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5-05 11:3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 学校管理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
从表义上来说,科学就是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基本逻辑,体现客观现实;发展就是要继承和革新,有所变化,能够反映时代性。而从根本上来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随着人学的研究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简直观念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渗透到高校教育及管理各个层面。高校学生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把全体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归宿和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维护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权益,从根本上推动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和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不仅是高校创新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善教育结构的迫切需要,还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有力措施,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途径。
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应用于高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实践,核心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人成才需要为本,全面深化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途径、方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实践缺乏理论指导。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障。目前高校管理总体的层次还不够高,往往只是停留在日常的生活管理。专家们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德育方面的研究较多,专门从事大学生综合教育、管理研究的不多。在高校中从事学生管理的干部队伍中管理学专业知识了解不深,工作中以经验管理、继承式模式管理为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层次的提高。同时因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琐碎和繁杂,影响了管理者的思考和研究,影响着管理者理论水平的提升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2.管理制度与现实脱节。要使管理走向科学化,在构建合理的组织机构的同时,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是制度管理。管理制度是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要加强制度的建设,尤其是在制度设计上要注意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目前的管理制度还不能满足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际需要。比如现实情况的发展远超过制度的改进;大学生的情感行为目前没有足够有效的制度进行管理和制约;由于制度本身不健全和人为因素干扰,导致制度缺乏严肃性等。
3.管理对象――大学生能动作用发挥不足。在大学生管理中,大学生的能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按照规章制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是大学生作用发挥的主要体现。但在目前大学生这一作用发挥不足,自我管理的意识不强,对不良行为的监督意识亦不强。作为应具备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带动周围的人,带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要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有所创新。
1.管理理念创新。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大学生不仅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也是高校管理的主体。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找到适合当代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路子。(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创造和谐的管理环境。(2)建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
2.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方式是学生管理的具体实施,有一个先进的管理方式,就会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反之则造成不良的结果。大众化教育阶段在学生管理方法上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而不是强制,从具体做法来讲:一是可以为学生配备学习指导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解答学生难掌握的知识点,同时,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能。指导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变。二是加强心理健康和情感关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根据大学生实际,从单纯注重管理,逐步转向在管理中注重情感关怀和心理疏导。
3.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学生工作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第一,要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政治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从组织、思想和作风上保证学生教育管理的顺利开展,并制定考核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促进工作进一步深入。第二,要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定期召开学生工作研讨会,相互借鉴学生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第三,要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有关制度,强化奖励措施,特别是健全表彰奖励机制,用榜样去教育影响带动广大学生工作者。第四,要加强校际联合,开展学生思想情况的经常性调研,并将其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
4.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学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社团朝着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向发展。(1)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学校应根据学生社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相应归口管理部门,配备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负责学生社团组织的各项事务。不仅如此,学校分管领导要亲自主持研究学生社团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对社团发展和作用发挥起到指导性作用。(2)加强对社团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帮助学生社团把握健康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要引导各个社团进行活动创新,引领学校先进的文化传播。要加强对社团负责人的培养和教育。社团负责人是学生骨干,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团组织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引导和帮助社团负责人提高提高组织能力,还要经常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社团活动情况,引导社团健康的发展。
5.重视学生宿舍管理。大学的学生宿舍是学生开始新生活的第一个有形的“家”,作为“家”,她不仅仅是休息的场所,更是最安全的港湾。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接触紧张学习的疲劳,而且可以自由地放松渐渐长大的心。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对宿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宿舍虽是一个相对狭小的公共场所,但高校宿舍管理应保障文明、创造和谐的功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还应具有监督、引导和提供服务的功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应具有提供信息资料的功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应具有协调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范广敏,刘爱民.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功能新议.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11):113-115.
篇2
关键词 小学 教学管理 探讨
教学管理是一种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全面管理行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学管理,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及时高效,是广大教学管理者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下面,我们就如何提高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效率进行浅谈。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
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应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下,树立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服务水平的教学管理理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新课改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并具有捍卫新的管理理念的勇气与毅力。本人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工作中一定“敢为天下先”,顶住来自于社会和家长的舆论压力,始终坚持正确的教学管理理念,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同时,学校的管理人员还要善于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将教学管理理念转化为深入人心的规章制度,并将其付诸于实践。
二、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管理内容
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要注重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内容,从强调分数转变为强调能力,真正设计出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管理内容。在传统小学管理内容中,过分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分数的提高,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素质教育新改革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能力的获取,以及教师的教学业绩。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坚持“质量内涵”的发展道路,不管是教师还是校长,都要积极投入教育管理工作中,努力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案,提高学校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转变低效的教学管理方式
(一)校长要经常深入课堂
深入课堂是校长获取学校教学管理情况的直接途径,也是最佳途径,通过对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具体检查指导,校长可以及时了解教学信息与动态,全面掌握第一手教育资料,有助于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能帮助校长做出正确、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并将最新的、最具有时代气息的管理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为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校长要主动关注教师
作为一校之长,应主动关注校内的每一位教师,关注他们的个体与潜能,关注他们的教学情况及个人实际情况。要想办好学校,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校长是关键,而教师是基础,可见,高质量的教育需要的是高质量的教师。为了切实贯彻素质教育最新理念,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校长应呼吁每一位教师注重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实现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的转变。新课程教学改革不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时给教师留下了充足的创新空间。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今天,作为小学校长,要结合教师的教学特点,帮助教师在新的环境中塑造自我,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潜能与智慧,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四、转变落后的教学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的有效性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决定了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要注重转变落后的教学管理机制,健全小学管理工作中的检查、激励、评价三个环节。
(一)教学检查要严格、认真
要想实现高效的教学管理,其前提条件是认真贯彻执行教学检查工作,因为教学检查具有督促和反馈的作用,是推动教学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教学评价要客观、真实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管理工作质量高低的有效手段,通过科学、合理、客观、真实的教学评价,不但有助于明确检查方向,而且有助于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使得奖励更有依据。
(三)教学激励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奖励是评价之后的激励措施,也是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激励的目的在于全面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注重引导解决教学中的落后环节,使得教学管理工作均衡发展;三是通过强烈的激励性,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错综繁琐,只有通过不断的优化与实践,才能更加完美、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实用、更加有效。作为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发挥科学管理职能作用,有效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真正完成预期的教学管理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平峰.小学教学管理之我见[J].新课程(下),2011,(04).
[2]李万恩.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3]杨金贵.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篇3
关键词:档案 科学化管理 问题 建议
高校档案是学校在从事基建、科研、人事、教学、资产、党政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原始材料,它不仅作为各项工作的查考凭证,保证了高校运行的延续性,而且能为高校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今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招生规模连续数年大幅度扩充,办学指导方针由“扩规模”转为“抓质量”,在这一趋势下,高等教育学校为了提高办学质量的任务,在管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构改革等方面均要实行大规模的改革。这些变化无疑会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高校各职能不断深化和提升的今天,如何推进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有效保障和必然要求。
一、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几点问题
1、档案工作受重视程度偏低
目前在国内高校的教师群体中,大多数认为档案管理只不过是收集、整理、保存一些已经成为历史的资料,抓好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在短时期内见到成果,没什么实在意义,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面窄;领导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工作缺乏必要的关心和支持,导致教师平时也不注意收集、保存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原始资料,致使一些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档案流失;档案管理部门相比于其他行政部门、科研部门,没有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被认为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部门。
2、 基础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手段落后
物质基础是完善档案管理必不可少的前提,现代化的管理工作,无论是软硬件的设备购置,还是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都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目前,很多高校对档案投入经费不足,缺乏安全保存档案的专门库房,没有配备防火、防盗、防虫的必要措施,这一相对滞后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一方面致使档案建设中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另一方面也致使档案管理人员在查阅档案时,用手工查找,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档案现代化管理举步维艰。
3、 档案管理工作体系不健全,管理模式陈旧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职责规范、系统的考核流程,在法制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方面严重滞后;档案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归档的档案意识,经常随意存放、草率处理,导致原始材料不可挽回;档案的交接手续不严密,如在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或调动工作时,未能按要求严格执行交接程序,导致了档案数量、材料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
4、 档案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某些高校职能部门工作手段老套单一,不充分调取利用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而依旧采用传统方法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5、档案专业人才稀缺、素质不高,工作队伍稳定性差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属于兼职性质,没有受过专业档案管理的培训,专业技能低,职业素养不高;职称、待遇、工作时间等与其他行政部门相比偏低,致使档案管理人员不安于本职工作,很多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更是频繁的更换,档案管理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管理队伍不稳定,为高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增添了难度。
二、 加强高校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的建议
1、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发展规划,完善档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高校管理者要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重视程度,在制定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中,将档案工作纳入领导管理议程,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同时为了避免在具体工作中出现无章可循、草率行事的情况,需健全和完善档案工作的各项制度,并且为档案部门提高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档案工作向着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推进。
2、 加大基础建设经费投入力度,推动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手段
提高档案馆的硬件设备,购买专门保存档案的库房,增添防火、防盗、防有害生物的必要措施,随着信息数字化的迅猛发展,档案储存的载体也有传统的纸质转为了各种载体,如声像、图文影像等,因此,高校要配备相应的图文影像扫描设备、存储器、数码摄像机等硬件建设和规范化的档案信息系统软件设施;借鉴当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用数字工具完成高校档案管理信息数字化,真正实现高效率、高精准、低成本的档案信息化管理。
3、 规范管理工作体系,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制定高校档案管理的职责规范、系统的考核流程,可以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由校级领导带头组成一个档案工作小组,各部门设立档案联络员,及时收集应归档的资料,各部门形成的档案定期移交到学校档案室集中管理,防止分散管理出现的弊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建档定级到责任追究都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明确规定因档案人员因失职而造成档案的流失或损坏的相关惩罚,完善档案激励机制;引进竞争机制,推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开拓档案工作充满活力、创新的新局面。
4、 开发高校档案资料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利用价值
高校管理者做决策时,应该参考借鉴档案资料,实现高校事业科学有序地发展,如教务管理部门依据“课时两”“学生评教成绩”等资料,准确评估新进教师的教学情况,为学校教师的合理安排提供有力依据;再如,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可依据学生档案、基建档案,评估招生规模扩大的程度。
5、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推进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通过提高现有档案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稳定人才队伍;在职称晋升工作中,加大档案管理中、高层人员的比例,可以吸引更多高学历的人才加入档案管理队伍之中;定期举办档案管理人员的交流会,分享心得,一方面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使从业人员有了工作的热情以及组织的归属感。二是引入培训计划,定期为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技能的培训,使管理队伍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业务技能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档案工作效率。三是引进具有档案学历的毕业生,他们有专业的档案管理技能,对档案学科前沿、发展方向有敏锐的触觉,易接受新事物,改善落后的管理模式。四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忠于祖国、爱岗敬业、讲道德、守纪律、不计较个人利益,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刻苦专研,为高校档案工作作出贡献。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只有不断创新,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科学化、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才能更好的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参考资料:
[1]靳婷,穆维新.现代通信交换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劳文微.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姚仲敏,陈国通.程控交换原理与软硬件设计,2003.
[4]高强,李峭,费礼.现代数字通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许珍花.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创新之路[J].高教高职研究,2010,(31).
[6]莫丽彬.高校教学档案的利用现状及思考[J].学校档案建设,2010,(2).
[7]杨萍.浅谈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学研究,2011,(3).
[8]吕游.对高校档案工作系统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信息技术,2011,(3).
[9]赵新旺.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科学化管理[J].管理科学,2011,(3).
篇4
关键词:项目移交管理;移交内容;程序
中图分类号:TL372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广州医学院新造校区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500平方米(1500亩),一期工程,规划占地471520平方米,净用地面积383665平方米。一期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教育教学设施、行政管理设施、配套辅助设施、体育运动设施和功能配套设施等基本教学设施。其中,本项目划分为土建一标段至土建五标段、河涌调整和综合整治工程、市政道路工程等标段。
按照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的工作部署,并为规范广州医学院新造校区一期建设项目移交相关程序,做好移交相关工作管理,特制定移交的相关管理要求。本文所称移交是指广州医学院新造校区一期建设项目的工程实体及管理使用权限的移交。实物资产的建设单位为移交单位,即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重点办”),实物资产的使用部门为接收单位,即广州医科大学。
二、移交范围和内容
(一)移交范围
广州医学院新造校区一期建设项目项目涉及实体移交的施工合同共18项,以合同实施内容可分为三类:施工总承包类、施工专业承包类及货物采购类。其中,施工总承包类合同共有7项;施工专业承包类合同共有5项;货物采购类合同共有6项。
(二)移交内容
根据本项目完成工程实体的特点,本次移交工作可分为三部分:房屋建筑工程、市政配套工程和重点专项工程。各部分的移交内容均包括:工程实体移交、使用及维护管理权移交和工程资料移交。
(1)房屋建筑工程
按建筑使用功能分为教学区、公建区、生活区,新建建筑单体共19栋,建筑面积共约为36.7万平米。
(2)市政配套工程
市政配套由市政工程、河涌调整与整治、绿化景观部分组成。(3)重点专项工程
洁净、10KV供配电、智慧校园智能化工程(主要为多媒体教学部分)
三、总体安排部署
为保障本项目移交工作快速、有序的推进,总体移交工作拟按如下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各工程实体按区域、分重点,逐一进行移交。
本阶段工作内容包括完成实物清点、设备使用培训及各工程实体的手续确认;
第二阶段:组织本项目的整体联合试运行。
本阶段工作内容包括如下:
1、组织满负荷给排水测试、暖通系统联合试运行、计算机网络系统及电话系统联合试运行等;
2、按各建筑单体的使用功能,组织“试办公、试教学、试住宿、试餐饮”等活动;
3、实物移交及组织试运行阶段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为避免整体联合试运行产生的水、电费用争议,本阶段安排时间拟定在本项目竣工验收之前。)
第三阶段:组织本项目的整体移交仪式。
拟定于在本项目师生活动中心以专题会的形式举行,并进行移交签字仪式。
第四阶段:工程技术资料移交。
工程竣工资料包括:工程建设前期有关资料、工程技术管理资料、竣工验收备案资料等。
第五阶段:本项目使用维护管理责任主体转移三方协议的签订。
四、移交工作各方职责
1、市重点办为本项目移交单位,相关职责如下:
(1)负责制定移交方案,统一对验收移交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结合本项目特点,与接收单位共同确定项目移交条件;
(2)负责提前组织各参建单位、接收单位召开工程实体移交会议,共同对现场进行现场查勘和工程资料核查,并对根据现场及资料检查情况;
(3)督促相应责任单位在工程实体移交前将所有问题整改完毕;
(4)对工程移交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设计质量要求情况,组织相关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意见。
(5)负责对工程移交中涉及到工程建设合同中有关质保工作条款的三方(移交单位、施工单位、接收单位)质保协议签订工作。
2、广州医科大学为本项目接收单位,相关职责如下:
(1)对应移交单位编制的移交方案,制定对应的接收方案;结合本项目特点,与移交单位共同确定项目移交条件;
(2)按照移交单位计划,编制接收工作计划;接收单位的具体经办人员和物业管理人员须在工程实体移交前一周时间内到位,并提前了解接收工程实体的具体技术情况;
(3)接收单位应指派专职人员负责工程移交有关工作,参加移交单位主持的工程移交工作会议,会同移交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移交工程技术文件资料及工程实体进行确认;
(4)工程实体移交现场确认并接收房门钥匙后,对应区域的物业管理权和运营管养责任由接收单位负责;
(5)接收单位根据建设工程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等标准和要求,熟悉工程设计范围、竣工验收情况,检查工程的质量及使用功能状况,在工程设计范围内对工程缺陷提出整改意见,对遗留问题提出处理建议和要求。接收单位对达到工程移交条件的项目应及时接收,并对接收后的工程保修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3、本项目参建监理、施工单位职责如下:
施工单位应在重点办组织的工程移交中向使用单位办理好工程移交,并做好相关的保障、维修及服务。工程移交前,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技术档案资料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的问题,施工单位要在正式移交前处理完毕;
监理单位参加重点办工程管理部组织的工程移交,积极协助作好工程移交工作。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工程移交中属于施工质量问题的整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验收。由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向重点办提交《工程移交申请书》;
五、各工程实体移交程序
(一)移交条件
1、各工程实体已完工且初验合格;
2、各参建单位必须交出所占用工程实体空间,如确需继续使用,须经广州医科大学同意;
3、各参建单位必须确保各自移交实体的卫生清洁,保证在整洁的环境条件下移交。
(二)移交程序
1、已经完工的各工程实体经初验合格后,施工单位据实填报移交清单,并向监理单位提出移交申请,监理单位审核移交清单无误后同意移交申请,并报送市重点办;
2、移交工作现场组组织对移交区域内实物进行逐一清点确认,清点全过程中由监理单位留存视频录像资料;清点后无问题,施工单位可当场将钥匙移交校方接收小组,但若发现质量缺陷或未按施工图纸实施的情况,接收小组可拒绝移交,直至问题已完成处理。
3、整个区域内的工程实体移交完成后,施工单位须同时将备品备件移交校方接收小组,并立即完善移交手续。
4、工程实体移交完成后,由相关监理单位组织系统设备培训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施工单位应在系统设备培训工作开始前三天内,将相关操作手册、说明书、系统原理图等资料提交校方接收小组;
(2)相关监理单位须以会议纪要的形式,记录每次培训参与的人员及内容;
(3)培训内容
智能化系统:介绍智能化各系统组成,运行原理;控制中心上机操作方法,系统软件的特点介绍;弱电各系统设备和软件的基本维护方法。
强电系统:介绍强电各系统组成及控制原理;消防水泵控制系统操作方法,控制特点;电气系统基本维护方法。
通风空调系统:介绍系统组成;系统操作维护方法。
给排水系统:介绍系统组成;系统操作维护方法。
洁净系统:介绍系统组成;系统操作维护方法。
六、本项目的整体移交
工程实体经初验合格,且各工程实体完成整体移交前的准备工作后(完成了移交培训工作、实物清理及系统试运行清查),由各参建监理单位向市重点办工程管理二组提交《工程移交申请书》,并附移交清单,由移交工作小组组织移交会议,完成与广州医科大学的对接,办理整体移交手续。
篇5
[关键词]有效 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 教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91
让普通任课教师与学生一同参与学校管理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一项值得推崇和认真研究的课题。目前,很多学校都在探究如何让普通任课教师和学生有效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来,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质量,提高师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由此诞生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也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那么如何提高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呢?
一、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
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对象,学校的任何一项管理措施都与学生密切相关。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让学生参与进来是科学合理的,也是极为必要的。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有很多。
如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的惩处制度,学生的每周大扫除制度,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三好学生的评定制度等,如果有学生参与,会使制度的制定更符合学生实际,制度实施起来也会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与支持。学校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时,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可以通过举办听证会的形式,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学生书信建议的形式。学生提出意见后,学校管理者必须认真对待,认真思考学生提出的意见。制度初步拟定后,也应尽快公示,让学生提出相关意见,结合教师意见,确定最终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学校管理者允许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有效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真正作用,不断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
普通任课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离开教师来谈学校教育的教学无疑是空谈。为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应让任课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来。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具体如下。
1.参与教师管理工作
教师管理制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学校领导工作的产物。为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学校领导可以考虑适当放权,对任课教师实施自治制度。让各教研室独立成立教师管理小组,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师管理制度。这样制定出来的教师管理制度更符合各科教师的实际情况,教师也会因为受到重视而自觉遵守教师管理制度。各教师管理小组需将本小组的教师管理工作情况定期向领导进行汇报,学校领导再根据各小组的汇报情况灵活调整学校的全体教师管理战略,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管理工作质量。除此之外,在学校的各种教师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应积极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进而发挥群言群策的力量,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
2.参与学校的行政事务
除了教师管理工作之外,学校还有很多行政事务,这些行政事务不仅关乎学校的整体发展,也关乎教师的个体利益。为提高学校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教师的参与是极为必要的。如学校在教育部门的评优评先工作中,可让学校普通教师参与进来。对学校如何迎接教育部门的评优评先检查与考核,提出宝贵意见。群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教师的集体智慧,相信学校的评优评先工作也会更加顺利的开展。又如学校的校庆活动,从校庆活动的策划、组织及善后工作,都应让普通教师参与进来,发表看法与提出建议。
3.参与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让普通任课教师充分参与进来。如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如果仅由学校领导制定,往往会有失偏颇,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而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让普通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可以让学生管理制度更科学合理。我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做到了如此,每一项学生管理事务均让普通任课教师参与进来,普通任课教师已经成为我校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意义
在具体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问题上,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的学校管理实践表明: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是可行的,实施途径有很多。希望在未来,学校领导可以改变观念,以更加开放的心允许师生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来,不断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篇6
【关键词】学校管理工作;小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94-02
一、引言
新时期下教学制度的不断改革有效促进了我国小学的学校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必须为自己的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发挥自身的领导和组织作用,以促进学校的有效发展和开展素质化教育为目标,实施全新的学校管理方式。从现阶段我国小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笔者提出了以下的几点建议以供发展小学的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参考。
二、小学校长需提高管理能力
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其管理能力的高低对学校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的校长要提高管理的能力首先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以保证自己的管理工作能有效开展;其次是需要高尚的道德素质,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对全校师生都起着引导作用,因此校长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来引导师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最后是需要良好的工作作风,恪尽职守以此来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的校长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身的专业管理知识,也可以与其他学校的校长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通过沟通交流来学习其他学校一些有效的管理方式,还可以通过出国学习的方式对国外学校的管理模式进行借鉴进而对本校的管理进行完善。当然,这些方式都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的实践进行完善,以此来探寻出更加适应本校发展的学校管理模式。
三、加强学校的基础管理工作
基础工作是关键,要想强化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校长必须要通过加强基础的管理工作来为其他方面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的校长可以通过以下的两种方式来加强学校在基础方面的管理工作。1.加强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分工小学时一个大范围的整体,在管理工作中校长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加强对管理工作的分工来使管理工作更加细致化。首先,校长要发挥其领导组织职能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对滚利工作安置及不同层层分工,将管理工作的所有事项都落在实处,以强化学校的管理工作;其次,校长需要根据各部门所负责的管理事项制定一系列管理标准,以此来加强学校的管理密度,进而有效提高学校各方面管理工作而定工作效率。2.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相较于中学的管理工作而言,小学由于其学生年龄层较小的原因,其管理工作会更加的复杂化。因此,小学的校长在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进行分工时,需要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发现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工作人员的自身优势,并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使其充分的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从而在有效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能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能力拓展的平台,使其自身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坚持民主化的学校管理
民主化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需求。学校除了其基本的教育工作之外,实施民主化的管理也是能有效促进其管理和素质教育发展重要环节。在新时期教育机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各教职工作人员的思想也逐渐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教职工不断增强的民主意识要求学校的管理工作也能不断的实现民主化,并以此来保证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实施。因此,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首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民主意识,通过对学校民主管理机制的构建,来保证全校的教职工都能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从而为学校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民主的文化氛围。同时,校长还需要能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摆脱自身主观意识的束缚,善于听取学校各教职工的意见,并且要能摆脱自己作为领导的架子,自觉接受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监督,使学校的各项决策和管理工作更加的公开化,以此来实现更加民主化的学校工作的管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要促进学校管理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已然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实现的,因此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必须要加强自己的管理能力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模式做出改变,实现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化、民主化和以人为本,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三兰.小学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J].学园.2013(34)
篇7
关键词:学生管理 制度化 人性化 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05-01
引言
传统的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模式存在一定弊端,严重限制了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已经不适用于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职业学校管理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和人性化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人性化缺一不可,二者必须有机融合才能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制度化能够保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度可量,按照章法有序开展。而人性化可以进一步突出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内在驱动力,从而落实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一、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
1.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
由于职业学校始终缺乏先进的学生管理理念,导致了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造成职业学校多项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始终没有落到实处。首先,职业学校管理教师的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教师普遍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约束,大量空洞的理论说教或者过于严厉的批评只能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梳理学生内心的根源性误区,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被动性很强,自我管理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很差,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另外,职业学校管理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管理过程中常常树立教师的个人威信,不听取学生的合理建议,单纯地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导致了管理体制中大量的内容缺乏实践性与可操作性,使学生难以信服,不利于管理教师与学生展开平等互动,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2.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落后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落后是限制职业学校多项管理目标难以落实的关键性因素。职业学校管理教师必须不断拓展管理方法,丰富管理形式,探索管理思路,创新管理理念,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但是,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管理教师采取传统单一式工作方法的情况仍占绝大多数,大量行为规范、处罚条例的反复强调不仅没有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约束效果,反而招致了学生的反感,导致职业学校学生违反纪律的情况有增无减。
二、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策略
1.转变管理理念,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
针对职业学校规章制度僵化,难以对学生产生有效约束力的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首先,职业学校管理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确立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其次,职业学校的管理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自主管理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同时形成人性化的科学管理方案,实现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与人性化有机融合。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教师要运用情感教育法,以引导教育为主,批评处罚为辅,为学生构建相对宽松的自主管理空间,落实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同时增强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1]。
2.加强队伍建设,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
首先,职业学校要针对管理教师开展岗位培训,改革管理教师考评机制,宣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落实人性化的管理方案,提高管理教师对人性化管理优势的认识,激发管理教师在管理工作中运用人性化管理方式的热情,加强对管理教师开展现代化管理能力的培训与考核,综合实现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其次,职业学校应加大投资力度,吸引社会上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人才队伍,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2]。
结语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能够综合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水平,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提高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因此,职业学校管理教师要立足实践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训,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学校 固定资产管理 对策建议
固定资产是指的一个企业或单位固定资本的实物状态,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折旧和损耗。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高速阶段,中国的各项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果。中国的教育事业也迅猛发展,由建国时期的落后状态发展到现阶段各类学校齐全,人才培养体系健全的阶段。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每年都拿出相当大的资金发展教育事业。学校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本单位,每年受到国家的财政拨款数量很大。一些学校固定资产规模巨大,管理水平较低,学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固定资产的规模不能协调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适应不了固定资产迅速扩大的现实状况。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对学校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提高学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约束和管理。
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薄弱部分。固定资产在学校教学和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学校教育条件的改善,许多学校都配置了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固定资产投入不断增大,加大了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这些新发展都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广泛认识
学校的固定资产设备在学校教学和行政工作中发挥着基础作用,许多学校的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国家为学校购置教学设施,学校管理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降低了学校资产的利用效率。学校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性,对固定资产购置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以致于重复购买设备,降低了资产的配置效率,提高了资产的浪费率。在购置固定资产时,一些学校的资产购置人员没有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和采购招标,通过购进指定供货商的商品来获得自身收益,影响了学校固定资产设备的购置,使学校不能对固定资产形成有效管理。还有部分学校在购置固定资产设备时,只买贵的设备,忽视了设备的实用效能和资金的节约,使得这些设备的利用率非常低,积压了大量资金,挤占了财政资金支出,减少了学校在其他方面的投入。
(二)学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企业更加面向世界市场,企业为了有效配置内部资源,节省生产成本,最大限度的提高经营效益,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学习,建立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国家也在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随着中国国营和民营企业相继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在推进过程中。国家专门出台相关法规政策,要求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学校的固定资产数量庞大,包括教学设备、教室设施和办公用品等,如果学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无法对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管理。一些学校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不能对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监管,在固定资产购置时没有严格按照学校固定资产采购程序进行,弱化了学校对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能力,形成了固定资产管理漏洞。
(三)固定资产监管机制不健全,存在漏洞
学校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往往工作量很大,管理种类繁多,导致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管理工作单纯依靠学校固定资产部门进行,其他部门没有积极参与,相互配合,难以对学校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监督和约束。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没有相应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不能运用现代管理工具,导致自身能力与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严重不符,降低了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影响了学校的实际利益。
(四)学校缺乏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是每个学校都应该重视的工作。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与学校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联系,固定资产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设施水平的高低,对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学校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管理方法不能与时俱进,仍然采取传统方法对现代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学校在购置固定资产之后,每年固定资产都会有相应的折旧率,而一些学校在进行资产核算时没有将资产的折旧考虑在内,影响了资产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也不能如实反映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各个学校甚至各个部门之间核算原则不一样,造成了固定资产核算口径的不一致,加大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不利于学校对固定资产实行统一管理。
二、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正视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水平
固定资产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未来发展,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家对学校的投入也不断提高,学校固定资产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部分学校部门在进行固定资产购置申请前,没有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彻底调查,不了解一些设备的使用状况,造成了设备的再购置,浪费财政资金,影响了学校资金的利用率。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学校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作用,走出认识误区,形成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正确认识,各个部门之间加强沟通,统一协调,积极参与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降低学校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率,共同促进学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学校要定期进行固定资产重要性宣传活动,加强学校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认识,对于忽视固定资产管理且造成学校固定资产损失严重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包庇纵容,对于认真遵守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表现突出的人员实行奖励。通过奖惩并用的方式,加深学校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在我国的大中城市学校里,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相对较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相对较高。尤其是在一些落后地区的学校,学校更没有固定资产的管理认识,基本是由一人完成固定资产购置的全过程,学校缺乏去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和约束,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影响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学校要按照国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学校拥有的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监管,杜绝挪用固定资产现象的发生。从固定资产的购置到固定资产的使用,最后固定资产的报废,这些流程都要进行严格监督。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原则建设,进行规范的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配置效率,降低资产的浪费率,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学校内部监督体系,防范固定资产管理漏洞
许多学校都没有形成健全的固定资产监督体制,一般都是各个部门的资产各个部门分别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加大了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许多一些学校部门在购置固定资产时随意性很大,没有事先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增加了资产的重复购置率,浪费了学校的财政资金。各个部门分别管理固定资产,当固定资产的使用出现问题时,各个部门相互推诿,推卸责任,最后导致问题不了了之,损害了学校的利益。在国家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同时,学校要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加强内部监督体系的建设。学校要成立专门和独立的固定资产监督部门,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监督,定期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核算学校固定资产账目与固定资产实际情况,防止出现账目不实现象,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减少固定资产的不良利用率,将闲置资产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学校资金的配置效率,真正发挥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
(四)学习优秀的固定资产管理经验,建立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学校要向学习优秀的固定资产管理经验,结合本学校实际,定期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技能,再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树立管理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学校可以引进高学历和高素质人才,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结构,为固定资产工作增添新的活力,促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绩效。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计算机在现在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巨大,为现代管理工作提供了高效设备。学校要利用现代信息设备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利于学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管,科学核算学校固定资产价值和数量,量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保证学校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而言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学校必须重视和慎重对待的,只有转变传统挂念,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和管理体制,做到固定资产动态监督,闲置资产大大减少,提高学校资产使用效益,保证学校教学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9
一、学校日志的“史料”价值
学校日志作为史料的价值主要有:
1.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要干什么。
学校管理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把这些小事井井有条地做好并非易事。或者根本忘记了,或者临时才想起,这样丢三落四,造成混乱和拖沓,这都会影响到管理的质量。如果详细地做好各项工作日志,经过多年的积累,就可以罗列出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明细账”、“流水账”。工作就有了条理性、前瞻性。
2.告诉我们完成某些工作的关键和细节。
完成好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经验――能够抓住关键和细节。反思式日志能够促进经验的积累,及时地把工作的成败得失的经验记录下来,今后在相同或相似的工作中加以借鉴,工作质量、效率就提高了。
3.告诉我们完成某些工作的最佳时机。
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准确地把握工作的时机不是容易的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志会告诉我们时机在哪里。
二、真实、详细地记录“日志”,为探索学习管理方法积累丰富的“史料”
可以说,日志是经验的积累,是智慧的载体,是学校的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是一面镜子,照见过去、现在和未来。要通过“以史为鉴”的理念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就要建立学校的历史――日志。为此,我们设计了《行政日志》、《德育日志》、《科研日志》、《后勤日志》……把日志作为探索学校管理的“史料”,记录一定要真实、详细。特别是要敢于直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思成败得失的原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加强了检查督导,还设置了最佳日志评比。
例如:2012年5月的日志,记载了许多班级为“六一”表演排练节目的内容,还有不少教师分析说“六一”提前来到校园,校园充满生机活力是因为学校早布置的结果。受到这一启发,“六一”文艺汇演的会标也提前一个星期挂了出去,书面、征文展览也提前三天展出。孩子们兴致更高了,说:“这是最热闹的一个六一!”
又如:翻看各个学期开学几天的日志,发现学生按时返校注册上课率在97%左右,未按时返校注册原因有――没有看到《开学通告》、外出返乡太迟等。老师在建议栏里填写:“建议学校要把《开学通告》张贴到各个招生的自然村。并且要提前十天,以便外出的及时返乡。”
通过多年的记录,我校积累了丰富、详实的历史资料,为我校的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认真地研究“日志”,制定各项学校管理工作制度和细则
通过长期的积累,把常规的工作、常规的方法固定下来,形成制度、细则,管理工作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经过一年多努力,我们建立了《濯田中心学校校长职责》、《濯田中心学校教导主任职责》、《濯田中心学校行政工作制度》、《濯田中心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濯田中心学校科研工作制度》、《濯田中心学校后勤管理制度》、《濯田中心学校文化建设制度》、《濯田中心学校档案管理制度》……《濯田中心学校校长一周工作细则》、《濯田中心校学教学评估细则》、《濯田中心学校文化建设实施细则》、《濯田中心学校科研工作实施细则》、《濯田中心学校后勤工作细则》……这些规章、制度、细则的建立都有赖于日志,举例说明如下:
1.教学管理(要突出些)
例如: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细则……开学工作》规定:《开学通告》必须于注册前五天张贴于各个招生点的指定位置(濯田村:校门旁、信用社、储蓄所、门诊部、加油站)。这一规定方便了群众,树立了学校的形象,提高了按时注册的学生比例。
2.文化建设
我校学生连续三年在《长汀县小学五项知识技能竞赛》中赛绩突出。通过研究《日志》,我们发现,知道教师不辞劳苦地展示赛手的书法作品、组织赛手在广播室朗读课文、讲述英语故事……赛手在展示中得到了激励与锻炼,同时他们又成为全校学生的榜样,校园的写字、朗读、学英语的气氛因此逐渐浓厚。为此,我们制定了《濯田中心学校文化建设制度》――把“尽可能搭建学生展示才艺的平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又制定了《濯田中心学校文化建设细则》,根据教师的专长,设置文化建设板块,提出了详细的操作要求。于是,各班都有了图书角、书法展示台、小画家园地、丑小鸭(作文园地)……教学楼的墙面也成了文化墙,各班的优秀书法、绘画、作文、小论文纷纷亮相。广播室经常响起学生稚嫩的朗读、歌唱、演讲、英语故事……
3.档案管理
我们从几年的日志中发现,要求教师上交证书五次,每次要反复通知,收集人抱怨,老师不满。原因是管理不规范,检查过后就弄丢了,每一次检查都要重新收集。根据老师的建议我们建立了《濯田中心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和《濯田中心学校档案管理细则》。按校点、类别建立了《濯田中心学校教师学历档案》、《濯田中心学校教师进修培训档案》、《濯田中心学校各校点荣誉档案》、《濯田中心学校教师荣誉档案》、《濯田中心学校学生荣誉档案》……各档案均按字母、时间为顺序排列,查阅方便。
四、以“日志”为鉴,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篇10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学校;管理模式
小学教育在小学生的思想启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因此,学校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改变了小学学校的教育管理思想和方法,改变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心,有效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
一、“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
近年来,虽然发展经济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必须坚定不动摇地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是转变过旧的教育管理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做到传授知识与人文主义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培养现代化新型复合型人才,提升教学水平。
二、小学学校管理模式中的现状
1.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管理缺乏先进性和创新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与管理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很多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他们往往只强调学习理论知识,进行学科教学,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实践能力。此外,还有很多管理者缺乏管理经验,经常以自己以往的经验为依据进行学校管理,管理模式创新性不强,不对教育活动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做不到因材施教,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总之,部分小学的管理模式没有立足于学校的长久发展,注定不会长远地实行下去。
2.小学学校管理的民主性不强
在以往的小学教育管理实践中,校长掌握着学校全部的管理权利,或者有校领导全权把握学校的全部事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话语权很小,甚至没有,具体的教学过程基本上也只是根据学校管理阶层的方针或政策来执行,不能根据自身的优势或适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小学管理工作实践过程中权利的过于集中,导致小学管理缺乏民主性,学校管理模式过于单调。学校管理发展的进程应该有校长的印迹,但并不意味着校长掌握学校长远发展的绝对权,这样不仅会打击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也会妨碍学生创新性发展的实现。
3.小学学校管理重视考试结果,忽视教学过程
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应试教育成为学校管理和教学的重点和中心工作,考试结果的好坏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忽视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综合素质。很多小学教育管理者为了提升竞争力而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标,这样,小学管理实践的发展局限性越来越多,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的体现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以人为本”理念的位置
管理者是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决策者。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科学性的教学理念,并以身作则,引导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教学与学习中的重要位置,尊重学生的成长和个性发展,提升管理水平。管理者要将服务者的角色深入人心,真正做到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2.强化小学学校管理模式和实际工作的民主性
强化小学学校管理模式和实际工作的民主性十分必要。管理权力的高度集中不仅降低了小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会使很多师生产生抵触情绪。学校管理者要接受师生在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学校管理的长远发展。
3.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改良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的管理工作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也要重视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改良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是十分必要的,不仅有利于转变教学管理理念,更有利于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学校要将“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落实到管理工作中,针对小学管理的现状进行改进,转变管理理念,加强管理的民主性,同时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训与发展,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光.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