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05-05 11:3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局工作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局工作要点

篇1

一、工作目标

1.专利申请量达到35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00件。

2.新增专利示范企业10家以上,其中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家以上、市级专利示范企业3家以上。

3.中国专利奖推荐项目1个,专利权质押贷款放贷额1000万元,专利行政执法案件15件。

二、工作举措

(一)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示范体系建设

1.着力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对照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考核评定办法,抓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培育工作,力争早日列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单位。

2.积极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工作。在公司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符合条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工作,力争完成贯标工作的企业累计达到10家以上。

3.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以专利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科技型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树立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典型,不断增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促进我市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知识产权政策环境

4.开展“激励专利创造,推进示范城市建设”专项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提升专利创造总量和发明专利占比,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5.完善专利申请奖励制度。在专利授权资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专利申请达到一定规模的政策资助。

6.加大对镇(街道)专利工作考核力度。完善专利工作在全市科技工作中的考核内容,加大对专利申请量考核力度。

(三)提升专利创造与运用能力

7.开展专利扩面提质工程。开展专利服务月活动,集中一个月时间走访企业,将专利相关知识、政策送到企业,开展上门服务,提高企业申请专利积极性,扩大规模以上企业专利申请的覆盖面,提升科技型企业发明专利产出率,确保全年专利工作目标任务完成。

8.继续开展专利指导员工作,健全基层专利工作管理体系,加强镇、街道对企业专利工作宣传、指导和服务工作力度。

9.加快PCT专利申请。以新兴产业和出口龙头企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充分运用专利制度,加快自主创新,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专利,通过PCT向产品出口目标国申请专利,提高竞争实力,拓展国际市场发展空间。

(四)加强专利执法保护工作

10.深入开展保护专利权专项行动。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保护专利权专项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反复、群体、恶意专利侵权行为及假冒专利行为的打击力度,巩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长效机制。

11.加强执法维权。进一步加强专利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专利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完善公安局驻科技局知识产权联络室制度。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指导企业加强专利维权工作。

12.推进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知识产权执法协调机制,对重点行业开展一次联合执法活动,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五)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

13.加强知识产权宣传。以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为重点,开展知识产权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五进工程”,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14.加大知识产权培训力度。结合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不断拓宽培训对象和范围,有针对性地选好培训对象,组织好系统性知识产权培训工作,确保每个镇(街道)举办一次知识产权培训。深化与拓展学校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工作,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培训和学生知识产权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全市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参加专利管理工程师考试,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专门人才。

15.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站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知识产权工作方针政策,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营造知识产权工作的良好?

(六)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工作

16.进一步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积极与银行、企业沟通,确保全年专利权质押贷款放贷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

17.推进企业专利数据库建设。围绕我市块状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市专利信息数据库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的专利信息服务。鼓励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建立主导产品专利信息数据库,为产业、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篇2

1、以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为主线

加强组织化程度,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科技创新的政策规定;主攻优势产业,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大力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科技创新步伐,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重点

把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摆在中心位置,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积极探索和总结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3、以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突破口

科技服务能力的形成,关键取决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应当以建设科技服务平台为突破口,重点加快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等科技服务科技平台的建设,集成各方面科技资源,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体系。

4、以服务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主攻方向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县科技工作要把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围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积极服务和扶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推进中小企业的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

5、以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特别是服务“三农”为重要任务

从我县当前的客观实际出发,抓好科技工作要把推进科技兴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重要任务,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加快现代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要通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科技进步、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等基地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6、以增强全民的科学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为基础工作

进一步落实有效措施,广泛开展地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推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二)、工作计划(工作重点)

1、紧抓国务院支持苏区振兴发展的机遇,努力争资争项。在认真做好苏区振兴发展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坚持以项目为抓手,认真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认真组织做好2013年各类科技项目申报工作,突出抓好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星火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重点项目的争资争项,努力争取更多的国家、省、市科技项目资金。

2、精心组织实施好各级科技项目,切实抓出成效。加强科技管理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省、市在我县立项的科技项目,特别要认真实施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黄鸡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集成示范与产业化建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点项目——“生物蜡产业化开发”等6个国家级科技项目和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星火计划等5个省级科技项目,积极搭建产学研相结合服务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确保完成年度实施目标,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效益,为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精心组织科技成果研发与应用。努力在县工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重点科技型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力争组织引导和帮助艾炜特电子有限公司、宇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易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龙树门业发展有限公司、西部资源锂业()有限公司、县福明林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部分重点科技型企业通过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方式率先建立技术研发站,不断开展技术成果的研发和应用。

4、精心组织科技入园入企活动。组织100名各行业科技特派员进园区进企业进乡村(科技示范基地),认真开展科技服务。组织高技术人才、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入园入企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基地,提高园区和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5、大力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定,以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为动力,积极组织引导和帮助企业开展传统技术革新与改造,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开发,开展自主创新,多出科技创新成果;引导和帮助企业开展与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大力培育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填补我县高新技术企业的空白。

6、加大对科技成果奖励力度。全面建立县级科技进步奖励制度;切实加强专利宣传和管理工作,力争涌现更多的专利成果;努力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逐步建立科技发展基金、科技进步奖励基金、专利发明奖励基金。

7、加大对科技园区的发展力度。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种业科技示范区建立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围绕近年内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认真组织科技研发与推广,切实提高园区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

8、切实强化科技服务。争取各方重视和支持,全面建立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构建县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认真抓好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示范;认真抓好“三送”科技示范点,以科技服务推进“三送”示范点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9、切实推进科学防震减灾工作。全面推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督管理,将其列为权置联审联批项目;全面建立防震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方位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咨询和应急演练活动,实现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全面建立地震群测群防体系,完善宏观观测点建设,争取上级支持,建设地震监测台站,不断提高我县地震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意见和建议

1、建议认真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科技协同创新”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宣传考核力度,不断营造全社会科技创新浓厚氛围。

篇3

一、保密工作开展情况

1、紧紧围绕保密工作规范化建设重点工作,制定出台《科技局20__年保密工作要点》,印发各股室。

2、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了保密员及分管领导的岗位职责,进一步健全了保密队伍体系。

3、认真做好我局计算机办公平台正常运转工作。为贯彻落实市县保密委会议精神,切实加强计算机保密技术防范和管理,变被动防范为主动防范,消除计算机违规连入互联网所造成的失泄密隐患,确保国家秘密的绝对安全,在政府信息化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计算机政务办公平台正常使用。

4、认真做好全局载体清理检查工作。6月中旬和11月底,我们对科技局、防震减灾局、科技开发中心的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的保密管理和介质清理工作进行了两次全面检查。实地查看了各股室文本、资料的制作、收发、传递、阅办、清退、保存、复制、销毁等情况,对密件进行了清查、核对,对须上缴的文件进行了整理移交。

5、做好了“5.1”、“10.1”等节假日期间的保密工作。为了确保节假日期间国家秘密的安全,局领导周密计划,认真部署,要求全体干部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切实做好节假日期间的保密工作。

6、做好新修订的保密法的学习宣传工作。为认真做好新修订《保密法》的贯彻学习,全面推进保密工作依法行政,根据省国家保密局《关于组织征订修订后的〈保密法〉有关书籍、挂图的紧急通知》要求,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做好了新修订《保密法》的学习宣传工作。

二、关于市县保密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办公室组织开展“四加强、两提升”学习实践活动,科技局的全体干部职工围绕市委张会民书记在全市保密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工作中树立工作具体抓、抓具体、一抓到底的作风,任务要具体、措施要具体、责任要具体、要求要具体。做到“两转一创”即: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转变思想观念,就是要转变以往“部门小、人员少”的思想,树立“小部门、大作为,小团队、大形象”的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就是要转变以往“平平淡淡、不愿为、不敢为”的现象,树立“站在全局思考谋划,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就是要“变被动为主动”,扭转以往“上级要求干啥咱干啥”,转变为“我要主动去干啥、咋干才能实现目标”这样主动开展工作的局面,推动保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网络化轨道。

三、20__年的工作打算

1、结合新《保密法》的颁布实施,加大学习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保密工作宣传月活动,加强保密干部教育培训。

篇4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机制。

年初我局制定了《XX年法治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全局上下紧紧围绕法治建设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领导机制,严密工作制度。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局股室负责人何志良、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协调、督促“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到工作职责明确,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并将法治建设列入局务重要议事日程,在抓好组织保障、基础性创建工作的同时,逐渐把工作重点转向强化措施,落实制度和求实效上来,对照创建“法治创建”标准,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在本局得到落实。

二、依法行政,深入推行政务公开

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对科技局年度工作任务、目标、机关职能、工作职责、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及申报程序等进行了全面公开,采取了在科技局科技信息网站和县政府网百件实事网上办上等形式向全社会公开。

三、深入普法,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

1、通过科技信息网站、举办专题讲座、知识培训班、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引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等内容丰富的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扎实有效地推进普法依法治理、依法行政工作,促进我县科技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篇5

为全面落实县委**年工作要点,适时检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反映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顺利完成年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现就今年督查工作安排如下:

1、贯彻落实银川市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动员会精神情况(2月下旬至3月初);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宣传部、机关效能办公室

2、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落实情况(2月下旬至3月初);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农牧局、林业局

3、全县春耕生产、农资市场供应情况(2月下旬至3月初);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农牧局、工商局、供销社

4、高速公路两侧综合整治及农村庄点卫生整治情况(3月份);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城建局、农综办、卫生局、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

5、春季动物防疫工作(3月中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农牧局、卫生局

6、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编制情况(3-4月上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城建局

7、春季农田水利建设开展情况(4月中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水务局、农综办

8、工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情况(4月下旬);县委办、政府办、发改局、财政局

9、春季植树造林情况(4月下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林业局、农综办

10、“阳光工程培训”及劳务产业发展情况(5月中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农牧局、劳动就业局、扶贫办

11、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运行情况(6月上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农牧局、林业局、农经站、供销社

12、新农村建设情况(6月中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城建局、农综办、卫生局、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

13、设施果蔬生产情况(6月下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农牧局、林业局

14、城市建设情况(7月上旬);县委办、政府办、城建局、发改局

15、**年上半年各乡镇、部门目标任务落实情况(7月中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

16、“平安永宁”创建工作(7月下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政法委、司法局

17、道路交通建设情况(8月上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交通局、城建局

18、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落实情况(8月中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科技局、农牧局、林业局

19、工业重点项目落实情况(8月下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发改局、财政局

20、新农村建设整体情况(9月上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城建局、农综办、卫生局、农牧局、林业局

21、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情况(9月中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教体局、政法委、安监局、工商局

22、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农业综合开发大会战进展情况(10月初至11月中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水务局、农综办、农牧局、林业局

23、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11月上旬);参加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卫生局

24、全县各项工作检查考核验收(12月中旬);参加单位:县目标考核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篇6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为抓手,加快建设自主创新体系,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2012年,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7.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5.6%,专利申请数达到406件。

三、重点任务

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科技项目建设

一是加强考察论证,积极与企业衔接,建立科技项目库,大力帮助支持企业高新科技项目在省、市立项,争取省、市科技扶持资金;二是继续实施扶优扶强工程,加大企业扶持力度,规范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三是进一步规范机械制造、磨料磨具等优势产业,引导其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切实发挥区科技局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组织、导向作用,强化企业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工作机制,促进互动协作,形成科技资源共享、协调配合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力争在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三)实施科技带动工程

立足“纺织产业园”和“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发展规划和产业基础,依托龙头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强自主创新,形成产业特色,强力推动“两个园区”建设。

(四)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工作及送科技下乡活动,强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创新科普活动形式,认真开展科技进社区工作,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科学素质。

(五)加强知识产权宣传

坚持以“绿城杯”竞赛为载体,加强科技市场管理。完善推进城区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抓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专利申请量完成市下达任务。

(六)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作用

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作用,在招引大项目、好项目、高科技项目上下功夫,力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四、工作措施

(一)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紧迫感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蓝图,全区干部职工要认真分析我区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广泛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创新机制与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平台,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形成立体宣传格局。加强组织策划,抓住社会对科技工作关注的热点、重点、亮点,有组织开展一些大型集中宣传活动,增强宣传的系统性和集成性。认真落实科技奖励的各项政策,在全社会营造人人思创新、要创新、敢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加强知识产权培育,切实保护科技创新

加大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宣传力度,重点抓好企业科技人员和主要领导的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

(四)细化量化目标,完善推动工作的有效机制

在全区完善效能监察和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继续实行工作目标台帐管理制度,量化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定出时间进度、完成程度、完成效果,以标准提质量,以标准求效率,切实增强抓落实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面向社会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工作检查、评估、考核机制,强化工作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五)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紧紧围绕“爱科技、促创新、争贡献”的主题,全面开展科技系统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科技队伍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特别是依法依规行政履职的能力。坚持服务为本,主动服务、全面服务,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效能型、创新型机关,促进全区科技事业的发展。

(六)提高科技经费使用绩效

增加区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带动企业提高科技投入。按照《市科技投入条例》的要求,科技三项费用达到财政预算支出的1.5%以上,同时科技经费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倾斜。进一步确立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

篇7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关注民生、保障安全、服务发展”为主线,健全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快实施名牌战略、标准化战略,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大力净化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不断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确保全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二、重点工作

1.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在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开发区内开展质量兴业活动;引导辖区内中国名牌、甘肃名牌生产企业100%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在主导产业、支柱行业中创建一批名牌产品,力争新增甘肃名牌2个;开展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活动的企业4户;引导、督促辖区单位特别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积极开展各种质量教育培训。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年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鼓励建设单位、施工企业争创白塔奖、飞天奖和鲁班奖,年力争实现“白塔奖”工程4个。进一步在服务行业广泛推行标准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牵头单位:质监分局,配合单位:区建设局、工商分局、东部工商分局、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

2.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力争国家和省市对辖区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85%以上;国家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和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生产企业,持证率达到100%;做好落后产能的关停淘汰工作,对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生产企业100%予以取缔;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促使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整治,区域性制假售假现象得到全面消除。(牵头单位:质监分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经委、工商分局、东部工商分局)

3.切实做好标准化和计量管理工作。主要工业企业“采标”率要达到80%以上。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特色农产品生产采标率80%以上,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数量达到2个以上,农、畜产品例行监测4次以上,对农产品自检12次以上,组织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安全专项检查4次以上。督促市场开办方足额配备公平秤,公平秤的配备率和受检率达到100%。(牵头单位:质监分局,配合单位:区农林局、工商分局、东部工商分局)

4.重点加强对旅游交通、大型游乐设施,重大聚集活动、重大危险源、重点场所、重大事故隐患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安全监控和安全保护措施,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旅游和特种设备监管工作水平,确保不发生重大以上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特种设备定检率达到100%;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开展有关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和应急救援演练,有效控制特种设备事故,减少事故损失。(牵头单位:质监分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建设局、区卫生局)

5.整体提升科技创新和节能降耗工作。争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完成重点新产品、新技术开发4项以上;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以上,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以上。同时,做好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资金支持。(牵头单位:质监分局,配合单位:区科技局、区经委)

6.联合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故应急反应机制,加快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确保不发生重大以上食品安全事件。(牵头单位: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合单位:区食品药品安委会成员单位)

7.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的单位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餐饮服务许可证;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并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主体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和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积极推行“一票通”台帐,大中型超市、食品专业批发市场进货索证索票率达95%以上。加强餐饮环节监管,集体食堂和餐饮经营单位卫生条件符合国家要求,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索票制度,餐饮业食品量化分级率≥95%。加强肉品质量监管,推进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定点屠宰的覆盖面和机械化水平,确保城区生猪进点屠宰率达到100%,辖区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杜绝注水肉、病害肉流入市场。(牵头单位: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合单位:工商分局、东部工商分局、质监分局、卫生监督分所、区商贸委)

8.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品、监管工作。督促医疗机构进一步强化品、监管工作,防止品、流弊事件的发生,避免对社会造成危害。(牵头单位: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合单位:区卫生局)

9.认真完成各项创建工作。年内创建5个食品药品安全示范街道,创建20家“放心消费企业(门店)”和50家规范化药房。(牵头单位: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合单位:区食品药品安委会成员单位

10.组织开展“放心食品药品周六集市”活动。全年举办放心食品药品周六集市活动达到20次以上。(牵头单位:区商贸委,配合单位:区食品药品安委会成员单位)。

11.深入开展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月”活动,精心组织“饮食用药安全大讲堂”活动,全年举办“饮食用药安全大讲堂”活动达到3次以上等。(牵头单位: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合单位:区食品药品安委会成员单位)。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各街道及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制订工作方案、工作目标和工作考核等制度。明确各部门主要领导是质量兴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作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具体抓好本单位、本部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得到全面有效落实。

2.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快建全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作网络,在街道一级设置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完善“一专三员”的产品质量及食品药品安全基层监管网络。

篇8

关键词 涉税信息交换机制 信息管税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一、涉税信息交换和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的现状

涉税信息交换的主要目的是采集到国税部门所没有的、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一些重要数据信息,信息数据的真实、完整直接决定了信息管税工作开展的质量。因此,推进涉税信息交换机制,应从涉税信息的质量、数量和方式等三个层面入手,科学合理采集信息。

准确是对涉税信息采集的基本要求。只有准确地采集到纳税人的涉税信息,才能全面把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管理。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坚持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提高信息采集质量。在技术上,规范信息采集标准,统一数据录入口径,严格纳税人报送报表的数据勾稽关系审核,强化网上申报审批软件和核心征管系统的数据录入校验功能,防止异常数据进入系统,严把数据入口关。设计数据质量检测指标,实现自动比对分析和检测,发现异常数据提醒前台操作人员修正;对前台无法修正的错误数据,按照程序提报上级税务局进行后台清理、校正。采集信息首先按照税源管理需要进行采集。其次按照税源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采集。在质与量统一的前提条件下,优化信息采集方式,首先是积极借助现有信息系统采集内部信息,对于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设计相应的网上申报附表直接采集或者实行税收管理员到户采集。其次是分层级采集外部信息。对于外部信息,应根据信息的权威性、信息集中度和获取方便性,实行分层级采集,对于海关、银行、公安部门身份信息等,真实度较高,已经实现全国数据大集中的涉税信息,可以实行全国统一采集,对于国(地)税、工商、质检、统计等直接影响本地税源管理,具有权威性,已经实现全省数据大集中的涉税信息,可以实行全省统一采集;对于纳税人的用电、用水信息以及与其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物耗等信息,可以由武汉市的各区税务局批量采集。当前形势下,国家税务机关只有加强与社会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才能建立协税护税网络,促进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涉税信息交换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和其它相关单位依照规则的内容、方式和周期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信息,以及税务机关依法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征税人的涉税信息。汉南区国家税务局第三方涉税信息的主要来源和信息内容有: 汉南区工商局提供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等,用来比对漏征漏管户;汉南区统计局提供统计月报、经济普查信息,用来进行经济税收分析,明确工作方向;汉南区财政局提供计征契税情况和财政收支情况,用来监控房地产企业销售情况;汉南区房产管理局提供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信息、房产转让信息、房产租赁信息房屋销售信息,用来加强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理;汉南区外汇管理局提供非正常核销信息,用来与纳税人出口正常收汇核销情况比对分析;汉南区科技局提供专利技术转让信息、高新技术企业审批信息,技术转让信息可查找申报表"收入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是否属实,外国企业专利技术受让单位信息可用来查找应扣未扣预提所得税情况,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可监控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情况;汉南区发改委提供计划投资项目立项批复信息、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参照信息,为国税部门进行企业所得税监控提供参考;汉南区民政局提供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信息,用来比对税务登记,查找漏管户;汉南区外经贸局提供对外贸易进出口综合信息、对外贸易进出口主要市场信息、加工贸易信息、出口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登记、变更、注销登记底册等,用来监控出口退税管理情况;武汉开发区海关提供进料加工核销手册、报关单等,用来监控出口退税管理情况;汉南区国土资源局提供土地使用证发放信息、土地转让信息等,用来加强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理;汉南区国资委提供企业兼并、改组改制信息、企业破产信息等,用来加强税务登记管理、税款清算、欠税追缴等;汉南区建委提供建设施工许可证信息、材料设备招标信息、监理招标申请信、设计招标申请信息、勘察招标申请信息、直接发包信息,用来加强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理;汉南区商检局提供进口设备信息,避免非居民所得税税款流失;汉南区公安局提供车辆登记信息,用来比对车辆购置税缴纳情况;汉南区残疾人联合会提供残疾证信息,用来与税务登记信息比对,查找异常纳税人;汉南区卫生局提供各医院药品、医疗器械和耗材统一采购信息,用来与供货企业申报信息比对;汉南区供电公司提供电力销售信息,用来评估纳税人增值税申报真实性;汉南区水务集团提供自来水销售信息,用来评估纳税人增值税申报真实性;汉南区地税局提供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工资薪金明细等,用来与国税企业所得税管理情况比对。

汉南区各大银行、人民银行提供非贸易及部分资本项目下对外付汇信息,汉南区国税局用来监控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缴纳情况;专业银行提供资金流,用来监控纳税人是否隐匿业务收入。汉南区政府采购中心提供集中采购信息,与供货企业申报信息比对,强化增值税管理;汉南区保险公司提供车辆事故理赔信息,用来对汽修行业增值税进行监控;汉南区医保管理部门提供医保卡刷卡信息,用来与医药零售纳税人的申报情况比对;汉南区烟草公司提供烟草批发信息,用来与烟草零售收入比对,强化增值税管理;汉南区质监局提供企业法人代码信息,用来加强税务登记管理。汉南区国税局还可从铁路、公路、机场等货物运输单位,了解纳税人物流情况,为纳税评估提供参考。

二、当前涉税信息交换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保障不力。

《税收征管法》规定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实施细则》只是在原则上规定了相关职能部门有提供涉税信息,加强协税护税的义务,但对具体采取什么方式、何种程序,相关部门和单位与税务机关有什么权力和义务,违反规定应如何追究和处罚等均没有具体规定。从汉南区国税局工作推进情况看,需要依靠地方政府行政力量加以引导,先天性存在不足,同时税务部门需要政府协调各相关部门采取行政命令、或与部门“一对一”交换的形式加以确定,大大提高了征税成本。

(二)信息交换部门认识不高,被动应付。

少数政府部门往往以自身利益、商业秘密为由,对国税部门获取涉税信息不支持、不配合,不愿意或不提供纳税人涉税信息;部分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协会组织等,普遍存在"征税就是税务部门的事"与本部门工作无关的思想观念,对信息交换应付了事,缺乏主动意识。

(三)信息交换平台未搭建,效率不高。

由于政府部门与国税部门之间、国税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没有实现计算机联网,对外,未形成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信息化支撑不足,涉税信息主要以excel表格及word文档的形式通过电子邮件或移动U盘进行传递,保密性差,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还有的职能部门只提供纸质报表,数据需税务人员手工录入相关软件才能使用,有些部门涉税信息需要国税人员上门采集,你不上门我不报送,加大了工作量,增加了信息交流的成本,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效率。对内,由于数据比较零星分散,税务机关没有建立专门的第三方数据分析利用平台,所取得的数据主要依靠人工分析或部分导入已有系统辅助分析,由于不同人员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不同以及数据解释缺乏统一的口径和标准,致使利用率也大打折扣。由于没有搭建一个系统化的信息交换平台,造成了信息化处理能力、支撑能力不强。

三、建立健全完善涉税信息交换机制的建议

(一)紧紧依靠政府形成治税合力。

涉税信息交流涉及很多部门,隶属不同,职能各异,仅仅依靠国税与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很难达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政府的强势领导是推动涉税信息交换深入开展的关键。一是建立市、区两级涉税信息交流组织领导体系,明确规定政府、税务、各职能部门在涉税信息交流中的义务与职责、方法和途径,将其纳入各部门日常工作,实行职能化管理,避免短期行为。二是定期召开涉税信息交流工作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各单位涉税信息交流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政府督查部门定期对涉税信息交流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并下发通报,加强监督,形成社会综合治税的合力。

(二)搭建信息化平台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在目前部门计算机联网有诸多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要积极争取政府协助,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有效搭建涉税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各职能部门及时将所有非涉税信息按其内容和性质进行整理、分类后予以,全面实现电子化涉税信息数据传输;在条件逐步成熟后,制定相关制度办法,通过财政必要的资金支持,推动部门间计算机联网,提高信息共享效率。同时,税务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整合研发涉税信息终端接收信息系统,为信息交换提供智能化、规范化的交换平台,提高处理能力、工作效率。

篇9

一、工作总体情况、成效及经验

(一)积极开展农业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

1、推进农业科技项目建设。农业项目是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的载体,两年来,我区科技特派员结合特色资源,积极策划、申报、打造了一批好项目。2012年积极申报了科技特派员项目--“麻黄土鸡”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并被市科技局批准列入市一般科技计划项目。该项目由区市区三旺牧业科技中心承担,该养殖基地位于区和平村。三旺牧业科技特派员邹检加大科技服务力度,采取中心加农户的模式进行“麻黄土鸡”的饲养和销售,发展专业养殖场(户)145户,年出栏“麻黄土鸡”商品鸡450万羽(其中中心养殖基地自身年出栏约35万羽),成鸡的销售网络遍及的各个州市及临近的江西萍乡、宜春、新余等地。2013年市山里来绿色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混合乳酸菌发酵鱼制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中试与示范》项目,项目实施期2013年2月21日至2017年6月1日。该项目乙方由大学化工学院科技特派员刘忠义教授提供技术支撑,成功申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经过层层专家评审和推荐,省科技厅、财政厅上报到科技部,全市仅一家。

2、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科技特派员具有突出的专业技术优势。两年来,我区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生产一线,大力推广引进农业新品种、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如派驻伟鸿食品公司的科技特派员多次到乡、镇等生猪养殖基地,现场传授和推广“前敞后控”生猪饲养技术、全进全出与集约化饲养方法、“一条龙”肥育工艺等先进养殖技术,根据不同阶段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需要的特点,采用适宜的饲粮营养水平,确保猪的日增重快,肥育期短,出栏率高,经济效益好。同时,大力推广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及标准化规模养殖栏舍设计、饲料管理技术,采取现场示范将规范、直观、操作简便的配套技术直接展示给农民,规范管理基地养殖户的生产管理行为,指导基地建立相应的生产管理、防疫消毒等相关制度,帮助基地将制度上墙,严格执行;帮助建立养殖档案,登记畜禽场生产情况、兽药和饲料使用情况等。区湘翼鸭业公司科技特派员戴求仲从引进新品种、推出新产品入手,帮助企业打开市场。积极组织湘翼鸭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到福建、浙江和广西等黑番鸭养殖较多的地区调研考察,先后从福建蒲田引进黑羽种番鸭2000羽,推广商品黑羽番鸭苗60多万羽,基本满足了养户和消费者对黑羽番鸭的需求。

3、探索农业生产科学模式。农业科学技术要转化为农村实际生产力,需要科学有效的运作模式。两年来,我区科技特派员立足农业生产实际,探索了一些有益经验。如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过程中,科技特派员引导伟鸿公司将原有的“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进一步拓展、延伸。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作为指导者与牵头人,为企业、农户等指明方向,提供一定的政策或资金支持;科研院所组织对养猪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组装和配套,编制技术资料,开展示范与培训,将规范、直观、操作简便的配套技术,直接展示给农民;公司通过担保贷款或先垫付部分资金建好标准化发酵床养猪栏舍,再交由农户进行生态养殖,农户按照公司制定的技术标准进行优质肉猪养殖,养殖成本先由公司垫付;生猪出栏后由公司以高于市场价2%的价格统一收购,并从中扣回垫付的资金。这种“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养殖户”的技术推广模式,实现了技术引领者、参与者与具体实施对象的共赢,是技术推广方式的一种创新,它有效地解决了技术、资金乃至产品后续销售的问题,确保了规范化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得到快速、有效的应用与推广。

4、创新科技服务手段和方法。农业科技的推广使用后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后续跟踪服务。两年来,我区科技特派员从农民和养殖户的实际需要出发,创新手段和方法,努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在培训方面,科技特派员将传统培训方法与现代培训方式结合起来。我们在集中授课的基础上,拓展技术服务手段,通过手机短信平台、远程教育、组织现场观摩和外出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和信息服务。伟鸿食品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左晓红帮助公司组建技术团队,积极推荐并指导公司30多名技术人员获得助理畜牧师或助理兽医师任职资格。在资金方面,探索龙头企业担保贷款模式,先后为基地养殖户担保贷款6000多万元。在信息方面,通过科技活动周,科技特派员多次深入荷塘乡正江村蔬菜基地,采取“六服务”实地指导基地生产技术管理及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活动期间向菜农户发放蔬菜种植新技术资料1000余份。在管理方面,伟鸿食品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项目,2年内完成有效完整测定记录4000个,确保公司原种猪场三年内成为国家级核心育种场。2013年新增湘华无公害生态农场科技特派员项目,对加盟养殖户实行鸡苗引进、全程疫苗操作及疫苗流程完整的备案管理,并提供全程防疫服务。

(二)扎实推进扎实推进医卫科技特派员工作

1、开展医疗服务活动。一方面,完善查房及病历书写制度,实行规范化诊疗,提高安全意识。科技特派员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管理、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医疗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查房制度,规范了住院病人诊疗服务行为和医疗文书书写,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和规避医疗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完善门诊诊疗制度,使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能够就近诊疗,减少病人的医疗支出。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周定期坐诊或对特殊病人实行预约制,门诊指导基层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脑梗塞、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的康复及治疗,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2、开展基层医卫人员培训。组织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及业务水平,更好地为社区病人服务。针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和用药原则,为基层医务人员进行辅导,做到了每月都开展业务学习和辅导,切实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市级医院每年免费接受基层医务人员的进修培训,为基层医务提供系统学习的机会。两年来共安排进修人员28人。

3、开展双向转诊。通过医卫科技特派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市中心医院、市第五医院等市级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开辟了绿色通道。上级医院为基层转诊病人免收挂号费,优先组织会诊处理和安排住院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指导其后续治疗,基本建立了首诊在基层、救治在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双向转诊制度。

4、开展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医卫科技特派员积极参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织的健康教育讲座和咨询活动,宣传普及健康保健知识。同时,还联系所属的市级医院,派出专家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深受老百姓欢迎。两年来,共组织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和咨询活动20余次。

5、建立了良好相互协作关系。如书院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中心医院通过科技特派员、心血管专家邓大庆建立了心电图、X光照片、检验等远程诊断系统,并开展了与中心医院专家的远程会诊。同时,还根据书院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每月至少派名专家坐诊及参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病人业务查房,让社区广大居民在辖区内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

(三)切实加强科技特派员服务管理工作

1、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领导。区委组织部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不断巩固“组织部门牵头、科技卫生部门主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多次组织区经科局、卫生局、农办等部门研究部署科技特派员相关工作。2013年,根据部门人员变动和实际工作需要,区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分工明确由部务委员分管科技特派员工作,党员教育中心主任具体负责。区经科局、卫生局也都明确了一名副局长分别负责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医卫科技特派员管理,全区抓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人员进一步充实,职能职责进一步明确。

2、强化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考核。2012年以来,我区严格按照《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做好全区科技特派员管理考核工作。一是落实科技特派员考核制度。注重与科技特派员项目经常沟通联系,督查掌握科技特派员工作情况和动态,年终根据市级统一安排,要求科技特派员填写科技特派员考核登记表。二是加强科技特派员日常管理。科技特派员服务期满后志愿继续留在派驻地工作的,我们根据个人和企业申请,按程序批准延期;对于不能履行下派工作任务的则按程序终止合作关系。如2013年我区保留了伟鸿食品科技特派员项目,终止了三旺牧业科技特派员项目。三是加大优秀科技特派员推荐力度。2012年科技特派员左晓红被评为市优秀科技特派员、向学军被评为优秀乡土科技特派员。2013年我区又推荐了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报2012-2013年度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

3、提供科技特派员工作优质服务。区委组织部积极做好科技特派员协调服务工作,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在基层专心工作。一方面提供经费保障。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科技特派员专项工作经费3万元,同时积极争取市级项目引导资金。另一方面,协调派驻单位。对科级特派员派出单位,要求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解决职称和职务晋升的障碍和限制。对科技特派员驻入的项目,要求尊重专家、尊重人才,为科技特派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积极配合开展工作。

两年来,我区科技特派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地方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如科技特派员选派的数量还不够多、派驻的范围还不够广;对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少、外出参观学习少,科技特派员急需“充电”,掌握新技术的机会不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或基地结成利益共同体的不多;科技特派员的项目仍然偏少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下一阶段工作中进一步研究解决。

二、下阶段工作安排

下一阶段,我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以落实市、区人才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要点为主线,以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和利益共同体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医卫科技特派员工作,引导鼓励科技人才深入基层开展创业和服务,为“富裕、美丽、和谐、法治”建设,“进军全省五强、实现城乡一体”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主要目标是:2014-2015年,全区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8人,其中市派科技特派员12人、区派科技特派员6人,农业科技特派员10人、医卫科技特派员8人。

1、选派更多的科技特派员进驻农业龙头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在保留原有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基础上,新增科技特派员项目1-2个。根据农业产业的特点,特别是龙头企业、龙头产业的特点,精心挑选更多思想表现好、技术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年纪轻、有培养前途的科技人员作为特派员,派驻到每一个龙头企业、龙头产业指导生产,以示范、带动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创业致富。

2、派驻更多的医卫人员深入街道社区指导,服务基层群众。在市级医院派出科技特派员的同时,安排区中西结合医院等区级医院派出科技特派员1-2人。结合城区人口集中、居民群众健康需求大的特点,进一步加大医卫科技特派员工作力度和工作重心下移,通过扩大服务覆盖面、增加义务诊疗次数、加强居民健康知识普及,充分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基层医卫服务能力。

3、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外出参观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科技特派员素质。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对新技术、新品种的需要,每年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1-2次科技特派员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或分行业分批推荐组织科技特派员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先进地区培训学习,让一批先进技术能够及时在区内应用推广。

篇10

一、创新工作机制,建设联动网氛围浓厚。

1、建立和健全的组织机构。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联动网建设工作,始终“牢记宗旨,服务三农”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建立、健全机构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联动网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实。在联动网建设原有的基础上,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率先全区实行乡镇全员纳动网管理,有效推动了联动网建设。全镇设立后山、坪塔工作站,塔山、金蛇头工作站,贵岐、岐头工作站等七个联动工作站,实行站长负责制。同时,实行镇直部门挂村制度。各站设立创建指导员,负责指导各村(居)党建、经济、综治、精神文明等各项工作,并每月填写两篇所包村(居)下乡记录和信息采集卡上报联动中心。联动中心定期组织召开月例会一次,要求各工作站站长、创建指导员、部门负责人及科技特派员根据当月工作要点在会上进行汇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镇党委、政府要求各站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到镇联动中心存档备案。实行全员管理,使我镇形成领导率先、干部带头、人人参与联动网建设的氛围。

2、网络建设稳步推进。*联动网建设,它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领导和财政的扶持。到目前为止,*镇先后投入10多万元,为镇联动中心购置了微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设备,古溪、福洋、金蛇头等村也购买了电脑,为信息的及时传送带来了便利,实现资源共享。

3、加强信息建设。丰富、时效、多样的信息是联动网工作的基础。在信息资源建设中,我们注意从农业、农村和农民对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出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广泛搜集、整理、农业信息。在内部信息的汇集整合方面,制订信息采集制度,要求每个创建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每月采集2条信息,在每月联动中心例会上讨论并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在“城南信息网”、“八闽农网”、农业部“一站通”、“闽东人才网”等网站上予以。“拿来主义”是我们扩大外部信息来源、丰富农业信息的好办法。我们对从互联网、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媒中获得的国内国际信息、实时信息和预测信息和镇域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广泛采用“摘编、采编、创编”的信息采集加工模式,去伪存真,确保农业信息的时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编辑联动网网刊《绿色莲峰》,及时分发到示范企业和农业生产大户手中。

4、加强队伍建设。在推进联动网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方面,我们在专业村、龙头企业、种植基地设立兼职信息员。这些农业信息员大多来自基层,勤于实践,善于总结,能够及时准确地上报或下传各类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服务的权威性和实用性。目前,全镇已有60名信息员,初步建成了覆盖镇、村、户的梯级农业信息员队伍。另一方面,鼓励在职的农技干部参加各类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农业服务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采用集中办班、村科技夜校、现场指导等方式,对农村信息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切实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三年来,在各村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近100期,参训人员达3500多人(次),

二、创新工作模式,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1、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加快农业集约化,发挥土地最大效益。把优势农产品做大,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我们结合镇情,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把农业产业调优、调强、调出特色、调出规模。针对莲峰三村的资源优势,*年底建立了莲峰三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基地占地面积300多亩,种植有黄花梨、脐橙、萝卜、柚子、冬瓜、白菜等各种果蔬,发挥了示范作用,以示范带动调整,今年该基地还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2、把龙头企业做强,加快农村工业化,健全农业产业体系。落户城南的天保茶业有限公司公司和东富贸易有限公司是我镇的示范企业,发展态势良好,联动中心在积极为其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其申报蕉城区龙头企业,并多次与有关部门联系,为其提供申报材料,目前,这两家企业已顺利通过审核,成为我区的龙头企业。我们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思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实现工商贸一体化。三年来,我们依托主导产业,培植了10多家茶叶、水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天保、东富两个公司为龙头的茶叶、黄瓜鱼加工产业链,并转移镇富余劳动力100多人。

3、把支农政策利用好,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主体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农民是主体,并不意味着政府什么事情都可以撒手不管了。政府的作用是引导、服务和宏观调控,要克服“越位”和“缺位”现象,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在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扶持、引导工作,把农民的微观活动引导到发展规划的框架之内,为农民提供市场和科技服务,指导农民种,引导农民调,帮助农民销,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三年来,我们大力实施了“山海并举、科技兴镇、科技强镇”的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协调农贷资金,实施了“幸福”工程,有效的解决了农民发展生产缺资金的问题,先后发放小额农贷4040万元,受惠农户达2050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完善村账镇建,强化监督管理。村财管理曾一度成为影响我镇安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对此,镇党委、政府下决心实施“村账镇建”,规范村财管理,并将此项工作纳动网工作之中,采取定期集中建账,取消村组接待费,严格任期审计等多种措施,加大对村资金使用的监督,执行财务收支定期定时定点公布,实行重大村务集体决定制度,增大了村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同时,抓好村干和村财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使我镇村财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年多来,取消村组接待就节省开支近50万元,不仅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任,杜绝了各种不合理的开支,消除了不稳定因素,实施村账镇建之后,已没有出现因村财问题而上访的事件,同时,也提高村干部热心集体,努力奉献的积极性,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创新工作渠道,积极开展网上营销。

*镇联动中心充分认识到网上营销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充分发挥联动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送出去,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年初,*镇联动中心通过农业部审核,加入“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简称“一站通”)信息服务站行列,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城南联动网把镇内各行政村的农副产品,多次在该系统信息,收到了许多有效信息,为镇域内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架起了信息桥梁,为生产经营大户和企业拓宽市场销路。*年7月份,*镇叶厝村村民叶顺锦由于交通、通讯、信息不灵等多方原因,致使15吨萝卜滞销,镇联动中心在互联网上多次予以,经多方联系后,最终与安徽宿州张先生达成供销意向。*年,蕉城区“三高”农业有限公司与泉州水果批发市场阿聪通过城南联动网的桥梁作用达成了合作意向,目前仍是合作伙伴。截止目前,通过“一站通”等网上营销,共实现网络交易10多笔。

2、引进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由于我镇土地有限,为了引导农民发展新优品种,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上农产品的价格,*镇联动中心加大农业信息引导的力度,以信息为纽带,积极为种植户出谋献策。2005年1月份,莲峰三村农业示范基地拟种植树莓,*镇联动中心在网上多方搜集树莓的种植资料供基地参考,并及时在网上需求树莓的种苗信息,很快就有沈阳、北京的客户致电与其联系。*年初通过这种方式为基地引进的优质柿子品种如今长势良好,联动网也由此深受种植户的信任。

四、创新工作方法,转移富余劳动力富有成效。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动力转移工作,从转变观念入手,提出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我镇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要求镇联动中心具体抓好该项工作。

1、强化培训,转变观念,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水平。我镇从实际出发,瞄准经济发达地区不同企业的用工需求,针对不同对象,充分利用农村科技学校,灵活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技术教育与培训,多次邀请*市水产局、区科技局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训模式。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采取“农民培训、政府买单”的方法,着重抓好18-45岁青壮劳动力的培训,开展全方位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岗位定向、政策法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二是面向农村致富骨干和带头人开展科技培训,促进“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采取办班培训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科技咨询与技术讲座相结合、典型引路与面上推广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镇、村基层干部和现代农民的培训,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大部分的镇村干部成为带领农民科技致富的“将才”;三是面向打工回乡创业者开展创业教育,强化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教育,促进“打工潮”向“创业潮”转变;四是面向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农青年抓好新增劳动力培训,提高其立身谋业的本领。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农青年是职业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是农村各业发展壮大的带头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