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4-01 20:4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爱国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爱国的文章

篇1

【关键词】中国戏曲;法国;传播;文化障碍

中图分类号:J89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30-02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它包含了文学、乐曲、舞蹈、武术和杂技。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文化走出了国门,迈向了世界文化的舞台。1735年杜哈德编撰的《中国通志》记载了法译元杂剧《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在法国传播的戏曲译本。在此之后《西厢记》《琵琶记》《汉宫秋》等作品相继传入法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戏曲在法国的传播。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戏曲在法国宣传过程中受到了很多阻碍,很多观众无法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美。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地文化中,如何让中国戏曲艺术突破文化障碍,成为很多学者思考的话题。

一、戏曲对外传播的价值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欧美等西方国家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文化中,由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得中国文化面临安全危机。在今天的中国,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占据了中国现代文化的主流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展示出来,成为了文化传播学者艰巨的任务。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对外传播是有效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戏曲中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力宣传中国戏曲相当于大力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网络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与日俱增,中国需要制作出符合中国文化的名片,并将这张名片推向世界的舞台。中国戏曲文化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担当着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载体。中国戏曲呈现出多面化,不仅蕴含了戏曲本身的特色,更蕴含了中国文化,因此,中国戏曲文化拥有独特的历史性。

二、中国戏曲在法国传播过程中的文化障碍

(一)文化的差异。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之间的差异,中国戏曲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东方的审美认为,戏曲需要有自身的特点,对于弹奏、唱功和动作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但是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戏曲的古典美,因此,他们对于中国戏曲给出了很多负面评价。比如,在法译《赵氏孤儿》这个戏曲中,法国学者认为,戏曲中很多词语累赘,语调含糊不清,不易理解,因此,对其进行了改变,将戏曲中很多词语进行删减,语调进行调整,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便于法国观众理解,但是也使戏曲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其艺术价值也降低了。伏尔泰对中国戏曲也给出了很多负面的评论,他认为,中国戏曲中的悲剧只是将很多不合理的情节堆放到一起。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中国戏曲传播过程中最大的阻碍,特别是一些偏颇的评论阻碍了戏曲的传播。

(二)语言理解障碍。语言理解障碍成为了戏曲文化传播中最大的障碍,其矛盾也非常明显。在戏曲的教授和传播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的沟通和理解,有些戏曲经过翻译后很难表达出其真正的内涵。因此,要想解决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将戏曲准确地翻译出来。伴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翻译不仅是为了转换语言,更是为了传播文化,因此,翻译工作者有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实现跨文化传播。虽然很多学者都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但是被翻译成外语的戏曲只有50多种,主要集中在戏曲、传奇和南戏等方面。这是因为,中国戏曲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传承,想要翻译成外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戏曲翻译工作者只有了解每部戏曲的精髓,遵循戏曲翻译的原则,才能使戏曲翻译工作顺利进行,才能将中国优秀的戏曲展现在国外观众面前。

(三)传播内容有待完善。中国戏曲的结构属于“一本四折”,如果只是将原著的一折进行演唱,那就把该段戏曲称之为“折子戏”。由于中国观众对于中国戏曲非常的熟悉,了解基本的构架,因此,很多表演者只是提取了其中一折戏曲进行演唱,中国观众也能了解戏曲的精髓。但是在国外演出“折子戏”,很多观众就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演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国外观众对于“折子戏”没有了解,也就很难和戏曲产生共鸣。中国戏曲表演者在传播中国戏曲的过程中,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审美,丢失了文化传播的主动性。将西方戏曲的舞台设计运用到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中,虽然能够拉进与西方观众之间的距离,但是很难将中国戏曲文化展示出来。

(四)传播媒介单一。一般情况下,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是国家政治外交活动的手段之一。由于中国戏曲的表演大多数是面向各国的首领和知名学者,这就使得传播媒介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虽然中国戏曲也会在民间表演,但是没有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导致中国戏曲失去了很多宣传的机会。作为新时代的传播工具,中国戏曲传播工作者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才能有效的缩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跨文化传播。

三、中国戏曲在法国传播的建议

(一)重视翻译工作,提高翻译技巧。在翻译工作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文学语言的翻译。翻译中国戏曲,不仅要展示出文学特色,还要展示出戏曲的精髓。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翻译者不仅要有很高的英文翻译技巧,还要具备很高的文学造诣,了解专业的戏曲知识。为了使翻译的译本能够让外国读者看懂,在翻译过程中,要借鉴西方文化大家和读者的意见。中外翻译学者相互交流,不断提升翻译水平,使中国戏曲得到很好的传播。

(二)淡化文化差异,慎重选择文本。从中国戏曲在国外传播的经验来看,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是造成中国戏曲无法融入到其他国家文化的关键因素。在国内很受欢迎的作品在国外可能不受欢迎,在国内有争议的作品在国外可能受到欢迎。中国戏曲中,有些戏曲起源于中国封建文化,其内容不被海外观众所接受,引出了很多争议。中国戏曲传播者在挑选演出戏本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中西文化的差异,本着的理念,将传播文本多样化,融入到全球文化中,展示出中国文化的精髓。

(三)重视媒体宣传,拓宽宣传渠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中国戏曲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网络媒体的力量,让全世界人们了解中国戏曲艺术。以中国戏曲为题材的作品在网上传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其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这些戏曲作品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上引起这么大反响,是由于在中国戏曲的传播过程中,非常注重观众的意见,与观众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扩大了影响力。中国戏曲传播者也进行了其他的尝试,如:通过政府渠道进行传播、与知名学府相互合作,推广中国戏曲。此外,将经典译例编辑成词典,词典中记载经典的翻译语录。将戏曲相关书目的教材发放到留学生手中,作为留学生教材,在留学生群体中宣传中国戏曲和中国传统文化。

四、结语

时代的更迭,戏曲艺术也在发生着改变,融入时代气息的艺术也逐渐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中国戏曲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中国戏曲中融入外来艺术,将推动中国戏曲走向世界文化的舞台。只要克服重重阻碍,戏曲传播必将成为文化传播中非常重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孙惠柱.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与接受之反思[J].中国文艺评论,2016(3).

[2]李峰.新时期戏曲“二度西潮”[J].艺术评论,2016(5).

[3]谷海慧.市场逻辑与文化选择――浅析中国当代戏曲“二度西潮”特征和缘起[J].艺术评论,2016(5).

[4]王征.探究中国戏曲发展历程[J].金田,2014(1).

篇2

关键词 国际市场 跨文化障碍 应对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上作用重大。从全球范围来看,经济与文化正在不断走向融合,“文化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正在迅速崛起。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参与不断扩大,许多大中型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遇到跨文化所带来的交际障碍和沟通困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文化差异中跨文化障碍有时会妨碍贸易的交流和前进。

1中国公司对外贸易活动中文化差异的表现

大熊猫在我国被认为是“国宝”,深受我国居民喜爱,我国也一直以大熊猫作为外交使者,赠送给世界许多国家。但是大熊猫在埃及、沙特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却被认为长得像猪,而猪是伊斯兰教中的禁忌物,所以与熊猫有关的商品在这些国家毫无销路。

中国亲朋好友和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邀请别人来访无需为对方确定时间,自己去探访别人无需郑重其事征得同意。在美国则不相同,美国人则没有串门的习惯。一年内遇到大节日,亲朋好友才到家里聚一聚。平时如果有事上门,首先要有时间确切的预约。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时不礼貌的行为。与美国人进行商事交往,一定要注意与他们进行预约,提前确认。

美国是一个不拘礼节的社会,在第一次见面时,美国人就可能直呼其名。但对于欧洲人来说,称呼是一件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情。在美国,大学生可以直接用名字称呼他们的教授,但是在欧洲,称呼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时必须冠以博士或者教授这样的称号。在第一次见面时,一定要注意对方的称呼,这事关第一印象。

2阻碍企业间跨文化交流的因素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古迪纳夫在《文化人类与语言》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家企业想要做好跨文化交流,首先需要对当地的语言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法国人喜欢用菜肴来表达一些言语。“萝卜已经熟了”就用来代表这件事情已经决定,无法更改。英国人则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喜欢用荷兰来表达一些语句,以及其他意译词。面对这样的语句,不能直接翻译,而必须要能明白它背后的真正含义。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同企业内部的文化价值观也不尽相同,这也将对企业间的交流产生影响。有些企业不习惯于变动供应商,有些企业也喜欢根据市场情况,经常做出变化。在交易过程中,这也会对双方产生诸多影响。

3克服对外贸易活动中文化差异障碍的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我国在对外贸易的领域内也日趋活跃,面对着一些国家在每年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而导致着的巨额损失,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要吸取前车之鉴,制定出合适自己的克服对外贸易活动中文化差异障碍的对策,明确跨文化交易较单一文化环境的挑战性,复杂性,合理地规避在国际贸易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障碍,促进中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上和谐自由融洽的发展。

(1)中国公司应该认识文化多样性,包容性的特点,正确认识并对待各文化之间差异,想要克服对外贸易活动中文化差异障碍,树立好自我的观念和心态很重要,既然在对外贸易中出现了因跨文化因素引起的问题,存在即真理,也就说明在其背后存在合理的原因及可供解决的办法。树立文化差异意识,一方面要正视文化差异现象,而这种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尽量减少运用片面的、孤立的,仅站在自我立场上去看待他国文化,要站在世界角度,了解文化具有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包容性,运用正确的眼光去理解,包容对方的文化,与其共立世界文化之林。

(2)加强国家之间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协作,消除文化壁垒,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促进国家之间文化交流与协作,消除文化差异,促进文化的融合,对国际贸易的规模,收益有巨大的影响。建立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中心与平台,在同等公平的舞台共同展现各国文化的魅力,运用多层次,多形式的方式进行文化展示与沟通,加强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人们在语言、习惯、价值观方面互相理解,提高文化认同感。只有相互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理解对方文化内涵,产生文化认同感,在面对国际贸易中跨文化障碍时,也会迎刃而解。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展开了各式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如先后与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土耳其互办了文化年,举办国际民间艺术交流展览活动,中国艺术品海外展览活动,不仅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与认识中国,也提供机会让中华文化走出去,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精髓与风土人情,博闻而强识。

(3)通过以上的文化交流,充分了解各国的文化习惯偏好,文化习惯包括语言表达习惯,风俗礼仪习惯,消费习惯。语言被称为映射文化的一面镜子,即使是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区域,国家之间语义方面也会有巨大的差异;所以面对具有高度灵活性的一门语言时,通晓它在国际贸易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雪弗兰系列中一款车使用“NOVA”品牌,而它的英文意思是“神”,但是在西班牙语中则为“距不动”的意思,此款车在使用西班牙语的国家中的销路就可想而知了。风俗礼仪习惯,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与规范,例如在与有的国家进行贸易时,就要了解其宗教的风俗礼仪,日本人多信封神道教,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西方国家多信奉基督教。消费习惯很好理解,比如在发达国家,人们生活节奏快,速食产品就很受人们欢迎;在经济相对落后,生活节奏慢的国家里贩卖速食产品就不受欢迎了。只有充分了解贸易国的文化习惯与偏好,才能迈出国际贸易的坚实一步。

(4)制订适合的贸易策略,充分了解各国的文化习惯与偏好后。要制订合适的贸易策略,包括产品的广告,包装,销售等内容,要符合对方国家的文化范围。企业在将一个产品推广至另一个国家时,制定的贸易策略,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要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产品的广告,包装,销售的方式上表现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且符合文化氛围,才有可能成功地打开市场,当完成了包括销售环节前并包括销售在内的所有环节时,同时还要注意产品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买的开心,用的放心,只有将这些点滴环节有机结合,才能跨越文化障碍。

4结论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文化对中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在从事跨文化贸易中要认识文化多样性,包容性的特点,尊重并认真对待文化的差异性,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理解文化内涵,提高文化认同感,不可孤芳自赏,狂傲自大。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共同创造和谐有利双方共赢的贸易环境;其次中国公司要提高自身实力,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聘用有能力的公司职员,帮助公司的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徐徐,朱允卫.行业维权与企业自主创新――以温州烟具产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

篇3

1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特别凭借着其快捷、迅速、自由、时尚、交易成本低下等优势,对我国传统商业运营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主要突显出以下特点:

(1)加强完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间的协作渠道,进一步扩大交易规模。特别是促进电子商务总体的快速发展上,相关的应用很快的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可,进而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起到巨大作用。

(2)群体参与度不断增长,朝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特别对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电商发展迅猛。逐渐壮大的中小企业在积累充分的电子商务经验之后,以此构建起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当前,实体经济领域的大型企业也注重对电子商业的投入。部分企业的电子商务正在向上下游供应链协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等全方位商务协同的纵深方向发展。

(3)不断提高的服务和支撑水平及完善的发展环境。不论是在电子支付建设上,还是电子认证和平台服务方面都取得很大提高和完善。通信运营商、软硬件及服务提供商等也加强对电子商务的投入,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当前,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同时,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网上网下一体化运作正成为基本模式。

虽然电子商务给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巨大的空间和便利,但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诸如与传统行业间的衔接问题、安全保障问题、诚信问题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下面就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介绍。

2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障碍中的主要问题

(1)落后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最近几年,即便我国全面加大对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投入,建设资金逐年递增,但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过分偏重于硬件建设和网络建设,而忽略了软件建设和数据建设,甚至有些企业对数据建设有心无力。以上种种,对当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起到较大的阻碍。

(2)电子商务安全保密建设相对较弱

电子商务的安全建设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电子商务作为一个开放的交易平台,为了保障交易双方之间的诚信、平等以及交往信息的安全等,需要确保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信息的保密性。而我国在电子商务的技术和信用体系建设上还不完善,交易中时常出现信誉问题。电脑黑客、病毒与各种手段的网上骗局、网上盗窃等也让人猝不及防。这些电子商务中时常发生的篡改、信息破坏、身份识别、信息泄密等问题都造成了人们对电子商务信任的降低。

特别在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问题上,各个商业银行一般都开通了自己的网上银行业务并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服务,但由于我国目前在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商用密码、通讯安全控制措施等各种技术参数方面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国家标准,各个银行在营业活动中所采用的网络平台并不统一,银行与银行之间的通讯、支付与结算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无疑增加了电子商务活动的交易风险。

(3)电子商务税务发展的滞后

随着网上经营的急剧扩增,导致传统贸易数量的缩小,而我国还没有一个相对电子商务的税务标准。作为商业发展中的一个新兴模式,相应的税务征管电子化还未建立。作为开放的网络市场,网上贸易无法有效掌控,致使出现大量的“征税盲区”,造成税收流失问题严重。怎样解决电子商务中税源监管,提高税务稽查效率是我国政府当前主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4)缓慢的物流配送管理建设

企业要想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套有效的物流管理体系作为保障。企业只有通过物质资料流入转化和流出才完成整个的生产经营活动。由此可见,物流系统在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秩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我国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却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全国性货物配送体系,电子商务公司仅仅通过其内部建立效率低,规模小,平台分散的物流平台。致使物流状况与电子商务交易所需的一整套物流服务要求无法契合。

(5)不完善的法律法规

由于电子商务快速的国际化发展,使得产品、劳务和信息全球流动。国际化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运作中存在着诸如国际民事诉讼、知识产权、签名认证、隐私权等法律风险。这就需要我国与时俱进,快速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才能使电子商务更加健康、壮大的发展起来。

3解决阻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措施

面对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只有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才能进行有效的解决。

(1)加快对信息基础设施整体建设

基础建设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要根据我国具体发展状况,采取多种融资渠道,通过增强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合理利用现有计算机资源,稳步推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相关部门也必须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着力加大资金的实际投入并进行有效地引导,继而建立起一个信息化较发达、网络反应速度快,交易成本较低的电子商务平台。

(2)完善网络安全与信用体系的建立

电子商务开展的基本保障就是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与信用体系。这些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响应,通过建立起专业的队伍来进行。只有通过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以及不断完善的法制手段,才能保证电子化交易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与不可抵赖性,从而为电子商务的从业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方便、安全、有效的网络交易环境。当前电子商务网络运营采用的安全技术包括数字签名、加密、CA 认证等。

对于我国的电子支付结算体系也需要及时的改进和完善。特别对于我国各大银行网络结算平台及其操作模式的差异而导致的电子支付与结算困难,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引导和督促相关单位建立统一而规范的标准化结算体系,促进相关银行、企业单位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良好合作,加强电子结算工具的应用,不断拓展电子支付的使用范围,提高网络商业活动的结算水平,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3)建立起完善的电子商务税收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国情以及电子商务的具体发展状况,建立起健全的新税收征管模式。比如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商贸交易税务登记和申报制度,规范使用电子商务交易发票,建立齐全的税务稽查系统。还要有效吸收世界发达国家电子商务征管经验,普及科学发展观和税收观。

(4)加快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系统的建设

电子商务企业在物流配送建设上,要主动、有效的整合物流资源,通过建立起与物流企业密切合作的相关机制和技术支持,实现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无缝联接,继而全面提高电子商务产品的销售服务范围。同样,物流企业也应积极响应电子商务的需求,合理有效的引进和使用现代化物流技术和装备,契合电子商务发展中信息化水平和物流配送体系的需求。

篇4

论文摘要:英语阅读中的理解障碍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它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跨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误解和交流障碍。分析了与语言相关的文化障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这些障碍的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的准确性。

l 与语言相关的文化障碍

在英语阅读中,文化障碍和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承载着语言信息,还承载着文化信息。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 。因此,“Langl~e reflects the feature ofnation.It containsnot only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background ofthis nation,but alsothe view oflife,the way oflife and the way ofthought ofthis na—fion这种障碍可以在一种语言系统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如词汇、句子(包括谚语和俚语)和篇章(包括风格和修辞)。

1.1 词汇障碍

此外,许多英语词能在汉语里找到对应词而它们的文化内涵却不同。我们应该考虑以下 3个方面:对应词的数量、对应词的意义域以及对应词的文化关联。首先,英语和汉语对应词的数量并不总是相同的。例如,单词“cousin在汉语中可有不同的意指,表妹的一个完整的理解可以是一个比我小的妹妹,也可以是我妈妈的(外 )侄女。其次英语的一个词在汉语中有一个对应的词,但是两个词的意义外延并不完全一样,英语词汇的意义外延可能比汉语词汇的更大。比如,英语的“morning'’一词指的是 24小时制中从零点到中午 12点之间的时间段,但汉语的早晨则指的是黎明到正午之间的时间段。另一种情况是英语词汇的意义比汉语词汇的意义外延狭窄。例如在英语文化里,“famdv”通常指包括有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家,不想要孩子的夫妇也可称之家。然而在汉语里,家庭则指的是包括祖父母 ,父母及孩子三代人的家 ,有时甚至指有四代人之家。再次,英语单词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对应词 ,但是两种文化赋予每一个词不同的文化关联。“the red color”在英语文化里,红色代表危险,但在汉语文化里,红色代表幸福、好运和权威。在英语文化里 ,13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相反在汉语文化里,13却是幸运数,而 4才是不吉利的数字 ,因为与汉语中的“死”字谐音(死意为 death)。 "

跨文化障碍不仅体现于词汇中,在句子中也同样存在(包括谚语和俚语)。尽管组成句子的词和词义几乎相同但他们表达的是不同的句义。这对 中国学生来说则难以理解。例如:

He is a professiona1.VS.She is a professiona1.

从语言的角度看,上面的两个句子都指一个从事某一专门职业的人 。事实上,从地域、性别、行业和社会方面考虑,第一句话意指“他是职业拳击手”,第二句话则是指“她是个”。

中国学生读到英语谚语时常常感到理解困难 ,原因在于谚语往往牵涉到很多文化内涵方面的常识。比如,

An Englishman’S homo is his castle.

AWonlan,a dogand awalnuttree,the nloi~you beatthem,the better they be.

从英语文化角度解释,第一句谚语意为每个人的家都是 自己的城堡,神圣不可侵犯。在英国古时候,哪怕是警察也不能闯进别人家里捕人。第二句话指英国古时候妇女的地位低下如同狗一样。但核桃树怎么也成了谚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呢?那是因为古英语的一种迷信:人们认为春天时猛打核桃树干,当年的核桃树就会结更多的核桃。

英语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阅读 中却成 了一道障碍下面的对话正好说明中国读者在处理英语俚语时的困难。

A:Will you reaUy como ?

B:You kill mo .

It is very hardfor Chines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is conversation,because the sentence of B is slang.It Inean8(If 1 won’come,)you kill Ine.In other words,1 will come o~m nly. 这段对话让中国学生感到难 以理解,因为 B句是一句俚语 ,意指(如果我不来 )你杀了我。也就是说,我当然(一定)会来了。

1.3 语篇障碍

英汉语篇存在很多差异。首先 ,英语语篇受思维模式影响,句子与句子 、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逻辑联系和统一性 5,如表时间关系、空间关系、比较与转折、推论和总结的句子。其次,语言形式(包括重复、同义词和排比结构的应用),连接手段(替换、省略、前指照应 )和逻辑组织个要素共同影响语篇结构,但汉语却不如此。例如 :

Many years ago,there Was an old wonlan.She did not likechildren at all,but she loved cats.She had black cats and whitcats.She had mother cats and baby cats,80 the children all cameto her house.They ca/lie to play with the cats.More and nlorecats ca/lie to the old wonlan’s house.Soon there were too manycats.The old wolnan could not feed them al1.Th en she had anidea.“The childrenlovemycats,”shethought,80 she gave eachchild a cat.Then she was happy.An d the children were happyand the cats were happy,too,because they each had a homo(Helen Fritch) "

从上文可见,英语语篇注重曲折变化,通过多种形式来组织:一是重复:wolnan,children,cats.二是照应关系she,ller—woman;they—children;they,them—cats.三是逻辑关系:but,80,then,and.相反 ,汉语一般用无连接词的排比句,靠语义连接构成语篇。

综上所述,跨文化障碍暗含语言的诸多方面。了解英语的社会文化对于理解英语语篇帮助很大。中国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知识越多,在英语阅读中越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

2 跨文化障碍形成的内因

2.1 思维模式

外语学习者很容易将自己母语的思维习惯机械地运用到外语学习中。因为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时行得通 ,有时则不然,思维模式是造成跨文化障碍的主要原因。

2.1.1 线性思维和间接思维。受英语和英语文化影响的国家倾向线性思维方式,总是很直接地表达 自己的想法因此常常以文章第一句作为主题句,然后用论据去证明英语篇章强调整个段落必须连贯,主题句常放在段落开头,此外,篇章表达前后必须一致,井然有序,富有逻辑性。相反,中国人倾向迂回思维方式,与螺旋式思维相近,人们习惯先描述外部情况,最后给出主题。思维模式不同影响篇章结构的差异。

2.2 价值观

从哲学的视角来看 ,有的专家认为价值观是一个公共观念问题,它包括对经济、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科学、文化以及对得失、善恶 、美丑、辩论等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共同的看法。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观念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不同的道德行为标准。

2.2.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认为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是社会 中最重要的部分,个人的利益高于集体利益。这些皆源于西方历史 ,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结果。相反,中国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珍惜完整,稳定的家庭生活,保持和谐一致 ,避免正面 冲突。英语文化中个人利益是合法的,也是自由的,他人不得侵犯。因此有很多英语词汇以 ego和 self为前缀,如 eganalysis,egocentric,ego ideal,egoism,egoist,ego psychologyserf-control, self-confidence, self-esteem, serf-made, self-re1ianee,self-respect等。

2.2.2 独立与从属。独立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点,传统和独立精神不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西方人。教育模式、社会准则、学校和家庭无不影响年轻一代对生活的态度。一般来说年轻人到了 18周岁在经济、情感方面开始自己解决问题,认为寻求父母帮助是可耻的,交友、婚姻或其他私事都自己处理,无需得到父母同意。同时,父母也不会过多地干涉子女婚姻、工作和兴趣爱好等事情。相反,在中国,老一代总是叫下一代该做这该做那,年轻人在做有些决定前还得征求父母意见。年轻一代也靠父母或亲戚的帮助获得机会 ,如找一份好的工作等。 "

3 减少阅读困难的可行途径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在英文阅读过程中,中国学生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跨文化障碍。由于读者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对文化知识的了解 以理解语篇为基础,因此,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是减少甚至消除跨文化障碍的主途径…。

3.1 不断提高英语知识水平和掌握阅读技巧

语言知识是阅读的前提,直接影响阅读效果。对中国学生来说,语言知识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他们不懂得如何应用已知信息和文章线索来把握全文,因此,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应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英语知识水平,为下一阶段打好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处阶段授予不同的阅读技巧,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应用适当。

3.2 构建和强化文化意识

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英语名著或文学著作作为阅读资料,这些著作和文章具有很高的质量。学生读的英语原著越多,越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语言教学与文化因素相结合,输送给学生相关的文化常识,如提到《圣经》时,可以介绍《圣经》相关的故事和人物,提到西方某种节日时也可触类旁通地介绍其他节日。此外,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读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地方事务、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书籍。在语言学习的每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文化现象、文化内涵,比较中英文化的差异,有意识地增强对目的语的敏感度。

3.3 借助于问题与讨论方式

问题设置可以分 3个阶段 :一是读前阶段 :问题设计有助于刺激学生回忆母语文化的相关知识和想了解不同文化的兴趣;二是读中阶段:阅读前给出一两个重要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阅读后教师提供分析性问题,激发学生去分析、整合、归纳不同的文化现象;三是读后阶段,比较中英文化 ,提出一些主观问题,在讨论 中教师引导学生再思考和讨论有关文化的问题 ,并鼓励学生用 目的语表达。

参考文献 :

[2] 胡壮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肖健壮.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7:159.

篇5

在上一个学期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在做摘抄时,在上学期我做摘抄都是选用《巴金散文》,这里面讲了很多故事,也有作者平生经历的事,也有许多作者的感受。在巴金的散文上我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巴金的很多文章写到“爱国”二字,他还多鼓励那些青年多读书,在他的许多文章中都有比喻的修辞手法,他向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他用他那生动的语言来给我们描述当时社会之黑暗,在他写到爱国诗篇时,又是那样的激情彭湃,很快就能让人听到他的心跳声,看见他的赤诚血液在流淌着,那时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我们的心紧紧的抱在了一起,我们超越了时光,仿佛我也回到了他的那个年代,在我苦闷时他的文章又激励我前进。我们甚至超过了年龄的界限,我们成了一对要好的朋友,忘年交!

我虽赶不上巴金的文笔,但我可以感受到他的精神,一种我从没见到过的精神,一种近似爱国又高于爱国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不是人人都有的,不!应该是说这样的精神是为数不多的人才拥有!那些没有真正的爱国情操的人是不配拥有这种精神的。作者是一个无神论者,他不信鬼神,不怕妖魔。但在他的文章里还是写到了妖魔鬼神,不过他是把他们暗喻成一个个社会的黑暗。这就是我们的巴金,一个看见什么就说什么的人,他还写过很多悼念他人文章。他写这样的文章时就不那么愤慨激昂了,而是那么的严肃。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悲痛的心情,这是显而易见的。

这就时我读过巴金文章后的感想,相信你们读过后一定也会有这些感想的!

篇6

但苏教版将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的最后形象定格为:头靠在黑板上,面部掩藏起来,将一个背部形象留给学生,一个挥手的姿势让学生“散学”。我觉得这样描绘韩麦尔先生的最后形象,没有把韩麦尔先生的至高无上的爱国师者形象充分地展现出来,插图的视觉效应没充分表现出来,没有达到文章运用插图的效果。

首先,苏教版将韩麦尔先生的最后形象定格为一个背部形象与课文内容有些不符,并且背部形象不能刻画出韩麦尔先生伟大的爱国形象。文中这样说道:“韩麦尔先生……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韩麦尔先生既然要用眼睛带走教室里所有东西,那他绝对不会放过最后一刻将学生装在自己的眼睛里,并且韩麦尔先生还要通过眼神和表情最后完成自己的爱国教学任务。课文最后也这样写:“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头靠着墙”可以是前额靠墙,也可以是后脑勺靠墙,但紧接着的“话也不说”,表明学生看到了他的嘴部,也就是看到了他的正面,所以这时应该是韩麦尔先生最后一刻留给学生的正面形象。从整篇文章看,韩麦尔先生从上课开始到课中一直到下课前在黑板上写“法兰西万岁”的大字,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精心策划,精心安排的,他在这最后一天的授课中既要把爱国思想传输到学生心中,又要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将爱国形象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我想韩麦尔先生设计的最后一课留给学生的形象绝不是一个背部形象,韩麦尔先生是非常理智地来完成他这一天教学的,背部形象使韩麦尔先生显得有些失礼,也使这一伟大的爱国形象显得无力。与课文中的“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一内容明显不符。

其次,从刻画人物的方法上看,一个背部形象不足以刻画出一个有理智的爱国者的高大形象,我们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一个人最简洁的办法就是写他的眼睛,一幅画更是这样,韩麦尔先生的这一最后形象应是最后一课的,这一形象应铭刻在学生脑海永远不忘,这一形象不通过正面形象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只有通过充分描绘韩麦尔先生的面部表情、眼神,来展示他丰富的思想和内心世界,描绘出他至高无上的爱国形象,苏教版所画的背部形象显然没有表现出韩麦尔先生的高大的爱国形象。

篇7

——读《木笛》有感

读了《木笛》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 ,朱丹的爱国情怀,他那辽远,深邃,让人停止呼吸的木笛声,让人潸然泪下······

雪夜来得这么突然,是在为“”的遇难同胞在啜泣。那哀伤的木笛声是谁发自内心的吹奏?是一个普通的青年——朱丹。南京的乐团招演员,朱丹在考试时,因为在12月13日不能吹奏欢乐的乐曲而和光明的前途擦肩而过了,大师在听到了朱丹如天籁般的木笛声时立刻改变了主意。

我把这首《中国心》送给朱丹.朱丹也许停止了生命的心跳但是他另一颗爱国之心一直在跳动!有一个伟人曾经说过:“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爱国!”12月13日一个让中国人永生难忘,刻骨铭心的一天,记载了中国人血的记忆!正在随风而去的记忆!中国人血的记忆!我们要把它挽留住!只有记住仇恨才会激励自己,让自己不断创新,不断地努力前进!

篇8

导语: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如果坐过,那么,第一次坐火车是什么感觉?我告诉你们我第一次坐火车的感觉:当我坐舒适快速的火车时,我万分感激和崇敬发明火车修筑铁路的人,这种发明创造多么了不起!一长串车厢在两根钢轨上飞奔,穿过平原高山,驶过大河涧,乡村连着城市,内地通向边疆,四面八方,同发展共繁荣。如果没坐过,那么你长大了一定能坐,你乘火车去上学、去工作、去旅游,去你想去的地方,你一定和我有同感。让你更惊叹更崇敬的是中国第一位自己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人,他竟然在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的地方修了铁路,他就是让中国人骄傲,令外国人佩服的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他修筑京张铁路事迹的文章《詹天佑》。

课文分析与教学思路:

1、詹天佑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开头?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主持筑成了京张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这里主要说詹天佑“杰出”和“爱国”,开头概括介绍人物的特点和贡献,使读者对他有个总的印象。

2、清政府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京张铁路的?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当时的背景?

当时,国内科学技术还不发达,帝国主义欺侮藐视中国,他们阻挠、要挟、嘲笑,詹天佑在这种情况下受命修筑京张铁路。

介绍背景,不仅写出修筑这条铁路的重要意义(沟通华北和西北),更重要的是此事关涉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3、勘测线路哪些地方表现出詹天佑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爱国精神?

从“说”、“做”和“想”三个方面写。“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做”---------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晚上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去信心。作者从以上三方面扣紧文章开头的“杰出”和“爱国”两点写,这里是具体写詹天佑工程师的“杰出”和“爱国”的。

4、开凿隧道哪些地方表现出了詹天佑的聪明才智?

为突出詹天佑的“杰出”,因此重点写了他在居庸关隧道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这些地方都能表现他的聪明才智。

5、设计线路哪些地方表现出詹天佑杰出的创造力?

此段与前段一样为突出詹天佑的“杰出”,因此重点又写了他设计“人”字形铁路,采用上坡下坡都用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的办法,解决了“坡度大”的难题。

6、为什么说这条铁路提前竣工对帝国主义者是一个有力的回击?

因为帝国主义者曾嘲笑我们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他们认为如果不求助于他们铁路就无法动工,而现实是,我们不但自己修筑成功了,而且还提前了两年,所以,对帝国主义是个有力的回击,此事也紧扣詹天佑“爱国”这一点写,这是“爱国”的结果,灭外国人的威风,长中国人的志气!

7、詹天佑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贡献?

因为詹天佑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更主要的是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8、这篇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篇9

陆游是伟大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 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 G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062-01

1 领略江山之美,培养爱国情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和美好风光的篇章,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韵味,刘白羽笔下长江三峡的雄奇, 碧野笔下天山景物的绚丽, 李健吾笔下雨中泰山的雄伟,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文本加深学生对祖国的了解,从而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可爱,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如的词《沁园春·雪》,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北国雪景图,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会词的意境,从直觉而到情感升华,就能诱发学生的真情,榜样的使他们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而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王维的《山居秋暝》这些作品虽然没有直接表达爱国主义思想,但从诗人和作者热爱祖国山河、自然风光的具体感受中,也隐隐约约地体会到所深含的爱国思想的流露,在进行这类文章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充分领略课文和古诗中表现的自然美,由此产生愉悦,并升华到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2 追慕先贤风范,激发爱国情

在语文课本中出现了许多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学习《离骚》时,向学生介绍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经历和思想,了解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和对国家“九死不悔”的忠诚;学习《出师表》一课,感受诸葛亮“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的心理,了解他“他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的意志和“匡扶汉室”的抱负,从而学习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岳阳楼记》里的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把国家忧乐放在心头,展现出心怀国家的博襟和爱国情怀,《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辛弃疾,虽年事已高,在国家民族面临异族入侵之时,依然怀有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过零丁洋》中的文天祥在国破家亡身处囚牢的境地下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感人肺腑的话语。体现出宝贵的民族气节、爱国情操和浩然正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讲授这些课文,要结合课文的背景,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激发起青年学生爱国情感,感召他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3 吟诵名言警句,强化爱国情

语文课本中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着动人的文学艺术之美,而且饱含着着深刻的爱国情感,读起来荡气回肠,激励着学生为国家民族奋发向上建功立业。诸如“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式的激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式的感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式的的雄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式的忠贞,“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式的拳拳报国之心,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不乏这样抒发爱国情的名句,如现代作家中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更是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在熟读吟诵中,加深理解,以声传情,并形成情绪记忆,在潜移默化之中,强化了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

4 体悟人情乡情,联系爱国情

在中国社会中,家——家乡——国家是直接贯通的,爱国主义是爱亲爱家爱乡之情的升华,对故乡、对亲人的爱,珍惜真挚的友情,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之一,是民族审美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它是我们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具体表现的一个方面。

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那些怀乡思亲的课文和古诗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如《诗经 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表达了戍边将士对故土对亲人的无限深情。崔颢的《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胜迹中引起了对于故乡的怀念,傍晚时候凭江而望,望故乡而不可见,乡情与辽阔的江水同其迷茫,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加深。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游子对于故乡的无限思念,思家而不得归的痛彻心扉。与乡土情怀相联系的是对于国家的爱恋,家国之思常常难以分割。通过这些怀乡思亲,珍惜友情的古诗的教学,我把学生的认识和情感统一起来,运用一系列想象和联想,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增进对家乡对亲情以至对祖国的感情。

5 开展综合活动,深化爱国情

爱国意识、爱国情感和爱国行为是从认识开始,在形成自主意识后最终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师的讲授和灌输,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巧妙运用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将爱国之情具体化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