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家乡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22 04:3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念家乡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念家乡的古诗

篇1

1、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2、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3、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紧扣题材进行教学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诗歌题材丰富,有反映古代儿童生活的,有描写边塞生活的,有体现祖国山川美景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诗歌的题材相机拓展。如教胡令能的《小儿垂钓》,针对这首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歌我们可引入袁枚的《所见》或崔道融的《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和《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些古诗对古代儿童生活霎间的神态、动作描绘得极其自然、逼真,使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古代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教贺知章的《咏柳》时,可引入张谓的《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或陆畅的《惊雪》:“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虽然所描述的景物不同,但它们手法相似,诗中新奇贴切的比拟和比喻,通过赞美柳树、早梅、雪景,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川的一幅幅美景。这样拓展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这些诗歌表现力的理解,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对照写法进行教学

在我国丰富的古代诗歌中,虽然不同诗人的作品风格各异,但不少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是极其相似的。有借景抒情的,有咏物言志的,有借物喻理的……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衬等各种方式描绘现实中的不同景物、事物和人物,以表达感情,抒发事理。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从这些诗歌的表现手法上着手拓展,使学生从不同诗歌的相同表现手法领会诗人所要传达的意思。如教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在朗读诗歌,理解诗的大意后,学生对诗中借“深夜灯、阵阵风、阵阵雪、嘈杂的声音”等来烘托诗人从军离乡那种思念家乡的心情有了初步的感知。然而,小学生难有这样远离家乡、远离家人的经历和体会,这种文字传达的信息不像音像那样直观、那样形象。这时,我们教师可再引导他们了解高适的《塞上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通过一遍遍地朗读,分析,学生知道诗人是以听羌笛声而“心想形状”的形式描述,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故乡梅花之落,思念自己的故乡。衬托出战士身在异地,夜宿他乡而难以入睡的愁郁、思乡心情。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很快领悟到两位诗人采用了相似的白描手法,向我们传达了将士们无尽的思乡之情。

篇3

2.第一行和第三行都是写诗人 看 到的,第二行和第四行都是写诗人 想 到的。这首诗主要写出诗人 思念家乡的心情。(想 思念家乡 看)

十、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并读一读。

①他可喜欢石头啦。

②李四光爷爷是我国的地质学家。

③常常忘了干别的事。

篇4

1.能有感情地诵读《长相思》,并积累有关乡愁的诗句。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向榆关、心系故园的思乡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思乡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初读感知,了解词意

(一)导入

古往今来,有许多诗人词人饱含深情地写下他们的故园,请同学说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故园又是怎样牵动着他的愁绪呢?

(二)根据要求,读准《长相思》

1.自由朗读。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2.检查: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 3、读出味道: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

(三)联系背景,读懂《长相思》

1.长相思,思的是什么呢?(故乡)

找出相关的词句,课件出示这句――

(课件: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你能根据注释说说这句词的意思吗?

3.由此可以看出,词人的心,在哪儿?

(板书:心系故园)

词人这么思念故乡,那他一定是远离了故乡的。他人在哪儿呢?身向何处?到词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4.在康熙二十年,三番之乱平定,国泰民安。第二年三月,康熙出山海关到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告祭祖陵,祭祀祖先。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侍卫随行。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从北京到沈阳途中写下的。

人离家乡越来越远,心却更加思念故乡了。齐读这一句。谁能说出这一句的意思?

5.此时此刻,夜深了,他站在营帐外,看到了什么呢?(千帐灯)

为什么夜深了,仍然营火闪烁、无法入睡呢?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就是夜深千帐灯的原因所在。因为思念家乡,夜不能眠啊!

(四)小结

师:身向榆关,心系故园。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思乡之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

二、拓展延伸,领悟词情

1.此时此刻,词人想念着家乡,家乡的亲人可能在做什么呢?(也在思念他。还可能在干什么呢?)

(在皎洁的月光下聊天,小孩子们在追逐嬉戏,朋友在喝酒吟诗……)

好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哪!

2.引文拓展

而词人在向着山海关进发的途中,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叨叨,有的只是――山一程,……

这里,没有孩子的追逐绕膝的天伦之乐,有的只是――山一程……

这里,没有皎洁月光下和家人相偎依的幸福,有的只是――

这里,没有和朋友一起欢聚时的喝酒吟唱,有的只是――

是呀,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三、质疑问难,升华主题

(一)学生发问

师:词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

──你去从军,为的是什么呢?

──什么时候能结束使命回家去呢?

──你在行军途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令人高兴的事呢?

……

(二)亲人发问

师: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也想这样问一问诗人?(妻子、父亲、儿子、兄弟、朋友)

师引读:

长亭外,古道边,杨柳依依,依依不舍的妻子深情地问他──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萋萋,天真的儿子拉着父亲的手,问他──

长亭外,古道边,秋风瑟瑟,头发花白的老人问他──

(三)作者反问,升华主题

师: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再读《长相思》,说说你从哪儿体会到我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呀?我不是轻离别呀!长相思的什么地方让你体会到这一点。

(四)小结

师:就这样,作者把自己对故园的无际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长相思》中。这就是作者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原因,这就是作者为什么那个梦会破碎,那颗心会破碎的原因。

师:现在,知道纳兰性德的相思为什么会这么长吗?让我们带着这种长长的思念,再读――长相思

师:让我们带着对故园无限的思念,深情地背出这首词――

四、作业

1.收集摘录有关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2.以《长相思》为内容,制作自己喜欢的书签.。

板书:

长相思

纳兰性德(清)

思乡

篇5

【案例背景】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词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精华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一些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直以来古诗词教学都是我没有勇气去开垦的一片芳草地,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教学:学生识记,老师讲解,最后背诵。虽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但形式太过于花哨,往往忽略了古诗词的诗情画意,模糊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对于硬件设备十分欠缺的农村学校,想要进行这样全方面的古诗词教学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词的教学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自己必须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次大胆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

【案例描述】

《长相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宋词。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片断:

(学生初步理解了词的意思,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师:同学们,在远离故乡千山万水的山海关外,就是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就是这种心灵的回想,让词人纳兰性德不禁吟诵起《长相思》。(学生放声朗读)

师: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跟随着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起走进他的生活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教师范读)

师: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

生:我看见了在冰天雪地中,词人站在帐篷前望着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崇山峻岭中穿梭。

生:我听见了呼呼的北方吵得纳兰性德睡不着。

生:我还看到了山海关外,士兵们都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睡的很宁静。

师:是的,你们都看到了,看到了冰天雪地的画面,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听到了北风呼啸的肆虐。请你把这些画面通过朗读传达给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吗?

指生朗读

师:你仿佛身临其境,在呼啸的北风中,深情地吟起这首诗。

师:"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在你心底深处的故园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写下来。

师:来,纳兰性德,请你深情地描述下你心目中的故园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生:我的家乡鸟语花香,古木参天,孩子们在庭院中追逐玩耍,不时传来嬉笑声。

师:好一幅美景图,还是居住的好住所!

生:我的家乡有着皎洁的月光,他家人们围坐在桌子旁边正谈论着什么,每个人脸上洋溢着一片喜庆。

师:一个多么宁静的夜晚,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生:我的家乡有着暖暖的太阳照在庭院里,妻子正在纺布,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看蚂蚁玩得很高兴。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只留在了记忆里,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板书:"碎")

师:在遥远的边塞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习习微风,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读《长相思》)

师:在这冰天雪地中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家人依偎的温馨,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在这崇山峻岭间没有孩子嬉戏的笑声,没有芳草青青,在这里有的只是――长相思(学生齐读)

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让我们闭上眼睛,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在征途和心系故园的世界。(学生再次齐读《长相思》)

【案例反思】

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 " 一石击起千层浪 ",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学生的回答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诗词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就古诗词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长相思》中显性的景物"山、水、风、雪"读着读着自然就能体会,但词人纳兰性德将自己满腔的思乡之情寄托在呼啸的北风中,则必须依赖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合理的想象。让学生在读词的过程中让学生想象从词中看到的画面,有助于更深刻地感受词人当时在边塞生活非常艰苦,更能进一步体会到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作为康熙大帝一等侍卫的纳兰性德在家乡的生活一定衣食无忧,温馨美好,让学生想象并动笔写一写词人日思夜想的家乡生活情景,使思乡之情进一步升华。通过合理的想象编织一张思乡的情网,牢牢扣住学生的情感,从词中感受"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是为了凸显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讲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说自己感受到的词人所表达的深情,使文本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富。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创设想象的情境,以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

篇6

面对一首陌生的古诗词,学生很难马上进入欣赏的状态,所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古诗词美的召唤中走进作品呢?

一、用导语震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欲罢不能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让孩子兴味盎然,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要紧紧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中来。因此,导语的设置就至关重要了,务必要做到引人入胜。引人入胜的导语,对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情感推动作用将会更强。而导语的情感色彩当与作品的诗情画意相通。精彩、巧妙的导语能迅速让学生平静的心海活跃、澎湃起来,跟着作者的文字进入作品。

如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时,我们没有急着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而是这样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成长中的少年儿童谁没有过思念家乡或亲人或朋友之或浓或淡的愁绪呢?跟着父母背井离乡,在外求学的日子,孤独寂寞时难免想念故土的山山水水,和那儿时的伙伴;自己跟着公公、婆婆(或外公、外婆等)在家里读书,夜深人静时,受委屈时,彷徨无助时,难过伤心时,自然便会思念远方的父母、亲人……缕缕愁绪涌上心间,你是否也会产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情愫呢?那是一种怎样的思念情结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在这样充满热烈、活泼情感的导语中,学生风平浪静的心海定会波涛汹涌,掀起万丈狂澜。

二、吟诵传情,激活情感,让学生感同身受

汉语言是优美的,诗词语言更是有韵律,富有音乐性的。我们吟诵就要吟出诗词的情感味及音乐味,让学生在听吟或自吟中找到那种特定的审美心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根据作品提供的具体形象,展开丰富想像,真正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使之成为发自心底的一种声音。只有这种带有情感的语言才能感动、感染自己,进而感动、感染别人。

三、抓意象特点,解读诗词

诗词总用自然万物(意象)承载诗人情感,物化诗情,所以引导学生明白诗词中物之特点是解读诗词的关键。万物有万象,象外皆有情。情自何来?正是来自万物所表现的种种特点。

小草碧绿了大自然,我们明白它的特点:青翠、茂盛、生命力顽强,有荣有枯。世界就是这样,所以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篇7

【导语】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是故,小学语文应在一般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扩大视野,展开更广泛的研究,我们须正视且须加以重视其重要地位。以下是

一、读 拼 音,写 词 语。(9分)xiǎo niǎo xià yǔ zì jǐ( ) ( ) ( )dōnɡ xī jīn tiān máo jīn( ) ( ) ( )二、读一 读, 选 一 选。(6分)1.爸爸给我买(mǎi mài)了一辆新自行车。2.我家后面有一块空(kōnɡ kònɡ)地,那儿有好几种(zhǒnɡzhònɡ)蔬菜。3.我和妈妈在山上种(zhǒnɡ zhònɡ)树,真希望它们早一点长(zhǎnɡ chánɡ)大(dài dà)啊!xuǎn zì zǔ cí三、选 字 组词。(12分)( )方 ( )西 拉( ) 汽( )高( ) ( )来 ( )上 ( )现( )地 ( )间 ( )国 ( )花zhǎo fǎn yì cí四、找 反 义词。(9分)近 下 后 无 少 进有——( ) 前——( ) 出——( )多——( ) 远——( ) 上——( )kàn tú xuǎn zì tián kònɡ五、看 图,选 字 填 空。(8分)朵 条 个 棵 只 头一( )蜜蜂 一( )牛一( )鱼 一( )树xuǎn yì xuǎn六、选 一 选,画 。(8分)(搭 升 听)积木 (搭 升 听)国旗 (搭 升 听)音乐(发现 学会 发生)秘密 (发现 学会 保护)环境(发现 学会 保护)骑车 (珍惜 学会 保护)时间lián cí chénɡ jù七、连 词 成 句。(10分)1.一块儿 我们 好吗 回家?2.奶奶 家 有一条 门前 小河。3.飞来飞去 在 小鸟 天上。4.我国 国旗 五星红旗 的 是。ɡēn jù kè wén nèi rónɡ tián kònɡ八、根 据 课 文 内 容 填 空。(10分)1.( )是我国的首都,( )是我国的国旗。( )爱北京。2.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 )了,草更( )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 ),( )。3.妈妈说:“山那边( )很美,( )去看吧。”过了几天,小鹰( )了飞翔。bǎ ɡǔ shī bǔ chōnɡ wán zhěnɡ bìnɡ huí dá wèn tí九、把 古 诗 补 充 完 整, 并 回 答 问 题。(共10分)静夜思床前明( )光,疑是地( )霜。举( )望明( ),低( )思故乡。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 写的。(李白 杜甫 白居易)(2分)2.第一行和第三行都是写诗人 到的,第二行和第四行都是写诗人 到的。这首诗主要写出诗人的心情。(3分)(想 思念家乡 看)bǎ xià liè jù zi pái chénɡ yí duàn tōnɡ shùn de huà bìnɡ dú yì十、把 下 列 句子 排 成 一 段 通 顺 的 话, 并 读 一dú读。(10分)①他可喜欢石头啦。②李四光爷爷是我国的地质学家。③常常忘了干别的事。④为了给国家寻找矿藏,他整天忙着研究石头。正确的排列顺序是:kàn tú shuō huà xiě huà参考答案一、读拼音,选词语。下雨 今天 小鸟 东西 自己 毛巾xiǎo niǎo xià yǔ zì jǐ( 小鸟 ) ( 下雨 ) ( 自己 )dōnɡ xī jīn tiān máo jīn( 东西 ) ( 今天 ) ( 毛巾 )二、读一读, 选一选。1.爸爸给我买(mǎi)了一辆新自行车。2.我家后面有一块空(kònɡ)地,那儿有好几种(zhǒnɡ)蔬菜。3.我和妈妈在山上种(zhònɡ)树,真希望它们早一点长(zhǎnɡ)大(dà)啊!三、选字组词。东 车( 东 )方 ( 东 )西 拉( 车 ) 汽( 车 )山 出高( 山 ) ( 出 )来 ( 山 )上 ( 出 )现中 种( 种 )地 ( 中 )间 ( 中 )国 ( 种 )花四、找反义词。近 下 后 无 少 进有——( 无 ) 前——( 后 ) 出——( 进 )多——( 少 ) 远——( 近 ) 上——( 下 )五、看图,选字填空。朵 条 个 棵 只 头一( 只 )蜜蜂 一( 头 )牛一( 条 )鱼 一( 棵 )树六、选一选。(搭)积木 (升)国旗 (听)音乐(发现)秘密 (保护)环境(学会)骑车 (珍惜)时间七、连词成句。1.一块儿 我们 好吗 回家我们一块儿回家好吗 ?2.奶奶 家 有一条 门前 小河奶奶家门前有一条小河 。3.飞来飞去 在 小鸟 天上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 。4.我国 国旗 五星红旗 的 是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北京 )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 )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 )爱北京。2.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 红 )了,草更( 绿 )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 红的花 ),( 绿的草 )。3.妈妈说:“山那边( 风景 )很美,( 自己 )去看吧。”过了几天,小鹰( 学会 )了飞翔。九、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静夜思床前明( 月 )光,疑是地( 上 )霜。举( 头 )望明( 月 ),低( 头 )思故乡。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 李白 写的。(李白 杜甫 白居易)2.第一行和第三行都是写诗人 看 到的,第二行和第四行都是写诗人 想 到的。这首诗主要写出诗人 思念家乡 的心情。(想 思念家乡 看)十、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并读一读。①他可喜欢石头啦。②李四光爷爷是我国的地质学家。③常常忘了干别的事。④为了给国家寻找矿藏,他整天忙着研究石头。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② ① ④ ③ 【篇二】

基础知识 40分得分 评卷人1. 看拼音,写词语。yīn wèi mù guāng hàn shuǐ suì yuè2. 给加点字的读音补充完整。热带鱼 d 早操c 睡觉sh青蛙 ā 懂事 ǒng 干净 ìng3. 连一连。层 鸦 尾 东 领 脏 倒Zāng wěi dào céng lǐng yā dòng得分 评卷人1. 比一比,再组词。(6分)2. 字形小魔术。(6分)给“门”加偏旁,能变成( )( )。给“月”加偏旁,能变成( )( )。“木”多一笔可以变成( )( )。“自”减一笔可以变成( )( )。3. 选词填空。(6分)生活 生日 生命今天是1月14日,是我的( )。妈妈爱我胜过爱自己的( )。我们一家过着幸福的( )。我们要珍惜( ),注意安全。4. 照样子连一连。(4分)欲穷千里目 红掌拨清波。人有两件宝 更上一层楼遥知不是雪 双手和大脑春去花还在 为有暗香来白毛浮绿水 人来鸟不惊阅读理解 40分得分 评卷人(一) 画鸡红冠 栽,满身雪 将 。敢轻言语, 叫 万 。(二) 画山有色, 水无声。 花还在, 鸟不惊。(三) 两件宝用 又用 , 有创造。 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和 。得分 评卷人① 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②这一课写了冬天的变化,很美。③ 劳动是艰辛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劳动果实。④ 帮助家人做事,才是真正的长大了。1.《冬天的魔术师》 。2.《马莎长大了》这篇课文写了 。3.《锄禾》这首古诗告诉我们 。4.《小鸡种稻子》这篇童话告诉我们 。得分 评卷人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 zāo zhǎo )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很小,里面的水又少,它喝不着。怎么办( bàn dàn )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 sí shí )子,它想了想,有办法了。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叼起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le la )。1.在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4分)2.请你在每个自然段前圆圈里写上段号(数字)。(4分)3.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你还有别的办法帮助乌鸦喝到水吗?(6分)4.你喜欢这只乌鸦吗?为什么?(6分)表达写话 20分得分 评卷人我长大了 我爱学习 朋友,我想对你说题目: 【篇三】

一、正确的音节画上“√”。shū ɡuìsū ɡuì书柜yǔ xuēyǔ xüē雨靴jīnɡ yújīn yú金鱼二、将音节按要求分类。xiànɡ zhā nínɡ cǎi zǔ ɡǎn chū pén前 鼻 音:____________________。后 鼻 音:____________________。平 舌 音: ____________________。翘 舌 音:____________________。三、看拼音写词语。lì zhènɡmǎ yǐfēnɡ lànɡwǒ menxiě zìqīnɡ cǎokāi fànɡjiānɡ nándōnɡ fānɡyě xǔjiàn miàndà shǒushān cūncónɡ xiǎokě shì四、选字填空。1、我一个好_______朋 。(友 有)2、爸爸在___园里____作。(工 公)3、妈妈带我去音乐___我们___了美妙的音乐。(听 厅)4、我们__家一起去看喷__。(全 泉)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秋姑娘的信给( )的大雁,让他们路上多加( )。2、天冷了,( )花谢了,( )怕冷,大家都很喜爱它。3、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4、深蓝色的天空里( )着无数半( )半( )的星。六、看图,找一找,再填一填。1、看图小明和小红在___________。 2、图里都有__________________。

篇8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初步参与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介绍地真具体。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参与

书读得很准确。不过,如果要带上感情,还须理解诗。今天,

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

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

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4、他的问题老师也相信你们有独特的见解。学生简单交流后,全班发言。(略)

5、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有的侧重表现其思乡,有的侧重表达其对前途的信心。有的侧重表达他对江南美景的爱恋。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6、那我们课外又了解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呢?

五、知识拓展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下面我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篇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段话包含了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范围,不仅要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生的两件大事,一是学做人,二是学做事。所谓“人才”,首先得是堂堂正正的人。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引导和保障,掌握了知识技能就有可能不能为社会造福,甚至有可能危害社会。我们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因此,培养青少年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经典古诗文是我们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积淀,我认为在诵读课上不仅要引导学生读准诗文、读好诗韵、读出诗境,还要充分利用古诗文诵读教学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传承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经典诗文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而优秀的传统道德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魂、民族根。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主要指的是以儒家伦理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道德精华。针对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的意识淡薄,所以我在诵读课中让学生诵读《弟子规》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律,以“诚”为先的交往准则,以“礼”为先的行为规范,以“孝”为先的家庭伦理,以“俭”为先的立家之本,以“仁”为先的待人之心。这些都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再如诵读《三字经》的内容,“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融四岁,能让梨……如囊萤,如映雪……”在诵读中,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指导学生诵读,还指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差距,辨别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那些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应该怎样做。在诵读中不仅使学生积淀了知识,还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发愤读书、孝敬父母以及行为准则的印迹,对培养学生品德,激发学生勤学上进,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人民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发奋学习的推动力量。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就一定要跟先进的、卓越的比,比民族的志气和民族的自尊,因此,我们必须从小教育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祖国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中华古诗词中不乏歌颂祖国壮丽河山、名胜古迹、丰富物产、辽阔疆域等名篇,教师利用诵读课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可谓水到渠成。如学习陆游的《示儿》可以利用作者的遗虑、遗愤、遗言、遗憾几个问题,激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在心底产生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人人都说家乡好,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无处不存在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如学习《泊瓜洲船》、《忆江南》等古诗让学生在体会作者的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中,扣动学生爱家乡之心弦,然后再扩大到整个国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还应先从教育学生同情他人,爱身边的亲人,关心师友做起。如《锄禾》在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的同时,还应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学习“送别诗”后,要启发学生心中有他人,播撒友爱的种子,为萌生爱国主义思想奠定心理基础。

三、注重人格教育

培养学生的真善美,是我们诵经活动的最终目标。中华古诗文记载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荟集着儒、道、墨等诸家的深刻思想,这些传诵千年,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古诗文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合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社区与文化委员

转贴于

篇10

关键词:古诗 欣赏 教学 语言

诗词即用凝练而高度概括的语言来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语言和其它文学样式相比较,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和跳跃性。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引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和隽永,以及该诗人的语言风格特征。我们在教学当中可按三个方面去把握:①分析关键词的作用;②理解关键句的含义;③品味诗歌的整体表达和情感流向。

下面我们看看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萧萧送雁群”化无形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而至的秋风惟妙惟肖地写入诗篇。“朝来”一句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这就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它却依附其它事物的存在而随处可见。尤其是结尾句,更可以说明秋风已为“孤客”所“闻”。“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送来“雁群”,有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歌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一词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构成了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所在。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是把握一首诗的整体线索,或者由它来奠感情基调,抓住这个字或词,就可以更好的更准确的把握诗歌内涵。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突出强调该字或词在一首诗词的结构上所起的主旨作用或达到的表达效果去给学生讲解,分析。

关键句的含义的讲解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看下面这首散曲的妙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年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叹新年”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传・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他,备受冷落。“落灯花棋未收”,又化用了赵师秀《有约》:“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在这里化用典故和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而且读来抑扬顿挫,同时又渲染了他孤寂惆怅的气氛,使诗句蕴涵更丰富,耐人寻味。纷纷落下的灯芯余烬及散乱的棋局,又从侧面表现了诗人梦前以棋解忧,梦后孤独对灯百无聊赖的情怀。可见,关键句的理解对把握一首诗歌的内涵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马周困新丰的典故和“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进一不参悟诗人的那种孤寂和冷落惆怅的情怀。至于他的这种情怀源于何处,我们就要进一步去分析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了。

把握诗歌情感流向的关键我以为还是要从语言入手,王安石的《京口瓜洲》最能说明这一点。诗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历来被大家推崇。但是,“绿”字好在何处?除了动感,其实它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体现出了诗人思念家乡,归心似箭的情思。在时间的流转中,漂泊的旅人对亲人的思念甚是迫切。他们的思念在时间里日益加重,在作品中,他们往往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消解。再如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下江陵》)”,看起来像是描写夹岸风景,而实际上诗人在这里抒发的是一种孤寂忧愁之感,凄凉哀怨之思。这是因为“猿”这个意象本身的原因。古诗中“猿”为凄凉,哀伤的象征。我们在古典诗歌教学当中,分析诗歌语言的时候要善于化大为小,联系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也要善于应用一些专业的术语。比如诗歌语言风格及特色,我们可以用清新、绚丽、明快、含蓄、沉郁等词去分析,这样既可以做到不失其偏颇,也能更好的把握住诗人的情感流向。

诗歌语言的教学当中,除了上述之外,在鉴赏诗歌语言时,了解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诗歌语言结构一般情况下有这么几种:①语序颠倒。诗歌中的倒装也被称为“倒文”,它主要是为了压韵,或为了照顾对仗。但颠倒之后,往往起强调作用;②叠词对句。叠词对句的使用能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调语意的作用。③特殊结构。古诗词中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特别是动词的省略常常会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古诗词中连用多个意象名词时,往往省略常规句中的动词,这样会使描写更加富有意境。这里面也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比如上面所提到的“绿”字,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不但具有了动感,而且还把诗人的某种情怀也呈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