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平面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05 11:3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层住宅平面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层住宅平面设计

篇1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原则;问题;方法

建筑设计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某一个单独的方面,而是相互联系的、大规模的学科背景。建筑贯穿于城市发展的整个过程,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的建筑也逐渐趋向集中和大规模,并且还会涉及到其他的领域,比如:环境、人口等。所以现代的建筑学科也在不断地细化,之前单独的、集中型的建筑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了。

1 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原则

住宅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建筑类型,在我们的建筑设计中占了一个非常大的比重。而且目前高层住宅建筑不断增多,其平面设计工作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我们将高层住宅建筑的平面设计工作分为公共区域的平面设计和私人区域的平面设计,而要想有效地解决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必须从高层住宅建筑的平面设计原则入手,弄清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法,从而真正做好高层住宅建筑的平面设计工作。

通常情况下,在对高层住宅建筑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时我们应主要遵循四大设计原则:首先是建筑的布局必须合理,功能应较为齐全;其次是房间的类型要齐全并且各尺寸应适中;然后是为了充分保证用户的经济效益,应充分利用有效的面积,即设计时要尽量保证有较少的交通面积,较多的使用面积;最后则是要保证平面的规整性,这样也更有利于后续的结构设计工作,降低了工程的整体成本。由于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质量对于建筑整体的体形、体量以及其他很多特性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平面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2 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个高层住宅建筑工程的所有设计工作中,平面设计工作应是最基础的工作。由于我国不同地方区域的天气条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条件都是存在了较大的差异的,因此不同区域住宅建筑平面设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有着显著的不同的,南方区域为了保证更好的散热和通风,设计时通常都是采取十字型、双十字型或是井字型的;而北方区域则要保证向阳和保温的需求,因此其设计时就采取蝶式平面或是蛙式平面。在此基础上,高层住宅建筑又多了一个“高”的特点,因此其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垂直上下的电梯。另外与多层建筑相比,高层住宅建筑在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的要求都是更高的,并且其平面布局的规划工作也更为复杂,因此其设计时也更容易出现问题。与多层住宅建筑相比,高层住宅建筑每个单元需要服务的户数肯定是要更多的,因此高层住宅建筑在散热、采光以及通风等方面的效果就要差一些,而噪音污染以及视线干扰也是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 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方法

3.1 私人区域的平面设计工作

在对私人区域进行平面设计时,要充分的保证使用用户的生活质量,所以需要对功能进行合理的分区,合理的划分睡眠、餐饮以及活动等区域,防止它们出现互相干扰的现象,同时还必须重视私人区域中卫生间的干湿功能分区的设计工作,充分的保证其使用性能。

3.1.1 卧室的设计。对此区域的设计就是要充分的保证住户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所以设计时就要防止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对屋内造成干扰,而在位置上卧室应尽量选择在平面的深处。另外,如果卧室空间面积是足够的话,还是留有衣柜以及更衣室的空间。

3.1.2 厨房的设计。对厨房进行平面设计时,应将其设计在入户门附近的位置处,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不必要的人力浪费,同时也缩短了日常用品以及食物的运输时间。厨房平面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应是油烟的处理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应选择质量优异的排烟设备,并科学的铺设排烟管道。最后就是平面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厨具以及厨电设备的摆放问题,应以使用方面和安全可靠为设计原则。

3.1.3 卫生间的设计。对卫生间进行平面设计时,我们应知道其是由明厕和暗厕的分别的,顾名思义两者的区别就是前者是直接采光的。在我国的南方区域,本身的天气条件就是湿热的,如果再加上暗厕的效果就会给人带来不好影响,从而引起一定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我们应尽量避免设计暗厕,而对于一些确实没有外窗的暗厕,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串味和通风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时就要铺设变压式排气管道,并且在其入口处还应加装一个防火止回阀。

3.2 公共区域的平面设计工作

3.2.1 垃圾收集空间的设计。在高层住宅建筑的每一层楼的公共空间内,都是要有一个特定的区域作为垃圾收集空间的。这个区域的面积要求不需要很大,还是应能够放下一个中型的垃圾桶,而在选择垃圾桶摆放的位置时应尽量选择在货梯附近,这样在运输垃圾以及清理垃圾时,就能省下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3.2.2 一楼大堂的设计。在大堂的入口处应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即设计时要考虑到居住用户的行为需求,如为了保证残疾人以及婴儿车的顺利通行,并且方便局面搬运物品,就可以在入口处设置坡道。在对大堂的内部进行设计时,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采暖的设计,因为北方冬天的气温很低,所以在北方尤其需要;其次是电梯厅的通风设计和采光设计;最后则是信报箱的设计工作。

3.2.3 电梯的设计。高层住宅建筑公共区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梯的部分,因为为其直接关系着居住用户的日常生活,因此平面设计时也应对其进行重点的研究。在高层的公共建筑中,电梯时最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因此每栋楼的设置都应至少两台电梯。在对电梯进行平面设计时,应排紧并紧凑布置,因此这样居民在等电梯时,观察和操作就都更为方便了。电梯是一类整个建筑用户都能共享使用的交通工具,是绝不允许单独霸占使用的。对电梯进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出现居住用户房间的大门直接面对电梯大门的情况。另外从消防的角度考虑,不应将两台电梯远离设置,这样人们在选择电梯时就会很容易忽略远离的那一台电梯。同时设计电梯时还应保证消防电梯和客梯的组合模式,从而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如一个30多层的住宅建筑类型,通常情况下每台电梯都只为30户左右服务,这类电梯的服务水平已经是很高的了。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原则、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方法3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在对高层住宅建筑进行平面设计时,我们应认真的分析并研究其平面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将其分为公共区域以及平面区域两个部分进行设计和研究,研究出科学合理并且实用有效的设计建议和改善对策,从而真正的提高我国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华.浅析高层住宅建筑的平面设计[J].中国房地产业,2013,(08).

[2] 徐建品.浅析高层住宅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作家,2010,(10).

[3] 于春杰.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相关问题的探讨[J].理论研究,2012,(16).

篇2

关键词:高层住宅平面公共交通

高层住宅平面的公共交通部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入口层的公共交通部分,二是标准层的公共交通部分,本文着重研究的是高层住宅的标准层平面的公共交通部分的设计以及其与套型的组合关系。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中对高层住宅防火及疏散的规定,我将高层住宅公共交通平面分为以下三类: 10~11层的高层住宅平面、12~18层的高层住宅平面、19层~100m的高层住宅平面。

根据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中公共交通部分的不同分为三个部分:十层到十一层的高层住宅可以只设一部电梯,一部楼梯;十二层到十八层的高层住宅设置不少于两部电梯,一部疏散楼梯;十八层以上设置不少于两部电梯,两部疏散楼梯。

(1) 10~11层的高层住宅平面公共交通设计研究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中规定“6.2.3.1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6.2.1 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可只设一部电梯和一部楼梯。其中,单元式住宅如果满足“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可以不设封闭楼梯间,否则就要设封闭楼梯间;塔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其电梯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图1、2、3、4)

一般说来,10~11层的小高层住宅较多采用单元式住宅形式,通过对单元式住宅和塔式住宅公共交通部分的比较我们也可以得知单元式住宅比塔式住宅要更为经济,并且也更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 12~18层的高层住宅平面公共交通设计研究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中的规定“6.2.3.2 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6.3.1.3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6.1.1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6.1.1.1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八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平米,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6.1.1.2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

《住宅设计规范》(1999年)中规定“4.1.7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无论是单元式住宅还是塔式住宅,均要求设两部电梯,其中一部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塔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从这一点上看,单元式住宅和塔式住宅之间在公共交通部分的差距不大,因此在12~18层的高层住宅中塔式住宅的优势显露出来。

对于较为普遍的一梯两户到一梯六户的高层住宅,由《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满足6.1.1.1和6.1.1.2 就可只设一座疏散楼梯。(图5、6)

(3)19层~100m的高层住宅平面公共交通设计研究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中规定“6.2.3.3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6.1.2 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

19层~100m的高层住宅中的公共交通部分一般集中设置,不仅有利于结构设计,还可以节约公共交通的面积。另外,19层以上的高层住宅中,塔式住宅比单元式住宅具有更多的优势。

在实际设计中,套型平面和公共交通平面的结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共交通面积的大小。对小高层来说,这种结合是较为容易的,因为组织一部电梯和一部楼梯并且还要将公共走道的面积做到最为经济,不过也就几种组织方式。但是对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尤其是18层以上的高层住宅不仅要组织两部以上的电梯和两部疏散楼梯(或剪刀梯),还要考虑管道井的个数和位置,要尽量满足电梯厅和楼梯间的自然采光通风,在一梯多户的高层住宅中,如何有效的组织多个入户门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此,这里所要探讨的这种结合关系主要针对18层以上的高层住宅。

套型平面和公共交通平面的结合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规则平面,也就是诸如“一字型”、“T字型”、“十字型”等规则形状的高层住宅平面(图7、8);第二种是不规则平面,也就是由规则平面经过扭转以后得到的套型平面之间的夹角非90度的倍数关系的高层住宅平面(图9、10、11)。

图1一梯四户,封闭楼梯间自然采光通风,但电梯厅为暗厅。

图2一梯两户,封闭楼梯间,电梯厅和楼梯间均自然采光通风。

图3一梯四户单元式小高层,交通核水平向布置,联系上下四个单元。 图4一梯两户单元式小高层,电梯移至外侧,减少了对住户室内的噪音影响。

图5一梯四户,电梯分开设置,楼梯间自然采光通风,电梯厅为暗厅。

图6一梯五户,电梯楼梯结合设置,电梯厅和楼梯间均自然采光通风。

图7一梯五户,结合入户花园组织套型平面和公共交通平面的关系可以避免设计中的很多问题。

图8一梯六户,套型平面和公共交通平面结合合理,是较为常见的做法。

图9一梯四户,公共交通平面采用规则形状,套型平面的入户花园和厨房为不规则形状,公共交通面积较经济。 图10一梯六户,套型平面房间均为规则形状,公共交通平面为不规则形状。 图11 一梯五户,公共交通平面和套型平面均有不规则空间出现,因采用入户花园其公共交通面积较经济。

公共交通部分因电梯和疏散楼梯的相对位置不同,入户门的位置不同大致有以下四种组合方式:

(1)电梯并列布置,电梯与疏散楼梯分居交通部分两侧;

图12 一梯四户,电梯厅无自然采光,但交通面积较小,交通平面布置较为经济。 图13一梯八户,电梯厅自然采光。

图14一梯八户,电梯厅对外,采光通风景观均佳。

图15一梯六户,楼梯间自然通风采光,电梯厅为暗厅。

(2)电梯并列布置,电梯与疏散楼梯并排布置,交通部分位于外侧或内侧;

图16一梯四户,电梯厅对外,景观采光通风均佳 图17一梯六户,电梯厅对外,采光通风良好 图18 一梯六户,楼梯间靠近外墙,电梯厅无直接采光

(3)电梯分开设置或疏散楼梯分开设置;

图19一梯两户,双入户门,电梯分开设置。 图20 一梯六户,疏散楼梯分开设置并跟电梯并列布置。

图21一梯四户,两部疏散楼梯独立设置,交通面积较大。 图22一梯四户,两部疏散楼梯单独设置,电梯分开布置。

(4)电梯和楼梯结合组织平面交通

图23公共交通平面图

图23为深圳群星广场一梯八户的公共交通平面图,电梯间隔两层停靠,住户出电梯厅利用外廊外侧的弧形楼梯上楼或下楼,一方面提高了电梯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外廊计一半面积也不至因走道多长而导致交通面积过大,隔几层设置的公共平台可以增进住户之间的交往。它也打破了一般高层住宅只依靠电梯组织交通的常规做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2006年版),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

[3] 开彦,高层和小高层住宅的规划设计要点与设计,住宅科技,2004/10

篇3

关键词:高层住宅平面设计空间设计

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大量增长,使得土地使用日益紧张,因此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的大中城市,越来越多的住宅产品以高层的形式出现,高层住宅的使用年限长,投资大,对城市景观影响大,技术难度相对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调整,都对住宅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把高层住宅设计好、建设好,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

高层住宅的设计就单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平面、立面以及空间设计。

一、 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住宅设计的根本。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气候环境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个地区对住宅需求略有差异。如北方地区对朝向要求,更强调向阳、保温;而南方地区则更强调通风、散热,这些在设计中须多加注意。住宅平面有板式(单元式)、塔式之分,其中塔式又有蝶式、蛙式、十字型、井字型等平面形式。板式住宅南北通透,每个单元服务2户~4户的布局使得每户都能有较好的采光、通风、散热,广为南北大众所接受,但公摊面积较大,总体排布缺少灵活性,空间型式单一。塔式住宅每层要布置5户~8户,其公摊面积较小,空间造型挺拔,景观视线好,但多数户型不通风、户间存在视线干扰、日照标准不易满足,居住品质要求高的楼盘已较少采用。

高层住宅平面设计通常包含的三个部分内容:交通核、入口大堂、套型。

交通核由楼梯、电梯、候梯厅、前室以及众多的管道井等组成。其设计的优劣不仅决定使用便利性,而且直接左右了得房率的高低。楼梯、电梯、候梯厅等的组合形式决定交通核的布局。根据层数的不同交通核内楼梯、电梯数量也由至少一部楼梯、一部电梯增加为至少两部楼梯、两部电梯。垂直交通是以电梯为主,楼梯为辅,如何经济地使用电梯,以最少的投资和最低的经常性维护费用来争取更多的服务户数,是高层住宅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

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管道井的排布问题,高层管井多,有给排水、强弱电井、暖井(采暖地区)、消防管井、风井,每个管井都是开间大,进深小,并需对公共空间开设检修门,因此要占据很大的墙面长度,如何合理的组织管井是个难题。管井的位置还应方便实用,有些设计中管井位置不合理,造成众多管线穿越候梯厅,影响美观,明装消火栓与入户门过近,造成住户反感等,这些在设计中必须加以注意。

从售房情况来看,各层次购房人对房型乃至环境有较高要求的同时,也希望有较高的得房率,从大量的户型资料来看,套内建筑面积系数――得房率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而提高得房率的关键是要把高层住宅交通核面积最小化,主要的设计方法有:在满足消防规范的前提下,减少交通走道面积;消防电梯、防烟楼梯的前室宜尽量合用;楼梯、电梯的合理组合也是减少交通核面积的手段之一。

入口大堂的设计所涉及的问题较少,一般可在标准层平面之外再向外扩充一定面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对原有布局影响小,且空间布置灵活,可取得几层通高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大堂内应考虑信报箱的位置,可结合电控单元门或独立设置,但应便于单元外投递。

套型设计应注重舒适性、耐久性,以人居设计理念提高居住空间品质,从整体套型到细部设计都应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功能空间布局以人为本,符合家庭生活行为模式,按照生活行为功能特征进行功能分区,安排空间序列,以起居室为中心合理组织功能空间。功能分区明确,各得其所,又相互联系,达到洁污分离,动静分离。主卧设置在平面深处,以给主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厨房位置应力求接近户门,便于食品、蔬菜及垃圾的进出,与家务阳台和餐厅应力求联系方便,减少对其它房间的干扰。卫生间可将洗漱与浴室分开,以减少干扰、也有利于洗衣机、热水器的布置。减少交通面积提高面积实效。要做到室内流线顺畅,交通面积集中、紧凑、减少干扰,并且还需突破单纯的交通功能,做到交通面积的综合利用,提高室内有效使用面积。避免视线干扰,保证生活私密性。其他专业与建筑专业的配合应尽量做到完美。例如结构与建筑尺寸的差异造成的室内凹凸应注意,用异型柱代替矩形柱可使墙面较平整,厨卫上下水管应尽量集中布置。房间内家具的布置应做到细致入微,结合家具的布置来调整房间尺寸,会给人更多的实用感和亲和力。建筑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装修时的思路,把建筑设计和装修设计更有机地串联起来,使整个户型的设计理念达到完美的统一。

在当前形势下,套型设计时还应注意提高住宅功能空间的多样性与可变性,在结构形式可能的前提下,考虑大开间灵活分隔设计,用可活动的轻质材料构件分隔不同的功能区域,减少固定的墙体,使得室内空间流动开敞而不闭塞,可以根据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空间形态、位置和尺寸,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另外套型空间具有横向或纵向合并(或分隔)的可能,对于设备管线集中的厨房卫生间实行标准化设计,布置上集中布局,集合管道,为日后的设备变动提供便利,以适应未来居住空间要求,延长住宅的功能使用期。

二、立面设计

高层住宅的立面设计应注重建筑的人体尺度,充分利用高层建筑挺拔向上的韵律感,精心处理好建筑顶部和底部,通过处理主体建筑和裙房轮廓线,使住宅建筑的风格得以确认,并有所创新。不过外立面的设计创新不能以牺牲功能为代价。顶部处理中水箱和电梯机房结合立面可做为顶部的收头做造型处理,中段要考虑结合窗及阳台对空调机位隐蔽处理,底部结合门厅突出建筑的归属感及亲和力。在外立面的设计中,比例、尺度、色彩的对比都是从美学角度考虑的,这些都是不变的标准,其中比例的把握是最为重要的。有些高层住宅建筑的屋顶作一些特大的花架,类似一个大的飘带,既不适用也不美观,还造成浪费。建筑上成功的装饰是结合功能的装饰,同时立面也要注重细部设计,就其建筑外部而言,优秀的设计不仅要着眼于环境、体型、尺度、色彩设计,还应有合理的细部设计来完善。通过细腻丰富的细部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表现力,使建筑更具有亲切感和人情味。

三、空间设计

一般而言,建筑空间包括建筑内部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两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空间正在突破建筑自身的封闭状态,并演变为一种多层次、多要素的复合开放系统。建筑空间积极融入城市街道,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与城市相互咬合、连接、渗透,使得两个环境层次之间的门槛日渐模糊,这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同样在高层住宅建筑空间的设计中,也要符合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创造出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然而许多高层住宅区在规划和设计上,虽满足了功能需求,却忽略了人的心理需求,即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居住心理问题。心理学家认为,人是群居动物,邻里之间形成的凝聚力与和谐气氛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居住条件对人们性格的形成,特别是对同一地区的共同性格特征影响较大。在一些大城市中,“高楼综合症”给居住者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如在传统的高层住宅中,人们只有在等电梯的时候才有可能碰面,住进高层住宅便意味着脱离“地气”、“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封闭式空间使人际关系逐日冷漠,与我国人民传统居住的平房大杂院相比,无疑增加了人们的寂寞与孤独。因此,应大力提倡近年国内有关学者提出的在现代高层住宅建筑中保持四合院建筑风格的建议,使高层住宅从简单满足人基本居住需求的水泥森林,逐步发展到关怀人更多的精神需求 。

某些高层住宅中采用了带入户花园的设计方案,住户在出电梯之后要先经过十余平方米、半露天的入户花园,然后才进入自家户门,入户花园可以按照住户的意愿设计,并且与庭院景观相通。还有一些高层住宅为方便住户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在楼宇入口处开辟一个挑空“大堂”,安放沙发、座椅以方便来客。此外,还每隔3层设计一个类似的交流空间,让人们在高层住宅中同样可以延续街坊、邻里文化。针对高层住宅防止人的孤独也有新的措施。底层架空,与地面的园林、绿化及活动场所连接起来,供居民活动交往,还把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搬进楼内,来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要。这样自然会加大建筑成本,必须以“牺牲”一些销售面积为代价,然而事实上,这样的高层住宅推出后,很快就为市场所接纳。因此,若观念明确,在设计中注意正确安排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不只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达到长期经济效益,这就会促进问题的解决。

篇4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设计;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9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322-01

引言:在我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要求,间隔多样化、户型多样化、良好的绿化环境、和谐的社区氛围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如何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居住环境,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布局合理、间隔优良、卫生环境好、即有舒适户内空间、又有雅致的室外园林绿化、交往空间,这是摆在建筑师面前一个崭新的话题。高层住宅首先是一种特殊的居住建筑,与低层住宅、别墅等具有许多共性。同时,高层住宅又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其是高层建筑的一个分支,是高层建筑成熟的材料技术、设备技术、结构技术等运用到住宅建筑的产物。

一 住宅建筑设计的组成

室的大小应考虑:人体的尺度、家具布置及活动空间三个因素。任何住宅从平面上都可以分为:居住、辅助及交通部分。居住部分包括卧室、起居室等,辅助部分包括厨房、浴室、厕所等,交通部分包括走廊、楼梯等。住宅设计中,除合理确定及安排各部分面积外,应尽量扩大居住面积在住宅总建筑面积中所中的比重。

二 住宅建筑面积设计标准

1.小康住宅面积设计标准。按照建设部提出的小康住宅新要求,并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小康住宅的设计必须是多层次的,即将面积标准分成三级一级为理想目标,要求人均居住面积12m2。

2.建筑面积设计。 住宅建筑面积,要根据使用要求和节约用地的原则确定。从当前我国各地现有状况及小康标准要求来看,平均每户建筑面积在南方地区为100~120 m2,在华北地区为80~100 m2,在北方寒冷地区为70~80 m2为宜。

三 住宅的设计原则

“适用”就是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经营,适合不同地区、民族的生活习惯需要。包括房间面积大小、院落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以及采光、通光、防寒、隔热,卫生等设施是否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经济”就是住宅建设因地制宜:在就地取材基础止因材设计。要合理布置平面,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节约建筑材料,降低住宅造价,节约用地。“安全”是指住宅坚固耐久,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震性和稳定性,满足防火规范要求,以保证住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美观”是在适用、经济的原则下,在就地取材的条件下,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形式。

四 工程实例分析

1.工程概况。某小区总建筑面积为12.3万m2,总规则建筑面积为147.6 m2。向东设7m小区路临近小区公共汽车总站。向南近30m临近六期一区,该工程已建成多年。向西设10m小区路近六期五区,该工程正在建设中。向北区设7m小区近小学。六期四区高层住宅地段平整,用地形象为长条形建筑物,地上5栋32层商住楼,地下一层停车场及设备用房,战时人防使用。首层部分为住宅从常入口,其余部分均为公共配套设备用房及商铺,层以上为A、B栋C、D、E栋二组连体商住楼组成。

2.设计理念。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近几年城市发展和住宅理念的变化,在自身的资源,经济,政策的有利情况下经反复地研究与比较,对新用地规划进行了环境、空间、文化、效益四项原则进行设计。①环境设计要有创新,寻求人与自然共生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与资源有效地共享。环境因新的建筑出现而得到改善与创新。②空间设计是构成建筑的核心,建筑布局也就是空间布局。建筑形体乃是建筑空间组合的结果,要把单纯的平面设计转化为卒问序列组合,问组合才能有效。③文化设计在建筑中体现的是工程科技与造型艺术的结合,单纯讲建筑“美观”“风格”尚概括不了建筑应有的文化特质,要与时代性、民族性及地区历史文化技术传统相连。④效益设计是建筑创新的结果,好的效率与效益往往需要建筑师在消费者中注重使用效益。回顾六期四区高层住宅楼整项设计及施工,正因为有了以上4要素的发挥,整个工程项目尚未完成,就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大部分单元都已认购,为开发商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3.建筑平面设计。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意识,将平面布置的艺术性和使用合理性地完美结合,在考虑各空间的同时也考虑相互间的空间联系,平面设计方正,尽量减少斜角,转角空间,客厅、餐厅、卧室、相互独立,可不干扰。单元设计每栋设三房一厅、二房一厅、一房一厅等平面组合。户型面积从40~120 m2左右,符合社会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空间分布合理,动静空间即分开又能有机融合,每个房间都能做到自然通风采光,采用节能灯具。户内交通面积小,每户客厅均带有一个观景阳台,客厅设有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将户外大自然尽收眼底,卧室采用飘窗台部分采用转角飘窗。大单元厨房部分附设服务阳台,在阳台中考虑洗衣机位置及晾衣设施,使居室环境更为洁净和舒适。

4.交通组织设计。标准层平面根据地块地形特征,做到人车分流,朝南商铺设计了宽敞舒适的临街骑楼,将各种商业人流引入室内。北面为商住楼入口,地下停车场两个出口分别设于西北端及东北端。为符合消防要求在首层平面中,设置4.5m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贯穿与规划路连接,用地四周均为道路所围合,自然地形成环形车道。水平交通,住宅每栋经大堂可进入各层,每栋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电梯,另设一部剪刀式疏散楼梯。梯间能直接采光通风,每栋有两个安全疏散口。

5.立面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的总体构思,力求外观造型新颖线条简洁大方。主题颜色主要以白色为主,灵活地加入橙色和黄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因主体建筑的体量比较大及比较零乱,为做到统一,利用阳台、玻璃窗饰线条、空调位置等重复韵律,山墙细部处理,使整体尺度、比例、色彩协调统一,令建筑更有线条美及体态美。

篇5

关键词: 住宅结构; 高层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 住宅结构的设计

1、 高层住宅平面结构的设计

高层住宅的平面结构设计必须要考虑受力和传力问题,结尽量简单、 规则, 以实现受力均匀, 减轻震灾的影响。a.为保证平面有足够的刚度,平面的长度不能过大,而楼板的刚度必须保证, 以在平面凹入后, 楼板的配筋得以加强。同时为了应对楼板削弱后产生的过大应力, 在平面的端部角区和凹角部位不宜设电梯, 但从功能上考虑建筑的布置, 电梯可以用剪力墙筒体在上述部位进行设置。b.高层住宅的结构设置沉降缝或者伸缩缝等,可以衍生独立的结构单元。 如果这些结构单元的平面形状不规则、 刚度不对称, 那么建筑物在地震中就容易受到破坏。 所以在高层住宅的平面设计中, 应采用精细的内力分析法, 解决出现的刚度偏心的问题。c.在进行复杂高层住宅的抗震设计时, 对角部重叠部位和细腰形的平面部分, 使用加厚的楼板进行加强。

2、 高层住宅结构的竖向设计

高层住宅结构的竖向设计, 体型宜规则、 均匀, 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宜下大上小, 逐渐均匀变化, 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3、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控制参数

结构设计中控制参数直接影响建设结构的安全性。因此, 应严格按照结构规范选择合理的控制参数, 以提高结构整体的控制率。设计中的参数包括轴压比、 剪重比、 刚重比、 层间位移比、 刚度比、 周期比的处理等。其中, 轴压比的限制可以通过提高楼层墙和增大柱截面的方法调整; 层间位移角主要是限制结构的水平位移, 避免位移的过大改变, 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强墙、 构件的刚度进行调整;刚度比主要是为了限制竖向结构的不规则性, 避免结构突变形成脆弱层,当出现违反 (不满足) 规范的情况时,可以通过适当加强或削弱本层墙、柱的刚度的方法进行调整。周期比主要限制控制结构的抗扭刚度, 以减少扭转产生的不利影响,当出现不符合规范的抗扭刚度时,可以改变结构的布置进行调整。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主要是控制竖向不规则性, 以避免竖向楼层受剪承载力突变, 形成薄弱层。 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 避免结在风载或地震力的作用下整体失稳, 刚重比不满足要求, 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 但刚重比过分大, 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 宜适当减少墙、 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4、 高层住宅功用上的特点

城市建筑可以说是时代的脉搏, 亮丽的风景。特别是高层住宅的发展节约了土地, 扩大了绿化面积, 缩短了管道长度,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基础设施的投资。 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住宅的建设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如: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 地质下沉等。 所以应严格按照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进行结构设计, 保证结构的刚度和延性。

二、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高层住宅结构的现状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造成城市的住房紧张, 房价一路高升, 迫使住宅由多层向高层发展, 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 研制出了高强度的建筑材料, 完善了抗震结构体系, 创立了新的设计理论, 尤其是计算机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为高层建筑的安全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2、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质量的好坏,尤其是住宅建筑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结构的设计对于建筑的安全、 经济来说至关重要。但在结构设计中还存在着一系列概念、 方法上的差错, 这些差错有的是没有理解设计方法;有的是设计人员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套用别人的设计结果; 有的则是没能建立正确的设计结果的验证体系。所以为保证建筑的质量, 必须加强设计人员管理和提升设计结果的验收标准。

三、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及抗震结构优化的措施

1、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结构设计的优化通过将有限分析技术和优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结构尺寸和形状的控制。但在具体的应用中仍存在着结构优化与理论不一致的问题,原因主要有:目前高层住宅建筑没有明确规定要使用优化设计;建筑的设计和管理体制使设计人员缺乏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动力; 传统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无法实现离散变量优化, 因为建筑尺寸的大小、 型钢的型号变化都不是有规律的, 不合理的分析反而会使工程的计算量急剧增加。

2、 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的理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出现, “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绿色建筑” 是人类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 享受高效、 舒适生活空间的有效途径, 还可以实现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它是在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建造的建筑, 所以又称为生态建筑、 节能环保建筑。经过结构设计的优化, 建筑结构降低了对钢筋、 混凝土等资源的使用量。 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3、 高层住宅抗震结构设计的原则

合理的结构形式对于增强高层住宅的抗震性有着重要作用, 因为建筑物的结构会随着地震的发生而改变。要做到建筑结构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 需要高层住宅的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类型和抗震等级选择不同的结构类型。所以在对高层住宅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 首先应综合考虑建筑的性能, 如:稳定性、 承载能力、延性、 刚性,对于结构比较薄弱的部位应加强抗震措施。 同时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设多重防线, 从而使高层住宅形成完整的抗震体系, 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

4、 高层住宅的抗震结构中应重视体型的规则性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应重视的规则主要有: 建筑主体的抗侧力应沿着竖向结构均匀变化,强震区的高层住宅对于这种结构抗震规则要严格执行, 以避免薄弱层的破坏影响整个结构;两个主轴在抗侧力结构中的方向变形特性与刚性应比较相, 这样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就会比较匀称, 从而使住宅结构具有好的抗震性能及抗风能力; 在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平面中同一主轴方向的抗侧力的刚度应均匀, 这能很好地增强高层住宅的抗震延性, 相反如果刚度不均匀会造成应力的集中, 从而破坏整体的结构。

5、 高层住宅抗震结构设计优化的策略

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是最重要的内容, 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案合理与否, 关系着结构的经济和安全性能。抗震结体系作为高层住宅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 在设计中应根据住宅的规模及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整个抗震体系的抗震能力, 还能保证住宅设计的安全性及经济性。

结语

高层住宅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建设要求既安全环保又效益显著。这样住宅结构的设计不仅要缩短设计周期, 充分利用建筑材料的性能, 还应把握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住宅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 加强结构的抗震性能, 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减轻城市发展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石建, 武大远. 浅谈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几个问题[J]. 林业科技情报,2007,03:51+53.

[2]林武, 庞维钊. 住宅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 建材与装饰( 下旬刊),2008,04:35-36.

篇6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单体;住宅功能;空间;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

1.1 住宅建筑主题的确定

首先是以人为本、 综合考虑。住宅建筑的最终服务目标是人,所以,设计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该方便人群的使用,在自己鲜明主题的思路下,充分发挥设计思路,寻找主题特点和元素,从总体、平面、立面、设备、综合管线、景观等多角度综合因素考虑,避免只注重片面因素所产生的缺陷。应该考虑随着新技术所产生的先进功能,如监控系统、电子商务服务系统、节能节水系统等在设计中应用,保持住宅建筑的相对先进性。其次满足综合技术指标。住宅建筑的经济指标,它既决定了居住建筑的建造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居住人群的舒适程度。另外注重建筑与艺术的结合。居住建筑是人活动频繁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结合制定的主题,进行艺术的创造,它不仅体现在景观设计上,还体现在单体和群体上。将单体、群体和景观环境完美结合,保持独特的韵律和文化品质,以特有的艺术主题和符号装点建筑,整齐而不呆板,赋有韵律;变化而不凌乱,展现均衡。做到建筑、艺术、文化、景观的完美结合。

1.2 住宅建筑外观的打造

住宅建筑,往往是以群体的方式出现。赋有生命力的住宅建筑,应该从总体大局出发,考虑外观设计与周围建筑环境想协调,彼此协调且能容人周边的环境,避免只考虑自身的立面效果,忽略周围环境的因素;群体住宅小区的设计应当注意色彩与小区主题的协调一致,平面、立面布局赋有变化,在满足通风、采光要求的前提下,错落有致,相得益彰。从单体效果上,应该注重和谐,在造型上、色彩上、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努力挖掘主题的元素符号,突出造型、色彩、材质的特点,丰富住宅建筑的主题表现力,体现出人文、文化的特色。对色彩加以提炼,表现色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塑造建筑风格。今天的居住建筑已经不仅仅限于居住,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因素与建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所以,挖掘文化元素也是十分重要的,将城市历史、文化、民俗融于居住建筑的设计中,可以极大的丰富居住建筑的内涵,提升居住建筑的文化层次。

1.3 住宅建筑合理、实用的功能

质量完善美好的内在生活环境,包括符合美学尺度的建筑空间,便捷的生活系统,安全的居住环境,完备周到的服务设施,需要从很多细节设计人手才能打造一个好的住宅。

1.3.1平面方案的合理分区

客厅:在现在居住建筑中,客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尽量减少交通面积和交通走道,提高平面系数,注意学习、会客、进餐、家庭休闲娱乐的功能需要,留足开间、进深的尺度空间,满足家庭不同成员的需求。

卧室:根据现代家具的尺寸合理布置,考虑有最佳的采光、通风朝向。

厨房: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和操作流程方便,注意上下水、热水、天然气管线综合,在设计中了解的表、阀布置位置,满足防火、防暴防护要求。

卫生间: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卫生间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住宅的主要给排水系统、 热水系统等都集中在卫生间中,而且装修要求也较高,所以,在设计卫生间时,要注重卫生间空间尺度的合理性,无论装不装浴缸,都应该考虑其位置布置的可能性,给以后改造流足余地,空间应该有足够的舒适性。

公共区域:在住宅建筑中还应该适当考虑家庭成员公共空间,方便家庭成员个好的发展如:绿化、宠物饲养等方面的爱好。

1.3.2平面方案的质量功能

采光:不同地区应该按所在气候分区,满足日照要求,其住宅平面布置间距一定要通过计算,避免无直接采光住宅的户型,在北方寒冷和严寒地区犹为重要。还应该避免光污染和楼房间视线干扰的产生。

通风: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的住宅户型,在不能满足直接通风的住宅户型中,应该考虑侧向通风,防止局部死角造成的通风不畅,或在局部之中造成有害气体的集中排放。卫生间应尽量考虑自然通风,并按规范设计通风道。

1.3.3平面方案的设备功能

完善的住宅设计必须有好的设备配套。包括给排水、采暖、供电、电视、电话、网络、门禁等设施。其中弱电智能住宅建筑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将居住、休息、交通管理、通讯、文化、公共服务等复杂的要求结合起来,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把各种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进行设计,比如实现物业管理自动化、水电抄表收费的主动化、放火防盗和应急服务的自动化、门禁、电梯、路灯的管理自动化,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质。

1.3.4公共设备系统

在总体因素上,要有完善的公共设施系统如变电所、水泵加压房、交换站 、 消防控制室、燃气调压站等,还应该考虑数据交换站、保安监控室的合理位置布置,在现在的住宅建筑中物业服务会所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为住户装修预留足够的空间余地,以便住户的更新改造和个性的发挥,在设计荷载、结构形式、建筑材料的使用上综合考虑。

2.高层住宅总平面上的布局优化

高层住宅的总平面规划非常重要,特别需要强调“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创造舒适的居住生活,优越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要求一个安静、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要求。高层住宅的总平面设计需要考虑住宅的日照情况,适合的楼间距及当地的风向状况,还要兼顾到城市噪声、周边环境等因素。

2.1考虑住宅的日照情况时,要让尽可能多的住户享受充足的阳光,考虑到户型单体设计的同时将大量的主要居室面向最佳的朝向。

2.2适宜的楼间距及当地的风向状况可以保证居民生活的独立性和私密性,是住户高质量生活的保证。

2.3利用当地的风向状况设计总体布局可以保证居室良好的通风,也可以避免在楼栋间出现强风道。

2.4兼顾周边环境需要考虑到旁边是否有大型的公园、湖泊等景观,或者大型娱乐场所,总体布局应以尽可能多的面向景观为宜。

3.高层住宅单体的优化设计

为了满足居住生活的舒适性,应该将家庭成员的公共空间、生活空间及卫生空间三类空间合理布置,使彼此不相互干扰,可以使得居民生活舒适更有规律,更健康。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功能空间尺度:需要一个合理的开间尺寸,且和层高相匹配。例如,客厅过大层高只有3米会失去家的温馨感觉,过于压抑;房间长宽比大于2的,狭长而不好布置家居。

3.2功能空间私密性:每一个居民都希望有自己的隐私,所以做好空间私密性的设计。例如,进入户内设置玄关;卧室、卫生间的门尽量或不对着客厅设置。

3.3公共空间优化:住宅楼的大堂,每层的电梯厅,走道等处为居民的交流平台,应将管道线路隐藏,以示美观,并且重点装修。

3.4底层处理:在南方城市底层要架空,北方最好选用多层次入户以保证住宅楼内温度。

3.5合理选择适用的地下室场地:根据地质条件对地下室进行设计。例如,可以设计地下停车场,减少地面停车场占地面积。

4.住宅功能、空间设计优化

4.1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尺度合适的住宅空间

人体在各个空间中的活动尺度是有比例的,我国对住宅设计也有专门的设计规范,其中对住宅各个空间的面积都有明确的量化要求。在住宅平面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设计思想,注重对空间尺度的推敲与研究,将人们的生活起居习惯贯通于具体设计思维中,创造尺度合适的空间,使一套住宅具备起居、会客、学习、储藏等基本功能空间,各个空间尺度合理,使人居住其中既富于亲和力,又不显得空旷。

4.2提高住宅舒适度

住宅是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空间,人们每天在住宅中的时间约占全天时间的三分之二左右,住宅中的舒适度要求比其它场合更高。国家对节能、环保等方面也出台了新的规范和规定,在提倡节能、环保的同时,也提高了住宅的舒适度。建筑师在设计中应提倡创新使用材料、推广新材料、与新工艺结合应用(如建筑中水技术、分户采暖、太阳能技术、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等)。

4.3住宅功能空间的完善

我曾参观过日本的住宅,有的房子看来虽然小,可能只有一个卧室,但五脏俱全,功能特别完善。除了常规的卧室、客厅、厨房功能,还很注重储藏空间,卫生间的干湿分区,洗衣机位,甚至座便器还有单独的房间,座便器上有龙头,洗手水回收冲厕所,这样不但解决了空间小安放两件套的问题,也十分节水。然而我们国家好多住宅都没能做到这样精细舒适的功能安排,只有豪华的酒店或者大户型才能考虑卫生间的细化设计、储藏空间,这是不能满足今日人们的居住要求的。建筑师应该多开动脑筋,小空间能够灵活设计,解决一切功能;大空间应该充分利用,功能完善的同时分出空间层次,任何一套住宅都应该考虑居住者的需求,不能因为户型小、而省去对功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陈荣华,住宅建筑设计及使用中的节能[J]. 安徽建筑,2000,(6).

篇7

关 键 词: 小高层住宅建筑 结构形式 抗震性 剪力墙

中图分类号:TU24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t present, each big and medium-sized city and small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gradually universal, to ensure that the small high-rise residential can meet the residents need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structure type selection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structure, seismic resistance and shear wall structure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preliminary inquiry.

Key words:Small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tructure form; Earthquake resistance; Shear wall.

引言

近年,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逐步推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住房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但相对于城市土地资源而言,总体上以“人多地少”的特点,这就需要居民住宅从“空中”进行发展,小高层住宅建筑应运而生。

通常所说的小高层乃指建筑层数在7―12层的集合性住宅建筑。因小高层的建筑容积率高于多层建筑,让城市的土地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加之开放商的投资得到降低使得小高层住宅建筑成为了现代城市美丽的风景线;其钢筋混泥土结构和梁板结构方面的优势让小高层建筑的户型设计选择具有了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对小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体系进行研究便具有了现实意义。

1小高层住宅建筑结构形式

1.1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由横梁和柱通过节点连进行连接而组成的结构体系。在框架结构体系中,其梁和柱不但能承受垂直方向的荷载、也能承受水平方向的荷载。小高层建筑结构中,随着建筑层数和建筑总高度的不断增加,横向水平侧力对结构构件的影响也随之增大。在框架结构内,梁需要承受来自剪力和弯矩的内力,柱则主要需要承受来自轴力和弯矩的内力,对剪力的承受较小。故在建筑平面内能够形成较大的空间位置,在进行立体设计时,以轻质隔墙就能减轻结构的自重,这就为住宅的结构空间扩大提供基础,为居民选择户型提供了较多方便。

1.2框剪结构

上述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其成为了城市小高层住宅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但这只是相对于抗震防高烈度较低的地区而言。若在抗震防高烈度较高的地区仍旧以单纯的框架结构来进行设计,则较不实际。因为在抗震建筑的设计要求直接导致柱的横截面尺寸过大,那么,建筑的美观和使用效率将直接受到影响,而且,此时的框架结构设计、建设也会增大经济投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框剪结构就是其中较好办法,因其能降低柱的受力负担和柱截面,加之结构侧移也能得到较好改善而成为于抗震防高烈度地区的首选结构设计。

在框剪结构体系中,因其布置了数量合适的框架柱而使得其平面布置具有了高度的灵活性;加之框剪结构的剪力墙让建筑结构具有了满足必要需求的刚度设计,这让框剪结构在不同的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在小区小高层住宅建筑结构体系中,以钢筋混凝土而做成的核心筒来做成电梯间用以承受水平荷载上的大部分力,那么,竖向上的垂直荷载则由柱而承担,整体建筑的平面布置就具有了较大的灵活性,在强度和刚度上又符合施工需求,故在地震频繁地区,小高层建筑多以框剪结构为主。但框剪结构也因内凸的框架柱而使户型的美观和实际使用率受到影响。

1.3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是指建筑结构内、外以实体钢筋混凝土而构成的建筑结构体系,在剪力墙结构中,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垂直和水平)皆由剪力墙而承受,同时,实体钢筋混凝土而铸成的墙体和刚性楼盖构成的楼面让剪力墙结构的平面内形成较大的抗侧刚度,对水平侧力具有较好的抵抗性。虽然剪力墙结构在承受荷载方面有其独特的一面,但由于其将建筑划分为了不同的多个空间,那么,建筑的平面布置就显得有些死板而不够灵活。而且,剪力强结构墙体由钢筋混凝土而铸成,其造价相对其他建筑结构而言就高出许多,故在较高抗震烈度地区的住宅建筑中使用较多。但与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相比,由于剪力墙结构能根据建筑平面的布局而对钢筋混凝土墙体进行灵活设置,因此,其户型的美观和空间的实际使用率就能得到较好的改善。

以上就小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不同形式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首先还是得从安全性上进行考虑,然后兼顾美观和空间的实际使用率,因此,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就不可或缺。

2各种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2.1结构抗震性

住宅建筑需要在保障其安全性的同时注重美观和空间实际使用率。在遭遇强烈地震的过程中,建筑物遭到破坏在所难免,而且对破坏机理的分析也不太现实,因此,只有提高建筑的抗震性来避免地震等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外力破坏。而建筑的外形又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抗震性,特别是高烈度地区。因此,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就必须考虑建筑的外形设计,从平面设计和立面布置等方面的设计来削弱来自外在力量的破坏。

2.2框架结构抗震性

框架结构多在高层中适用,而且以建筑总高度小于30.0M的建筑框架为主。在抗震烈度为8度的地区,通过SATWE程序建模计算发现,框架结构在遭遇地震水平荷载作用时,其结构只有抗水平侧力的框架柱,内凸度也让框架柱而影响户型的美观度和可用率。在利用框架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对平面利用和立面造型的过渡追求而造成了单跨框架现象的发生,影响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此外,框架结构的梁柱截面都小,抗侧力方面也较弱,故在高层建筑中通常不以框架结构进行设计。

2.3框剪结构抗震性

框剪结构相对于框架结构而言,去抗侧力性能就略高一筹,而且其水平位移和层间侧移相对较小,目前在小高层建筑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框剪结构体系中,核心筒承受了水平荷载,框架柱承受了垂直荷载。和框架结构相比,轴压比限值得到了一定的空间。但框剪结构的横截尺寸没有得到改善,在户型美观和使用率上也未得到好转。

2.4剪力墙结构抗震

框剪结构因其能在平面布置中进行剪力墙设计,同时按使用要求来进行结构洞的设计,让自重得到减轻、造价也相应的得到降低,目前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力和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相比刚度较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侧移小,抗震性较好,也能是建筑结构的户型美观和空间使用率得到较好的改善。

三种结构的抗震性能各具特点,但以剪力墙的抗震性较佳,在实际的设计建设中,剪力墙还需要注意布置原则。

3剪力墙结构布置原则

剪力墙结构自身的优点和抗震性让其在小高层和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扩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师需要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来进行科学设计,从而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户型的美观和空间使用率。

3.1周期宜相近原则

剪力墙结构系统中,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都由剪力墙来承受,故设计中要以建筑物的主要轴线以双向的方式来进行布置。尤其是在高烈地区,单向强的结构布置应尽量避免,要以两个方向的抗侧刚度相接近,从而提高其抗震性。

3.2免拉通对直原则

在剪力墙结构系统中,结构洞设计让建筑设计要求趋于灵活化,但为提升器抗震性,应避免拉通对直,即建筑结构设计中避免错洞剪力墙和叠合错洞墙。

3.3开设洞口原则

在较长的剪力墙中,为使每个配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设计中,可将长墙分为多个不同的墙段,在每个墙段之间用弱梁进行连接;每个分段后的墙段在高度方面要和恒面高度比大于2,在较长的剪力墙中,因受弯而产生的裂缝自然变小,配筋的作用得到发挥。

3.4设翼缘原则

在高层建筑中往往出现短肢剪力墙,但需要注意不能将剪力墙全部铸成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应该尽可能的设置翼缘,布置一般剪力墙来提高剪力墙对水平侧力的承受力。

3.5主梁避连梁原则

不宜将楼面主梁直接支承在剪力墙之间的连梁上。因为一方面主梁端部约束达不到要求,连梁没有抗扭刚度去抵抗平面外弯矩;另一方面对连梁本身不利,连梁本身剪切应变较大,容易出现裂缝,因此应尽量避免。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小区小高层住宅建筑结构不能以单纯的框架结构为主,因其抗震性能较低。在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是,要尽量避免框架柱内凸出使建筑空间得不到最合理的利用。从实际的建筑工程中看,在结构设计中,对建筑结构的选型和布置对整个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其抗震性,还是其户型美观和空间的可使用率都是需要考虑的必要因素。只有充分分析以上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要求而进行考察,再结合户型特点和剪力墙的布置原则进行考虑,方能做到安全、美观和经济的效果。

4结束语

基于对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各种结构体系特点进行的分析,各种结构类型相对均有优点和缺点,相关结构设计人员应综合考虑待建结构的使用功能要求、建筑物所处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以及场地地质条件、造价要求等,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和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张丽:小区小高层住宅建筑结构选型分析与研究[J],科技传播,2010年07期。

[2]、张旭峰 :中高层密肋复合墙―剪力墙混合结构协同工作性能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3]、秦力:中高层住宅结构体系优化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3年。

篇8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要求,间隔多样化、户型多样化、良好的绿化环境、和谐的社区氛围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如何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居住环境,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布局合理、间隔优良、卫生环境好、即有舒适户内空间、又有雅致的室外园林绿化、交往空间,这是摆在建筑师面前一个崭新的话题。高层住宅首先是一种特殊的居住建筑,与低层住宅、别墅等具有许多共性,同时,高层住宅又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其是高层建筑的一个分支,是高层建筑成熟的材料技术、设备技术、结构技术等运用到住宅建筑后的产物。

2、住宅建筑设计的组成

室的大小应考虑:人体的尺度、家具布置及必要的活动空间三个因素。

任何住宅从平面上都可分为:居住部分、辅助部分及交通部分。

3、高层住宅组合方式

3.1短廊式

(1)独立短廊式,短廊式的特征是每层围绕电梯、短廊式住宅四个方向都可开窗、通风条件、采光好。

(2)组合短廊式,这种住宅是由短廊式住宅拼连而成。根据规划要求,组合短廊式高层住宅的建筑体形可分为条式、板式或睹式。

3.2 长廊式

(1)内廊式,长廊式住宅以走廊联系各住户。所以长廊联系的户数可较多,所以电梯的利用率高。内廊式的住户是布置在走廊的两侧,建筑进深大,有利于节约用地,但采光、通风差,相互干扰大。

(2)外廊式,外廊式住宅的住户仅布置在走廊的一例,采光、通风条件好,但建筑的进深小,对节约用地非常不利。

3.3 跃廊式

跃廊式住宅是将组合短廊式住宅每隔三、四层用长廊连通。电梯通达各走廊层,以走廊层经各单元的楼梯再通到各住户。跃廊式住宅兼有短廊式住宅紧凑、相互干扰小与长廊式住宅电梯运行效率高的优点。在电梯投资较大,而每户平均建筑面积较小的条件下,因此,跃廊式住宅是比较经济的。

3.4 跃层式

跃层式住宅的特点是一户占有两层或三层的房间,内部以小楼梯作层间联系。跃层式高层住宅每隔一层或二层设长走廊作为通道,走廊可为内廊或外廊。

4、住宅建筑面积设计标准

4.1 小康住宅面积设计标准

按照建设部提出的小康住宅新要求,并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街的实际情况,小康住宅的设计必须是多层次的。

4.2 建筑面积设计

住宅建筑面积,要根据使用要求和节约用地的原则确定。

5、住宅的设计原则

“适用”就是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经营,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需要。 “经济’就是住宅建设在因地制宣:就地取材的基础上因材设计。 “安全”是指住宅坚固耐久,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震性和稳定性,满足防火规范要求,以保证住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美观”是在适用、经济的原则下,在就地取材的条件下,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形式。力求简洁大方,适当注意住宅室内外装饰和粉刷。

6、工程实例分析

6.1 工程概况

某小区总建筑面积为12.3万m2,总规划建筑面积为147.6m2。向东设7m小区路临近小区公共汽车总站。向南近30m临近六期一区,该工程己建成多年。向西设l0m小区路近六期五区,该工程正在建设中。向北区设7m小区近小区小学。

6.2 设计理念

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近几年城市发展和住宅理念的变化,在自身的资源,经济,政策的有利情况下经反复地研究与比较,对新的用地规划进行了环境、空间、文化、效益四项原则进行设计。①环境设计要有创新,寻求人与自然共生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与会资源有效地共享。②空间设计是构成建筑的核心,建筑布局也就是空间布局。③文化设计在建筑中体现的是工程科技与造型艺术的结合,单纯讲建筑“美观 风格”尚概括不了建筑应有的文化特质,要与时代性、民族性及地区历史文化技术传统相连。④ 效益设计是建筑创新的结果,好的效率与效益往往需要建筑师在消费者中注重使用效益,在管理部门中注重社会效益,在投资者中注重经济效益。

6.3 建筑平面设计

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意识,将平面布置的艺术性和使用合理性地完美结合。单元设计每栋设三房一厅、二房一厅、一房一厅等平面组合。户型面积从40—120m2 左右,符合社会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空间分布合理,动静空间即分开又能有机融合,每个房间都能做到自然通风采光,采用节能灯具,利用人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益 户内交通面积小,每户客厅均带有个观景阳台,客厅设有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将户外大自然尽收眼底,卧室采用飘窗台部分采用转角飘窗。大单元厨房部分附设服务阳台,在阳台中考虑洗衣机位置及晾衣设旌,使居室环境更为洁净和舒适。特别是空调位置,经精心布置即方便安装又不影响建筑立面效果。

6.4 交通组织设计

标准层平面根据地块地形特征,做到人车分流,朝南商铺设计了宽敞舒适的临街骑楼,将各种商业人流引入室内。北面为商住楼入口,地下停车场两个出入口分别设于西北端及东北端。为符合消防要求在首层平面中,设置4.5m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贯穿与规划路连接,用地四周均为道路所围合,自然地形成环形车道。水平交通,住宅每栋经大堂可进入各层,每栋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电梯,另设一部剪刀式疏散楼梯。梯间能直接采光通风,每栋有两个安全疏散口。

6.5 立面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的总体构思,力求外观造型新颖线条简洁大方。主题颜色主要以白色为主,灵活地加入橙色和黄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外墙颜色和谐。因主体建筑的体量比较大及比较零乱,为做到统一,利用阳台、玻璃窗饰线条、空调位置等重复韵律,山墙细部处理,使整体尺度、比例、色彩协调统一,令建筑更有线条美及体态美。

篇9

1工程概况

某小区总建筑面积为10.3万m2,总规划建筑面积为140.6m2.向东设7m小区路临近小区公共汽车总站。向南近30m临近六期一区,该工程己建成多年。向西设10m小区路近六期五区,该工程正在建设中。向北区设7m小区近小区小学。六期四区高层住宅地段平整,用地形象为长条形建筑物,地上5栋16层商住楼,地下二层停车场及设备用房,战时人防使用。首层部分为住宅大堂入口,其余部分均为公共配套设备用房及商铺,二层以上为A、B栋C、D、E栋二组连体商住楼组成。

2设计理念

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近几年城市发展和住宅理念的变化,在自身的资源,经济,政策的有利情况下经反复地研究与比较,对新的用地规划进行了环境、空间、文化、效益四项原则进行设计。①环境设计要有创新,寻求人与自然共生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与社会资源有效地共享。环境因新的建筑出现而得到改善与创新。②空间设计是构成建筑的核心,建筑布局也就是空间布局。建筑形体乃是建筑空间组合的结果,要把单纯的平面设计转化为空间的序列组合,空间组合才能有效。③文化设计在建筑中体现的是工程科技与造型艺术的结合,单纯讲建筑“美观”“风格”尚概括不了建筑应有的文化特质,要与时代性、民族性及地区历史文化技术传统相连。④效益设计是建筑创新的结果,好的效率与效益往往需要建筑师在消费者中注重使用效益,在管理部门中注重社会效益,在投资者中注重经济效益。回顾六期四区高层住宅楼整项设计及施工,正因为有了以上4要素的发挥,整个工程项目尚未完成,就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大部分单元都已认购,为开发商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3住宅建筑类型的选择

住宅建筑造型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住宅建筑造型可以满足居民的多种需求,方便生活,美化城市景观,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因而必须予以重视。合理地选择住宅的类型一般应考虑:

(1)满足户室比的要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应满足不同人口组成的家庭对住宅的需要,也就是要满足户室比的要求。户室比的确定,在新建住宅小区主要应参照当地的人口结构,在改建区要考虑改建区拆迁户人口的组成。总之,确定户室比前要做好市场需求方面的调查研究,以使小区住宅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不同人口组成的家庭的需要。

(2)住宅层数。住宅建筑层数的确定,要综合考虑用地的经济、建筑造价、施工条件、建筑材料的供应、市政工程设施、居民生活水平、居住方便的程度等因素。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低层住宅一般比多层住宅造价经济,而多层住宅又比高层住宅经济,但低层住宅占地面积大,较适宜规模较小的城市或用于较高标准住宅小区建设。对于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但6层以上,这一效果将明显下降从用地经济的角度,提高层数能节约用地,从节约用地的观点来看,高层住宅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途径之一。

(3)住宅标准。住宅的面积指标和设计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百姓住宅建设的新需求,住宅建筑宜采用多种户型和多种面积标准,以一般面积标准为主,并应利于住宅商品化。

(4)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自然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居民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因而住宅的类型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住宅造型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住宅小区所在城市的特点及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

(5)结合地形利于节约用地。一般说来,住宅进深加大,外墙相应缩短,对于采暖地区外墙需要加厚的情况下经济效果更好。住宅进深在1lm以下时,每增加lm,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lO00m2左右,但在1lm以上时,效果相应减少。住宅长度在30—60m时,每增加lOm,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700~lO00m2左右,在60m以上时效果不显著。此外,住宅类型选择要善于结合地形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比如对坡地的处理可以结合地形对建筑进行错层、跌落、掉层、分层入口、错造等局部处理。

4建筑平面设计

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意识,将平面布置的艺术性和使用合理性地完美结合,在考虑各空间的同时也考虑相互间的空间联系,平面设计方正,尽量减少斜向,转角空问,客厅、餐厅、卧室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单元设计每栋设三房一厅、二房一厅、一房一厅等平面组合。户型面积从40~120m2左右,符合社会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空间分布合理,动静空间即分开又能有机融合,每个房间都能做到自然通风采光,采用节能灯具,利用人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益。户内交通面积小,每户客厅均带有一个观景阳台,客厅设有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将户外大自然尽收眼底,卧室采用飘窗台部分采用转角飘窗。大单元厨房部分附设服务阳台,在阳台中考虑洗衣机位置及晾衣设施,使居室环境更为洁净和舒适。餐厅与客厅连接,在细部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种电器如:空调、冰箱、微波炉、热水器、电视机等位置。特别是空调位置,经精心布置即方便安装又不影响建筑立面效果。(见图1)

5交通组织设计

根据地块地形特征,做到人车分流,朝南商铺设计了宽敞舒适的临街骑楼,将各种商业人流引入室内。北面为商住楼入口,地下停车场两个出入口分别设于西北端及东北端。为符合消防要求在首层平面中,设置4.5m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贯穿与规划路连接,用地四周均为道路所围合,自然地形成环形车道。水平交通,住宅每栋经大堂可进入各层,每栋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电梯,另设一部剪刀式疏散楼梯。梯间能直接采光通风,每栋有两个安全疏散口。

6立面造型设计

建筑造形的总体构思,力求外观造型新颖线条简洁大方。主体颜色主要以白色为主,灵活地加入橙色和黄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外墙颜色和谐。因主体建筑的体量比较大及比较零乱,为做到统一,利用阳台、玻璃窗饰线条、空调位置等重复韵律,山墙细部处理,使整体尺度、比例、色彩协调统一,令建筑更有线条美及体态美。(见图2、图3)

篇10

关键词 高层住宅;钢结构设计;结构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6-0040-02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市一住宅小区结构设计工程,该小区由9 幢二梯八户12 层钢结构住宅组成。建筑物的总高度37.35m,每幢建筑物地上部分为12层,局部有13层。地下部分为1层的地下室,高度为4.2m,作为停车场。地上部分其中1层为商铺,高度为3.9m;层2~12则为居民住宅层,高度为3m;而局部的存在13层,为楼、电梯机房,高度为4.5m。建筑室内外的高差为0.45m。每一幢建筑物的长度为54.6m,宽度为17m。

2 结构、构件以及地下室设计

2.1 结构体系的设计

在我国,大部分的高层钢结构住宅的结构体系均是采用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这种结构体系相比于混凝土结构具有构件尺寸小、结构自重轻以及抗震性能好等特点,相比于钢框架―支撑结构具有侧移小、居住舒适度好以及耐火性能好等优点。因此本工程采用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不仅能够较好的实现本工程住宅结构的使用功能,同时在本工程的底部可以作为大型商场,地下室可作为停车场的作用。

2.2 结构平面和立面布置

在高层结构的设计中,结构的平面形式和立面布置对工程的成本影响很大,因此为了有效的做好工程成本的控制,应从结构专业和建筑专业出发综合考虑,做好结构平面和立面的合理设置,并反复进行优化。在结构平面的布置上,尽量确保柱网纵横两方向的对齐,同时保证柱与柱的间距尽量相近。核心筒布置在结构平面的中心位置,这样可以确保结构的传力简单。对于结构立面的布置,应确保剪力墙、钢柱以及支撑能够连续布置,不布置转换结构。对于结构的高宽比和核心筒的宽度应做到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本工程结构平面布置较为规则对称,立面结构刚度变化均匀,核心筒布置在结构平面的中心,因此结构的质量和刚度中心基本重合在一起。本工程在进行结构平面设计时,应特别注意结构的扭转效应,因此采取的设计措施为:在轴1~轴11处和布置一列单斜杆支撑,同时在层1对应上部斜杆支撑位置布置1道剪立墙,剪力墙的厚度为250mm,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层1核心筒的抗剪承载力,从而实现平面扭转效应的控制。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为2.19,核心筒的高宽比为4.85。

2.3 主要构件设计

1)钢管混凝土框架柱。通常情况下,在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中,应采用钢管混凝土柱作为框架柱。钢管混凝土柱中主要为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在混凝土的包裹着钢管,钢管的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的状态,因此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也使混凝土具备了塑性的特征;而内部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钢管的局部抗屈曲能力,从而有效的确保了钢材的强度;钢管还兼作为框架柱的纵向钢筋、箍筋以及混凝土模板的作用。钢骨混凝土施工较为复杂,而且尺寸较大,而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柱,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具有整体刚度较大、强度高以及稳定性强等特点。本工程所采用的钢管混凝土柱具体钢管型号和混凝土等级为:钢管的型号主要有三种,分别为350×12,350×10,350×8,钢材的强度等级为Q345B;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有三种,从高到底以次为C40、C35、C30,根据荷载和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钢管型号的混凝土强度。

2)楼面体系。本工程采用的楼板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楼盖,尺寸有两种,分别为100mm厚和120mm厚的。采用抗剪栓钉将楼板和钢梁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组合楼盖的形式。地下室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厚度为180mm,楼板和屋面梁所采用的材料为轧制H型钢,钢梁的型号有较多,有H450×180×8×12、H450×150×8×12以及HN248等。而地下室所采用的框架梁材料为钢骨混凝土,次梁采用的则为普通钢筋混凝土。

3)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在本工程中,经过结构整体计算,在层1~4楼面钢梁与核心筒交接处布置有钢骨混凝土柱。在结构的整体计算中,由于核心筒连梁的高跨比较大,这会引起连梁抗剪强度的不足,因此,根据规范的规定,应采用钢骨混凝土连梁,在连梁内设置适当的钢骨,从而提高连梁的抗剪承载力。而当在核心筒楼面处不存在钢骨混凝土连梁时,应设置钢骨混凝土暗梁,暗梁中钢骨的设计根据构造要求即可。

在剪力墙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连梁和暗梁中的钢骨会给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小这种不利影响,采用窄翼缘钢梁作为连梁和暗梁中的钢梁。窄翼缘钢梁的面积主要集中在腹板,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钢骨的抗剪能力。在本工程中,所采用的连梁钢骨的型号有两种,分别为H400×75×10×10、H300×75×10×10,而采用的暗梁钢骨的型号则为HN150。底部核心筒的周边墙厚最大,为350mm,而上部最小,则为200mm,内墙墙厚则从下到上均为200mm。

4)围护结构设计。在结构的工程造价中,围护墙的造价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因此应尽量采用较轻的墙体材料,同时减小墙体的厚度,同时填充墙的强度直接影响着维护结构的安全。在进行围护墙材料的选择时,应尽量满足容重小、强度高、隔音效果好等。经过各种可行材料的综合对比,本工程采用的内隔墙材料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而外墙和卫生局隔墙的材料则为混凝土空心砌块。

2.4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

在进行地下室的设计时,根据规范的相关要求,基础埋深、钢管柱脚埋深等各方面都有相应的构造要求,同时综合考虑地下室的工程造价和建筑的使用要求等,笔者认为在高层钢结构住宅结构适当的修建地下室不仅能够满足建筑的使用的要求,同时也能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本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根据所得地质勘察报告,可以知道本工程的场地地质条件较好。本工程如果采用浅基础的话,可以采用建筑室内地面以下2m左右的土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而如果采用深基础的话,可以采用建筑室内地面以下8m左右的土层作为持力层。本工程场地地质情况均满足浅基础和深基础的条件。经过分析,本工程在地下设一层地下室,基础则采用静压预制管桩。

3 结论

从工程实施效果表明,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塑性好、结构可靠度高以及密封性好的特点,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到高层住宅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