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点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风险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风险点

篇1

【摘要】文章分析了导致护理风险的动因,如:来自护士方面的因素及来自其他方面的因素 。针对动因,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搞好风险管理的几点方法:包括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护理风险防范培训,针对风险采取有效措施等。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只有加强风险管理才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风险管理的重点是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只有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才是有效落实风险管理的保证。

【关键词】护理风险; 管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60-01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住院患者、护理人员、患者家属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1]。护理管理者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结合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谈谈护理风险导致动因与管理方法。

1 导致护理风险的动因[2]

1.1 来自护士方面的因素: 护士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漠,不能识别护理风险,不能冷静处理问题,不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及自身合法权益。个别护士的责任心不强,缺乏慎独精神。护理文件书写不及时,医护记录不一致,一旦发生纠纷护士很难举证。告知行为中的风险因素:护士在进行各种操作前未将可能带来的风险告知病人及家属,一旦出现风险,病人和家属则很难接受。

1.2 来自其他方面的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及法律范畴的扩大,护理风险问题日益突出。个别药品的不良后果,医院的卫生环境,规章制度的不健全,抢救物品、药品管理不当都将给护理工作带来风险。

2 搞好风险管理的几点方法

2.1 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各科可组成以护士长为组长、老护士为骨干的风险管理小组。定期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及时了解掌握各种相关信息,分析护理现状及问题,不断找出护理安全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实施护理质量的监控。

2.2 进行护理风险防范培训[3]: 对护士进行护理风险防范培训,定期请医疗律师讲解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护理纠纷的个案进行分析;及时通报医院有关的安全信息。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并设计情景进行考核,以提高护士防范和化解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2.3 针对风险采取有效措施: 将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过程规范细化,及时发现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规范环节管理,及时加以化解。如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单直接打印,有效地避免差错发生。此外,还可制定护理的关键流程,包括患者入院、出院管理流程,健康教育流程,设计有创护理操作告知同意书,修订护士长环节质量控制表,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监控系统。

3体会

3.1 加强风险管理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3.2 风险管理的重点是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推行护士风险教育和培训护理人员应对护理风险的技能,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增强自主学习和掌握风险处理的主动性,提高抗风险技能,同时也强化了护理人员依法施护、防范风险的自律行为。

3.3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是有效落实风险管理的保证: 由于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护理差错、事故还时有发生。因此,管理者必须不断查找护理安全的薄弱环节,制定系统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及与护理风险管理配套的一系列护理管理制度,持续对护理安全工作进行监督,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才能有效落实风险管理,切实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谢新芳,徐 群.细节管理在防范护理风险中的的作用.护理杂志,2007,24(1):75

篇2

关键词:风力发电行业 发展现状 设备 维护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34-01

在社会的发展之下,整个社会的运转消耗的能源也越来越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增加可再生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风力发电正是基于此发展而来,风能资源具有可预测、可再生的特征,因此,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一枝新秀。但是,就现阶段而言,我国风力发电行业的兴起时间还较短,技术水平还不够成熟,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下面就针对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设备维护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

1 风力发电机的原理与组成

实际上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就是利用叶轮的旋转实现风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风力发电机由机舱与叶轮组成,叶轮与机舱的齿轮箱之间采用的是传动轴形式,近几年来,风力发电机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单机功率已经从250 kW达到了3 MW,很多单机功率已经可以达到5 MW,从某种层面而言,风力发电机已经逐渐成为复杂控制系统、空气动力学设计与高性能材料的结合系统。

在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之下,出现了大批的风力发电机制造商,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Vestas、GE Wind、GAMESA、ENERCON、SUZLON等几家大型制造商,近年来,国内也涌现出一批风力发电机制造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风力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

风力发电机有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与垂直轴式风力发电机等类型,其中,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该种类型的发电机主要由叶轮、塔筒、发电机、控制系统、增速齿轮箱、偏航装置等设备组成。

2 风力发电机部位

大型风力发电机塔筒高度多为50~100 m,叶片长度多在30~50 m,风力发电场也多建立在风能资源丰富的海边以及海拔较高的地区与荒漠地区,风力发电机的造价高昂,设备有一定的高度,工作环境十分的恶劣,因此,维修与保养起来有着较大的难度,为了保障风机可以正常的运转,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其中基础的工作就是维护工作。风力发电机的位置较多,包括主轴、发电机轴承、变桨轴承、增速齿轮箱、偏航轴承、液压刹车系统等等。

2.1 主轴的方式

风力发电机对于轴承的运行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主轴的长度很长,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因此,其转动速度较慢,很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因此,在选择滚动轴承时,比需要选择调心性能理想的轴承。根据轴承布置差异,主轴包括油以及脂两种形式,为了保障主轴的防腐性与承载效果,目前多使用美孚、嘉实多、长城、克鲁伯、壳牌、SKF等品牌的油。

2.2 发电机轴承的方式

风力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多的振动荷载,这些振动荷载均会影响轴承的稳定性,就现阶段来看,风力发电机发电机轴承主要使用圆柱滚子轴承与深沟球轴承两种方式,定期可以有效降低轴承的噪声。此外,考虑到轴承需要在高温、高速的条件下进行运行,因此,需要尽量选择寿命较长的合成型油脂,目前常用的性油脂有美孚脂、长城脂与克鲁伯脂。

2.3 偏航系统和变桨系统的方式

风力发电机组多使用偏航系统进行调节,偏航系统主要由偏航电机、风向标、回转体大齿轮、偏航行星齿轮减速器等组成,虽然偏航系统电机运行速度不高,但是却需要承受较大的负荷,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油具备良好的低温性能、防腐蚀性能、抗磨性能与黏附性能,在国外发达国家,多使用低温油,这种油即使是在零下40℃的环境下依然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2.4 液压刹车系统的方式

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暂停、停机与紧急状态,因此,就需要设置好液压刹车系统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从某种意义而言,液压刹车系统对于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液压刹车系统主要包括气动刹车与机械刹车两种形式,从工作环境来分析,刹车系统要求液压油有良好的过滤性能、黏温性能、防腐性能,这样才能够适应沿海的潮湿环境与高原的寒冷环境。就现阶段来看,应用在风力发电机液压刹车系统的油主要有壳牌、美孚、长城、加德士、道达尔几个品牌。

例如,在新疆某风力发电厂,由于植被覆盖率低、空气质量差,因此,发电机对于油的黏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黏度过大,就会导致机件阻力增加,有效功率降低;如果黏度过小,就会导致机件表面油膜厚度低,机件不能得到足够的。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选择磁流变体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3 结语

总而言之,风力发电行业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发展,风力发电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也遇到一些阻滞,为了保障这一行业可以得到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要为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做好设备的与维护工作,这样不仅能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也可以提升风力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继电保护;研究;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和原则

继电保护设备作为变电站的重要部分,在满足灵活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的前提下,可将其配置分为过程层和变电站层两个方面内容。过程层:一次设备配置独立的主保护,就近下放安装或和一次设备实现一体化,各间隔保护实现分布式安装,双重化配置。变电站层:后备保护集中式配置,站内各电压等级统一集中配置,集中式后备保护采用自适应和在线实时整定技术,同时具备广域保护的接口,能够实现广域保护的功能,也是双重化配置。继电保护配置见1示图。

图1继电保护配置原理图

以110kV变电站为例,该站的连接,变电站电压等级更高的对比度,连接形式及设备相对简单。保护配置只需要满足以下几点:

(1)对传统继电保护,选择性,灵敏可靠,快速等四项性能要求,被称为“四性”。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继续满足“安全要求四性能”等实际工程的要求。

(2) 110kV变电站以上的电压等级高,为两段连接形式的双和单总线,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安装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

(3)变电站110kV电压等级高,基于SV,GOOSE网络中网络层,站控层和MMS的网络之间互不十扰,每个网络访问保护,每个数据之间的控制器是独立的。

(4) 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在本地安装保护装置,可与智能终端功能的集成。

(5) 110kV变电站电压等级低,为保护和监控装置。

(6) 110kV变电站电压等级低,对主变压器,合并单元,每一方应进行冗余配置,用于配置单套其他合并单元之间的间隔。

(7)所有的合并单元,过程层网络信息应被记录,并记录故障记录和分析网络报告纪录。数据接口控制器和记录装置对应的SV的两套,MMS和COOSE网络应该是互不十涉。

对于一次设备,过程层配置单独主保护,如果该设备是智能设备,那么保护设备是可在设备内部安装,否则可将保护设备、合并器和测控设备等安装在离设备较近的汇控柜中,以便简化设备的运行及维护。全站通过以太网统一传输GOOSE和采集量。除了分布式保护之间的数据实现同步,无需IEEE1558外,其余系统全站都运用IEEE1588对时。

该方案不仅简化全站保护,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保护与被保护设备间的距离,可避免通信链路。如跳闸及采样等不可靠性引起的保护功能失效。这样,全站网络带宽的消耗将集中在录波及监控上,从而继电保护的网络消耗将减少。

二、继电保护过程层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重要的过程层设备,设备部件和设备。具有快速跳闸功能的装置的主保护配置,包括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差动保护。智能变电站中的变压器保护分布式双套配置,这是主保护,后备保护装置,如主、后备保护单独的配置,后备保护应与集成控制装置一同时要彼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配置相应数量。

保护直接对变压器各数据进行采样分析,直接跳开各侧断路器。其他如启动失灵及其他保护配合信号由GDOSE网络进行数据和信息传输。变压器非电量保护就地直接通过电缆接入断路器跳闸,现场配置本体智能终端,跳闸、控制等信号通过光纤上传上GOOSE网络。如图2所示

图2变电站的变压器保护方案图

智能变电站的母线保护,我们一般采用分布式设计,如图3所示。

各间隔之间都独立实现母线保护功能,只跳间隔本身的断路器。而失灵保护另外统一由集中保护完成。

图3母线保护的配置图

三、变电站层的继电保护配置

智能变电站的变电站层后备保护采用集中式进行配置,此配置应用自适应和在线实时自整定等技术,具有广域保护的功能,可实现双重化配置。后备保护可为本变电站提供近后备保护功能,实现开关失灵保护,同时也可以实现相邻变电站远后备保护。近后备的保护范围包括母线和出线,而远后备的保护范围则包括出线对侧母线及相连的所有线路。后备保护系统可通过采集电气设备的电流电压信息,断路器状态量以及相邻变电站的各类信息,实时判别在远后备范围内的设备故障,并独立做出有效的跳闸策略。

四、继电保护隐患的风险评估方法

由不合理的保护定值引起的风险评估及计算方法。从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可知,在继电保护运行之前,需要通过设置相应的保护定值来提高继电保护的灵敏度,以及设置好其选择性,而对定值的设定则存在三种不同的效果:①当保护定值难以满足继电保护的灵敏度时,将产生继电保护隐患的发生。②当保护定值的设置难以满足选择性的要求时,比如对越级跳闸的选择,对上下级保护失配的选择。③对相间距离三段保护的值设定难以满足大负荷时的选择。通过对不同的定值设定,所产生的隐患和危害也是不同的,当不合理定值发生在不同的位置上,其危害也是不同的,同时,对于不同的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水平,其危害也是不同的。

对继电保护定值的不合理性的隐患范围的确定。对于继电保护定值的不合理情况,从其对周围可能造成的保护不正确动作的范围,就是继电保护不合理定值的隐患范围。

由于硬件系统的内部缺陷而造成的风向评估问题。针对不同的硬件缺陷,其对继电保护的不正确动作的影响也不同,从其误动结果来看主要分为三类:①当电力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由于设备本身的保护出现问题,对其相邻的其他设备的保护也会产生误动;②当电力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由于其自身硬件出了问题,也可能因自身的缺陷而拒动;③在无故障情况下,由于电网周围区域发生扰动,从而导致继电保护系统的硬件产生缺陷而导致误动操作。

结合故障点事件树的发展规律来看,当起始故障产生硬件缺陷时,会产生相应的后续事故,同样也容易对其他硬件产生不正确的继电保护动作。比如对于常见的硬件故障缺陷而造成的事故,其对相邻电力设备的误动概率将会增加,对于因硬件缺陷而爆发的后续设备的拒动事故,则使得原发性故障的概率,再乘以线路上的全部拒动的概率,如果配置了双套线路保护,则其拒动的概率会更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诉,继电保护作为保证智能变电站良好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能否构建优良的继电保护系统就由显其重要。通过对停电事故频发现象的研究,从众多不确定因素中发现,因继电保护系统出现的隐性故障占了绝对的优势。所以仍然需要不断的总结分析,促进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从而提高电力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l]夏勇军,陈宏,等.11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J].湖北电力,2010,1:56-58.

[2]杨超.11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2012,12(08).

[3]哀桂华,张瑞芳,郭明洁.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整定方案优化[J].中国造纸,2010,7:31-33.

篇4

关键词: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安全防护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与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得以广泛应用。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信息化项目已经在安全生产、成本控制、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电力企业越来越依赖信息化管理手段,但是随之而来的信息化项目风险问题已不容忽视,只有提高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实现供电可靠性目标。

一、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

1. 电力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及威胁

从目前情况分析,电力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普遍缺乏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规划,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策略;二是缺乏完整的技术防护体系,目前各电力信息系统己经采用了一些安全防护措施,但是相对于日益复杂多变的信息安全形势,安全措施的采用还是不足的,存在严重的风险和安全威胁。从技术方面上分析,电力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可分为以下两种:

(1)对网络中各类设备的威胁;这类威胁对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工业控制设备进行远程控制、非法使用甚至破坏,使设备不能按正常工作、拒绝服务或者被植入后门,导致电力系统正常业务出现错误甚至中断。造成这类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网络结构设计不合理,设备存在安全漏洞、病毒的侵害以及人员的恶意攻击等。

(2)对电力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威胁,出现数据被截取、篡改或者破坏。对数据的威胁可能存在于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传输整个过程中,这类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员的非授权访问,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或者应用系统设计缺陷造成信息泄露、人员的恶意攻击,管理人员的素质风险等。从信息安全发展趋势来看,信息安全防护的核心都将归终于数据安全,因此对于电力行业而言,保护电力数据安全是电力信息安全核心内容。

2. 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安全

电力信息系统面向电力企业,按照应用领域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生产控制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和市场营销系统,其数据内容按照领域可以分为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数据、办公数据以及市场营销方面的数据。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数据存储、传输的安全性和真实性上,通常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安全至少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保证电力数据的完整性,以防止电力系统各类数据不被修改;

(2)保证电力敏感数据的保密性,例如:电力系统中的供电信息在传输途中不被非法截获;

(3)保障电力数据的可用性:保证电力各类数据能够被授权人员访问。在实际电力信息系统应用环境中,电力系统将电力设备、业务应用软件、计算机设备在网络环境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电力系统的数据安全防护不可能依靠某种单一的安全技术就能得到解决,必须在综合分析电力系统整体安全需求的基础上构筑一个完整的数据安全服务体系。

二、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安全防护策略

数据安全是电力信息系统安全的焦点,如何确保数据安全,成为数据管理上的难点和关键点。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安全面向具体行业,实现安全目标应以密码学、访问控制、网络安全等信息安全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数据安全防护策略,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电力部门如何保护自己的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电力企业数据安全不是简单的设置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使用最新的补丁程序修补最近发生的漏洞或者进行数据备份等,而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1. 加强数据存储环境的安全

电力行业数据通常存在于各类业务系统中,这些系统数据的存储环境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是连接计算机硬件与上层软件之间用户的桥梁,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减少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或隐患,需要对操作系统予以合理配置、管理和监控;在数据库系统中,电力行业所涉及的数据库密级更高、实时性更强,因此有必要根据其特殊性完善安全策略,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会被有意的攻击或无意的破坏,不会发生数据的外泄、丢失和毁损,即实现了数据库系统安全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2. 对敏感数据本身进行防护

对于电力行业部门,各类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提供的安全控制措施只能满足一般的数据库应用,而难以完全保证其数据的安全性。当前基于内网安全、终端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对各类数据进行了保护,但对于敏感的数据内容,需要采用对加密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保护,同时要对数据本身及其运行支持系统进行备份和对数据运行的硬件环境进行备份。

3. 加强数据交换的安全设计

针对数据交换过程中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不可抵赖性等问题,需要采用身份认证、数据传输的端到端加密、线路加密以及更强的应用层协议进行综合防护。实现对用户的统一

管理,统一授权,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非法使用系统资源,实现对发送的数据自动加密,作为不可阅读和不可识别的数据穿过互联网,采用VPN 等手段对线路加密,以及采用更强的应用层协议对数据包进行深入分析,按照特征数据进行匹配跟踪,并可以通过终止所跟踪的可疑会话来实时检测和阻止各种非法攻击对网络的入侵。

三、电力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当前,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也逐渐应用到电力行业,电力系统承载的数据内容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何保障这些数据的安全成为电力系统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1. 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安全体系

通过分析影响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的因素,从数据安全评估、数据安全技术体系、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构建电力系统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框架。其中在数据安全技术体系中,与数据安全密切相关的技术主要包括数据中心建设、数据加解密技术以及对数据资源的访问控制技术等内容,本文重点分析这三方面的技术内容。

2. 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存储环境建设

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设备的物理安全是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对于电力系统数据而言,电力系统数据存储环境建设是保障数据物理安全的前提,必须首先研究存储环境安全技术,再保障硬件系统的安全,进一步保证硬件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安全,最终实现数据的安全。电力系统数据存储宜采用数据中心存储方式进行,通过对重要系统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可以保障数据环境的物理安全,数据中心通过系统硬件支撑平台的虚拟化,统一共享软硬件基础设施,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通过整合、优化基础设施,采用服务器集群、服务器动态负荷均衡、网络存储整合和虚拟化等国际前沿信息技术,形成灵活的 IT 硬件基础架构。在建设方面,可按照电力行业级别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数据中心,形成全面的以数据层面为基础,面向各级信息系统,实现网络、系统、主机、数据自上而下的全面的信息安全体系,促进企业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保障电力企业的业务信息安全和系统服务安全,促进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 IT 基础架构灵活化、存储管理集中化、数据备份自动化、数据管理全面化、信息安全一体化的发展。同时对数据中心应进行严格管理,配备防盗、防火、防水等设施,应当安装监控系统、监控报警装置等。建立严格的设备运行日志,记录设备运行状况。要规范操作规程,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3. 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加解密技术

信息加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保护措施,是一种主动的防卫措施。通过某种加密算法将数据变换成只有经过密钥后才可读的密码来加以保护。信息加密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个是对数据保密性要求,使未经授权的非法访问即使得到数据也难以解密 ; 另一个是对通信保密性要求,防止用户通信数据篡改、通信数据插入、通信数据重用等非法操作。现代密码算法不仅可以实现加密,还可实现数字签名、鉴别等功能,有效地对抗截取、非法访问、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冒充、抵赖、重演等威胁,因此密码技术是数据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常见的数据加密算法有 DES 算法、RSA 算法、IDEA 算法、DSA 算法等。

4. 电力信息系统身份认证体系构建

对数据安全、可靠、有效地存取是数据安全的关键,身份认证技术是主要的实现手段,用户认证目的是验证用户身份、访问请求的合法性,可有效地防止冒充和非法访问等威胁。对电力行业而言,由于组织机构相对比较严密,分层明确,可以考虑采用公钥基础设施 (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构建身份认证体系,建立电力系统的网络信任机制,并通过数字证书的方式为每个合法的电力用户提供一个合法身份的证明。PKI 从技术上解决了电力网络上的身份认证、信息完整性和抗抵赖等安全问题,在保障电力应用系统的认证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力行业 PKI 由于行业需求,一般为适应不同级别信息安全的需要,CA 证书间需要相互交叉验证。但交叉认证易造成信任链混乱,对于具有大量职员的电力行业,必须采取措施,严格管理交叉认证,根据 CA 认证关系图应能明确判断出各行为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四、结语

数据安全作为电力信息系统中的核心资产,具有重要的地位,必须采用强有力的措施保证其安全性,确保能为用户提供更为精细的服务,但信息安全是动态的、整体的,安全总会随着用户网络现况的变化而变化,电力系统完整的安全解决方案还必须包括长期的、与项目相关的信息安全服务,必须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组织保证体系、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培训机制,进行动态的安全评估,及时发现信息系统中最新的安全网络,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闪兰魁 .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 IT 治理的研究 [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项目管理,2007

[2] 向家国 . 电力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体系架构与防范制度研究 [J].科技展望,2010(9)

篇5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5-0673-02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5.064

白癜风是一种皮肤后天性色素脱失的疾病,病因不明确,但有说法与遗传因素有关[1]。此病为慢性疾病,疗程较长,虽然疾病本身对机体无致命损害,但由于多发生在面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影响美观。我科门诊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60例,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出现,但由于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效果肯定,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60例全部为我科门诊患者,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 12~50岁,皮损部位:面颈部13例,躯干部20例,四肢部27例,近2个月全身未应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

2.治疗方法 采用UV系列紫外线皮肤病治疗仪100 L治疗系统(德国Waldmann公司)进行全身照射,辐射波长311 nm,每周照射3次,隔天照射1次,起始剂量为0.3 J/cm2,每次递增0.1 J/cm2。照光时协助患者戴专用UV防护镜,嘱男性患者用一块白布遮盖外生殖器,每次照射前均详细询问上次照射后的反应,观察皮肤照射后的状况,及时记录,并确定光疗的能量和间隔时间。我科紫外线照射由专人负责,每位患者均建立个人资料登记卡,及时掌握患者治疗的进展,保证疗效。

3.不良反应情况

(1)红斑反应:发生27例,占45%,光疗3~4次后出现;同时伴皮肤干燥、疼痛以及灼热感。照射区皮肤有明显灼痛感者为9例,出现水疱者2例;主要为胸背部出现黄豆大小的水疱,发生水疱的累积照射量为0.9 J/cm2。

(2)色素沉着:所有接受2次以上光疗的患者,均出现程度不等的色素沉着。

(3)光敏现象:1例患者在光疗3次后,照射部位出现密集分布的粟粒大新发皮疹。无任何诱因。

护理措施

1.照射前护理白癜风患者由于对疾病及康复保健知识缺乏了解,易产生不良心理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2]。精神紧张,抑郁、心理有自卑感对病情也不利[3]。我们通过宣传栏、宣传手册资料等多种途径,向患者介绍NB-UVB治疗的注意事项、治疗方法及不良反应等,使患者在治疗前即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与病人的交谈,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鼓励患者叙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与想法,给予心理支持。每次照射前均询问并观察上次照射之后皮损的反应及疗效,及时调整照射剂量。照射前关闭门窗,室温保持在23~25℃,嘱患者脱掉衣服,充分暴露皮肤,可穿短裤保护外阴;戴UV眼镜保护眼睛,如面部无皮损也要遮挡,避免无辜“晒黑”。

2.照射后不良反应的护理 患者出现轻度红斑反应及灼热感时,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缓解;若皮肤明显干燥可给予润肤露外涂,忌用香皂,洗浴后外用保湿剂及润肤剂,一般不需停止治疗;灼痛感明显时给予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局限性水肿较剧时,可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一旦出现上述反应,可延长光疗间隔时间,将剂量适当减小。发生水疱时,立即通知医师处理,外涂糖皮质激素软膏,并延长光疗间隔时间直至水疱消退,待皮肤恢复正常后再行照射。女性患者,除戴专用眼镜外,无论有无皮疹,均需遮盖面颈部,以防因面部出现色素沉着而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治疗的进展。告知患者不要害怕色素沉着,治疗结束后会自行消退。照光后患者出现明显水肿、红斑、水疱,考虑为光敏性皮炎,属个体差异,需立即停止光疗,给予药物对症处理。

讨论

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已经历数年,其中NB-UVB是UVB中最佳波段,NB-UVB更能诱导皮损中T细胞的凋亡。我科采用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60例,照射前让患者了解紫外线照射的治疗方法、疗程安排及光疗后的注意事项,取得了患者的配合,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通过对NB-UVB治疗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发现NB-UVB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不同程度的红斑反应和皮肤灼热、干燥感,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适当调整剂量,加强护理,除1例患者因出现光敏性皮炎而停止光疗外,均未影响患者的治疗进度。NB-VUB治疗白癜风有较明显的优势,患者近期疗效明显。对于不良反应,只要加强护理、及时观察、做好防范,均可以减轻与避免。

参考文献

[1]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1047-1048.

[2]王彩霞,方林彬.白癜风患者心身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2):2141-2142.

篇6

文章摘要:经过一上午的比赛,国网鄂温克供电公司王福皓获一等奖;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包明、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综合一室孙婧获二等奖;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二室张永斌、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营销部杨彤琳、国网呼伦贝尔供电…… 4月15日,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举办了“劳动打造靓丽风景线 我与劳模共成长”主题演讲比赛,公司部分员工观看了本次比赛.来自公司各部门和基层单位的13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在比赛中,参赛选手们紧扣主题,情真意切,激情讲述了自己对劳动的深切感悟,对身边劳模的敬佩之情以及学习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奉献电网建设的青春热情和坚定信心.选手们结合自身岗位特点,舞动青想,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鲜活的事例,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反映了的公司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就,讲述了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劳动模范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立足岗位做贡献的先进事迹;讲述了呼伦贝尔电网人辛勤工作、热爱生活、勤奋劳动中体现出的点点滴滴,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

经过一上午的比赛,国网鄂温克供电公司王福皓获一等奖;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包明、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综合一室孙婧获二等奖;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二室张永斌、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营销部杨彤琳、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二室鄂立斌获三等奖;其余参赛选手获优秀奖.

通过本次比赛,达到了广泛传播正能量的作用,激发了公司广大员工心系祖国、热爱企业、奉献社会的激情和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建设“一强三优” 现代公司的热情,广泛传播劳动光荣的信念,弘扬劳模精神,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在公司上下蔚然成风.(金淑红)

篇7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患者安全护理安全屏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216-02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共识,护理工作同样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随着人们自主意识的增强和护理工作自身的特点,所承担的风险亦越来越大,已成为高风险、高压力、高纠纷的行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医院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是患者安全得以保障,医疗机构的以发展的关键[1]。我国的医疗风险管理处于起步阶段,护理风险管理环节薄弱[2]。为了从根源上减少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医院效益,必须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通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采取正确行动和必要措施,来避免或预防患者不良结果或伤害。目的在于减少医疗护理过程的不安全因素,以确保患者安全[3]。现将有关护理风险管理与患者安全的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1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安全屏障系统

1.1护理安全屏障机构的设置

可根据实际情况设有医疗护理安全专职机构,全面负责安全监督管理。其任务是监督医院和医护人员,旨在将患者生命安全的意外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点[4]。专职人员可结合具体情况制订具有操作性的患者安全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使患者安全管理有章可循,专职人员定期组织对全院护理安全工作进行交叉评估、检查以确保患者安全,促进质量改进。同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职业道德、风险与法律意识的教育,做到依法行医,使其行为观念依照医疗卫生行政法律法规、卫生部颁发的条例和规章、诊疗护理常规、规范及流程等。认真履行安全告知义务,告知患者病情、诊疗护理措施、操作风险等。尊重患者合法权益,使潜在的护理风险得到控制。树立证据意识,按规定书写护理文件,强调证据保全意识。专职人员及时发现找准风险因素的关键点,针对重点问题、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对象、重点患者实施重点管理。把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紧密相连,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护理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强护理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控制。

1.2构建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和临床工作实际,识别、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相关因素。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类,把相关风险因素转化为管理指标,将定性评价量化为指标的权重,旨在研究一套适合医院管理层使用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5]。还应在此基础上深入进行风险应对措施的研究,包括风险的防范、处理以及善后工作,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切实满足护理工作的需要[5]。

1.3构建护理安全文化氛围

1.3.1建立不良事件自愿上报分析系统 目的在于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上报护理安全事故,营造合法化、自愿化的安全事故氛围[6]。首先需要护理人员懂得关注患者安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护理缺陷并及时报告。让所有护理人员能从差错中得到警示,通过分析能准确地查对差错发生的原因,尽早发现不安全因素,更好地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患者安全。在患者安全管理中非惩罚行护理缺陷上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1.3.2护理经验技术与风险管理 技术经验与安全有内在的联系,技术的不断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向经验转化,经验提高了技能,成为防止护理事故发生的宝贵经验[6]。我们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应充分调动高年资护士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参与风险管理的作用,因为他们是降低风险的实施者、参与风险管理的在职教育者、风险管理成效的评价者,比单纯的管理者监督检查能起到更全面的防微杜渐的作用。

1.3.3护患沟通与风险管理 护患间良好的沟通、理解和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的几率。可鼓励和吸收患者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医护与患者间的交流和健康信息的传播,患者及时的反馈信息和改进意见,为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赢得了机会和时间,提高了管理效率。逐步形成患者参与管理的安全文化氛围,最终实现患者安全的目标。

2建立护理风险安全屏障系统的重要意义

构建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有助于管理者系统地识别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风险的识别是管理的基础,明确各风险因素的不同影响力,提示管理者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容易引发风险的环节加以重视。有利于管理者积极思考存在的问题,将其对差错的处置行为改变为对风险的控制行为,有助于管理者查找风险事件的根源以及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护理行业是高风险行业,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护理操作、处置、和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因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预测意识,增强风险鉴别能力,减少服务过程中各类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风险管理,积极完善相关环节,从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还可以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以及不必要的纠纷对医院造成的间接损失[5]。

参考文献

[1]许萍,孔令曼,秦婷.建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的若干构想[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1):9~11.

[2] 许萍,杨兴辰,樊震林,等. 医疗风险管理预警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5):313~316.

[3] 丁喜刚.世卫组织呼吁减少医疗事故确保病人安全[EB/OL].[2004-10-28]. http://省略.

[4] Pellegrino DE.Prevention of medical error:Where profess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ethics meet in promoting safety:An ethical basis for policy reform[M].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

篇8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山西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工龄在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15名以及2005级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263名作为研究对象。实习生均为女生,已学完文化课、医学基础课及临床护理课,进入为期1年的临床实习阶段。以实习小组为单位随机选出124名护生作为试验组,139名护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护生入科第3天开始接受产科护理风险规范的培训,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模式进行。

1.2方法

1.2.1培训内容编写产科常见的产妇及新生儿风险(如产后出血、会阴Ⅲ度裂伤、切口感染、会阴及阴道血肿、羊水栓塞、脐带脱垂、子宫破裂、异物遗留阴道内、产妇坠床、滑倒、缩宫素引产致子宫收缩过强、硫酸镁过量致镁中毒、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蓝光箱使用风险、新生儿暖箱使用风险、新生儿抱错、新生儿丢失、新生儿碰伤、卡介苗误种或重复接种),以表格的形式编写,横标目为风险种类,包括风险级别、发生几率和类型;纵标目包括评估与识别、预防措施和处理流程。其中评估与识别又包括原因及机制、高危时机、高危对象、先兆及表现、后果等;预防措施包括观察要点、物品准备、管理、告知和其他措施等;处理流程以图示形式表示处理的过程。

1.2.2培训方法集中培训:产科工龄在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由护士长组织培训学习;实习生由一级带教老师(各科室配备1名主管护生的临床实践教学)组织培训学习。临床护理情景指导:工龄在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由护士长和导师负责;实习生由一级和二级带教老师(各科室具有临床实践教学资格的护士)负责。

1.2.3考核方法

1.2.3.1试卷考核试卷内容涵盖了临床常见风险的要点内容,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工龄在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由护士长分别在培训前后进行考核,两次考核的要点不同、题型相同。实习生由带教老师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同学进行考核,两组同学的试卷与题型均相同。

1.2.3.2临床护理情景考核产科工龄在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采用导师制考核办法,由导师(妇产科工龄在10年以上,中级或以上职称的护师)评价培训前后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实习生由带教老师在临床护理情景中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同学进行考核。2结果

2.1工龄在5年以下护理人员考核成绩(见表1)

2.2实习生考核成绩(见表2)

3讨论

篇9

【关键词】 急诊科护理; 风险评估; 管理对策

急诊科护理风险是指急诊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及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护理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职业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护理风险能造成对患者身心伤害、导致医院遭受经济损失或影响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声誉。造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有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管理因素、医师因素等。如何尽早发现和有效处理各种护理风险隐患,减少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急诊科是风险系数极高的科室之一,为有效规避护理风险,降低医疗纠纷,保证患者安全,近年来,笔者所在科室采用自制的急诊科护理风险隐患评估表强化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12月,本院急诊室共有护士10名,年龄20~45岁。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7名;大专学历6名,中专学历4名。

1.2 方法 根据笔者所在科室实际情况,自制急诊科护理风险隐患评估表,评估表评估项目共包括16项护理风险因素内容,包括:(1)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2)岗位责任心不强/脱岗、惰岗;(3)操作规程不完善/执行不严格;(4)知识缺乏/经验不足;(5)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不严格;(6)观察、处置不及时/延误救治;(7)查对不严格/输血、给药错误;(8)手术患者或部位识别错误;(9)告知不当/护患沟通不良;(10)一次性用品或药源性不安全;(11)仪器设备或服务设施不安全;(12)院内跌倒、烫伤、压疮等;(13)护理记录不当,医护记录不一致;(14)人力不足或配置不当;(15)带教不力;(16)其他。对上述每一项不安全因素内容进行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本项护理风险,可能发生护理风险的主要问题及后果、发生护理风险原因分析以及消除护理风险的整改措施及管理对策,最后对评估效果进行评价。责任护士每天对患者评估1次,根据评分调整护理干预方法。统计2010年、2011年急诊科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意外、纠纷例数,并与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前的2009年急诊科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意外、纠纷例数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P

2 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后,与未实施护理风险评估2009年比较,急诊科2010年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情况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常见护理风险 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而急诊科急救因其突发性,是医院救治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阶段[2],如护士技术不熟练或动作慢、操作失误或言语不当、出诊记录缺陷或漏记,在急救转运的途中没有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清楚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对急救器材操作不熟悉,护士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按操作常规和制度执行医嘱,皮试或注射前未询问患者是否有无过敏史,当医嘱不详时未明确医嘱等直接影响了抢救的质量和速度,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研究结果显示,本院急诊科在实施护理险评估后,与未实施护理风险评估的2009年比较,2010年与2011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情况分别下降至2009年的15.38%和7.69%,说明进行护理分险评估,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某项护理风险,可能发主护理风险的主要问题及后果、发生护理风险原因分析以及消除护理风险的整改措施及管理对策,是护理风险管理的基础。急诊科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加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3.2 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3.2.1 完善医院管理制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不断转变服务观念,加强急救业务培训,加强护理管理,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制定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急诊专业思想、医德医风教育,规范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应用与管理,增强急诊护士法律意识,加强护理记录单的管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充分体现爱心和真诚,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护患告知制度,强化护患共同承担风险意识[3]。

3.2.2 建立预防急诊科护理风险干预流程 对急诊科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每位护士都能熟练地根据急诊科护理风险隐患评估表准确评估患者护理风险。对新入院患者由专职的护士进行评估筛查,对筛查出的有护理风险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特殊护理干预,如对有褥疮高风险患者使用气垫床、气圈、局部易压部位使用褥疮贴等[4]。对有跌倒高风险患者在床头挂“小心跌倒”的安全警示牌。提醒各级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在患者活动时给予协助和警告,以防跌倒[5]。

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6,7]。通过实施急诊科护理的风险评估,使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减少了医疗差错、事故与纠纷,切实为患者提供放心、安全、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参 考 文 献

[1] 缪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30.

[2] 李小平.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安全工作中的实施及效果[J].护理研究,2007,21(12):3367.

[3] 何元风.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与分析[J].现代护理,2007,13(1):83-84.

[4] 杨春莉,杜金莲.骨科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J],2011,32(6):1016.

[5] 李新辉,陈丽丽.老年病房跌倒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08,6(11A):2829-2831.

[6] 申萍,孙琳,朱剑萍.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成效[J].护理学杂志,2006,2l(10):85-87.

篇10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研究小组和预咨询专家

研究小组包括1名护理博士生导师,1名博士研究生和4名硕士研究生,负责本研究概念框架的制定,函询问卷的设计和函询结果的处理分析。预咨询专家包括5名具有5年以上护士长工作经验的护理管理专家,负责正式函询前,问卷内容的修订。

1.1.2函询专家

从全国17所三甲医院选取护理管理专家43人,从2所医学院校选择护理教育专家7人,共50人。专家的入选标准:①护理管理专家具有10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年限,以及5年以上护理管理经验;护理教育专家具有10年以上护理教育经验。②中级及以上职称。两轮函询后,有44名专家完成本研究,均为女性,年龄34~60(46.02±5.99)岁;护理工作年限14~40年,护理管理工作年限6~32年,护理教育工作年限14~34年;职务:护士长18人,科护士长6人,护理部副主任3人,护理部主任10人,教师4人,副院长2人,院长1人;职称:中级3人,副高级22人,高级19人;学历:大专1人,本科12人,硕士27人,博士4人。

1.2方法

1.2.1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操作性定义和概念框架的拟定

根据文献查阅法、小组讨论法和预咨询法拟定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列举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构成因素。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将“管理能力”的含义[8-10],即知识、技能和态度引入护理风险管理中,并将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定义为护理人员(包括护生、护士和护理管理者)为控制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护理风险发生时的损失,运用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处理和评价的能力。根据小组讨论和专家预咨询的结果,护理风险管理知识主要包括护理风险基础知识和护理风险相关知识两部分。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根据护理风险管理程序[11-13]划分为护理风险识别技能、护理风险评估技能、护理风险处理(预防和处置)技能和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技能。根据态度含义[14],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划分为护理风险管理的心理认知、护理风险管理的情感倾向和护理风险管理的意向行为。

1.2.2问卷函询

函询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向专家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形成概念框架的依据。第二部分列举概念框架的构成,包括3项一级因素和10项二级因素。专家运用Likert5等级评分法选择“很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很重要”5个等级对以上各级内容进行打分,并在相应位置填写修改意见。第三部分为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判断依据评分表和熟悉程度评分表。问卷发放采用亲自发放、电子邮件和邮寄的形式进行。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进行第1轮函询,问卷回收后,研究小组讨论专家函询结果,形成第2轮函询问卷,于2014年4~6月进行第2轮函询。

1.2.3因素的筛选

各级因素的筛选标准为:重要性均数>3.50,满分比>0.20,变异系数<0.25,参考护理专家的函询意见,最终由研究小组讨论后进行筛选。

1.2.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Excel2013软件统计分析函询结果的各项内容,包括各级构成因素的重要性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满分比、权重、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Cr)和协调系数(W)。一级因素的权重值由优序图法测得,二级因素的权重值由重要性均值法得出。

2结果

2.1专家参与情况

2.1.1专家积极性第1轮发放问卷50份,有效回收47份,有效回收率为94.00%;第2轮发放问卷47份,有效回收44份,有效回收率为93.62%。2.1.2专家权威程度专家的权威系数(Cr)由专家的判断系数(Ca)和熟悉程度系数(Cs)的算术均数计算得出,大于0.7代表专家权威程度较高。本次专家Ca=0.860,Cs=0.796,Cr=0.828。2.1.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协调系数(W)是指函询专家对各级因素的评判意见的协调程度,范围为0~1,数值越大表示专家对概念框架的认同程度越高,结果越可靠。两轮函询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1。

2.2专家意见及修改情况

第1轮函询中,2名专家表示,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划分较模糊,另有2名专家建议将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划分为护理风险知识和护理风险相关理论知识。护理风险知识主要包括直接影响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的相关知识,如风险概念、风险种类和风险理论。护理风险相关理论知识主要指具有间接影响作用的相关知识,如沟通理论、心理学知识和伦理学知识。研究小组同意采纳此建议。有3名专家建议将二级因素的各项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改为“能力”。研究小组讨论认为,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是本研究的主题概念,技能是能力的一部分,若将“技能”改为“能力”,将会存在含义重复,并且与二级因素的“知识”、“态度”不平衡。所以,此建议没有被采纳。有4名专家询问本研究概念框架的依据,研究小组进一步修改问卷内容,将文献查阅、小组讨论和专家预咨询的过程进行说明,并列举管理能力含义、态度含义、风险管理程序和风险知识范畴的来源。经过反馈,第2轮函询时,专家表示无异议。第2轮函询结束时,专家意见趋向一致,函询专家对于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的二级划分结构给予支持,各项因素都达到保留标准。

2.3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各级因素的函询结果

各级因素的重要性均值为4.091~4.932,变异系数为0.052~0.157,满分比为88.7%~100%,说明专家意见较集中。结果见表2。

3讨论

3.1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参与本研究的函询专家来自全国17所三甲医院及2所医学院校,管理及教学工作经验丰富,职称、学历都处于较高水平,能够代表国内护理理念的先进水平。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4.00%和93.62%,说明函询专家参与本研究的积极性高。专家权威程度0.828,大于临界值0.7,说明专家可靠程度较高。专家意见协调系数由第1轮的0.197增加至第2轮的0.320,说明经过两轮函询,专家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本研究结果可靠性较高。

3.2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各级因素分析

本研究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的一级因素包括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是掌握护理风险管理技能和转变护理风险管理态度的理论基础,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是护理风险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外在表现,护理风险管理态度是护理人员改进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内在动力。函询结果显示,护理专家对这一因素的合理性给予肯定。各构成因素的权重由大到小依次是护理风险管理态度(0.410)、护理风险管理技能(0.390)和护理风险管理知识(0.200)。函询专家的意见表明,护理风险管理态度与技能的重要性大于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参考这一结果得出,重视护理风险管理态度的能动作用,在这一作用下,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是有效培训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3.2.1护理风险管理态度

有研究表明,态度能够反映管理者的信念水平[15],决定主体是否“应该”处理风险,以及是否“能够”控制风险[16],最终影响到护理风险管理决策。另有研究证实:从改变护理人员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入手,把改变传统的认知、情感、行为作为培训的重点,有效减少了护理风险,不良事件上报率降低[17-19]。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风险管理态度的重要性均值为4.886,满分比为100%,权重值为0.410,说明其是最重要的一级因素。这可能表示,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重点在于改变护理风险管理态度,态度是驱使护理人员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在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中,可通过改变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调节护理人员的行为倾向,达到提高风险意识、责任意识的目的。

3.2.2护理风险管理技能

护理风险管理技能的权重为0.390,处于较高水平。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是能够显示工作目标的行为,也是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和知识的外在体现,能够直接作用于系统环境,影响护理绩效。所以,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效果最终体现在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是否提升。此外,在护理风险管理技能中,权重组合最高的是护理风险识别技能和护理风险预防技能,均为0.082。护理风险识别是护理风险管理程序的第一步,识别的风险越多,风险被消除或减轻的比例就越大;风险识别的越早,就越便于早期实施干预方案[20],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的数量。Vincent[21]提出的风险和安全分析框架指出,护理风险能否发展成为不良事件的关键在于护理风险是否被成功预防;完善的护理风险预防技能能够从制度背景、组织管理、临床工作环境、团队、工作人员、任务、以及患者自身7个方面阻止护理风险转变为不良事件,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3.2.3护理风险管理知识

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是提升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理论保障,理解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是护理人员正确管理护理风险的首要步骤[22]。本研究中,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权重为0.200,满分比为100%,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权重虽然低于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和技能,但却是概念框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因素。Simonsen等[23]的研究表明,目前护理人员并没有充足的护理风险管理知识,以至于护理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并阐明了这一知识体系对于有效管理护理风险的重要性。所以,认识到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作用,并以护理风险管理知识作为理论基础,护理人员才能够正确转变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并掌握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技能,合理应对护理风险。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