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护理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折患者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92例,均为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其中男51例,女41例,年龄6~72岁,平均(41±3.4)岁。6~14岁(21例),l8~40岁(27例),41~72岁(22例),>65岁(22例)。平均住院14d。
2心理护理
2.1骨折患者各不同阶段的心理表现及护理:骨折早期。患肢因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从而多数患者精神紧张,有的常表现有抑郁少言、失眠、不思饮食。针对患者的这些表现,要以热情的态度了解病情,和患者交谈,做解释工作,说明骨折后,由于机体气血运行紊乱,气机凝滞或营血离经。阻塞络道,淤滞与肌肤理,古患肢或局部肿胀疼痛。随着活血癒药物的应用和时间的推移,这种肿胀疼痛是会逐步消除的。并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多移动肢体,以防骨折断端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或发生再移位。在生活上积极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给别人洗脸、倒水、喂饭、端送便盆等,使患者能过着接近正常人的生活,从心理上感到满足。这样才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期间。骨折大多需手法复位,较长时间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治疗[1-2]。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治疗,所需时间较长,并且做了方法会带来一定痛苦。尤其需再次整复或手术时,患者心情大多十分紧张,焦虑不安,甚至拒绝治疗。这时要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各种不同方法治疗骨折的意义,以及正确复位的重要性。并告之患者骨折并非难治之症,不要让其增加思想负担。把病情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告诉患者,并向患者介绍治愈的病例,从而解除其思想顾虑。耐心向患者讲清骨折预后多能完全康复,有些患者对自己的经治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不相信,治疗不配合,非要某高年资医生看看才能放心。对于这类患者应采取耐心说服讲解,任何一名医生对患者的健康是负责的,一切治疗都必须遵循科学。骨折后期恢复期。一般患者表现接近正常的心理反应,且多能主动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心情愉快的为痊愈出院作思想准备。部分患者,表现练功不耐烦,情绪激动、易怒。此期护理时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进行劝导和安慰患者,做好宣传工作,为患者重点要宣传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交待清楚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这样,患者往往能解除厌烦情绪,增强功能锻炼的信心和耐心。
2.2骨折患者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生活依赖性强,加上患肢疼痛不愿意活动肢体,且长期卧床,血循差,易发生病发症褥疮和便秘。有的患者甚至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我们护理时要尽量理解和满足患者在治疗和生活护理方面的要求。对于暂时不可能满足的不合理的要求则要详细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把骨折“动静结合”的重要意义,活动方法向患者作认真的介绍,使患者从思想上认识到主动练功治疗骨折必不可缺的一个步骤。青年患者。思想活跃,情绪波动大,对疼痛的耐受力差,往往因个人问题或家庭及工作方面而影响病情变化,对这些患者,心理护理主要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经常与患者拉家常、谈工作、谈理想,这样才能随时发现其不顺心的事和不愉快的心情,及时协助患者处理解决,或为患者找些书刊、杂志阅读,既能提高思想觉悟,又能分散注意力。有些患者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控制进食及饮水量。应向患者说明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及对骨折愈合的重要作用,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小便,并嘱他们多吃含维生素类食物,注意两便的通畅,防止便秘及泌尿系发症发生。少儿患者。多数好动,对疼痛敏感,表情痛苦,有畏惧心理,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易哭闹,护理时对患儿要象亲人一样关心爱护。针对不同患儿的个性特点,做到耐心开导,细心观察,多表扬,多鼓励,做到四勤眼勤、手勤、腿勤、嘴勤。抽出一定时间为患儿讲故事,设法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达到护患关系融洽,使患儿消除畏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3]。同时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无渣屑,避免尿液刺激皮肤发生褥疮。
篇2
1.1评定标准观察2组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后2周后的牙龈炎发生情况和口腔牙垢情况,监测患者的161126313646共6颗牙的牙龈指数(GI),牙龈炎诊断标准按牙龈指数分级:0为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质地柔韧致密,1为牙龈颜色轻度改变,略有水肿,2为牙龈暗红水肿,碰之出血,3为牙龈明显暗红,水肿发亮,有自发出血倾向或溃疡形成[1]。凡GI>1,即可诊断为牙龈炎。观察牙周、牙弓夹板及钢丝结扎处有无食物残渣和污物。舒适度采用自制调查量表形式做问卷调查进行评分,将患者在口腔护理时的舒适度进行评估,无不适为4分,轻度不适为3分,不适可以耐受为2分,严重不适为1分。同时进行护理工作量比较,即比较每天每例患者进行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所需的时间。
1.2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口腔护理比较,见表1。
2.2两组护理工作量的比较观察组在口腔护理操作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口腔护理过程中舒适度比较对照组在口腔护理过程中患者舒适度方面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3讨论
颌骨骨折患者常并发牙外伤和软组织损伤,创口与口腔相通,口腔内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为了重建和调整咬合关系,恢复口腔咀嚼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除了进行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外,通常会行颌间牵引固定,患者不能张口运动,口腔自洁作用差,口内分泌物不能及时清除,但是由于牙弓夹板、牵引皮筋和结扎钢丝的存在,又不利于进行口腔护理,严重妨碍口腔卫生的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是预防骨折合并感染、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手段[3],因此做好口腔护理对颌骨骨折的病人相当重要。口腔冲洗法的确能起到准确冲洗,清洁牙间隙,去除遮挡部位污垢的作用[4].但本方法需两名护士配合操作,耗时长,需要器材多,操作结束后,患者和护士的体力消耗大,均感到疲劳;反复注入和抽吸使冲洗器和吸引装置出入口腔频繁,且注射冲洗液时用力不均匀,都会导致患者不适。再者,如何避免口腔冲洗时冲洗压力和负压吸引力可能对口腔黏膜组织的损伤,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另外在进行冲洗时,冲洗和吸引必须配合妥当,随时观察患者呼吸情况,特别是口腔内组织肿胀疼痛者,避免冲洗液引起的呛咳,甚至窒息。
对比组采用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结合,常规口腔擦洗法使用棉球擦洗口腔,容易使棉花丝挂在结扎钢丝上面,笔者对此进行改良,改用小纱布团进行擦洗,这样可以在直视下把外侧牙龈、外侧牙面、结扎钢丝、牙弓夹板、牵引皮筋及颊部黏膜处的污垢擦干净。而牙齿内面、咬合面和硬腭等非直视下部位则选用口腔含漱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口腔擦洗法的局限性,口腔内含漱液在舌头的运动下形成水的冲力,利用水的冲力,反复冲洗内测牙面、内测牙龈、牙间隙、结扎钢丝和口腔黏膜等处,含漱一分钟后再吐出,如此反复使残存的污垢被清除干净。两种口腔护理方法有效结合能有效的预防牙龈炎和清除口腔内的污垢,这是两组在口腔护理效果上无明显差异(P>0.05)的主要原因。两组在护理工作量和患者舒适度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只需一人操作,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口腔含漱法是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的,患者易于掌握和接受,还增强患者自我参与意识。
篇3
跟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足跟着地或站立时跟部受震动所致,多发生于青壮年,占全身骨折的2%,跟骨处皮肤张力高,表面致密结缔组织和皮肤血运较差,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因此,采取适当的治疗及合理的护理措施,将对跟骨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高处坠落伤21例,车祸伤16例,摔伤4例,砸伤1例。
2.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对患者入院后惧怕手术的心态,护理人员应及时作好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烦躁、焦虑、悲观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在平静的状态下接受手术,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
2.1.2 常规抬高患肢,未行手术患者可以用消肿药物外敷,减轻肿胀。随时注意观察患足末端皮肤色泽、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和足趾活动情况,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有张力水泡者可以用5ml注射器刺破抽出,尽量保留水泡皮,使其干燥脱落。
2.1.3 术前进行血尿常规、凝血常规、血型、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以全面分析其对手术的耐受力,并修剪趾甲,彻底清洁足部皮肤、禁食水,吸烟者戒烟,并遵医嘱术前用药,以防止术后发生感染。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密切观察患肢足趾血液循环情况及伤口渗血情况,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2.2.2 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定时检查负压引流管是否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时报告医生。通常情况下,48小时候拔除负压引流管。
2.2.3 保守治疗的患者可应用消肿药物治疗,视情况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患者常规使用抗生素。若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可给予哌替啶10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持续静脉滴注8~10小时,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2.2.4 手术患者一般不需要辅以外固定。术后24小时指导患者作患肢足趾的伸屈活动,48小时后作踝关节伸屈锻炼。每次锻炼前先用热毛巾湿敷患肢5~10分钟,然后按摩10~20分钟。特别是老年患者卧床时间长,更要注意锻炼股四头肌和小腿肌的伸缩练习。保守治疗需要用短腿管行石膏固定4~6周,拆除石膏后辅助中药外洗练习踝关节。一般8~10周视X光片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扶双拐负重练习,并随时复查,逐步恢复正常行走。
2.2.5 跟骨骨折术后常易发生伤口感染和皮肤坏死,因此要每日为患者房间通风两次。保持床单整洁,严密观察伤口渗出情况,是否红肿、疼痛,伤口周围皮肤是否有波动感,是否发热,以便早期发现感染先兆。
3.结果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本组42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无一病例出现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的情况。全部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均痊愈出院后,也无疼痛跛行的情况。
4.讨论
跟骨骨折由于其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治疗困难,易导致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如果早期不及时控制感染或护理不当则容易形成慢性骨髓炎,影响伤口愈合及患肢功能的恢复。因此,在跟骨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中,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多与患者交流,通过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同时针对术后容易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张金利,刘林涛,马宝通.手术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2):908.
[2]张继东,刘浩,冯惠民等.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J].白求恩医科大学 学报,2007,23(1):232-233.
篇4
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68 例,均为2007 年1 月~2010 年1 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其中女41 例,男51例,年龄6~86 岁,平均(41±3.4) 岁。6~14 岁(8 例),l8~40 岁(20 例),41~72 岁(22 例),>65 岁(18 例)。平均住院19 d。
2 心理护理
2.1 骨折患者各不同阶段的心理表现及护理
骨折早期。患肢因肿胀、活动受限、疼痛从而多数患者精神紧张,有的常表现有失眠、抑郁少言、不思饮食。针对患者的这些表现,要以热情的态度了解病情,和患者交谈,做解释工作,说明骨折后,由于机体气血运行紊乱,阻塞络道,淤滞与肌肤理,所以患肢或局部肿胀疼痛。随着活血药物的应用和时间的推移,这种肿胀疼痛是会逐步消除的。并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多移动肢体,以防骨折断端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或发生再移位。在生活上积极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给别人洗脸、喂饭、倒水、端送便盆等,使患者能过着接近正常人的生活,从心理上感到满足。这样才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期间。骨折大多需手法复位,较长时间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治疗[1-2]。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治疗,所需时间较长,并且做的方法会带来一定痛苦。尤其需再次整复或手术时,患者心情大多十分紧张,焦虑不安,甚至拒绝治疗。这时要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各种不同方法治疗骨折的意义,以及正确复位的重要性。并告之患者骨折并非难治之症,不要让其增加思想负担。把病情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告诉患者,并向患者介绍治愈的病例,从而解除其思想顾虑。耐心向患者讲清骨折预后多能完全康复,有些患者对自己的经治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不相信,治疗不配合,非要某高年资医生看看才能放心。对于这类患者应采取耐心说服讲解,任何一名医生对患者的健康是负责的,一切治疗都必须遵循科学。骨折后期恢复期。一般患者表现接近正常的心理反应,且多能主动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心情愉快的为痊愈出院作思想准备。部分患者,表现锻炼患肢的功能训练不耐烦,情绪激动、易怒。
此期护理时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进行劝导和安慰患者,做好宣传工作,为患者重点要宣传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交待清楚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这样,患者往往能解除厌烦情绪,增强功能锻炼的信心和耐心。
2.2 骨折患者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生活依赖性强,加上患肢疼痛不愿意活动肢体,且长期卧床,血液循环差,易发生并发症褥疮和便秘。有的患者甚至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我们护理时要尽量理解和满足患者在治疗和生活护理方面的要求。对于暂时不可能满足的不合理的要求则要详细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把骨折“动静结合”的重要意义,活动方法向患者作认真的介绍,使患者从思想上认识到主动的功能训练是治疗骨折必不可缺的一个步骤。青年患者。思想活跃,情绪波动大,对疼痛的耐受力差,往往因个人问题或家庭及工作方面而影响病情变化,对这些患者,心理护理主要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经常与患者拉家常、谈工作、谈理想,这样才能随时发现其不顺心的事和不愉快的心情,及时协助患者处理解决,或为患者找些书刊、杂志阅读,既能提高思想觉悟,又能分散注意力。有些患者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控制进食及饮水量。应向患者说明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及对骨折愈合的重要作用,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小便,并嘱他们多吃含维生素类食物,注意两便的通畅,防止便秘及泌尿系发症发生。少儿患者。多数好动,对疼痛敏感,表情痛苦,有畏惧心理,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易哭闹,护理时对患儿要象亲人一样关心爱护。针对不同患儿的个性特点,做到耐心开导,细心观察,多表扬,多鼓励,做到四勤眼勤、手勤、腿勤、嘴勤。抽出一定时间为患儿讲故事,设法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达到护患关系融洽,使患儿消除畏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3]。同时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无渣屑,避免尿液刺激皮肤发生褥疮。
3 体会
对骨折患者的护理,要重视心理护理,这正是中华医学的传统和特点,为此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及道德修养,对患者以诚相待,视患者为亲人,正如古人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通过周到的服务,端庄的仪表,敏捷轻巧的动作,使患者有一种信任感。同时对患者进行开导、说服、分散注意力,进行全面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对疾病有所认识,解除顾虑,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加速骨折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6:534.
篇5
戎腊仙
扬州东方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 目的 就舒适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 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舒适护理;骨折患者;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40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12-01
舒适护理模式也被称为“萧氏双C护理模式”,它强调除了要日常护理好患者的生活之外,还应该让患者在心理、生理上都能够达到最佳的状态,进而提高临床服务质量,使之能够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舒适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范围在24-64岁,平均年龄为(37.2±3.45)岁。90例患者为机动车撞伤,10例患者为坠落伤。
1.2 方法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具体作法如下:
1.2.1 护理服务中融入人文关怀 ①护士应该对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起到表率作用,如对护士上班时接听传呼、科室电话及坐、行、立等方面进行规范;同时,对护士的谈吐、头发、表情、衣着、指甲、饰品、化妆也有具体的要求。②加强舒适护理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尽量提高护士的服务水平。同时。护理人员要理解老年患者到医院就诊的那种渴望被关怀、被关心的焦急悲观心态,还要体贴患者,对潜在的问题和现存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如要用敬语“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请走好”,“您好”、“大娘”、“大爷”等,主动为患者倒水。
1.2.2 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通常精神紧张、疼痛剧烈难忍,护理人员要注意做好他们的心理护理,同时注意交谈沟通的艺术和技巧。病人的倾诉是维持心理平衡、减轻心理压力及病痛的一种手段,护士要耐心倾听病人对疾病的陈述,与患者说话时时要采用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非语言信息给予响应,表明自己在认真倾听,必要的插话要简明而适时,当病人将话题扯太远时,应适用适当的语言使之归入正题,和患者沟通时,充分发挥语言的治疗作用。此外,护士要尊重病人隐私,为其保守秘密,不得取笑病人,要做到无差异地对待所有的患者,要换位思考,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当骨折患者在向护理人员倾述时,应该运用同情的眼神、微笑、点头等面部表情予以回应,让患者及其家属感觉到亲切感。
1.2.3 加强护患沟通 建立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协调是平衡,沟通是保障。架好病人与医院之间的桥梁,只有桥梁稳固了才能使运输得以保障。只有用真诚和耐心与患者沟通,与患者达成共识,才能搭起患者理解和支持的桥梁,才能把医院建成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的温馨家园。
1.2.4 术后处理 术后对骨折患者进行常规抗生素处理,记录引流量,放置负压引流,处理时间大概在2-3天。
1.2.5 预防和治疗便秘 有的骨折患者由于卧床肠蠕动减慢和肠麻痹等原因,使之出现了排便困难和腹胀的问题。因此,应该在术后一周内,每日都采用40ml开塞露+500-800ml生理盐水来对患者进行灌肠,以便使得患者排便通畅、肠蠕动恢复。对于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时,应该基于X片检查、临床检查、患者症状特征、年龄、病程、病史等多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那些过敏体质、且同时并发有免疫功能低下、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系统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医护人员要务必小心。
2 结 果
由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中有24例对护理评价为满意,20例为较满意,6例为不满意;实验组有40例对护理评价为满意,9例为较满意,1例为不满意。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舒适护理是现代护理工作发展的一个新高度,达到拓展护理理念的范畴,也将现代护理实践和理论进一步丰富。从本组资料中可以看出,舒适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较好,使得护理工作变得更加完美、更加让患者及其家属满意,能够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在最大限度上进行满足。
总之,舒适护理对于对骨折患者治疗极为有效,能够帮助他们消除内心的恐惧、焦虑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本华,鲁开红,陈树祥.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J].工企医刊,2011,21(06):14-23.
[2] 梁锋,荣卫平,吴群,王丽.77例骨盆骨折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西南军医,2012,34(04):112-116.
[3] 陆萍,韩春燕,强怡雯,冯明光.骨盆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护理杂志,2013,41(10):109-114.
篇6
【关键词】 心理护理 骨折 术后护理
1 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创伤初期的疼痛及骨折术后继发的疼痛会引起患者发生一系列心理变化,如:对手术效果及预后的担心等心理压力。对于这种恐惧、悲观、焦虑的负面情绪,在术后护理中应注意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和关心,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沟通过程中应注意稳定患者的情绪,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的疑虑,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心理抗病能力。另外患者家属的负面情绪对患者的心理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2 饮食护理
由于骨折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活动少,消化功能退化,会引起身体代谢的异常,患者食欲也会受到影响。而处于恢复期时骨折处的愈合、软组织的修复,都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如果饮食调节不好,营养跟不上,不仅影响患者对骨折处疼痛、软组织损伤的耐受力,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因此,对骨折术后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护理非常重要。饮食应以高钙、高蛋白、低脂肪、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不仅要指导患者多摄入高钙、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品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如鸡蛋、豆制品、牛奶、骨头汤等),还应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严禁进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胃肠蠕动减慢,常会发生便秘现象,应鼓励患者多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帮助排便。
3 生活护理
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病房噪声较大、手术后探视的人较多、温度和光线的刺激等都会带给骨折术后患者不良的刺激。在护理工作中应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卫生的环境,保持病室内干燥、整洁,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每日用0.2%过氧乙酸消毒空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维持适当的温湿度。限制探视的人数和次数,在病房走廊禁止大声喧哗,护理巡视和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不要影响患者休息,以有利于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 预防并发症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使患者顺利度过苏醒期。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切口干燥,及时更换敷料。注意手术切口引流液量和色的变化。若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现象,提示伤口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骨折术后患者恢复期需要长期卧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床整无皱折。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一次或变换肢体,以减少局部受压。强制的患者使用气圈、气垫床,对瘫痪的肢体要帮助被动活动,并用50%的酒精或滑石粉按摩受压部位。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及时发现和解除患者不适,以防褥疮的发生。
指导骨折术后患者卧床期间进行“呼吸训练”,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定时协助翻身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鼓励患者多喝水,维持正常的尿量,并做好会的清洁,以防尿路感染和因骨质脱钙而引起的泌尿系统结石。
骨折导致的创伤和手术后切口的疼痛、周围组织肿胀、皮下瘀血,使神经的敏感性增加而加剧疼痛。避免在患肢进行静脉输液,以防深静脉栓塞。
5 功能锻炼
骨折术后患者应及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案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损伤部位、手术方法及患者的身体素质来个性化制订。以促进伤口愈合、恢复机体功能为原则,循序渐进地贯穿于骨折愈合的全过程。
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将伤肢保持在适当的功能位置,在不影响骨折固定愈合的情况下,可借助他人或拐杖的力量进行锻炼,活动量宜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切忌急躁。一般术后1~2 周主要通过有节律地收缩、放松锻炼肌肉;术后3~6周可加强关节的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在活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骨折处及远端肢体的情况,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停止锻炼并与医生联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许多骨折术后患者因术后疼痛而不愿及时下床活动,患者的这种怕痛心理如不能及时地得到排解,常会导致患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肢体末端肿胀等,必将影响其功能恢复。长时间的卧床还会影响患者心、肺功能及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甚至产生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鼓励患者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
参 考 文 献
[1]李晓松主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
篇7
股骨胫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成为一种日益普及的治疗方法。我们对在我院行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118例进行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5年5月~2008年5月,在我院行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118例,男52例,女66例;年龄在65~93岁,平均76.8岁;其中65~79岁68例,79岁以上50例。股骨颈骨折64例(54.25%),股骨粗隆间骨折54例(45.8%)。118例中,伤前有并发病者92例(81.5%)。手术治疗情况,行全髋置换术2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3例,滑动鹅头钉板内固定25例,行骨牵引术15例。22例因为手术期发生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8例(36%),下肢深静脉栓塞10例(45%),脑血管意外3例(14%),心脏病3例(14%),褥疮2例(9%)。包括肺炎、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其中2例心肺部衰竭死亡,病死率1.1%。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护士应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交谈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积极加以安慰、疏导,帮助患者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使患者知道这是治疗方案中的最佳选择。大多数患者及家属认为老年入骨折有并存病,手术风险大,也顾虑手术的治疗效果,担心有生命危险等。造成患者及家属精神高度紧张和情绪不定,尤其手术临近日,患者的恐惧心理达高峰,失眠、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为此,责任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善于与患者沟通交流减轻心理压力,讲同类手术治疗好的患者手术配合的经验,讲解手术的有关知识,手术意外的可能性很小,术后生活质量佳,使患者放心。
2.1.2 术前准备 因骨组织抗病力弱易引起细菌感染,因此术前皮肤准备必须严格,术前1天将术区的汗毛及毛发彻底剃干净,注意避免损伤皮肤,帮助患者擦浴更衣后用2%碘伏擦备皮范围内皮肤用无菌巾包扎,次日再消毒1次,并更换无菌巾后送手术室,同时术前1天测出凝血时间,备血,作药物过敏试验,备好氧气、监护仪、负压吸引器等物品。
2.2 术后护理
2.2.1 加强基础护理 老年人抵抗力弱,各脏器功能储备弱,故给予心电监护,吸氧,随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出入量等并做好记录。术后患者卧床,要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干燥、舒适,并做好皮肤护理。术后6小时协助患者翻身,并定时给予按摩骨突出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骨突出部位可垫自制水袋,协助患者将肢体放于正确舒适的。翻身时动作要轻柔,以防损伤皮肤,保留尿管期间要预防泌尿系感染,每天予0.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用1/5000呋喃西林液进行闭式膀胱冲洗2次,每天更换尿袋1次,并注意训练自律性膀胱。
2.2.2 肺部并发症的护理 由于老年人呼吸道粘膜萎缩,纤毛运动不良,气道分泌物易于滞留,巨噬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且分泌物多。老年人长期卧床,活动减少,使呼吸道痰液不易咳出,易造成肺部感染。故术后平卧6小时后可适当摇高床头,鼓励、指导患者尽早咳嗽咳痰,不易咳出者应采取拍背辅助咳嗽排痰或用雾化吸入等方法清洁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2.2.3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由于老年人血液粘滞度高,卧床血流减慢,加上外伤、手术致机体凝血因子释放增加,极易造成血管栓塞。术后患肢应弹力绷带包扎、予抬高,有利于血液循环,同时注意观察患肢肿胀、疼痛和循环情况。鼓励患者在床上主动活动踝关节、膝关节,病情许可时应及早下床,行走练习。口服肠溶阿司匹林50 mg,每日1~2次,可作为预防性用药,使用降纤酶10个单位进行溶栓治疗。效果很好。
篇8
【关键词】下肢骨折;护理;指导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吉林省人民医院综合外科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对下肢骨折患者康复的护理,及早减轻病痛,使这些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残疾,恢复最大限度的生活和活动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恢复身体健康。现报告分析如下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院内指导临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本组50例中,男24例,女26例。双下肢16例,右下肢18例,左下肢16例。年龄30~58岁左右。是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手术方法为行内固定手术。功能不全(DVT)的时间为8~34 d发生下肢深静脉瓣膜在手术后, 21~501 h左右为受治疗的时间发病到开始。本组均有毛细血管的充盈时间延长,患肢疼痛,压痛明显, 相应平面的周径的相差056 cm以上左右在双侧下肢。瘀血及皮肤颜色青,紫皮温升高,经尿激酶10万左右U加用091%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输入(在11~21 h滴完),复方丹参121 ml左右加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左右静脉输入(11 次/d, 1个疗程为7 d),在治疗7 d后25例患者的肿胀与疼痛基本消失,症状明显增加了改善, 彩超证亦皮肤颜色比较正常, 4个月后就能下地行走同时下肢静脉通畅。有2例继续治疗的患者, 明显好转在二个疗程后的症状,症状明显好转有4例在经三个疗程后。
12临床护理由于治疗的需要在下肢骨折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在进行术后制动或骨牵引时,特别应注意和加强临床期的护理对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的要点有以下:①要保护针眼对于牵引肢体,每周对针眼清洁消毒与包扎,保持牵引力线,每日对针眼滴酒精,使针眼保持清洁干燥。②对患者进行正确功能锻炼的指导,对于牵引或手术后的肢体根据患者的病情,应进行肌肉收缩练习是为了防止肌肉萎缩。③ 鼓励患者为康复创造条件应进些高维生素、营养丰富、高蛋白、容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抵抗力,增加营养。④防止感染泌尿系:鼓励患者多饮水并且加快排泄。要定期更换尿管、尿袋及行膀胱冲洗,保持清洁干燥在会如果有留置导尿管,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及尿量。促使膀胱恢复功能的应定期的[1]。⑤坠积性肺炎的预防:鼓励患者咳痰、咳嗽,进行口腔护理,定时拍背,鼓励患者戒烟,可按照医嘱雾化吸入或使用祛痰药物在痰液粘稠时。⑥褥疮发生的预防: 给予气垫、棉垫等在骨突部位,保持床铺无皱折,平整、干燥、清洁,应该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使局部改善血液循环。
2结果
为了使他们尽快康复应给予全身心的护理,医护人员要把患者看作一个整体在护理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时。患者因人而异制定的护理计划是根据护理评估对下肢骨折, 可能不会发生诸如坠积性肺炎、骨筋膜室综合征、压疮、脂肪栓塞、下肢深静脉栓塞、神经血管损伤、关节僵硬、软组织感染及缺血性骨坏死等一类并发症如果可以做到这些,也可通过及时、正确的处理化解如果出现了。要时刻的保持警惕, 把它消灭在萌芽的阶段,认真观察和术后的评估, 要及时的处置一但经发现。采用个性化评估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随之对下肢骨折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3讨论
为血流减慢、血液凝固性和血管壁损伤增高是骨折及创伤术后的DVT的发生机制。本组仔细分析发生DVT的原因有,术中存在较长的时间表的静脉牵拉有6例, 下肢输液有7例,不同程度的导致了血管内皮损伤术中发现静脉损伤有3例,血流缓慢是因手术后血容量相对不足的有10例。使得抗凝物质的减少增高了血液凝的固性,本组在量合用止血剂11例,输血13例。预防发生DVT的措施有:①髋部骨折患者每小时督促做上肢悬吊抬臀的动作,卧床期间定时更换(每11~21 h更换一次为宜); ②指导并督促实施根据护理评估因人而异制定的活动计划,③减少用力排便、腹压增高而致的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应该保持大便的通畅。④避免髋部过度屈曲应膝下垫枕,以免影响回流压迫静脉。⑤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应劝告患者禁烟。⑥卧床的时间一般在101 d左右以内为宜,抬高患肢高于肺平面约201~301 cm左右。⑦避免滞缓血液,促进静脉回流应以最大的限度, 早期下床活动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预防DVT的目的达到。
篇9
1 临床资料
本组160例,男94例,女66例,年龄20~81岁,肋骨骨折40例,脊椎骨折27例,骨盆骨折32例,股骨颈骨折33例,下肢骨折28例,便秘出现时间多在伤后3~15 d,多伴有腹胀。
2 原因分析
2.1 创伤、疾病的初始原因或手术,对患者都是一种不同程度的损伤,身体任何部位受到严重创伤时,胃肠道的蠕动和吸收都将受到抑制;
2.2 多数骨折患者卧床时间较长,缺少活动,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全身代谢降低,肠蠕动活动减弱;
2.3 营养知识缺乏,饮食结构不合理,不食或少食用粗纤维食物和水分,不注意优质蛋白质和纤维素、维生素的补充,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因卧床导致行动不便,饮水过少,身体处于缺水状态,水进入肠道数量严重减少,从而导致粪便在肠道内移动缓慢,大便干燥;
2.4 忽视便意,有些患者对在床上排便顾虑较多,为了不给护理人员和家人增添麻烦,自觉不自觉的尽量控制排便,造成大便干结;
2.5 精神因素,排便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精神因素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减弱,造成便秘。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身体任何部位受到严重创伤时,胃肠道的蠕动和吸收都将受到抑制。创伤性骨折患者往往是由突发事故造成,瞬间的变化使患者失去了正常的功能活动,对其心理和身体带来直接冲击,生活不能自理,对治疗和预后顾虑重重,会使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孤独和自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变化,损伤疼痛、情绪紧张等应激反应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减弱,食欲缺乏,消化不良,造成便秘。而其他卧床患者,因为长时间疾病折磨,同样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孤独和自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变化,进而出现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进一步导致食欲减退,进食减少,消化不良,导致便秘的发生。
3.2 饮食护理 在饮食中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及粗粮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特别应适当增加水果蔬菜的种类,调整和刺激患者食欲;嘱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维生素种类和含量高的食物,减少或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增加水的摄入量和摄入次数,成人每日1200 ml~1500 ml, 儿童每日500 ml~600 ml。
3.3 腹部按摩 手法按摩可促进排便,由护士操作或指导患者自己进行,按摩时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腹部放松,双手重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置于右下腹部,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方向反复推展按摩,使腹部下陷约1 cm,幅度由小至大,直至产生肠蠕动。1次/d,10 min~15 min/次,于每日早餐后30 min进行,或在排便前20 min进行。
3.4 排便训练 定时对患者进行排便训练,每天早餐后按压刺激括约肌,模拟排便过程重建排便机制,争取重建与进餐相联系的刺激反应性排便,逐步适应病房环境,建立床上排便、定时排便的习惯。另外,嘱患者经常进行深呼吸,增加腹肌力量,利于粪便的排出。
3.5 为患者提供隐蔽的排便环境 给患者创造一个轻松、隐蔽的环境和充足的排便时间,以利于排便,可采用下列方法:①拉上屏风。②要求访客和工作人员暂时离开。③打开窗户(或换气扇)和收音机(或电视机)。④利用芳香剂除臭。
篇10
【关键词】老年病人;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95-02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手术仍是较有效的治疗手段【1】。老年人全身多种脏器功能下降,机体应急能力、代偿能力差,户外活动减少,末梢神经传导速度低下,内分泌方面的变化,骨与关节退行性变,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患,因此骨折后合并症也增多【2】。所以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以来我科收治需要手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其中男35例,女49例,年龄65~91岁。其中螺纹钉固定术19 例,三翼钉固定术14 例,Moore 型人工股骨头置换32 例,全髋关节置换19例。
2 术后护理
2.1 病情观察 术后均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恢复程度,动态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状,观察病人患肢有无疼痛、肿胀,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感觉、运动情况。术后卧床期间均予采取患肢外展中立位,并抬高约300【3】。
2.2 预防并发症
2.2.1 预防褥疮 定时翻身是预防褥疮最简单的方法,应每隔2小时为患者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建立床头翻身卡,向患者解释翻身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合作。避免使用破损便盘,以免擦损尾骶部皮肤。骨骼隆突处用50%乙醇按摩或每日给予温水擦浴,促进血液循环。最好采用充气床垫,夏天可用凉液垫,以减少软组织受压。保持床褥的清洁、干燥、平整。加强营养,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患者回家后,告诉患者
家属尽量按住院期间护士教的护理办法照顾老人,并定期回访患者。
2.2.2 预防坠积性肺炎 由于疼痛限制了老年患者的变换,长期卧床导致坠积性肺炎。每日应定时给患者叩背,叩背时手呈握杯状,由胸廓的底部向上轻叩,3~4次/d,5~10min/饮;指导患者每日定时吹气球、深呼吸、作有效咳嗽,增加肺活量,必要时雾化吸入以利痰液排出。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要注意患者的保暖,以防患者受凉。
2.2.3 预防便秘 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由于活动量减少容易出现厌食,摄入纤维素和水分减少,胃肠活动减弱,加之不习惯床上排便,易出现便秘。可指导患者多食清淡可口、营养丰富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提供合适的排便环境及姿势,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腹部按摩应按顺时针方向,延着结肠走向,从右下腹开始环形按摩至左下腹,每日按摩1次,每次按摩5~10 min,以促进排便。必要时按医嘱给服缓泻药物。
2.2.4 预防泌尿系感染 护士要耐心向老年患者说明饮水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 000~3 000 ml。对不愿喝白开水者,根据病情可选用果汁、茶水等。做好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会阴护理2次/d,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量、性质,并记录。尽可能不采取留置导尿,因留置导尿可增加尿道感染率,应鼓励并指导患者床上自行排尿【4】。
2.3 术后康复护理
2.3.1 早期康复护理(6 h ~ 7 d)。术后穿防旋鞋,患肢外展中立位。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我们教会老年病人在下肢制动情况下行患肢肌肉自主、充分的等长舒缩锻炼。开始3 次/ d,5 min / 次,收缩5 s,舒张3 s。以后逐渐增加次数和延长时间,从每日数次到数十次,10 ~ 15 min / 次,以可耐受为度。疼痛缓解后,协助病人进行小范围髋、膝、踝关节屈伸活动,8 ~ 10 次/ d,5 ~ 10 min / 次。踝关节背屈、跖屈和旋转运动,目的是防止足下垂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 d 后协助病人进行下肢直蹬或纵行叩击,防止因卧床而出现的骨质废用性萎缩。
2.3.2 中期康复护理(8 ~ 14 d)。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主动为主,被动为辅),8 ~ 10 次/ d,10 min / 次。侧卧位外展运动,一手托病人臀部,一手托膝部,将患肢与身体同时转为侧卧,并在两腿间垫软枕,禁内收内旋。
2.3.3 晚期康复护理(2 周以后)。根据全身情况及存在骨质疏松症的程度决定何时下床活动及负重量的大小,一般术后2 周指导患者持双拐下床,负重重量约10 ~ 15 kg。行走步幅不宜过大,一般为20 ~ 30 cm,移动的速度< 20 步/ min。初始2 次/ d,5 ~ 10 min / 次,以后视情况逐渐增加行走次数,延长行走时间,锻炼以肢体不感疲劳为标准。术后8 ~ 12 周,X 线摄片有大量的骨痂生长,可以完全负重【5】。
3 体会
通过对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具有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许继刚.股骨转子问骨折疗效分析.中华骨科杂志,1994。14(3):150.152.
[2] 张仲文,汤成华,满毅.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的外科治疗[J].中国综合临床2005:5(19):462-463.
[3] 杨莹,杨旭,于春杰.人工关节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5):2677-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