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护工护理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人护工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人护工护理

篇1

护理组长是实施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人员和角色,是以病人为中心,以落实病人的各项治疗和护理为核心的负责和实施者。由于老年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视觉、嗅觉、味觉、关节位置觉、疼痛觉及冷热觉等不同程度的功能减退,并随着高龄的出现,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计算力等都有所下降,定向力发生障碍,有些还伴有人格丧失和异常行为等,老年性痴呆也可以是进行发生的。这些将构成老年人的社会和家庭问题,并增加了老年护理工作的难度[1]。为此,护理组长的工作能力、耐心、责任心都直接关系到老年病人的护理质量。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成立老年科已有多年,现将我们的工作介绍如下。

1 担任护理组长的条件

为了保证老年病人各项治疗、护理的落实,促进身心健康及提升老年病人的护理质量,护理组长必须是德才兼备,具有工作能力强,操作技术精湛,工作经验丰富,政治素质好,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和同情心,热爱学习、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高年资主管护师或副主任护师。

2 护理组长的工作

2.1 协助、管理、填充

护理组长是护士长的助手,护士长分配的工作由护理组长具体落实,护士长不在期间,科内的工作由护理组长全面负责,做到管理层次化,工作程序化。凡工作繁忙时,护理组长就根据需要,协助完成相应的工作,即哪里忙,就冲向哪里。遇上科内有休假、外出学习者等差人时,护理组长义不容辞的顶上相应的班,使各个班的护理人员得到保证,以保证护理工作忙而不乱。

2.2 疑难问题的解决

由于老年病人的疾病复杂,多数是身患多种疾病,住院时间长,输液治疗的时间较久,再加血管脆性大,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故凡是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均由护理组长亲自进行;由于老年病人的特殊性和疾病特点(女病人的尿道口多有变异和男病人多有前列腺增生)致插尿管困难,故凡是插尿管困难者均由护理组长去完成;凡是老年病人不配合和吞咽障碍至插胃管困难者,就交由护理组长去做;遇上老年病人脾气怪异,对治疗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和护理者,护理组长就必须想法说服病人及家属,使病人配合,及时完成每天的治疗和护理。自从2005年我院实行上级护士二线查房以来,护理组长每月利用休息时间查房2次~4次,以解决疑难问题和对下级护士的指导。

2.3 健康教育的实施和督查

病人入院的当天,护理组长第一时间到病房与病人进行宣教和沟通,介绍病区环境及相关的工作、作息制度,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和护理及注意事项,以后根据情况进行个别的宣教,并定期对管床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及效果评价。每月对病人发放1次问卷调查,以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和建议,以便进行改进。

2.4 基础护理的落实

住院病人做到“三短六洁”,病人入院时护理组长主要负责为病人刮胡须和修剪指、趾甲,住院期间每周一次;对卧床病人酌情洗头,使每一个病人均保持整洁、精神及美好的形象;对重危病人制定翻身计划,并具体实施;凡被褥、床单被大小便污染及浸湿,给予及时更换,使病人清洁、舒适和皮肤完整。

2.5 医疗文书质量控制

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来,来院就医的病人及家属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大大小小的医疗纠纷较以往有明显的增多;而纠纷的处理是根据我国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举证责任倒置”[2]。护理文书是有力的法律依据,按照护理文书的书写要求:记录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内容简明扼要实用,医学术语应用确切[3]。护理组长负责对年轻护士的医疗文书书写培训,并对每班书写的护理文书质量进行检查,对不合格者要求立即重写;检查各种护理、治疗单执行及签字情况及每个班的当班工作完成情况;并把好出科病历的质量关。

2.6 矛盾的化解

护理组长与病人及家属接触的机会多,相处的时间长,充分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信任,病人有问题总爱找护理组长解决,有意见也自然要找护理组长诉说,护理组长除给予解释外,还进行双方的协调、沟通,把病人及家属对医生的要求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医生;把病人及家属对医生或护士的不满及误会全部消除,化解医患、护患矛盾,和睦医、护、患关系。

2.7 预见性护理

虽然疾病的治疗、护理很重要,但防患于未然更为重要。由于老年病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和意外。为此,护理组长应做好老年病人的预见性护理,做到:各班严格交接,对不能自行翻身的,进行定时翻身和受压部位按摩,防止压疮的发生;对卧床病人及有便秘者教会病人及家属每日行腹部环形按摩2次,每次不少于10 min,以保持大便的通畅,并强调病人尽量在床上排便,千万不要用力大便,避免排便而发生心脏猝死;饮食少量多餐,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增加心脏负荷和使血压增高;病人行走或上厕所,除有防滑设施外,还必须给予搀扶,防跌伤;使用热水袋的水温不能超过50 ℃,避免烫伤;宣教于静脉输液的病人及家属,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千万不能在护士走后自行调快,否则将导致急性左心衰的发生,并经常巡视,及时制止;为老年病人制订出院后的服药表格,并嘱其每次服药后在相应的时间栏内打勾,防漏服、多服或错服药,以确保病人用药的准确、安全。

2.8 带教、培训和创新

护理组长负责来科实习的大中专护生的讲课和带教;负责制定科内新护士的培训计划和实施;负责组织科内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新型实用专利的设计和应用、申报及护理科研课题的拟定和实施。

3 老年病人护理质量的提升

护理组长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关系到老年病人疾病的恢复和生命质量,更体现了老年科病人的护理质量。

3.1 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保证了病人的治疗效果,及时控制了病情的发展,促进了疾病的早日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

3.2 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

预见性护理,避免了病人压疮、跌伤、烫伤、急性左心衰竭、心脏猝死的发生,保证了病人的用药和安全,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病人的医疗费用,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质量。

3.3 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有效的沟通,满足了病人的心理需求;基础护理的落实,促进了老年病人的舒适和保持了美好的形象;健康知识的宣教和指导,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自护能力和水平,预防了疾病的发作,控制了疾病的发展,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3.4 医疗安全的保证

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使病人的疾病得到了早日康复;各种记录的准确、及时、完整,做到了有证可查、有据可依,减少或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3.5 病人满意度的提高

给予老年病人生活的照顾,完全替代了子女的孝顺;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有效的沟通和防范,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和舒适,与病人及家属建立了不是亲人甚是亲人的亲情和友谊,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曾熙媛.老年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1.

篇2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

由于老年人大多数都有骨质疏松症,行动不便,一但不小心摔倒,极易发生股骨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关节活动性较好,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等优点[1]。我院2010年共收治37例老年股骨头骨折的患者,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均获得成功,受到患者和家属的肯定。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所收治的37名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65~91岁,平均年龄为72岁。其中新鲜骨折31例,陈旧性骨折6例,患者大多数为骨质疏松、高血压、寇心病、糖尿病等老年病患者。

2 术后护理 

2.1 麻醉恢复前的护理 手术后患者从手术室回到病房后,立即给予吸氧,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因为老年患者,除原发病外多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患,术后应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要禁食水,定时巡视病房,保障输液和导尿管的通畅,并注意患者患肢血液循环情况,有无异常感觉和脂肪栓塞等迹象。

2.2 的护理 回到病房后,患者的患肢外展30°、中立位,并在两腿之间放置海棉垫,可避免手术部位纽曲、内收、内旋和人工股骨头脱出。

2.3 手术切口的护理 要观察伤口的渗血情况和引流是否通畅,如发现渗血过多或引流不通畅要及时排除创腔内的渗血、渗液,以防内源性感染和逆行感染。手术后切口会感到疼痛,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必要时给予止痛泵静脉点滴。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粗暴动作,各种操作尽量集中进行[2]。

2.4 术后皮肤的护理 为了预防术后褥疮的发生,护士要协助患者每2 h翻身一次,同时观察皮肤有无压红等症状;定时按摩皮肤受压部位,在骨隆突处垫软枕;还要给患者使用防止褥疮发生的气垫床;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增加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以提高免疫力,必要时静点白蛋白、氨基酸等。

2.5 导尿管护理 注意观察尿量及颜色,保持尿管通畅,每4 h1次,并记录尿量,如尿量

2.6 预防并发症发生 术后第2天,患者可采取半坐卧位,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有痰不能排出时可帮助患者拍背排痰,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防止肺内感染的发生。每日做尿道口护理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平时保持会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预防泌尿系感染。要让患者早做床上运动,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患者卧床期间,要注意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多饮水,多吃蔬菜,每日多次按摩腹部,预防便秘。有便秘倾向时给予口服蜂蜜水,排便困难时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

2.7 术后运动康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康复可减轻手术部位炎症反应,消肿止疼,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

2.7.1 术后第1天 在适当的帮助下开始在床上做轻微的运动,首先要活动踝关节,做跖屈和背伸的动作,动作要缓慢,时间不要过长,以患者感觉不累为宜,这个动作可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其次,在护士的指导下做从自然呼吸到深呼吸的练习。还要配合护士安全移动身体,如向健侧翻身等动作。要注意的是翻身时膝部不能超过健肢膝部,防止股骨头脱位。

2.7.2 术后第2天 将床头抬高30°,指导患者进行增强髋关节活动度和力量的练习。告诉患者做臀部收缩练习、股四头肌收缩练习、踝部内收、床上屈膝练习和踝部外展练习和直腿抬高练习。指导患者患肢的外展内收时,外展一般不超过15°,内收不超过身体中线。做床上屈膝练习时,足底不能离开床面。以上练习练习3~4次/d,10遍/次。

2.7.3 术后3~5 d 术后第3天开始漱口、穿衣服,自行进食等[5]。床头可逐渐抬高45°~60°,指导患者继续以上练习,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过猛,并保持患肢脚尖朝上,避免内旋或外旋。另外还要开始练习在床上移动身体,为下地做好准备。

2.7.4 术后第5~10天 进行站立和行走练习。先要独自坐起,然后练习移动到床边,可双腿下垂坐在床边一会。不要过于着急,必须循序渐进。练习下地时,首先自己移到床边,下地时要由护士扶助,先健侧腿着地站稳后,再下患侧腿轻轻试着落地。能下地后,经过多次练习就可以在助行器的帮助下练习行走。站立和行走时间要由少到多,以患者腿不疼、不劳累为宜。行走时要慢慢练习,不能过于着急,一定要保护好患者防止摔倒。

2.7.5 术后2~3周 可练习拄拐行走。

3 出院指导

为了确保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延长人工骨股头的使用寿命,出院时要告知患者不要长时间站立或坐。避免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跑步、提重物等。术后3 个月、6个月复查,患肢有不适随时到医院检查。

参考文献

[1] 葛宝丰,卢世壁. 骨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军出版社,2009,4:939.

[2] 高小雁.骨科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217.

[3] 许惠群,李春梅,梁宏燕.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5.

篇3

【关键词】 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迅速发展,股骨颈骨折已经逐渐成为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就是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见的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提高和医疗器械的不断完善,人工髋关节置换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能够缩短老年人的卧床时间,减少其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本科自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125例,手术118例,其中男50例,女68例,年龄66~90岁,平均年龄77.5岁。本组病例均有明确外伤史,出院随访时限为3个月~1 年。效果满意,假置及髋关节功能良好。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术前1 d到病区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对手术的认识,本组绝大多数患者对康复信心不足,加上不适应入院后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对治疗费用等其他方面的顾虑而忧心忡忡。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给予对症护理,讲解手术方法及原理,介绍以往手术患者的情况,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树立康复信心,稳定情绪,配合手术和治疗。

2.2 病情观察 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肿胀程度,皮肤充盈度及静脉回流情况,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引流量的变化,发现异常时立即告知医师及时处理。

2.3 护理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患肢用软枕抬高15°~20°,同时保持患肢外展15°~30°或中立位,搬运时尽量保持此位置,这是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肢可穿“丁”字鞋,防止患者患肢外旋及内收。翻身时应使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患侧向健侧翻身,双腿间垫软枕,预防髋关节意外脱位。

3 预防术后并发症

3.1 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尽早做有效咳嗽,帮助拍背,按时变更,促使痰液排出;控制、减少探视人员,定时开窗通风,减少交叉感染。

3.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髋部手术患者因术中牵拉刺激深静脉、老年人血黏度高、术后伤口疼痛不愿活动等原因,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明显增高。护理措施主要有早期肌肉舒缩锻炼、下肢被动活动、按摩局部受压部位等,对高危患者及时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预防用药。

3.3 泌尿系感染和便秘的预防和护理 老年人因麻醉影响、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因素,容易发生尿潴留。术后保留尿管的时间,以2~3 d为宜,需留置较长时间的,应用庆大霉素液冲洗膀胱2次/d,每2 h开管1次。鼓励患者多喝水,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饮食,预防便秘。

3.4 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老年患者皮肤组织退变、术后伤口疼痛、调整困难等,使骶尾部组织长期受压,易发生褥疮。护理措施是:麻醉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按时翻身,骨隆突部用气垫保护,局部红外线宽谱理疗,保持床单干燥、整洁[1]。

4 功能锻炼

有规律的进行康复锻炼对于恢复髋关节的活动度,保持髋关节的力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应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护理人员和家属的鼓励对患者的锻炼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4.1 手术当天要避免过多活动

4.2 术后第2天可开始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4.2.1 屈伸踝关节 慢慢将脚向上勾起,然后向下蹬数次,以不感疲劳为限。

4.2.2 进行股四头肌收缩 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 s后放松,如此循环,以不感疲劳为限。

5 出院指导

一般于术后2周拆除切口缝线。因术后恢复期较长,应积极做好出院指导。本院做法为:患者出院时,由管床护士赠送健康教育处方,并给予指导,如:3个月内不侧卧,不盘腿,卧床时只取平卧或半卧位;6个月内避免患肢外旋内收,并逐渐增加肌肉和关节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弃拐后可在家属的陪伴下进行全身的功能锻炼,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应尽量减少髋的负重,注意做到“三不”,即:不负重、不盘腿、不坐矮凳。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和正确康复指导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及尽早恢复肢体功能的关键。

篇4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前后;护理;研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26-01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此种手术难度大,危险性大,我院从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老年外伤性股骨颈骨折及老年病理性股骨头坏死共86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良好的治愈效果。根据本人多年临床护理经验,针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前及术后实施有效整体护理,现研究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举一实例)

患者,盖秀广,男,年龄,79岁,于2012年6月16日18:30入院,主因“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髋部固定性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口服静点用药及针灸理疗效果不佳,”骨科以股骨头坏死收住院。患者一般状态差,消瘦体质,左髋部肿胀,疼痛,活动功能障碍,查体:T:36.2℃,P:78次/分,R:21次/分,BP:160/95mmHg,左髋关节X线平片示:左股骨头密度不均,骨质疏松,股骨头重度塌陷,化验WBC:12×10^9/L,Hb:90g/L,血糖:5.7mmol/L,心电图示及术前五项均正常。根据X线平片和患者临床症状拟定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为病人创造舒适住院环境,减少孤独感,老年人情绪不稳定,意志消沉,生活需要协助,对手术是否成功产生悲观恐惧心理,担心给儿女增加经济负担,针对老年人共有的心理特点,护士需耐心讲解手术重要性必要性及康复知识,取得患者信任,护士关心爱护病人,解除病人思想顾虑,以良好的心态积极接受及配合手术治疗。

2.2术前准备术前晨晚间护理,老年人体质低下,预防受凉,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保持18-20C,相对湿度保持50-70%,清洁皮肤卫生,术野备皮,备皮范围:肋缘至膝关节,前后过正中线,剃。留置导尿,采血标本送检,根据化验结果备同型血。

2.3功能训练术后需要卧床,膈肌麻痹,痰液不易咳出,肺部分泌物增加,气体交换及通气量下降,指导练习深呼吸,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轻叩背部,以利气流振动,痰液咳出,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前练习床上定时排便,以防便秘,减轻病人痛苦。

3术后护理

3.1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每15-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一次,直至平稳为止。静点用药治疗,必要时输同型血800-1000ml,给予低流量O21-2L/分吸入,去枕平卧六小时,暂禁食水,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患肢外展中立位,减轻切口张力。术后由家属陪伴,让老年人感觉到亲人的关心与照顾,保持乐观心情,分散注意力,减轻切口疼痛。

3.2尿管及切口引流管护理尿袋及切口引流袋妥善固定,保持管道通畅,尿袋及引流袋每日无菌更换,尿管每周无菌更换一次,每1-2h夹闭及开管,帮助恢复膀胱自主排尿功能,无特殊情况2-3天可拔除尿管。准确记录24h切口引流液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流速。若引流液颜色为鲜红色及时通知医生。手术暴露广,创伤性大,术后渗血,渗液较多,必要时改换负压引流器,吸关节腔积血,积液,以利软组织对假体包裹,避免切口感染,术后引流量

3.3饮食护理麻醉清醒后六小时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易消化饮食,增加机体抵抗力,有利切口愈合,根据老年机体状况增加适量蔬菜、水果以防便秘。

3.4预防褥疮褥疮是此种手术最常见并发症,需要定时更换,按摩身体受压骨隆突部位,老年人皮肤薄弱,床铺应平整、清洁、柔软,每2h用50%红花或7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术后24h给予轴线翻身,患侧肢体在上,臀部垫软枕,必要时铺气垫床。

3.5观察患肢血运情况术后观察患肢脚趾末端血运、皮温、色泽、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早期由家属在床上被动做足背伸屈肌等长舒缩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1-2W下床活动,使用推行式助行器以防滑倒,护士要帮助老年人增加勇气,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每日循序渐进功能锻炼,3-4W康复出院。

3.6出院指导加强患肢功能锻炼,注意饮食调护,3个月内避免下蹲,6个月后来院复查。

3.7随访调查98%以上患者无假体松动、无下沉、无断裂等现象,老年人生活能自理,能从事轻体力劳动,手术效果非常良好。

参考文献

[1]杨丽凤.急性会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1):148-149.

篇5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32例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适应性训练、康复指导和术后基础护理、疼痛的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髋关节脱位等)、出院指导等的干预性护理;结果:本组病例中l例患者术后发生假体脱位,给予手法复位皮牵引及加强护理后未发生再次脱位,余未发生并发症。全部病例住院12~24d后康复出院;结论:做好人工全髋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人工全髋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骨外科手术,THA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矫正畸形改善行走能力等方面有其优越性,已成为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一种重要的有效方法[1]。但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以老年人占多数,手术创伤大,有部分患者术前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等。因此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带有相当大的危险性,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何降低手术风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就32例老年患者THA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32例,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69.7±10.9)岁。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1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例,老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1例。合并有基础疾病10例,其中高血压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例,糖尿病2例,心律失常1例。另全部病例术前均进行了骨密度检测,发现骨质疏松24例,占75%(24/32)。

1.2结果本组病例全用髋关节外侧切口,住院天数12~24d,平均17d。1例患者发生假体脱位,予手法复位后皮牵引制动,加强护理后未发生再次脱位。余未发生并发症。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术前应详细介绍麻醉方式、手术方法、优点,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主动与病人沟通,给病人以关心理解和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减轻恐惧感,取得患者的良好配合。

2.2术前基础疾病的治疗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往往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髋关节置换术多为老年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上述疾病并发。本组病例共有10人有基础疾病,术前基础疾病的存在降低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加大了手术风险,增加了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术前护理人员应积极协助医师为患者作详细、全面的全身各系统的检查及治疗。使机体各重要器官功能接近正常,以提高手术耐受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患者有较高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本组病例75%)。而骨质疏松症是引起股骨颈骨折的重要原因[2]。

2.3患者准备协助做好各种必要的检查如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血型备血,做药敏试验。

2.4练习术前的康复锻炼是术后康复的基础,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说明术后为防假体脱位,要采取正确的。训练床上排便习惯,指导下肢肌锻炼方法,包括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关节活动训练、为防止肌肉萎缩须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指导正确使用拐杖等训练程序,本文32例病例都能很好地配合训练。

3术后护理其目的是尽快恢复患者正常生理功能,减少生理和心理的痛苦与不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术后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疼痛的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防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感染、髋关节脱位等)、出院指导等的干预性护理。临床护理实践表明[4],术后正确的康复护理是THA成功的重要环节,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1病情的观察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术后需系统地了解患者全身状况,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常规心电监护12~24h,向麻醉医师、手术医生询问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给予低流量吸氧,增加血氧含量,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伤口渗血、引流量的颜色、性质和量,对肾功能不全者注意观察尿量,对糖尿病病人要定时测血糖、尿糖,防止出现酮症酸中毒。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术后48h内应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若患肢皮肤发绀、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及时报告医生。

3.2根据医嘱静滴抗生素及止血消肿药物,以减少创伤反应及组织水肿。

3.3术后平卧6h,保持正确的,患肢保持外展15~30°中立位,穿“丁”字鞋,两腿之间放一软枕。做到三防:一防过度屈曲和伸直,术后在膝关节下垫一软垫;二防内旋,术后穿防旋鞋或下肢皮牵引,保持外展30°中立位;三防内收,双下肢间放一软枕,肢体外展位,防健侧肢体近患肢而过度内收。翻身时,应两腿之间加软枕,防止髋关节内收引起假体脱位。

3.4创口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避免创口内积血而致感染及术后血肿形成,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术后引流量少于50ml/d,拔除引流管,注意保持伤口敷料完整干净。

3.5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3.5.1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其防治措施有包括:(1)术后返回病房抬高患肢(可垫一枕头),鼓励和协助患者多做患肢主动伸屈运动。(2)术后注意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双下肢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情况。(3)如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皮肤潮红、青紫并伴浅静脉充盈,提示极有可能发生了下肢静脉血栓,应及时报告医生,以做相应的治疗处理。总之,采取得当的机械辅助措施和药物干预,结合医务人员的心理支持和干预。将预防和减少THA后DVT的发生。

3.5.2预防感染切口感染是造成THA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THA后,无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都会产生严重后果,最终导致假体松动,手术失败,以致前功尽弃。应积极采取措施以预防感染:(1)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保持引流管通畅,切口及时换药,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规程。(2)合理应用抗生素,手术前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降低感染率,术前30min静脉用抗生素。预防用抗生素至术后48h,如血常规异常应预防用抗生素至血常规正常。(3)术后应严密观察体温变化,每天测体温3次,连续2周。肺部并发症仍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及生命,采取以下术后处理能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雾化吸人,净化呼吸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及合理的营养支持。因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本组病例中住院期间未发现感染病例。

3.5.3预防髋关节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脱位,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并发症之一,引发术后关节脱位往往是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术后人工全髋关节脱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手术前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加强手术宣教工作,合理进行功能锻炼,提高患者对THA的认识并加强医护结合,对预防髋关节脱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术后精心护理。抬高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两腿之间放置一软枕。早期不能轻易给患者翻身,换床单时平抬患者,教会患者两手上抓骨牵引床拉手,利用三健肢出力抬高臀部预防压伤。本组一例患者出现髋关节假体脱位,予手法复位后皮牵引制动,加强护理后未发生再次脱位。

3.6疼痛的护理手术后的伤口疼痛可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饮食、睡眠和休息。从而影响伤口愈合及患者早期功能康复锻炼。随时听取患者主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适当应用镇痛剂或术后使用镇痛泵,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促使伤口早日愈合。

3.7饮食护理术后6h禁饮食。术后第1~3d,进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术后3d开始进软质饮食,术后5d进普通饮食,术后1周内应少食牛奶、过甜食物,以免引起腹胀。术后1周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及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鱼类、虾类、乳类、鸡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体质,促进伤口愈合。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早晚喝一杯蜂蜜水,以利于肠道,预防便秘。

3.8术后康复训练根据患者个体化,与医生共同制订出康复训练计划,遵循早期开始、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以不疲劳为宜。

4出院康复指导THA因恢复期较长,自行康复护理很重要。

4.1指导术后6周应做到“六不要”:不要交叉双腿、不卧患侧、不坐沙发矮凳、坐立时不前倾、不弯腰拾东西、不在床上屈膝而坐。扶拐行走1~2个月后逐渐去拐。半年内忌负重、急速行走、跑步等。6个月内患肢避免内收、内旋动作,站立时患肢应尽量外展。

4.2功能活动指导术后3个月内患肢不负重,拄双拐行走。3个月后患肢可逐渐负重,使用拐杖由双拐-单拐-弃拐,然后逐渐进行简单活动,如散步等。完全恢复后,可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如快跑、打网球等,以免对人工髋关节产生过度磨损。

4.3日常活动指导注意合理饮食,多进含钙丰富的食物;应避免肥胖,戒烟酒;厕所坐便器不宜过低;正确指导患者穿裤时先患侧、后健侧,不穿系带的鞋,在穿裤、袜时应保持伸髋屈膝位;沐浴时采取淋浴;注意预防感冒,及时控制感染,以免造成髋关节感染。

4.4复诊时间术后1、3、6个月、1年定期复诊,如髋部疼痛或活动后严重不适。应随时就诊。

5讨论

THA是一种重建关节功能且疗效十分显著的骨科手术。通过对32例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老年的护理,我认为做好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适应性训练,积极预防、治疗基础疾病,术后生命体征观察,患肢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功能训练及出院健康指导对髋关节的长期康复及恢复关节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对于高龄患者,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并发症的预防是良好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患者能否恢复关节功能的关键。本组患者经围手术期的护理均顺利通过手术,1例患者发生假体脱位,予手法复位后皮牵引制动,加强护理后未发生再次脱位。余未发生并发症。经过阶段性的康复训练,患髋关节活动屈曲均超过9O°,均能正常生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篇6

关键词:重症呼衰患者 人工气道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1-0121-01

针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感染时应使用抗生素,去除诱发因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量,可给于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药物,纠正低氧血症,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缺氧和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明显增高或有严重意识障碍,出现肺性脑病时应使用机械通气以改善低氧血症;治疗酸碱失衡、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多种多样,在解决呼吸衰竭本身造成危害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病因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十分必要,也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根本所在。对于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肺泡通气量,并运用机械通气,及时纠正患者严重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从而为抢救提供了有力的生命支持。现将使用人工气道的护理报告如下。

1 建立机械通道

针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首先要建立机械通道,使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处于危重状态,设专人护理,24h心电监护,严密检测生命体征,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并随时检查气管插管的情况和呼吸机的使用,及时记录各种参数。另外,随着老年患者病情的持续进展,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丧失,需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口腔黏膜的完整性,加强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预防压疮和口腔炎的发生。由于气管插管,患者的会厌功能减弱或丧失,咳嗽反射减弱,加之正压通气妨碍纤毛运动,往往不能自主排痰,易致气道内分泌物潴留,造成气道阻塞,故应及时吸除痰液。临床常用的为开放式吸痰法,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将枕头移至肩颈部,头部尽可能后仰,口、咽、气管基本处于一条轴线,会厌打开,暴露气道声门,可提高插管成功率。给予高浓度吸氧后,暂停机械通气,使气管插管与Y行管脱离,执笔式插吸痰管15-18cm,不超过20cm,插入时感到阻力后上提1cm,打开负压控制在80-100mmHg,自下而上边吸引边旋转回撤,尾端呈螺旋式摆动使吸痰管前端充分与粘附在气管黏膜上的痰液接触,以提高吸痰效果,时间不超过15s,连续吸痰不超过3次。密闭式吸痰法不中断机械通气,打开一次性螺纹管延长连接管的三通装置,置入密闭式吸痰管,进行深部吸痰,可以减轻低氧血症的症状,更有效地维持血氧饱和度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保持呼吸末正压通气,避免肺容积急剧下降,减少肺萎陷的发生,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对于老年呼衰伴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 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

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上呼吸道正常的过滤、加温、加湿和防御功能,使水分丢失过多,因此,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加温和湿化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当患者分泌物粘稠时,可用稀释作用较强的无菌蒸馏水;为维持呼吸道湿润和促进痰液排出,宜选用0.45%的盐水。为保证有创通气时能够湿化气体,呼吸机配备有低阻力加温呼吸湿化器,根据ISO 9360有关机械通气湿化的国际标准指出[1]:湿化气中温度应该在31℃-35℃,水蒸气的含量不应低于30mg/L。湿化罐内只允许加入无菌蒸馏水,防止含有溶质的溶液蒸发形成沉淀。老年患者湿化液量在200-300ml为宜。持续机械通气时,在呼吸机管道和面罩之间外接空气压缩泵雾化导管装置,小而均匀的雾滴在压力作用下进入气管、肺组织,扩大了药物在呼吸道内的分布范围,增加了药物分布的均衡性,加强了患者呼吸道的深部湿化。常用雾化液可选用生理盐水加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或盐酸氨溴索,以解痉平喘,稀释痰液。预防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可用注射器吸取湿化液2-3ml,脱下针头后直接注入气管插管进行多次间断湿化;也可使用微量泵将0.45%的低渗盐水250ml,以10-15ml/h匀速持续滴入,增加湿化效果。气囊是密闭气道,对防止机械通气时气道漏气、避免口腔分泌物、胃内容物误入气道,防止气体由上呼吸道反流、保证有效通气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气囊的压力是决定是否压迫气道黏膜导致损伤的关键因素。理想的气道压力为有效的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一般保持在18.4-21.8mmHg之间。由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是一次性硅胶气管导管,气囊是高容量低压气囊,压力可保持在足够低的水平,对气管内壁压迫不大,对气管黏膜不会造成损伤。故目前认为气囊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常规放气,以避免气囊放气造成通气量的减少。但非常规性的气囊放气或压力的调整仍然十分必要。

3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神志清醒插管带呼吸肌的老年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程长,加之难以耐受插管的刺激,常感到悲观恐惧、焦虑抑郁。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留置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教会患者进行非语言交流,通过采取打手势或书写的方式进行沟通。注意随时从患者的手势、表情、体态、眼神中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烦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机体处于严重应激状态,代谢亢进,消耗增加。营养不足时,机体分解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引起呼吸肌肌力和功能下降。因此,在机械通气时施行全胃肠外营养或部分肠道内部分肠道外营养支持,提供能量及多种营养物质,并根据氮丢失量和血清白蛋白浓度适当地输注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症状,维持和改善机体器官、细胞的代谢功能,减少呼吸肌萎缩,改善呼吸肌功能,有利于顺利撤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应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是抢救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使用时需要严格做好以上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以减少并发症,建立有效的生命通道,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篇7

[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以及出院指导的临床效果。 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和出院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26例(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0例(7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老年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干预;出院指导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4(b)-0166-03

Nursing and Discharge Guidance of Replacement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of Senile Patient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PAN Qiu-xi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Dongtai People’s Hospital, Dongtai, Jiangsu Province, 22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and discharge guidance of replacement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of senile patient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52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replacement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6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nursing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discharge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6 cases vs 20 cases, 100.00% vs 76.9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enile patients; Replacement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Discharge guidance

老年y关节以及股骨颈骨骨折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通常采取骨牵引或者皮牵引的方式,该类治疗方法虽然较为保守,但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高,并且需要患者长时间进行卧床休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的几率[1]。近几年来,临床上通过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对于治疗股骨颈骨骨折以及髋部骨折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极大程度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的活动功能,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身体生活质量[2]。髋关节置换术的预后效果与围术期护理干预存在密切关联,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高度配合以及术后的康复训练之间的合理配合,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十分重要[3]。该研究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和出院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研究均是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完成的,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为56~82岁,平均年龄(71.5±2.3)岁;病程2.5个月~18.5年,平均病程(7.31±1.31)年。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为58~86岁,平均年龄(72.3±2.8)岁;病程2个月~19.5年,平均病程(7.46±1.52)年。两组基本资料的数量、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给予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了解该类疾相关常识,制定符合患者身体体质的锻炼方案。

1.2.2 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和出院护理 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患病时间较长,患病期间的疼痛感受十分强烈,加之接受住院治疗后对于环境的陌生和生活习惯的转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程生活,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深入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的波动情况,准确评估患者的患病情况,基于患者个人喜好、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纠正,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主诉和困惑,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有关该类手术的成功案例,树立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并寻求患者家属的帮助和协助,使得患者能够充分体会到来自家人的关心和爱护,并告知患者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手术结果和预后效果的重要意义。

②全面评估:由于老年患者通常伴发多种内科疾病,具有自理能力差、反应缓慢以及活动障碍等特点,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每一例患者的不同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准确的评估术前,还需要结合其他科室的相关意见制定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案,并为手术后的恢复阶段提供有利条件。

③康复指导:术前康复指导主要是为患者能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的发生机制、手术流程、麻醉方法以技术中的配合等常识,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接受时间。患者接受住院治疗的第一天,护理人员需要发放有关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指导手册,并对于重点和难点进行亲自指导和示范,使患者能够熟练掌握有关功能锻炼的相关动作,如:深呼吸、咳嗽以及扩胸运动等。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正确指导患者有关术后康复锻炼的假体脱落训练,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此外,训练患者床上排便、下肢锻炼等活动,如:等张收缩、关节活动以及股四头肌锻炼等。将腿部肌肉绷紧10 s后放松,反复重复上述动作,21~30次/d。

④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以及血压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24 h监护心电图,并给予低流量吸氧干预,确保血氧含量的增加,同时,还需要时刻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观察切口的渗液情况,如:颜色、性质、流量等;对于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对于存在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糖、尿糖指标,避免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情况。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时刻关注患者静脉输液的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和处理。

⑤体温护理:该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帮助患者呈现平卧,将头部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畅通的同时,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感受进行适当调节。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感受调节手术台温度,确保患者体温。

⑥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去枕平卧6 h左右,赏戎间夹1个枕头,避免患肢出现过度内收的情况;并将髋关节呈现出外展15°的形态,避免髋关节过度伸展;术后穿戴防旋鞋或者行下肢皮牵引,保持外展30°。此外,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翻身,向患侧翻身时,患者需要将患侧髋关节伸直,确保旋转为中立位;向健侧翻身时,患者需要伸直健侧髋关节,并于两腿之间夹1个软枕,避免翻身时发生假体脱位的情况,与此同时,将同一方向的肢体伸直,并使用手掌保护髋关节后方,避免发生髋关节内收而出现假体脱位的情况。

⑦切口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时刻注重引流管的通常程度,避免发生切口内积血而导致的血肿的形成,密切观察患者引流量的颜色和性质,若发现任何异常,及时汇报给医生。当患者术后引流量

⑧疼痛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切口的起始时间、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以及表现形式,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使用镇痛泵处理,在此期间需要仔细观察患者对于麻醉剂的反应情况。

⑨并发症护理:术后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一旦发生术后感染,将会直接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手术全程需要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坚持使用适量的抗生素,确保切口敷料的干燥性,时刻观察患者切口引流量的颜色、性质以及流量等。观察患者切口是否出现渗液、红肿以及炎症等变化。若手术后患者出现体温持续升高,并于3 d内并无缓解和减轻,则需要做好感染预警的可能,此时,应该及时汇报给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时刻监测血糖指标,不仅需要常规使用抗生素,同时,还需要积极做好预防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的准备,避免炎症感染出现扩散而蔓延全身的情况。

⑩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观察患者患肢的肿胀程度,并与健侧做好比对和记录,做到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告知患者避免负重活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踝泵运动;其次,护理人员应该使用医用绷带将患者患肢包扎,避免下肢发生静脉扩张,必要时使用助力器帮助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2次/d,持续30 min/次;再次,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应用抗血栓药物,于术后第1天使用4 000 U低分子肝素钙行经皮注射,7 d为1个疗程。对于已经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溶栓治疗,避免患者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发生术后并发症几率。

1.4 统计方法

该组研究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2 结果

护理满意度分析:观察组护理满意度26例(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0例(7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3,P=0.009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同时,还能够达到矫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正常使用功能的效果,成功的手术是确保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的关键[4]。实施髋关节置换术不仅需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同时,还需要实施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几率、预后的恢复效果以及以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6]。护理人员通过配合医生治疗,给予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以及护理等,在准确估每一例患者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通过术前指导,缓解患者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正确认识到髋关节置换术的重要意义,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通^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能够更好的预防术后假体脱落以及感染事件的发生,确保老年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同时,给予患者出院指导,如:叮嘱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坚持正确的康复训练,术后康复训练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做到不盘腿、不坐矮板凳的活动原则,不过早的进行负重跑步、锻炼、跑步等活动。术后5个月内,禁止使用髋关节做出内旋或者内收等动作。平躺3个月期间,需要在患者两腿之间夹1个软枕,避免髋关节出现>90°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肌肉功能的锻炼。此外,护理人员还需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或者步行架行走,避免发生摔倒或者侧滑等不良事件,同时,在上下楼梯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健侧先上、患侧先下的原则,逐步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并告知患者下次到院复查的时间[7]。

该研究通过讨论分析,观察组护理满意度26例(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0例(7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行围术期护理干预以及出院指导,不仅能够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满意度,还能够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蔡晓敏,林连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蛇志,2014,26(4):436-437.

[2] 李小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1):168-169.

[3] Zhu Hefei, Wang Chunxiao, Zhang Chunyi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perioperative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guidance[J].Journal of Jilin Medical College, 2012,33(1):22-23.

[4] 杜静霞,王红玉,马翠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2,6(6下旬刊):50-52.

[5] Zhang Suzhen, Zhang Furong. Uremic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total hip replacement perioperative care[J].Nurses Journal, 2012,27(20):1906-1907.

[6] 张宁.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6例围手术期护理[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1):1375-1377.

[7] Lin Honglian, Zeng Xiuyun, Qu Sasha, et ct.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after prosthesis around the fracture of nursing experience[J]. Baotou Medical College, 2015,31(10): 92-93.

篇8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1~3],主要由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扭转伤肢,暴力传达至股骨颈,引起骨折。由于老年人肝肾不足,筋骨衰弱,骨质疏松,很小的暴力即可引起骨折,此类骨折愈合困难,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会较多,可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本文重点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2013月5月我院收治的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全面化整体护理,具体如下:

1.2.1生话起居护理 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协助其保持各关节的正确、舒适的。对生活不能自理者,应加强基础护理,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满足其生活需要,并注意防止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便秘、压疮等并发症。

1.2.2 心理护理 关节置换术风险较大,术前准备时间长,术后易出现并发症,这些对患者均造成一定压力,因此应关心和理解患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获得心理支持,树立疾病康复的信心。

1.2.3饮食护理 因患者年龄较大、体质较差、手术创伤大,因此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索、易消化食物,保证足够营养,提高机体抗病力。

1.2.4围手术期护理 ①术前护理: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及对人工关节的选择,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及相关训练,如术前用药准备,是否使用激素药物,术前相关检查、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及肠道准备,床上使用大小便器的训练,肌力的调练等。②术后护理:?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早期注意观察伤口出血、患肢疼痛及血液循环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患肢护理:抬高患肢15°~20°,中立位,必要时使用支具,防止内收或外旋。术后2~3d即可早期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及未固定关节的活动,病情稳定后可进行康复锻炼,活动时注意保护置换关节,防关节脱位。

1.2.5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术后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胸部皮肤黏膜情况,必要时早期采取抗凝措施,积极预防和及时发现肺栓塞。术后适当运用抗血栓药物将有助于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但过量使用肝素或低分于右旋糖酐可能增加手术创伤出血。因此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肢早期进行活动,必要时在术肢进行间隙加压,促进静脉回流。②感染:?浅部感染: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减少关节活动,配合抗感染治疗。?深部感染: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通畅,及时在术前或术后24h内给予广谱抗生索,并在术前积极控制身体其他系统的感染。注意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其抗感染能力。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保持负压引流通畅,遵医嘱持续应用抗生素静脉注射或口或口服抗生素数周。③假体松动:假体松动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清楚,以便配合。假体松动早期无明显移位或疼痛,晚期时出现进行性疼痛、假体明显旋转移位或下沉,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调整,减少患肢活动范围。④脱位:造成脱位的主要原因为假体安装位置或手术不当、不恰当的移动或活动、肢体长度不够等。绝大多数脱位出现在术后一个月内,非安装或手术原因者可手法复位。护理人员成根据手术切口不同保持患肢及关节处于稳定位置,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功能活动。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

2结果

3讨论

近年来,我院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面获得了不错的成效。本组研究对象为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全面化整体护理,结果发现,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优良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17.605,P

参考文献:

[1]王立香.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558-1559.

篇9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相关康复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收治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65例,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本组均给予以下护理措施: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术后康复护理等。结果:本组65例患者在功能锻炼期间没有1例出现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定,其中优42例,良21例,可2例。结论:对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术后恢复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康复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类型,多为骨质疏松情况下稍微暴力作用所致。而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到股骨颈骨折相关手术进行及术后并发症发生。股骨颈骨折多采用关节置换术。本文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康复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65例,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32例,女33例,年龄59~72岁,平均67.2±5.7岁。其中头下型骨折24例,经颈骨折34例,基底部骨折7例。9例合并有糖尿病,17例合并有高血压。

护理措施如下。

做好术前准备:术前要了解患者合并相关慢性疾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对症处理,提高患者对手术耐受度。如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降糖,降到手术允许范围,高血压患者实施控制血压,降低到手术许可范围内,嘱咐患者戒烟等。术前1天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心理护理:老年患者会因为骨折情况而出现焦虑等情绪,在护理过程中要多注意老年人性格特点,帮助老年人消除孤独寂寞情绪,缓解患者焦虑情绪,让患者感觉到温暖,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让患者对置换术有较深了解,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取得患者配合治疗。

术前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术前教会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的方法,让患者了解术后功能锻炼对康复的重要意义,让患者指导功能锻炼是提高患肢肌力的重要方法。让患者掌握股四头肌、上肢的舒缩功能锻炼过程。

术后护理:①术后要对患者采取正确:让患者患肢平放于床上,双腿之间放置T型枕,保持外展30°中立位,避免内收和内旋,防止关节脱出,在对患者搬动或翻身时,要注意髋关节和患肢整个脱去,避免关节脱出。②术后预防并发症: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尽量早下床活动,嘱咐患者清醒后主动对下肢肌肉进行锻炼,可让患者穿戴高弹袜等。加强术后管理,特别是全麻患者术后可雾化吸入,利用患者痰液咳出。术后要监测血压血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③术后康复护理:术后1天,患者可主动对患肢股四头肌的肌力锻炼,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正确指导,并指导患者在锻炼期间正确的呼吸方法,自我调整呼吸运动,防治肺部坠积性肺炎发生。指导患者主动锻炼踝关节和足趾活动,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2天,根据患者情况可对患肢进行水平移动连续。术后1周,患者可站立练习,对髋关节进行伸展训练。进行骨盆左右摇摆锻炼,进行屈髋关节练习。术后2周左右进行扶拐或者负重练习等[1~3]。

结 果

本组65例患者在功能锻炼期间没有出现1例出现并发症。采用骨水泥固定患者可完全负重训练,非骨水泥固定患者,可根据患者情况部分负重训练。多数患者术后第3天即可下床活动。本组均随访,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髋关节脱位。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定,其中优42例,良21例,可2例。

讨 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较为常见,多是骨折疏松发生后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骨折。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器官处于衰退阶段,同时多合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上述往往降低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可增加术后并发症,导致手术效果降低[4,5]。除了在给予有效的临床处理外,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对上述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充分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避免和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对患者实施有效康复护理,如护理,可防止关节脱位,对患者进行相关肌肉舒缩训练,提供肌力,并根据患者个体特点进行护理干预,保证康复锻炼在术后康复起到重要作用[6,7]。

本文结果显示,6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没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根据患者手术情况术后行康复锻炼,术后随访,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定,其中优42例,良21例,可2例。说明对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术后恢复效果,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涪容,何俊.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明[J].西南军医,2009,7(4):648-649.

2 邵培双,胡宝芹,金彩霞.改变侧卧位度数预防早期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7(4):21.

3 赵云鹤,朱延兵,王伟华.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12-14.

4 金紫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与髋关节脱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4):371-372.

5 黎裕萍,杨熙华.程序式健康教育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72.

篇10

1 临床资料

100例(105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其中男39例(41只眼),女61例(65只眼)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5岁,术前视力光感-0.2。术后视力恢复为0.2~1.0。

2 护理 

2.1 术前护理

2.1.1 入院宣教

老年患者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对居住环境适应性较差,应热情接待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2]、探陪制度、发放护患连心卡、告知管床医生及责任护士,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对于耳聋、健忘的患者,责任护士在宣教时应适当提高自己的音量并要不怕麻烦多次宣教。

2.1.2 做好入院评估

掌握患者的病史、全身情况,因大多数老年患者都伴有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对合并高血压患者按医嘱使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22/12Kpa;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3]。

2.1.3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年龄大,视力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医院环境不适应以及对手术知识缺乏,往往存在焦虑、紧张、恐惧、自责等心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等,掌握不同患者的情绪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差[4]。护理人员应向其详细介绍该项手术的具体过程以及手术方式的先进性、可靠性、可预测性及术后视力恢复迅速等优点,术前完善各项准备的必要性,术中积极配合医生的重要性、术后遵循各项注意事项必须性。讲解主刀医生的业务能力,列举以往老年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强信心,情绪稳定,身心达到最佳状态。

2.1.4 健康教育

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预防感冒,不能吸烟,教会患者预防咳嗽、打喷嚏的方法(用舌尖顶压在上颚或手指压人中穴);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增加腹压,影响手术效果;术中妥善固定头部,勿摇晃;训练患者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以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2.1.5 饮食指导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多食含硒、锌食物,有利于患眼恢复。忌烟、酒、浓茶及辛辣、油腻、煎炸之品。

2.1.6 术前准备

术前3天术眼常规按医嘱应用抗生素眼液,术前1 h应用复方阿托吡卡胺点术眼2~3次,使瞳孔散大到6~8 mm[5]。滴眼药水前首先要清洗双手,以防交叉感染,动作要轻柔,注意勿让手指或眼药瓶触及角膜。其次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滴错眼药水,如同时需要滴多种眼药水时,每次至少需间隔2~3 min,并根据药物刺激性强弱程度选择滴眼药水先后顺序,先滴刺激性弱的药物,后滴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果是易沉淀的眼药水,滴药前要充分摇匀。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患者术毕返回病室时,协助其取平卧位以不压迫术眼为宜,头部放松,不宜大声说笑,避免一切可能引起眼球受压或感染的因素,如患侧卧位、自行打开术眼敷料、用力挤眼或揉擦术眼等;数小时后,可轻微活动,同时观察敷料有无移位、松脱及渗血情况;避免头部过多的活动、挤压术眼,忌突然抬头、低头、弯腰,提取重物;避风寒,防止感冒而咳嗽、打喷嚏,引起继发性出血。

2.2.2 心理护理

术后及时告诉患者手术已顺利完成,使其紧张情绪彻底放松;对仍有思想负担的患者,鼓励其说出自己的顾虑,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疏导,鼓励家属予以亲情关怀和情感支持。

2.2.3 生活护理

术后即可进食,宜吃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纤维的食物,以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便秘引起眼压增高、出血、晶体脱位等;避免进食带骨、刺及难咀嚼、硬固、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酒、浓茶等,禁止吸烟,以免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打喷嚏等,造成晶体脱位,影响伤口愈合;不可做剧烈运动,避免眼外伤;护士要勤巡视,及时了解患者所需,嘱家属协助患者满足生活所需。

2.2.4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术后眼疼情况、包眼敷料是否干燥、固定。如术眼疼痛、头痛等突然发作或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以免发生眼内感染,伤口裂开等严重并发症[6]。注意观察结膜有无出血,角膜是否透明,角膜有无水肿,有无继发性青光眼等。随时听取患者的主诉,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

2.2.5 中医护理

遵医嘱给予中药荆防四物汤口服以除风益损,宜饭后温服,注意观察用药的效果和反应。术眼疼痛者可以取耳穴交感、神门、眼等进行耳穴埋籽,用拇指和食指按揉3~5 min,2次/d。由于手术创伤,患者紧张不适,可引起失眠,但此时不宜使用安定类催眠药物,可以给予耳穴心、肾、脑干、皮质下等进行耳穴埋籽按揉或按摩脚心5~10 min,以宁心安神,促进睡眠。对于术后便秘患者可给予耳穴埋籽大肠、小肠、直肠、便秘点等按揉,或进行天枢、中脘等穴位按摩以促进肠蠕动。

2.3 出院指导

出院后要按时正确滴眼药水,动作要轻柔,勿触及角膜。减少眼球转动,避免用手揉擦、挤压术眼,防止外伤。避免弯腰、低头、提重物等活动。勿用不洁物品或脏水接触术眼。少用眼睛,忌看书报、电视及电脑。避免在强光或弱光下阅读,若有强光直射患眼或烟尘刺激可戴有色眼镜。按时复查,如出现眼痛、畏光、结膜充血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时处理。

3 体会

老年白内障患者在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手术期间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可以减少和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康复出院。所以,全面细致的护理对老 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先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3):381.

[2] 带慰萍,张红霞,范建群.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影响安全的因素与评估.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900.

[3] 李锦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围术期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11,8(18):329.

[4] 陈红玲.浅析眼科老年患者心里状态及护理对策.现代护理,2010,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