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合同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05 11:3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水合同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节水合同管理

篇1

【关键词】儿童结核性脑膜炎;脱水治疗;评分管理

结核性脑膜(脑)炎为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结核病,是儿童结核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治疗上除抗结核等治疗外,有效的脱水治疗,即时减轻颅内高压,是儿童结脑治疗的重要手段。现就2007~2011年我科收治的91例小儿结脑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1例均为我院2009.10~2013.10年我科住院的结脑患儿,按入院时间序贯分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6个月至12岁,平均年龄4.67岁。对照组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8个月至12岁,平均年龄4.86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体征,病情上无明显差别。组内又按0~3岁、4~7岁、>8岁分为3个年龄段,便于计量。

1.2 结核诊断 2组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CT等影像学资料及脑脊液常规符合结脑的表现,再加上其他器官活动性结核表现和(或)PCR(+)者,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2]。

病例选择上,除结核病外排除其他合并症。治疗组结脑合并颅外肺结核和淋巴结核等共43例(90%),对照组40例(93%)。

1.3 治疗 住院后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选用三联或四联用药,同时予以脱水,激素,对症,支持和营养等治疗。

2 方法

成立观察和管理小组,建立一套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指征的评分体系,在脱水治疗前后进行评分,以指导即时脱水治疗和判断脱水治疗的效果。

2.1 制定小儿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指征与评分表(表1):

2.2 对照组遵医嘱定时进行脱水治疗,一般为1次/4~6小时;治疗组在颅内压增高评分>2时,即时给予脱水治疗,脱水剂剂量根据观察效果增减。并在用脱水剂后1、2、3、4小时(脱水剂一般每4~6小时应用1次)分别进行颅内压增高评分和记录尿量,以观察脱水效果和对脱水时间、剂量进行调整。

2.3 常用的脱水剂以20%甘露醇注射液为主,用量0.5~1.5g/kg,微泵100ml/小时;少量间用50%高渗葡萄糖注射液,0.5~1.0g/kg,微泵100ml/小时;及10%甘油果糖注射液, 0.5~1.0g/kg,微泵50ml/小时。

3 结果

3.1 2组应用脱水剂总量比较 从开始应用到停药,以20%甘露醇注射液计,治疗组234g/kg, 对照组310g/kg, 经t检验,P

3.2 2组应用脱水剂时间比较 从开始应用到停药,治疗组平均用药时间50.25天, 对照组55.76天, t检验,P

3.3 2组应用过程中调整比较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脱水治疗疗程大约1.5个月,这里分为2周、4周和>6周3个时段,分别表示早、中、后期,以比较不同时段脱水治疗的调整情况,比较指标为组内平均每公斤体重20%甘露醇注射液的用量(表3,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对照组基本上延续1次/4~6小时,但实行了脱水治疗系统管理组不同时段几成直线减量。

4 讨论

甘露醇等脱水剂在于临时性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组织中液体向血管内回流。正常情况下,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尤其白蛋白的浓度,每克可形成0.73kPa(5.5mmHg)的胶体渗透压,组织间液的蛋白质含量很少,胶体渗透压仅约0.67kPa(5mmHg),有效胶体渗透压约等于3.72-0.67=3.05kPa(28-5=23mmHg)。这既是对抗血浆液体毛细血管滤出的主要力量,也是促进组织间液向毛细血管回收的力量。但在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核性脑膜炎主要累及软脑膜及部分脑组织,由于炎症性充血、渗出,使病变累及组织含血量、含水量、组织胶体渗透压及有形成份均增加;同时炎症使蛛网膜颗粒分泌增加,打破了脑脊髓液平衡;炎症也导致脑室间通道不畅,终致脑水肿和脑室积水。但颅腔是一个骨性的封闭腔隙,容积有限。脑水肿和脑室积水除压迫脑组织外,可形成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时有效的脱水治疗,是抢救结脑的重要手段。

儿童脑/身体重量比大于成年人,以1000克计,若治疗量甘露醇1克/公斤,1克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克/公斤甘露醇可使20毫升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相应使颅内容量减少20毫升。而甘露醇T1/2为100分钟[3],其药效可维持3-8小时。但在此期间颅内有持续性的炎症性渗出和分泌,据此脱水医嘱为每4-6小时应用1次。

但由于每个患儿的病变可能累及不同的部位,颅内炎症反应、蛛网膜颗粒分泌和脑组织水肿程度存在差异;就诊、住院时间有差别,用药反应也有差异,脱水治疗这种对症性的措施个体化、即时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组以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指征的评分方法指导脱水治疗,通过比较,确实减少了脱水剂用量和治疗时间,更重要的是在病情的不同时段采取了针对性的调整。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参考文献

[1]严碧涯,端木宏谨主编.结核病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618.

篇2

【关键词】建筑同层排水;特殊单立管;结合应用[Abstract]Housing is to people-oriented, residential design for each system must also comply with safety, economy and human requirements. In our country for a long time, generally uses the drainage system Chuwei is drainage system mode. But this approach has obviously not meet the people's life, so we developed the same floor drainage and special single riser drainage system.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drainage system,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together. This articl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ology of two kinds of drainage system, introduce the drainage system, the workers left for later reference.

[keyword] same-floor drainage; special single riser; combined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把排给水管道铺设在下层房间的顶部的排水方法的缺点有三:

上层用户的卫生用器排水管道吊在下层用户的顶上,如果遇到管道渗漏或者堵塞需要进行检查维修的时候,会给下层用户造成不便,甚至影响下层用户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话还会造成邻里纠纷,得不偿失。

上层用户可能会在夜间用水,那么冲水的声音就势必会对下层用户造成影响和干扰。

上层用户的排水管道放在下层,那下层用户的厨卫就会为上层用户设置吊顶,本来房子的空间就不大,一设置吊顶房子的空间就更小了,这样就减少了用户的有效使用空间。

这些缺点已经和住宅的“以人为本”原则相背离,因此开发设计新的排水系统势在必行。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和实践,科技人员设计出了同层排水系统和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很大的程度推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两种排水系统的特点以及依据

同层排水系统

同层排水是指厨卫器具的排水管道不跨过楼层,在本层内与排水立管相连接,安装检修不影响下层用户的一种排水方式。它具有几个特点:首先,厨卫排水管道系统布置在本套住户家中,产权分明,检查和维修都不影响下层用户的正常生活;其次,厨卫用具的布置不再受管道的固定而受限制,用户可以自由的布置厨卫用具的位置,满足了用户对厨卫用具个性化的要求,提高了房屋的品味和用户的生活水平。而且楼板上也不再有厨卫用具的排水孔道;再次,减小了排水的噪音,而且有助于排水管道的检查和维修。

同层排水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排水方法,可以用于任何场合的卫生间,无论是多层、高层建筑,还是别墅,只要下层是住户或者是客厅、厨房、卧室等上层的厨卫就可以采用同层排水系统。《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住宅的污水排水横管宜设于本层套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规定:“排水支管应以本户为界”。可见同层排水系统的实行是有依据的。

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

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起源于欧洲,在国外的应用已经有近40年左右。经过多年实际使用中的不断技术改进,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日本的高层建筑。传入我国之后,根据我国实际的排水情况,科技人员对它进行部分调整以此来适应于我国高层建筑的排水要求。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性能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高层建筑不再需要排气立管,单立管就实现了排水和排气,省去了排气立管,而且排水系统只占用排水管道的空间,节省了成本和空间;其次,特殊单立管系统还有良好的铸造和热处理工艺以及严格的质量检验,铁铸的构件耐压性良好,更适合高层建筑,而且构建的防震、防腐性能也非常好,所以构建的使用寿命要比一般的管件更长;再次,单立管的安装和检修更加方便,安装时可以逐层检测,不再存在双管系统安装时排水和排气配合的问题,保证了系统安装的质量。

国内在2009年制定了特殊单立管系统的规定,为此国内的单立管系统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当前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生产单立管的企业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这是科技的力量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特殊单立管系统的前景将为我国社会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两种排水系统的技术

1、同层排水系统的技术

1.1 降板下沉式同层排水。卫生间结构板下沉,排水管铺设在楼板下沉空间内;卫生间楼板下沉35cm左右,作为管道铺设空间,下沉楼板要采用混凝土来做防水层,按设计的标高和坡度沿着下沉楼板面铺设给、排水管道,用一些轻质材料作为填充物填充下沉空间,再用泥沙浆抹平后做防水层和面层,还可以把预制板或纤维板架空,预制板上面做防水层后面做面层,之后再布置洁具。

1.2 排水管是铺设在卫生间地面上的同层排水。卫生间的排水横管采用地面铺设的通常做法是:在卫生间洁具后方做一面假墙,形成20cm左右的专用空间布置管道,排水支管不必穿越楼板在假墙内铺设和安装,在同一楼层内与主管相连接,各种卫具的排水横管布置在本层楼面。排水横管或是设在墙外的同层排水。排水横管设在墙外,就是将所有卫生洁具沿外墙布置,洁具采用后排水方式,地漏用侧墙地漏,排水管在地面以上接至室外排水管,排水立管和水平横管均明装在建筑外墙上。

1.3 隐蔽式安装系统的同层排水。隐蔽式安装系统的同层排水层是作为一种隐蔽式卫生洁具安装的墙排水系统,隐蔽式安装系统安装的具体做法是:在墙体内设置一个卫浴系统和隐蔽式支架,一般情况下,用杜菲斯来命名这个隐蔽式支架,同时支架与卫生器具直接固定住,在隐蔽式支架内设置排水和给水管道,两个管道都要与支架固定。安装时要控制好安装顺序,先安装固定支架,再安装隐蔽式支架,然后再安装排水管道和给水管道,最后安装卫生器具和表面装饰材料,全部安装完成后,只把卫生器具本体和配水龙头露在外面,可以给人以干净、整洁的感觉。

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技术

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是指排水立管分别采用特殊管件、特殊管材或同时采用特殊管件、特殊管材的单根立管的排水系统。主要包含下面几种大的种类:

第一,苏维托单立管排水系统,其上部特殊管件采用苏维托的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简称苏维托系统;

第二,旋流器单立管排水系统,上部特殊管件采用旋流器的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简称旋流器系统;

第三,加强型旋流器单立管排水系统,上部特殊管件采用加强型旋流器的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简称加强型旋流器系统;

第四,螺旋管单立管排水系统,排水立管采用硬聚氯乙烯螺旋管,上部特殊管件采用普通型旋流器或中空壁的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简称螺旋管系统。

两种排水系统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同层排水系统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体来说,同层排水系统的管道铺设方式有两种降板式和不降板。降板式,与传统接管基本相同,是一种简单实用而且比较普遍的方式,而不降板呢,是将管道摄于地面之上和设于外墙,适应范围比较窄,应用起来可能会受到限制。尽管同层排水系统有很多的有点,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后排水方式的水力条件达不到要求,尽管用水量也多,但是便器的冲洗还是会不干净,可能还会有排水不畅、污水返溢等问题。还有管道的检查和维修会比较麻烦,有时候甚至会破坏房间的整体装修。在实际把这些技术运用到住宅的建设之前,这些问题都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系统类型的选择:根据排水立管管材以及立管测试最大排水能力的不同,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选择类型不同。

2.2 系统水力要符合规定:建筑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排水管管径、立管的水力和管道设计的最大充满度都应该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2.3 系统地层排水:立管管底的垂直距离的大小变化不影响该系统的通水能力,也不影响底层用户的卫生器具的水封。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住宅的建设质量及建设标准的也不断提升,同层排水和特殊单立管排水两种排水系统作为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不但能适合住宅装修品质的要求,还必将受到人民的极大关注。人民住宅的设计应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住宅同层排水和特殊单立管排水具有使用、安装、维修、装修和改造方面的优越性,值得我们在设计施工中积极有效地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邹义珍.简析同层排水和隔层排水【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10期

【2】杨琦.碳建筑给排水设计深度和表达方式的变革【J】.中国给水排水.1998年01期

篇3

【关键词】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61-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极高[1]。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对该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院选取42例患者,给予BiPAP呼吸机治疗,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院严格按照COPDⅡ型呼吸衰竭诊疗标准选取84例患者,其中男51例,女33例,年龄在49-78岁,平均年龄为(67.58±4.25)岁。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都给予低流量吸氧、平喘、抗感染、化痰、解痉、呼吸兴奋剂、激素治疗等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选择合适的面罩给予患者通气支持,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动脉血气的具体情况来设置正确的参数,吸气压力在开始时不宜设置过高,一般是8-10cmH2O,呼气压力从4-6cmH2O开始上升。氧流量为5-8L/min,备用频率15次/min,采用S/T模式。每天通气3次,每次维持在4小时左右。

1.3观察指标在经过7天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吸频率、心率、外周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析结果及临床体征的变化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BiPAP呼吸机治疗时,也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呼吸机的了解不够,会担心其治疗效果,由此而导致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的心理[2]。对于出现心理负担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将呼吸机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向患者进行详细地解说,并将其使用效果、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在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要守护在病床旁,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进行指导,让患者的呼吸与呼吸机同步,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3]。

3.2呼吸机的护理在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对呼吸机进行检查,要准备合适的面罩,按照正确的使用连接方法来进行使用[4]。

3.3不良反应的护理对于出现胃肠胀气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将床位抬高,或者是取半坐卧位,并用鼻子呼吸,减少吞咽动作,使患者的呼吸与呼吸机同步,对于出现皮肤损伤的患者可以采用50%酒精对受压部位进行局部按摩,严重者可以采用百多邦软膏进行外涂[5]。最佳的治疗时间应该是在饭后的1小时以后,若出现误吸,就要立即采用电动吸引器进行吸痰,或者是建立人工气道。

综上所述,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25(3):543-460.

[2]朱晶,吴小玲,冯梅.BiPAP无创正压通气应用的护理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4(9):1128-1131.

[3]武淑萍,赵玉香,康杰,等.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并发吸人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3,18(4):265-266.

篇4

【关键词】滕州市;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农田水利设施是抵御农业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滕州市水务局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强基础、惠民生的战略工程来抓,改革建管机制,创新水利科技,多方争取资金,实施规模治理,相继兴建了一批高效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项目,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全市已发展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87万hm2,其中节水灌溉面积4.39万hm2,每年节水7600万m3,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新增粮食及经济作物产值6756.9万元。

1科学规划布局,高效规模建设

1.1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实现标准化

根据全市农田水利现状和经济发展格局,委托专业机构高标准编制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专业规划,坚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到2020年底,在全市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7.99万hm2,约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91%。

1.2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实现高效化

抢抓机遇,争取资金1.17亿元,完成了全国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8580hm2,新打机井120眼,建设小型提水泵站1座,维修加固塘坝15座,2013-05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项目区基本实现了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高效化的建设目标。

1.3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实现规模化

通过全省竞争立项,分3年实施总投资1.24亿元的全国第五批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县项目。目前,投资2775.16万元的2013年度工程已全面完工,新打改造机井155眼,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533.33hm2,年增节水253万m3。投资2761.89万元的2014年度工程也正在实施。到2015年项目全部建成后,规模连片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19万hm2,形成较为完善的规模化灌排体系,使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83%,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达到74%,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达到53%。

2强化监督管理,推进科技创新

2.1加大项目建设监管力度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严格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按照基建程序,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开工前,委托招标公司对工程施工、监理、设备采购进行公开招标。项目实施中,由专业机构进行质量监测,派员跟踪监理,严格项目管理和质量进度控制。同时,抽调技术人员深入各项目工地全程监管,督促施工单位倒排工期,加快进度。每项工程完成后,严把竣工验收关,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2.2加快农田水利科技创新

坚持以科技为支撑,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平原井灌区采用机井灌溉射频卡控制系统,实现了灌溉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沿湖沿河提水站灌区采用供水恒压控制变频设备,运行方便,灌溉分组自如;水库塘坝灌区采用埋设钢筋混凝土管道与修筑混凝土现浇防渗渠相结合技术,既节约了投资和占地,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推广应用了土壤墒情监测、地下水位遥测、灌溉信息自动传输等信息自动控制技术,有效提高了农田灌溉的科技水平和含量。

2.3严格项目资金和施工安全管理

按照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对每一项农田水利项目均设立资金专户实行报账制,由国库统一支付,确保工程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同时,严格施工安全管理,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对每一单元工程,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确保了农田水利建设优质高效推进。

3改革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效益

3.1深化基层水利服务体制改革

在21个镇街挂牌设立了水利站,核定编制81人,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益性业务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并在1164个行政村明确村级水利员1293名。同时,成立了专业防汛抗旱供水服务队、水利设施维修队,配备技术人员189名,构建起了“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

3.2探索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注册成立了21个灌溉供水和9个饮用水协会,在部分项目村成立了用水组,配备了办公场所和管理人员,制定完善了协会章程、灌溉管理、工程维护等规章制度,建立起了农民互助式的服务组织。

3.3创新农田水利管护模式

先后出台了《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办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明晰了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和建设管理职责,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实行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同时积极探索实践用水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维护、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灌溉供水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积极性,确保了项目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4存在问题与建议

经过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滕州市的农田灌排条件持续改善,结合世行贷款、国土整治、标准粮田建设等多个项目的实施,全市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39万hm2,其中井灌区低压管灌节水面积3.52万hm2,有效改善了项目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但同时应看到,由于多年投入不足,建管机制不活,全市2.08万眼机井仍有部分尚未配套,现有水库河湖引、提水工程大部分设施老化及损坏严重,225座塘坝部分老化失修、标准偏低,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0.65,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1转移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重点

将节水灌溉、水源开发、水保治理、生态建设等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的农建工程项目作为投入的重点,拉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规范投资渠道,统一整合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对各部门申报的项目进行统一规划,防止项目重复建设,重复投资。

4.2加大对小农水基本建设扶持引导力度

对自建农田水利工程的村及农户,在继续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补贴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补贴比例,并制定出投资到户的补贴办法,以调动农民群众和民营大户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

4.3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篇5

关键词:呼图壁县;供水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125-01

1 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呼图壁县供水事业有了大的发展, 公司肩负着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供水工作,随着我县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口的逐年增加,县城供水事业也在迅猛发展和进步。目前我公司供水覆盖率可达96%以上,全县供水管网共计72.3千米、总蓄水量可达5000立方米、有深井9眼、水压常年较稳定,现年供水量可达550万立方米,日最大供水量可达到2万立方米,基本满足我县城的工业、生活、绿化用水,有力的支持了县城经济的稳定发展。但县城供水规模小,工业用水量小,县城内大型的工业企业都有自备水源井,管理落后,整体素质较低,经营日趋亏损,存在着不少问题。

1.1 供水资源面临紧缺,污染日趋严重

根据呼图壁县的实际情况,呼图壁的地下水资源相对短缺,是昌吉州缺水地区之一,待开发利用地下水源的潜力比较有限,目前呼图壁县自备水源井比较多,呈现出地下水资源无节制、无计划多头开采的混乱局面。由于全县供水水源不是处在县城的最上游,随着上游工业的发展,水源污染已日趋严重。

1.2 供水水质标准偏低,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供水企业目前的投资体制,全县未对供水企业实行行业化管理,供水管理不规范,供水规模小,技术不够规范,管理手段落后,水质指标未能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加之,全县部分管网老化,漏失率过大,单位成本偏高,制水成本为1.2元/m3,供水企业连年亏损。

1.3 建设资金十分困难,供需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自来水是社会公益、福利性事业”的观念,制约着供水事业的发展,使市场经济无法在供水行业中推行,造成投资越大亏损越大的不断改进性循环。管网的更新、改造资金难以落实。前几年,各镇压虽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多方筹资,基本解决了群众吃水问题,但供求矛盾已开始出现。

2 供水发展的思考

2.1 管理创新

“三分成本,七分管理”,实行科学管理是实现现代化的支柱,也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更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呼图壁县供水事业目前尚未完全超出福利化的事业行列,事业化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管理观念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供水事业要发展,管理理念要创新。

管理创新――要加大依法管理力度。为保障供水依法行政,建议修订《呼图壁县供水管理条例》,明确县城建局为全县供水的主管部门,负责供水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管理创新――要逐步从单纯行政管理转向经济合同管理,逐步推行供水合同制度、保证金制度。

管理创新――要着重于控制供水成本。一是控制投资成本,供水工程包括材料采购,要推行招标投标制度和公开监督,防止和避免不良投资;二是控制生产成本,要逐步推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包括设备维修、折旧、供水生产、人员工资等由各部门自主经营承包,让供水生产成为自负盈亏的生产企业,自我地、有效的控制生产成本;三是控制劳动成本,要合理定岗定人定薪,将不应列入供不成本的劳动力成本剥离出去,控制人员增长,以减员增效。

管理创新――要敢于在查漏上碰硬。漏失率过大困扰着供水企业,其根源不外乎于自然漏失和人为偷窃。对管网漏失要抓查漏维修和更新改造。对偷窃城市供水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进一步理顺警民共建体制,充分利用媒体曝光`舆论监督的作用,同时要严格执法,加大宣传力度,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依法用水”的良好风气。

管理创新――要着重于保护水源和节约用水,县政府已十分重视水资源保护工作,供水企业要落实责任制,制定了具体措施,切实保护所管的保护区,以行政、经济手段保护水源、制约用水。

管理创新――要加快供水价格改制,尽快进行供水产品和服务价格改革,从政府定价走向政府指导价,实行优质优价,使供水价格变化能够体现市场的供求关系,保护投资者的合理收益,维护经营者的长远利益。县城水价应按规划逐步提升。要按照谁受益谁投资原则,增设管网建设基金和用水保证金制度。要通过提高用水质量,提高服务质量,在市区实行优质优价,以培育供水事业新的增长点,使其良性循环。

2.2 体制创新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供水企业运行机制,有条件逐步地引入市场机制,是供水行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体制上有重大突破,是供水行业改革的关键.呼图壁县供水企业实为政府直接管理的事业,权属不清晰,责任不分明。在“永不倒闭”的观念上,企业缺乏活力.务必尽快建立现代化企业机制,在体制上有创新。体制创新首先是企业改制,建议取消企业行政级别,将自来水公司“置换”为多元化的有限公司,然后打破行政区域、企业性质界限,逐步组建以国有为骨干的供水企业集团,使之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其次是资本运营改制,要优化配置资产、水源,实行区域性供水,提高资源共享源规模、管理效益。特别是要理顺投资体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90年代经济突飞,呼图壁县城镇供水设施处其他市政工程一样处于滞后状态,建设规模越大负债越大,暗贴资金越多,已逐渐趋向难以维持的的恶性循环,要彻底改变“水是社会福利事业”观念,要象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一样,让“水产品”走向“水商品”,按照“谁投资”原则,吸引多方投资,让投资者受益,让企业有再生产基金,以形成良性循环。再次是用工制度改革,要彻底改变供水企业职工的全民职工身份,建立新的企业和职工的劳动关系。全面实行合同制,现有职工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重新聘用。新招用实行公开招聘。同时应为职工建立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工资制度,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将全员岗位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

2.3 科技创新

在技术创新上一是要引入科技人才,新招员工要达到大专毕业以上,在职的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二是要采用先进的设备,对已明显淘汰、后进的设备的要更换。二是在供水工程和生产上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要重点推广应用特殊水处理技术,如高浊度水、微污染水以及除铁、除氟等的处理工艺技术;要增强新型的加压和流量调节装置,切实解决供水末水压偏低问题;要引进先进的处理工艺,在市区部分小区实行二次净化工程;要逐步改进饮用水消毒技术,更换消毒剂,减少氯消毒的不良作用。按照国家规范,切实提高供水质量。

篇6

近年来,在省、市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把水利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要兴富,先兴水”的共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治水。在水利建设中,始终把城乡供水工作放在首位,坚持统一规划,水源共享,建管并举,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效益,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工程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以来,共完成投资4751.72万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6处,解决了6.54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增固定资产3880万元,年供水量360万吨,产值600多万元,安置水利职工68人,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城乡供水工程是城乡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九五”初期,由于水源贫乏,水质较差,导致缺水人口增大,全县饮水困难人数达62万人,在全省较为突出。特别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城乡供水分别由水利和城建两家管理,农村供水工程因水量上不去,效益较差,县城供水因水源不足时常断水,两家管理的供水工程都面临亏损和难以维持的严重局面,城乡供水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打破原有供水体制造成的僵局,谋求供水事业新的更大的发展,我们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城乡供水管理工作的切入点,通过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等,使大家提高了认识,解放了思想,牢固树立了“四个观念”:一是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新观念。改变城乡供水多口管理,实行“统筹规划,水源共享,城乡结合,统一管理”的新体制;二是水权,水商品,先购买后使用的水市场新观念。改变产权不清,盲目开采,喝福利水的现象,建立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保证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市场化管理的新观念。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创新机机制,增强活力。四是可持续发展新观念。改变只顾眼前,忽视长远的做法,实现水源、工程规模和建后管理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经过更新观念,转换思路,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极大的推动了我县城乡供水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理顺体制,实现涉水事务一体化

实践证明,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是实现供水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也是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体制保障。在九六年成立水务局的基础上,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初步形成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并在涉水事务管理上迈出四大步:

第一,重新组建了城乡供水总公司,全县实现了“一龙管水”,水源共享,供水统配,集中连片,从水源头一直管到水龙头。县上明确规定,凡是国家投资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产权均属国有,由县水利部门管理,城乡供水总公司具体管理。由国家补助、农民集资修建的小型、一家一户的饮水工程,产权私有。近几年来,通过改建、扩建和续建并网,收回过去由乡镇及村级管理的国家投资兴建的供水工程12处,均交由水利部门统管,改变了权属不清,责任不明,关系不顺,管理不善的问题。初步建立了统一高效、权责明确的城乡一体化的供水管理体制。

第二,改组原自来水公司为城区供水公司,加快了城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县水务局根据浅层水源不足而岩溶水资源丰富的实际,利用水资源统管的优势,组织人力物力,会同地矿部门,对全县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并聘请省水电设计院、西北建筑设计院和渭南市的有关专家对全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规划和设计,编制了《陕西省富平县岩溶水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完成了《富平县利用岩溶水解决农村供水工程规划》和《富平县县城及周边乡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等可研、规划设计报告。近几年来,根据规划,分期分批实施。优先开发了“380岩溶水源”,打井5眼,新建了北塬页坡“380岩溶水源地”,通过城乡水源工程统一调配,使县城日供水量由过去的4000吨增加到15000吨,很快解决了县城区和北塬地区水源紧缺供水严重不足的问题。

第三,把原来单一的县城生活供水向农村供水、工业供水、节水灌溉拓展,使县城供水发展到了周边华朱、杜村、东上官等3个乡镇,解决了1.5万多人的生活用水问题。随着供水量的增加和价格的调整,城区供水年收入由原来的60万元增加到260多万元。

第四,多方筹资,加快工程建设步伐。我县人饮困难基数大,任务重。单靠国家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好工程建设资金问题,使广大饮水困难群众早日受益,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资金筹集办法,提出了“以国家投入为发酵剂,吸引和带动群众和社会投入,多渠道筹资,捆绑使用,分步实施,规模解决”的筹集原则,解决人饮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资,专款专用,认真实施项目工程建设;二是通过各种渠道,筹集配套资金。一方面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供水工程建设;另一方面乡、村、组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两工”逐步取消的实际,结合农民收入水平低,劳动力过剩的情况,积极推行村民“一事一议”的办法,采取群众集资、实物折价和投工投劳等形式以折价的办法记入群筹专户,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占地、拆迁补偿和土方施工等问题,自筹资金和项目资金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三是县政府出台了“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及个人独资或股份合作建设供水工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民办供水;四是大力推行“五小工程”产权改革,对小型供水工程进行拍卖、租赁等形式盘活资产,争取资金回笼,用于弥补重点供水工程建设资金不足。五是县城供水等大型供水工程,通过国内外贷款、工队垫资等形式解决投资。近几年来,累计多方筹资9036.53多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677.8万元,地县配套资金1000多万元,群众自筹3258.73万元,投工投劳200万个工日,从银行及外国政府贷款800万元,社会及群众个人投资300万元,解决了45.13万人的饮水问题,为我县供水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强化措施,工程建设狠抓落实

发展供水事业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全县上下互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在工程建设上,县政府每年把供水项目工程建设列入县上的重点工程来抓,主要从四个方面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是成立机构。县上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并在县水务局设立项目办,具体负责工程建设日常工作,机构的成立,为项目工程建设顺利完成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二是落实责任。每年项目工程建设之前,县政府都及时组织召开有关部门和有关乡镇领导参加的项目建设专题会议。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部署按排,明确职责,落实建设任务。实行县上领导包项目,部门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的包联责任制。并纳入县上年度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三是各方配合。县上五套班子齐抓共管,形成了发展供水事业的强大合力;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第一线,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人大、政协每年都组织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检查;计划、财政、卫生、水务等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协作,共同打好供水工程建设总体战。各有关乡镇全力配合,狠抓落实,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四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供水工程建成后的管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把好“四关”:即“设计关”、“建设关”“材料关”和“验收关”。㈠认真做好前期工作。选择有资质的水利勘测设计队进设计,保证了前期工作的深度,保证了单项工程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项目奠定了基础。㈡加强施工管理,县水务局按照有关规范,认真组织,严格管理,精心实施;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制。成立了“富平县水务局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坚持按“设计施工,合同管理,验收签证,审批报账”原则。选择有资质的工队进行施工,签订施工合同,进行合同管理;聘请了2名具有监理资质的水利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理。并抽调12名工程技术人员进驻工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对新打水源井进行抽水试验,测定水量,满足项目用水需求,配合市、县防疫站对水质进行了采样化验;工程队施工实行“三检”制,即施工企业自查自检,项目办不定期抽查,整体项目进行终检;㈢严把原材料关。工程管材由县项目办抽调水务、计划、财政、卫生等有关人员组成招标领导小组,县监察局、县采购中心进行监督,统一招标,统一采购,实行工地质检、验单接货制度,按计划实物供应到每个项目工程,确保原材料质优价廉。对地方建筑材料采购,坚持先检验、后付款。大胆尝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赵坡改水工程输水主管道采用柔性深缩短管连接,提高了输水管道的安全性和质量。㈣严把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关。对基础部位、隐蔽工程等及时进行阶段验收,验收合格并经质检人员签字后方可实施下一道工序。对单项工程,实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单项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由施工队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出验收申请,报监理验收。监理工程师、现场技术员验收合格后,填写分部分项工程鉴定书;单位工程,以合同为单位进行,在工程完工后,由施工队提出书面申请,由县项目办验收,填写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单项竣工后,由县水务局核对,经县财政局委托中介机构审核,报县项目办验收,填写单项工程验收鉴定书。同时,严格执行报帐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效益的发挥。认真执行《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重点落实饮改水项目资金专户的设立和资金报帐程序规范运作。工程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县项目办管理、监督国债资金的使用,国债资金存入专户,主要用于工程管材、土建主体工程建设;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配套资金由乡镇负责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主要用于征迁占地、青苗赔偿、投工投劳和其他工程建设。县项目办将群众自筹资金记入工程专户。严格资金使用和管理程序,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近两年来,全县建成的21处项目工程均达到了优良以上标准,受到省、市领导和省、市、县业务部门的肯定,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

四、创新运行机制,保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的重要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制,落实管理主体。在明晰工程产权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实行县、乡、村、户四种管理模式。按工程规模,健全机构,落实管理主体,做到“六有”,即有“管理站、有管理人员、有计量设施、有价格政策、有技术档案、有水源保护措施”,对5000人以上的跨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由县水务局组建供水管理站,城乡供水总公司具体负责管理,供水管理站负责经营;对一乡内跨村的集中供水工程,由城乡供水总公司负责具体管理,乡镇水管站负责经营;一个村(组)的集中供水工程,按村民议事规程,实行一事一议,由乡镇水管站管理,所在村负责经营;集雨水窖由农户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目前全县共设立了4个局直属供水管理站和24个乡镇水利管理站,管辖82处供水工程,其中县管4处,乡镇管28处,村(组)管50处,共有管理人员286名,户管集雨水窖5193眼,形成了一乡一站,一工程一站,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格局。推行的四种管理模式,经过多年来县水务局和当地政府的精心培育和引导,如今已成为该县城乡供水工程管理的主要形式,为城乡供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完善工程管理机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了改变传统管理观念,引入竞争机制,增强活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县水务局与受益乡村行使代管和出资人的权力,履行代管和出资人的职责。确定了工程管理站具体负责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对各工程管理站,赋予自主经营的权利,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包本经营,企业化管理。建立了用人、决策、水价、奖罚等管理机制,逐步实现规范运营。对管理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按站长、会计、出纳、机泵手、维护人员、收费员(兼)、水质化验等工作岗位设置,逐级推荐,按管理权限聘任。推行站长负责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责任目标考核,实行能者上,庸者让,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同时,以水为业,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县城供水,实行指标量化管理,减员增效和发展多种经营等措施,基本达到收支平衡;局直各站实行包干,任务与工资挂钩,采取灵活的分配机机制,实现微利经营。乡村各站,实行承包管理,使水费的征收、工程维修落到实处。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极大的调动了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了工程效益。杨坡供水站把原来单一的农村生活供水向工业供水和节水灌溉拓展,使供水发展到了周边华朱、王寮二个乡镇六个村,解决了近1万多人的生活用水和800多亩的农灌用水。供水年收入由原来的3万多元增加到10多万元。使城乡供水工程初步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三)以经营机制为突破口,深化水价改革,按用户性质实行不同水价。首先是水价改革,合理的水价是保证工程良性运行的前提,也是维持水资源采补平衡,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集中供水工程,实行成本水价,计量收费。根据《水利工程饮水价格管理办法》,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水价,并根据饮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保证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实现良性运行。近年来,我们在供水事业福利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对于县城供水,按照用户性质划分用水类型,即生活用水,行政事业用水,工业生产用水,经营用水,特种行业用水,实行五种分类水价,水利部门会同物价部门,采取开听证会等形式,先后进行三次调价,水价从移交前的每方水0.8元、每年亏损25万元,调整到现在的每方水1.8-3.5元,综合水价每方水2元,加上多种经营等收入基本达到收支平衡。对于农村供水工程水价,结合农村实际,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采用指导水价,目前执行每方水1.5-2.5元。通过水价改革,达到保本经营。其次是水费的征收和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农村供水由于范围大,用户分散,用水量少,加之计量设备落后等问题,给运行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针对各站不同情况,实行指标量化管理,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制,任务与工资挂钩的办法,夯实责任,实行专管员对片长负责,片长对站长负责,站长对供水站负责的层层岗位责任制,要求专管员每十天抄表,汇总核对总表,保证抄表率、回收率在85%以上。三寨供水站共有管理人员6人,每人承包10个组,任务承包到人,收费直接到户。针对跑、冒、滴、漏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抢修,白天定时供水,晚上关水,确保了供水效率和运行安全;并结合农村实际,在群众接受的前提下,实行每表每月1元表损,每户每月2方的基本用水定额。每十天抄表,分表复核,基本达到总分表计量相符,群众十分满意。近几年来,随着供水量的增加和价格的调整,全县供水年收入由过去的200万多元增加到600多万元。基本实现了城乡供水的良性发展。

(四)加强管理,保证供水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后,在设立供水管理站的同时,县水务局给各站及时下达了“农村供水工程管护责任书”。⑴明确了工程管理站站长是工程管护责任人,全面负责该工程设施的保护、运行、维修和供水安全。建立管护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水源调度和安全供水预案。⑵加强水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农村供水工程都要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饮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核定供水价格,严格实行有偿供水,合理收费,保证工程运行维护费用,长期发挥效益,实现良性运行。水价经县水务局审核,报县物价局批准后实行,水费按水表计量征收。同时规定在不影响该供水工程正常运行和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水费收入中的折旧费、大修费,由城乡供水总公司进行统一调配,保持全县各供水工程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⑶设立水源保护区,防止水源污染。禁止在保护区内堆放垃圾、排放污染物等危害水源水质的行为。定期化验水质,并通报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确保供水水质卫生完全。⑷在水源保证的前提下,降低供水成本,拓宽经营渠道,使供水工程在规范运作下效益明显增长。各站积极开展优质服务,不断开拓供水市场,组织专业施工队为用户及时安装供水管道,并在管道分支处和用水户家中安装水表,电话报修,上门服务,减少了水事纠纷,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用上自来水。依法管水,积极推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让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水。供水经营者与用户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水价政策,签订供用水合同。一方面要求水管单位按合同规定保障供水,另一方面要求用水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按时交纳水费,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权利及违约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真正实现水商品市场化管理和依法管理,兼顾了供水经营者和用户双方的利益,促进了供水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依法运行。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