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原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17:1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凡卡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报名火爆进行中
期待已久的第二届“乐动——我要我旋律”校园卡拉OK大赛即将开始进行了!4月22日及23日在大家的辛勤忙碌工作下,可以说现场的报名气氛是相当的火爆,最后我们收到了245名选手的热切报名。
海选
经过两天的报名活动,最后我们以短信的形式通知了各位选手海选的时间即4月25日,从上午10:30~下午4:30,按学院分配不同的时间进行选拔,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选手们有秩序的排序等候,经过6个小时的角逐,30名选手脱颖而出。
复赛
确定了三十名选手后,我们以短信的形式首先祝贺他们的入选,及通知他们为复赛做准备包括音频的剪切。5月13日,在北苑三楼排练厅,我们给所有复赛选手开了会,具体说明比赛的时间地点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带音频备份。5月16日,在综合楼我们正常的举办了复赛环节,但是期间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可能是由于场地选取的原因,现场有些混乱,观众有进有出;还有就是我们没有及时通知带乐器的选手要提前来适音,造成音响、话筒等设备的损坏,影响选手的发挥,在这里表示歉意。但是经过所有工作人员一天的努力,我们的复赛算是坚持了下来,经过评委老师的定夺,最终选出了最佳的12位选手,通过了复赛,进入我们卡拉OK大赛最激动人心的环节,争霸赛——决赛。
决赛
篇2
一、扩文“补白”引导读,领悟写法特点
睿智的语文教师都长有一双“慧眼”:一眼能看懂文本的内容;一眼能看透文本的形式。语文教材中,语言表达形式丰富多样:叙议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相衬、咏物抒情……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文本内容特点适度增添关键的引导语,帮助学生在读中理清语段的层次或脉络,体会写法。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第七自然段时,为引导学生品味文字,体会“从见闻到感受”的表达方式,感受作者对生命的赞美,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引读流程:
师:作者看见——
生(接读):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
师(快速接说):于是,他想,这榕树——
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师:作者又看到——
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师(快速接说):他又想到——
生: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小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引读完毕,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你发现了本段的写法了吗?作者是怎么写的呢?”此时,大多数的学生都已了解作者先写所见再写所想所感的表达方式。教师再去掉语段中表示感想的语句,仅出示:“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让学生将之与原文进行对比品读,学生立刻心领神会,感受到原文中作者对大榕树勃勃生机的赞美之情,读起这段文字来更有滋味。
二、故意“隐含”对比读,发现表达秘密
通过增删换改字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品词析句,是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激活人物形象、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作者遣词用句之匠心。但是,常态教学中,无论教师对文章语言作何改动,学生的思维定势会使其条件反射般为原文表达“说尽好话”,难以真正站在文本之外客观地品析语言。叶老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教师在备课时,只要肯潜下心五遍十遍地啃读文本,总能从中发现个把“不起眼”的关键字词,因“其貌不扬”,学生的戒备心与惯性作用力稍弱,能较大胆而真实地各抒己见,体会其表达效果。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凡卡》一文,凡卡命运的悲惨贯穿始终,连凡卡回忆乡村美景、乡村快乐生活的描写都是为了反衬突出其莫斯科生活的痛苦。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执教者请学生思考:文段中哪个字眼儿最有“味道”,最能表现凡卡当时的心情?讨论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了极容易被忽略的语气词“啦”,对比原文语句(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在删去了语气词“啦”之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行比较,学生就易于从本身并未带任何感彩的叹词“啦”中,品悟到家乡美景的可爱、凡卡对家乡的思念、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恐惧。
在品读接下来的“爷爷冒着严寒带凡卡去砍圣诞树”的文段时,执教者又别出心裁地删去“喳喳、吭吭”“一斗烟、一阵子、一会儿”等词,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表演,激活了学生脑海中想象的画面,体会到了爷孙二人乡村生活的“苦中之乐”,体会到了凡卡对爷爷、对往日生活的强烈思念之情。研读过这些片段后,再将之置于全文中,学生立刻领会,作者把回忆中的情景描写得越快乐,便越能体现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这样,不但准确把握住了此部分内容朗读时的情感处理,更清楚地领会了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
三、文本“重组”欣赏读,交互诗文悟美
教材选文的表达之美无所不在。朗读的韵律美、节奏美;形式的对仗美、排比美;内容的意境美、思想美等充分展现了语言的无穷魅力。不少作家坚信“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所以,教师不妨尝试着以童真的眼光来解读教材,细心找寻诗意浓浓的典型文段,适时将其重组后呈现,耳目一新的感觉会促使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加深对内容的领悟,其潜意识里更会为语言表达形式的灵活性所折服,自然也为融会贯通、模仿运用预埋了伏笔。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一课语言质朴,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美的气息。在引导学生想象、感悟那看得见的“一行人走搭石”的具体美景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想象、描述了“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然后出示相应图片美景让生欣赏。
师: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伴着悠扬柔美的轻音乐,画面旁出示变成诗歌形式的如下语段)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
美感
(在画面和音乐的双重感染下,诗歌自由明快的断句、独特的短句等表达形式让眼前文字的灵性尽现,学生读得特别动情,意蕴悠长且快速成诵。)
师:作者刘章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的时间要往返行走在搭石上,他常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请读——(出示回复原文之貌的语句: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虽然只是简单的“断句成诗”,却实实在在地领着孩子在诗与文之间走了个来回。既走进了画面的意境,更走进了变化多端、魅力无穷的语言世界,使学生初步会其意又知其形。
四、紧扣“文眼”回环读,推进情感体验
文章的“文眼”,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是一句话。它们的共同点是言简意赅,所包含的意象丰富,所蕴藏的情感深远,因而往往成为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教师巧妙地创造朗读关键语句的情境,让学生回环往复地诵读,自然能把课推向,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字表达推向高度融合的境地。王崧舟老师执教《二泉映月》一课时,多处运用排比式引导语创设让学生回环复读重点句的情境,使整堂课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例如,为了引导学生尝试着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时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王老师进行了如下环节的教学:
1. 想象遭遇,走进阿炳生活的时代(略);
2. 引导归纳,发现阿炳坚守的理想(略);
3. 回环复读,体会阿炳复杂的情感。
师:这一切,伴随着淙淙的流水声,伴随着师父很久以前的教诲声,一幕一幕地在阿炳的脑海里出现了。十多年的坎坷经历,在这一个中秋之夜,终于化作了这样的心声——
大屏幕出示,指名生1朗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想到自己被水果店老板毒打辱骂的那一幕——(生2朗读)
师:想到别人吃着团圆饭,自己却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那一幕——(生3朗读)
师:想到自己虽然穷得身无分文,却死也不肯给地主老爷拉曲卖艺的那一幕——(生4朗读)
师:想到自己十多年的苦难,十多年的悲惨,十多年的屈辱;想到自己十多年的热爱,十多年的向往,十多年的追求,阿炳终于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学生一齐朗读本句)
师:再读一遍!
师: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再读一遍……
师:这样的声音,让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拿起二胡,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月光、流水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诞生了——(播放“二泉映月”)
篇3
关键词:课堂;想象;灵动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时常享受着这样的幸福:站在三尺讲台,手捧一本教材,和学生一起驰骋在汉字的王国里,浸润在浓郁的书香中。
一、围绕课题,多维质疑中想象
课文题目可谓是课文的眼睛、课文的灵魂,具有高度的指向性,或介绍了文章的主人公,或体现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是课文学习的一个突破口。如,我在板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小桥流水人家》这一课的课题之后,低声吟诵并故作沉思状,学生霎时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感到疑惑不解。稍过片刻,有一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好像是我课外读到的一首词中的句子。”在他的提示下,一部分学生记忆的闸门也瞬间打开,纷纷点头称是,我忙不失时机地用课件出示了《秋思》原文,引导学生在齐声诵读中温故了这首经典古诗词。接着我启发学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有学生说:“有弯弯的小桥,清清的流水,幸福的人们。”有的学生甚至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小鸟在竹林中悠闲地觅食,孩子们在小溪里欢腾嬉闹的场景。当我让学生打开课本,开始预习课文时,他们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二、关键语句,反复朗读中想象
古语有云:“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确如此,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栖息着浪漫和诗意,只有细细品读,用心思考,隐匿于语言文字深处的东西才会露出冰山一角,乃至完全浮出水面。
三、补白标点,内容扩展中想象
文章中的标点符号除了常见的表示停顿、语气之外,仔细揣摩它,其实也隐含着许多的想象空间。如,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中写道:“《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联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得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我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补充内容,有的想到了曾在班级内风靡一时的漫画书《阿衰》,补充说:“《阿衰》使我捧腹大笑。”有的想到了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令我双眼潮湿。”这样在标点的想象补充中,既强化了句式训练,又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四、改编课文,二度创造中想象
改编课文,应根据原文的体裁、篇幅、内容等的不同而选取合适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上我常常采用的有续编和改写两种形式。
先说续编。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结尾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果借此机会,给学生搭建一个自由言说的舞台,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编写未发生的故事,去设计人物未来的命运,学生会从中享受到虚构的乐趣,会有作家般的自豪感。如,《凡卡》结尾写道:“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小凡卡醒来后是怎样的情景呢?他的爷爷收到信了吗?会把他接到乡下吗?……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学生的心头,挥之不去,而想象正好帮他们解开了心中的结。
原文改写训练是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新构思,另拟题目,或另选体裁,再造新篇。它尽管离不开原文提供的情境,但在人称、角度、重点的确立上,又与原文大不相同。
没有想象力的孩子是可怕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多措并举,不断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思维想象习惯,让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生涩的内容熟悉化,鼓励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无所顾忌地言说,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千姿百态、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教学情境;培养兴趣;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8-0033-0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环节。教学实践表明,在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就会自觉进入情境,开展探究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营造民主氛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他们就会挣脱思维的桎梏,思路自由驰骋,思潮自然奔涌,乐于大胆表达,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思维处于极度活跃的状态。由此可见,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前提。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问题是新旧知识连接的纽带,贯穿于学生探究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互助、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心情舒畅,他们就会打破习惯思维的定势,使思路豁然开朗,容易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从而满腔热情地投入课堂学习。如一位教师教学《凡卡》一课时,通过课件展示凡卡在鞋匠阿里阿希涅家当学徒的悲惨生活。看到此情景,学生陷入了沉思。这位教师把握好学生情感变化的瞬间,创设了问题情境;同学们对凡卡的学徒生活有了初步了解,你们有什么疑问?话音刚落,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渴望解决的疑问:凡卡为什么要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给爷爷写信?学徒生活十分悲惨,凡卡常常挨打、挨骂、挨饿,他为什么不设法离开莫斯科?凡卡为什么常常回忆乡村的美景和与爷爷一起生活的快乐?凡卡满怀希望地寄出一封信,他的爷爷能收到吗?这位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共同解决学习疑难。在汇报交流中,学生畅所欲言地谈了自己的见解,精彩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探究学习问题时,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教师的预设,或者有些问题背离了课文的主题,教师应先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可贵精神,然后通过巧妙引导,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使探究性教学继续深入。
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重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真诚地尊重每一位学生,共同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设计精彩导入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他们就会在老师的引领下自然走进文本的世界,自觉感知文本的内容,接受情感的熏陶,从而与文章的作者和人物产生思想共鸣。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语,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望,让探究学习顺利开展。如一位教师教学《古诗三首》(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特别是在唐代,涌现出无数著名诗人――诗中有画的王维,浪漫飘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白居易……他们才华横溢,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读着这些作品,我们就能感受到诗中描述的情境,领悟诗人通过诗歌传达的情感……随着教师的叙述,诗人的形象呼之欲出,深深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激起他们探求诗人的奥秘、寻求理解诗人的欲望,为开展探究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又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一位教师这样导入:我们可爱的祖国地域广阔,江山如画,有峰峦雄伟的泰山,有水平如镜的西湖,还有孕育着中华文明的长江、黄河……桂林以山清水秀的风景闻名于世,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桂林,荡舟漓江,领略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这样简洁明快的导入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产生了迫切阅读课文的欲望,根据学习需要展开探究。
三、借助电教媒体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电教媒体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电教媒体图像逼真丰富,声情并茂,给学生以听觉和视觉的美好感受。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为学生创设了较好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情境里,学生的思维就会冲破束缚,突破时空界限,展开丰富的想象,不但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还可使知识传授由抽象变得直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如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时,一位教师将《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大江奔涌东去的壮观场景、赤壁之战的壮阔场面通过课件展示出来,和雄浑激昂的朗读融为一体,激起学生去阅读课文的激情。教师创设的情境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快速进入文本,希望了解故事的内容,为探究学习做好铺垫。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名著名篇,这些佳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借助电教媒体引导学生深入领悟其中的内容,不仅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而且受到审美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
四、挖掘课文“空白”
(一)课文中略写的内容
语文教材里的文章,有些内容作者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样的“留白”,创设问题情境,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如一位教师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抓住了课文最后一句“当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创设情境:同学们,让我们侧耳倾听,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时说了些什么?这样的情境创设,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展开丰富想象创造了条件,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教学《窃读记》一课时,文中写到:“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中用了“急忙、饿狼、贪婪”,针对这三个词语,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想据此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积极发问:“贪婪”是贬义词,用在这里恰当吗?为什么用“饿狼”打比方?作者为什么要“急忙”打开书?在这堂课里,学生的问题意识被教师创设的情境充分激活,探究学习层层深入。
(二)课文中省略的内容
课文中有些句子用了省略号,有的省略了人物要说的话,有的省略了要列举的事物,有的省略了故事情节,有的省略了人物的想象……这些省略号,就是课文的“空白”。教师要善于抓住这样的“空白”,创设问题情境,稍加点拨,让学生发散思维,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探究,把这些“空白”补写出来。如教学《天上偷来的火种》一课时,一位教师抓住第一自然段“很久很久以前,人间还没有火,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就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没有火时人类生活的困苦,这位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先说后写,把省略的内容写出来。这样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养成探究的学习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抓住课文中的“空白”,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五、编演课本剧
课本剧是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的剧本,剧情和人物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和表演。学习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后,教师如果能创造教学情境,指导学生深入掌握课文内容,研究人物性格特点,然后把课文编成课本剧,再组织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把一个用文字叙述的完整故事在舞台上表演出来,学生心中就自然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会发展成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极大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为了把故事表演得淋漓尽致,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他们就会反复研读原文,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展开深入探究,希望准确把握。因此,编演课本剧缩小了教与学的心理差距,使教材的静态信息转化为学生心中的动态信息。如一位教师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组织学生分别扮演两个小孩子和孔子,把这个故事演绎出来。学生表演时,模仿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惟妙惟肖,给听课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探究学习,学生不但明白文中陈述的自然现象,还体会到知识博大精深、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出色的老师》一课时,语言文字浅显易懂,教师也可指导学生把课文编成课本剧,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
学生表演课本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变革,教师转变了角色,把对知识问题的发现权、探索权交学生,在表演中渐渐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表演中自我探究,在探究中走向新知识的建构。
六、抓住课文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课文题目能提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分析课文题目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一位教师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他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当你看到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踊跃举手提出问题:我想知道课文写了什么事?我想知道詹天佑做了什么事?我想知道作者写这篇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我想知道作者写这篇课文想表达什么思想?教师看到学生的求知欲旺盛,因势利导,便用激励的语气对学生说:同学们的提问精神让我感到欣慰,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吧!学生有了希望解决的问题,只见学生专心读书,深入思考,时而反复默读,时而独立思考,时而互相探究,学习气氛十分活跃。经过探究,这位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成果。在发言中,学生紧紧抓住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解决了上述问题。当学生的回答不够成熟时,其余的学生抢着补充。在这堂课里,学生真正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人,个性得到充分展示。
篇5
利用图片诱导
小学阶段的教学手段十分丰富,其中利用图片辅助教学,最为形象直观,且易被学生接受。具体来说,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在描绘画中物的同时,积极想象图片外的事物,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具体表述出来。当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要即时予以指导,并加大鼓励和表扬;而学生在锻炼想象力的过程中,既能得到教师的认同,又能使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使用图片教学,引导学生想象,使之慢慢培养出看图、动脑、想象的思维模式,这不仅会激发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将语文学习转变为玩中学、学中乐、乐中爱的过程。此外,利用图片教学,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减少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并引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通过图片导入新课,也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想象。例如:在《咏华山》这一古诗中,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与本古诗所描绘内容相似的华山图片,通过周围的景物,突出华山的高峻。教师通过展示华山图片,导入本课的学习――“很久以前,有个小男孩登上了图中这座高山,他不由自主地吟出了一首赞美华山的诗”;引导学生观察此图,展开想象作者会从哪几方面描绘华山,华山又有哪些特点呢?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有效快速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并掌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运用影像激发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会出现开小差的状况。而运用影像架构起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视频,通过声音与图像的结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欣赏影像的同时,启发了自身的想象力。运用影像教学,可以把学生不易接受的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图像和优美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掌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影像教学,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一个没有去过北京的农村学生,难以想象出北京的繁华模样;但是,通过影像的播放,可以使之有了对北京的表象,便很容易引起其他方面的想象。
学习过程中影像的运用,对学生想象能力的激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一环。例如:在教学高尔基的《海燕》时,由于作者采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学生难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此时,执教者便可以运用影像资料,展示海燕坚强无畏、自信乐观、矫健勇猛的姿态,同时配有激昂的原文朗诵,加上富有渲染力的背景音乐,在震撼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同时,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之快速掌握全文内容。
调动情感丰富
教师在教学过程前要先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再组织学生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续写等方式,带动引导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相贴近或一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想象力,才能充分诠释文中情感。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反映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得当。
方式一:有感情的朗读。即让学生延伸作者的想象,在课文描述的语境中体会作者的快乐或忧伤、悲愤或赞美,从而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加速了对全文内容的把握,以及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
方式二:角色扮演。即让学生分饰不同的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想象的同时,也是在品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表达的感情越细腻,想象力越丰富。
方式三:续写。即在把握作者整体写作思路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把作者没有描写的故事情节或隐含的话语,给完善地表达出来。此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展开丰富的想象,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为课文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例如:教师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凡卡充满希望地将信件邮寄给爷爷后,课文戛然而止。爷爷收到信了吗?爷爷看到信后会是什么表情呢?爷爷会来找他吗?爷爷还生活在那里吗?这些疑问都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回答。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则想象不一样,自然回答的结果也不相同。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只要学生勇于调动情感去想象,便会收获一个不同于别人的七彩世界。
结束语
篇6
一、潜心文本,练在情动辞发处
1.练在入情入境处
《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的教学,在全文的部分,即大黑骡子牺牲倒下的那个场面,我借助如泣如诉的音乐,动情的范读烘托出大黑骡子牺牲时的悲壮一幕,让学生感同身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在有感情地朗读“枪声响了。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一句时,对于省略号部分,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写的内心活动。学生此时都比较动情,能够比较恰当地揭示出的痛苦、不忍之心。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大黑骡子呀,你也知道,要我下令杀了你,我的内心有多矛盾,多痛苦!因为你是我革命生涯中最亲密的战友,你驮粮食,运器材,救伤员,立下了汗马功劳啊!我岂能无情呀?可是你也知道,我必须得杀了你呀!有多少战士已经倒下,有多少战士又将倒下,你叫我如何忍心?大黑骡子呀,为了战士们,为了多一些战士走出草地,我必须得杀了你!我想,你一定会理解我的,也一定会无怨无悔地支持我的,是吗?我的老伙计,谢谢你了,你安息吧!……”
2.练在不吐不快时
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我抓住第四自然段的过渡句“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来让学生体验詹天佑浓浓的爱国之情。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真正进入文本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
“读了二、三两个自然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当我读到 这句话时,我感到非常(愤怒、惊奇、屈辱、担心……),因为 。”
交流时,学生带着自己的那份真情,联系上下文,自主读书、自主抒情。他们担忧着詹天佑的担忧,愤慨着詹天佑的愤慨,屈辱着詹天佑的屈辱,完全走进了詹天佑的内心世界,达到了不吐不快的境界。
二、拓展文本,练在意犹未尽时
1.空白处补一补
教材中,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有些内容只得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这就给了学生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课堂练笔要及时捕捉这些空白结构中的有效练笔点,让学生植根于课文,大胆发挥合理想象,还原空白。
仍以《和他的大黑骡子》为例,当下令杀大黑骡子时,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十分钟过去了,没有人动手;二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人动手……”这二十分钟静得让人窒息,但是大家的心情是不平静的。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这二十分钟,是平静的二十分钟,可这二十分钟又是和战士们内心澎湃的二十分钟。你觉得这二十分钟里,他们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呢?”
当学生纷纷进行一幕幕温馨的想象并进行交流时,和战士们对大黑骡子的喜爱就更加生动、形象了,反过来,当看到倒在枪下的大黑骡子时,他们的内心也就越是痛苦与煎熬。
2.结尾处续一续
有的文章写至时,便急锋收笔,看似结尾,却隽永无穷,这就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想象驰骋的空间,也为练笔提供了一块难得的宝地。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联系文本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续编故事,放飞思绪。
如《凡卡》的结尾:“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着他的信……泥鳅在炕上走来走去,摇着尾巴……”此时,让学生给文章的结尾续写:“甜蜜的梦”指的是什么梦?梦醒后结果又是怎样呢?学生心动已久,便思绪万千……
三、再造文本,练在手法技巧上
1.体裁转换
同一题材,换一换表现手法,进行合理的创造性表述,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们可以把写景的散文改编成导游的解说词,把童话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还可以把古诗文改写成现代文。
在《爱如茉莉》教学后,我把课文的内容改写成一首小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爱的真谛。学生朗诵后,兴趣大增,纷纷动笔,围绕“爱是什么”这个主题,创作出了精彩纷呈的诗歌。有的结合课文谈对爱的理解,有的结合切身体会来谈感触,还有的联系汶川地震谈了自己的感受……虽然语句稍嫌稚嫩,但却融入了他们对课文的感悟,对爱的理解。
2.图文转换
小学语文教材是个图文交织的大花园。把教材中形象的插图变为抽象的文字,或者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无限丰富的图画,这种将直观图画与书面或口头语言进行转换的思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姑娘》讲述的是一位伟人和一个普通小姑娘之间发生的故事。第二自然段,作者不惜笔墨,刻画了人物的外貌、穿着,着意表现了爱因斯坦的相貌龌龊、穿戴邋遢的形象,给人留下了难忘的第一印象。课文第六自然段写了:“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爱因斯坦如何穿戴整齐,课文却省略了描写,而文中的插图却提供了一个整齐的爱因斯坦形象。这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进行课堂小练笔,描写一个“穿着整齐的爱因斯坦”。学生笔下,爱因斯坦形神兼备的老“帅哥”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伟人的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