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会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广西南宁建成,广西高校大学生有了更多发展机会,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就业难、就业能力有待提升等[1]。这给广西高校大学生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和选择。虽然如此,但也只有那些经历过激烈竞争、多重挑战后的人才能成功获取就业岗位。面对如此紧张的就业局面,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更需要结合社会需求这一实际情况发展自身的就业能力。随着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毕业生感慨就业难,难于上青天,但对此也很无奈。高校该如何开展教育工作,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
自从改革了大学生就业体制和大规模扩招高校大学生后,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始进行了研究。郑晓明最早明确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个概念,他认为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获得的能够选择满意的工作、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能施展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文少保则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在以学习能力为基础发展的与职业相关并嵌入在个体身心里的一种综合能力[2]。
而在国外,2004年国际劳工局在第92届会议上正式定义了就业能力,即指通过接受教育和学习知识以获得和维持体面劳动、在事业中不断进步和应对多种紧急局面的能力。同时,英国学者Peter T Knight & Mant z Yorke提出了就业能力理论并建立了模式。在该模式中,就业能力由学科理解力(Subject Understanding)、技能(Skills)、自我效能感(Efficacy)和元认知(Meta-cognition)四大项构成[3]。本文首先基于USEM模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广西区部分企业、高校教职员工、在校大学生以及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纸质和电子问卷共1250份,回收1044份(有效率为83.52%)。经分析回收的1044份问卷得出相应维度的数据,并且超过67%的人赞同大学生就业能力维度和其核心构成要素(见表1)。
■
3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距研究
3.1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总体情况 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情况,笔者开展了第二次调查,主要向广西多数高校在校大学生及毕业生发放纸质及电子问卷共计950份问卷,回收84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88.63%)。
调查后发现:很多毕业生认为就业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往往注重其给单位带来利润的能力,对于面试者的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无法在面试中直观考查出的能力重视度相对减少。这就导致了他们在提高自身实力中出现偏差。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普及政策让许多青年接受更多教育,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就业越来越难;所以他们认为赢得一次面试比拥有在日后工作中给自己升值的能力更加重要。根据用人单位反映,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眼高手低型又叫心高气傲型,他们缺乏奉献进取精神,自我主义强大,但并没有核心能力。近几年来,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总体水平成为就业单位考核的重要项目。许多招聘方会通过实践或兼职经历来评估大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以及具备的潜力[4]。
3.2 社会实际需求 为了了解广西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情况,笔者进行了第三次调查,对广西区主要城市各类企业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02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实践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两大类,其中包括沟通交际能力、组织策划执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紧急事务处理能力、责任意识、职业素养等。就业单位不看重的是学历和各类证书,因为这代表不了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水平。根据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的调查,被众多公司公认为是最不可缺少的就业力同样属于个人技能和素质范畴,基本包括沟通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学习能力、主动心与事业心(进取心)、科技等八个方面[5]。由此可知,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并且有实践和经验。
3.3 两者差距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就业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该问题的出现源于市场人才类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同时,这也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距的具体表现为:
首先,表现在实践能力方面。用人单位在甄选人才时,把该能力作为主要考核对象,因为在就业单位看来实践操作能力是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调查显示超过64.5%的大学生对自身的实践能力评价并不理想,其中比例较高的是社交能力,但也只为51.4%,而沟通能力为47.5%、组织策划执行能力为40%、团队协作能力仅为31%,由此可知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需求未得到满足。
其次,表现在综合素质方面。用人单位更欣赏综合型人才(“竖”表示专业基础知识,而“横”则要求大学生通览各方面的知识)[6],这类人能突破专业知识层面,掌握其他方面其他领域的知识,这给就业单位带来极大价值,也给自身带来极大上升空间。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62.5%的在校大学生希望以后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这就意味着,有多半以上的大学生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很少接触专业以外的各种知识,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重视容易造成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就业单位需求。
4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距的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认知欠缺 很多大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大多数出于高不成低不就的阶段。专业知识水平不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但不容否认,许多就业单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严格,比如翻译类、医学类、艺术类以及技术工人等等。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发现这类岗位仅有约13%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专业对口,这说明了大学生没有好好掌握自身重要的技能。
4.2 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未能及时适应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动,造成人才类型不符合社会需求。绝大部分就业单位对人才的素质、创新、实践和适应等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各方面发展不均衡,总体能力不能符合就业单位的要求。
4.3 高校应做好用人单位的反馈工作 高校能否及时有效的获得社会人才需求信息是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关键,也是解决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矛盾的关键。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应建立与维持产业界的双向互动关系。而经调查发现广西不到一半的高校做到了收集就业单位和校友等的反馈工作。根据我们设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34%的大学生通过校园内招聘会上了解到招聘信息,36%是通过网络、中介等了解招聘信息,20%是通过人才市场了解招聘信息,而10%是通过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就业。数据表明,高校并未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落后市场需求一大截。
5 缓解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距的建议
5.1 大学生应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培养一体化。面对严峻就业压力,大学生自身应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自身的潜能。大学生应适时地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将目光放远些,动态把握就业机会扩大自己的就业面[7]。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更需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发展自己的求知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等。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权益 保障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我国已成为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部分用人单位抓住高校毕业生初入职场时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国家法律法规欠缺等主客观因素,屡屡侵犯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因此,进一步明确和保障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广大毕业生、高等院校甚至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问题突显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格局、利益分配、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转变,这些转变表明,我国已进入社会改革发展的转型时期。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也随之突显。
以分化为特点的社会转型,必将导致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在转型前,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同质化的社会,国家对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精神文化具有很强的政治整合力,个体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都较弱。高校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缺乏必要的社会竞争能力和维权意识,充当了这一弱势群体,他们的就业权益维护问题随之显现,应当引起社会各方面关注。
2.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的主要内涵
第一,获取就业信息权。具体是指:就业信息的公开性,每位毕业生都有权获取所需的就业信息;就业信息的时效性,毕业生获得的就业信息应该是及时的、有效的;就业信息的全面性,只有提供宽范围的就业信息才能使毕业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招聘企业和需求岗位,从而理性择业。
第二,自主择业权。根据相关规定,高校毕业生有自主选择用人单位的权利,有权确定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的时间与方式,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
第三,公平待遇权。高校毕业生有权要求与社会劳动者享有公平的待遇,用人单位应给予高校毕业生与其他员工同样的待遇,用人单位不能因为户籍、性别等因素实施歧视。
第四,依法求偿权。对于用人单位擅自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以及三方就业协议的情况,毕业生有权要求用人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
3.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分析
2005年底,中央电视台和智联招聘网联手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最终结果显示,有超过74%的应届生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其中侵害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3.1择业期――就业陷阱、择业歧视
(1)就业陷阱。主要是一些居心不良的单位利用大学生经验不足、求职心切,在进行招聘时通过编造谎言引诱大学生上钩,并从中牟利。常见的就业陷阱有:高职诱惑、面试陷阱和实习陷阱。
(2)择业歧视。2008年1月1号开始实施的《就业促进法》已经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因性别、民族、年龄、和身体残疾等受到歧视。但是,现阶段大学生择业时仍歧视主要有:残疾人歧视、乙肝歧视、性别歧视、身份户籍歧视、工作经验歧视。
3.2签约期――主体不明、概念混淆
毕业生在签约之前应确定用人单位的资质是否合法,避免出现用人单位主体不明的现象。签约期的权益受侵害多是因为用人单位的主体不明、概念模糊,从而欺骗求职者。部分大学生在签约时并不顾及用人单位是否具有用人自,并不明确其是子公司、分公司,还是劳务派遣性质的公司。由于用人单位的主体不明和概念模糊常常造成签约的不合法,在产生合同纠纷时,不具有法律效力,悔之晚矣。
3.3合同期――费用繁多、条款不公
部分用人单位在和毕业生签订就业合同后,会以各种名义收取各种看似合理的费用,以此来约束毕业生的自由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自由择业权。常见的收费名目有:培训费、服装费、试用期押金等。
还有部分单位要求毕业生在合同期必须遵守某些要求和条款,这些要求完全由用人单位自己制定,是名符其实的霸王条款。此类条款完全无视大学生求职者自身的合法权益,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侵害求职者的利益。
3.4维权期――法律不全、救济缺失
现阶段我国已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等与就业相关的法律,不过此类法律针对的是所有求职者,对于大学生求职者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大学生群体维权无路。
没有救济的权利等于无权利。目前,我国缺乏专门的机构和救济程序来应对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工会、仲裁机构、劳动保障部门和法院等的存在造成了“龙多不下雨”的局面,导致大学生在遭遇就业侵权时疲于奔波,却很难解决问题。
4.影响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主要因素
4.1影响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当前,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很多制度还没有完全消除,加上市场调节自身存在失灵问题,将过去“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转变为“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面临着重重阻碍。而要使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需要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在这些机制没有得到完善之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很难得到充分保障。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户籍差异和社会关系的影响。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找工作是目前很多大学生的求职之路,而没有关系网络的大学生则被很多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4.2影响大学生就业权益的直接原因是政府政策法规缺失、监管不力
当前,我国旧的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土崩瓦解,而新的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虽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雇用劳动者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为劳动者缴纳必要的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但在实际操作中,几乎完全陷入了无人监管的无政府状态。部分用人单位不与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不履行劳资手续,用一天给一天钱,用着不好就辞退,效益不好就辞退,这些直接损害了大学生的就业权益。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往往将缴纳“五险一金”这一基本责任作为一大亮点,大加宣传,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一旦问起有无“五险一金”等问题时,竟然被用人单位视为过分的、苛刻的无理要求,而受到冷遇。毕业生长期面临这样的尴尬也就习以为常,不再关心这些问题,而这对个人将来的生存与发展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4.3用人单位畸形的人才战略导致劳动力市场管理混乱
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突破680万,足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而在当前用人需求已经几近饱合的情况下,各类就业市场需求形势依然火爆,其中蕴含着部分用人单位畸形的人才发展战略。以一所省属综合类大学为例,2011年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534家,其中,中小规模民营企业441家,占80%以上;在提供的9100多个招聘岗位中,业务类、市场销售类岗位5820个,占到64%。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销售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无限制地吸收高校毕业生为其开辟销售市场的同时,却又无法给予他们必要的劳资作为保障。部分企业重销售、轻质量,重效益、轻劳资,这种畸形的人才战略导致了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日益混乱,大学毕业生成为直接受害群体。
4.4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没有发挥实效
当前,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相对落后,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单一,导致大学生在择业初期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很难适应社会实际。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往往采用“填鸭式”、“宣读式”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注重就业信息的提供、政策法规的宣讲,缺少实践操作经验,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对学生维权益意识的培养和维权能力的提升没有起太大的作用。此外,很多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一味教育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权益保障问题避而不谈,导致了广大毕业生就业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5.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几点建议
5.1政府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执行力度
完善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专门法律,使大学生群体在权益受侵害时有法可依;设置专门机构,提高政府执法效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新模式;加大执法力度,使得用人单位侵害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成本加大。只有政府部门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才能从根源上杜绝侵犯大学生就业权益事件的发生。
5.2建立用人单位信誉档案、设立就业市场准入制度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和政府部门监管作用,将损害大学生就业权益的违法单位、违纪行为记录在案,面向社会广泛公示,使其如过街老鼠,没有任何生存空间。在各级各类就业市场要将用人单位用工信誉度放在醒目的位置,拒绝违法单位进入人才市场招聘,不给此类单位与求职者提供任何见面机会。
5.3高校应建立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强维权意识教育
高等院校应该顺应形势需要,建立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理性择业、安全就业。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第二,多渠道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与就业相关的政策法规;第三,增加高校内部就业协会的法律援助力量。
5.4大学生应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向“侵权”说不
首先,大学生求职者应当主动学习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充分了解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才能快速有效识别各类常见的就业权益侵害问题。其次,大学生应增强维权意识,在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时,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抵制不法单位的违法行为,绝不能忍气吞声、纵容不法分子肆意妄为。
参考文献:
[1]朱敏.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的现状及对策[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08).
篇3
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离不开就业力的提升,而就业力内涵中的职业素养的提升尤其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层面的最高层,具有较高的引领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来引领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从而提升职业素养。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就业力;探究
党的十指出,要实现大学生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而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陷入了困境,这是一个看似矛盾而客观存在的现象。大学生就业的困境的主要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因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就业不仅仅是他们生存的手段,而更多的是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培养和树立高校毕业生科学的内在就业价值理念,让个人价值和国家、社会的价值相互融合,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路径是通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来完成。
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的时代意义
中华民族的复兴已经到了关键时段,国家的深度改革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这个时代是个伟大的时代,90后的大学生毕业生在十年后将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冲刺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讲,民族复兴的重任要在90后这一代来担当最后的接力棒。当代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关乎到民族复兴,而高质量的就业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只有24个字,但是高度凝练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侧,培育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构和谐的就业环境、推动积极的就业政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积极的价值观对人的一生的影响都非常重要,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就业价值观一般来说要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受人的整体价值观影响比较大,而目前高校在大学阶段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职场实践等等都有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而这些措施都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以人职匹配理论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较大,目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基本都是基于人职匹配理论,然而刚毕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往往是指初次找工作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讲,目前没有哪家企业完全按照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来招聘应届毕业生,而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信息是要根据自己的就业能力来找工作,这种信息不对称是目前就业困境的原因之一,会大大影响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信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层面的顶层,具有较高的凝聚性和引领性,而且目前社会上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气已经逐渐形成,高校校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具体的结合点,而以提升就业能力为核心的职场教育就是一个较好的结合点。具体措施如下:
以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形成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就业价值观,高等学校一方面要以国家的重大需要做科研攻关,另外一方面也要为国家的重大需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就业实现和国家的价值观融于一体,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也要实现国家的价值。这就需要在职业探索中,特别是行业探索中要把握方向,积极投身国家和地方未来重点扶持和发展的行业,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形成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浓厚氛围,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是学生,另外一方面也是即将走上职场,因而职业素养的提升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大学生的需求上往往并不是特地岗位技能,而是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这些不能一蹴而就的职业素养上,刚毕业一年的学生最容易在自我管理、适应组织文化、职业发展方向迷茫,而应届生的高离职率等问题也是困扰企业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国家对公民的要求,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的公民,如果这些能够做到,上面提到的一些现象可能就会少很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其丰富,结合职业素养进行培育,针对性也会比较强,实效性也会提高。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大学生就业力提高的路径选择
积极构建培养就业一体化封闭人才培养机制,以就业为导向,在文化校园建设中,积极培养职场文化,提升大学生就业的软实力。以往的误区往往是重视学生就业岗位的硬实力,教学和思政两条线,互不干涉,或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思政教育要有主线,所有团学活等动校园文化全部都以职场教育实践为主线,让校园文化刮起职场风,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内在动力,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加大职业生涯规划的适应教育,以职场教育为核心,加大职场文化的宣传,宣传基础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坚守和努力事迹,让青年学子甘于献身基层,逐步转变大学生的功利观念,接受平淡的生活,平淡的生活亦是完美、幸福的。
拓宽校企合作领域,积极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校各专业积极和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合作。专业教师要积极走出学校,寻找行业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聘请企业的员工、校友担任学生的职业导师,让学生提前走进企业,了解行业、专业,从而形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升就业力。
四、 小结
大学生就业力的提高不能仅从专业岗位的硬指标着手,也要从就业的软实力方面暨职业素养方面进行培养。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而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践行,当代大学生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从而提升职业素养,破解就业困境。
[参考文献]
[1] 王雁飞,袁炜刍议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J],管理观察,2014(22):137-138
篇4
为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创业活动,各级政府在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以及行政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大学生一定的创业支持,各大高校也在教学和实践环节中突出了对创业活动的教育和指导。但在大学毕业生实际的就业选择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不高,且质量也较为低下,大学生创业的成功者凤毛麟角。本文选择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谈起,拟解释此现状的原因。
二、概念的界定与文献回顾
1.创业意愿
意愿是测量人们为了履行某一行为,所实际付出的努力程度或计划付出的努力程度的客观指标。一个人的意愿越强烈,他实施某种特定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如果意愿越低,那么人们?取行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小。[2]创业意愿是创业活动展开的先决条件。Krueger等(2000)认为,当创业活动很少出现时,“意愿”就是最好的预测者。[3]从心理层面看,创业意愿不但是个体对创业行为的态度,而且也是对创业行为的期望,是创业最重要的内在原因,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密切相关[4],是个体创办企业的直接意向和行动。
2.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概念在社会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Bourdieu)在其《社会资本随笔》一文中提出。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是同某种持久的网络占有密不可分的,网络是一种体制的关系网络。[5]国内学者借鉴西方“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发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有一定的影响[6][7],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安全感和信心度也就越高[8],同时,社会资本也提高了大学生求职的工作匹配度[9]。在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方面,主要是将社会资本作为影响因素来考虑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影响。[10][11][12]
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3.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的概念也源于社会学,同时,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对文化资本进行了界定。Zweigenhaft(1993)研究了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哈佛大学毕业生行为的影响[13],本文借鉴该研究中对“文化资本”的定义,即人们所具有的教育、技能、文化知识以及经验的积累资本。
Krueger等认为创业意愿是潜在创业者对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14],这一观点被较为广泛采纳。在此基础上,国外学术界的研究集中于以心理学为基础,以定量分析为方法,主要分析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如分析教育对个人创业意愿的影响,政策体制和社会环境对个人创业意愿的影响以及潜在因子对个人创业意愿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国内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区域性的调查报告,结合计量分析方法,构建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并针对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引入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作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创业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研究设计
1.样本描述
为了更好地分析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年4月对广州市内部分本科院校①和高职院校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之所以选择4月进行调查,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4月是求职签约的高峰期,同时也是考研、考博的“揭榜”阶段。工作暂无着落及参加升学考试落榜的学生此时需要进一步思考就业去向问题,创业意愿在此时更容易突显。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76份,回收有效问卷1458份,有效率为86.99%。学校类型涵盖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医药类和艺术类等五类;学科门类覆盖为理工类、经管类、人文类、艺术类等;调查对象来自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广东最多,占31.41%,湖南占14.61%,江西占11.52%,其他省份则较为分散;农村和城市的比例分别是41.15%和58.85%;男女生比例为45.13%和54.87%;高职/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MBA学生、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分别占32.92%、44.58%、19.20%、1.92%和1.38%;应届毕业生占调查对象总数的43.69%。问卷Cronbach系数达到0.725,说明整体信度良好。
2.指标讨论
在研究设计中,选取合适的指标对于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已有文献中对于创业意愿的衡量有单维度、两维度和多维度之分,在本文的研究设计中,借鉴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将创业意愿作为单维度的变量加以讨论。
国内学者多采用大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作为指标来衡量其社会资本的拥有状况。常见指标有家庭所在地、父母收入、父母受教育的程度等。由于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不仅受到来自家庭的影响,其所在学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政府对创业的支持情况以及个人的工作、实习经历等都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本文的研究设计中,从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地源特征等几个方面设定指标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社会资本。
在文化资本的测量方面,本文借鉴Zweigenhaft(1993)的研究成果[15],将文化资本视为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大学生的学历、专业、成绩、学校档次等四个方面。
考虑到大学生在决定是否进行创业的意愿选择时,不仅仅只受到社会资本因素和文化资本因素的影响,包括性别、政治面貌和学生干部经历等因素在内个体特征对创业意愿也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模型设计时将以上指标作为控制变量一并考虑。借鉴魏巍、李强(2013)的研究方法[16],本文将相关指标和赋值归纳如下,具体见表1。表1变量与赋值
变量变量名赋值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个体特质性别X1男=0,女=1政治面貌X2党员=0,非党员=1学生工作经历X3无=0,有=1是否是应届毕业生X4否=0, 是=1文化资本学历X5专科=1,本科=2,硕士=3,MBA=4,博士=5专业X6理工类=1,经管类=2,人文类=3,艺术类=4,其他类=5成绩排名X7年级排名30%以前=0,年级排名30%以后=1学校档次X8大专、高职=0,普通本科=1, “211”院校=2,“985”院校=3社会资本生源地X9省会城市=1,地级市=2,县级市=3,城镇=4,农村=5家庭年收入X10家庭创业史X11无=0, 有=1学校的创业教育X12很少=1,较少=2,一般=3,较好=4,很好=5实习/工作经历X13很少=1,比较少=2,一般=3,比较多=4,很多=5政府对创业的支持X14缺乏支持=1,少量支持=2,一般=3,比较支持=4,很支持=5创业伙伴X15很少=1,较少=2,一般=3,较多=4,很多=5有无创业资金支持X16很少=1,较少=2,一般=3,较多=4,很多=5
3.定量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Pearson法对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的大多数指标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如表2所示。因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以降低多重共线性对其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影响的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值为0.76,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sig.值小于0.05,表明显著,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模型以大学生创业意愿为因变量,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各因素为自变量,同时将个人特质作为控制变量,设计多重回归模型如下:
Y=α0+4i=1αixi+4j=1βjCj+8k=1δkSk+φ
其中Y表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α0为截距项,αi为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βj为文化资本变量的回归系数,Cj为文化资本因子,δk为社会资本的回归系数,Sk为社会资本因子,φ为随机扰动项。
四、实证结果分析及检验
(一)实证结果
通过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到模型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影响的回归分析
创业意愿BSig.创业意愿BSig.文化资本个体特征学历-2.6130.009专业-0.0380.081成绩排名0.0300.068学校档次-0.0130.000性别-1.12170.001政治面貌0.7950.090学生工作经历1.8240.000是否是应届毕业生3.1470.002社会资本生源地-0.0120.092家庭年收入0.5280.051家庭创业史6.7120.000学校的创业教育5.3410.000实习/工作经历0.8960.079政府对创业的支持3.1210.000创业伙伴0.9120.001有无创业资金支持1.3420.000
1.个体特质
因学生的性别、政治面貌、学生工作经历和是否是应届生的身份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以上因素作为学生的个人特质,纳入到模型中作为控制变量予以考虑。
统计结果显示,性别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男生的创业意愿明显高于女生,且是女生的1.12倍;具有学生工作经历和应届毕业生身份的大学生其创业意愿更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工作的经历锻炼了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为创业活动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作积累,另一方面毕业班的学生对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了解更为全面,更容易从个人实际面临的就业选择中思考创业与否的问题;而政治面貌作为学生的个人特质,其对创业影响的效果并不显著。
2.文化资本的影响
本研究将大学生的学历、专业、成绩排名和学校的档次作为影响因素代入模型进行考虑。通过统计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学历作为影响因素,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呈负相关的关系,且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随着学历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是逐步下降的。解释这一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随着学历的提高,学生追求稳定生活状态的意愿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强;另一方面是随着学历的提高,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积累了更多的文化资本,高学历者所面临的工作机会和选择也就更多,往往不会将创业作为生存选择的手段。
专业作为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其影响为负,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创业意愿不尽相同。总体来看,理工类学生的创业意愿要低于经管、人文及艺术类学生;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水平对其创业意愿影响不显著;但学生所在学校的档次对其创业意愿有一定的影响,结果显示,学校的档次越高,学生的创业意愿就越低,这也同样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由于个人文化资本的积累,使其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更多选择,“创业”不作为其解决就业困难的出路;而选择“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型创业的学生,往往不会在离开校园后马上创业,他们更多地希望能先实现“就业”,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后再着手创业活动。
3.社会资本
在本研究所考虑的八项社会资本因素中,家庭具有创业史、学校开展完善的创业教育活动、创业所在地政府对创业活动的支持、拥有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和具备创业资金支持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家庭的创业史和学校的创业教育影响最为显著;而学生的生源地、家庭收入情况以及个人的实习和工作经历,对其创业意愿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效果并不显著。
(二)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回归结果,我们按性别和是否是毕业生将毕业生进行群体划分。同样以各项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作为因变量,以政治面貌和学生工作经历作为控制变量代入模型进行检验。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稳健性检验的结果显示,以性别作为划分群体的标准,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男、女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没有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对是否是应届生的身份,也没有明显的结构性差异。
五、结论、思考与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广州2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构建了回归模型对大学生所拥有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进行了考察。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大学生所拥有的教育、技能、文化知识以及经验的文化资本,对其创业意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学历和学生所在学校的档次对其创业意愿有着显著影响,且成负相关的关系。如前面的分析,随着学历和学校档次的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机会,往往将创业作为就业途径的意愿不大;学生的专业和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对其创业意愿则并不显著。
在社会资本方面,家庭的创业史和学校的创业教育影响最为显著。这是因为,创业意愿作为决定是否要进行创业活动的一种心理行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来自家庭的影响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渗透,家庭有创业史的学生,会受到创业经历的激发,从他们身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储备,同时,家人对子女的创业行为也更容易接受并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而学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对大学生培养创业兴趣,了解创业政策,增加创业的知识储备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思考
在理论界,创业与就业的关系被总结为“难民效应”和“企业家效应”。[17][18]“难民效应”表示创业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失败个体(即“难民”迫不得已的选择),这些个体之所以选择创业主要是为了谋生、糊口,此类型的创业活动我们可以视为“生存型”创业[19];而“企业家效应”表示创业是个体在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理性的选择,个体通过创业活动的开展,发现和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对社会总体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此类型的创业活动我们视为“机会型”创业[20]。
本次调研中,选择迫不得已被迫创业的学生在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总数中占28%的比例,而剩下72%的学生选择创业的目的都在于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通过创业活动证实自己的综合能力,实现人生价值。调研结果进一步显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行业集中于一些资源少、风险低的行业,其中以服务业为绝大多数。也就是说,现实中的大学生创业虽以机会型创业为主,但并没有成为这个社会机会型创业的主力军,涉及到高科技领域的创业活动比较少,没有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其本身拥有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有待进一步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三)建议
1.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升创业教育水平
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面向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所属高校,开展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项目驱动的形式,将有创业意愿和兴趣的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和创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创业团队会逐步固定下来,形成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同时,国家级大学生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经费也相当可观,对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创业实践项目,每个项目经费不少于10万元,地方所属高校一般也参照此标准执行,这对于创业项目的启动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创业课程讲授、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创业项目竞赛、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项目校内孵化五个方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开展为主线,将创业相关的竞赛和培训进行整合,构建从创业项目设计到创业项目孵化的创业实践体系,使学生的创业计划落到实处,应是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中注重着力的部分。
2.加强自主创业政策宣传,简化办事流程
目前不论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业都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毕业生从毕业年度起三年内自主创业可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广东省《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意见》则规定了大学生创业的多项工商优惠政策;深圳市则出台多项措施鼓励毕业生创业,包括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税收优惠等。虽然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较多,但宣传不足,且在实际办理时,相关手续比较繁琐,导致一些优惠政策并未落实到实处。所以加大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重新审视相关事项办理流程,可以降低创业门槛,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
注释:
篇5
[关键词]政府职能 大学生就业 机制构建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缓慢好转,我国经济的明显复苏,大学生就业环境有所改善。现代政府的任务还很重,压力还很大,大学生就业困难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需要政府立足于自身职能,冷静地审视过去的各项政策,适应现实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大学生就业。
一、政府职能与大学生就业
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也是对现代政府的基本要求。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是政府职能的新定位,政府职能定位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基于市场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场失灵问题,采取相应的经济、法律以及行政手段进行有效干预,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在民,人民与政府是委托关系的基本要求,政府基于人民的授权和委托,履行职能和提供服务,也就是把现代政府打造为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
大学生就业是个民生问题,也是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实现大学生有效就业、充分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都有关系,都需要承担起相关的责任。但与大学生就业的各关联方中,政府的责任最大。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在于经济的复苏,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这一些目标,与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经济刺激计划是密不可分,而宏观调控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需要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就业岗位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由政府推动或提供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因此,当下需要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复苏,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而增强现代政府的公信力,扩大其政治合法性和执政基础,推进政府职能的有效实施。最终,实现政府职能定位与大学生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发挥政府职能,构建大学生就业机制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经济增长将重点放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着力“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给当前大学生就业带来了难得的时机和条件。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经济的缓慢复苏,只能说明就业环境的局部改善,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政府部门对此要有理性的认识,应该组建专门机构对过去一年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作出科学地评估,重新审视过去各项政策,对政策的效果予以判断,尤其要查找问题,发现不足。同时,要克服盲目乐观,急躁情绪,保持谨慎和清醒的认识,对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时调整政策。始终树立大学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首要工作的观念,多方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大学生就业。
2.多管齐下,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大学生就业根本上依靠经济的发展。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增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0年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200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经济会议精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把握政策导向,加大对就业、社保、教育的投入,以公共产品投资,拉动经济社会增长;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加快经济方式的转变,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社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以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为手段,完善就业配套措施,关注民生问题,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3.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创业带动就业工程
推进高校树立人才培养市场观念,立足于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培养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动手应用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大学生;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争取做到设置一个部门(处级的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一支队伍(专兼职的职业指导教师及工作人员)、培育一门课程(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发展课程)、使用一个网络(高校人才招聘信息网)、应用一个中心(大学生实习实训中心)、利用一个平台(高校组织的大学生供需见面会),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管理工作,推进大学就业观念的转变,增强就业的技巧与方法;转变观念,树立创业推进就业的理念,努力实现“我不和别人争岗位,我为别人创造岗位”的目标。为此,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和课程体系中,贯彻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对大学科技创新竞赛指导和资助力度,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重视,努力实现计划策划与项目孵化的有机结合;加大对科技社团的指导与扶持,推进优秀创业人士进校园宣讲活动,营造良好的大学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开拓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加调研、实习、见习等实践,从而为创新和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沈燕.试论严峻就业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突破点[J].中州学刊,2009,(9):285-286.
[2]胡艳芳,苏霞.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2):67-70.
[3]武向荣.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02-106.
篇6
[关键词]图书馆 大学生 就业 服务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自1999年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步入超常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每年以60~70万的总量增加。但大学生就业状况却与此相反,呈现下降趋势。据统计仅2004年大学毕业生中就有69万人待业,待业率近30%,200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人数为307万人,2006年413万人,到2007年又增加到490万人。而2008年,大学毕业生总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00万人。而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中,分别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未就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l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2009年约160万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预计201O年近8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作为高校办学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肩负着教育和信息服务的双重职能。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配合学校有关部门,不断开拓创新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工作,主动承担其缓解就业压力的重任。这是图书馆“一切从读者需求出发”的原则决定的,也是符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的。
二、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内容
1.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就业信息是学生就业的核心,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使学生及时获取各类就业信息,使学生获取及时有用的信息对学生的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在就业信息整理与提供有着其他部门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这些信息服务包括:就业信息有关的图书、报刊、图片和音像资料;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文件、就业工作会议纪要、讲话及总结材料;往年大学生成功的求职案例材料;各大学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讲义等。
2.提供社会需求信息服务。就业信息是指通过各种媒介传递或的有关就业方面的消息和情况,它是大学生择业的基础。参考咨询人员可以搜集到大量的社会需求信息.经过整理、归纳和分析,预测就业动态和人才的供求关系,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并及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可对他们的求职择业及自我塑造和发展起到帮助和导向作用。与此同时,通过提供就业咨询服务,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会准确地搜集就业信息,并结合个人情况做出最佳抉择。
3.提供求职技巧服务。利用图书馆宽阔的空间资源举办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加强对学生求职技巧的传授与导,聘请有经验的老师、长期致力于学生就业工作的工作人员、往年成功就业的校友等,有计划、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讲座。
三、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的具体措施
1.就业信息教育。图书馆不仅提供就业信息,更重要的是开展就业信息教育,才能真正让大学生掌握获取就业信息的本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图书馆是人类知识宝库,如果你掌握了它的钥匙,那么全部知识都是你的。这把钥匙就是怎样获取信息的本领。
2.收集就业信息资料。把有关就业信息的文献和求职礼仪、求职心理调节、怎样写求职信、公务员考试、各行业介绍、中国企业简介等方面的文献资源集中起来,让大学生了解,以便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给学生提供了解社会的需求信息,如横向职业动态信息、人才市场供需形势分析等,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解决就业问题。
3.指导大学生搜集有效的就业信息。图书馆在提供就业信息的基础上,还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开展各类就业信息知识教育和就业信息分析教育,并向大学生推荐对其就业有帮助的网站,如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中国就业网、中国高校就业联盟网等,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搜集、获取、筛选、分析、处理就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减少择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提高择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对已经就业的历届毕业生进行定期访问,以获取他们身边的就业信息,传递给即将毕业的学生,这样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通过各地的就业信息协作网点,分地区、专业和层次,逐步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掌握毕业生工作状况。同时,还可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和毕业生对学校教育的合理化建议,整理形成有效信息,为学校领导和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逐步实现按需招生、按需培养,增强学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使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5.建立就业工作激励机制。图书馆的每项工作的开展不是一个部门、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部门间的通力配合,也需要图书馆馆员全力投入配合,图书馆不但要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同时也在管理体制、激励机制上进行相应配套改革,建立合理的就业工作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图书馆每一位员工的主动性、能动性。在年终考核,先进评选时,将学生就业促进工作列入考评指标,对工作积极,成绩显著的员工进行激励性奖励,每一位图书馆工作人员人尽其才、人尽其力,图书馆的就业促进工作必将取得可喜成绩。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包括建立就业信息数据库和就业信息网等。
四、结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既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又要积极配合学校就业中心发挥教育指导职能。在各项工作中,从履行教育与服务职能出发,不断关注形势,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找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切入点,针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和存在的问题开展各种教育与服务活动,积极为缩短企业、社会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距离做出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就业技能,提高他们的求职竞争力,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去,为毕业生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及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广庆.社会多方努力共克大学生就业难题[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
篇7
从宏观角度看,大学毕业生年供给量大于市场需求量。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做出的高校扩招决议,使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依据世界银行划定的标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标准是入学率为15%以上。我国2003年大学生入学率已达15%,随后又历经10年连续扩招。扩招导致毕业生激增。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人数达280万,10年后的2013年,毕业生人数增至699万,预计2014年将达727万。连年扩招使更多高中毕业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全民文化素养有了飞速提高,但与之相伴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每年数十万毕业生无法及时就业。伴随着时间的延续,延迟就业的大学生数量还在不断累积,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具体而言,大学生就业实际现状比公布的统计数字更加令人担忧。从有关部门公布的毕业生就业数据来看,所谓“就业率”实为“落实率”,如公式一,公式二所示。此外,高校就业率依据签约率来统计,一纸协议并不能代表准确、真实的就业情况。这表明,实际就业率与官方统计和公布的就业率存在一定偏差。同时,统计数字无法准确反应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的就业差别,以及已就业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等就业质量问题,从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显得晦涩复杂。×100%公式1:年度大学生就业率公式落实率=×100%公式2:年度大学生落实率公式。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成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在总量上必须保持平衡,供给大于需求会导致劳动力过剩。中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的四分之一以上,而资本资源(以国内投资额为标准)仅占世界百分之四,劳动力数量与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在理论上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必然因素。从国际经济形势看,全球经济不景气是导致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就业量的增加归根结底要依靠整体经济增长拉动。近年来世界次贷危机的发生对大学生就业而言无疑更是釜底抽薪。从国内目前的经济结构来看,尽管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受中国历史因素的影响,经济结构仍属劳动密集型,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权重还很小,经济发展能带来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主要还是体力劳动者群体。因此,也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的现象。另外,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精简等也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其次,供需对接错位、高校教育缺乏前瞻性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又一重要原因。首先,意识时间对接错位。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用人单位需要怎样的人才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但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改革,在时间和周期上却明显滞后于市场变化。等高等院校调整完成到大学生毕业寻觅就业机会,已经用去若干年时间,人才市场的需求已经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原先的热门专业已经冷却,毕业生产出过剩。二是办学特色的对接错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与市场需求同步,是多种多样且不断变化着的,但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受传统计划经济和管理模式影响,缺乏独立性,缺少特色,所有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几乎具备相同的特点。这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三是期望值对接错位,大学生普遍希望稳定的工作岗位,但近年来承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是第三产业;大学生期望从事理论性较强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则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在工资待遇上希望与期望值匹配,而用人单位则希望节省开支聘用直接可创造财富的员工,这种教育传统的误导导致的期望对接错位仍将继续影响实际就业率的提高。
三、大学生就业难相应对策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创业 秦皇岛市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就需要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业实践平台,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实际创业能力,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落实到实处。
一、秦皇岛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
高校毕业生是秦皇岛市发展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加快秦皇岛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全社会树立和践行人才先行理念,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突出人才创新创业,更好地为秦皇岛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保证。
据统计,2012年河北省省内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33.6万人,其中秦皇岛市新增应届高校毕业生1.5万人,往届未就业毕业生0.3万人,可供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仅有0.6万个左右,从数据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大。
在我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教育为人民服务,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迫切需要。新形式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因此,当务之急,需认清影响秦皇岛市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二、影响秦皇岛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因素分析
1、就业方面
(1)金融危机下秦皇岛市毕业生就业的困境。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许多企业减少了新增的岗位,甚至放弃了每年例行的校园招聘。因而,秦皇岛市就业局面发生了变化,即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减少。
(2)就业难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秦皇岛市第三产业还相对滞后,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其就业比重偏低,意味着对增加就业岗位的贡献就少;当前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对生产性、劳务服务行业的人员的需求非常旺盛,而管理岗位数量增加日趋饱和。扩招后数量急剧增加的秦皇岛市毕业生就业观念还需要调整,一些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3)用人单位标准提高和就业人口膨胀,使得秦皇岛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一方面,用人单位更注重211、985等知名院校,招聘计划基本锁定在部属高校和办学历史长的省属高校。另一方面,一些低端岗位被下岗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多方占领,导致秦皇岛市大学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
(4)秦皇岛市大学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要求还有相当差距。长期以来,秦皇岛市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市场导向,往往只重视招生和培养,忽视市场对学生的需求,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适应,从而造成毕业生就业难,自高校扩招以来这样的问题日渐突出。
2、大学生创业方面
(1)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由于受社会固有氛围和影响,目前来看,秦皇岛市的创业文化尚未完全形成。一是没有形成崇尚创业、创业光荣的文化。二是创业教育缺乏针对性。大学生创业激情有余但缺乏对市场规则、企业经营、社会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所以经常造成创业项目前景很好却因经营理念、手段不善而不适应市场的实际情况,导致半路夭折。
(2)创业环境尚未形成
对待大学生创业,由于传统观念没有彻底改变,使得不允许失败,没有足够宽容。一是没有形成宽容创业失败的氛围。二是广大学生及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就是“精英”,一定要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
(3)创业资金缺乏
当前,很多青年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自筹数量很有限,首要问题就是资金上的“瓶颈"。一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缺乏资金积累和融资渠道。二是政府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小额贷款由于办理手续和申请条件等原因,使能申请到创业小额贷款的人数非常少。三是目前风险投资体系尚未形成,市场还不成熟,国家也缺乏相关政策支持风险投资。
(4)创业信息不对称
就秦皇岛市现实情况来看:一是大学毕业生对政府对台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了解不够全面。二是政府和高校的信息衔接做的不够。三是信息化网站建设没有形成合力。
(5)创业指导实践不够
就秦皇岛市调查情况看:一是创业心理指导不够。需使其树立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二是现有指导服务还很有限。具体包括财务、营销、心理、法律等方面。三是创业见习基地的数量少。
三、加强秦皇岛市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措施
秦皇岛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机制,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秦皇岛市就业创业工作的重心纳入秦皇岛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疏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
1、响应政府号召、落实各项政策,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1月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秦皇岛市发展具体情况,创新思维,制定秦皇岛市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金融、财政税收政策。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政策,尽快制定对于各专门项目相关待遇政策的衔接办法;进一步清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制度和限制。为他们提供档案管理、人事、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创业的社会环境。加强对秦皇岛市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制订本地大学生就业创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树立就业创业指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学生自觉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普遍的就业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创新意识和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新型办学模式: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全的职业概念,培养大学生自主择业创业的能力.使大学生能主动根据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个人能力及职业价值观进行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注重建立一个开放的学生管理模式,营造一个开放、宽松、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育人环境。
3、以就业创业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实行教育改革
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规划工程为重点,把培养在校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强化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构建合理课程体系,积极探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利于其思想和热情表达的多种教学方式:完善相应的教学保障体系,继续投入资金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教师培训;将就业创业教育纳入秦皇岛市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评估体系,建立规范的评价标准:定期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示范校评估工作,总结推广经验。
4、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基地
在秦皇岛市重点发展的行业中,选择规模大、管理较好、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建一批“秦皇岛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基地”,确保每年秦皇岛市高校学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有就业创业实习场所。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基地,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就业创业载体,构建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的就业创业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科技园、软件园和创业园,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使之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
5、强化大学生就业创业舆论宣传
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校园网和校园广播等媒介形式,积极营造大学生就业创业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舆论氛围;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大力宣传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典型事例,真正形成政府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积极就业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
参考文献:
[1]施险峰.高等院校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新探索[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25-27.
篇9
在工作中我们时刻牢记为群众服务的理念,爱心解答有关政策咨询,对符合条件的档案接收、转出、查阅事项达到了只跑一次。在档案接收的同时我们及时了解大学生就业创业就业情况,掌握相关信息做好登记。
(1)2020年,我中心新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及区属企业用工人员人事档案147份,对接收档案进行信息资料整理后归档、立卷,电子登记;办理档案转出108余份;为存档人提供档案查阅、复印、投档等服务320余次;为律师、考研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存档人提供各类证明材料200余份;提供档案查询600余次。
(2)按照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工作的要求,我们对户籍所在地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对教育部下发大学生人员名单及市人才机构录入大学生人员名单,进行电话信息核实,及时掌握就业情况,通过电话,现场登记等形式,2020年我区未就业高校大学生实名制登记535人次,就业率平均达到89%以上。依据登记毕业生的需求,为毕业生免费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推荐参加就业见习、创业培训等服务。
(3)开发就业新岗位,拓宽就业渠道。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区企事业人才需求情况,切实满足全区企事业的人才需求,我们开展了对全区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情况调查。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到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多家企业和卫生部门,了解人才需求,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引导有人才需求的企业统一参加市人才招聘活动,组织区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人才招聘周活动。组织有人才需求的企业参加省、市、区毕业生招聘活动,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结构纬度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Structure Latitude and Strategy
LIU Jinya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182)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refers to are acquiring knowledge through learning and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ir ability to achieve integrated value. This article i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basic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ncluding fou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proposed latitude, respectively, is the basis of ability,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core competence and self-management skills. And propose to improve the employ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four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structure latitude
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角度有不同的观点,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满足社会需求并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能力。
1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学说的主要观点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纬度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因素,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美国劳工部建立的学生职业能力维度包括资源、人际、信息、系统和技能等 5 大类 21 项胜任力;英国教育与就业部提出就业能力包括传统智力技能、核心或关键技能、个人特性和企业运营知识; 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定义的就业能力包括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技能;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提出的MKC(Mayer Key Competencies)模型包括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等 7 种关键能力。①中国最早提出就业能力这个概念的是吉林师范大学的郑晓明老师,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五个纬度。②金昕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包括4个一级维度和13个二级维度。维度一是基本就业能力,具体包括实践能力、学习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维度二是就业发展能力,具体包括就业展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主动就业能力;维度三是就业人格,具体包括积极乐观、职业责任感及敬业精神;维度四是社会应对能力,具体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③李颖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为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社交领导能力等三个维度。④关于就业能力的结构纬度目前没有定论,不同的划分标准就产生不同的纬度。但是,这些就业能力维度普遍缺乏理论基础,划分标准也没有清晰的界定,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
2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纬度及具体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工业先进国家都将青年就业能力视为重要的政策议题,对于劳动力必须具备的就业能力,都有一个结构化、系统化的体系,这个体系是用人单位和国家人力资本开发与升级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具体而言,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四个纬度,分别是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核心竞争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1)基础能力,指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的一般能力,包括阅读、写作、计算、表达等能力,还包括数字处理、信息技术运用以及外语水平等能力,这是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2)专业能力,是指那些需要通过教育或者培训才能获得的特别的知识或能力与素养。包括对学科知识的系统理解能力,并能够运用它从事和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就业的敲门砖,尤其是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用人单位首先看重的是毕业生的专业素养。(3)核心竞争能力,是以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创新,形成持续的就业竞争优势的能力。大学生核心竞争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种能力,学习知识并不等于拥有能力,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实践,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的就业竞争优势。(4)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大学生调动自身能动性,规划和控制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开发、自我教育和自我行为的能力。大学生就业以及职业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离开不集体和团队,也离不开自我的选择和努力。
3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3.1 国家要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框架
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都已经建立了就业能力的国家框架,对其国民就业能力提升产生了极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中国也应该尽快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家框架,从国家层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和结构做出清晰的规定,使高校和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有更清晰的目标。当然,建立权威和科学的就业能力国家框架,需要学者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结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目前,中国学者对就业能力结构理论研究还不够重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差异也比较大,没有形成比较权威的就业能力结构理论。学者需要更新研究理念,国家也应有政策上的导向和扶持,以便就业能力国家框架能够尽快出台。
3.2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个不同教育阶段的综合。而高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也是最关键的一站。高校不仅要在思想政治上对大学生进行引导,还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更重要的是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通过系统、全面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国家提供各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维度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在培养上也要不同对待。专业能力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需要在学习、实践和创新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基本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则需要大学生自己努力来提高。这就要求高校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培训,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就业实际状况制定教育培养方案,设置科学的就业指导课程。
3.3 大学生要重视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无论是国家政策扶持,还是高校就业培养,都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外部因素,大学生本身才是提高就业能力的主体。大学生首先要加强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完成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专业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专业技能是进入职场的敲门砖。在当今网络非常发达的时代,专业学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还可以到网络课堂上去学习。由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创建的COURSERA在2011年秋季成立,创建在线免费课程,已经签约美国、加拿大和瑞士等十几所世界名校,提供了100多门免费课程。因此,在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待专业学习,不仅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还要重视科学研究,将学到的理论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并形成创新科研成果,例如,在学术期刊上,申请发明专利等。专业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构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除了提升专业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外,大学生还需要通过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等来提高自己的基础能力,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团队合作、学会计算机应用等,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注释
① O'Neil,H. F. ,K. Allred,E. L. Baker. Review of Workforce Readiness Theoretical Frameworks[M]. / /O'Neil H. F. ,N. J. Malwah.Workforce Readiness: Competencies and Assessment.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Publishers,1997.
②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