管理服务。同时ERP系统构成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在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中,要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双赢的效果。同时,随着当今社会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将是必然趋势。

五、结论

如今,啤酒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若想在市场大潮中屹立不倒,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生产管理水平,加强成本管理,以更高的着眼点通盘考虑企业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建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体系成为啤酒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的时代要求。采用战略成本管理,可使企业确立成本优势,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唐燕芳.探讨啤酒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的实施[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4)

[2]袁寒.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研究[J]. 财会通讯. 2007(07)

篇4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制定

一、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发展

资源型城市的含义在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资源型城市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能源、原材料等物质基础的基础性工业城市;有人认为,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产值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城市等。但一般意义基本相同,都是指主要依靠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工为主导而兴起的城市。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土地总面积96万km2,涉及总人口1.54亿人。资源型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供应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角色,全国的煤炭、石油、钢材、金属等许多工业发展基础条件大都由资源型城市供应。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及其产业发展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城市,即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产生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平顶山、铜川、大庆、克拉玛依、攀枝花等。另一类是城市化带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即随着城市化进程,为了发展城市经济主动大力开发城市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发展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徐州、邯郸、鄂尔多斯等。这些资源型城市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重工业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地方政府常常面临两难选择。尤其从118座资源型城市的分布看,大部分都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只有19座,如表1所示,其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研究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表1资源型城市地区分布情况统计表

区域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合计

东部沿海地区2031419

东北老工业地区02121933

中部地区0282333

西部地区0123033

合计252586118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整理获得

二、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引导性发展战略

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从发展战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都属于政府管辖范围之内。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后,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对市场干预行为大量减少。然而,目前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不知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产业发展环境,政府有时无从下手。笔者认为,鉴于资源型地区实际情况,其产业发展还必须长期依赖于政府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应通过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发挥其作用。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一)“市场失灵”是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的理论基础

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西方普遍认为政府应充当“守夜人”角色,市场无需政府任何干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比喻,意思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在市场中活动,不自觉地受经济规律的支配,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无需政府的任何干预,完备的市场机制就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市场机制自动实现最优资源配置,需要具备严格的假定条件,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具备的,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即“市场失灵”的存在,例如,市场无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无法使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内在化、无法自我克制以避免垄断、无法有效地解决宏观经济波动问题等。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完备和市场的不完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并不永远都是高效率的,并且可能造成社会分配的不公平,从而破坏社会凝聚力。因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必要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够解决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和缺陷,从而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1]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也不例外,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高效率。

(二)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政府实施引导性战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资源型城市纷纷兴起了重工业发展的热潮,逐步形成了金属冶炼、煤炭开采、钢材加工等资源型产业。然而发展到目前,由于受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如资源高度依赖性、产业发展周期性、资本密集性、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下,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资源型城市受计划经济的因素较多,加上盲目追求数量上的扩张导致其产业一直停留在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及初步简单加工上。在我国118座资源型城市中,煤炭城市占53%;森工城市占18%;有色冶金城市占10%;石油城市占8%;黑色冶金城市占7%;其他城市占4%。[2]大多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偏慢。2004年包头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8.49%、鞍山市63.3%、大庆市88.15%、鹤岗市62.75%、克拉玛依市87.49%等,都是典型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资源型城市。其次是产业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所带来的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的压力很大。面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中央近几年一直提倡发展循环经济,走清洁生产道路。然而由于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巨大,导致许多企业利润下降而不愿意进一步投资,地方政府面临着两难选择。最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过度开发而产生的资源枯竭,严重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初期,许多资源型城市为了追求暂时的经济增长,盲目开发矿产资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面临资源枯竭而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据统计,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00座矿山即将闭坑,300万下岗职工、1000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受到影响。[3]上述三方面的问题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摆脱这些问题,资源型城市市场经济体制还没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政府才有能力通过引导性战略改变上述现状。三、制定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要以产业的及时更替为基础,产业的更替需要战略的长期引导。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中,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起引导性作用才能顺利更新产业。资源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大,更是需要政府提前从战略高度规划好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与以往不同,不是为了简单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大,而是为了协调发展,即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从地区资源情况出发,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国内外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制定。

资源型城市因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协调发展,与非资源型城市有很大差别,其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笔者认为,科学合理地制定资源型城市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至少包括现有资源和产业的确定、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国内外市场趋势预测、产业与发展目标的定位、确定政府引导性战略、调整战略等基本环节,如下图所示:

(一)政府应调查分析当地及周边地区拥有的矿产资源和发展中的产业现状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要以当地及周边地区资源为加工对象,因此,只有地方政府准确把握好当地和周边地区的资源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它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矿产,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钻、镍等有色金属矿产,金、银、铂、把等贵金属矿产,铀、镭、针等放射性金属矿产,铭、锢、斓、饰等稀有、稀土金属矿产,菱镁矿、滑石等冶金辅助矿产,钾盐、硫、磷等化工矿产,高岭石、膨润土、蒙脱石等非金属材料矿产,各种石料、石灰岩、石膏、石棉等建筑材料矿产,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玛瑙等宝玉石矿产和地下水热资源等。[4]除了勘查这些矿产资源,政府还应必须知道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为发展集聚经济,避免重复建设奠定基础。

(二)对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SWOT分析,把握本地区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资源型城市政府应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产业发展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政府应知道本地区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这样才能较准确的定位一段时期内的产业发展战略。资源型城市优势一般有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市场优势、原材料优势、土地资源和价格优势、大气环境容量优势等;劣势有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招商引资难度较大、铁路运力紧张、产业发展缺乏内生力量等;面临着的机遇主要有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东北老工业振兴计划机遇、全球金属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机遇、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等;必须克服的挑战有集聚经济的挑战、现有产业链延伸的挑战、汇集周边资源的挑战、利用好周边产业和市场的挑战、搞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等。各地方政府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前应认真分析本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为制定引导性战略提供依据。

(三)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

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与政府主导型战略不同,前提条件必须是尊重市场发展规律。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下一步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只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发展,否则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将会有相反的效果。所以,分析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内市场主要以市场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趋势为方向,预测大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发展趋势,如原材料价格、产品市场供求情况、能源需求量等。同时,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非常大。因此,政府也该注意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应知道发达国家原材料需求状况、石油价格走势等。

(四)准确定位本地区产业发展及目标

政府应在把握上述资源、环境、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定位本地区产业和发展目标。产业的定位可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确定,如“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基地”、“国际科技合金城”等;也可以从产业的结构和内容来确定,如三次产业的比重、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确定等。产业发展的目标应从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来确定,其中不仅包括产值目标,还应强调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能为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直接基础。

(五)实施引导性战略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战略

定位好产业及发展目标后紧接着就是要确定并实施相应的引导性战略。为了应对产业发展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政府应该根据战略实施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发展战略,这也正符合引导性战略的本质内涵,即根据变化的环境而引导。如一定时期内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随后可能引导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发展战略等。也可能为了区域内的平衡发展,实施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因此,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应以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实施。

四、结语

资源型城市政府作为地区矿产资源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制定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战略。这与企业制定自己发展战略相似,同样先把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地区竞争优势,定位产业和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否则战略起不到引导的作用。现实中有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产业发展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的引导性效果,对城市经济转型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政府应该认真反思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探索更合理的制定思路。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董锁成,李泽红等.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5).

篇5

关键词: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026-01

1 城市战略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1.1 概念

对于城市战略规划的含义,还没有专家给出最权威的定义,在目前的学术界内,许多学者都按照自己的想法作出了很多自己的定义。

而我则以为,城市战略规划实际上是对很多城市里的大问题作出的发展纲要,例如区域协调、用地功能、生态建设、空间结构、城市性质等。即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大致框架和战略引导。因此,他其实是城市重大的、全局性的、长远的谋划和安排,这不仅是物质空间上的,更是精神领域里的。

1.2 特点

(1)研究时间很短。

从之前的很多城市战略规划研究实践中我们发现,从开始调查研究到最终结果出来,其时间是很短的,首先由于城市战略规划研究尚无确定的范式,其包含的内容多样;而且城市战略规划研究的目的在于想清楚思路、屡清楚想法,循环报告和审阅的程序很是简单、迅速。

(2)实效性很好。

曾经关于区域规划我们国家所用的都是任何事情都包的复杂内容,而现在我们运用的城市战略规划抛弃了这种无所不包的处理方法,选择了专门针对城市宏观发展的战略情况,切合实际的提出目标城市的特定区域、特定背景、特定时间的发展情况。

(3)讲求创新。

在大量的借鉴各国先例所选用的方法,更多的从多学科的方法和理论中吸收好的东西外,不仅从战略规划的内容,还有他的各种形式,我们都要追求创新。

(4)从整体的视角研究。

从整体区域出发已经是研究城市战略规划的主要视角和方法,现在城市的发展不再像之前那么孤立主要是由于区域空间的网络化发展状况,如今关于城市本身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原因是区域关系的处理问题。

2 城市的战略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战略规划比城市总体规划具有这样几项突破:第一,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使得规划的有效期条件消失;第二,不再局限于正常划分的行政区域,空间上不再受到限制;第三,更多的是整体的、全局的发展规划,不再过分的重视细节问题;第四,更多的是融合了多种方案、多种维度、多种科学方面,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规划,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包容性。

同时我们看到,城市战略规划还不能替代城市整体规划,因为城市整体规划的详细的、实体性的、物质规划性仍然是我们所需要的,在现在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状况下,城市的扩张速度和建设情况来看,城市战略规划只是用来弥补不足的有效手段,是总体规划的重要的前期工作。

3 研究内容

3.1 关于区域发展战略

目前,在各个方面都全球化的过程中,比较优势已经被城市的竞争力逐步取代了,他已经成为将来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区域、城市间、城乡间的合作等方面,建设“合作型城市”,已经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在城市的角度来看,城市自身很难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城市在将来的发展中有很小的自主性。而目前各主干城市正在形成一个发达的网络体系,城市正在变成一个更大的经济活动体系的交点,各个城市之间成为了更加紧密的共生关系。因此区域背景分析是在一个比较系统中研究各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而不单单是对现实状况的简单描述,可是如今的问题是形如整体的竞争力的提高、地区繁荣的保持、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里各个城市间的关系等之类的城市的“地区问题”,而想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在超越自身的范围内寻找。

3.2 关于经济发展战略

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表现了城市的发展潜力,且这也是城市赖依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经济学上对于经济增长的理论的解释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一个城市成长的机理,其中增长极理论认为,应该在城市区域性地投资、建设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这些产业不仅它本身能迅速增长,且由于乘数效应的影响,可以促进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3.3 关于生态发展战略

在城市中,生态发展战略不单单强调对现有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更着眼于长远的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培育。但是,如何合理地引导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由单纯经济利益转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理智地保持生态要素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有序,推广绿色GDP概念、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构建好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关键,以上的措施无疑能促使城市生态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3.4 关于空间发展战略

城市空间作为一个城市中各种物质的载体,对城市的空间规划无疑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在当前城市普通面临空间拥挤、空间利用效率低下的背景下,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城市与区域之间是以垂直联系作为连接的,而同等级别同类型的城市之间就更缺少相互联系与合作。现实的窘迫性已经正在城市的各个层次间促成一种区

域合作与竞争的新体系,我们的城市则需要在这种新的区域关系中找准自身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作用。

3.5 关于城市运行战略

我们认为城市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作为人类舒适的栖息地。在城市运行中,城市文化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都不被人加以重视,而事实上,城市市文化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示下,加强城市运行中内外部制度的建设,突出城市文化地位,将规划与政策、法律、行政等相互有效结合,尤其是要强调公众的主人翁态度,积极参与城市的建设和规划,使城市的战略规划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这样也使政府与群众在城市发展推进中能保持相对利益的一致。

4 战略模式的划分

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也可以大概分为五个阶段:战略定位、设定目标、制订战略、实施与控制、评估与反馈。我们参照企业战略规划的基本内容,以此来讨论城市的战赂,可以将城市战略划分为城市总体战略,主要内容是城市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城市竞争战略,主要内容是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与城市竞争战略的选择;以及作为城市战略规划第三层次的城市的部门发展战略。结合以上,城市战略按部门的构成可以划分成城市区域发展战略、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空间发展战略、城市生态发展战略等几个战略。

5 构成的层面

战略规划层面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其中微观层面主要包括地方特色、生存环境、理想形态等,中观层面主要包括城市容量、生态建设、产业结构、交通网络等,宏观层面主要包括城市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等。

6 城市战略规划的编制

城市战略规划的编制由于涉及的相关领域和部门众多,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设计思路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略规划的提出阶段,城市市政府首先提出战略目标和规划编制日程表,通过协商与公众明确规划的主要目标及内容,并收集相关资料做好规划的准备;第二阶段为战略规划的研究阶段,这个阶段通常以较为开放的形式来组织多学科之间的合作研究,其后通过对所提交的各种战略研究成果的分析、比较和调整,以此形成战略研究的成果;第三阶段为战略规划的形成阶段,通常以战略研究的成果为基础,结合相关规划的原则,来构建城市战略规划的初案,在经过多方的协商和咨询后,最终由政府决定采纳、审批,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城市战略规划的编制程序。

参考文献

[1]赵民,奕峰.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研究当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3,(2).

篇6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076-04

政府职能的纵深化发展,以及政府管理模式的不断演变,使得地方政府的管理呈现出不同的竞争力状况,且影响和制约着地方或区域的发展。因此,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研究相应的提了出来。政府能力是政府管理竞争力的基础,而政府管理竞争力最终也体现为政府竞争力,因此,政府管理竞争力的研究离不开相关的政府能力和政府竞争力的研究。学者们在一般意义上的对企业竞争力思想的借鉴上对政府管理以及政府竞争力进行了探讨。其中对政府能力、政府竞争力指标要素的构建,有三个代表性的角度:一是政府战略管理的视角。从政府资源获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资源运用能力四个方面建立评价地方政府能力的指标体系[1];二是公共物品的视角。地方政府对区域公共物品供给状况的改善会提高地方政府的竞争力,建议从地方层次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状况来构建政府竞争力指标[2];三是综合的视角。从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基础设施及住宅6个方面构建城市竞争力指标[3]。可见,已有的指标体系侧重对现状的描述,缺乏对其发展潜力的估量。本文在对政府管理竞争力内涵的探讨基础上,将更多的努力集中于尝试着对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作定量化的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将借鉴联合国贸发会议在《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提出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的衡量思想,引入业绩和潜力两个维度,构建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考虑到长三角16城市的样板和示范效应,因而对其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

一、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内涵

结合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我们将地方政府依据一定的资源禀赋,通过组织、协调、规制、创新以及政府间的协同合作等手段,围绕公共行政及在地方社会领域所取得的相对优势,称之为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主要包括资源获取能力、政府组织效率、宏观经济管理竞争力、公共服务竞争力、政府创新能力、战略性政策执行竞争力以及社会交易效率竞争力等。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内涵,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拓展性阐释。(1)地方政府核心能力的构建。政府管理的核心能力可以来源于政府管理的过程、知识、创新或者区位优势等。政府核心能力就是要基于区域的资源禀赋,不断强化和发挥政府管理中的强项领域,经过长期发展,使其形成具有独特性的、其他政府难以模仿的并且能为政府带来竞争优势的能力。(2)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动态性。纵向来看,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价值取向、管理模式等都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横向来看,我国政府间关系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政治竞争―要素竞争―制度竞争―协同治理,政府管理竞争的手段日趋理性化和合理化。因而,政府管理竞争力本身是一个动态性的相对指标。(3)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最终表现为多元性。既有经济的发展,也有社会福利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当然核心构成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社会福利的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经济基础。(4)地方政府管理可持续的竞争力反映了地方政府管理发展的潜力。政府管理竞争力涉及区域的全面发展,其核心内容定位必须是可持续的,具备发展潜力。

可见,政府管理竞争力的基础是政府能力,竞争优势的获得是基于地方政府管理的资源、文化、历史等方面,通过地方政府创新,行政体制改革等手段,在某一领域构建起来的一种相对比较优势(即政府管理的核心能力),然后以优势地位为主导和突破口,带动和发展其他方面,从而构建综合的政府管理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多元化指标,其不仅反映了地方政府当前的发展状态,也反映着地方政府未来的发展潜力,其不仅仅关注政府竞争层面的内容,也关注政府间的协同合作。

二、政府管理竞争力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设计

我们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构建了政府管理竞争力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两个综合指标,用以衡量政府管理的总体绩效和发展潜力。业绩指数为业绩指数1和业绩指数2的平均值。其中:

业绩指数1=(地方财政支出/江浙沪财政支出总和)/(地方GDP/江浙沪GDP总和);

业绩指数2=(地方科教文卫支出/江浙沪科教文卫支出总和)/(地方财政支出/江浙沪财政支出总和)。

该指标的合理假设为,政府管理的绩效与政府能力(用财政支出来衡量)和公共服务能力(用科教文卫支出来衡量①)是高度相关的。且财政支出与GDP,科教文卫支出与财政支出都呈正比例关系。如果某地区政府管理业绩指数大于1,则表明该地区政府管理的绩效大于该地区GDP和财政支出下所应具有的期望值,即政府管理的“业绩突出”;如果某地区政府管理业绩指数小于1,则表明该地区政府管理的绩效小于该地区GDP和财政支出下所应具有的期望值,即政府管理的“业绩低下”。

潜力指数为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人均科教文卫支出、万人互联网用户数、对外开放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城乡收入差距8个指标的平均值。该指标体系的合理假设为,政府管理未来的竞争力的获得与政府在公共财政支撑下的经济发展基础上贯彻落实三项重大战略:和谐社会、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观高度相关,地方政府执行这三项重大战略的能力,我们将其表述为战略执行力。公共财政支持下的经济发展由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对外开放度、万人互联网用户数来衡量。和谐社会战略的实施由城乡收入差距来体现。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由人均科教文卫支出来体现。而科学发展观,则综合地反映在这8个指标当中,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发展(这一点首先得到了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已经由6个指标来很好地体现了),核心是以人为本(由人均城镇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来体现),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由城乡收入差距指标来衡量)、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我们既考虑到了人均GDP,也包括了对外开放度)。可见,8个潜力指标体系基本囊括了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也很好地体现了三项重大战略的实施。因此,能很好地衡量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发展潜力。其中我们假设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人均科教文卫支出,万人互联网用户数、对外开放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政府管理竞争力高度相关,且呈正比关系。其中对每个指标都进行了标准化分值的转换。

而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我们假设其与政府管理竞争力高度相关,且呈现反比关系。对其进行了标准化分值的转换。

Vi为i地区某一指标的数值,Vmin、Vmax为长三角16城市中某一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经过这一处理,每个指标的潜力指数都是位于0~1之间的相对数值,且能对其进行求平均值的计算,数值的大小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数值越大,说明其在长三角16城市中具有较好的比较优势。

三、长三角政府管理竞争力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比较

我们对长三角16城市在2004―2006年以及2007年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分别进行了测算。数据分别来自2005―2008年长三角16城市的地方统计年鉴。我们以长三角16城市政府管理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的排名为坐标值,分别建立起两个时间段各地区政府管理竞争力的矩阵分布图,图1和图2。以第8名为临界值,可将长三角16城市政府管理竞争力的综合地位分为四种类型:

(1)领先地区,即政府管理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排名均在前8名的地区;

(2)高于潜力地区, 即政府管理的业绩指数排在前8名,而潜力指数排名在第8名之后的地区;

(3)低于潜力地区,即政府管理的潜力指数排在前8名,而业绩指数排名在第8名之后的地区;

(4)表现差的地区,即政府管理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排名均在第8名之后的地区。

(一) 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的整体分析

长三角16城市在2004―2006年以及2007年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排名矩阵图,图1和图2。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应是高度正相关和契合的,也就是说,图1、图2中16城市的理论位置应是落于或沿着图中的虚线分布。但是实际我们可以看到,仅有上海,见图1、图2、南京见图1、南通见图1和常州见图2是位于虚线上,更多的城市是散落在各个区域。我们通过计算2004―2006年以及2007年业绩指数排名和潜力指数排名的Spesrman相关系数,得知2004―2006年的Spesrman相关系数为-0.135,2007年的Spesrman相关系数为0.218②。也就是说在2004―2006年间,长三角16城市间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排名是呈现负相关关系,在2007年才呈现一个较弱的正相关关系。大部分城市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是不相互适应的,排名的变动呈现出一个混乱的状况,如南京、南通在业绩指数有所提升的同时潜力指数下降,扬州、绍兴在业绩指数下降的同时潜力指数上升。

可见潜力指数的变化并未对业绩指数构成明显的影响。因此,在潜力指数的构成变量之外,一定存在着某些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导致了城市特殊的区位优势或劣势,对城市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为政府的政策对经济发展业绩的带动。在政策性优势作用下,城市经济的获得一个快速的发展,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规模都有所扩大,相对于的科教文卫的支出也会获得增长,从而政府管理竞争力的业绩指数得到提升。但是,从长期来看,忽视政府管理的潜力指数的下降或保持不变,仅依靠政策拉动,那么政府管理的业绩指数迟早会遇到发展的瓶颈。因此,政府有必要将政策和制度的重点,从对政府管理业绩的单一倾斜,转变为业绩和潜力并重,在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潜力指标比较薄弱的分指标中加大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这样,不仅可以继续发挥政府的政策效应,而且从根本上优化政府管理潜力指数的各个分指标,从而使得政府管理竞争力的业绩和潜力沿着对角线双提升。政府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排名的Spesrman相关系数由2004―2006的负相关关系转为正相关关系,也说明,长三角16城市的政府管理正在不断完善,政府管理的业绩和潜力逐渐趋向“自适应”状态[4]。

(二)业绩指数分指标的进一步分析③

为了进一步分析政府管理业绩排名变动的原因,我们对业绩指数的分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表1④中我们整理出在长三角16城市2004―2007年业绩指数1和业绩指数2突出的城市(数值表现为大于1)。通过业绩指数1和业绩指数2表现突出的城市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呈现错开分布的布局,只有舟山在表1的2项统计中都有出现。这就意味着,对于第一、第二梯队中的城市地方政府管理的业绩指数的提升应该加大科教文卫的支出比例,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而对于第三、第四梯队中的城市而言,应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夯实财政支出的基础。

(三)潜力指数分指标的进一步分析

在潜力指数的8项分指标中⑤,上海是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因此着重分析其他城市。对于公共财政支持下的经济发展潜力中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万人互联网用户数和对外开放度指标,第一、二梯度的城市都处于领先地位。苏州、宁波和无锡在这些指标都有着很好的优势地位,而泰州、南通、扬州以及湖州都处于劣势地位。但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指标中,一直处于末位的扬州、泰州、镇江和南通则在这项指标中处于优势地位。可见这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政府对这些生产性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偏好。和谐社会战略的实施在2006―2007年,嘉兴市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台州在2004―2006年一直处于最末位,但是在2007年,南京市排到了最末位。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苏州、宁波和舟山处于前4名的优势地位,而南通、扬州和泰州一直为后3名的位置。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在若干个统筹方面,嘉兴在统筹城乡发展有着很强的竞争力,而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海、苏州、无锡和宁波有着很强的竞争力,而泰州、扬州、湖州处于绝对的劣势。

综合以上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的分析,我们将整个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趋势归纳为4种典型的路径:(1)优势保持者。以上海、苏州、无锡和宁波为代表,城市经济发展良好,在若干个指标都呈现出很强甚至是绝对的竞争优势,在履行政府基本职能的同时也有着更多、更好的资源去实施三大战略即战略执行力强,从而不断巩固和强化其优势竞争地位。(2)后起之秀。以舟山为代表,作为一个第四梯队的城市,其一直位于领先地区,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舟山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良好,在业绩指数1和业绩指数2中舟山市都位于前列,潜力指标中万人互联网用户数和人均科教文卫支出中都有着杰出的表现,从而构建了舟山市较强的政府管理竞争优势。(3)局部突破者。以嘉兴为代表,优势保持者以及后起之秀的存在,导致对于其他欠发达的城市要提升政府管理竞争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于是借着三大战略的实施之际,若干个城市选择了在某一个指标,如嘉兴市在城乡一体化方面,作出突出成绩,寄希望由点及面带动政府管理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但是,嘉兴在城乡一体化所作出的努力还是由于其经济整体的趋于疲软而导致业绩指数的下降。虽然政府管理竞争力是多元的,但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对于局部突破者而言在局部领域大有作为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可持续的经济,才能根本上提升政府管理竞争力。(4)优势下降者。以南京为代表,南京作为一个第二梯队的城市,按照一般的逻辑其应位于低于潜力地区或领先地区,但其却落入表现差的区域。从业绩指数1和业绩指数2来看,其业绩表现平平,潜力指数当中,和谐社会战略的实施位于长三角16城市的最末位。总体而言,经济发展速度趋缓,三项重大战略的执行力趋弱,导致了政府管理竞争力优势的下降。

四、结论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得知纵向来看,长三角16城市政府管理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逐渐正向相关,趋于一种自适应的状态。三大战略的实施,极大地引导了政府间管理竞争的战略方向和内容,促进了地方政府管理竞争结构的优化。横向来看,我们将长三角16城市具有代表性的趋势归纳为4种典型的路径:优势保持者、后起之秀、局部突破者和优势下降者。长三角16城市间的政府管理竞争力有着一定程度的路径锁定,因此局部突破者在三大战略的实施机遇中,尝试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以此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打破路径锁定,提升政府的管理竞争力。而如何借助自主创新与科学发展观推行之际,实现城市经济转型与升级,加速经济快速增长,扩大财政基础,提高财政支出水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夯实政府管理的经济基础,是长三角16城市尤其是优势下降者当下面临的一个综合性难题。综合来看,发展经济和促进质量型增长是第一要务。关键选择何种思路,以往形成的区域发展路径在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已经不太适应,均衡发展战略模式要和快速提升经济发展的任务兼容。同时要打破长三角16城市的政府管理竞争力的路径锁定,主要的方法是深化长三角城市间的一体化合作,促进其均衡发展,从而提升各地方政府管理的竞争力。

注 释:

①之所以用科教文卫支出来衡量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一方面是因为提供科教文卫是政府公共服务中最为重要的职能;另一方面科教文卫属于投资性公共物品,在政府倾向于提供具有短期效应的生产性公共物品时,对科教文卫的支出,最能体现出政府的公共支出结构和偏好。

②限于篇幅,具体的计算过程未列出。若有需要,请与作者联系。

③2004―2007年业绩指数分指标的数据,限于篇幅,未在文中列出。

④表1中对梯队的划分,上海是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包括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和南京;第三梯队包括常州、南通、绍兴、嘉兴和台州;第四梯队包括镇江、扬州、泰州、湖州和舟山。

⑤2004―2007年潜力指数分指标的数据,限于篇幅,未在文中列出。

参考文献:

[1] 张钢,徐贤春. 地方政府能力的评价与规划―以浙江省11个城市为例[J]. 政治学研究, 2005,(02):96―107.

[2]“中国地方政府竞争”课题组.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公共物品融资[J]. 财贸经济, 2002,(10):5―11.

[3] 郝寿义,倪鹏飞.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案例[J]. 经济科学, 1998,(03):50―56.

[4] 李东阳,周学仁. 辽宁省引进FDI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07,(11):44―52.

篇7

摘 要:当今世界,城市已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基点,而城市文化软实力则已经成为一座城市文化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综合表现。近年来,雄厚的经济支撑力、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先进的城市精神、不断增强的文化辐射力和绵延不断的文化传承力,为南京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南京应着力塑造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鲜明特征;扩散城市文化,构建多圈文化体系;优化城市政策,增强城市人口归属感;塑造城市形象,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发展;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11-0050-04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一个城市而言,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注重文化建设、制度设计、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和环境建设,都是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未来的城市发展就是以文化论输赢,城市文化软实力最终必将转化为城市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现实的竞争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精心谋划。

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现的是一座城市强大的精神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文化影响力和文化生产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凝聚力

城市精神的特质隐含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和地域性文化底蕴中,它凝聚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民风民俗,体现着城市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这种精神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使广大市民团结起来,树立起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从而为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城市的文化凝聚力正是通过城市精神的塑造和弘扬逐步形成的。一方面,城市精神中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积淀必将转化为全体市民深层次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就像一条纽带,可以把全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地域的人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向心力,引导市民心系城市命运,以振兴城市为己任,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城市。另一方面,城市精神蕴涵着城市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追求,既可以增添城市的内在气质,更好地展示城市的形象,又对外产生极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成为别具特色的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推动城市良性发展。

2.以原创能力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创新力

创新是一座城市走向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只有不断实现文化创新,才能丰富和拓展先进文化,才能提高文化生产的能力,才能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化的原创力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动力,失去原创力的文化就没有生机与活力。文化原创力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内容”和“品质”,如果没有大量优秀的原创作品作支撑,城市文化就没有吸引力。原创力就等于吸引力、竞争力,拥有大量原创作品才是城市文化真正有实力的表现。

3.以文化传播能力为核心的城市文化辐射力

在全球不同文化加深融合的今天,城市文化必须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时代文化潮流。融入时代文化潮流,不仅需要敞开胸怀,广泛吸取对自身有益的外来文化,而且还要加强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对外辐射作用,实现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会互动。在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冲突中,城市文化辐射力的强弱关系到该城市能否以平等的地位、主动的姿态融入时代文化潮流。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日益增强,传播活动对内产生的凝聚力和对外产生的辐射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信息化时代,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凡是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的城市,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就能掌握影响世界、影响人心的话语权。一个城市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适应新形势,自觉树立并增强文化传播意识,切实加强文化传播力建设。

4.以文化品牌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是文化魅力的重要体现,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而文化品牌则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是文化影响力得以实现的载体。文化品牌是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牌经济时代,品牌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文化品牌实质就是文化产业品牌化的结果,是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凝聚。城市文化品牌,不仅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特色资源的产物,而且也是城市的无形资产和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这座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增强这座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以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城市文化生产力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城市的文化生产力是整体的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文化以一定方式体现在生产过程之中,形成不同特性的文化产业,生产出各种满足市场需要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内在地蕴涵着生产者的思想和观念,文化产品的流通输出也就是文化观念的传播辐射,能够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文化企业将会为消费者提供形式各异的文化产品和方式不同的文化服务,形成多门类、多层次的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从数量、质量、多样化等方面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源源不断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撑。

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文化张扬着城市的个性,体现着城市的气质和神韵。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对于城市发展就如人之两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非常明显的战略意义。

1.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知识经济、消费社会和科技创新三大变迁,使文化和经济高度融合。文化具有实际的经济价值,文化既是经济发展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又成为经济发展的深层动力,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实际上就是在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无形力量的强大支撑。文化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很多城市中已成为一个巨大产业,创造着惊人的价值。艺术、设计、音乐、歌剧、舞蹈、电视和电影制作、建筑、出版、时装和广告等领域的发展,在这些城市形成了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行业,刺激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一些城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率也正在逐步提高。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仅可以通过增强文化产业的内涵来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城市创新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创造更多机会,吸引更多人才,配置优质要素,组合优质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有助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

完整、丰满的城市空间由理性和情感、现实和想象构成。优质、理想的城市发展,既需要通过强大的、可持续的经济力量建构起城市的理性内涵和现实维度,也需要通过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和繁荣昌盛的文化创造出迷人的城市情感空间和城市想象空间。从全球范围看,城市再也不被理所当然地仅仅视为经济实体。虽然城市的经济功能依旧重要,但强调城市的文化功能、重视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文化能够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能让城市的生态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能够激发人们的潜能和对生活的热情。文化是一种增进理解和认同的强大力量。文化跨越障碍,尊重差异,可以把不同背景的人们团结在一起。文化可以激发灵感,教化社会,创造财富,给每个人带来无穷的愉悦。因此,要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实现文化软实力的大幅度提升是关键。

3.有助于扩大城市影响力

与有形的经济力量相比,无形的文化力量与城市综合影响力具有更高的相关度。文化是现代城市的灵魂,文化软实力虽然无形无影,却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能够超越时空、超越民族与国界,对提升城市的综合影响力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从全球城市发展经验来看,一个有国际影响的城市,往往富有充足的文化资源,拥有独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权威的“全球年度城市品牌指数”调查显示,时尚、香水和埃菲尔铁塔对巴黎雄踞世界城市排名指数前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古迹及其旅游景点、梵蒂冈城是罗马主要的品牌力量;圣家堂及奥运会让人们记住巴塞罗那;提到洛杉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好莱坞;提起马德里,通常印入人们脑海的是奔牛节、斗牛及其风土文化;金门大桥让超过3/4的全球受访者自然而然地将其与旧金山相提并论。所有这些视点和要素,都与文化直接相关,都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表征。可见,一个城市要想真正塑造良好的形象、提升品牌的认知度、赢来良好的声望及影响力,必须十分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4.有助于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城市之间竞争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世界一流城市在城市发展战略中普遍优先考虑文化因素,无不高度重视文化在城市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无不千方百计抢占文化软实力这一城市竞争的制高点。当下的纽约、伦敦和香港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典范,共同演绎出辉煌的当代三城记,不仅是由于这三个城市紧紧把握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先机,还因为这三座城市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伦敦公布的《市长文化战略》提出要维护和增强伦敦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的声誉,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伦敦视文化为城市的“心搏”,社会、经济和城市的肌体都因文化而律动,无与伦比的文化丰富性和广阔、多样的文化和创意资源,成就了激动人心的伦敦、活力无限的伦敦和令人难以忘却的伦敦。纽约是世界文化俱乐部,非常重视文化艺术,她以繁荣的文化吸引着大量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人群定居纽约,并带来了纽约的奇幻、沸腾和被点燃的热情。香港在文化地位上难以和纽约、伦敦相比,但年轻有活力,拥有开放、多元的城市文化品格。香港已经意识到,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单凭金融商业不足以强化香港的竞争力,未来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并以对文化的投资鼓励创意,带来社会的多元发展,促进知识型经济的成长。其他一些新兴国际化城市,如新加坡,提出要将新加坡发展成为“一个充满动感与魅力的世界级艺术城市”,确立建设“文艺复兴城市”愿景,强调要全面激发文化对城市竞争力的多维影响;如韩国首尔,为实现成为“世界一流城市”这一目标,始终把以文化为中心的市政方针放在首位,并制定了《为创建“文化城市——首尔”的文化艺术部门十年计划》。可见,文化在城市竞争中的重要性,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共识。

三、提升南京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路径

1.树立文化强市观念,明确文化城市定位

南京在完成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和实现城市功能、结构蜕变的过程中,需要从文化视角来组织和配置城市的各种资源,使文化成为发展创新的强大引擎。一是以文化的思维对城市的各种功能进行考察,发现城市的创新方向和创新空间,并且在周边城市圈内使南京获得新的核心定位,成为全球文化生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二是从文化的角度考虑和制订各类公共政策,在文化资源和公共政策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协同的关系,这些公共政策涉及经济发展、住房、健康、教育、社会服务、旅游、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文化政策本身。三是形成文化共建的合力。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提出并落实支持文化与软实力发展的有关具体政策措施,同时利用文化单位内设研究部门进行调研,或公开招标、委托社会机构进行文化专题研究,为文化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还要加强软实力理论跟踪研究,运用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测评和开展社会调查等方法,定期评估南京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状况,及时向本市有关部门领导反馈信息、提供咨询报告,并以适当方式向外界公布相关情况,为南京软实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2.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应该突出两个环节:一是要加强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创作一批有南京特色、有巨大影响的文化艺术精品。要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尤其是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应该在全市范围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中心等政府投资兴建的公益型文化设施,为市民提供免费的精神盛宴。政府投资的大型经营性文化场馆,在不影响正常营运的情况下,应坚持提供一定比例的低价票公开向市民发售,让普通市民“看得起戏”,分享文化建设成果。要将园林雕塑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大投入,组织创作一批反映南京历史文化、有地域特色的雕塑作品,完善管理,以展现南京城市魅力。二是要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南京特色文化品牌和文化产品。要充分运用南京的文物、历史典故、重大事件等资源,在创作、演出、出版、影视制作等方面同时发力,合力打造文化大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弘扬南京文化。三是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使南京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逐步开拓国际市场。要发展与国内外城市、知名文化企业的合作,利用各种文化节庆、文化博览以及政府和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宣传南京城市文化,提升南京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保护城市历史与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并重

历史的积淀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源泉,南京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应延续其“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优势,对各类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保护、深度挖掘、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保护城市历史,延续城市记忆。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先进文化,要加强南京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建设“山水城市、低碳城市”为目标,以大水系建设为重点,拓展南京城市生态空间;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对南京城市绿化、环境污染的治理等做出统筹安排;倡导低碳型生产、生活方式,使南京的“山水城市、低碳城市”建设成为南京城市文化建设的一种要素,成为提升南京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4.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城市凝聚力

制度文化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表现形态,加强有利于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制度建设,是南京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当前,南京应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为重点的社会制度建设。一是要继续加大实施教育就业联动战略,实行就业创业并举方针,千方百计增加职工和市民的收入,形成“创业有平台、发展有机会、投资有回报”的人民“安居乐业”城市氛围。二是要实施民心安定工程,健全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促进共同富裕。在推进民主管理工程,激发社会创造力方面,要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设和谐社会生活共同体和加强统战工作,扩大文化软实力的亲和效应。

5.吸引优秀人才,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提供保证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人才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力保障,文化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力。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吸引优秀人才起码具有两方面的突出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从而影响城市气质、精神的形成,影响城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实现。二是有利于促进城市科技文化的发展。引进人才实质上就是引进科学文化技术,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就是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发展,关键在于文化创新,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文化人才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当前,南京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最紧缺的是文化经营人才、产业研发人才、策划人才、管理人才等,一定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南京成为对优秀人才极具吸引力的城市,并且通过聚集人才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真正使南京成为软实力较发达的城市。

参考文献:

[1]余小曼.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当代传播,2011(2).

[2]吴忠.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与路径选择[J].学术界,2011(5).

[3]闻瑞东.国外发达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启示[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3).

[4]吴丹丹.各省区文化软实力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10(2).

[5]关多义.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生产力研究.2008(12).

篇8

关键词:SWOT 郑西高铁 联动

中图分类号:S55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14(2010)04-210-02

2010年2月6日郑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高铁使中西部地区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得到体现,铁路沿线将形成走廊产业经济带。它架起了关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经济带合作、联动、协作发展的桥梁,两小时的旅游圈为郑西两地无障碍旅游提供了条件。SWOT方法在战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即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

和威胁(Threats)。现已扩展到旅游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效。郑西两地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旅游资源具有相似、相关、相连性,这使得两地乃至沿线城市能够进行区域联动,实行旅游业的联合开发与发展。

一、郑西两市联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1.一流的交通优势。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成功试运行,国产“和谐号”高速动车从西安站至郑州站用时只需1.48小时,是我国建成的又一条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它定会打破传统旅游格局,营造了一个新的两小时旅游圈,使两地市民互动频繁。它的投入使用,对中西部地区有下列影响:首先,改善了中西部的交通设施,促进了交通事业的改革;其次,改善了铁路运输的服务品质,提高了沿线铁路运输能力;最后,将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拉近中西部地区的距离。这使得其沿线的1亿多人口的出行更加便利,对郑西两地和沿线的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郑西高铁为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架起了最宽阔的桥梁。

2.资源互补优势。旅游资源互补性是旅游整合的前提,区位关系适宜性和区域经济共需性是旅游资源整合的推动力。旅游资源互补是指旅游资源之间由于种类、规模、形状、文化内涵、时间序列、区位等自身要素的差异而形成的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区域间旅游合作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体能否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补,使区域内差异性旅游资源可以有效结合,从而产生更大经济效应。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城镇人口众多,往来人流量大,是在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人口、物资集散地。其代表性旅游产品少林寺、拜祖大典世界知名。西安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观光资源是海内外著名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西安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坑,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西安明城墙及周沣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四大遗址等,皆为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两个城市中拥有着互补的旅游资源,如西安有秦岭野生动物园,而河南目前没有野生动物园。更有旅行社打出了“兵马俑+少林寺”的新线路。郑西两地通过旅游联动和整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会极大地丰富旅游产品。

3.政府部门的充分重视。2010年1月22日,郑州市旅游局与西安市旅游局签署协议,达成深度合作关系,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并签署合作协议,协调当地景点针对郑西高铁推出优惠活动和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两地无障碍旅游。在2009年底,西安旅游局就组团到郑州举行过大型旅游推介活动,郑州旅游局也在2010年元旦赴西安进行宣传,并在高铁开通首日组织首批游客去西安体验古城之旅。而在此之前,郑州和西安旅游也一直有合作,两地曾联手向香港推广旅游产品,西安表演的是唐歌乐舞,郑州则是少林武术,一文一武一张一弛,相得益彰,在香港特区大卖,获得市场的认可。

4旅游基础设施完备。郑州和西安两个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完备,具备足够的规模接待能力。郑州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餐饮、酒店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档次高、数量充足,接待能力的优势明显。郑州市旅行社已达200余家,旅游星级饭店近百家,旅游车船600余台,旅游教育培训机构40余家,旅游直接从业者10万余人。西安旅游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颇具规模。全市拥有年接待游客10万人以上的景区20多个,国家4A级景区9个,星级宾馆72家,其中五星级宾馆4家,四星级宾馆13家。

二、郑西两市联动发展旅游业存在的劣势

1.地区壁垒的阻碍。目前,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层面,并无明显的旅游行业壁垒存在。但是,由于组织机构、利益协调机制、诸侯经济等多种“壁垒”存在,在操作层面,由于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理解不同,加之保护本地区利益的需要,郑西两地确实存在一些事实上的行业和地区壁垒。如有些地方规定非本行政区的旅游车辆不能进入本地区景区景点,或要求其交纳一定的额外费用方许进入;异地旅游企业进入本地区经营时,有些地方规定或在操作中执行一些高于本地企业的进入标准,实质性限制旅游企业的跨区域经营;在一些地区导游的异地带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2.文化习俗的相似性。近几十年来,河南人来陕西有三次大的规模迁徙,因此在陕西人中祖籍为河南的人的数量较多。两省在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古都文化、交通文化、旅游文化等资源上,具有同根、同源、同性、同质的高度共生性和同一性。而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活动,从旅游者来说,他们进行旅游主要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参观重要的历史古迹,欣赏自然美景,享受大自然的恩惠,购买有特殊含义的纪念品、工艺品和礼物,品尝精美的佳食,进行度假或有益于自身事业和学习的探访等。因此,文化习俗差异不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不足。

3.区域内合作不足。区域内各城市的发展都立足于本地利益,缺乏整体上的宏观协调,尽管城市间会就某些领域进行合作,但只是临时性的、局部性的和非制度化的。各城市追求自身利益的狭隘性和近期性,会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对支撑和保障区域协作发展的制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郑西两市各旅游景区竞争有余,合作不足,没有发挥整体的组合优势。旅游景区之间缺乏区域旅游合作意识,各自打出降价牌,吸引对方城市居民的前往,制约了联动旅游业发展的实现。

4.经济条件的制约。旅游依托于交通,但最根本的还是经济作为基础。郑西高铁的开通运营无疑使两地距离缩短,但价格提高了,大概是普通票价的5倍,旅游者未必都愿意乘坐,更多的可能是商务游客。

三、郑西两市联动整合旅游资源的机遇

1.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首先,郑西高铁对沿线区域经济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它可以加速沿线城市经济的快速转型和高新技术的创新,促进地区间各种要素的高速流动。沿线城市无论在旅游规划,还是产业布局,甚至是招商引资多方面都可以开展合作。这一区域能源丰富,人口众多,工业基础良好,而且,郑州、洛阳、西安等均在经济发展的高速期,将大大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而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能刺激旅游需求的增加,提高居民的出游率,使旅游业的的发展具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其次,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最后,国家大力推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扶持旅游发展战略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2.为郑西景区战略联盟提供条件。景区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景区间或景区与各旅游企业间,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风险或成本共担、优势互补、共同拥有市场等战略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通过股权参与或各种契约而结成的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网络式的景区经营联合体。郑西两地在时间距离缩短,空间距离不变的基础上,通过今后战略性的合作,促使双方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无需扩大景区规模就可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3.豫陕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随着郑西高铁的开通,两省间航空、(下转第212页)(上接第210页)铁路、公路、水路“四合一”的经济文化通道必将更加兴旺发达起来。两省将共同承担起打造和建设黄河“经济长廊”、“文化长廊”、“生态景观长廊”、“遗产长廊”和“旅游长廊”的任务。陕西省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桥头堡”,西安是黄河中游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决定了陕西将要承担起联合包括河南在内的兄弟省市区共谋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历史使命。可以从古都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黄帝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玄奘佛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等多方面进行两省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发展。

4.提升郑西两市城市形象。郑西高铁的开通提升了两地的运输价值,使郑州、西安的城市地位得到更大程度的认可,对两个城市的形象也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对郑州而言,可以借助西安的国际影响力,扩大和提升郑州乃至河南旅游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扩大境外游客的数量;对西安而言,可以借助郑州铁路交通运输枢纽优势,拉近与中东部地区以及沿海地区的距离,尤其是与上海等特大城市的连接更加顺利,可增加西安地区的游客量,进一步推动西安旅游事业的发展。

四、郑西两市联动整合旅游资源的挑战

1.游客对旅游品质要求的提升。高铁的开通为西安与郑州之间在今后的合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交通条件,也使像少林寺、大唐芙蓉园这样的旅游产品更有吸引力,将加剧两地更深层次合作的开展。但同时,两地的合作并不代表没有竞争。作为游客在进入城市的一瞬间,对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酒店、出租车和公交车服务、市民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都会有更加苛刻的要求。城市必须在旅游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旅游服务的改善等方面提升自身的品质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另外,景点的竞争还将存在和加剧,对于相似的景点,游客可能只会选择其一,这种竞争也会促使景区品质不断提高。

2.旅游者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客源市场和出游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随着客源市场较大规模扩展,游客个性化需求的不断突出,体验游、自助游、自驾游、民族村寨深度游等极具个性化的旅游方式逐步显现。旅游需求方式由静态观光向动态体验方向变化,旅游者需求的变化趋势为郑西两市旅游联动指明了方向,豫陕两省可以大力发展民俗游、观光游、采摘游等乡村旅游,培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名村。

3.日趋激烈的区域旅游竞争。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也造成了区域旅游的激烈竞争。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都市经济圈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首都圈(京津冀大都市圈),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和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这些都市圈都是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城市之间具有相对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这些区域的旅游发展迅猛。因此,郑西区域旅游的的发展面临着周边区域的激烈竞争,如何能够突围而出,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大旅游的目标,还需要认真研究。

发展区域协作,是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郑西高铁的开通拉近了郑州与西安两地在时空上的距离,要想实现两地旅游的融合,必须要做到豫陕两地的联动。只有实现资源共享、旅游共享、信息共享、人员共享,才能形成一个多业并举、融合互动、快速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并更好地联动沿线的客流、货流,为沿线城市注入新的动力,实现真正的融合,以此实现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张义明.提升黄淮四市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理论诉求[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81-184.

2.胡宁,赵莉.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国内旅游战略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2008(10):100~101.

3.安传艳.中原城市群旅游一体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7)

3.成红波.我国旅游景区的一体化经营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11)

篇9

摘 要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的推行,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已经确立。财务预算的管理以其在企业经营中的独到功能和作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讨论了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及内容,分析了我国企业财务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现代企业 财务预算 预算管理措施

企业的预算管理是的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科学方法之一。正确深化实施企业预算管理,可有效促进企业形成简捷、有序而高效的管理框架,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决策力和执行力,并有力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推动下,以及众多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已经逐步认识到预算信息化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很多国内企业已经置身于国际市场的大环境中,如何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预算的概念及内容

(一)企业财务预算的概念

财务预算是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企业财务预算是指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及投放,此外还包括对企业的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的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做出的安排和统筹。企业的预算要事先确定经营管理目标,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内部计划管理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经营和管理成绩的有效工具。企业实施财务的预算制度,会使企业的计划更加协调,管理更富成效。

(二)企业财务预算的意义

企业财务的预算管理起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后来逐渐被世界各地的企业广泛应用。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企业经营的风险和企业财务的风险,合理的预算手段是防范企业风险的一项有效措施。随着企业预算管理的逐步深化,企业需要制定和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内部预算管理和控制的机制,并将预算管理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层面,使其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有效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企业的全面预算与企业费用控制体系息息相关,全面预算是成本管控的基础,也是确定成本指标的依据。仅仅制定成本指标,并不能保证企业各种耗费都一定控制在预算之内。因此,要以成本标准为依据分解预算,要将成本预算层层分解,具体到部门,实行责任制,严格控制部门耗费,确保成本不超标。

(三)财务预算的主要内容

企业的财务预算是根据企业所预测出来的结果提出的对策性方案。财务的预算管理主要是对宏观环境的分析,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评价企业掌握了多少资源?能做到什么程度?如何进行成本管理?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等。财务预算要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预算可反映出企业财务的目标,并控制企业财务的活动,保障企业财务目标顺利实现。企业财务预算包括企业的营运收支预算、资本性收支的预算、企业现金流量的预算和企业资产负债的预算。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组织的体系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前提,同时也是实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核心。财务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是财务预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保证财务预算管理顺利实施可以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约束机制。

二、我国企业财务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预算并没有得到全面的重视

很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企业,普遍存在着只注重预算本身的计划和控制的功能,却不能正确处理好企业的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之间的关系,忽视预算管理与企业效绩评价之间的关系、与企业资源分配的关系、企业风险控制的关系和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企业的财务预算编制缺乏企业战略性的指导,经不起市场的检验。很多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忽视了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各期编制的预算衔接性教差,预算的管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使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无法实现。还有些企业编制的财务预算缺乏弹性和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树立预算管理的意识,并且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将预算管理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来,为企业经营服务。

(二)财务预算的执行不到位

在企业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企业的各层管理人员没有完全落实和执行财务预算,并且缺乏信息反馈机制,很多企业只是按期报送预算的执行分析。这就导致当市场状况发生变化时预算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就会使预算脱离实际。不管预算的规划听起来多么的宏伟,只要预算不能变成现实,那么就只能流于形式。因此有必要将预算的管理系统作为可操作和可执行的管理工具,对预算的实施进行全程监控。预算管理要以效益为出发点,并以市场为导向,进而全面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的市场化管理模式。

(三)国内企业的财务预算缺乏考核和激励措施

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也是很多企业在执行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我国,考核与奖励措施不到位会影响到企业的绩效。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要以预算标准考核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要以考核的结果来执行奖惩。同时也存在着在考核过程中掺杂个人情感的现象出现,考核并没有做到公正公平,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就导致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使考核只能流于形式。预算指标约束作用的丧失, 会使整个预算的工作名存实亡。

三、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财务预算管理理念

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所作的具体安排,因此,财务预算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和发展的规划,并以现金为核心进行编制。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是对企业未来的一种规划和管理,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的行动规划,财务预算目标实际上是以要依靠市场的发展为依据,以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目标。只有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财务预算管理理念,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才能有生命力。

(二)企业要完善预算管理的流程

完善企业财务预算的过程,包括建立预算决策机制和有效管理企业的文件两方面。财务预算管理是实施企业战略的一种管理机制,可促使企业系统内各部门按照企业战略目标要求而发展的内在作用力。因此就要依靠完善的预算管理决策机制来保障。完善预算管理决策机制是可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同时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通过预算策划会的方式实现预算制订、执行、分析与生产经营的结合。此外更要规范和细化预算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将预算管理的文件作为公司领导决策级的文件下发,完善预算管理的整个流程,并做好管理文件的体系。

(三)实现企业预算管理手段的电子化

预算管理手段的电子信息化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预算的编制、调整、控制和评价。预算管理手段的电子信息化是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工具。预算管理的电子信息化不仅能使企业更加有效地贯彻经营战略,而且能控制和调整预算以适应变化。与传统的预算管理手段相比,预算管理手段的电子化可主动执行既定的企业战略,使预算与战略管理相互促进。

四、结束语

全面预算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费用管控是企业健康运作的有力保证,企业的全面预算与企业费用控制体系息息相关,全面预算是成本管控的基础,也是确定成本指标的依据。如何让企业的全面预算与费用管控成功的实现落地,不仅需要优秀的落地工具,更需要企业管理者拥有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财务管理信息化日益发展,行业内的竞争已经不再容许落后的财务管理方式和手段,新时代的财务战略如何利用信息化独占鳌头,将成为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者们面临的重要考验。一个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这个大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高菲.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优化.辽宁师范大学.2009.05.

[2]谭安华.浅谈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现代经济信息.2010.23.

[3]王飞.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中国外资.2011.20.

[4]王英.财务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中国城市经济.2011.24.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薪酬管理;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1

一、薪酬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薪酬管理的必要性。随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快速发展,各企业在进行扩张同时,也同样重视人才的争夺和吸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己经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同时企业要发挥其经营目标的利润最大化,势必要降低成本,提高劳动力投入的经济效益,因此科学的激励方法和一套合理的薪酬管理方法对于提高人才凝聚力、增强员工向心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薪酬管理的可行性分析。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多属中小民营企业,人员相对较国有企业较少,员工普遍平均年龄35岁左右,较年轻,未来20年左右不存在大批退休人员问题,社会负担少,其次,开发企业主要运用贷款滚动式开发,自身资金占有量比例较小,再次,多数本土开发商受地方政府保护,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上述因素为企业的低成本、高利润提供了可能,为薪酬管理的改革提供了预算支持。另外,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呈不断上升趋势,为今后企业战略管理培训,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机会,为企业进行薪酬体系再设计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

二、房地产企业现有薪酬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结构设计复杂。目前我国有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薪酬体系的完整性等同于复杂性,认为只要薪酬管理的复杂一点,管理体系庞大一点,就能顾及到方方面面,却忽视了企业的根本需求,没有认识到设计薪酬系统时把所有因素都考虑在内是不现实的事实。于是这些企业在设薪酬体系时,设计有十几个工资单元,每一个单元都设有几个不同等级标准,看起来这样的薪酬体系考虑得很全面,但实际上选择太多等于没有选择,一个试图激励所有人的体系等于没有激励任何一个人,甚至引起员工和基层管理人员的不满。

(二)奖金和福利计划缺乏弹性。目前我国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奖金和奖励部分的薪酬在一定程度上己经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奖金和福利计划缺乏弹性,没有随着员工的业绩和能力的提升而做相应的调整,从而导致部分员工在工作当中形成消极观念,就不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这种固定的奖金和奖励制度缺乏竞争性和公平性,对员工起不到激励作用,甚至会引起员工不满。

(三)薪酬体系中严重忽视非经济性报酬方面。非经济的报酬是指员工对工作本身、对所处工作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心理满足感,具体而言,主要有工作本身方面,例如工作的挑战性,工作的责任感,工作发展的机会,这些都可以带来满足感,有工作环境方面,例如适宜的政策、融洽的同事关系、舒适恰当的社会地位等,这些同样会给员工带来满足感。作为人力资源部门在薪酬设计是必需将这二类报酬因人而宜、科学合理地融合在一起,那种在薪酬管理中强调经济的报酬,忽视非经济的报酬的观念是错误的。目前我国各类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这些企业没有注意到不同层次员工非经济性报酬对其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从而导致高薪岗位的人员频繁流动的现象。

(四)平均主义较强。虽然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目前浮动收入大幅度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薪酬平均化这一普遍问题仍然存在,有些企业的工资单元很多,但是每个单元各种类别人员的差别很小,尤其是各人均等的基本薪酬以至于每个人的薪酬总额相差无几。另外如果固定福利在工资中所占比重很大,这同样是一种变相的平均主义。平均主义的最大缺点是缺乏激励性,会挫伤一部分能力强、绩效高的员工的积极性,导致的结果是他们减少自己的工作投入或跳槽,从而使企业形成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

三、提升房地产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相关薪酬制度。建立一套与薪酬制度配套的人力资源配套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建立和完善内在薪酬的激励手段,使薪酬体系持续、健康的进行下去。人力资源部门要确保各个部门都严格执行薪酬体系的内容,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对薪酬体系的执行力度。在绩效考核时,部门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门与员工要坦诚相待,对员工作出客观的评价,确保通过绩效考核达成公司和员工在最终薪酬决策上的一致。公司逐渐完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同时,公司为员工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人员开发的鼓励政策以及与职业发展机会相关的信息,从而使员工发展与组织发展结合起来,有效地保证组织未来发展的人才需要。

(二)建立专业的薪酬管理机构。薪酬管理制度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它随着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而相应改变薪酬内容和薪酬结构,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应建立、健全公司薪酬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小组和工作小组,为薪酬改革提供组织保障。这一管理机构设置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从而可以配合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合理配置薪酬。为了保证薪酬制定的公平,在这一机构的工作人员需要保持一定的中立性;同时他们也需要专业的企业管理知识,从而保证薪酬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同时,他们还需要有较好的财务管理知识,从而能够设计出符合员工需要,又能避免增加企业人力成本的薪酬

(三)对薪酬管理进行适当的控制。员工给企业劳动,企业就必须支付给员工相应的报酬。企业的支付能力是有限的,薪资增长不能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因此必须对薪酬总额进行有效的总量控制。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薪酬控制的过程中应主要采取以下三条措施:第一是绩效工资的总量调控,以分权治之,复核实施的形式发放;第二是对不同的用工来源,签订不同的合同,支付不同的福利;第三是对于实行年薪制的副总及部门经理,平时以预支的形式支付。

四、总结

薪酬所发挥的激励作用在企业当中的是显而易见的,合理有效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让大部分员工对薪酬表示满意,才能充分实现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实现企业的目标。完善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从而发挥员工在企业中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