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范文

时间:2023-04-02 08:3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

篇1

1、《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843年。这本书写了一只天鹅蛋在鸭群中破壳后,因相貌怪异,让同类鄙弃,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长成了白天鹅。

2、《丑小鸭》说明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并为这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坚强的面对。同时“丑小鸭”也比喻不被关注的小孩子或年轻人,有时也指刚刚出现、不为人注意的事物。

3、《丑小鸭》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该童话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丑小鸭出生在鸡群里,安徒生出生于一个穷人家庭。丑小鸭凌辱、挨骂、讪笑、排挤……安徒生也被家人这样对待,亲人们常说他、不了解他。终于有一天,丑小鸭鼓足勇气飞过篱笆逃走了。安徒生也是,自己独身一人到了外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当一名舞蹈家。丑小鸭在外面的日子也不好过,经常让人家骂自己很丑,虽然自己想他们恭敬地行礼过。安徒生在外面的日子比丑小鸭还不好过,身上只有十几个铜钱,在这么一个大城市中生活,真是难那!他最后还得了场重病,自己的体形被病魔损坏了,当不了舞蹈家了。最后,丑小鸭看见了白天鹅,它奋力向天鹅那边游去,结果看见自己也是一只人人羡慕的白天鹅!安徒生也是另寻梦想,就从事了写作,最后一举成名。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经过种种磨难与挫折,最终竟成为了人人向往的白天鹅!这真的与安徒生的生活很相似呀!

当安徒生自己还是只人见人厌的丑小鸭时,做梦也没想到最后会变成一只漂亮的白天鹅!托尔斯泰说:"安徒生是寂寞的,成人不能理解他,所以他写童话给孩子们看,其实孩子们更不能理解他。"每个人只要有一个梦想,只要不懈努力地去追求,一定会达到的!只要去追求,不顾一切地去追求!

丑小鸭=安徒生吗?不完全是。因为安徒生最终没有那么幸福,他没有亲人在一旁围绕,在一旁赞美。也许安徒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还有一个已经不太可能的向往:与亲人共度一生。但他已经家破人亡了,不可能再像一般家庭一样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了安徒生所遭受的境遇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安徒生他永远寂寞、孤独。

篇3

到4月2日,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就整整200岁了。

这几天,河海大学退休在家的俞子凡教授忽然发现,已经懂事的小外孙开始和自己探讨起200岁的安徒生的私人问题了。

“外公,安徒生长得漂亮吗?”

“不,安徒生即使在年轻的时候,都属于长得‘难看’的那种,他为此很自卑,就像他笔下那只自卑的丑小鸭。”

“外公,安徒生谈过恋爱吗?”

“不,他没有谈过恋爱,只是在心里爱过。”

“像他这么可爱的人为什么不恋爱呢?”

“因为他爱他心爱的人,也爱所有的人,最终,他把他的爱给了全世界所有读他作品的读者。”

俞教授一生钟爱安徒生。小时候他读安徒生,工作后他翻阅安徒生。现在他退休了,每晚睡觉前,总要给小外孙读上一段安徒生童话。安徒生让小外孙睡着了,却让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5岁的孩子倾听安徒生,15岁的少年阅读安徒生,25岁的青年品味安徒生,45、55岁的人回味安徒生,这大概就是安徒生永恒的魅力。

安徒生的“中国情结”

2005年,围绕着安徒生诞生200周年,中国文化部、丹麦驻华大使馆、安徒生基金会将共同举行“安徒生和中国”的周年庆活动,其中包括举办现代视觉艺术展、儿童绘画比赛、演出童话音乐剧和出版最新版《安徒生童话全集》等30余项活动。

2004年2月27日,“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2005”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启动仪式,开任命了7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人使”,分别是:著名翻译家林桦、艺术家王文章、演员章金莱、电视节目主持人鞠萍、歌唱家宋祖英、音乐家孙岩和运动员姚明。

早在1912年的时候,长了翅膀的安徒生童话就飞进了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叶君健最早把安徒生童话从丹麦文直接翻译成中文。直到目前,这仍然是最权威的版本。

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翻译研究工作的王智量教授年轻时曾经翻译过安徒生的《野天鹅》。

他告诉《望东方周刊》,少年时代安徒生十分向往中国,希望有朝一日能到这东方古国旅游,他的这一夙愿始终没有实现。他只好拿起了他彩色的童话笔,一往情深地把夜莺写成了中国来的使者。

1955年,也就是在安徒生诞辰150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他的童话故事集。

如今,共有三种不同中文版本的童话集和数以万计的精选集,单行手册和卡通版本在中国出版发行。

据统计,中国学者在1949年以后撰写的安徒生研究论文达150余篇,主要集中在“”以后。安徒生和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直到今天,安徒生童话依旧是亿万中国孩子精神家园的一笔宝贵财富。

浪漫无处不在

“安徒生无处不在,即使没有安徒生,浪漫在丹麦也无所不在。”读着安徒牛童话长大的戴君大学毕业那年去了一个童话的国度,他留学的城市就是安徒生的老家丹麦的奥斯登,所有的朋友都说他去了一个浪漫的国家。

戴君说,其实“安徒生”这个名宁在丹麦很平常,很多男性都叫这个名字,但因为有了写童话的安徒生,丹麦就不一样了。

奥斯登是个小城,城里有安徒生纪念博物馆、安徒生故居,在安徒生博物馆中收藏着百余种安徒生童话译本。

每年,世界各地的游客涌向丹麦,只为了看一看半个多世纪伫立在哥本哈根港口边的那座小人鱼雕像。尽管雕像历尽岁月,风霜和冰雪冲刷过小人鱼的每一寸肌肤,但她仍是全世界人心目中一个永恒的梦。

无论什么时候去丹麦,丹麦人都会自豪地告诉你,他们中间出了个安徒生――那个鞋匠的儿子,世界上哪个国家不知道他的名字,哪个孩子不爱读他的故事?

刚去丹麦时,戴君就听说过安徒生出生的故事――据说安徒生诞生在一张用棺材改制的木床上,一出世就大哭不止,父亲微笑着坐在一旁,向他朗读丹麦大作家霍尔堡的幽默小品,问他“到底想不想安静地听下去?”

200年了,在奥斯登,在纽约,在北京,读安徒生却是孩子晚上睡觉前,很多妈妈的必修课。

浪漫是丹麦人的天性,丹麦人喜欢艺术,那里还有各种各样的基金会资助文化艺术项目。2005年,许多基金会的资金将用于安徒生200周年的纪念。丹麦专门成立了“安徒生秘书处”,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安徒生200周年纪念活动。

在丹麦乃至世外范围内,人们对于安徒生的研究兴趣包括他作为一个人和作为一个作家。自1991年起,安徒生国际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安徒生国际学术研讨会自1992年起,已经分别在丹麦、英国、德国、美国、波兰、保加利亚、芬兰、俄罗斯、日本等国相继举办过。

200年了,安徒生仍然无处不在。

成人看的童话

“小鸭子很自卑,看到别的兄弟姐妹们抬不起头来,但最后,他勇敢地克服了自卑,他飞起来了,成为一只美丽的小天鹅。”俞子凡说,在他的一生中,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记得母亲刮着他的鼻子,叫他“丑小鸭’的情景。他为此永远感谢母亲,那个小学毕业、在当地被称为“才女”的母亲。

俞子凡至今清楚地记得母亲第一次给他说安徒生童话的情景。那是抗战中,他们一家从南方颠沛流离来到上海,做教书匠的父亲把很多书都丢了,母亲却保留了一本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童话》。

在他念完大学出来做事的第一天,母亲对他惟一的一句叮咛是:做事要凭良心,要善良、要厚道。人都是要死的,凭良心做事,死的时候才能安心。

厚道的“小人鱼”虽然化成“海上的泡沫”,但善良让她具有了“不灭的灵魂”,这不就是做人吗?

后来,俞子凡进过干校,插秧、养猪、拾猪粪,还给猪接过生。他说,干校里,所有的书都不准带,他却没有失去希望。在寒冷的冬夜里,他守着刚刚出生的小猪崽,划上一根火柴,想像着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白白嫩嫩的小猪崽在他身边欢叫,这不就是童话吗?

“”之后,俞子凡站上讲台,他给学生讲的第一课是“丑小鸭”的故事。他告诉他们,人的智力有差别,环境有差别,境遇也有差别,但只要努力,“丑小鸭”总能变成美丽的“天鹅”。

托尔斯泰看完全部的安徒生童话,得出的结论只有两个字――“孤独”。俞子凡说,那种“孤独”,他现在也能体会到了。

篇4

童话是每个孩子的摇篮,我们小时候应该都读过童话吧!《安徒生童话》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读的书,书中的丑小鸭、灰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深深的牵着我们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童话》,回到我们小时候吧。

丑小鸭是我们当时觉得很可怜的人物,他长得丑,没人喜欢他,都欺负他,丑小鸭觉得很伤心,决定一个人走,经过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变成了白天鹅。我们是不是也要向丑小鸭学习呢?他很勇敢,很坚强,有了困难不害怕,勇往直前等等一些优点不正是我们这些在温室里的花朵所缺少的吗?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最可怜的,她的妈妈去世了,她和爸爸相依为命,可她爸爸却让她上街卖火柴,不赚到钱不许回家,不许吃饭,还要挨打。相比起来,我们不幸福多了吗?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把饭都做好了,等着你回来吃,你想吃什么爸爸妈妈就给你做什么;你想要什么,爸爸妈妈就给买什么;晚上睡觉还要有人哄着,害怕的话爸爸妈妈就陪着睡;每天早上爸爸妈妈把被子叠好,把衣服给你穿好。让我们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毛病。我们可不可以向卖火柴的小女孩学学呢?虽然我们不用像小女孩那样上街卖东西,但我们是不是应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者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呢?

皇帝的新装是说一位皇帝在坏人的诱导下什么也没穿就上街了。坏人还说皇帝穿的是只有聪明人才能看出来的衣服,很多大人怕被皇帝说他们不聪明,也只能说皇帝穿着衣服。后来有一个天真的小孩说:“皇帝没穿衣服。”皇帝才醒悟,灰溜溜的走了。可见,有时候别人的话也要稍加考虑再决定同不同意或采不采取。

篇5

在读什么/《安徒生童话》(安徒生)

打开书柜,微尘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雪花一样飞舞着。是啊,我已经很久没有在这里享受宁静了――这记录着我成长足迹的角落。最顶层的书经过岁月的洗礼,已微微泛黄。我的指尖随着阳光滑过每一本书,却在那里停留。

《安徒生童话》,我的第一本书。

小时候的每个夜晚,妈妈抱着我,我抱着它,闻着淡淡的书香,开始在梦中幻想。幻想着我是在花瓣中玩耍的拇指姑娘,幻想着我是在严寒街头卖火柴的小女孩,幻想着我是遭人鄙夷的丑小鸭……

如今,我的知识已经不能让我相信现实中真的有像拇指大小的人,有着能用双腿走路的美人鱼。可我还是情不自禁地翻看起来,回忆起那个肆无忌惮的童真年代。

很奇怪,每个故事的结局都是那样的幸福,幸福得让我这个沉浸在现实中的人感觉到不真实。王子总是能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坏蛋每次都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小时候总是觉得,王子就应该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长大之后,却觉荒谬。

再细想,也许童话并不只是童话。

有一句说得很滥的话――“不要总是生活在童话中。”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大概是说――童话虽然很美好,但现实生活中远不是这个样子,所以面对现实的时候我们不要妄想像童话那样。

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其实在大多数的童话中,主人翁在幸福前是充满了苦难的,就比如“丑小鸭”。它长得不美丽,处处遭到鄙夷和蔑视,但是到后来,却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卖火柴的小女孩”更是悲惨,在新年的夜晚,饥寒交迫,在风雪中卖火柴,直到最后被严寒夺去生命,才在天堂里见到了自己的外婆,过上幸福的生活。

还有很多。小人鱼变鳍为脚的痛楚,艾丽莎和主教、王后作斗争的重重险恶,雪人融化在炉子里的痛苦……

也许是因为童话都伴随着一个美好的结局,所以使人们忽略了过程中的那些艰辛。

篇6

安徒生(1805-1875),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中童话的创始人。他生于奥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自幼酷爱文学。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历经8年的努力,安徒生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后升入哥本哈根大学。183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

他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因患癌症病逝于朋友麦尔乔家中。作为世界级的童话大师,他毕生写了212篇童话,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丑小鸭》《单身汉的睡帽》等。他的作品被译成100多种文字,如今已传遍了世界各地,从而使他成为拥有最广大读者的“童话之王”。

【事例】

创作奇迹的剪纸

安徒生的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他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他的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他还创作过上千件堪称奇迹的剪纸。

这位诗人,像随身带笔一样随身带一把剪刀,以剪纸取悦大人和孩子。他一面剪,一面一定会讲一个幻想故事。他剪纸从不打草稿,拿起纸就信手剪了起来。

剪纸完成的时候,就是故事讲完的时候。故事的――他把神秘的剪纸打开,展现出它的内容。这些作品也充满童话般的幻想。

帽子下面是什么

安徒生每到一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就会看到一个头戴一顶破旧帽子,低着头在街上溜达的身影。有一次,安徒生正在一个街道上走着,迎面来了一个花花公子,他不怀好意地嘲笑安徒生道:“你脑袋上面的那个玩意儿是个什么东西,能算顶帽子吗?”安徒生听了这侮辱性的话,没有愤怒地回骂,而是不紧不慢地说:“你帽子下面的那个玩意儿是个什么东西?能算是个脑袋吗?”这绝妙的回敬噎得那位花花公子半天说不出话来。

【精彩语录】

1.凡是能冲上去、能散发出来的焰火,都是美丽的。

2.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3.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幸福!

篇7

在安徒生童话中,最能够使我们心灵温暖的是《丑小鸭》,最能够使我们心灵冷漠的,也是《丑小鸭》。

“使我们心灵温暖”,这当然是因为作为安徒生童话的名篇,《丑小鸭》自问世后就不胫而走,风靡世界的每个角落,而且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使我们心灵冷漠”,则是因为就中国的读者而言,对于《丑小鸭》始终存在着严重的误读。甚至可以说,是“熟知”《丑小鸭》者众,但是,“真知”《丑小鸭》者寡。

在中国的读者那里,丑小鸭经历种种不幸却最终“化蛹为蝶”成为白天鹅的故事尽管令人心灵有所慰藉,但是,他们却把丑小鸭的命运转变归结为它自身“头悬梁锥刺股”的努力,于是,丑小鸭顺理成章地成了“笨鸟先飞”的后进生的典型,成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鱼跃龙门”或“乌鸦变凤凰”的标兵,成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的丹麦励志版。

然而,偏偏为几乎所有的人所忽视的,却是《丑小鸭》中所蕴含着的深刻主题――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拯救丑小鸭并且使得丑小鸭重生的,就是爱――而且,只有爱!

“为什么你生得和我们不一样?”

生命的初生源于偶然:出身的贵贱,容貌的美丑,才能的高低,心志的强弱,谁都无法事先加以选择;而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不是不可一世的巨人,――起码不会永远都是不可一世的巨人,因此也谁都无法事先加以预测。那么,正确的对策应该是什么呢?宽容,并且给每个人以自由发展、自由选择的广阔空间。

可是,丑小鸭的生存环境却并非如此。形形的动物都在自大的喧闹与争夺中生存,因为“她们认定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刚出蛋壳的小家伙们只看了一眼,就惊呼“这个世界真够大”;鸭妈妈更是觉得牧场的花园、养鸡场就已经是“广大的世界”了;因此,他们无不自以为是,也无不自是其是:一只老鸭因为误孵过一次吐绶鸡蛋而认定全世界上只有两种蛋――鸭蛋和吐绶鸡蛋;青年野鸭和公雁的世界似乎除了谈恋爱、结婚这类问题再没别的了,甚至为此弄丢了小命也浑然不觉;猫咪绅士和母鸡太太则在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的烟幕中各自陶醉,他们认定自己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而他们的主人,更是“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她更聪明的人”了。当然,这种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也不免会遭遇“碰碰车”:比如鸭妈妈就觉得不会游泳是严重的问题――不下水,那可怎么活啊?而猫咪和母鸡则恰恰相反,她们认为,下水游泳才是愚蠢透顶的主意――下了水,还有命活吗?

“我们和这个世界!”这,就是他们的招牌语言。

那么丑小鸭呢?因为它还没有出生就是一个“老是不裂开的”蛋,出生后,又“大得怕人”“一副丑相”,所以他们对它是既无同情的理解也无理解的同情:别的鸭子说:“呸!瞧那小鸭的一副丑相,我们真看不惯。”因此而不惜狠狠地啄他。理由很简单:“他长得太大、太特别了”,“因此他必须挨打!”鸡们看不起他,因为他不能生蛋,猫们看不起他,因为他不能拱起背发出的叫声和迸出火花。

“为什么你生得和我们不一样?”

可是,“我”又为什么必须和“你们”生得一样呢?是谁给予“我们”的权力,让无数个“我们”可以如此坦然、如此不假思考地去决定“我”的生生死死呢?

帕斯卡尔说过:人是可悲的,但是最可悲的,是人认识不到自己的可悲,反而以为自己伟大高明。《丑小鸭》里面的动物世界恰恰就是这一“可悲”的写照。

鸭妈妈没有去决定什么,更没有去侮辱践踏什么

误会如此之巨,隔阂如此之大,伤害如此之深,幸而,这并非丑小鸭的世界的全部。

丑小鸭碰到了一个充满爱心的好母亲。鸭妈妈错误地孵着一只天鹅蛋,但是她说,我已经坐了那么久,就是再坐一个星期也没关系。后来,鸭妈妈也发现了异常,但是她说:“他并不伤害谁啊”“他不好看,但是他的脾气非常好。”

林肯曾说,我的一切都是圣洁的母亲赐予我的。我相信,如果丑小鸭忆及往事,一定也会如此表白。

在这里,“母爱”意味着对于“弱者”乃至“他者”的一种态度。生活中自己明明也是弱者乃至“他者”但是偏偏以强者自居并且随意去处置别人的事情,是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圣经》上有句名言:你们愿意人怎么对待你,你们也要怎么待人。而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人生,也都没有权利侮辱践踏他人的生命。

鸭妈妈没有去决定什么,更没有去侮辱践踏什么,这真是丑小鸭在不幸中的万幸。

“再孵一次”?那――我还是我吗?

更令人感动的,当然还是丑小鸭自己。

在遭受到“被鸭子咬,被鸭子啄,被看管鸡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的种种不平等时,丑小鸭并没有丝毫的气馁。“他的脾气非常好”。即使“他太累了,太丧气了”,也尽量对大家恭恭敬敬地行礼。并没有抬不起头,挺不起胸,迈不开步。他不因他人的打击诽谤而动摇信念,也不随他人的异样眼光而放逐生命,更不为他人的咬啄踢打而怀恨在心。他仍旧从容,仍旧恬淡,也仍旧坚持自己。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仍旧有着自己的向往与努力。

在动物的世界里,丑小鸭本来是被判了死刑的。那个“最有声望的人物”,那个“有西班牙血统腿上有一块红布条的老母鸭”,曾经以貌似怜爱的口吻宣判说:“他们都很漂亮,只有一只是例外。这真是可惜。我希望能把他再孵一次。”

“再孵一次”?那――我还是我吗?“这时他想起了新鲜空气和太阳光。他觉得有一种奇怪的渴望:他想到水里去游泳。”“一天晚上,当太阳正在美丽地落下去的时候,有一群漂亮的大鸟从灌木林里飞出来,小鸭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美丽的东西。”“他不知道这些鸟儿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要向什么地方飞去。不过他爱他们,好像他从来还没有爱过什么东西似的。”“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被他们杀死,要比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鸡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好得多!”

在这里,“新鲜空气”意味着对于一个没有动物的自大的喧闹与争夺的世界的向往;“太阳光”意味着对于一个互相关爱、互相包容、互相温暖的世界的向往;“游泳”意味着对于一个自由发展、自由选择、自由生息的世界的向往;“高贵的鸟儿”,则意味着对于一个有尊严的生活世界的向往……总之,这一切“向往”我们都可以简单概括为:爱的向往。

于是,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动物的自大的喧闹与争夺中,丑小鸭毅然转过身去,“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上去好”,也因此,它为“自己找到出路”。

就是这样,一个卑微的生命在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中重生。

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

不难发现,其实丑小鸭就是安徒生本人的写照,他不仅家庭贫困,而且事业不顺,爱情也屡遭坎坷波折。世界所给予他的,都是苦难,但是,他所回赠给世界的,却都是美好。而且,即便他本人,也恰恰是从这一切中凤凰涅,脱胎换骨成为童话大师。《丑小鸭》,其实就是安徒生的夫子自道。

美国大名鼎鼎的房龙曾说过:神的火花在这个沉默的小男孩的心灵中孕育,像一场暴风那样不可抗拒,凡是被上帝触摸过的人,不管他遭遇多么无礼的对待和多么巨大的困难,他仍能实现他的梦想。我必须说,安徒生之所以是“安徒生”,就是因为他是被上帝触摸过的人――被爱触摸过的人。正是在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中,安徒生才最终成为“安徒生”。

丑小鸭的故事也是如此。它告诉我们,最终决定了你和你的世界的,并非你的禀赋,而是你的选择。譬如小鸭,譬如天鹅,譬如猫咪先生,譬如母鸡太太,其实,他们也同样可以并不故步自封,而是彼此互相理解与包容。各自都意识到自己的“特别”,同时,又能够理解他者的“特别”;各自都因为爱而理解,也因为理解而爱,最终在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中成就自己。当然,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能够这样去做。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正是丑小鸭的选择。

因此,《丑小鸭》并非一个“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一个“笨鸟先飞”的故事、一个“鱼跃龙门”或“乌鸦变凤凰”的故事、一个“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的故事。

每个人都是丑小鸭,但是,每个人又都是白天鹅,从丑小鸭到白天鹅,有万里之遥,但也只一步之差。究竟是“万里之遥”还是“一步之差”?其间的唯一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

任何一个人,不论强弱、不论贫富、不论贵贱,只要你禀赋着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浴爱重生。

篇8

1、拇指姑娘作者: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

2、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的代表作有《坚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我翻过无数遍的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随着这一句句深入人心的名言,让我想起了那本我翻过无数遍的书——《安徒生童话》。

小时侯,晚上我总让爸爸给我讲故事,每天晚上我都是在童话的世界中入睡的,也就是那是我才喜欢上了这本书。上了小学,我对《安徒生童话》更是狂热了。每个星期都要到图书室借这本书来看,在看每一本《安徒生童话》时都会被故事中的主人公感动:《丑小鸭》令我对她刮目相看。《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对她的经历表示同情。《恶毒的王子》让我感到愤怒。记得有一次,正是放暑假,老师让我们看课外书,写读后感,我就一天埋在《安徒生童话》里,到了吃晚饭的时侯,爸爸来房间里叫我吃饭,可我这时还陶醉在童话的王国中呢!爸爸生气了,就调高了音量大声对我喊:“吃饭啦!”在爸爸的高音轰炸中,我被他从书里拉了出来,一看钟,都8点了,就马上出去吃饭。所以这就是我把这本书翻了无数遍的原因了。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朝着“读书破万卷”的目标继续努力的,被我翻了无数遍的书也会越来越多的。

篇10

今天,我到居委会去参加了“好书伴暑假读书交流会”的活动。

到了居委会,已经有很多同学坐在位置上,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我也找了一个位置认真地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居委会的阿姨就来了。她首先跟我们讲了读好书的重要性,随后,我们就开展了好书交流活动。我们四个人为一组展开了激烈的交流。跟我一组的都是和我年龄相仿的这样才有共同语言嘛!我们四个人都喜欢看童话故事,比如格林童话呀、安徒生童话呀、王尔德童话呀……然后我们选了其中一个童话故事展开了讨论。这个故事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丑小鸭的故事》我们都很佩服那只丑小鸭,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它被它的“兄弟姐妹”所嘲笑。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后,它就自信满满了。我们都喜欢那只纯真的丑小鸭。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的读书交流会在热烈的讨论声中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