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21 10:5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淡泊名利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淡泊名利的诗句

篇1

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居住久了,许多人都不免会萌生回归自然之心,并对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充满向往。在很多人看来,飘然世外的生活方式也非常符合养生之道,这其中,又尤以陶渊明最为后人所推崇,甚至被奉为“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的诗句描写的大多是自然景色,以及乡村生活的情景。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也崇尚自然,沉醉自然,向往自然,他的“自然养生法”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

由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陶渊明回归故里后过起了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他每天投身大自然,沐浴充足的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他为此而心旷神怡。

农闲时,陶渊明喜欢关上柴门,一个人待在空寂的茅屋中摒弃杂念,独自养神。他的妻子与他志趣相投,经常与他一起在田间劳作。尽管经济窘迫,但陶渊明仍享年逾花甲,这在古时已算长寿,也算是田园养生给予他的最大回报。

北宋著名文学家坡认为陶渊明的诗可以治病,每当他感觉身体不舒服时,就会拿起陶渊明的诗词读上一首,细细地品读玩味一番之后,大有畅快淋漓之感。在坡看来,想要读懂陶渊明的诗,不但需要文学素养,更要有融于自然的胸怀。他的诗如此自然清新,正是他自然养生心性的体现。

【善于庭院养生】

除了以田园诗称著于世外,陶渊明在庭院布置、环境绿化等方面,也深得养生其道。归隐田园生活后,他在自己“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庭院中栽种了五棵柳树,还自号为“五柳先生”。柳树是春天的标志,它除了给人以春天的信息、美的享受外,还可净化空气,维护人体健康。

除了柳树之外,陶渊明在庭院中也栽种了松树,在篱笆边种了各种。不仅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好的食疗功效及药用价值。至于松树,因寿命可达6000年而被誉为“百木之长”,素有“劲松”、“千年松”、“不老松”之美称。现代研究证实,常在松树下多做些深呼吸可以摄取“松树维生素”,有助于防病健身,所以也有“常在松林走,活到九十九”之说。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求优美的居住环境、温馨的生活氛围,用以陶冶情操。而庭院优美就是其中的一种,有益于养身怡性,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很显然,陶渊明是深谙其中道理的。

篇2

坡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仅留给后世的诗就有2700首。在这些诗篇中,有不少诗是抒写养生之道的,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精神。“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此间哪有扬州鹤。”这是一首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具有高雅情趣的诗。大意是:吃饭可以没有肉,但住处不可无竹。不吃肉令人消瘦,没有竹令人卑俗。人瘦可以发胖,人俗不可医治。别人笑我这样说,似高傲又似痴呆。如果一味快意吃肉,世间哪有人能骑鹤升仙呢?

坡一生仕途坎坷,而他处事达观,淡泊名利,常寄情江山风月。“谪居淡无事,何异老且休。虽过靖年节,未失斜川游。春江渌夫波,人卧船自流,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中流遇徊,舍舟登层丘。有口可与饮,何必逢我俦,过子诗似翁,我唱而辄酬。未知陶彭泽,颇有此乐否。”这写出了诗人老年谪居无事,驾舟出游的情景。在微波轻荡的春江之上,卧立船头,任凭小舟随着鸣叫的海鸥泛泛漂流,到中流遇上漩涡,遂舍舟登高丘,父子诗酒相酬,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即使悠闲的陶渊明,也没有这般的快乐!

在苏诗中,还有一些记述他自做饮食,煎药疗疾的情景。“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东坡把自煮的菜羹自名为东坡羹。其法以菘菜、蔓菁、荠菜等洗净后下菜汤中,加入生米为糁,放入少量生姜,羹烂可食。不用鱼肉五味,而自然甘美可口,可以去咳止痰,发散表寒。还有“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的诗句,从中可知当时东坡已经懂得了用麦冬治疗心腹结气、胃脘疼痛。为了度过晚年所处的恶劣环境,东坡重道自守,养气志坚,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描写了他练气功时清朗的精神境界。

此外,坡认为求仙访道,服食炼丹,并不能延长人的寿命,“金丹不可成,安期渺云海”,“尸解竞不传,化去空余悔”,对当时社会上士大夫阶层中寻求仙丹妙药的愚昧行为给以辛辣的讽刺。

篇3

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实现各种资源有机整合,不仅能拓展学生视野,增加课堂容量,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而且能帮助学生顺利突破重点难点,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上如何来实现这种整合呢?下面以《墨梅》教学为例,谈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教材重组,拓展视野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认识到传统的一课一教的课堂模式不仅形式单调,而且重复消耗了师生大量的精力,且又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于是,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一种新颖高效的主题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里的主题,可以是同一思想主题,可以是同一知识主题,更可以是同一文化主题。即以人文性为线索,兼顾语文知识和能力以及思维发展等。

窦桂梅老师说:“教师既要当主题教学的‘设计师’,更要当主题教学的‘建筑师’。”在对《墨梅》一课进行备课时,本人就意识到,如果一堂课仅仅围绕这首诗来进行,虽然学生对于诗情诗意的把握会比较扎实,但未免有点单薄。经过反复思考过后,我决定把梅花诗作为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这不仅因为我国古代有近两千首写梅花的诗,更因为这些梅花诗中饱含诗人的思想和精神,梅花是广大诗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一种象征。

这节课以梅花为主线,由王安石的《梅花》导入,让学生初步体会梅花的清香与淡雅。接着进入《墨梅》这首诗的学习,通过对诗句的品读,对诗意的理解,对作者品质的深度探究,学生既明白了这首古诗的意思和墨梅的特点,更透过字面走进了诗人王冕高洁的精神世界。第三个环节是拓展阅读《卜算子·咏梅》,进一步探究笔下的梅花形象。

“一树梅花千首诗,铸就中华民族魂”。课后,我深深体会到:这样的教学内容整合尝试,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认识了淡雅清香的梅花,接触到了“咏物言志”这种常见的表达方法,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从这一首首梅花诗中所领悟到的坚贞不屈,淡泊名利的中华民族魂,一举多得!

媒体整合,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是教育过程的关键。课堂鲜活有趣情境的创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它是一节课是否精彩的关键。

上课前,我先给学生观看了一段梅花视频,这些婀娜多姿的梅花图伴随着《梅花三弄》的古典音乐呈现于学生的视野当中,给他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学习古诗《墨梅》时,我又出示了王冕的《墨梅》图,那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清新秀丽,似乎还渗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这样的图片加之教师动情的介绍,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情境,增加了学生对《墨梅》图的理解,也调动了学生对古诗对作者的探究欲望。

课内外整合,突破难点

课堂上,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教材,用好这个文本。但有时,为了学生理解文本的需要,可以适当进行拓展,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把课内外知识有机整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

学习《墨梅》这首古诗时,学生对于诗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但对于“清气”一词出现了困难,他们只能大概知道“清气”就是清香之气,对于其中暗藏的深意则无法洞悉。

这时,我及时利用投影出示了一段文字,介绍了作者王冕的生平和主要事迹。文字中提到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王冕在几次考进士未被录取的情况下毅然烧了自己所有的文章,决定永不做官,以免使自己成为老百姓怨恨的对象。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去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

在阅读了这段文字之后,学生纷纷被王冕的洁身自好、鄙视流俗的精神所感动。当再问起他们对“清气”一词的理解时,大家畅所欲言,有的说是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节气,有的说这是王冕敢同黑暗社会斗争的铮铮骨气……

篇4

崇高的师德,源于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用这样的诗句赞美教师们的无私奉献;“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人们用这样的比喻颂扬教师们的高尚情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们用这样的标尺度量教师职业的伟大与崇高。从古至今,崇高的师德在中国教师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在我们国家,有许许多多的老教师,他们为教育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他们深厚的爱国热情、深邃的造诣、诲人不倦的精神、一生淡薄名利、正直为人的长者与学者风范,给了我们一生不尽的启迪与受益。我校的××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教师,他热爱学生、一丝不苟的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他把全部心血都抛洒在教书育人上,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以火热的激情感召学生,以真挚的爱心滋润学生,深入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出各类合格人才。在形成良好班集体,培养优秀学生干部、转化后进生等方面都总结积累出丰富的经验,并多次在县、校介绍,得以普遍推广。当学生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他不但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给学生以帮助,还组织学生互助给以解决,许多接受过他捐助和关怀的学生在升入高校或毕业后,曾无数次的表达了感激之情。他所带领的学生们,个个都很信服他,每一年,在我们学校组织的评教评学活动中,他都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

×老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崇高的师德。那么崇高的师德来自于哪里?源于波澜壮阔新时代的历史进步,源于人民教师心中的大爱。第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代代人民教师淡泊名利,安于奉献,坚守在三尺讲台,守护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学识,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执着追求。无论是润物无声的悉心教诲,还是坦诚直言的严格要求,都寄托着他们的厚爱和期盼。而当灾难突至,学生们的生命受到威胁,他们挺身而上,用身躯和生命为学生构筑起安全的血肉屏障。

大家永远不会忘记一位老师,他的名字叫谭秋千,2011年5月12日下午2点多钟,谭千秋像往常一样在教室上课,他正讲到部分时,房子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地震!谭千秋老师突然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上跑。房子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还有四位同学已没办法冲出去了,谭千秋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自己弓着背,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盖着四个学生。轰轰轰——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谭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四名学生生存的希望……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教师!我们可以用“桃李满天下”描绘教师们的成功,但在崇高的师德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充分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

教书育人是教师们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宠,友爱重在礼尚往来,情爱少了几多严谨。而师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教师们的爱不会付之东流,他们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讲台是他们思绪纵横的绚丽舞台,它面对的是将来的桃李满天下;明净课堂有我们灯火阑珊的彻悟境界,那里写满了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充实。

篇5

关键词: 江珠 诗作 雅趣 禅意

读尽儒书千万卷,更从佛座授经来。

江珠(1764—1804),字碧岑,号小维摩,江苏甘泉(今扬州人),侨居吴县(今苏州)。江潘妹,诸生吾学海之妻,受业于萧客之门,通经史,与张滋兰,张芬,陆瑛,李薇,席慧文,朱宗淑,江珠,沈襄,尤赡仙,沈持玉等结社联吟,有吴中十子之目,著《青黎阁诗稿》,任兆麟刻入《吴中女士诗钞》,并著有《小维摩诗稿》一卷。

江珠生于江南文化家族。兄弟江潘是当时苏州著名考据学派的中间人物。江珠从小就学习经史,专于学问,自幼与兄长一同受业于余萧客门下,学习经史子学,并因文才与其兄并称“二江”。江珠的诗学才华在清溪吟社中也是佼佼者,素有“吴中十子之目”之说。秣陵香叶侯如芝题《小维摩诗稿》序中有云:“始知吴中有江碧岑,时称女博士。”清溪女史张滋兰《寄怀江碧岑沈蕙孙两妹》云:“羡煞苏台两博士,碧桃花下共吟诗。”足可见江珠的文学修养很高。

江珠十八岁嫁于同塾同学吾学海为妻。虽然婆家的生活并不是很富裕,丈夫也经常远游,但是江珠的婚姻生活算是美满的,在《小维摩诗稿》之后序中可以推断其丈夫对江珠既怜又赏:“事姑舅以孝闻,处妯娌无间言,待藏获以恕道,遇事通达,能见其人。凡米盐井臼琐屑之务,载之井井有条理,暇则授予弟子潘用之及儿女一辈书,手批口讲,寒无间……”此外,他还在江珠死后亲自雠校江珠的诗作,并付诸梓人,使江珠的诗稿流传于世。虽然婚姻生活相对美满,但江珠本人却一直饱受着病痛的折磨,最后江珠“复性耽经史,长夜半犹手一卷,以是得寒嗽疾,久成劳疾在嘉庆甲子八月十七日病逝了”。正是这种体弱多病的人生经历使得江珠希望通过佛学寻求解脱肉体的痛苦。江珠长期以来受到疾病缠身,为了消解身体的痛苦,她参禅悟道,了悟生死。江珠本人对禅学的理解与体验,使其诗中渗透着禅思雅趣,也正是江珠本人体弱多病的人生经历使其对那种无欲无求,守神养性,弃思绝虑,堕肢体,弃形骸的禅学至高境界有更深刻的理解与领悟。因此,她的诗作比当时江南闺秀诗人的诗作更具禅学境界与精神高度。

江珠文学修养与佛学修养兼具很大的原因还源于其师任兆麟的影响。任兆麟出生于一个有着崇隐慕道传统的著述世家,祖上颇多清介自守的高人逸士,他天性心仪天真放旷之清流,并时以世守清洁家声自砥砺,其业师为屡劝袁枚出世学禅的知归子。正是任兆麟自身对禅学的追求,使其业下女弟子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任兆麟《题青黎阁诗稿二截句·其二》自注中所言与江珠相与参禅事:“碧岑通禅理,尝偕余参无我相一句,萧斋唔对,便觉超然忘世,是究心于体味禅境。”可见江珠参禅深深受到其师任兆麟的影响。同时,任兆麟文学功力非常深厚。当时清代江南有两大女性创作群体,一是以任兆麟为师的清溪吟社,二是以袁枚为师的随园女弟子。这两大群体可谓当时的文学双璧。此外,江珠本人对佛学的热爱还在于她对唐代文人王维的推崇与学习。江珠字碧岑,号小维摩,维摩是深谙佛学的祖师,唐代诗人王维,也自号维摩,他善于把自己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融入到世界观与人生观中,并在诗中以内心体验的方式表现出来,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江珠也是一位信奉佛道的女诗人,她自号小维摩,既显示了自己对王维的推崇与学习,又暗示了自己意欲成为一位文学与佛学修养兼具的诗人。

在众多清代江南闺秀诗人中,江珠确实做到了文学修养与佛学修养兼具。《小维摩诗稿》共收入江珠诗84首,蕴含禅思雅趣的就有47首诗,并且当中有18首诗歌就直接涉及佛学禅语,足以说明江珠本人对佛学的信仰与推崇。其师心斋居士任兆麟在《题青黎阁诗稿二截句》中写道“碧岑通禅理,尝偕余参无我相一句,萧斋唔对,便觉超然忘世,不图复得此境于吾尺木师入山后也”;江夏女史张因净因在《题碧岑居士龙女抱经图照印赠中》写到:“已归净土接莲胎,更向尘寰见异才。读尽儒书千万卷,更从佛座授经来。”园圃女史钟若玉在《自题画梅赠碧岑》中云:“吟情漫道得禅机,聊借幽窗纵笔挥。”这些旁人评价的诗句充分证明江珠的文学与佛学修养很高,通禅理,知禅味,懂禅机,且以禅入诗,诗蕴文才,诗露禅机。

吟情漫道得禅机,聊借幽窗纵笔挥。

清代江南闺秀诗人江珠具有很高的佛学修养,她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参禅悟道,并把自己在学禅、坐禅过程中参得的感悟融入诗作中,因此在《小维摩诗稿》中很多诗歌都蕴含很浓的禅味禅思。这种禅思不仅体现在江珠诗歌创作过程中注重禅悟,而且在诗歌内容上蕴含一种清新淡泊之禅趣。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一直就追求一种生活中的雅趣情趣,许多诗人面对现实与黑暗,选择淡泊与归隐,著名隐者诗人陶渊明的很多诗句都体现出他淡泊潇洒的人生态度,淡泊与归隐成了他们对高雅生活情趣的一种追求。江珠作为清代江南闺秀诗人,自然而然具有闺秀雅趣,而江珠本人就谙熟禅理,她在日常生活中参禅悟道,闺秀雅趣与修行者的禅趣合二为一。因此,在江珠诗作中蕴含一种清新淡泊的禅趣,这是在一般雅趣的基础上,领会人生深刻哲理后的一种情趣。如《述病况简呈郑堂并索近作》中“心台喜结佛灯缘”这一句就表现出了江珠对佛学的热爱与推崇。虽然江珠被疾病缠身,但是她认为“直从无著求奇药,不向庸医泥局方”,庸医药方对于她无济于事,只有在学禅坐禅中她才能感受到生活之乐趣与禅趣。

此外,江珠诗作中对禅趣的追求还体现在她对意象的选择上。在江珠《小维摩诗稿》中,我们可以看见江珠最常用的意象就是“菊”、“梅”、“鹤”、“莲”,这四种意象都是隐者和高洁人士的象征,与一些佛学经典形象、佛经故事也密切相关,因而成为许多方外诗人笔下常见的意象。江珠大量选用了这四种意象,诗具有一种清新淡泊的禅趣。

《小维摩诗稿》共84首诗,其中10首诗运用了“”意象,如《秋堂》中“携樽试遍东篱,赢得幽香满布衣”,《与郑堂半客同咏蜡梅次郑堂》中“东篱寒菊返魂香,色占中央冠众芳”,《病起》“东篱霜菊两三支,著雨阑珊强护持”等都写到了“”意象。佛教文化中宣扬看淡一切,淡泊富贵,超尘脱俗,具有佛学上某种象征意义。江珠本来就深谙佛理,意象的选用显示出江珠对于尤其是东篱的偏爱,也表现出她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质的赞美。

诗稿中有9首诗运用了“梅花”意象,如《红梅初放》、《题朱太夫人梅花小影》、《题画梅》、《谢方晴江补寒梅小影》等,“梅花”这一意象,与佛教有很大的关联。宋代出现了大量的梅花诗,梅花诗的大量出现缘于当时的净土信仰。宋代以后梅花成了佛教净土信仰在中土的载体。江珠大篇幅运用“梅花”意象就是希望心灵能够得到净化,涤除凡尘的喧嚣与烦恼,过着平淡恬静淡泊名利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与禅学所追求的无欲无求、平静淡远的人生境界是一致的。

诗稿中11首诗运用了“鹤”意象,在《馆中晚坐》、《病起》、《即事再叠前韵别旧山》等诗中大量运用了“鹤”这个意象,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宋代的林逋植梅蓄鹤,泛舟湖中,就过着“梅妻鹤子”的自由雅致的生活。江珠这位闺秀诗人也向往着那种“闲云野鹤”、“梅夫鹤子”的自由快乐生活。

此外,《小维摩诗稿》中有5首诗运用了“莲”意象,如《灯花》、《题陈觉幻居士血书弥陀经后》、《题储香岩姬人香卿红莲小影》中都出现了莲花意象,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可见,莲是佛国净土的象征。从对“菊”、“梅”、“鹤”、“莲”等意象的偏好可以看出江珠淡泊淡然的人生态度,虽然她被疾病缠身,丈夫吾学海又经常远游,家中事务都要江珠一人打理,但是生活的繁杂和病痛的折磨并未使她消沉伤怀,相反,江珠在参禅悟道中感悟生命的哲理,从自然万物中体验禅趣,追求那种清新淡泊的生活情趣。

参考文献:

[1]凌郁之.苏州文化世家与清代文学[M].齐鲁书社,2008.

[2]胡晓明,彭国忠.江南女性别集二编[M].黄山书社,2010.

[3]段继红.清代闺阁文学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4]韩丹丹.乾嘉吴中女性诗群成因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5]陈玉兰.任兆麟及其清思雅韵[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6]石旻.阻隔的一时双壁——关于《随园诗话》忽略清溪吟社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篇6

深秋霜降,阳光变得飘渺而迷茫。喧嚣了很长时间的秋园静了,没有安静的似乎只有白菜和秋虫的声音,那是被霜的凉意折断发出的低吟。白菜叶子上,还有些以前的露珠。从它们愈发青翠的肤色和抱紧的躯体上,你能分明感受到它们似乎早就知道了会落霜,早就知道霜会在某个清冷的清晨来到它们的身边。就如同那个叫小白菜的女人,要接受如霜的苦。

齐白石曾赞叹:“牡丹为花王,荔枝为果王,菘乃菜王也。”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百菜不如白菜香。” 人有气质品位的高下之分,不知道是否蔬菜水果也有这样的区别,但白菜的好名声是无疑的了。“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是六朝周首先总结出来的。开春以后的头刀韭菜,其嫩其美,自然是不必说的了。不知白菜这晚秋时令的蔬菜,怎得这位身居金粉佳丽的十里秦淮尽享山珍海味的南齐太子仆如此青睐?反正由是让“秋末晚菘”成了千古流传的口碑。据说梁实秋先生家藏印章很多,其中有一方白文的“春韭秋菘”印,极其珍视,常常钤于画作之上,颇为自得。

在不少人的记忆中,白菜并没有这样诗意。农人们也一样。他们不管大白菜是否“凌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他们知道,只有经霜的白菜才特别饱满青翠味鲜爽脆,知道下霜就迎来了另一个收获的季节,更知道城市的某段记忆要被他们长长的吆喝声叫醒。

过去,白菜象征着一个时代。在那个年月,大雪封门的冬天,地窖里窖着一大车白菜,让人心里踏实。齐白石老人曾有一幅蔬菜静物,一棵白菜斜倚着,细长的菜帮,肥大的叶子舒展出一片浓绿。这样美人般娇嫩的白菜是不入眼的。要储存的是粗大结实的白菜,菜心要包裹得结结实实。那个年月的深秋,在城市的街道上,白菜都整齐地码成高高的菜垛,叶子齐齐地向外舒展着,舒展成一片浓绿的墙,成为此后长达半年的雪白日子中的一抹绿色回忆。漫长的冬季只靠白菜生活的日子,人们有了数不清的烹调白菜的方法。每天守着一堆白菜,只是绞尽脑汁地算计怎么变着法把它吃到肚子里,想不会吃都难。李渔说大白菜食之可忘肉味,似乎有些夸张。“拔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这平常的白菜,能让人吃得服服帖帖倒是真的。家常小菜,烹煮炒拌,无有不可,配肉或是配上粉条炖,同样大受欢迎。凉拌,选取嫩黄嫩白的菜心,细细切成丝,再配上黄瓜丝、青椒丝,盐醋一拌,鲜脆香辣,清凉满口。汪曾祺先生回忆老舍先生请客,席间虽然备有火腿、腊鸭、小肚、口条等,但老舍先生看到熬白菜一端上来,便忙不迭举起筷子让客:“来来来!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这份平淡质朴让人安静满足,人间有味是清欢该是这等滋味吧。

或许真的如于谦“大节还须咬菜根”的诗句,一些丹青高手往往会以寻常菜蔬入画,尽得个中滋味。齐白石先生淡泊名利,生活简约,心则从容平和,食则粗茶淡饭,衣则素朴布衫。他的《清白图》画的是一只螳螂伏于一棵大白菜上,妙趣横生,曾经拍卖出高价。他还有一则与白菜有关的轶事:一个初冬的早晨,齐白石在街上遛弯儿,看见一马车青翠欲滴的大白菜,喜欢得不得了。他过去问,要画一个册页换人家一车菜,结果反遭不解风雅的老农一顿抢白。李苦禅和齐白石先生一样简朴,后人总结他说:“画得很好,生活很穷。”他以白菜入题的作品也不少,看似粗枝大叶,但却栩栩如生,看着似画得不像,却越看越有味道。每幅画中的主角,或一株两株,随意倾倒,肥硕喜人,浑朴稚拙,平正见奇,让人回到“不是独夸根有味,须知此老是农夫”的意境中。李苦禅对这些画作极其得意。他有句话说得好:“别看不起‘土老乡’的作品,虎帽、猪鞋、小兜兜、馍馍……我看要让毕加索和马蒂斯见了,准得叫好。”

这让人想起汪曾祺一个形容旧式文人雅士的词:暖老温贫。

篇7

嵇康(224~263),谯郡?人,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在当时乃至后世影响都很大,有关他的话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内容涉及文学、哲学、音乐等方面。尤其是他的四言诗,“开晋宋四言门户”,突破了前人尤其是《诗经》的陈规,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对后世四言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前人论及嵇康诗歌的艺术风格,多概括为“清峻”,这源于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曰:“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惟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这段论述为后世多数评论家所认可。陈祚明曰:“叔夜诗实开晋人之先,四言中饶隽语,已全不似三百篇,故佳。”刘师培也说:“嵇诗清峻,而阮诗高浑。”简而言之,“清”就是清远,“峻”就是峻切,进一步说,就是嵇康诗歌所呈现出的清新脱俗的意境,所塑造的清高伟岸的人格形象,以及直露峻切的语言风格和创作风格。这可以说是嵇康四言诗的主体风格。

一、清远旷逸

蒋寅《古典诗学中 “清” 的概念》一文在考察《诗经》中“清”的用法的基础之上,指出“清”除了本义指水清外,主要引申为“人贤淑的品貌”、“宗庙的肃穆气氛”、“人的峻洁品德”等,而引入到诗歌评论当中,则是指“诗歌语言的明晰省净,诗人气质的超尘脱俗,立意与艺术表现的新颖,此外还有意境和情趣的古雅和凄冽等。”《诗薮》说:“诗之最可贵者清,然有格清,有调清,有思清,有才清。”又说:“思不清则俗。”可见,思清决定着诗风能否超尘脱俗,即诗风之清取决于情思之“清”。嵇康乃一代玄学大师,有大量的玄学言论存世。玄学之“玄”即深奥神妙之意,玄理本身就是一种“清”思,是让人遐思远想的。不仅如此,嵇康还是庄子的理想人生境界具体化、人间化、诗化的第一人。他把自己理想的人生境界和生活趣味描述为“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志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长寄灵岳,怡志养神” 。(《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其十七)嵇康想要在诗歌里构建一个诗化的人生境界,所以他对诗中的形象进行了净化,而净化了的主客体便共同生成了嵇康诗歌清远旷逸的风格。嵇康一生淡泊名利,无意仕进,他所追求和向往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人生。所谓诗为心声,他的诗歌也往往呈现出一种清远脱俗的美学特征。诗人往往寥寥数语,便会创造出令人神往、浮想联翩的清远旷逸画卷。《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和《四言诗》中的部分诗歌都能体现这种风格,如《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晋书?顾?之传》载:(顾?之)“每重嵇康四言诗,因为图之,恒云:‘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再试看下面的诗句:

淡淡流水,沦胥而逝。

泛泛柏舟,载浮载滞。

微啸清风,鼓楫容裔。

猗猗兰蔼,殖彼中原。

绿叶幽茂,丽蕊浓繁。

馥馥蕙芳,顺风而宣。

微风清扇,云气四除。

皎皎亮月,丽于高隅。

这是何等的高远辽阔,何等的澄明虚静,何等的冲淡平和!诗中的意象看似平淡,如“流水”、“清风”、“兰蔼”、“微风”、“亮月”等,都是日常所见普通景物,然而看似平淡,仿佛是信手拈来,轻描淡写,诗人通过运用白描、比兴等手法,寥寥数语,便创造了一个一尘不染、澄静精纯的氛围,如人间仙境一般。这既不同于他之前屈原的博大华美,也不似他之后谢灵运的富丽精工,自成一格,自成特色。诗人将自己的“仙心”巧妙地融化到了自己的诗歌之中。

二、峻切雄健

颜延之说嵇康“龙性谁能驯”。(《五君咏》)刘勰云:“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嵇康这种桀骜不驯、豪侠正义的性格,带给诗歌豪迈、雄壮、直率之气。这在《幽愤诗》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这首诗是嵇康因吕安事受牵连入狱后所写。干宝《晋书》载:“康有潜遁之志,不能被褐怀宝,矜才而上人。(吕)安,巽庶弟,俊才,妻美。巽使妇人醉而幸之,丑恶发露,巽病之,告安谤己。巽于钟会有宠,太祖遂徙安边郡。遗书与康:‘昔李叟入秦, 及关而叹’云云。太祖恶之,追收下狱,康理之,俱死。”诗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泰然若定,轻肆直言,抚今追昔,畅想未来,时而哀怨低回,时而激越豪迈,然其大气凛然,光明磊落,情绪昂扬,节奏鲜明,犹如一首大气磅礴的交响曲。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说:“嵇中散诗如独流之泉,临高赴下,其势一往必达,不作曲折漾回,然固澄澈可鉴。”这段评论形象地阐释了嵇诗峻切雄健的风格。再如《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其十三:

浩浩洪流,带我邦畿。

萋萋绿林,奋荣扬晖。

鱼龙??,山鸟群飞。

驾言出游,日夕忘归。

思我良朋,如渴如饥。

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诗句豪壮、伟奇,颇具魏武遗风。浩浩荡荡的洪流如天风海雨扑面而来,气势雄浑壮阔。极目远望,自然美景尽收眼底,树木繁茂,百花争艳,鱼龙畅游,山鸟群飞。徜徉在美景之中,何等快意,乐而忘归。然而,面对美景韶光,却无心欣赏。良朋不在身边,亲人远离在他方,心情十分悲怆。正如刘履所言:“此叔夜自叙其与秀才别后之情,言见洪流尚萦带而相近,绿林且荣耀而悦人,鱼龙亦共聚而游,山鸟有群飞之乐,是以览物兴怀,思得同趣之人,相与游娱,以忘晨夕,今乃不获所愿,使我思之不己,至于悲伤也。《魏志》称其‘文辞壮丽’,观此诗,亦可见矣。”

三、雅润古穆

刘勰说:“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雅润指诗歌内容之醇正典雅,文辞之华彩润饰。嵇康是魏晋时期四言诗的重要,更有学者认为,他是四言诗最后一位代表诗人。试看 《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其一、其二:

鸳鸯,肃肃其羽。

朝游高原,夕宿兰渚。

邕邕和鸣,顾眄俦侣。

?仰慷慨,优游容与。

鸳鸯,啸侣命俦。

朝游高原,夕宿中洲。

交颈振翼,容与清流。

咀嚼兰蕙,俯仰优游。

诗中生动描绘了一对鸳鸯振翼齐飞、悠闲嬉戏的景象,它们或飞或歇,一会儿相顾和鸣,一会儿又在水中嬉戏,好不快活自在!诗歌用语典雅华美,形象高洁脱俗,描写生动鲜活,深得风雅之韵味。

“古穆”可以理解为“雅润”风格的一个侧面。且看《代秋胡歌诗》其一、其二:

富贵尊荣,忧患谅独多。

富贵尊荣,忧患谅独多。

古人所惧,丰屋?家。

人害其上,兽恶网罗。

惟有贫贱,可以无他。

歌以言之,富贵忧患多。

贫贱易居,贵盛难为工。

贫贱易居,贵盛难为工。

耻佞直言,与祸相逢。

变故万端,俾吉作凶。

思牵黄犬,其计莫从。

歌以言之,贵盛难为工。

篇8

【关键词】真诚善意师德旗帜

崇高的师德,源于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用这样的诗句赞美教师们的无私奉献;“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人们用这样的比喻颂扬教师们的高尚情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们用这样的标尺度量教师职业的伟大与崇高。从古至今,崇高的师德在中国教师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1、真诚播撒信仰

全国优秀教师、阿克苏市第三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岳茂忠老师是一个外表不起眼的普通人,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教师,却也是一个血管里流淌着秦地与大漠混合着的执着与不屈血液的汉子。岳茂忠老师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走上教育岗位的。教书26年,18年把关高三,连续多年当班主任,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提高是关键的部分。归纳、概括、比较、分析、评价能力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他在这方面决心狠下功夫。每次测试必出一道题,或大跨度、高概括、或小切口、深分析试题。让学生会认识,思考从书本中哪些方面入手,怎样打腹稿。总之,从形式到内容常练习,做到司空见惯,有备无患,提高整体能力。1996应届生殷玉萍高考总分537分,考进了南开大学,她高考历史成绩118分,就是照他的方法训练的结果。高考是考学生,又是考老师,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高三文科历史整体素质有明显地提高。

他所带学生峰,家住五运司,他的父亲长年多病,母亲突然瘫痪,本来就经济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陈同学伺候母亲,在病床边复习迎考,劳苦忧急,得了精神分裂症,岳老师花了一整晚的时间给他写了封安慰信,鼓励他,峰同学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对生活又有了信心,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新疆大学。

1995、1996两届高考,为了稳定学生情绪,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做好辅导学生最后冲刺工作,4月他搬进了学生宿舍,和学生同甘共苦,共同努力,高血压病折磨着他,为了学生,高考报名学生回家后他才住院治疗。

2、善意感化灵魂

自治区特级教师、市级拔尖人才杨开梅老师深知,教师的品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行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自己肩上背负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

杨老师每学期提前做出了计划,每周都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除了特殊情况,每周她都对培训情况进行指导检查,每学期她都在校内上一两节公开课,开办一两次专题讲座,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

杨开梅老师长年工作在高三教学的第一线。去年她所带的学生冉平川同学家里兄弟3人,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自己就过着有活干就有钱挣,没活干就饿着的生活,家庭经济状况可想而知,冉平川同学一周的生活费只有16元。其实有时候还不到16元,于是他对上学没有信心,他经常逃学,去网吧,打群架,曾经多次辍学,都被老师劝回学校。高三面对严峻的形势,多重的压力,他又开始逃学,打群架,杨老师多次从外面找他回来,找他谈心,帮他分析社会形势,鼓励他只要努力他的未来也一样光明。一说就是三、四个小时。4月17日,冉平川同学又旷课了,杨老师又接到了医院通知他爱人右脚骨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请他速来医院,杨老师真着急,他顾不上去医院,先带着学生去找冉平川同学,终于找到了,才赶到医院,爱人已被推到手术室做手术。杨老师坐在手术室外想到马上六月份就要高考了,又拿出高三的模拟考试卷子抓紧改,在场的许多病人家属都被感动了。杨老师还多次塞钱帮助冉平川同学,但他自尊心也很强,不愿意要老师的帮助,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怜悯和可怜。杨开梅老师就把这些钱买了一大包衣服及日常用品,委婉地告诉冉平川同学说:“这些东西,老师家也用不着了,你就帮老师个忙,不要白白浪费了这些东西”,面对这样的老师,冉平川同学哭了。高考他以456分的好成绩报答了自己的恩师,考上了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3、旗帜永立心中

幸福是什么?优秀教师付勤老师回答说:“幸福是一种对自己灵魂的问答”。她勤勤恳垦十几年,每天早上早早的到班,常年累月的陪学生学习到晚自习结束,认真备课,耐心辅导学生,她认为,她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她还说:“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崇高的师德,源于人民教师心中的大爱。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代代人民教师淡泊名利,安于奉献,坚守在三尺讲台,守护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学识,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执着追求。无论是润物无声的悉心教诲,还是坦诚直言的严格要求,都寄托着教师们的厚爱和期盼。我们可以用“桃李满天下”描绘教师们的成功,但在崇高的师德面前,任何语言都难以充分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

总书记号召“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动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真正成为人民心目中“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参考文献

[1]邢元敏《大中小学德育规程》

[2]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

篇9

摘要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它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本文试从意象的特征,内涵,作用,意义等方面作一个较为深入的探讨,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精深,品味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独特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意象 内涵 作用 意义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A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就决定了客观外物往往为文人内心情感所浸润。于是,“意象”这一美学概念产生。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认为谋篇须“窥意象而运斤”,难怪西方意象派诗人庞德说“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出他的看法,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是诗人的匠心与智慧的体现,是诗人凭着审美直觉或是灵感在生活中得到的。它融合了作者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是寄寓作者主观之情的客观物象。它凝聚着被人们所默认的某些特定的内涵和情思。我们知道,文字鉴赏的过程,就是感受形象,理解形象,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审美愉悦的过程。因此鉴赏诗歌,就要着重分析意象的特征及内涵。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在文化的流程过程中,一些意象由于名家的使用,后又被其他诗人反复使用而具有了特定的含义。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一想表达某种情感,就想使用某种意象,反过来,一提到某一个意象,就让人想到某种情感,这就是流沙河所说的“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我们从古诗文中所见到的典型意象,都是经过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在继承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及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意象。在诗人的眼里,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风霜雨露都浸透着人的情感,都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给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所以,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望月思乡异常伤感,月亮,月光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柳:“柳”与“留”谐音,有折柳惜别之意,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柳永《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之情。:“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临秋开放,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是的固定内涵。莲: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由于“莲”与“怜”“恋”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杜鹃:“子规夜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除了意象内涵的固定性,还表现其内涵的丰富性。同一意象,存着不同的内涵。例如,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狱中咏蝉》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而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再如,燕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飞来”,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另外,同一内涵,也有着不同的意象。如:青鸟,鸿雁,雁足,尺素这些意象都有音信,书信的内涵。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也都有着缠绵悱恻,离愁别愁之意。

当然,诗的意象和与之适应的词藻都具有个性特点,可以体现诗人的风格。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即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屈原的风格与诗中的芳草,美人,以及众多取自神话的意象有很大关系。李白的风格,与他诗中的大鹏,黄河,明月,剑,侠以及许多想象,夸张的意象是分不开的。杜甫的风格,与他诗中一系列带有沉郁情调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李贺的风格,与他诗中那些光怪陆离,幽僻冷峭的意象密不可分。各不相同的意象,体现出各不相同的风格。它们虽然只是构成诗歌的砖瓦木石,但不同的建筑材料正可以体现不同的建筑风格。意象还具有时代特点,同一时代的诗人,由于大的生活环境相同,由于思想上和创作上相互影响和交流,总有那个时代惯用的一些意象,时代改变了,又会有新的创造出来,这不难理解。

诗人对意象的推崇,是因为“言不尽意”,逻辑语言不能完美地表达诗人心中之意,就只好“立象以尽意”,借助意象诉诸感性来作为另一种表达。“言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则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意象入诗的目的和所要表达的效果,是以“象”“征”“意”,是喻示,是象征,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立象尽意的诗,其构思的要领,是以言选象,以象寓言。此时,语言是构选意象的材料,意象是寄托情思的载体。所以说,意象既是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更是诗歌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它的作用表现为:

第一,营造氛围,借景抒情。就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事物,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余干旅舍》:“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诗人以“霜叶”“古城”“独鸟”等具体可感的意象来寄寓内心凄清冷寂的思乡情怀,使读者透过诗中“青枫摇落”、“暮色渐深”、“城门紧闭”、“新月初上”的冷寂氛围领悟到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

第二,创设情境,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是“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月明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第三,以景衬境,以景衬情。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境衬冷静“日色冷青松”,以满境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言厌兵”等等。以景衬情在诗歌中亦常出现,其表现为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如李白《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之句,就是用桑草之“碧”“绿”衬托相思情浓。“丝”“枝”分别与“思”“知”谐音。还有用悲景衬悲情,用喜境衬喜情或用悲景衬喜情。

第四,衬托人物气节,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例如宋代诗人林逋的诗作《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写尽了梅花的神清骨秀,端正高洁,幽独超逸的气质,衬托了作者一尘不染的品质。

当然,这些作用在诗歌中并不具备独立性,一首诗歌中,所有作用可能兼而有之,所以在鉴赏诗歌时,不能顾此而失彼。

诗歌,所贵之处并非情思的“露出”,而在情思的“暗含”。因此,要想了解诗歌中蕴藏的诗人的情感和情绪,只能从意象中解读,那么如何解读意象以准确地进行诗歌鉴赏呢?

第一,把握诗歌意境的整体基调,感悟意象的审美意蕴。在一首诗中常常有几个意象,诗人通过创造一组意象群来营造诗歌的意境,许多意象共同组成了诗歌的意境。但诗歌意境的整体基调并不是所有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远远大于这些意象之和。在这个意境整体中,各个意境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意境,但是,意境一旦形成,又对构成它的每个意象产生重大影响。正因为整体对部分的重要影响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即使是同一个意象,放到不同的诗歌意境中也会有不同的审美意蕴。因此,鉴赏诗歌时应通过把握意境的整体基调和意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来分析诗中每个意象独特的审美意蕴。

如两首荷花的意象,《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犹伤以终老!”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涉江采芙蓉》诗中出现了“芙蓉,芳草,旧乡,长路,游子”几个意象,夏日盛开的芙蓉花本来是鲜艳美丽的,但联系诗中其他几个意象来看,诗中的观察主体是“游子”,而“游子”是“忧伤以终老”,“旧乡”是遥远而不可即得,“道路”是漫长的。虽然芙蓉花给人的感观印象是美好愉悦的,可是由于整体对部分的影响,它打上了忧伤的基调,成为“游子”怀乡之情,思妻之情的寄托,变成了一个忧伤清美的诗歌意象。而《晓》诗中的几个意象是“西湖,莲叶,荷花,天”。这里的西湖,湖水清澈,波光粼粼,荷花盛开,这里的“天”与碧绿的湖水相接,这里的“莲叶”是碧绿的,茂盛的,这里的“荷花”是娇艳的,整首诗的基调是明朗艳丽的。同样是荷花意象,放到不同的诗歌意象群中就有了不同的审美韵味。所以,鉴赏诗歌,要把诗歌所有意象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画面,感受这个艺术画面的整体基调,通过诗歌的整体基调,通过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把握诗歌中每个意象的审美意蕴。

第二,分析意象的色彩,强度感悟诗歌的情感。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的,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低深颓唐,孤寂凄凉。如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点燃出江南春天的繁华灿烂。杜甫的《登高》“渚清沙白鸟飞回”以清冷的白色,渲染出秋的凄凉氛围。而诗歌意象强度的大小也可以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同样写别离,有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豪放,也有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因此,善于把握意象的强度有助于解读诗歌的情味。

第三,了解虚实相映,动静结合的意象,感悟诗歌的丰富内涵。清朝画家笪重光在《画笙》中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实”指作品中具体的物象以及由物象构成的艺术整体。“虚”是指与作者已经描绘出的实境必然联系的想象境界,即有一个个可感且很强的具象画面所唤起的生活体验。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中,我们见到的一组具体意象画面是:朱雀桥边野花杂草丛生,夕阳斜沉,昔日出入在王谢大家豪华殿堂的燕子,如今正飞入在这里新建的普通百姓家。诗中没有一字表达诗人的主观意蕴。难道诗人只是为了我们提供这样一幅简单的画面吗?其实,这里的夕阳,燕子,是一种暗示,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盛衰之感,对人生的苍茫之思。由此可见,在诗歌中,一组组意象创造了一种有限与无限相结合,寓无限于有限的“虚实相生”的境界。

意象是古典诗歌的灵魂,它独特的民族特色,对诗人个性的反映以及它真切可感的形象美,都使它成为解读诗歌的最佳切入口。让我们走进诗歌的艺术空间,去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精深,品味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独特的审美意蕴。

参考文献:

[1] 侯敏:《意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3] 李立等译:《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4] 流沙河:《流沙河诗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5] 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白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

篇10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健康成长 作用

中国原是诗的国度,自古培养学生就注重“诗教”。中国古代的文人以优美的文字、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灵,有的振奋人心,有的开导劝慰,有的逍遥浪漫,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思想和行为。当然,古诗文学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什么是健康成长

我们所说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教育者必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即学生是否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否适应生活、学习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康人格。”可见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拥有健全的身心。然而,中国古诗文“养心修身,润人心田”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好载体,在教学中必须巧妙并充分利用。

二、如何利用古诗文

古诗文教学以“听读”、“诵读”、“思考”、“联想”为主,我认为要想在古诗文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巧选诗文,以德为本。

古代文人赋诗言志,好的诗文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教师在选取教学文本的时候要有取舍。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道德却出现了滑坡现象,在此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了变化,学校教学应格外注重学生优秀品德培养,以“育人”为目标。在古诗文教学中要有目的地选择以德为本、修养情操的诗文,因为拥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情操是身心健康的保障。中国古诗文对品德情操的含义和如何修养也有不少描述。例如,《论语・宪问》中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告诉我们为人既要重恩德又要讲原则;再如宋代诗人程颢在诗中写道:“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形容志士们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诗经・小雅》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是在告诉我们,人们对道德高尚的人崇敬和模仿。

这些诗文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德。如何培养品德,古代文人告诉我们一些方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告诫人要每天对自己进行审视和反省;《左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是在告诉我们知错能改的道理;《孟子》中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古人自我修养的至高境界。若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选择、推荐这一类的诗文,进行系统性的诵读、品鉴、记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帮助学生抵制外界的种种诱惑,保持平静心态则有很大的帮助。

2.以“乐”引路,提高审美。

古代诗歌的语言凝练,注重押韵、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许多诗歌更是被改编为歌曲。因此,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引入音乐不仅可以达到古典诗词的教育作用,而且可以让学生有美的享受。孔子曾说:“音乐可以善民心,移风俗,淳教化。”在诗歌教学中尽量结合音乐,精心挑选与所讲古诗词相关的乐曲贯穿教学,这是一个很明智的方法。学生在音乐的带领下,步入古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读懂古诗词,体验诗词的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提高诗词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这样的教学实例不少。举个例子:在学习《诗经・蒹葭》时,我播放了一首由它改编而来的歌曲《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邓丽君的歌声给学生塑造了凄丽迷茫的意境,很切合诗中要表达的那种缠绵悱恻、独自彷徨的情愫。经过聆听乐曲,学生在诵读的时候能较好地把握朗读的情感,在解读诗歌内容时更有画面感,并能准确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这种诗情乐韵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音乐情感体验和诗词意韵抒发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让音乐领路古诗词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让学生更有兴趣、更加轻松地学习和传承中国古诗词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3.知人论世,情感共鸣。

诗文是作者抒怀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看到文人的积极向上、豪迈胸襟,也可以看见他们的自然纯真、坦率豁达,还可以了解他们对人生的思索,可以看见他们的爱国热情,等等。透过诗文,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更加深入了解作者本人。我坚信伟大的诗人穿越千年,依然能散发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古诗文教学中要重视对作者人生经历的学习和了解,抓住对人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因人爱诗,因诗动情,给学生正确的情感导向。目前学生学得最多的就是唐诗,诗仙“李白”是唐朝诗人中最富有想象力,不畏挫折的人格美的代表。我们学过他的很多诗篇,其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展现了他的乐观和自信,尽管李白的一生充满波折,但是在现实与理想有很大差距的时候,他却没有悲观,而是依然执著追求自己的目标,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再说“诗圣”杜甫,身处战乱年代,但是忧国忧民的他依然在诗中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表达自己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每一个文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文人都有个性,每一个文人都有独具风格的作品,那么不论是深处浊世却坚持九死未悔的屈原,还是隐居山林采菊东篱的陶渊明,还是为因为离别怅然神伤的柳永,抑或是怒发冲冠奋力抗敌的岳飞,总有那么一个诗人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触动学生的内心。

三、古诗文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1.对优秀品德的培养。

中国的传统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以礼乐诗书、经史典籍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格特征的人。我们要剔除封建糟粕,吸收借鉴有意义的思想内容,比如“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的家庭理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这都是符合时代要求。我们要通过古诗文这一载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担负起传承中华美德的责任。

2.对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之美,调动学生想象,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在古诗文中,那些壮丽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诗人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诗人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借此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让学生懂得,古诗文中,大自然已经成为诗人抒感的重要对象,成为诗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对情感世界的充实。

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学会调节情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那些激励斗志、自强不息的诗篇,让学生汲取奋发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那些规劝开导,分析得失成败的文章让学生明白成功不容易,失败不气馁的道理。通过古诗文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品诗读文,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结晶,含英咀华,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古诗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更可以淡泊名利心,净化灵魂。古诗文教学应受重视,它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育人工程中任何手段都不能替代它。

参考文献:

[1]李玉霞.中国古典诗文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9(13).

[2]范爱蓉.论中学语文古典诗文教学中的学生人格塑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