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跨文化交流定义

篇1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商务英语 语用学 能力培养

一、语用学理论

关于语用学的定义有多种,索振羽编著的《语用学教程》中指出的定义表达得较为明确。“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的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寻找并确定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的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语用学可被定义为研究语言应用及语言交流的学问。也就是说,它是不同情况的交流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学问。因此,无论是英语国家之间的言语交际,还是不同语言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

二、商务英语的语境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英语在商务场合的应用。商务英语源于普通英语,同时商务英语是商务知识和英语的综合,因而具有独特性。商务英语语境包括语言语境、人际交流的社会语境和交际双方各自不同的认知语境。语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影响交流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从而关系到交际能否成功。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需要注意不同的语用表达方式。

三、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商务英语的语用现状

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还是商务英语语用发展的必经阶段。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否准确理解跨文化交流中的不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礼貌称呼等社会语言,并在交流过程中融合自己的思想,自然得体地表达出来。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商务+英语”培养的学生缺乏跨文化交流意识,在具体的商务实践活动中,很难借助母语中的语言规则、思维表达方式来诠释自己;甚至经常用语失误,给对方造成困惑或是引起文化冲突,直接影响国际商务活动和商贸往来。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对跨文化交流理论和实践的理解甚微,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较弱。

四、商务英语语用学能力培养策略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当语言用于交际情景中时,语言注定与文化有着纷繁复杂的关系。

1.语言是一系列的符号,常常被认为具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价值。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商贸活动的同时,不仅要掌握语言使用规范,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还要深入了解语言文化内涵和语言所在社会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土人情,使对话双方能够在贸易往来的协商中尽快达成共识,提高文化交流水平,促进贸易往来。

2.在英语语言多元化的今天,使用英语进行国际贸易往来再不局限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更多会发生于英语非母语的国家之间。因此,在了解各种语言的发音规则和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应深入了解贸易合作伙伴所在国家的商务用语规范和人文风俗,加快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步伐。

3.通过对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培养的学生在工作中做到对文化差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对复杂文化社会的灵活性,适应日益广泛的跨文化交流的需要。

(1)关于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整,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可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模块,即以基础语言技能为核心的语言类课程,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商务课程和以跨文化交际为核心的文化课程。在模块构建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职业能力和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商务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2)以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为依据,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应用为主旨的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商务英语与时俱进的教学特色。运用现代课程开发模式,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和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适应跨文化交流的商贸往来活动。

(3)逐渐壮大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和扩充师资力量,加强“双师”“双语”的师资队伍建设,使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商务英语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的跨文化知识修养和综合商务语言运用能力。一方面,不断扩大引进既有专业英语语言知识又有商务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英语人才充实队伍,定期请企业优秀人员授课,讲解基本的企业文化和必要的商务知识。另一方面,分派教师去企业参观和实践,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了解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增强商务英语教师的实践授课能力,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是跨文化交流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在不断巩固商务英语的语言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在跨文化交流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商务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在跨文化交流的商贸活动中分析各国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避免因语言规范的差异而在交谈中产生误解,同时研究商务英语的语用学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商务活动和商贸往来中话语交际的语用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迎娣.语用学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A].读与写杂志,2010,(05).

篇2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休克;策略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129-01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之间跨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由于文化的不同,也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障碍,影响了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即“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文化休克”对跨文化交流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必须努力跨越“文化休克”这一难题。

一、“文化休克”的定义

“文化休克”,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率先提出这一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当一个长期生活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在一段时间内常常会出现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

二、引发“文化休克”的原因

一般认为引起“文化休克”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在异国文化中丧失了自己在本文化环境中原有的社会角色,因而造成情绪不稳定。

2、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

3、在异国文化中,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使得身处异乡的人难以适应。

三、“文化休克”的阶段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休克”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蜜月阶段:指人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有新鲜感,心理上兴奋,情绪上亢奋和高涨。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半年的时间。人们常常在到其它国家以前对异国充满美好的憧憬。来到异国文化后,刚开始对所见所闻都感到新鲜满意,处于乐观的、兴奋的“蜜月”阶段。

2、沮丧阶段:指由于在异国经历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尤其是跨文化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发现自己对新文化缺少了解而产生孤独感,之前的新鲜感和兴奋渐渐被失望、失落、烦恼和焦虑所替代,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还会产生头晕、头疼、四肢乏力、无法正常饮食和休息等生理反应。

3、恢复调整阶段: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外乡人”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找到了应对所处新文化的办法,逐渐解开了一些疑团、熟悉了本地人的语言及非言语的东西,并正确理解了异文化的优缺点,慢慢地适应了异文化的环境。

4、融合阶段(适应阶段):是指进入异文化环境中的人原有的沮丧、烦恼和焦虑消失了。这一阶段他们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能够很好地融合到当地人的风俗习惯、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去,也能与当地人友好和平地相处。

四、应对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的策略

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虽然经常发生“文化休克”,但“文化休克”并非不可跨越。

1、跨文化培训(Inter-culture Training)跨文化培训一般分为三种方式:(1)知识提供方式。培训往往通过授课、电影、录像、阅读背景资料等方式进行。(2)情感方式。培训内容一般除了第一种方法还包括文化模拟培训、压力释放培训、文化学习训练、强化外语学习等等。(3)沉浸方式。除了以上的内容外一般培训应在东道国进行,与本地人接触,培训内容包括跨文化能力评估分析、文化敏感能力等等。

2、聘请文化顾问进行指导和训练(Personal Coaching from Cross-Cultural Consultants)聘请文化顾问,专门进行个别辅导,指导经理人如何跨越不熟悉的文化领域。有许多大的跨国企业运用“文化翻译”,帮助新的外派经理和家人解决刚到不同文化中所遇到的问题。文化翻译有助于外派经理顺利过度到东道国社会,并解释出现的误解,更快地协助外派经理融入东道国的文化与生活。

3、自我训练。有句谚语说得好“劣匠手中无利器”。无论参加了多么有效的培训,聘请了多么得力的文化顾问,跨文化交际的人本身要做好准备,在出国前做好准备,了解目标国家风土人情、文化、政治、经济等知识,加强外语学习,与那些在目标国家生活过的人交谈、学习,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克服文化休克的准备,并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文化和结交那里的人们。同时,也还要帮助家人做好准备。

结论:“文化休克”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和人生体验,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那些即将或正在处于异文化的人来说,虽然无法改变社会环境,但却可以通过努力做文化调试。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了解了“文化休克”的产生原因及过程,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跨越“文化休克”,以尽早融入到新文化中,体验新的文化,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阮晓霞,胡乐容,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教师,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翻译;归化;异化

一.引言

翻译交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

的交际活动, 而民族文化差异是影响翻译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翻译在本质

上与文化密不可分, 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就不会有翻译; 反之, 没有翻译, 跨文化交际就无法正常开展和进行。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跨文化交际是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定时代产生的新兴学科。跨文化交际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决策的需要。跨文化交际又是一门综合性学额,它是当代社会科学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学科背景主要涉及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学。交际,就意味着用语言进行表达,而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还有许多沟通上的问题。因为前者更注重你的语言表达好与不好,而不注重沟通之中对方是否真正理解到了你所要表达的问题,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倾向于“跨文化沟通”。同时,沟通的目的在于要让对方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你所说的话。

语言是为了适应人类社会传达感情、交代事件等事务而诞生的。为了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产生了翻译工作。

三.翻译的定义

张今先生曾对翻译下过这样的定义:/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 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黄忠廉在《翻译本质论》(2000:4)一书中将翻译的本质概括为: “翻译是译者将原语文化信息转换成译语文化信息并求得二者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这个定义明确地告诉我们, 翻译涉及到语言和文化,是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总之,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 翻译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传播。整个翻译活动实际上表现为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受者之间的一系列互动关系。与普通传播过程不同的是,翻译是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操纵者所选择的符号不再是原来的符号系统,而是产生了文化换码,但其原理却是与普通传播相同的。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形式, 它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

换, 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

四. 正确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的生活各个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 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或者说, 文化决定人的存在, 包括自我表达的方式及感情流露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正是这些在一般情况下十分明显, 然而很少加以研究的文化方面的原因, 以最深刻和最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说到底, 翻译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翻译过程中, 既要尊

重对方的文化, 也要符合语言本身的习惯表达方式。由于两文化背景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词语的使用上存在诸多差异。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应该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针对不同的读者群,采用相应的策略来正确处理文化因素。异化策略与归化策略是近年来翻译者在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时常用的方法。归化策略以译入语文化为归宿,将源语中的文化因素做出适当的改变和调整,用译入语文化的表达方式取代源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使之更符合译入语的文化表达方式即/ 入乡俗;异化策略则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强调保留源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使读者更了解异国风情 异国情调, 洋汁洋味。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加速和增多,不同的文化日渐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本着保持源语文化的目的,更多的翻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开始考虑以异化为主,以便更好地实现“文化传递”或“文化传真”。

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运用“归化”还是“异化”策略或两者并用,都不能脱离原文的语境和语用含义,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原则下把握好“度”。译者要根据不同功能类型的文本,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把“异化”与“归化”策略有效地结合起来,力求获得与原文等同的语用效果。

五.结语

世界文化的交流应是双向的交流。翻译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手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的两个基本方法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J].中国翻译,2002,(6).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刘山,翻译与文化[J]. 翻译通讯, 1999, (5).

[4]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学生流动;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本土生国际化

一、国际学生流动

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王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众所周知,国际学生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首先,请您谈一谈我国近期在国际学生流动方面的发展态势。

王洪才: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国际学生流动既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显然,对国际学生吸引力越强标志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越高,也意味着高等教育质量越高。我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使留学生规模达到50万人,其中高等学历教育的规模将达到15万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地国家。从目前来华留学生增长情况看,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近30年来,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数量一直在增长,进入新世纪后增长势头尤为迅猛。不过目前来华留学仍然以短期留学为主。在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之中则以本科层次为主,研究生教育分量还很低,这也是未来中国留学生政策需要调整的方向,因为留学生层次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国际学生流动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的。中国儒家文化倡导的“和而不同”价值观,适应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化的要求,并成为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政策的推动起到了明显作用,《留学中国计划》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0年以来,获得奖学金项目支持的留学生数量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2014年,各类外国留学人员达到377054名,比2013年增加20555人,增长率为5.77%。其中,亚洲学生占59.8%(225409人),这一数字比2013年上升了 2.58%(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在这些国际学生中,有35876人攻读硕士学位,12114人攻读博士学位,其中36943人获得政府奖学金资助,占总数的9.8%,而 340111 人(90.2%)是自费来华留学。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在注重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之际,对本土生的国际化问题重视不足,这将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国际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只有创造适宜的国际化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到中国留学。本土生国际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国际化环境构建。众所周知,国际学生来到中国之后,迫切希望与本土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中国文化,提高汉语水平,增强与本土学生的交流能力。如果本土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则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本土生国际化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提到了本土生国际化这个概念,请您就此进行更加深入的论述。

王洪才:上世纪90年代,瑞典学者尼尔森(Nilsson)重新定义了本土生国际化概念。简言之,本土生国际化就是为那些无法出国学习的本土学生创造国际化的环境。一般而言,这种国际化是通过接触多元文化实现的。本土学生是学生国际化的第三类人群,第一类人群是那些有条件出国留学的学生,第二类是那些来本国留学的外国学生,第三类就是这些在本国学习的本土学生。对于前两类人群的国际化已经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而对第三类人群的国际化则鲜有关注。加强该方面研究有助于推进该部分学生的国际化,从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水平。

1993年,英国学者贝内特(Milton J. Bennett)提出了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概念,该模型旨在针对多元文化提供跨文化能力的解释框架。该模型包括人际交往和行为规范两个维度,可以用来衡量本土生国际化的水平。在该模型中,贝内特将跨文化敏感度(DMIS)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其中前3个阶段属于种族中心主义时期,后3个阶段属于种族相对主义时期。种族中心主义时期包括否认差异、抵制差异、差异最小化三个阶段;民族相对主义时期则有认同差异、适应差异、融合差异三个阶段。该模型在解释个体对文化差异的体验方面很具有说服力,因而经常被国际化研究者引用。

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可以做如下解释。第一,在否认差异阶段,人们往往不能区别不同文化,这说明人们对文化的体验并不深刻,或者说还没有体验到文化的价值观不同。第二,在抵制差异阶段,人们虽然能够描述差异,但总是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这说明人们已经体验到文化差异,但总体上仍然是不愿意积极面对新的文化。第三,在差异最小化阶段,承认文化的普遍性,对差异的感受因对文化相似性的强调而减弱,这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承认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但还不能承认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差别。从种族中心主义到认同差异的种族相对主义的过渡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个体互动是促进观念改变的主要动因。第四,接受文化差异,以种族平等价值为前提,显然这与坚持种族主义观念是不同的。第五,人们在接受文化差异观念之后就会尝试调整自己的行为,出现整合文化的动力并逐渐培养出新的行为方式,这就是适应差异。第六,差异融合是最后阶段,到此实现了尊重文化差异,从而人们开始具有一个广阔的文化视野。这个发展过程也说明,文化观念改变是以社会交往为前提的。

可见,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观察视角。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各个阶段之间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但一个人的认识会出现进步或倒退的现象。当一个人处于种族中心主义时期,他经常表现为“逃避文化差异”或“否认文化差异”,在心理上表现出一种防御性特征,即使承认文化差异存在也尽量淡化其意义。在进入种族相对主义时期后,则是以“寻找文化差异”为导向的,即不仅承认文化差异的意义,而且尝试适应它,以便融入不同文化。

贝内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告诉人们,在跨文化框架内对待另一个人就是要恰如其分地承认其文化差异,但承认文化差异不是将差异最小化。因此,真正有跨文化能力的人能适应与融合不同的文化。贝内特所定义的跨文化能力就是指在跨文化的背景下有效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无论在中国大学还是其他国家大学,发展本土生的跨文化能力都不可能仅仅通过招收国际学生这样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轻易实现。

三、中国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待提升

《世界教育信息》:经过您的研究,您认为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王洪才:第一,跨文化意识比较淡薄,常常把国际学生与“西方人”混为一谈。我在调查中发现,中国学生对校园内的国际学生普遍持欢迎态度,乐意与他们一起上课,并表示这对个人发展是有利的。不过,不少学生将“国际学生”等同于“西方人”,所以常常以“西方视角”来看待国际学生。很显然,“西方人”并不包括所有国外学生。

第二,与留学生互动机会非常少,而且行动上不积极主动。中国学生大都承认,即使与国际学生在一起上课,他们之间的互动仍然是很少的。虽然他们认为课堂中有与国际学生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但他们因为怕自己英语说不好而错失了这个机会。也有学生对与国际学生交流不感兴趣。这说明,中国学生跨文化学习意识比较被动,不会积极寻求机会与国际学生进行交往,以增强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第三,英语水平妨碍了中国学生与国际生交流,在交往上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单向性。不少学生都希望与国际学生交流,但有些学生更希望将汉语而不是英语作为优先选择的沟通工具。本土学生非常欣赏国际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演讲能力,并希望与国际学生交流,了解对方,具有跨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但并不想通过英语来进行沟通,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自信。相反,有些学生尤其喜欢与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学生沟通。当问到他们偏好的原因时,发现其动机多是想学好外语。而且,这些学生也以英语能力来确定自己的交流对象,因为他们更愿意使用英语而非汉语与留学生进行交流。其实留学生也想提高自己的汉语交际技能。总之,中国学生在交往对象选择上不仅具有功利性,而且具有单向性,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

第四,本土生对国际生持积极评价,但在交往上面临文化障碍。中国学生对国际生的认知大多是积极的,认为他们学习认真、思想开放、勇于展现自我、友好善良和爱护环境,基本上没有负面评价。此外,他们也感到存在着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文化和个人性格上都存在着一些屏障。中国学生非常渴望跨越这些障碍,增强跨文化能力。

四、提升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途径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中国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差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王洪才:中国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较差,缺乏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与自信,这对构建和谐的国际化的校园环境构成了潜在的障碍。我建议必须重视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的交流,否则就会影响国际学生对于东道国的印象。在通常情况下,本土学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角色容易被忽视,而真正的国际化需要把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一起纳入共同参与的制度环境中,促进他们相互理解。因此,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之间的有组织的互动应该被重视起来,否则,就会产生文化误读现象,甚至还会产生文化歧视和种族主义等严重后果。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造成中国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低下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您认为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王洪才:调查表明,多数中国学生渴望与国际学生交流,但又缺少互动。交流出现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授课语言和留学生的生活区域安排。此外,中国学生常常以英语能力来区分交流对象,这对提升多元文化交流能力是不利的。

此外,调查发现,中国学生在跨文化能力习得方面主动性不足,中国学生仍然停留在种族中心主义阶段,拒绝文化差异,甚至采取防卫心理。相对而言,他们是处于最小程度的种族中心主义阶段,但仍然没有进入种族相对主义阶段,因为该阶段特征的是接受文化差异,并且使自己适应甚至融入多样性文化中,尤其是在外国学生在场的状态下。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那些拒绝其他文化的学生一般表现为轻视文化差异的意义,但那些略微重视文化差异的学生,也没有真正理解多样文化的价值,他们误解文化差异的实质。有趣的是,这些拒绝文化差异的学生虽然对文化差异无动于衷,但对西方文化则是一个例外,即比较乐意接受西方文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他们处于防御阶段,但并不重视自己的文化。事实上,在防御阶段,人们只是把自己的文化看成一种主要的文化,而且抱怨其他文化的干扰。对自己文化的社会防护心理并非真正因为害怕其他文化干扰,而是因为个人不怎么需要其他文化。他们对国际学生的爱护环境、勇于表达自己等持积极态度,这可以引导他们向下一阶段的跨文化能力发展。

篇5

关键词: 隐喻翻译 跨文化交流 可译性

一、隐喻的定义和特点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将隐喻定义为“以非一般的方式描述某人或某事,来更好地表示两件事物有一样特征的一个词或短语”,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隐喻方面的研究。隐喻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对文化交流有重大积极意义。纽马克谈到隐喻翻译时曾说:我认为,当所有的社会都达到一个特定的相似阶段――人们身体健康、幸福,将会有一些基本的普遍的隐喻,从而减轻译者的任务。可见,跨文化交流与隐喻翻译关系非常密切。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文化载体。隐喻是体现文化进步和优胜劣汰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也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隐喻作为一种各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隐喻的“人类共性”使得隐喻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故隐喻的翻译将促进全人类的跨文化沟通交流。

二、隐喻的可译性

语言源于文化,又反映文化,而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民族文化特征也会在语言中有所体现。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隐喻的翻译要将中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隐喻的可译性可以作为一种对不同类型文本的可译性模型。为了使隐喻的翻译更易于被目标读者理解,阻碍隐喻的翻译的因素必须被提及,以便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改善困境。

1.对应的文化特定形象

由于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从而产生喻体的差异性。中西文化中对狗的不同看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西方,狗通常用来表示积极的意义,例如:“love me, love my dog.”和“you are a lucky dog.”,在这两种情况下,狗都处于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在中国文化中,狗是用来嘲笑和蔑视他人的,像“丧家之犬,猪狗不如”就用来比喻那些失去家园,没有社会地位的人,甚至连“看门狗(watch dog)”这个原指保卫主人、对主人忠心的词也被赋予了贬义。因此,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一定要尽量避免文化差异和误解。

2.无对应的文化特定形象

受到社会文化制约和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有些喻体带有显著的民族文化特征,或以某些历史事件、人物典故为背景,在翻译时不仅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词语,而且给目的语读者在理解上造成很大的难度。因此,翻译这类隐喻时,可采用保留源语喻体加注释的方法,在充分保留原隐喻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可以使目的语读者心领神会。例如: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Helen of Troy(特洛伊的海伦)”,故事中美艳绝伦的Helen,使特洛伊遭到毁灭的悲剧,由此产生了“Helen of Troy”这个成语。汉语中有个“倾国倾城”的成语(语出《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里的“倾”字一语双关,既可指美艳非凡,令人倾倒;又可纸倾覆邦国,其含义与“Helen of Troy”十分近似。因此,这一翻译可以消除文化隔阂,使源语与目的语产生共鸣。

三、隐喻的翻译策略

1.直译

直译主要是用来处理一些原文意义较明确,句法结构交单、完整,按字面依稀直接翻译便能同时表达句子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的翻译方法。当本体和喻体在两种语言文化中有相似点,其认知方式相同、语言形式统一时,采用直译将源语的喻体形象直接用对等的方式传递给译文读者,保持源语与目的语意象基本一致,做到“神形兼备”。例如: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他的评论一语中的。)His life hangs on a thread.(他的生命命悬一线。)

2.意译

意译是一个相对于直译的概念,通常指取原文内容而舍去形式,是一种经过消化后的“语内翻译”,容许译者有一定的创造性,原文的基本信息应该保存。由于不同语言文化隐喻的差异性,有的隐喻形象是不可译的,如果照字面直译就只会令目标语读者无法理解。此时宜改用意译,舍弃原文形象,以忠实原文意义。

例如:Dogs that put up many hares kill none.

译文A:不要太贪心,也不要计较得太多。

译文B:多谋寡成。

在这句话中,狗和兔子可以构成捕食关系。但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狗打猎的认识不多,照字面翻译出来的句子可能无法达到相同的比喻效果。因此,如果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内容,重点就应该放在它的意义上。而中国成语“多谋寡成”刚好具有相同的含义,这是最佳选择,能使汉语读者感同身受。

3.直译与意译兼用

有时为了既保全意义,又不舍弃形象,可以同时兼用直译和意译弥补直译难达其意、意译难传其神的不足,不仅能使读者见到原有的意义、形象和风格,还能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它们的潜在意义,达到“神形兼备,画龙点睛”的效果,如:There’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ome out of it.(海里的好鱼多的是。纵然失去一个机会,不愁没有其他机会。)Even if we can’t get the award, we don’t have to cry sour grapes at it. (就算我们拿不到奖,我们也不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4.归化翻译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有些英文的隐喻和中文中与其对应的形象的意义不同,如果保留源语的喻体则会相当晦涩难懂,这时可以用中文中已有的与原文意义相近的替代形象或事物进行归化翻译,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与期望,达到语用等效。

例如:His daughter is the apple of his eye.

译文:他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

英语习语中的apple原指“瞳孔”。由于瞳孔对于人非常宝贵,人们视其如珍宝,因此后来用apple of the eye喻指“珍爱的人或物,宝贝等”,这使我们联想到,在汉语中,“掌上明珠”有相对应的含义和内容,句子的意思一目了然。

例如:Come on everyone, say cheese for the camera.

译文:大家来,对着镜头说茄子。

“say cheese”是照相时摄影师要被照者面带微笑时说的一句话。因为当你说cheese时,你的口是呈微笑形的。为了达到类似的效果,译者用中文的“茄子”来替代奶酪。虽然奶酪和茄子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这句话的交际目的是可以达到的。

5.异化翻译

异化翻译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而进行的语际间篇章意义的互相转换,异化可以被视为直译的概念的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随着社会文化交流繁荣与发展,异化翻译可以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且兼容,让人耳目一新。

例如:Go to law for a sheep,you lose a cow.

译文A: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译文B:为了一只羊打官司,却损失了一头牛。

译文A为归化翻译,译文B为异化翻译。显然这句谚语的翻译,异化比归化要好,我们能了解西方人如何运用法律解决争端,认清律师在法律案件中受益最大这一现实。如果采用归化翻译,其谚语的文化内涵就会缺失。因此,照字面直译的异化翻译方法既保留了原句中的文化特色,又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如:“the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等。

四、结语

隐喻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事物的途径,是语言、思维、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隐喻作为一种生动的语言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化因素上的差异,根据文本折射出的不同文化特点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地准确反映文本的内容及其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使源语和目的语取得文化上的对等,达到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广林,薛亚红.隐喻的认知观与隐喻翻译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2009,(4).

[2]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肖坤学.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J].外语学刊,2005,(5).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程同春.英语隐喻的思考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5).

[6]肖坤学.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J].外语学刊,2005(5).

篇6

关键词:语言;文化;翻译;文化转向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088-02

一、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是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每个符号单位都由音义结合组成。音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正是这种任意性,才使得人们能够用有限数量的音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来表达和反映人类环境以及他们各种各样的经历和感情。语言系统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使得它具有无限的灵活性,能够不断改变和调整自身结构,以便适应外界交际环境的变化。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文化的定义

从广义上说, 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科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 集中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有时也特指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神财富,以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相区别。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传统、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三、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通过一种语言传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翻译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行为,这种行为要通过不同民族语言文字的转化得以实现。所以说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它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还涉及文化问题。不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就不可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仅仅掌握两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还不能保证翻译者能深入、灵活、有效和得体地表达思想。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作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仅应该精通原语和译入语这两种语言,还应该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使译文达到“最近似的自然等值”或完成相类似的文化功能。翻译研究本质上就是跨文化的,因为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中五彩斑斓或光怪陆离的文化现象。因此我们在对比语言研究时不能只停留在纯语言方面的对比研究,而要要植根于对比文化研究的土壤之中。

(一)翻译中的文化转向

在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一直在向弱小的民族国家渗透,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甚至包括一些发达的欧洲国家的人们为了十项与世界的交流和接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英语。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已经在当前显示出而且仍将继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与全球化之于文化的影响一样,它非但不可能使不同的民族文化趋于相同,反而会加速文化多元化的步伐,因而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进行翻译研究,便成了当前国际学术界的一个前沿学科理论课题。如法国学者和理论家Jacques Derrida、英国学者Susan Bassett和Theo Hermans 以及美国学者J. Hills Miller、Homi Bhabha、Andre Lefebvre等均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从文化的维度来考察全球化在文化领域内的影响和作用,就应该将语言当做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而考察翻译则正是将语言学的经验研究和文化学的人文阐释及翻译文本的个案分析结合起来的有效尝试,其最终目的是达到对翻译学这一新兴的尚不成熟的边缘学科的理论建构。翻译既然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因此对翻译的研究也应该摆脱狭窄的语言文字层面的束缚,将其置于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之下,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具有对其他学科的普遍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这样我们对翻译这一术语的既定含义就有了新的理解:从仅限于字面形式的翻译(转换)逐步拓展为对文化内涵的翻译(形式上的转换和内涵上的能动性阐释和再现),因此翻译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文化问题,涉及两种文化的互动关系和比较研究时更是如此。在这方面看来,巴斯奈特和勒弗菲尔所提出的“翻译是一种文化建构”的观点是颇有见地的,而他们将翻译看做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实际上也是为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的互相渗透和互相补充铺平了道路。

(二)文化研究的发展

文化研究崛起于英国的文学研究界,其标志是成立于1964年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但是若追溯其更早的渊源,则可从F.R.利维斯的精英文化研究那里发现因子,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如果沿用巴斯奈特和勒弗菲尔所描述的狭义的“翻译研究”之定义,那么翻译研究则起源于1976年的比利时鲁汶会议。这样看来,文化研究早于翻译研究,在方法论上较之翻译研究更为成熟就是理所当然了,因此早期的翻译研究理论家呼吁一种“文化转向”就有着某种理论和方法论的导向作用。此时我们所讨论的“文化研究”,并不是那些写在书里高雅精致的文化产品――文学,而是当今仍在进行着的活生生的文化现象,比如说我们的社区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时尚和影视文化甚至互联网文化和网络写作等等,这些都是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的、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无法回避的影响的文化现象。这样,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异军突起的非精英学术话语和研究方法,其主要特征就在于其“反体制性”和“批判性”。当年巴斯奈特和勒弗菲尔合著的专题研究文集《文化建构:文学翻译研究集》第八章《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中曾颇有见地地指出,总之,文化研究已经走出了英语的起始阶段,朝向日益加强的国际化方向发展,并且发现了一种比较的层面,对于我们所称之的“跨文化分析”十分必要。翻译研究也摆脱了一种文化的人类学概念……逐步走向了一种多元的文化概念。就方法论而言,文化研究放弃了那种与传统的文学研究相对立的说教式阶段,越来越紧密地关注文本生产中的霸权关系问题。

几乎所有的翻译者都试图接近原文的意义,所有的翻译理论家都试图发展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并且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发现,要想进入“忠实”的境地确实是难之又难,甚至是不可能办到得,因为由于众多的原因,源语中的意义是不可能在目标语中得到绝对忠实的表达得,任何忠实都只能是相对的,其中一个突出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因素。不同的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远远要比简单的语言之间的转换复杂,由于文化因素的作用,内在于原作中的不可译性就显得更为突出,有时甚至是两种以上的文化之间进行协调,甚至做出了必要的牺牲,以便发现一些相对可译的因素,最终完成翻译的过程。因此有些翻译研究者便力图发现某种折中的办法来解决“忠实”或“对应”的问题。美国翻译学者尤金.奈达提出的“动态对应”概念。他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译者“旨在完成表达的自然性,并试图将接受者与在自己的文化语境中想关联的行为模式联系起来”。显然,在奈达看来,由于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种因素所使然,完全的对应是不可能达到的,同时也没有必要去追求对应,因此他便试图发现一种相对确当的方法来再现源语中的意义,而表达在目标语中的意义实际上达到的正是这种“动态对应”的效果。

而瓦尔特・本雅明以及后来的德里达则在这方面走的更远,他们更注重译者的主题阐释作用,也即更重视文化的因素。本雅明和德里达解构了所谓的“忠实”,解构了所谓的文化本真性。德里达指出“任何翻译的策略都不可能决定性地依附于一种文本效果、主题、文化话语、意识形态或制度。这样的依附性在译者出自其中的文化和政治情景中是偶然的。这些字面直译的策略实际上在翻译史上始终被用于相反的作用”。所以,在今天的全球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人们最需要的应当是理解异域文化的微妙含义,以便和来自那些文化传统的人们进行更为友好地交流。从这些可以看出,对原作文化精神的再现已经成为一种最高境界的“忠实”,因为每一代的翻译者都试图接近这一理想。所以,翻译应该是从简单的纯语言字面意义上的解释过渡到文化层面上的意义阐释和再现。这种文化并不局限于文字文化,同时也包括视觉文化。纯语言文字的翻译之功能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机器翻译来取代,而文化层面的意义阐释和再现则只能由人来完成,因为只有人才能最为恰当地把握文化的微妙含义并加以确切的表达。

四、总结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因为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十分敏感,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而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十分复杂,具体情况千变万化,处理起来也无定规可循。不过,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即翻译者熟练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及其对两种文化的理解程度。舍此,翻译是无法实现准确性和真实性的。由于翻译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关注文化的差异;在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外国的文化,并比较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实现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可以说,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跨文化的交流又必须通过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跨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见,语言、文化、翻译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2002),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Hisen-Yi,YANG(1978),A DREAM OF RED MANSION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8.

[3]程永生.描写交际翻译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篇7

关键词:非外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地区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为了成功地进行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目前,仍然没有对具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要素有一个全面的定义,但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方面。认知方面是对文化的认识和对“三观”的认识;情感方面包括感情判断、容错度以及共情能力等;行为方面则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建立维护关系的能力。还有一种是西方学者较为认可的定义,即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人的适应情况、与人互动沟通能力和最终任务完成等方面的评估。其中,任务是否完成是西方最看重的要素。

1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同国家不同教育背景的人无论是因为工作需要还是交流沟通都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习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许多非外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通过参加外语研讨会或是在线论坛进行学习和交流,但是比专业的英语学习者还差很多。专业的英语学习者比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更有机会去国外深造或是就业,有更多的资源参加国际交流和科研活动,他们更有机会去表达他们对学术的认识和见解。但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断学习,语言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衡量一个人的交际沟通能力并不只局限于掌握的英语语法等语言知识,更要结合当地的语言进行跨文化的交流沟通,以及在沟通过程中展现的举止、语气、行为是否合宜等。

各地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未经过全面系统性的学习,因此会习惯性地将所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生搬硬套进交流沟通中,从而忽视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他们更注重英语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当地文化、风土人情、政治法规等方面的系统性探究,最终影响到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纵观外语教学的发展史,实现跨文化交际是最终的目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此做铺垫、打基础。而非外语专业的英语学者并未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普遍认为只要掌握了语法、词汇,可以进行听说读写,能够进行日常交流,学习外语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事实上远非如此。试想,在跨文化交流中,如果忽视了对方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禁忌等因素,轻者会犯语法错误,造成交流障碍,情况严重甚至会引发国际问题。因此,与专业英语学习者相较,非专业英语学习者提高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学习方向。

2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

对于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不论哪个地域都应该遵循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整体培养框架可总结如下。

2.1跨文化意识培养

首先就是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只有英语学习者足够重视跨文化理念,才能够将所需的英语知识融会贯通,进行无障碍的跨文化交流。总体而言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分为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也是最为基础的层次,就是对当地表面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个层次很容易达到。第二个层次是对与学者母语文化不同而又被大家认可能够代表当地文化特征事物的认识。第三个层次是经过一定的学习积累和实践,自己对文化特征的认识和解读。第四个层次是最难以达到的层次,也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求英语学习者将培养的外语文化融入自身的母语文化中,也就是所说的学者需要具备“移情”能力,到达这一层次需要对文化差异有包容性,对异族文化有共情能力,同时要求英语学者对自身文化、举止行为和价值观点进行时刻反省,从而激发跨文化交际的潜在能力。

2.2文化调节适应能力培养

文化调节适应能力是指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对不同文化的调整和适应的主观能动能力。比如,在交流过程中,可能对方的文化与自身的文化有一定的差异甚至是背道而驰,此能力的培养就是为了应对此情况的发生。然而对文化调节适应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对文化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事实上,也可以将此能力的培养理解为对学者心理素质的培养,该过程比较长,由于常年日积月累的文化积淀,不太容易培养学者对异域文化的吸收或是排斥。对文化调节适应能力的培养主要会经历4个阶段,初始阶段就是当学者刚开始接触新的文化时,由于对文化的了解不深,比较有兴趣并且不会排斥新文化的融入,此时处于大量吸纳异域文化的阶段。第二阶段便是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了解后,会对异域文化产生困惑和不解,这时候英语学者的心态会发生严重的改变,进而进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大部分学者会表现出对异域文化产生厌恶的感觉,让学者更加怀念和信任自身长期以来培养的文化知识。这一阶段的人会感受无法融入其中,对异域文化产生厌倦和抵触。最后一个阶段可以理解为逐步回归。随着更长时间的接触,英语学者慢慢地会理解异域文化,逐渐包容异域文化和自身积淀文化之间的差异,久而久之英语学者又会重新认识周遭的事物和新接触到的价值观念,无论在感性还是理性方面都可以调节适应。再经过一定的时间积累,学者会渐渐适应,以此英语学习者便具备了文化调节的适应能力。但在后期仍需要英语学者时刻加强文化调节适应能力,以便快速应对。

2.3文化知识的学习

语言是交流的载体,而文化是交流的媒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缩影,它反映着这个国家的习惯、风土人情、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笔者认为,文化知识的学习可分为两个方面:即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而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显然更应注重交际文化的学习。交际文化可理解为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在交流过程中由于缺少或者使用某个特殊词语而产生歧义或者误解,这种便可理解为交际文化。虽然交际文化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更为重要,但这并不否定培养知识文化的无用。交际文化注重的是在交流沟通中,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采用最为合宜的交际礼仪等,而这两种文化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2.4实战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的重点在于“交际”,也就是要和对方交流沟通,因此无论英语知识、文化知识、交际礼仪掌握的多么熟练,重点仍然在于实践,它们都是为交流沟通做“嫁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够巩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优秀的学者会结合当时的表现进行实时的自省反思,当出现问题时,注重对异域文化的理解、语言整合、举止行为、面部表情管理、交际策略等多个方面的补救和调整。

3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地区对比研究

3.1偏远地区

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偏远地区的教育,但是与城镇地区相比,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师资力量都相差甚远。首先,偏远地区的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接触英语较晚,学习的途径也是少之又少,只能通过老师面授进行学习,稍微好一些的地区有网络,能够上网进行学习,但是获取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还是比较匮乏。其次,由于偏远地区的师资力量有限,学者往往无法找到优秀的英语老师进行辅导学习,而且老师不注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地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甚至可以说偏远地区的教师也并不一定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除此之外,学者们参与英语研讨会、交流会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此偏远地区的非英语专业学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城镇地区资源多的学者而言比较低。

3.2城镇地区

城镇地区的非外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明显优于偏远地区,优秀的教学老师都在城镇地区汇集。同时,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是偏远地区不可比拟的。城镇地区的一些跨文化交际的交流协会、论坛,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活动,也是数不胜数,经常有优秀的学者举办交流活动,供非外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交流学习,大家相互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除此之外,城镇地区的英语学习者也有更多的机会去国外进行深造。

4启示

4.1改变观念

笔者通过访谈发现,我国无论是专业的英语学习者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都更重视英语考试的成绩,而非注重交流的本身。他们认为拿到英语证书是最重要的,忽视了对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与英语教师日常对学者的思想灌输也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学者也应该自发地改变观念,语言只是工具,培养交流能力才是重点。

4.2选修跨文化相关课程

边远地区的学校应该开设相关的跨文化课程进行辅导,非外语专业的英语学者应该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老师言传身教,在教学中列举一些实际发生的案例,供学生们反思。同时还应该注重情景模拟等,加强学者的沟通能力。对于已经工作的英语学者可参与一些跨文化的课程,或者参加学术交流会,增加见识培养跨文化意识。

4.3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

学校应多为非外语专业的学者多提供一些出国交流的机会。身处异国他乡才能够真正地提高英语水平,促进对异域文化的认识、理解和容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需提高;跨文化意识培养不够重视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目前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仍然有很大欠缺,尤其是偏远地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它很复杂并且多样,笔者希望通过对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分析以及对偏远地区和城镇地区的不同差异课题的探究,能够让更多的教师和英语学者认识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参考文献:

[1]宋葵.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1(6).

[2]王艳萍.大学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地区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

[3]郭海英.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

篇8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翻译 中文 英文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文艺批评家朱刚则认为:文化研究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是非常难下定义的;一般来说,人们认为“文化”一词首先于中世纪出现,后来的演变大大延展了文化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用途(2010:340)。德国翻译理论家弗米尔(Hans J.Vermeer)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全部的准则和习俗惯例,是作为社会一员的个体所必须懂得的,这样才能与人相似或与人相异(2005:43)。在各种文化定义中,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给出的定义最具代表性: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2005:68)。

在此意义上,文化是个复杂的体系,它不可能简单地等同于一个语言范畴。那么这个时候的翻译行为,就是在目标语文化中重现源语语言文化所提供的某些信息。众所周知,语言总是折射着文化的底蕴;中英不同的语言也各自反映着不同文化。忽略文化差异容易造成使译作的读者群大惑不解的局面。也就是说,源语的读者群所熟知的内容往往令目标语的读者群深感新奇陌生。我们发现,人们的每一个行为往往都是置于某个具体文化背景之下进行的,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行为主体必须对对方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有所了解甚至于熟悉,否则跨文化交际就会产生障碍。那么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当前普通存在的翻译活动——翻译其实就意味着文化的比较,并从而辅佐于促进文化的交流这一目的。

迄今为止,翻译界仍在为究竟翻译过程中以归化或异化为主争论不休,尚未有统一的规定。然而,翻译学家们大多都提出应根据文化传播需要,以异化翻译为主,归化翻译为辅。比如广为人知的西方谚语A leopard can not change his spots,翻译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时候是归化,如果翻译成“豹改不了斑点”的话就是异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归化比较能体现译入语的文化习惯,而异化更能体现异国的文化风情。二者各有千秋。

长期以来,归化翻译法颇为大众所接受,比如Time tries all这个表述,翻译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通过使用大众相对熟知的中国古诗词进行翻译,显得琅琅上口,易为记忆。特别是在实用翻译活动中,翻译工作者们往往选择归化法来处理文化差异。比如某些广告语的翻译:FedEx联邦快递是全球知名的快递公司,其口号为FedEx:We live to deliver. 其对应的翻译是“联邦快递,诚信为本。”一语道出联邦快递的企业文化。如果翻译成“联邦快递:活着就是为了递送”,那就让人啼笑皆非了。还有一个很好的译例:Guinness(健力士)是爱尔兰人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之一,其著名广告词是My Goodness!My Guinness! 有种巧妙地翻译方法是:“此酒,只应天上有!”这样就很符合中国的本土文化,以古诗词的改译方式表达惊叹的情感,惟妙惟肖。如果直译就十分缺乏广告宣传的力度,因而难以获得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

我们不难发现,在汉语里,甚至是广告语中,有许多四字成语或四字叠词表达用以达到语句平行且优美的效果。譬如知名的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翻译成:To make the best even better.根据英文习惯,采用了不定式的短语结构,使best和better的关系得到逻辑通顺的表达,语言充满了十足的鼓动性(2006:105),从而达到鼓励消费者们前往购买的商业目的。

而在翻译有关方面的文字时,翻译工作者较为小心翼翼地保留源语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这时候他们往往采用异化翻译法。这一普遍应用特别可以从当下民间颇为广传的圣经和合本的中文翻译中看出来。此处笔者举犹太智慧法典《塔木德》为例:

Ten portions of beauty,God gave to the world;

nine to Jerusalem

and one to the remainder.

Ten portions of sorrow,God gave to the world;

Nine to Jerusalem

And one for the rest of mankind.

在赐予世界的十份美丽之中,

有九份为耶路撒冷所得,

只有一份给了世界其他地方。

在降临世界的十份苦难之中,

有九份为耶路撒冷所得,

只有一份给了世界其他地方。(2007:36)

这样的翻译保留了源语的朴实性和易懂性,语言直白但不乏优雅。

然而,文化翻译工作者还发现,在中英翻译过程里出现了不少的文化空白(cultural margins),中文中有的词语在英文中找不到文化对等词,譬如中文的“(麻将)三缺一”,“麒麟”,“财神”等;反之亦然,譬如英文中的white lies,Achilles' heel等等。很多时候翻译者不得不寻求一些文化替代的方法或通过增加释义解说的方式。

现在中国越来越强调与英美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因此我们更应重视翻译在其间担当的重要角色。翻译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他们必须运用各式各样的策略达到“信、达、雅”的基本翻译要求,使译作能够为目标语的读者群所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莫言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是被翻译成外文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中国

文学走向世界,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因此文化翻译工作者应该为中西方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做贡献,特别是为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做出积极贡献。一句话:跨文化交际行为中的翻译不失为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2] Zhu Gang,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

[3] 陈小慰,编著.《新编实用翻译教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 孔翔兰,赵东林总主编;张艳分册主编.《西方文化风情路·欧洲篇》.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全球化;外语教学;语言文化;全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023-02

目前,跨文化交际课程在越来越多地高校被开设,既是顺应时代而生,也是如今高校培养人才之需要,本文将从全球化、人才培养、外语教学、语言文化及交际间的关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课程本身的作用及重要性、全人教育观来进行讨论,以期对此课程更进一步地认识。

一、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盛行并成为了描述人类社会跨边界的互动网络不断加强的概念。由于全球化涉及了许许多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化,世界各部分之间相互渗透与融合、相互联系与依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全球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民族的本土文化以开放的态势与多样性的异域文化积极交流,使得全球的文化呈现出统一与多样,普遍与特殊。文化全球化时代是国与国之间加强文化交流、并在文化交流中促进文化发展的时代。各国文化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各国文化。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跨文化交际科学研究的跨国合作,是跨文化交际学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为了更好地处理可能产生的文化碰撞甚至文化冲突,减少摩擦、增进交流和理解,从而使世界多元文化得以和谐共生,展开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及发挥其重要作用显得十分必要。

二、人才培养

当前各种文化之间频繁交流与碰撞,作为一名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人所具有的基本的素质就是要有宽广的国际胸怀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如今的在校大学生从中学到大学至少经过了八年的英语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许多人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却不能与外国朋友进行顺利地交流,不是语言技能本身的缺乏而是不了解对方的文化,缺乏对外语交际规则和交际模式的明确认识,缺乏母语和目的语文化差异的意识和敏感性。因此,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是大学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课程设置要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求,并将选修课分为三类:语言技能课程、语言文化课程和专业英语类课程。这三类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课程相辅相成既能培养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给优秀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平台这使得在大学英语课程群中开设跨文化交际类选修课程有理可依。通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种国际胸怀和全球视野,建立一种全球思维方式的开放心态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上各种不同种类的文化,尊重和珍惜文化差异,以欣赏的态度学会认识和利用它来创造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机遇,并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加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最终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语言、文化与交际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即语言与语言之外其他文化现象的关系问题,诸如语言与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法律、风俗以至于物质行为、社会制度、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等文化现象的相互关系问题。”在讨论两者关系前,首先介绍下两者的定义。现代语言学家提出了语言的各种定义:“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交流思想、感的情和愿望的非本能方法;语言是人们用惯性的任意性口头听觉符号进行交际和互动的惯例。也存在着一些语言学家所公认的人类语言的一些主要特征,这些特征被包含在这条普遍接受的定义中:语言是一个用于人类交际的、具有任意性的语音符号系统。从其语言功能来说,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文化是什么?H.H.Stern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那么语言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呢?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动态地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语言记录着文化,语言促进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四、外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间的密切关系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外语教学中加入文化元素的必要性。Kramsch指出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交际与文化不可分割,外语学习与目的语文化学习不可分割;束定芳指出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际能力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部分有明确职业选择方向的外语学习者为了适应学习结束后职业岗位的要求,如翻译、外事旅游接待、宾馆服务等,需要把某些外族文化项目作为专门的学习内容,如饮食习惯、风俗礼仪等;Byram认为跨文化交际与所有课程相关;Oatey&Franklin也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与其他学科共同完成的。因此,跨文化交际的传授与外语教学相辅相成,都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共同目标,因为学好一门外语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其文化。此外,语言与文化都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外语教学应帮助学生培养学好一门外语必需的文化意识以及发现和理解文化差异的能力。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应体现外语教育的本质属性,追求工具性和

人文性的统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五、跨文化交际课程

(一)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学习策略、跨文化语用能力、跨文化语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各类交际形式有所认识;对相关国家的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更有效地进行交流;预测并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懂得手势和其他形式的体态语;讨论有关文化适应和相关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其他文化的社会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加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最终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要性

全球化的浪潮使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交流、碰撞与融合,如何能更好地应对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碰撞甚至文化冲突,减少摩擦、增进交流和理解,从而使世界多元文化得以和谐共生,跨文化交际学显得尤其重要。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对跨文化的研究与认识会极大地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和平。

六、全人教育观

全人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源于20世纪六七年代的美国激进的、带有强烈批判主义色彩的教育思想。全人教育致力于把博雅教育和全人教育等先进教育理念引入内地,力求发展出既符合国际潮流和时代需求,又能兼顾中国传统和现实情况的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方法,培养既具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本土根基的创造性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全人教育作为一种创新的博雅教育,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全人教育几个主要部分。就其内涵而言,全人教育首先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即“通德”教育;其次,它是传授广博知识的教育,即“通识”教育;第三,它是和谐发展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人教育就是在通识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基础之上的“全人”或“完人”教育。而跨文化交际作为通识课程,正是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以最终实现对学生的全人教育。

篇10

关键词 外语;交流语言教学;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6-0072-03

一、外语交流语言教学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对交际教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交际教学迅速得到普及。近年来,交际教学法已经在各级各类院校教学中广泛应用,于是产生了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意念功能教学法和交流语言教学法。

外语交流语言教学主要是促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下进行交流,教师要创设真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语境进行模拟练习。Richards认为,交流语言教学可以被理解为关于实现语言教学目标的一套原则,即按照教学环境、学习者的年龄和水平、学习目标等,应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语言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可见,交流语言教学有别于传统的外语教学法,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是实现对学生交流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1]。Margie S.Berns认为,语言是相互作用的,是人际间的交流活动,与社会环境有着明显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教学必须研究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功能),既要研究语言层面的语境,又要研究其社会层面的语境,或是情境以及语篇[2]。

二、外语交流语言教学的优点和原则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用外语进行准确、流利的交流。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交流语言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学习语言,Richards、Rodgers和Guangwei Hu在给出交流语言教学的定义时也强调,交流语言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习者学习语言[3]。交流语言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优点。当学习者参加互动和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时,语言学习被促进;有效的课堂学习任务和练习,可以扩大语言学习内容,关注语言的使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参加有意义的人际交流;学生参加处理相关的、有目的的、有趣的内容,使交流变得更有意义;交流是一个全面的过程,经常需要使用几种语言技能;语言学习能够被促进,是学习者通过发现学习、语言分析和思考等活动实现的;语言学习是渐进的过程,包括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尝试错误,尽管错误是一个正常的学习产品,但学习的最大目标是能够准确、流利地使用新的语言;学习者发展他们自己的语言学习路线,以不同的速度进展,有不同的语言学习需要和动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能够有效地使用学习和交流策略;在语言课堂上,教师要创建有益于语言学习的氛围,为学生使用、实践、思考语言使用和语言学习提供机会;课堂是一个社区,在那里学习者通过合作分享学习语言。

教师在进行交流语言教学时应做到:寻求发展学生的交流能力,将语法知识的传授与交流能力的发展结合起来,使语法知识体现在交流任务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思考交流行为及语言特点。要通过活动创建意义交流、互动、协商的需要。如问题解决,信息共享,角色扮演,为语言学习提供机会,归纳及演绎,使用与学生生活和兴趣相关的内容材料,允许学生使学习人性化,将他们已经学得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课堂教学使用真实的典型的文本资料,创造兴趣并提供有效的语言模式。

三、外语交流语言教学的指导思想

外语交流语言教学要以知行合一思想作为指导。“知”可以理解为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获得;“行”可以理解为语言知识的实践与使用。知行合一就是将语言学习与使用结合起来。

从功能上来说,社会为语言的使用提供合适语境,在社会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够欣赏到语言的各个方面。

外语交流语言教学强调意义的重要性。意义被看作是学习的驱动力量。基于内容的教学反映了这种观点,通过合适的核心语言学习活动,寻求和探索意义。学习者以不同的方式学习,并有不同的长处。教学需要考虑这些差异,而不是强迫学生进入单一的模式。在语言教学中,要强调发展学生的意识和使用学习策略。交流语言教学将课外知识探索与交流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也对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四、外语交流语言教学的重点

交流语言教学强调材料、内容、活动、学习者的社会性,更加注重如何训练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积极、成功地使用语言。外语交流语言教学涉及对学习者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与交流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当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在交流过程中,当听到理解的内容时,真正的交流发生;相应地,当听到不理解的内容时,交流失败。更加具体地讲,当没有真正理解而交流时,文化的稳固性和冲突性进入其中[4]。

众所周知,当与别人交流时,语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使得跨文化交流具有高风险性。一些有建设性的原则被提供作为指导:当听话者从说话者的观点去看、感觉、理解问题时,成功的交流出现;当说话者和听话者彼此了解目标时,成功的交流出现;当双方采取动态的对话形式时,成功的交流出现。

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流,了解异国文化是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在语言教学中要加强文化教学,使学生熟悉文化差异,帮助学生超越自己的文化看事情,将自己作为目标文化的成员,通过各种课堂实践,强调理解语言与理解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在一些情况下,对于学习者来说,很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有意识地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是有很大关联的。成功地掌握某种语言和理解那种文化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语言和文化在语言结构的不同层面上彼此相关。

(二)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

语言、文化与思维紧密相关。语言学习应该为发展较高层面的思维技能提供服务,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在语言学习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为了语言本身,而是为了在情境中发展和应用思维技能。思维改变所导致的结果是,被应用在所有语境中的交流语言教学并没有形成单一模式,反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语言教学方法。这反映了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然而,没有一个模式被普遍接受。今天的某一种语言大纲,需要涉及涵盖交流能力的许多不同因素,包括语言技能、内容、语法、词汇和功能等。

参考文献:

[1]Jack C. Richards.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Today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Berns, M. S.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nd Language Teaching: Another Look[M]// In S. Savignon & M. S. Berns (Eds.), Initiatives i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 Book of Readings.PA: Addison- Wesley,1984:3-21.

[3]Richards, J. C. & Rogers, T.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4]Rogers, T.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2012-08-01]..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of Communicative Foreign Language Based on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 Abilities

WANG Shu-juan

(Public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College,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