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合同范文

时间:2023-05-05 11:3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管理合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管理合同

篇1

第一条为了加强内河交通安全管理,维护内河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水域从事航行、停泊和作业以及与内河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内河交通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便群众、依法管理的原则,保障内河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第四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国家海事管理机构在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全国内河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在中央管理水域设立的海事管理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中央管理水域以外的其他水域设立的海事管理机构(以下统称海事管理机构)依据各自的职责权限,对所辖内河通航水域实施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内河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

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行政村和船主的船舶安全责任制;

(二)落实渡口船舶、船员、旅客定额的安全管理责任制;

(三)落实船舶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专门人员;

(四)督促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员遵守有关内河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二章船舶、浮动设施和船员

第六条船舶具备下列条件,方可航行:

(一)经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依法检验并持有合格的船舶检验证书;

(二)经海事管理机构依法登记并持有船舶登记证书;

(三)配备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船员;

(四)配备必要的航行资料。

第七条浮动设施具备下列条件,方可从事有关活动:

(一)经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依法检验并持有合格的检验证书;

(二)经海事管理机构依法登记并持有登记证书;

(三)配备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掌握水上交通安全技能的船员。

第八条船舶、浮动设施应当保持适于安全航行、停泊或者从事有关活动的状态。

船舶、浮动设施的配载和系固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

第九条船员经水上交通安全专业培训,其中客船和载运危险货物船舶的船员还应当经相应的特殊培训,并经海事管理机构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方可担任船员职务。严禁未取得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船员上岗。

船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严格依法履行职责。

第十条船舶、浮动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加强对船舶、浮动设施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并对船舶、浮动设施的交通安全负责;不得聘用无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人员担任船员;不得指使、强令船员违章操作。

第十一条船舶、浮动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根据船舶、浮动设施的技术性能、船员状况、水域和水文气象条件,合理调度船舶或者使用浮动设施。

第十二条按照国家规定必须取得船舶污染损害责任、沉船打捞责任的保险文书或者财务保证书的船舶,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必须取得相应的保险文书或者财务担保证明,并随船携带其副本。

第十三条禁止伪造、变造、买卖、租借、冒用船舶检验证书、船舶登记证书、船员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

第三章航行、停泊和作业

第十四条船舶在内河航行,应当悬挂国旗,标明船名、船籍港、载重线。

按照国家规定应当报废的船舶、浮动设施,不得航行或者作业。

第十五条船舶在内河航行,应当保持了望,注意观察,并采用安全航速航行。船舶安全航速应当根据能见度、通航密度、船舶操纵性能和风、浪、水流、航路状况以及周围环境等主要因素决定。使用雷达的船舶,还应当考虑雷达设备的特性、效率和局限性。

船舶在限制航速的区域和汛期高水位期间,应当按照海事管理机构规定的航速航行。

第十六条船舶在内河航行时,上行船舶应当沿缓流或者航路一侧航行,下行船舶应当沿主流或者航路中间航行;在潮流河段、湖泊、水库、平流区域,应当尽可能沿本船右舷一侧航路航行。

第十七条船舶在内河航行时,应当谨慎驾驶,保障安全;对来船动态不明、声号不统一或者遇有紧迫情况时,应当减速、停车或者倒车,防止碰撞。

船舶相遇,各方应当注意避让。按照船舶航行规则应当让路的船舶,必须主动避让被让路船舶;被让路船舶应当注意让路船舶的行动,并适时采取措施,协助避让。

船舶避让时,各方避让意图经统一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变避让行动。

船舶航行、避让和信号显示的具体规则,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船舶进出内河港口,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手续。

第十九条下列船舶在内河航行,应当向引航机构申请引航:

(一)外国籍船舶;

(二)1000总吨以上的海上机动船舶,但船长驾驶同一类型的海上机动船舶在同一内河通航水域航行与上一航次间隔2个月以内的除外;

(三)通航条件受限制的船舶;

(四)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应当申请引航的客船、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

第二十条船舶进出港口和通过交通管制区、通航密集区或者航行条件受限制的区域,应当遵守海事管理机构的有关通航规定。

任何船舶不得擅自进入或者穿越海事管理机构公布的禁航区。

第二十一条从事货物或者旅客运输的船舶,必须符合船舶强度、稳性、吃水、消防和救生等安全技术要求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载货或者载客条件。

任何船舶不得超载运输货物或者旅客。

第二十二条船舶在内河通航水域载运或者拖带超重、超长、超高、超宽、半潜的物体,必须在装船或者拖带前24小时报海事管理机构核定拟航行的航路、时间,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船舶载运或者拖带安全。船舶需要护航的,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护航。

第二十三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时,海事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情况采取限时航行、单航、封航等临时性限制、疏导交通的措施,并予公告:

(一)恶劣天气;

(二)大范围水上施工作业;

(三)影响航行的水上交通事故;

(四)水上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体育比赛;

(五)对航行安全影响较大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四条船舶应当在码头、泊位或者依法公布的锚地、停泊区、作业区停泊;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在其他水域停泊的,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船舶停泊,应当按照规定显示信号,不得妨碍或者危及其他船舶航行、停泊或者作业的安全。

船舶停泊,应当留有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船员值班。

第二十五条在内河通航水域或者岸线上进行下列可能影响通航安全的作业或者活动的,应当在进行作业或者活动前报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一)勘探、采掘、爆破;

(二)构筑、设置、维修、拆除水上水下构筑物或者设施;

(三)架设桥梁、索道;

(四)铺设、检修、拆除水上水下电缆或者管道;

(五)设置系船浮筒、浮趸、缆桩等设施;

(六)航道建设,航道、码头前沿水域疏浚;

(七)举行大型群众性活动、体育比赛。

进行前款所列作业或者活动,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当征求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经其他有关部门审批的,还应当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第二十六条海事管理机构审批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作业或者活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对航道进行修复或者对航道、码头前沿水域进行疏浚的,作业人可以边申请边施工。

第二十七条航道内不得养殖、种植植物、水生物和设置永久性固定设施。

划定航道,涉及水产养殖区的,航道主管部门应当征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设置水产养殖区,涉及航道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求航道主管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

第二十八条在内河通航水域进行下列可能影响通航安全的作业,应当在进行作业前向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一)气象观测、测量、地质调查;

(二)航道日常养护;

(三)大面积清除水面垃圾;

(四)可能影响内河通航水域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九条进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作业或者活动时,应当在作业或者活动区域设置标志和显示信号,并按照海事管理机构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通航安全。

前款作业或者活动完成后,不得遗留任何妨碍航行的物体。

第四章危险货物监管

第三十条从事危险货物装卸的码头、泊位,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范要求,并征求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禁止在内河运输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禁止运输的危险货物。

第三十一条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必须持有经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依法检验并颁发的危险货物适装证书,并按照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进行配载和运输。

第三十二条船舶装卸、过驳危险货物或者载运危险货物进出港口,应当将危险货物的名称、特性、包装、装卸或者过驳的时间、地点以及进出港时间等事项,事先报告海事管理机构和港口管理机构,经其同意后,方可进行装卸、过驳作业或者进出港口;但是,定船、定线、定货的船舶可以定期报告。

第三十三条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在航行、装卸或者停泊时,应当按照规定显示信号;其他船舶应当避让。

第三十四条从事危险货物装卸的码头、泊位和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必须编制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

第五章渡口管理

第三十五条设置或者撤销渡口,应当经渡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征求当地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

第三十六条渡口的设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选址应当在水流平缓、水深足够、坡岸稳定、视野开阔、适宜船舶停靠的地点,并远离危险物品生产、堆放场所;

(二)具备货物装卸、旅客上下的安全设施;

(三)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和专门管理人员。

第三十七条渡口经营者应当在渡口设置明显的标志,维护渡运秩序,保障渡运安全。

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渡口安全管理责任制,指定有关部门负责对渡口和渡运安全实施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渡口工作人员应当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

渡口船舶应当持有合格的船舶检验证书和船舶登记证书。

第三十九条渡口载客船舶应当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识别标志,并在明显位置标明载客定额、安全注意事项。

渡口船舶应当按照渡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核定的路线渡运,并不得超载;渡运时,应当注意避让过往船舶,不得抢航或者强行横越。

遇有洪水或者大风、大雾、大雪等恶劣天气,渡口应当停止渡运。

第六章通航保障

第四十条内河通航水域的航道、航标和其他标志的规划、建设、设置、维护,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通航安全要求。

第四十一条内河航道发生变迁,水深、宽度发生变化,或者航标发生位移、损坏、灭失,影响通航安全的,航道、航标主管部门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使航道、航标保持正常状态。

第四十二条内河通航水域内可能影响航行安全的沉没物、漂流物、搁浅物,其所有人和经营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标志,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在海事管理机构限定的时间内打捞清除;没有所有人或者经营人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打捞清除或者采取其他相应措施,保障通航安全。

第四十三条在内河通航水域中拖放竹、木等物体,应当在拖放前24小时报经海事管理机构同意,按照核定的时间、路线拖放,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拖放安全。

第四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下列情况,应当迅速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一)航道变迁,航道水深、宽度发生变化;

(二)妨碍通航安全的物体;

(三)航标发生位移、损坏、灭失;

(四)妨碍通航安全的其他情况。

海事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根据情况航行通告或者航行警告,并通知航道、航标主管部门。

第四十五条海事管理机构划定或者调整禁航区、交通管制区、港区外锚地、停泊区和安全作业区,以及对进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作业或者活动,需要航行通告、航行警告的,应当及时。

第七章救助

第四十六条船舶、浮动设施遇险,应当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进行自救。

船舶、浮动设施发生碰撞等事故,任何一方应当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救助遇险的他方,不得逃逸。

船舶、浮动设施遇险,必须迅速将遇险的时间、地点、遇险状况、遇险原因、救助要求,向遇险地海事管理机构以及船舶、浮动设施所有人、经营人报告。

第四十七条船员、浮动设施上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发现其他船舶、浮动设施遇险,或者收到求救信号后,必须尽力救助遇险人员,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遇险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四十八条海事管理机构收到船舶、浮动设施遇险求救信号或者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救助遇险人员,同时向遇险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上级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遇险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到海事管理机构的报告后,应当对救助工作进行领导和协调,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救助。

第四十九条船舶、浮动设施遇险时,有关部门和人员必须积极协助海事管理机构做好救助工作。

遇险现场和附近的船舶、人员,必须服从海事管理机构的统一调度和指挥。

第八章事故调查处理

第五十条船舶、浮动设施发生交通事故,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必须立即向交通事故发生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第五十一条海事管理机构接到内河交通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取证。

海事管理机构进行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和取证,应当全面、客观、公正。

第五十二条接受海事管理机构调查、取证的有关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证据,不得谎报或者隐匿、毁灭证据。

第五十三条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在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结束后30日内,依据调查事实和证据作出调查结论,并书面告知内河交通事故当事人。

第五十四条海事管理机构在调查处理内河交通事故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航路畅通,防止发生其他事故。

第五十五条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做好内河交通事故的善后工作。

第五十六条特大内河交通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监督检查

第五十七条在旅游、交通运输繁忙的湖泊、水库,在气候恶劣的季节,在法定或者传统节日、重大集会、集市、农忙、学生放学放假等交通高峰期间,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维护内河交通安全的组织、协调工作。

第五十八条海事管理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内河交通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并组织落实。

第五十九条海事管理机构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船舶、浮动设施、船员和通航安全环境的监督检查。发现内河交通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有关单位和个人不立即消除或者逾期不消除的,海事管理机构必须采取责令其临时停航、停止作业,禁止进港、离港等强制性措施。

第六十条对内河交通密集区域、多发事故水域以及货物装卸、乘客上下比较集中的港口,对客渡船、滚装客船、高速客轮、旅游船和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海事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安全巡查。

第六十一条海事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根据情况对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船舶,采取责令临时停航、驶向指定地点,禁止进港、离港,强制卸载、拆除动力装置、暂扣船舶等保障通航安全的措施。

第六十二条海事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法在内河通航水域对船舶、浮动设施进行内河交通安全监督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接受海事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的安全监督检查,并为其提供方便。

海事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依照本条例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第十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应当报废的船舶、浮动设施在内河航行或者作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停航或者停止作业,并对船舶、浮动设施予以没收。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浮动设施未持有合格的检验证书、登记证书或者船舶未持有必要的航行资料,擅自航行或者作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航行或者作业;拒不停止的,暂扣船舶、浮动设施;情节严重的,予以没收。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未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配备船员擅自航行,或者浮动设施未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配备掌握水上交通安全技能的船员擅自作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对船舶、浮动设施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航或者停止作业。

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考试合格并取得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人员擅自从事船舶航行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其立即离岗,对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聘用单位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国家规定必须取得船舶污染损害责任、沉船打捞责任的保险文书或者财务保证书的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未取得船舶污染损害责任、沉船打捞责任保险文书或者财务担保证明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航,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在内河航行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禁止船舶进出港口或者责令停航,并可以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3个月至6个月的处罚:

(一)未按照规定悬挂国旗,标明船名、船籍港、载重线的;

(二)未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手续的;

(三)未按照规定申请引航的;

(四)擅自进出内河港口,强行通过交通管制区、通航密集区、航行条件受限制区域或者禁航区的;

(五)载运或者拖带超重、超长、超高、超宽、半潜的物体,未申请或者未按照核定的航路、时间航行的。

第六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未在码头、泊位或者依法公布的锚地、停泊区、作业区停泊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强行拖离,因拖离发生的费用由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承担。

第七十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在内河通航水域或者岸线上进行有关作业或者活动未经批准或者备案,或者未设置标志、显示信号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从事危险货物作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停止作业或者航行,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船员的,并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6个月以上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处罚:

(一)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船舶,未编制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未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

(二)船舶装卸、过驳危险货物或者载运危险货物进出港口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港口管理机构同意的。

未持有危险货物适装证书擅自载运危险货物或者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进行配载和运输的,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设置或者撤销渡口的,由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或者恢复,因或者恢复发生的费用分别由设置人、撤销人承担。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渡口船舶未标明识别标志、载客定额、安全注意事项的,由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航。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在内河通航水域的航道内养殖、种植植物、水生物或者设置永久性固定设施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强制清除,因清除发生的费用由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承担。

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内河通航水域中的沉没物、漂流物、搁浅物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标志或者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打捞清除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海事管理机构强制设置标志或者组织打捞清除;需要立即组织打捞清除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及时组织打捞清除。海事管理机构因设置标志或者打捞清除发生的费用,由沉没物、漂流物、搁浅物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承担。

第七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浮动设施遇险后未履行报告义务或者不积极施救的,由海事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并可以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3个月至6个月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处罚。

第七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浮动设施发生内河交通事故的,除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由海事管理机构根据调查结论,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6个月以上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处罚。

第七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遇险现场和附近的船舶、船员不服从海事管理机构的统一调度和指挥的,由海事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并可以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3个月至6个月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处罚。

第七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转借、冒用船舶检验证书、船舶登记证书、船员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没收有关的证书或者证件;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浮动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指使、强令船员违章操作的,由海事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航或者停止作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在内河航行、停泊或者作业,不遵守航行、避让和信号显示规则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3个月至6个月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处罚;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关于交通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不具备安全技术条件从事货物、旅客运输,或者超载运输货物、旅客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6个月以上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处罚,并对超载运输的船舶强制卸载,因卸载而发生的卸货费、存货费、旅客安置费和船舶监管费由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承担;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浮动设施发生内河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对责任船员给予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处罚;证书或者证件吊销后,5年内不得重新从业;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交通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阻碍、妨碍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取证,或者谎报、隐匿、毁灭证据的,由海事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并对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船员的,并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12个月以上直至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的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的,依照刑法关于妨害公务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海事管理机构不依据法定的安全条件进行审批、许可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不同情节,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或者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关于罪、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对审批、许可的安全事项不实施监督检查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或者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关于罪、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船舶、浮动设施不再具备安全航行、停泊、作业条件而不及时撤销批准或者许可并予以处理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或者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关于罪、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对未经审批、许可擅自从事旅客、危险货物运输的船舶不实施监督检查,或者发现内河交通安全隐患不及时依法处理,或者对违法行为不依法予以处罚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不同情节,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或者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关于罪、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不同情节,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重大内河交通事故或者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关于罪、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渡口不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二)对未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擅自设立的渡口不予以查处的;

篇2

关键词:车队 安全管理 “五化”管理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亿辆,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道路交通安全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问题。因此作为一支集生产与交通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管理队伍,更要认真探索安全管理的新模式,通过安全意识培养细节化、安全教育经常化、车辆检查制度化、新人培养常态化、人员交流贴心化的日常“五化”管理法,提高队伍的管理水平。

一、安全意识培养细节化

班子成员严格管理是基础,班组情感管理是保障,驾驶员自我管理是关键,要通过强化教育、管理、监督、考核等管理措施,提升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和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前提,年初,车队干部与所承包班组签订了《安全生产承包书》,完善了《车辆及驾驶员管理档案》,切实掌握了每台车的状况和每个人的特点。为此管理人员从每天车辆出车前的检查和车辆回队后的交流及每周的班组安全会三方面强化了细节培养。

坚持每天早上车管干部和一名队干部认真执行晨检制度,在出门处检查车辆状况和安全带佩戴情况,在和驾驶员及上井人员进行简短交流的同时,观察驾驶员和上井人员的状况,交代行驶路线中的危险隐患点,提醒驾驶员按章行驶,控制好车速,通过风险共担制度要求乘车人员在过集镇、十字路口等复杂路段时,帮助司机观察了望,随时提醒司机安全行驶。

车辆回队后主管干部与出车司机及上井职工交流,在增进感情的同时,了解司机的思想动态和在路上的行驶情况及路况,讨论危险点及如何进行这一路段的安全行驶,加强驾驶员对行驶路线中危害因素的辨识能力,对隐患路段做到心中有数,把不安全因素尽量降到最低,同时提高司机及乘车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参与到交通安全工作中来。

二、杜绝安全隐患,检查制度化

检查是实现过程监控中消除安全隐患的主要和重要手段之一。要通过一整套完备的检查制度,使检查有据可依,落到实处。认真做好出车前的检查和叮嘱,我们做到了“三个检查”,即驾驶员“一日三检”、班组周检、中心月检,及时消除设备隐患,对于疑难问题及时开展QC攻关,保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对试井车等大型车辆要做到重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进行修理,切实做到车有问题不上路。 转贴于 车队认真开展了“五个教育”,即出车前一分钟安全提示教育、周一安全警示教育、周二班组提醒教育、长途车叮嘱教育、每月一次换位和典型引导教育,使驾驶员明确了安全重点,工作中切实落实了防范措施,降低了行车的风险度。

三、提高安全意识与技能,教育培训经常化和多样化

驾驶员“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要科学管理“人”的问题。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驾驶员思想动态分析,包括精神状态、思想状况、身体情况等,在行车中时刻关注驾驶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开疲劳车,不开故障车,不酒后驾驶,严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在思想上去掉特权意识,通过教培方式的经常化和多样化提高教培效果。

四、驾驶新人培养常态化

对初学驾驶的人来说,驾驶技术从无到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上车前对车辆的安全检查、正确的驾驶姿势、各操纵装置的正确操作、规范操作程序等训练十分重要,新驾驶人员到队后,首先要接受的就是规范化操作再学习,使他们在上车前具备一个良好的“动作定势”,将安全意识教育寓于驾驶操作教学中。为了提高新驾驶员的学习兴趣,我们采用了多种学习模式,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使新驾驶员逐步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

五、与司驾人员交流贴心化

作为主管车辆的干部,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司驾人员的情绪变化和波动,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司驾人员家属定期联谊,让司驾人员无后顾之忧。要实施亲情管理,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树立“安全就是最大奖励”的理念,让驾驶员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从被动型向主动型的转变,增强自主管理意识。

篇3

一 加强通风安全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煤矿作业场所经常变化,不安全因素不可能完全预见,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应及时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对生产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不断充实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实现通风安全管理目标。

(一)计划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安全和开采技术条件而具体采取安全措施。编制计划主要依据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矿井生产发展计划、技术装备、技术水平及通风安全技术资料。在编制年度和月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根据矿井的实际条件,编制保证安全生产的通风、防治瓦斯、防火、防尘和降温等工作计划。根据计划要求合理分配资金、人力、物力,认真贯彻落实,无特殊条件变化应确保计划实现。每期计划执行中和结束时要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对安全隐患和计划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对下期计划进行全面安排,提出保证计划完成的措施。如果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地质条件变化、资金或设备不能落实,采取措施后仍不能解决时,可适当调整计划,但必须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二)技术管理

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管理。图纸要齐全并能正确的反映实际情况。每个矿井必须有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防尘管路布置图、瓦斯监控系统图,对于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要有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管路系统图等。需要收集储存的数据有主要井巷的通风参数、煤层瓦斯含量、瓦斯相对涌出量、瓦斯绝对涌出量、瓦斯地质资料、煤层的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自然发火期统计资料、煤层的最短自然发火期、主要通风机的性能曲线、局部通风机的型号及其性能参数。所有仪器应有说明书,建立技术档案。各种报表应存档,各类台帐(密闭墙台帐、火区台帐、局部通风机台帐、注水台帐等)健全,各种检查记录(通风设施检查记录、反风设施检查记录、瓦斯检查记录和瓦斯涌出异常检查记录等)齐全。制定符合本矿的风量计算方法,采掘工作面风量分配合理。定期进行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和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以获得主要通风机性能实测曲线和关键阻力路线的阻力分布等资料。

(三)通风系统管理

井下一切通风设施,如风门、风窗、风桥、密闭墙、栅栏等必须有专人负责维修管理,使其保持完好状态。随工作面推进和迁移应及时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和风量调节。在改变通风系统时应预先制定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四)通风仪表管理

矿井必须配备足够的通风安全检查仪表,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修,其完好率应达到90?%以上,下井仪器、传感器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二 通风安全的计算机管理

(一)建立通风安全数据库

建立和使用好通风安全数据库、图库、模型库是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和煤矿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是利用计算机定期进行通风系统模拟分析和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依据。通风安全数据库主要有通风系统、通风报表、防火、防尘和瓦斯管理等。

(二)通风安全计算机辅助决策

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用系统思维的观点,基于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以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由人与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分析和利用的系统。在进行矿井通风设计、调整通风系统和进行风量调节分配时,借助计算机进行通风网络解算、通风机优选、模拟各方案结果,对于优化方案,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

(三)计算机技术管理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建立煤矿瓦斯数据库、瓦斯突出数据库、防尘数据库、通风监测技术数据库、通风测定仪表数据库、矿井火灾数据库等。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矿井通风管理,能全面提高矿井通风科学管理水平。

三 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矿井通风的日常事务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的分工、停开工区域通风调整、通风报表、处理日常通风问题等。通风管理的模式基本上是总工程师、通风区(队)长负责制。在进行具体决策时,由通风区(队)长根据任务安排、通风调度的记录等进行。这种传统的通风管理优点在于任务安排直接、决策快捷,他们每天要做出大量决策.而对于某一具体决策,一般都是根据经验进行,由于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可能出现偏差。通风日常管理信息系统,是将矿井通风所有信息存储在系统中,可以随意调用,且带有系统分析功能,能从一定程度上协助总工程师、通风区(队)长进行决策,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转(一)计算机图形显示

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系统图、通风系统示意图、通风网络图、避灾路线图等。在图上标明用风地点、风量分配、风流方向、通风设施位置等,主要图件根据矿井最新情况加以刷新。利用计算机显示矿井通风有关图形更直观,更便与合理管理。

(二)利用计算机建立通风设施管理数据库

主要包括矿井局部通风机运行情况,如风量、风压、风筒漏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各类通风设施,如风桥、风门、密闭的构筑位置及损坏程度。通风测量仪表的库存数量、使用、检测检修情况等。主要通风机的运转情况,包括风压、风量、耗电量、电机功率、效率等。

篇4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管理, 综合安全管理体系

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大中城市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

1. 1  目标和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是:使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使事故等级和事故频率控制在预先规定的范围内。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应遵循差异性、明晰性、法律性和程序性原则。

1. 2  内容

城市轨交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如图1 所示。

图1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

其中法律法规体系是指专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或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条款,具有规定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特点,是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作的前提和保证。

运营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运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行车组织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和人力资源安全培训等内容。该体系贯穿于其他各体系之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各种软硬件设备故障都会引发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矛盾和个别人的不健康心理也为城市轨道交通带来了不安全因素。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专业性强、技术设备复杂、客流量大、日周期性强、高峰低谷落差显著、时效性强,其建设一般又采取地下或高架形式,因此提高安全管理有效性和事故救援的难度均较大。此外,安全事故会降低轨道交通的可信赖度,形成社会疑惧心理,在一个长时间段内影响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03 年2 月的韩国大邱地铁火灾更是震惊世界。为此,建立和完善城市中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 是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和主体。

事故预防体系是指针对各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对人、设备、管理以及环境的要求体系, 包括对行车、设备、职工伤亡、旅客伤亡、火灾、水灾、震灾、风灾、爆炸、投毒等各种事故的预防。

事故处理与调查体系包括受伤人员抢救和死难人员善后处理、抢修和重建、勘测和分析、责任划分及事故报告等内容。

对运营企业的检查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对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估、对安全生产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以及相应的奖罚措施。

规划建设安全要求体系和设备质量安全要求体系主要是指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建设和设备制造必须达到安全要求, 以及投入运营后一定时期内对这些要求符合程度的规定。

1. 3  机构和职能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 借鉴其他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门如图2 所示。各部门的职能如后。

图2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机构组成

国家和地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部门: 出台行政法规; 制定行业安全管理政策和安全管理目标; 依法对运营企业、规划建设企业以及设备生产和进出口企业实施安全监管; 向运营企业颁发安全许可, 向设备制造和进出口企业、规划建设企业颁发安全资质证书; 指导运营企业建立内部安全管理体系, 定期对运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负责组织重大事故调查并提供事故调查报告; 负责对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

运营企业: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设置企业内部安全管理部门; 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 围绕运营组织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行车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人力资源安全培训等; 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 对乘客行使安全管理职能; 搜集、积累、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信息资料; 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和评估, 按要求向其提交安全工作报告及其他与安全管理工作相关的文件, 协助其做好重大事故处理和调查工作; 加强与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确保部门间的协作达到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公安、消防和医疗部门: 负责各自职能范围内与轨道交通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打击以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和乘客为目标或以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为主要场所的治安犯罪、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以及救治各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另外, 消防部门还对运营企业实施消防监管。

规划建设企业: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贯彻有关安全规定; 向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部门提交工程图纸或报告施工中有关安全设施的进展和完成情况。设备生产和进出口企业: 按照有关安全要求组织产品的生产和进口; 将产品送检或提品质量检验报告。

2  建立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建议

2. 1  完善法制法规建设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安全法规尚属空白,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均没有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具体规定。立法空白导致通过行政手段来建立和运作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与法建手段相比, 行政手段虽然同样具有强制性, 但在稳定性和明晰性方面却相去甚远, 这将给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工作带来隐患。在全国性法律法规立法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首先推动地方立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做出规定,如《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2. 2  完善安全监管机构设置

我国对轨道交通行使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往往机构规模小、专业人员缺乏、兼职情况多,难以有效行使安全监管职能。目前应在已具有轨道交通设施的城市试点建立由安全管理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轨道交通安全监管部门,该部门独立于运营企业之外;其权利和责任由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明确规定。日后根据行业的发展程度,在适当时机建立全国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与其他监管职能合并建立统一的行业监管部门。

2. 3  建立设备质量安全要求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设备依赖性较高。目前我国亟待建立科学规范的针对不同地理环境、不同轨道交通类型的设备质量安全要求体系。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初期往往盈利性较差,在制定上述规定时应充分考虑差异性原则,针对某一类型、级别的轨道交通项目制定必备安全设备规定,强制要求投入。而对于其他安全设备,则由投资方和运营企业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投入。

2. 4  强化安全审核和评估工作

在轨道交通项目投入运营之前,运营企业必须通过安全监管部门会同消防等部门的初检和安全评估,安全认证必须成为申请运营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之一。进入运营阶段,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定期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还可以指定专业科研或咨询机构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评估,责令运营企业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必要时安全监管部门可以吊销运营企业的运营许可。

2. 5  强化安全教育

一方面要加强对运营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教育。另一方面要大力向乘客宣传并督促其遵守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普及和强化紧急状态下的逃生技能培训。

3  结语

在“ 十五”规划中,国家正式提出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战略,预算投资约2 000 亿元,各城市申请立项的拟建线路总长度约2 000 km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产品是旅客的空间位移,而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则是首要质量要求。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将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章,何宗华,徐金祥.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253~254

2  季令,张国宝.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8. 7~8

篇5

关键词:通信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通信工程建设任务也日趋繁重,鉴于在通信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会给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的重大影响,各大通信运营商对通信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都非常重视。通信工程建设应加大力度弘扬和提倡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实施体系,切实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合理奖惩制度,从而有效推动通信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实施通信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是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通信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建设过程中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消除隐患是根本,加强防范是重点,落实责任是关键。安全管理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保证这一系统的每一环节、每一部位都达到本质安全,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状态。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区队班组、每一个岗位操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安全管理责任,并严格落实责任,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三大规程”的要求,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规定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使安全管理真正落到实处,项目建设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而上述安全保障措施都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之上。

二、实施通信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通信工程建设安全保证机制的形成。通过实施通信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能够使参与工程建设各方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即形成施工企业负责实施安全管理、监理单位对安全监督和政府对安全监管,从而保证通信工程建设的安全。

2、有利于提高通信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水平。国家通过对通信工程建设安全实施三重监控,即政府的安全监管、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施工单位自身的安全控制。一方面,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改进市场监管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监理单位的介入,对施工现场安全施工进行时时的监督管理,改变以往政府被动的安全检查方式,从而提高通信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

3、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发生通信工程建设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国安全管理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基本原则是事故预防和事故控制。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能最大限度的消除事故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通信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缺少不了监理单位的参与,监理工程师是既懂工程技术、经济、法律,又懂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士,有能力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消除,从而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了国家公共利益。

4、有利于实现通信工程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通过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保证了通信工程质量,也保证了施工进度,有利于投资的正常回收,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三、目前通信工程建设存在的安全隐患

1、项目管理者的认识不足

在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很多项目管理者忽视了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在思想上放松了对施工安全的严格要求。很多项目管理者一味追求项目建设的进度,对于整个项目的安全施工没有进行严格审查,在安全管理方面监管不力,进而造成安全方面的隐患。

2、安全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

通过对现阶段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到很多项目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无论是从安全管理的手段方面,还是从安全管理的流程方面,都没有形成一个权责明确、管理多样、高效运转的安全施工管理机制。

3、安全管理的预见能力不足

提高安全管理的预见能力,可以指导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而目前很多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忽视安全管理的预见,难以在实践经验中获得启示和教训,难以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

四、通信工程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单位负责人作为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常抓不懈,形成责任制,层层落实,并且每年都应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交纳安全生产保证金。生产部门经理作为本部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对本部门全年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控,每个工程项目都要设立专职安全员,对工程涉及安全的重要部位要随时进行抽查,发现隐患立即消除。

2、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通信建设工程项目,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辨识潜在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制定管理目标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消除事故隐患。制定安全生产奖惩措施,做到有奖有罚。施工项目负责人要认真组织编写《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查找事故隐患,确定安全生产具体目标,指派专职安全员,要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并随时进行检查,尤其是安全关键部位的防护措施。

3、重视培训,提高企业员工技术水平

对员工进行定期教育考核,将通信工程建设安全技术知识列为员工培训、考核内容之一,保证所有员工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素质。培训工作一定要强化细节,坚持不懈。尤其是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一定要把安全生产培训放在第一位。

4、保证通信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资金的有效投入

施工单位对现场安全设施重视不够,通信工程建设安全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安全设施、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是安全控制的基础。无论建设单位在施工合同中有无单独列支安全生产费,施工单位都不能在施工中减少或不投入安全生产措施费,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到位,安全防护用品必须齐全,必须投入使用。

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突出防范,重点落实

通信工程施工企业各级安全负责人要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现场安全员要经常性检查工程中的安全生产情况,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部门的安全负责人要做好班前安全教育工作,强调当天工作中的安全重点部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施工中的安全生产工作,尤其是重点部位,要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发现隐患,立即制止,并提出整改意见;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要随机对各个施工项目进行抽查,必要时对有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现场要专项检查,并跟踪监控,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6、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通信工程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各种安全方面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人身伤亡、通信阻断、交通事故、消防等,并定期进行演练,储备各种应急救援物资、机具、仪表、人员、车辆等,并及时检查更新,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及时进行应急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发生安全事故时,施工单位在进行救援的同时,要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及时向有关各方报告事故情况,切不可瞒报不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通信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大力提倡和弘扬安全生产的决心和信心,通过细致完善的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和措施,以及切实实施的安全生产奖励制度,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孙军利。建设通信工程莫忘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5)

篇6

摘 要 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是局域网结构,因此对于其系统安全防护可以从加密软件、访问验证等方面加以考虑。虽然安全措施总有被攻破的可能性,但是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保护系统,可以最大程度确保系统安全,因此笔者就如何确保财务信息管理的系统安全谈下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网络系统 访问控制 病毒防护 网络安全管理

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安全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还有数据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电源设备、系统的密码与服务器磁盘等方面都是要考虑的安全点。具体如下:

一、安全操作网络系统

任何安全措施并不是绝对的,总有被攻破的可能,但是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保护系统,可以最大程度确保系统安全,目前在局域网络的电算化会计中,其数据存储多是DBF文件,对这些关键数据的管理就显得极其重要。

由于在网络中存在着超级用户或重要的帐户信息都可以在任何工作站中登录的现象,操作口令一旦被别人控制,财务信息管理的安全就收到了威胁。因此,应通过某种指定关系对超级用户和访问权限较大的用户进行限定,如在指定的工作部登录指定的用户,实行逻辑和物理双重属性的登录认证,甚至对登录的时间段也加以限制。同时在管理系统中,直接超级用户尽量限制使用,除了对系统日常维护外,不允许直接运用超级帐户处理日常事务。入侵者最感兴趣的账号是Administrator,因此除应给此账号改名之外,还有对口令经常性的更换使得入侵者无法进入。在这个基础上,创建一个Administrator的用户名来欺骗入侵者,此用户名没有任何权限,以便达到更好的安全效果。

二、网络电源系统、拓扑结构和场地的安全

相对于局域网的电算化会计,标准化机房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具有完善的防盗防火防雷措施;保持机房的清洁卫生,安装温度湿度控制设备;装有可自动更换的双路电源供电系统;对于突发意外事件要有预防机制等。在对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应用范围上要充分的考虑,以以太网技术的星型拓扑结构作为局域网的主要构造部件,切记不可使用环形拓扑结构以防一个节点故障对全局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多级别访问控制设置

在操作系统、网络和应用软件这三类级别上使用访问控制的安全保护措施。操作系统级别上,开机时,用户只有输入正确的用户名与口令,才可以启动系统;在上网时,也要有口令密码的验证输入,当网络系统检测为合法用户时,才可进入,否则拒绝上网;上网后如若对系统资源进行访问,在应用类别中必须对用户权限进行核实,只有与系统设置一致的情况下,才可以访问,否则拒绝;数据库的存取、修改还要设置权限,目的就是确保数据库的安全,严格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确保财务信息的绝对安全。

在会计电算化局域网内的多级访问的数据和流量应该得到严格的控制,严格使用网络协议,以免数据碰撞引起信息丢失、信息挂起等。

四、网络可靠性

建立一个具有软硬件容错功能的数据传输系统是网络可靠性的重要目标,目的就是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远程数据访问和通信得到保证,这种网络可靠性的建立要求通信网上有足够的动态备份设备,尤其是关键部分的网络设备也要达到动态备份要求。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也要采用RAID磁盘陈列、磁盘双工、双主机热备份等技术,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安全上还有设立工作站或子系统。

五、对财务信息管理中的重要信息实行加密

会计电算化局域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此系统分布范围广,信息量大,担负着完成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结算功能,同时对不同地区的销售和费用支出等信息进行处理,这些都是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因此必须要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信息加密一般从软件系统加密开始,财务信息也不例外,要保证应用系统不被破坏,方法很简单,对系统程序设置口令即可实现。此外,可以使用不同的保密级别设置专人口令来保证系统中的各种功能的正常运行。

六、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御

财务信息数据的访问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具有随机性与很强的实时性,计算机的操作过程是用户直面计算机,同时由于财务系统本身对病毒不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因此,预防和消除计算机病毒便显得十分的重要。从网络感染到服务器上作为计算机病毒入侵的重要途径,因此客户端入口的预防是最重要的,这包括防病毒与杀病毒两部分,前者是利用智能病毒防御技术使所有病毒不能进入系统,后者是利用快速扫描查毒技术对所有引导型病毒和已知的文件型(包括各种)病毒的消除。以上是有盘工作站,除此之外还有无盘工作站,无盘工作站虽然不具有硬盘和软驱,但是也具有着内存,当服务器上的带病毒程序在无盘工作站上运行时,病毒会保存在无盘站内存中,进而感染服务器上的其他文件,使得病毒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此时要先将病毒预防程序放置无盘工作站中,这样便可以防止病毒运行,避免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还有网络安全管理,良好的网络管理是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局域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对网络进行监视,对访问进行控制,对网络资源、网络性能和密钥进行管理。为了增强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策略,在新增加网络用户或增加网络资源时要有正规的程序。

参考文献:

[1]蒋丽.虚拟专用网的安全性研究及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

[2]邱光谊.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彭文波.MDS算法原理及应用.信息网络安全.2005(5).

篇7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

咨询方(乙方):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一、咨询的目的和范围

1.甲方为提高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卫生综合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综合管理体系,获得iso9001:XX、iso14001:1996、gb/t28001:XX认证证书,特邀请乙方为其进行综合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以下简称为咨询)服务。

2.甲方综合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服务范围:_________。

3.甲方综合管理体系覆盖的人数:_________人。

二、建立综合管理体系选用的保证模式标准为:

gb/t19001:XXidtiso9001:XX

gb/t24001:XXidtiso14001:1996

gb/t28001:XX

三、甲方责任

1.最高领导者亲自安排、指挥、监督此项工作的开展;

2.积极为乙方提供企业的与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卫生有关的管理和技术资料;

3.提供咨询所需的工作环境和必备的生活及物质条件;

4.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专门负责综合管理体系建立的管理工作,并抽调适当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成立综合管理体系办公室建立文件编写小组;

5.积极协助和支持乙方的各项咨询工作,按咨询计划和要求开展工作。

四、乙方责任

1.依据iso9001:XX/、iso14001:1996/、gb/t28001:XX系列标准要求,结合甲方的实际情况,指导甲方建立健全综合管理体系,其中包括:

a)指导甲方制订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工作的计划。

b)对甲方有关人员进行iso9001:XX/、iso14001:1996/、gb/t28001:XX系列标准的宣贯培训、内审员的培训、综合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培训。

c)指导甲方编写综合管理体系文件,确保文件符合iso9001:XX/、iso14001:1996/、gb/t28001:XX标准要求,并进行审改、定稿。

d)指导甲方完善有关支持性文件。

e)指导甲方制订综合管理体系试运行计划并指导实施。

f)指导并参加甲方进行的内部综合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派专家到甲方现场指导建立并完善综合管理体系;

3.指导甲方按综合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实施,使综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4.在甲方申请认证审核前进行符合性审核,以使甲方的综合管理体系达到标准要求,具备获得认证的条件;

5.协助甲方向认证机构做好认证申请准备工作。

五、合同履行期限、地点

1.履行期限: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甲方通过综合管理体系认证时结束。

2.履行地点:甲方所在地。

六、保密约定

1.甲方不得将此项合同的价格(咨询费)以任何方式泄露给第三方。

2.乙方不得将甲方经营、生产状况及技术信息以任何方式泄露给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

a)此合同签订前乙方已了解的信息或乙方已公开的信息;

b)国家法律、法规有要求时。

七、咨询合格的验收和评价办法

依据甲、乙双方的责任,甲方的综合管理体系通过综合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审核,获得iso9001:XX、iso14001:1996、gb/t28001:XX认证证书,即为咨询合格。

八、费用、支付方式及期限

1.费用:根据甲乙双方商定,甲方应向乙方支付咨询费的金额为人民币:_________元整,¥:_________元。

2.支付方式:甲方应将总体费用分二期支付给乙方:

a)合同签订后3日内,乙方第一次到甲方开始咨询工作时,甲方向乙方支付首批咨询费(50%):_________元整。

b)甲方综合管理体系通过现场审核、被宣布通过认证后3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剩余费用(50%):_________元整。

3.培训所须资料由甲方准备或由乙方提供(每套收取成本费_________元),内审员证书费_________元/人·证,以上两项费用由甲方在合同外另行支付。

4.甲方应承担乙方咨询人员、咨询管理人员为执行本合同,往返甲方现场的食宿费。

5.认证机构审核组在认证审核过程中发生的交通、食宿费用由甲方在上述费用外支付。

九、风险

1.因甲方原因无法开展或完成咨询认证工作的损失由甲方承担;

2.因乙方原因无法完成咨询认证工作或因乙方没有指导到位而导致甲方无法通过认证,乙方将不收取甲方任何费用,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

3.因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的损失经双方协商可延期本合同。

十、违约责任

1.在本合同签订后,乙方正式咨询工作前,如甲方违约,不履行本合同,甲方应承担乙方为准备执行本合同所发生费用的70%;如乙方违约,不履行本合同,乙方应承担甲方为准备执行本合同所发生费用的70%。

2.如甲方中途违约,导致乙方的咨询工作无法进行,乙方有权终止本合同,不必退还已收取的咨询费,同时甲方向乙方支付相当于3倍咨询费的违约费;如乙方违约,则应退还已收取的咨询费,同时乙方向甲方支付相当于3倍咨询费的误时费。

十一、未尽事宜、修改和分歧

如有未尽事宜、修改和分歧,甲、乙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并可签订补充条款规定,补充条款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十二、本合同一式二份,由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双方各存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

附件

补充条款

甲方委托乙方负责做好咨询后的服务工作,特拟定如下补充条款:

1、合同条款中第八条费用中已包含认证费。乙方负责帮助甲方推荐认证中心。

2、在甲方的大力配合下,乙方应保证甲方一次性通过认证。

3、认证机构的选择(选择的项目,请在内打√)

篇8

关键词:电力通信现场;安全管理;风险管理

电力通信保障了调度自动化、远程监控、电力调度、继电保护、电力生产等通信需要,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如何在电力通信现场安全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念提高通信安全水平,防止由通信事故引起电力系统事故或者延误事故处理和扩大事故,是电力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的问题。

1 电力通信现场的风险管理概述

电力通信现场的风险管理是一种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重要工作,电力通信现场的风险管理体系由风险分析、风险辨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组成。

1.1 风险分析

电力通信现场的风险分析是指根据以往电力通信中各类安全事故,对风险的发生后果、发生概率和发生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2 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电力通信现场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辨别电力通信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提炼和分析生产运营活动中安全隐患和各类安全案例,找出危险因素,提前控制和管理风险项目。

1.3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定量或者定性的评估电力通信风险造成的后果,评定风险的严重等级和发生个数。

1.4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全面评价和检查电力通信中贯彻执行风险管理决策的情况,进一步提出提高、改造的方法和措施,由于电力通信中的风险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要不断评估和监测风险发生的后果和概率,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应对措施,进行风险防御。

1.5 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电力通信管理部门为了有效地规避潜在风险,采取的多种安全防御措施,确保电力通信的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利用优化、改造和消缺流程,对电力通信作业过程、环境和设备中的风险及时消除,从源头消除电力通信的潜在风险,对于从经济上、技术上无法消除的风险,积极采取应急方案和预控措施。

2 电力通信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电力通信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不足,缺乏相对独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电力通信现场的安全管理忽视风险管理。以电力系统的电网调度为例,具有相对比较成熟的安全管理体系、风险预警机制和安全调度规章制度,电力调度部门定期进行安全事故预演和预想,具有明确的工作机制、安全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意识,而电力通信的安全管理比较薄弱,缺乏系统的、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2.2 电力通信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电力通信的安全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每一位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电力通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将维护电力通信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加强管理和防范,实现电力通信现场的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安全管理,但是当前电力通信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单薄,还处于“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管理阶段,专注于解决局部的问题,将电力通信安全管理的重任全面压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身上。

2.3 电力通信应急系统不完善

当前电力系统对于电力通信的规划建设投入相对较少,导致电力通信应急系统不够完善,不能达到电力通信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一旦通信设备发生故障,会导致整个变电站的业务中断,容灾处理能力较弱。

3 在电力通信现场安全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理念的策略

3.1 明确风险管理目标

在电力通信现场安全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理念,首先要明确风险管理目标。积极开展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活动,规范电力通信现场的安全管理活动,制定完善的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全面提高电力通信网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水平,防止由于调整通信方式和通信检修,导致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造成电力通信事故的情况发生,确保电力通信网的可靠、稳定、安全、经济运行。

3.2 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工作内容

电力通信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工作内容,深入分析日常的施工检修、建设和运行维护对电力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明确安全管理的流程、要求和范围,组织电力通信运维部门深入学习,全面落实电力通信现场风险管理内容。根据电力通信网的安全管理标准,加强通信检修风险管理,编制详细的重点检修预案和施工指导计划,定期对电力通信网中危险源点进行控制和分析。另外,电力通信运维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电力通信现场维护检修的风险管理意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3 全面落实风险管理

电力通信系统要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和部门的职责,完善电力通信网运行维护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职责,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全面负责电力通信现场的风险管理,制定电力通信现场风险管理的要求和范围,明确触发事件与风险发生原因,分析和研究各种风险。加强电力通信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协调电网停电工作,及时控制和分析维护检修对电力通信网的影响。同时,每周开展电力通信运维研讨会,研究每周的风险源点,组织电力通信安全管理部门学习风险管理方法、知识,对重大的电力通信故障和缺陷进行分析,并且落实改善措施,编制电力通信网的事故保障专项计划和应急预案,提高电力通信现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4 加强风险管理监督

电力通信现场的风险管理是一项前瞻性的系统工作,对于电力通信网的建设方向和安全稳定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电力通信网各级安全管理部门的积极协调配合,降低调整电力通信运行方式和维护检修给电力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最大程度地消除安全隐患。为了确保电力通信现场安全管理运用风险管理理念的效果,电力通信管理部门要将风险管理纳入常态化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全面落实电力通信现场的应急预案、检修方案和检修计划。

4 结束语

电力通信现场的风险管理对于保障电力通信网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结合当前电力通信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改进措施,加强电力通信现场的风险管理,推动我国电力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毅强.电力通信网的安全维护与管理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0(15).

篇9

化工行业是高危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工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生产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化工过程日益向装置规模大型化、工艺过程连续化、工艺参数控制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化学品事故的后果也越来越呈现出瞬间性、灾难性和规模化的特点。由于化工企业大多在城镇附近,一旦发生恶性事故危害极大,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事故本身,不但造成劳动者的伤亡和企业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地污染、破坏环境,常常在一定范围内引起群体性、社会性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大局。另外,化学工业发生的事故其影响可能持续数十年或更久,贻害子孙后代,而要消除事故后果,则需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和谐,极其重要。

一、化工企业 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存在问题不少。虽然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实践,已积累起一定的管理经验,但目前安全管理工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职工安全意识不强,“三违”现象多,隐患得不到有效整改,各类轻重伤事故频频发生,安全形势相当严峻。

就目前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方式看,部分企业 仍停留在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及直观的、事故后“亡羊补牢”的经验型做法上。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找出问题再加以改进,所采取的各种步骤与方法,仅局限于防止事故的再发生。尽管传统安全管理对预防事故也起了一定作用,但始终未能摆脱被动的局面,远不适应当前企业发展 需要。

就目前化工企业的发展而言,当公司生产规模较小时,在安全上主要实施自律管理,规章制度、程序文件较少,安全管理是以人治为主,作业过程的安全主要依靠现场指挥者、作业人员的经验,由于各人的经验不一,出现问题的处置办法缺少统筹性,生产过程中很易出现安全问题。当公司达到一定规模时,又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各种文件满天飞,规章制度墙上挂,安全工作表面上轰轰烈烈,很是活跃,但实际效果欠佳。

我们公司是一个危化品生产企业,也有以上同样的经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员工人数的增加,越来越觉得传统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越来越感到安全科学化、系统化管理的重要。于是我们一方面积极地利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所特有的安全理事组这一平台,学习周边外资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一方面聘请知名安全咨询公司进行专业咨询。通过学习和咨询,发现公司在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大差距:

1、安全评价不科学、不系统,往往只进行项目的局部安全评价,而对装置本身技术、工艺、设备的安全系统评价很少。

2、安全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生产一线缺乏相关作业指导书与记录表单;操作随意性强。

3、安全绩效目标模糊,没有建立量化的安全绩效目标和跟踪考核机制。

4、日常安全检查随意性较强,应付式检查较多;没有全面的安全检查指南与检查项目清单。

5、缺乏系统性的安全管理程序控制文件,在变更管理、承包商管理、作业许可、安全培训等方面差距尤为突出。

6、没有安全审计机制,缺乏持续改进的依据。

7、虽然公司通过了国家安全标准化二级审核,但在各安全要素控制和管理的深度及系统性上存在很大问题,需要花大力气、长时间去逐步完善。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公司的生产安全。

二、安全科学化、系统化管理理念

为了确保公司的安全,近年来,我们将科学化、系统化管理的理念引入安全管理,重点进行安全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建设。

所谓安全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就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综合系统工程、人机工程、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和科学方法,从系统观点出发,研究构成各部门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发现和评价可能产生事故的危险性,寻找事故可能发生的途径。通过重新科学设计或变更操作来改善或消除危险性,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限度,预防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企业自主负责、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整体运作机制,从根本上克服原始、被动、松散、无序的传统型、经验性管理模式,尽快向严密、有序、高效的科学化管理转变。安全科学化、系统化管理,不仅包括各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手段和工具,还应包含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措施、有针对性的全员安全培训教育、严谨的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等要素。

三、安全科学化、系统化管理的实践

安全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建设,首先要进行系统性规划,制订三至五年的阶段性计划,按重点、从源头,根据公司各方面资源能力,邀请相关咨询专家共同参与,分步实施。

1、生产装置现状的系统维护

我公司的生产装置多数是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本质安全化程度很高。但在生产运行中,伴随着设备、管线、仪器仪表、开关阀门等发生的自然老化、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腐蚀、操作不当引起的损坏等,系统的安全本体化程度就可能下降。因此在生产中,我们始终加强设备平时的巡回检查,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定期进行大修,使装置的本体安全化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同时针对设备缺陷,及时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对装备自动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自动检测报警系统等的技术改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

2、科学开展工艺风险评估

化工企业重大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工艺系统存在缺陷而导致。所谓安全的生产装置应该是即使操作人员操作失误,也应该通过系统本身的各种保护层避免严重后果的产生。为此,公司邀请安全咨询顾问与公司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一起花费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对本公司各套生产装置及公用工程设施进行了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共分析出了三百多项安全和生产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逐条落实措施,公司先后投资了三百多万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整改。对生产工艺系统的自动控制、报警系统、联锁系统、自动停车系统进行了优化,对易燃液体储罐增加了氮气保护,从本质上避免大的灾难性工艺事故的发生。

3、坚持进行过程管理

过程安全管理(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PSM)就是通过对技术、过程与人员的整合,利用管理体系或制度的有效运作,以提升操作、设计与设备的可靠度,避免化学灾害的发生。

针对本公司生产部各车间安全管理模式分散,生产一线缺乏相关作业指导书与记录表单,操作随意性强等问题,公司从2005年就开始推行过程管理。

首先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结合风险评估的结论,对生产部各车间的操作程序与记录表单进行了重新梳理,改变了以往只做不写、操作随意性的习惯,增加了大量的作业指导书与记录表单,使员工的每步操作都能得到书面指导并便于班组长进行检查与确认,这样大大降低了各类事故的发生概率。另外,对员工进行了全面培训,让职工加深对所在岗位安全风险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正确的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使职工由他律变为自律,由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从而保证过程管理取得实效。

4、持续进行安全管理系统的优化

在进行了安全源头、现状运行、工艺风险和作业控制管理的工作后,公司将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到管理层面的安全体系建设上。近年来,又邀请安全咨询专家每月来公司工作两天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理念的培训,帮助、指导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就安全管理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和改进。

通过一年的努力,公司在变更、承包商、作业许可、受限空间、事故报告与调查、开车前安全检查、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应急反应、操作程序、安全培训、危险化学品、消防、个人防护用品、工艺危害分析、职业卫生、安全内审共16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优化。重点表现在:

在变更管理方面,改变了以往工程技术人员对生产工艺系统改变不严谨、随意性较强、变更相关危害分析不到位、审核不充分、图纸不更新、变更后培训不及时等各种做法,新建立了变更管理程序文件,明确了变更的定义范畴与各级相关人员的职责说明,加强了变更的审批要求,对于危害性较大及复杂的变更同时增加了变更危害分析清单与投入使用前安全检查表。

在承包商管理方面,优化了承包商管理程序文件,要求承包商入厂作业之前必须得到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承包商设备进入之前由公司相关专业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厂区内作业。承包商在工厂工作期间,公司安全人员与项目代表每天开展安全检查,对承包商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承包商负责人进行通报并要求限期改正。大的建设项目还要求承包商每天得召集员工开晨会,讲述安全问题与注意事项。

在作业许可方面,对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等特殊作业优化了作业检查表单,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增加了作业安全分析(JSA)。

在安全培训方面,首先明确了安全培训的内容清单,并要求公司各岗位人员在进行安全培训前需进行安全培训需求分析,即明确了各个不同岗位各自需要掌握哪些安全知识。针对培训内容清单,最后公司编制统一的安全培训教材。

5、不断完善安全科学化、系统化管理体系

经过近五年努力,公司初步完成了安全管理的体系建设。但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必须形成安全系统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是保证已建立起来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要建立安全系统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动各级管理人员和所有从业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执行力,从而推动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可靠运行。

第二要对现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一体化的系统管理体系。作为中、小型的化工企业,有限的人力资源很难应付三个体系的同时运行;三个体系由三个不同的部门管理,容易造成管理重叠或空白;各个体系的内审、管理评审给公司带来很多重复劳动,增加了管理成本;作业层面,三个体系都有各自的第三层次作业文件,还有三个体系所共有的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培训记录等,操作人员感觉繁琐。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体系运行成本,公司成立了体系办,对三个体系进行全面整合。通过文件整合统一描述,对内形成一种管理文件,不仅使各环节控制方法更清晰明了,记录保持更准确及时,而且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体系稳步持续不断地提高。另外,引入安全审计方法并将内审和外审结合,及时寻找和发现安全管理问题,及时落实各项安全整措施,持续改进,形成PDCA的良性循环,从而保证公司生产经营长远、安全、可靠运行。

四、结语

1、化工行业是高危行业,必须实行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向科学、系统安全管理的转变。

2、化工企业安全成本较高,如何通过科学化、系统化安全管理,改进安全工作,减少事故成本,从而降低企业总的安全成本,值得认真思考。

3、公司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重视安全,并为安全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建设提供有效资源,是推进企业安全科学化、系统化管理的关键。

4、化工企业安全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建设也要善于学习和借鉴成熟、成功的安全管理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建设符合企业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

篇10

关键词: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安全防护

电网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指挥电网运行,电网调度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近年来,随着城乡电网的改造,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使电网调度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三个条件是:①合理的电网网架结构;②可靠的继电保护;③高素质的调度人员。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在现有电网的结构下,加强调度管理,特别是加强继电保护和运行方式的运行管理,提高调度人员的素质水平,杜绝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

1 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

继电保护既是电网运行的安全屏障,同时又可能是电网事故扩大的根源。搞好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使继电保护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确保其正确动作。

运行管理的关键是坚持做到“三个管好”和“三个检查”。

“三个管好”: (1)管好控制保护设备:控制保护设备不同单元用明显标志分开,控制保护屏前后有标示牌和编号,端子排、信号刀闸有双编号,继电器有双编号且出口继电器标注清楚。便于运行中检查。 (2)管好直流系统及各个分支保险:定期检查直流系统及储能元件工作状态,所有保险制订双编号,定期核对保险编号及定值表,检查保险后的直流电压。 (3)管好压板:编制压板投切表或压板图,每班检查核对,做好投切记录,站(所)长抽查,压板的投切操作写入操作票。同时在保护校验后或因异常情况保护退出后需重新投入前,应测量压板两端是否有电压,以防止投入压板时保护误动。

“三个检查”: (1)送电后的检查:送电后除检查电流表有指示,断路器确已合上外,还需检查保护、位置灯为红灯,正常送电瞬时动作的信号延时复归。(2)停电后的检查:除判明断路器断开的项目外,还需要检查位置灯为绿灯,正常停电瞬时动作的信号延时复归。(3)事故跳闸后的检查:除检查断路器的状态、性能外,还需要检查保护动作的信号、信号继电器的掉牌情况、出口继电器的接点、保险是否完好,必要时检查辅助接点的切断情况。

2 加强运行方式的管理

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应做好四项主要工作:

(1) 把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化,从制度上规范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工作,年运行方式

的编制应依据上一年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防范,即将反事故措施落实到运行方式中。

(2)技术上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分析的深度,在运行方式的分析计算上,对于母线和同杆并架双回路故障下的稳定性必须进行校核计算分析;对重要输电断面同时失去2条线路,或联络线跳闸导致电网解例也应进行分析。

(3)对最不利的运行方式,如网架变化以及严重故障时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提出对策。有组织、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细化防范措施,防止电网事故于未然。

(4)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健全数据库系统,提高运行方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调度人员在下令改变电网运行方式、指挥停送电操作和处理事故过程中,防止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调度人员的主要工作和重要责任。并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提高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坚持定期安全活动,学习误调度、误操作事故通报,真正吸取教训的目的。如某公司在调度组开展的调度命令无差错活动,将调度命令无差错作为安全考核小指标按月进行考核,年终作为评选先进的条件。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堵绝习惯性违章。误调度、误操作事故都是因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不认真造成的,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养成自觉认真执行规程制度的习惯,克服习惯性违章。如调度员在受理线路工作票时,必须严格把关,仔细认真地进行审查,对工作票所列任务、安全措施及要求,逐项审核,不合格的工作票必须重新办理;下倒闸操作命令,术语要规范,并严格执行调度命令票制度。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电网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对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调度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以胜任本职工作。培训工作应以实用为目标,突出技能训练和注重岗位练兵。如我公司调度人员在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再送到仿真机进行培训,使之达到三熟三能的要求。三熟即熟悉本地区电网的一次系统图、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及工作原理;熟悉本地区电网的各种运行方式的操作和事故处理及本岗位的规程制度。三能即能正确下令进行倒闸操作、正确投退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能运用自动化系统准确分析电网运行情况;能及时准确判断和排除故障,尽可能缩小事故范围。调度人员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苦练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指挥电网的运行和事故处理中做到准确无误。

(4)掌握运行方式,做好事故预想。调度员要对电网运行方式、电网主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当班需要完成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当时天气、电网运行方式和当班的主要工作,做好事故预想,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便在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果断进行处理。对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要重点警示,杜绝误调度事故的发生。

3.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

(1)制定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策略的重要性

近年来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内涵有了较快的延伸,由原来单一的EMS系统扩展为EMS、DMS、TMS、厂站自动化、水调自动化、雷电监视、故障录波远传、功角遥测、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和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等。数据网络是支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技术平台,一般要求数据网络安全可靠,实时性要求在秒级或数秒级,其中发电报价系统、市场信息等电力市场信息系统由于需要与公网连接,因而还要求做加密及隔离处理。

建立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首先要制定安全防护策略。应用系统的安全策略位于安全防范的最高一级,是决定系统的安全要素。从大的方面讲,安全策略决定了一个系统要达到的安全级别及可以付出的代价;从小的方面讲,安全策略的具体规则用于说明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系统是否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最初设计时制定的安全策略,因为今后的安全措施,都围绕这一策略来选择和使用,如果在安全策略上出了问题,将会给今后的应用系统带来安全隐患,从而使将来的安全建设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考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应首先根据系统对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保密性等方面的不同特殊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从应用系统的各个层面出发,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策略。

(2)信息系统的安全分层理论

一个信息系统的安全主要包含五个层面,即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人员管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应包含上述五个层面的所有内容。

物理安全主要包含主机硬件和物理线路的安全问题,如自然灾害、硬件故障、盗用、偷窃等,由于此类隐患而导致重要数据、口令及帐号丢失,称为物理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层面的安全。由于联网计算机能被网上任何一台主机攻击,而网络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的安全问题。

系统安全是指主机操作系统层面的安全。包括系统存取授权设置、帐号口令设置、安全管理设置等安全问题,如未授权存取、越权使用、泄密、用户拒绝系统管理、损害系统的完整性等。应用安全是指主机系统上应用软件层面的安全。

(3)国家对网络及信息安全问题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国家有关部门对安全问题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对制定电力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策略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公安部颁布了安全防护方面的一系列文件,规定各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自己的安全等级,实行国家强制标准。公安部规定,从安全保密角度看,政府办公网应与外部因特网物理隔离,并认为自动控制系统应与外部网络绝对物理隔离,可根据业务的需要建立专用数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