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的关键点范文
时间:2023-05-05 11:3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同管理的关键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财务监管;企业职能
经济合同是电力企业进行市场经营必不可少的基本业务活动之一,经济合同的签订意味着权利和义务的同时形成,在经济合同的约束下,公司的经营和投资者的活动将受到法律的监督。因此,对于经济合同进行有序管理十分重要。而财务监管作为管理经济合同的有效手段,承担着对经济合同的签订及履行进行监督的重要职能,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电力企业获得高额利润、顺利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以及管理环节作用重大。
1.财务监管在电力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1电力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与财务监管密不可分
经济合同管理中的财务监管作为企业日常经营中最为有效的一项职能,其涉及企业生产、管理、运营的各个环节,且对各个环节都存在重要影响。因此,经济合同管理中财务监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乎电力企业的生产、供应以及销售环节的正常进行,也是衡量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电力企业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以企业的资金链作为支撑,而资金链的管理是经济合同管理核心内容,因此,通过合理、有效的财务监管活动,电力企业的一切活动将有序进行,且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提高电力企业生产运营的效率和效益。
1.2电力企业的财务监管是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保障
电力企业利润的获得从外界来看主要取决于企业经营状况和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从企业内部运营来看,企业利润的计算不仅仅涉及利润的来源,也更多地涉及利润的核算与保留,而经济合同中的财务监管活动不仅将利润的获得途径加以明确,也对企业利润的流向进行了把握,可以说,财务监管将企业利润变化的方方面面都加以监督以此使得企业的每一笔支出、收入都有精确的记录。同时,财务监管对企业利润的监督也大大的方便了电力企业财务报表的制作与使用,也为企业制定经营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1.3财务监管是促进电力企业快速运转的重要推动器
经济合同中缺少缺少财务监管职能的企业无疑是缺少生命力的,也是无法进行正常运转的[1]。财务监管为企业提供了定量化的数据支撑,定量化的决策需要财务监管成果加以辅助,在数据时代的大背景下,对于现代电力企业而言,其经营成果和管理运行都需要定量化的数据加以支持,而这也是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因此,财务监管是促进电力企业快速运转的重要推动器,任何企业都无法或缺,经济合同管理中的财务监管职能一旦落实不到位,将出现企业无序经营的局面,最终导致企业倒闭。
2.强化电力企业财务监管职能的相关举措
2.1电力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监管职能
经济合同中的财务监管是电力企业有效运转的重要基础,是企业进行营利活动的保障,也是企业进行一切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因此,电力企业高层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加以践行。首先,电力企业的管理者要树立科学经济合同财务监管理念;其次,要积极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的经济合同财务监管经验;最后,电力企业管理者要及时更新知识,严密把握市场行情变化,将经济合同财务监管的功能日益丰富并加以创新,提高对经济合同管理中财务监管职能的重视程度并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加以实行。
2.2电力企业要加强对财务监管人员专业技能的强化
财务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监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财务监管人员是否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直接关乎电力企业的财务监管工作能否有效进行。因此,电力企业要加强对财务监管人员专业职能的训练。首先,要定期对财务监管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并实施公开化评价;其次,要对财务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提高工作能力;最后,要对财务监管人员进行奖励,完善奖励机制,激发财务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此提高电力企业财务监管的效果。
2.3电力企业要与客户签订信用管理合同并对经济合同进行审批
赊销现象在电力企业中非常普遍,因此,针对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和预测是十分重要的[2]。因此,需要提前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而评估的过程需要财务监管人员进行监督。此外,对于签订的经济合同要进行审批,审批的目的在于确保经济合同符合电力行业发展要求,确保经济合同的实行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保障,确保经济合同的各项条款符合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签订的经济合同,企业财务监管部分要进行全方位的审批,严格要求以上三个方面,确保经济合同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客户信用评估的合理性,以此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财务方面的支持。
3.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监管在电力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电力企业要从高度重视财务监管职能、加强对财务监管人员专业技能的强化与客户签订信用管理合同、对签订的经济合同进行审批等方面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管力度,使得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至于有效监管中,从而保障电力企业股东和投资人的权益,保障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霍红斌 单位:黄冈供电公司瑞华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电力通信;运维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
为顺应电力通信网的快速发展,从整体上提升电力通信网管理运行水平和运行质量,有必要强调电力通信网络运维管理工作,保障电力通信运维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高效性、可靠性。
1、电力通信运维管理问题
1.1运维部门管理存在漏洞
运维部门主要负责内部工作管理工作,包括运维的值班、工作计划和通知等。但是各类记录的填写没有统一标准,描述因人而异,很难快速查询分析运行状况;由于使用比较传统的数据统计方法,效率较低,这样较难为以后的报告提供全面、科学、有效的依据。有必要对值班工作记录标准化、对各类工作记录集中管理,以便更加高效、快捷、规范的来进行运维工作。
1.2无法实现运维全过程管理
运维部门要求实现闭环管理对调度中遇到的故障业务进行检修和处理,要求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来完成调度管理中的告警或故障处理,同时对处理过程以及结果跟踪记录;检修工作的闭环管理指的是业务全过程的跟踪、监控和管理,保障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工作内容及各类规定有序开展检修工作、管理z修计划,保障工作过程的安全。目前各种业务流程经常会出现跟随流程重复工作的情形,降低了工作效率,有必要制定系统全面且能实现灵活变更管理和控制的全程管理新流程。
1.3运维管理系统和其它系统的兼容性有待提升
目前运维管理系统发展水平和其它系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各系统间没有进行很好整合,缺少数据交互和资源共享。目前通信网的发展范围相对宽泛,业务需求也比较多元化,如果运维管理工作无法顺应其发展步伐,则在时效性和效率上都会出现问题。
2、电力通信运维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实现
2.1运维管理系统技术实现
(1)数据建模。为强化组织管理在运维管理中的工作记录和相关资料,对各类涉及到调度值班及运维的数据进行规范化,在归类整合的基础上,提出接口数据采集技术和数据建模技术。通过构建各类记录规范模型,比如设备资源模型、告警数据模型、表单模型、业务模型等以及对应的数据字典,来规范数据访问。建模方法具体如下:①明确需要建模和彼此汇聚的属性、需要要求外部约束的属性、具有时间维度的属性、需要单独物理存储的属性;②根据连接关系类、基本描述类、状态类、业务应用类等不同方面分别进行建模;③通过较为成熟的建模工具来进行建模,以此来提升建模效率。(2)数据采集。运维管理系统并非是一个孤立系统,业务申请、设备检修、告警故障处理等日常运维工作必须方便与资源管理、综合监控系统配合完成。通过构建标准的资源标识,各个系统之间利用业务关联性和资源相关性等特点,使用标准的数据采集标准来达到数据自动采集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对智能设备的配置信息实施统一的模型匹配并且自动导入数据库,即采集存在关联关系的信息数据,实现处理数据模型标准化,来满足运维管理工作中的规范化要求。(3)流程管理以及流程自定义。在进行闭环管理时,流程管理以及流程自定义是一项核心技术,它可以帮助实现牵涉流程管理模块的各种功能,可以帮助实现工作流程化。在流程自定义技术中,通过业务过程集成、功能集成、资料集成,工作流平台来提供工作流引擎和流程建模工具。应用该技术之后便可以用工作流形式来描述业务过程,利用软件功能部件能够快速推出新的业务以及管理流程,使得流程变更管理和流程控制变得更加灵活,大大提升了运维流程化管理水平。
2.2运维管理系统功能
①个人办公桌。该模块主要有待办工作、最新工单、通信网运行方式、消息以及通信标准等,还可以修改个人信息以及对应密码;②值班管理。该模块使用人员主要是网络运维人员,主要管理值班日志,值班表,交接班手续以及日测信息等;③检修计划管理。主要是上报检修计划、管理检修时间、汇总检修计划这几项功能,对各单位上报的检修计划进行整体汇总,在此基础上岗进行灵活协调,方便运行方式管理;④检修/停复役管理。该模块的功能就是检修工作的流程管理,完成检修工作的申请、审批、派发、处理、反馈、汇总、统计、查询、分析等;⑤业务申请管理。包括完成通信网业务资源的开通申请和资源调配管理;⑥告警/故障管理。进行监控告警的调度管理以及故障申告的处理,对运维操作进行集中管理,分析整理告警/故障处理结果,可以实现对运维工作的对比判断以及优化处理。上述的集中管理都是运维管理系统中的流程管理,其作为运维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采取工作流引擎进行流程的自定义并结合具体需求量身定制的模块,能够进行各项工作流程的申请、审核、签发、沟通及闭环处理,对工作流程流转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化作用,提升了工作效率;
3运维管理系统应用效果
①运维管理系统的成功建设实现了日常运维工作处理流程的规范化,确保运维工作的智能化和标准化以及闭环流程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维管理水平;②在进行检修停复役工作时,由于关联了资源系统数据,能够对要停、复役的设备进行智能分析,自动列出设备停运后受影响的业务并提前做好准备,从而提升工作效率;③在进行业务申请时,智能分析的对象主要有光缆纤芯、端口、设备、板卡等,归纳统计可用资源以及业务承载情况,以便能够更好的对资源进行利用。此举使得业务申请以及开通审批和执行流程变得更加规范化和方便,还能够保证资源利用率;
结语
运维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对于电力信息通信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部门应该更加重视运维管理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各方面的功能效用,确保运维管理系统可以在电力信息通信工作中得到更有价值的应用,最终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能够更加安全和稳定的运行。
篇3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建设工程合同也称建设工程承发包合同,是指由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甲乙双方在实施合同中的一切活动的主要依据,双方根据合同中约定的责任、义务进行工程建设、目标控制,进而达到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投资或费用目标,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一个建设项目需要签订多份合同,工程合同管理就是对工程项目中相关合同的策划、签订、履行、变更、索赔和争议解决的管理,涉及到建设工程全过程,合同管理做的好,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纠纷,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对建设工程项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1、合同管理有利于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建设工程项目活动投资大,涉及面广,要求要有一种科学的管理体系。合同管理充分地反映了这种管理的科学性。合同管理规定,工程施工过程中合同各方办事要有依据,验收要有数据,变更要有指令,支付要有凭证,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各方都必须工作扎扎实实,以科学的态度,按客观规律办事,搞好工程项目的建设。
2、合同管理具有规范各方行为的意义。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本身就是项目建设单位或其人与项目承包人或供应人为完成确定的施工项目所指向的目标或规定的内容,明确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协议。
3、合同解决纠纷的法律证据。建设工程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合同金额大、参建单位众多和项目之间接口复杂等特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建设单位与承包商之间、不同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以及建设单位与材料供应商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纠纷。
二、当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合同认识及重视不够。现阶段,各施工单位基本上都是按合同管理的要求认真进行合同的标前及标后的评审,对合同的履约进行检查,力求通过严格的组织程序、严密的合同评审,把自己能否按期履约、建设单位的能力及不稳定状态消灭在萌芽状态。但在工程施工时如何有效地把合同贯彻执行下去,有的单位执行的不够。另外,有些施工单位领导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机构。施工单位领导对合同风险缺乏防范意识,没有认识到合同管理是施工单位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经费等方面支持不够。
2、合同执行力度不够。合同作为维系双方当事人的纽带,任何一方均须按合同办事。但由于双方均没有按合同办事,且又不进行及时、必要的经济技术签证,造成双方均违约。工期不能按期交工,工程款不能按时拨付,致使合同管理流于形式。
3、招标监督机构和合同管理机构缺乏权威性。招标监督机构在审核、编制招标文件的过程中,明明知道有的条款是不平等的,甚至是不合法的,但实际上还是按照建设单位的意图办理。例如在招标时降低工程的取费类别、施工单位优惠条件的承诺、工程质量标准的提高、工期的缩短等不合理条款,他们都无意进行修改。当然也有受投资者、权力者和周围环境的干扰而改变中标结果的。合同管理机构不仅应有监督职能、仲裁职能,而且对不合理的条款应有纠正职能。
4、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权责不分明。有些施工单位没有规定严谨统一的合同管理制度。由于缺乏统一的依据,各部门权责不分明,意见很难统一,造成权力大家争、责任大家推的局面。这是施工单位管理之大忌,最终将给施工单位带来重大的隐患。
5、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一部分施工单位合同管理人员思想品德不过硬,文化水平不高,业务不精通,没有受过正规的法律,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无法对合同涉及的各项法律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和解决风险的相关措施
1、建设工程合同的文本规定和研究
在制定建设工程合同文本的时候要采用规范化的形式,在进行建设工程合同签订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建设部门专用的合同示范文本,并且进行仔细的填写。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因为合同形式不同而产生的纠纷案件有很多。在进行合同签订的时候,要明确的规定好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进行合同制定的同时,合同制定人员要根据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和研究,使得在制定合同的时候能够有一定的预见性,从而防止在拟定合同的时候出现矛盾。在进行合同的拟定时,还有几个方面需要多加注意:对于合同签订的时间和顺序进行确定;对于建设工程的工程量的清单时间进行比对;对于建设工程合同中专用条目中的文件顺序进行确定,对于索赔方面的内容要进行加强。建设工程在进行合同拟定的时候,对于开始的文稿要进行全面和系统化的研究;确定好建设工程双方的利益和权益;确定好建设工程的项目是否具有实施资格和条件;在进行招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来制定;检查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益,从而检查合同中的文件和内容是否完整。
2、健全和完善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在对建设工程合同进行管理的时候,其中的步骤比较繁杂,要想更好的完善合同管理工作,就需要具有专业素质的合同管理人才和一套完善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合同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在进行合同管理的时候要把建设工程的相关责任制度(比如交底制度、责任分解制度、工程进度款审查的批准制度和每天工作的保送制度等制度)更好的融合到合同管理中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首先要让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对于现在手中的项目向各个项目管理人员进行解释和交底,并且做出详尽的解释和说明,更好的完善合同交底制度。合同管理人员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确定好工作的责任和范围,对于合同任务进行很好的分层,把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使其各个部门能够相互合作。在每天工作的保送制度一定要要求每个部门及时积极的进行上交,保送到合同管理部门,以便合同管理部门的人员能够及时的掌握工程建设的有关消息,从而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在合同管理中采用动态管理的办法
3.1建立索赔制度,在建设工程中,进行相应的索赔是法律给予损失者正当的权利和义务,利用法规和合同的方式,对于索赔的相关制度进行明确的规定。
3.2加强监督工作,在进行资金的支付的时候,要避免太早或是过量的签证,尤其是发生变更的时候,要根据合同的条款来进行分析,发挥合同的制约效用。
3.3对于建设工程中的有关文件要进行积极的整理、分析和收集,对于变更部分进行审查,如果出现停工现象要根据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记录,并且及时处理因停工而造成的损失。
3.4在合同结束时,要对建设工程材料进行整理、存档以及清点等工作,使得合同管理更加的规范化,提升企业效益。
结束语
总之,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面要在高度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深刻了解其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探索及归纳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技巧,寻找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促使参建各方自觉履行合同约定的条款,从而降低建设市场风险,切实维护建设市场的秩序,确保建设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袁宏川;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与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05)
[2]石军广;关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探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12(06)
篇4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要点》已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10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参照执行。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要点
为了满足逐渐深化改革中的劳动和社会保险体制赋予系统建设的新要求,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要点。
一、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劳动和社会保险各项业务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由部、省、市、县四级组成。信息来源于基层单位、劳动者个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系统及社会经济各信息机构,以网络为依托,实行系统内信息资源共享。
(一)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
建立比较完备高效的与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相适应、与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相衔接的国家级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以适用、及时的数字和文字信息为基础,以客观科学的分析为手段,为劳动和社会保险工作重大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支持,为社会、企业和劳动者个人提供信息服务。
1.以就业服务与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子系统为重点,带动医疗保险等其他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基层单位管理平台,努力提高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基层单位管理平台的覆盖面和整体管理水平。
2.在中心城市建立各种模式的资源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险计算机网络系统,逐步实现“扫描”方式的信息采集。
3.完善宏观决策系统,建立多渠道的信息采集制度,实现包括统计分析、预测分析、监测预警、政策模拟和政策评价在内的多层次的宏观决策支持。
(二)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
1.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确保信息系统的发展能够满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前提下,确定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进度和各项工作目标。
2.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分级管理、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作为贯穿于系统建设各环节的基本原则。
3.坚持一体化的设计思想,积极组织系统开发,保证各开发系统为将来形成统一的整体留有良好的接口和充分的余地。
4.坚持开发、推广一起抓的方针。从基础建设和规范基层数据入手,条件成熟一个,开发一个,推广一个,并在推广中形成完备的运行机制,保证系统的开发效益。
5.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险业务的需求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按照经济实用、成熟先进、持续稳定的原则,确定系统建设的规模和软硬件档次。
6.遵循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保证系统具有广泛的扩充空间。
二、系统主要构成及相互关系
(一)系统的主要构成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可分为宏观决策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基层单位管理平台和部办公管理系统四部分,见图一。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结构总图见图二。
1.宏观决策系统
宏观决策系统是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多种渠道采集和整理统计数字信息,经过汇总、交换和分析,对政策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对政策执行状况进行监测。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系统
宏观决策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基层单位管理平台部办公系统
统计信息管理系统
监测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政策法规系统
就业服务与失业保险管理系统
养老保险管理系统
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管理系统
工伤保险管理系统
工资收入管理系统
劳动关系管理系统
职业技能开发管理系统
办公管理系统
查询系统
运转系统
外部信息接入系统
对外信息交换系统
图一系统构成图
宏观决策系统的数据来源主要有四种:
一是常规统计报表制度采集的信息。
二是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采集的信息。
三是国家统计部门、国家信息部门及其他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的信息。
四是通过对各业务管理系统的分布式资源数据库进行“扫描”得到统计信息。这种方式可支持高频度、高灵活度的信息采集,信息质量可靠且信息量大。随着各业务管理系统的建设,这种方式将成为宏观决策系统信息采集新的重要渠道。但该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常规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
在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这四种数据来源将长期并存。
2.业务管理系统
业务管理系统是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主干部分。管理的内容涉及劳动者个人、企业和其他劳动组织和微观信息。业务管理系统一般包括直接面向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险部门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管理、服务和指导的事务处理部分(简称“前台”),及对业务管理系统中拥有的微观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各级宏观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的部分(简称“后台”)。业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和功能详见附件一。一般说来,由业务管理系统建设的资源数据库主要建在中心城市。宏观决策系统对资源数据库的“扫描”可有三种方式,详见附件二。
3.基层单位管理平台
基层单位管理平台是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部分。是企事业基层单位用于人事、工资、岗位、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管理,并与财务管理和企业生产管理相衔接的系统软件。其指标体系要求科学完整,在满足各单位自身管理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宏观决策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的需要。特别要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统一征缴的需要。
4.部办公系统
部办公系统包括办公管理系统、查询系统、运转系统等方面的内容(见图三)。这些系统就信息内容而言相对独立,各系统软件开发也相对独立。该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机关有关厅司事务管理提供辅助支持手段。系统开发、运行建立在部机关统一的网络上,发挥系统效用,实现信息共享。
(二)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宏观决策系统、各业务管理系统及基层单位管理平台在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过程中是一个完整的数据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系统之间的基本关系见图四。
宏观决策系统
各业务管理系统
基层单位管理平台
图四系统基本关系示意图
#131.系统内部的关系
宏观决策系统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各项政策决策者。该系统将从各业务管理系统资源数据库“扫描”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经济模型等分析手段,提供政策监控信息和决策建议。各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比较紧密,为宏观决策系统提供数据支持,是宏观决策系统的支柱。基层单位管理平台是宏观决策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微观数据采集的基础。
劳动和社会保险各项工作相互关联,要求宏观决策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和基层单位管理平台之间,各业务管理系统之间,以及部?省?市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险部门之间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要保持顺利、良好的信息疏通,为此必须建立统一的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宏观决策系统建设一个网络并对宏观决策所需信息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2.与外部系统的关系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人口、教育、工商、银行、税务、卫生等系统关系密切。待条件成熟时与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统一标准和接口,在全社会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
三、系统建设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建设的现状
原劳动部信息中心结合劳动部的工作任务,制定了《劳动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经部党组批准,从1989年开始实施。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1.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
目前,已有15个省市劳动部门相继成立了信息中心,其余的省区市明确了信息工作综合管理机构,初步建立了一支信息技术队伍。同时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开发规范。
2.系统的开发建设
(1)宏观决策系统完成了统计信息采集的自动化处理过程,支持了常规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等信息采集方式。
(2)在业务管理系统中,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系统已有用于不同平台的职业介绍系统统一版本软件在各地应用,现正进一步制定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管理系统发展规划纲要。
养老保险工作的管理模式已趋于成熟,信息系统建设在全国各地的进展程度不一,尚无统一版本的软件。
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工资收入、劳动关系和职业技能开发管理系统因业务管理模式尚不成熟,或需求分析不明确,未做具体规划。
(3)基层单位管理平台的主体软件“劳资人事管理系统”,目前已进入推广阶段。
(4)部办公系统中办公管理软件已在部机关局域网上运行。部分软件需按照新的工作流程进行修改。
(5)部机关局域网实现了对处一级的支持,进行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内联网的规划,建设了部机关的内联网中心站,已具备和中国互联网及国际互联网相联通的能力和条件。开通了部??省计算机远程风和电子邮件系统、部机关??劳科院微波通信网。
一些有条件的省市也建立了省(市)??地市(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远程通信网或厅(局)的局域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和克服,主要表现在:
1.信息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体制不适应系统建设的要求;
2.宏观决策需要不明确,业务流程不规范且稳定性很差;
3.标准规范不统一,影响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4.应用软件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5.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
6.系统建设和系统应用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足;
7.思想认识不统一,对信息系统建设缺乏应有的理解和支持。
四、重点工作安排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三二一”工作目标和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今后四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期工程(1998.10?2000.12):重点做好系统的规划标准制定、业务系统软件开发、宏观决策数据库建设及网络建设等工作。
1.制定信息系统核心部分的标准,包括软硬件基本要求、数据交换标准、主要的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进行IC卡的调研与统一规划。
2.推广《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部级和省级宏观决策数据库,提高分析预测和决策水平。
3.完成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前台统一软件的开发。在中心城市进行市内网与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4.在总结各地系统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纲要。统一基层数据采集指标分类体系、标准和规范,完成统一版本软件的开发工作。
5.规范医疗保险业务流程、作好需求分析,建立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和信息交换标准,开展主体模式统一软件的开发工作。
6.完成集人事、工资、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管理及财务、生产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新版基层单位管理平台软件,并在全国推广。
7.根据部新的业务流程修改办公管理软件,对已投入使用的软件加强培训,在1999年底使我部的办公自动化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8.完善部机关局域网,建立网络管理系统和网络安全体系,加强上网信息资源的组织工作。加快省级网络中心的局域网建设,1999年建成部??省级内部互联网。
二期工程(2001.01?2002.06):重点做好建设资源数据库、实现“扫描”方式的信息采集和构建全国信息网等工作。
1.继续进行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试点与推广工作。
2.构建就业服务与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全国信息网络。
3.进行中心城市养老保险资源数据库建设,以“扫描”方式进行信息采集。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进度表详见附件三。
五、支撑条件
为了实现系统建设目标,要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基础工作。
1.加强对系统建设和系统应用的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对系统建设迫切性、重要性及其基本内容有正确的认识。
篇5
关键词 综合停电检修管理系统;检修计划;计算机处理;运行方式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31-0118-02
0 引言
随着东莞电网的发展,东莞市地调已发展成特大型地调,其管辖范围也在相应的拓展,电网运行策划工作也在不断增加,相应电网检修工作的复杂性、难度性以及数据量也越来越大,为提高电网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用户重复停电,保证检修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建设一套合理、先进和实用的计算机检修系统显得尤其重要。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计算机处理的电网设备综合停电管理系统。
1 运行环境
综合停电检修管理系统采用以太网络,使用TCP/IP通讯协议,系统采用Client/Server模式,服务器上运行UNIX 5.0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Oracle 8i,客户端可运行于win98及以上操作系统。各部门使用人员只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即可实现相应的操作。该系统可与局调度MIS系统共享数据库。
2 系统设计思想
由于电网设备的电气连接与设备维护部门的管辖范围的不统一性,造成线路检修与变电设备检修无法同步,造成线路或变电设备重复停电、频繁停电;另外,由于检修计划制定时有漏掉应检修项的可能,若某些应检项目未能列入检修计划进行检修,则会留下设备隐患,为避免这些现象,综合停电管理系统必须实现“综合停电不漏项、相关停电不重复”的设计要求。
综合停电检修管理系统应能够覆盖电力设备预试定检、缺陷处理、工程基建投产、大修、改造的停电管理,以满足所有停电申请部门。
停电申请部门一般为设备运行维护部门及工程管理部门,如变电部、输电部、工程部,等等,各个部门有各自的检修工作计划,因此,该系统需实现多个部门按各自职能进行联网录入数据、按权限共享检修数据库及使用相应的功能,整个检修管理工作需严格按照规范的业务流程规则进行,不得跨级传送,不得越级审批,同时,明确每个用户的使用权限。
3 系统的功能构成及实现
系统根据使用者的各自所负的职能,将用户作了权限设定,分为:班组(或项目)人员、停电申请部门专责、调度专责、调度主管、全局用户、系统管理者。其中班组人员只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本班组检修计划;部门专责人员负责查询、审核下属班组申请的检修计划,并负责把班组计划纳入到部门的检修计划中,并利用部门检修计划子系统申报月停电计划;调度专责负责综合对各部门上报的停电项目进行合并、删减、修改,完成综合停电计划的编制;全局用户可以浏览、查询公布后的停电计划;系统管理者则可以对系统进行全面维护、修改,如添加新用户、分配权限等。
根据我局电网设备停电检修计划的相关业务项目和管理流程(见图1),系统设定为7大功能模块(如图2):每个使用者经授权后可以操作相应的功能模块。
图1检修计划管理流程
图2 综合停电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
图3部门检修计划管理流程
3.1 班组检修计划管理子系统
班组检修计划管理子系统主要由班组人员使用。班组人员将所负责专业的所有检修任务按要求录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要求对每一条检修项目均填写完整的信息字段,如工作性质、内容、申请工期、要求停电的设备的双编、站名,等等,保存后形成班组检修计划,并提交给部门专责审核。当子系统接收到部门专责反馈回来的计划需要修改时,该班组负责修改此项计划,然后重新提交生成班组检修计划,子系统会根据班组所属部门的不同将班组检修计划分组列表存放到服务器的数据库。检修计划既可以用子系统的输入窗口逐条录入,也可以利用指定的Excel模板批量导入。
3.2 部门检修计划管理子系统
部门检修计划管理子系统主要由停电申请部门专责或部门负责人使用。登录进入部门检修计划管理子系统后,部门专责可查阅本部门全部的班组检修计划,并可进行以下操作:为每项检修计划填写“应完成工作时限”信息字段;根据本部门的预试定检、大修改造或工程基建等任务要求,对班组检修计划进行增删、修改,同时,系统会自动将数据库中距“应完成工作时限“前后相差3个月内的本部门检修计划筛选出来供停电申请部门专责调用;若部门专责对某个班组的某项计划不同意,则系统提供反馈功能将此项计划退回给相应的班组,班组对其作出修改后再重新提交。部门专责将本部门的全部检修计划审核并按月度编排完毕后,经过部门负责人同意,则可在子系统中提交成为月度部门检修计划。各停电申请部门提交的部门检修计划均存放于系统的数据库中。系统会自动将其显示在综合停电计划管理子系统中。部门检修计划管理流程见图3。
3.3 综合停电计划管理子系统
综合停电计划管理子系统主要由调度中心专责及调度中心负责人使用。当所有停电申请部门均完成月度计划提交后,综合停电计划管理子系统自动将数据放到“停电计划申请表”中供给调度中心专责审核,调度中心专责需对每一条检修项目的停电范围作出界定,特别是对于T线路停电导致线路各侧变电站内设备停电的情况,或者单电源线路停电导致变电站全站停电的情况(等等),然后将新的停电范围补充入检修数据中。系统会自动将新界定的停电范围,与所有部门检修计划中的“要求停电设备”信息字段作比较,筛选出停电范围相同或重叠的检修项目,并将其合并到原来的停电计划中,调度中心专责可使用反馈功能将这些新增计划发到部门检修计划子系统中,由部门专责进行确认及调整,再由部门专责将调整好的结果回复到综合停电计划管理子系统,由调度中心专责继续进行修编。初次修编好的月度停电计划可存放入“月预停电计划表”,供调度中心负责人审核,“月预停电计划表”经审核后并在月停电计划协调会上讨论通过,则形成“月停电计划正式表”。周停电计划的生成与月度停电计划类似,不再列举。
3.4 停电计划公布模块
停电计划公布模块提供功能进行月预停电计划、月正式停电计划及周正式停电计划的公布。在这里,全局用户可以查收调度中心安排的月正式停电计划及周正式停电计划。
3.5 临时停电申请模块
临时停电申请模块主要提供给班组或部门专责申请临时停电项目。系统提供临检单模板,由申请人填写并提交,形成待批临检单。调度部门专责收到待批临检单后,分情况处理:若还不具备条件停电,则退回给申请部门;若已具备停电条件,则纳入到周停电计划中;若需紧急
3.6 查询功能模块
系统提供强大的查询功能,对于任何用户,均可在设定的权限内查询对象,可按时间、申请部门、变电站、设备、电压、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等字段进行查询。
3.7 参数管理模块
参数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变电站信息、用户权限管理。
变电站信息包含电压等级及站名,用户权限管理包括用户名称及权限分配。
通过以上功能模块的应用,此管理系统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4 系统特点
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该系统设计思想合理,功能完整,且维护、移植、扩展方便,符合综合停电计划管理的总体要求。
2)该系统由我局自行开发,充分结合了调度部门及停电申请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利用了
计算机优势,直接面向用户,实用性强,且操作规范,安全可靠。
3)按使用者的岗位不同分配相应的权限,各个使用者只能在限定的流程中操作,充分满足了工作中业务流程的需要。
5 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系统投运以来的几个月当中,我们对其程序进行了多次修改,令软件功能更为完善,但使用中发现,系统需进一步解决以下问题:
1)增加评分考核功能,能自动对各个检修申请单位的计划报送情况、计划编制质量、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评分,以规范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2)实际操作中,每一项停电均与电网的运行方式密切相关,而综合停电管理系统目前的运作仅局限于停电计划本身,与电网实际运行方式的联系很薄弱,需人手为每项停电编排专门的运行方式,耗费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及精力,若能对停电计划与停电期间电网方式安排实现智能化管理,则会大大加强系统的生命力及适用性。
6 结论
电网设备综合停电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及网络优势,能够准确、有效、快速、安全地进行检修信息交换及数据共享,为设备停电检修的申请、受理、计划编制及提供了平台。实用证明,综合停电管理较大地提高了我局的综合检修管理水平。相信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及对软件的不断完善,该管理系统必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直流系统设备检修调度管理办法(试行).
篇6
关键词 电能计量;综合管理;平台;系统
中图分类号TM9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6—0150—02
0 引言
目前供电企业的电能表、互感器测试检定所用的检定装置生产厂家不同、型号不同、操作软件差异性较大,操作难易程度不同,检定方案及项目随意性大,检定数据单机保存、容易丢失、数据不能共享、检定工作不规范,现代化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对于多台检定设备及多人的检定机构如何高效、规范、依法公平公正地进行电能计量检定工作,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希望建立一套电能计量自动检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通过与“客户服务支持系统”、“电能计量资产定位管理系统”、“防窃电封印系统”等的无缝连接,实现数据资源高效共享,从而有效解决电能计量检定误差数据永久安全保存和信息孤岛问题。
1 系统原理
系统依据JJF10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和相关电能计量检定规程,以强大的.NET框架为基础平台,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和C/S(客户端/服务器)结构并存的方式,既保证不同的用户从不同地点访问和操作,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又保证检定设备通信、操作控制、检定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数据存储采用大型数据库集中管理数据。
软件采用逻辑分层设计模式,提高了系统的易维护性和安全性。管理人员通过IE浏览器登录系统,为系统的部署和系统维护提供一种便捷的方式。
系统网络结构图
2 系统功能
2.1通信接口管理
实现标准计量设备的基本通信参数配置、标准计量设备通信项目设置、多功能电能表的通讯规约维护等功能。
2.2法律法规管理理念应用
实现标准计量设备管理、温湿度参数应用管理、检定员证管理、检定规程管理等功能。
2.3检定工作流程管理
实现管理模式配置,计划执行多级审批管理,工作流程配置及管理,检定证书及报告管理,防窃电封印系统数据接口等功能。
2.4检定项目管理
实现检定方案配置、检定项目配置及规程参数设置、电能表互感器试验及规程参数设置、现场校验数据导入等。
2.5统计查询分析
实现工作任务统计、误差性能查询和分析、运行日志查询和分析、检定证书及报告查询打印。
2.6系统管理
实现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系统参数维护等。
3 系统特点
3.1检定操作统一化、标准化
由于系统采用“与设备无关性技术”,检定操作平台通过统一的接口和对应设备的通讯驱动控制检定装置,将不同厂家检定设备的通讯参数编译成动态规约驱动库,实行统一管理,实现了计量检定操作统一化、标准化。
3.2业务管理和工作流程化
将JJF10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和检定工作流程完全嵌入平台系统软件中,并以任务单的形式流转,数据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方便的管理和处理。
3.3数据资源共享
通过和“客户服务支持系统”、“电能计量资产定位管理系统”、“实验室温控系统”等相关系统的联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避免了数据重复录入的繁琐和不便。
3.4检定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管理
检定操作平台操作统一化,检定方案统一制订管理,对检定环境条件进行实时监控,使检定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3.5检定工作计划性
管理人员可根据需要方便地制定出月(周)检定计划,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同时可实时查看监督管理,也可根据进展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3.6检定方案的统一性
管理人员根据规程和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检定方案及检定项目,检定操作人员只能按审批的方案进行操作,无权修改方案或任意进行测试检定。
篇7
关键词:继电保护 故障信息管理系统 应用规范 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119-01
目前由于国内外不同厂家对装置信息、时间同步实现方式、和数据输出格式的不同,造成了在电网故障中,各种装置反映的信息体现了“孤立事件”的特点[1]。使得调度人员,甚至于继电保护专业人员都不能及时判断复杂故障的真正原因。故障信息只能分散、局部地描述电网故障状况。这表明目前各种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等设备对于故障信息处理的规范性远不能满足现代电网故障分析、信息处理有效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从而说明了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信息的分类
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信息主要来自于继电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器[2]。目前,继电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器信息分为以下四类:保护定值信息、开关量信息、模拟量信息、保护动作信息。
2 信息通信规范
由于继电保护微机化普及在先,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在后,所以存在如何与已投入运行的继电保护和故障录波器规约规范的问题[3]。
3 信息建模规范
目前,当电网发生故障时,尤其是复杂故障时,保护和故障录波器所上送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必须对这海量信息进行分优先级上送,避免出现信道阻塞[4]。由于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生产厂家繁杂,对电网的要求理解参差不齐,所上送的装置信息不严谨,不规范,有些信息甚至继电保护专业人员都看不懂。
对所有保护动作和故障录波器开关量信息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后,针对调度运行人员对故障信息的要求,分别制定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220kV线路和变压器动作信息规范样表,110kV及以下等级参照执行。220kV线路动作信息规范样表见表1(以保护装置采用RCS和CSC系列保护为例)。动作信息优先级划分如下:
第一级:主要是断路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出口动作信息和保护退出(闭锁)信息。
第二级:主要是保护启动、断路器操作或者其他与保护动作相关联的信息。
第三级:主要是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的告警信息。
对所有保护动作和故障录波器模拟量信息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后,针对调度运行人员对故障信息的要求,分别制定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220kV线路和变压器模拟量信息规范样表,110kV及以下等级参照执行。模拟量信息优先级划分如下:
第一级:重要的反应电网系统运行的电压、电流。
第二级:监测电网和设备的其他状态量。
4 信息规范
信息规范有如下几点:
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应体现层次性,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处理应体现智能性。系统应具有专家系统模块,在电网故障时,系统对收集到的保护动作信息、开关变位信息、录波文件等信息,自动进行整理和关联,形成故障报告,同时对包括保护和开关的动作是否正确等进行评价。
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处理应体现差异性:系统要同时考虑调度人员、继电保护人员、保护管理人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林钢松,杨先贵,杨勇.湖北电网继电保护运行管理系统[J].电网技术,1997,21(8):49-51.
[2] 李智星,涂光瑜,陆俭.网络化继电保护管理系统.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23(12):43-46.
篇8
[关键词] 巨和粒;强的松;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图分类号] R72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6-0060-0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期[1]。国外统计,儿童ITP的发病率4.8/10万[2]。ITP通常呈良性过程,但血小板过低可危及生命。ITP与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有关,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瘀斑、紫癜以及出血点,多伴有齿龈或鼻部出血。我国在ITP的治疗上以糖皮质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为主,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增生和活化来维持自身耐受性。由于静脉用丙球由血液提炼而来,近年来由于血源紧张,且价格昂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通常用于重症或极重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是一种血小板生长因子,能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本研究于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应用巨和粒联合强的松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病例系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路桥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患儿,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制定的ITP诊断标准[3],年龄6个月~12岁,平均(6.51±3.67)岁,病程1~7 d,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血小板计数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标准[4]
①轻中度ITP;②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③脾脏不增大或轻度增大;④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⑤血小板抗体IgG增多或补体C3增多;⑥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⑦患儿家长配合并知情同意;⑧就诊前未使用药物治疗者;⑨患者依从性好,能坚持本治疗方案2周以上者。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其他系统等疾病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②对本研究中的所有药物有不良反应者;③就诊前已治疗者;④重度或极重度或合并有消化道出血者;⑤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包括中药);⑥依从性差者。
1.4 临床分度[5]
轻度:PLT(50~100)×109/L,只在外伤后出血;中度:PLT(25~50)×109/L,尚无广泛出血;重度:PLT(10~25)×109/L,见广泛出血,外伤处出血不止;极重度:PLT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卧床休息,隔日查一次血常规,密切注意皮肤黏膜出血点情况,注意是否有呕血、便血、头晕、血尿等征象,以便及时判断是否有内脏出血迹象;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品,注意避免硬质食物。对照组:氨肽素(0.2 g×100片,辽宁丹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807)0.2~0.8 g,口服,3次/d,疗程为14 d;观察组:强的松片(5 mg×100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682)1 mg/(kg·d),疗程为14 d,巨和粒(4×107AU,3mg/支,山东齐鲁制药厂,国药准字S20030017)剂量50 μg/kg,每日1次,皮下注射,疗程为14 d。
1.6 疗效评价[6]
显效:治疗14 d后连续2次化验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有效:治疗14 d后血小板计数未恢复至正常,但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无效:治疗14 d后血小板计数较用药前升高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疗效和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和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3.76,P < 0.01)。见表2。
2.2 两组治疗第7天和第14天血小板计数及恢复情况比较
对两组患儿治疗第7天和第14天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恢复100×109/L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时间越长,血小板计数上升越明显,血小板计数恢复100×109/L例数越多,见表3、4。
2.3 两组皮肤紫癜消退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皮肤紫癜消退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皮肤紫癜消退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时间越长,皮肤紫癜消退越明显,见表5。
3 讨论
ITP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出血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血小板减少伴有骨髓巨核细胞增加。现代医学多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如自身抗体产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等[7],免疫细胞凋亡障碍可能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之一[8]。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巨噬细胞系统,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抑制血小板抗体形成,同时糖皮质激素具有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从而起到提升血小板数,避免危险性出血的作用[9]。
巨和粒即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IL-11),是一个多功能性的细胞因子,虽然无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活性,但有巨核细胞增幅因子的活性,在骨髓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IL-11可诱导巨核细胞成熟及分化,促进血小板生成,增加外周血血小板数目[10]。体内外研究证实了IL-11对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生成有较强促进作用[11],IL-11与PLT数量呈负反馈调节机制,且被不同的炎症介质所调节[10]。目前有学者认为IL-11升高血小板的机制是IL-11联合其他细胞因子刺激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系祖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的分化成熟,促进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生成[12]。
IL-11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一种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可直接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系祖细胞的增殖,诱导巨核细胞的成熟分化,促进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因其所形成的血小板在形态功能和寿命方面与正常的血小板相同[13],被广泛用于各类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动物骨模型显示[14],IL-11可促进骨髓抑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恢复,减少血小板降低的幅度及其持续时间。梁敏等[15]资料显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可提高血小板计数并能预防血小板的减少。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巨和粒联合强的松治疗轻中度ITP,可使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χ2=13.76,P < 0.01);应用巨和粒联合强的松治疗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组血小板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上升越明显,血小板计数恢复100×109/L例数越多,皮肤紫癜消退效果更明显,与文献[15]基本相符,进一步提示巨和粒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促进骨髓抑制后血小板的恢复和生成。因此,ITP轻中度患儿早期应用巨和粒联合强的松治疗可明显升高血小板,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加快血小板恢复的速度,避免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巨和粒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显著提高ITP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研究主要对ITP轻、中度患儿研究,且病例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重症和极重症ITP患儿是否有类似效果及安全性如何,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Cines DB,Bussel JB,Liebman HA,et al. The ITP syndrome: Pathogenic and clinical diversity[J]. Blood,2009, 113(26):6511-6521.
[2] 陈祺棠,王缉干,罗建明.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2012,18(7):1062-1065.
[3] 张之南,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 第3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45-249.
[4] 竺晓凡.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标准化治疗[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1,16(2):52-54.
[5] 贾苍松,胡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诊断和治疗[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10):814-816.
[6] 向金峰.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8):84-85.
[7] 王兆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25(12):1141-1144.
[8] 郑敏,罗建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淋巴细胞异常研究进展[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3):222-224.
[9] 戴蕾莲,于洁.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和免疫抑制剂[J]. 儿科药学杂志,2011,17(3):4-7.
[10] 潘湘涛,陆晔,王金湖,等. 不同原因血小板减少症血清IL-11的检测及意义[J]. 检验医学,2010,25(12):975-977.
[11] 吴小建.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例[J]. 实用临床医学,2008,9(9):50-53.
[12] 牛婷婷,陈力军. 白细胞介素-11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8,13(3):138-140.
[13] 孟琼,温泉,傅万海. 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9):696-713.
[14] 沈继春,石莹,王素莉,等. 巨和粒对院内肺感染所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恢复时间的影响[J]. 临床血液学志,2010,23(6):340.
篇9
关键词:海洋工程;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U66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012-02
当前,随着我国综合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大容量电力电子元件的快速发展,革新了传统船舶动力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深入研究船舶综合电力推进技术发展思路,结合当前船舶工业的现状和市场发展需求,提出了船舶综合电力推进技术发展的新思路。综合电力推进技术是将船舶动力系统与辅机电站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船舶操作的灵活性,体现了海洋工程船舶推进装置的动力定位功能。
1 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特点与优势
海洋工程的船舶动力系统由原动机与推进系统进行有机结构构造而成的,其中,原动机是动力系统的动力来源,推进系统是实现船舶高效运作的的高效机动。
当前,我国海洋工程的推进系统主要有机械式直接推进和电力推进两类,其中,电力推进又分为传统电力推进和综合电力推进两种推进技术。
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普遍采用中高压交流电制,提升了系统的功率大幅度上升与响应速度,提高了电机转矩密度和发电机功率密度,广泛应用于高技术船舶运作。
1.1 综合电力推进的基本特点
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复杂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集成性;
第二,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品;电压等级与功率密度较高、容量较大;
第三,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具有优良的可操控性和隐身性,是水面舰艇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1.2 综合电力推进的优势
与传统电力推进系统相比,综合电力推进具有如下优势:
其一,具有更好的综合性、经济性、科学性,降低了综合运行费用的同时,减少了污染排放量;
其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其三,具有更舒适的舱室环境,大幅度提高航行舒适度;
其四,具有更大的有效舱容以及更强的操纵性能。
2 国内外船舶综合电力推进技术发展状况
2.1 国外船舶综合电力推进技术发展状况
俄国科学家雅柯宾通过直流电机和蓄电池的相关试验,首次 提出了“电力推进 ”的概念,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08―1945年的传统电力推进早期应用阶段,第一艘以直流电力推进作为主动力的消防船,开创了船舶电力推进技术应用的先河;
第二阶段为1945年―1980年的传统电力推进特殊应用阶段,受电工技术发展条件的制约,传统的低压直流电力力推进系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在潜艇和特种工程船等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为1980年至今的综合电力推进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综合电力推进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2.2 我国船舶综合电力推进技术发展状况
二十世纪的数十年来,我国的船舶配套技术发展缓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市场需求的牵引下,我国逐渐关注于船舶行业对综合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但尚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推进系统大多是从国外引进,换言之,我国当下的电力推进系统还不完善。
3 海洋工程船舶推进电动机基本要求
推进电动机作为当下海洋工程船舶的重要推进动力,与传统电机相比,它不仅要考虑船舶的使用环境,同时还要考虑舱室内的布置等要求,换言之,船舶推进电动机的基本要求是高转矩密度、低振动噪声、高可靠性。
4 综合电力系统关键技术探析
4.1 中性点接地技术
当前,我国海洋工程船舶中对高压供电网络中性点接地处理方式的选择是一个较为综合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可知,与传统低压电力系统相比,中高压电力系统首要需要考虑的就是绝缘问题。目前,在我国海洋工程船舶中,中高压电力系统电压等级较高,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弧不仅不能自我熄灭,同时还进一步扩大了故障的影响力,产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在进行船舶中高压电力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要重点考虑电容电流问题。
当前,我国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推进中,对中性点接地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等,同时还应该考虑电流、成本、安装技术等方面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海洋工程船舶大多使用经高阻接地的接地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保障在发生接地故障时,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都是零序的,起到了保护装置和限制故障电流为目的。
总而言之,高电阻接地在设计上满足通过高阻接地装置的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系统的电容电流的设计原则,所以可以得知,在进行中性点接地技术,如何确定系统的电容电流是确定接地电阻的关键。
除此之外,同步发电机是海洋工程船舶电力系统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因此设计人员应该从发电机的安全性角度出发,确定高阻接地阻值。
4.2 系统保护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低压电力系统,海洋工程中的船舶中高压电力系统在系统保护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除了常规的保护外,中高压电力系统还要考虑中性点接地方式、接地保障的监测与保护以及差动保护等保护技术。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大多采用多电站并联的运行方式,与低压电力系统通过空气断路器本身保护不同,中高压电力系统是通过采用数字式综合继电保护装置和真空断路器来完成保护工作的,而我国海洋工程船舶电气综合推进系统保护技术又分为如下两类:
①纵联差动保护。
根据我国有关IEC标准和船级社规范,当发电机的容量超过一定数值后,在其内部应用大量的大容量发电机组和变压器,设置短路故障保护。
②零序保护。
对于海洋工程船舶中高压电力系统来说,除了某些特定的船舶外,大多的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采用中性点接地处理方式,这样就可以确保在发生故障时,系统中会产生较大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从而保障相关设备。
4.3 谐波抑制技术
当前,我国的电力综合推进系统广泛地应用于海洋工程船舶上,但也由此带来大量的谐波问题,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危害,污染电网波,影响各种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因此,企业应该必须针对当下电力推进系统中的谐波问题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的治理,避免电网因谐波问题而造成不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目前,针对谐波问题,国内外普遍采用THD指标来对电网中的电能质量进行客观系统地分析与评价,并对其进行了规范标准。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变频器抑制谐波的方法主要有补偿性和预防型两种。前者主要指的是在谐波处加滤波器,而滤波器又分为无源滤波和有源滤波器。后者主要指的是从电力系统的本身出发,经过相关数据试验,设计出不会产生谐波的交流器。
4.4 区域直流配电技术
在海洋工程船舶运作过程中,除了考虑推进器等变频驱动外,还应该考虑多方位的变频驱动设备,即通常包括变压器、逆变器、直流母线、逆变器、斩波电路和负载设备等。中压配电板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联络电缆向区域直流配电中心输送电能,则该区域中心不仅主要负责电能变换和分配,同时还反映了如海洋工程船舶起重和锚绞车等多台大功率集中设备的变频电机分布的情况,从而实现实现多台电机的馈电共享和循环利用,缓解当下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传统变频控制装置的弊端,优化系统构架的同时,减少了点击作业时穿插电缆和变频设备的数量,降低了系统的滤波复杂程度,提高了系统的生命力等特点。
在船舶的起重、铺管等过程中,电动机状态的转变会产生大量的再生电能,三相交流电动势被三相全控桥整流,从而反馈到直流配电板上,促使区域直流配电板电压持续升高。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会促进直流技术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倘若直流配电板电压超过荷载范围,则会对区域直流配电系统和变频器产生危害。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当区域直流配电的放电电流约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一半时,为了确保变频器不受损坏,流过制动电阻的电流应该为额定电流,其电阻值应为制动电阻的最小值。
5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基于我国现有的IEC相关标准以及船舶发展规范,阐述了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特点与优势,分析了国内外发展状况,并对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区域直流配电技术、中性点接地技术、谐波抑制、系统保护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详细探究,为后续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缪燕华,吴斐文.海洋工程船综合电力系统应用概述[J].船舶技术,2009,1:38-42.
篇10
关键词:电力系统设备故障;信息系统;.Net组件技术;Web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Net Components and Design of Web Services Combination Applications in the Power System Equipment Failu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Zhang Huiyong
(Jili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021,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industry,and gradually expand the scale of the system,C/S mode,the power failure extens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as brought great difficulty to maintain and investment increase dramaticall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odern Internet Web technology applied to power system equipment failu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roach:the use of framework components and Web Service technology to build a Web-based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power failure.The hardwar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system flexible,scalable,better economy,software systems easy to deploy,program development effort is small,with good interaction and a certain degree of safety performance,better power failure to meet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eeds.
Keywords:Power system equipment failures;Information systems;.Net component technology;Web Services
一、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扩大,电力网结构复杂程度和负载种类的增多,用户对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雷电、短路、接地,以及大容量负载的投切和不可预测因素总是导致电网出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的频繁发生会危及到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对电网故障与保护动作行为的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电力系统现有的设备故障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传统的C/S局域网方式,这一模式下的电力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工作效率低、管理不完善、维护困难和费用高等问题。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其在电力系统中己得到广泛的使用。
二、系统关键技术框架
(一)Web Service在电力故障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1.Web Service概述。XMLWeb Service是在Intemet上进行分布式计算的基本构造块。它透过Web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的开放式标准(例如HTllP、XML及SOAP等)来为其它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其体系结构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允许在不同平台上、以不同语言编写的各种程序以基于标准的方式相互通信,这就为架构于不同系统平台上的、不同结构的数据库的信息共享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2.Web Service的体系结构。Web Service体系结构基于以下三者的交互:服务的提供者,服务注册中心和服务请求者。它们之间的交互包括服务的,描述和消息传递等。
(二).Net组件的应用与意义。概述。平台的基本思想是:侧重点从连接到互联网的单-网站或设备上,转移到计算机、设备和服务群组上,使其通力合作,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解决方案。用户将能够控制信息的传送方式、时间和内容。将开创互联网的新局面,基于HTML的显示信息将通过可编程的基于XML的信息得到增强。XML是经“万维网联盟”定义的受到广泛支持的行业标准,Web浏览器标准也是由该组织创建的。微软公司为开发它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它并不是Microsoft的专有技术。平台带来的重要意义。对于电力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人员而言,的策略是将互联网本身作为构建新一代操作系统的基础,对互联网和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进行合理延伸。
三、系统具体设计
(一)系统设计应该达到的性能。1.网络物理结构应满足灵活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从物理结构上来说,我们新构建的信息系统应该相对独立于现有的企业局域网,不受管理体制的限制,不受企业局域网内MIS管理系统变化的影响,这也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不受管理关系变化的要求。2.软件实现应具有交互性、可扩展性和足够的安全性能。电力系统故障信息的最初流向是从发电厂(站)或变电站(所)区域调度中心国网调度中心,但为了便整个系统具有数据交互性,便于以后的扩展应用,至少发电厂(站)或变电站(所)应该对外提供获取数据的方法。Browser方式在信息上具有开发快、使用简单的优点,但其交互性和可扩展应用性能往往受Web服务器开发的影响,Web Service则不同,它以组件对象的形式,以标准接口的方法向网络打开了内部访问的大门,完善的Web Service组件集合具有较强的数据交互能力,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是解决电力系统故障信息管理的有效手段。
(二)系统详细设计。根据前面对.Net组件与Web Service的应用分析,由于需求不同,共设计A、B两级数据结构。A、B对象有不同的数据结构,且B级对象数据库是众多A级对象数据表子集的全集。A级对象电气设备综合信息表:考虑到电气设备种类较多,信息内容也较丰富,如果按设备类型单独建立数据表,并上传到B级对象数据库,是必会增大B级对象数据库维护量,同时也不便于后期管理软件的开发,因此,我们将不同的电所设备的综合信息归纳汇总,与同一个表的形式进行定义,并且允许数据为空。对设备信息的提取则由数据库查询语句逻辑来实现。B级对象数据库设计:其是一个A级对象数据表的全集。
四、结论
本系统是结合目前技术前沿――.Net组件技术与Web Service技术在电力故障信息管理与的一个实际应用。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了故障数据在电力系统中的网络分析与,能为用户提供初步韵远程故障分析资料。本系统模块能够方便地通过网络故障信息,实现资源的共享,能为查询用户提供一个稳定、直观的查询终端,为电力系统数据网络的完善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 上一篇:股票投资盈利技巧
- 下一篇:企业公司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