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化交流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近代文化交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侨刊;期刊;经营
中图分类号:Z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30-01
福建省目前有《闽南》、《环球客家》、《中华妈祖》等90多家侨刊乡讯[1],自创办以来,在传递乡情、联络乡谊,团结海外乡亲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福建省作为中国的著名侨乡之一,是侨刊乡讯发展的良好土壤,新时代侨刊乡讯应该在更高的起点上,创新性地改革规划,使之真正成为侨务部门联系海外乡亲的桥梁纽带,成为外宣工作有力的阵地平台。
一.海西区独特背景和新时代侨刊定位
海西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是具有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因此,当前福建本土侨刊乡讯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海西区域经济文化的进行全面的报道,介绍家乡投资环境、会展和产品信息,对海西优良的投资环境进行宣传促进交流、促进投资。
此外,当前海外侨情发生了重大变化。有浓厚爱乡情结的老一辈华侨华人减少,新移民增多并且力量增大,华裔新生代成为华社的主体。现今侨刊乡讯的作用已经不只局限于简单的讯息传达,而是要成为促进交流、带动经济、促进投资的纽带。致力于将侨刊办成促进交流、促进投资的重要载体。
二.侨刊侨报网络化和经营市场化
互联网的出现,使地球变成一个“平面”。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也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侨刊乡讯如能与互联网结合起来,长期存在的读者面窄、时效性差的软肋都将得到较好改善。如《福清侨报》《鹭风报》等都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实现了报纸的网络化,其中属《鹭风报》做的作为精美,可以点击仿真版报纸,还可以自由切换简繁体字,并有新闻搜索等完善的功能。[2]
目前侨刊普遍存在经费不足、人员老化、稿件质量不高、编辑手法老套、未能跟上网络时代步伐、不能适应海外读者新的需求等一系列问题。许多百年侨刊都纷纷面临着生存的大考验。而经营的问题首先是内容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广告形式,增加和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要加强刊物内容的选题策划工作,在杂志的版面设计上做足功夫。
三.加强选题策划工作,做足版面设计功夫――以《时代列车》为例
《时代列车》杂志公开发行于海西区域、全国铁路系统及港澳台地区,是一本发行量大、受众数量较多的渠道媒体刊物。作为福建本土侨刊其定位为宣传海西和铁路文化,引导消费与休闲,力求为港澳台同胞提供一个了解家乡的窗口。
(一)报道新鲜资讯,促进两岸多方交流
《时代列车》杂志开辟“闽台资讯”版块,专门报道该月内闽台两地的重大新闻,以及两地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的交流活动。如《时代列车》2011年10月刊中针对2011年厦门9・8投洽会的专题系列报道、2011年11月刊中国庆闽台欢乐游的报道等。这些报道都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福建与港澳台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闽台两地的经贸往来。
(二)展现两岸经济文化,促进旅游产业
《时代列车》的宣传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台湾经济、文化的宣传;二是对福建本省各项资源的宣传。《时代列车》杂志中的“深度报道”、“旅游”等栏目都是基于这一定位进行选题。如2011年10月刊旅游版块中的《洗汤,很快活》,“洗汤”是福州方言直译而来,有舒服、惬意的成分。文章用乡土平实的语言将“温泉古都”――福州的特色用生动、极富乡情的语言表达出来,向海外同胞推介福州,希望能带动更多的港澳台同胞来闽旅游探亲。
(三)溯源闽台民俗,推广华人文化
侨刊乡讯的文化功能最主要体现在文化教育的功能上。以福建为例,虽然台湾同胞祖籍多数来自福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的华侨、华人对家乡的了解和情感都远不及上一代移民。[3]因此寻根溯源的华文教育、华人文化普及不可或缺。《时代列车》2011年11月刊中对湄洲祖庙举行的海峡两岸海上祭妈祖大典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湄洲岛作为妈祖的故乡代表着独特的民俗文化,能够唤起华人对文化、民族的认同感,对普及华文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增进海峡乡情,发挥“五缘”优势
乡情功能是侨刊乡讯特有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沟通乡亲、维系乡情、联络乡谊。台湾同胞中80%祖籍来自福建,闽台关系源远流长,闽台之间还具有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关系。
《时代列车》2011年6月至9月刊中的《忆龙岩》《话武夷》《品厦门》就是针对福建城市所进行的一系列策划报道。报道中所提及的客家风情、闽南语歌、蚝仔煎、沙茶面……这些地域风情、传统美食是福建与台湾居民熟悉的“共同话题”。系列报道立足于“日常生活”,报道普通但却亲近,最能引发认同感,打动人心。
(五)以图说话,充分发挥设计功能
“读图时代”受众阅读习惯已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文字与图片的比例上应加大图片所占的比重。使用更加活泼、明快的主色调,改变侨刊一贯太过沉重的黑白形象。《时代列车》在旅游、美食等栏目中刊载了大量精美的配图,增加刊物的时尚感、设计感,以求给予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觉体验。旅游版块中采用的大幅图片,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现海峡两岸城市的迷人风貌。
侨刊乡讯类刊物,缘起于海外侨胞怀乡思亲的情感需要,这种产生与特殊时代的刊物想要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必然要走上创新的变革之路。但革新不意味着放弃自身的“侨”味。“乡情”永远是侨刊乡讯最鲜明最动人的特色。以务实、创新的姿态,积极探索健康发展新路,应当是侨刊乡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清.侨刊乡讯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J].福建理论学习,2009,02.
篇2
一、中西文化交流发展历程
我们对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做一横向的比较的话,第一阶段是古典时期,就西方而言,古希腊时代还算不上真正的中西交流,而罗马时期也只是个开端,就中国而言,秦朝和两汉时期,中西真正的交流也是刚刚起步,以后的隋唐宋元是中西交流的主要时期。第二阶段是明末清初,可以说是全新的交流时代,是中西方文化碰撞摩擦之始,最终西方列强进入亚洲引发武力侵略,这就是的来临。第三阶段后的半个多世纪,这一时期是中西方文化猛烈碰撞时期,也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单向输入时期,总的来说,1840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水岭。1840年的百余年,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向中国强行输入时期,尽管也有林则徐、魏源等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但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如此的微弱,就我国的回应和挑战来说,接下来1919年的,可以说是空前的文化撕裂的转折时期。第四阶段是20世纪末到现在,这几十年中国人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中西文化又达到了发展与繁荣、自由与平等的双向交往程度。纵观中西文化交流,西方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影响经历了“交流—撞击—单向输入—交流”的过程,如果说,明末清初以前中西是一种双向平等的文化交流的话,那么,1840年前后,有一个西方文华碰撞并单相输入的过程,那么状况一直延续了几百年,甚至说“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还想用这种强行输入的方式,只不过时代不同了。
中西文化的交融,既有物质文化内容的交流,也有精神文化诸如、价值观念的相互影响,且不说四大发明对于西方世界的持续性作用,即便是在中国开始受到西方科学逐渐影响的近代初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包括科学思想仍然在西方世界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如:明朝的宋应星、李时珍的著作也传到了欧洲。当然,西方的科技尤其是生活用品大量流入中国宫廷的官僚家庭之中,比如:钟表、望远镜等,更不用说机械枪炮了。中西精神文化的影响也是相互的。自17世纪以后,中国的艺术、哲学和科学思想对西方的影响和传播越来越明显,而19世纪以前,除了以外,西方人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标准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是极其微弱的,但是,后,这种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进化论、民主思想到全面影响,西方思潮对我国知识界继而对广大民众,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21世纪的今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极大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文化生产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增添强大的动力。
二、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
篇3
关键词:现代中国文化 传播 大众传媒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日之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其交流特性是我们所无法忽视的问题。在日本的江户时期,日本社会把中国的汉学看作是其本国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近代,日本的文学改良运动对中国文学革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我国新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现状来看,电视剧交流和文学交流是我国与日本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对现代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问题的探究,可以为我国文化的海外交流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现代中国文学与日本影响关系的综述分析
基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作为大众传播传播中的重要载体,现代中国文学已步入了“世界文学”格局的发展中,现代中国文化传播已成为世界文化传播的主流形式。在大众传播中,中外文化之间的影响关系发生了重要改变,成为众多学者研究与关注的重点。有学者认为,就中日文化传播而言,其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在近代之前,日本以受中国影响为主导;在近代以后(以为分解线),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在流向上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此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的肇始以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包括近代日本文化(陈渝,1995)。与此同时,一些学者直接就中国现代文化受日本的影响以及中国现代文化与日本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如《论近代日本戏剧对我国早期话剧创作的影响》(黄爱华,2004)、《日本影响下的创造社文学之路》(童晓薇,2011)等;《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李怡,2009)、《越界与想象――20世纪中国、&日本文学比较研究论集》(王中忱,2003)等。
但是,影响是双向的,中国现代文学并不是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在发展中经过不断创新、改造以及基于地域文化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居个性与魅力的现代中国文学,并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文学与文化对日本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少之又少,笔者在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对日本影响的研究文献时,只有在部分单篇幅的文章中略有涉及。如在《试论鲁迅文学的世界影响》中论述了中国鲁迅文学思想对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吴作桥,1991);在《“始自于绝望的希望”":《竹内好的悖论》深刻论述了鲁迅文学对日本竹内好的影响(孙歌,2005)。近年恚随着研究深入发展,人们认知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对日本影响研究的重要性。但是,总体而言,多集中与探索“鲁迅文学及思想”对日本的影响,其探索范围与领域相对较小。全面综合性以及其他角度的分析与探索有待进一步研究,已成为现代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本文以大众传媒的影响为中心对“现代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进行了探索,为中国现代文学对日本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现代中国文学在日本的传播
(一)中国现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历程
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过程可以被看作是日本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译介和研究的过程。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和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为以前这一历史时期,在这节段,日本学界主要对鲁迅、郭沫若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较为关注。从大众传媒的所带来的影响来看,《新青年》这一杂志在中国现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新青年第二个阶段是以后至二战结束这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虽然中日两国处于战争状态之中,但是日本学术界依然把中国作家鲁迅的文学作品看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在《鲁迅全集》传入日本以后,日本学界形成了用具有本国特色的鲁学研究体系。1936年由日本学者竹内好、冈崎俊夫等人创办的《中国文学月报》和《中国文学》两大刊物成为了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主要载体。在这两大刊物创办以后,中国作家矛盾、吴组湘、丁玲和林语堂等人的作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日本的第三个传播阶段是二战以后至今这一历史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的反对美日安保条约运动以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这一新型学科在日本的历史地位得到了确立。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没有被日本翻译过的中国文学作品也开始得到了译介。中国作家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等作品甚至被编入了日本中学的国语教科书之中,可以说,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日本的经典化知识化渠道的构建,可以让日本的青年学生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产生一定的认识,这就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中日历史文化的共同研究,不能回避日本在历次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也就是说,日本正确面对的历史是中日历史文化的共同研究的前提条件。
(二)现代中国文学在日本译介和研究的主要特征
在对现代中国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日本学者经常会将中国文学作品中所涉及到的问题与日本本国的社会现实相互联系,进而在契合时代主题的基础上,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躬自省。以日本学者竹内好1948年发表的《中国的近代与日本的近代》一文为例,作者在对作家鲁迅的作品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主要以鲁迅所采用的文学启蒙手段为主要切入点,对日本在明治维新以来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问题进行了批判。同时,当中国“人民文学”在日本得到传播后,引起了众多日本学者的关注,如中野好夫、小野忍、驹田信二、饭冢郎、高仓穰以及吉川幸次郎等等。“人民文学”文化思想成为了日本学者对战后日本社会改造的重要思想精神寄托。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文学作品的传播,不仅是文学上的交流,更是思想上的沟通。而这一点在中岛健藏“就是为了不陷于对政治绝望的不幸深渊里去,我们也需要中国现代文学”中得到有力证实(王小平,2008)。此外,受到中国汉学传统的影响,日本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主要以资料考据见长。《论集》《中国新文学大系续编》和《二十世纪中国作家笔名录》是日本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三、现代中国影视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一)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发展传播历程
电视剧是一个很国家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表新形势,从我国文化a业发展现状来看,大众传媒在这一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大众传媒这一角度来看,中国现代电视剧在日本的传播,也是我国现代文化在日本传播的一种表现。在1972年中日建交以后,中日合拍电视剧的措施成为了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一大重要措施,电视剧的拍摄工作甚至还受到了两国政府部门的关注。1985年中日两国合拍的《黄河》(日本称《大黄河》)在日本的播放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影视文化在日本传播的一种表现。1989年老版西游记在日本全国电视网播出以后,日本也翻拍过类似题材的作品。在1991年以后,中国创作的一些历史题材电视剧(如老版《三国演义》老版《水浒传》),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有关的现代电视剧开始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并得到日本人们的喜爱与热议。就《三国演义》影视作品而言,无论是老版的《三国演义》,还是新版《三国演义》,其所具有的英雄情结、经典历史场面以及故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日本群众的审美特性与思想价值链接。彰显了现代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有效传播,是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共同追求。进入21世纪以后,《流星花园》(台版)和《宫》《陆贞传奇》《兰陵王》等影视作品也开始销往日本文化市场。
(二)中国电视剧在日本传播的相关措施
从我国电视剧在日本文化市场的传播情况来看,缺乏振幅扶持,是电视剧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对此,我国有关部门需要从国家文化战略高度层面入手,对中国电视剧在海外市场的引导工作和推广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从大众传媒在文化交流中的影响来看,影视作品的传播是促进两国民间交流的重要手段,对此,我们也可以对韩国、日本的先进经验进行吸收。从日本的电视剧播放模式来看,周播是日本电视剧的主要播出方式,为了适应日本观众的收视习惯,我们还需要对在日本传播的电视剧进行适当的精简。
(三)中日历史文化的共同研究
在现代中国文化在日本的研究过程中,中医历史共同研究的问题已经开始得到了日本新闻媒体的关注。从读卖新闻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情况来看,《朝日新闻》认为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和努力,但是在《读卖新闻》中,相关媒体对中国的做法有所指责,这些因素的存在与中日两国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之前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随着中胛幕的不断发展,两国在历史文化领域的共同研究工作的开展,可以让中国文化更好地在日本得到传播。
四、结语
现代中国文化涵盖了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中国现代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塑造,是我国当前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慧芸.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电视剧在日本传播历程与启示[J].东南传播,2015,(01).
[2]杨四平.现代中国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篇4
一、城镇、城镇网络的文化交流功能
城镇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的作用是不断变化的,它不仅因城镇的大小和功能的不同而不同,而且还随时间的迁移而变化。在创造文化交流的有利条件方面,某些城镇远较其它城镇成功。然而,特定城市有利于文化交流的条件却不能一直存在下去。在欧洲,很少有城镇会一如既往地保持同等地重要性。在1400-1700年的三个世纪中,主要城镇的特性随着国际贸易路线、商业组织和政治组织等发生的重要变化而变化。15世纪的布鲁日、日内瓦和威尼斯,16世纪西班牙城市塞维利亚和安特卫普,17世纪的伦敦、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等的起落沉浮,便是很好的说明。即使每个城市都曾有过黄金时期,但在两、三代人的时间内,它便会因新中心的出现而黯然失色。例如,安特卫普在15世纪末取代了布鲁日作为低地国家主要商业中心的地位,但随着斯海尔德河在1585年开始受到封锁,它也丧失了这一地位。(2)
城镇的经济职能有利于为其在某一段时间内作为文化交流中心而繁荣创造有利的环境,因为贸易是促使人员、货物和观念流动的重要原动力之一。但是,如果因此而认为特定的城市职能必然促进文化交流,并且这些交流仅限于有限的重要的城市中心,或者认为这些文化交流一旦发生,它们的文化影响力就会完全保留在城镇之内,那么这种看法便是愚蠢的。相反,尽管在欧洲的个别地区,某些重要的城镇中心确实较其它一些中心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们中的许多成为个案研究的基础,但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却发生在更为广阔的环境中。(3)
城镇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其它城镇和地区一起,形成了一个网络,从而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环境。每一个城镇中心文化交流的个别环境都得益于将它是更广阔的网络中的组成部分这样一个事实。各种城镇和都市都属于许多不同类别的网络的节点。欧洲范围的城市网络包括:水上国际贸易网络;路上国际贸易网络;行政中心间的主要交通路线;宗教中心间的主要交通路线;教育中心间的路线。很明显,其中的许多城镇是重叠的,特别是在城市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时,如当城市集贸易这一主要职能与行政、教育和宗教中心等于一身时,情况更是如此。巴黎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16世纪初起,它既是法国的首都和皇室宫廷所在地,也是水路和陆上贸易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是宗教和文化中心。巴黎圣母院是朝圣者的目的地。索邦神学院则吸引着欧各地的学者。外部的文化刺激和多功能性结合在一起,让巴黎人充满了新鲜事物,也就不足为怪了。(4)
作为全欧城镇网络节点的城镇对次一级的城镇网络来说同样是关键,小一些的城镇作为供应者和消费者而这些节点密切相连,因而在一个地区、甚至在一个国家发挥补充作用。虽然这些地位较低一些的城镇能在多大程度上被确认为文化交流的场所是可以探讨的,但它们确实在传播文化新事物和文化调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报纸及欧陆文学小册子的译本沿着主要的贸易通道——沿途散布着喜欢读书刊报的人们得以碰面并发挥着教育功能的客栈——从伦敦向更小一些的中心的发行便是左证。(5)
二、城镇传播文化的模式
文化从大都市中心向外传播也遵循其它的模式,这即是城镇与它的乡村腹地间的互动。通常,这种关系包括了超越了城镇间逐级联系的观念和物品的双向交流。乡绅和低级贵族有着较其它居住在城镇中的商人、学生、行政官员、朝圣者、士兵以及海员更多的其它旅行机会。他们在庄园中进行互访,为了自身教育和娱乐而进行旅行,最重要的是与君主的宫廷和朝臣建立关系,这些朝臣通常代表着一种与城镇文化重心所不同的另一种文化关注。(6)
篇5
[论文摘要]在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运用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主要原则来对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进行文化反思,并针对当前的幼儿园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语言学习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学习。在语言的交流过程,文化在背后也潜在的发挥着它应有的影响。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本身所隐含的文化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双语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交流和传递的过程。从世界各国不同形态文化教育地发展演变历史看,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文化创造,占尽先机,有优先之势;二是文化继承,渊源不断,有承传之势;三是文化引进,兼容并包,有积蓄之势;四是文化吸收,优化组合,有综合之势;五是文化碰撞,相得益彰,有重构之势;六是文化交流,选择时机,有效率之势。
当今世界英语是通用的国际语言,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们不仅需要与英语本族语者打交道,还需要用英语和其他非英语本族语者群体的人进行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教学自然不能局限于少数英语国家的文化。克拉姆申认为,外语教学从本质上讲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的,那就是人类只要共享同一语言代码,相互理解就很容易,人们要做的是学会这样一种语言,并正确而恰当的使用它。外语教学遭遇到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文化,文化意味着差别,变异,文化是不同群体相互交往时发生冲突的主要根源。任继愈先生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提出文化势差理论,他认为,不同文化接触后,高层次的、先进的文化,必然影响低层次的、落后的文化。这种现象如水之趋下,不可逆转,所以称之为“文化势差”。我国幼儿园的双语教学实际上也在这样的规律中前行。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双语教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必须去考虑文化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视野下,幼儿园双语教学中,文化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是怎么样起作用的,应该去怎么样扬长避短,运用文化更好的教育幼儿,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的。近代以来,我们的幼儿园教育相继受到了日本、美国、苏联等模式的影响,发展了我们自己的幼儿园教育理论和实践。我们的文化在近代以来基本都处于低层次的落后的那一端。这就注定了在文化教育的创造上失去了优先权,在文化的继承上缺少了优越感,在文化的引进和在文化的吸收上又显示出极端的功利性,而在文化的碰撞中迷失了自我的方向,当然在文化的交流上也就不免有一些自欺欺人的国粹。在寻求自身文化教育强大的同时,失去的恰恰是对于文化自身的审视,这里不仅仅包括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也包含了对于自身文化的一种不自觉。在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依然是一问一答的典型模式,依然是教师对答案的确定性指导,依然是集体性的表现压过个人的自我表现,依然是评价中的集体无意识的主体缺失。但是与实质相反的是内容上的紧跟时代,多媒体的运用,以及评价形式的改变。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是一个倡导文化多元的世纪。而在近代以来的文化教育交流和传播中我们扮演的角色确实是站在文化势差的下端。文化上的不自信在教育中也时常显现。搬出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来显示自身文化的曾经辉煌,就如同鲁迅笔下的阿Q,实际上是不自信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而已。在这样的前提下去进行我们的幼儿园双语教育,显然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也深深地渗入了课堂中,尽管不是很明显,但是潜在的影响更让我们难以去捉摸。我试图从文化的影响来阐释自己的见解。
下面从权力分离、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不确定性回避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差异来分析和解释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一教师和幼儿之间通常存在较大的权力距离。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非常强调等级关系的重要性,对于年长的、地位高的和有权势的人应该表示尊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教育也不例外。师生关系趋向于儒家所倡导的等级关系,老师在课堂上较有权威性,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和进程有很大的决定权。此外家庭可以说是所有社会组织的原型。家庭中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和遵从被带进了课堂,教师在很多时候是父母的化身,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幼儿依赖于教师给予指导,希望教师帮助自己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教师也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上,幼儿习惯跟着教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正确的答案,并对教师所传输的知识深信不疑。因此在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中儿童不具备独立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当然效率可能是较高的,教育效果能顺利地显现出来,家长也比较认同这样的结果。但是实质却没有真正的体现。这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对上课的感觉习以为常。中国有句俗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持久的师生关系历来被中国人所推崇,随之产生的是课堂内的等级观念。教师具有鲜明的榜样和权威的形象,而学生有义务去维护教师的权威。通常情况下,对儿童来说,在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要按照教师的话题去进行听讲,要引入自己的话题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幼儿在师生交往中多处于服从的地位,在课堂上应该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打断教师的思路,和对教师提出相反的意见被认为是对教师的不尊重。在课堂上应该尽量避免与教师产生正面冲突,以维护教师的面子。因此,幼儿即使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也很少当着全体幼儿的面提出。
其次,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维度上,中国文化是归于“集体意识”较高,“自我意识”较低的文化群落,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群体概念和归属意识较为强烈。为避免被孤立于群体之外,常常会有从众心理和行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维护自身利益和不伤害他人面子以保持和谐的气氛,所以保持沉默、不主动表态或者随大流是经常采取的保护自己的方法。而不与人发生公开、正面冲突则是保持和谐的手段。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我们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上所采取的策略和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显现。当然这样的方式也表现在我们对于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中国的课堂从总体上讲,还是处于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中,任何过于突出个人的行为都有可能引起别人的反感。据此,教师和幼儿更愿意采用稳妥、隐蔽的课堂参与方式。
再次,中国文化比较强调对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回避,不鼓励冒险或偏离常规,凡事倾向于按既定的规矩进行,较多依赖有形的、书面的材料,重视准确性。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非常注重对于故事整体的掌握和故事所蕴含意义的准确理解。而对于这些的准确理解就影响了幼儿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他总是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来想正确答案是什么,不确定性因素会带给幼儿诸多的疑虑和不安。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用来思考“为什么”的时间很少,更多的是思考“是什么”,同时对于“是什么”的思考也仅仅是对老师所想要的答案是什么的思考,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的探索和研究。
综上所述,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差异,导致我们的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引进国外的教育理论并用于中国的课堂教学时,有时候会水土不服,甚至破坏了原有的秩序。教师和学生、家长对于教育本身失去了话语权,在理论面前变得无所适从。问题的逻辑起点恰恰是我们忽视了语言本身所带有的除了工具性以外,还有文化潜在的发挥作用。基于这样的思考前提,我们在整个文化教育的交流和传播中去审视幼儿园双语教学,就更能深刻的理解我们应重视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和独立性。在文化教育的交流和传播中,其主要原则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考虑。虽然我们在文化教育的创造上失去了优先权,但也省却了新试验所固有的弯曲路程,在别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在文化的继承上缺少了优越感,同时也给了我们去除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机会,在精华中更进一步;在文化的引进和在文化的吸收上显示出极端的功利性的同时,也正好体现了我们对于先进文化的一种执着追求,积极向上的精神可嘉;在文化的碰撞中迷失了自我的方向,也启发我们更好的回头去反思我们自身的立场。在寻求自身文化教育强大的时候首先应该对自身文化进行审视。了解自己是理解别人的前提。赫拉克利特曾说:
“他们不了解如何相反者相成:对立造成和谐,如弓和六弦琴。”我们在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教育理论的同时,要首先考虑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立场。没有相应的社会文化条件,没有真正的师生充分理解和互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也难以有很大的进步。
所以在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于国外文化的一种理解,还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师和幼儿的潜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同时要考虑外语的教学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工具习得,还有国外文化对教师和幼儿的一种潜在渗透,在后现代文化殖民的今天,多元化并不能掩饰其固有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在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师生关系需要更进一步的主体性参与,在教学中重视对不确定性回避的干预。在课堂的互动中,教师和幼儿都应该突破传统文化固有的藩篱,质疑和反思应该得到提倡和鼓励,对话的形式和内容都应该体现真正的主体性,培养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以其问题的开放性和思维的独特性来吸引学生的探究,学生以其对不确定的扩展来回应教师的提问,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问答模式,以改变原有的线形问答模式。
[参考文献]
[1]栗洪武,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2]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37。
篇6
[关键词] 木兰 观念 女性 变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006
美国迪斯尼公司于1998年推出了以中国乐府民歌《木兰诗》为蓝本的动画片《Mulan》。尽管中式木兰与美式木兰的文化元素存在巨大差异,但影片在中国,特别是青年人中得到广泛认可。这种认可不仅仅归因于美国先进的影片制作技术,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人的观念随着东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而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木兰诗》中的木兰――中国古代女性形象
1. 重孝道
《木兰诗》首段突出对木兰出征前的心理描写,以“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铺陈木兰替父从军的一片孝心。即使在征战沙场的过程中也用“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述木兰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诗的末段再次通过“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描写家人团聚、木兰决定服侍父母的心情。“孝”是全诗的主题。由于中国文化注重家庭、亲情伦理等观念,“孝道”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是此诗之所以在中国千古流芳主要原因之一。
2. 女性发展受到制约
《木兰诗》虽然描写木兰替父从军的过程,但有意淡化木兰在战争中取得的成就。全诗仅用六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描写木兰参加的战争。随后“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诗句也只是用皇上的封赏使我们体会到木兰在战场上的机智英勇。全诗并没有强调木兰作为女性在战争中所取得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古代社会,“三从四德”是女性的行为准则,“女子无才便是德”更是对中国女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因此,中国古代社会并不希望女性取得巨大成就,而应该规规矩矩地按照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严格要求自己。
3. 中国古代社会女性地位
本诗中“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说明从军的木兰始终保持着男性的身份。在当时的社会,木兰只有以男性的装扮才能参与战争。如果木兰在从军过程中被发现是女人,可能轻则逐出军营,重则以欺君之罪被问斩。[1]女性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被看作是男性的附属品,“男尊女卑”是基本的社会伦理取向。
二、动画片《Mulan》中的美国女性形象
美国迪斯尼公司出产的动画片《Mulan》中虽然含有许多中国元素,但所展现的木兰却美国味十足。与《木兰诗》中的花木兰相比,动画片中的木兰体现着美国女性的特征。
1. 强调对国家的忠诚
动画片《Mulan》将原诗中木兰的“孝”转变成对国家的忠诚。在影片中木兰的“孝道”被大大地弱化了,因为西方的家族观念不强,人与人之间强调平等和自由,子女并不必为父母承担过多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影片将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孝顺”转变为对国家的“忠诚”。动画片中,木兰依靠个人的机智击退匈奴,拯救了皇上和国家。
2. 突显个人价值的实现
同其他美国影片一样,《Mulan》也同样体现着凭借个人的勇气和力量征服所有的敌人。这样的影片之所以在美国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美国人崇拜个人价值的实现,推崇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实现心目中的目标。在影片中无论是第一次大战单于还是将皇上从单于手中救出,木兰都是整个战争的主角,她的个人作用被夸大了,而这样的安排恰恰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2]
3. 女权主义的展现
由于受到基督教和《独立宣言》所倡导的“人人平等”观念的影响,美国人等级观念淡薄,女性地位得到很大提高。[3] 在影片中木兰拯救国家和皇上后,全城百姓向木兰下跪行礼。这些不可能在中国发生的场景体现出美国社会的平等意识和女权主义思想。
三、从动画片《Mulan》在中国得到的认可看中国人观念的转变
虽然许多中国人认为美式木兰与中国人心目中的传统花木兰形象有较大差异,但美式木兰在中国仍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这从侧面说明现代中国人的观念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近些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诸如女性的发展,个人价值的实现等观念已被广大中国人接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从家庭本位到人格独立
长期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庭始终以父权为中心,实行家长专制。这种家庭模式扩大到国家就成为皇权高于一切的国家制度。忠于帝王和光宗耀祖成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网络。其弊端是“平等的人”与“独立的人格”被抹杀。本世纪初,中国现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把带有独立人格、天赋人权等观念的西方著作译成中文。在随后的中,在、、鲁迅等人士的号召下,具有“独立人格”的中国人成长起来。[4] 近些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人的人权意识愈发强烈,“以人为本”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2. 自我意识的发展
受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传统的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只考虑“有意于他人的人”而不考虑自身,重“忠义”,强调“奉献与牺牲”。他们认为正是通过有意义的他人的交互作用,个人的生存才有了更深的意义。这种观念在之后被打破。在中,文化进步人士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发展的需求,认为没有个人的发展就不会有整体和人类的进步。[5]人文精神,即个体为本的文化精神,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当代青年中,他们崇尚自由、民主、自强并强烈要求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6]
3. 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中国古代的妇女地位是低下的。法律苛求和礼教专制扭曲了封建社会妇女的人格和形象。“夫为妻纲”、“母以子贵”的观点不仅在行为方式上而且在深层的心理结构上严重束缚了女性的自主。近代以来,受西方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等观念的影响,中国妇女的地位发生改变。本世纪初,女性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并主张婚姻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以后,女性从被征服的地位变为征服地位。当代的中国女性不仅有着同男子一样平等的权力而且在个人事业的发展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四、西方文化影响中国人观念的意义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观念在近代受到了西方思潮的巨大影响。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便捷。通过影视、音乐、文学等渠道,中国青年人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因此有人担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将失去自身的特征,成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其实,中西文化交流不仅不会使中国文化失去特色,相反,会促使中国文化的发展。
1. 中国文化会更加多元化
中西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需求。世界各地文化相互交流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吸取对方先进因素来丰富本土文化。目前,西方在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通过西方先进科技的大量流入才能取得更加迅速的发展。同时西方社会所推崇的人文主义也促进了中国人自我意识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不仅起到促进的作用,还会使中国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 中国传统文化不会消亡
在中国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某一阶段曾起到阻碍社会进步的作用,但其精华部分即使在现代化的今天仍起着积极作用。例如:文学、诗歌、绘画、建筑等成分不仅不会随着现代化进程而衰退,恰好相反,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它们会被注入新的活力来适应当代社会需求,从而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7]
3. 促进中国未来文化的形成
以西方文化为参照,我们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多维度的透视,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宏观的展示出来。现代中国已从农业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需求法制、义利兼顾并鼓励个人发展的经济。这与中国传统观念产生诸多冲突。中国社会的发展不仅需求新型的价值观体系,而且未来的中国文化的发展必将依赖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文化的创造性结合。
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学会欣赏异族文化,同时还要学会接受各民族文化的差异,自觉地吸收西方文化资源来丰富本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的内在价值,创造出更先进的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岚.中国文化影视媒介异域传播的彰显与异变.电影评介,2008(15)
[2] 华静,顾烨文.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看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正确解读.电影评介,2009(24)
[3] 高莉.试析《木兰辞》与美国电影《Mulan》中的中美文化差异.怀化学院学报,2006(3)
[4] 于语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5] 宝成关.西方文化与中国社会――西学东浙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6] 江畅,戴茂堂.西方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7] 李泽厚.中国传统文化再检讨(下篇:西方文化与近代思潮).商务印书馆,1987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英语借词 汉语借词 第三方借词 历史文化背景
一、何为“借词”
借词,亦称外来词,是借用外国或外族词汇来表达信息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按语言学术语来讲,借词则是雇佣一种符号转换(code-switching)或是符号混合(code-mixing)的方式。借词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普及率较高的现象,是各民族文化交流和碰撞的结晶。正如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所阐述的原则:“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一种语言的人和所近邻语言的和文化上占优势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语言也不是封闭静止的,各种语言在交流的同时都在不断的相互影响。“当人们在自己的本族语中找不到确切的语言去表达某一引入的新事物或概念时,人们就借用其他语言中的词汇,或音译,或意译,或两者结合,这就是语言中的借词。”
二、以中英借~为例的借词现象
1.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即来源于英国的词汇。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语言能反映文化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能影响文化的发展。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媒介,能反映一种文化在各种层面上的体现,例如,政治、经济、科技、艺术、宗教、饮食等。因此,当一种语言从其他语言中引进外来词汇的时候,也同时引进了这些外来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影响。文化的发展需要兼容并蓄不同民族的文化,语言的发展同样需要融合不同民族的语言,汉语借用英语词语现象是这种语言文化需求的必然产物。例如:几何(geometry)、克隆(Clone)、高尔夫(golf)等等。
2.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即来源于中国的词汇。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的种类有很多,根据汪榕培、常骏跃归纳了两条借词主要的进入途径,我们可将此分为经济贸易类和新闻媒介类。目前,英语中各类汉语借词像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英语是一种全球性的语言,在英语上千年的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特点。根据相关学者的考证,英语的借词数量可能占词汇总量的80%。《牛津英语词典》中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语就有1300多个。在过去的近几年间,美国“全球语言监督”(GLM)机构表示,汉语在自1994年以来的新增英语词语中贡献占了总数5%到20%,超过了其他来源。例如:Qigong(气功)、Kaolin(高岭土)、Confucius(孔子)、Tibet(西
藏)、Typhoon(台风)等等。
3.通过第三方语言传播的借词,即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通过其他语言引进的对该种语言也是借词的词汇。众多英语词汇经由其他语言(外语、方言)转化为汉语,例如:“士多”源于粤语对“store”的音译,在大部分的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的小商店仍以“xx士多”命名;“的士”源于粤语对“taxi”的音译,现在国人普遍使用“打的”一次词来形容乘坐出租车。
4.特殊情况,汉语与英语在第三方语言中融合,出现新型词汇,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与日语中。例如:“硝子”在汉语中的原意是用矿石烧制的假水晶假玉石。典籍中的相关记录有明曹昭《格古要论》:“假水晶用药烧成者,色暗青,有气眼,或有黄青色者,亦有白者,洁白明莹,谓之硝子。”;《本草纲目》中也有:“……药性烧成者,有气眼而轻谓之硝子……”的记载。而“硝子”在日语中的发音为“がらす”(garasu),正是英语中“glass”(玻璃)的日式发音。这显示着英语和汉语在日语中得到融合的现象。
三、探究借词产生原因
1.丝路开拓以来经商者交流的需要。丝绸之路指从张骞通西域开始,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明交流线路的总称。在长度超过7000公里的丝绸之路的长路上,精美的丝绸等物品掀起了商品贸易的浪潮,亚非欧的经商者在语言上各不相通,连语音也相差很多。而,在贸易过程中有很多的商品名称、贸易术语、交易规则和法规等都不是只用自己的语言就可以达成交易的,便开始借用其他国家或其他民族的语音进行沟通交流以达成贸易。因此,丝绸之路上各个民族、各个种族的经商者为了便于贸易采取了“借词”这一手段。
2.人口迁徙,移民将外来文化传播。人口迁徙,一般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但是,就广义上来讲,任何的人口的移动都是属于人口迁徙的范畴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办理签证、移民都早已不是问题,而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决定了人们是必须把语言中的“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例如各种各样的留学机构和政策、国际旅行社的创办、对国内免签的国家愈来愈多都是人口迁徙对文化的相互包容与融合。无论是在人口迁徙过程中,还是过程后,迁徙者都不可避免的与人交流并直接或间接的发现两者间语言的不同。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其自身的逻辑、规律、语法等等都是文化的体现,而由各种程度的移民带来的语言恰恰使世界上的文明都有了交流与融合的渠道。
3.艺术、科技等的传播促进文化交流。在近百年,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艺术活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以及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得到展现。在艺术、科技的传播过程中,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外来词。经过借用,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譬如:有许多由国家文化交流而产生的借词,由印度传入中国的菩提、坐化、释迦牟尼,由希腊传入英国的marathon,等等。本文着重研究的汉英借词尤为突出,由英语传入中国而言的卡通(cartoon)、舒肤佳(safeguard)、氢(helium);由中国传入英语而言的silk(丝绸)、china(中国)、typhoon(台风)、tea(茶)等等。
4.战争等灾厄带来的人口转移,出现了文化交流现象。譬如,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其中在法国人与英国人之间不断的侵占与和解过程中,英国人与法国人早已跨越英吉利海峡混合杂居并通婚,因而所有的英语词汇中,法源词汇占绝大多数的;又譬如在“黑船来航”事件之后,日本打开国门,此时大量欧美人涌入,语言系统随之跟进,现代日语的片假名中所表达的大部分词汇,基本都是由这些欧美国家的语言转化而来;还有,在近代史上“日据时期”的台湾,日本对台实行半个世纪的奴化教育,“皇民化运动”不仅从语言、文字还从、文化艺术上使台湾民众生活日本化。时至今日,台湾还保留着日式的榻榻米、风吕(洗澡)、便所等表达,而上了年纪的老人仍可以用流利的日语来交流。
四、借词产生的意义
在社会历史背景、科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不同的情况下,借词能够弥补某些事物在本国或本民族现有的词汇中存在空白、短缺现象。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地理位置上的距离可以通过高科技缩短为几小时,地球村的脚步正马不停蹄的迈开来。而在越来越密切的沟通交流中,语言伴随着文化的碰撞,乘着经济与科技的长风,迸发出绚丽的火花。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词汇互相借用,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愈加深刻,带动的将是更广义的交流。虽然这其中会有争斗,有苦痛,但历史总是以此螺旋上升,不断发展,带着人类社会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篇8
[关键词]日本高等教育;文化建设
高等教育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途径实现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进而对国家文化建设产生巨大影响力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好高等教育的文化影响力是一项战略工程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高等教育促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启示
一、日本高等教育促进文化建设的历史实践
在日本近现代化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通过普及知识、传播文化、培育人才使得民众素质和社会文化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对国家文化建设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
(一)社会文化的维新和发展
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的近代化进程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方针的指引下日本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化教育模式迅速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战略转型高等教育应时代的“呼唤”积极引领这一进程ꎮ1868年日本政府提出“破旧有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等口号实际上这正是当时日本社会的高度共识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从1877年第一所近代大学———东京大学创立到1886年成立第一所帝国大学日本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当然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二战结束之前日本高等教育的基本目的即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是臣服于国家利益1890年«教育敕语»的颁布标志着“皇国主义”教育体制的最终确立并成为其后50年的教育指导思想可以说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迈进强国行列社会文化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更新但改革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高等教育也就很难拥有自身的独立性、创造性二战之后美国占领当局主导的教育民主化改革完全改变了教育的文化品格这次改革剔除了教育中的军国主义和神道思想提倡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1946年颁布的«日本国宪法»确立了“学问自由”等原则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指出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学校教育法»规定大学的目的是“在传授广泛知识的同时深入传授并研究专业学艺培养知识性、道德性及应用性能力”ꎮ根据新的大学设置标准旧的高等教育机构被改组为新制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到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20世纪90年代入学率达到70%进入普及化阶段在这一进程中高校为经济的恢复和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对社会文化的长远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二)知识文化的传播和创造
日本的近代化过程是一个“文明开化”的过程在与西方列强的交往中明治维新的精英们深切地感受到西方科学技术的威力和双方的差距同时认识到国家富强的基础在于普及教育、开启民智因此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ꎮ1871年文部省设立1872年公布«学制»提出“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整个社会掀起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热潮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努力日本国力迅速增强一跃成为军事、经济强国到了20世纪初日本公私高等教育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总体上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在学习和追赶西方的这一时期日本高等教育呈现出重科技、重理工、重实业的特点ꎮ战后美国教育使节团指出“日本高等教育机构的课程一般普通教育的时间太少其专业化过早、过窄过多地着力于职业教育”提出“必须培养广泛的人文主义精神”ꎮ此后政府加大了对文科的支持积极实施“教养教育”如东京大学早在1949年就率先设立了2年制的教养学部此外日本高等教育还十分重视开展国民教育以早稻田大学为例其从1981年开始举办市民讲座每年约1400种听讲人数达3万人之多成为日本最大的市民讲座日本还创设了“长期履修学生制度”等图书馆、博物馆等积极向社会开放同时利用函授、网络等途径向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机会提升国民知识文化素质经过长期的学习模仿和创造性发展日本高等教育系统最终形成了高层次的科学创新和知识创造能力培养出了大批杰出人才取得了系列尖端成果
(三)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
一个多世纪以来日本先后学习法国、德国、美国的教育模式结合本国实际最终形成了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这一过程是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明治时期日本以“求知识于世界”为宗旨大量翻译西方的教科书和各种书籍延聘外国教师、专家、技师同时派遣考察团和留学生出国全面学习欧美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经验战后经过民主化改革美国教育思想成为主导高等教育变得更加开放国际化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起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1956年前后加入关贸总协定、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走上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得益于国际贸易的开展日本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经济的国际化对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迫切要求日本一方面继续派出留学生到欧美各国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则不断扩大接收留学生的规模ꎮ1983年日本外国留学生仅为1万余人2003年超过10万人ꎮ2008年日本又提出到2020年实现接收30万留学生的计划通过这样一种多元互动和双向交流的活动日本高等教育始终站在世界和时代的前沿保持了强大、持久的生命力
二、日本高等教育促进文化建设的若干启示
历史地来看在日本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战后民主化改革以来日本高等教育也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之中其改革发展过程以及文化建设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一)不断创新教育理念
日本的高等教育改革无论明治时期还是战后可以说都是在当时的先进思想的指引下进行的具备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条件东京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乃至国家文化建设的探路者ꎮ“私学之雄”早稻田大学创始之初确立的“保全学术之独立有效地利用学术造就模范国民”的办学宗旨至今看来都是极富远见的就我国高等教育而言目前已进入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但现行体制仍存在行政化、功利化严重等问题妨碍学术自由、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应积极创新教育理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赋予大学更多的自更好地引领社会文化向前发展
(二)大力加强人文素养教育
高等教育促进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积极促进国民教育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日本高等教育通过成体系的“教养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举办社会讲座等形式积极推进国民教育广受民众好评相比而言我国高校虽然在进行通识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规则和体系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在服务公共文化方面我国高校更是非常欠缺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
(三)全面推进国际化战略
日本高等教育的成功得益于对外来文化的不断学习、吸收和融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各高校也纷纷确立了国际化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文化交流近些年来我国留学生规模迅速扩大但“输入”和“输出”两端明显不平衡这说明我国高校国际化水平还比较低根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中国攻读学位的国际学生比例仅为0.4%左右未来增长空间巨大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日本的一些思想、理念、措施和做法同时总结自身经验全面推进国际化战略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天野郁夫.日本的教育系统———构造与变动[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7.
[2]吴光辉.转型与建构———日本高等教育近代化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3]臧佩红.日本近现代教育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中东铁路;申遗;文化线路;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A
1.1对于中东铁路申遗的重新认识
从我国已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年头里,我国申报的大部分世界文化遗产是基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积下来文物或者蕴含了传统文化的风景名胜,它们成为构成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遗产的价值取向逐步向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与自然的交流、人造物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不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交流等方面倾斜。“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作为响应新的遗产价值观的遗产形式应运而生。
1.2世界遗产价值判断标准的变动
受到世界一体化危机的影响、受到多重世界多元文化趋势的影响,世界遗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也是在不断的改变着,要想申遗成功首先就要在思想上与国际接轨。从我国已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年头里,我们大部分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大都是基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文物或者风景名胜,(陈述性的)总是用这些的做为衡量文化遗产的标准。然而当今世界对于世界遗产价值的定义,已经着重于其突出的普遍价值。这里“突出的普遍价值”是指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全人类都认可的价值。当今国际的大趋势是“和平与发展”,所以遗产的价值取向会向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与自然的交流、人造物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不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交流等方面倾斜。
上世纪90年代庐山的申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国在申遗过程中,过于偏重对于文化价值和自然景观的叙述,而忽视了山上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18个国家建造的保留下来的尽千栋建筑。(见图1)世界遗产委员会却认为这些别墅是反映当时特定历史时期下中外文化交流的唯一例而格外重视。中东铁路要想申请成为“文化线路”这种格外重视地域交流、文化
图1庐山上的近代外国别墅群 图片来源:总统家和/
交流、物质交流的遗产形式。这就需要我们在中东铁路申遗的过程中来发掘民族遗产的世界普遍价值,而不局限于其固有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景观价值。认识到中东铁路不仅是中国近代铁路史上的壮举,沙俄与中国间的运输通道,更是中国与世界的连接线,是文明与文明之间交流对话的途径,具有与全人类共享的价值。(加入原来遗产公约局限性和扩展的必要性是怎么认识的现在的变化)
2中东铁路申遗的可行性、必要性与历史地位
我们都知道要想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要经历9个步骤:1、要签署《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低缔约国。2、把本国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到国家的预备名单当中。3、从本国的预备名单中筛选出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保护单位。4将确定的提名表格递交给给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审查提名是否正确,并送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评审。6、专家组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对申请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情况进行现场评估。7、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交评估报告。8.世界遗产委员会的7名主席团成员对提名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后向委员会提交推荐名单。9、世界遗产委员会最终决定入选、推迟入选或淘汰的名单。而在整个过程启动之前,需要对申遗目标有深入的了解
2.1中东铁路申请为“文化线路”的可行性
中东铁路作为一条线性的文化遗产,它的存在见证了中、俄、日城市和建筑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流,沿线附属地城市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城市规划格局,附属地建筑也成为东北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构成了中东铁路遗产的特殊性和典型性的同时,也组成了其作为文化线路所需的突出的普遍价值。
在从19世纪末至今只的一百多年的历史里,铁路所有权在变,铁轨的宽度在变,附属地的居住者在变,运行的火车在变,讲述中东铁路故事的人在变,管理机构在变,社会体制在变,但从未间断过使用,产生了无数的物质文化交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正是体现在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是近代铁路文明在中国的诠释。与其他的已经成为文化线路的“米迪”运河这样的文化线路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那就是中东铁路这条铁路线路,依旧在履行着当初建造时作为沟通欧亚大陆桥梁的作用。(图2)物质与文化依旧在传播中,跨地区,跨大陆的交流从未中断。而有些文化线路如今以作为一个旅游观光线路,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景象。
在对于中东铁路(在此是对于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的统称)的附属地的保护中,如果能做到利用原有火车站附近的城市规划布局,恢复当年的历史风貌(包括自然和人文),那么散落在中东铁路沿线上的一系列具有中国近代典型殖民建筑风格的历史遗存就会焕发新的生机,而不是作为孤立的死的个体放置不管。
2.2将中东铁路申请为“文化线路”的必要性、
中东铁路申遗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其目的不仅是保护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通过申遗,改善中东铁路沿线市、县的城市形象,督促城市环境的整治,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进而从整体上打造“铁路城市”,形成一个完整的“铁路城市景观线”,以线带面来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而面对中东铁路沿线的参差不齐的历史遗留状况,申遗的前提是系统的保护,只有保护了其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才能达到世界遗产的标准,因为这个普遍价值是超越了国与国的界限,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有突出的意义。但是目前中东铁路的保护状况让人担忧,虽然中东铁路的大部分铁路线路还在继续的使用,但无论是反映沙俄生建造的中东铁路的社会生活方式还是日本建造的南满铁路的生活方式的附属地格局,正在被不考虑文化传承的快速经济开发一点一点的蚕食和挤压掉。
要想将中东铁路申请成作为“文化线路”形式的世界遗产,就必须遵守“申遗”的三大原则,即“完整性、真实性、协调性”。在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申请世界遗产之后,由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和世界保护联盟组织的评估专家是非常严格的,要将“中东铁路”作为整体进行申遗,就必须对沿线统筹保护,任何一处的差错会影响到成败。
参考文献
[1]王建波,阮仪三.作为遗产类型的文化线路――《文化线路》解读[J]. 城市规划.2009(4), 86-92
[2]单霁翔. 关注新型文化遗产―― 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J].中国名城.2009(05),4-12
[3]姚迪.巨系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究及现实困境的思索――以大运河保护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2010(01),48-51
[4]汪芳,廉华. 线型空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华中建筑, 2007 (7), 88-91
篇10
中西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首先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概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并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找出两者差异所在。我们应该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找到互补之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以来,以希伯来宗教理想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从古典奴隶制向中古封建社会迈进,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当时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思想文化领域,后来,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冲突和融合,文艺复兴阶段形成。文艺复兴后的两百年间,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始终处于矛盾的冲撞之中,彼此相互撞击和融合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结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儒道两家的思想传统与基督教的宗教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相适应,对国民的思想渗透非常深刻,给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仍是一脉相承的。先秦儒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理论架构,其核心是“仁”,包含极为丰富的政治和伦理内涵。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在自我修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传统教育中,德教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诸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民本思想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也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道互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多个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着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则是以信仰为基础,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为指导和召唤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精神渗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2]这种精神境界作为宗教精神的真谛和精华渗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中,使得宗教作为一种信念去培养和启发人的感情,协调了人际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禁锢了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到处充斥着愚昧和野蛮,文化成为宗教的附属品。文化的发展缓慢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二)天人合一与驾驭自然
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为和自然运行的统一两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 融洽相处。[3]尽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 但它们在相对互补、融合与发展中所呈现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倾向是清楚的, 其终极观点都是一致的,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谋求驾驭自然、征服社会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认为自人类出现以后, 人不仅应当独立于神,而且独立于自然,人与自然分为两极并且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主要从人与自然对立的立场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主体,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体,认为提倡认识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从而发展出科学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与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对大自然、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
(三)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强调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整个家庭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从家族本位出发,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个体的欲望和价值以群体的欲望和价值为转移,个体的利益和需求通过整体的发展来满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两重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对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纽带,由家而国、家国一体,进而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对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人性,束缚了人们民主思想的发展,压抑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忽视了个人的权益,萎缩
了民族的进取精神。
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个体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个性开始于古希腊时代,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其个人本位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具体表现,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讲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4]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国文化的西传及影响
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开放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域外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力,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向四周扩散。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最早的是物质文化。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道,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至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军对西方的军事征服,中西人员往来频繁,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5]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在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行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中国文化的西传,使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传入西方,成为西方某些启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 西方文化的东渐及其影响
与中国文化西传和对西方的巨大影响不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除了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不可避免的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