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交流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沟通交流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沟通交流的方法

篇1

【关键词】教师 中学生问题行为 认知 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105-01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认为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表现在学习适应、沉迷网络、情感脆弱、意志力薄弱等方面;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关注中学生在学习适应和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不同教龄的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看法基本一致;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应对方式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

一 教师总体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情况

1.中学生存在大量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行为

无论是教师对中学生常见问题行为的选择还是严重程度的判断,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大多数为学习方面的问题,教师对不同类型问题行为选择的结果也表明教师对学习适应维度的选择所占比例最大。这说明教师认为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来自于学习适应方面且情况较为严重。教师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好好学习,所以如果学习方面出现了问题自然是“大问题”;而且学校及以上各级教育机构对教师的考评很大程度上是以其所教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

教师提出的中学生学习问题行为具体表现在学习习惯(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遇到不懂问题不主动请教他人、不按时交作业)、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厌学)、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动力、缺乏理想追求不在乎成绩和前途)、学习压力(考试焦虑、过度看重成绩和排名)等方面。

2.中学生沉迷网络

教师普遍认为中学生在行为方面的问题行为突出地表现为沉迷网络,将过多的时间花在网络游戏和聊天上。但在对这个问题可能原因的分析上,教师们持有不同态度。教师认为,中学生沉迷上网主要是因为好奇心、自我满足感和寻求刺激心理的驱使;教师则认为学生沉迷网络与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密切相关,这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着直接关系。

3.中学生意志力薄弱,情感脆弱

教师认为中学生在个性和情绪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意志力薄弱,不能持之以恒和情感脆弱。在访谈中,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中学生这两方面的问题行为是密切相关的:“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往往在情感表现上也特别脆弱,经不起一点小小的挫折”。现在提倡赏识教育,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这是对的,但只提倡这一点的话,孩子听到的都是好的,就受不了一点点批评。还有的教师分析说,“中学生意志力薄弱是导致问题行为的关键,比如意志力差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所以学习成绩上不去,而且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控制,所以也容易迷上网络游戏”。

二 不同性别、教龄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

1.不同性别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

不同性别教师对中学生常见问题行为的选择和严重程度判断的结果表明,相对于男教师,女教师认为中学生在学习自觉性、意志力薄弱、情感脆弱等方面的问题更严重。这差别大概与男女性别各自的特点有关。

2.不同教龄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

不同教龄的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基本相同,只在学生意志力薄弱问题上,教龄十年以上的教师判断更为深刻。根据上述的教师对中学生意志力薄弱的分析,可以看出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往往自我控制能力差,因而也更容易产生问题行为。教龄越长的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分析也往往更深刻,因而把这项内容看得更严重。

三 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

1.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应对方式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应对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作用的应对方式和间接作用的应对方式。直接应对方式是指当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出现或尚未出现时,教师对学生直接采取矫正或预防的措施。形式上包括:一是开展主题班会,以中学生出现的某种问题行为为主题,让全体学生共同来讨论;二是和学生谈心,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单独交谈,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进行自我认识。

2.影响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应对方式的因素

第一,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知。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教师对师生关系有三种不同的认知,第一种教师将自己定义于同学生“父母”般的角色,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往往表现出苦口婆心的说教,然而这样很可能给学生带来反感,效果并不好。第二种教师认为应该与学生成为朋友的关系,因而很多学生的问题行为就在这种平等的聊天中得以发现和解决。第三种教师也主张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但在行为上与学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二,自身成长和受教育的经历。不少教师在回忆他们自己的成长和受教育的经历时,这些体验往往影响着他们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

第三,家长态度的影响。不少家长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行为不闻不问,或是在孩子出现问题后就将所有的责任推卸到学校,这种消极的态度往往让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也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此外,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及有关部门的做法也让教师在应对中学生问题行为时感到困惑和无奈。

篇2

[关键词]和谐关系;平等个体;沟通交流;班级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2-0087-01

一线教师要想真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必须与学生搞好关系。对初中班主任而言,也同样如此。初中班主任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手段,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在对部分优秀初中班主任进行观察和了解时发现,这些优秀初中班主任均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与学生的关系均极为和谐。那么,究竟怎样构建初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呢?下面,简要谈谈自身的几点看法。

一、将学生真正视为平等个体

很多初中班主任对班级学生均无法做到一视同仁。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会给予更多偏爱;而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往往忽视。由于长期受到班主任的冷漠与忽视,这部分学生自然会对班主任心生怨恨,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也不会积极配合。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很难建立和谐关系。

因此,初中班主任为更好地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应将学生真正视为平等的个体。无论学生成绩好坏,均应做到一视同仁。事实上,即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也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坏学生,他们虽然学习成绩不好,思想品德素质却不一定差。班主任不应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当学生真正体会到班主任的一视同仁后,他们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也会逐渐变得和谐。

二、重视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

我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发现,部分初中班主任课余很少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殊不知,课余时间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极为重要的,是师生间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建议初中班主任在课余时间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各种想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应M可能低下身来,不应高高在上。应将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像朋友一样与学生谈心。例如,有一次我班有一名学生与别人打架,听到这一情况后,我利用课余时间分别与打架的两名学生进行交流。交流中发现,原来两名学生打架的原因非常可笑,仅因为一块饼干究竟是谁弄到地上的。基于此种情况,我语重心长地说道:“同学之间应尽量搞好关系,不应为一点小事就起争端……”听到我的话,两名学生立即握手言和。通过与学生的积极沟通和交流,我与学生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和谐了。

在日常班级管理及德育教育工作中,也应让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积极表达自身的看法。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初中班主任也不应一棒子打死,而是应积极听取学生意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工作方法。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大部分学生均希望能获得与班主任积极沟通交流的机会,普遍认为能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的班主任更受欢迎。由此点来看,初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极为重要的,也是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保障。

三、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

为构建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初中班主任应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并亲身参与班级活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例如,班主任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班级间的篮球比赛,在比赛期间,班主任应积极组织学生成立拉拉队,为场上队员加油。在比赛时,班主任可带头为队员呐喊助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班主任与他们是一体的,共荣共辱。比如,在一次篮球比赛中,我班一位学生突然脚踝受伤。看到此种情况,我立即上前查看伤情,并立即背着该名学生去医院。我的行为不仅感染了这名学生,也感染了其他学生,从此之后,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了。

篇3

一、课堂互动的重要作用

(一)师生互动交流改善师生关系

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良好的沟通互动才能做到彼此了解,有效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认同感,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果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就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也不知道学生在学习中是否遇到了疑问和困难,师生关系僵化,学生的情绪无处释放,课堂教学效率降低,教学质量恶化,长此以往,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作用,对于英语的热情自然会降低。在教学中,教师费劲精力渴望提高教学质量,虽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果学生不配合,自己的努力看不到成效,也会失去教学热情,英语教学将成为纯粹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一些教师体罚学生,例如让学生罚站等,殊不知这样会让学生害怕犯错,表面顺从内心反抗。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和配合,学生对英语充满兴趣,教师也有教学的动力,教学效率自然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也会“水涨船高”。

(二)师生交流能够改善教学效果

与其他语言学科相似,英语同样是一门具备很强互动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良好的师生交流能够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改善教学效果。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作用,促进学生不断掌握知识和技巧,从根本上改变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设置学习目标,并且为学生留出语言交流互动的时间,让学生将学到的英语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日常沟通交流等,培养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让学生有勇气开口说英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三)良好的沟通交流强化教学管理

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也是加强教学管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而不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每位学生都要持信任和尊重的态度,这样能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也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在教学中,除了必要的拘束和惩罚,教师更多的是要关爱和理解学生,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主动为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主动回避

一些学生感觉学习英语存在困难,因此不愿接近而是主动回避,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应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正确的引导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和学生产生正面冲突,逐渐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再加上很多教师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提问,学生紧张就会出现失误,逐渐不愿意回答问题。

(二)被动接受

很多学生在教学中无法与教师配合,需要教师督促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非常普遍。实际上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如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发挥,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这种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就很难改变。

三、提高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互动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要完成英语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动,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对教学的理解,提出个性化的问题,与教师展开良好的互动,教师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也能够了解学生的心思和需求,根据学生特点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促进高校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二)师生之间的主动交流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的运用和运用英语沟通交流是重点也是目标,一些学生也希望能与教师交流,以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可能这些学生的口语能力也有所欠缺,没有自信和教师交流。因此教师应该因势利导,主动为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的条件和环境,学生逐渐敢于与教师沟通交流,自信心逐步增强,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不再受到限制。

(三)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高校英语教学,一般都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非常枯燥,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采用问答游戏、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高效率的教学方式,通过创建教学情境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结束语

篇4

家长和老师沟通交流的方法01准备工作。

如和老师面谈,应提前预约,防止到校后老师有事外出。沟通主要内容家长应提前做好准备,避免沟通时罗嗦半天,也说不到关键点,那就达不到沟通目的。

沟通方式。

利用手机交流。现在老师大多会建一个家长微信群,方便及时跟家长联系,一些小事情可以通过网络跟老师联系。

到学校和老师面谈。需要跟老师正面沟通孩子的事情时,比如有关孩子学习方案的制定,针对孩子坏毛病的管理方案,这些大事才选择面谈,一般情况下不要太打扰老师。

面谈次数。

非毕业班家长,每学期两到三次跟老师面谈沟通即可。

第一次适宜在开学两个星期后。无论学校还是学生,在这个时候都已经基本上调整到正常状态了。家长到学校去,可以同老师一起制订一下本学期的学习辅导计划。

第二次适宜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到学校和老师一起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制订出复习计划。

除此之外,您也可以在学期中,到学校去看看。毕业班家长面谈次数每个月一到两次。每次月考后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和老师商讨提高对策。电话交流次数,根据突况而定。如孩子生病请假,孩子小测验成绩下降等,应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

沟通内容。

有些家长在和老师谈话中,总会说到,自己工作忙,孩子就全交给老师了,该打该罚随你办这类的话,虽然表达了家长对老师的充分信任,但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只需要学校教育就行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家长应该向老师表明,教育孩子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能多得到老师的指点。如果孩子有进步一定要肯定教师的功劳,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承认。

对老师的教学或管教不满意,不宜直接对老师无礼或攻击,而用委婉的态度向老师建议。把孩子优点和弱点客观地介绍给老师。

学习成绩不是沟通的唯一内容,老问一个事谁都烦,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别只盯成绩!有些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后,当着老师、同学的面拳打脚踢,这是错误的,不仅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极坏的影响,也会让老师感觉尴尬。

沟通内容决定沟通时间。时间的长短上,家长也要有掌握。针对孩子出现的重要问题或者重要阶段的辅助方法多谈,以免影响老师备课、批改作业的时间。

沟通是一门艺术, 学点和老师沟通技巧,既是为了您的孩子在学校里能愉快地学习生活,也可以提高您个人素质。愿广大家长朋友们都能和老师沟通愉快!

家长和老师沟通交流的方法02一、与老师沟通要注意方式方法

父母的态度要主动,联系要适时适度。

有些父母误以为主动联系老师会打搅老师的工作、生活,怕老师不欢迎。其实父母主动联系老师会给老师带来便利,因为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一个个去家访要很多时间,家长主动到来,可以了解很多重要信息,可以交流商讨教育方式,这是家长老师都乐意的事。

联系要经常,不要等到问题成堆或者问题严重再被迫去学校。

联系要适时适度,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更要尊重老师的意见。联系太频繁没有必要,间隔太久,达不到效果。

二、与老师沟通要理性和明智

当老师反映孩子问题时,父母态度要冷静。孩子在学校难免犯错,老师通报给家长,让家长在家里注意纠正。家长如果当场责骂孩子,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可能使孩子怨恨学校和老师。

对老师的看法,家长要做细致分析,充分肯定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当然,老师也是人,老师也会有看错的地方。家长不必惟命是从,可以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设法让老师意识到他的错误。

孩子有时为了逃避处罚而传递错误信息,家长就更应该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当沟通渠道畅通,才会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孩子的小聪明也不会耍了。

三、一些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

1.约定会面时间

作为老师,没有什么比在上课前、放学后或课间时间遇到家长开即兴会议更糟糕的了。尽量尊重教师有限的时间,不要忽然间出现,老师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时间充分解决你的问题。

2.学会用各种方式沟通

包括面谈,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电子邮件往来等,以达到经常与老师沟通的目的。

3.愿意承担你需要做的部分

老师们可能已经对现有的工作量感到沉重。说实话,一些老师对在满满的工作日程上再加一件事,会感到非常具有挑战性。你需要确保老师知道你愿意配合他们的工作,并在家庭里支持他们。

篇5

【关键词】直接交流教学模式;老年护理;临床教学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8-1138-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直接交流模式教学就是在临床教学中,通过老师介绍,让学生直接和病人进行沟通交流,获取病人资料,老师则在旁观察并做好笔记,必要时进行协调,以利教学顺利进行。我们在老年护理临床教学中采用了此种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我校2004级高职专科1、2、3、4、5班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10名,其中女206名,男4名,年龄18~20岁。1、2班为直接交流模式教学组即试验组,学生105名,其中男2名;3、4、5班单纯教师讲解示范组,即对照组学生105名,其中男2名。两组临床教学均由我们担任。

1.2 方法:试验组采用直接交流模式教学法,分4步进行。(1)确定示教病种,护生分组,查找资料;(2)护生分组,自我推荐充当老年病人,护生与扮演的老年病人进行沟通交流,进行健康史采集;老师再根据书本内容、沟通交流技巧和临床老人特点进行点评。(3)老师根据临床资料自己扮演选定的老年病人,护生与老师扮演的老年病人进行沟通交流,进行健康史采集,再次熟悉书本内容及其与老年病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技巧。(4)进入临床教学实践,护生直接同老年病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在规定时间内收集完资料,老师再进行点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教师讲解示范法,由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临床试验课的要求进行单纯的讲授和示范。学生认真听并做好笔记。课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理论考核和问卷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对比:见表1。

2.2 两组护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两组护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100%的护生喜欢直接交流模式教学,而对照组55.2%的护生喜欢单纯教师讲授法(P

2.4 两组护生进入生产实习1周适应性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适应较快,主动性强,完成教学任务的统筹安排意识强,与病人接触时充满自信;对照组临床适应较慢,主动性较差,还没有主动的统筹安排完成教学任务的意识,病人评价主动接触性差。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3.1 直接交流模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临床教学方法,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性,对于早日适应临床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并且提高了教学质量[1]。试验组100%的护生参与了直接交流模式教学方法,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纪律增强,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主动,理论考核优良率90%;对照组理论考核优良率为44%,问卷调查100%的护生对此教学方法持积极态度,而对照组对单纯讲授式支持率为55%。他们非常羡慕试验组的同学。

3.2 直接交流模式教学能培养护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提高整体素质:护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会应用。要让护生主动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就必须给出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学习,示教的目的就是让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将来应用于临床。直接交流模式教学法给护生机会,自己组织教学,自己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将书本所学的知识充分展示出来,并与病人面对面接触,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此种示教方式,护生能全方位调动所学知识,并且在运用中注意语言的组织,护士的仪表仪态,非语言技巧的应用等,另外也能提高综合应用各科知识的能力,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等,促使他们主动去提高自己整体素质,以增强临床适应性。这些都是现代整体护理模式下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3.3 体现了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对待护生有更人性化的一面。通过此种方式,把被动的以听和看为主的临床示教变成了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尊重了护生的主体性意识。课前调动护生查阅资料,组织语言,课内鼓励参与,积极讨论,有效调动和提高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提高了自学能力,挖掘了护生的创造能力。

3.4 加强了护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护生访谈和问卷调查,增强了护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5 提高了护生临床实习的适应性和自信心:通过此种方式,让护生有和病人直接接触的机会。能直接了解病人,观察病人,并能思考该为病人做些什么。增加了思考的主动性和实践经验,提高了临床实践的适应性和自信心。

3.6 加深了护生对病人角色的理解和对教师教学的支持:教学前,护生要先进行角色扮演,示教时又与病人直接接触,促使他们从病人的观点出发,理解病人心理,产生同情和共鸣。很多护生反映,护理老年病人真是不容易。因为很多病人拒绝给护生示教,护生也从中感受到了临床教学的难度,对老师组织的教学更加理解和支持。

篇6

一、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特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并不是第一次接触英语这门学科,然而英语在初中阶段的教学特点相比小学时期,已经有了较大变化。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向中学阶段转变。

(一)英语口语化教学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相比小学阶段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英语口语化,所谓英语口语化,就是指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大部分都是用英语来完成的,相比小学时期英语和中文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初中的英语课堂语言氛围更加浓厚。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进行灌输性学习为主,学生的自我发言很少。而初中阶段,英语课堂教学不再是单方面的,而是以学生为主的,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英语课堂。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基础、需求为本而展开,其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了解学生需求、反馈学生能力水平的基本方法。

(三)强调学生“说”英语能力的提升

初中英语相比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用英语这种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即,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说”英语。因此,在课堂中采用提问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由上述可知,英语课堂提问是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英语学习阶段的重要教学方法,也是满足初中英语教学特点不可缺少的教学法宝。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英语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掌握正确的提问技巧,才能真正使得教学事半功倍。

(一)提问以鼓励性为主、鞭策性为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首要的原则就是提问要以鼓励性为主、鞭策性为辅,即要对学生的大胆发言进行积极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提问中收获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进而形成课堂中的良性循环,促使学生一步一步获得英语成绩、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对学生进行分层,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提问

课堂提问中的问题,往往难易程度不同,总是有一些问题较难,一些问题较容易。这时,就要对班级内的学生按照英语水平进行分层,将难度较高的问题提问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把难度较低的问题留着提问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这样就能防止提问学困生较难的问题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避免将难度较小的问题提问成绩较好的学生而使得他们失去一部分提升自身能力的回答问题的机会。通过这种分层方式,能够促进班级每个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问题思考中来,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提升。

(三)将学生分组,对小组进行提问

篇7

沟通即互相交流思想,需要互动达到共识。

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在介绍学习经验时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交流沟通大有益处。”他的话,引起了我的共鸣。

中国自古便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说法,足见我们的先人早已认识到交流沟通很有益处。英国大文豪萧伯纳也说过:“倘若你手中有一个苹果,我手中也有一个,彼此交换一下,那么你手中仍只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沟通这些思想,那么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萧伯纳的这段话,同样充分的表明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互相沟通交流还能开阔视野,严密思路,增进友谊,同样充分的表明了沟通这种方法的重要性。人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唐朝的张籍在《祭退之》一诗中,就说他与韩愈经常在一起“披穷古今事,事事相酌量”。他们事事互相交流沟通,不仅提高了写作技巧,开阔了作品意境,而且成了莫逆之交。再科学史上也有一段水火不容的佳话。德国化学家维勒和李希比性格截然不同,人们说维勒是“一盆冷水”,而李希比却是“一团烈火”,然而共同的志向使他们经常相互沟通,密切合作一同成为有机化学的创始人。我们敬爱的,在变化不定的政治舞台上,举措得当,为国争光,赢得各国政治家和人民的赞誉,那更是与他善于和别人沟通分不开的。

通过沟通互相交流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学习过程中,探求科学知识,互相交流人生意义,不仅能增长知识、增进友谊,而且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果狭隘地认为学习是竞争而拒绝沟通交流,结果只会封闭自己,作茧自缚,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从发展角度来看,现代社会要解决的各种问题浩若烟海,而目前我们中学生所学的,还只是前人已掌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认识方法,只有及早养成乐于和善于沟通交流思维习惯及行为方式,才能适应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需要,成为合格的国家有用人才。

所以我认为要不断沟通交流,使自己能够博采众长而臻于完善,这对我的人生及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在人类社会里,沟通,这简单而平凡的字眼,无时没有,无处不在,简直就像水和空气一样,但是,它会影响人的一生:辉煌与暗淡,成功与失败,尊重与侮辱,轰轰烈烈与平平淡淡……

人从出生之日起,就自觉不自觉的进行着这样和那样的沟通,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成年,就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麻烦和烦恼:多年的朋友生气地离自己而去;甜蜜的爱情总是与自己无缘;上级老是和自己过不去,找自己的麻烦;同事由于经常误解自己,双方面和心不和;在大庭广众下,原来精心准备的发言突然卡了壳,心慌不已;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授课不能感染和征服学生,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在一年一度的述职会上因陈述得不够有力,失去了升职的机会;身为领导,因讲话不够有激情和说服力,缺乏鼓动性,而被下级另眼相看;求职面试时因紧张、恐惧而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失去了被录用的机会;遇到挫折不能很好的调整情绪,悲观、自卑,对生活失去自信……这些现象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这是由于人们并不十分认识“人”自己,不能对自己的沟通行为“建设性” 的或“破坏性”的结果进行预测,缺乏有效沟通所至。《沟通与人生》会帮助你摆脱窘境,使你的沟通行为向良好地方向发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使你赢得令他人羡慕的机遇;重新获得朋友的友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受到上级的重视;提高驾驭能力,赢得下级的爱戴;掌握沟通的技巧,

获得同事的尊重;获得闯入所爱的人心扉的钥匙,赢得甜蜜的爱情;

在众人面前能坦然自如地发表富有感染力的谈话,赢得他人的赞誉与尊重:遇到挫折,能很快调整自己的情绪,重新认识自我,找回自信走向成功。良好的沟通使你人生丰富多彩,充满幸福和快乐。

篇8

关键词:家园共育栏 建设 实践

家园共育栏建设的目的是在教师和家长之间搭建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和桥梁,能够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进行充分的掌握,分享教育心得,促进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协调发展。但是目前很多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栏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沟通、指导作用,影响了幼儿教育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因此,对家园共育栏的建设和实践进行探究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家园共育栏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园共育栏版面设计陈旧

在教育实践中,很多幼儿园教师将家园共育栏看作是一项工作任务和惯例,没有认识到家园共育栏建设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方面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在这种认知下,很多幼儿园教师在家园共育栏建设方面呈现出初期雄心壮志、后期敷衍了事的现象,在初期版面设计的时候大张旗鼓,一旦各个栏目设计布置好之后,就定期进行一些不痛不痒的更新,没有创新,没有改变,家长的热情也会随之慢慢降低,最后导致家园共育栏的存在形同虚设。

(二)家园共育栏内容乏味

很多负责家园共育栏内容更新的教师缺乏创造精神,只是定期对相关内容进行更换,没有突出重点,也没有新鲜设计,教师不用心,家长也没兴趣,时间长了,家园共育栏就成为了摆设。

(三)没有留出足够的互动空间

有的幼儿园在家园共育栏建设方面为了图方便、省资源,在开展需要家长配合的相关项目和要求的时候,就随便用白纸一写,随便的贴到家园共育栏上,将家园共育栏当成了宣传栏来使用,忽视了家园共育栏原有的功能和效用。

二、家园共育栏建设和实践的思路和措施

(一)创新家园共育栏策划设计

为了让家园共育栏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必须要让家园共育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对家园共育栏的策划设计进行不断的创新。首先,在进行家园共育栏版块设计的时候,要改变过去单凭教师个人感觉和兴趣进行设计的做法,要充分征求和尊重家长的意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关心的主要话题、疑惑以及相关教育方法等,建立幼教理论为基础、突出宣教和学习目的的家园共育栏。其次,在家园共育栏的建设过程中,还要充分的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注重网络学习和网络资源的利用,对设计栏目的前期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教学实际、幼儿特点,结合家长意见和相关经验,推出“幼教咨询”、“本周幼儿排行榜”的栏目版块,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另外,不同阶段的教育所创建的家园共育栏栏目是不同的,例如小班的重点集中在基本技能如筷子的使用等方面,而大班的重点应当集中在学习和兴趣爱好培养等方面。

(二)强化与家长互动的主题设计

家园共育栏的目的就是要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家园共育栏目的主题要体现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常见的“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等等,通过这些主题与家长产生互动,并且在栏目中给家长留出一定的交流空间,让家长和家长之间能够就彼此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家长在与教师、与其他家长的沟通互动中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要注重家园共育栏主题的更新,不断体现家长较为关心的问题,始终让家长对家园共育栏保持新鲜感。

(三)确定幼儿在家园共育栏中的主体地位

促进幼儿成长是家园共育栏建设的根本目的,在家园共育栏中确定幼儿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主要方面。首先,家园共育栏主题选择、栏目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幼儿有关的内容才是家园共育栏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内容。其次,要充分发挥幼儿在家园共育栏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让幼儿成为引导家长关注家园共育栏的重要因素,可以在家园共育栏中设计中设立需要家长配合或者是关注的栏目,引导幼儿告诉家长家园共育栏里藏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只能通过家长告诉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家长对家园共育栏进行关注,加上家园共育栏的不断创新,久而久之就会让家长养成关注家园共育栏的习惯。

(四)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当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教育效果,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长和教师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促进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紧密结合。而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是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细节逐步建立起来的,通过家园共育栏能够促进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交流,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表现、孩子与教师交流过程中对家长的意见等通过家园共育栏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了解孩子们的想法,这不仅能够增强家长对家园共育栏的关注度,而且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度也会随之不断提高,随着幼儿的不断成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深入,彼此之间能够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这对促进幼儿成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结束语

家园共育栏是家长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幼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到家园共育栏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家园共育栏策划创新、栏目主题设计、幼儿地位突显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与家长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不断促进家园共育栏建设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真正让家长和教师在幼儿教育行动和观念上进行互动,促进沟通交流,为幼儿的成长和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庄静.构建家园共育平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考试周刊,2013,(78):191+159.

[2]徐瑛瑛.家园共育栏――建构家园共育的桥梁[J].新课程学习(下),2014,(2):187.

篇9

[关键词] 实习护生; 沟通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13-01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护理学要求要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病人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而当前护理教学仍以理论知识的传授、操作方法的示教为教学模式,缺乏对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信息获得能力和交往能力等的培养,故导致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只会刻板执行操作、缺乏沟通能力而得不到病人的信任和配合.难以做到整体护理。沟通能力是临床护士全面获得患者信息不可缺少的技能,护生实习的过程,是护生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度阶段,护生也是医务人员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临床带教中,必须加强对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现将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1 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培养

1.1 提高护生自我认识能力,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沟通的基础。因为病人刚入院由于疾病的影响及环境的改变会产生心理恐惧和焦虑情绪,病人特别注意医护人员的举动,所以,我们严禁护生佩戴首饰、浓妆艳抹、注意服装整洁、态度和蔼,行走轻柔敏捷、精神焕发。我们还要求护生重视眼神、体态、手势等的作用。如在与病人交谈、听话的同时采用目光接触辅助沟通,提高沟通效果。

1.2 培养护生观察病人非语言行为的能力,及时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常通过评估非语言行为了解病人的病情,满足病人的需求。因此我们要求护生学会判断患者的面部表情、姿势等。

2 语言沟通技巧的培养

2.1 提高护生的聆听能力 是否善于倾听别人说话在沟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护生应主动倾听病人的诉说,了解病人心理要求,设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勿在交谈中不适当地改变病人话题,或片面提出主观意见和匆忙得出结论,这样易把自己的情感和意愿强加于病人,一旦事实与我们的观点不符,就会给病人造成心理负担,甚至不信任我们,影响沟通效果。

2.2 掌握安慰的艺术 在我们做解释、宣教、安慰工作时,采用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我们给病人导尿时常会说:“插管时你别用劲”虽然这话没错,但无形中却增加了病人的恐惧心理、因为“别用劲”这条命令式的语言等于暗示“有痛苦”之意,如果我们换句话说:“插管时可能有点不适感,只要你深呼吸一会儿就好了”这样会使病人的心理放松许多。

2.3 交谈时可有适当的反债 反馈可使病人的语意得到确认,可用插话或点头、微笑、目光、表情等来表达。

2.4 与病人交谈时的注意事项 与病人交谈时,我们要求护生注意环境和病人的距离、朝向及和谐的气氛,如交谈时护生所处的位置应使病人保持舒适的,坐在病人床旁凳子上,这样与病人的距离比较近,并与病人形成平视,不能随意坐在病床上,并要注意坐得自然大方。

3 强化护生健康教育的意识

3.1 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

3.2 健康教育的意义 使护生认识到健康教育活动也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3.3 健康教育的形式 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口头教育是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可分为正式口头教育和非正式口头教育。正式口头教育是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时间,通过语言向病人讲解有关健康的知识。 举办相关知识的小讲座,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胃溃疡的饮食调节、人工袋的护理等可采用这种形式。非正式口头教育是指护士在日常护理活动和治疗操作对病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非正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更多地用于新入院或病情较重的患者,这时患者及其家属都处于焦虑、恐惧状况,难以接受正式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日常护理活动,随时向病人及其家属宣教一些必要的健康知识。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握健康教育的时机,如晨间护理时鼓励阑尾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传统疝气手术后卧床休息等,与患者任何接触的时间都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机会。尽管非正式的健康教育内容是点滴的、不系统的,但能对病人当时的心理需要作出应答,并可促进积极的护患关系,其教育效果要远远高于专门时间对病人进行说教。

3.4 指导学生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在健康教育中如果没有全面地评估病人,了解病人的真正需求,没有健康教育计划和评价,缺乏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动态观察,就达不到健康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每位护生应尽快熟悉本科室疾病的相关知识,跟着自己的带教老师,负责一组床位的管理。必须去主动与病人沟通交流,因为只有与病人进行很好的沟通交流,病人才会配合,另外,由于带教老师的定期检查和督促,以及对交流沟通能力、专科知识的考核,使一些平时不善于交流的同学积极参与,挑战自我,在不断询问病史和护理评估过程中,提高了自己与病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对专科知识掌握也有明显提高。

4 讨论 沟通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的护理工作,是实施健康教育并取得成效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2]。由于目前的护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人与人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少,学生不知如何接近病人及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在临床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沟通技巧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在教学中,可通过角色扮演或小讲座,指导学生在与病人沟通时,态度要热情,面带微笑,仪表端庄,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尊重病人,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通俗易懂,同时还应善于观察患者的非语言信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沟通技巧的提高可增强工作的热情与信心,同时也使护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护理操作技术水平也明显提高。通过与患者交谈进行健康宣教,能更好地体现护理工作的价值,提升护生对护理工作的成就感,增强了工作热情与信心。良好的沟通交流可以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疾病护理过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还能增进护患交流,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更容易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辅导员 非语言表达 运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Nonverbal Expression in Counselors' Work

GUO Xujua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 Counselors are the backbone of the team's work force of college students, charged with the task of "guidance, management, education" of students, is a guide for students' growth and success. Counselors' working ability and methods use is not only a technical but also an art; the use of non-verbal expression is the basis and benchmarking of doing this work.

Key words counselor; nonverbal expression; application research

1 关于非语言表达的研究

1.1 非语言表达的内涵

有关非语言的概念,一直无法统一,可谓众说纷纭。萨莫瓦(Samovar) 认为: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以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①伯贡和赛因说:“非言语交流是有社会共知的含义,被有目的或被解释为有目的地发出,被有意识的接收,并有可能由接收人反馈的,除使用言辞本身以外的人类属性或行为。”②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③

综上所述,对于非语言的概念似乎都有着同一个方向,非语言表达是教学工作中,用于传递师生之间信息信号,帮助完成沟通交流的一种载体,一般是通过教师的身体姿态、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人体空间距离、时间等,归纳起来可以说是生理、心理、文化等方面的符号系统,通过人体的各部位来传情达意,实现沟通交流和教育管理的任务。

1.2 非语言表达的国内外研究

非语言作为人们交流的手段和方式,其发展源远流长。人们对于非语言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可以追溯到雄辩时代,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擅长演说,特别为了演说的公认度,演讲家们会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如手势、身体姿态、眼神和脸部的表情等。但真正奠定人类行为学价值也就是非语言的应该是英国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在他长期的观察学习中,于1872年出版了《人和动物的感情表达》一书,此书影响深远,书中的很多观点迄今为很多学者沿用,一些研究学者对非语言符号给予了高度重视。1959年霍尔出版的《无声的语言》使非语言得到的突破性的进展,直到60~70年代,非语言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仅在美国就有数以百计的学者对此进行研究,特别是1970年法斯特出版的《体态语》一书,更是对人类的体态语言、行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在国内对非语言的研究和重视应该从1980开始,西方的学者研究体态语的成果丰硕,研究非语言的氛围浓厚,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在心理学、语言学、英语学、社会学等方面开始了非语言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如黎运汉在1990年发表的《公关语言学》中提到的非语言的特点:直观性、广泛性、依附性等,并在文章中大量阐述了非语言的前景和价值。2002年于爱红《非语言行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中,强调了非语言的重要性,并提出运用非语言教学来提高外语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学校教学中的各科教师,特别是语文、心理等老师对非语言教学引起了重视,他们发现运用非语言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提高教学的质量。

1.3 非语言表达的分类

人类的非语言符号非常丰富且发展迅速,主要分为四类:手势,手势是身体语言,它的特点是直观、清晰、便于识别;面部表情,脸是人体现心灵的门户,可以动之于情,见之于形。面部表情是非语言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实现精良沟通的另一手段,它是指人们通过脸部的肌肉变化以此来传达人们要表达的对人、对物、对事的喜、怒、哀、乐,每一种情绪都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呈现,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善于运用面部表情,如微笑,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加大学生们对自我的信心;眼神,俗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表达出人的内心最深切、最微妙、最复杂的涵义和感情。眼神是人际交往沟通的特殊的非语言符号系统,也就是说,眼睛是检验一个人发出各种信息的最重要的器官,不但能够传递信息,而且能表达和流露人的各种复杂的情绪和感情,师生之间的眼神交汇,往往也是最为精彩,最为“传情达意”;身体姿态接触,身体的姿态往往能够反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身体接触在人际交往中最为亲密。

2 辅导员工作中非语言表达的作用

2.1 传递信息和促进感情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辅导员工作的方式方法是有讲究的,根据已有文献资料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在当下,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其工作的目的域已在扩宽,特别是面对高校校园的新新人类――90后大学生,其教育和管理方式不再是传统的说教,而是情感互动,开放式地向学生表达、传递和分享。情感互动把教师和学生结合在一个共同的或共享的情感体验领域中,而非语言沟通在情感互中的作用远远超越了言语本身的作用。④非语言表达的在辅导员工作中传递师生信息和促进感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补充,在通常的情况下,非语言在人们的信息交流中是作为辅助手段与语言共同完成沟通和交流的。在辅导员工作中非语言的补充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欣赏的眼神、肯定的颔首、鼓励的手势,在正面教育中,这些无声的信息却胜过有声的表达;替代,教学实践中,语言教学的地位作用毋庸置疑,但很多时候会出现“无声胜有声”的局面,虽然非语言作为一种补充、协助的手段,有时也可以独自存在,传授相关的教学信息;强调,在对学生管理过程中,辅导员的面部表情,如,一个凝重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以给学生以信息的传递,及时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和监督。

2.2 表达指示和激励引导

非语言的表现形式直观、简单、易懂,具有鲜明的外显性,在工作中,辅导员运用身姿手势、眼神、表情、身体姿态的空间变化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辅导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尤为重要,90后大学生作为自我人生舞台的独立个体拉开帷幕,作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身体力行”做出榜样,身教重于言传,激励引导作用作为明显。身势语的指示作用,往往形成一种较为固定和通用的“符号语”:以手势、动作等形成某种固定“符号”,也为某一行业某一范围的人们所共同使用。⑤沟通交流中,更多身势语等非语言的运用,大大提升了沟通效果,学生眉头紧锁、沉默消极时教师就要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寻找能够让学生理解掌握的方法。学生也会根据教师的非语言表达,来判断教师的态度、情绪和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以此来调节学习的节奏。有经验的教师说:“一流的教师用眼神组织课堂教学,二流教师用语言,三流教师用惩罚”。⑥由此可见,非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加强非语言的运用能力,提升工作效率。

3 辅导员工作中非语言表达的运用原则

3.1 结合性原则

国外研究资料表明,人们从语言形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 %;以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 % ,而同时运用视觉、听觉获得的知识,则能够记忆65 %。⑦在辅导员工作中,没有哪一种表达方法是可以贯穿始终的,尽管非语言表达可以很直观的表现辅导员的意愿和想法,但是语言表达法作为传统的表达方法因它独有的优势依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因此,在工作中,只有精炼的语言讲解加上其特殊的非语言表达方式才能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提高辅导员教育管理学生的水平。

3.2 选择性原则

实现信息交流完成沟通中,非语言表达依附和伴随于语言教学,在交流沟通中要与语言教学搭配使用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要传达的语义。尤其在辅导员工作中,非语言交流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交流手段,辅导员在选择运用非语言教学时要准确、明了、及时,在语言教学中恰当的选择能够表达其语义的非语言交流手段和方式,与语言法相结合,这样便可相得益彰,合理有效的发挥非语言表达的作用。

4 结论

辅导员工作事务性工作繁杂、时间不定、责任重大,对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的方法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坚守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非语言表达的运用最为普遍,更好的认识并利用非语言表达,是工作事半功倍的关键。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善于运用非语言表达,以此来提高师生沟通交流的效果,教师情绪的表达比如喜怒哀乐等,再者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比如赞扬肯定、喜爱、不满、批评等这些在经常用到的非语言形式。实践证明,辅导员工作中非语言表达合理有效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注释

① Larry A.Samovar et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Tokyo:Wadsworth PublishingCompany1998.12.

② Malandro,Bsrkeretal.Nonverbal Communieation Newbery Award Reeords[M].1998.7.

③ 高玉祥.人际交往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8-51.

④ 郑日昌.心理学家谈师生关系[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1:67.

⑤ 罗宁.中学非语言交流的特征和运用[D].云南师范大学,2005.28.

⑥ 罗宁.中学非语言交流的特征和运用[D].云南师范大学,2005.26.

⑦ 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体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1251.

参考文献

[1] 武文玉.浅谈 80 后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思政工作[J].神州教育,2012(14).

[2] 景璐.80 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J].时代教育,2012(1).

[3] 宋佳琪.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J].价值工程,2012(1).

[4] Malandro,Bsrkeretal.Nonverbal Communieation Newbery Award Reeords[M].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