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服务心得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纳税服务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明确纳税服务的涵义
要想创新纳税服务方式,提高纳税服务水平,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纳税服务。纳税服务就是代表国家征税的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为方便纳税人纳税所提供的各种劳动。它至少应包含以下两个涵义。一是纳税服务是税收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税收是与国家的存在直接联系的,是政府机器赖以存在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也就是政府保证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基础;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另一个是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职责的机现。税务机关是代表国家执行税收法律法规、组织税收收入的职能部门,税务机关要履行上述职责,就必须开展一系列税收征管活动,税收征管活动主体的一方始终是纳税人。纳税服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应收尽收,这也是组织收入的理想境界。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应收尽收呢,就纳税服务角度出发征税机关应该帮助纳税人熟知税收知识;方便、快捷履行纳税义务;纳税成本最小化。因此,税务机关应当想方设法让纳税人知晓税收法律法规,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注重尽量减少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所承担的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这就是纳税服务的最本质的意义。
二、树立纳税服务的理念
纳税服务不仅是打造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税收征管法》对纳税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内容、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在过去的税收征管实践中税务工作者往往以管理者自居,纳税服务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纳税人履行其纳税义务,忽视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认为大部分纳税人有偷、漏、逃税之嫌,使部分税务干部形成了唯我独尊,不依法行政的思想和行为,存在凌驾于纳税人之上的现状。基层税务机关在开展纳税服务活动中,将纳税服务与优秀工作者、青年文明号、文明服务窗口等相联系,没有提升到法制化的轨道。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广大税务干部一定要把纳税服务提升到法律意义的高度和构建服务型政府、和谐社会层面上贯彻和落实。
三、拓宽纳税服务内容
全区各级地税机关从纳税服务大厅功能设置人手,以信息化手段为载体,从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销售等环节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纳税服务。在巩固和完善过去好的做法的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分析纳税人合理的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积极拓展对纳税人服务的范围和空间,丰富纳税服务内容。使我们的纳税服务由形式服务向实效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由一刀切服务向分类服务转变。真正体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纳税人提供丰富多彩的符合时代和法律要求的服务。
四、创新纳税服务的手段和方式
就目前来讲,全区地税纳税服务的手段和方式是多元的,积极探索现代化手段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方式。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数据大集中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软件和网络运行速度应该加快,网上办税功能更全面,不能造成纳税人既在网上办税又到纳税服务大厅办结的双重负担,这既没有方便纳税人又给纳税人增加了负担,这样的创新方式不可取。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制度和技术等多种因素、有上级机关和基层机关的不足,我们要认真研究,使我们推出的每一项服务得到纳税人的认可,方便纳税人、减轻其负担,达不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继续完善措施、办法,待某种方式成熟之后再向纳税人推广。为此今后区局将加强数据大集中系统的修改完善,实现全系统办公自动化的集中运行;统一全区各级地税机关的门户网络;优化网上办税软件的功能,打牢纳税服务平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创新纳税服务的手段和方式。
五、强化纳税服务的制度建设
篇2
关键词:纳税服务 新公共管理理论 优化服务体系 税收征管
自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后,全国税务系统本着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努力为纳税人、为社会、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逐步由“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不断努力优化纳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为纳税人全力营造公平公开、方便高效的纳税环境,充分发挥税收的服务职能,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引导了纳税遵从,优化了税收秩序。但是由于我国纳税服务的理论研究仍然比较落后,纳税服务实践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缺乏规范性和有效的组织保证,纳税服务总体水平较低。理论界对纳税服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一些基本理论、概念的定性仍然模糊。
纳税服务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纳税服务是指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以贯彻落实国家税法、更好地为广大纳税人服务为目的,通过多种方式,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正确及时地履行纳税义务,满足纳税人的合理期望,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项综合性税收工作,它是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和职责,是贯穿整个税收工作的重要内容。广义的纳税服务体系包括两大系列:其一是税务机关提供的纳税服务;其二是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所提供的服务。
纳税服务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税收信息服务,即税务机关及其人员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税务相关信息,使之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有能力自觉、及时、完整地缴纳税款。税收信息包括税收法律信息、税收决策信息、税收业务信息和税务行政信息等;纳税程序服务,即税务机关及其人员在税收征管流程的各个环节上提供的服务。纳税程序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纳税信誉等级鉴定、税务检查等;纳税环境服务,即为纳税人提供便利的办税条件和场所;纳税救济服务,即在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税务争议时,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供行政救济服务,主要指税务行政复议工作;纳税权益服务,即税务机关为保护纳税人权益提供的服务。纳税人享有税法的知悉权、纳税情况保密权、申请减税免税权、陈述申辩权、复议讼诉权、请求赔偿权、控告检举权、申请延期纳税权、索取完税凭证权等权利。
新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经过了长期分化过程后,开始走向各学科的融合,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成为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形成了 “新公共管理”的思潮。新公共管理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提出政府改革的方向是建立 “企业家政府”,内容包括十项原则:掌舵而不是划桨;重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注重引入竞争机制;注重目标使命而非繁文缉节;重产出而非投入;具备 “顾客意识”;有收益而不浪费;重预防而不是治疗;重参与协作的分权模式而非层级节制的集权模式;重市场机制调节而非仅靠行政指令控制。
可见新公共管理是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但它们都具有大体相同的特征:
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近年来,英、德、荷兰等国政府采取的简化服务手续、制订并公布服务标准、在某一级行政区域和某些部门或行业开办“一站商店”服务等,就是在这种新的政府-社会关系模式下所施行的一些具体措施。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由此而重视赋予“一线经理和管理人员”(即中低级文官)以职、权、责,如在计划和预算上,重视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计划,强调对预算的“总量”控制,给一线经理在资源配置、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充分的自主权,以适应变化不定的外部环境和公众不断变化的需求。
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即主要通过法规、制度控制),而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示标(performance indicator)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由此而产生了所谓的三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ency)和效果(effect)等三大变量。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如“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固然是向社会提供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公共服务都应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热衷于扩展政府干预、扩大公共部门规模不同,主张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私有化,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即通过扩大对私人市场的利用以替代政府公共部门。需要说明的是,许多新公共管理的拥护、支持者也认为,公营部门的私有化并非新公共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特征。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僵硬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如以短期合同制取代常任制,实行不以固定职位而以工作实绩为依据的绩效工资制等等。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现代纳税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不但确立了纳税人与政府平等的经济主体关系,而且还在公共产品“供需”关系中确立了纳税人的主导地位。因此,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成为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政府的一项根本职能。对于作为政府公共部门重要组成部分的税务机关来说,不但税收征收的过程是服务,而且征收的最终目的也是为纳税人服务。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广泛引入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也为税务机关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革新工作机制,提高纳税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参考。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纳税服务工作的启示
(一)增强纳税服务意识并提高纳税服务的法律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彻底更新和转变,是优化纳税服务的关键,纳税服务观念要努力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1.由监督打击向管理服务转变。改变以往注重对纳税人防范、检查和惩罚的观念,相信大多数纳税人都能够依法申报纳税,履行税收义务。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使管理执法和优质服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
2.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淡化权力意识,树立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必须履行的义务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搞好服务是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始终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服务。
3.由职业道德要求向具体行政行为转变。将过去作为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要求,转变为对税务人员的基本行政行为规范,使纳税服务的内容制度化、规范化,并将其作为税务机关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落实和考核。
4.由注重形式向内容、形式、效果相统一转变。要从片面追求纳税服务形式的认识误区中解脱出来,不能只注重口头上、材料中、墙壁上的服务,而不管实际工作中服务措施的落实与否,服务效果的好与坏。必须通过持久和务实的工作,形成纳税服务长效发展机制。
只有观念的转变,没有法律的保障,纳税服务仍然难以规范地开展。因此,提高纳税服务的法律地位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新《征管法》第七条为纳税服务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法律基础,对纳税服务的逐步完善具有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下一步可以考虑在制订《税收基本法》时,将纳税服务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可以参照国际惯例,建立纳税人,把纳税人的权利和税务机关应当为纳税人提供的服务以法规形式明确下来;根据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纳税服务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总原则,并根据纳税服务的总原则,制定纳税服务的具体内容、服务标准、工作方式和岗位责任体系等。这样纳税服务就有了根本的法律制度保障。
(二)建立有利于提高纳税服务效率与效能的服务体系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施政的基本价值在于:经济、效率、效能。联系到税收工作,我们也应该把“经济、效率、效能” 作为纳税服务追求的目标。具体的:应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快建立规范的纳税信息服务体系,整合税务信息资源,为纳税人提供涉税公共信息和个性化信息服务、税收征收管理服务和实时在线服务,实现全天候的“无站式”服务,减少纳税服务的中间层次和环节,降低服务费用,提高服务效率;针对办税程序繁琐、效率不高的现象,运用流程再造理论,开展结果导向的管理,深化税务行政审批改革,减少税务登记、核定申报方式、政策性减免税等审批手续,使程序运作现代化;针对纳税服务绩效难以衡量的问题,继续加强过程控制,坚持“有效执行没借口、决定成败靠细节”的思想,把优化服务渗透到税收管理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和每一道环节;要建立以纳税人满意度为重要衡量标准的纳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要针对纳税人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趋势,构建以税务机关为主导、多种服务组织共同参与的纳税服务体系,将具体的纳税服务事项交由社会中介机构或民间非赢利组织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
(三)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纳税服务决策机制
新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主张采取自下而上的开放式的决策模式,而不是封闭式的,认为由越多人参与的共同决策,就会掌握到越多顾客的感受,由越少人做决策就越不能真正掌握顾客的心声。严格来说,顾客导向的层次就是由外而内、由下而上,顾客导向的运作前提就是要集体决策,共同参与。在实施纳税服务的过程中,可以透过调查与统计分析去掌握纳税人的需求,但不能掌握纳税人的心声和感受,这往往只能通过基层的税务工作者去探求。作为基层的税务工作者,他们能够直接接触纳税人,最能了解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及切身感受。所以税务机关在作出有关纳税服务决策时,必须让广大基层税务工作者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成为决策的主体。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纳税服务决策机制不仅训练基层工作人员自我管理,更能促使他们自己考核自己的决策执行成效,从而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四)建立科学的纳税服务考核机制
应围绕优化服务制定科学可行的考核指标和方法,加强和量化对服务的管理考核,充分发挥和调动税务人员优化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考核过程中应区分业务体系和非业务体系分别考核。业务体系是指直接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岗位及人员,主要包括管理、征收、稽查、税源监控等一线岗位。非业务体系是指不直接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岗位及人员,这部分人员虽然不直接与纳税人接触,但同样担负着提供服务的职责。对业务体系除参照工作质量标准进行考核外,一并对服务时限、服务质量、纳税人满意度等关键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对非业务体系的考核应将税前服务、信息反馈与处理、纳税人满意度等指标作为重点,进行综合考核。
(五)构建完善的纳税服务监督评估机制
要进一步畅通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沟通渠道,就要建立公开的、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监督评估机制,使税务机关能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服务现状,及时加以改进。通过召开纳税人座谈会、上门走访、问卷调查、发放“个人联系卡”、“征求意见卡”等形式,让纳税人了解税务机关及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并陈述自己对纳税服务的意见,让税务机关了解纳税人合法合理的期望,进而修订和完善有关纳税服务的制度和规定;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受理纳税人对税务人员执法不规范、服务不周到的投诉;在税务政务公开和外部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意见,广泛聘请社会各界代表、纳税人代表对纳税服务进行监督评估,以便及时查找问题和不足,随时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利军.关于纳税服务理论与实践诸问题的探讨[J].税务研究,2003
2.戴子钧.构建现代化税收服务新体系[J].税务研究,2003
3.吴旭东.税收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乔家华.在制度创新中推进纳税服务:对当前纳税服务的实证分析和政策选择[J].涉外税务,2003
5.陈捷.纳税服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涉外税务,2003
篇3
通过参加集体学、自学等形式,我对科学发展观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着重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所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国税部门要不要科学发展。
近年来我区国税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有力地支持了双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得到了区委、人大和区政府的肯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许。这正是得益于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正确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但是,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国税部门还存在着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存在着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同样要通过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来解决。具体表现在:
一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能力不够强,经济税收分析水平不高,“就数据分析数据、就税收分析税收”的现象依然存在,联系宏观经济形势变动进行税收分析做得不深不细。
二是双桥区税源结构单一,“一业独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改变。使我局的组织税收收入的掌控难度加大。
三是征管力量严重不足和征管经费短缺的问题。随着双桥区工业园区大量企业进驻,我局现有的征管力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目前大多数干部都是一人多岗,工作负荷重,工作压力大。同时,因征管经费不足,致使我局职工在重症、重病时出现爱莫能助和报销水平低于区医保标准的现象,也加重了干部职工思想、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有不和谐的苗头。
四是干部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特别是财会、计算机等业务技能还难以适应当前税收工作的要求,复合型、业务知识型人才较少。
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国税事业的科学发展,可见,我们国税部门仍然需要科学发展,以上问题也正是我们要在此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真正做到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真正体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国税部门如何科学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我们税务部门就是要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主题,牢牢抓住以大力推进依法治税,营造良好的税收法制环境和纳税服务环境这一活动主线,坚持以市局党组确定的“六基”建设为载体,认真查找和解决影响和制约国税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在推进重点工作、共建和谐国税方面取得新提高,努力在创新长效机制、服务科学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围绕组织收入中心工作,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稳定增收机制
要提高对组织收入工作促进全区科学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加强税收分析、预测和计划,加大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力度;要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政策,实现经济与税收的可持续发展。
(二)围绕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夯实“六基”,强化税收征管机制
要强化上下联动和内部配合,不断完善分析、评估、稽查、管理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切实堵塞征管漏洞;要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以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管理为核心,加强税源分类管理;要进一步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积极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注重外部信息的交换获取和共享应用,全面夯实税收征管基础,提升征管质量和效率;要继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国税干部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三)围绕构建纳税服务体系,提高纳税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创新和谐服务机制
要健全优化纳税服务的制度和平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办税服务厅设施和环境,努力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大力提升国税机关的纳税服务水平。为双桥区招商引资和实现“保增长,扩内需”的目标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围绕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党组议事工作规则,健全科学决策机制
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决策的基本制度,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大科学选拔人才力度,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五)围绕实施惩防体系规划,做到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筑牢反腐倡廉机制
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一岗两责”和“一案双查双报告”制度,把反腐倡廉建设与税收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加强税务廉政文化建设,筑牢税务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把防治腐败的要求落实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各个环节;要围绕税收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和重点环节,深入开展税收执法监察,健全和完善内控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树立国税部门良好形象。
篇4
一、求真务实,拼搏进取,上半年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上半年,我们在市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三优两促进”总体思路,坚持依法行政、民主决策、科学管理,完成了各项税收工作任务。
(一)严征细管,组织收入实现既定目标。今年是我们在组织收入中遇到压力最大的一年,在全县经济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下行压力增大等形势下,我们坚持收入原则,采取超常措施加强组织收入工作。上半年,共组织税收收入37200万元,同比减收15045万元,减幅28.80%,占市局全年计划的43.46%;入库县政府口径税收36836万元,占政府全年计划的44.92%;入库社保费6314万元,同比增收1501万元,增长31.2%;入库工会经费269万元。虽然没有实现双过半,但6月份入库7145万元,完成了政府要求的收入指标,为全县财政收入实现双过半做出了贡献,得到了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一是加强建筑房地产业税收的项目化、专业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入库建筑业税收6515万元,入库房地产业税收7076万元。二是认真开展铁矿采选业资源税自查补税工作,宣讲政策,强化督导,堵塞漏洞,入库资源税10046万元,同比增收605万元。三是认真开展个税自行申报和所得税汇算清缴,完成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户210人,超额完成市局任务;完成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399户,补缴所得税额545万元。
(二)强化管理,税收征管质量稳步提升。一是加强户籍管理和发票管理,上半年新办登记598户,领用发票纳税人162户,领用发票380次。二是开展房屋出租税收专项清理,及时向政府主管领导汇报,取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以政府名义下发了《县房屋租赁业税收专项清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政策和租金计税标准,进行广泛宣传,为下半年开展房屋出租业清理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大欠税清理力度,制定方案,分类管理,责任到人,清缴陈欠3户,入库税款62万元,无新欠发生。四是建立征管质量考核体系,强化责任,一季度我局在全市征管质量考核中名列第一。
(三)周密部署,“营改增”工作顺利完成。“营改增”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政治影响大。为此,局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及时确定试点纳税人范围,认真核实纳税人信息,共对符合条件的739户纳税人进行了核对和系统录入,顺利完成“营改增”准备工作。
(四)齐心协力,标准化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工作有效开展。从年初开始,我局把标准化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建设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强化督导检查。各单位高度重视,确保此项工作有序运行。机关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确定了管理体系的文件框架,完成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文件编写工作。
(五)建章立制,厉行节约氛围进一步形成。出台了《关于改进作风厉行节约活动的实施意见》,修订完善了公务接待、财务管理等八个相关办法,职能科室严格把关,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各项制度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落实,有效推动了厉行节约工作的开展,各项经费支出明显下降。仅“三公”支出就比上年同期减少5%。
(六)强化教育,政风行风建设得到有效加强。我们建立层级结合、分管结合、内外结合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格局,开展“四访三诺两述一深化”活动,领导班子和干部走访了23个乡镇、38个税源大户、10个行风监督员,收回走访记录71份,满意率达100%。强化监督检查,先后三次对工作日中午饮酒、遵守工作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并针对发现问题进行了通报。
(七)优化职能,纳税服务得到进一步优化。进一步规范办税服务厅标识、功能分区,充实了纳税人办税所需用品。规范“一窗式”服务,推广自助办税终端,并设专人辅导。通过加大宣传和辅导力度,使网上办税服务厅工作得到进一步推广。上半年共受理网上申请753户次,办结721户次,网上办税工作在全市排在前列。
(八)注重创新,认真开展两项活动。按照省、市局改革推进年活动要求,我们成立组织,认真学习省局42项制度性文件,深入落实“改革推进年”各项工作任务。按照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方案要求,班子成员加强工作调研,撰写调研文章,广泛征求意见,及时进行工作整改。广大干部认真撰写心得体会,积极建言献策。全局形成了比学习、比服务、比工作、比贡献的良好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开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无论是征管,还是服务、宣传等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得力,效果不明显。二是激情活力有所减退。部分同志缺乏抓落实勇气和能力,工作进展比较缓慢。三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部分同志政治敏感性不强,对上级有关政策、精神学习不深,理解力、执行力不够。四是信息宣传工作重视不够。反馈不及时,宣传力度不大,个别单位为盲点。五是征管基础不够扎实。一方面个别单位处理业务问题方式、方法不规范,负责人把关不严,税收执法还存在一些隐患和风险。另一方面资源税增长15%、房屋租赁税收增长20%的指标还没有完成。六是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着装不规范问题,上班期间中午饮酒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把握形势、迎接挑战,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科学研判经济发展形势,沉着应对挑战和准确把握机遇,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局、县委县政府对经济税收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把握规律性,增强预见性,发挥主动性,积极履职尽责。
从总体上讲,今年下半年宏观经济依然面临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税收工作面临的压力、困难、风险和挑战依然严峻。一是来源于经济。全县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企业面临生产要素进入高成本期,资源要素保障难度加大,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难度加大,基本建设投入也受到较大影响。二是来源于政策。中央推进的结构性减税,执行新的支持和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将直接减少税收收入。推进营改增后,影响将进一步加大。三是来源于环境。省、市局都反复强调要坚持依法行政,重视提高收入质量;政府对组织收入预期与改善税收环境、防控执法风险、提高收入质量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尽管困难客观存在,但我们更应看到积极因素和发展机遇。一是全县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经济工作的基本着力点“稳增长、调结构、攻重点、抓改革、惠民生、优环境”,必将使我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税收法治环境将不断改善。二是地税队伍面临新希望。全局经历多年改革发展,领导班子更加充实,组织管理更加完善,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地税事业长远发展有了更加牢固的基础。加之,今年新招录的公务员即将到岗,这些共同构成了推动地税工作科学、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
今年下半年特别是第三季度,是加快发展、决战全年的重要阶段,是各项工作集中出成果、出业绩的关键时期。对下半年的工作,县局总体要求是:务必严格对照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超前谋划、超前调度、倒排工期、全速推进,确保完成。
三、再接再厉,狠抓落实,确保完成下半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全力组织收入,确保各项收入任务完成。从目前看,经济低迷短期内很难好转,下半年的收入形势相当严峻,上级的要求是任务不减、目标不变。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拿出切实措施,集中全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给市局、县委县政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一是开展“四十天收入攻坚”活动。我们用现在到8月底四十天时间,集中开展收入攻坚活动,全局除征收窗口人员和各科室值班人员外,全部深入基层分局、深入企业督导收入。县局机关成立六个督导组,分别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队,各科室相关人员为成员,各基层分局全力配合。各督导组一定要保证大部分时间工作在基层、吃住在基层,随时做好督导记录,每周由组长向县局党组汇报。所有人员在此攻坚活动期间一定统筹安排,确保本职工作和督导收入两不误。全局务必统一思想,全力以赴,确保取得成效。二是进一步强化税收分析。要分析和预测因经济形势变化,影响税收收入增减的各种因素,科学把握收入进度;要正确处理组织收入与政府需求的关系,定期将税源分析情况、组织收入中发现的问题等,及时向县局和地方政府汇报沟通,提供有价值的情况。三是切实加强欠税管理。对欠税决不能放任不管,要认真分析以前年度欠税的构成和形成原因,强化后续管理,落实管理责任;按照征管程序,应当采取限期缴纳、税收保全等措施的,必须落实到位,尽最大努力清缴欠税。四是抓好房屋出租业清理。我们前期准备已经完成,下半年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对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的单位和部门,县局将予以通报,并在年度绩效考核予以扣分。各部门要加强配合,对于个别钉子户,要采取强制措施,确保清理工作取得实效。五是确保市局增收指标。继续全面推行资源税核实征收,由税政征管科牵头,对涉及企业进行全面清查,对不到位的及时督导整改,确保资源税年增长15%以上。加大租赁业、旅游业、服务业等行业管理,实现税收增长20%以上。六是进一步加强土地增值税预征和清算管理。对符合查账清算条件的纳税人,要坚决查账征收,确保从预征到清算各环节管理到位。
(二)进一步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一是全面深化业务重组。要继续巩固、完善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规范税源分级分类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运行机制。二是强化税源监控分析和纳税评估。以“数据、分析、监控、评估”为核心,要充分发挥税源监控机构的作用。三是深化综合治税。要依托综合治税体系,完善协作机制,加强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利用,堵塞税收征管漏洞。
(三)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中层干部配备。坚持“以德为先、绩效导向”选人用人机制,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托,组织实施股级干部竞聘上岗,积极探索实施干部双向选择。二是推进标准化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建设。下半年,绩效管理工作转由监察室负责,监察室要组织人员提前熟悉流程,深入了解绩效内容,做好工作衔接,确保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此外,每名干部都要切实引起重视,周记、月结、月计划等该做的工作必须按规定完成,绩效员也要增强责任心,绝不能因误操作而影响成绩。在标准化方面,人事政工科要抓紧组织做好《工作手册》的编写修订,注意抓好培训,让每个干部都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岗位工作的标准是什么,每项工作应按怎样的程序操作,操作中应留下哪些痕迹。切实做到工作留痕,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我做过,改我做错。三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开展“零距离无缝隙”谈心活动,班子成员向分管科室、联系基层单位的每一名干部面对面征求意见、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解释政策,营造全系统良好的发展氛围。继续推进地税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好“文化寻根”活动,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
(四)深入做好纳税服务工作。发挥纳税服务平台作用,继续完善面向纳税人的网络化、立体化服务平台,重点是落实办税服务厅各项服务职责和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广首问责任制、办税引导服务制、“一窗式”、“一站式”服务模式和“同城通办”措施。进一步拓展缴税渠道。引导CA认证纳税申报方式,推广网上申报和使用银行卡、电子结算等方式缴纳税款,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为纳税人服务。
篇5
说起文化,很多人会单纯的认为读书写字是文化,其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是维系和传承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是滋养和激励一个团队奋发向上的灵魂。地税文化则是新时期地税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地税部门在长期的实践创新中用崇高的精神、完善的制度、良好的行为、清廉的思想、优美的环境、深厚的感情激励、规范、带动、陶冶、凝聚地税人而形成的税收思想、税收道德、税收形象、税收价值观为总和的精神纽带。
近年来,地税系统面对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房地产经济的快速下滑,营改增带来的地税收入减少,以及结构性减税带来的征收困难,无论是组织收入还是队伍建设的压力都明显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就组织收入而言,税源管理要求更高,组织收入的难度越来越大;就队伍建设而言,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政策执行的透明度不断加大,收入的任务压力不断增加、依法行政措施的到位以及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对地税干部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地加强地税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和调动广大地税干部的积极性,教育和引导地税干部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观念,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做人做事,砥砺创新,促进地税事业健康发展。
当前社会发展对税务干部所引起一系列思想冲击,特别是规范津补贴以后,面临福利待遇的变化,少数干部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浮、奢、懒、散”的现象。一些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爱岗不敬业,工作中敷衍应付、粗糙马虎、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有的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还有的一味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盲目攀比,只讲待遇不比奉献。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先进的文化导向,通过先进税务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作用,引导干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营造和谐内部氛围。必须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抛弃小我,以地税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为纳税人更好的服务为出发点,学习焦裕禄、周明义、郭恩义等先进事迹,岗敬业的好干部,从而推动地税事业再上一个台阶。
先进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在平凡工作中激励人、鼓舞人。地税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到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中来,发挥滴水穿石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税务干部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引导和激励干部向地税文化所倡导的方向努力发展,从而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实践证明,结合税收实际和干部队伍现状,在两基建设中开展的“青年文明号”、“两基建设先进”“最美税官”、“职业道德模范”“巾帼示范岗”等系列活动,不仅营造了一个团结和谐、竞争向上的工作环境,同时,也为干部职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条件,在干部职工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起了地税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形成团结向上、改革创新、事争一流、无私奉献的良好氛围。
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地税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在今年第23个税收宣传月中,主题就是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说明国家税务总局已经把服务作为当前税宣工作的主要内容。作为基层的地税干部,更应该树立服务意识,自觉改变居高临下的职业优越感,牢固树立起真诚服务社会的平等观念,形成人人争当好公仆,个个尊重纳税人的新风尚。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空间,提高服务质量,减少纳税人负担,切实以纳税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纳税服务纳入地税文化建设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征纳关系。
国家税务总局在地税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说,地税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税务文化体系,积极推进税务文化建设,培育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团结协作的税务队伍;形成规范有序、严密高效、运转协调、纪律严明的税务管理体系;建设法治、文明、和谐、规范的税收工作环境;树立依法治税、爱岗敬业、诚信服务、廉洁高效、奉献社会的税务形象,促进税收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体现行业特色,是地税文化建设的根本。地税文化,是具有鲜明特点的行业文化。在地税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保持和发扬地税系统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以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业务特征和办税设施为主要特色的地税文化传统。大力弘扬地税系统多年来形成的优良品德和作风,结合地税工作特点和发展实际,不断
总结提炼形成以地税精神、共同愿景、行业形象为核心的地税文化。并使之融入到税收执法、纳税服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等各项税收工作中去。从而,建立地税系统统一规范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和行业标识,构建完善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地税文化体系。把握创新性,是地税文化建设的关键。组织文化的发展过程,同组织的发展过程本质上是同一个过程,而组织发展在不同的时代面临着不同的形势、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这就决定为组[!]织发展服务的文化建设,必须始终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课题的要求,不断推陈出新,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否则组织文化必将枯萎,失去生机与活力。就目前现状来看,不少地税机关对地税文化的认识不深刻,存在琐碎化、低俗化、空虚化的现象,仅仅只是为“文化”而建“文化”,甚至是“跟风”、“被文化”,没有根据自身的地域、工作情况,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文化。地税文化建设要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就要紧跟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大势,不断创新突破。
体现时代性,是地税文化建设的动力。地税文化建设,一定要根据不同时期内外环境和时代要求,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引进新的文化理念,使地税文化建设成为不断引领组织发展的动力和力量之源。当前,各级地税机关要着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要把地税服务工作作为地税征管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把地税行业服务文化作为地税文化建设的支撑点来抓,作为文化建设的形象工程来抓,作为培植挖掘新的税源增长点的内在动力来抓,真正搭建好一个行业服务平台,树立行业新风。同时,地税文化建设要围绕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贴近税收实际来组织设计,要与税收法制化和信息化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真正发挥地税文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如何深化地税文化建设,推动地税不断开创新局面,这是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总体来讲,应当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理念创新。二是要遵循文化规律。三是要联系地税实际。具体到地税实际工作,就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为统领,认真贯彻省地税局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文化育队、文化强局、文化兴税,进一步强化队伍、提升管理、创优环境、树好形象,确保完成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努力实现地税事业的全新发展。
在强化队伍方面,要坚持以推进地税精神文化建设为抓手。提振地税精神,要让广大地税干部认真履行“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提升干部的素质。提升地税干部的政治素质、执法素质、廉政素质、文化素质,其任务异常艰巨。所以,一定要统筹规划,着眼发展,全力推动,努力使地税干部队伍适应地税事业的发展要求。要加强干部的培训,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地税机关要结合人员素质现状,积极引导干部在学习上由拥有文凭向增长能力转变,由阶段性学习向终生学习转变。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教育,开展学唱红歌、精读格言、比学劳模、观看宣教片、撰写心得感言等活动,用先进事迹激励人、鼓舞人,激发干部凝聚力、战斗力和活力,奠定税务文化建设的基石,从思想上保证干部高度。坚持廉政警示教育,利用廉政宣传展板、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听职业犯罪教育课等形式,通过“廉政文化走廊”、“税务廉政文化家园”、“警钟长鸣”、“廉文鉴赏”、“廉政漫画”等栏目用眼前、身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警示宣传教育,保证廉政思想“润物细无声”,培养地税干部的公仆意识以及责任感、使命感。
在提升管理方面,要坚持以推进制度文化建设为抓手。税收管理是地税工作的重点,抓管理一靠制度,二靠文化。税收管理具有双面性,对内注重质量,对外强调服务,管理与服务都需要文化的功能融合。提升管理质效,要不断深化征管改革,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制约征管的瓶颈问题,努力使制度机制顺畅起来;同时,要扩大科技应用,目前推行的信息系统要提升运行质量,并逐步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面,努力使征收手段现代起来。提升服务水平,要推动征纳和谐,继续探索税企和谐文化建设,促使管理向服务转变,服务向文化融合,依靠文化的功能消除管理的软与制度的硬之间的矛盾。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制度监督制约体系,建立以机关政务、经费管理、征管目标考核等多项制度为一体的制度体系,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税务管理质量。
篇6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成为了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给我们会计专业造就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的挑战,作为一名刚走出学校大门的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专业技能并且能够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就成为了我目前的迫切任务。会计实习是我从大学校园走入社会的第一个舞台。为了将有关会计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结构体系变为自身的职业素质,避免纸上谈兵。因此实习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我实习的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我公司注重软、硬件建设,拥有各种必备的办公设施,使用正版财务软件为客户提供服务,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本公司制定有规范的合同、严格的管理制度,依据《会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财政部《记账管理办法》等规定从事记账和纳税申报服务,不做假账。为客户把握财税政策,帮助企业做好合理税务筹划,规避财务风险,合理合法的企业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我所学的是针对于公司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个体户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以及提供每月抄税、报税、纳税服务,和会计咨询以及一些代办业务。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要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因此,可以认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会计的根本目标。带着这个目标,我开始了在我所在的实习企业进行了有目的实习。在此之前,我认真学习了《会计法》以及财政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作为过渡的新的行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因为这些大学法规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重大举措。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会计工作有了以下更深的了解: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做账。
其次,就是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这为其一。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这为其二。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这为其三。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我怀着激动地心情来到公司上班,看到同事们都在忙忙碌碌的做事,氛围非常的好。第一天我们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本公司是月底先打电话给客户收取原始凭证,通知一般纳税人在月底之前将取得的增值税专用进项发票月末前持发票的抵扣联去税务局进行认证,当月认证当月必须抵扣,未认证的发票从开票日期至180天内有效。然后根据当地税务规定的的抄税时限(次月的1-5日)。
将已经开具使用的发票信息抄入到金税卡中并携带金税卡去国税局抄税。最后在15号之前报国税和地税,之后就开始做账务处理。
经过差不多半年的实习,首先从客户那里取得原始单据回来,我们开始粘贴原始凭证,粘贴原始凭证也有很多技巧,怎样粘贴的好看、整齐,等到时候附在记账凭证后面很美观。由于我们公司用的是速达财务软件,下一步我们就是在电脑上做账。账做完之后我们可以查看明细账和总账,然后通过速达直接生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一、实习会计流程:
(一)关于凭证整理:我们首先从客户那取得真实、合法的凭证,其中的凭证必须是为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相关收入,费用,其取得的凭证必须是符合会计法规定的要求,然后我们将这些凭证进行分类、归集、整理并粘贴。
(二)关于申报纳税:我们通过粘贴好的原始凭证进行凭证录入审核后进行期末结转登账,记账。通过收入我们可以填写本月应缴纳的增值税和地税。其中分为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按照其企业不同的基本情况的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每月的15日之前必须将上月的税报完并且上交税款。对于一般纳税人每月都要通知其纳税人到国税进行抄税,或者取得进项税票也要同时到国税去认证才能抵扣销项税款。通过这些数据如实填写一般人纳税人申报表。
(三)关于其他业务服务:我们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懂得了办理一般纳税人的要求和流程,办理一般纳税人需要符合税法的相关规定。办理一般纳税人要购买金税卡,金税卡的发行,流程和所需证件。每一年纳税人还要对税务登记证进行工商年检,其年检应在6月30日之前完成。
(四)关于个人:还有在公司应注重同事之间,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做会计的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能随意透露顾客的商业机密。在公司我们要遵循公司制度和规定,服从公司的管理,更好的为他人服务。
二、会计实务工作的改革思考:
会计管理作为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管理方式的变化,会计工作的重点应日益从信息加工演化为对知识、信息的分析、判断和运用上来,会计实务工作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1、不断扩大会计职业范围。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的基点已经不是仅仅满足于过去的信息(计算机能轻而易举地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此项任务),而是将信息控制、未来预测作为工作的重点。会计工作除传统的企业会计核算外,财务管理、经营计划制订、财务控制系统设计、投资决策等应成为重要的职业范围。因此会计实务工作者应不断拓宽视眼,延伸和转变会计工作的功能,充分发挥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有的作用。
2、不断更新会计知识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将出现较大的变革;其税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按工作成果取酬的弹性工作制将成为普遍的工时制度;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和人力投资,员工也希望将自己的智慧财产投资于企业;企业的更多精力将放在新产品的研究上。另外,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经济运行的“触角”也延伸向经济部门以外的其他领域,如政治、文化、环境等等,近年来出现的绿色会计、行为会计等就是这种趋势的端倪。因此会计实务工作者应适应社会变革,不断增长和更新知识。
3、不断普及与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资本的筹集、调度和投入,产品的设计、加工和制造等关键性的过程,都必须依靠健全的信息技术才能顺利进行,随着经济信息化的出现,会计软件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其会计软件已代替了老式的手工模式,使得会计处理数据变得精确化、简单化、国际化。而税控方面也越来越严谨,软件系统便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桥梁。使得国际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成为会计人员的常用工具,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时候。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不断普及与深入,及其本身技术、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必将进一步加大对会计职业发展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
三、实习心得
一、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对其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很高的素质要求。
二、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它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
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专业的职业道德。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工作重要具备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记住一句优秀的团队早就优秀的个人。
四、作为即将成为这个社会的一名新人,我通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知识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做人做事道理。是我在学校不能学到的。
五、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通才”,教师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生活氛围,本着能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拓宽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一个人只要有一、二个月不学习,就会落后,会计人员将不断回归教育,“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为此需要做了很恰当的诠释。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不断创新,“不创新,就灭亡”,就会计教育而言,一方面,它要求培养的人才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就是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充电,让自己具备更坚实的理论知识,相信知识能给自己带来财富,带来机遇,注重知识更新的动态。
毕业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完成全部课程后的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我们大学生走出校园的第一个舞台以及告别学生角色的一个桥梁。在学校我学到的永远是理论知识,能不能把我们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工作中是我们能否适应社会的基本体现。如果不能巧妙的应用理论知识,我们学的再好那也是纸上谈兵。我们应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