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交流模式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沟通交流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沟通交流模式

篇1

关键词:一校多区办学模式 任课教师 沟通与交流

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城市的重新规划建设,很多以前在主城区的高校校区逐渐无法满足办学需求。加上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高校大合并,客观上形成了中国的多校区大学。

多校区办学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提升了高校的办学竞争力,但一校多区办学模式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①其中,教师住在甲校区而上课在乙校区就是其中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很多高校采用校区间开通交通车的方法。为确保教学秩序正常,交通车一般定时定点开车,在上课前10-20分钟左右抵达上课校区。如此一来,任课教师上课乘车一般需花费30-50分钟。抵达上课地点后,还需解决上洗手间等问题。如此算下来,任课教师在上课铃响前几分钟能进教室,进行多媒体调试等必要的课前准备。上完课,任课教师需随校车返回,返回校车一般会在下课20分钟左右离开上课校区。这样,任课教师在课前、课后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均比较短。加上现在很多高校实行大班额教学,一个大班80-120人不等,一个任课教师正常情况下教两个平行班。因此,一个任课老师要负责160-240名左右学生的教学任务,加上现在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逐步增强,独生子女在高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等,这些现象都促使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出现困难。②

现在高校实行辅导员管理制度,一个辅导员管理几个班级,任课教师很少参与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如此一来,形成了对学生进行常规管理学生的老师,没有担任具体的教学任务,而担任具体教学任务的老师,由于没有时间,造成难以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管理的局面。大多任课老师上课铃声响时走进课堂,下课铃声响后离开教室跟车回家,课后与学生擦肩而过,老师也不一定能认得出自己所教的学生。学生也觉得老师不会记得自己,主动打招呼的也比较少。教师的教学活动就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而课堂外几乎没有情感的交流。本来教学相长的互动阶段,仅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收集到学生教学信息的反馈,而学生想请教老师,与老师讨论的过程也无法开展。如此一来,学生与教师之间由于交流欠缺,造成情感平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 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实现教学目的,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鉴于此,在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下,笔者觉得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首先,任课教师协助辅导员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让任课教师采取跟班制的形式,协助辅导员参与部分班级管理工作,并将此纳入到教师绩效考核中。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要有质与量双方面的要求,不能走过场,混形式,要确实参加学生的班会、社团活动等,并形成一定的文字材料。同时,还可通过学生测评的方式反映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情况,并以此为据对任课教师进行考核。

其次,充分利用当下发达的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沟通。任课教师可在不影响个人生活的前提下,开设个人主页之类的网上教育园地。在主页上,可介绍自己的学术专业,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教师,更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教师。同时,任课教师也可通过主页对学生进行情感、生活等方面的解疑答惑。同时可建立一个互动平台,在约定的时间内,在实名制的基础上,于虚拟网络中师生间进行真诚交流,这样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时学生的紧张与不安,以及老师顾虑较多的情况。

再次,举办定期讲座。在充分准备的定期讲座上,让任课教师与学生有课堂以外的接触,通过讲座,让学生体会大学教育不仅限于课堂,从而树立大课堂的学习观念。在讲座上,鼓励学生提问,通过提问,让任课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在老师的回答与学生的再提问中,让师生之间的互动得到加强。并让师生之间思想上、情感上有碰撞,只有这样,师生间的情感才会加温,才不会停留在淡漠的阶段。

最后,充分培养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干部做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任课教师需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的班级,并先了解班级干部,要充分培养学生干部,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纽带作用,通过学生干部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要求,反馈自己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同时,亦可通过学生干部向全班学生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期望等,这样,比严厉、直接要求学生要起作用。

如果能从以上方面下功夫,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一颗真诚的爱心面对自己所教班级,应该能收到如下之功效:

①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学生亦会以一颗爱心来对待工作以及自己以后的工作对象。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少去了冷漠。

②任课教师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和辅导员分工合作,加强联系,这样也可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凝聚力。在多位老师的交流合作下,老师们能更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才能。

③任课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能及时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发现学生之间的一些矛盾并及时解决,引导学生建立宽松、团结的班级氛围,避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矛盾积累过多,造成不良后果。

④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中,学生更能理解老师的辛劳与付出,有利于学校政策的实施。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一个学校,只有师生一心,上下合作,才可能强校向前。

在一校多区办学模式下,协调好师生关系、加强任课教师与学生间沟通与交流当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其中有法,但无定法。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于任课教师自己的沟通交流方式。所有一切努力,都只为发展好现在的高校教育,培养出健康、建设性的社会合格人才。

注释:

①吕雪峰.多校区大学学生管理策略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9 期.

②谭海燕.高校师生的交流沟通现状及对策分析.文学教育,2008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冯卫东.谈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J].新课程学习(下),2011(03).

篇2

关键词:信息交流;质量控制;床头交接班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床头交接班工作,其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由于床头交接班中年轻护理人员能力不足, 会致使住院患者重要信息在交接班时流失,引发安全隐患[2]。沟通不良包括信息不足、交流障碍、信息模糊或不明确、信息没有及时有效沟通,来源于个人、人际和系统等环节[3]。SBAR即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的首字母缩写,它们分别代表目前发生什么、什么缘由引起的、我觉得根源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的一种沟通程序[4]。它是一种标准的沟通方式以证据为基础的,保证信息在紧急情况下的准确传递[5]。在美国医疗机构中目前广泛使用SBAR沟通模式作为医疗沟通的标准方式,以减少由于沟通不良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6]。为确保患者安全,我科自2015年1月引入SBAR沟通模型用于床头交接班标准沟通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建立个体化SBAR沟通模型:为了让SBAR 沟通模式在繁忙的工作中被护士逐步适应,提供一个临床思维模式给护士并使其内化成习惯行为,通过设计一个客观勾选的表格。根据科室特点并结合SBAR有关工作表及指南[5]设计:改良S、B、A、R4个维度的内容。S(现状):即患者的姓名、床号、阳性体征及不适主诉;B(背景):即患者的主诉依据及现病史,目前治疗;A(评估):即汇报者对患者现存问题的初步判断;R(建议):即推荐措施,包括已采取的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及建议采取的措施。

1.2 SBAR沟通模式的实施及管理

1.2.1人员入选及培训 入选标准:在肿瘤内科工作一年以上,自愿参加本研究。入选护士共15名,年龄(30±2.45)岁,其中护士5名,护师7名,主管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大专7名,本科8名。培训方法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培训进行2 w,通过业务学习、授课,SBAR沟通模式宣传其应用意义及优势;第二阶段:沟通表的使用培训进行1 w;第3阶段:采取现场模拟、情景演练、个案分析等方式指导进行为期2 w的模拟演练;第4阶段:以文件、书面告知、科室张贴海报、组织座谈会等形式对科室医生进行为期1 w的宣传,告知如鼓励尊重护士给予的建议,耐心倾听护士对病情的汇报等希望配合之处。

1.2.2实践能力测评 测评时间:培训实施1.5个月后, 对15名护士进行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和掌握情况测评,并由护士长负责。方法:随机选择科室危重患者交接班、个案分析、组织情景模拟时,给予测评自制的SBAR沟通模式调查表。内容:根据个案或模拟情景,对接班护士和医生说出4个SBAR模块的内容,建议是否合理有针对性, 是否体现病情变化,测评信息传递是否准确、及时。4个模块各占1/4,测评总分为100分,合格者为达95分及以上。结果:15名护士中80%达标,余20%再次培训1 w后,继续上面的评测方式,结果为均合格。

1.2.3模式的应用流程 在科室在测评通过后,即开展SBAR沟通模式。①护理评估新人院患者,将患者信息在沟通表上以打勾形式记录,并向医生按记录顺序汇报信息以及提出意见。其次,在床旁交接班时危重患者与化疗患者应用该模式。②在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及化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与医生及接班护士应用该模式沟通。需要注意的是,对需及时抢救的危重患者表格仅作为参考,为避免耽误诊治,可不用完整记录。主要采取交接及直接汇报为主,辅以电话交流间接的沟通形式。

1.2.4质量的控制 为保证措施落实的有效及长期性,在该模式应用期间,护士长在落实措施后1个月,进行测评为期1w。测评内容:第1部分,在每日交接班后,是否按照SBAR模式沟通由护士长对接班护士进行询问并了解交接班的内容。第2部分,是否按该模式实施由责任组长(护士长指定)负责检查护士交接班。测评目标为达90%以上的落实率则合格。测评结果:第1部分落实率是90.4%,其中S为98.0%,B为94.1%,A为86.3%,R为83.2%。第2部分落实率为86.2%,其中S为96.0%,B为90.4%,A为 82.3%,R为76.1%。第3部分落实率为82.1%;其中S为 92.0%,B为85.0%,A为80.1%,R为71.3%。对于落实模式的质量情况,第2及第3部分未达标,护士长可通过与护士访谈调查其原因。调查表明:①患者夜间多是病情危重. 相对来说人力资源很短缺,护士来不及汇报。②个别护士工作积极性缺乏,不主动应用该模式。改进措施:①对低年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其自信心。②组织专科培训,强化情景演练。③在夜间工作量繁忙r段增加帮班,保证人力资源充足。④对于认真执行该模式的护士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对多次不自觉遵守该模式的护士给予批评。以上措施实施1个月后再次应用相同方法测评,3部分内容的 落实率均达标(>90%),A及R的落实率较前有明显提高。以后护士长每季度以同样方式组织测评1次。

1.3评价方法 测评护理质量:以我院护理部制订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应用模式后科室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和医生对护士满意度作为评价依据。

2结果

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收益显著,科室分级护理质量每月均分由2014年的92分上升到2015年的96分,最高99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2014年的10起下降到2015年的1起。科室每季度满意度调查表显示,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从89%提升到96%。每季度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从93%提升到98%。

3讨论

3.1 SBAR-床头交接班沟通模式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床头交接班工作,其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7]。在床头交接班的传统管理中,各科室的交接班框架流程只是一个概略性的,没有能够明确指出的具体指导内容(如何突出专科特点的),或忽视对患者的整体身心评估而仅仅突出专科特单的,没有一个理论模型来指导床头交接班工作。SBAR沟通模式有系统的病情汇报流程,即遵循现状-背景-评估-建议的步骤进行交接班[8],增加护士对病情及潜在因素的整体性评估,帮助护士确定患者的主要问题并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快速完整地传递给接班者,使接班者快速了解患者完整的信息,及时处理有待解决的问题,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医疗服务。同时提高护士对患者的整体管理能力和对病情的评估分析能力,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并做出快速的反应和分析。通过SBAR的学习.护士也认识到准确、完整的信息沟通对于安全医疗的意义。

3.2 SBAR床头交接班沟通方式使护士评判性思维及沟通能力得到提升 沟通能力是护士四大核心能力之一[9]。根据SBAR的步骤,护士必须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这对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落实过程中,"A"和"R"对护士来说最具有挑战性,难度也最大,尤其是低年资护士更为显著。针对此问题,引导她们根据SBAR报告程序逐项收集,分析相关的患者信息,进而提升了临床思维能力。目前SBAR沟通方式已纳入肿瘤科新护士岗前培训项目内容,得到了新护士的一致认可和欢迎。

3.3 SBAR床头交接班沟通模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护际间交班沟通协调,专业知识、交接流程规范,提升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增强了护士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上升,护士工作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进而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SBAR沟通模式能够建立一条沟通快速通道,保证信息完整、准确、清楚地传递。用于床头交接班可以有效减少因沟通不良引起的医疗护理差错,提高护士的临床评判能力,提高患者和医生对护士专业的认可度,有助于团队文化的建立,进而提高医疗护理安全。然而,SBAR沟通模式的开展要得到领导的支持,目前临床护理人力资源大多不足,如何保障人力资源,调动医护人员运用该模式的积极性是值得考虑的。

参考文献:

[1]陈伟婉,潘红英,吕小兰.床头交接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3):31-32.

[2]赵秀香.临床护理教学中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的培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5):83-84.

[3]Leonard M.Graham S,Bonacum D.The human factor: the critical importanee of effective teamwork and communication in providing safe care[J].Qual saf Health Care.2004.13(suppl 1):85-90.

[4]SBAR technique for communication :a situational briefing model[EB/ 0L].[2010-05-19].http:///IHl/Topics/PatientSafety/SafetyGen- eral/Tools.

[5]John ST.SBAR 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in arizona [EB/OL]. [2010-05-19].http:///patient_safety/documents/SBARtoolkit 001.pdf.

[6]Velji K.Effectiveness of an adapted SBAR communication tool for a rehabilitation setting[J].Healthcare Qnalitedy,2008.11:72-79.

[7]Y丽莉,卢晓莉,贾丽华.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年轻护士规范化交班培训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6):25-27.

篇3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知识模型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建筑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行业。尽管我国法律法规一直从多个方面来加强对建筑业安全的监管,且建筑业安全事故数量及死亡人数也在逐年下降,但依然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建筑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于安全知识掌握不够,致使盲目施工或者不安全施工,进而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施工安全知识主体网络的理论模型

1.1主体概况

建设项目的参与者一般包括:业主、施工单位(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金融机构、政府等。本文在选取节点过程中,考虑到依据建设工程最常涉及到的四个组织来分析,即业主、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

1.2关键节点的提取

本文从施工安全角度来选择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即建设项目中针对于安全问题的关键人员来着手,提取的关键岗位如下:(1)业主方:业主方工程师;(2)施工方:项目经理、工程师、安全员、工长、电工、机械操作工;(3)设计方:设计工程师;(4)监理单位:总监代表、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2、P-P 网络构建的思路

本文选取的节点均是各个组织机构与安全知识密切联系的关键人员,从关键线路着手研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沟通交流、请教与被请教、咨询、教育传授等。知识主体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难以用非常直观简单的描述来表达清楚各自的相互关系。而网络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症结,建立网络能够直观准确地对节点及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形象的描述。

3、P-P 网络模型的构建

以知识主体作为节点,知识主体之间的联系作为边,建立一个P-P 网络。其中P为人员(person)的简写,也就是说 P-P 网络,即人-人网络(主体-主体网络)。所建立的 P-P 网络,从知识主体之间知识沟通交流、请教咨询等这些关系来描述,并且利用一定的赋值来描述各人员之间的关系强度,进而建立关系矩阵,利用 UCINET 及 NETDRAW 软件输出网络关系。所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反映实际施工安全知识交流现状,人员之间就安全问题进行沟通的强度等各种问题,进而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具体的建模过程如下。

令P={P1,P2,…Pn}表示为知识主体点集,函数f(pi,Pk)表示表示知识主体之间的关系(边),令f(pi,Pk)=(1,2,3,4,5),其中,1,2,3,4,5 表示知识主体之间沟通的频率,为了在问卷过程中,被调查人员易理解并易做出判断,给予加权值来定量衡量。假设以1个月为衡量的时间单位,分别设置加权值“1”为零沟通,“2”描述偶尔沟通,“3”描述的是沟通交流一般,“4”描述的是沟通交流经常,“5”描述的是沟通交流很频繁。在被访人员作答时可根据相近原则适当选择。i 和 k 表示任意两个主体节点。则该 P-P 网络模型为:

G=( P , E)

其中,E={(pi,Pk)|, f(pi,Pk)=(1,2,3,4,5)}为边的集合,边(pi,Pk) 表示知识主体i 到知识主体 k 的关系,例如可以理解为知识主体 i 主动向知识主体 k 寻求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在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处理之前,需要将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关系矩阵建立起来,建立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共享关系矩阵的方法如下。

(1)分类汇总各岗位人员总的加权值w。即假设施工人员就施工安全知识共享所得到的加权值为 ai,则该岗位上所有人员所得的加权值

(2)将每类岗位上的总的加权值w求平均。即用总的加权值除以该岗位上所调查人员的人数n,用公式表示为w’= w /n。

(3)求出人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强度比例。例如,与业主方工程师沟通交流或者请教的所有岗位上的人员所得出的平均加权值综合为33.75,其中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与其沟通交流的频率平均加权值为4,则项目经理与业主方工程师沟通交流的频率占所有与业主方工程师沟通交流总频率的比例就是4/33.75=0.12。依次类推计算出矩阵中其他数值。

图1 建筑施工安全知识主体网络图

整体网密度反映的是网络对于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态度等所产生的影响。它表示的是个体和个体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直接影响整体网的整体性能及产生的效益。假设整体网中所有行动者总数为 n,那么网络中可能存在的最多的关系数为 n( n-1)/ 2, 而网络中实际存在的关系数假设为 m,则整体网密度=,该关系矩阵所形成的网络的整体网络密度为0.0881。该网络中的特征向量值分布中,代号为1的节点特征向量中心度最高1.102,其余10各节点的特征向量值跟1号节点的差值很大。我们发现1号节点是业主方工程师,在国内建筑业中,业主方对于工程项目具有直接决定性的作用,是工程项目的投资单位,业主方对于其所投资的工程项目具有绝对控制权力,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业主方对于安全问题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其他参与方对于安全问题的态度,其他参与单位在安全问题上的态度直接受制于业主方。业主方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问题属于责任主体。业主代表和业主方工程师是业主方的窗口,直接代表业主方行使业主方的权力和义务。因此,业主方工程师具有在该网络中极度中心的位置是对于我国建筑行业各参与方关系的一种真实直接的反映。

4. 改进建议

该网络整体网络密度为 0.0881,说明该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松散,联系不够紧密。我们从实际节点所代表的岗位角度来分析,能够发现,各参与方在本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频繁,而跨越组织的障碍,如何能够形成各组织中的人员之间无障碍的沟通交流的形式成为一种迫切需要寻求的方法。笔者建议充分发挥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各方负责人的中间纽带作用。各组织其实就相当于网络中的结构洞,结构洞本身蕴藏着巨大的社会资本,在该网络中的结构洞直接代表着一种网络结构利益。可以通过发现各组织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进而促进这些关键节点同其他组织中的关键节点的沟通交流,促使结构洞之间形成一种桥接,从而能够使结构洞之间的信息得以转化和传播,产生通畅的信息流。

参考文献:

[1] 黄飞.关于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J]. 科技风. 2010(20)

[2] 杨艳.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04)

[3] 李振波.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 科技信息. 2010(11)

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有效沟通

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价值

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有其重要的作用:

一是掌握学生思想、行为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工作管理当中,要想了解学生的情况除了通过一些基本情况统计以及向任课老师、学生干部了解以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辅导员在长期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内心需求等等,能够最快的发现并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困难,防患于未然。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问题的多发期,其自我管理能力、耐挫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容易偏激和冲动。如果辅导员能够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沟通,那么会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耐挫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二是增进师生情感,增加认同感,降低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提到工作效率。经常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这样有利于学生站在辅导员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有的学生对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存在抵触心理,不认同辅导员工作的方式方法。但如果辅导员能够通过有效沟通,消除其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增进彼此的信任、理解和尊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辅导员安排的工作便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和理解,工作难度也会降低。

三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腐朽思想和不良思潮的影响。辅导员通过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和不良思潮的侵蚀。辅导员经常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辅导员可以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三观”,纠正学生不良的价值观,减少单纯说教的抵触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二、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与大学生缺乏沟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辅导员与大学生缺乏沟通的主动性。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一些辅导员没有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作用,不注重将沟通运用到学生工作中,只有当出现问题时,才会找到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样便使得沟通带有很强的目的性,难以让学生敞开心扉、吐露心声,沟通也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另外,加之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使得辅导员没有精力去和学生进行过多的沟通。2、大学生与辅导员缺乏沟通的主动性。大学生与辅导员缺乏沟通的积极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不懂得如何与辅导员沟通;有的是因为不赞同辅导员的管理工作而不愿去沟通;有的是因为自卑而不去和辅导员沟通等等。

(二)辅导员的沟通水平和能力不足。有的辅导员沟通水平和能力不足,自身学识有限,不注重拓展知识面,沟通时往往就事论事,沟通缺乏说服力;或是措辞不当,不能切入问题的本质;或是言语过于严苛,不注重学生感受;或是应变力、观察力不足,不能很好的把控沟通交流的过程。

(三)沟通前准备不充分,沟通效果不佳。部分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前“备课”不足,对沟通对象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基本统计情况、任课老师及班干部的反映,缺少对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心理状态、性格特征、个人能力等实际情况的了解,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的开展沟通。

(四)沟通方式单一。部分辅导员与学生进行沟通仍旧采用最为传统的方式:在办公室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沟通交流。笔者并不否认这种沟通方式的特有价值,并且这种沟通方式也是必须的。但是辅导员通常要管理几百名学生,工作繁杂,精力有限,所有与学生有关的工作最终都要由辅导员来负责,所以辅导员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进行及时的沟通。传统的沟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与辅导员沟通交流的实际需求。

三、实现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路径

(一)以平等、真诚、保护隐私为基础

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价值观处于不断完善、臻于成熟的阶段,看待问题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辅导员在与大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批评教育、强制灌输、发号施令,而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减少学生对沟通交流的抵触心理。“在谈心时放下架子,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 把心中的体验、感受、困惑、怨气、苦恼尽情地倾诉出来。”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真诚也是必不可少的,辅导员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切实为学生解决困难。另外,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大多数时候会涉及学生的隐私问题。辅导员切记要充分保护学生的隐私,这样学生才能够敞开心扉、吐露真声;切忌将学生隐私随意传播,否则不但影响辅导员的公信力,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二)全面掌握学生信息,加强沟通的个性化

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前要尽可能的了解沟通对象的信息,使得沟通更具针对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内心需求、行为模式、个人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要想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保证所传达的信息能够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并且接受,沟通前要尽可能全面的掌握沟通对象的信息,做到胸有成竹。同时辅导员在沟通前要计划好沟通的内容是什么,怎样一步步展开沟通,通过沟通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等等。

(三)建立长期沟通机制,增强沟通的主动性

沟通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要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增强沟通的主动性。作为辅导员,要树立“沟通为本”的工作理念,将沟通渗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长期沟通机制,定期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与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沟通状态,增强沟通的主动性。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的向辅导员进行沟通,拓宽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

(四)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沟通技巧

辅导员要不断的增加学识,扩大知识面,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也要学习一些当代大学生的交流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性格特征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在沟通中找到共同语言,把控全局,增强沟通的说服力。

“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辅导员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坐得端、行得正、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使得沟通交流更具感染力。

沟通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能够拉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沟通的有效性。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强化语言技巧,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要注意措辞和学生的感受,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不能死板僵硬、单调重复;要善于倾听,“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回应方式, 既能鼓励说者继续说下去, 又能保证听者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同时增强自身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谈话的进度、语气和内容。

(五)沟通方式要多样化

辅导员除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外,还可以通过积极的参加学生活动、采用网络媒体(如QQ、微信)的方式进。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可以增强辅导员的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降低沟通交流的阻力。运用网络媒体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气氛比较融洽,较为符合学生的生活习惯。并且运用网络媒体进行沟通可以及时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可以通过学生所发的状态或是朋友圈来侧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等。

作者简介:

赵文娜,女,1989年10月出生,籍贯:山东济南,工作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助教。

篇5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从影响因素的四个层面分析了当前高等学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关系功利化”“情感淡漠化”“观念冲突化”等因素,并结合当前高校党的群众教育活动精神,从反对师生关系“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等方面提出了正确处理高等学校师生关系之间的矛盾,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群众路线;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师生关系

引言

目前,随着全省各高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是加强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问题。如何在高校内部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精神,如何将党风建设与高校教学、学生工作相结合,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本人认为,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个针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教育活动,而且更是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学体制的好机会。对此,本人以高等学校师生关系为切入点,从以刚正的党风与优良的学风相结合的角度,针对当前存在于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问题,探讨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对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指导意义。

一、影响高等教育师生关系的因素

在新时期,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它涉及到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因素,要想探索出师生关系相处的新型模式,找出原有模式中的错误观念和理论,对构建新型高校师生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就必须清楚了解影响师生关系的所有因素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1、社会方面因素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社会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势必会影响到处于社会大环境中的高校及师生,改变高校师生原有的价值观念以及对社会的认识和判断,改变师生相处的方式和方法。

2、学校方面因素

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软硬件设施以及使用环境、师生交流的渠道及交流方式也会影响到高校的师生关系,如果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师生沟通渠道或交流方式不顺畅势必会影响到高校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3、教师方面因素

在高校师生关系中,教师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是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教师的个人修养、脾气秉性、个人认知、教育理念、教学态度及教学方法都会对高校新型的师生关系产生较大的影响。

4、学生方面因素

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另一方面因素就是学生,学生的性格特征、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方法等都会影响到高校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当前高等学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关系功利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入侵,人们无论是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还是生活方式、交友方式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变得越来越功利,处处显示着等价交换的原则。高校及学生也深受这些因素的影响,高校和学生之间教育与被教育的单纯关系也逐渐变异成服务与消费的关系,这也影响到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正常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也逐渐变形,渗透了浓厚的个人利益,形成了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教育逐渐成为人们眼中的“一种商业服务”。

在很多高校都存着着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为了评奖评优,为了入党或者为了当班干部,亦或者为了考试不挂科,忙着四处打点,疏通关系,给老师送礼请客。一些高校采用学生评教、选课制度,将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作为考核老师绩效或地位的指标,为此,一些教师为了获得学生较高的评价,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以此讨好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利益明显成了增进师生感情的砝码,师生关系逐渐由纯洁走向功利,变得庸俗不堪,既损害了教师利益,也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得不偿失。

2、师生情感淡漠化

一般来说,师生交往的密切程度取决于双方的互动次数、主动性与否、双方的情绪反应,应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师生关系就是建立在互尊互爱基础上的,师生交流较为融洽与和谐,沟通也较多,师生情感较为深厚。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网络化普及,学生越来越独立,获取知识的来源不再局限于老师这一途径,他们可以从网络获取知识,因此,学生不再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交流。

而教师除了担任教学工作外,还需要不断地搞科研,因此能分配给学生的时间也非常有限,老师也很少主动去找学生沟通交流。因此,高校师生之间关系非常淡漠,一些任课教师教完一学期课时,能认识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对老师也比较默然,学期结束,师生之间基本就形同陌路。

3、师生观念冲突化

高校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层,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大有不同,为此,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千差万别,难免会发生冲突。高校教师长期受社会主流文化的熏陶,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依然定型,在教学的过程中必然遵循社会主导价值规范,对学生加以指导和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对于学生群体来说,教师的谆谆教诲显得有些过时,这是因为学生处于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接受的是新鲜的非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他们所追求的和教师所倡导的价值观时有相悖,两者之间在价值观念和处事模式上发生冲突在所难免。

此外,由于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大班教学,一个教师要面对无数的学生,教师很难和每一位学生进行顺畅的沟通交流,教师和学生在价值观念、思想认识、文化素养上的不同认知也增加了双方沟通的难度,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只能是一种集体的共同交流,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短暂的课堂关系。为此,针对高校对师生之间的冲突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加强双方的交流、沟通;努力实现文化整合和观念更新,以形成良好的高校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以党风正学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1、建立师生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远离形式主义

2003年12月5日至8日,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为此,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建立起互尊互爱、平等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使自己成为有意义的责任主体,教师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而学生则要承担起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责任。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人的主体存在,双方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助的关系,教师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对成绩差的学生不要嫌弃也不要放弃,要耐心地给予指导,多多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点,积极鼓励这些学生,使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补短,不断提升自信。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尊重老师,善于和老师交流沟通,要和老师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2、建立沟通交流、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杜绝享乐主义

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主要的沟通交流主要集中于师生之间关于学习方面的交流、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通过这两方面的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思想方面、情感方面给予学生以指导。而学生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师,并得到老师的授业解惑指导,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学生在高校校园中,除了同学以外,最重要的交流对象就是老师,而同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同事外,最重要的交流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和尊重。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希望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学生能够认可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并积极配合自己,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也希望通过和老师的沟通交流,使老师能够注意到自己,并能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和帮助。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师生沟通的方式比较传统,主要局限于课堂,电话等方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方式显得较为落后。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更倾向于网络交流,手机短信、微博、QQ、微信等方式受到学生的青睐,因此,教师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寻求新的沟通方式。

3、建立知识共享、能者为师的师生关系,反对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工作中,人们普遍遵循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在这种传统的认知中,教师对学生来说代表着师道尊严,代表着权威,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感,而教师也自然而然地有一种优越感,对学生不够尊重,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取压制的方式,强迫学生接受,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和积极性,师生关系处于不平等状态,无法达到平等和谐。

而如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使得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一些好学的学生掌握的知识面甚至超越了教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优势不复存在,在这种形式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享获得的知识,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体会,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作者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金英.以党风正学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视角下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处理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3(12).

[2]赵春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下),2011(11).

[3]王景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素质教育发展[J].现代交际,2013(11).

[4]徐锋华.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师生关系构建[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5]张志国;耿立娜;刘亚平.高校师生关系浅析[J];文教资料;2011年05期

篇6

本文作者:孙梅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为企业价值的创造提供基础。目前很多企业都在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做法。如中国石油对于实行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关规定如下:国内设备及安装主材的采购合同须由供应商、总承包商和项目业主三方签署,供应商须将增值税发票直接开具给项目业主,或开具给增值税纳税人总承包商,而总承包商再将增值税发票开具给项目业主,但不因三方签署的采购合同而免除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由总承包商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管理模式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其实企业选择何种管理模式不重要,关键就在于这种管理模式是否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有益,如何突破原有的EPC总承包模式的框架,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关键,只有从源头上进行管理模式创新,才能使得税务筹划方案有的放矢,事前的管理模式创新远比在既定的管理模式下的税务筹划方案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交流方式的创新:税务筹划是一个涉及各方利益群体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系统工程,不同利益主体和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沟通和配合,对于增值税转型后的EPC总承包模式来说尤为重要,要在试点阶段通过投资者、业主、总承包商、地税和国税等多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将EPC总承包模式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障碍进行深入研究,争取得到税务部门的理解和认可,为税法的完善和企业的发展做好国家层面的沟通和交流工作;同时又要在已有的税法的基础上争取税务部门的支持,让税务部门充分意识到企业在税务筹划方案选择时,是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确定的对企业发展最有利的方案,而税务部门未来也会从企业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税收,让税务部门真正理解到企业与税务部门交流沟通的目的不是税收的最小化,而是努力做到企业和国家的共赢,为税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税务筹划观念的创新、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与税务部门沟通交流方式的创新是EPC总承包项目税务筹划的关键,只有建立协调业主和总承包商、投资者、国税和地税等多方利益群体的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够真正做好EPC总承包模式的税务筹划工作,才能够真正提升企业的价值,做到企业和国家的共赢。

篇7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任务

1.任务的定义

任务是日常生活中,指交派的工作,担负的职责、责任。在执行任务中重要的用来强调职责、责任,这就体现了任务的性质与目的。任务型语言要求学习者能够用语言交流来完成实际的工作,这一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语言将任务的内容与目的表达清楚。就目前的英语教学来看,如果让一位学习者用英语语言来完成实际工作或者生活中的任务,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很多情况下是对任务的表达不是很清楚,导致很多任务不能够很好地完成。因此,任务型教学要求学习者能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情况将任务的内容与目的表达清楚。这种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在交流过程中的表达能力。

2.任务的分类

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任务被定义为很多种类型。从交流信息的方向性来说,可以定义为单向交流与双向交流。学习者单纯地通过电视、电脑、报纸等信息交流媒介获取相关的信息,这样称之为单向交流;如果获取信息的方式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获取的就应该称之为双向交流。从任务的真实性来区分,可以分为真实性任务与虚拟性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任务是为了模拟教学内容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的教学任务称之为虚拟性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真实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任务称之为真实性教学。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任务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二、任务型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任务型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直接体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的沟通交流任务来丰富自己的教学课堂,这样能够更快速地引导学生将语言应用到实际生活或者工作中,能够更加快速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学习能力。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部门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顺应我国目前的学习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注重学生的练习能力,而就我国目前的实际发展要求来说,就是要加强国家之间的交流,要求提高交流者的沟通交流能力。所以,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迫在眉睫,用来提高学习者在实际的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任务型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是分步骤进行的,在实际教学模式中,一般采用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任务后阶段。这就是任务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篇8

去年,我院由原来的老医院搬迁到现在的新医院, 通过大家的努力,新医院于2011年3月5日向社会全部开放使用。如何用优质的服务取得百姓的信誉,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导医服务,面对变革的严峻形势,站在全院护理工作的最前沿, 我们只有提供优质、 方便、 快捷、 满意的服务,才能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下面谈谈我们导医服务的点滴体会。

随着“ 以病人为重心” 的医疗护理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我们也必须将高质量的导医护理服务纳入门诊护理工作的常态运行中去, 彻底改变过去患者来 院挂号一 就诊- 处置一 取药的老套就医程序,针对导医护理服务方面的种种问题,如何做到来院有迎声、 问有答声、 走有送声, 真正转变护理服务观念, 我们认真进行了专门的护士礼仪培训, 通过护理部举办礼仪讲座, 观看录像, 进行实地操作演练和考核等多种培训形式, 使护士的仪表、 着装、 举止、 语言沟通交流等符合护士礼仪规范, 以一种良好的心境和精神风貌上岗, 迎接患者。当患者一进入陌生的医院,宽敞明亮的大厅, 舒适卫生的就医环境, 导医护士的热情迎接, 让他们感到犹如进家般的温暖,同时,我们导医护士以良好的职业形象面对患者,给他们及家属以稳重、端庄和信赖感。

掌握沟通技巧, 提高服务质量。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医学模式也在转变, 医院也已将服务的眼光从单纯的治疗疑难疾病延伸到对人们健康保健需求的重视上。放大服务视野,拓宽服务内容,更新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是办好医院的关键所在。这样,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做好护理内容,我们必须提高导医护士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更新和拓展知识面,增强服务意识,注重自己的语言修养和沟通技巧,在医护患的合作上起到纽带和桥梁作用。和谐的语言沟通,通俗易懂的疏导宣传,是做好导医服务的前提。新的医疗制度的建立,到门诊治疗的患者明显增多,每天面对来自四面八方,多层次需求的就医患者,导医护士站在方便迎接病人的位置上, 以主动、热情、亲切 、和蔼、诚恳的态度迎接每一位患者, 耐心询问患者的需求时, 主动介绍医院的情况, 医疗特色, 引导患者到相关诊室就医,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要充分运用礼貌性和保护性语言,热情 、善意、科学、客观的给与解答, 在与患者交流时, 使用得体的谓称,简明扼要的语言沟通,清晰准确地解答问题,让患者容易理解,令其信服,使其得到宽慰, 感到受尊重。而不能用不良的刺激性语言,如“ 这项检查是看你是否得了乙肝”,这样回答能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而且还可能加重病情。我们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 要通过耐心、 热诚的解释, 让患者及家属感到导医护士是他就医时可信赖的知心朋友, 以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敏感,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与患者沟通交流中形成了护患相互理解、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大大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 运用非语言性沟通技巧,所谓非语言即称肢体语言, 包括面部表情 、动作、姿 势、声调、位置、 距离等,我们在礼仪培训中对护士的手姿、站姿、走姿进行了系统的训练。

篇9

【关键词】室内设计专业 教学 合作学习

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交流,并且通过各自的贡献,将问题解决。合作学习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互相帮助。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有效的促进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发展。虽然说合作学习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目前各个学校内的合作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一、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的气氛都是比较沉闷,没有活力的,然而,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不仅能够将更多的学生带入到课堂中来,还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室内设计本来就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专业,因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都是必要性的培养,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行讨论交流,不仅能够开启学生的思路,还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在专业知识和学习中,还能够起到互补的作用。

(二)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作为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人员,是需要向客户讲解设计的含义的,所以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这样才能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仅只是需要表达自己的见解,还需要提取他人的见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之间的合作更加的亲密,当对别人的见解有不同的看法的时候,要使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否决,不能一口否定。所以,在合作学习中还能够培养出沟通交流的技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都是对学生交往能力的一种锻炼。例如:在贾岛的诗句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鸟宿池边树,僧敲夜下门。”这一句诗句中,诗人在用敲和推字上纠结了很久,教师在讲这一课的时候,让学生自行讨论,到底是用推好还是敲好,在讨论结果出来的时候,双方要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对于对方的意见要委婉的否定,不能够一口否决恶语相向,这样就会照成同学之间的隔阂,因此,在辩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气和方式。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力量大,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将大家的智慧集中到一起,不仅能够使得某些同学对知识的领悟,还可以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提供新的线索,学生之间的争论和辩驳,能够有效的刺激出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题活动中,所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努力的思考,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够迸发出更多创新的点子,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不管在工作中、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团队合作都很重要。在学习中,合作学习能够帮做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分工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这是绝对不能够滥竽充数,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除了要完成自己本职的任务,还需要协助其他同学完成任务,进而让整个团队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当中,大家都会为了同一个目标去努力和奋斗。例如:中兴软件公司,开发人员在开发完一款新型软件之后,由测试部门的人员去进行测试,寻找出软件中的BUG,在寻找BUG的时候,每一位测试人员的分工都是不同的,一款软件合不合格,就要靠所有的测试人员齐心合力将软件的各个功能进行测试,只要稍有差池,这款软件就会作废,就可能导致公司的盈利出现亏损,因此,团队合作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是不能忽视的。

二、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方法

(一)教师针对性的分组

对于分组,教师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学生由于兴趣、玩的好而组成一队,很多学生在组队的时候,导致了学习好的与学习好的在一对,学习不好的在一对,这样的分组会给学习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搭配,要根据教学的情况而进行小组调整。一个团队中,既要有好的学生也要有差点的学生,这样才才能够取长补短,才能够保证学生都能够进步和提高,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制定适当的合作学习进度

合作学习中,一定要掌握学习的进度,要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所接受知识不会参差不齐,才能够保证每一位成员都能够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教师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要适当的了解每一个团队的学习进度,这样才能够避免由于差距太大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合作内容的灵活性

室内设计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教师在布置合作学习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例如,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团队,在小组中,选取以为比较优秀的学生,担任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去承接一些室内设计的业务,在这个团队中,有专门的设计人员,设计方案人员以及设计的预算人员,组员根据自己所分配的任务,担任好所在的职务。这样的合作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舍内设计专业进行合作学习,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合作精神、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新的知识,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晓泉.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意象之美[J].中国职工教育,2011,(09).

篇10

社交网络的胜利

2010年年底,流量监测机构Hitwise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访问量最大的网站,其访问量是美国总访问量的8.93%,超越了之前排名第一的Google。这不仅是Facebook的成功,更代表着Twitter、Youtube等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互联网第一大主题应用。

IDC的数据显示,全球社交网络平台2011年将增长33%,达到6.3亿美元,到2014年将达到18.63亿美元,Facebook目前全球有7亿用户,全球每天会有1.1亿条微博消息产生。

Facebook CEO马克•扎克博客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如何使全球公众交流沟通更为方便快捷”是Facebook的使命;而Twitter CEO迪克•科斯特罗则表示,Twitter的使命是“随时随地让人们与最关心的事物即刻取得联系”。

两家领导型的社交网络企业的使命,很好地诠释了社交网络的诉求,这也正是社交网络的魅力所在,让人与人之间可以自然地沟通交流,更好地分享思想和信息,更方便就同一个话题或者同一个事件进行讨论协作。

沟通和交流是人与人连接的基础,人类所有的社会活动就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社交网络就是让人与人实现了真正的深度连接,使互联网这一原本的设备和终端连接系统,变成了人与人的连接系统,IBM负责市场和通信部的高级副总裁Jon Iwata将其称之为“System of People”(人的系统)。

同时,社交网络庞大的数据也奠定了其基础价值,不同的诉求可以通过不同的应用方式挖掘社交网络的价值。

从社交网络到社交商务

早在2010年9月记者采访英国电信(BT)集团首席科学家JP Rangaswami时,JP Rangaswami就极力推荐和主张社交网络在企业中的应用,并力证了多家公司使用社交网络的成功。在美国,企业使用社交网络已经非常普遍,在企业的宣传和广告中,都可以见到他们各自的社交网络联系方式,而很少见到类似于800和400这样的热线电话。《哈佛商业评论》曾经针对2000多家企业做了社交网络应用方面的调研,参与调研的12%的企业现在可以游刃有余地使用社交网络,而IBM的2010年CEO调查显示:57%的很好地使用了社交网络的公司领先于同行。

客户服务和营销是企业使用社交网络最基本的应用,通过社交实现与客户的深度互动和即时响应,可以提升客户体验并改善服务质量,同时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发现客户潜在需求和销售线索,美联航的广告“Be a Friend(Facebook),Stay in Touch(Twitter)”就是大多数企业应用社交网络的一个写照。这是社交网络对于企业的基础价值,也是社交网络应用的初级阶段。

在Lotusphere 2011上,IBM提出社交商务的概念,基本思想正是“Get Social,Do Business”。社交网络并不仅仅是Facebook和Twitter,还应该包括SNS、微博、视频分享、照片分享、协同工具、即时通信、邮件等所有沟通交流手段,将这些沟通交流手段有机融合在一起,打破企业内外界限,实现内外部有效地协同;社交商务不仅局限在客户服务和营销,而是广泛涉及市场和客户服务、产品和服务开发、企业运营和人力资源。

IBM负责软件系统的高级副总裁Mike Rhodin对社交商务和传统商务进行了比较:首先,在市场和客户服务部分,传统的商务采用的是推压和控制市场的方式,而社交商务通过互动和深度沟通可以深化客户关系,建立相互信赖的客户关系和品牌忠诚度;其次,在产品和服务开发部分,传统商务是先有内部创意,然后进行市场测试和调查,周期长、有效性差,而社交商务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分享客户想法和创意,产生突破性的创意,并加速产品上市时间;最后,在企业运营和人力资源部分,传统的企业依赖于内部邮件、电话系统、建立内部知识库,而社交商务可以优化劳动力资源,并充分利用外部专家资源。

所以,社交商务对于企业意味着将使用全新的运营和商务模式来驱动商业价值,优化劳动力价值并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资源,深化内外部关系。

IBM的社交商务之道

IBM不仅成功应用了社交商务,还将通过提品、技术和服务,与客户、合作伙伴分享自己的社交网络经验。在Lotusphere 2011上,IBM了一系列的软件、服务和计划,让企业与客户、合作伙伴和内部同事通过移动设备、或者在云端跨越全球网络实现即时沟通和协同,实现完全的社交商务,其中包括:

1、新的软件系统让用户可以通过BlackBerry、iPad、iPhone等移动设备,使用邮件、即时通信、Web会议、Blog、WiKi等实现社交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