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30 18:2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席慕蓉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席慕蓉诗歌 绘画美 色彩 画面 意向和意境

现代诗人闻一多曾说:“诗歌要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要有建筑的美。其中绘画的美所指的就是诗人要像画家那样,注意色彩的搭配、景物的层次,注重词藻的运用,通过对词藻的雕琢,达到外在画意与内在诗情的一致和谐。”作为画家的诗人席慕蓉将绘画的方法和技巧用于诗歌的创作上,从而她的诗歌就有了绘画美的特性。

色彩

俄国著名作家列宾说:“色彩即思想。”绘画是这样,诗歌创作也如此。诗人利用色彩来呈现内心的丰富情感,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诗人对色彩的不同选择,我们是可以看到他们不同的感情旨趣的。席慕蓉作为诗人兼画家,毋庸置疑,自然是会把色彩作为一个创作的重要手段的。

1.色彩的冷热感

色彩本身未被注入情感内容,但能引起人的心理活动。人们的联想、习惯、审美意识等诸多因素给色彩披上了情感的面纱。色彩有寒暖、远近、轻重、虚实之分。席慕蓉的作品,很好地把握了色彩的冷热感,增强了诗歌审美情感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如她的《命运》“我窒息于湛蓝的乡愁里/雏菊有一种梦中的白/而塞外/正芳草离离……我原该在山坡上牧羊/我爱的男儿骑着马来时/会看见我的红裙飘扬”中诗人用“湛蓝”来描绘乡愁。色彩心理学中的蓝色是冷色调,代表忧郁,诗人就是用这种可视的蓝色来表现游子飘零在外的经历,让人不自觉的有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辛酸与苦痛。红色是暖色调,代表热情和积极。后半阕诗人在憧憬,若无后来的变故,她应“穿着红裙在山坡上等着我爱的男儿骑着马来”,一个“红”字,就将蒙古人的热情与豪放表现得淋漓尽致。可生活没有如果,不容假设,这一切都是作者美好的想想而已,这就是命运。

2.色彩的对比

人对色彩的感觉通过对比会更强烈。诗人通过把色环上遥遥相对的颜色并置、明显对比,表现出来富有审美品格的张力。如《残缺的部分》中“曾经那样丰润的青蓝与翠绿/都已转变成枯黄与赭红”,曾经的青蓝与现在的枯黄以及曾经的翠绿与现在的赭红形成了对比,这种视觉上冷暖、明暗的强烈对比,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可视化,说明了“我”虽然重感情,却不沉溺,而以洒脱的态度对待分离,以一种哲思来对待生命中残缺的部分。

3.具有“色彩感”的词

在席慕蓉的诗中,不只有对色彩的直接选用,同时还出现了大量富有“色彩感”的词。如《泪・月华》“是你眼中的泪/映影着云间的月华……地萝爬上远山的荒冢……只记得哭的时候是朝着斜阳/随便吧/选一座青草最多的/放下一束风信子……让野蔷薇在我们身上开花/让红胸鸟在我们发间做巢/让落叶在我们衣褶里安息……”其中,“月华”“地萝”“斜阳”“青草”“风信子”“野蔷薇”“红胸鸟”等都是富有“颜色感”的词。这些词很容易刺激读者的视觉器官,“绘制”的画面更形象可视,从而使诗充满了更深长的意味。

综上,在诗歌创作中,席慕蓉大量并创新性地运用了色彩。诗人将丰富可感的色彩融入诗中,既突出了“画意”,又表达了“诗情”,从而增加了诗歌的美感。

画面感

苏联电影艺术理论家爱森斯坦曾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以感情引向思想。”①画面的视觉形象不仅能对观众产生视觉冲击力,同时也渗透了感情,诗人采用“画面感”这一手段表现感情,直观明了,易于体悟。

1.构图

席慕蓉擅长于在诗中取景构图,能很好地把握构图的变化节奏。无论是山巅、草原、大漠,还是极普通的风土人情,甚至是一朵花,一棵树,都能剪裁入诗,构成画境。

(1)点线构织画面

席慕蓉常常在诗中用绘画中的线条来构成画面,从而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如《高速公路的下午》“路是河流/速度是喧哗/我的车是一支孤独的箭/射向猎猎的风沙”其中,“路”是线条,“我的车”也是线条,想象一下,“路”或直或曲,“我的车”在路上疾驰,也是倏尔直线,倏尔曲线,那或直或曲行进的猎猎风沙则是来自我那思念着的故乡,虽是一首乡愁诗,但却体现了北方人的豪放与深沉。

席慕蓉诗中所描述的这些或直或曲或静或动的线条,在把高速公路下午的画面呈现给读者的同时,使诗歌的形象生动鲜明而且别具韵味。

(2)富有透视感和空间感

传统的西洋画采用焦点透视法,符合人的视觉真实,掌握了表现空间的规律。席慕蓉诗作沿用的这种焦点透视法,使诗歌画面真实客观、富层次感。如《流浪者之歌》“我是一滴悔恨的溶雪/投入山涧再投入溪河/流过平原再流过大湖……在流浪的尽头化作千寻瀑布”,作为“一滴溶雪”,“ 投入山涧再投入溪河”,“流过平原再流过大湖”,最终到达“瀑布”,正是遵循视觉接触的次序来表现事物,因而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就是一幅幅真实而又富有层次感的画面。

席慕蓉常常以极简的笔墨、白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性格和精神世界。她把绘画艺术的构图美、线条美融入诗歌之中,把读者的视线集中于主体,让读者浮想联翩,诗歌也就具有了很强的层次感和画面感。

2.动态美

莱辛二百多年前说的:“动作是诗所特有的题材。”②席慕蓉是用画理来创作诗歌的,她明白诗歌所表现的画面要像绘画一样,要形象生动,和谐匀称,同时,赋予意象情景以生命表现出其活动情态,使诗歌具有一种动态美。诗作中,诗人正是将视线落在运动中的而不是静止的对象上,使之定格于进行态中,造成画面潜在的动态。如《长城谣》“敕勒川 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简单的“今宵月色应如水”“流进我不眠的梦中”,顿时使席慕蓉所营造的整个画面随之流动起来。如水的月光,诉说着对生命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文字是静态的,而画面却是动态的。席慕蓉正是这样,在自己的诗歌里营造了一定的画面,用文字牵引读者的双眼,拨动读者的心弦。

3.意象和意境

席慕蓉的诗,无论是意象的选择,还是意境的营造,都流露出清丽的美感。

(1)意象的选择

意象的创造,不是冷漠地复制生活,而是将人的思想感情与万事万物做的一种交融。这就要求诗人所选择的意象必须鲜明具体,能唤起人们视觉和听觉的共鸣。同时,又要在鲜明具体的表象中灌注诗人对生活的哲理发现,体现诗人的主观情感。席慕蓉对意象的选择正是这样,单纯新鲜而又意蕴深长。如《乡愁》中“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是席慕蓉永远的精神寄托,哪怕是回到故乡,这种愁绪也挥之不去。故乡就是一只清远的笛,笛子的歌声也就是故乡的歌声,这个独特的意象道出了席慕蓉对故乡的深情。乡愁,永远也说不尽,道不完。

(2)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指诗歌作品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有意境的诗歌能够带给读者诗情与画景相融合的审美感受。席慕蓉的诗歌大都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用内心独白式的直抒胸臆为主,但这并不影响席慕蓉在相当多的诗歌创作上仍然表现出对意境美的追求。在意境的营造上,席慕蓉注意渲染一种美的氛围。如《异域》中“从回家的梦里醒来/布鲁塞尔的灯火辉煌/我孤独地投身在人群中/人群投我以孤独/细雨霏霏 不是我的泪/窗外萧萧落木”,诗人选择用以景衬情的方式来营造意境。诗中“布鲁塞尔的灯火辉煌”“ 细雨霏霏”“ 萧萧落木”的景物描写就是为了衬托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思乡之情。虽说诗中带有思乡的淡淡哀伤,但一个人走在灯火辉煌的布鲁塞尔,也是一种唯美的意象。

席慕蓉诗歌独特的以画入诗、诗画一体的艺术特色,体现了她诗歌的内在艺术魅力和美学品质,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纯净温暖的心灵世界。相信这也是30多年来,她的诗歌仍为读者津津乐道的原因吧。

注释:

①爱森斯坦:《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第9页。

②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84页。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载曹顺庆编《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2]席慕蓉:《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抒情诗120首》,花城出版社,1990。

[3]罗红玲:《席慕蓉诗歌特色初探》,《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年。

[4]周洁:《论席慕蓉绘画对其诗文的影响》,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10。

[5]方忠:《台湾通俗文学论稿》,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篇2

关键词:穆旦;中西融合;诗学思想;独特性

在20世纪的诗歌创作中,穆旦以其独特的诗歌经验、审美方式和书写艺术为现代汉诗的创作呈现了一种新的样态。“穆旦”是一个“完成”,即完成了现代诗的本土化问题,他把李金发、戴望舒的现代命题继续探讨下去,改变了现代诗的肌质――中国肌质。[1]作为诗人,穆旦综合了五四以来新诗的成就,一直站在“四十年代新诗现代化的前列”(袁可嘉语),他的作品有“一种猝然,一种剃刀片似的锋利”[2],被誉为新诗现代化的旗手,为新诗的创作留下了丰富的经验;而作为翻译家,穆旦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出版的大量诗歌译作使得后人在谈及中国译诗的杰出译者时,“名单上少不了他”(王佐良语)。

穆旦成为“穆旦”,归结于他的“非中国的”气质和个性及“非中国的”诗歌和美学,但这并不是说穆旦身上没有或缺乏中国诗人和中国文化的品质,而是说在中国古代和现代诗歌美学中,还没有穆旦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中国人的情绪、经验和美学的,穆旦以一种最个性化且最“无知”的方式扭曲、拉长、变形、激活现代人的感觉。这样来理解“非中国的”“穆旦”可能更有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成长离不开其所处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我们有必要从中西融合的跨文化角度来重新审视穆旦诗学思想的嬗变。

一、忧国忧民传统的羁绊

从根本上说,实用理性指的是一种执著于现实生活经验的理性精神,这种精神不同于西方的思辨理性,它是以探求彼岸的抽象真理为己任,以此岸的具体经验为准则,随时调整自己的理性趋向。李泽厚在《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一书中把它界定为“经验合理性”的概括或提升。实用理性精神可以追溯到孔子的《论语》。在《论语》中孔子的一系列言行有着鲜明的实用理性的特征。按照孔子的仁德理想,“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显然,管仲这样一个不知礼数、不懂节俭的臣子本应是大加鞭挞的对象,但是当管仲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际利益时,孔子却又认为“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这种双重评价标准正是基于现世人生的具体经验而产生的。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实用理性精神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上主要表现为:将所信奉的理想和主义转换为利国利民。而忧国忧民这一传统在穆旦身上同样有着深刻的体现。

穆旦早年是以诗人的身份著Q,他读诗,写诗,发表诗歌,出版诗集。然而1953年回国之后,他却基本上停止了诗歌创作,而是一心一意地致力于教学和翻译。从穆旦的诗歌选择来看,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西方现代派诗歌、文论,早期受浪漫主义影响较为明显,创作了《 春》《诗八章》等。20世纪50年代初,穆旦自美国回到天津,经历一系列现实遭遇后,创作风格完成向现实主义转型,敢于直面现实苦难,书写社会良知。晚年时期的穆旦,迎来了创作的丰收和向浪漫主义的回归,创作了《理想》《冥想》等诗作,“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对“理想”“信念”的歌颂,成为他这段时期的歌颂主题。终其一生,穆旦虽然作为充满个性钟情于浪漫主义的诗人,但却又无法摆脱对祖国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关注,究其原因,是离不开儒家精神影响的结果。

儒家文化对穆旦的塑造还表现在深刻的感时忧国精神。这种精神影响了他的创作选择,并明显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比如其在南开时期的《哀国难》,目睹日寇入侵,发出“喂,我们的功绩怎么任人摧残?你良善的子孙们哟,怎为后人做一个榜样!”的疾呼。联大初期的《合唱二章》《不幸的人们》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在穆旦作为一个抒情主体的背后总有一个古老的中国为背景,尽管穆旦诗歌的西化色彩较为浓厚,但他的身躯里却包裹一颗滚烫的炎黄赤子之心。所以,他的艺术热情是以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民族的苦难力透纸背地呈现在他的诗歌中的。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感化

穆旦对现实一直在不停的追问和探寻,但残酷的现实让他无法找到安宁,只能转而从自然中寻求慰藉。他陶醉在自然的梦中,希望自己成为蓝天之漫游者,海的恋人,这种理想到了晚年更为明显。显然,穆旦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希望实现与自然的合一,回归自然。穆旦与西方诗人不同,因为中国的独特土壤,使得他在对现实绝望时,无法把宗教中的上帝视作归宿。他只能渴望回到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把“自然”视作西方现代派诗人眼中的上帝,视作摆脱现代都市文明和物质压迫的精神港湾。用作品讴歌自然,表达对自然的向往,由此成为穆旦孜孜不倦的追求。比如其在1939年2月创作的《合唱二章》中,作者尽情的歌唱“帕米尔的荒原”、“野性的海洋”等,表达对自然的纯粹爱慕。在其根据1938年联大时期经历创作的《原野上走路――三千里步行之二》中,作者用“我们终于离开了渔网似的城市,那以窒息的、干燥的、空虚的格子,不断地捞我们到绝望去的城市呵!”来表达对城市文明的厌恶。最有代表性的是创作于1941年12月的《黄昏》,其从紧闭的物质文明中回归“突立的树和高山,淡蓝的空气和炊烟,是上帝的建筑在刹那中显现”,去享受“当太阳,月亮,星星,伏在燃烧的窗外,在无边的夜空等我们一块儿旋转”时的安宁。

“天人合一”思想对穆旦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自然”是一种摆脱现实困境的精神安慰,也体现在他对世界超越态度的塑造上。在其1945年9月创作的《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中,他直面战争,思考生命和死亡。“你们受不了要向人讲述,如今却是欣欣的树木把一切遗忘”,死亡、战争、贪欲,在原始森林中被淡化,生命来源于自然,最终又在自然中终结;战争中逝去的生命化作另一种形式在自然中得到永生,“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不幸的人们》《甘地之死》《诗八首》等作品中的“海”、“东风”、“根”等意象,都可看作自然的化身。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不同方式、时刻影响着穆旦的创作。

三、古典文学艺术的浸染

穆旦的诗歌受西方诗歌传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其诗歌的欧化色彩非常鲜明,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反对和摒弃是也是自觉的。他认为,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其独特的不同形式,都应与当时的生活保持密切关联。而旧诗,由于其年代久远,已经无法恰当表达当代人的情感。另外,旧诗的形象陈旧。穆旦所说的旧诗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国古典诗歌,既然中国古典诗歌不能符合穆旦的诗歌,那么“别求新声于异邦”就是自然而然的选择。所以,在他的诗歌里没有“牧歌的情绪”和“自然的风景”,也看不到古典的和谐与统一,有的只是现代生存的矛盾与痛楚。

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割裂穆旦诗歌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中国文学传统有其独特的感染力和丰富的生命力,其自身具备相对完整的系统,构成了引力巨大的磁场。熟知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诗人穆旦,在心理深层仍积淀着民族集体无意识,这种民族文化积淀已深入骨髓,使得他试图完成对其超越时面临着无法逾越的苦难,也必然在其新诗创造中有所体现。

除了前文已经叙述过的“忧国忧民”,抒发传统文人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担当感这种古典文学传统抒情方式之外,古典意象在穆旦的作品中也获得了新生,比如其1940年创作的《玫瑰之歌・一个青年人站在现实和梦的桥梁上》中,“落絮飞扬”作为古典意象,意喻生命短促,营造出传统诗美意境,不似古典诗歌抽象地抒写诗意,而是具体清晰的写出繁复的诗境。穆旦笔下的诸如黑夜、流水等古典意象,也都被寄予了现代情感生命。此外,古典文学的影响还表现在诗歌的“形式感”上,即长期浸染古诗词造成的对形式和语感的注重。比如其1945年创作的《流吧,长江的水》中对反复和叠音词的运用,构建了如同古典诗歌般一唱三叹之美,再如《玫瑰之歌》的形式整齐、《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的押韵语调等[3]。可见,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始终像一位守护神注视着穆旦现代诗的发展,使其能融合中西,更显稳健和成熟。

参考文I:

[1]高秀芹,徐立钱著.穆旦苦难与忧思铸就的诗魂[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6:9.

[2]陈林.穆旦研究综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2):257.

篇3

【关键词】木材检验;基本知识;内容

1.木材检验的基本知识

1.1木材产品的分类与划分标准

在商品学上,木材产品根据不同的机械加工程度、不同的加工方式、不同的形状和尺寸以及不同的用途进行了品种的分类。目前,我国主要作为商品生产、流通的木材产品主要有原条、原木、锯材和人造板,有时原条和原木又被统称为圆材。

1.1.1原条

伐倒木经打枝后(有的也经过剥皮),但未经按一定尺寸横截加工造材的树干成为原条。原条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产品,到具体使用时还需要根据用途不同而进行横截。国外基本上不存在以原条形式流通的商品材,但在我国却的确存在相当数量直接以原条进行交易的商品材,因此我国也相应存在《杉原条》检验标准及《杉原条材积表》,以及一些阔叶树材原条的检验标准。

我国国标中的原条长度范围为5-10m,小原条为3-10m。判断是否为原条的标准主要有两点:一是看其有没有经过截距造材,已进行横截的不能被当做原条;二是看其是否符合原条的尺寸标准,例如,一根杉木虽未经过锯截,但由于其材长不足5m,不符合杉木原条的尺寸要求,但符合直接用原木的尺寸要求,所以不能当原条,应断定其为原木。之所以要对原条和原木加以判别,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检量规则和材积计算公式均不一样,只有正确判定材种才能对木材产品正确检验。

1.1.2原木

原木是指原条按一定尺寸规定横截加工而成的圆形木段。原木是国际木材贸易中最常见的木材产品形式。原木按其用途或尺寸划分,可分为直接用原木、加工用原木、特级原木、小径原木、短原木等。直接用原木是指不需要经过纵锯加工而直接可用于现场建设的原木,如坑木、电杆、檩材、橼材等;加工用原木是指需经过进一步机械加工才能使用的原木,主要包括车辆制造维修材、造船材、胶合板材、体育器具材等;特级原木指在一些特殊需要的珍贵树种中挑选出来的优质原木,适用于建筑、高档装修、文物装饰等特殊用途;小径原木是指径级低于GB/T143.2-1995《针叶树锯切用原木尺寸、公差、分等》、GB/T4813-1995《阔叶树锯切用原尺寸、公差、分等》标准规定的原木,主要径级在6-12cm的森林采伐剩余物或在营林中抚育间伐的幼龄树;短原木是指长级低于GB/T143.2-1995《针叶树锯切用原木尺寸、公差、分等》、GB/T4813-1995《阔叶树锯切用原尺寸、公差、分等》标准中有关长级规定的原木,主要指长度短于2m的圆材。我国国标中的原木长度范围为2-10m,长原木自10m以上,短原木为2m以下。

1.1.3锯材

锯材是指由原木经纵锯加工后而得到的具有一定断面尺寸或剖面尺寸的材种。锯材与原条、原木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条、原木的断面通常为圆形或近圆形,并未经过纵锯的剖切,保持着树木的原始断面形状和尺寸,而锯材的断面或剖面的形状和尺寸则已改变,具体视加工标准和用途而定。锯材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普通锯材、特等锯材和专用锯材。

普通锯材是指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及其他用途的锯材,按树种不同又分为针叶树普通锯材。特等锯材是指适用于某一特殊用途的优质锯材,按树种不同分为针叶树特等锯材和阔叶树特等锯材。专用锯材是指专门用于某一项建设或某一种用途的锯材,锯材的尺寸、材质和树种均有一定的特殊要求,这类锯材主要有枕木、铁路火车锯材、载重汽车锯材、罐道木、机台木等。

1.1.4人造板

人造板是将木材经旋切成单板、锯割成小料或粉碎后,再进行拼制、胶黏、压制而成的板状木制品。常规的人造板包括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纤维板等。

1.2要把握加强木材检验的基本要点

要实现对木材的检验,就必须了解原条设计,从具体的实践来看,就是要采取“看、划探、敲、量、算”等有效的方法,来正确判断各种木材缺陷,力求造材方法设计最佳效果。所谓的看法就是首先应看准树种,观察原外形基本情况,缺陷在原条上分布大置,有无漏节;所谓的探就是指原条根部如有心材腐朽长度判断不准时应用一根较细长木棍,探一下腐朽长度;所谓的敲就是指内朽或材身漏节引起树干内部木质腐朽,眼力无法鉴别蔓延程度时,需敲击一下木材各处相互比较无内腐朽部位敲击声沉实;所谓的量就是指合理造材方法关键的一步,首先应准确量出原条总长度,中央直径及缺陷尺寸;所谓的算就是根据看、探、敲、量的结果,准确计算出各段应造的长度,墩掉部位及长度,计算出最佳方案,从而提高原木一、二等材出材率,增加产值;所谓的划就是按照正确的合理造材方案,由原条根部至梢部依次进行正确量尺准确划线,划线要清晰。

在木材的检验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山楞以及装车场几个步骤的木材检验公司做,并且在木材进行装车的过程中国要根据各个国家和省颁发的木材原料检验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同时还要根据木材装车的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检验工作。首先要对需要造材的材料采伐原条进行科学合理的量材,并且在量材的过程中要根据测量的数据进行标记,以便于木材锯手能够精确的进行木材分割工作。对于经过机械运输或者牲口运输道山楞或者装车场开始流水作业的时候,起作业的原料必须要使原木或原条,在这个关键环节,木材的检验人员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细致认真对木材使用检尺认真的采集各种木材数据,并且将此数据在最后汇总到林班、林场以及小班采伐量的原始数据之中,以便于核查木材的来源和负责部门,同时,这个数据记载部分数据也是企业的财务部门明确劳动者报酬的必须数据,所以整个流程中的数据都必须要精心的测量,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2.木材检验的主要内容

木材检验是木材产品流通、交易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指对木材产品的品质、数量、包装、卫生、价格情况等按合同中规定遵照的标准或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检查与核实的过程,并判定所交易的木材产品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反映出差异与不足之处。通常木材检验中要求最严格的方面是在木材的进出口过程中,由于各国执行标准不同,经常会造成各方面的分歧,因此需要在木材进出易合同中对有关校验内容和校验标准进行规定。但无论各国的差异有多么不同,有几项检验内容一般都是合同规定中必不可少的,且一般为商品检验机构的法定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品质检验、数量检验、包装检验、卫生检验。

品质检验主要检验木材的树种、规格、缺陷检量、材质等级评定等是否符合合同的规定。数量检验是指按一定的计量方式来衡量木材产品的个数、长度、材积等的准确量,并用于核算产品的总金额,包装检验主要检查商品的包装是否牢固、完整、干燥、清洁,以能保护产品,便于长途运输。卫生检验是检查商品的卫生性,对于木材商品,此时略同于检疫,是检查所进口木材是否带有林业致害病虫或其他可传递给人畜的传染病。

上述检验内容是通关、执行合同、完成货款、索赔的重要凭证,对能否完成木材商品交易具有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电视新闻;媒介融合;表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7-0011-01

媒介融合是指在现代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发达的基础上,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传播平台融合和接受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演化过程。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新媒体应运而生,并在近几十年来获得迅速的发展。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方式。为应对新形势下媒体行业的新发展,各种形态下的媒体之间开始寻求融合合作,相互学习和借鉴,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媒介融合对于电视新闻懒鬼来说,既充满了压力与挑战,又富有动力和机遇。一方面,媒介融合推动了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变革,使其朝着更新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在众多媒体的竞争中,如何让电视新闻节目脱颖而出,形成品牌与特色,是每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总的来说,当前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我国电视新闻节目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做了很大的改革和创新。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因此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电视新闻类节目要想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主动适应,积极迎合,开拓创新,制作出具有特色的,百姓喜爱的优秀电视新闻节目。

1)搭建平台,强化互动。在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要想紧随时代的步伐,赢得观众和市场,不仅要创新节目的内容和形式,采用新的推广方式也尤为重要。和新兴媒体相比,传统的电视媒体互动性不强,参与性不够,电视新闻的内容和视角才是电视新闻的优势,而媒介融合后,就为传统媒体搭建平台,强化了互动效果,弥补了传统电视媒体的不足。

现在许多电视新闻节目都有自己的微博、微信官方客户端,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类节目都有自己的官方微信客户端,利用微博、微信进行节目推广,利用网络传播范围广,信息传递快等特点,加强自己新闻节目的品牌宣传,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增加了节目的耐看性,增强了节目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和辨识度。

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平台给电视新闻节目提供互动机会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加甄选、辨别,滥用网上信息,甚至是流言,造成新闻失实等问题。有些网络微博、新闻中还存在大量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这些问题也间接影响着使用微博资源的电视新闻节目。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新闻工作者也应该注重信息的选择和辨别,坚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底线,保证电视新闻的客观性。

2)创新新闻播报形式。转变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由“播”新闻变“说”新闻。网络媒体最大的特征就是每一个人都拥有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和制造者,这也是自媒体时代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因此在媒介融合下我国电视新闻在播报方式上不在拘泥于传统的播报形式,而是更加侧重对新闻的评论,有的甚至将新闻以脱口秀的形式播报出来。这种带有明显主观性质的电视新闻节目实质上就是在媒介融合下的一种创新。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凤凰卫视由陈鲁豫主持的《凤凰早班车》等栏目开启了“说”新闻的先河。很快这种模式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不少电视台也尝试以这种“说”新闻的方式来播报新闻,一些栏目也确实在这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辽宁卫视的《说天下》就是一档“说”新闻的电视新闻栏目。主持人以聊天的方式将新闻信息传递给电视观众,生动活泼,不枯燥。主持人不会拘泥于条框的限制,或幽默,或兴奋,语言随着新闻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

还有些电视节目为突出地方特色,采用方言来播报新闻,在形式上也比较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不同,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个人色彩,如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等,这种形式在地方电视台比较普遍。受众也仅局限于本省或者是本市的观众,受众范围虽小,但是很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也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欢迎和

认可。

3)扩大电视新闻信息容量。在新闻播报中引入网络信息。网络现在已经成为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网络也作为新兴媒体的代表发展迅猛。因此,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也开始主动融进网络媒体之中,将网络中的一些信息、图片、视频等插入到新闻播报当中,有的加以评论,有的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跟踪报道,不但丰富了电视新闻的形式,还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电视新闻与网络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空间,改变了以往电视新闻的传统态势,为电视新闻节目注入了新鲜的元素。

在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节目还积极利用传统媒体,以新兴媒体为表现形式,创造了许多形式新颖的栏目。例如新闻杂志型节目,将电视新闻与杂志联系起来,不论报道风格怎样,每则报道的开头都是主持人或记者本人坐在一幅斜过整个电视屏幕的故事书框架前作提纲挈领的介绍;报道结束时,记者主持人又回到故事书框架前作总结或预测。

在媒介融合时代,传播渠道和信息来源的多样化,电视新闻面对着海量的信息,需要做大量的筛选、加工、重组工作,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观点。

4)直播常态化。网络时代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网上直播已经成为播报新闻的一种模式。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对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也逐渐成为常态。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者置身于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面对摄像机镜头,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的一种报道形式。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参与性强,现场感强等特点。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一方面打破了以往的封闭性,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受众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内容;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都有一个明确的交付日期,并基于此制定进度计划。其中包括各单位的购入物资、施工时间等,各部门需要有一个总体的安排,然后各部门根据总进度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这些施工计划可以细化到每个星期、每一天,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调整计划,但是总计划是不能改变的。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管理知识合理地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管理人员需要多下现场,了解施工实际进度,并对不合理的施工进度安排进行调整,保证项目施工过程能够达到总进度要求。

(二)做好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近些年施工现场比较关注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也需要制定安全生产要求,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做好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强化安全底线思维,对工程施工过程中重特大危险源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及建设单位做好施工方案的施工检查,强化过程监管,对不符合安全施工条件的一律停工整顿,确保工程安全施工、施工安全,特别对特殊岗位人员及特殊工种施工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宣讲安全生产要求,让安全深入人心,尤其是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更需要提高警惕,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三)成本预算的控制

节约成本也是给企业创收的一个重要手段,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降本增效,从多方面控制成本,提高收益。项目管理部门需要做好成本预算工作,核算好施工所需工时成本,加强材料管理,做好工作量考核工作,及时了解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部分使用率低的机械设备可以采取租赁的方式用于施工,减少设备成本,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运行成本及财务成本,强化工期节点目标控制,能早一天完工绝不拖延一天,尽早创造项目价值。

(四)明确施工质量要求

在项目施工之前,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要求提出明确的质量和验收标准,项目管理部门需要依据合同明确施工的质量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质量标准要求,必要时也可以制定企业质量标准。工程开工之前,项目负责人需要对整个施工项目了然于胸,对承担各部分工作的负责人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项目施工过程符合要求,交付工程符合质量管理要求。材料的选择也是工程质量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需要了解市场建筑材料和新材料,确定质量可靠的材料用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对供应商也需要严格筛选,选择信誉好,有能力的供应商,对于入厂的材料、设备等进行检验验收,确保入场材料符合施工标准要求。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只有保证了工程的质量,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招标,得到更多的建筑施工机会,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首先是引入专业的技术人才,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其次是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通过管理人员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对工程的全面把控来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保证企业管理制度能够更加完善和有效,能够真正执行下去,而不是流于表面。另外在射阳县文化艺术中心外立面幕墙与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前期土建遗留时间较长,实体质量存在瑕疵,墙体粉刷层剥落现象严重,外围圆形造型柱存在跑模、胀模问题,外装施工单位批多道腻子以保证粉刷层不龟裂,进入冬季施工严禁粉刷层施工作业;玻璃幕墙施工过程中,检查铝合金型材的规格、尺寸、壁厚必须满足图纸要求,安装结束后逐一验收各楼层间的防火封堵,以满足消防验收要求;石材干挂工艺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对植入到梁、柱的化学锚栓按规范要求做拉拔实验,检测合格后方可外挂石材,同时对每个主、副龙骨间的焊接节点进行隐蔽验收,焊接不饱满、未刷防锈漆均要求返工处理。

在室内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做工艺样板间和成品样板间,工艺流程做法必须一一注明公示,交底给油漆工班组,从而保证作业班组能够按图纸要求完成施工任务;在吊顶施工中,封洁净石膏板前,检查吊筋的间距,主龙骨和烤漆龙骨的尺寸也要满足图纸要求;在水电安装过程中,按照招标材料品牌要求,提供投标文件中选定品牌的线管和电线;暖通施工过程中,空调设备采购必须按照图纸要求开展进行。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材料存放、材料领用等都需要进行统筹计划,合理的选用材料,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购入的材料要进行必要的入厂复验工作,对于不合格材料需要全批次注明并退回,只有确认合格的材料才能入厂用于施工。对于有一定保质期的材料,需要在保质期范围内使用,对于超保质期的材料需要进行复验,复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对于机械设备也需要定期检验,在开机之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使用机械设备安全可靠。在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行业不断进步,新材料、新设备层出不穷,企业项目管理部门需要有一定的甄别能力,选择符合施工标准要求的材料设备,对新设备的使用必须要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个人能力,确保机械设备能够安全高速的运行。

(二)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规范现场施工工作,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管理工作。项目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学习同行的管理知识和管理办法,总结过去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之处,同时分析企业的运行情况和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并根据项目的变化和企业重心的调整不断完善和改进项目管理制度,加大力度建立完整的质量体系,组建质量部门,吸引专业的质量管理人才和验收人才。仔细研读技术人员的设计方案,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符合技术指标要求,达到质量验收标准。

篇6

【关键词】煤炭企业;项目融资;表外融资

项目融资是指以项目本身信用(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融资,它不需要以投资者的信用或有形资产作为担保,贷款的对象是专门为项目融资和经营而成立的项目公司。项目融资有很多优点,如不转移所有权、表外融资、转移风险等。同时项目融资要求项目要有稳定的现金流量、长期销售和采购合同,以分散贷款风险。

一、项目融资模式优势分析

(1)可以发挥项目的信用优势。自2008年我国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来,大多数企业陷入了资金紧张的局面,资金使用成本不断上升,需要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在传统的融资方式下,债权人要求债务必须以企业整体的信用能力作担保,而企业的优质资产与企业整体资产无法分离,其信用能力无法单独体现,致使大量拥有优质资产的企业,却因为整体资产信用能力不佳,而无法融入所需资金。与传统融资方式不同,项目融资金是靠项目,而不是靠企业整体信用支持的,它突破了传统金融信用基础的局限性,企业可以凭借其项目资产的未来收益能力进行融资,企业整体信用水平则被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2)可以保护资源的所有权。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特殊意义,不管是其销售市场还是销售价格,都需要置于国家的掌控之下。因此,国有煤炭资源的所有者,继续保持对煤炭资源的开采、生产、价格和销售等的继续涉入是非常必要的。与外商直接投资容易丧失资源相比,项目融资可以在项目融资结构的构造上,以协议的方式继续保留对煤炭资源的所有权,以保证国家对煤炭资源的必要控制。(3)具有表外融资效应。项目融资以项目未来现金流量为信用基础,对投资者投入的权益资本的比例要求不高,因此绝大部分资金是依靠银行贷款来筹集的,在某些项目中银行贷款的比例甚至可达到100%。正因为如此,项目的债务才可以不并入投资人的财务报表,从而取得表外融资的效应。投资人财务报表只反映对项目的长期股权投资,负债比率指标和再融资能力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企业可以集中资金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建设。(4)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项目融资既是一种融资模式,又是一种经营模式和项目管理方法,融资只是项目融资整个流程当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全部内容。所以,融资不是项目融资的唯一目的,伴随着融资活动,项目融资还可以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并把私营企业中的效率引入国有资源开发过程,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5)风险转移效应。由于资源投资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在项目的整个建设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风险,风险控制对项目投资至关重要。在项目融资交易中,项目现金流量和物权担保是项目融资的信用基础,贷款人对项目发起人的其他资产没有任何要求权。项目投资者可以将风险有效地转移给项目承建者和运营者,以避免资源投资者的财务风险。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尽管项目公司的股东也可以为项目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银行对项目公司股东的追索只限于这种支持的程度,而不能无限地追索。因此,项目融资经常是有限追索权的融资。

二、煤炭企业项目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1)煤炭是理想的项目融资对象。根据国内外项目融资的经验,资源开采型企业非常适宜于进行项目融资,因为资源具有稀缺性和独占性的特点,投资风险和现金流量比较容易控制,以资源为对象的项目融资在国内外有很多成功的先例。例如,项目融资始于上世纪30年代美国油田开发项目,其融资对象是美国得克萨斯油田开发项目。煤炭企业是典型的资源开采型企业,产业集中度高,生产和销售比较均衡,现金流量充沛且稳定,是理想的项目融资对象。(2)煤炭企业有项目融资所需要的稳定的现金流。进行项目融资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项目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不管这种现金流是来源于资产的生产还是特许权利。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用能源,其消费对象主要是大型电力企业,而电力企业是规模经济效益比较突出的行业,资产规模庞大,信用标准高、坏账率比较低,这一特征决定了煤炭资源项目可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3)煤炭产品销售具有长期销售合同的特征。项目融资以项目本身的信用为基础,以稳定的现金流量作为还款的保障。因此,在项目融资结构中,产品的购买者是项目融资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之一。项目的债权人为了控制现金流风险,通常都会要求项目产品有长期的销售合同,以巩固项目投资的信用基础,消除项目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资源性项目的开发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影响、价格波动较大,能否签订一个稳定的、符合贷款银行要求的产品长期销售协议往往成为项目融资成功实施的关键。例如,澳大利亚的阿施顿矿业公司开发的阿盖尔钻石项目,欲采用项目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但是由于参与融资的银行认为钻石的市场价格和销售存在风险,融资工作迟迟难以完成。当该公司与伦敦信誉良好的钻石销售商签定了长期包销协议之后,阿施顿矿业公司很快就获得银行的贷款。

三、煤炭企业项目融资的实践依据

1995年以来,项目融资模式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电站、机场、运动场馆等众多领域,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例如,1995年广西来宾电厂二期工程是中国引进项目融资方式的一个里程碑,为中国利用BOT方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后,项目融资方式在北京京通高速公路、上海黄浦延安东路隧道复线、海南省东线高速公路、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东沙角电站、广州北环高速公路等等许多项目上均取得成功。

四、煤炭企业项目融资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产品定价问题。如前所述,现金流是项目融资的信用基础,而产品或服务销售价格是项目现金流量的关键要素。目前,我国项目融资协议一般遵循成本加成定价原则,即产品的销售价格可以根据成本而调整,目的是确保投资者最低的利润回报,以降低项目公司的市场风险。成本加成定价法意味项目产品的销售价格可以是波动的。但是,这一定价原则我国目前能源产品的定价规则相冲突。而且煤炭产品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达到总消费量的70%以上,能源价格的波动过大,势必会冲击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如何定价是煤炭企业项目融资绕不开的难题。(2)外汇流失问题。由于我国私营资本对项目融资运作方法比较陌生,因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项目融资都是在外商参与下进行的,如果项目产品全部或者分在国内市场销售,那么项目完成以后必然会有大量的外汇流出。所以,国家对外汇流出的容忍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将来煤炭企业项目融资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3)法律缺失问题。项目融资属于无追索或者有限追索的融资模式,项目贷款人一般不能取得项目投资者其他资产的担保,因此项目融资必然要被构造为一种结构化的融资方式。项目融资复杂的结构是靠一系列的合约构造的,包括特许协议、定价协议、投资人支持协议(如最低采购数量)、长期销售合同、长期采购合同等,涉及到众多参与者的利益,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协调和保护各参与者的经注利益。但是,我国目前尚没有成文的规范项目融资的法律法规,项目投资收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样会制约项目融资方式在煤炭企业的应用。

参 考 文 献

[1]王士伟.新能源项目融资模式创新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篇7

关键词:新媒体;融合;主持人;角色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142-02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媒体的兴起,新媒体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传统媒体则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创新。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趋势之下,节目主持人如何通过节目创新,提升自我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便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国内首档多媒体融合节目旅游卫视《音乐心旅程》的主持人角色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拟对其传播模式变革影响下的主持人角色进行具体分析,以期能够总结当下新旧媒体融合模式语境下对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的影响与要求。

一、媒体融合趋势概述

(一)传播模式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

这些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也在寻求更大的传播平台。作为传播行业的龙头老大,央视一直以自己的特殊地位以及广阔平台傲视群雄。抛开个别节目存在的问题不说,从整体上说央视的节目还是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可为什么近几年收视率却一直不断下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传播平台重心的偏移,这也就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变。网络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了这种被动的收视习惯,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错过的节目。从央视开始已经逐步认识到媒体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所带来的新趋势。在2009年底成立了中国央广网络电视台,同时C-BOX播放器,打造独属央视的网络平台。

(二)传播渠道由单一媒体向多媒体、全媒体转变

传统媒体大多是单一的电子大众媒体,新媒体则是指基于网络传播渠道的个体移动媒体,而现有的当中传播模式下,多采用新旧融合式的多媒体、全媒体传播。“在媒体融合与转变的过程中,媒体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各种传播方式相互匹配所形成的合力,单一的媒体传播形式未来很难有竞争优势,特别是以音频为基本传播方式的广播必须由单一媒体向多媒体、全媒体方向转变”[1]。《音乐心旅程》节目是中国第一档多媒体融合的互动音乐服务类栏目,通过旅游卫视、新浪微博等和全国30家电台同步直播,是一档融合广播、电视传统、电子媒体以及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平台的全新节目。节目以广播的方式进行现场电视直播,用现场乐队和歌手来插入音乐,除了接入电话连线以外,还加入了微信、微博的互动,增加了传播渠道。同时节目中还加入了大量的视频资料以适应电视、网络的传播平台。这样的全媒体的融合,使得单一媒体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的结合也更加吸引观众。

(三)主持人角色由传统媒体主持人向全媒体主持人转变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主持人所面对的受众群是不固定的,并且涉及内容也是不可预测的,节目也有了更多的形式。旅游卫视的《音乐心旅程》就是将广播与电视融合到一起,同时加入微博、微信、热线电话等互动方式,完成了主持人多对多的模式。“主持人不仅要熟悉广播播音、电视制作的传播方法与信息呈现方式,还要熟悉网络化即时互动的传播技巧,应对各种各样受众群体”[2]。抓住多种信息传播模式的优势进行多渠道切换,把它们融合到节目流程与展现的过程中,并且进行实时的修正与更迭。

二、媒体融合节目中主持人角色定位的转变

(一)主持人是传播内容的最终把关人

无论媒介形式如何变换、传播手段如何翻新,在节目之上的信息内容才永远是受众最关注的焦点,“内容为王”对于传媒行业来说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内容”才是节目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传媒业赖以生存的基础[3]。无论是选材编辑还是呈现形式的设置,大多由幕后把关人控制,节目主持人的把关力度相对较弱。由于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实时互动性,受众参与性更强、互动的方式更多、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变,并且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不可预知性,节目播出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比重明显加大,并且节目素材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因此新媒体中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核心组织者,担当着不可替代的幕前绝对把关人重任。集中体现在播出形态和播出内容上,主持人实际上成为节目的真正操控者。

以《音乐心旅程》为例,微信、微博最为新媒体的加入,拓宽了受众范围、受众阶层,当然对于同一个话题,不同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的人的看法会不一样,有时会片面局限、角度偏激,这时候主持人的取舍把关就显得尤为重要,集中体现了主持人从传统媒体到融合媒体的“前台把关人”角色的内涵转变。

(二)主持人是传播渠道的幕前掌控者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是指传播观念及技术的转变,即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网络化手段实现传统媒体的“再生”[4]。融合媒体的节目形态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传播方法的现场转换。简单地说,以往的广播节目以声音的传播为主,主持人需要掌控的是音响设备的切换技巧;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则需要熟悉摄影摄像技术的切换方法与特点;而在一个媒体融合的节目播出过程中,节目主持人本身在几个传播渠道之间必须熟悉各自的信息呈现形式以及特点,而且还要根据节目进程与主题来安排好不同节目内容的巧妙承接[5];主持人的功能更加地全面、立体起来。

以《音乐心旅程》为例,主持人角色的定位既需要满足广播播音的听觉优势需求,又能够满足镜头前的视觉美感,同时在网络实时互动过程中还能够得到网友的认可。这就决定了主持人必须是一个熟悉三种媒体传播方式与特点,并且能够完成现场切换,组织节目进程的人。

(三)主持人是节目制作的重要参与者

新的媒体格局下,各种媒体越来越趋于融合。现在,传统媒体已经认识到了新媒体的力量,开始将新媒体网络互动技术引入节目制作过程,设立了“微直播”和“微访谈”栏目,与受众进行线上互动,以增强受众参与度。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越来越多地介入到节目制作环节,而非严守原有的职业分工。

《音乐心旅程》节目的主持人青音就时常参与到节目制作过程中,主持人预先在个人的微博上,或者节目在自己的微博、微信平台征集话题的帖子,网友看到之后就可以跟主持人或是节目进行留言,这样一来节目就可以了解什么样的话题才是观众最喜欢讨论的,例如:“你今年的目标实现了么”、“爸爸,我想对你说”等,都是网友们自己发起的话题。这样就很好地与观众产生了互动,提高了节目的关注度和吸引力。

三、节目主持人角色转变的有效应对

(一)加强知识储备,增加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不仅展现了知识的能力,更加有助于主流媒体主持人提高内在气质、思想境界以及语言能力等方面。特别是在网络覆盖全球的背景下,信息日渐丰富,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进步,对主持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作为《音乐心旅程》的节目主持人,青音一直都是优秀的榜样。从最初的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音一直都把播音业务做到最好。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同时也是工作的需要,她多年来,不断学习相关的临床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专业技能,从一名国家电台心理节目的主持人成长为专业的临床心理咨询师,并开设了“青音心理工作室”,专门帮助婚姻情感、亲子关系、女性个人成长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遇到难题的来访者。所以说,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只有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提高语言技能,丰富语言智慧

传统媒体当中的主持人比如电视媒体,主持人所传递的语言是经过层层审核的,相对限制较多;而媒体融合下的节目形式大多以网络播出为主,主持人的语言限制相对较少,这种情况下对主持人语言的锤炼能力要求也就会更高,不仅要说得好,而且要说得巧妙,不仅要考虑受众的接受度,也要突出节目的特征和主持人的语言个性,这对主持人的语言和思维的智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作为优秀的电台节目主持人,在面对电视直播的心理治愈节目《音乐心旅程》可谓是游刃有余。在对网友和热心观众的回复中,我们不难看出青音为我们大家展示了她睿智的一面。她语言清晰、思维敏捷、条理清晰,能够一针见血地为观众答疑解惑。

(三)善用多媒体平台,提高主持人的影响力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会将新闻的第一首发地选择在与母媒关联的新媒体平台上首先,而稍后将深度与综合报道在其传统母媒上。这几乎已经成为我国电视节目的必备宣传途径。《音乐心旅程》也有属于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平台,观众朋友可以在这样的平台随时随地地进行交流与沟通。作为节目主持人,也会经常在平台里与观众一起交流,来为他们答疑解惑。主持人需要“扮演”好这样的角色,要善于运用这样的平台,更好地去展示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与此同时也是在提升节目的品牌影响力,“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同时这也是未来节目发展的一个方向。

综上所述,在广播时代只需会播稿件且字正腔圆、声音动听就行了,但在电子媒体时代,主持人需要声型俱佳、一专多能。而在新旧媒体融合的今天,大众媒体时代正在转变方式,将让位于个人和参与性媒体时代,这将改变整个行业和整个社会,未来几年内,新技术转变了传受方式,传播主体将多元化。新旧媒体融合趋势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问题恐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才能够使主持人在应对传媒迅猛发展的生态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毕一鸣.主持艺术的新视野[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2]张颂.语言和谐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军.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培养[J].今传媒,2012(8).

篇8

关键词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单位工程;传输网络体系;生产技术体系;管理服务技术体系

1 概述

国家基础测绘设施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主要组成和基础。当前正在实施的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其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由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服务技术体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技术体系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传输网络所组成的基础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存储与管理、分发服务与应用的产业基础设施。国家基础测绘设施的建设和逐步完善对NSDI和"数字中国"的建设起重要的推进作用。

广西基础测绘设施项目(简称"广西单位工程")为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的A类子项目。项目即将正式启动,并以两年时间完成其主要的建设工作。该项目对广西基础测绘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整体推进广西测绘的技术进步等方面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广西单位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技术体系、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服务技术体系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传输网络。研究项目各体系的具体构成,提出项目建设目标和总体方案,将为其具体化和实施方案的科学化提供保证。

2 单位工程的目标及构成

信息技术、数字测绘技术的发展和实施"数字中国"战略的需要,提出了构建新型基础测绘技术体系的迫切需要。广西单位工程应以基础测绘更新周期、应用目标等具体需求为牵引,以先进的数字测绘、空间数据库与GIS及网络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为驱动,促进基础测绘产品结构由单一的模拟产品向4D及其复合产品组织结构,从而整体推进基础测绘技术水平提高和生产组织体系优化。因此,广西单位工程建设的目标应是:建成广西基础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存储与管理、分发服务与应用开发的产业体系,构筑"数字广西"空间基础框架,为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提供及时可靠的测绘保障。

与其内容相应,广西单位工程的构成包括:(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传输网络;(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技术体系;(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服务技术体系。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传输网络的设计目标是:数据快速传输;与NSDI、广西党政机关网互联;Internet接入和测绘业务信息化管理的载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技术体系建设的设计目标是:(1)规模化4D数据及4D数据、遥感影像图复合产品的生产;(2)利用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进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3)航空、航天遥感数字影像产品应用开发;(4)通过IS09000质量体现认证数字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服务技术体系的设计目标是:(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库、管理、更新、维护;(2)数字、模拟产品生产、应用系统开发;(3)基于网络或传统模式的数据查询和数据分发服务;(4)与广西党政机关网络互联高速网,以便自治区领导或有关部门可实时获取各类现势地理信息资料。

3 单位工程设计依据的技术指标

3.1 数据生产和存储的技术指标

广西区(省)级基础测绘的主要为:三、四等控制和C、D级GPS网,1:1万基本图4D产品的生产、建库与更新。广西单位工程的数据生产、数据管理技术体系应具备规模化的数据采集、更新和存储能力。根据广西基础测绘更新周期、设备选型、技术指标和台套数等,可测算广西单位工程的数据生产、存储、传输能力应达到的设计指标如表1。顾及广西测绘局的总体生产规模和管理模式,存储系统设计存储能力应达到TB级。 注:生产过程数据交换量认为是存储量的5倍

3.2 产品类型与数据库种类

广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产品类型与数据量见表2。

单位工程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下列基本数据库:

(1) 矢量数据库;(2) 地名数据库;(3) 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4) 数字高程模型库;

篇9

[关键词]高善穆石造像塔;北凉时期;佛教文化;丝绸之路

[中图分类号]K8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46-02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高善穆石造像塔造于北凉承玄元年(429),出土于甘肃酒泉市城南。此塔雕刻精美、文化内涵丰富,而且铭有纪年。它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宝贵文物,也是北凉时期丝绸之路佛教文化盛行的历史见证。

河西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佛教艺术经过这里并向东传播,在战乱频繁、局势动荡的十六国时期,位于河西走廊的凉州地区却处于一个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这恰恰为佛教在这一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佛教艺术在这种环境下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一时期的佛教艺术大兴佛法,遵循佛教经典,模仿西域的佛教人物或古印度人物形象绘制,在佛教石造像塔上呈现出多样形式。这时出现了最为典型的高善穆石造像塔。

高善穆石造像塔是用整块青黑色玄武岩雕琢而成,高44.6厘米,底径15.2厘米,由宝顶、相轮、踏颈、覆体、经柱、基柱六部分组成,基座已佚。

基座之上为八面形基柱,高8厘米,在每面用阴线刻出供养菩萨八身,为四男四女,均刻有光头。七身为立式,上身袒,下身裙,戴项圈、臂钏,双肩绕帔巾。七面阴刻菩萨。七世佛、弥勒佛是当时佛教中比较流行的题材,也是禅法大盛的结果,是禅修的主要对象。七世佛不仅能“宣说法教”,照明世间,而且能解除众生的生死病痛。弥勒佛象征着清平世界的到来。只有一身为老者形象,端坐莲台,身着宽袍大袖,为药师佛。各像均手擎莲花,像右侧上角各刻一八卦符号,刻像的形象与所配的八卦符号与《说卦传》中的说法一致。

基柱上部为圆柱形经柱,高7.2厘米,柱围46厘米,周围刻发愿文与经文36行,每行六至十字不等,一般为八字一行。书法规整刚劲,笔势硬朗率真,尚含隶意,是典型的北朝写经体,其文字内容在“高善穆为父母报恩立此释迦牟尼得道塔”之后为《增一阿含经・结禁果》中的一段,起自“闻如是”,至“是各得道”。

经柱之上为瓶形覆体,覆体下部开八个圆拱龛,龛上部饰大瓣覆莲。两龛楣尾端于斗下结束成环。七身龛内高浮雕禅定坐佛,面容较圆,双睛鼓凸,高磨光髻,身短,着通肩大衣,阴线刻重叠式衣纹于胸前呈“U”字形。另一身龛内为交脚弥勒佛,头戴有冠帔的宝冠,袒上身,戴项圈、臂钏,下着羊肠大裙,双手交于胸前。各像背后刻圆形光头及弧形背光。佛坐只雕成矮台,素面无饰。

塔颈仅高1.2厘米,用雕出的矮柱分成八格,每个中间雕“品”字形方斗承托。七层相轮高16厘米,逐层收分呈立锥形,相轮的四角刻留四条垂线,把相轮分成四档。

塔宝顶为扁圆形宝盖,高0.4厘米,直径4.7厘米,顶上弧面阴刻北斗七星,以应天象。北斗七星是我国古代指示天文与大地方位的标志,八卦符号是我国古老易学观念的抽象化图式,它们无疑都属于典型的华夏文明。这种集儒、释、道思想于一塔的现象,反映了当时民众普遍把“神”与“佛”等同,揭示了佛教东传过程中文化融合的趋势。

高善穆石造像塔以雕刻为主体。当时人们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对外来的佛教艺术进行了大胆的变革与创新,大大地丰富了中国雕刻的文化内涵,延续发展了中国固有雕刻艺术的优良传统。

北凉时期的佛教在我国佛教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度曾成为北部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佛教文化的发达主要表现在当时对石窟的开凿和寺塔的兴起。北凉时期的窟塔,在河西现存石窟中如敦煌莫高窟、酒泉文殊山石窟、张掖金塔寺石窟、武威的天梯山石窟中都有开凿。此时佛教在河西地区已深入民间,信徒们常以开龛塑佛、画像立碑或雕刻建造像塔的形式,表达他们某种高尚的心愿,在佛祖面前呈示一片虔诚。塔本是印度佛教的产物,佛教东传之后,佛像塔也就随之传了进来。在河西地区,北凉石塔共有12座,武威1座,酒泉6座,敦煌5座,基本情况如下:

丝绸之路同时也是佛教东传之路,佛教经西域向中原传播,必经甘肃河西走廊。所以说,任何一种宗教的传播弘扬,都要经历一个适应异域文化土壤的过程,佛教的中土化,正是在北凉时期完成的。从人物造型、服饰看,甘肃河西地区北凉时期佛造像塔的雕刻风格都具有古印度、西域和汉风相结合的特征,在佛造像石塔上体现出了多种文化元素。

北凉石塔的基本特征可概括如下:其一,基本结构与塔型均为上层三层八面体,下层多面体,与印度、西域覆钵塔型相似,雕刻以阴刻为主,线条精美绝伦。其二,造像均相同,每面龛中都各浮雕一尊佛或菩萨。除武威石塔为佛,其余均为七佛一交脚菩萨。雕像面庞圆丰、鼻高且直、鼻梁直通额顶、秀目鼓睁,这是明显的犍陀罗式造像风格。而坐姿也与汉人的坐姿习惯相似。其三,龛型大都相近,为圆拱尖楣龛或圆拱形龛。其四,佛与神的结合。每座塔基均刻有八神王配八卦符号。从而显示了文化传播中的一种有趣而特殊的现象:外来宗教要在新的传播地生根开花,必须在当地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并与当地民情习俗相融合。

公元3世纪中叶,佛教艺术传入我国河西走廊一带。此时,佛教文化在甘肃境内处于萌芽和成长阶段,佛教题材大多接受了外来佛教文化的内容,以佛教经典为依据,经过精心设计与创作,绘制出绚丽多彩和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宗教幻想世界,成为我国石造像史中最具感染力的光辉篇章。所以说,北凉石塔也是展现佛教文化与雕刻艺术相结合的共同体。由此可知,丝绸之路上北凉石塔之间也存在借鉴关系,这也是对佛教艺术东传的一种直接继承和延续。

高善穆石造像塔是我国历史上发现最早的石造像塔中最精美的一件,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模仿印度覆钵塔的最早实例。它石质坚腻,造型优美,阴刻重叠式衣纹,刀法简练,雕刻精致,线条流畅,人物神情超脱中又露严正,此时雕刻技艺已臻完美。它不仅是难得的艺术品,也是研究当时佛教思想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为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丝绸之路的历史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物证。它见证着佛教的传入和弘扬,更彰显了丝绸之路上北凉时期河西佛教艺术的辉煌篇章。

[参考文献]

[1]张宝玺.北凉石窟艺术,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2]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河西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篇10

>> 投资者的保护利器 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思考 对投资者保护关系与披露机制投资者保护的分析 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治理及投资者保护关系研究 基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投资者关系管理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关键是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关键: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投资者的保护——基于保护策略视角分析 投资者关系、公司价值与投资者保护 基于中小投资者的证券市场投资者利益保护举措探究 公司治理、融资结构与投资者保护 资本成本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关系解析 交叉上市的投资者保护效应研究 内部控制的投资者保护路径研究 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保护研究 投资者保护\定向增发和财富转移 投资者保护测量:一个研究综述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内部控制审计与投资者保护研究 投资者保护与财务报告质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方茜、陈妍:准公共品与PPP模式――PPP模式在城市交通设施建设领域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8(1).

[6] Albert Chan,John Yeung,Calvin Yu,Shouqing Wang, Yongjian Ke. Empirical Study of Risk Assessment and Allocation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s in China[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2011(27).

[7] Sheng Nan.A Case-Based Study on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Projects in the Urban Water Supply Sector[D].HongKong: The Hong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2014.

[8] Asheem Shrestha,Lgor Martek.Legal Risk Impact in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PPPs):The Case of the Chinese Water Sector[J].World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5,6(1).

[9] Nutavoot Pongsiri.Regul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2002,15(6).

[10] Rafael 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Robert W.Vishny. Law and Fina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106(6).

[11] Rafael 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Robert W.Vishny. Corporate Ownershiparound the World[J].Journal of Finance,1999,54(2).

[12] Rafael 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Robert W. Vishny.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58).

[13] Rafael 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Robert W.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Valuation[J].Journal of Finance,2002,57(3).

[14] YangYao,Linda Yuen.Law,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An Introduction[J].World Development,2009,37(4).

[15] 沈艺峰、肖珉、林涛:投资者保护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J].经济研究,2009(7).

[16] 肖作平:大股东、法律制度和资本结构决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9(1).

[17] 肖作平、廖理:终极控制股东、法律环境与融资结构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12(9).

[18] 曾晓安:用PPP模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路径选择[J].中国财政,2014(9).

[19] 贾璐:地方政府融资模式选择――基于政府债务风险治理视角的分析[J].财政监督,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