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工作现状范文
时间:2023-05-05 11:3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档案管理工作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应对策略
医院档案主要是医院在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及其他业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录。[1]传统档案管理无法使档案资源被最大限度的大限度开发和利用,同时档案使用效率,不能满足当前现代化医院对档案资料的使用需求。因此实施规范性、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对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院管理工作效率和推动医院事业的蓬勃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应对策略予以综述,具体如下。
1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1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外出进修机会少,对现代档案管理知识的认识不足,掌握匮乏,这就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同时医院安排非专业人员参与档案管理,导致其对档案的收集、归档、装订等流程掌握不熟练,责任心不强,易导致资料丢失,影响档案归档质量。此外医院管理中未能将档案管理人员纳入管理考核中,导致其整体水平不高,这就阻碍了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
1.2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在我国仍未形成医院档案管理评审制度相关标准,主要是靠各医院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摸索出档案管理制度,这就导致了档案管理制度相对陈旧落后且不健全。此外,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对于档案资料的纳入、收档及装订工作均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这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不能受到严格的约束力,在工作中出现档案资料的收集不全,归档随意,查找困难等问题。
1.3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高
多数医院的工作重心倾向于临床一线,对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足够的重视,硬件和软件投入不足,不能合理利用档案资料。在医院工作的大部分人员多为医护人员,他们一般会单纯的认为档案工作属于档案专职人员的工作,缺乏资料归档的责任心,因此不能在临床工作中形成完成、准确的档案记录和保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易出现工作疏忽,从而忽视了档案资源在医教研和医院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4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普遍较低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在现代多数医院的档案室中,仍然缺乏现代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档案资料的管理仍然采用原始的纸质储存方法,未能进行数字化的处理与加工,易出现丢失、损毁事件,降低了档案资源的利用度和使用效率。另外大量的纸质资源也占据了大量的空间,这就要求增加硬件设施的投入,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2医院档案管理的对应策略
2.1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医院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加强相关管理知识培训,组织其积极参加会议、讲座,并进行继续教育,以提高其责任意识。同时纠正“重管轻用”的陈旧管理方式,以便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此外让档案工作人员树立档案教育属于终生教育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以满足医院的档案使用需求,实现医院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2.2完善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积极开展的前提在于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2]因此医院相关部门应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政府部门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积极改进和完善原有的档案管理规范,制动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内容主要既包括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管理规范档案,也包括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利用、保密以及销毁等规定。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使各项工作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完成。
2.3加强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重视
首先应该加强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让其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档案工作反馈的信息能够指导医院的工作配合,对医院的改革和进步有着长促的推动意义。同时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其自觉性和责任心,使各项工作均实行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以确保档案资源物尽其用。此外,在全院范围内扩大利用面,向广大医务人员提供档案的有效信息,以便更好的为临床医疗、科研等进行服务。
2.4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信息化管理水平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档案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而档案资源的信息化水平高低对其利用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主要两点,一方面在于档案资源存储的数字化,这就要求医院需要引进完善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对档案进行科学的收集、分类和保存;另一方面在于档案利用的网络化,将档案管理系纳入到整个医院信息系统中,使档案子系统能够被最大化使用,更好的为医院综合系统服务。
3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综合分析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策略,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促进医院的长足发展。而在在实际工作中,这要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掌握档案资源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从而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促进医院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1 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简史
我国的城建档案工作并没有其他国家的历史悠久。它最初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大概要把时间轴退回到20世纪80年代。早在1980年的9月下旬,我国国务院在全国性的有关技术档案的会议中就特别说明:城市建设的规划、维修、管理以及扩建等的依据是城市基建档案,其中大一点的城市都是以城市为单位进行城建档案管理的,领导者则是由市人民政府管理城建工作的重要人员担任。城市基建档案馆是由当地市建委或者是城市建设部门成立的,以此来集中管理城市的基建档案。根据这方面的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城市的建设部门必须设定相应的城建档案工作管理机构或者要调配一些人员用于处理全市的城建档案管理事务。城建档案的范畴从不同方面是有不同的划分的,比如,从对象层面上讲是属于档案的范畴;从程序的层面上讲是属于建设行政的领域。所以,它不仅仅在业务和内容上跨越了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并且它在管理模式上还具有独特的特点,成为中国特色档案事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因子。
2 城建档案管理模式的现状
2.1 组织成立
经过多方面查找资料可以得出,最早的城建档案馆是南京档案馆和沈阳档案馆,它们的建立时间分别是1980年11月以及1980年的12月。在1981年,又增添了好几个城建档案馆,其中有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以及重庆市档案馆和武汉市档案馆等等总计有10家直辖市以及副省级的城市依次建立。在1982年,先后有广州市的城建档案馆和长春市的城建档案馆建立。到了1983年,厦门市的城建档案馆建立了;1984年,深圳市的城建档案馆也竣工了;两年后,杭州市的城建档案馆正式成立;几年之后,哈尔滨市的城建档案馆以及上海市的城市档案馆正式投入运营。就这样,19个直辖市以及副省级的城建档案馆陆续建成了。从上述各个档案馆的建立时间来看,国内的大部分城建档案馆是在80年代建成的,并且几乎都是在1981年左右建成的。就是在这期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与城建档案馆建设相关的文件,也说明了各个城市的领导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对我国重要文件的重视,对国家精神的深刻领悟,也对我国城建档案工作的历史发展有了很好的说明。
2.2 机构归属
在19个直辖市以及副省级城市的城建档案里,有大部分的档案馆的管理工作是由上级单位中的市建设委员会来做的,少数的档案管理工作则交由市规划局来负责。但是有一家在深圳的档案馆的情况是与上述所讲的情况不同的,它在2004年之前的时间都是属于深圳市建设局来负责,在2004年这一年则是由深圳市档案局来接管,更确切的说在深圳档案馆由深圳档案局接手后,原来的深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就不复存在了。而且,从各种调查得到的资料可以知道,城建档案馆基本上是靠主管城市建设工作部门里的行政部门来负责城市建设档案的基础性工作,不论是哪种系统的工作,都是与它所在的城市里的相对应的主管部门的城建业务所涵盖的区域是不可分割的,从这个层面上说,城建档案馆的建立以及后续的蓬勃发展是与政府的行政职能很难分开的,即城建档案馆现在的一切成就都是要归功于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的。
2.3 业务范围
很大一部分的城建档案馆主要负责的业务有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要牢牢贯彻并认真执行国家或者本省以及相应市颁发的一些有关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法规制度;其次是要认真钻研、规划本市城建档案的未来发展计划;然后是要负责所在市的城建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等;最后是要做好接收、储存、使用城建档案的工作。有一部分城建档案馆还把城建档案的编制、研发以及声像档案管理归入了自身的“服务”范围。从城建档案馆的各种内部机构的制定以及一些任务的划分可以清楚了解到城建档案馆的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点:档案的规划和管理;档案业务工作指导的建设;声像档案的管理;档案的编制和研发;档案的储存;档案的有效使用;档案的查阅等等。一小部分城建档案馆还将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以及执法检查等放在了它的职责领域里。虽然说不同城市的城建档案馆的发展并不具有很大的不同点而是在一些方面会有一些相同点,不过在一些周边城市却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没有相同的工作方法和业务圈。在工作模式上虽说是相互借鉴,但是毕竟在一线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在一些方面还是远远比其他副市级城市更成熟的。极少数情况除外,很大一部分的城建档案馆所在的城市的地域特点与它的工作性质还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
2.4 法规建设
法律法规是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法宝,所以各个城市的城建档案管理者在这方面也是做了很多功课。除了厦门以外的其它城市都先后颁布了相关的城建档案管理条例,不过它们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济南市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了相关办法,而杭州市则是颁布了相关的实施意见等。
篇3
【关键词】学校档案;管理现状;对策
学校档案是一个学校的广大教职工在从事教育活动、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等活动中凝聚而成具有保存或参考价值的档案资料,它能反映了学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和活动情况,在学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分析利用学校档案,能有效帮助提高教育管理和学校教学水平。如何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对教育、教学、教研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1.1学校档案是学校的历史载体
学校档案作为历史的记录、知识的载体之一,包括文件资料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履历管理、优秀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记录、学生学习和生活管理、学籍管理、招生与毕业就业工作、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文字材料、声像、电子资料,记载着全校师生员工的德、能、勤、绩,汇集着最原始、最可靠的大量信息。同样,学校档案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学校发展的历程,是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对学校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1.2学校档案是学校的教学总结
学校档案汇集了学校现有的知识成果,是学校成长和奋斗的沉积宝鉴,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对学校档案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全面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延革和演变情况,为新的时期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推动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的发展。
2.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很多学校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档案管理资源不足和管理手段不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利用率不高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档案工作意识不强,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2.2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档案管理工作开展难度大
一般学校没有设定专职档案管理岗位,或有的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是教师兼职或是临时配备的。另外,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不是档案专业出身的或者不经过培训就上岗,缺乏系统培训,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严重制约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2.3硬件设施不达标,档案资料不全
学校档案应客观完整记录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为学校发展留下真实的轨迹。但目前在很多学校普通存在的现象:一是有的不具备最基本的保管档案的通风、防潮、防霉、防盗、防火条件要求,容易缺失或遭受破坏。二是档案保管设备不齐全,规格不一,不能满足新时期档案多样化的需要。档案的错归错放、随意归档、资料不全的现象,也使得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大难度。
3.加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3.1领导重视,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科室负责同志参与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综合档案室工作职责》、《档案管理工作规定》、《档案利用制度》等工作制度,形成档案管理体系机制,积极推进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
3.2专员管理,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基础
优秀的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还必须做到业务精通。加强档案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建设,一方面积极参加档案业务培训,学习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建立档案工作网络,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管理水平,跟上办公自动化步伐。
3.3全民参与,增强档案管理工作意识
通过向全体教职工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举办档案法规和制度的讲座、开展档案知识竞赛,来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促使各科室人员都重视并支持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学校各科(组、处)室设兼职档案员,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从组织上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3.4硬件支柱,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硬件建设是提高档案水平的保障,同时也是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最佳手段。要专门设立综合档案室,添购档案管理设施设备,分类存放,编档管理,做足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虫、防高温、防霉、防尘措施,确保档案材料保管安全、利用方便、管理规范。
3.5多点开花,丰富档案管理工作内容
档案工作是一项积累性工作,首先需要档案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学校各类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全方位收集相关档案资料,倡导全体师生支持学校,积极提供有记录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料,也要努力拓宽档案收集范围,挖掘档案资源,比如收集分散的知名校友档案等,使室藏档案内容丰富充实起来。
3.6实现管理现代化,拓宽服务领域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已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提高档案工作效率,使档案工作从落后的手工操作走向现代化的管理。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将管理档案信息及时提供给学校领导、各教研组和社会有关部门,提供查阅便利,提高使用利用率,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档案工作。
3.7与时俱进,努力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篇4
1 现状分析
1.1 部门间信息系统无统一标准,不互通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基本是从自身需求出发,没有全局统筹与规划,信息共享无法实现。另一方面,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没有统一标准,系统的数字格式、 结构不统一,导致信息的不兼容, 资源共享的瓶颈出现。各部门信息系统管理各自为政, 导致了档案信息重复开发、建设,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无法避免,有时个别部门存在占有信息的心理也导致信息无法共享。
1.2 档案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有效地管理档案馆的各项业务,主管人员要求具备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条件,在档案业务素质和档案学术科学研究上具有一定权威和成果。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人员以及部门的负责人大多来自学校的其他部门,不是专门的档案管理专业科班出身,有的甚至只是兼职管理档案人员、实习人员或临时编制的工作人员。他们不具备档案专业的知识和水平,会使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的完成造成障碍。
1.3 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快
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由于其经济、方便等特点将纸质的文本文件取代已成为趋势,数字化档案损耗少,查找利用率高。但部分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数字化管理的相对还比较少。一些高职院校的行政人事档案、学生的学籍资料还是以纸质文档为主,在查找时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库房花费很长时间,造成工作效率底下。
1.4 档案意识不强,普及度不高
很少有高职院校特别重视档案工作,比如在校园进行档案基础知识的宣传等,师生不了解档案对子的的作用和意义,造成其档案意识不强,在获得奖励和成果时没有承担起很好的保管责任,不能及时将证书原件归档。需要使用证时由于材料的遗失不得不找各种途径去补开证明,费时费力,甚至耽误前途。
2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2.1 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规定,高校档案馆应当作为与图书馆同级别的独立机构而设立,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准入门槛,引进专业的档案专业管理人员,这样学校的档案管理才能为其服务功能的实现创造可行的环境,增强档案在校园内和校园外的影响力。作为学校来说,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到对过去负责、为现在记录,为将来传承,从档案形成的最初到材料的收集保管,再到文档的利用和销毁的各个环节都要制定和执行有效的规章制度。
2.2 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可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档案工作的集中学习和培训,重点学习档案工作的数字化,将文档数字化整理和归类。学校应出台措施,将校内各类文件进行统一规范,让各类档案实现规范化和归档及时化,可购买符合自身档案特点的管理软件进行档案的管理。这还有利于对各类档案的及时更新和维护,实现无纸化办公。另外,对现有的纸质文件应通过扫描等数字化手段尽快进行归档和整理,满足师生调阅和查询的需要。
2.3 加强档案意识的普及和宣传力度
档案管理人员应增强服务意识,提供档案的管理和查询服务,提升工作态度和服务成效。多为师生宣传档案的重要性,深化大众的档案意识,增强师生对档案和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让全体教职工和学生支持和配合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
篇5
档案是医院的重要资源,对医院正常运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医疗改革与创新同时促进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对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医院的多元化发展使得医院档案更加复杂繁多,也增加了相关管理工作的难度[1]。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了医院进步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健全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增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意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加大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投入等问题均成为急需改善和提高的内容。
2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2.1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由于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导致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时标准不统一、档案收集效率低、整体信息资源欠缺,没有明确的管理标准与模式,致使档案管理工作出现遗漏,缺乏全面性与完整性,工作人员往往依据个人经验开展工作,收集的档案缺乏统一性,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发生脱节,医院档案无法满足医院发展的要求,严重降低了医院档案的利用价值。
2.2医院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多数医院将医疗技术的研发、医疗建设及经济效益等发展作为重点去重视,认为该工作不能直接为医院创造实际效益,往往忽略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或认定档案管理工作只是"面子工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定位存在严重误区[2]。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医院管理层单纯注重医院经济效益,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无实际意义。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自身从事的档案工作不重视,认为档案管理只是简单地归档、整理、保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乏责任感。从而导致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工作中缺乏动力,以致档案管理出现问题,降低其实际利用价值。
2.3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档案管理工作是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3],作为实行档案管理的主体,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素质,这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保障。而目前我国多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由于对该工作的不重视,或为了降低成本,往往聘用非档案专业的人员担任档案管理工作,且入职后往往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者只具备理论知识,不具备实际技术,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文化及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采用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不足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阻碍了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
2.4医院档案管理设备投入欠缺 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需步入信息化,这就需要医院通过计算机建立完整的医院档案管理体系,提供现代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的设施,如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刻录机等。但就目前我国多数医院将投入重点放在先进医疗设备及科研等方面,但对于档案管理设备的投入则认为可有可无,从而忽略档案管理设备的投入,导致必要设施的缺乏,加上医院就诊量的逐年增加,需要收集的档案信息也逐年增多,陈旧的设施不足以满足现代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要求,不仅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存在一定的错误,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3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3.1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并科学规范医院档案管理制度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各医院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医院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4],建立起符合本医院发展的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将该制度认真落实到医院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行为的标准及约束,使档案管理工作每一环节紧密相连,每一步骤有章可循。为激励工作人员严格遵循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可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及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工作人员做到奖罚分明,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3.2增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意识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对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上至医院领导层,下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均需要从自身开始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摒弃传统旧思想,去除单纯的经济效益为本的思路,意识到档案管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可通过一系列院内活动加大档案管理工作宣传,提高全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意识的提高,加强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主动地进行档案的收集管理,支持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及创新,对于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可以及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3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系统性的工作,因此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求具备一定专业素质。引进人才方面需注重人才的专业性,以确保今后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顺利和稳定。医院可定期制定档案管理相关培训工作,以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支持鼓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积极补充及丰富档案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将理论合理融入实践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善于累计工作经验,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给予改正,从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3.4加大医院档案管理相关设备投入力度 现代化设备的投入和使用,是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物质保障,加大档案管理相关设施的投入,可有效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通过计算机实现档案的收集、传输、归档、检索和保存等,可有效节省人员精力和时间,同时也节约了档案管理的空间[5]。医院可建立专属局域网,将患者病历、医学书籍资料、人事档案等内传输至医院局域网,以方便相关人员对信息的检索。由于网络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对于机密性的档案注意加密,防止信息外漏。
篇6
一、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学校档案是学校的历史载体,是学校的教学总结
学校档案包括文件资料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履历管理、优秀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记录、学生学习和生活管理、学籍管理、招生与毕业就业工作、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文字材料、声像、电子资料,记载着全校师生员工的德、能、勤、绩,汇集着最原始、最可靠的大量信息。学校档案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学校发展的历程,是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对学校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学校档案汇集了学校现有的知识成果,是学校成长和奋斗的沉积宝鉴,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对学校档案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全面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延革和演变情况,为新的时期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推动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的发展。
二、学校档案工作的现状分析
学校档案工作在学校各项检查评估中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但学校档案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1、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档案管理工作开展难度大
《档案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然而很多学校没有设定专职档案管理岗位,还有的是教师兼职或是临时配备的。这就造成档案管理人员不是档案专业出身的或者不经过培训就上岗,缺乏系统培训,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严重制约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2、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利用率不高
对“档案”的概念和作用认识不高,档案意识不强,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认为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档案工作就是保管好资料的事务性工作,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查阅就行了。
3、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硬件设施不达标,档案资料不全
很多学校档案工作普通存在:一不具备最基本的保管档案的通风、防潮、防霉、防盗、防火条件要求,容易缺失或遭受破坏。二档案保管设备不齐全,规格不一,不能满足新时期档案多样化的需要。三由于档案意识普遍较低,导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必备的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备。
4、开发利用不够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大多还停留在档案工作的初级阶段。档案管理人员充当的是保管员的角色,对编研工作重视不够。
三、改善学校档案工作现状的对策
1.领导重视,强化档案意识,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成立由各科室负责同志参与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形成档案管理体系机制,积极推进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
2.专员管理,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基础,加强培训机制
加强档案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建设,一方面积极参加档案业务培训,学习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建立档案工作网络,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管理水平,跟上办公自动化步伐。面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应做到:
①爱岗敬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②依法治档,完善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
③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④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3、全民参与,增强档案管理工作意识
通过向全体教职工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举办档案法规和制度的讲座、开展档案知识竞赛,来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促使各科室人员都重视并支持学校档案管理工作。
4.加强硬件管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丰富档案管理工作内容。
首先学要设立专门档案室,添购档案管理设施设备,分类存放,编档管理,做足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虫、防高温、防霉、防尘措施,确保档案材料保管安全、利用方便、管理规范。其次需要档案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学校各类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全方位收集相关档案资料,倡导全体师生支持学校,积极提供有记录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料,也要努力拓宽档案收集范围,挖掘档案资源。
5.合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一方面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克服以往档案工作的人工操作的落后性,不断地添置现代化的设备,使档案工作从落后的手工操作走向现代化的管理。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进文档一体化的管理,克服各部门之间归档材料衔接不紧、重复劳动等问题,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文件档案的全部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对文件信息的生成、档案信息的转化、档案信息的全文提供及利用实行一体化管理。
6.实现管理现代化,拓宽服务领域。
篇7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
在高等院校的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当中,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服务性、基础性工作,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不断变化、革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理念、方式方法和服务标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且致力于向实现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工作实践带来了诸多挑战,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应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新问题、新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探索出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成为了广大档案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1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1高校领导和工作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缺乏足够认识
当前,高等院校普遍没有能够建立起与时展相适应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工作制度以及相关检查考核措施和制度,学校对其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较为薄弱,导致教师、职工甚至是部分学校领导普遍缺乏对人事档案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宗旨意识和担当意识也较为欠缺。
1.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普遍滞后,未能紧跟时代潮流
很多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依旧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实现档案的整理、分类、编排、装订、检索以及查阅工作,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操作起来也非常不方便。工作场所也普遍较为简陋,对日常办公区域、阅档区域和档案库房不进行详细划分、分隔,使得档案库房的安全隐患较大,各种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人事档案材料受到了各式各样不同程度的损害。
1.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变革为教职员工人事档案
的管理带来很多问题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各高校逐步开始探索用市场化手段配置人力资源,加强了人才的流动性,“人档分离”的现象由于一些缺乏规范性的人才流动和档案传递而普遍凸显出来。一些教职员工已经离开学校多年,档案却没有及时提走;亦或是一些新进教职工不能及时将人事档案转入学校,导致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难度颇大。个别教职员工也由于档案意识淡薄,不按照有关规定填写个人的档案材料,使自己的档案不够完整、规范与完善。
1.4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缺乏足够
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当前各高校虽然都有了较为稳定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档案管理工作者队伍,但时代的飞速进步使各行业各领域都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学校中既熟悉传统档案工作业务,又对档案信息化开发和管理有一定研究和见解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1.5高校在经费投入方面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较少
如前文所述,由于档案意识淡薄,或是各地区各学校发展水平不均衡,个别高校受人力、财力、物力因素的制约较大,人事档案材料信息的功能利用也停留在较为原始简单的阶段,没有进行深层次开发使用。甚至是手工抄写档案的目录,没有明确规定书写用笔、纸张大小、材料规格,使归档和装订工作困难重重。
2解决问题的对策
新时期新形势下,逐步解决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向上向好科学发展,需要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理念,改进方式。笔者探索出以下一些具体应对策略。
2.1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政策支持
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服务性、基础性工作。人事档案材料中记录了学校的各项活动、各类事项的开展、办理情况,并成为高校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是高校领导干部实现科学管理、规范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高校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坚持唯物史观,正确看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切实重视起来,从人才引进、设备配置、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适当的政策倾斜,尽量解决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和指导。
2.2加强高校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的及时度和准确性
任何一名高校工作人员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等都应被记录在人事档案材料内,要进一步增强对档案转移、交接等工作的监督管理,及时完成转接档案工作,杜绝“人档分离”现象,尽量避免人事档案丢失、积压或损坏情况发生。结合高等院校的工作特点,抓住各部门、各位工作人员学期末或年终总结的时机,多角度、全方位、宽渠道、有重点地收集人事档案材料,并对各类材料加以甄别,严守准入门槛,避免将大量重复无用的材料收入人事档案,进一步确保归档材料真实、准确、客观。
2.3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档案学、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将研究成果与本校实际有机融合起来,形成科学、有效的现代档案管理理论用以指导工作实践。不断更新工作方式,革新技术手段,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应用到高校人事档案工作中。针对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可以探索性地尝试编制一些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作为今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分工协作、技术应用的科学化依据,进一步规范档案数据和档案资源的交换、传递、共享等,构建起现代化的高校人事档案工作体系,实现高校人事档案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现代化发展。
2.4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意运用多种丰富的手段和方式,如举办档案管理业务技能培训班、研讨会、竞赛等,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可以培养他们摄影摄像或计算机应用等新媒体设备和技术的使用能力,让广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熟练掌握图片、音视频等电子档案材料的归档、整理工作。建立起适当的奖励机制,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责任担当意识,激发他们不断学习知识、刻苦钻研业务的热情,从而全面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
2.5建立健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各高校应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整章建制,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收集、整理、归档、查阅、传递、清理等各个环节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违规违法篡改、使用人事档案材料的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理,追究相应工作人员的责任。确保归档的档案材料能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品德、才能、经历和成绩,更好地为高校的组织人事工作服务,真正让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向正规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只有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档案信息的功能优势,才能与高等院校的改革发展相适应。作为高等院校一项极为重要的系统性工作,今后,要对新形势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高度重视起来,运用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手段和技术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为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利用充分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宇.浅析新时期的人事档案管理意识[J].山西档案,2011,(S1).
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电子档案 现状 措施
一、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1.1领导认识不够,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许多高校的领导并没有认识到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他们忽视了对电子档案的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也残缺不全。正所谓上行下效,再加上各部门兼职档案,导致他们对电子档案有较差的归档意识,相应的的工作积极性也不高,总是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电子档案工作,使得其不规范、不完整,管理水平低下。残缺不全的规章制度无法约束和规范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行为,也不能很好的为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制度依据,从而导致从院校各部门移交来的电子档案大多不规范、不完整,加大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对后续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极大地影响着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1.2安全性和实用性存在很大的威胁
作为电子文件的一种,电子档案主要是在计算机的基础上被形成和利用的,因此它都是在网络环境下传输的,非常的方便和快捷。但是它存在着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它对计算机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否则极易遭受黑客攻击和感染病毒,从而使文件信息无法被正常读取。而且,电子文件中的数据信息也极易受到被非法删除和更改而不留痕迹的威胁。同时,电子档案的储存载体都是一些化学磁性材料,如磁盘、磁带和光盘,一旦管理上有疏忽,这些载体很容易发霉、变形等,而且很难恢复。如果电子档案的储存载体出现了问题,那么其中的文件信息也就很难再现和再次被利用。
电子档案在为人们提供便利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其实用性削弱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种软件、硬件和编码形式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正是这种情况使得计算机系统运行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从而导致很多电子文件信息不可读。其次,有的院校领导重视电子档案的管理,自然就会往其中投入经费和技术支持,那么它们就可以直接与合作的企业进行技术签约并共同开发;而有的院校领导忽视电子档案的管理,那么就会直接导致相关技术低下。这种技术水平之间的差异加大了各个院校电子档案整合管理的难度,无法实现校际间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再加上各个院校之间大多缺乏沟通、交流以及共享的管理观念,导致电子档案的优势受到限制。这种封闭式的管理方式不但造成严重的信息资源流失现象,而且还会出现信息资源重复存档的现象。同时这种独立、分散以及割据式的档案管理已不能满足使用者的社会需求,因为高职院校的同学们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时,如就业、考研、出国留学等,都需要其母校提供档案资料,其使用率极高。
二、改善高职院校电子档案工作的措施
2.1加强认识,完善规章制度
加大对电子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使院校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对电子档案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需求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并把电子档案管理纳入到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以规范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其中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严肃对待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其权威性,让管理人眼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来进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可建立一些合适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兴趣和积极性。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使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有据可依,有条不紊的开展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如果院校规模比较大、电子档案比较多,可以找专人管理电子档案,以提高其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2.2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加大其安全性和实用性
对电子档案的储存载体要做好防潮、防霉以及防挤压等措施,避免他们遭到损坏,同时做好备份和转载工作,经常对这些载体进行抽查和检验,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管理人员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储存技术,同时建立计算机安全防护系统,严密管理工作人员对密码和口令的设置与权限,从而提高电子档案的真实和安全指数。各大院校应树立沟通、交流和资源共享的观念,对封闭式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在计算机网络与校园网连接的基础上,架设高职院校电子档案局域网,从而使内部和外部的数据库全程处于管理人员监控和管理的状态下。同时加强技术软件的开发,以便构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其中包括数据储存技术、加密技术以及安全技术等。教育部门也应重视各高职院校电子档案整合管理的发展,向各大高职院校下达指示,让他们组建能制定政策、调配资源并协调院校的管理机构,从而促进高校间电子档案的整合管理,同时让具有档案专业的高职院校在进行档案培训的同时,还具有召开和承办院校档案会议的权利,让他成为调配和协调各院校电子档案管理的中心,从而加强院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为电子档案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篇9
关键词:公共服务 档案管理 现状对策
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是指充分利用馆(室)藏档案资源向社会各界提供政府政务信息、现行政策法规等综合信息服务和为各级政府和领导提供科学决策服务的能力。随着社会发展和档案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查询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管理和经济建设中对档案资源的利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为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的查阅服务,已经成为档案部门正在不断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1.目前档案工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观念意识淡薄
①档案工作公共服务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受封闭思想的影响,许多档案馆一直把为党政职能服务作为自身服务的主要方向,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政府机关及各种学术研究机构,传统的“机关衙门”作风和“机要重地”的思想意识尚未根本消除。这一定位使档案馆整体活动难以产生相应的旨在服务广大群众的内在驱动力,这是目前许多档案馆存在的通病。
②公共服务能力欠缺,服务效果不佳。档案部门长期以来公共服务意识淡薄,档案馆在为社会提供利用的手段、途径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被动服务还是许多档案馆的主要服务方式。由于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不充实和服务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我国档案馆的利用率普遍比较低。利用率低下、利用效果不满意,这反映了档案馆服务效果不理想的现实状况。
1.2档案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等软件建设有待改进
由于受体制、编制等因素影响,档案馆急需的科技、专业人才无法进入,造成专业人才紧缺,年龄结构老化,不能适应档案工作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直接影响档案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此外,同级财政预算只能保证档案馆日常工作的开展,而档案馆的基础建设费、功能建设费、档案保护费等却不能给予保证,造成档案馆舍与设备陈旧,馆藏档案检索利用方式老化,馆房面积不足。
1.3档案场地资源、档案结构等硬件建设滞后
①馆藏结构单一,档案资源地方特色不突出。目前许多综合性档案馆普遍地存在着馆藏结构单一、含金量低的现象,馆库内大量充塞的是反映公务性活动的文书档案,缺少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档案、私人档案。
②档案接收进度不能与时俱进。许多档案馆近几年虽然加快了档案接收进度,但是,在馆藏档案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档案的信息量、含金量却没有随之同步增长。
2.加强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
2.1转变观念,强化公共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转变与创新是档案馆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加强社会服务意识,充分认识档案馆是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公共服务是档案馆的基本职能,档案馆的建设要充分体现公共服务机构的特征。同时要加强全社会对档案馆公共服务的认知度,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宣传,并开展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将现代档案馆的理念、档案馆提供的服务以及档案馆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告诉社会、告诉公众,积极实践,让社会了解档案,让档案走进社会,使社会公众改变对档案馆的传统认识,树立起良好的、新型的档案馆形象,把档案馆建设成为广大民众求知、寻史、休闲的必去场所。
2.2坚持以人为本,充实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
为了有效地改善目前综合档案馆的馆藏结构,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行动的导向。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优质的馆藏结构是档案馆提供优质服务的资本。要改变馆藏档案内容不丰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就必须加强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充实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为此,档案馆应结合本地区的历史、自然风貌、物产、著名的事件和人物、民俗、、名胜古迹、民间艺术、名特优新产品等方面的情况,积极收集相关的档案与资料。
2.3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加大档案资金投入
①利用多元化手段提供服务。积极主动地从利用者角度来开展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是提高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最好体现。充分发挥窗口作用。主要是充分发挥“调阅利用窗口”和“现行文件服务窗口”这两大服务窗口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窗口的服务质量。这两大窗口是档案馆的形象窗口,提高它们的公共服务能力是提高整个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
②简化查阅手续,降低社会公众迈进档案馆大门的“门槛”。与一般的图书资料不同,档案具有保密性,不同密级的档案,其利用范围是不同的。用户如果想查阅利用某一档案,需要出具合法的证明和办理相关的手续后方可进行。
③建设档案便民查阅中心,为提升服务能力提供高效平台。创新档案公共服务模式是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根本。将原先分散在各部门的专业档案在档案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归类和优化,建立档案查阅超市,实行便民服务式的窗口服务,并通过档案信息网络、传真等形式提供各部门未进馆档案的代查服务,真正实现“进一家门查找”、“盖一个章证明”、“上一个网浏览”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社会化的一体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倪红.以人为本,增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上海档案,2007(1).
[2]孙艳秋.提升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能力的基本措施.兰台世界,2009(24).
篇10
关键词:医学科研档案;归档管理工作;现状;应对策略
1 医学科研档案的定义
医学科研档案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所以,必须将其纳入科研计划、管理制度和有关人员的工作中,并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实行科研工作和建档工作“四同步”管理,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归档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档案材料同步,验收、鉴定科技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等级、评审科技成果与档案部门出具科研课题归档情况的证明材料同步。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医学科研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安全性,以便于开发利用,从而实现医学科研档案工作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为医院工作和社会发展服务。
2 医学科研档案归档管理工作现状
2.1 科研材料收集不全面
医学科研档案的内容本应十分丰富,但是,如果医学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和完整的资料,将会直接影响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也会降低医学科技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医院前期大多科研档案仅保存了最终的申报、审批材料,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形成的科技材料未归档,只是在科研人员个人或课题组内部保存和管理,给科研档案的整理、归档和医学科研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2.2 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医学科学研究的时间跨度大――少则数月,多则数年才能完成,导致哪些资料应该归档,什么时间收集整理,各种补救措施的施等问题未能及时形成统一的制度规定。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是导致医学科研档案完整、全面归档的执行和落实力度不足的主要原因。
2.3 科研工作人员缺乏归档意识
医院科研人员往往只重视科研活动的过程和科技成果的鉴定与报奖,对科研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其管理技术也不精通。这直接为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增添了难度,根本无法保证归档质量。虽然医院成立了综合档案室,但是,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都是以兼职人员的身份来管理资料,在时间和精力上得不到保障,同时,科研人员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都缺少必要的档案知识。
2.4 科研档案有效利用与开发不够
鉴于医院建院时间较长,受医疗用房场地的限制,各门类档案无法集中统一管理,所以,只能分室管理,保管方式不达标。在迎接等级医院评审前,医学科研档案没有完全使用专用的统一档案柜和规格统一的档案盒来盛装保管科研资料,而且对书面材料、磁带、光盘等资料缺乏科学的分类、编排,导致科研档案的保管质量下降,损害程度加大,保管期限缩短。另外,医学科研档案的专业性和成套性又导致科研档案的归档质量欠佳,医院对档案的利用和开发力度不够,也未将科研档案与科技生产活动联系起来。
3 加强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策略
3.1 实行了科研课题全过程管理
为了保证医院科研资料的完整性和科研档案的真实性,应采取科研课题研究全过程的档案管理方式。
3.1.1 立项指导
因为临床科研人员不熟悉档案收集程序,所以,在科研立项时,由医院综合档案室专职档案员协同科教科的一名兼职档案员,根据科研设计内容,将科研项目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书面告知项目负责人,并对其进行指导,同时,兼职档案员具体负责该项目所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
3.1.2 中期检查
在科研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要求科教科的兼职档案员及时了解和掌握科研项目的进展,检查项目每一阶段应形成的原始材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确保研究活动中原始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1.3 参与验收
在科研课题结题验收前,要求项目负责人将该项目的全部文件材料送科教科审核,兼职档案员要认真检查原始资料、实验记载形成和管理情况、验收研究材料的形成质量。
3.1.4 审核鉴定
医院综合档案室档案员要全程跟踪研究项目,确保材料的完整性,保证科研档案的质量。科研项目结题后,科教科的兼职档案员将档案移交到医院综合档案室,由医院综合档案室专职档案员按照科研档案的归档要求审核鉴定项目的档案材料,并将它们集中归档到医院综合档案室。当各项目组课题申请上级验收、鉴定、申报科研成果时,都可以按照规定程序向医院综合档案室借阅。
3.2 建立健全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依据《档案法》和国家相关管理条例,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制定了包括《医学科研档案接收保管制度》《科研档案整理制度》《科研档案借阅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可行的科研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并明确科研档案资料管理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各科室在档案管理中扮演的角色,明确规定了科研人员和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移交、接收、管理和利用等工作中的任务,使归档和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管理有制度,确保医学科研档案各项基础工作落到实处。
3.3 全面提高科研人员的归档意识
3.3.1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认知
利用医院局域网、OA 办公系统和短信平台贯彻落实《档案法》的相关内容,使广大医务人员真正认识到科研档案是医院资源而并非个人的私有财产。积累和形成医学科研档案的过程对医学事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它是取得科研成果的重要基础,在医疗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应当正确认识档案与医疗工作的关系,将医学科研档案的形成过程当作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觉提高对科研档案的认识,主动搜集和移交科研档案,使之真正起到真实记录医学科研工作全过程的作用。
3.3.2 加强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
组织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档案业务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学习更多这方面的知识,让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掌握医学科研档案的基本知识以及医学科研档案保存、收集、归档和移交的基本方法。同时,聘请档案专业管理技术人员指导科研人员完成科研课题、成果归档工作,并制作相关课件为他们进行业务指导,结合课题、成果实例向科研人员详细讲解医学科研档案的存档方法和要求,从而增强他们的科研归档意识,提高归档材料的质量。
3.4 提高医学科研档案的利用和转化价值
运用行政手段和方法集中统一管理档案是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实现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基础。针对医院档案保管基础设施比较差的问题,医院加大了对档案工作硬件、软件设备的投入力度,重点改善了现有科研档案的管理条件,配备了收藏音像图片资料、电子数字资料的设备,保证档案资料的存放符合保管要求――分门别类,整齐规范,保证室内空气、温度、湿度要求,做到防火、防潮、防盗、防虫等,进而为利用者方便、快捷地查找档案资料创造了条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学科研档案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的真实记录,是医学科技知识的载体,它具有专业性强、成套性强、连续性强和综合性强等特点。
参考文献
[1]白琳茹.浅议加强医院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J].继续医学教育,2011(06).
- 上一篇:招标档案管理制度
- 下一篇:供销社三农服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