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5-05 11:3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红色传承的心得体会

篇1

2019年是70周年,为切实做好各项庆祝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弘扬报国之志,我校开展以下活动。

1.开展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10月1日上午,庆祝70周年,学校举行庄严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师生同唱国歌。

2.组织收听收看庆祝大会、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组织广大教职工、师生收听收看10月1日上午举行的庆祝70周年大会,学生写出心得体会。

3.开展“每周一歌”活动。为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热情,助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决定在学校集中开展“每周一歌”活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发挥爱国主义歌曲的教育作用,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艺术熏陶氛围,影响和教育广大学生自觉履行爱国主义责任和义务,增强对党和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4.组织开展读书系列活动。读书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传唱爱国歌曲”“英雄在我心中”“我的家风故事”“我们的节日”“小小百家讲坛”“寻访红色足迹”“小小传承人”“经典诵读活动”“墨香书法展示”等九大主题内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粹,努力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5. 组织观看《我们走在大路上》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演讲讨论、红色教育、社会实践、文艺展演等多种形式,加深对党史国史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增强爱党爱国意识,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篇2

狱警军训心得体会(一)

首语

抬头、挺胸、收腹、中指贴中缝…….随着教官的一声声口令,训练场上的学员排列成一根根标杆.军姿是军训的第一课,是军训的基础,夯实军姿能够锤炼我们的意志,磨砺我们的毅力,炼就铁一般的纪律。

严守纪律 守住底线

军姿不仅是军训的第一课更是严守纪律的第一课。在中战胜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斗争生活靠的是严明的纪律,也正是因为有了铁一般的纪律,我们的党和人民军队,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真心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监狱人民警察应传承红色基因苦练军姿,时刻严守纪律。《后汉书邓寇列》提到的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中的师行有纪,讲的就是严守纪律。《资治通鉴》中就有记载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可见先人早已意识到纪律的重要性。纪律于部队作战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xxx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的纪律。我们监狱人民警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肩负监管和改造的重任,更要坚持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使纪律成为治警底线。

强健体魄 磨练意志

军姿磨炼能强健体魄,亦是我们监狱警察监管改造的利器。试想当服刑人员面对耸肩驼背的民警,民警自律不严何以服众?监狱民警是监管改造的主体,代表的是政法形像,维护自身形象至关重要,而军姿中抬头挺胸收腹三个动作牵拉着我们的运动椎韧带和背阔肌,使我们挺拔身姿,树立威武正气的形象。《黄帝内经》就有记载肾主骨,肾藏志.中医的肾主骨和骨髓的生长发育规律是:肾藏精,精生骨髓,骨髓充实骨骼,肾精气盛则筋骨强健。我们初练军姿感觉全身酸痛,疲惫不堪,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久而久之会感觉精神抖擞,精气充盈。可见军姿不仅能够改善和提升我们监狱人民警察形象还能强健筋骨、磨炼意志。而意志力就像肌肉,苦练军姿能让我们无比强大。我们监狱人民警察站在行政执法的前线,更需要苦练军姿来强健体魄和磨炼意志。

结语

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说的正是我们监狱人民警察,身着一袭戎装,站立在凛冽寒风中,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公平正义。

狱警军训心得体会(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修心,训以践行。一代又一代的人民警察,在岗位上用忠诚、担当勾勒出奋力前行的工作轨迹。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交给这身警服,无怨无悔。军训对于警察并不陌生,但是初任培训意义非凡,刻骨铭心。

不忘初心意味着责任如山

周六的会操如期而至,齐步走、正步走、敬礼等平日训练的成果在今天一一呈现。而这背后的艰辛是由一滴滴汗水筑就,这些汗水洒在每一次枯燥的训练之中,也浸润在教官每一次细致入微的苛刻里。为此次军训流下的每一滴汗水,是忠诚之水,更是成长之水。生活需要水到渠成,而成长却需要跋山涉水,军训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精神面貌,更让我们再次深受军令如山,使命必达的精神洗礼。

不忘初心意味着担当如铁

古人云: 大事难事看担当.一人做事一人担是普通百姓的担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仁人志士的担当。对一名狱警而言,最大的担当就是履职尽责,改造罪犯。不曾忘会操背后所尝到的酸甜苦辣;更不曾忘会操上同事们齐步走时坚毅的目光。军训彰显军人人格力量,更书写了我们人民警察的使命情怀。只要严于律己,才能身正为范,才能让罪犯心悦诚服,接受改造。

不忘初心意味着廉洁奉公

篇3

学习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内容心得体会范文【1】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构筑崇德向善、活力迸发、繁荣多彩、文明和谐的道德文化高地。

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山东大有作为。党代表们在讨论中畅谈感受,献计献策,展现了一个文化大省在迈向文化强省进程中的自信与担当。

做好价值引领 弘扬时代精神

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要打开心灵之门,找准落点,在结合渗透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实效。报告提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入推进美德山东、文明山东、诚信山东建设,邹城市杏花村小学副校长贾冰代表,颇有体会。

将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一直是杏花村小学的办学亮点。这所小学设有德育室,结合不同节日,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开展相关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学校还在中高年级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观摩课堂,还通过家访、班级QQ群等渠道,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家庭德育水平。

价值观最好的传播方式在于示范引领。报告提出深化四德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学雷锋,做山东好人活动,倡树先进典型,可谓抓到了点儿上。无棣县委书记丁海堂代表说。无棣县是全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县,一直以来注重发挥榜样的典型引领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好人推选表彰活动,用群众身边的榜样传递社会正能量。我们宣传的是凡人善举,占领的是道德高地。好人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

传播核心价值观离不开硬件。让历史文物说话,通过硬件设施展示,往往胜过长篇大论的说教。沂蒙红嫂纪念馆是全国第一个全面展示红嫂事迹的主题展馆,12个展馆24个展室,以雕塑和实物等形式,向观众述说着一位位红嫂的故事。据统计,每年来参观的人数达到40多万。副馆长金静代表说:我们将继续探索更生动更朴素的形式,传承好沂蒙精神,让红色文化基因血脉传承光大。

弘扬时代精神风尚,离不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离不开文明村镇创建。农村的三大堆曾让老百姓叫苦不迭,省里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之后,我们区950个村庄配备了1550名保洁员,采用数字化平台指挥调度垃圾车、保洁员,农村环境越来越好。德州市陵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党支部书记赵树俭代表,看到报告提出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推动乡风民风、人居环境、精神生活全面美起来,很是振奋,我们能解决农村的卫生问题,一定也能解决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攀比成风的问题。

推进文化小康 满足文化需求

报告提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小康要求文化设施建设要达标。我在很多地方发现,山东的文化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面积、设施、规模都比过去有很大改善,但是要像报告所讲的,建好还要用好。沂水县文化馆副馆长周鹏代表如是提醒。沂水县文化馆的演出厅有两千平米,年均演出120多场,在夏天和重要节假日免费为市民演出。今年县里还要新建三馆一中心,文化惠民设施不断升级。我们将充分用好这些场馆,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出一分力。

增强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小康,软硬件都不可缺。这是滨州市长崔洪刚代表从工作中得出的体会。据崔洪刚介绍,从硬件上,滨州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塔建设,让群众免费收看二十多套电视节目;9月份即将完成大剧院建设,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内容。从软件上,滨州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规范日常行为,培养群众文明素养和文明习惯。比如近期开展了车停人行、礼让斑马线活动,对不停车让行的机动车辆公开曝光,成效十分明显。

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推进山东文艺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等要求,这是对我们文艺工作者的鞭策。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一级演员宋秀敏代表说。在30多年从艺生涯中,宋秀敏成功塑造了小生、青衣等多个行当几十个角色,演出2000多场,她和同事们获得十多个国家、省级大奖。作为一名地方戏曲演员,我们一定唱响主旋律,推出更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精品大戏,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建设两大示范区传播儒家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山东的殷切期望和要求。报告提出,要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进程中当好排头兵。

挖掘传统文化价值,提出建设两个文化示范区,这引起了济宁、淄博两地代表的热议。

济宁市委书记王艺华代表对于报告设专章阐述文化繁荣发展,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构筑道德文化高地的目标感到特别振奋。他说,报告特别提出加快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努力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保持充分话语权,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担当。下一步,济宁将全力建好曲阜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示范区、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等四大战略平台,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等五大工程,积极推动曲阜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淄博规划了56平方公里的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现在已经建成了15万平米20个博物馆,今年还要开工建设八个项目。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毕荣青代表说,报告提出建设两个示范区,其中一个是有关齐文化的,我们将发扬齐文化开放、包容、务实、变革的精神,打响中英足球论坛、齐文化旅游节、稷下论坛三张名片,把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这个载体建设好。

读到报告中关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曲阜市委书记刘东波代表十分自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祭孔大典,是形象阐释孔子礼仪文化的生动载体,近几年先后走进南京、上海、大同、哈尔滨等60多座城市的文庙和孔庙开展祭孔演出,并到日本等东亚文化圈国家指导当地开展祭祀文化。

从20XX年起,曲阜市就推出了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四年来活动走进北大、清华等高校,足迹还遍布武汉、上海、长沙等城市和全国文庙,参与者总共37065人,其中还有来自美国、英国等52个国家的外国游客。我们还将推出更多传播儒家文化的生动有效的实现形式。刘东波说。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山东有底气有行动。风疾正是时。以这次党代会为起点,山东必将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学习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内容心得体会范文【2】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民生改善是最真切、最生动、最温暖的诠释。未来五年,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取得哪些新突破,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对此作出明确部署: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统筹解决城乡贫困问题取得积极进展。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让人民群众更满意。生态承载力显著增强,大气、水和土壤质量明显改善,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宜居。

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加大重点地区扶贫力度,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黄河滩区60万群众脱贫与迁建工作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推动由主要解决绝对贫困向重点缓解相对贫困转变,由主要解决农村贫困向统筹解决城乡贫困转变小康路上决不能让一个人掉队。报告至此,会场响起热烈掌声。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使命艰巨。目前,我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推进,累计减贫671.1万人。

菏泽现在还有46万人生活在省定贫困线以下,占全省51%。实现14.7万黄河滩区群众迁建,是菏泽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菏泽市委书记孙爱军代表说,看到黄河滩区脱贫与迁建写入党代会报告,信心倍增。今年5月15日,我们正式启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做好这项工作,同时,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持续推进扶贫车间建设,不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切实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决不让一个人在小康路上掉队。

残疾人是小康路上需要特别关注的困难群体,省残联理事长仉兴玉代表注意到,报告提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办好特殊教育。说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报告对此又作出强调,这让我们倍感温暖、深受鼓舞。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报告精神,加快推进残疾人脱贫奔康进程,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努力使我省残疾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报告还提出,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努力解决城镇基本住房问题。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统筹城乡低保,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使困难群众心里有温暖、生活有奔头。

致力教育就业,托起明天希望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提升;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强化双一流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报告明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

义务教育均衡提升承载着群众对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双重期盼,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枣庄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于伟利代表说,自2017年起,学校与多所乡镇学校建立手拉手联盟教育关系,定期组织教师送课交流,探索出了支援乡村教育的路子,实现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下一步,我们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引,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通过授课、讲座、座谈、报告会等形式,在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师成长、教学管理等方面与联盟学校加强交流,把联盟教育推向深入。

就业是民生之本。据了解,五年来,我省先后制定出台财政投入、税费减免、创业贷款、就业援助、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一揽子促进就业政策,并在全国率先建立失业动态监测、预测预警和预防调控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城镇新增就业596.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

未来五年,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和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促进就业与发展良性互动,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韩金峰代表表示,全省人社部门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才载体建设,培养、吸引、留住、用好人才。

破解看病之痛、养老之困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一大困扰。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健康山东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医联体建设对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意义重大。德州市人民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岳红卫代表说,目前一些医院、科室已经作出探索,接下来将逐渐全面推开。在他看来,推进医联体建设,要提高医生和病人的认识,使医患双方都逐渐接受这种模式;加强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有效协调机制;明确考核机制,在收入分配和时间分配上做好平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水平,医生流动下去,相应配套设施也要跟上。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057万,占总人口的20.68%,人口老龄化形势较为严峻。对此,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对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人来说,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关键。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呼吸科主任刘学东代表说,报告专门提到要推进医养结合,这既切合当前实际,也是对应对未来养老趋势的谋划。在她看来,做好医养结合,需要加大投入,保证医养场所与老年人口相匹配;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医养需求;还要加强对陪护人员的专门培训,解决护理不规范问题。

报告还提出,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完善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

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努力开创山东生态文明新时代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有效遏制重污染天气频发态势,努力使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化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健全完善河长制。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蓝天绿水是百姓共同期盼。报告用了2页篇幅,对加快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作出部署,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加快构建三大红线,即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这引起代表广泛关注。

报告特别强调,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让齐鲁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这充分表明省委带领全省人民加快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的决心和信心。省环保厅厅长王安德代表说,全省环保系统将坚决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确保环境一年比一年好,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的目标。

在完善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报告提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损害赔偿等关键制度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加大环保督查力度,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篇4

常言说得好: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往年有很多学生中考时,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可以,但历史成绩很低,影响了总成绩,最终与他们理想的高中学校失之交臂,确实令人惋惜。

近年来的中考历史都采用开卷考试的方法,可为什么同学们看着书抄,还考不了高分呢?事实告诉我们:历史试题综合性非常强,学生必须要充分理解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关键的知识点,利用材料捕捉历史面貌,才能答对试题,获得高分。如果对历史事件一知半解,张冠李戴,想当然或者是时间混淆、朝代次序先后颠倒,那是不行的。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历史浓缩到一张试卷上,即便是翻书也是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也是必然的。

从目前的中招考试来看,中考时历史占50分,所以说学生要想提高总成绩,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很有必要的,“七减一,可能等于零。”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几年来,我对历届学生中考成绩反复研究发现:重视历史学习,历史成绩好的学生,相对来说他们的语文、政治成绩也相当的不错。这是因为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文中文章的时代特征,作者的创作背景,也可以帮助学生更理性、更全面、更深刻地分析政治的综合试题。

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位教育工作者也许都有自己的一套理念。我的一些心得体会是:

其一、记准关键词。什么是历史?历史就是发生在过去的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事、人或遗迹等,历史离我们很远,又贴得我们很近。她好比一个硕大无比的万花筒,色彩斑斓、千变万化。为了让学生对那些陈年往事去审视、去感知、去硬记,说实在的这太为难孩子们了,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十几岁的娃娃。如果能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学历史就像听故事一样,只要记住过去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某人做了某件事,某件事对历史有什么影响就行了,再让学生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那么历史课就会生动活泼起来。比如,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纷战的局面。在记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关键词后,可诱导学生带着思考进一步学习。秦王嬴政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他是怎样统一的?统一以后他是怎么治理这个国家的?哪些措施的采用对后世影响很大?又有什么影响?这样的问题环环相扣,学生学起来一点不会觉得枯燥;如果他们想到了其中的一点,就连带好几个问题。

任何学科学会一点不难,想学精、学透都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如历史大件年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学生必须记牢记准。老师可以把教材当工具来教课,但不仅仅是教教材,利用教材现在的事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己利用教材发掘历史信息。从这些信息中获得自己想得到的历史知识。如:李世民(唐太宗)626年继皇位,改年号为贞观(627—649)贞观之治, 善于纳谏,民族关系改善,开放交流,环环相扣又各自为题。

其二、让学生课堂动脑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制作表格、知识树、知识花等,来简化课本中难理解、难记忆的知识点。如文化生活可以画知识结构图从衣、食、住、行方面进行描述;诗歌、音乐、散文、舞蹈、小说、卫生、体育等用知识树来说明;清疆域图可用知识花“*”来标注等。

为了提高历史课的兴趣性,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编一些顺口溜以加强记忆:如记忆战国七雄的位置;“齐在东、楚在南、秦在西、燕在北,居在中间赵魏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汉化政策有学汉语、改官制、改姓氏、通婚姻、穿汉服、行汉礼等。

其三、历史有两个基本要素:时间和空间。学生将历史事件的时间记准后,还需要培养空间感。学生可以多看历史地图,多读历史故事,了解历史事件,知道历史人物,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更直观地记忆历史事件与现实巧妙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趣味中探索,达到减轻记忆负担,减少学习的障碍,从而快乐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学生的知识面越宽越好,各学科之间应该有机的联结起来,学生可自用业余时间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多看课外书。如《图说历史》、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等方面的书籍,多看历史电视剧、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等。

篇5

[关键词] 生物教学中层生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生物教学的重心要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即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好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的热情不高,在学习过程中不愿付出努力,成绩总是上不去,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生物学习失去了信心,不喜欢上生物课,不愿碰生物书,对能否提高生物成绩不抱希望。对于这种情况的学生,我们就称之为中层生。而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千方百计想把这类学生的成绩提高上去,心理辅导、学习方法指导、训练……真可谓是殚精竭虑,但是成果却是微乎其微。那么,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经过这几年的教学研究与反复验证,本人认为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励志教育,打开“心”门,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

生物中层生在学习上出现的倦怠及消极情绪,通过励志教育,能激发学生认识培养学习生物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打开中层生的“心”门。那么,如何开展励志教育?

寻找闪光点,学会赏识。赏识教育是对应试教育、抱怨教育乃至惩罚教育的挑战,以赏识为先导,激发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巨大能力,或者是人的良知与自觉性,从而让教育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

比如与学生交谈时要少一些指责与训斥,要多一些鼓励与赞扬,要善于说“别的同学行,我相信你也行”“凭你的聪明才智,如果你再投入一点点,其结果就会有很大的改观”……有一次生物课堂小测,一位基础很差的男同学居然全对,我没有认为他是翻书的,而是在小测本上写着:“很不错,希望以后的小测和测试都能有这样的结果,老师相信你行”。自此,这位同学学习态度明显改观,并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位居班级第九。老师的赏识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为了追求更多成功,他真的向成功迈进了。所以说,这种鼓励看似平常而简单,对学生的心灵却有着难以估量的效果。

二、由易到难,掌握“心”法,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强调基础,让学生感到易入手,有成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经过励志教育的学生已经打开了“心”,这时,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课堂小测、手工制作生物模型、绘制生物标本图形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使中层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中层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努力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生物的激情就会增加。

为了让学生理解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我制作了“能量旅行”CAI课件,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跟随能量去旅行”的内容,使学生体验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而食物中的化学能也通过食物链传递,利用于各种生命活动需要中。通过模拟动画的观看,强化能量转变和迁移的认识,有较强的客观性。

利用动画形式表达内容,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将无形物质转化为有形物质,将肉眼看不到的物质换另一种方式去看,有利于直观记忆。同时抓住了学生的好奇之心,符合学生年龄特征需要,从教学内容看,由易到难形成梯级的过渡,符合记忆和学习规律。

所以说,面对中层生,由易到难,讲究的是一种“心”法,是一种逐步攻克心理防线,转变学习态度的好办法,这让学生们少了一份畏惧,多了几分自信,提高了学习的动力。

三、巩固成果,激发思维“心”潮,是提高中层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思考时间充分了、思考空间大了,思维就常处于活跃状态,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如果是学生普遍经历的实际生活,但平时又不曾注意这种情境就能激发学生思维。

通过故事导思,深化思维。例如:讲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并非虚构的故事――“月亮儿女”:在浩瀚的大西洋里,有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岛。岛上三百多居民都有这样的怪癖:喜欢月亮害怕阳光。一到皎洁的夜晚,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在沙滩上唱歌跳舞,尽情欢乐。居民的皮肤雪白,头发白色或淡黄色,眼睛的虹膜粉红色,视力差。“月亮儿女”由此得名。其谜底直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才搞清楚,原来岛上居民几乎都是白化病患者。就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际,我话锋一转问道:“为何白化病患者的皮肤是雪白的?为何白化病患者害怕阳光?白化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用中心法则原理来说明。然后又提出:白化病属于隐性遗传病,普通人群中患者很少,为什么岛上居民几乎都是白化病患者?经过层层深入,学生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认识非常清晰。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思维。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生物学领域内的观察、实验的内容很多。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便会积极地展开思考,进而还把思考所得到的结果表达出来,还需对知识进行整理和概括,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层次训练。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制作等实践活动思维深度得到充分的发掘,思维品质得到提高,从而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以点带面,树立“新”榜样,是提高中层学生学习生物能力的升华

一个中层生的提高肯定是一种成功,但有一种更大的成功却是在大范围的学生中,把一批有潜力,通过努力可以提高的学生都取得进步,才是一个生物工作者的骄敖。那么,究竟如何把这么一批中层生整体的提高,我认为应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点,以点带面,树立“新” 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从而得到整体的提高。

例如我班的学生吴嘉航、凌山海、林辉等等,他们的生物成绩一直处在班级的中间,通过心理与学法的疏导,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他们的生物成绩提高以后,我就让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写下来,一方面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一方面也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多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由于都是同龄人,他们的榜样作用胜过教师的说教,使更多中层生有了学好生物的信心。在他们的影响下,同学们放下了不好意思问老师问题,问问题怕人笑话自己笨,甚至怕别人笑话犯傻等顾虑,相互交流,以点带面,有效的改善了中层生学习生物心态,让他们充满了学习的劲头,通过了半学期的努力,我班少了许多中层生,多了很多的优秀生。

总之,实践表明,榜样作为活生生的例子,对学生的影响是有形的、持久的、多方面的,也是最有力的,培养好合适的榜样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在轻松之余,取得意料之外的成果。

在教育的过程中,当我们遇到学生不喜欢生物课,不用功学生物的时侯,千万别灰心,通过层层把关,种种努力,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都可以克服。相信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我们一定能引领我们的学生踏过种种难关,登上知识的高峰,领略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风湿病;辨证思路;经典方剂;验案分析;周乃玉

风湿病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1]。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西医的结缔组织病[2]。风湿病初期病在肌表经络,久则留恋筋骨,深入脏腑,引起全身病变。

周乃玉教授是国家级中医药重点继承名医,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造诣深厚。本文通过记录周乃玉教授对于经方运用的心得体会,总结其临床验案,领会其学术思想精髓,融会贯通,使周乃玉教授几十年来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能够不断传承。

1 辨证思路

1.1 六经辨证 周乃玉教授指出,治疗风湿病一定要掌握六经辨证。因为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结缔组织病多脏器、多部位受损,出现合病、并病的特点,符合六经病证的传变规律,所以辨证要精要准,否则会很快导致脏腑病理传变。临床常见因辨证不准,治疗不当,使风痹、寒痹、湿痹等五因痹发展为五体痹、五脏痹,导致病情因失治、误治,而病情加重。

1.2 脏腑辨证 早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提出把脏腑经络作为辨证的核心,在病因上以脏腑经络分内外,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病因分类方法;在发病与病理传变上,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正与邪,人体内部各脏腑间的关系,提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在诊断上,通过四诊举例,结合八纲,把疾病的各种表现,具体落实到脏腑经络病变上。因风湿病起病隐匿,病因复杂,病情缠绵难愈,所以辨证时困难重重。脏腑内伤,是风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风湿病经久不愈、内传入里的结果。治病求本,周乃玉教授临床治疗风湿病指出,无论病情如何复杂,辨证必须辨清脏腑,从本治疗。

2 经典方剂

周乃玉教授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经典方剂,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汤、小柴胡汤、乌头汤、真武汤、风引汤、白虎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运用纯熟,在临床施治过程中每每获得奇效。

2.1 小柴胡汤 临床上周乃玉教授常用小柴胡汤治疗气血不畅、湿热瘀阻的痹证患者。周乃玉教授指出,有湿热证候,舌苔厚腻,脉弦者,可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因半夏可降逆泻浊,黄芩可透热利湿,两者共用使气机得以运化,清气上升,浊气下趋。加之柴胡可调三焦之气,气运则湿化,气运则血行,故湿热之邪祛除,又气行血畅,血脉得以通利。在祛邪的同时又用人参(周乃玉教授临床常用党参代替人参)、甘草来扶正,补足正气,杜绝邪气入里,又可健脾胃以加强气机之运化,使气血通畅,病情缓解。

2.2 黄芪桂枝五物汤 周乃玉教授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营卫气血失调及气虚血脉瘀滞的痹病患者,疗效显著。生黄芪即可补益肺脾之气,又可通经蠲痹,是周乃玉教授治疗痹病的常用药。而桂枝汤温通血脉,和营散风,使阴阳相贯,气血调畅,邪气外达,筋骨血脉得以滋养。周乃玉教授临床还常用桂枝汤与小柴胡汤合方,治疗较早期和病证在上肢的痹病。用桂枝汤来理血,用小柴胡汤来调气。桂枝汤通阳除痹止痛,散寒除湿;小柴胡汤疏畅气机之郁滞,补中扶正。两方相合则风寒湿邪并除,营卫气血调和,筋骨血脉通利,邪祛正安。

2.3 附子剂 如四逆汤、真武汤等附子剂。《神农本草经》记载附子主治寒湿痿,拘挛,膝痛,不能行走。附子辛热,有毒,通行十二经脉,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阳利水,通痹止痛之功,颇具特色。临床使用附子剂在痹证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附子在痛痹寒湿伤阳症中,多为必选之品。但附子为剧毒中药,《中国药典》规定常规剂量为3~15 g,超大剂量使用有风险,必须充分重视。周乃玉教授临床上使用附子得心应手,剂量大时也很少出现药物毒副作用。临证上周乃玉教授使用附子剂:①辨证准确。附子辛热燥烈,通行十二经脉,走而不守。寒湿偏重之痛痹、顽痹非乌附莫属。对于病程长,寒凝重,肝肾亏损,脾胃虚寒,心阳不振,以及寒凝经脉之顽痹以阳虚表现为主,可加大剂量使用。②注重配伍。附子配熟地黄,两者相互制约,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阴阳双补。附子得熟地黄则燥烈之性可缓之,助阳又不耗阴。熟地黄得附子则滞腻之性可行之,滋阴又不损阳。周乃玉教授临床常配伍运用此药对。③先煎久煎。周乃玉教授运用附子,一定强调附子先煎,一般需煎煮40 min以上,再加入其余药共同煎。

2.4 风引汤 风引汤除热瘫痫,主治关节红肿热痛伴全身汗出,发热烦渴,大便艰难等。方中重用生石膏,辛甘大寒,清泻实热,用于壮热汗出烦渴引饮,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生石膏与气分药同用可清气分实热,与血分药同用可清血中之热,又有明显凉血消肿之功效。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通阳气,安心经为君;火发必扶木势以克土,致脾气不升,则聚液成痰,流于四末致瘫痹,故又用大黄荡涤风火湿热为臣;并用干姜温阳燥湿为反佐。全方寒热、降散、泻涩并用,使寒而不凝,降泻不过,正气不伤。周乃玉教授临床运用此方化裁,治疗痹病初期高热疗效显著。

2.5 柴胡龙骨牡蛎汤 柴胡龙骨牡蛎汤是《伤寒论》中方剂,原治疗伤寒误下伤正,邪陷少阳,少阳枢机不利,表里三焦气机不和之证,其核心在于少阳枢机不利。周乃玉教授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因情绪不调导致的痹病。中医学认为,情志不遂往往会导致脏腑气机失常,最多见的就是肝气郁结。肝主疏泄,主血,其性喜条达。肝气不疏又加重了情志不畅,严重者还会生风动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疏解三焦气机和枢机及补虚安神,来使情志畅达,气血调达,通过疏散气机,使邪气散除,营卫复常,经络通畅,肌肉、筋骨、脏腑得以滋养,故风湿痹痛得以康复。

2.6 白虎加桂枝汤 白虎加桂枝汤出自《金匮要略》,功用清热、通络、和营卫。主治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风湿热痹症见壮热,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细。此方加减是周乃玉教授治疗热痹的常用方剂,疗效显著。周乃玉教授指出,热痹多有气血不调,邪气不得发散;苦寒药运用过度,则寒凝邪滞反不易散邪,故少佐温通之品,如佐桂枝可通阳散邪。

2.7 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卫表不固,风水或风湿,见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者。本方所治之风水、风湿,乃由正虚表气不固,外受风邪,以致水湿郁于肌表之证。周乃玉教授临床常用其治疗脾虚湿胜,病位在肌表的痹病[3]。

3 验案分析

【病案1】 患者,女,31岁。主诉半年前因感受风寒,出现双手近端指间、掌指关节、腕关节对称性肿痛,晨僵约2 h。关节肿胀局部自觉略热,但怕风怕凉。汗出多,动则汗出,以头部汗出为主,自汗,易疲乏。无发热,无皮疹,无反复口腔溃疡,无指端遇冷变色。纳食一般,睡眠欠佳,二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患者因有生育要求未服用控制病情西药,仅间断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及抗CCP抗体均阳性,抗核抗体系列阴性。中医诊断:痹病。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辨证:气血失调,经脉不通。治法:调理气血,通阳除痹。给予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减。处方:柴胡10 g、半夏10 g、黄芩10 g、生甘草10 g、党参15 g、全蝎6 g、桂枝10 g、白芍20 g、巴戟天15 g、丹参15 g、防风10 g、威灵仙15 g、熟地黄30 g、羊藿15 g、片姜黄15 g、穿山龙30 g。水煎14剂,服药后症状好转,疗效明显。

按语: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肢关节肿痛,病位在筋骨关节。病情虚实夹杂,以寒湿为主。分期为初期。类风湿关节炎初期多因外邪侵袭导致气血失调,经脉不通,邪气客于筋脉分肉之中,阻遏阳气,筋脉失荣。治疗应以通阳除痹为主,用小柴胡汤直达病所,并疏通气机瘀滞;桂枝汤合营调血通阳;再加以补中扶正,防止邪气深入内脏。 驱邪扶正使气血调畅,脏腑平和,故病情缓解[4]。

【病案2】 患者,女,16岁。2009年2月6日

初诊。患者2008年2月出现多关节疼痛,发热,体温最高39.5 ℃,全身起红色斑片状皮疹,伴咽喉疼痛,肝脾大,在当地医院诊为Still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2008年7月在北京某医院住院,白细胞最高达2万,经各项检查及骨穿排除了血液病、感染及恶性肿瘤病变,确诊为Still病。予甲氨蝶呤每周10 mg,醋酸泼尼松每日40 mg

治疗,病情好转。2008年12月醋酸泼尼松减为每日20 mg后复发,在当地医院给予地塞米松每日10 mg、

醋酸泼尼松每日20 mg、甲氨蝶呤每周10 mg、硫唑嘌呤每日50 mg治疗,患者仍高热(体温最高40 ℃)、

关节痛,遂来本院住院治疗。

入院时症见:高热,体温40 ℃,后背胸腹可见皮疹后色素沉着,多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咽痛,口干,无明显汗出,纳差,时有胃脘部疼痛,眠欠安,二便尚正常。舌红,苔黄,脉弦细。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8.75 G·L-1,红细胞4.37 T·L-1,

血小板238 G·L-1。尿、便常规正常,铁蛋白 >

1 650 ng·mL-1,ESR 82 mm·h -1,CRP 103 mg·L-1,

IgA 0.26 g·L-1,免疫球蛋白正常,RF(-),ANAs(-)。中医诊断:热痹。西医诊断:Still病。辨证:热毒内蕴,热炽气营。治法:清热解毒,调理气血。给予风引汤和小柴胡汤加减。处方1:生石膏30 g、滑石15 g、寒水石20 g、大黄6 g、干姜5 g、白花蛇舌草20 g、知母15 g、连翘15 g、柴胡10 g、黄芩10 g、白芍15 g、甘草10 g、白术10 g、茯苓15 g、丹参15 g。上方水煎200 mL,每日2次。服药时,加用0.5 g紫雪散。甲泼尼松每日24 mg+甲氨蝶呤每周10 mg+硫唑嘌呤每日50 mg,口服。

二诊:用药3 d,体温最高38.8 ℃,其中1 d无发热,余症同前。周乃玉教授给予处方2:生石膏20 g、知母30 g、甘草10 g、桂枝6 g、石见穿30 g、大黄6 g、蝉蜕10 g、藏青果10 g、白鲜皮15 g、穿山龙30 g、防风10 g、防己10 g、党参10 g、忍冬藤30 g、威灵仙10 g、青蒿15 g、牡丹皮15 g。水煎200 mL,每日4次,共用6 d。间断服用紫雪散0.5 g,2~3 d服用1次。西药同前。

三诊:患者关节痛、咽痛好转,6 d内体温最高39 ℃,其中有4 d体温低于38 ℃,夜间发热伴汗出,舌红,苔黄燥,脉细。辨证为热入营血,治宜清热凉血,给予清营汤加减。处方3:羚羊粉0.3 g

(冲服),牡丹皮15 g、赤芍15 g、当归10 g、金银花10 g、连翘15 g、栀子10 g、大黄6 g、郁金10 g、川芎10 g、生地黄20 g、知母15 g。水煎100 mL,每日2次,用药4 d。未用紫雪散,西药同前。

四诊:患者体温最高38 ℃,有2 d体温正常,但患者诉关节、肌肉疼痛加重。周乃玉教授处方2继服7 d,关节、肌肉疼痛症状好转,但仍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9 ℃,舌红,苔黄,少津,脉细。辨证为热炽气营,治宜清热通络、养阴透营,方用白虎加桂汤和清营汤加减。处方:生石膏20 g、甘草10 g、知母20 g、桂枝10 g、海桐皮15 g、生地黄10 g、玄参15 g、鸡血藤15 g、地骨皮15 g、金银花10 g、连翘15 g、白花蛇舌草20 g、秦艽10 g、

丹参10 g、柴胡10 g、太子参15 g。水煎100 mL,

每日4次,服药时加用0.5 g紫雪散,每日1~2次。西药同前。

五诊:患者体温下降,关节未诉疼痛,无胃痛,二便调,舌淡边尖略红,苔白,脉沉。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白细胞12.4 G·L-1,红细胞 4.5 T·L-1,血小板190 G·L-1;红细胞沉降率 27 mm·h-1。

按语:患者为青少年,症见高热不退,咽痛口干,关节疼痛较剧,舌红苔黄,为病程极期,辨证考虑为热毒内蕴,热炽气营。周乃玉教授曰:儿童青少年多为纯阳之体,热势较成人更剧,且易热极生风。并指出Still病急性期热势剧烈时可用《金匮要略》中的风引汤加减治疗,风引汤主治肝阳亢盛,风邪内动,以清热熄风、重镇潜阳为主。周乃玉教授还指出,热痹多有气血不调,邪气不得发散,若苦寒药运用过度则易寒凝邪滞反而不易散邪,故应注意佐些温通之品,如桂枝可通阳散邪。苦寒药易伤脾胃,故治疗时还应佐些健脾和胃之品。周乃玉教授指出,治疗热痹需注意调畅气机,使气血通调,正气得复,邪气得去,故常用小柴胡汤来调畅气机,疏通血脉。

该患者入院后,在激素减量情况下,以中药治疗为主,经治疗症状已有好转,化验指标明显改善。出院后,又经1年余中西药物治疗,病情缓解,停药。

【病案3】 患者,男,62岁。1个月前曾突发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查血尿酸升高,诊为痛风。来诊时已无明显关节红肿热痛,但仍自觉足部不适,行走时双足发沉,时有刺痛,体型较胖,舌红,苔黄厚,脉弦。处方:柴胡10 g、半夏10 g、黄芩10 g、甘草10 g、秦艽15 g、秦皮20 g、猪苓30 g、蒲公英10 g、泽泻15 g、川大黄10 g、川萆薢20 g、党参10 g、苍术15 g、白花蛇舌草30 g。经治疗血尿酸下降,血脂下降。随访近半年,关节症状未发作。

按语:患者曾有关节红肿疼痛,现关节刺痛发沉,体胖又多湿,舌暗红,苔黄厚,脉弦,辨证为气血不畅,湿热瘀阻。周乃玉教授指出,有湿热证候,舌苔厚腻,脉弦者,可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方中半夏可降逆泻浊,黄芩可透热利湿,两者同用使气机得以运化,清气上升,浊气下趋。加之柴胡可调三焦之气,气运则湿化,气运则血行,故湿热之邪去除,气行血畅,血脉通利,病情缓解。

【病案4】 患者,女,39岁,2010年3月初诊。主诉:多关节对称性肿痛间作1年余。双手掌指、近指、双腕、双肘间断肿痛,双手握拳困难,双肘伸直受限,双肩、双膝、腰部疼痛,周身关节怕风怕冷,关节肿胀处发热,晨僵30 min,疲倦、乏力、思睡,自汗,自觉身体沉重,饮食一般,睡眠可,二便正常,月经量少色淡,初诊时即将到经期,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双手X线片示:骨质疏松,手指关节间隙变窄。实验室检查示:RF(+),抗CCP抗体(+),ESR 52 mm·h-1。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处方:生黄芪20 g、防己10 g、防风10 g、生甘草10 g、忍冬藤30 g、片姜黄15 g、麻黄6 g、秦艽15 g、威灵仙15 g、穿山甲10 g、炒白芥子6 g、

丹参15 g、穿山龙30 g、益母草15 g。上方7剂,水煎每日 1剂,服药后关节肿痛有所减轻,仍感乏力,腰膝酸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月经已完。处方:生黄芪20 g、防己10 g、防风10 g、生甘草10 g、羊藿15 g、片姜黄15 g、麻黄6 g、桂枝10 g、威灵仙15 g、穿山甲10 g、炒白芥子6 g、丹参15 g、穿山龙30 g、熟地黄20 g、川牛膝15 g。续服14剂。服药后,上诉症状明显缓解,关节肿胀减轻,仍时有关节疼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处方:生黄芪20 g、防己10 g、防风10 g、生甘草10 g、羊藿15 g、片姜黄15 g、麻黄6 g、桂枝10 g、威灵仙15 g、穿山甲10 g、炒白芥子6 g、丹参15 g、穿山龙30 g、熟地黄30 g、川牛膝15 g、川乌10 g(先煎)。续服14剂,巩固疗效。

按语:周乃玉教授运用了防己黄芪汤、阳和汤、乌头汤3方结合加减化裁治疗此证。首先防己黄芪汤主要功用为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卫气不固的风水或风湿,症见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者。身重、身肿是本证的主要标志,说明水湿在肌肤,更说明脾运化水湿功能不行,气虚而肿。阳和汤主治阳虚气寒,血脉凝滞的阴疽。运用补而兼散的药来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治疗虚寒性的病证,这里用麻黄取其发越人体的阳气,使补益药更好发挥作用,使阳气迅速地布达周身,“离照当空,阴霾自散”。白芥子善走窜经络,祛皮里膜外之痰;与穿山甲相配,更加强了通络祛瘀作用。乌头汤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与附子为同一植物不同部位,主治与附子相似。不同者,乌头多用于痛证,见舌质淡红,舌苔白滑者。3方合用,以健脾温阳、祛湿散寒、通络化滞,兼用一些祛风胜湿通脉之品,使邪气得去,正气得复,病情好转[5]。

【病案5】 患者,女,66岁。主诉:劳累后四肢关节疼痛数年,加重半年。症见明显怕风怕凉,双手、双膝时有肿胀疼痛。四肢酸痛发沉,乏力倦怠,时有头颈胀痛,舌淡苔白,脉细。手及膝关节X线片示有骨质增生改变,诊断为骨关节炎。处方:黑附片15 g(先煎)、干姜6 g、生甘草10 g、白芍30 g、木瓜15 g、熟地黄30 g、

防风10 g、炒白术15 g、全蝎5 g、蜂房10 g、威灵仙15 g、地龙15 g、葛根15 g、藁本10 g、骨碎补15 g。服药7剂后,症状明显改善。

按语:患者年老体弱,肢体畏寒、困倦、发沉,故以脾肾阳虚为主要表现。周乃玉教授选用四逆汤加减治疗,取得很好疗效。

【病案6】 患者,女,35岁。患者足月顺产后3个月,哺乳与喂奶粉混合喂养孩子,月经尚未至。自产后逐渐出现全身怕风怕凉,不能受到任何风吹,居所整日门窗紧闭,躯干、四肢肌肤不能有任何外露,汗出明显。自诉受风吹后皮肤、筋肉、骨节均疼痛,无明显关节肿胀,无明显晨僵,无发热。就诊当日时值初夏,患者头戴毛线帽,身穿羽绒服,足蹬棉靴,不敢进入空调房间。医生触摸患者手臂,其汗液顺流,但拒绝减少衣服。患者曾在外院做全面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舌暗红,苔黄略腻,脉弦细略数。处方:柴胡10 g、半夏10 g、生甘草10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威灵仙15 g、佩兰10 g、

藿香10 g、党参10 g、炒白术10 g、防风10 g、浮小麦30 g、大枣10 g、郁金10 g、熟地黄20 g。

10剂,症状减轻。

按语:本例患者是一典型且较重的产后风湿。根据其证候,舌脉,周乃玉教授认为本患者病因病机为产后亏虚,气血不调,营卫失和,肝气不畅。治疗应以调理气血、调和营卫、疏肝解郁、健脾化湿为主。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取其疏肝解郁、平肝潜阳、健脾理气的作用,使枢机畅达,升降正常,气血调和,濡养四肢百骸、经络脏腑[6]。

4 参考文献

[1] 焦树德.尫痹的辨证论治[J].中医杂志,1992,33(3):1.

[2] 施桂英.关节炎概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331.

[3] 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痹证卷(下)[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4] 王莒生.名老中医经验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