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的重点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护理的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础护理的重点

篇1

一、上好绪论课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好绪论课至关重要。绪论课要给学生讲清三个问题:一是为何开设这门课,二是如何学习这门课,三是怎样学好这门课。

授课中,笔者努力做到教态和蔼可亲、语言风趣幽默、比喻形象生动、板书规范艺术,用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第一印象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上课是一种乐趣。

授课的基本原则是把难的内容讲浅,把易的内容讲精。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一堂课把基本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让学生知道学习这门课程的收获在哪里。比如在微生物绪论部分,告诉学生:我们平时吃的馒头、面包、酱油以及喝的酒,都是微生物赐予的,没有微生物我们将食不甘味。同样,如果我们经常不洗手,吃不洁的食物,就容易拉肚子;通宵上网,生活不规律,容易感冒;食物保管不好会腐烂。如此种种,都是微生物在“捣鬼”,微生物无处不在。

护理人员学习致病微生物的特点、致病性,对临床护理操作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在免疫学绪论部分,告诉学生: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会受各方面的不良刺激和干扰,在生长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大量的“垃圾”——有害有毒物质;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要保持健康状态,必须依赖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

第一堂课用身边的事讲专业的理,通俗易懂,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自然形成。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相应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中职生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理解能力差,对物质结构的空间想象力差,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这些是造成学习兴趣低的主要原因。

在授课中,笔者精心设计选择能突出微生物及免疫学重要基础理论的临床问题,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厌氧菌一节——破伤风梭菌时,从大家常见的现象入手,提问学生如何处理被钉子或玻璃扎破的伤口,激发学生思考,引出破伤风的发病条件、发病过程以及预防原则,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关系到人的生命,不可儿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三、按照培养目标取舍教学内容

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容不得半点马虎。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按照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的重点讲授内容。

例如在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实验课上,让学生学会不同部位细菌的检查方法,掌握常用消毒灭菌法,并通过实验掌握操作技术,验证细菌在空气、头发、皮肤以及呼吸道均有分布,告诉学生在临床中穿戴隔离衣、隔离帽和无菌手套,不仅保护病人不被感染,也保护自身。

再如,进行器官移植时为什么会发生排斥导致手术失败?血型不符的人为什么不可以输血?注射青霉素时为什么要做皮试?结合临床,系统地讲授,让学生有深层次的理解,增强了趣味性和实用性,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求知欲。

四、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降低教学难度,融洽课堂气氛,使教学过程流畅,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事半功倍。在教学中,笔者采用的教学法有以下几种。

1.讲授法

因免疫学基础教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可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讲授,并及时归纳总结让学生前后照应。

2.引导式教学法

教师注重设置问题,启发学生认识、理解临床实际问题,比如怎样避免或减少超敏反应的发生?器官移植为什么要做组织配型?SARA的危害大吗?如何预防艾滋病?把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临床课挂钩,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3.小组合作学习法

对学生进行学习分组,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一人发言,大家补充,通过组内讨论和组间比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系统更全面。

4.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合理搭配,能将抽象的变为直观的、静态的变为动态的、繁杂的变为简单的,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观察思考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利用狂犬病的现状、天花疫苗的发现、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和艾滋病人临床表现等视频资料,让学生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兴趣。还有情境教学、讨论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也经常用到。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不断学习,总结对比,找出适合每一个章节的授课方法。

五、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一食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让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由于免疫学需要理解、记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多,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必需的。

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的体会是: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主战场,讲授是主渠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两个积极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根本,方法是关键,听懂是前提,重点要笔记,复习要及时,总结有条理。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应用图示、提纲、列表、对比等方法,归纳整理,强化记忆。

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横向比较,加深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如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补体活化经典途径,MHC—Ⅰ和MHC-Ⅱ类分子的区别,病毒与细菌的主要区别,致病性葡萄球菌与链球菌在致病因素和在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时各有何特点?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些?青霉素可以引起的超敏反应有哪些等。通过对比,学生才能加深理解,更好地记忆,完成由学懂到学会到学好的转变。

篇2

关键词:变电运行;故障诱因;维护措施;故障处理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0-0092-01

1 变电运行的故障与诱因分析

①在线遥信的准确率低。在变电运行时因为在线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一些信息是利用在线数据传输而达到主控中心,这样的信息会存在误报现象,遥信动作的准确率降低,主要是因为信息采集的装置是继电器接点或者辅助接点拒动或者误动、设备老化、设备电源供电方式或者电磁干扰等造成了设备信息错误。而在实际的运行中遥信的准确率将直接影响系统操作的决策,因此在运行中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来提高遥信数据的准确性。

②操作电源引发的问题。变电自动化是当前应用的主要运行控制模式,其可靠性是保证故障及时并准确处理的重要基础,如要保证电能传输正常,其操作电源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操作电源系统存在问题会导致电网故障的判断失误,如出现突然的停电而引发设备停机、电源供电中断会导致远程设备停机、电源故障导致通信系统数据传输中断、无人值守电站出现事故而影响运行安全等,因此必须保证操作电源的持续供电,才能保证系统运行正常。

③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变电运行中远端信息可以帮助值班人员对系统进行监控,并使其对故障处理进行正确判断。远端信息准确的到达监控中心后,监控人员应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其中的问题,反之则会导致对故障前兆的忽视,从而导致故障的等级发生改变而造成更大的事故影响整个变电运行。

④管理维护技术不高。电力系统中大部分变电运行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因此其技术措施和控制手段都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技术人员也应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此适应当前变电技术的发展。但是从实际运行管理的过程中看,一些技术人员的水平还不能满足对变电运行的控制需求,如果出现失误则会直接导致故障。

2 变电运行中的维护技术

电力自动化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变电运行模式,无人值守的电站已经大量的出现在系统过中,虽然这样的设置节约了人力与物力但是给维护与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利用维护技术来帮助变电运行达到低故障率的状态就成为了管理中的重要宗旨。因此在变电运行中应提高维护技术来帮助进行故障处理。

2.1 提供遥信的准确率

遥信的准确率是保证远程控制的重要基础,所以在监控系统中应保证远端遥信的准确率。其维护技术:①在维护中利用远动载波通道的设备中安装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防雷和隔离器等,利用设备来对外部干扰进行控制,降低设备的接地电阻小于0.5Ω,使得远程的信道保持最大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信息的准确率。②在设备上设置合理的防抖动时间,将遥信的抖动现象控制在最低限度,安装光控制机电隔离器,对强电的影响进行控制,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同时消除老式电缆造成的电磁影响,减少因为设备而造成的遥信误动概率。③强化电源控制,对设备安装必要的滤波电容,控制电源的波动而造成的对遥信的干扰。应注意的是自动化设备提供遥信信号的设备应具有独立电源,保证可靠性。④在硬件管理与维护中应保证继电器等设备的质量,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维护技术和定期检修制度,使其可以捕捉实际变电运行的情况,实现设备同步。

2.2 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

变电运行中操作电源是系统维护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保证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应对此类问题进行控制,防止出现操作电源故障而导致的运行事故。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①采用的电输入到一级交流稳压装置,对于不间断的稳压直流或者交流的你变电源交流输入进行第一级电源的隔离。②针对第一级稳压输出交流220 V与变电的直流系统提供的正220 V输出到第二级不间断稳压逆变电源,如果操作电源正常工作则供电给第三级电源。③第三级远传设备获得不间断的电源供应,同时应保证质量,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这样的系统可以实现直流、交流输入电源可以实现快速切入,因为采用两级稳压隔离,可以更有效的控制故障对电源的损坏,完成实际监控。

2.3 提高监控与管理技术

在变电运行中监控是保证其运行稳定的关键,所以在维护中应利用措施来保证监控信息的准确,及在管理中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与评价,对隐患进行及时的控制,采取行动利用维护技术来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保证监控问题的减少。同时还应对人员的技术进行不断得体,利用技能培训来邀请设备的厂家和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按照系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使之可以在管理中正确的处理故障。还应利用考核制度来保证管理人员可以时刻警惕对待运行状态监控,并从团队建设入手建立一支有严格纪律性的维护团队。

3 常见的变电运行故障处理方式

①负载接地故障。当变压器出现接地或者短路的情况时,变压器会出现较大的电流载荷,内部出现较大的电动力引发绕组变形或者油质改变。因此在维护中应增加短路保护装置,通常在高压侧利用跌落式熔断器,低压侧则利用空气熔断器,以此保证变压器内部短路时出现熔断或者低压侧短路跳开。②过电压的控制。变压器的高压一端进线是来自与架空的引线,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此外因为断路器的正常操作、系统故障等会导致系统参数改变,引起电网内部的电磁环境改变,出现异常高压,从而危及变压器的安全,维护中应对其系统内加装避雷器等,并在雨季中进行常态化维护。③如果在线路中进行逐次合闸而光电信号一直没有消失,此时就应考虑在两条线路或者以上出现同时存在接地或者开关与母线直接存在接地,此时这样的情况也应考虑到主变进线侧的故障。④在处理母线倒换的一次刀闸操作前,应先投入母线差非选择性压板,并取下母线联动开关的操作保险。母联开关除了一个充电保护之外并没有其他保护方式,如果取下其操作保险目的就是防止其他保护误动而应母线开关的操作,如果两条母线的电压存在不同时,合闸的过程会导致电流激增而出现电弧,导致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防止类似情况。

4 结 语

电网技术不断升级,电力网络中的数字化设备不断增加,所以远程化的智能控制已经进入到变电运行中,因此在日常的维护中会出现关于远程控制的相关问题,而这些问题都需要利用日常维护来加以控制,所以维护技术的提高就成为了变电运行故障处理的重要基础。综上所述,必须从信号监控、人员技术、管理制度、故障处理中总结经验,提高维护技术在故障处理中的应效果,以此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可靠程度。

参考文献:

[1] 赵月,孟旭.对变电运行故障问题及处理方法的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0,(1).

[2] 郑伟杰.变电运行巾的事故分析及处理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0).

[3] 苏丽萍,李武.探讨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水平的方法和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2,(23).

篇3

关键词:变电运行;故障处理;维修技术

由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复杂,包含许多环节,所以在运行过程中,若某个不起眼的装置发生问题,就会对总体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造成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用电需求量提升,供电系统也不断对电力装置和管理系统实行了全方位的革新,解决一直遗留下来的不足,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

1 变电运行故障

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在其管理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对总体电力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作用巨大,可当前情况下,变电运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发生诸多故障,此类故障极易对变电运行的安全可靠造成影响,所以,变电运行的有关管理者要提高重视程度,变电运行的故障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1)变压器运行故障。变压器在正常运作中,常常会遭到多种因素作用,最终造成多种运行故障,例如,变压器长期于高温条件下运作,就会降低内部电绝缘纸板使用年限,造成电绝缘纸板容易脆裂,丧失绝缘功能,最后导致绝缘物质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剧烈放电或导电的现象,绕组绝缘老化,且加快绝缘油劣化,对其使用年限造成不利影响。

(2)断路器运行故障。变电运行过程中,断路器出现最多的问题是拒绝分合闸,若处理该问题花费时间较多,有可能会增大故障严重性,比如,直流回路属于封闭回路,若一端接地,电压差无改变,对直流回路顺利运行无影响,若两端接地,就会导致断路器运行故障,若属于同极接地,产生控制继电器线路中的零线与火线错接在一起,线路出现了部分短路现象或者直接到出口,很大几率会导致断路器在无故障时动作,若属于异极接地,回路直接电流不经用电器,直接连电源两极,造成之后的继电器都不能正常运作,可能会导致继电器在有故障时不动作。

(3)接地故障。一般状况下,为确保35千伏等级和低于35千伏电力网电能供应不间断,通常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进行接地或者不接地,线路出现三相系统中的其中一相和大地发生了短路时,可以持续运作2小时,这时,故障系统中装置中三根火线中任意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会增大,对变电设备运行安全稳定与运行维护人员的处理都提出了高要求.另外,变电运行的操作过程中,若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发生操作故障,就有几率造成无切断用电器的情况下拉闸等情况,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2 变电运行故障处理中维护技术的应用

(1)验电方式维护的应用

针对需维修或处置电线的变电设备,首先要确定停电设备是否无电压,了解变电设备维修是否安全,避免带电进行接地工作,确定无电压之后,要及时对装置进行接地,要特别重视的方面为,确定停电设备是否无电压的维护工作,该工作要针对装置的进线和出线分别进行,且验电人员要充分实行防护工作。

(2)监控管理技术的应用

该技术是保证变电运行安全稳定的切实方案,所以,变电运维过程中,确保监控属性的准确完整极为关键,变电运行管理工作要与监控数据优良结合,推测评价可能发生的故障,且通过有相应的应对方案,实现未雨绸缪,对预先防范和掌控故障切实有效,与此同时,要提高对运维人员技术培训的重视程度,利用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讲座以及业务培训等方式,同变电运行的现实状况教育相结合,强化变电运行中运维人员的专业水平,最后提升变电运行故障处理的能力和成果。

(3)为二次设备供电的电源维护

首先,确保变电装置供电的高效性和持续性,使变电运行具备对应的基础支持,其次,和变电运行的详细状况相结合,通过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最后,针对变电直流系统采用多路高频开关,强化针对交流持续性的稳压逆变电源的运维工作。

(4)远程信号控制技术

第一,运维工作中,在远程载波通道装置中加装防护装置,例如信号隔离器,对外部的干扰进行控制,减少装置的电流由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再经大地流向另一接地体或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以确保远程信道更加可靠,保证数据无误,第二,制定科学的防抖动时间,把握远程信号抖动情况,安置光控制机电信号隔离器,以掌握强电作用,确保数据更准确,减少远程信号误动的可能性,第三,在装置上加装滤波电容,把握电源波动对远程信号产生的作用,第四,在传输远程信号的装置上安装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不受外电路的控制而独立存在的电源,使其稳定可靠,第五,设立有关的运维方案和定期维修系统,确保继电器等装置能够反映现实的变电运行状况,达到与设备同步。

3 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变电运行在电力系统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相关电力机构要设立健全的设备运维管理方案,实时找到变电设备中影响正常运行的隐患与存在的不足,并选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案,提升变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敏.浅谈变电运行故障处理中维护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4(24):140,142.

篇4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信息技术;教学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信息技术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计算机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信息技术活动,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以下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以求能通过有效途径去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伴随信息技术学习的整个过程。

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优美的画面、迷人的场景、动感的影像、辅之以动听的乐曲,让学生感受美、赏析美、发现美,激发学生学习的愉悦性,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而拨动他们追求“真、善、美”的“情弦”,陶冶性情,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

交互式电子白板进入信息技术课堂,为我们带来了新鲜的学习气息,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促使他们发挥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计算机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

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其独有的功能,赋予学生一个妙曼的情境,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解决了重认知、轻情感带来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它用无意识引导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渐入学习的佳境,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二、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突破教学难点

人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在前,抽象思维在后。学生对一些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用图片、实物等,借助直观形象去获取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这样,使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的概念,通过实物演示,变的直观形象,学生易于理解。这样教学,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信息技术概念,突破教学难点,并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构造了一个知识的生成情境,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清晰地获得概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三、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建立多种感觉通道,提高理解运用能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图、文、声并茂,动感逼真,形象直观地展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信息。使学生把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协同利用起来,刺激感官,强化记忆,巩固认识,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的特征,进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电子白板的形象演绎,动静结合,以及动手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学生不仅弄清了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理解了概念,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深化课堂训练,提高练习效率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智力的活动。利用电子白板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如:游戏、选择、填充、拼图等形式,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解决了传统信息技术中练习题型单一、枯燥的问题,使学生厌烦练习的现象得以改变。

电子白板在练习课中的应用更是相当方便、直观。可以把事先在WORD文档里设计好的练习题,利用电子白板的拍照功能,直接导入到电子白板上进行练习;对于学生的反馈,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拍照功能,结合投影仪,把具有代表性的习题,直接在电子白板上进行讲解和批改。

设计学生喜欢的闯关游戏,其中第一关的游戏也是一道巩固练习题:根据给出的分数,给下面的图形涂色。学生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喷桶,对空白的图形涂上了喜欢的颜色,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练习和反馈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劳,焕发精神,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的接受知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通过白板的写写画画和幕布下拉等功能,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精神,保持其良好的学习态度,做到及时巩固,教学效果显著。

五、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获取信息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篇5

【关键词】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设备;SDH;维护;故障处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三网改造的关键时期,国内大部分地区的电网基础建设都面临改革,以SDH通信设备为主的新型电网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向国内各地区蔓延,为电力系统故障处理、网络运行维护以及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快速、准确、科学的寻找出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并加以处理,已成为当今电力工作者研究重点,也是促进电力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1.SDH光纤通信设备维护工作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安全可靠的信息设备不断涌现,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新技术、新设备使用、维护和管理探索。SDH光纤通信设备作为当今常见的信息传输技术,它以信息量大、传输效率高、安全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但也给其管理维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目前的电力系统中,SDH维护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1掌握线路基本情况

伴随SDH信息传输设备应用范围的不断增加,其管理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系统的整体情况,对各种问题都能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具体应用工作中,工作人员要熟悉和掌握各种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特点以及原理,其包含了光缆的长度、芯数以及连续点,甚至对光缆线路的走向、光纤信息传输衰耗因素等情况要做深入了解。

1.2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要想切实有效的做好设备管理、维护工作,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容忽视,它包含了通信系统中设备的构成、信息传输量、零件功能、周围环境等。并且在要工作中对设备的各种指示灯、警告灯的工作状态充分了解,熟练的掌握设备操作工作以及线路的使用情况。

1.3掌握仪表操作

SDH光纤信息传输系统中,常见的使用仪表主要有误码仪、光功率计、活路分析仪、时光反射仪等。因此对于仪表的掌握也就是掌握这些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并对这些仪表自身参数以及运行机理给予重视。

2.SDH光纤通信设备的基本故障处理方法

2.1故障定位

故障定位工作的开展一般都是按照过去已经给出工作原则开展的,主要是以先外后内、先整体后单个、先主线后支线、先高级后低级的原则开展的。也就是说,在故障检查工作中,要首先检查出现故障设备的外观,应当针对外在所可能引发故障的因素进行分析,比如说短纤、线缆中断等,观察这些光缆连接似乎否正常。其次,在故障定位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定位到底是哪一个信息中转站出现了问题,然后再由整体向单个零件分析。第三,首先对整个通信线路进行分析,因为主线路板如果出现问题必然会引起支路线路板发出警告。最后,在进行故障定位和处理的时候首先要对级别高的告警装置所指出的故障进行处理,这些警告很少出现但是只要出现说明线路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通信故障,必须要马上处理方可。

2.2故障检查处理中常见的故障类型

SDH通信设备故障常见种类主要包含有:光缆线路故障、单盘故障、电源系统故障、网管系统故障以及尾纤系统故障等。

2.3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

目前,随着SDH通信设备应用范围的越来越广,其作用的不断明显,这也对其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目前的SDH通信设备故障处理工作中,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2.3.1替代法

替代法是一种极为常见的SDH设备故障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在具体应用的时候是利用一个能够正常、有效运行的设备来代替已经出现故障或者是存在故障问题的设备,这种方法的开展最终目标在于更好的实现故障排除和处理。其中所说的工作的模块涵盖了电力系统通信光纤设备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单个设备装置、一段线缆以及一个单板、单条之路等等。这种设备维护方法主要是适用于将故障定位在单站以后以及针对单站内单板故障、支路故障进行排除的过程。拿一个单个的2兆设备出现中断故障的问题来说,此时可怀疑该设备位置的某个端口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经过网管维护中心来进行端口重置来实现该端口的有效替代;如果是在同一个单板中出现了多个支路中断的现象,可以考虑进行TP板的更换。

2.3.2环路检测法

进行设备故障定位最常用的一个手段就是构造环路检测,又可称作自环。设备的自环可以分为很多种,根据自环信号的方向可以将其分为设备外自环以及设备内自环两种,设备外自环主要用来检查对端站及传输链路的故障,设备内自环主要用来检查本站设备的故障。根据自环的信号等级可以将其分为2Mb/s自环、群路自环等方面,其中,自环主要是用来分别进行各自的单元是否有故障的相应检查的。通过设备各种不同的自环,就可逐级地分离出故障点来,实现故障排除。例如,如果整个系统不工作,怀疑某站有故障时作OM群路盘自环判定;某2M支路出现中断,怀疑该TP板故障时作单支路自环检测;值得注意的是,自环时还须注意接口特性,如是否使用75Ω阻抗信号线。

2.3.3仪表测试法

这种方法主要说的是可以通过对各种仪表设备的有效运用来进行设备传输故障的检测,其中,仪表包括光功率计以及万用表、误码仪等等方面。在实际的设备维护过程当中,可以采用相应的仪器进行准确的故障定位,这对维护人员的技术需求是非常之高的。具体来说,误码仪主要是用来进行通道通断以及误码性能的有效测试的;万用表是用来进行实际的供电电压测试的;光功率计主要是用来进行故障判断以及光强测试的。

2.4故障处理人员工作要求

①在操作机盘时,必须戴上防静电手腕,且该防静电手腕必须有安全的接地。

②当设备运行中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机盘时,操作人员必须戴上防静电手腕,将拔出的机盘马上装入防静电塑料袋,放置在防静电环境。对需要送出修理的机盘,还应加防震包装,以免进一步损坏其他器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市电力通信业务的发展,新设备的大量涌入,通信网的智能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功能日益强大,配置应用也十分复杂,通信网络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今后,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主要依靠通信监控系统和随通信系统、设备一起引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因此维护人员应重视对网络管理系统的学习和应用,除了对通信设备的维护外,还要重视对智能化网络管理的维护工作,确保为日益增加的电力生产调度信息业务服务。 [科]

【参考文献】

[1]王永超,蔡栋栋,年玉桂.光传输设备故障浅略分析[J].科技信息,2009(11).

篇6

《护理学基础》是临床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与临床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具有知识面范围广、知识体系整体性强等特点。因此,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往《护理学基础》课程多以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为主,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教学设备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模式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方法和信息传授量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有些老师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该门课程的临床实践性,或有些老师只是照着PPT讲。而《护理学基础》的临床实践性特点以及真实病人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上述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笔者通过对几届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普遍反映上述教学模式存在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和疑点不能重点详细讲解等问题,而学生课后又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源去吸收消化课堂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因此,《护理学基础》课程的老师如何组织一些主题明确,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难点能够重点详细讲解的教学资源用以辅助解决上述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课上课下关联教学的开放性教学平台,实现《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成为高职专业《护理学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设计逐渐发展并得以广泛利用起来。“微课”便是以某个特定的知识点讲解为教学目标,将讲解过程及临床实践操作等录制成5~10分钟的微视频,并结合相应的作业与讨论,主要目的就是为老师提供一个弥补课堂教学不足的课下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课下反复学习的视频资源。

二、《护理学基础》课程“微课”的设计

(一)“微课”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1.课程分析

授课老师首先应对《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知识体系进行分析,确定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明确课程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或需配以临床实践操作录像的知识点,同时还应调查分析学生对《护理学基础》课程“微课”辅助教学模式的需求程度,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进而确定“微课”的教学目标及所需录制微视频的关键知识点。

2.教学设计

授课老师首先应基于《护理学基础》的课程教学大纲及各个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关系、重要性等确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及前后知识点的紧密联系。然后,授课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全面性及临床实践性,尽可能多地收集临床实践图片、临床视频动画等辅助资源用于理论教学中,通过实实在在的临床实践图片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感性认识,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微课”教学的实施

“微课”应根据高职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以及《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特点,采用适宜的组合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临床案例讲解、现场实际操作等使学生易于接受掌握有关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等。

(二)《护理学基础》课程“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的基本步骤

根据上述“微课”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实施的三个方面可知,“微课”教学案例的设计主要步骤如下:

1.确定“微课”的主题

根据《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及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教学要求,确定课堂教学外需要重点补充讲解、详细讲解的重点及难点知识点,并将其独立出来作为“微课”的主题进行教学设计,例如:以“如何护理冠心病患者”为专题设计“微课”。

2.制作“微教案”

根据上述“微课”的主题设计详细的教学方案,形成“微教案”,主要包括:教学主题、重点、难点及临床示范、微习题等。

3.录制“微视频”

根据上述设置的相关“微课”教学内容,利用摄录机或常用的录屏软件如Screencast-O-Matic、Camtasia Studio等将老师的讲课过程及临床现场操作等录制下来,并经过后期剪辑形成“微视频”。

(三)《护理学基础》课程“微课”案例

篇7

关键词:神经内科;细节管理;护理;应用效果

随着神经内科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各种新技术的应用, 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细节管理是在某一条件下,围绕某一目标,对工作程序中的所有细节进行分析、分辨、补充和完善[1]。神经内科老年、卧床、危重患者居多,他们意识不清生活不能自理,这就意味着在神经内科中开展细节管理工作是非常急迫的。本文在神经内科中强化细节管理工作,并与常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旨在探究细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护理组中男109例,女91例,平均年龄(57.3±19.3)岁;细节护理组中男108例,女92例,平均年龄(54.7±14.3)岁。基础护理组患者脑出血102例,脑梗塞90例,其他8例;细节护理组患者脑出血99例,脑梗塞91例,其他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基础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对患者实行全程的责任护理和管理;细节护理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细节护理工作,具体方法:

1.2.1强化细节管理理念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讨论,分析其中的细节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全体护士的细节思维意识,提高注重细节的能力。

1.2.2 坚持规范化制度管理 以流程为导向,将每项护理服务、技术操作中的细节进行规范,使每项护理活动都有章可循,坚持核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应急预案等。

1.2.3工作安排中的细节管理 每组的护士长可将护理人员分为两个小组,排班时应分组护理,每个小组由小组长分配和管理管床护士,每班落实到人头,做到每个人对所管床位有连续性观察,每班床头交接,重点突出,责任明确,专科水平要求高。

1.2.4做好"传、帮、带" 从基础护理入手,注重最繁杂、最易被忽略的护理内容,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面色,二便,肢体感觉观察外,对受压皮肤颜色很敏感,褥疮预防很重要,每班作分值评估,翻身改变体、位、气床垫,tdp照射是常用的预防措施,每班对效果作评估,由资历高的护士先进行示范,避免主观忽视。

1.2.5 突出重点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较多,如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这些患者最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要将危重患者的服务和安全监护作为细节管理的重点,加强监管。

1.3观察指标 参照《病区护理安全管理》[2]对两组的病房管理、护理操作、安全防护、护理文书、护士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实施细节护理后,细节护理组的病房管理、安全防护、护理文书的评分、护理操作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神经内科存在"三多",即老年人、危重患者多、患者安全隐患多,很多患者常因镇静、降压、降糖出现眩晕、肢体活动不灵、视力下降及脱水。实验结果显示细节护理组的各项护理指控成绩、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等与基础护理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

3.1制度约束是核心 规章制度不仅是实施细节管理的依据,也是大家必须遵循的准则。健全的制度不仅包括如何规范护士的操作,还包括如何检查、监督和考评,制度管理最大的意义在于规范人们行为,克服随意性。

3.2管理到位是保障 管理的关键不仅表现在科学合理,还必须有效,因此细节管理必须全程、全员、全面实施。因此,细节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领导开始,有组织保证,做到护理质量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3]。总之,细节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对护理质量及安全问题要经常讲、反复查、重点监督,善于捕捉工作中的薄弱点及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小昊,叶春香.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14):274-275.

篇8

【关键词】中职;解剖学;教学;分析;探讨

中职解剖学基础教学课程中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且教学数量被过度重视,教学质量则会被忽视,课时数量缩减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准则相违背,此时中职教师应该正视中职教学现状,不仅要向学生教授课本知识,还应该在立足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一举例,做到言传身教、授之以渔。中职解剖学基础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对基本教学内容和基本临床护理操作知识等熟练掌握,之后在此基础上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以至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一、解剖学基础教学中,应对运动系统体表骨性知识和运动系统肌性知识等进行重点讲解

众所周知,人体中有206块骨和大约600多块骨骼肌,中职解剖学基础教学中,教师不必对所有人体骨和人体骨骼肌进行全面系统介绍。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应对各个小结中骨性标志知识和相关肌性知识等进行重点讲解,此时教师需要讲解的主要内容包括露骨骨性标志和躯干骨骨性标志以及对应四肢骨骨性标志等。颅骨骨性标志主要有枕外隆突、乳突、下颌角、翼点,躯干骨骨性标志则分为第七颈椎棘突、胸骨角、剑突、全部胸腰椎棘突和肋弓,四肢骨骨性标志与前者不同,其主要分为肩胛骨下角、桡/尺骨茎突、髂嵴、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

应该了解到,全身肌性标志有咀嚼肌、胸锁乳突肌、胸大肌、腹直肌、肱二头肌、三角肌、股四头肌、臀大肌、小腿三头肌。上述人体骨性标志和人体饥性标志均在整体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起到辅助定位作用,可以对人体深部器官位置和血管以及相应神经走向等进行准确判定,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穿刺定位提供科学合理依据。中职教师在教授解剖学课程时应对每个课时进行详细教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从自身部位中找到正确位置,这样即可有效联系到临床实践,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若找到体内三角肌且同时指出人体肌肉注射正确部位即为人体内部三角肌中部,通过此种方法能够有效突出此类标志的重要性,以便使学生能够深刻记住这类知识。

二、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与相应临床护理流程相结合

此条中首要一点就是将人体消化系统、人体呼吸系统、人体泌尿系统、人体生殖系统中各个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和人体器官功能相互联系,在此前提下将人体器官功能和临床护理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将学习顺序安排妥当,为后续解剖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在四大人体系统教授过程中应该将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功能―临床护理相结合的课时教学放在第一位,教师在人体器官形态结构讲解时应将人体脏器体表投影知识等进行重点讲解,进而联系临床以至能够为护理诊断工作提供科学化依据与合理化依据。

1.顺序教学法

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顺序教学方法,此方法对学生掌握以及有效吸收知识更为有利,且使学生在课程思路方面更清晰,掌握更牢固。人体消化系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按照器官顺序进行讲解,其基本教学顺序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教师在讲授此类知识的同时也应重点讲解人体脏器形态结构知识和人体脏器功能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等。胃壁结构特点教学中,胃底腺主要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之后在此基础上会适时参与蛋白质分解功能,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胃底腺壁细胞会分泌出盐酸和内因子等物质,此时盐酸则具有杀菌功能和激活人体胃蛋白酶原功能,内因子会对将回肠维生素B12吸收效能提升到最大限度,教师要将临床护理进行课堂教学融入,当胃粘膜出现损伤状况时,胃酸分泌会有所减少且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状况。细菌生产繁殖会使人体胃酸分泌过多,会侵蚀胃和十二指肠等部位致使溃疡病状等产生。

2.脏器大体形态结构基础教学及体表投影基础教学相结合

人体重要内脏形态结构知识讲解和相应人体体表投影讲解等显得尤为重要,便于内外科护理系统疾病诊断教学和系统疾病护理教学等,内脏体表投影记忆工作也会从中受益,内外科护理疾病诊断效率和诊断质量也会有所提升,二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和关系,这也是解剖学基础教学得以长足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单就人体脏内结构与人体内脏功能而言,人体器官毗邻压缩则最为适宜,综上所述,中职教师在讲解解剖学知识时要侧重于内脏大体形态结构知识教学及人体体表投影知识教学等,在消化系统中胃、十二指肠、阑尾、肝脏、胆囊、胰腺的大体形态结构和体表投影;在呼吸系统中肺的大体形态结构和体表投影;泌尿系统中肾、输尿管、膀胱的大体形态结构和体表投影;生殖系统中、输精管、前列腺、卵巢、输卵管、子宫的大体形态结构和体表投影。

三、人体神经系统教学和人体脉管系统教学综述

1.人体脉管系统教学要点分析

应按照以够用教学原则进行中职解剖学基础知识教学,人体脉管系统检测时,护理专业学生和专业临床医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中职护理专业需要重点掌握好人体全身血管分支和具体浅表静脉走行,细小人体血管动脉血分布知识和人体静脉学收集范围知识等,教师只要稍有提及即可,在教学中插入护理常用静脉注射部位及动脉止血部位,动脉血压的测量,丰富课堂教学。而对于心脏,在讲授中需侧重于讲授心脏的大体形态结构、入口与出口及心脏的体表投影,这样可以为临床护理内、外科心脏系统疾病的讲授打下基础。

2.人体神经系统教学要点分析

应该了解到,人体神经系统知识对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而言极为困难,本人从多年教学经历中发现,在进行解剖学基础教学中不能对人体神经系统知识进行盲目讲解,这样就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和预期教学质量,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屡不清头绪,基本知识也会难以掌握。教师在讲解人体神经系统内容时应对中枢神经系统答题形态和对应概念着重讲解,不必拘泥于临床护理关系知识讲解中,脊髓内上、下行纤维素知识、脑干内的神经核团知识、内脏神经、脑和脊髓传导通路知识等通通可以略讲,要详细介绍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周围神经的主要分布,这样就使神经系统一章浅显易懂,有利于学生记忆深刻。

结束语

解剖学基础课程是我们在进行整体中职护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从实际角度而言,其实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解剖学基础教学内容应该与具体临床护理需要等教学知识紧密相连,最为常见的即为护理注射技术教学、穿刺技术教学、插管技术教学和急救技术教学以及相应诊疗技术教学等,上述教学内容教授过程中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应用到解剖学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篇9

1.复习巩固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专科医学知识,护理学知识及专科技能。

3.护理专业理论,临床教学、护理管理等综合知识。

二、继续教育的途径

1.病房有计划地组织讲课查房和考核,病区护士长晨间理论提问。

2.科内组织相关讲座和查房。

3.院内外各种专业和相关专业讲座、会议交流、学习班等。

4.省内外专科进修学习。继续教育培训计划5.自学及夜大函授的学习。

三、继续教育安排

(一)试用期护士的继续教育

1.目标

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

2.重点

(1)巩固专业思想,严格素质要求,加强护士素质培养。

(2)积极参加护理部和科室组织的“三基”训练。

(3)掌握护理工作程序及护士工作职责。

(4)学习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

(5)学习应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做健康教育并实施整体护理。

3.具体要求

(1)接受护理部的岗前教育和护士行为规范培训。

(2)护士长结合每一位护士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

(3)设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专人带教,要求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适当安排药疗及治疗工作。

(4)护士长每季度考核和抽查护士素质、护理知识和技能,考核结果上交护理部。

(5)积极参加科室及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学习、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继续聘用。

(6)一年内须考得护士执业证。

(7)试用期结束时或签订聘用合同,由个人写好总结,所在科室考核并签署意见,经医院综合评议批准后方可转正。

(二)护士阶段的继续教育

1.目标

能按要求独立完成科室各项护理工作,特别是专科护理的知识,逐渐达到护师水平。

2.重点(毕业2-3年的护士)

(1)在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熟练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包括专科疾病知识、疾病护理要点、专科仪器的使用、用药注意事项及常见不良反应等)。

(2)学习护理程序有关理论和方法,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3)学习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充实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能力。

3.具体要求(毕业2-3年的护士)

(1)能独立完成科内基本护理工作,熟练掌握各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

(2)积极参加科内、院内的业务学习,侧重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及技能。适当安排科室小讲课和护理业务查房。

(3)掌握整体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能写护理病历。

(4)护士长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上交护理部。

4.重点(毕业4-6年的护士)

(1)掌握专科护理知识及技能。

(2)学习和熟练抢救技术及相关知识。

(3)学习病房临床教学工作。

5.具体要求

(1)以小组护理工作为主,特别是危急重患者抢救、治疗和护理,参与病房管理工作。

(2)参加科室及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学习,完成每年继续医学教育。重点学习专科护理及抢救知识和技能,并参与病房授课和患者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

(3)参与病房护生和低年资护士的带教。以自身良好的专业形象和正确的护理行为影响其他护士。

(4)适当参加科内理论讲课,有条件的可参加病房护理科研。

(5)鼓励参加护理夜大或高等护理教育自学考试,提高理论水平及学历层次。

(三)护师阶段的继续教育

1.目标

承担专科危重患者的护理,能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积极参与并组织病房内的抢救,成为病房的业务骨干,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科研能力,逐步达到主管护师的水平。

2.重点

(l)研究和解决危重病人护理中的主要问题。

(2)掌握抢救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组织抢救的能力。

(3)提高教学、管理、科研的综合素质。

3.具体要求

(l)以完成为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为主,视情况可担任护理小组长,协助护士长安排药疗、治疗等护理工作。

(2)参加病房内、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完成继续教育学分25分。注重专科、教学、管理及科研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提高。

(3)参加病房或科内护理科研设计及论文写作。

(4)参与病房带教,表现突出者可安排为教学老师。

(5)鼓励参加护理专业的夜大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

(四)主管护师阶段的继续教育

1.目标

具有护理专科、护理教学、护理管理的专项特长,承担病房的教学工作。能够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开展护理科研,逐步达到主任护师的水平。

2.重点

(l)承担科室内难度较大的护理工作。

(2)指导下级护士对危重、疑难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

(3)组织科室护士进行护理业务学习和操作训练。

(4)协助护士长控制和防范护理差错、护理纠纷。

3.具体要求

(1)重点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篇10

一、 优质护理

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及护理部的指导下,通过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实施护理层级管理,落实床位责任到人,保证了病人各项诊疗措施切实有效落实到位,扎实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真正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士满意的效果。

1、 优化护理模式,落实护理责任

通过加强全员培训,充分认识护理改革重要性,在全科营造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良好工作氛围,优化工作流程,改革工作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护理组长全面负责落实本组护理工作;责任护士掌握病人病情、落实基础护理措施,全面了解病人需求。护士长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按照能级对应关系,将病情轻重不同的患者分配给不同能级的护士进行护理,平均每名责任护士负责8名左右患者,从而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充分体现护士自身价值,让护士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前景。

2、 护士长现场管理,“五查房”取得显着效果

早查房:上班后重点查夜间护理质量;医嘱下达后查房:重点查医嘱执行和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午查房:上午下班前查看病人就餐及治疗饮食是否符合治疗要求;下午上班后查房:查看连续工作情况;晚查房:下午下班前查看病危、手术、输血等病人的交接记录情况。通过“以病人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的“五查房”现场管理模式督导基础护理工作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及时拾遗补漏,关注病人、环境、设备、医嘱等问题;建立了“要事交接本”,达到全程、全面、专业的无缝隙服务。

3、 落实优质服务,提高护理内涵

定期收集病人心声,并在护士站公示分级护理标准;强化宣教探视时间及探视制度,保证专业照护,优化病房秩序。实施个性化护理,充分发挥患者的自主性、参与性。管床护士始终守护在病人身边,贴近病人,突出专科护理特色,做好围手术期的健康指导。落实核心制度,建立健全病区安全警示标识。重视首次沟通,加强关键环节沟通,建立和谐医患、护患、医护关系。

4、 推行弹性排班,完善绩效考核

为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和患者需求,推行了护理人员弹性排班制。护士长建立了“班次预约本”征求护士意愿,在治疗、护理高峰时段或护理工作量激增时护士长启动“紧急状况下护士调配预案”调整护士班次,保障紧急状态下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实行工作质量与绩效考核挂钩,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时发现护理安全潜在问题,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全科护理人员提高认识,转变服务理念。扁平化床位管理使医护患联系更密切、更融洽。护士责任到位,增加了病人安全感;减少了呼叫次数,缩短了应灯时间;连续、全程、全面的护理服务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护理部患者满意率调查99%以上。

二、护理安全管理

骨科治疗透明度高,病人卧床时间长,易并发功能障碍及各种合并症,且车祸、工伤、等易涉及法律问题,所以骨科成为医疗纠纷率较高发科室,护理安全管理是工作的重点,细节管理渗透到每一质量标准中。

1、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成立以护十长为首的健康教育、护理病历书写、消毒隔离、基础护理4个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总结。护士长深人病房,跟班检查,对一系列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分析会,针对护理缺陷、差错,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特殊病人的管理

重点时段是指交接班时间、午班、夜班、休息日、节假日。这些时段工作人员少。护士易出错。患者易产生不满情绪。重点环节是术前、术后、危重、抢救等较繁忙、处置较多环节。重点人员是指危重病人、手术病人、病情特殊变化病人,还有新护士、进修实习护士、常出现差错护士;特殊病人是指转科和转院的病人、有医疗纠纷或有意见的病人、领导关照的病人、本院职工认识的病人等。实践证明,这些人员身上往往存在不安全因素。护士长要加强跟踪检查,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以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3、重视急诊急救及突发事件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