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与研究范文

时间:2023-05-05 11:3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管理与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管理与研究

篇1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经济管理发展;前景研究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管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对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概括经济管理的主要的表现形式,研究出经济管理现代化与经济管理的新的趋势。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1.艺术性

任何一个企业进行高水平的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方式,一定需要一定的艺术性的特征,这种艺术相特征是由企业的经济管理的特殊性来决定的。由于经济与艺术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虽然艺术看起来与经济并没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事实上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也等同于艺术。由于艺术属于比较高端的范畴,但是物质世界与艺术世界对于人类的贡献十分等同,只是表达的方式十分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特征。人作为进行进行经济管理的主体,并且也是进行管理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更要处理好人这个基本因素,企业就能解决好任何不同的管理问题。

2.民主性

由于西方的管理方式十分先进,在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水平中,有很多是在我们国家无法得到实现的,全民都参与到经济管理的过程当中来。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难以模仿的,就更加难以得到良好的实现。因此,在我们国家,要想进行现代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就对管理者们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首先管理者们要具备比较先进的管理的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水平,管理者们要能够熟练掌握经济学的原理,熟悉并且熟练的掌握经济管理的工具。

这一点,我们要向日本国家学习,日本企业十分重视企业内部的“和”,在企业中也注重用“和”这种观点来调节各方的关系,并且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组成了一个共同命运的主体。并且日本企业的员工对企业都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日本的索尼公司为例,索尼公司创建了一整套完整的企业员工的沟通体制,领导们都能主动倾听员工们的想法,企业才能更加重视员工们的意见。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前景

1.个性化文化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否具有创新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只有在企业中不断实施创新,才能使企业不断的提高其竞争力。苹果公司这一点上就做的非常好,一般的普通的公司在人才的使用上都希望招募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苹果公司则不同,尤其是顶尖的电子产品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不能只是求多,更是更应该追求“精确”和“简化”。我们并不提倡所有的电子公司都能采取苹果公司的做法,而是应该强调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公司发展的道路,在打造每个公司的个性化的管理文化的时候,应该极力进行创新:为了打造企业的独特的文化,应该充分突出企业的个性化的特征。塑造出对一个企业最有利的文化,并且还要严格区分企业与企业的个性化特征,促进企业树立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企业的形象,从而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竞争优势。同时企业还要通过树立个性化的价值观念,企业要以知识水平作为衡量一个企业自身价值的尺度,同时还要把企业的创新理念作为知识体系的核心,并且要在企业的员工心中树立牢固的知识体系。

2.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的管理理念

现代企业要想变成一个最优秀最具有竞争力的优秀的企业,必须要在企业的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下功夫,因此更要全面提倡以人文本的理念。简单来说就是人性化管理的模式,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是一种围绕人展开的活动,从而使现代管理工作更加的贴近人性,这种管理理念对于全面提高人的工作潜能,促进员工高效率的参与到工作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能够使企业员工们都普遍的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并且能够争取全员都参与到企业的建设过程当中,将每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首先企业要做到支持员工,一个好的优良的企业只有在发展好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同时,并且还能够给员工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留住那些有才能的人,并且给予这些人群以充分的信任与鼓励。帮助员工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避免员工们走弯路,能够遭受更多的挫折。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为员工们提供更多的员工们所需要的数据资源,各种信息等,及时帮助企业中的员工们解决更多的额困难,尽量减少员工们心中的不自信感,保证员工们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额价值,这样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企业内部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员工们自身的素质。另外,企业还要重视尊重每一个员工,在国内比较成功的企业都把员工们当成企业的合伙人,定期的实施一些员工们的培训计划,对员工们进行合理的奖惩措施。企业在充分尊重每个员工的基础之上,还更加注重开发员工们的自身的潜能。有的企业还能根据员工们的不同特质,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符合员工们的发展规律的计划。并且适当的对员工们进行引导教育,当员工们的表现十分优良的时候,甚至在超越了自我的时候给予充分的肯定,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发起每个员工内在的潜能,使员工们在工作中不断的收获,从工作中获取了更多的满足感。

沃尔玛超市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发展到,世界上最大的零售超市,确实证明沃尔玛超市有其独特的市场优势。其实在众多的成功的例子中,沃尔玛超市的现今理念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沃尔玛超市尊重每一个员工,把每个员工都当成一个合伙人。甚至把“员工是合伙人”的理念转化为公司的具体的政策。同时,沃尔玛超市还在尊重每一个员工的基础上,重视激发每一个员工的潜能,根据每一个员工的潜质,制定出符合员工们发展的目标,并且沃尔玛超市及时的对员工们进行教育引导工作,当员工们超越了自我的时候,适当的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方法更能激发员工们的潜能,使沃尔玛超市的员工在工作中收获巨大的满足感。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企业进行管理的趋势。并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会进一步的促进企业的经济管理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加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企业更要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掌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政策,这样才能进行科学民主的战略决策,才能在根本上促进企业的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范广智.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探析[J].现代商业,2010(06):66-67.

[2]胡爱珍.探析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发展之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0(07):56-57.

[3]杨晓东.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0(06):66-67.

篇2

关键词:军队医院 经济管理链

军队医院作为一个经济实体,犹如一部结构严谨的大机器,它由五个环环相扣的"链条"组成。具体运转的快慢及效率的高低取决的关键就是链条的牢固程度。其中那些具有决定意义的"链条"起着架构的关键性作用。强化这些"链条",有利于完善经济核算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推动经济核算管理保持常态化。

一、机构链

军队医院经济管理,涉及到全院所有部门,关系到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传统的部门设置,已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必须整合建立科学顺畅的管理机构。我院一是成立了财经管理中心。作为医院的一个独立办事机构,分工一名副院长负责,中心设主任一名,下设财务、经管、医保收费办公室。医院所有经济活动都纳入财经中心统一管理,在一个帐户收付,一套账簿反映,一个平台运行,把医院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资产活动的各个部门,经费支出的各个末端都纳入成本管理范围。二是成立了采购管理中心,负责全院药品、耗材、通用物资的采购供应任务,建立计划、采购、支付、供应"四权分离"制度。医院各部门根据预算安排及医疗任务,提出药品、耗材、通用物资需求计划,由采购中心负责汇总,报院办公会同意后,由采购办公室组织实施,财务办负责经费的结算支付。三是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医院各科室需要人员要提出申请,经医务、院务和护理部门审核后,统一由人力资源办公室汇总,报请院办公会研究。四是机关职能部门指定专人兼管财经事务,负责归集本部门的经费支出,并按规定分摊,录入经管信息网络,统一核算。五是科室核算单元,指定科主任、护士长、医生三人组成经管小组,每月分析科室卫生经济运行情况。运行三年以来,三个中心同机关部门之间,同医、技科室各核算单元之间,各种管理机构链经过不断的磨合,已基本顺畅,确保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

二、资源链

要搞好一个医院的经济管理,必须重视抓好资源链这一重要环节,否则资源不清,无从谈起。一是摸清资产底数,医院的存量资产非常庞大,资产底数不清,成本核算就没有基础,也不能有效地堵塞漏洞。将"资产底数清,往来款项清"作为推行核算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是资产底数清,二是摸清人力资源底数,军队医院联勤管理后,人员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要按照在编和非编分类,其次要按照医、技、药、护分类,并根据核算单元编制比列,定岗、定人,便于科级、班组核算。通过资产清理,人员定岗、定编等资源链的建设,从根本上扭转科室之间不顾实际需要,多占用房、添置设备、争多配人员的现象。前期科室添置了一些设备,使用率不高,应交给医院并设立调配中心,科室"只用不养",以降低科室设备折旧的成本压力;在用人上,过去科室总想多要人,现在就更多的考虑用好现有人才,并优胜劣汰。

三、信息链

医院经济管理,既是一个顶层的管理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原有的统计核算方法,计算繁琐、工作量大,无法满足管理的需求,必须舍得投入,建设高集成一体化信息化的网络系统,集中科研力量,采取研发、扩容、对接等办法,抓好网络系统链接,管理软件开发,信息数据库建设,以及相互间的功能整合。目前我院科级核算,各科医药收入、消耗数据,均可通过网络采集,每日院机关、科室早交班,都可通过网络监控分析昨日全院、科室经济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机制链

医院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能是控制消耗,提高效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建立成本管控机制。医院各类支出,量大,繁杂,要建立自下而上,相互配合的多层次成本管控机制。一是预算管控,科学编制年度经费预算,预算项目要明细单列。二是投资管控,围绕实现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产的良性循环确定建设投入,确保医院建设资金的充足供应和投向投量的合理准确。三是限额管控,对行政消耗性开支和奖金发放,设定合理的限额保障标准,严格落实经济指标,用标准比例定额管控弹性开支。四是资产管控,加强现有营产设施和医疗设备物资的功能整合和循环利用,建立资产调剂使用制度,用整合管控闲置浪费。

二建立集约保障机制。在深化经济管理过程中,要从整合优化保障资源入手,把各种采购供应统一起来,实施统筹统供,减少分散保障造成的损失浪费,实现"1+1>2"的整体保障效能。一是规模化采购。加大批量采购、招标采购力度,推广药品器材网上采购办法,扩大集中采购的范围和份额,有效节省采购成本。二是直达式配送。整合各类小药房、器材库,对门诊、住院病人用药耗材进行统一配置、统一配送,减少物资流通环节,降低中间浪费。三是社会化保障。依托地方公司,实行药房托管、床单被服租赁、零库存等管理,利用社会资源搞好保障。

三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把加强监督制约作为深化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一是严格内控制度。把经济运行关键部位、重点环节的制度定全、定好,把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的内控制度落实到位,人员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二是实施绩效考评。按照数量与质量、进度与效果相统一的原则,细化量化指标,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考核投入产出的实际效果,全面反映和检查医院建设成效和事业成果。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建立岗位责任制,将管理目标、管理任务和管理责任细化分解到每个部门,落实到人,把目标责任作为考核干部业绩的一把重要尺度,对推进不力、工作失职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通报批评,使责任追究成为常态,成为一项基础性、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四是发挥纪委、兼职审计员的作用,设立审计办,大型采购、工程结算等大项支出经过专业审计。

五、核算链

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 学科; 建设

1 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研究的新进展

1.1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边界扩大

为了与农业经济新的形势相适应,人们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规划,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将引人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主要包括:

1.1.1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今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农业领域也当然包括在内,因为农产品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各国之间农业生产的差异,所以各个国家都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非常谨慎,而中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是理论和实践方面, 都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这样出现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国际化现象。

1.1.2 农业经济管理将延伸到食品科学及相关方面。过去的农业是“保障性发展”,如今它已经跨越为“促进性发展”,成功跨越的原因有2点:一是传统的农业部门呈现缩小的态势;二是农业中的一些问题正在改变,如农产品产前、产后的各个环节问题,尤其是在农业中出现结构性问题后, 农业的产后环节比原先更加重要, 诸如农产品加工、流通、标准化、质量与安全等问题将越来越重要。

1.1.3 环境保护将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如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它也是环境时代,由于农业自身是自然和经济再生产的结合体,与环境联系密切。事实上,农业在自然保护和生活舒适性保护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就是农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功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渗透到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不仅仅充实了这一学科的研究领域, 也将改变传统农业经济的增长模式和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

2 农业经济政策研究仍占主导地位

在目前和以后可预料的时期里,我国小规模农户经营模式变化不大,然而农业经济的外部环境却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比如上述的市场供需变化、加入WTO、知识经济等, 这些情况足以表明我国农业经济的特殊性, 在此基础上, 我国农业经济的应用和政策研究仍有巨大的潜力。

2.1 农业经营或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研究

立足于当前我国小规模农户经营的国情,加上我国辽阔的地域和各地地理条件差异的实际情况,重视农业经济或者说土地经营制度,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制定相关的法律,仍将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主流, 这方面能否有较大突破,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决心和政策偏好。

2.2 “ 三农” 问题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

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和城乡隔离政策的影响,使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背景与国外有所不同,比如说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增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的工业化、农民的脱贫、农村社会的保障制度问题等, “ 三农”问题的应用与政策研究仍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

3 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建设的发展建议

3.1 突出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特色

当今的农业正面临着全面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挑战,农业经济管理方面有着繁难的问题,三农问题互相交错并且非常复杂,除此之外,还需要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研究农业集约化、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只有通过认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 才能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 才能够正确地处理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才能够正确地建立农户经营、合作经营、股份制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的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和经营模式, 才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3.2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的团队建设

提高科研水平,深化教学改革以及要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学科队伍水平,拥有一支强大而有质的学术团队和人才队伍。因为建设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需要学术团队的支撑。目前这样一个知识结构的学术团队首先有一个知识相互借鉴、中西融合、前后贯通的问题, 应该有意识、有步骤、分层次地对这个学术团队进行培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体系, 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向上发展。

3.3 培育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的新增长点

学科融合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拾遗补缺和填平补齐,更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建立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对学科的升级和发展。学科交叉是当今科学技术向高度综合化和整体化发展的产物, 它呈现出各学科联合攻关、学科思想相互补充、学科边缘的拓展、产生横断学科态势的现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从其学科渊源而言, 本身就具有交叉融合的性质, 它是由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复合、交叉、融合而成的一个边缘性学科,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讲,它属于部门经济学和分支管理学。

篇4

关键词:物流经济;管理模式;战略发展

一、前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物流企业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物流活动主要由采购、贮藏、整理、配送等组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货品运输流程。物流企业不仅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还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内在产业,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物流行业进入我国市场时间较短,物流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国外的物流经济有着明显的差距。所以,物流经济的管理模式和战略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物流经济管理主要模式

1.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电子支付已经被广泛地应用。现今,电子商务占据了极大的市场份额,人们也偏爱于这种新型的消费模式,物流企业也依托于这个环节。因此,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也开始逐渐倾向电子商务管理,使物流经济与电子商务形成一体化,电子商务管理模式也成为物流经济最主要的管理方式。总的来说,随着物流经济管理开始建立与电子商务平台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线下快速增长,不仅带来了一定的企业物流业务量,还提高了我国就业率,解决就业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2.定额管理模式

定额管理是在大量高科技和日益严格的需求下而诞生,往往具备更加先进的管理方针和理念,已经开始逐渐应用到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中。首先,定额管理模式需要建立全面的管理体系,帮助物流经济迅速发展。其次,定额管理模式需要构建健全的管理机制,除了一般的产品送货、储藏进行定额外,还要对产品的综合管理进行定额,明确到产品送到顾客手中所产生的消耗。另外,对于最小工作环节也要进行明确预算。最小工作环节在定额管理模式中占重要的地位,对最小工作环节严格管控,不仅可以使物流企业定额管理模式发挥最大效益,还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带来更多的经济效应。

3.供应链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减轻运输压力、降低运营成本和促使明确分工,因此,供应链管理模式应用较为广泛。很多物流企业在使用供应链管理模式中,一般只对自己的核心产业进行负责,其余部分外包装给其他公司,这样可以达到零存储,形成物流企业最大效益化。举个例子,大多数的网络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商品何时到自己手上,而供应链管理模式就是把物流运输这一块交给专业的物流公司去执行,不仅提高了运输速度,降低了成本,还使消费者更加满意此次服务,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综合能力整合,物流企业的发展也会更加高效与持久。

三、物流经济战略发展研究

1.构建物流网络平台,电子商务体系形成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物流行业也要适应潮流,不断与时俱进。首先,着重物流网络平台的信息技术的建设,物流信息管理都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和扩展性的网络信息化系统模式。网络平台的构建以标准化、统一化的信息网络为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的稳定和采取,达到信息传输更加先进与及时。其次,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形成。传统的物流企业的信息传输主要以MIS为主,随着信息不断更新与变化,Internet已经成为物流企业首选的信息网络平台,不仅避免了数据格式不统一造成的麻烦,又可以使各个物流企业形成一个现代化沟通交流圈,可以更好地进行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的合作,也使电子商务体系融入了物流企业中。

2.规范第三方竞争,加强从业人员素质

随着物流企业的发展与扩大,一些不正当的第三方企业竞争也开始逐渐出现。因此,规范第三方的竞争,是物流经济管理的首要责任。物流企业必须树立科学的企业观念和服务理念,保证企业的内在文化和服务质量,并形成正确的企业发展规划性和有序性。为了规范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和提高现代物流技术标准,我国物流行业应加大内部信息建设与共享服务,从而使每个物流企业的服务更加具有透明性和规范性。另外,在很多人眼中物流从业人员没有什么硬性要求,只要身体健康即可,这是错误的。物流从业人员需要更好的心理素质与专业素养,确保货品能够及时到达顾客手中,并没有破损。因此,物流企业人员,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高层管理者,都需要定期接受培训,促进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公司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从业人员素质管理与提升。

3.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管理体系

一般来说,中心城地区的物流运输量大于郊区,并且会形成以中心城地区运转的物流经济管理系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物流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主要运输地区就是中心城。因此,物流企业的基础建设与规划就应该以中心城为主。现今,物流企业的发展与扩大已经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重视与关注,我国已经开始筹建整个物流经济管理体系,把较大的、服务能力较强的物流企业开始整合,形成统一标准的管理规划体制。另外,在地方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下,我国物流企业将蓬勃发展,努力赶超发达国家。

Y语

物流行业主要是在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全球信息化的大环境下诞生,不仅为我国灌注了新的发展行业与前景,还带动人员就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兆 .探讨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与战略发展决策[J].经营管理者,2015,33:229.

[2]尤影.物流经济管理模式及其战略发展决策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03:79-80.

篇5

关键词 统计决策;决策方法;经济管理;应用

一、统计决策及其意义

统计决策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已掌握信息,借助于统计分析方法,对未来行动做出决定。统计决策中,决策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组织;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决策;决策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众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进行比较选择的过程。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决策者经常会遇到各种决策问题,要经过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决策方案、预测方案得失、选择最优方案和实施方案等五个基本决策程序。

统计决策主要对“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做出回答。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往往有不同的决策标准。狭义的统计决策是指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需要具备以下条件:①决策人要求达到的一定目标,如利润最大等。②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③存在不以决策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状态(或称自然状态)。④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方案所产生的结果是可以计量的。

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必须遵循可行性、最优化和合理性等原则。决策一般分为确定型、不确定型和对抗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在赋予各种状态一定的概率后,可转化为风险型决策。为此,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风险型决策方法。

随着统计决策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统计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企业微观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对于提高经营管理的决策水平,减少决策失误,无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期望值准则决策法

期望值准则是风险型决策最常用的准则,它是以各方案损益的期望值大小为依据选择最优的方案。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确定各种可能方案、各种状态的损益;然后计算各行动方案的损益期望值;最后比较选择期望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各个方案的期望收益值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E(Aj)=∑PiXij,式中,E(Aj)为第j个方案的损益期望值;Xij表示第j个方案在第i种状态下的损益值;Pi为第i状态发生的概率;n为可能发生的状态总数。

案例1:某企业对是否投产某种产品进行决策。如果投产,按照设备生产能力生产,经济好时可获利100万元,经济不好时因销售不出去损失30万元;如果不投产,将生产原来产品,经济状况好时损失6万元,经济状况不好时损失9万元。根据预测表明,经济好的概率为0.7,经济不好的概率为0.3。按期望值决策准则对以上方案进行决策。

分析与求解:根据已知资料,首先可列表确定每种方案、每种状态的损益。记A1表示投产可获得的利润,A2表示不投产可获得的利润,计算得到两种方案的期望值如下:E(A1)=100×0.7+(-30) ×0.3=61;E(A2)=(-6)×0.7+(-9) ×0.3=-6.9,

按照期望值准则,投产可获利61万元,所以,应选择投产的方案。

三、最大可能性决策法

最大可能性决策法,以最可能状态下收益值达到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当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相差较大,且有一种状态出现的概率明显的高于其他自然状态的概率时,则可以只考虑概率最大的那个自然状态下各行动方案的损益值,从中择优选取最佳方案。

案例2:目前市场上正流行羊绒服装,某服装厂打算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羊绒大衣的生产。现有两种方案:A1引进一条新的生产线进行大批量生产;A2利用原有设备挖掘潜力进行小批量生产。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分析测算,得到收益值,根据期望值准则,计算得到两种方案的期望值(单位:万元)如下:E(A1)=240×0.25十(-50)×0.75=22.5;E(A2)=50×0.25+10×0.75=20。可见,“引进新生产线”是最优方案。

若按照最大可能性决策法,考虑到羊绒服装热下降的可能性;且当出现这一状态时利用原有设备挖掘潜力进行小批量生产的收益大于引进新的生产线的所取得的收益。因此,采用最大可能性为准则进行决策的结果,应该选择“不引进新生产线”方案,进行小批量生产。

本例说明,不同决策方法,由于决定各方案取舍的决策标准不同,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四、决策树

决策树是一种将风险型决策问题转化为树状图形的形象化决策方法。它把各种备选方案、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及其概率以及各种状态的损益值列示在树形图上,便于决策者一览全局,了解决策过程。决策树是指由决策点(以符号“”表示)、方案枝、状态点(以“”表示)、概率枝、结果点(以“”表示)等构成的一种类似树木的决策图。如图1所示。

案例3:某药厂为生产某种新药品而设计了两种基本建设方案:方案A是购进新生产线,需要投资200万元;方案B是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投资改造,需要投资50万元。假定其使用年限均为10年,期满无残值。估计在寿命期内产品销路好的概率是0.7,产品销路差的概率是0.3,两种方案的年度损益值如表1所示。试用决策树进行决策。

表1年度损益值表

解:首先根据资料画出决策树,见图1.

图 1决策树图

计算各状态点的收益期望值如下:状态点2:E2=(90×0.7+10×0.3)×10―200=500;状态点3:E3=(40×0.7+25×0.3)×10―50=305。显然E2大于E3,因此应引进新的生产线。

五、贝叶斯决策方法

风险型决策方法依据概率进行决策,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前述介绍的决策方法,通常假定各种状态的概率为已知的。但是,实际中,各种状态的概率常常很难准确地加以确定,因而在初步确定概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进行试验或调查,收集补充信息,对原来估计的概率进行修正,从而求得更准确的概率。决策分析中将未来状态的概率分为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通常将根据历史资料或主观判断所确定的概率称为先验概率,由于其并未经试验证实,所以依此进行决策的风险必然很大。为了减少这种风险,就要通过科学试验、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获得较为准确的信息,对其进行修正,由此得到的概率称为后验概率。贝叶斯决策就是以新的信息修正先验概率,并按后验概率确定各个方案的期望损益值以决定方案取舍的决策方法。

在已具备先验概率的情况下,一个完整的贝叶斯决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进行预后验分析,决定是否值得搜集补充资料以及从补充资料可能得到的结果和如何决定最优对策;②搜集补充资料,取得条件概率,包括历史概率和逻辑概率,对历史概率要加以检验,辨明它是否适合计算后验概率;③用概率乘法定理计算联合概率,用概率加法定理计算边际概率,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后验概率;④用后验概率进行决策分析。

在贝叶斯决策中,先验分析是进行更深入分析的必要条件。决策者常常考虑是否要搜集和分析追加的信息,并权衡所需增加的费用及其对决策者的价值,对比这些信息的费用与根据预后验分析做出决策的风险和可能结果。所以,这种预后验分析主要涉及两个问题:①要不要追加信息,或者说追加信息对决策者有多大的价值;②如果追加信息应采取什么策略行动。所以,所谓预后验分析,实际上是后验概率决策分析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即用一套概率对多种行动策略组合,从中择优。

六、结束语

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决策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综合考察已往信息及现状,从而作出综合判断。决策分析这门学科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值得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篇6

1.资产使用效率低。事业单位没有对资产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出现了资产随意使用、长期闲置、低价出售,没有进行资源共享等问题,造成了资产的极大浪费,耗费了事业单位一定的资金成本。资产的不科学利用,资产的使用成果不明显,资产使用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事业单位的管理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工作效率低下,这极大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2.资源配置不科学。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分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单位内部的重点部门可能分配的资源非常多,但是其部门的业绩却没有与资源的分配形成正比,反而出现占据闲置的资源、花费大量成本购进资源的情况。而其他部门却没有足够的资源开展现阶段的工作,出现员工懈怠,懒散的问题。各部门的资源分配不科学、不合理,根本上是由于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中,内部预算管理实际配置不相符,并没有对内部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及拥有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定,缺乏一定的考核与评价指标,内部控制管理不全面。

3.管理不合理。在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应是基于专业的项目评定,基于实际需要开展的经济活动为出发点,根据市场的行情及历史数据模型为依据进行操作管理。然而,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管理上不合理,出现了个人利益建立在公共利益之上的现象,即资产管理责任的主体不明确、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收益逐渐被工作人员进行内部消化,极大抑制了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与发展,进一步造成了国家利益的损失。

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体制有效改革与发展的措施

1.事业单位需要重视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的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对事业单位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掌握,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及反省,加强编制预算的管理,降低成本的支出及改善内部管理工作的方法。事业单位可聘请专业人士对开展的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调研,制作出较符合实际工作的预算方案。同时,对预算开支、员工福利等制定详细的标准及操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及汇总,避免盲目支出的情况出现,也是加强对员工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2.完善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管理。事业单位每年都需要在基本设施的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包括基本建设及设施的维护、维修等等。因此,为了避免基本建设的极大浪费,事业单位应对后勤保障部门进行规范的管理,提高后勤人员监督管理、维修及检查等工作能力,加强对基本设施的监督使用管理,延长设施的使用年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避免问题的积累形成一个大问题而需耗费更多的成本支出,逐步完善基本建设的管理,节约购买设备设施的费用。

3.事业单位应加强日常的经营管理。事业单位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有时候必然会触及融资等经济活动。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严格的风险把控措施,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及偿还资金的能力进行适当、合理的融资。风险预防过程中,建立起系统的风险预防管理,预测市场的走向及时刻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避免因为外界因素的突然改变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日常的经营管理,对开展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提高工作执行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减少风险的发生,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严格的把控,及时消除风险。

4.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财务管理体系分为管理层及财务的执行操作过程。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建全财务管理体系,规范员工操作的流程及将工作的流程进行标准化,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度。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尽可能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增强其专业财务知识的储备及提高财务操作技能。如提高财务核算的能力等等,可以独立自主解决工作中出现的财务问题并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在内部之间具有合作意识的同时,还应具备竞争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也是促进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

篇7

关键词:新时期 企业经济管理 创新 方法与手段

企业经济管理是指企业达到自己的经济目标,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监督和管理等工作。从大的概念上来讲,企业的经营管理其实就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手段与方法的创新,能够发掘企业潜在的生产力,使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更加健康、有序的进行,从而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目标能够得到实现。虽然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的促进下我国各个企业也都对本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了相应的强化和改善,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企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经济管理观念仍然很落后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虽然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但是长期的思维模式限制了经营管理观念的改变与创新。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思想仍然固有陈旧,不能积极接纳新的经济管理理念。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许多企业虽然接受了新的经济管理,也对其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但是收效甚微。另外,也存在一些企业虽然对新的经济管理观念有所了解,但是并没有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加以实施。

(二)企业的管理方法不够先进

目前,不仅是相对落后的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在企业发展中相对落后,企业的经济管理手段也很落后。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缺乏,交流组织管理模式单一等问题在各企业中广泛存在。

(三)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大于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更新速度,这是我国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通病。现在,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对企业发展的保障作用有所认识,但是制度制定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很多企业的制度并不健全,执行力度也不强,致使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发展脱节。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企业发展中很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使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作用。

(四)企业发展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

由于经济管理是我国企业中新型的管理理念,发展时间比较短,社会还没有对其形成系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导致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的极度缺乏。而一些具备经济管理人才的企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这些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所以导致了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缺乏上进心,素质普遍较低,这不利于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新时期如何进行企业经济管理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一)要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改变与创新

要做好创新企业经济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理念的创新。理念引导行动,企业要用新的先进理念来推动企业经济管理各项工作的进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求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应该与国际市场经济形势保持一致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就要从国际市场出发,进行自身经济管理理念的改变,同时要统筹国内市场的现状,使企业的发展根基牢固。因为企业经济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应该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以保证企业经理管理能够发挥实际的作用。

(二)要加强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

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进行的主要依据。我们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就是要发掘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制度上的重组和改革时,不能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要坚持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的原则,以企业的发展为基础,形成新的适应本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只有适合本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企业经济制度与企业其他制度协调一致,使企业各项管理活动能快速有序的进行。

(三)要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

做好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完善的组织结构是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呈金字塔状的,其信息沟通不通畅,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经济管理的效果。我们要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管理结构,减少企业的管理级别的层次,畅通信息流通渠道,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使企业承担更大的风险和损失。

(四)要加强企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

人才是科技生产的主力军,是企业运行的组成者,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推动者。企业要提高经济管理水平,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在聘用经济管理人才时,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各种方式挖掘有潜力的经济管理人才,要注重了解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其心理素质,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重他们知识结构的更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多的为他们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使企业的经济管理保持活跃性和创新性。

三、总结语

在新时期下,创新企业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当前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多加探讨分析,善于总结工作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完善经济管理方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从而保证企业稳步发展,各项经济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成.浅谈新时期我国企业管理创新[J].现代商业. 2010(26)

[2]万仙娥.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06)

[3]庄文胜.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如何实现创新[J].时代金融. 2012(09)

篇8

关键词: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实验室 系统

前言

“经济学”是一门可以实验的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类专业已经不再是纯文科专业,而是可以进行实验和设计的学科。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计算机作为主要媒介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在经济管理专业的模拟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受到了广大高校的普遍重视。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网络技术支持下的BS架构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已成为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主流。目前,为了培养大量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经济管理专门人才,各相关高校采用多种方式建立了若干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有单独建的,有捐资建立的,有与社会共建的。不论何种方式,都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起到了积极地支撑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这些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

由于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起步的,所以,与理工科类的实验室相比,无论在师资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经过多年的努力,许多学校已经探索出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成功经验。特别是2005年以来,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评审工作,各省也推出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评审标准,这些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各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对基于计算机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更是如此,并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典范。如广东商学院和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经过评审,成为全国唯一的两所国家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全国众多的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成功的可借鉴的经验。即使是在一些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他们在理论教学上受师资、生源等的限制,无法跟中、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比,他们就把提高培养人才质量更多地放在实验教学上,也有一些成功的典范。如贵州财经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就是主要基于计算机的一个成功的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它是基于BS架构的,其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都实现了微机化管理,是贵州省唯一的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对许多高校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多是近几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

1.实验室建设没有整体规划,缺乏系统性。许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没有实验室建设规划,往往是今年有钱了就建几个,明年没有钱了就一个也不建。前后所建实验室由于地点、设计上的不同,再加上可能的一些行政隶属关系,以后要整合起来很困难。

2.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管理手段落后。许多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在建设时没有建相应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或即使建了,但主要是实验室的管理系统,与教学管理系统是脱节的,不支持实验教学的管理。

3.实验室架构落后,资源不能共享。许多经济管理类实验室都是单一的局域网,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不能连通,使资源不能共享。

4.没有统一的资源中心,形成资源浪费。BS架构支持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要有统一的教学资源中心,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劳动和信息的不统一。

二、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基于上述原因,如何设计好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是能否实现实验教学管理科学化和自动化的关键。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对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自动化管理,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学生实验信息自动化管理。即将每个学生的射频卡编号作为此学员的信息存储查询修改管理的身份认证识别码。学生的实验信息由网上实验室系统进行管理。

(2)实现与网上实验室一些功能的对接。将实验预约、实验报告提交、网上辅导、实验报告提交等模块与学生在实验室作实验情况写入同一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3)实现实验室每台设备的自动化管理。全面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提高实验设备利用效率,为实验室全方位、全天候开放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4)各实验电脑自动管理。当学生通过身份认证选择实验电脑后,自动打开实验电脑电源,离开时关闭实验电脑电源。

(5)实验设备故障自动登记。出现故障时,由学生利用电脑键盘自动送入实验室管理系统主机存档。

(6)实验学生实验时离开相应的实验电脑自动登记,将离开和返回时间记录并存档。各实验台单片机设计一个红外监视器,当学生由在位到离开、由离开到在位均向单片机发出信号,转输到计算机,存储记录到此学生记录中。

(7)实验电脑报警并记录。对实验设备移动进行管理,当发现学生调换其他实验电脑或将实验设备带出实验室时发出警告信号,并通知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存储记录到此学生记录中。

(8)网上实验室实现“实验预约”、“实验报告提交”、“网上辅导”、“网上实验”等功能。

(9)教师上课情况考勤。教师上课时通过电脑进行签到,下课时也通过电脑进行监控,并将此记录传输到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

三、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

如图1所示,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由控制中心主系统和若干二级实验室子系统组成。有关实验教学及实验室信息在各系统间进行双向传递,从而实现了对各实验室的自动控制。

1.控制中心主系统

控制中心主系统由射频读卡器、主控计算机、单片机数据发射接受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实现了各种控制信号采集、存储、运算控制和信息转输。

(1)射频读卡器。进行身份识别认证,读入实验学生的射频卡代码,送入计算机。

(2)主控计算机。是整个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存储中心。接收射频卡代码,送入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学生在计算机触摸屏上选择实验室和实验台号,会产生相应指令,指示学生可以做实验或离开实验室。同时计算机记录相应实验台信息和此学生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间,方便进行进一步数据处理和数据调用,实现计算机与单片机的数据交换。

(3)单片机数据发送接收系统。其功能主要是实现计算机与单片机的数据交换,实时传输地址认证编码,实验设备接通或关闭代码,各实验台处于接通或断开的信息,实验设备故障情况等。

2.实验室子系统

实验室子系统由实验室主控单片机、实验台单片机控制板、实验台电源继电器、射频通讯系统组成,如图3所示。

(1)实验室主控单片机。实现各个实验室与控制室主系统片机数据发射接受系统的通信,是主控系统与实验台通讯的桥梁,传递计算机记录记录信息,记录实验台信息。

(2)实验台单片机控制板。接收计算机代码,控制实验台继电器断开与闭合,通过键盘获取实验台并传递至实验室主控单片机。

(3)实验台电源继电器。接收单片机控制指令控制实验台电源,同时读取电源断开闭合状态。

(4)各实验室主控单片机与实验台单片机控制板采用射频芯片进行无限数据交换。

3.系统特点

按以上思路构建的系统,能够实时控制各实验台状态,同时利用实验台键盘和红外传感器采集实验台信息,实现信息在计算机和射频芯片的传递接收。

结语

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实验,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构建功能完善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本文就是基于这个目的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应该看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涌现,基于计算机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也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实验教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朱宇峰,宋志辉. 基于B/S结构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6年8月第17卷第4期.

[2]龚巧华. 多教学任务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新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6.9.

篇9

关键词:研究;经济管理;现代化;趋势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表现形式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管理也在发展中不断的得到完善,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管理出现了许多现代化的特征,归结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点。(1)经济管理呈现艺术性。在经济管理中,其管理的核心不是怎样去管理,而是如何掌控好经济稳定健康向前发展,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应该说经济管理的重点是思考与规划,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以及规章制度,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进而找出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让经济管理实现高效、稳定。(2)管理的创造性与能动性。不管是进行什么样的管理工作,其创造性与能动性特点都是十分鲜明的,经济管理也是一样。实行经济管理,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进而希望达到最优效果。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持续不断的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人们的创造性,进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以实现其经济管理的目标。(3)管理的专业化和民主化。众所周知,经济管理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完成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关于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有管理人员具备了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之后,才能让整个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也才能提升管理效率。此外,在进行管理过程中,还必须坚持发扬民主精神,最大限度的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管理的民主化,进而达到最佳的管理目标。(4)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在各个领域的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因此,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也应该努力吸引相关的先进技术参与其中,进而提升经济管理的效率。自动化则是要求管理工作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借助现代各类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对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安排,提升经济管理的综合管理水平,提升经济管理的时间效率。

二、未来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管理在未来会走向一个什么样的趋势,在当下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重要的议题,总体来说,在未来可能会表现出下面的发展趋势。(1)管理制度走向人性化。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管理越来越重要,而在管理的过程中,发挥好管理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十分关键的,不管经济如何发展如何变化,都是需要人来进行管理的,可以说经济管理对经济发展具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在展开经济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开展工作,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推动管理者全心全意为经济发展服务,为自身在经济管理中价值的体现而不断努力,最后实现其管理目标。(2)管理模式走向民主化。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实行民主决策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民主决策会关系到管理者的参与积极性。在管理过程中,推行民主决策模式,充分的采集管理者的建议和意见,发扬民主,尊重每一位管理者的意见,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才能更好的为经济管理服务。(3)组织结构扁平化。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中,基本上都是金字塔模式的,而这种金字塔模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如如:制约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体现。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迅猛发展,这种金字塔模式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已经找不到生存之地,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得以出现,这种扁平结构的出现,有效的凝聚了员工的智慧与力量,发挥着员工的创造性,是一种全新的组织管理模式,能切实的提升经济管理的效率。(4)以客户为导向。在过去,经济管理以生产与技术者为导向,但是,伴随着当前队市场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这种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转向了以客户为主,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定位。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来确定自身的发展模式。可以说当前消费者成为了一个企业发展关注的重点和需求,企业也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好客户,才能稳定向前发展。(5)重视团队精神的构建。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力,那么构建起团队合作精神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团队协作精神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在经济管理实践中,应该构建起团队协作精神,发挥员工的优势,让团队去凝聚每一个员工的力量和智慧,强化员工之间的合作,完成企业与组织任务。可以说团队协作精神对任何一个企业的是至关重要的,在经济管理中发扬团队协作精神,能让经济管理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经济管理现代化是一种无法逆转的新趋势,而要想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困难还非常的多。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管理现代化将会很快到来。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把握好机遇,掌握好经济管理的特点,认识清楚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经济管理朝着想要的方向发展,为社会经济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晓冬.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2,17:276.

[2]雷思.经济管理现代化及其发展新趋势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3,06:85-86.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现代化;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的创新优化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丰富,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众望所归。基于此背景,区域经济管理实现现代化建设是区域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新模式的特点入手,分析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素,从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组织关系等多方面建设科学的管理模式。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经济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还由区域经济管理的现状中出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但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管理模式的建设仍需加倍努力。

1.区域经济管理的传统方式变革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理学进入到经济发展领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都是以地理区域作为划分的界限和标准,但事实上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治理手段也对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滥用”的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使区域经济管理呈现出落后、传统化。如在温州治理模式常常被使用到福建晋江,但事实上,温州和晋江的文化传统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同一治理模式将众多企业逼上绝路。采用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要求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可以跟上国际潮流,实现面向世界;也希望各个领域的发展能够具有前瞻性,即能够面向未来发展,基于此,要求区域经济领域能够摈弃传统模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治理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如何在风云巨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发展的重点。因而发展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是国际形势所要求,第二,追随社会的发展企业才能把握正确的机遇,发展自身规模,而当我国社会生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时,要求区域经济也能够建立其现代化管理模式,从企业自身出发,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自身发展的基本所在。另外,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得出新的管理思想。在此环境背景下,区域经济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模式,主要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区域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人性化、柔性化。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能够从区域经济的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其现代化建设。

二、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所呈现的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由各个区域盲目建设而成的,需要依托于当前时展的需求,立足于我国经济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于当期我国的发展形式,要求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拥有以下特点:

1.人性化特点

人性化特点是由科学发展观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从古至今对于经济发展都拥有片面的看法,如在商言商、重利轻义等等,而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和倡导,要求区域经济在发展中、管理过程中都能实现这一准则,采用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为柔性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正是从人性化作为出发点的,将管理文化、人本管理思想纳入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兼顾人性化的特点。

2.信息化特点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地位显著提升,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能够避免出现一些伦理失误,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只有抛弃传统中的人力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基础设备的信息化,如设立智能监控,提高监管能力,运用“互联网+”的产业形式增加产能。

3.民主化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主化特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实现民主化管理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企业组成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于人才的流失,如出现北漂一族等,这些人才的流失导致该地教育成本的浪费,经济的不起色。因而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民主性特点,能够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增加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发挥集体智慧,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

三、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因素

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法律政策等形势的改变下,要求达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标准和特点,并不是简单可得的,要求依托于资金、人才、政策平台等的支持。

1.资金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手段,类似于柔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资金的支持。第一,充足的资金支持说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正确和科学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由此根据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整体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第二,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目的;第三,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后期的维护、完善,这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拖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顺利展开。

2.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需要拥有先进的管理思想的作为指路明灯,而管理思想是依托于人才呈现出来的。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人才是必要因素之一。另外,人才所提供的作用不仅于此,第一,优秀的人才能够带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二,优秀的人才能够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呈现出前瞻性的优势,如在我国城市经济规划中,对于未来经济缺少前瞻性思想,导致当前众多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依托于人才存在的,技术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的保证,只有强大的技术才能充分构建信息平台,维护信息共享,推动管理呈现智能化、人性化发展。3.政策我国经济制度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政府加于宏观调控,这种经济制度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可以看出,政策是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又一必备因素。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相适应的管理保护法规,能够保证区域经济发展不受到大环境发展的侵害;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加快建设的步伐;第三,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带来财政支持,还能够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

四、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其必要性、建设特点和必要条件都展开了论述,但最为重要的是提供具体的建设措施,从实践上指导其发展。

1.正确认识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找好切入点

对于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认清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对症下药,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要找好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必须做好:第一是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聘请专业的经济管理双重人才,从而能够从数据中证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对于温州模式而言,小商品生产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具有生产规模小,各自为政等缺陷,因而以其不足作为切入点,展开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第二,要求正确认知每个区域中的文化特点,总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所以了解掌握区域文化,能够以此作为载体,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经济管理平台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希望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过程中,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区域经济发展维护中都能够利用到信息技术。如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期,能够构建信息平台,将企业的基础设备建设情况、招商情况、经营情况都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现,同时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区域进行预测,并制定风险措施,从而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创新优化本区域经济管理

我国区域经济管理发展的起步较晚,且后天发展较慢,因而要求其能够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方式。首先,要求各个区域能够展开管理方式的交谈学习会议,通过互动,学习优秀的管理方式,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其次,要求各个区域能够派遣相关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并根据本区域经济真实的发展情况做出更改创新;最后要求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以期带动区域经济管理实践运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温州模式、长三角模式等区域经济管理模式的概述,可以看出,在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而区域经济管理模式也具有繁杂的特点,另外还可以看出,从国际经济背景、国内经济政策、区域企业自身发展等方面都急需建立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前瞻性的管理模式,因而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主要的要求是具有人性化特点、信息化特点、民主化和和谐化特点的,要想以这些特点为建设标准必不可少的是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的支持,如此才能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信息平台、构建和谐的管理结构等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最终达到区域经济管理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驱动发展,从而先创新带动后创新,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经济创新环境。

作者:严业明 张德艳 王言艳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梁吉义,梁枫.区域经济现代管理发展过程与要素系统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8,02:65-70.

[2]楚芳芳.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创新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37-38.

[3]任彤.基于区域经济管理体系下的经济治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194.

[4]王君.浅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58-59.

[5]杨志学.基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