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档案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档案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档案管理

篇1

关键词: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层次分析;功能设计

智慧档案是一个具有层次管理模式的档案管理系统,从层次分析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一个管理层面所负责的内容,这样就能够使得档案管理人员根据各自职位级别进行相应的管理,以保证各层级管理质量,做到环环相扣,相互监督。结合智慧档案管理系统的资源掌握更全面的管理内容,明确管理方向,并不断优化现代档案管理功能,实现智能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智慧档案管理系统中各项功能对管理水平提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1智慧档案管理系统的层次

1.1机构档案信息管理层。机构档案信息管理层主要是针对本单位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资料进行集中、处理、使用以及保存等工作,属于档案工作中的基础工作,而这一道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意义价值。1.2机构档案信息传播管理层。是以基础管理层为铺垫,对档案信息实施传播的工作,将知识信息以及有使用价值的信息通过传播渠道转换成具有生产力的可利用信息,进而发挥档案信息的价值,提高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这一层次管理对捕捉信息、审核信息以及信息归档具有及时性的特点,并对机构以及相关部门中应用档案信息给予最大化的支持。1.3机构档案信息能力管理层。这一层次的档案管理主要是针对信息资源全面分析,如:信息收集的需求、信息应用价值、信息管理方法、相关信息、竞争发展等多方面的分析,通过这个层级的管理能够让档案信息充分的深入到现实生活、生产中,体现价值,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做出相应的信息决策、信息指导以及参考建议等。同时档案信息能力管理层级还需要负责解决实际问题,如现实生活生产中对信息种类的需要,各类信息之间蕴藏的关联与影响,存在信息不能满足需要信息的原因,各机构信息对照以及信息应用价值判断等多方面的分析,将信息正确的投入到使用中,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实际上可以根据各机构的应用需求而合理设计,以保证档案信息在机构中能够以有利用价值的地位出现,进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岗位重要性的意识,承担结构有保存价值的信息收集、归档、使用等工作,并有效的将档案信息传播与开发,充分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作用意义。

2智慧档案管理系统的资源

2.1原存纸质档案。目前大部分档案馆所保存的卷宗还都是纸质档案,其数字智慧档案管理系统的层次与功能设计分析化策略包括以下两种办法:可以通过扫描、拍照等方式转换成PDF格式或jpg形式的图片进行入库,并进行标引。可以通过键入的方式形成WORD文档,加盖数字水印技术进行入库。2.2原存数字档案。数字档案已经是各个档案馆档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一些使用办公系统比较早的企业,数字档案所占比例较大。数字档案的入库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主要是要保证数据在转移或转换过程中,保持数字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比如一些入库的日期、原始格式、页码、操作员等非文档内容标示的保存。2.3新归档档案。随着机构的发展,新产生的档案将会成为档案数据库的重点,这就要求在新数据上传过程中,严格按照数据格式、工作流程、数据大小等,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档案,如文档、照片、音频、视频等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格式统一,每种文档采用什么格式进行归档,要进行统一,方便日后档案资源的利用。有些单位数字档案和纸质档案同时保存,这就要求上传的电子档案应与纸质档案保持一致。

3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分析

3.1安全认证。档案的私密性决定了安全认证的首要地位,档案涉及机构的生产活动中的一些机密,档案安全一方面要考虑到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安全,如服务器、路由设备、防火墙的安全设置;另一方面要考虑系统的软件安全,软件安全主要体现在系统文件的加密,管理员、用户的加密设置上。包含管理员的权限设置、上传、修改、删除、审核等;操作员的上传、检索、审核等;用户的上传、检索、浏览等权限设置,并且每一次文件或系统的修改都应该记录下操作员工号。3.2档案信息的存储。应当建立相关的标准、制度来保证及时有效地存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一个快捷方便的上传接口,可以连续上传、批量上传,并且支持从其他系统导入资源和元数据的功能,非数字作品的数字化、转换和载入的方法,提供档案资源的鉴别和权属管理的功能。3.3档案信息的组织。档案信息的组织就是将资源库中的档案进行序化,形成系统性、科学性的知识体系,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智慧档案信息系统在组织信息资源过程中应该加入机构部门、主题、领域、责任者等方式,并能根据分类提取相关的关联词组,并描述出它们的上下位类和语义联系,以方便相同类型的档案进行聚类组织。3.4档案信息的检索与传播。多种系统检索中关键词检索最为常见,其次是分类检索。检索后,针对有关档案资源信息,选择关联度相对较高的档案提共给用户,使得档案内容中与用户所需更为接近化。系统中针对具有保密性的文章应设置专用的权限字段,利用针对性的开放模式,实施对某机构在某时间段进行保密信息开放,实现既能针对性与能共享性的信息开放效果。3.5用户评介与互操作服务。在智慧档案管理系统中,用户评介、互操作功能的设计主要是为给用户、系统之间提供交互平台,实现用户与系统或者系统于系统之间的交互过程,从交互功能中,用户可以以一个帮助系统者的身份出现,对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答,同时也可以对系统提出问题,系统会自动将问题和答案收纳于帮助系统中,用户便可以通过检索的形式得到帮助系统的帮助。

用户评介与互操作服务功能还能够使得档案信息平台及时收到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而对档案信息使用情况加以了解,不仅如此,此项功能还有另一个优势,就是在检索信息时,不一定输入全部信息,只需要提供相关题目以及获取方式即可,这一程序的实现需要系统互联支持。

作者:王冬梅

参考文献

篇2

(一)重视程度不够。社会保险档案数量巨大,工作环节繁琐,而软硬件投入却相对较少,人员配备不到位,档案随意保存、丢失的情况比较严重,部分业务人员档案管理意识淡漠,存在政策不清、认识不足等问题。

(二)管理方法滞后,无法满足参保人群急速增多、业务量剧增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快节奏。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险业务量的逐步加大,部分实施了档案信息化管理,但由于软、硬件建设及人员配置等方面没有统一协调,缺乏必要的软硬件支持,缺乏专业人才,未能发挥应有效能。相关信息未及时录入计算机系统,不便于业务档案快速准确地检索使用。

(三)业务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业务档案分类模糊,档案管理缺乏科学性,造成重要的业务档案遗失或未纳入管理范围,档案材料纸张样式大小不一,装订不规范,装具不达标,封皮目录填写不规范,给业务档案的集中管理和查阅利用造成困难。

(四)业务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部分人员程度不同地存在技能单一、知识老化、专业知识缺乏、业务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数量的剧增,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不能停留在一般水平上,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优化管理流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二、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势在必行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是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的基础工作,在社会保险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不仅确定了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有力地维护了参保人员的权益。

(一)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单位人”势必要变成“社会人”。社会保险部门不但要履行社会保障的责任,同时还要承担起对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职能,如此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就要求我们建立完整安全的个人信息系统,即安全有序的社会保险档案系统。否则,社会保险部门的工作就会陷入困境,甚至会影响到社会保险改革的进程。

(二)规范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的必然要求。一个参保人从办理参保手续到离退休以及中间失业等享受社会保险的各项待遇,要经过诸多环节。档案作为最原始的参保资料,记载着参保人的一切详细信息,这些详细的个人档案记载,就成了今后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参保人的切身利益。

(三)提高社会保险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的根本保证。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实际上是对业务工作进行有序的梳理和有效的归纳。对已完成的业务工作进行回顾整理、总结,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将对正在进行或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推动。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各项统计数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与利用是我们做好社会保险工作的前提条件。

三、全面做好新时期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责无旁贷

随着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多,社会保险档案数量急速增加,如何实现社会保险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保证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使用,是社会保险部门必须解决的现时问题,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

(一)提高思想认识,提供全面保障。加大对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政策宣传,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对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加大资金及人力投入,切实解决社会保险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人员匮乏、资金短缺、库房紧张等现实问题,为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积极组织社会保险工作人员学习档案知识,提高档案意识,树立依法管档的观念,增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理顺工作机制,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的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实行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科学规范。强化对社会保险档案的形成、整理、保管、利用等各工作环节的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科学统一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规范,努力促进社会保险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效率,使其成为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有力工具。对各门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存档等要有一个明确的程序,做到既符合工作进程,又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工作中形成的文字材料、业务报表等及时归档,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工作要求登记造册。加强保险业务部门的沟通、交流、合作,避免重复劳动,实现保险档案的统一集中管理。

(三)加强信息化管理,实现软硬件与人统一协调。不断推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实现社保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与社保经办业务处理信息化实时对接,做到业务档案归档实时化,管理电子化。通过采取自动化手段,在不断提高业务档案服务效能的同时,充分发挥业务档案主动防范风险、保证社保经办整体安全的职能。逐步实现档案的自动快速编目、档案信息的自动检索以及档案资料的快速统计。坚持“以管促用、以用促管”的原则,围绕方便查询、提高利用效率上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全方位为参保职工提供服务。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养。社会保险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具备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为此,在档案管理人员选拔上严格把关,切实将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选配到档案工作岗位上外,同时狠抓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采取岗位培训、派送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等形式,努力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技术素质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稳定队伍,以保证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队伍。

篇3

【关键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信息化管理

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职业病统计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也引起了各企业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过去的时间里,由于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法和手段不当,从而导致此方面的管理水平下降,健康监护档案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给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福音,使其实现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

一、监护档案计算机单机管理的作用与局限性

纵观我国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来看,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即全纸质管理阶段、计算机管理阶段和网络信息系统管理阶段。作为全纸质管理阶段向网络信息系统管理阶段的过渡期,计算机单机管理阶段在档案管理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就监护档案计算机单机管理的作用与局限性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

1.监护档案计算机单机管理的作用

计算机单机管理与传统的全纸质管理相比,在硬件设施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现了部分环节的自动化,一方面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利用Fox pro软件程序建立数据库索引系统是1999年开始应用的管理方法,该系统将1976年以来的数以万计的监护档案录入计算机,采用一人一号一档终身使用,并在此基础上用数据库命令来进行条件索引,方便使用者对所需的档案进行查找,索引的关键词有很多,比如说姓名、部门、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体检时间等。与此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满足使用者的诸多需求,例如,对纸质档案资料的调阅、对劳动者健康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等。除此之外,使用者若想将该系统中的体验人员的一般情况批量导出,只需要核对一般信息接着录入体检结果便可,这样一来,大幅度减少了体检资料录入的工作量,提高了整体效率。

2.监护档案计算机单机管理的局限性

计算机单机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但在某些方面仍然过于依赖纸质档案,有一部分工作依旧需要手工操作来完成。这就导致了这种管理模式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归纳起来,这些不足之处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尽管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使体检人员尽快得到体检号码,但是秘籍架里人工提取档案或建新档案的效率低,从而必然会导致体检人群中在档案室中滞留;(2)由于体检人员在获取档案之后,需要到监护门诊进行问诊、检查以及开具各种检查单等工作,所以大量的人群会集中在监护门诊中,导致人员拥挤,目前,监护门诊环节已经成为了体检中最受关注的问题;(3)在体检之后,企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各个员工的检查单进行手工整理、粘贴、录入,由于人员较多,所以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往往较大,这样一来,难免会出现由于人工失误而导致的差错出现,同时,整体工作效率也无法得到全面提高;(4)由于是单机管理,所以医生所用的Excel表格与档案室的Fox pro数据库两者是相互分离的。因此,对于体检原始资料的查询,只能通过纸质档案里查询到;(5)监护档案计算机单机管理时期,对于身份的识别有赖于每个检查环节核对身份证和照片,繁忙之中难以杜绝冒名顶替的现象发生。

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与全纸质管理和计算机单机管理相比,信息化管理具有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提升了职业健康监护的工作效率

自从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之后,基本上可以将计算机单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尤其是在工作效率的提升上,其优势更为明显:(1)改变了传统全纸质管理模式,使得档案的存放空间进一步缩小,提档归档的事时间和人力也得到了大幅度节约;(2)体检流程得到了优化,体检人员在领取到体检任务之后,需要前往不同的科室进行检查,有效缓解了单一流程的瓶颈效应;(3)对于体检人员的摄像信息会在第一时间传达到各个科室内,以此来有效防止冒名顶替的问题发生,确保了体检资料的真实性;(4)在档案管理中,加入了条形码和扫描仪等设备的应用,以此来确保各项检查工作可以以最短的时间切换到所需的工作界面,大大缩短了体检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5)对与体检人员相关的检查结果的整理和录入,直接由负责检查的医师完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确保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6)档案室和各个检查室的工作均录入或传输到信息化系统中,受检者的一般信息和历次体检结果完整保存并动态续加新内容。

2.信息化管理符合职业健康监护的工作要求

对于为企业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技术服务的卫生部门来说,其主要任务就是对出具的个体报告进行统计和保管。在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式下,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应该具备以下几项功能:(1)不同人员在操作权限上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工作人员只能根据自己的权限开展管理工作;(2)针对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各自的用户名、密码和签字识别,这些资料都是其他人无法修改的;(3)与体检人员相关的体检时间、报告生成时间等信息都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具有极强的时效性;(4)档案的建立是按照体检者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为依据的,实行一人一档终生使用制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体检者由于工作变动而导致的档案资料不连贯的问题发生;(5)对于体检者的检查报告,通常以PDF的形式打印出来,并进行存档,不能对其进行更改或编辑。这样一来,便提高了健康档案工作的严谨、客观和真实性,达到了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双方权益的目的。

3.对档案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与传统的全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相比,档案信息化管理对管理者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管理人员必须对熟练操作电脑,并且能够利用办公软件对健康档案进行整理和统计,否则,无法利用Excel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其次,对企业单位批量在岗定期体检,依据监护医师制定的体检项目方案,转化为信息系统里新的体检计划分组,对体检名单进行分组之后,将其编号后导入管理系统中。再次,动态掌握体检进度、体检项目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到企业,以便企业督促员工按时完成体检,提高受检率。最后,对上、转、离岗体检,以及特殊工种取证体检这些常规的非批量体检,档案室工作人员要掌握不同工种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选择相应的体检项目,即时挂号、划价、摄像、打印导诊单。只有将以上工作全面掌握,才能够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使用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是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企业对员工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与推广,实现健康监护档案管理信息化也成为了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实现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健康监护档案的利用率,将其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而且还可以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档案 管理

近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单位会计工作已经电算化,配套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根据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谈谈个人看法。

一、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变化

如今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贮会计数据(各种凭证账簿、报表)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贮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以及其他会计资料,同时辅之以打印输出的各种纸质账簿、报表、凭证。与传统的会计档案相比,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内涵更广泛。它除了包括打印输出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外、主要是指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的所有系统软件、会计软件程序及其全套文档资料。

2.存贮形式多,存放条件高。它一方面以打印输出的纸质账簿、报表、凭证的形式存在,另一方面主要以磁性介质或光盘的形式存在,包括存贮在计算机硬盘上系统正在使用的档案资料和存贮在软盘、光盘等存贮介质上作为备份使用的档案资料。后者受存贮介质质量、存放环境和存贮有效期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保存不当容易遭到破坏。

3.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会计档案较传统会计档案易于修改,且不留痕迹。

4.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以使用,即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调用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

5.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会计档案的使用和会计软件的版本密切相关。实行电算化的时间越长,会计档案与财务软件的版本数越多。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管理的措施

由于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发生上述变化,在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中,除了传统会计档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管理:

1.加强对会计档案中软件文档的管理

软件文档是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维护必不可少的资料,它可以帮助理解别人的设计思路和编制的源程序代码,更重要的是保存完整的软件文档,在软件系统产生一些问题时,它对系统的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2.加强对磁性介质质量和存放环境的管理

在选用保存会计档案的存贮介质时,应特别注意选用质量较好、可靠性较高的磁性介质,存贮介质的质量关系到会计档案能否被有效地使用。对存放在存贮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应写好保护字样,存放在防潮、防热、防尘、防磁的场所。对存放往年会计档案的介质应定期复制,每次复制最好复制双份,存放在不同的地点。对使用时间较长的存贮介质应定期进行替换。对硬盘上的会计档案应定期备份到软盘或光盘上。

3.加强对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会计档案安全性的管理

对硬盘上的会计档案,应具有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对会计档案进行修改。经常采用的安全保密措施包括用户识别控制,防止非法用户接触会计档案;操作日志管理应由系统自动进行操作登记,建立加密的机内操作日志,监督系统操作,留下审计线索;数据存取权限限制,对安全保密程度不等的数据,应给不同的使用人员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防止越权使用。对存放在软盘或光盘上的会计档案应至少一式两份,分别在会计和计算机操作部门的档案柜存放,以防止某一方面存贮介质损坏造成数据丢失或单方面修改会计数据带来问题。

4.加强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管理

磁性介质或光盘会计档案和软会计电算化件版本要相匹配。在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进行管理时应注意保存各种版本软件系统的软件档案和相应的磁性介质或光盘会计档案。在具体进行操作时可在存贮介质的标签上注明软件的版本号,以利于使用。

篇5

关键词:下岗职工 档案管理 再就业 作用

档案是个人职业生涯总体情况的总结与记录。档案管理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其中下岗职工的档案管理成为了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下岗职工的档案流失问题就已经产生。对于下岗职工来说,记录个人职业工作生涯的档案成为了自身的唯一的重要依据,面对下岗职工档案管理的现状,各级政府与部门必须加强对下岗职工档案的管理,发挥其对下岗职工再就业所产生的作用。

1.针对下岗职工的档案管理服务的作用

企业在大的经济环境下的改革,必然会产生职工的调整与转移,在这种大背景之下,职工下岗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做好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工作,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点。

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工作形势属于就业与再就业并重的时期,下岗失业职工是就业工作的主要的扶助对象,面对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形势的愈发严峻,加强下岗职工的档案的管理服务,不仅对下岗职工的在就业工作有巨大的帮助,同时对维护社会稳定也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与部门的相关完善档案管理的措施,目的都在于推动下岗职工再就业,让档案服务于社会。因此,下岗职工的档案管理属于市场就业机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2.下岗职工档案管理服务现状

下岗职工的档案管理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各级部门的重视。一些单位对下岗职工的档案管理,指定专门的机构与管理人员,明确职责,从为下岗职工的生活利益着想的角度出发,进行规范完善的管理。并且,划定归档的范围,做好各项资料收集工作,从个人简历、与原单位所签订的材料、再就业活动材料如下岗职工培训等各方面的内容进行档案资料的完善。此外,一些部门单位积极开展相关服务工作,加强对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为下岗职工扩大再就业的机会,积极寻找社会就业机构渠道。

同时,具体的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依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存在着尚未完全去除的“病根”。例如相关部门对下岗职工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没有应有的管理人力资金的投入,将其作为企业的负担。其次,一些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例如破产兼并的企业管理调动频繁,调动下岗员工档案流失、档案残缺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一些企业让下岗职工自存档案的现象。这些都使得企业部门自身无法准确提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准确信息,使职工的权益受到了伤害。

此外,一些地方劳动部门也不注重对相关档案的科学保管。一些档案管理委托机构,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将档案代管的关系作为简单的寄存的关系,没有严格、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制度,劳动档案管理部门的执行力度的不够,导致下岗职工档案的完善程度受到影响,进一步限制了下岗再就业档案的作用的发挥。针对下岗职工档案管理的现状,现来具体谈论进一步发挥档案管理对下岗职工再就业作用的措施。

3.如何进一步发挥档案管理服务对再就业的作用

针对下岗职工的档案管理服务的作用,以及其管理现状来看,下岗职工的档案管理服务,需要进一步强化,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现提出三个具体的措施。

3.1扩大宣传,加强领导,提升社会认知度。首先各级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下岗职工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加强对管理的领导,加大宣传的力度。一切从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角度出发,从基本上保证档案工作的有力有序进行。并且,应把档案工作当做透视社会现象、掌握社会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展开具体深入的领导宣传活动。例如,在相关就业市场开设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标语,并积极利用各界媒体的力量,让社会认识与接收档案工作管理与服务,提高人们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从而促进下岗职工档案管理作用的发挥。

3.2加强下岗职工档案管理社会化。我国的档案管理逐步发展,由企业管理职工档案到社会机构参与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的社会功能也愈加明显。要更大地发挥档案管理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作用,应加强下岗职工档案管理的社会化。具体的政府与相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实行社会化管理,让档案发挥作用。例如,对无力交纳管理费用的下岗职工可以采取减交或者免交。对于一些滞留原单位的“死档案”,应积极派相关人员收缴。另外,政府部门应当适当投入资金解决一些“死档案”所存在的问题,避免档案的流失,同时解除档案对下岗职工的束缚,让档案服务于社会,从而对促进再就业产生积极的推动。

3.3加强与各级工作、就业部门的配合。工会是“职工娘家”,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与各级工会的配合显得非常重要。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与工会与就业机构合作交流,挖掘档案深层次的就业信息,为下岗职工服务,并努力进行对档案的加工。协同工会部门为下岗职工协调工作接收单位,积极配合就业部门宣传以及对档案与人才的发掘,及时向其提供下岗职工的档案及相关资料。完善整个再就业的系统。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下岗职工的档案管理对其再就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岗职工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本着帮助其再就业的角度出发,积极科学管理,与相关部门努力配合,发挥档案管理服务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下岗职工档案的管理[J].黑龙江档案,2000,3.

篇6

[关键词] 职业学校;内部审计;档案管理

职业学校内部审计档案是学校内部审计部门在执行审计任务、履行审计职责时收集、制作与使用的各种材料。档案形式有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电子光盘等[1]。内部审计档案内容包括以下4类文件材料:①立项类文件材料;②证明类文件材料;③结论类文件材料;④备查类文件材料。

1职业学校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增加,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已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因此,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十分重要。职业学校内部审计档案是学校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审计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考查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研究审计工作历史的重要依据。因而,建立完整而系统的职校内部审计档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积极、高效开展

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还不高,做好审计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将有助于内审工作者进行工作质量评估,并不断创新,为职业教育的规范管理创造条件;其次有助于评价内审人员的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有助于新参加工作的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

1.2有利于节约审计时间和人力

学校内部审计常常要参照以往的审计数据、审计方案等内容,学校建立的内审档案规范、管理有效,在学校开展内部审计时就能合理利用审计档案资源,充分发挥内审档案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

2 职业学校内部审计档案管理现状

当前职业教育已从快速发展期进入精致管理期,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工作由于起步较晚,研究探索较少,加之领导重视不够,尚处于不完善状态,已不适应现代职业学校管理的需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对内部审计档案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

职业学校对内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相关的制度指导和规范。内部审计管理人员在做审计项目时,往往出具了审计报告,提出了审计意见,审计项目就算完成,有关文件资料没有及时按相关法规要求归档、管理,待今后工作中需要查找相关资料时,因没有及时归档而无法查阅。

2.2 内部审计档案管理方法有待改进

由于内部审计档案管理人员多数是由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兼职的,没有经过档案业务知识的专门培训,不熟悉档案管理的基本操作流程,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经验;另外,档案设施不完善,没有专门的场地和必要的存档工具,文件资料随处堆放,时间稍长,难免丢失。

2.3内部审计档案人员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内部审计档案管理人员多数是兼职的,本身对审计档案的开发与利用认识不够,难以真正发挥内部审计档案的作用。

3加强职业学校内部审计档案管理的几项举措

内部审计档案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只有正确处理好审计档案管理与审计工作的关系才能有效开展审计工作,加强职业学校内部审计档案管理的举措有以下几方面。

3.1正确树立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的理念

内部审计档案管理是学校做好审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档案服务是档案管理的目标。内部审计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内部审计档案对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

3.2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

制度是行为规范,学校应按照上级部门有关规定,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内审档案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统一立卷归档的程序、范围,有相对固定的档案管理人员,明确档案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档案安全保密制度,避免审计风险;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化且具科学性。

3.3提高内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制度要靠人来执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增强敬业爱岗、保守秘密等职业道德修养。

3.4做好内审档案管理的监管工作

内审档案立卷、归档一般按照“谁审计,谁立卷”的原则,即项目审计组组长为内部审计档案立卷责任人,负责项目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全部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鉴别,并作合理的取舍,经内部审计处负责人审核通过后按立卷方法进行组卷,再移交给审计处档案员。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将这些案卷进行收集、分类,然后登记编号归档。为确保内部审计档案安全、完整,应当将档案入专柜保管至次年6月30日,再向学校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内审部门负责人要经常督促、检查内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使他们及时做好立卷、归档工作,不断提高内审档案的管理水平。

3.5采用内部审计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存的管理方式

审计档案管理人员要努力提高电算化水平,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对一些利用频率高、又需查阅原件的纸质材料可选择性地通过扫描等方式转化为储存在磁性介质上的电子信息,充分利用计算机储存量大、查阅方便的特点,首先将要查阅的资料快速、准确定位,然后再查原始资料,以此减少查询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职业学校要根据内部审计发展的时代特点,结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切实加强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审计档案管理的方式与方法,使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为学校加强内部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7

关键词:惠州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随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档案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医院管理、科研、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其载体有公文、病例、录像、录音、盘片、图表等,医院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务。在医院信息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医院档案也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医院发展到哪里,医院档案工作就得同时跟进[1]。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具有一支崇高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档案管理专业技能的医院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成为适应惠州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新形势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医院档案管理的内容

1.1公文史料档案在医院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如医院的重要事件、重要工作、重要人物等史实材料,这些都是医院发展的历史见证,所以要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建档、归类,形成医院发展的记载[2]。

1.2病例档案患者是医院的服务对象,患者在医院的诊治情况都要有完整的记录以便日后查阅。

1.3人事档案医院员工的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以及医德医风都要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管。

1.4科研教学档案医院也是个教研教学单位,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对医院的科研教学形成的资料同样要进行归档处理。

1.5其他档案与医院工作有关的奖状、锦旗、奖牌、奖章、感谢信以及相关的影像、声像资料。

2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性

2.1医院的专业性需要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医院管理工作的日趋规范,必然产生大量的档案文件,其中电子文件将越来越多。同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也产生了大量的医保专门档案,医院的档案内容不断丰富、数量日趋增多,和其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相比,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3]。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提高对信息的认识水平、辨别水平、处理水平,为医院的管理提供优质的档案服务,满足医院对档案的各种需求。

2.2医院的特殊性需要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医院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特殊服务性行业,从医院的行政管理、医患记录到医学的科技交流、学术研究都和档案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事实证明,档案工作的好与坏,关系到医院的长足发展,没有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就没有优质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就会影响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执行《医药卫生档案管理办法》,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本医院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使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4]。

2.3医院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近些年来,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医院人、财、物的投入,医疗卫生事业呈蓬勃发展的态势。惠州市各医院纷纷狠抓医疗治疗,不断完善医院的硬件设施,提高医疗质量服务水平,重点建设特色科室。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就必须配备高素质具备专业技能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否则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3惠州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

3.1服务意识不强良好的服务意识是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档案管理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他人服务,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正确的工作心态是提供优质档案服务的基础。从惠州市很多医院的实际情况看,很多档案工作者存在服务意识和心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为服务态度不佳、为他人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积极主动、对医护人员的咨询不耐烦。作为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将为他人服务的理念深入内心。

3.2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档案管理和医院其它科室不同,主要负责的是档案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设置往往得不到医院领导的重视,具有专业基础的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很少,时至今日,医院档案管理专门人才还属于急缺性的专业技术人才。从目前的情况看,惠州市从事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仍是非专业人员,学历层次也不高,有的还没有得到正式的培训,有的是医院的转岗人员,有的甚至直接安排医务人员的家属直接上岗[5]。对于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经验,他们仍然能完成档案管理的一些基础性工作,但是时间一长,他们档案管理专业技术上的欠缺就会暴露出来,造成医院档案管理的无序。档案管理越来越向专业化发展,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就会降低档案管理的效率,造成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岗位意识偏低。针对这种情况,医院管理者应多招聘具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负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还应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专业技能培训,这样才能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得到突破和创新。

3.3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进取心不强当前,惠州市很多医院的医护人员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是个重要性不强的文职工作,其中也包括医院的领导干部认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对医院的发展影响不大,因此没有从思想上去重视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本身也对自己的职责不理解,觉得档案管理工作就是简单的接受、装订、保管,甚至产生职位自卑感,认为档案工作地位低、没人重视、没干头、繁琐、枯燥[6]。所以说要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应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从心理上提高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培养对本职工作的自信、自豪感、进取心,从而做到在工作上精益求精、锐意进取。

4提高医院档案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对策

4.1重视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保证医院档案工作健康有序开展需要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医院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政治素质包括坚决执行党的各项政策、路线和方针,热爱祖国和人民;具有正确的职业心态,在医院这样知识密集型的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清苦平凡琐碎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不为名利、不过分计较个人利益的正确心态,在本职工作上勇于奉献;具有严肃的保密意识,按照《保密法》的相关规定,要严格遵守各种程序管理和利用档案,保证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在医院的各类档案中涉及很多单位的保密信息和病患的个人隐私,对此应具有严肃的保密意识,不可随意公开医院档案信息[7]。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这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职业规范和基本行为准则。①档案管理人员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档案管理工作,将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为医院的各项工作做好档案服务;②具有积极热情的服务态度,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为个人和社会保管和提供各类档案信息,医院档案工作者要摆正自己作为"服务者"的位置,秉着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去做好本职工作;③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作为一项技术性、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者要有一丝不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另外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也出现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上,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还应有创新意识,为推动医院档案事业的发展改革创新。

4.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是医院档案管理的关键。①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认识和发掘档案的潜在价值,及档案管理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参与档案管理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通过继续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的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把档案网络信息管理技能纳入到档案培训的重点科目之中,并把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网络信息管理水平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考核的标准之一;②还应从档案学等档案管理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毕业生中,从社会高层次档案管理人才中,选聘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门人才补充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理论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理论知识的积极作用,这就需要在实践中造就一支专业技能高、业务精通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从惠州市目前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看,对档案的收集、保管、整理、鉴定、编目、统计、利用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档案管理的相应专业技能,从而有序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医疗信息、医疗设备、医学影像等都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这就需要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类、传播等[8]。各单位对档案管理的意识增强,医院的档案工作也成为医院常规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高效准确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

4.3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能力现代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较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相比,具有科学性、自动化、开放式的特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也从简单的资料管理到系统的信息服务,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档案管理中的文件汇编、科研汇编、数字汇编、卷案介绍等工作都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医院已引进国外的一些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没有较强的外语能力是无法对这些国外引进的技术和医疗器械说明材料进行有效管理的。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重视自身的外语能力培养,精通对国外医疗资料的档案管理,从而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更丰富和全面的信息支持,使档案部门真正充当好医院的信息中心。

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惠州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应抓住机遇,注重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将高科技的网络技术应用到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之中。还应加强学习,发挥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收集、整理、加工的职能,为医院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吕俊涛.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强化五种意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03:6-7.

[2]刘少德.谈如何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J].学理论,2012,03:126-127.

[3]贾丽娜,刘英霞,朱琳.浅析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05:326+320.

[4]康敬梅.浅谈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2,14:192-193.

[5]高蓉.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J].办公室业务,2013,23:93+95.

[6]尉红.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路径[J].兰台世界,2013,S4:144.

篇8

一、县级智慧档案馆建设的现状

(一)智慧档案馆定位模糊,影响智慧档案馆的普及与发展

目前,尽管智慧档案在我国不同区域被广泛推广和实践,但是由于对智慧档案的定义缺少深入地研究分析,导致对智慧档案馆的定论依旧停留在较为笼统和模糊的层面,影响了智慧档案馆的建设定位。此外,一些县级智慧档案馆建设期间,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依旧习惯延续以往的建馆模式,对智慧档案馆建设不敢尝试,也影响智慧档案馆建设和普及以及进一步发展。

(二)注重档案数字化建设,忽略智慧馆库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应用不同步

县级档案馆建设的重点依旧放在档案数字化、利用微机化、传输网络化上,以为这就是智慧档案馆了,其实这与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档案馆相距甚远。真正的智慧档案馆,是对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利用全方位的智能管理、智能储存、智能使用,重档案数字化建设而轻馆库智能化建设的现象,会导致智慧档案馆的建设滞后跑偏。

二、县级智慧档案馆建设建议

(一)建好“一个中心、两平台多系统”

“一个中心、两平台多系统”,即档案资源数据中心、档案馆管理平台、智慧库房一体化管理平台。智慧化库房建设包括智能化控制技术、温湿度检测控制技术、防盗报警技术、自动防火报警技术、视频监控技术、智能门禁管理技术、信号采集技术等,智慧馆库综合管理平台整合库房RFID系统,可实现基于RFID系统的实体档案管理模式。根据标签结合电子档案信息,可实现实体档案定位、出入库提醒、丢失报警、盘点等。平台整合RFID系统定位功能,将实体档案在架、错架或离架信息进行实时提示和报警,实现在线盘点、统计分析、库区安全管理、档案智能存储管理、库区联动管理,系统提供联动历史追溯功能,将过程通过视频、日志等方式进行回放和查看。

(二)做好适配基础软硬件

集成先进的数据采集工具,及时捕获各业务系统预归档数据,通过强大的自定义表单及工作流引擎、即时消息服务,实现档案收集、利用、鉴定等环节的在线审批流程,以及档案收集、整理、移交、归档、统计和利用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涵盖多个网络(政务网、网、因特网),涉及多个应用软件的应用部署,采用分级授权管理,满足“三库”(管理库、保管库、利用库)分离的部署形态,以及不同地域档案的集中式或分布式规范化管理。

(三)全方位实现智慧档案馆功能

智能收集。利用大数据技术、NLP技术,智能判断前端业务数据是否应归档、是否有重复归档,并及时主动提醒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实现档案收集、整理、签定的全自动化管理。智能签定。运用NLP、深度学习技术,对待归档信息进行智能价值鉴定,分析并理解文件内容,自动判断是不是该归档,自动赋予其分类号、保管期限、密级,并通过持续深度学习达到越来越精准的目的。智慧档案编研。利用自然语言技术、自动标签功能、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特定主题的资料收集、中心语义的自动抽取。比如进行智能人物编研,可根据照片及相关文档进行人物画像,通过一个基本人物人脸照片,找到系统里所有的照片档案,并把照片元数据、背景资料自动合成为一个大的素材库。智慧档案利用。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档案远程利用审核以及文字、图像搜索、音视频搜索等。运用档案智能标签技术,实现智能、主动推荐档案给相应的利用人员。运用图片搜索技术,直接对一个图片进行相似性、关联性搜索,给出图片相关信息。运用音视频搜索技术,实现基于用户画像的实时个性化推荐。智慧档案管理。利用RFID自动识别、图像识别、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通过RFID电子标签对档案实物进行唯一标识,实现档案实物的非接触、多文件、快速采集,实现档案的在线监控、快速定位、高效盘点、动态路径跟踪等功能,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高效化与智能化。智能化无人档案库房。通过融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集多人无感快速测温及安防联控、纳米雾化消毒、4A智能系统(自动导航、自动避障、自动补液、自动充电)、365天*24H全能防疫消毒、AI人机交互等核心功能的智能机器人,通过机器人自动抓取档案上下架、自动盘点、自动整架、档案消毒,实现档案远程化、无人化操作,提升档案服务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智能检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知识图谱技术将搜索功能智能化,根据用户过往的检索记录、借阅习惯、爱好等数据,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匹配,选取匹配度较高的档案信息向用户推荐个性化档案资源,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智能检索。绿色节能。系统设备应采用先进的变频技术,节省功耗,有效的照明节能,同时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于库房的灯光、门禁、密集架等设备的统一控制。平常库房内不使用的设备处于断电或休眠状态,工作人员进入库房后,系统会根据此次工作的内容,自动开启设备,可根据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自定义设置,包括温湿度设置、报警时间设置、通风时间段设置、净化时间段设置等。

三、县级智慧档案馆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数智驱动,创新发展

用大数据结合图像识别技术,把图像数据转变为文本数据,实现档案利用增值服务、信息导航服务、组件化推送服务等;改善档案服务手段,提高档案检索、查询档案的服务质量,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海量档案数据资源进行归纳、分析、研究,设计数据模型,感知我们的需求,分析我们的利用行为与喜好,推动档案管理的创新及档案数据资产的开发利用。1.馆际互通,异地查档把各个地区的档案馆网络打通,在保证安全和授权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异地查询、调档等操作,让借阅人能够在自己最近的区域进行档案调阅。2.实体电子档案一体化管理通过RFID系统,结合电子档案的属性以及密集架的存储状态,智能辅助排架,自动分配新入库档案的存储位置,快速实现实体档案的盘点以及移库等库存管理。3.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系统,同时做到绿色档案,节能减排。

(二)重视关键技术的应用与人才培养

县级智慧档案馆建设期间,必须重视关键技术的应用。关键技术主要涵盖环境温度以及档案资料管理技术,二者作为智慧档案管理重点,管理者以及建设人员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积极尝试利用温度湿度的控制技术以及数据挖掘等关键技术,实现环境温度管控以及档案质量的管理工作。县级智慧档案馆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智慧。在未来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大力引进专业优秀人才,为县级智慧档案馆建设提供人才储备。综上所述,智慧档案馆以其感知全面化、应用综合化和存储智能化的特点,成为今后档案馆建设的方向。县级档案馆应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融入智慧元素,或为智慧档案馆建设预留出端口,以便快速步入城市智慧化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郑玮.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有效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和提升服务能力[J].办公室业务,2020,(19):92-93.

[2]秦杨.我国智慧档案馆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20,(06):67-83.

篇9

关键词:智慧城市;档案;共建共享

Abstract: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rchives work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social informatization,But in reality there are many constraints,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model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Put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the regional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 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and discussed the innovation mode construction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in wisdom city background.

Keywords: Wisdom City;Archives;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1 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到共建共享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践工作来看,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其开展还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档案部门往往得不到社会的关注,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人才、专业人才、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同时,在我国现有的档案管理体制下,档案信息资源被分散保管在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档案管理的标准和社会部门信息建设标准不尽一致,影响了档案信息跨行业、系统、部门之间的共享;此外,档案部门的馆藏档案结构不尽合理、档案人员工作服务有待提升,这些都导致档案部门开发的档案资源和社会需求相脱节,等等,这些都制约了共享工作的开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带动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利用各层级的档案信息资源,这在客观上要求整合区域内各档案保管机构档案资源,在建立分层级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基础上实现社会的接入和利用,如何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实现区域内档案系统内部以及与社会部门之间的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引起了档案界的关注。笔者认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指档案部门根据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系统,整合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的档案信息资源,加强与社会部门的协同,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分层级档案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实现档案系统内部以及与社会部门之间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与目前的单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相比较,共建共享更强调档案部门和社会部门在共建档案信息资源基础之上的共享,可解决仅仅依靠档案部门开展共享工作的缺陷,从而在智慧城市体系建设中深层次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对于促进新形势下档案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基本模式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基本模式主要有集中型模式、层次型模式、网络型模式[1],我们也可依此将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分为上述三种模式。

2.1 集中型模式。集中型模式也称为垂直型模式,指具有隶属关系的某系统内或某类型档案保管机构在不同层次之间协作共建共享档案信息资源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中,所有下级馆(室)都与中心馆联结,并共享中心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如2013年浙江绍兴市档案部门建设“区域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总平台”,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将辖区内各县市区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实现区域内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2]。集中型模式下,各成员之间具有行政或业务上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因此相对容易组织开展,但这种模式也有其自身的不足,集中型模式具有封闭性,排斥了系统外及各系统之间的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共享。

在我国现有档案工作体制下,保存档案资源的档案机构既包括传统的国家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事业档案馆(室),还包括近年来新出现的新型档案机构,如文件中心、档案寄存中心、档案事务所等,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区域内档案工作处于政府、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各自管理的状况,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对上述档案保存机构仅履行“按区域执行监督和指导的职能”[3],基于此,集中型模式下,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分为档案专业系统内各级国家档案馆档案资源共建共享、档案专业系统之外的社会各系统内档案资源共建共享,以及和上述各系统无隶属关系的社会组织档案信息孤岛并存的工作状况。

2.2 层次型模式。层次型模式又称水平型模式,是指同层次间不同系统、不同类型档案保管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是一种跨系统的条块结合的工作模式。层次型模式以某个地区为范围,以综合档案馆为基础,统一标准,联合建设,共享开发利用各系统、行业和部门中的档案信息资源,但这种模式下,各档案保管机构分属于不同的行业系统,并无隶属关系,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推进工作缺乏行政促进机制的有力保障。

由上可知,层次型模式对促进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开展是有利的,虽然各档案保管机构在行政上不存在隶属关系,但就推进档案工作合作共享却有着共同的要求,加强跨系统档案信息合作共享对于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是双赢的结果,但层次型模式下的合作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协作机制、保障机制,这种模式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有效开展。

2.3 网络型模式。网络型模式是指所有档案保管机构间都可直接相互联结,互相建设共享档案信息资源。其理论基础是虽然各档案保管机构的档案资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们都属于我国整体档案资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对所有档案信息资源都可以进行合作共享,网络型模式在理论上是最优化的共建共享模式,但考虑当前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信息技术、部门利益等因素,这种模式是在实践工作中操作难度最大,最难以真正实现的一种模式。

3 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化模式

3.1 确定优化模式的原则。(1)适应性,模式的确定应符合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现状,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现有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2)渐进性,应意识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是一个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可考虑分步实施,科学建设。(3)前瞻性,模式的选择既要符合档案工作的现状,也应具有一定的超前设计理念,为将来的功能的拓展预留余地。(4)融合性,上述三种共建共享模式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在具体选择时,可整合各种模式的优点,因地制宜,多种模式并举,使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务实开展。

3.2 区域内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优化模式的思路。结合我国现有的档案管理体制机制及各地区档案工作的实际,区域内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化模式是改良基础上的集中型模式,实际开展时可分层级逐步推进,具体为:在地区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统筹指导下,大力开展档案信息的资源体系、安全体系、利用体系及信息技术建设,首先在区域内具有隶属关系的包括档案系统在内的各行业系统内开展共建共享,实现纵向的各档案保管机构在不同层级之间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实现区域内横向的跨行业系统档案信息资源以及区域内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档案寄存中心、档案事务所和公民个人的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整体提高地区档案资源综合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档案信息支撑,并为将来更大范围内的跨地区的国家范围内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一模式也可概括为:地区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统筹指导,在集中型基础之上的分层级推进,各行业系统分别实施,先系统内共建共享,后跨行业系统共建共享,最终实现全国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4 智慧城市背景下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创新

4.1 主题内容协作的共建共享模式。主题内容协作的共建共享模式的目标在于建设基于共享的专题档案信息资源,这种模式能够将专题档案信息集中在一起,方便用户从专题角度共享利用档案信息资源[4]。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为解决社会公众关心的核心问题,提升重点领域服务水平,城市管理部门往往开展部分专题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如智慧社会管理体系、智慧健康体系、智慧文化服务体系、智慧安全应急体系,等等。这些智慧应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档案信息具有重要作用,档案部门应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作,共同建设和共享专题档案信息资源,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地区档案部门已开展和相关部门协作建设共享工作的探索。如浙江省提出建设“民生档案”、“平安档案”、“活力档案”等专题档案的思路,在工作过程中,浙江丽水市建成了包括资产档案应用模式和百姓档案智能模式等在内的四个智慧应用模式[5],浙江绍兴市2013年创建“区域涉民档案集成管理与服务平台”,以公民个人身份证号码为关联,通过公民个人身份识别对各类档案信息的有机联系,打破了现有各数据库之间的孤立关系,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证、人与业的智慧整合[6]。

4.2 非政府社会组织主导的共建共享模式。非政府社会组织共建共享模式是指由非政府社会组织主导实施的区域内档案信息共建共享模式,在我国现有的工作体制机制下,区域内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开展实施,但近年来在国际范围内兴起由非政府社会组织主导开展的区域内或跨区域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我国近年来在部分领域也开始探索这一新模式,在该模式下,非政府社会组织根据地区发展规划,研究本专业领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具体数据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研究共建共享工作中信息安全和隐私的法规政策、信息数据标准,同时负责召开学术交流会、技能培训、新技术和项目推广应用等。2013年3月,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其建设的核心内容区域卫生档案信息平台,实现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索引库及人口信息数据库的综合管理和数据利用,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计划生育和卫生综合管理六大业务应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智慧医疗,目前该组织已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上海闸北区、重庆、浙江舟山、四川德阳等地区开展智慧卫生档案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7]。

4.3 市场机制调节的共建共享模式。市场机制共建共享模式是指在档案部门参与区域内档案信息建设和共享工作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调节协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公益性信息组织,传统档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础上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强调档案部门的投入和付出,档案部门在积极向社会提供各类公共信息的同时,自身资金投入、效益和人员等因素较少得到重视,致使建设成本过高而使档案部门难以承受。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应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用市场机制来建设和共享档案资源,实现资源和成本管理的合理化,真正体现合作共建、社会共享的目标。

随着我国各地区智慧城市推进工作的开展,社会部门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较以往更为迫切,档案部门应改变以往单向档案信息输出的模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调节的共建共享模式。如,档案部门可争取档案资源建设与共享专门经费用于基础档案信息的市场外包数字化、智慧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智慧档案建设和共享中的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的开发,等等;考虑如何将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体系之中,列入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内,将其市场项目化,从智慧城市的财政专项中获得资金支持,引导智慧城市各项专项建设经费向档案领域的流入;此外,在部分商业目的智慧项目中以市场购买的方式获取档案信息数据,等等。

4.4 全面融入的共建共享模式。档案工作应全面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在包括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运营管理、信息安全等各领域实现档案领域的同步建设,当前档案部门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工作应主动融入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加快“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广播电视网” 、“第四代无线通信”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同步构建与智慧城市协同统一的泛在网络,在信息基础条件较好的档案部门开展“三网融合”和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试点建设,积极探索适应三网融合的档案工作模式。(2)推动档案云计算中心建设。根据档案部门实际智慧应用需求,整合档案工作网络、软硬件和信息资源,建立档案云计算中心,构建档案云计算服务平台,形成契合档案工作特点和需求的档案云计算关键技术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用于现代海量档案数据的收集、整理、传输、存储、备份和开展利用等,向社会提供技术先进、标准统一、安全稳定的档案云服务。(3)档案信息安全基础建设。应加强完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档案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体系、网络信任体系、档案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建立档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制度,加强档案网络和信息安全监控预警机制,按照《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建立重点档案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档案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本文系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智慧城市背景下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2014-X-48)、江苏省教育厅哲社项目“面向社会突发事件的档案工作机制创新研究”(2013SJD870003)、江苏省高校档案研究会项目“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与实践研究”(jsgdz2013-0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费成,裴雷.我国信息资源共享实践及理论研究进展[J].情报学报.2005(6):277~285.

[2][6]陈慧瑛.智慧档案 数字先行[J].浙江档案.2013(12):14~15.

[3]吴加琪.面向社会突发事件的档案工作应急联动机制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3(10):7~10.

[4]李安.国外几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1):100~102.

[5]鲁冰莹.聚焦:“智慧档案”建设的前瞻构想[J].浙江档案.2014(3):14~17.

篇10

城建档案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电子文件、实物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它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它对城市的规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城市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的新建、改建、维护和恢复重建的重要依据。城建档案馆(室)是管理城建档案的机构和场所。主要从事城建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研和利用工作。城建档案管理的主要作用与目的就是保护和利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形成珍贵资料,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好的利用。过去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主要针对实物档案进行管理,整个过程从收集、整理、鉴定到保管、利用,其工作内容繁杂、劳动强度大、查寻利用效率低。近几年许多城建档案机构根据《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和《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1-2005)的要求开展一系列城建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实行档案数字化管理。把原有的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存储,将原来的实物档案转化成数字信息(电子图片文件)。这些工作减少了库存档案的损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档案的寿命,有利于档案的保护。在城建档案的收集过程中同时收集了部分数字资料(如:CAD数据文件、数码照片、数字影像和扫描后的电子文件等),并建立了专业的数据库,开发了相关城建档案管理系统(MIS)。初步实现了城建档案数字化管理,准确、快捷地向社会提供利用。向档案数字化、信息化迈进了一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许多地方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设想,这不仅需要大量丰富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还需要有智能化的科技手段,更好地帮助人们建设和管理好城市。“智慧城市”离不开智能建筑,就是建筑的智能化。智能建筑不是从建筑物的使用开始的,而是在建造过程中和建成以后形成的智慧化、互联化、相互协同化。BIM技术是建造事业发展的技术产物,它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信息模型,它是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的信息模型。BIM作为建设项目信息的整合平台(系统),把来自各方面(包括:设计、预/决算、招投标、构件制造、采购、施工及工艺流程等)汇集的信息实行集成管理。利用BIM技术管理建造的建筑,从开始就连续不断地汇集并形成大量数据(信息)。这些信息是应用BIM技术的工程项目建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是建筑的运营和维护、城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在工程项目中形成的所有应保存的资料(包括信息资料),都应移交到城建档案馆,收集后的信息,经过整理向社会提供服务,与社会共享。其中,也包括运用BIM技术管理的工程项目中形成的所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也属于城建档案收集范畴。随着这些数据的逐步积累,城建档案机构也需要建立相应的BIM平台,用于不断地收集、汇集和更新的相关数据。为此,笔者认为,BIM需要纳入到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来。

二、城建档案需要BIM实现现代化

管理城建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服务,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就是城建档案的价值所在。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的要求,以数字化信息资源为核心,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扩大信息资源的利用为目的,以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为宗旨。适应时展的需要,持续、健康地实现城建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工作是城建档案事业发展目标。对于目前的城建档案的数字管理水平,只是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一种技术升级,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技术替代人工,将实物转换成了数字信息,从档案的收集到最终的利用,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没有变化。在提供利用方面,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查寻、检索,检索途径多种多样,提高了档案信息检索效率,所查找到的信息,大都与纸质原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信息(电子版本)。有许多城建档案馆在开发利用工作中作了很大的努力,如:利用CAD、GIS和RS等技术进行整合,构建了三维信息平台等等。使城建档案信息在开发利用中有新的进展。但是在面对未来的发展,现有这些技术是不够的。作为城建档案管理者需要从更长远的眼光去审视未来。去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参与并融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中去。不能把城建档案馆(室)作为一个信息的“仓库”。尽管能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各种城建档案信息,也不能算是现代化管理。城建档案现代化管理机构和场所不能只是一个提供利用“仓库”,而应该是提供利用的“基地”,它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是经过开发“加工”过的信息,而不仅仅是“仓库”中源始的信息。从建造业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应用实践的成效来看,BIM是一项较为科学而又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它具备的可视化,协调,模拟,优化和可出图特点,可使城建档案管理水平从现在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向“智能化”方向迈进。城建档案馆原有CAD和GIS数据也属于BIM数据整合的部分。目前已有大量的工程项目已经应用BIM技术进行建造,如: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昆明新机场机电设备安装与运维管理、北京英特宜家购物中心工程、广州市北京路沿线环境模拟(日照、气象)、内蒙古科技馆新馆异型曲面幕墙施工等工程项目。BIM技术能够实现建设项目各参与方通过网络进行协同工作,同时,进行工程洽商、技术沟通、工作协调,实现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的管理与监控。在利用BIM管理的工程项目,BIM汇集着大量与工程相关的数据信息,为工程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使业主、设计单位、顾问咨询公司、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等众多参建单位同在一个平台上共享相关数据,为工程建造提供最优方案。这些数据信息都是工程建造中产生的。这些数据信息不当是建造成果的数据,而且还有建造过程的数据,特别是隐蔽工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地基、地下管理线等)。这些数据信息集中收集到城建档案馆中后,利用BIM平台可再现原来建造过程和模拟将来运营、维护过程。例如:模拟一个建筑出现设备故障怎么办?出现危机(灾害、反恐等)怎么办?某个建筑的改建和扩建选用什么方案?隐蔽工程和地下管线也可以通过模拟再现,而不必再进行二次勘察、测绘等等。城建档案管理运用BIM技术后,其管理水平可提升到“智能化”管理。查寻信息不再需要查找原始信息进行分析,可直接再现建设项目某一阶段的结果。在前后相似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可以借见,以提高建造的效率。随着建造技术发展和更新,原有的建造工艺需要如何调整和改进。只有这样,城建档案工作水平才会得到更高的提升。如此发展,城建档案机构就不再是档案资源信息的“仓库”,可能就成为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基地”。过去我们说城建档案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将来可能就是提供决策方案了。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