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创新范文
时间:2023-05-05 11:3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技术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每月定点连续随机抽样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月分别抽样30例调查住院满意度,该时段内共调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前(实施前)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龄18一84岁,平均(45.38±15.25)岁。2012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后(实施后)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龄19一82岁,平均(44.71±15.67)岁。两组数据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护理服务。
1.2.1 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胃肠疾病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热情接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胃肠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疼痛的护理,鼓励多活动、早活动,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护理,饮食、疾病康复健康知识等指导。
1.2.2 "HIS”护理服务“HIS”护理服务较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以下7个方面有所改进。
①信念(conviction: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全程覆盖贴心护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热情接待、加强术前沟通以及责任护士的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随访工作,开展诸如针对肠造口患者的华西大讲堂、针对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的出院后伤口换药延续服务。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医护一体化合作。“HIS”护理服务模式中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通过改变晨会交班形式、进行医护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级护理。
③关怀(care):注重关怀患者身心需求。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对此,我们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使得患者与负责护士相对固定。
④沟通(communication:永不断线的沟通。科室护士在工作之余积极动手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胃肠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视频等,以加强患者与主管医护人员的沟通;开设具有胃肠外科特色的医护恳谈区,每周举办2一3次由科室年轻医生、护士共同进行的胃肠道疾病专科互动讲座,将健康知识讲解与患者答疑相结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问题;此外,每间病房还配有沟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恳谈会的家属提问,责任护士和病房护士长在1一2个工作日给予回复。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诚的行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胃肠外科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取得患者信任的业务学习,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和护患沟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间取得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达到医护患三者的便利。开展基于患者舒适的胃肠疾病加速康复外科:不常规安置胃管、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术后限制静脉补液量、尽早进食。
⑦满意(contentment:良性循环多方满意。护士们在患者住院体验上根因分析,开展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1.3 评价方法
比较并分析“HIS”护理服务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间住院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院内自测满意度调查表,设有统一指导语,包括14个条口,每个条口的回答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未涉及)”。各条口单项分数计算公式为:满意度=[(满意条口数+较满意条口数x0.8+较不满意条口数x0.6+不满意条口数x0.4+很不满意条口数x0.2)/总条口数一未涉及条口数)x100%,总满意度为第14条口患者住院期间对于病房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越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检查数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前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后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97.92±6.23。实施后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5。调查表中14个条口的满意度均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提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患者住院体验需要改进的迫切问题,护理人员创新性地提出“HIS”护理服务模式,探索胃肠外科临床护理的重点专科建设之路。
3.1 “HIS”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
“HIS”护理服务模式强调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促进护士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解决患者的问题。全程、贴心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住院期间更为舒适放松,增加的延续护理内容更是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时“HIS”护理服务模式还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HIS”护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优势,以先进、精湛的治疗、护理技术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住院体验。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护理。护患沟通路径化管理能责任到人,敦促护士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护士依据共同遵循的沟通模式,可以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再教育,保证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HIS”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达成。此外,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加顺应多学科协作发展趋势的发展,加强患者、家属、临床医师、护士、麻醉师等相互合作,利用现有临床手段对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和组合,可以达到减少或减轻外科手术打击的效果。
3.2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医疗市场化,患者的角色发生了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转化,在护理服务中应尊重患者的需求,体现医疗服务系统人性化。患者需要护士关心、尊重和理解,需要获取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需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虑时得到安慰等,需要护士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顾。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影响患者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满意度可以表达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未开展前满意度,说明在胃肠外科重点专科建设中应用“HIS”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感受,提高满意度。
3.3 护理人员参与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赋予了新时代的护理人员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医德的职业素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级护士用实际行动对重点专科建设的最佳支持。这与多项研究中强调的护士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调动全体护士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观点一致。活动开展以来,护士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将科室快速康复流程,伤口治疗、静脉治疗等专科护理范畴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夯实基础护理,从为患者洗脸、梳头等细微之处着手,耐心细致地维持患者住院期间整洁有尊严的生活;再结合专科知识进行住院流程再造,从减少患者的痛苦,点滴之间着手,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住院满意度。
3.4 “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前景展望
篇2
【关键词】围手术期;手术;心理活动
痔是最常见科的肛肠疾病[1],大多数保守治疗,少数需要手术治疗。正确合理的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对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有着重要作用。痔疮作为人名群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俗话说“十人九痔”,这足以说明痔疮的普遍存在,但能否发病,要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人类的疾病大部分由环境中的致病因素所引起[2]。本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住情况看,男性多于女性,此类患者多数病程长,求医心切,心理负担重,而且对手术认识不够,担心手术后发生感染,护理的目标是“协助人们增进健康,并帮助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2]。护士术前就向患者讲清发病机理、手术适应症、手术必要性、手术方式、手术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使之对疾病有足够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术前12小时禁食辣椒、酒类、酸甜等食物,以避免对肠粘膜的直接刺激,不过度饮食;术前24小时应进少渣、少流汁食物,避免胃部不适或呕吐。现将我院收住的痔疮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活动及心理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2分析
2.1痔疮病人的就诊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痔疮病各年龄阶段都有就诊病人,而且男性就诊率大于女性,31-50岁发病率就诊率较高,多为脱垂型混合痔,以调查情况看,90%患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10%的病人影响工作但可以勉强应付正常生活。
2.2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表2可以看出,病人一旦决定手术,67.7%病人表现出紧张恐惧,白天坐卧不安,夜不能寐,50.7%病人对手术的做法,安全程度、施术的技术有顾虑,担心术后复发或者是感染,针对病人的种种情况,护士自觉贯彻消毒、灭菌、隔离等各项预防措施[4],术前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耐心为病人解释术前检查与准备的必要性,术前12小时禁食辣椒、酒类、酸甜等食物,以避免对肠粘膜的直接刺激,不过度饮食;术前24小时应进少渣、少流汁食物,避免胃部不适或呕吐,简单解释手术情况,关心同情病人,给病人以安全感,使病人能愉快的接受手术。某男,41岁,脱垂型混合痔3年,加重一月入院,当通知患者和家属术前签字时,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道甚少,所以拒绝手术,经过耐心的解释和用本病区病人的现身说法,病人才愉快的接受了手术,术后效果良好,大便正常,住院7天,痊愈出院。
2.3手术后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表3可以看出,手术后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患者存在怕解大便,而不敢解大便,怕痛而怕换药,同时需望别人的帮助(以女病人居多),针对存在的种种心理障碍,我们在实施护理时,抓住护理问题,突出重点,解决病人的需要,首先是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护士要有高度责任心、同情心,给病人必要的解释和对疼痛知识的宣教,对患者要亲切和蔼,尊重患者人格,操作熟练、敏捷、准确、轻柔,尽量减少疼痛的刺激。再一方面是争取家属的配合,术后病人心情烦躁,这是建议家属多陪护,同时护士向家属做好宣传,家属与病人最亲近最了解,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会使病人得到更大的欣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要加强营养。患者对第一次解大便担忧和烦恼,而导致患者怕进食,怕进食增加大便次数,这时护士多给患者安慰,嘱其饮食定时定量,营养要丰富,谷粒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食物,这样可以增加肠蠕动,而使大便通畅,养成每日大便的习惯,平时注意大便时不宜久蹲,以免创面水肿渗血,使病人思想轻松,情绪稳定,增强其耐受力,减轻痛苦。
3讨论
作为痔疮患者,在精神和身体上均承受很大的痛苦,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疾病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能使病人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也是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需要,对痔疮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对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越来越显现出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种精细的艺术,特殊的机能,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的最佳效果起到了良好的效应,同时护士在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心理学知识的修养,置身与病人中间,了解病人想什么,需要什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我们护士良好的素质,娴熟的技术帮助痔疮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08:528.
[2]李晓玲.护理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08:20.
篇3
【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特征;护理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心内三科舒张性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症状,主要是由于心室肌收缩功能降低,循环出现障碍,而导致的相关临床症状[1]。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提高心脏的舒张功能,治疗期间,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将会对临床疗效和预后,产生不同的效果[2]。本研究中,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总结其临床特征,治疗期间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615~835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相应辅助检查,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舒张性心力衰竭。40例患者中,30例冠心病患者,6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4例高血压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应治疗,待病情缓解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相应护理治疗。
12临床特征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出现突发性心绞痛,发作相对较为频繁,部分患者也可以存在血压不稳,或伴有某种程度的心律失常。
13护理方法
131基础护理告知患者避免经常出入公共场所,尽可能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应有效控制感染症状,注意及时排痰。告知患者注意合理饮食,以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低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果出现便秘,应适时给予软化大便药物。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要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情。
132早期症状的护理患者夜间出现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时,及时给予低流量吸氧,指导患者通过鼻进行慢呼吸,尽可能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注意治疗期间,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相关的不良反应[3]。
133提高睡眠质量睡眠时,适当提高枕头高度,以减少回心血量,提高床头,使其上半身提高20度左右,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夜间巡视时,特别留意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有效预防夜间症的发生。
134加强锻炼待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鼓励患者适当进行运动,但要注意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以出现微汗,没有疲劳感,作为衡量运动量的标准。
135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保持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出现大幅波动,避免过度的疲劳,减少睡前的活动,提高睡眠质量,还要注意患者家属及朋友的沟通,使其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患者最大的支持[4]。
2结果
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39例患者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没有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75%,另外的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急性左心衰,经过抢救治疗无效死亡。
3讨论
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的心功能分级,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各种诱因导致的呼吸道感染、情绪波动,以及摄盐过多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应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针对性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建议低盐饮食,但并不是无盐饮食,或者微量盐饮食,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5]。
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要从生理、心理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护理,使患者从思想上彻底摆脱消极情绪,这类疾病并不是绝症,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完全可以控制病情的,使患者及其家属清楚地认识到治疗的意义。同时,在治疗期间,密切注意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做好心电监护,当患者出现咳嗽、呼吸杂音时,应及时给予相应辅助检查,并给予相应处理,避免心衰状况的加重[6]。
本研究中,我院诊治的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39例患者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没有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75%,另外的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急性左心衰,经过抢救治疗无效死亡。总之,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基础上,对于急性发作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针对性给予相应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丽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6):5859.
[2]任文丽 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16217.
[3]张建,华琦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临床表现及检测方法的评价.中华老年疾病杂志,2008,5(2):8789.
[4]陆立岚高血压致舒张性心力衰竭80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6061.
篇4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机理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3日
呼伦贝尔地区地处中国北部边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如何把呼伦贝尔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当前迫切的任务是需要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即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为主的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本文旨在通过阐述技术创新及产学研合作理论及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进行分析,得出产学研合作的机理。
一、技术创新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④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这种新组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潜在的利润。熊彼特所指的创新不仅包括采用新生产方法等技术上的创新,也包括市场的创新和组织的创新,技术创新是一项具有明确商业目的的活动——获得经济利益,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另外,技术创新是由多环节组成的系统过程,完成多个环节需要多部门和多个行为主体的分工协作。广义的技术创新包括从最初的发现直到最后商业上的成功,是实现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的过程。
二、产学研合作
有学者提出,“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合作,尤其是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通过合理配置产学研各方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还有人认为,产学研合作是生产企业(产)、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学、研)在社会范围内,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技术合约为基础,依照各自的优势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投入的资源,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动。
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是都属于产学研合作的狭义概念,主要分析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如何选择合作对象、选择合作项目以及合作如何运转的问题,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社会范围内,以技术合作为基础,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投入的资源,组织技术创新活动,按照一定的机制或规则实现不同主体的局部或整体结合,按分工的原则达到资源共投、风险共担、成果或收益共享,从而创造未知的需求和价值,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随着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发展,产学研结合逐渐超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者之间的合作范围,很多学者开始将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资本要素引入产学研结合当中。此时广义的产学研结合除了分析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的合作机理外,还要对环境进行分析,在市场对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机制和金融机构等的保障机制。
三、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其经典著作《厂商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并经众多学者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所谓交易成本,就是利用价格机制的费用,或者说是利用市场的交换手段进行交易的费用。对产学研合作创新而言,也存在着大量的交易成本: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和其他成本。市场交易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但是在面临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时,交易成本较高。从本质上说,技术是一种商品,技术创新合作是一种以契约为基础的知识交易。知识商品与技术的市场交易的特点决定了技术的市场交易会有较高的交易成本:1、在一项技术创新成功之前,技术的经济效益存在着很高的不确定性;2、不同于其他商品,一项技术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的数量是有限的;3、技术知识是一种无形产品,交易双方受到有限理性的约束,对技术本身和交易伙伴的技术能力很难准确评价,因此技术交易过程中存在着逆向选择行为;4、技术开发需要大量的R&D投入,而技术知识却具有溢出效应,技术的扩散很难控制,因此技术交易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风险。
在此基础上,科斯又提出企业取代一定的市场行为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即将市场交易成本转化为企业内部组织成本。如果技术成本完全内部化就相当于企业完全自主创新,层级组织的企业会面临着较快的成本上升压力和创新失败风险,对高速变化的市场反应迟缓。此外,在需要多个领域融合的系统性创新上,层级组织又面临着资源不足或者企业规模过大而引起的高管理成本问题。交易成本经济学将合作关系作为一种介于市场交易和层级组织之间的经济形式,产学研合作协议使产学研合作伙伴共同投入资源,从而形成了一种相互抵押的合作机制,迫使合作者按照事先商定好的协议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产学研合作创新一方面实现了不同组织间R&D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费用。因此,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要主体要在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环境主体的支持下,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相互沟通、彼此信任、共担风险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一种交易成本较低的创新方式,是当前技术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的合理选择。
四、基于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理分析
在论述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时提出了五个“充分发挥”的思想,即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据此可把所涉及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即图1中的主导层,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另一类是在技术创新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体,即图1中的环境层,主要包括政府、中介机构、资本。(图1)
下面就各主体在技术创新环境下产学研结合中的作用及呼伦贝尔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呼伦贝尔实行产学研结合的作用机理。
1、企业——主体作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要把企业发展的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作为汇聚产学研力量的起点和源泉,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作为市场中最活跃的要素,其生产和经营活动直接关系着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过程即生产和流通,都是企业来承担和完成的。同时,企业又会作为技术创新经费的主要投资者、技术创新的活动主体及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主体。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产学研创新体系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现阶段,对于企业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受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难度很大。对呼伦贝尔市而言,这一点体现得就更为明显,企业的主体地位也还没有体现出来。呼伦贝尔地处偏远,虽然一些龙头企业拥有自己的技术创新队伍,也有些企业与省内外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形成技术创新联盟,取得一些成果,农畜产品加工业、生物技术等方面也在产学研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我们也看到在呼伦贝尔市技术创新中企业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特别是诸多的中小企业。
据2012年底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呼伦贝尔市有中小微型企业11,047户,创造了全市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成为促进发展、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在实施富民强市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量众多、规模小、分布广、涉及诸多行业的中小企业受资金、人才、信息等因素的限制,在自主创新方面有一定的弱势,但是在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时,能充分发挥其灵活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在技术创新上具有大企业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如企业规模小,内外信息沟通容易,有利于适应市场客户的需求变化,企业组织结构简单,决策效率高,在竞争压力下容易接受创新。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更有赖于与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与联合,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指导与支持。
2、高校——支撑作用。高校在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中起到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作用。首先,高校蕴含丰富的知识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源头,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初衷在于认为高校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产业化转移,利用高校引进最新的理论和思想,成为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基础;其次,高校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来源,通过依托高等学校,企业不仅得到先进的成果,也获得宝贵的高水平人才;第三,高校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很多企业通过与高校建立联盟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和文化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2年3月教育部开始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面向全国各类高校建立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可见,在培育人才、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高校都应当发挥最基础的支撑作用。
但是,在呼伦贝尔地区,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很多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呼伦贝尔学院设有历史文化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院、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草原生态研究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20个科研机构,但是与企业的合作还不够深入广泛,促成科研成果转化的也极少,高校科研项目的投入经费也相对不足。因此,高校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科研机构结合,与有广泛发展前景的行业及企业合作,实现技术创新及成果的转化,服务于呼伦贝尔地方经济。
3、科研机构——骨干作用。按照波特的竞争钻石理论,决定一个国家(地区)和产业竞争力的要素不但包括自然资源、初级劳工等基本要素,还要包括高级技术人员及其创新能力、科研机构及其领先的科研成果等高级要素。科研机构一般通过承担国家、地方政府以及来自市场的各类科研任务,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为社会提供各类科研成果。
独立的科研机构与高校及高校的科研机构比较而言更具专业性,研究的内容更有深度。呼伦贝尔市有市农业研究所、市蚕业研究所、市林业研究所、市草原研究所(市草原管理局)、市畜牧研究所(市畜牧工作站)、市兽医研究所(市兽医工作站)、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市地方病研究所等直属科研机构。例如,农业研究所,主要进行大豆、玉米、马铃薯育种科研,林业研究所主要研究和解决造林、营林、林木遗传育种、经济林、森林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天然林保护和林业产业开发中的技术问题和理论问题。蚕业研究所是全国最北部边疆高寒地区以柞蚕育种、综合利用、病虫害防治、良种繁育等研究和开发为重点的综合性蚕业科研单位。草原研究所是以草原科学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市畜牧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家畜改良。但是,却没有任何一家科研机构或高校能完全掌握某一领域的全部技术知识,而且很多科研机构经过转制都成为科技型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这对于那些大部分缺少资金和技术的中小企业的科技发展是不利的。因此,科研机构要与当地高校或区内高校及省外高校合作,在政府的引导之下共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相应的技术源泉,形成协同效应,发展呼伦贝尔地方经济。
4、政府——主导作用。政府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整合社会资源,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做好公共政策服务平台。通过各种服务平台,为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的筛选、梳理、包装和交易服务。具体应包括:贯彻国家的宏观指导政策,从宏观上统筹引导,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技术创新的法令、法规,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各方公益等方面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部分创新项目的资金,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争取为产学研提供一个有助于创新的经济环境,调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的热情。
呼伦贝尔技术创新还很不成熟,属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城市,产学研合作的层次还处于较低层次的合作,更多的中小企业还没有加入到技术创新的行列,更加需要政府的推动,引导中小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支持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检测平台;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共享研发平台和实训基地;加强产学研对接服务平台和规范技术合同网上登记,培育壮大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5、中介机构——协调作用。中介机构主要指促进企业间网络联系、产学研合作的纽带或桥梁,一般包括行业协会、商会、创业中心(孵化器)、信息服务中心等。这些机构的专业化程度高、活动能量大,组织形式先进,汇集了信息、管理、技术、投资等各方面的专家,为企业提供各种专业化的服务,可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降低企业的竞争风险。其主要职责是使科技成果尽快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寻找合作伙伴,同时中介机构还根据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研究课题,牵线搭桥,成为连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的纽带,减少交易成本。目前,呼伦贝尔市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还很不完善,造成技术的供需双方在交易中交易成本增加,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完整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创办科技中介机构,建成一批新型技术交易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机构,以及现代科技要素交流整合平台,发挥中介机构在发展预测、咨询论证、项目评估、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中介职能作用,为企业技术创新、农牧业技术成果推广提供通畅有效的渠道。
6、资本(金融机构)——保障作用。资本可以加强风险控制,推动产学研发展,解决技术创新资金短缺的问题。会涉及银行、风险投资公司、基金机构等,这些机构并不直接参与到产学研合作的链条中,但是会有效地弥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筹资能力、国家财政支持、私人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之间的空白,会通过对其经过调研认证并且认为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创新项目(企业)提供资本,对推动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本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核心作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过程是风险控制的过程,为降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投资风险,减少国家直接投资的盲目性和监管困难,应利用多种渠道建立产学研风险投融资体系,通过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企业担保和信贷的方式获得风险资金。
呼伦贝尔地区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短板是资金问题,政府及其他各主体的科技投入不足,资金来源有限已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
呼伦贝尔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鼓励企业、金融机构、个人、外商等各类投资组成的科技投入体系的建设,大幅度提高全社会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研究开发经费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的要求。确保呼伦贝尔市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的要求。同时,政府要放宽金融领域市场准入,支持非公有制资本投资兴办或入股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担保行业。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民营资本和私人资本参与金融业发展的资本转化途径,不断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为产学研合作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地位,成为技术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力量,高校、科研机构应当利用自身的知识资源发挥支撑和骨干作用,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各种资源,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健康有序的政策环境,中介机构利用自身的信息管理等优势资源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服务机制,金融机构要利用其资源优势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保障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连燕华,马晓光.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态势评价[J].新材料产业,2001.3.
[2]顾海.我国产学研实践中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科技产业,2001.
[3]唐小旭.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研究.唐小旭博士论文,2009.
篇5
关键词:互联网;新技术;资产管理;变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111-02
一、互联网和新技术下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
从资产管理的价值链来看,从资产获取到分销,再到资产服务,各个环节的展业方式均由于技术的“赋能”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新技术改变不了金融的核心,即风险并没有被消除。只要仍存在金融资源的跨期、跨区配置,风险就仍然存在,而资管机构的专业价值也就仍然存在。
(一)资产获取、投资管理环节的变革
1.改变了基础资产的构成。过去的资产标的往往规模较大,趋于集中,比如大企业贷款、大型项目等。新技术的发展则通过新的渠道和新的风险管理手段,使一些过去不存在或没有纳入资产管理体系的基础资产也能被收录其中,比如P2P模式下的小额贷款、股权众筹模式下的初创企业股权等等,从而推动了资产管理基础标的去中心化和分散化,也扩大了整体基础资产池。
2.改变了资产估值的方式。工业时代的基础资产估值通常基于硬件和实体资产的价值,比如生产线、厂房等,关注的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信息时代的基础资产估值则是基于软件、数据、网络、服务的价值,关注的是关系链、数据和生态系统。例如,飞利浦从照明设备生产商转型为智能照明系统服务提供商,盈利模式也从耗材销售收入转为服务费用收取,其LED灯可免费安装,但通过智能照明系统节省电费,从节省部分分成。由此,对这类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现金流预测方式也需要相应改变。
3.改变了风险管理的方式。过去的风险管理手段主要是通过抵质押物、现金流等来进行判断和控制。信息时代的风险管理手段则更加多元和立体,借助海量数据进行风险的识别和预判。例如,传统征信巨头FICO推出了大数据分析产品BigDataAnalyzer。
4.改变了投资决策的方式。过去的投资决策更多是依靠专业投资顾问的经验,新技术的发展则使投资决策能够更多地依靠数据、量化分析,甚至机器人决策,从而更好地避免因情绪或情感对投资决策造成影响,保证策略和执行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同时还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实现规模化与定制化的平衡。例如,Betterment、WealthFront等在线财富管理平台就是利用自动化系统,针对客户的具体需求快速定制投资组合;又如嘉信理财的SchwabIntelligentPortfolios。
(二)产品分销、财富管理环节的变革
1.改变了分销方式。过去的投资产品主要依靠金融中介的实体渠道(如银行网点)进行分销。为了覆盖网点和人员的成本,金融中介往往不得不提高投资门槛或收取较高费用。新技术的发展使投资产品的分销更多地转移至PC端、移动端的直销渠道,大幅降低了分销成本,因而也降低了投资理财的门槛,吸收了更多原本难以进入资产管理体系的小额、零散资金。例如,东方财富旗下的天天基金网2014年实现基金销售2 000亿元人民币,2015年仅上半年基金销售额就急速上升至4 000亿元人民币,基金销售规模堪比四大行。
2.改变了投资人的参与方式。过去的投资决策依靠专业投资顾问的权威意见,普通投资人更多的只是被动接受。现在,专业金融机构在信息与产品领域的“权威性”及“特许供应”地位已经相对弱化,投资人日益习惯于主动获取信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或朋友的推荐,并且希望决定和主导投资决策。Motif、雪球网等社群化运营投资平台,很好地把握并促进了投资人的这种行为转变。
3.改变了投资人的体验。分销方式的改变和投资人参与方式的改变直接促进了投资人体验的提升:第一,投资门槛大幅降低,从数万数十万元降至数百数千元,甚至“1元”。第二,产品购买流程更加简单便捷,只用几分钟和几步流程即能实现随时随地线上开户和交易。第三,普通客户也能享受定制化服务,通过快速的数据分析和匹配,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在成本可控的基础上提供给所有客户。第四,投资透明度显著提升,通过在线平台,投资人可以轻松比较不同标的和产品并做出选择,对已投资的标的和产品能实时查看运行状况、还款情况、收益情况等。因此,投资人对资产管理机构的预期已随着客户体验的提升而彻底改变。
(三)资产服务环节的变革
1.改变了服务对象。过去,资产服务机构服务的对象是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主,现在,新技术所培育的大量创新业态也开始成为资产服务的对象,例如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托管、针对在线销售的货币基金的托管、针对P2P平台和众筹平台的资金托管等,这一类业务目前也已成为了资产服务机构一大新的业务增长点。
2.改变了服务方式。大部分机构过去托管、清算、运营服务依靠电话、传真和人工手动,成本高、效率低,操作风险高。新技术环境下的服务体系则是以云和数据为基础,服务方式逐步向电子化、自动化、线上化转型,从而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高灵活性以及风险可控。例如,富达(Fidelity)就推出了专为资产管理机构及投资顾问服务的线上平台Fidelity Institutional Wealth Services;招商银行也推出了专门服务资产管理机构的全功能网上托管银行。
二、互联网和新技术下资产管理机构的创新
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在经过了十年的快速发展期后,正面临转型的关键关口。互联网和新技术在资产获取及投资管理、分销及财富管理、资产服务这三大环节上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变化已切实发生并且不可逆转,传统资产管理机构应如何应对?
(一)主动适应变革,积极进行改革
在资产管理价值链的三大环节上,分销及财富管理已受到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最深远的影响。专注于这一环节的资产管理巨头在应对创新模式的挑战方面主动适应变革,积极进行改革。例如,专注财富管理的嘉信理财最近推出了自己的线上理财平台SchwabIntelligentPortfolios。这一平台将客户的投资门槛从数万美元降至5 000美元,使客户只需花费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即可快速完成简单的线上注册流程,但同时仍保持了嘉信财富管理服务的专业度,包括:将客户资金配置到20个资产大类中;由系统自动为客户动态调整投资组合,以规避风险、保证收益;同时还为5万美元以上的客户提供原本只有高净值客户才能享受到的避税服务,所有这些服务全部免费。此外,嘉信还即将推出专为投资顾问和机构服务的线上平台InstitutionalIntelligentPortfolios,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更广泛的客户。
(二)加大科技投入
新科技的运用能帮助资产管理机构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全球资产管理巨头们近年来纷纷加大了对科技领域的投入,大力利用新技术建设私有云、新的投资平台、高质量的用户交互界面,积极培养和吸引金融与科技并重的人才。
例如,全球领先的资产托管机构道富银行在过去五年间每年的科技投入均达到8亿~9亿美元,占其营业收入的8%~9%。自2011年开始,道富银行开始通过“私有云”建设来促进其IT系统转型。2011―2014年,道富银行每年通过“私有云”项目实现了6.25亿美元的成本节省,同时也通过“私有云”为客户提供了快速的计算和定制,并且有效地保护了客户信息和交易的安全。
资产管理巨头摩根大通(JPMorgan)不仅加大了对内部科技的投入力度,而且还选择通过大量外部投资来增强创新能力。自2009年以来,摩根大通投资了数十家金融科技公司,涵盖支付、投资、P2P等多个领域。2011年参与移动支付公司Square的B轮融资,之后参与在线投资平台Motif的D轮融资并投资3 500万美元,近期又参与了P2P平台Prosper高达1.6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提升客户体验。
(三)积极拥抱生态系统
互联网时代的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化,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更高效、更专业地实现更出色的客户体验,比如:与第三方合作获取资产或客户,与外包系统服务商合作进行平台开发,与外部征信机构合作完善风险管理,与外部投顾合作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和效率,与网银或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改善支付流程,与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或在线理财平台合作扩大分销网络等等。
全球最佳实践的经验表明,全能资管、精品资管、财富管理、服务专家是常见的四种资产管理业务模式。
参考文献:
[1] 于蓉.美国金融中介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及启示[J].金融研究,2015,(7).
篇6
[关键词]湖南栗山 铜铅锌多金属 地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 P57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1-3
1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特征
1.1区域地质背景
瑚―栗山地区地处湘东北,江南地轴中部之湘东断隆带,该断隆带包括岳阳穹褶、汩罗凹断、幕阜山穹断、平江―长沙凹断,浏阳―衡东穹断5个Ⅳ级单元,它沿扬子准地台南缘与滇东北、川南和赣东北成矿带相连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重要的跨省金铜多金属成矿区带。位于湘东隆带之幕阜山穹断中,其北西65km即为著名的桃林铅锌矿,二者均位于幕阜山岩体边缘,成矿地质特征极为相似。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第一至第四岩组,约占全区地层总面积的50%。区域内褶皱总体来说不发育,主要有钟洞向斜及大尖山―大桥向斜。断裂构造却极为发育,详见图1。
1.2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区内有航磁异常一个,分布于栗山一带(图2)。ΔT异常呈东西向长椭圆形叠加于正区域背景之上,分布面积约3km2。异常梯度小,无负异常,正异常曲线平缓而对称,最大峰值ΔTmax=12γ。经检测地面ΔT异常似等轴状,梯度变化平缓,分布于航磁异常一侧,位移约500米,异常长约1200米,宽约1000米,强度低。推断该异常由构造带或蚀变带中磁铁矿化引起。
区内通过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出12个Cu、Pb、Zn综合异常区,其中瑚和栗山矿段各有一个。
1.3区域重砂异常特征
区内重砂测量在1∶20万重砂测量的基础上开展,铜铅锌重砂异常主要分布在湘滨洞―瑚―栗山铜铅锌成矿带上,三种元素异常分布范围基本均合,其矿物来源主要是铜铅锌成矿带中的含铜铅锌硅化构造带,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关系密切。
1.4区域遥感地质特征
根据遥感地质解译分析,区域内铜铅锌多金属矿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主要分布在褶皱隆起地段,特别是次一级背斜轴部,瑚―栗山矿区即位于江南古陆以东之幕阜山―铜盆寺隆起的北部;多分布于北西向、北北东向、北东向断裂带上;分布于与花岗岩体接触带有关的碳酸盐岩中或浅变质碎屑岩中。这些特征均与瑚―栗山矿区的特征吻合,成矿前景十分看好。
2矿区地质特征
栗山矿区位于幕阜山隆起区,由瑚和栗山两个矿段组成,矿床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2.1瑚矿段、矿脉地质特征
(1)矿段内出露地层简单,仅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云母片岩及第四系,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公路及溪沟两侧,以土黄色砂土为主,系花岗岩风化产物。冷家溪群主要分布于矿段南部幕阜山岩体的,局部构成岩体中残留顶盖或捕虏体,岩层呈薄层状,岩性为云母片岩,呈灰黄色,灰黑色,局部呈紫红色,片理较发育。
矿段内构造主要为北北东向及次级北北西向,以北北东向断裂与铜铅锌矿化最为密切。
①北北东向断裂矿段内以秦家坊断裂(F1)最为发育,该断裂为区域性天宝山―石浆压扭性断裂的南段,南至秦家坊切穿岩体接触带,北至扬荷坪,矿段内控制长约4100米,两端均延出图幅,走向20~30°,倾向南东,倾角一般45~74°。该断裂形成于岩浆期后,沿走同具分枝现象,断裂带宽6~7米,主要由石英角砾岩、硅化角砾岩及少量花岗质角砾岩组成。岩石硅化极为强烈,角砾大部分已不太明显,偶见硅质边。该断裂具多期活动特征,早期为压扭性,后期表现为张扭性,是瑚矿段的导矿、容矿构造,严格控制了Ⅰ号矿脉及Ⅱ号矿脉的产出。
②北北西及近南北向断裂矿段内主要有F2、~F5、F7,以F2及F3最为发育,规模较大,二者均分布于瑚矿段西侧,其中F3出露长约4150米,构造带宽约1.5~5米,最宽达10米,倾向237~264°,倾角60~73°,主要由云母片岩夹石英细脉及硅化碎裂角砾岩等组成;F2出露长约4100米,构造带宽0.4~3米,倾向250~285°,倾角45~75°,南端主要由云母片岩夹石英细脉组成,北端则主要由硅化花岗岩及硅质岩石英岩等组成。
(2)矿段内发现有铜多金属矿脉两条,编号为Ⅰ和Ⅱ(图3),均产于秦家坊断裂(F1)硅化破碎带中,并严格受其控制,其特征分述如下:
①I号矿脉分布于里路坪至井湾里一带,严格受F1断裂控制,控制及推测长度4100m,走向8~45°,倾向南东,倾角45~88°,主要产于燕山早期侵入的片麻状粗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南部切穿冷家溪群。控制硅化破碎带最宽达6.35m,一般3.70~4.90m,主要由硅化构造角砾岩、石英角砾岩及少量花岗质角砾岩组成,岩石硅化及萤石化、绿泥石化强烈。地表矿化在产子坡以南主要表现为铜矿化,以北则表现为铅锌矿化。由地表向深部有铜品位逐渐增高,产状由陡变缓,宽度逐渐变小的趋势。该矿脉共圈出2个矿体。矿脉地表含矿系数为0.60。
②Ⅱ号矿脉是I号矿脉的分支,分别于产子坡及软坳里附近与I号矿脉复合,控制矿脉长度1000米左右,其走向10~13°,倾向南东,倾角62~85°,产于燕山早期侵入的片麻状粗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控制硅化破碎带宽0.27~12.0米,主要由硅化构造角砾岩及石英角砾岩组成,岩石硅化、绿泥石化强烈。地表矿化主要表现为铜矿化,其次为铅锌矿化,矿化不连续。该矿脉圈出铜矿体1个。矿脉地表含矿系数为0.30。
2.2栗山矿段、矿脉地质特征
矿段内出露地层简单,仅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云母片岩及第四系,局部构成岩体中残留顶盖或捕虏体,岩层多呈薄层状,走向0~175°,倾向40~330°,倾角12~60°。
共发现有大小断裂近二十余条,按其走向可分为近南北向、北西向、北北西向、北东向及北北东向五组,其中以北北西向、北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断裂最为发育,且延伸稳定,规模较大,该三组断裂硅化构造带一般延伸长约几百米―千余米不等,宽度小于1米~6.5米。断裂带主要由热液石英岩及硅化构造角砾岩组成,硅化极为强烈,具多期活动特点,力学性质早期为压扭性,后期转换为张扭性,是该矿段的含矿构造,严格控制了该矿段内各矿脉的产出。
矿段内岩浆岩广泛分布,约占工作区面积的65%以上,与冷家溪群呈侵入接触关系,以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体分布面积最为广泛。各期次岩体主要岩性特征如下:
燕山早期侵入体:主要分布于矿段西南部,岩性为片麻状粗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斑状结构。
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体:广布于矿段北部及中部,岩性为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中细粒结构。
燕山晚期第三次侵入体:分布于矿段西部,岩性为细粒花岗闪长岩,细粒结构。
岩石近地表风化强烈,多呈松散土状,见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强烈。除花岗岩外,矿段内还分布有大量化岗伟晶岩。
栗山矿段内先后共发现有铜铅锌多金属矿脉15条,编号为Ⅲ、Ⅳ、Ⅴ1、Ⅴ2、Ⅵ~ⅩⅥ,均受北北西向、北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断裂控制,矿脉长310~2350米,厚0.68~5.21米。
(1)Ⅴ1号矿脉分布于矿段西侧观音阁―小洞一带,控制及推测长度为2050米,中部在小洞一带约有450米被第四系覆盖,往北被后期Ⅴ2号矿脉所破坏。该矿脉严格受北北西向断裂带控制,走向332~11°,倾向北东东―南东东,倾角52~88°,主要产于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体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中。控制矿脉带宽约0.68~4.85米,主要由硅化构造角砾岩及热液石英岩组成,岩石硅化强烈。该矿脉铜铅锌矿化均较好,矿化较连续。该矿脉圈出铜铅锌矿矿体一个,地表含矿系数0.87。
(2)Ⅶ号矿脉分布于矿段中部新田一带,控制及推测长度为1050米,该矿脉严格受北北西向断裂带控制,走向345~4°,倾向北东东―南东东,倾角65~83°,产于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体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中。控制矿脉带宽约1.05~1.90米,主要由硅化构造角砾岩组成,岩石硅化强烈。该矿脉以铅锌矿化为主,伴生铜,矿化集中于脉体中部,两端矿化变弱。矿脉中部矿化较连续。该矿脉圈出铅锌矿体一个,地表含矿系数0.43。
(3)Ⅹ号矿脉分布于矿段北部栗山一带,控制及推测长为1250米,该矿脉严格受北西向断裂带控制,走向305~17°,倾向北东东―南东东,倾角70~82°,产于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体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中。控制矿脉带宽约0.70~2.25米,主要由硅化构造角砾岩及热液石英岩组成,岩石硅化强烈。该矿脉铜铅锌矿化均较好,该矿脉圈出铜铅锌矿体一个,地表含矿系数0.76。
(4)Ⅻ号矿脉分布于矿段东部墙坳―吊麦咀一带,控制及推测长为2350米,该矿脉严格受近南北向断裂带控制,走向348~6°,倾向北东东―南东东,倾角52~70°,产于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体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及花岗伟晶岩中,局部切穿冷家溪群云母片岩。控制矿脉带宽约0.40~2.30米,主要由硅化构造角砾岩及热液石英岩组成,岩石硅化强烈。以铅锌矿化为主,伴生铜。地表及浅部矿化较强,深部减弱。该矿脉圈出铅锌铜矿体一个,地表含矿系数0.44。
(5)ⅩⅢ号矿脉分布于矿段东南部胜石洞―白家湾一带,控制及推测长为1700米,该矿脉严格受近北北东向断裂带控制,走向350~13°,倾向北西西或东,倾角60~85°,产于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体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及花岗伟晶岩中,局部切穿冷家溪群云母片岩。控制矿脉带宽约1.10~6.60米,主要由硅化构造角砾岩组成,岩石硅化强烈。该矿脉地表未见矿化,浅部矿化较强,矿化主要为铅锌矿化。
3矿体地质特征
瑚―栗山矿区先后共发现矿脉17条,圈出铜铅锌矿体12个。矿体沿倾向、走向延伸以Ⅴ1-1最大,现将I-1、Ⅴ1-1、Ⅹ-1、ⅩⅢ-1四个主要矿体特征综述如下:
(1)I-1铜矿于I号矿脉南端,地表控制长度为974m,总长为1253m,地表由五条探槽控制,浅部有老窿1个采样点控制,深部有两个钻孔控制。矿体出露标高210~272m,工程控制最低标高为185.12m,控制最大斜深约113m。
矿体呈脉状沿F1断裂构造带充填,倾向南东,平均倾角72°,由硅化构造角砾岩、石英角砾岩及少量花岗质角砾岩组成,以前两者为主,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铜矿矿石,次为含铜铅锌矿矿石,矿体顶底板均为粗中粒似斑状花岗岩。该矿体地表主要见铜矿化且连续,深部在512线以北渐变为以铅锌矿化为主。
(2)Ⅴ1-1铜铅锌矿体的地表控制长为1640m,总长为1740m,地表由8条探槽控制,浅部由老窿1个控制,深部由5个钻孔控制,矿体出露标高274~498m,工程控制最低标高为-52.44m,控制最大斜深约435m。
矿体呈脉状产于Ⅴ1号矿脉带中,倾向东,平均倾角74°,由硅化构造角砾岩及石英角砾岩组成,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铜铅锌矿矿石,次为黄铜矿矿石和铅锌矿矿石,矿体顶底板均为中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该矿脉地表矿化较连续,由南往北由单一的铜矿化转变为铜铅锌矿化,再转变为铅锌矿化。
(3)Ⅹ-1铜铅锌矿体
该矿体地表控制长为825m,总长为950m,地表由5条探槽控制,浅部由老窿4个控制,深部2个钻孔控制,矿体出露标高242~437m,工程控制最低标高为-1.35m,控制最大斜深约345m。
矿体呈脉状产于Ⅹ号矿脉带中,倾向东,平均倾角74°,由硅化构造角砾岩及石英角砾岩组成,矿石类型为含铜铅锌矿矿石,矿体顶底板均为中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该矿脉地表矿化较连续,主要为方铅矿化、闪锌矿化、黄铜矿化、斑铜矿化,次为萤石矿化。
(4)ⅩⅢ-1铅锌矿体
该矿体地表槽探工程均未见矿,浅部老窿控矿体制长为490m,总长为690m,浅部由老窿2个控制,深部由1个钻孔控制,工程控制最低标高为24.46m,控制最大斜深约186m。
矿体呈脉状产于ⅩⅢ号矿脉南部,倾向东或西,平均倾角74°,由硅化构造角砾岩组成,矿石类型为铅锌矿矿石,矿体顶底板均为花岗伟晶岩。该矿脉地表未见矿化,中深部主要为方铅矿化、闪锌矿化,偶见黄铁黄铜矿化、斑铜矿化及萤石矿化。
4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根据矿区内矿石矿物组合、矿化特征、围岩蚀变及硅化构造带之间的相互穿插关系,区内矿化阶段可划分为两期。
早期中温热液矿化期:发生于断裂构造形成期,矿液充填于北西―北北西向硅化构造破碎带中,形成的矿物以浸染状、细粒状深灰黑色―黑色方铅矿和深棕―棕黑色闪锌矿及块状黄铜矿为主,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绿泥石次之。
晚期低温热液矿化期:矿液多填于北北东―北东向硅化构造破碎带中,形成的矿物以银灰色、粗粒集合体状方铅矿和浅黄色闪锌矿为主,见萤石伴生,围岩蚀变以硅化和绢云母化为主。
分布于矿区中部的燕山晚期第三次侵入的细粒花岗闪长岩中的铜、铅、锌平均含量均较高,经数理统计和判别表明,细粒花岗闪长岩属矿化岩体。因此,可以认为其为成矿母岩,该区铜铅锌矿是构造、岩浆活动的综合产物,矿床成因应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
通过对矿区内各矿脉、矿体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归纳总结出主要的找矿标志有如下几点:
(1)走向北西―北北西向、北北东向及近南北向的硅化构造破碎带含矿性较好,北东向的硅化构造破碎带基本不含矿。
(2)走向呈弧形转弯且具膨大缩小现象的硅化构造破碎带含矿性较好,尤其是弯曲部位更利于成矿。
(3)矿脉破碎程度高,地表露头具蜂窝状构造,颜色深褐色,可见萤石化、绿泥石化等现象的地段,有较大可能发现矿体。
篇7
论文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1.前言
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具有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是寻求可持续发展和保持自身竞争力的优势的重要途径。企业技术创新是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1],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2]。从这个层面上看,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企业对于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是企业规避风险,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取企业竞争力的前提。因此模糊综合评价,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就越来越重要。
索罗(S.C.Solo,1951)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过程[3]龙源期刊。傅家骥(1998)认为技术创新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3]。许庆瑞(2001)也将技术创新看作是新思想的产生、解决问题和进行开发、实现和应用的过程[4]。通过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对技术创新的评价要从技术创新的整体出发,考虑整个过程。
2.评价方法与模型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原则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只有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5]。评价的目的决定了一般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6]。本文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专家甄选企业技术创新指标,并由专家和职业经理人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价,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2.1模糊综合评估法简述
模糊理论(Fuzzy Theory)是由美国自动专家、加里福尼亚大学教授查德(L.A.Zadeh)于1965 年创建的,它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现象的数学,故通常称为模糊数学[7]。模糊理论弱化了数据的绝对定义,使用程度语言,更接近人的思维模式。
2.2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在复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8]。由于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某些因素是模糊的[9],无法用通常的简单数字来衡量,所以借助模糊数学来处理。创新能力的评价靠主观判断时常存在偏差模糊综合评价,将模糊数学应用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判定,使主观判定纳入定量计算的客观统一的判别轨道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式。
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主要包含指标集、评语集、单因素评价矩阵、权重分配向量4个要素。指标集是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种指标为元素所组成的多层指标集合龙源期刊。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集可以记为:
(1)
每个因素又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子集,因此可以建立指标子集:
(2)
权重集以各指标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为依据,赋予各个权重系数,用来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权重集根据指标集和子集来建立,即
,(3)
子集权重为
, (4)
评语集是对技术创新能力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的集合。的评语集合建立为: ,其中为评价的等级数量。
对的每一个指标进行评价可得到单因素评价矩阵:
(5)
,其中,表示第个因素给予评语的隶属度。在确定模糊矩阵和模糊向量后,可做模糊变化来进行综合评判:将每个作为一个元素,作为它的单因素评判,构成评判矩阵:
(6)
通过运算模糊综合评价,得到对评价指标子集的综合评价结果,构成了一个评价矩阵:
(7)
按照模糊综合多级评价模型,最后的综合评价结果为: (8)
由此可得到所有指标的综合评判结果。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取得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评价等级即为该项目的综合评价等级。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实例
下文以济南市长清区某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更好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本文在山东济南选择了部分企业经理人,高校企业管理专家教授和咨询公司高管,首先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具体评价过程如下:
3.1指标体系的建立
首先建立主效率指标集:根据对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因素的分析,综合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指标,从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与开发、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生产实施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创新产出实施能力、创新倾向能力7个方面来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主效率指标集,构建各主效率指标的子效率指标。
效率评价指标权重分为2个层次:各主效率指标权重和每个主效率指标中各子效率评价权重。2个层次的权重确定均采用专家评估法进行。主效率指标权重由技术创新方面专家、教授及有经验的经理人综合评定,以确定各主效率指标权重。子效率指标权重则分别由熟悉不同主效率指标的专家及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和经理人综合评定,确定各子效率指标权重龙源期刊。其综合评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三级指标
权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资源投入能力
0.104895
创新(R&D)资金投入强度
0.272727
创新(R&D)人员投入强度
0.454545
非R&D投入强度(技术引进/改造)
0.272727
研究与开发能力
0.188811
自主创新产品率
0.186047
技术扩散效率
0.302326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0.348837
(R&D)人均研发经费
0.162791
创新组织管理能力
0.160839
创新频率
0.139535
创新组织运行管理效率
0.302326
技术创新的风险预测与规避能力
0.279070
与外界的合作能力
0.279070
创新生产实施能力
0.132867
创新成功率
0.222222
生产设备更新水平
0.222222
生产人员综合水平
0.305556
创新实施的标准化水平
0.250000
创新营销能力
0.153846
营销人员素质
0.186441
营销费用投入强度
0.203390
市场研究能力
0.220339
营销网络建设程度
0.203390
营销体制的适合度
0.186441
创新产出实施能力
0.132867
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
0.255319
创新收益率或产品销售率
0.276596
创新质量水平
0.319149
每千人创新数量
0.148936
创新倾向能力
0.125874
创新倾向
0.195652
企业家战略决策能力
0.304348
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与企业精神
0.260870
篇8
1980年3月3日,中国政府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了加入书。1980年6月3日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此后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框架已全面建立,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高校在知识产权方面面临如下问题:国家科技创新主体是企业,高校尚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行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方面缺乏理论的指导,以及国家对高校的科技经费也投入不足;地方高校缺乏整合科技队伍有效的凝聚机制,使得高校的人才、科研基地、实验院所等良好的创新优势也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直接转化为知识产权数量较少;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没有深度且多数研究聚焦在我国的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国内学界对于高校转化研究的针对性不强,对绩效等经济方面的机制探讨较少。
二、收益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通过调研与文献研究,系统掌握当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及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针对各区域高校生存环境的不同展开对比分析,总结共性特征、比对区域差异。深入地方高校实地的调研,组织相关高校代表座谈,深入探讨高校专利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形成的阶段性研究结论依托,运用综合分析法,对国外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政策与现状分析,总结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地方高校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与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我国目前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建设历程较短,知识产权机制体制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高校的产权意识普遍比较薄弱,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地方高校科研成果重复研究多,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技术创新机制相互分割,各自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一定的体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 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市场经济的条件,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中,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忽视了知识产权的保护,造成高校知识产权的流失。主要表现在:将职务发明成果变为个人发明成果,颠倒了科技成果的所属权,私自做以转让;借退休、调动之际擅自将学校的科技成果据为己有或转让给外单位以获取个人利益;
(二) 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健全
长期以来,科技创新忽视了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主体作用。作为高校,拥有大量的科研团队及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在科研成果申请知识产权专利方面拥有优势颇多,但存在资金短缺、市场动态获取延迟等缺陷。而对企业来说,具有资金优势、市场资源、产品质量监督、营销团队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产品或者服务,从而产生经济增长。
(三) 专利申请少、与科技成果重复率高
高校知识产权专利的国内外申请量与批准量是衡量科技生产和知识创新的一项重要的指标,目前,专利申请数量少、专利申请积极性不高现象遍存在。高校并未认识到利用专利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已致科研成果、论文与专利的比例很不平衡。高校技术开发成果急于而不是首先考虑申请专利,从而使其中的属于发明创造的专利技术成果因丧失新颖性而失去法律保护。
四、应对措施及解决对策
地方高校拥有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知识产权专利,并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充分保护的成熟经验。欧美发达国家对在大学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善科学的法律体系。以国外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为启示,结合地方高校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现状,探索建立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对策尤为重要。
(一) 增强知识产权意识
在地方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的现象,如学校校名、标识是高校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 “清华”商标成为全国高校首个被认定的驰名商标的反侵权斗争为例,可见地方高校的发展也应积极申请知识产权专利,保护高校自身的科研成果,防止产权流失。同时,高校的科技工作者也应增强产权意识,积极维护自身及所在高校的利益。
(二) 重视校企合作,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运营构架
在中国的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强大优势,涌现出一批由学校智力产生的科研结果为支撑的企业,如清华同方、北大方正、北大青鸟等。要将产学研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利用企业为中枢,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上高新技术产品或者全新的服务模式。
(三) 地方高校联合建立知识联盟
对于地方高校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和创新激励机制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起知识联盟。高校知识联盟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企业和其他组织间以协议的方式组成的一种使双方获得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致死集约关系。地方高校知识联盟的建立,增加了区域内每所高校的知识容纳水平,使得行业或科研领域的知识得到共享,从而使各个高校的的研究朝着更深的广度和宽度来发展。
(四) 合理优化薪酬体系,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篇9
关键词:政府资助方式;交互作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引言: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由于技术创新活动存在正外部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企业R&D投资低于社会最优水平(Arrow,1962),这就为政府介入提供了理论基础。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关注政府在技术创新领域中的作用,OECD国家中使用财税优惠的国家由1995年的15个上升到了2011年的26个。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也一直呈现增长态势,平均每年增幅63.3%。当然,除财政科技投入这一直接资助手段外,我国还有税收优惠、政府购买、公共研究等不同的激励工具,但直接资助和税收优惠是作用范围最广的两个手段,因而成为研究的主体。大部分的实证研究都从不同程度上证明了这两种政策工具的激励效果。但是现有实证研究对激励效果的考察都是孤立考虑不同工具的效果,而一般情况下不同激励工具是同时使用的,相互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我们应该把不同激励工具纳入一个框架内考虑,不仅考虑他们的单独作用,同时也要考虑它们的交互作用。所以本文将建立两个模型:没有加入交互项及加入交互项的模型,来考虑两种不同工具的交互作用及交互作用对政策工具激励效果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以2011-2013年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剔除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后得到268个样本,其中2011年70个,2012年105个,2013年93个。本文研究使用的上市公司数据均来自CSMAR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和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数据库。
(二)模型构建。(1)方差分析。本文先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政府直接补助与税收优惠两种手段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进行检验。首先,我们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检验。提出原假设H0:各自变量不同水平下观测变量各总体均值无显著差异,自变量各效应和交互效应同时为0,即自变量和它们的交互作用对观测变量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数学表达式为a1=a2=……=ak=0,b1=b2=……=br=0。由于双因素方差分析要求自变量为分类变量,所以本文将政府补助和税收返还进行了分类处理,1000万元以下取值1,1000万-1亿元取值2,1亿元以上取值3。(2)回归分析。我们建立如下模型并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政府资助及不同方式之间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
R&D=α0+α1Gov+α2Tax+α3Demand+α4Size+α5 Location +ε①
R&D=α0+α1Gov+α2Tax+α3Gov×Tax+α4Demand+α5Size+α6
Location+ε ②
其中,α0为截距,α1~α6为系数,ε为残差。模型中各变量解释如下:1)因变量。R&D代表样本公司当年研发支出增加额,用来反映企业的研发行为。本文采用数据来自于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数据库中长期资产中的研发支出数据。2)自变量。政府补助Gov:政府补助反映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直接资助,体现在会计科目中主要涉及两个科目:“补贴收入”和“专项应付款”,通过对比发现,营业外收入中分部项目里的政府补助这一指标能较好地衡量政府对企业的科技补贴,所以本文采用政府补助这一指标进行衡量。税收返还Tax:由于没有确切的指标对税收优惠进行衡量,企业对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所享受的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等一系列措施产生的优惠金额也没有进行统计,所以本文采用税收返还这一指标进行替代,此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收到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各种税费的返还。政府补助与税收返还的乘积项Gov×Tax :乘积项用来反映政府补助与税收返还的交互作用。若乘积项的系数不为0,就表明政府补助与税收返还的同时作用不等于两种方式单独作用的乘积,两种不同方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3)控制变量营业收入Demand:本文研究我们将采用营业收入来衡量市场需求,因为营业收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成果与企业现有产品有很大的关联和相似性,因而市场需求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企业规模Size:史毅(2001)指出,大企业与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各有优势,但大企业能更好地满足创新活动的各种要素需求,承担创新的高风险。熊彼特在1969年就指出,大企业比小企业更有创新的积极性。本文研究采用企业总资产来衡量企业规模。
二、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一)双因素方差分析。运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a. R 方 = .883(调整 R 方 = .878)
表1是方差分析的主要部分结果。我们主要分析自变量及交互作用的影响,控制变量不予分析。首先从F统计值来看,FA=17.014>F0.05(2,4)=6.94,FB=15.752>F0.05(2,4)=6.94,FAB=7.260
>F0.05(8,4)=6.04,所以拒绝原假设H0:a1=a2=a3=0,b1=b2=b3=0,说明政府直接资助、税收返还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研发支出都存在影响;从相伴概率来看,三者的sig值均为0.000<0.01,拒绝原假设,说明检验结果在99%的置信水平上显著。
同时,我们还可进行政府直接补助与税收返还对研发支出作用的大小比较。由于设定的是全因子饱和模型,因此总的离差平方和主体部分为自变量对观测变量的单独影响、两个自变量的交互作用、随机变量的影响三部分,但由于本文加入三个协变量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总离差平方和中也就包含了这三个变量的影响,但我们可以不作考虑。表中显示,不同水平政府补助对研发支出的贡献离差平方和为16691.287,均方为8345.644,不同水平税收返还对研发支出的贡献离差平方和为15453.184,均方为7726.592,16691.287>15453.184且8345.644
>7726.592,这说明政府补助的影响比税收返还的影响大。
(二)多元回归分析。(1)无交互项多元回归。首先我们对模型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无交互项回归系数表
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补助与税收返还的检验sig值均为0.000,小于0.05,所以拒绝原假设,说明这两个因素对研发支出有显著影响。政府补助的回归系数为0.172,说明政府补助每增加一个单位,企业研发支出增加0.172个单位;税收返还的回归系数为0.077,说明税收返还每提高一个单位,企业研发支出增加0.077个单位,0.172>0.077,说明政府补助的作用大于税收返还的影响,这与上文方差分析的结果相同,如果加入交互项后结果会如何呢?
(2)有交互项多元回归。在进行含有交互项回归时,我们不能直接对模型②直接回归,因为这样不利于我们观察交互作用对政府补助和税收返还回归系数产生的影响。在含有交互项时,原变量的参数解释会有所差别,因为在如模型②中,α2表示政府补助为零时税收返还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这通常没有什么意义,而且这时税收返还对研发支出的影响系数已不再是α2,通过求导得到=α2+α3Gov,所以我们可以将
Gov代入估计结果中,Tax对R&D的影响就为α2+α3Gov。但为了更加精确,我们可以通过将模型重新参数化,使元变量系数具有一定意义。模型参数化后变成:
R&D=α0+α1Gov+α2Tax+α3(Gov-U1)×(Tax-U2)+α4
Demand+α5Size+α6 Location+ε ③
运用spss对模型③进行多元回归,得到如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有交互项的回归系数表
模型③中,U1,U2分别表示政府补助和税收返还的均值,此时,α2代表政府补助在均值处税收返还对研发支出的偏效应,表示税收返还每提高1个单位,研发支出提高α2个标准差。
表3中参数化乘积项表示的就是模型中的(Gov-U1)×(Tax-U2),表中各变量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5,说明各变量对研发支出都有显著影响。此时,政府补助的回归系数为
0.214,税收返还的回归系数为0.112,两个系数均大于无交互项回归时的系数0.172和0.077,这说明,考虑到两变量交互作用后,政府补助与税收返还对企业研发支出的激励作用有所增强。同时,0.214>0.112也符合方差分析关于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支出的激励作用大于税收返还的作用这一结果。
三、研究结论
本文以2011-2013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政府直接补助与间接税收返还对企业研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显著变量后,政府补助与税收返还对企业研发支出有正向影响,且政府补助的影响大于税收返还的影响;同时这两种资助手段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并且在加入交互项衡量交互作用后,政府补助与税收返还对企业研发支出的正向作用变得更强。本文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当前,政府正朝着服务型政府转变,国家应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再者,由于不同资助手段间交互作用的存在,政府应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激励作用,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这与很多说明性研究结论相一致。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AMI) PTCA 临床护理路径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with AMI patients after PTCA Methods Randomly piding qualified patients into the control group following regular order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clinical nursing path, recording the data ,observing the difference on time in bed, the patient’s time in hospital, the medical cost,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 the patient’s time in bed and time in hospital,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the medical cost is somehow the sam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with AMI patients after PTCA will develop the effect of nursing and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AMI PTCA Clinical Nursing Path
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在发达国家已位居心血管疾病死亡之首,我国(AMI)的患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AMI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随着PTCA、静脉溶栓溶栓术加PTCA等手段的不断提高,对AMI的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此,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组在总结归纳以往护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术后的临床路径研究。本研究在对1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内科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方案,执行各项康复护理程序。观察时间为8周,随后与对照组进行康复效果的比较,旨在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梗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3月一2010年12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17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中男112例,女64例;年龄38岁~82岁,平均48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临床路径组(90例)和非临床路径组(86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血管、梗死部位和心功能方面比较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急诊科、心内科和ICU护士和医生组成临床路径小组,制订与临床路径相配套的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如流程图、纳入与排除标准、临床监控指标与评估指标、变异分析等,并由课题负责人随机分配参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医护人员。对照组86例病人采用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人院后立即进入ICU病房,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TCA)[1]、静卧、吸氧、有效止痛镇静、静脉溶栓、心电血压监护,做好基础护理,观察病情等。实验组90例病人自患者家属签署急诊PCI手术同意书时开始纳入,按制定的护理路径进行主动护理,并记录两组指标,包括:a、卧床时间;b、住院天数;c、住院费用;d、并发症发生率;e、患者满意度。所有资料录入统计软件,利用统计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和满意度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但医疗费用未能有效降低(见表1);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见表2)
表1 2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满意度的比较
转贴于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注:χ2 =8.85 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模式,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订,使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临床护理路径的标准化流程来接受治疗及护理,以达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与护理工作质量的目的[2]。1985年美国护士Karen Zander首次提出护理程序与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CNP)的概念,此后CNP在世界范围内各种疾病中得到推广,并逐渐显示出在降低单病种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AMI护理临床路径,我们取得以下成绩:(1)减少患者卧床及住院时间。现代护理不仅单纯指患者康复,而是将“尽早康复”和“尽可能少的医疗费用”列为一个重要内容。有研究[3]证实,实施临床路径后,入院到实行PTCA的时间由108.0min缩短到91.5min(P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深入体会到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是一个多学科、多中心、医护通力合作的过程。高效的CNP改变了传统护理过程中散在、片面、目的不明确的缺点,使护理过程高效、有序、动态、可量化与控制。研究显示[4],临床护理路径在有效降低AMI患者的住院时间、相关的医疗费用,增进医患交流,增加患者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顺应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必定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30(12).
[2] 赖娟,蒋冬梅.21世纪我国实施临床路径的SWOT分析. 现代护理, 2007, 13(1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