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基础理论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管理基础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管理基础理论

篇1

对医院采取有效的措施,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实行合理的制度,才能保证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符合医疗体制改革的需求,对于医院自身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医院业务和管理工作需要的成本,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监督、协调,实现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目前来说,医院在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经济管理工作未受到重视,医院经济管理模式滞后、管理知识匮乏,缺乏独立的经济管理部门三方面的主要问题。

2绩效管理概述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绩效管理概述

医院绩效管理指的是医院经济管理人员和各个科室的医务工作人员一起探讨,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考核评价、总结反馈的动态管理流程,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最终实现医院既定的战略目标。随着绩效管理的推行,各行各业中都有着自己的创新使用,医院管理体系中常用的绩效管理方法主要有360度反馈法、平衡计分卡法以及关键绩效指标法。360度反馈法是由英特尔公司首先提出并实施的,基于管理学、心理学以及行为科学的绩效管理办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对员工的行政管理,而且还能够通过多角度了解、考核员工的业绩,让员工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建立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此外,通过该方法的使用,还能够不断促成团队竞争意识的培养和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从而不断提高组织的绩效。平衡记分卡法在财务指标的考核基础上引进能够驱动财务业绩的因素,包括内部的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以及客户的满意度等,相比360度反馈法,它是一种更为全面的考核体系,综合考虑了动因指标和结果指标、经营管理和战略管理、外部人员和内部人员、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争取各指标之间达到平衡。关键绩效指标法是战略实施的手段,是把企业的宏观决策经过不断地分解形成短期的目标,能够检测宏观战略的执行效果。本方法把组织目标和个人的绩效统一起来。一般通过成功要素法、标杆基准法策略目标分解法确立关键绩效指标。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的推行,对医院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职工的激励作用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建立良好的考核机制,能够更好地量化个人的工作业绩以及医院的院风建设、经济效益、医护管理和质量。医院通过绩效管理能够让职工意识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与医院的绩效目标息息相关,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感到本职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有效地激发职工的成就感和使命感,并主动自觉地做好工作。从而能够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员工受到激励,能够更好地服从医院企业的管理,更有利于医院管理模式的推行。

(2)绩效管理可以规范医护质量。

绩效管理中医疗质量的考核指标有很多,包括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平均住院日等。其中平均住院日是考核医院医疗技术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够客观反映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通过绩效考评制度,使员工工作和服务质量与薪酬挂钩,从而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促使其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精益求精,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2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收支结余与业务收支比重不确定。

目前的医保结算有定额支付、总量控制及两者之间的3种方式。定额支付指的是按照病人数量进行结算,不用考虑病情以及花销的多少,费用是固定的。总量控制指的是医保费用是固定的,无论医院等级如何、服务质量如何、病人数量多少,比较稳定。收支结余业务和业务收支的比重不确定,会导致绩效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2)混淆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内容。

大部分的医院在具体绩效管理实行中,没有深化对绩效管理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绩效考核的层面,也没有把员工个人的考核和医院单位的发展相结合起来,这在医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是很危险的。

(3)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上过于随意,内容还不够全面,测评系统使用的方法在方式、内容和思路上过于陈旧,在评价的广度、远度和深度上也都过于片面,从而未能形成科学的考核指标及考核体系,使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导致员工在具体的考核时感到不公平或者不合理,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存在部分员工钻空子,比如开单提成等现象,这些都降低了医院的效率,造成资源的浪费。

(4)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民主参与是绩效管理的精髓所在,有效的反馈和沟通够保证绩效管理的有效推进。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医院管理机构和员工个人之间通过不断的沟通,才能够熟悉彼此的情况,及时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也可以监督员工的业务完成情况,提高效率,改善行为。

3建议措施及对医院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

3.1建议措施

(1)杜绝医务人员额外获利的机会。

医疗企业是以服务为主导的企业,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职能。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医务人员额外获利导致的矛盾。绩效管理首先要体现公平公正,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对药品回扣现象坚决查处,使医护人员医风医德大力回升。医院内部公平公正,也有利于减少内部同事之间不平衡的心理,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之中。

(2)建立全面的绩效管理系统。

在持续沟通的原则下,将医院的长期目标不断融入到管理系统中,融入到员工个人目标、管理层职能和管理制度中。不能仅仅在绩效考核方面做文章,必须首先认识到全体目标。在全面的绩效管理系统下,医院各科室、各单位要相互协调合作,共同完成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实施和考核,从而实现医院整体的战略目标。

(3)加强绩效辅导的沟通交流。

管理层要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个人目标完成过程中的困难,采取一系列方法帮助员工完成个人目标;找到绩效体系中欠缺的地方,通过不断的优化改进,丰富绩效管理体系的内容,增强绩效管理体系的可实施性;同时监督员工的完成情况,给予激励。另一方面,员工也要主动把发现的问题向管理层进行汇报,从个人角度更能够发现管理体系中的不合理部分,更有针对性。

(4)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

考核体系是公平性的最好体现,其制定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员工能否明确个人目标,并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制定时应当遵循公平、科学、有效、可实施的原则。对于难以量化的问题,要通过各部门、各管理者以及与员工的不断沟通交流,增加三者的互动,达到共识,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

(5)加强成本控制。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医疗水平及医疗服务质量方面,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医院经济管理人员在奖励支出、医药引进以及其他项目上通过成本核算的方式进行控制,一些辅项目如材料费、会务费等也要加以核算,制定最高定额,确保投入的合理性。在水、电方面也可以考虑进行合理的优化。成本控制,还在于合理的制度,比如住院房间的安排、手术室的安排,尽量发挥出各种资源的价值,减小隐形的开支。

(6)引进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

传统的绩效管理方法往往只是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利益分配,这不利于公立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必须引入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同时考核经济绩效与非经济绩效,并逐步加大非经济绩效的考核力度,通过绩效管理实现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医院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互动。

3.2对医院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

医院通过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改革,首先在思想上能够引起管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对经济管理的重视,便于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推行;其次,绩效管理本身就是经济管理的一大部分,对绩效管理进行改革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升级与改进;最后,通过绩效管理体系的改革与推行,加强了各部门之间、员工与管理层、个人与医院的沟通,有利于医院经济管理一体化的推行。

4结语

篇2

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建立节约型社会,而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当下的新形势下,建设节约型校园。节约型校园的构建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资金的节约,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能精细到每一笔资金的使用,能理顺每一对财务关系,实施资金运转的最优化,资金使用的最大化,推进节约型高校的构建。

二、当前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构建的会计制度相对简单粗放

高校会计制度是在国家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等规定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制定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会计制度。精细化管理要求高校必须建立完善的会计工作规范、责任和评价机制、岗位分配体系,而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需要规范会计内部的管理制度。但是现实是,很多高校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都较简单粗放,过于笼统,没有精细化的规定。如关于学校专项资金的管理上,虽然规定了自己的使用范围,但是没有明确这些范围之间的资金比例,同样会造成资金使用失衡的问题。

2.会计工作岗位设置和分配的不合理

岗位设置:目前国内高校的财务管理机构和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主要是处办、综合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等科室,其他如收费、基建财务、产业财务、招标办、固定资产管理以及电算化等科室设置的不多。从这些设置的岗位上可以看出,高校并没有形成内外安全保障的岗位机制,存在岗位重复设置等问题,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岗位分配:高校在岗位分配上同一些企业一样,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并没有根据工作人员的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受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人员配备不齐全以及校园一卡通、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开展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高校的会计人员身兼数岗,严重影响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3.财务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低

国家财政部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企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必须全面实施会计信息化建设,推进会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到高校,高校数字化校园逐步形成,高校的财务工作除了财务本身,还与教务、人事、水电、房产、图书管理、科研等部门有很强的联系。但是事实是财务部门在信息化的使用和分享上并没有和这些职能部门实现信息对接、共享和利用,在整个精细化管理中的信息利用率较低。同时,随着网上业务的发展,目前高校财务部门提供的网上信息服务还停留在业务的查询功能,还未实现网络交换利用。

4.未形成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工作的缺失制约了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发展,主要原因有会计人员自身以及高校。高校方面,很多高校并没有成立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即便有也大多形式化,没有真正起到审计监督的作用。会计工作人员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业务能力不强,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不高,没有形成对会计监督的意识。另一方面是繁琐的账务核算工作,让工作人员缺少开展监督工作的实践,使高校内部的会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这不仅影响了精细化管理的开展,还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

三、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有效的实施途径

1.建立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保障会计工作精细化

首先,高校管理者和相关财务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制度,结合本校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制定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会计管理制度。其次,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的会计工作规范、责任和评价机制、岗位分配体系。最后,必须以规范化为中小,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为目的,建立一套完善的岗位业务流程,值得注意的是,岗位业务流程必须避免岗位间隙、重叠等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保障精细化管理在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中的运用。

2.细化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和人员的分配岗位设置

(1)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必须要有合理的岗位设置。针对高校的财务工作主要是对学校资金的预算、决算、运用核算以及资金的安全流动管理,高校在设置岗位上可以根据这些情况,以企业财务岗位设置为参照,设置出以财务处为领导,计划科、会计科、资金管理科和综合管理科为主的岗位体系。其中为了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会计科的岗位设置上应有会计核算、经费发放、

(2)人员分配。合理的岗位,必须要有合理的人员分配,才能更大的发挥会计工作在高校内部工作中的作用。高校在会计人员岗位分配上,可以在内部控制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下,根据高校自身的情况,确定不相容的岗位和职务,明确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能和责任,促进岗位工作人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此外,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是专业很强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因此,高校必须通过开展会计培训、业务研讨会、检查业务汇报等形式,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以更好的促进精细化管理在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顺利开展,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3.信息共享,提高财务数据信息利用率

首先,高校必须加强对各个职能部门的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宣传,帮助各部门树立信息和资源共享、全局管理的意识。其次,要大力推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实施财务、教务、人事、水电、房产、图书管理、科研等部门的信息对接。再次,在信息的选择上要提供一些使用较为便捷,易于理解的信息。最后,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为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构建监督机制,强化会计监督工作

(1)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部门,加强内部设计力度。审计部门一旦成立,就要履行自身的职责,定期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审核、监督;对那些专业性较强、规模较大的业务工作必须跟踪调研,实行全程管理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功能,提高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保障精细化管理在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中的有效开展。

(2)高校的各级财务部门必须根据《会计法》的要求,加强对各基层会计单位基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必须定期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审核、清查,规范会计行为,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正措施,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同时,要对各基层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实施奖惩制度,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

四、结语

篇3

中储粮作为国家调控粮食市场重要载体,企业的发展与定位必须适应社会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点。统计工作作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之一,当前中储粮统计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难点,直接影响统计工作的发展与定位。

1.统计数据资料信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统计数据信息需求主体多元化,统计数据从原来定期只向上级主管部门与企业管理者等提供,变成向企业内部与外部一大批相关部门提供,需求主体日益增多;二是统计数据的用途逐步延伸中储粮管理的各个领域,统计数据的内容越来越复杂。

2.统计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是统计数据的协调性还很差,统计核算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还存在一定的缺口;二是统计分析的内容比较单一,统计分析的范围较小;三是统计调研分析的水平不高,对统计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对企业业务管理中新情况、新问题的针对性不强,因素分析缺乏专业性与权威性等;四是针对企业的管理,统计的预警、预测还比较薄弱,统计监督体系还不够全面、科学等。

3.统计机构设置缺乏独立性,工作协调性比较弱。统计机构作为统计工作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统计工作的建设与统计队伍的凝聚力。中储粮的统计机构虽然设立,但从直属库到分公司都不是独立的部门,造成了统计工作与各部门的协调性比较弱,统计数据取得的渠道不够畅通,重复劳动严重,队伍缺乏凝聚力与向心力,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4.统计工作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开拓。中储粮总公司高度重视统计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统计工作流程电子化,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实施,大大促进了统计基础工作的建设步伐。但由于企业统计信息需求的成倍增长和信息系统的局限性,现行统计工作一大部分还靠原始手工汇总,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

5.统计工作重心转型进展缓慢。一是由于多方面客观因素,部分企业统计工作还处在只单纯为上级部门上报统计报表,将统计工作运用于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主动性不高;二是统计工作的重点虽然已发生转移,但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不够,质量不高;三是统计工作的重心转型后,从管理的角度缺乏有效的服务手段与方法,工作的标准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使转型后的统计工作不知道从何下手、运用什么方法、使用什么手段、这些都是统计工作下一步要研究的重点。

二、如何提升统计工作在中储粮经营管理中的定位

1.加强完善三个统计基础工作,确立坚实的统计工作平台

1.1加强完善统计核算体系,建立科学核算行业标准。一是要加强统计核算指标设置的科学性,扩宽统计范畴,改变现行统计对反映企业外部信息、企业发展等统计领域不健全的现象。二是要加强统计核算体系的数据协调性,改变当前专业数据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三是加强统计核算体系的适用性,对于每一项新业务核算体系的设置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形成统计专业核算标准,建立一套政策性粮食应急处理统计办法,及时反映紧急状态下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情况,使统计工作更适应当前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

1.2加强完善统计管理体制,创建优良的工作环境。一是要从统计管理体制上对统计机构进行统一行政划分,改变由于统计机构设置的依附性带来的有名无实的工作环境现状。二是要加强统计工作的沟通能力,加强与企业其它部门的有效协调,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作为手段保障;三是要加强统计法制管理的力度,有效避免由于客观原因给统计数据带来的行政干扰。

1.3加强统计队伍建设,营造勇于创新、稳定、和谐的行业氛围。一是要加强统计队伍的凝聚力与活力,培养统计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大量输入统计工作专业人员创造学习交流实践的平台,采取多种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稳定和谐的行业风气;二是从行政管理上,给予统计人员一定的行业保障,提高统计人员待遇,建立岗位职称制度,提升统计岗位的向心力;三是要加强对统计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拓宽统计人员的发展方向。

2.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努力实现统计工作的两个提升

2.1提升统计信息产品质量,深化信息产品决策与指导作用。一方面要提升信息产品的质量,一是统计分析要具有实用性;二是要有指导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公司的统计信息产品平台,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热点问题与运行情况定期。大力提升信息产品的质量,把统计调研分析工作向企业经营管理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制更高层次拓展,为统计工作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泉。

2.2提升统计监督检查的作用,强化统计工作参与管理手段。一是有效实现统计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紧密结合,通过增加统计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其预测预警、辅助决策、监督检查等职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搞活经营和科学管理。二是我们要结合实际建立统计监督检查体系,以此作为参与管理的手段;三是成立专门的统计监督检查部门,负责统计监督检查工作的研发、组织与开展,通过监督检查工作与企业管理有效结合,使统计的作用充满企业管理的各个角落,使统计监督检查作为一种工具,努力提升统计工作在中储粮经营管理中的地位。

3.不断探索统计工作的发展理念,完成统计工作重心的三种转型

3.1统计的工作形式要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迈进。一是要认真研究了解、跟踪企业管理过程需要什么统计信息,把企业发展的有序性、关联性、系统性作为统计工作的总体规划与建设的主要目标,充分体现新的经济形势下;二是从企业动态与静态、纵向与横向、内部与外部、局部与整体的统计资料下手,根据统计信息需求者的需要解决企业统计什么的问题,注意统计信息搜集、传输、整理、分析、预测、决策、控制、评价等问题,加快统计资料向信息转化的过程。

3.2统计的系统规划要从事后反映向决策规划未来过渡。要有效利用统计数据资源,真实的记录过去,准确地分析现在,合理地规划未来。也就是利用事后性的经验,对经营中的操作进行控制和指导,对企业未来进行前瞻性分析,不再局限于对结果的滞后反映和单纯提供统计数据,而是进一步利用各种信息资料预测、规划未来,并对企业管理活动按规定目标进行有效地控制和评价。只有实现了这一过渡,统计才具有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篇4

关键词:财务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153-02

1716年在法国创设的通用银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财务公司。此后,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金融的发展,财务公司逐步成长为一种普遍的金融组织形式。1987年,中国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财务公司成立,开启了企业集团自办金融、探索产融结合道路的先河。二十多年来,财务公司先后经历了初期、快速和规范等三个成长阶段,在实现企业集团的内部资金集中管理、增强集团融资能力、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财务公司由于天然具有混业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优势,具有开展销售融资、商业信贷、金融租赁、投资金融机构、理财顾问等业务的功能,还起到在拓展集团业务、促进集团经营的、服务集团创新等重要作用。

一、财务公司的定义及功能定位

在西方,财务公司最初因生产企业向市场消费者提供购买消费品的融资服务而产生。由于各国金融制度不同以及对财务公司的重视程度不同,国际上关于财务公司的定义还不统一,甚至类似机构的英文名称也不相同,如Finance Company、Finance Service等。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把财务公司定义为“任何一个公司(不包括银行、信用联合体、储蓄和贷款协会以及共同储蓄银行),如果其资产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由以下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应收账款组成,如销售财务应收款、家庭或个人的私人现金贷款、中短期商业信用、房地产二次抵押贷款等,则该公司就成为财务公司”。德国把银行以外的一切金融机构统称为金融服务机构。金融服务机构是指出于商业目的而为他人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或者一定程度上需要一个商业组织的事业。此外,英国、中国香港等对财务公司均有不同定义,体现各经济体经济水平和金融体系的差异。根据2004年9月1日新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银监会2004年5号令),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定义是,以加强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见,尽管各国各地区对财务公司的定义不同,但其资金来源均相对局限,实质都是非银行金融机构。

从功能定位上看,国外财务公司大都以所属大型企业集团为重点服务对象,但并不局限于企业集团。国外财务公司为企业集团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提供融资、信贷、租赁等,但市场参与度还深化到参与收购兼并、占领终端消费市场,呈现出由专业化服务向综合化服务的延伸趋势。中国的财务公司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主要由一些重点大型企业集团提出申请,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为企业集团及其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国的财务公司由其企业集团出资成立;二是具有特定的内部服务对象,即集团的各个成员单位;三是存贷款业务的特殊性。中国财务公司不得吸收居民储蓄存款和活期存款,以吸收成员单位的存款及同业拆借为主,在资金运用上以向成员单位提供中长期贷款为主,还负责办理成员单位内部结算。因此,中国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为:实现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结算,增强集团内部资金融通和调剂能力,提高集团整体资金周转及使用效率,为集团及成员单位提供公司理财和融资顾问等服务。例如,海尔集团将海尔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为“集约化金融服务、集团化金融管理、集成化金融支持三位一体;司库型资金管理、信用型信贷服务、投行型财务顾问三族鼎立;专业化金融产品、个性化综合服务、供应链延伸三大进程”,颇具典型性。

二、财务公司经营管理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财务公司具有产业和金融的双重属性。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壮大还有其特殊环境和历程。如上文所述,财务公司在企业集团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重要功能,在其经营管理中应重点关注和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自身利益与集团利益的关系。作为定位为“依托集团、服务集团”的非银行内部金融机构,财务公司应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与所属企业集团荣辱与共、唇齿相依,成为集团及各成员单位的资金结算中心、融资中心和财务顾问,将财务公司自身利益与企业集团整体发展协调统一起来。财务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应主要考虑集团的整体利益,发挥1+1>2的优势,其次才考虑自身的经营业绩。财务公司的经营离不开集团,比如提高集团资金率、担任成员单位理财顾问、银行保险业务等都需要依靠集团强力支持。通俗地比喻,企业集团和财务公司的关系相当于“脑”和“手”的关系,脑指挥手、手服务于脑,切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当然,强调集团整体利益,并不是集团可以对财务进行任意的行政干预,而是通过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的内控制度、详尽的管理流程来实行。财务公司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其独立的法人格必须尊重、独立的财产权和利益诉求必须得到保护。

2.自身利益与集团其他成员单位利益的关系。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比较而言其承担的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与集团其他成员单位确有很大不同。但这并不能改变财务公司仍然是集团所属企业的性质。与其他成员单位相比,只是经营对象不同、在集团内部分工不同,并没有高低上下的区别。如果说财务公司有其特殊性的话,就体现在它为集团和各成员单位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方面。因此,财务公司应树立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优势、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以快捷、周到、安全、节约的金融服务来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取得成员单位的信任和支持,争取利益上互存共赢。

3.提高经营效率与增加委托成本的关系。企业治理一直面临委托问题。钱颖一教授曾指出,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层通过建立层层的“二级法人”(如分支机构、子公司、合资公司、股份公司等)摆脱政府的控制,将坏账和冗员转嫁到母公司,同时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在原企业形成的社会关系在“二级法人”中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层的控制被放大了。如果企业集团在缺乏相应的监督和控制机制时将专业性的决策下放,可能提高经营和决策的有效性,但也带来成本的增加。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的重要平台,可以缓解集团与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内部问题,但同时也会产生财务公司自身与企业集团之间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风险监管与约束,通过完成的评级系统和资信等级系统,重点防范资金风险,发挥财务公司的积极作用。

4.强化内部资金市场与弱化成员企业管理层激励的关系。企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实际上为了在集团建立内部资本市场,加快其内部资本的运转,节约资金成本。但同时也带来了削弱对成员企业管理层考核和激励的问题。相对于集中的外部资金提供者而言,企业集团对内部资本市场拥有所有权,因而监督动机更强。但是,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也会降低集团对所属成员企业管理层经营业绩的控制能力,从而削弱对集团所属企业管理层的激励。也就是说,这种内部市场有可能实现内部企业的相互补贴,甚至涉及关联交易问题,从而导致考核集团成员企业的真实业绩变得更加困难,以至可能弱化对成员企业管理层的激励。因此,要正确处理这两者关系,做好关联方交易的等级管理和依法披露,尽量避免通过财务公司进行集团内部的相互补贴。

5.服从金融监管与服务集团战略的关系。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因其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必须严格服从政府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政策和各项要求。新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对财务公司的设立和变更条件、经营范围、资产负债比例、内控及财务会计制度等做了详细规定,这些监管措施都是出于对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定、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以及金融市场的有效性而设定的。对此,财务公司需严格遵守。同时,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投资设立的二级企业,是集团下属的为集团和各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其经营活动必须服从集团的战略需要,发挥好协同作用。比如,财务公司的融资规模要满足集团及成员的年度资金总需求,资金投放要符合集团产业调整和资产布局的方向,成员单位的融资成本要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等。这里,还要正确处理好“法律许可”与“集团同意”的关系。根据监管机构的管理办法,财务公司可以开展规定范围内的全部业务。但是,企业集团出于发展战略、结构调整、风险偏好等考虑,以及对财务公司自身经营能力、技术平台、人员素质的评估,可以在这个业务范围内做出选择并对财务加以明确规定和限制。

三、结语

产融结合是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选择,其实质就是建立内部资金市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经营效益。财务公司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一项具有帕累托最优性质的金融创新制度。我们有理由相信,财务公司在经营管理中正确处理好自身利益与总部利益、自身利益与其他成员单位利益、提高经营效率与增加委托成本、强化内部资金市场与弱化成员企业管理层激励、服从金融监管与服务集团战略等几个重要关系,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杜胜利,王宏淼.财务公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保龙.财务公司发展模式的中外比较和借鉴[J].会计之友,2009,(2).

[3] 杜胜利.国际财务公司发展趋势和海尔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J].会计研究,2005,(5).

篇5

关键词:滨水景观;现状分析;南京玄武湖;沿长江段景观资源;规划设计

滨水区往往是城市发展的起点,河流、湖泊、海洋往往与城市形成有着重要的关系,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滨水地区的发展规律一般为:发展、繁荣、衰败、复兴,因此,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即是对滨水区自然要素“人文化”的过程。滨水地区,特别是滨临通航水道的地区,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空间,也是塑造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地区。

南京是滨江城市,但是它起源于秦淮河,滨水区的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夫子庙为龙头的南京“十里秦淮”风光带改造建设颇有成效;玄武湖景区周边有紫金山及其余脉、明代城墙、神策门公园、红山以及一些现代城市景观,一起构成了南京古都风貌的总体格局,是南京城市意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南京沿江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山、水、城、林交融一体的滨江景观特色尚未得到相应的开发建设。随着省、市加快沿江发展战略的实施,滨江景观建设遇到了难得的开发建设机遇,滨江景观建设不仅应纳入沿江开发总体战略,并且应与产业发展、城镇化发展战略等同步推进,全面打造南京滨江城市形象。

一、南京市滨水景观资源现状分析:

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长江南京段从江宁铜井镇南开始,至江宁营防乡东为止,长95km,自然岸线总长198.2km,其中南岸长98.8km,北岸长99.4km。秦淮河全长103公里;到南京武定门外分两股,一股为干流,称外秦淮河,绕城经中华门、水西门、定淮门外由三汊河注入长江;又一股称内秦淮河,由通济门东水关入城,在淮清桥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为“十里秦淮”,经夫子庙文德桥至水西门西水关出城,与干流汇集,北支即古运渎、经内桥至张公桥出涵洞口入干流。从南京历史上首先出现的城池,如 “越城”(前临秦淮河,后倚雨花台)、“冶城”(今朝天宫地区),到六朝建邺、建康都城、南唐的金陵城、明代南京城等可以看出,源于人们利用、驾驭长江的技术和能力的不足,南京历史上的城市建设一直是沿秦淮河发展。

(一) 滨水景观资源

1、南京沿长江段景观资源:

长江南京段沿江两岸,有山、水、洲、矶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顺江而下,有沿江而卧的三山矶、西控长江的狮子山、雄伟俊秀的幕府山、峭壁独兀的燕子矶、壮观秀丽的栖霞山和江中陆地江心洲、八卦洲,还有作为滨江景观背景的老山、顶山和宝华山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南京,在沿江两岸还分布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狮子山阅江楼、龙江宝船厂遗址、火车轮渡所、南京长江大桥、现代化港口、电视塔、南京长江三桥等,构成了南京长江段层次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滨江景观资源。

2、玄武湖周边景观资源:

玄武湖景区将山、水、城、林景观融于一体,湖周边有紫金山及其余脉覆舟山、鸡笼山、北极阁、鼓楼、明代城墙、神策门公园、红山以及一些现代城市景观,如火车站、国展中心、太阳宫、金陵御花园等。玄武湖公园一直以广袤的湖水和点缀在其间的岛屿的自然地形为主要特色。湖内以原有的三座神山为雏形,形成了今天的五洲:西北为梁洲、东北为翠洲、东南为菱洲、西南为环洲、环洲包围的樱洲。五洲均覆盖着丰富自然的植被,亭台楼阁和文物古迹错落分布。

3、秦淮河夫子庙周边景观资源:

秦淮河古称淮水,据说秦始皇时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故名秦淮河。秦淮河分内河和外河,内河在南京城中,是古时十里秦淮最繁华之地。秦淮河是扬子江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地区的主要河道。它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和民俗于一体。秦淮风光最著名的是盛行于明代的灯船。经过修复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可谓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极富情趣和魅力。由于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的关心,“十里秦淮”经过十年努力,如今以内秦淮河为轴线,以夫子庙为中心的具有明清风格、庙市街景合一的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多功能相结合的秦淮风光景区。以崭新的风姿出现在南京城,日益显示出她迷人的魅力。1991年5月,夫子庙和秦淮风光带被国家旅游局作为“中国旅游最好景点”推向国际旅游市场。

三、南京滨水景观资源的主要规划思想:

(一)滨水景观资源主要规划思想和方法:

(1)有机组合不同景观要素,形成由实景、背景和虚景等二至三个层次丰富的城市滨江景观。第一层次为实景,由洲地景观、田园风光、港口景观、大桥景观等组成。第二层次为背景,由城市景观、工业景观、山体景观等构成。第三层次为虚景,主要由远景山体景观如紫金山、老山等构成。

(2)重点塑造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景点,成为沿江景观的重要视点,标志性景点周围,根据观景视域保护需要,设立环境控制区。主要标志性景点近景有三山矶、燕子矶、幕府山、南京长江大桥、二桥及三桥等,中景有狮子山、阅江楼、规划河西新区标志性城市建筑等。

(3)体现城市滨江特色,规划亲水,近水、远水主要观江点。主要观江点周围应设立环境控制区,提供较好的观江氛围,观江视域内所有建设,都应以不影响观江效果为原则。亲水观江点有三山矶、江心洲、八卦洲、燕子矶等;近水观江点有南京长江大桥及大桥公园、二桥及二桥公园、河西滨江绿带、幕燕滨江路等;远水观江点有电视塔、狮子山、幕府山等。

篇6

1.企业财经核算基础工作内容

原始记录和会计资料是企业财经核算的基础,原始记录和会计资料是最初记载企业经济活动、企业收支情况和企业资金运转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形成财经数据的基础,可以为会计核算提供重要依据,是实现会计职能的基本前提。由于会计资料的表现形式具有复杂多样性,因此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会计执业人员要对会计资料进行认真的审核和把关,只有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能为企业管理者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对于原始会计数据进行及时的传递与处理,才能及时的形成核算数据,可以更好的为企业经营者服务。

会计计量是实现企业财经核算职能的基本手段,是会计信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没有正确的会计计量就会导致会计数据的失真,直接影响到经济决策的失误,因此会计计量必须不断的更新手段,这也是企业财经核算基础性工作之一。

2.企业财经管理工作的内容

预算管理和经费定额管理是企业财经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其中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是预算管理,是企业资金运营的核心工作,因此企业财经部门要规范操作流程,落实好预算资金计划。

强化会计职能工作的重要手段是经费定额管理,企业要主动的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定额管理系统,使经费定额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发挥出财经工作的监督职能。在经费定额管理系统的设定上,企业要从其发展战略计划出发,将市场的多变因素和当前任务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的设定,在设定的方法上不能单纯的采用统计分析定额法、技术定额法、以及经验估计定额法,要进行综合的考虑。

二、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经制度不科学

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科学的财经制度的支持,企业财经制度的科学合理性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是从企业财经制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由于企业长期以来采用的是陈旧的管理模式,而这种管理模式又缺乏规范性,随意性较强。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时常会出现管理者过分干预的情况,财务人员为了执行领导的安排,盲目的进行会计核算,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其次,缺乏相应的绩效考评制度。一部分的企业在财经基础工作并没有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影响到了财务人员对财经基础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效率。

2.缺乏预算管理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出预算管理是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保企业财经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但是在企业财经基础活动中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上:

首先,预算管理形式化。有的企业并没有将预算纳入经济业务中,在预算记录中并没有包括详细的预算项目,使得预算内容不够全面,导致不能发挥预算职能的重要作用,影响到了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预算管理的滞后性。一部分企业在财经基础工作中存在着事后预算的问题,在经济活动后才安排预算,例如有的企业为了使预算与实际的经济效益趋于一致,人为的调整预算数据,这样就不能保证预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中缺乏预算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有:

第一,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将预算管理放在首位,认为预算是可有可无的,这就导致了预算管理缺乏了前瞻性。

第二,受到了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限制。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进行静态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重要性,然而对于企业的预算过程并没有起到变动性的影响。例如对流动资金的动态管理过程中,一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预算与实际支出出现差距,不能发挥出预算的重要作用。

第三,预算人员的素质不高。在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人员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水平,从目前企业单位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来看,与现代企业财经管理的要求还相差一定距离,并不能对市场进行更好的把控。

三、管理视角下优化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对策

1.优化企业财经制度

企业财经制度的科学性是企业财经基础性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企业在制定财经制度的时候不能固步自封,为了确保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优质、规范、完善,企业应该认真的履行总会计师委派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企业要在内部建立关于会计管理制度的奖罚机制,执行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好的部门和个人要定期的奖评,并公布奖评结果,对于执行较差的部门和个人要予以处罚,并于奖金和升职挂钩,这样既提高了员工执行企业会计财经制度的积极性,也可以有效的遏制一些会计违法行为,这样在提高企业财经基础工作水平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不断完善预算管理

通过上述我们了解到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中存在着预算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不断完善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中的预算管理,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企业的财务人员要转变观念,将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两者相统一,不断优化预算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财务基础工作有一个独立的预算管理系统。财务人员要打破传统的管理观念,建立科学的全面预算理念,在思想上承认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能够使企业取得最大利润的管理模式,转变原来只为预算而预算的观念,在全面预算的管理流程上,要认识到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必须由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来指挥,由各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编制和执行,将全面预算工作落实到实处。

其次,预算的管理手段上,企业要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构建一个预算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精度,提升预算管理效率,实现预算信息化管理。企业可以引进ERP管理系统,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ERP管理系统相结合,使预算管理逐渐由人控制向机控制转变。

再次,加大预算分析、审核、跟踪的投入力度,按月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目标数据和实际数据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及时的发现原因并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改进,并由预算管理委员会按季开展预算质询会议,质询预算的执行情况。同时,企业也要设立预警标准,完善全面预算预警机制,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的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时的规避财务风险。

3.提高企业财经基础工作人员的素质

完善企业财经基础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提高财务人员的水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财务人员的水平:(1)企业要通过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鼓励财务人员走出去,带回来新的管理观念,使企业财经基础工作向现代化方向转变。(2)加大对财务人员的考核力度,提高财务人员的忧患意识,使财务人员主动的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在财经基础方法上有所创新。(3)在招聘财务人才方面,要择优录取,引进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做好财务人才的后续储备工作。

篇7

【关键词】精益生产;仓储管理;库存控制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日益增长,促进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者对个性化商品的要求变得格外突出。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和客户要求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如何既保持在众多竞争对手的竞争下健康平稳的发展,又能满足客户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这是企业必须要解决的当务之急。随着生产领域的理论研究越发成熟,国内企业开始意识到由简单机械和大量劳动力支撑的粗放型制造企业,需要转型成以信息化和精益化管理为基础的集约型企业,作为使日本汽车制造企业迅速发展的精益生产理论引起来国内制造型企业的竞相引进,但是引入后的实施效果远远达不到企业所希望的效果。

一、RT公司仓库管理现状及问题

RT公司是生产制造型企业,原材料都是通过外购的方式获得,在生产线上的加工、组合、发泡等工序,将家用太阳能的水箱生产出来,所配套的真空管和支架由上游的制造商供应到厂内。公司现运行的ERP软件是推动式的管理系统,若销售部门对预测数据偏差较大就会造成库存数据失真,造成因缺料导致生产线被迫停线进而影响交单时间。物料管理人员对物料使用均力管理,管理效率不高。

公司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产品需求不平稳造成物料剩余。(二)计划部门为保证交货准确率而提高库存。(三)库存控制策略不合理。(四)呆滞品处理不及时。

二、瑞特公司的仓储优化方案构建

(一)使用ABC分类法对物料重新分类

首先是收集公司的2732种原材料的全年资金消耗,导入到Excel表格内并按全年资金消耗的多少进行排序,并计算出所占的成本比重。将成本累计占比80%以前的,物料种类数在5%~8%的物料归为A类物料;将成本累计占比在80%~95%区间段的物料归为B类物料;C类是剩余累计占比95%~100%的物料。

(二)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拉动式库存控制策略

对于A类物料使用最大最小值库存控制策略。首先设定物料的最小值,物料的最小值一般可以认定为安全库存量,是为了保证在订货提前期内物料能满足生产线的需要,不发生缺货。最小值的计算公式是MIN=SS+D×L。

其次,设定物料的最大值。物料的最大值是物料的最小值和单位周期内物料消耗量的包装整数倍的总和。计算公式是:MAX=MIN+N×Qspk;N=roundup(D×LQspk)。其中N为采购批量为供应商物料标准包装的正整数倍,Qspk是供应商的标准包装量。

最后,再订货量的计算。最大最小值策略的每次订货批量不固定,需要根据库存剩余和在途物料来计算采购数量。其公式是:ROP=MAXInQm。其中,In表示的是当前库存量,Qm表示在途物料的数量。

对于B类物料使用优化的推动式库存管理策略。公司要提高ERP系统内库存信息的真实度,确保ERP系统运算的准确度,并减少因最小起订量造成的库存剩余。

对于C类物料使用再订货点库存管理策略。其运行原理是:某种物料随着生产的运行进行正常的消耗,当该物料的库存量达到预先设定的再订货点时,采购部门收到补货通知,采购人员将需要补充的数量制成采购订单传给供应商,在供应商送货期间,该物料还会继续消耗,理论上当该物料消耗到安全库存量时,再订货点订购的新物料正好送到仓库,直接将该物料的库存水平补充到安全库存量和采购批量的总和。再订货点的计算公式:ROP=SS+D×L。其中,D为物料平均日耗量,L为固定的提前期。

对于C类物料可以实行再订货点策略进行仓储控制管理。因为再订货点策略只是针对数量的变动采取是否补货的反应,并不能及时反馈订购之后物料消耗的信息,会产生一定的库存积压,而C类物料所占库存成本的比例才5%,价格低廉的物料产生积压对库存成本整体的影响幅度很小,还能减少采购人员对C类物料管理的难度,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A、B类物料的管理。

(三)呆滞品的处理优化

对于呆滞品的处理还是鼓励员工进行改进改善,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创新意识,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毕竟呆滞品都是采购进厂的物料堆积过久形成的,不能加以改造利用直接出售的话,也会造成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所以,激励员工进行改进改善项目,将呆滞品转换成可利用的原材料,激活库存中的沉淀资金,为公司消除浪费,获得更高的收益。

三、RT公司的仓储管理优化保障措施

(一)经济效益保障措施

公司应继续积极推进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决策方案,特别是控制库存成本方面施行仓储管理优化后,处理呆滞品200.1万元,对减少库存资金有明显的效果,公司应将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策略落实到员工的价值观上。

(二)组织体系保障措施

围绕公司实施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策略,公司各部门按照部门工作特点进行相应的降本提效的措施。公司管理层要对绩效考核做到赏罚分明,多用奖励的方式激励公司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要严肃处理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James P. Womack,Daniel Jones. 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M]. Paperback,1991

篇8

摘要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在人事管理机制方面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应尽可能在组织结构重组、管理思维上进行变革,体现“良性路径依赖”,避免制度变迁进入“锁定”状态,出现“非良性路径依赖”现象。制度变迁的转型有助于提高我国报业集团媒介管理的“软实力”,而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发挥管理的协同效应,则是我国报业集团顺利实现媒介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 媒介融合;报业集团;人事管理;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 G231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周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2014年8月1 8日,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中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介融合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在这一国家战略的主导下,我国各级报业集团纷纷实施媒介融合战略,媒介融合成为当下我国传统纸媒面临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在我国报业集团媒介融合的探索之路中,其内部的人事管理机制发挥着重要的“稳定器”和“平衡阀”的作用。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研究报业集团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事管理机制变革,拟在该研究领域进行初步探索。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的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是新经济制度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道格拉斯.C.诺斯( Douglass C.North)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认为,可以用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方法来分析制度变迁。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认为,沿着既有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迅速优化,被称为良性路径依赖(也称为“诺思路径依赖I”);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被称为非良性路径依赖(也称为“诺思路径依赖II”)[1]。长期以来,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沿袭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政府规制和刚性色彩浓厚,在报业集团组织结构重组、管理思维上,应加大变革力度,尽可能实现良性路径依赖,避免非良性路径依赖。

在新闻生产流程再造上,我国报业集团内部的编辑部整合改造虽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一些报业集团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良性路径依赖。如人民日报社组建“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推进深度融合,人民日报客户端从2014年6月12日上线至今,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自主下载量已超过4500万[2]。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中央编辑部”,实现新闻生产的“统一指挥、统一把关;滚动采访、滚动;多元呈现、多媒传播”。2012年2月,国内第一个物理形态的中央控制台——“南方都市报全媒体信息集成中心”成立,将新闻采集、分析、传播、营销、服务等报业组织机构实行模块化、扁平化。2013年10月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之后,新媒体业务成为该集团发展的重要突破方向,2014年7月22日凌晨,澎湃新闻正式上线,成为上海报业集团的一个重要的新媒体产品代表[3]。尽管我国各级报业集团在现阶段取得了一些媒介融合的成果,但仍有一些学者对此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黄鑫宇认为,在全媒体时代,基于不可预知的市场竞争因素,报业呈压扁组织结构、迅速组合的“模块化”发展趋势[4]。目前我国报业集团媒介融合尚处于探索之中,良性路径依赖和非良性路径依赖是一种相互转换的关系,处于动态变动之中,我国报业集团在媒体矩阵、组织架构、采编流程等方面,其内部的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之间仍未真正打通,新闻的一次采集、分类加工、即时生产、融合的“中央厨房式”的一体化生产链条尚在摸索。我国报业集团在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未来报业市场的进一步萎缩,必将推动我国报业集团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结构重组模式。

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是由历史选择决定的,即便所选择的路径是错误的,制度变迁也有可能陷入“锁定”状态,束缚传媒发展[5]。目前学界和传媒业界的共识是:建设新媒体并非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简单移植到互联网平台上。我国报业集团媒介融合的管理者大多由传统纸媒新闻采编人员转型而来,媒介融合管理者还保留原来的思维定势,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容易顺着“办报”的原有思路办新媒体,会导致思维的僵化,出现“锁定”状态,出现非良性路径依赖,造成媒介融合低效。因此,媒介融合管理者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注意发挥媒介融合的优势,摆脱报业集团人事管理制度的非良性路径依赖,除了充分吸收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的惯用做法之外,还应因地制宜,稳慎推进报业集团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发展,避免照搬、沿用原有不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人事管理机制。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的路径突破

林毅夫将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他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6]。我国一些新闻传播学者如胡正荣、周劲、陈戈、石培龙、王守国等从传媒制度变迁的阶段性、制度困境及意识形态根源、制度变迁的路径问题等不同角度,结合制度变迁理论,对传媒产业制度变迁进行了初步研究。具体到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制度变迁这个研究领域,笔者认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并非单独起作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模型往往交替起作用。多年以来,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在我国报业集团改革中相互作用,前者起到主导作用,后者起到补充作用。我国报业集团属事业性质的新闻文化单位,各级政府人社部门在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考核培训、奖励表彰、处分申诉、争议处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些政府规制内容,从政府规制主体上划分,属公共的政府规制;从政府规制的作用与效果上划分,属激励性政府规制;从政府规制的方式上划分,属直接政府规制。这些人事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呈现出社会性政府规制的要求,承担着减少我国传媒市场的负外部性,增加传媒市场正外部性的职能,体现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同时,我国报业集团基于自身发展,在人事管理机制上白下而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和变革,如拓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空间,激活新闻采编人员活力,实行首席专家制度,这些人事管理变革的举措体现出诱致性制度变迁自发性、盈利性、渐进性、边际性等特点。2015年4月28日,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上海报业集团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方案》,体现了上下结合、利益诱致的制度变迁方式。为实现媒介融合的制度变迁内容,上海报业集团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制度变迁的主要目标,通过建立“首席记者”“高级记者”“资深记者”等新闻采编业务序列(属纯业务序列、有别于“总编辑、部门主任、部门副主任”等行政序列职务),改变原有报社内部职务晋升“写而优则仕”的传统模式,为好记者、好编辑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新的职业发展空间[7]。

(一)在转换用人机制上进行变革,体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为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共长”,在我国报业集团内部,应按照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建立依法规范、灵活高效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建立一种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国家、报业集团和员工等多方利益:从国家层面而言,依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履行依法规范管理的义务,突出对报业集团工作人员的制度约束和权益保障,体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特色;从报业集团层面而言,建立一种合同聘用、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逐步实现报业集团工作人员良性的“进、管、出”机制;从报业集团员工层面而言,明确报业集团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主体平等地位,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依法履行职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在组织结构、学习培训上进行变革,体现诱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2009年,《华盛顿邮报》进行机构重组,设计内容生产和编辑制作两个方面,整合后,记者编辑跨部门、跨平台的协同能力大大提高,报纸和网络业务上的整合进一步促进[8]。在我国,一些报业集团在新媒体组织结构设置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集团层面已基本实现新媒体中心、数据库业务部、信息技术中心、边锋四大模块构成的技术平台,初步构建全媒介融合智能信息服务平台。但我国报业集团大多注重“报网互动”,在设置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方面进行“增量”变革,在“互联网+”的趋势下,报业集团在自身的“存量”变革上,却办法和手段不多,传统报纸业务和新媒体业务的互联互通亟待加强。因此,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组织结构上需根据报业集团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体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点,遵循新闻传播和新媒体发展规律,科学设置组织结构。

在学习培训上,我国一些报业集团十分注重员工的培训,通过举办讲坛或讲座等形式,培养新闻采编、综合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适应报业集团融合发展的全媒体人才,加大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力度。我国一些学者对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国秋华提出,从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来实现知识资本的运作与整合,最终培育出核心竞争力,她建构了以人员、组织、技术、学习、知识、管理为核心要素的传媒学习型组织系统模型[9]。在学习型组织建设方面,我国报业集团应注重加大对现有传统新闻采编人才的培养和训练,使之成为既熟悉传统报业新闻采编规律,又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我国报业集团在内部员工中应普及互联网思维,提升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三)在收入分配、激励保障上进行变革,体现诱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目前,我国新媒体行业人才缺口巨大,据统计,我国新媒体上市公司的数量已为传统媒体的2-3倍,目前对网页设计、网络编辑、美工、手机软件开发等新媒体人才需求量巨大[10]。我国现有一些媒体的技术力量薄弱,既缺人才也缺资金,却盲目上马“大数据”“云计算”项目;有的媒体忽略以人为本,优秀人才引不进来,业务骨干却流失严重[11]。在我国报业集团内部,熟悉网络规律和市场的新媒体人才十分缺乏,为引进和留住现有新媒体人才,在收入分配机制上,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体现“奖勤罚懒、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新媒体部门的总体效益情况确定工资薪酬水平,新媒体部门员工的工资水平随总体效益而上下浮动。同时以岗定酬,以岗位确定绩效收入,按岗定酬,岗变酬变,向关键岗位倾斜,打破“平均主义”,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新媒体人才。如《萧山日报》在全媒体经营上采取风险承包、目标管理、部室经营、公司四大模式,对下属各公司(经济实体)实行基础奖、效益奖、特殊贡献奖,根据收入或利润完成的不同情况按级别奖励;下属公司(经济实体)新任总(副)经理实现与行政职务脱钩,其薪酬待遇与公司(实体)效益关联。

在组织中,激励就是激发、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使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组织的效率[12]。一般来说,报业集团的激励机制包括三个维度。

首先,物质激励的维度。为满足报业集团各类人才在物质上的需求,需要给予其物质激励。当下,在“新媒体战”和监管环境严峻的背景下,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记者,都出现了离职潮[13]。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传统纸媒除内容优势外,在媒体平台、受众规模、资本实力、体制机制、人才结构等方面劣势明显[14]。因此,我国报业集团需按照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要求,实行报酬激励制度变革,采取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丰厚报酬,可有效地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为充分调动新闻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变革僵化的用人制度,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上海报业集团在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中,坚持“导向为先、内容为王、受众为本、采编为宝”,体现了传媒制度变迁的社会价值取向;同时对内部原有薪酬制度进行革新,对表现优秀的纯业务序列的记者和编辑,规定其收入可以高于行政序列职务的部门主任、副总编辑甚至总编辑,体现了传媒制度变迁的经济价值取向。目前我国已有少数报业集团已开始探索实行股权激励,还有一些报业集团或报社在新媒体发展上不断探索激励政策。如《钱江晚报》将新媒体运营收入,100%用于新媒体发展,用于再投入和团队激励,该报“升学宝”微信获浙江日报报业集团70万元孵化资金支助项目。

其次,精神激励的维度。报业集团的精神激励包括事业激励、声誉和地位激励、权力激励、竞争激励、情感激励等。报业集团应灵活地运用不同的精神激励方法,采取竞聘上岗等方式,有效晋升新媒体人才的行政职务或专业技术职务。上海报业集团的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则较好地体现了精神激励的原则,体现出诱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再次,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维度。报业集团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不能简单只采取某种单一的激励措施。我国报业集团新媒体人才的流失是激励制度失败的重要表现。根据绩效函数P=F(M×AB×E),员工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M(即工作积极性[激励水平])和员工自身的工作能力AB,而且还与E(即工作条件[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报业集团不仅要对新媒体人才进行充分激励,而且要为新媒体人才发挥自身能力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这种环境不仅包括良好的物理工作环境,而且还包括舒适的人文环境。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近期出台《互联网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参照互联网企业对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管理的实践,对技术人员晋升设计了“技术通道”“管理通道”双向畅通的职业通道,以改变传统媒体技术人才队伍薄弱的状况,为媒体融合发展打牢基础。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的协同效应

从改革开放以来到21世纪初,在制度变迁的推动下,我国传媒经济运行中的垄断力量逐渐减少,经济性垄断力量不断提升[15]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如何提高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的效率,发挥人事管理机制变革的协同效应,提升传媒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性垄断力量,将是今后报业集团人事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

(一)转换制度变迁方式

在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改革过程中,制度的推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媒介融合初期,发挥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引擎”效应,这是报业集团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媒介融合打开局面之后,应充分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协同效应,让不同的利益主体获得相应的物质或精神的报酬,激发最大能量。在传媒改革中,“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效率较高,但产生的效益不一定就高。诱致性制度变迁在制度安排上往往契合现实需求,但是速度比较慢,制度安排效率较低。”[16]因此,在报业集团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人事管理制度变革中适时变换制度变迁的方式,充分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提高报业集团员工的积极性。

(二)有效配置人力资源

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我国报业集团充分发挥管理、专业技术、工勤三类岗位人力资源的专长,使员工的能力与相应的岗位对应。从纵向上来讲,报业集团员工各有不同的能级地位,在我国,包括报业集团在内的事业单位按岗位进行管理,管理岗位分一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一至十三级、工勤岗位分一至五级,如果员工的工作与其能级地位不匹配,就会出现人力使用不当和低效的情况。

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报业集团应充分考虑管理、专业技术、工勤三类岗位员工的长处,发挥各自的优点,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对报业集团的人力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尊重不同类型员工的劳动成果,是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类人才的主要保障。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改革应明确传统新闻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不同岗位的人员配置,做到能级对应,激发传统新闻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发挥管理协同效应

管理协同效应对报业集团形成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因此,我国报业集团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人事制度的管理协同效应。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基于人事管理的协同效应,报业集团的经营管理部门会更加积极追求报业集团的广告、发行、印刷和其它经营实体的多元化收入,努力改变依靠广告的单一盈利模式,改善媒介产业的盈利结构。尽管在报业集团内部,传统新闻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的职能和岗位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但是有效协同不同部门之间关系是提高管理效率和实现传统报业和新媒体产业两者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7]光明日报媒体融合发展专题调研组.打造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媒体融合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一[N]光明日报,2015-06-06( N7).

[3]朱春阳,张亮宇.澎湃新闻:时政类报纸新媒介融合的上海模式[J]中国报业,2014( 15):46.

[4]黄鑫宇中国近现代报业组织结构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基本规律[J]中国出版,2013(3上):59-64.

[5]陶喜红,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02

[6]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制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见(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4.

[8]王春枝整合与改造:欧美报纸编辑部的融合路径[J].中国记者,2009( 8).

[9]国秋华,我国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4.

[10]杨成杰,严功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的对策和思考- 2010年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年会会议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1(1)

[11]李浩燃.以“日新”精神力促媒介融合[N]人民日报,2015-05-22( N))

[12]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1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3]陈阳.从“不专业”到“专业”,体制外记者与媒体机构的冲突[J]国际新闻界,2014(6):16-28.

[14]任义忠,从过度竞争到战略联合——我国报业集团竞合机制研究[J]现代传播,2014(4):9-13.

篇9

三农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我国一直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进而在国内众多学科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研究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始终经久不衰,成果丰硕,并且这种态势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期。该学科以三农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20世纪50年代,我国全面照搬前苏联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人才培养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经济管理专业不断进行调整,目前在本科阶段的教育都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业学科的特点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由“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调整为“向培养实际应用型、通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从近期看,传统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的萎缩是不可阻挡的,新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仍在发育中,同时农业的微观管理人才市场尚在萌芽之中,短期市场的变动给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呕心沥血,不断在培养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实际,笔者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许多院校存在着“轻基础,厚应用”的现象,偏重宏观管理知识,忽略微观经济活动的目标层次,不重视理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片面强调它的应用部分。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分成基础理论与应用部分,农业经济学科亦然。在实践中许多高校没有重视经济学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本科阶段,经济学课程虽作为专业基础课设置,但学时明显不足,在有限的学时里,很难对经济学系统学习,更别谈深层次的理解及运用了。硕士阶段的教育也显现出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掌握不深的现象。因此,学生很难用经济学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学位论文上,无论是本科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宏观农业经济问题方面,很少涉及微观农业经济问题;论文中技术分析较少,空洞的文字论述过多,不符合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即核心理论研究和应用模型研究。

三、加强经济学学习,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

(一)经济学与农业经济学的关系决定了它在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经济学包含一个重要内容: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等。而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则被当作这一专业的理论的应用部分,也就是说,经济学与我们探讨的农业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基础与应用的关系。抛开基础,只谈应用,无疑是空中楼阁。基础打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去应用,就写不出什么具有实际意义的好论文,也不会在科研领域里取得卓越的成果。泛泛的空谈,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一个学科来讲,是很难获得纵深发展的。作为培养农业经济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想培养出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还是西方经济学者,对于经济基本理论都非常重视。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里所指的理论当然包括经济理论。西方著名的经济学者凯恩斯有一段被广为引用的话:“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的思想,不论是在对的时候,还是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着”。他的看法固然并不完全正确,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他对经济理论的重视。

(二)经济学是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及其课程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国与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情况更是如此。而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在论述经济情况的专门著作均含有大量的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即使在一般新闻传媒对经济情况的报道中,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也会经常出现。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应用部分一农业经济学是不可能脱离经济学而单独存在。要想学好农业经济学的相关课程,不懂经济学的相关术语和理论,就不可能在农业经济方面有所成就。其中与基础理论关系较大的的学科和课程,如:市场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政、货币银行学、有价证券分析等等。即使以技术型比较独特的学科和课程而论,它也不能脱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例如,在会计学中,初等的会计学可以与经济学无关,但是在高层次的会计著作中,技术分析仍然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上。没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根本无法学习更高层次的会计学知识;即使最基本的财务管理,都很难学懂,直至真正掌握和运用。因此,为了给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和课程的学习、研究铺设道路,以及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整个经济学学科中所占的位置,也必须学习经济学,这是必由之路,不可跨越。

(三)加强经济学学习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需要

篇10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 人才培养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97-02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是在1998年由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整合而成的。目前,全国共有5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其中绝大部分为农业院校,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呈现出了十分活跃的态势,实践中也出现了多姿多彩的模式。但是与新时展需要相比仍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专业人才缺乏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因而十分有必要对高等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吉林省重点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具有本、硕、博三级学位授予权,该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农林业经济理论与实务方面的专业人才。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被调查对象是吉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问卷有效率为97.33%,回收问卷后利用Excel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对现有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认同感的学生占71%,其中3%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非常合理的;32%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比较合理的;36%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合理的。但是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学生仍然占29%,其中22%的学生认为不太合理;7%的学生认为非常不合理。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的设置仍不满意:(1)53.25%的学生认为没有形成独有的教学特色;(2)44.16%的学生认为课程门数太多;(3)37.66%的学生认为各学科间的联系程度不够紧密;(4)19.48%的学生认为不同课程的内容有重复和交叉;(5)54.55%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太多,实践机会太少。

2.专业课授课内容及实践性调查。专业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以及日后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专业课授课内容看,认为授课内容陈旧的学生占51.37%,其中认为授课内容很陈旧的学生占5.48%;认为授课内容与实际相符的学生占43.84%。从专业课授课内容与实践结合程度看,认为所学的专业课具有实践性的学生占60%以上,认为专业课的学习对今后的工作会有所帮助的学生占55%以上。

3.教师授课方式及学生参与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较为喜欢的授课方式有互动式、讨论式和问答式,喜欢教师单向传授方式的学生仅占27.40%。从调查结果中也可以明显看出,有90%以上的学生愿意配合互动式、讨论式和问答式授课,表明学生课堂参与意愿很高,在课堂上希望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

4.学生能力培养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理论教学中,学生希望学校侧重专业技能培养和逻辑分析能力培养(见图1);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应侧重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见图2)。

图1 理论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

图2 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

5.师资素质满意度调查。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主体。吉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共有专业教师15人,从职称结构看,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从学历学位结构看,100%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本次调查中,93.15%的学生对专业教师的素质是满意的,其中专业教师的责任感、专业学术背景及个人魅力三个方面最令学生满意。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萎缩,是目前全国各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普遍面临的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经专业培养的人才大都从事与“三农”有关的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机构的相继改革,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基本都进入非农行业,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并无太大差别。近年来,虽然一些高校在农经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南京农业大学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施了本硕连读强化班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就整体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竞争力较弱,供需矛盾仍很突出。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结构属典型的“三层楼”构架,即最底层为公共课,中间层是专业基础课,最上层是专业课。目前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现象。从本次对吉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可见,学生感到课程涉及面很广,但缺乏深度;课程安排的太多,连续上课的时间太长;课程设置跟不上现实社会实际需要的步伐,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不同学科领域结合或交叉的新兴课程开设较少;专业课程设置上以知识传授型的课程为主导,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方式、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课程及实践环节相对较少,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等。

(三)实践基地不足,可持续利用不够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往往处于薄弱环节,其原因一方面与该专业具有农村和农业经济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后,大多数企业和事业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有关。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使得教师理论课程工作量较大,实践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比例过低。基于本次调查的结果分析可知,虽然学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但受到实习基地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机会仍然不足,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有效与实际相结合,制约了其专业素质和原创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建议

(一)拓宽专业内涵,确定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大增加了对各种微观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较快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懂经济、会管理、高素质的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带头人”,这些都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从国际发展趋势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农经专业开始逐步分化,或是向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方向发展;或是向应用经济管理方向发展为涉农企业管理、食品经济管理等,这些发展趋势对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定位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专业所在学校自身的定位和优势也不容忽视,要抓住地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色和人才需求的特点来定位。总之,要坚持“注重基础理论、强化能力培养”的原则,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熟悉经济发展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建设现代农业服务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更新教学内容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注意做到四个转变,即从侧重理论研究型向侧重应用型转变、从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侧重宏观管理向侧重微观管理转变。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增加学生自由选课的空间。构建基础课、专业属性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扩展课四个课程模块。以基础课保障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以专业属性课突出专业培养特点,以专业扩展课拓展学生视野和沟通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以专业技能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建立并运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原创能力

加大实习和实训时间,以校内校外相结合,村社与企业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为载体,建立并实施基地依托式、科研参与式等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学生能力分解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按课内实践、课外实习(实训)、综合性生产实习三个层次,分层次、分阶段、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实施“三段式”实践模式。第一种模式即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单科实践,在课堂上突出案例教学,依托课程实践环节,利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引导学生学会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有目的的到农村参观考察,目标在于对某一课程的相应技能的培养;第二种模式即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进行走访、调研,学会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目标在于认识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知识及其相应能力的培养;第三种模式即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实岗锻炼,依托毕业实习,学生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直接参与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这些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启迪学生主动思考,激励学生开拓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奚祥华,于新刚,曹奕菲.21世纪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2]颜华,郭翔宇.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