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学重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事管理学重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药事管理学重点总结

篇1

关键词 药事管理学 教学方法 管理工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5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with international counterparts competitio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requires not only high-quality pharmaceutical technical personnel, especially in need of a large number of can understan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pharmacy, and know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drug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certain management ability of grass-roots pharmaceutical administration personne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sciplin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topics of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social research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To in practical teaching in training students of pharmacy management ability.

Keywords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teaching method; management ability;

事管理学是药学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行为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边缘学科,研究药事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以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为重点,解决公众用药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学科。所有的医药类专业(包括临床药学、中药、药事管理、医药营销等等),都将“药事管理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

而药事管理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殊性: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政策规章更新快、法律用语枯燥抽象等,学生理解吸收难度加大,能力培养问题显现。为依法治国方略在药事领域的具体实现,为行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化人员,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突出能力培养为核心,我们就药事管理学教学开展了以管理工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探索实践。

1 案例教学法

1.1 案例教学的目的

管理学家明茨伯格说:“(管理教育)要求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行为上的双重成果。”然而,这种双重效果,尤其是管理行动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管理教育者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其主要方式是参与特定的管理活动或模拟相应的管理工作情景,通过对已有知识的类化迁移与整合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个人力量的组成部分。而案例教学就是模拟某一具体管理情景的教学方式,它通过管理案例的运用,将学生带入药事管理实际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和开发学生管理能力的目的。

1.2 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案例教学实施比较灵活,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行,可以通过案例反映将要讲授内容、解释理论知识点、汇总贯通知识体系。其实施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个人分析、集体讨论和评判总结。在个人分析阶段,学生在阅读案例材料的基础上,借助已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形成关于案例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在集体讨论阶段(小组或全班),通过百家争鸣,阐述自己的主张,彼此启迪,吸收合理的成分,从而得到启发教育或产生新的知识,培养能力。最后通过教师或学生的评判总结达成一个较能普遍接受的意见。

1.3 案例教学的运用

依法行政在药事领域体现得非常到位,药事管理学的授课内容主要围绕药事领域的法律、法规进行,为了灵活地释义法律及体现在现实中的适用,我们选取了当前社会中的典型事例进行案例教学。如在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后,由老师提出一些比较典型、即时的案例,如“亮菌甲素”和“欣弗”案例,请学生用所学法律知识自己分析,找出违法事实和处罚依据,进行问题分析和处理,然后讨论总结得出统一结论。

案例教学也可以说是实践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体现管理生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学生在领会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管理问题的分析、判断,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这一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枯燥的条理化理论知识为具体事例,在案例分析以及学员之间的互动过程中,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1.4 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药事管理案例必须反映药事管理的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只有所提供的情景十分接近真实情况,学生才会有认同感,从而欣然接受案例教学。其次,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个人和集体作用,以案例为线索,启迪学生集思广益,重在参与。再则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管理能力是案例教学的重要任务。

2 专题讨论法

2.1 专题讨论教学的目的

专题讨论教学通常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学科或现实领域的专门问题而展开,其过程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在专题讨论教学中,教师仅仅担任“导演”角色,对研讨过程进行统一调度和掌控,学生则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这种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还可起到互教互学、取长补短的作用。

2.2 专题讨论教学的实施环节

学生参与式讨论课的作法及其环节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拟定讨论题目,学生根据讨论题目到图书馆或借助其它现代工具查阅相关资料,在所获资料的基础上,凭借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出书面发言提纲,在讨论时逐一发言阐述自己的见解。

2.3 专题讨论教学的运用

我们围绕药品与药品质量监督管理、药学技术人员的管理、药事管理体制、医院药事管理、中药管理这些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了若干讨论专题,如我的药品价格市场一直问题不断,围绕现实,确定“药价虚高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通过讨论,辨析药品定价机制问题、药品采购问题等。在药学职业道德教学中,围绕“医药代表的起源与作用”进行小组讨论,一方面延伸了学习内容,同时对医药代表的作用有了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在药品销售渠道教学中,设定“我国医药物流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学习,讨论中,学生了解了国外药品批发领域的现状,同时对我国药品批发企业的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预知。

2.4 实施专题讨论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形式上可以是分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全班集体讨论,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其次,在讨论的内容方面,可以是针对某种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观点进行讨论,也可以是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再则,要求教师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讨论现场的技巧。最后,讨论应做好总结,对某一问题达成共识或者提出新的问题。

3 社会调研

3.1 社会调研的目的

课堂学习固然重要,然而有目的地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管理政策、法律规范的实施情况,掌握行业动态发展。同时通过调研,可使学生接触实际,培养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3.2 社会调研的实施

药事管理社会调研的开展主要分四个步骤:一是进行调研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二是确定调研题目,进行调研设计;三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四是调研总结汇报。调研的对象可以是各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医药企业单位等。此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多在药事管理学课程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对药事管理学科的特点有了一定认识,同时学习了书本上的药事理论知识,但对现实情况不甚了解,这时可由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引导进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具体展开社会调研。

3.3 社会调研中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调研使学生接触各种管理问题和各类社会角色,这一过程是和学校的学习氛围完全不同的,会使他们对药事管理工作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但在操作中要注意:确定好调研题目,指导教师要对调研内容进行指导,保证调研的目的性;其次保证同学的参与度,不要将调研变为个别同学的任务。

4 网络、模拟软件实训教学

4.1 网络实训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药事领域也逐渐渗透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并且在药事管理的某些领域开展得如火如荼,如药品招标采购、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等。同时网络药事信息资源也是极其丰富,很多药事管理信息越来越公开化,其途径之一就是借助现代网络,如药品标准查询、药品企业信息查询、药品注册过程信息查询等。这些内容需要学生去亲自体验才能领会。所以我们采取了利用互联网载体进行教学的方式,通过网络实体操作,领悟药事信息知识,形成网络药品监管意识,培养药事信息能力。

4.2 模拟软件实训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加之管理工作比较特殊,有些单位不愿提供相关岗位让学生实习,因此迎来了管理学科实验方法的新阶段,即模拟软件发展时期。模拟软件教学应用时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大批人机结合的管理模拟软件被开发出来并投人使用,管理实验中心相继成立,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补充教育基地。具体来说,这种学习方式是在校园网络上完成的一种实训教学形式,也称为实验室软件模拟实习。如GMP、GSP教学软件的应用,可使学生进入模拟的管理规范操作之中,增加学生现实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药事管理学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促进了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动性,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利用“药事管理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从过程实施观察,部分学生观念仍需转变,学习过程中懒惰思想仍然存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时,有搭便车现象出现,甚至个别学生期望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应对课程考核。这些都说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仍需进一步加强。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我们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世民.药事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

[2] 张雪,孙铭.我国高等医药院校《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5(32):198-199.

篇2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在药学领域这种职业道德问题同样存在,并且非常重要。

1.1 药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药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药学领域的双重关系(经济关系与社会关系),其中社会关系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职业道德。这里面所说的经济关系是指交易过程中的商品货币关系,其最主要的媒介是货币和契约。所谓的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其涉及面众多,内涵广阔。

相比较而言,人类对经济关系的研究历史较长,可以说,自从人类进入了私有制时代就开始了对经济关系的高度关注与研究。并且,由于经济关系的媒介和体现形式均比较简单和规范,因此,管理手段设计也比较容易,相关的管理法规和制度也比较完善。而药学领域的经济关系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手段上,与其他领域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因此,对经济关系的调整和研究并不是药事管理的最大难点。社会关系所涉及的范畴较杂,在社会关系调整的过程中往往会掺杂着复杂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因其更具主观性,很难形成规范的管理方法,达到最佳的管理效率。因此,药学领域的社会关系问题是药事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很多药事管理实践都是基于对这种双重关系的认识设计的,如在药物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受试者和试验组织者之间就存在这种针对双重关系的管理设计,这其中,调整经济关系的是二者签订的劳务合同,调整社会关系的则是知情同意书。随着我国医药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竞争格局,这种社会关系问题在我国体现的越来越多,比如:我国正逐渐成为许多跨国公司临床试验的首选国之一,每年进行的临床试验的数量越来越多,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广泛。为了有效调整社会关系,必须在药事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职业道德教育。

1.2 药品消费领域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者处于市场信息非对称分布中,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占有更多的信息。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这种行为在理论上就称作道德风险。

由于药品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产品,药品消费领域就存在着这种信息不对'称,患者与药学专业人员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患者药学信息了解较少,对医学和药学人员给出的专业药物治疗方案和建议是否合理,缺少起码的判断能力,不能进行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作为经济人的医学和药学工作者有可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做出不利于消费者的决策,这势必导致信息掌握较少的患者的利益会受到损害,比如药师在非处方药销售时的用药指导对患者的用药选择具有很大影响,如果药师在进行这种指导时掺杂了个人的经济因素的考虑,就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合理用药决策。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药学人员的道德风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3 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水准影响患者用药安全

药品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主要是由其产品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药品是用来满足疾病的预防、治疗、诊断需求的,其质量高度关乎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这一行业对各种软硬件设施的控制都比较严格。但是任何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的效果都需要通过从业者的执行体现,面对繁琐的医药管理制度,监督不可能时时存在,这就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形成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这样才能使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尽可能的降低,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提高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药事管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药学职业道德

2.1 教学立足点

形成两条教学主线,帮助学生在职业行为中形成外在与内在并存的双重控制机制。医药行业是受到政府高度管制的行业领域,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加以调整与控制。教学过程中已明确药事管理的核心是依法管理,而法律和道德是调整行为的两个主要手段,法律是必不可少的调控手段,但其本质上属于被动反应的行为控制手段,缺乏主动性,良好的职业道德则可以形成一种内在激励机制,保持合理行为的持久性。对药学人员除了严格的监督外,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更可以使药学工作者做出对患者和社会最合理有效的药学决策。

因此,在药事管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职业道德问题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明确教学立足点和指导思路。在完成课程体系各章相关管理知识和法规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充实和引申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使职业道德教育贯彻课程始终,使他们逐步认识到作为药学社会人,特别要有道德意识和正义精神,牢固确立社会公德意识,通过这种贯穿始终的教学积累,使学生在不断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接受职业道德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2.2 教学方法

要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必须以有效的教学手段为辅助,在药事管理教学中,可以在充分考虑相关教学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在特定教学环节中职业道德知识的传递方式。

(1)诱导式教学。讲授法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教师直接向学生解释的一种教学方法。但药事管理学中所涉及的职业道德问题比较抽象,如果平铺直叙地讲解,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相关专业知识或职业道德理念,一方面学生会感到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另一方面也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采用诱导式教学法可以把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例如,在介绍药物临床试验的对照组的时候,可以先不介绍详细情况,采取诱导式教学,让学生自由思考:单纯做一组实验结果准确吗、如何消除非药物因素影响、怎么对照合适、是否可以用空白(安慰剂)对照、你觉得用空白(安慰剂)对照从受试者的角度讲会有什么缺陷,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教学环节实现学生对药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的认识。

(2)讨论式教学。美国教育学家罗伯特赫钦斯曾经说过:“批评、讨论、发问、辩论一这些是人类真正的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就是这一理论的实践应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习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系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具体操作时,可以先针对教材的内容提出具有典型性的职业道德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再根据所学的药事管理知识,结合自我职业道德判断和体会做出陈述性演讲或讨论,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根据学生的讨论及发言情况,由教师做出归纳总结,形成教学观点。通过这种系统的教学参与,使得学生学会立足于职业道德的正确理念,做出正确的药学行为判断。这种在不同教学内容下多次的讨论式教学,可促使学生逐渐把立足职业道德思考专业问题变成一种行为习惯,提高其在毕业后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时的职业道德水准。例如,《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九条“禁止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帐外暗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在讲述该规定时,就可以设计立足于职业道德这一主题的讨论式教学。首先,从专业角度讲述该管理规定的具体含义,然后引导学生从职业道德角度进行思考,要求学生查阅关于回扣的相关文献,包括现状、典型案例、形成原因等等,然后,引导学生做出职业道德判断,这种行为是否合理、以你目前的职业道德认识你觉得是否可以接受、当遇到这种问题时会采取什么的处理方式等等。在学生发言之后,针对其中的观点,可以引导大家在课堂上进一步讨论,最后,总结形成关于药品回扣的正确认识。

(3)案例教学。药事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理论性较强,这个过程贯穿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更是如此,而管理本身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践经验,学生往往很难产生真实的体会。教学过程中引入恰当的案例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案例是相关问题的现实反映,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典型案例,能够使学生对问题形成客观生动的认识,增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记忆的持久度,一些反面案例更能起到很好的职业道德警示作用。例如,在讲述《药品管理法》第十一条“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时。就可以引入20世纪80年代拜尔向众多不知情的亚洲国家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销售了一批可能被艾滋病毒(HIV)感染的血友病药品的案例,这一在职业道德上有待评判的决策极大影响了该企业的形象,相关的法律纠纷更是旷日持久。通过这种案例,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关于原料、辅料管理的专业知识,又可以让其认识到职业道德在药事管理领域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修正和强化其职业道德观念。

篇3

关键词PBL教学药事管理法规教学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A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我国高等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药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边缘学科,通过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我国药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药事活动的环节,从而具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能力,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随着医药体制改革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本文就PBL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PBL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以紧扣课程重点的问题为线索,指引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此本文基于提出问题—自学解疑—师生互动—讲授评价—归纳总结的《药事管理与法规》PBL教学过程作出以下设计:

1情境设置和任务布置

情景设置需要根据学习内容背景来设定,要以学习目标为根据、学生兴趣,且符合学生当前知识、能力水平来选取课题背景,然后进行合理的情景设置。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或价值观等不同类型,细化的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任务的布置是PBL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引人入胜的任务设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PBL任务的设置不同于传统教学任务,不仅要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信心,还要具有开放性、层次性,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层掌握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编写案例过程中要依据课堂中的知识点,确定相应教学重点,逐步有序的叙述案例、提出问题,以防学生转移精力,忽略重点。例如在讲授药品生产企业相关管理办法时,就可以以“怎样进行药品生产企业管理”为主题构建情景,让学生进入到自己注册申请企业的创业者角色中,就如何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和质量控制阐述自己的想法和具体实施措施,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2自学解疑

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然后布置好相关任务,由组员自行分配具体任务,包括查阅资料、整理分析、制作课件等,然后将意见和建议总结集合,共同探讨,加以完善。最后推选一名代表进行PPT展示,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和整理资料会不断发现问题,再通过交流探讨的形式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师生互动

小组逐一讲解完之后,全班进行交流探讨,组间相互提出问题和建议,整个过程依旧是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主要是引导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完整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中存在的较大问题进行指正,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再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与学生共同完成任务。

4讲授评价

PBL教学方法的效果最终需要进行评价,首先评价必须是开放的、公平的,对主体、手段、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在公平检验学习成果的同时,还要评价是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互动交流的平台,是否能够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进而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探讨疑难问题,最终展示创造性成。评价模式一般由3部分组成:①自我评价:学生本人在阐明自己所做功课的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总结评价,指出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审视和总结的能力;②小组评价:PBL教学的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是一个团队,小组内的学生互相点评,指出问题所在,共同探讨解决方法,评价其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团队协作能力;③教师评价:教师将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任务完成情況进行评价,查漏补缺,提出其中不够完善的地方,帮助做进一步改善,并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5归纳总结

最后一步教师要对整个PBL教学方式的实施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不仅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笔记记录的形式为下次PBL教学方法的开展提供借鉴。另外教师也要审视整个教学过程,发现其中不适宜的地方,加以改进。

本文通过对PBL教学方法的探索,表明PBL教学符合当前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在遵循课堂规律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药事管理与法规的相关知识,更加适符合学生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忽略学生为主体的弊端,确保了教学效果,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具有实践能力的药学人才奠定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东,翁琰,奚苗苗等.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 2012,20(02):324-326. 

[2] 潘雪英.PBL教学模式在高职药学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0). 

篇4

【关键词】传统药学服务;现代药学服务;临床药师

1药学服务的定义

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是从临床药学上发展起来的,不同与传统医学服务。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卫生系统药剂师协会提出了“药学服务”,于1990年正式为其定义――就是药学人员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工具,向社会公众(包括医药护理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和其他关心用药的群体)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应用有关的服务,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应性,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2药学服务的内容

2.1现代药学与传统药学的区别现代药学服务它除了完成传统药学服务的处方调剂、药品检验、药品供应外,更上升为一种临床的实践,不像传统药学服务一样在教室、实验室、办公室能完成的,它涵盖了患者用药需求的全过程,包括了选药、用药、疗效跟踪、用药方案的设计与调控、不良反应的预测回避、疾病的防治和患者健康方面的教育等一系列繁琐的过程,贯穿了医疗的全过程。

2.2药学服务的形式药学服务,从字面上不难看出它是“与药物有关”的“服务”。当然对于“服务”的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上,而是以提供知识和信息的形式满足患者的需求。药学服务不同于其他的服务,包含了药师对于患者的责任和关心,而且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

2.3药学服务的目的和主体药学服务是药师与病人和其他医疗服务人员一起设计实施和监测的将对病人产生特殊治疗效果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经济、合法的治疗药物,达到身心全面康复的目的,实现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药师是实施的主体,应该对治疗结果负责。药师在治疗过程中至少要发现潜在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解决用药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

因此药学人员的转变是在以前的制剂生产和处方调剂为主要工作转向给病人提供包括临床应用在内的全程服务。药学服务对于很多药学人员来说是一向新的课题。

那么药师成为药学服务的主体,显得相当重要。药师必须病人为中心、以药物为手段提高药物服务质量,安全、经济、高效合理用药则成为药师的工作重点。

临床药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岗位,药学服务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在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显现出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能否胜任这个职位,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和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有一定临床实践的经验,而且还要掌握如病理学、生理学、药物治疗学、诊断学、内外科学等医学知识,更要学习心理学知识,有相当的社会社交能力。所以药学服务需要进行全面的人员培训和科学探讨,并且在硬件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3临床药师的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近50年的发展才全面发展了Pharm. D.专业教育。而我国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不具备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因此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医药市场的发展,药品管理的逐步规范,一些像药物动力学、生物药剂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医院的合理用药才等到了重视,临床药学才开始发展起来。

3.1国家的支持1987年,国家卫生部批准了12家医院作为临床药学的试点单位;1991年,国家卫生部在医院分级管理文件中规定了三级医院必须开展临床药学工作;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临床药学工作应面向患者,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实行医药结合。临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建立重点患者药历,实施治疗药物监测,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2006年《卫生部临床药师在职培训和考核标准(试行)》出台;2007年卫生部的190号文件指出,将42家医院作为试点开展药师制的试点工作,临床药师数量原则上三级医院不少于5名,二级医院不少于3名。

3.2临床药师的职责现在国家的医疗正处于卫生资源严重不足但卫生资源严重浪费的现状。医院药物的运用不合理使社会上出现了看病贵、看病难、医疗事故不断等的现象,严重的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合理用药的观念得到了药学界内外的普遍认可。所以临床药师现在的职责是: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协助临床医师使病人得到安全、经济、有效、合法的治疗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药学信息和咨询服务,宣传指导用药;参加临床治疗积累经验,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实践或者实验数据;对药师、医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对患者的用药进行指导和教育等。

3.3临床药师的工作现状1)工作模式由以前的供应保障型转向供应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型;2)参与临床用药了解药物的应用动态,对药物临床应用提出改进的意见;3)经常参加查房和会诊,参加危重病人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4)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的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的有关信息;5)提供相关药物咨询服务,合理宣传新药知识,结合临床用药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研究。

4总结

总之药学服务使药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幕后的配药到设计和指导患者的用药。体现出了其更重要的价值和使命。一个好的药师应该是临床用药的研究者、设计者和监督者。

虽然现在我国的临床药师的专业教育还不够完善,药学服务的过程还有很多漏洞,但是我们正在努力的创造和发展。相信随着医疗制度的完善,药学服务的价值会表现得淋漓尽致,药师的重要性会日渐明显。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提高班级管理规划意识,注重班级工作的顶层设计,合理给班级定位,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长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对于一个班级成长、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班级的管理与规划,班主任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育方式,丰富的教育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一、做学生心灵的导师

初中生正处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也是学生心里急剧变化和性格塑性时期。有一部分学生往往会陷入矛盾思想的误区,认为学习并不是自己追求的目标,可能会选择提前结束自己的学业从而使自己人生的道路被彻底改变。也有的学生没有良好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使自己受不良思想的影响,产生逃课、早恋、沉迷网络等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是解决一切问的前提。通过沟通可以增强他们对自己老师的信任,让他们愿意与老师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开心和疑惑。在学习上要多鼓励、多表扬尽量少批评,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愿意得到老师的肯定。也许老师不经意间的一个肯定就可能成为改变一个学生关键。所以作为我们班主任要像朋友一样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学生心灵上的导师。

二、做提高班级学习氛围的参与者

初中生的主要任务还应该是学习,作为初中的老师教育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上。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班级学习氛围浓厚自然就会影响到每一位学生。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参与者,学生向往一种民主公正的班级氛围。班主任也可以此作为引导点,让学生自觉地为班级良好认为做出自己的行动努力。善于循序善诱也是对初中班主任的一个基本要求。

三、开展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自我教育。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自身素质的高低以及学生个人素养的养成。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越能推动良好的班风形成。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班主任要把学生放在主人的地位上,人人是班级的管理者,人人又是班级的被管理者。将班级各项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关键还在于人人想去做。学生才会真正地产生一种班级责任感、归属感,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得到充分锻练。班主任可以将学习小组同时划归为行政小组,选出小组同学认可的有能力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其他成员分管学习、卫生、纪律、作业等工作。小组间进行学习、卫生、纪律、作业等评比,做到周周有总结,月月有先进的小组评选。先进的小组可得到相应的奖励与表扬,反之要积极进行分组教育与剖析。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培养了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竞争意识,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供了保障。

四、针对学生个性因材施教

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每个班级内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而且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也不同,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对症下药”,做到真正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管理学生时,应善于发现其优点与长处,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对班级管理模式要懂得灵活与变通,不能按部就班、机械执行。例如,在课堂上课期间,对于“性格外向”较为活动好的学生,班主任应提示他们应遵守课堂纪律;对于“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当他们举手回答问题时,则给予一定的表扬与激励。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每周或每月综合评选一次,对于表现较为优秀或突出者,给予奖励,并对其他学生产生感染与引导。另外,班主任应该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

五、制定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初中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和规划时,首先应该制定和完善班级的管理制度,班纪、班风与班规是一个班级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起到约束与管理学生的作用。班主任应组织学生一起民主的选出各个班干部,并进行重点培养,协助班主任管理一些班级中的琐碎事务,督促和管理学生。班主任可以按时召开班会,让学生提出自己心目中的班级管理制度,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心声,然后经过综合整理、研究与分析,制定和完善一个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由于是学生们自主制定的制度与提出的建议,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多学生都能自觉遵守。同时,班主任应引导各个班干部做好模范与带头作用,在班级内树立良好的榜样,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以此推动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并促使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六、关注班级后进生,正确对待“问题生”

班级作为一个集体,作为一种自然的分化,班级也会出现所谓的“问题生”。一个班级可以说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能面向“问题生”。“问题生”是指思想落后消极、行为习惯不良、学习较为困难、性格偏激古怪的学生。教师为了教育好这些“问题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对行为不良,经常违纪的学生要讲究方法方式。初中生生活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犯错误在所难免。班主任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与他们沟通交流时放下教师的架子,拉近师生距离,减少学生的恐惧感,用真诚打动学生的心灵,轻轻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倾听,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其次,帮助“问题生”找到自信。一般来讲,“问题生”都有自卑心理。转化“问题生”的重要策略是帮助他们找到自信。针对“问题生”,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鼓励,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发光点,树立“我相信我能行,我很优秀”的思想,这样既帮助学生找回了自信心,又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再次,要做好性格孤僻学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要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朋友般的谈话,帮助他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参考文献:

[1]王丽伟.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相关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14(85).

篇6

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下,本人自药房实习以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知识不断拓宽,职业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实习期间内,本人把专业课本《药事管理学》中医药学概论》等课本带在身边,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作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把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牢记心中,以礼待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为患者提供一些用药的保健知识,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准,让患者能够用到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而不断努力。

应以礼貌热心的态度接受患者咨询,当患者取药时。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性味、功效、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副作用,以便患者能够放心使用。配药过程中,不能依据个人主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有些要含有重金属,如长期使用会留下后遗症和不良反应,要保证患者用药和身体安全。

领导和几位老师的带领下,西药房实习期间内。从片剂方面开始实习,之后是针剂、精麻药一一实习,刚进去的时候因为不熟悉,会有不知所措之感,时间一长就轻车熟路了检查药方,估价,取药。审药,发药,每个步骤都能一丝不苟的进行,坚决拒绝出现错误,得到领导和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又来到中药房,西药房实习之后。和西药房的感觉一样,刚开始很生疏,熟悉后就不会了中药方实习期间,主要是掌握中药材的性能和鉴别方法,以便于取药的准确性高。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基源鉴别法,性状,显微镜和理论鉴别法,有经验鉴别法比较简便易行(眼看、手摸、鼻闻、品尝和水试、火试)一种药性状鉴别法为例,如何鉴别茎木类中药:包括药用木本植物的茎火仅用其木材部分已极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其中,茎累中药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茎藤的如鬼见羽;药用为茎髓部的如灯山草,通草等。木类中药药用部位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如苏木、沉香、树脂、挥发油等。鉴别根茎的横断面是区分双子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茎的重点,双子叶植物根茎外表常有木栓层、维管束环状排列,幕布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中央有明显的髓部,如苍术、白术等。单子叶植物外表无木栓层或仅具较薄的栓化组织,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步,无髓部,如黄精、玉竹等。另外还有皮类中药,叶类中药,花类中药,果实及种子中药,全草类中药,澡菌地依类中药,树脂类中药和矿物,动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

改变和缓解药物的性能,再者就是中药的炮制加工等技术。例如:通过炮制可增强药疗效。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便于调剂和制剂,增强药物疗效。改变可缓解药物的性能:不同的药物各有不同的性能,其寒、热、温、凉的性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会有副作用,有的药物疗效较好,但有太大的毒性和副作用,临床上应用不安全,如果通过炮制便能降低毒性或副作用,如草乌,川乌,附子用浸、漂、蒸,煮加辅料等方法可降低毒性;商陆,相思子用炮制可降低毒性;相子仁用于宁心安神是如没通过去油制霜便会产生滑肠通便止泻的作用。

使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中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又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人更是感同身受。

感冒发烧事小,从小体弱多病的医院几乎成了每周必进的地方。又一次竟流鼻血不止,怎么看都不行,最后却是几幅中药给吃好了从那时起我就特别佩服中药,也想以后再中药学方面有所建树,实习期间在中药房的时间也比较长,更是觉得中药必西药甚是有趣。

篇7

[关键词] 护士; 护理缺陷;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205-02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症最集中,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也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急诊科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水平。加强急诊科护理缺陷的防范和管理,对于确保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急诊科可能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预见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使护理缺陷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或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1 护理缺陷发生的主要环节

1.1急救药品器械管理环节:急救药品器械未做到完备状态,不能保证抢救病人时正常使用,如抢救患者吸氧时氧气瓶无氧,气管插管时电池无电,吸痰时吸引器不能使用,除颤时蓄电池无电等,未做到“五定”即定数量、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未做到每日核对、班班交接、交接流于形式。

1.2操作环节:操作技术不熟练,对各种操作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如操作不考虑禁忌症、注意事项,洗胃前不排除禁忌症洗胃,洗胃时不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等,对各种操作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不到位。

1.3对危重病人管理环节:病情评估不准确,病情轻重缓急分不清,病情观察不仔细、不准确、不及时、不能将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反馈医生处理、治疗不及时、告知不到位,如未能及时吸氧、吸痰、及时治疗延误抢救时机加重病情;如绝对卧床治疗的病人未告知,病人起床大小便时,由于病情较重,病人的改变引起血压改变,造成病人轻者晕倒,重者引起病人心跳呼吸骤停;意识不清躁动病人未告知家属有坠床的危险或未采取措施,可能引起坠床。

1.4治疗环节:三查七对不认真,对药物性能、作用不了解,可能出现加错药,发错药,打错针,滴速不准引起不良反应,药物外渗引起组织坏死等。

1.5医嘱执行环节:机械执行医嘱,不审阅医嘱的对错,用药的先后顺序不准确,执行医嘱不认真,漏执行医嘱,违背口头医嘱执行原则。

1.6护理环节:对危重病人的护理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各种护理,如皮肤、口腔、眼的护理及各种管道护理,造成病人压疮、坠积性肺炎,各种管道脱落或堵塞现象。

1.7沟通环节:态度简单生硬,说话不注意场合及分寸,不善于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产生护患矛盾。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管理者的基础①,沟通不到可能引起医患冲突。

2 护理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

2.1工作责任心不强:个别工作人员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没有充分认识到发生护理缺陷会对医疗护理带来很多不便,轻者给患者带来痛苦,重者延误抢救时机造成医疗事故②。

2.2违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不认真评估和观察病情,不按护理级别巡视病人,护理不到位,治疗不及时,医嘱执行不认真,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及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制度,三查七对交接班不认真,护士不熟练抢救器械性能和使用方法,不能排除一般故障是发生护理缺陷的常见原因。

2.3 专业知识缺乏:由于急诊科应对内、外、妇、儿、五官,护士要有丰富全面的理论知识,要求工作人员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新知识,才能适应于临床工作需要,同时低年资护士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对急诊科业务知识掌握不全面,对可能发生潜在的护理缺陷分析不到位,也会引起护理缺陷的发生。

2.4 沟通欠佳:个别工作人员缺乏沟通技巧,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未能有效的解释和解决,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和冲突。

2.5 护士长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差,护士长对可能发生护理缺陷看不到,想不到,分析不到,指导不到,启发不到,相关的知识点讲不到,也是引发护理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

3 对策

3.1 增加全科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从思想上强化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使全员充分认识到避免 护理缺陷的重要性,时时防,事事防,护理缺陷的发生,对每个发生护理缺陷的环节预先分析到,对可能发生的缺陷想到,看到,分析到,预测到,避免每个环节发生护理缺陷,对其他人,其他科室,其他医院发生的所理缺陷分析其原因,如何避免,从别人的教训中总结经验,警钟长鸣,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如某医院因清洁灌肠引发患者心脏骤停,某医院为危重病人更换床单引起病人心脏骤,某医院一手术后病人到卫生间大小便时突然心脏骤停,某医院应用甘露醇外渗透引起组织坏死等。

3.2 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护士严格遵守各项制度的意识,从法律的角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要注意排除禁忌症(如灌肠、洗胃等),同时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操作目的,方法,及可能发生的不适,操作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注意事项,操作完毕向患者详细说明有关注意事项,保证治疗护理准确无误。定期组织急救技能培训,对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程序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地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加强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实行定人,定物,定位,定量,定期检查,定期维修和随时补充更换的“六定一”的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同时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将制度落实在各工作环节的细微之处,真正落到实处,对不认真执行有关制度和操作规程会引发的护理缺陷预先分析评价,以引起全科同事的重视。

3.3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要求护理人员对本科相关的知识熟记熟背,灵活应用,如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禁忌症,适应症,病人的观察要点,危重病人的评估等。

3.4 提高护士沟通能力,沟通时要了解患者的心理,根据情况灵活掌握说话的分寸与艺术,用恰当的称呼,温暖的语言,安抚患者家属,消除恐慌,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及配合,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边操作边利用点滴时间进行心理安抚。

3.5 提高护士长业务和管理能力,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业务能力,知识水平有高有低,预先分析护理缺陷的能力有高有低,护士长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护士长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长在急救药品器械管理、操作技术、危重病人管理、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医嘱执行等方方面面可能发生的护理缺陷想到、分析到、督导到、警告到、重点知识讲到、重点环节控制到,指导护士对每个护理缺陷发生的环节如何预见分析,如何避免。

总之,预先分析护理缺陷,使护士从思想上重视,技术业务能力,理论知识提高,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病人做到有效控制,护士长全方位指导,使护理缺陷扼杀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篇8

安全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之一,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件,是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是反应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1 护理安全主要问题

1.1 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

个别护士在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 ,粗心大意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未细致观察病情,违反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1.2 思想不稳定

长期以来由于护士的社会地位低,工作量大,长期超负荷工作,工资待遇偏低 ,使护士身心疲惫,少数护士心理压力大,思想不稳定,造成上班积极性不高,精力不集中。

1.3 业务不熟练

护士对护理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知识面不广。现代西药品种繁多 ,新药层出不穷,对药物作用不了解。年轻护士操作不熟练,抢救危重患者时应急能力差,静脉输液时不能一针见血,对呼吸机、简易呼吸器、除颤仪、监护仪等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安全感。

1.4 患者因素

因老年患者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容易发生意外:如摔伤、跌伤、坠床、外出走失、烫伤、压疮、误吸、管道脱落等。

1.5 管理力度不够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职责落实不到位:护士长对质量检查不严格 ,监督力量不强,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细节管理理念,安全意识不强 ,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没有很好地落实“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

1.6 药品管理不规范

处置医嘱不及时,静脉给药时出现剂量错误、打错针、拔错针现象。口服药未做到服药到口、错服、漏服。医嘱执行未签字,漏写执行时间。特殊药品未按规定放置、标示不清。

1.7 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

护理记录单有涂改、刮痕,护理内容记录描述不客观,内容记录不连续,医护记录不相符,未正确使用医学术语,体温单填写不完整,生命体征与病情不符,体温单与护理记录单不一致,体温、血压缺项。

2 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 强化法律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组织护士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每位护士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严格依法执业,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以保障护理安全制订和健全各项护理制度,使其认识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2.2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工作状态

首先护士长要真正关心爱护自己的护士,了解每位护理人员的生活,做到人性化管理;护士长对科室的具体情况,对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性格、职称高低、临床经验等全面掌握,充分发挥护士的积极性,增加责任感;对排班模式进行改革,既要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又不能忽略护理人员的需求。确保基础护理 、危重患者护理计划的落实,避免因人力不足而造成差错或投诉事件的发生,避免因人力安排不当出现护理薄弱环节或超负荷工作状态,应保证各班护理质量。

2.3 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2.3.1 每位新来院的护士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规章制度、护理基本技术操作、医院文化、职业道德等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每位在院护士每年需参加岗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专科技能以及新技术、新业务和新进展,定期进行考核。

2.3.2 护理部和科室每月有重点的进行业务查房

护理部每半年1次选择典型病例,科室每季度进行1次,病员死亡1周内及时召开护理讨论会,及时总结护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抢救能力、护理质量。凡遇疑难病例及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及时申请护理会诊,请其他科室进行专业指导,以提高护理质量。

2.4 住院病人护理安全管理

病人入院即佩戴腕部识别带,作为各种护理活动中辨识病员的一种有效手段;对昏迷、躁动不安、精神症状、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要加床栏或使用约束带约束,防止发生坠床、摔伤和误伤等意外;有坠床危险的患者在床尾以绿色布条标识。精神异常及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在床尾以灰色布条标识,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值班期间加强巡视,掌握思想情况,提供心理支持,取走危险物品,安排家属陪护,防止病员自伤自杀;对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生活上给予协助;危重患者转送要有医护人员护送。

2.5 制订和健全各项护理制度

2.5.1 护理制度

我院制订10项护理行政制度和35项护理工作制度,修改完善了 33项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制订完成了常用 39项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使全院护理质量检查达到规范与统一。

2.5.2 建立护理安全管理质控小组

我科以总护士长为组长、科护士长与科内4名高年资护士组成护理安全管理质控小组,按质量控制标准不定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科护士长深入病房,跟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处理。负责病区安全管理,督促检查各班护理人员贯彻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召开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分析会,针对护理缺陷、差错,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提高护理质量。

2.6 规范药品管理

加强用药的安全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对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技术原则,用药应现配现用,掌握配伍禁忌,口服要做到看服到口,对本科常用药物做到“五了解”:了解药物性质、主要作用、常用剂量、不良反应、中毒症状及中毒解救方法。药品应按内服、注射、外用、滴剂等不同剂型及浓度分类放置,并按先领先用的原则排放;发现药品变色、发霉、过期或标识不清等不得使用,贵重药品加锁保管,班班交接。精神麻醉药品按基数放入保险柜内保管,做到“五专”:专柜存放、专柜专锁、专人保管、专册登记、专用处方,班班交接,钥匙当班护士随身携带,使用后24h内补齐基数。对生物制品、生化制品、化学药品等分类,按其性质和对储藏条件的要求放置与保存,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并要使用灰色标识并注明“高危药品” 。

2.7 医疗护理文书的安全管理

护理记录是护理服务过程的文字反映,也是在发生纠纷时重要的法律文件。因此要求护理记录应有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目前护理记录中存在许多缺陷,如记录字迹不清,随意涂改,护理措施及过程记录不全面,记录内容与医嘱医疗记录不一致。所以每份出院病历,应由责任组长、文书联络员护士长三级检查护理病历是否规范书写,是否符合要求,有无遗漏,医疗检查是否缺页。

3 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提高了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应用科学现代质量管理的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自我管理能力;班干部;特殊群体

在当今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向来强调对学生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热忱关爱,把严格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这个要求经过无数次地重复以后,已经化为我们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实践证明,这个要求是切合实际的,用这样的方法来管理学生也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对学生的管理如果能使班级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不仅可以发挥环境隐性育人的作用,还可以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行为的规范、成长的自觉性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管理人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学生管理的理想效果。下面就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1.学生自我管理的加强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研究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直面学生的现实状态。现在的学生,从小在长辈呵护下长大,在学校又有老师的“全面管教”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能力。现有的家庭教育与基础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空间,社会结构与社会节奏的变化使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减少,造成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甚至人格缺陷,孤独感、失落感、压抑感常常伴随其左右。除此以外,随着知识程度的加深、社会视野的扩大,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比较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耳提面命式的直面灌输,而越来越热衷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尤其对于自己的事更是追求自作主张、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需要意识、方法、平台各方面的条件,并且需要一个过程。强烈的自我管理意识与低下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了解的学生实际。

在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后,我们对大学生要管,不能放任。但是,管不是包办,不是事必躬亲。它不是绝对的“无为而治”,也不是“全为而治”,而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班级自我管理。班级自我管理,是指大学生在学校主环境下,以班级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和载体,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和整合自身和学校、社会环境的各种资源,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个人素质的要求,对班级进行的全面的管理。班主任对这种管理模式要有充分的全面的认识,会尊重学生,构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通过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学生对班级的自我管理。这是班主任适应新形势下班级管理要求的体现,也是班主任工作水平和工作层次提高的表现。

2.培养班干部带动班级自我管理积极性

班级就形同一个小社会,在班级管理中也存在着权力的分解与协调问题,如何高效管理班级才是行之有效,才能使班集体产生巨大的生命力呢?这就要我们培养出优秀的班级干部来带动班级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学生干部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领导者,也是学校学生管理措施的执行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以民主选举的方式建立获得全班学生认同和尊重的班委会,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然而,班委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在选举完班委后,要对班委成员进行培养和管理,明确每个班委的责任和义务,制定班干部岗位说明书,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在学期或学年结束后,要对班委工作进行阶段性的工作总结、评价,做好班干部的绩效考核,作为评选优秀班干部的依据之一;班委换届后,老班委应该做好新班委的培训帮扶工作。实践经验表明,一支团结合作精神强,岗位责任明确,奉献意识强的班委队伍在班级自我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干队伍是实施班级自我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没有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队伍谈不上实现班级自我管理。因此,班主任要以此为着重点,花大力气培养班干成长,在思想引导他们,在精神上鼓励他们,在行动上支持他们,让他们朝着正确工作方向,以科学的工作方法,展开班级的自我管理。班级的各项工作应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力求营造一种和谐、民主、文明的班级环境。为保证班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应完善班委的竞选机制、班干部监督机制、班级议事机制、公平竞争机制、财务公开机制以及奖惩公开机制等,这些机制的完善,有利于广大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可以采取班长轮值制,让每位学生当一天或一周班长的方式来激发同学们管理班级的热情。

3.班级特殊群体的的自我管理

在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除了要从整体加强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们还应该加强班级特殊群体,比如一些有心理问题,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的自我管理。针对不同学生面临的各种情况,我们要以思想解惑为突破口。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得不面对的就是学生的思想困惑问题。大学生面对着竞争激烈的社会,在成长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比如有些学生因为比较内向,不擅交际,什么事情都憋在心里,不愿诉说。还有一些学生家庭比较富裕,在生活上自理能力差,对金钱挥霍无度,这也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低下的体现。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目标”、“怎样实现目标”和“如何保持不断前进的动力”,求学、交友、恋爱、求职等过程中烦恼,人生面临的困境如何解决,像这些思想上的困惑,班主任可以通过小班会(部分同学参与)、个人谈心等形式及时的与学生交流,共同拨开思想迷雾。解决学生个人思想上的困惑,破除学生自我成长的主要障碍,以利于学生个人自我管理的实现。还可以要求家长采取一些措施,协助老师管理学生。我想更能够“对症下药”,我们的管理工作更会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高校教师除了应该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完善我们的管理理论建设与管理机制优化,还应该针对不同的问题,形成不同的管理方案。通过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加强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成志,孙天隽.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60.

篇10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552-02

病人出院并不等于治疗完全终结,为使出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保持治疗过程的连续性,我院进一步推进出院病人随访工作,作为医院医疗服务的延伸和新治疗的起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科研意义及潜在的经济效益。

更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良好平台。

1 随访的目的及意义

1.1随访的目的:用于医疗行政管理、与对某一时期内来医院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了解其对医院、社区医疗保健部门内医务工作者的意见、及对医疗、保健方面的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关管理条例,及对医疗工作的评价,改进医疗作风,医疗条件做参考。

1.2临床意义:促进卫生知识宣传,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有助于人们养成良好地卫生习惯,并能够动态观察患者病情,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等专业性的指导。

1.3科研价值:高水平、高档次的论文成果要求临床信息分析和基础资料统计。长期大量的、丰富的医学数据,通过整理 、统计分析、科学总结取得成果后的针对性的指导临床,真实评估新技术的应用疗效和科研发展。

1.4社会效益:对患者和家属心理疏导和康复指导,体现人文关会,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信任度和满意度。

1.5经济效益:根据患者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医疗服务,树立医院品牌形象,增加复诊人数,提高就诊率,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利于创收。

2 随访的方式

包括门诊随诊、发信随诊、家访随诊、电话随访、短信及电子邮件随诊。

3 随诊的方法

根据随诊制度,首先进行筛选确定随诊范围,所有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诊范围,建立随访卡片,专人负责各种通讯方式联系、问询准确的结果,卡片登记并录入微机,终身随访,长期保存。

4 随访内容:

4.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出院日期、诊断、治疗方案、手术名称、手术日期等一般资料和反馈信息、日期。随访记录的积累,会为医院建立丰富的信息库,科学分析以便为医院科研、保健提供有力参考。

4.2一般生活护理:目前我们方视的主要对象是手术病人,特别是一部分老年人,主要提供一般生活护理,协助其做到生活自理。

4.3诊疗相关护理:包括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合理营养与饮食,排泄护理,口服、注射、输液等用药治疗的护理等。长期卧床患者压床的预防和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针对性的进行专科护理。

4.4康复指导:主要针对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慢性病患者,以及康复期或维持性治疗的患者。通过康复指导,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延缓进展,改善生命质量。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检测与注意事项,术后功能锻炼,残障患者的生活指导,延缓推行性疾病进展的措施,癌痛的观察与控制等。

4.5康复评估和指导:定期检测血压、脉搏、体重等生命要素,在观察和询问服务对象躯体、心理和社会因素变化的基础上做出专业健康状况评估,指导饮食、作息、生活、行为等,必要时提供去专业机构进行检查与治疗的建议。

4.6听取病人意见:目的是要真正了解病人、家属以及社会对医院服务的真实评价。有时,误解就因为差一句话,受了委屈就让病人讲出来,化解矛盾。

4.7吸引病人参与到管理中来:把回访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出来,院周会重点讲评,反馈到科室,慢慢形成了处理机制,已成为促进医院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4.8医生丢下的,随访人员拾起来:在回访中,对病人反映的不满,首先分清是病情所致,还是沟通、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既保护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又不扰乱正常的医疗秩序。用真诚打动对方,用专业知识释疑解惑。

4.9卫生知识宣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小画册、宣传单等,向服务对象及其家庭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和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4.10告知病历复印的相关手续。

5 随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1从业人员数量不足,总体素质需进一步提高。存在知识老化,独立工作能力不强,工作中过度依赖医院内标准的真实环境等。

5.2农村、偏僻山区家访的覆盖面小。

5.3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随诊率,特别是家访随诊数,扩大随诊覆盖面。

6 改进措施:

6.1通过系统教育和定期培训,提高随诊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随访人员做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独立工作能力强,善于沟通交流,便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6.2医院还应加大投入,对农村、偏远山区多送温暖,问医送药,方便群众。

6.3充实医务人员,规范服务流程,提高随访率。

6.4除阅读病历资料外,还应多于临床科室沟通,全面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家庭关系、经济条件、文化程度、个人爱好等,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服务。

7 讨论:我院通过推进出院病人随访工作,不断增加了就诊人数,降低了投诉率,不仅使医院管理服务进入了持续改进、良性发展的轨道,并且将医院的健康教育延伸到了病人家中,向社会打开了一扇了解医院、医务工作的窗口,在化解矛盾、改进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