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德经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05-05 09:5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道德经的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尊重背景
古诗有婉约和豪放、田园和边塞、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等风格。但无论是那一种风格的古诗均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要感悟古诗的意境,首先就要了解诗人个性风格和写作时代背景。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前广泛阅读诗人的作品,了解诗人的个性风格和写作时代背景。这样,学生才能跨越时代界限。走进文本,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感悟到古诗的意境。在教学宋代林升的作品《题临安邸》时,我让学生在课前上网收集诗人林升的生平以及作品,收集有关宋代统治者的历史事件,从而了解林升的个性风格和这首诗的写作时代背景。这些课前准备,不但帮助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了诗句中“暖风”“熏”“醉”等词的深层含义,而且还让学生的思维与宋代林升产生了共鸣,从而体会并感悟到诗人当时的愤怒与忧愁。
二、放飞思绪、创设情境、反复朗读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性格、思维价值观的不同,对同一首诗产生的感悟也各不相同。教师不能禁锢学生的思维,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言、音乐、课件等手段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放飞思绪,大胆想象,并让学生采用编故事、对话、绘画、表演等形式重现或创造出诗人写作的情境。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反复朗读。这种情融于景,景融于情的朗读,能让学生深入地领悟古诗的意境。
三、恰当点拨、感悟真谛
篇2
【摘要】 目的:比较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中晚期肝癌与单纯TACE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予经导管TACE联合PEI治疗,B组(29例)单用TACE治疗,每隔4周重复1次,3次为1个疗程,每次复查AFP、血常规、肝功能与CT,1个疗程后每6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24个月,分析两组1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术后不良反应与生存率的差异。结果:1个疗程后复查结果A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SD)8例、进展(PD)14例,B组CR 0例、PR 7例、SD 5例、PD 17例;至随访结束A组失访8例,B组失访5例,共失访13例;术后6、12、18、24个月生存率A组依次为80.09%、58.06%、32.25%、22.27%,B组则分别为78.87%、52.39%、44.65%、37.02%;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ACE联合PEI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提高疗效和晚期生存率。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 肝细胞性肝癌
肝癌一旦确诊大多数属中晚期,已失去手术机会。对中晚期和不能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已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治疗措施[1]。自2002年以来,我院对TACE联合应用B超引导下肝内瘤体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60例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按以下标准纳入实验研究:(1)均经B超、CT、AFP或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2)肿瘤分级Ⅱ级、肝功能child B级及以上;(3)无门脉主干栓塞;(4)无肝外转移;(5)未曾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所有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行TACE加PEI治疗,B组仅行TACE治疗。A组31例,男26例,女5例;年龄31~75岁,平均51岁;肝功能child A级20例,child B级11例;肝右叶单个肿瘤18例,肝左叶单个肿瘤4例,肝左、右叶交界处单个肿瘤4例,肝内多个肿瘤5例;肿瘤分期Ⅰ期18例,Ⅱ期13例;门静脉分支癌栓8例,肿瘤直径(6.1±1.4)cm。B组29例,男24例,女5例;年龄38~75岁,平均52岁;肝功能child A级19例,child B级10例;肝右叶单个肿瘤19例,肝左叶单个肿瘤3例,肝内多个肿瘤7例;肿瘤分期Ⅰ期17例,Ⅱ期12例;门静脉分支癌栓9例,肿瘤直径(6.0±1.5)cm。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先行TACE治疗,以穿刺点为中心,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穿刺成功后插入导丝及导管鞘,经股动脉插管到肝固有动脉,造影证实肝癌供血动脉后,再超选择插管至肝右或肝左动脉的肿瘤供血动脉内,每例使用碘化油10~20 ml与表阿霉素(EADM)60~80 mg、顺铂(CDDP)60~100 mg及5氟脲嘧啶(5Fu)750~1 000 mg,充分混匀成乳状液后缓慢推注行化疗栓塞,最后以碘化油、明胶海绵等行栓塞。所有患者行TACE治疗每次的间隔时间为4~6周。TACE后2~3周行PEI术,采用LOGIC9超声诊断仪,术前常规检测出、凝血时间,根据治疗肿块的具体部位选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巾,作局部浸润麻醉,并嘱患者保持与定位时相同的呼吸相,在荧光屏监视下将穿刺针沿探头孔槽经皮肤刺入目标部位,荧光屏上可显示进针方向和针道针尖到达的部位。穿刺针到达预定的目标后,缓慢推注无水乙醇,然后将针尖退至肿块中心和浅表位置再推注无水乙醇。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及治疗后的反应情况每次根据肿瘤大小注入无水乙醇,量视肿瘤病灶大小而定,每周1~2次,1个疗程4~6次。对于直径较大的肿瘤采用多点、多方面注射;对于多发性肿瘤,每次注射时尽可能每个肿瘤都能注射到。A组平均每例接受TACE治疗2.1次,PEI 5.5次。B组平均每例接受TACE治疗2.3次。
1.3 疗效标准
肿瘤体积以CT最大截面上的面积与肿瘤扫描存在的层数之积为标准,CT扫描时碘化油完全沉积的区域视为肿瘤失活部分,不计算为肿瘤体积;平扫CT值≤10 HU同时强化扫描无CT值改变者为肿瘤坏死,坏死程度以CT最大截面上的坏死面积与坏死层数之积为测量标准;CT扫描时发现其他部位如肝脏内、肺或者纵隔内的新生肿瘤视为转移,已治疗区域的新生肿瘤视为复发。并根据治疗前后CT结果进行评价,疗效评定按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
1.4 随访
每隔4周重复1次,3次为1个疗程,每次复查AFP、血常规、肝功能与CT,1个疗程后每6个月复查1次,共随访24个月。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至随访结束A组失访8例,B组失访5例,共失访13例;术后6、12、18、24个月生存率A组依次为80.09%、58.06%、32.25%、22.27%,B组则分别为78.87%、52.39%、44.65%、37.02%;1个疗程后两组对照疗效观察A组CR 1例、PR 8例、SD 8例、PD 14例,总有效率为29.03%;B组CR 0例、PR 7例、SD 5例、PD 17例,总有效率为24.14%(P<0.05)。两组AFP变化A组升高6例、降至正常9例、降低15例、无变化1例,B组AFP升高12例、降至正常6例、降低11例、无变化0例(P<0.05)。术后反应观察A组肝功能好转15例、无变化10例、恶化6例、骨髓抑制7例、发热21例、恶心呕吐20例、腹泻3例,B组肝功能好转11例、无变化10例、恶化8例、骨髓抑制5例、发热23例、恶心呕吐26例、腹泻5例(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中晚期肝癌多采用TACE联合各种局部消融技术治疗[2]。肝癌的血供特点是TACE治疗的基础,原发或转移性肝癌的血供几乎全部(90%~95%)来自肝动脉,极少由门静脉供血,肝动脉栓塞后可以阻断或减少肿瘤的主要血供,使肿瘤发生坏死、缩小以至消失,而正常肝脏组织不会受到严重影响[3]。肿瘤坏死是TACE治疗肝癌的重要机理,TACE可引起肝癌凝固性坏死,其坏死率为81.4%,中度以上占31%~70%,完全坏死率占20.3%,而细胞凋亡是TACE治疗肝癌的另一重要机理[4]。同时还有化疗药物及栓塞剂的作用,局部动脉灌注能够显著提高化疗效果,碘化油主要滞留在肝血窦、肝组织间隙及25~250 μm的小动脉内,大剂量碘化油或超选择性加压灌注时,碘化油可充填肝血窦甚至门静脉分支,造成明显的栓塞作用,达到经动脉途径双重栓塞目的[5]。
TACE是目前对不能手术切除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单纯应用TACE并不能治愈肝癌[6]。这是因为肝动脉被阻断后不久侧支循环即迅速建立,使肿瘤组织重新获得血供,肝癌细胞得以复活。另外,肝癌的门脉供血也是造成复发的主要原因。肝癌病人如单纯行肝动脉栓塞治疗还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肿瘤门静脉供血仍可导致肿瘤残留而复发;另一方面,沉积于肿瘤内的碘化油有可能随肝脏双重血供的血流而离散,影响疗效,且滞留瘤体内的碘化油可被瘤细胞代谢及完全清除;还有患者肝功能差,不能多次灌注。而PEI治疗肝癌能在超声引导下准确地将无水乙醇注入瘤体,瘤体药物浓度极高,致肿瘤细胞及其血管内皮细胞迅速脱水,蛋白凝固,癌细胞变性坏死,癌周血管完全闭塞,继而引起癌组织缺血坏死,纤维形成[7]。由于肿瘤包膜的限制,注入的无水乙醇主要在肿瘤内弥散分布,不易向正常组织扩散,故对正常肝组织影响较小。一般而言,PEI治疗主要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小肝癌,而对于直径大于5 cm的肿瘤和多发性肿瘤,因难以对整个或所有肿瘤进行PEI,或因肿瘤内存在较多结缔纤维组织,阻碍乙醇在瘤内的均匀浸润,或因肿瘤体积大、血供丰富对无水乙醇的稀释,造成癌细胞残留而引起肿瘤复发和进展[8]。因此,TACE联合PEI使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则有优势互补、提高疗效的作用。TACE对缺乏血供的病灶坏死并不充分,经过TACE治疗后肝动脉已有严重狭窄或闭塞,同时有侧支循环形成,化疗药物难以注入残留病灶,反而因药物较多地进入非癌肝组织导致肝功能进一步损害[9]。而此时癌灶实质性组织大多破坏,纤维间隔也被破坏,再进行PEI治疗有利于无水乙醇在肿瘤组织内弥散,充分发挥无水乙醇对肿瘤的破坏作用,选择性地使残留肿瘤坏死,增加了治疗力度,减少了复发机会,进一步提高了疗效。TACE栓塞了肿瘤的肝动脉血供后肿瘤部分坏死,但由于肿瘤周边有门静脉参与血供,而周边组织正是肿瘤生长活跃的部位,所以仅仅行TACE是不够的,而TACE后加用PEI则可弥补TACE对肿瘤组织不能完全破坏的缺点,杀死肿瘤内及浸润包膜和包膜外生长的癌细胞,PEI的应用促使肿瘤完全坏死,缩短了治疗的周期,从而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减少了肝功能的损伤[10]。
参考文献
[1]纪东华,王峰,李城,等.射频消融治疗化疗栓塞后肝癌[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16(7):468471.
[2]王少斌,芮静安,魏学,等.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2):9293.
[3]李玉亮,赵斌,王振亭.肝细胞癌血管内栓塞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l8(3):286287.
[4]朱吉高,王立富,王立兴.肝外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32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3):2526.
[5]赵年,李春华,李云珍.SP微导管在难治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7,l4(26):35793580.
[6]游善喜,刘桂荣,王磊,等.TACE、PEI、PVE序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12):8586.
[7]LIVERAGHI T,LAZZARONI S,MELONI F,et al.Intralesional ethanol in the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liver cancer[J].World J Surg,2002,19:801806.
[8]林学英,林礼务.经皮超声介入无水酒精治疗肝癌及其疗效评估方法的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3,5(5):290291.
篇3
政治学科理论就是丰富的人文哲理,我们常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含义就是人文素质养成方法;我们课堂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促进人的思想发展,提高学生在进取、创造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传统教育必须与现代教育进一步融合,要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进行扬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现代和谐理念去掉了传统的“自然无为,天神化”传统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二、如何让传统文化有效渗透高中政治课堂中
1.让学生自主地汲取传统文化大餐的精品,提升自我
受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我们可以向厨师一样尝试着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政治课堂中去,做出一种丰富而有营养的知识大餐。我们要敢于截取传统文化中蕴涵着的哲学道理为我所用,让学生在哲理的引领下升华。我们要注重的是传统文化中内涵和思想意境,让其折射出政治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或用其来化解政治课知识的疑难,这是不需要拘泥于所引用的传统文化思想的。例如,让学生读唐诗《十五夜观灯》,自然会出现古蔺花灯,再让学生感悟古蔺花灯特有的那种文化魅力,进而让学生认识了传统文化,把握传统文化中所赋予的韵味。
2.让学生剪辑传统文化巨片中的精华,陶冶自我
传统文化像一部每日都不间断的连续电视剧,学生是无暇观赏每一个细节的。这就需要我们去裁剪,将最吸引学生眼球的部分剪辑下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言语传递最多的信息。比如,说起中国文明时,可以剪辑:六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可以看做是历经三代文明,都有一个明显的技术标志。后两代文明的技术标志和推动力是发明都来自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纸张发明,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印刷时代的到来,是社会文明的发展的新动力,同时,欧洲文化也水起云涌语言虽少,但能够勾画出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文明史,让学生在满足自豪感中用政治家的思维陶冶自我。
3.让学生探究地把握传统文化,放飞自我
篇4
关键词:高校 道德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108-02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往往与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社会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教育活动作为道德教育的载体,在高校德育环境中传递的,以及要完成的任务本应是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标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而在实际道德生活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原有社会道德规范依存的社会基础已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道德教育处于转型过程中,这一形势下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强也就成为了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当前环境下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表现
在现实道德生活中,道德教育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应该是所有人极其强烈地统一自己的智慧、情感、意志,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的实践、改造中去,使自身的一切潜能和可能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实效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教育者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淡化。我们常说的传统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就在于它能使人与人之间安乐、祥和,有利于人的自由独立和人格的完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内容丰富,其中的道德智慧是在现实生活中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境界、形成个体独立的自我人格和道德准则的伦理基础。从湖北襄樊五名受助贫困大学生因不思感恩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到2009年北大自主招生规定将不招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学生,再到流传于网络上的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火灾视频中出现的幸灾乐祸甚至嬉笑的声音,警示我们强调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紧迫性。从以上事例中我们看到的是善良“本心”的缺失,凸显出一些大学生道德质地的脆弱,看不到社会规范所要求的“足够的善良”。
2.学生在道德行为过程中的实际选择能力欠缺。对于没有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和自信、没有道德选择的权利感和责任感的主体来说,道德生活空间所给予的“自由”,与其说是道德生活的福音,不如说是道德生活的“陷阱”。道德生活的相当一部分主体则会淹没在这“陷阱”中迷失自我;如果长久的生活在这样的状态里,就会丧失生活的意义感,迷失自我,而且高校道德教育一味地强调服从会影响个人的道德意识和内在力量的发展,失去真正进行道德选择的权力,就不能形成对社会成熟的责任感。同时,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未把教授如何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因而,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教育效果即是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欠缺。并且部分学生时常错把“实然”道德现象当作“应然”社会道德标准,实际学习过程僵化,道德目标异化,进而影响其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自我评判和行为选择。
3.道德环境的发展与道德教育要求的变化呈现出矛盾性,使学生时常处于道德取向的模糊状态。在竞争激烈和高诱惑的当代社会生活环境下,出现了道德付出与道德回报的悬殊,道德信仰和道德榜样的匮乏,以及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认同不足等负面现象,这些负面现象都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道德付出与道德回报的不匹配,学生也可能会感受到所谓的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而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增多,必然导致大学道德教育难度的增大。在缺乏对道德受教育者足够尊重的高校道德教育中,由于忽视引导和提供机会与情景使学生对个体的人格尊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予以体认,学生的个性差异、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没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一旦需要运用内化的道德习惯来决定道德行为时,青年学生在道德伦理取向上的迷茫与矛盾也就出现了。
二、高校道德教育有效性弱化的成因
1.缺乏对培养内在的“道德需要”以足够的重视。道德需要是一种自觉遵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实践道德要求的心理倾向。道德需要作为道德认知形成的一种内在意志驱动力,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不断提高知、情、意、信、行,并使其平衡协调发展。而现实中,作为个体社会属性的应然存在,道德需要缺乏公平合理的社会机制提供外部氛围予以保障,加之现今高校道德教育依然采取“灌输”的教育方式,以强调严格遵守社会既有品德规范为首要,受教育者不是作为道德活动积极主体,而是机械的接受者。尽管接受了系统的伦理道德教育,受教育者依然缺乏足够的、正确的道德内驱力。如何去培养受教育者个人与自身情感体验、认知等相匹配的、内在的、正确的“道德需要”,在很多时候退居次席,未能引起我们的德育工作者们足够的重视。因而当现实利益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相博弈时,个体道德需要的不足和摇摆、伦理判断上的偏差以及道德人格的不成熟,很容易促使大学生做出错误的道德选择。
2.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价值,走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角色定位的误区,导致道德教育虚化现象。道德教育的本真状态应该是主体性价值,而在传统教育思维下,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主体性价值,道德教育沦为一种纯粹的工具,而且是被动、消极的工具。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一味地强调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价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道德教育矮化或是等同于学生事务管理,这样从本质上背离了德育的鲜活性和正义性。
目前的高校道德教育活动忽视了学习过程与教授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各为主体的现实,本应辩证统一的施教与受教过程被割裂开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并非是相互平等、双向互动的关系,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超越性时常被忽略,而教师的认知授予的主导性更多的时候则被绝对化。因而在当前高校道德教育“高举”工具理性、主客两分思想的指导下,道德教育日益被虚化、边缘化、外在化。
三、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
1.创设回归生活的道德体验环境,凸显道德教育的现实性。道德存在于它和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之中,道德附着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反过来,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负载着道德,道德不能离开生活的其他方面而单独存在,它始终存在于人的具体生活之中。
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交往中进行道德教育才是道德教育的至善模式。道德教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在完善生活经验的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在深入道德生活这一实践活动中,把学生真正视为具体的、实在的人,有自觉行为能力的人,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进行道德教育,在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渗透开放的、科学的道德理念以加强学生的体验效果,使得道德体验更加真实化,学生也可以更加能动自主地培养道德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
2.构建师生双向互动的对话交流平台。高校道德教育的过程应是平等、开放的对话过程,教育者在道德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则体现出主动性,两者之间应是交互作用的。在对话过程里的受教育者可以是积极的倾诉者、呼应者、反驳者甚至是教育者,它可以唤起其内心的道德自觉与力量,这种积极参与也使得德育过程成为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两个主体间双向交流的过程,彼此对外在的认知、思想、情感等都在交流的范围内,促使他们都开始认真关注对方的生活世界。基于互信和共识,在适当的时候其身份还会发生转化,同时彼此也会重构自身的认知、思想、情感等。这样,道德主体在交往过程中通过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达成新的共识,对原有道德规范进行超越与创造,也实现了自身道德价值素养的超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可以在这样的交互作用中充实各自的道德价值体系。
3.创新道德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实现显性道德教育与隐性道德教育的渗透、融合。在高校德育活动中,显性道德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明显地、直接地向受教育者表明道德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的德育活动,从而使得受教育者受到影响的有形教育方式,它的特点在于目标的明确性、教育的权威性与效果的及时性。隐性道德教育活动则通过直观性和超语言性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它是间接的,潜在的,内隐的,具有一定的道德意识“诱导”作用,它所营造的道德氛围是一种潜在道德规范约束的社会环境,学生能有最大的道德选择权利,其“自由发展度”相对较高。科学的道德教育模式应该是显性道德教育和隐性教育渗透、融合,二者存在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德育”承载“隐性德育”所传递的经验,“隐性德育”强化“显性德育”所展示的价值取向。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应是将隐性德育引入显性德育,在显性德育中构建渗透式、陶冶式的隐性道德教育模式。通过各种间接的道德经验和体会的传递和渗透,学生不自觉地内化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在直接的道德学习中实现充满人文精神的你我共享,也更有利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和道德自律人格的形成。
4.构建合理的他律约束机制,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推动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转化。实现道德自律是道德教育的理想形态,但由于当代社会个人的理性并不能做到完全的自主,单纯建立在个人选择自由之上的所谓自律,实际上正如恩格斯所批评的那样是“任性的主观自律”,因为人的真正的自律只能通过自觉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即他律)来达成。因而合理的他律约束是完全必要的,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他律要在相当长时期内对社会进步和个人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形成一种对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内在自律,道德教育的最优状态应该是道德主体――学生为自己立法,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心中的道德法则。道德主体为自己的“良心”立法,一方面把基点建立在对道德规范的认同上,另一方面又是对这种认同的进一步发展,即不但敬畏和服从道德,而且主动当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要想实现外在他律向内在道德自律的转变,唯有切实提高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培育其道德情感和道德追求,启发其道德觉悟,激发其道德热情;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成效评价体系,营造受教育者自律意识的形成氛围。只有这样,社会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对受教育者来说才能成为积极他律,由此,人们才获得了现实的道德理性的道德自由,由他律道德向自律发展,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
5.将责任教育融入道德实践活动,以培育与学生个人全面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切实的道德责任教育是告诉学生应该去做他们应当做的事情、有担当,使学生能正确地做出动机选择和道德行为的判断,培养其正确进行道德实践的能力,使其具备“责任主体”的身份。通过有效的道德责任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在外在认知内化的过程中自觉接受道德信仰、树立道德榜样、坚持社会主流道德价值引导,主动地将已接受的社会思想品德规范重新回到社会活动中去实践和检验,对自身德育学习及教育者的道德教育活动予以积极有效的回应,这个过程本身就可以有助于学生形成与个人全面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品德习惯和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郭维.高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依托和建构[J].嘉兴学院学报,2009(9)
2.蒋亚平.高校创新道德人格培养模式[J].改革与战略,2005(4)
3.许华.高校德育引入心理分析理论的必要性[J].科教文汇,2007(2)
4.刘永元.转型期高校道德教育初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4(3)
5.白翠红.高校道德教育的错位及调整[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8(2)
6.熊威.黄海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性缺失的对策研究初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2)
7.李建刚.高校道德教育模式发展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8.赵后起.对话:一个生动开放的德育空间――对高校道德教育中对话模式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7(4)
9.张伟强.德育方法的转换与途径新识[J].求索,2007.(2)
10.全淑凤,杨湘清.当前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11)
11.李晓荣,任顺元.隐性德育呼唤整合型素质的教师[J].中国高教探讨杂志,2008(11)
- 上一篇:新版纪律处分条例解读
- 下一篇:招投法实施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