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诗词范文
时间:2023-04-05 09:3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陈毅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下由鲁国出兵护送公子纠返国。在莒国避难的公子小白也得到消息,在鲍叔牙和莒兵护送下急忙
返国,争夺政权。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做了侯位,即齐桓公。齐桓公迫使鲁国杀掉公子纠,齐鲁矛盾出现。
齐桓公因为鲁国帮助公子纠跟自己争夺齐侯之位,怀恨在心,在齐桓公即位第二年,即公元前68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最终齐鲁两国在长勺打了一仗,就是本文第二段记
叙的内容。最终鲁庄公起用了名不见经传的军事奇才――曹刿。
曹刿是本文的主人公,是作者着力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
他是一位坚贞的爱国者。齐国大军来侵,鲁
国危在旦夕。在国家危难之际,曹刿挺身而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曹刿面对乡邻的善意相劝,毅然主动进入朝廷面见鲁庄公,陈述要害,并请求同赴战场一起抗敌。爱国的忠心明月可鉴。
他是一位民本政治家。曹刿具有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他懂得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是否得到广大百姓的支持。“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他身上得到明显的体现。他抓住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个民本政治家的核心思想。
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曹刿满腹韬略,并
在军事实践中能够熟练运用。他深知军队有高昂
的士气是作战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战争开始之时,他制止鲁庄公的急躁冒进击鼓进攻。“公将鼓之。刿曰:‘未可。’”等到齐军三鼓之后,士气衰竭,而鲁军士气旺盛之时,便把握这个“彼竭我盈”的有利时机,“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最终一鼓作气,击败强大的齐军,取得了以弱胜强的伟大胜利。曹刿作为这次战役的实际指挥者,功不可没。同时,曹刿处事谨慎小心,善于观察,灵活应对复杂的战斗局势。齐军溃败之时,他并不急于驱车追赶,而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确定齐军是真正的溃败,才“遂逐齐师”,最终取得这次战争的最后胜利。
篇2
[关键词]语义;语义信息;概念;认知;语境
[中图分类号]H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3-0116-05
A dynamic account for the semantic asymmetry in different languages
CAO Jing-x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 Semantic asymmetr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lexeme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Word sense as a core to concepts constitutes an integral whole with the world (expressed through language), man (conceptualizers of the world) and language. The world, man and language do not exist independently. Rather, there is a dynamic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Through man’s cognition the real world is conceptualized into the conceptual world which is expressed through language; word sense extends i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which gives difference senses to the same word. Conceptualizers of different language systems and contexts have different ways to conceptualize the world, which gives rise to different semantic and pragmatic feature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This explains the phenomenon of semantic asymmetry in language.
Key words:semantic; semantic information; concept; cognition; context
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是语言对比中的常见现象,它是不同的语言文化群体在对世界进行范畴化、概念化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的认知方式以及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人在基于一定历史文化经验对世界进行划分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该文化对被识别事物的认知倾向性。”[1]这种倾向性体现在语言中就造成了不同语言表义方式的不同,因此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语言,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词语,这些不同就导致了不同的语言中词语语义信息的不对称。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在交际或翻译过程中往往能造成理解和运用上的偏误,致使语言信息传递的不完整,甚至是交际失败。对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的研究在以往一般都局限于静态的范畴中,从词语本身出发,结合词语的词典意义和研究者的“自省”,来达到解释的目的。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定性分析这种现象,不过分析的结果往往和研究者自身的认知态度、知识结构以及研究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也有造成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每一个研究者都选择有利于自己说法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反对者很容易就能拿出反例来反驳,这样的研究结果就是反复论证,除了一些大家共同认可的知识挖掘,很难有新的突破。
事实上,语言作为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动态的存在。首先,词语的静态意义是在动态的过程中产生的―词语经过一定的语言文化群体的集体认识、运用,积淀在该语言文化群体的认知底层,从而形成静态的意义;其次,词语的意义同时又在动态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发展,演化,词汇系统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词的基本义经过不同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引申义、比喻义等等;再次,词语的意义最终都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得到传递和诠,在交际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由于受词语的搭配语境、文本语境、文化语境等等因素的影响而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这些意义也是词语静态意义的延伸。因而对不同语言中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的研究就不能局限于静态的模式,而应该在动态的模式下进行。
一、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动态产生因子
“任何言语形式和产生言语的语言系统,都是为了传递意义而存在。”[2]因为“无论是语言的声音还是形体,如果没有意义,就无法用来交流,一切将无从谈起。”[3]而词作为语言的最基本因子,一方面和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和人自身对世界认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对词语意义的研究向来离不开指物、意念、行为、概念、原型等等词语,这些词语从某些方面揭示了与意义相关联的因素:意义的对象物、意义主体和意义的依附体,也就是说构成词语意义的基本因子有现实世界、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和语言本身,这些因素也是不同语言中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组构因子。词语语义的生成首先源于一定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相异性使得作为其表达形式的语言之间也有互异性,有的实体为某一个地方独有,因此在这个语言中有相对应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在另外一种语言中由于缺乏这种实体而缺乏表达这个实体的语言形式;也有的实体在两个语言社会中都存在,但是在一种语言中因为社会文化因素而产生了一定的文化伴随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只有其基本意义,而缺乏文化伴随意义。现实世界是语言不对等的原始因素,不过并不是唯一因素,因为意义的产生、解释、运用的主体都是人,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评价体系,在俄罗斯人的认知体系中,баба-яка是和在鸡腿上建造的小房子联系在一起的,而在汉民族的认知体系中,女巫往往和某种披头散发、神志不清等形象联系在一起。当然,所有的现实世界、人的认知方式最终都是用语言表现出来,不同的语言,首先由于现实世界、概念世界的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语言以及词汇系统,同时这种语言对人的认知也要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俄语中“去哪里”一定是和某种交通方式联系在一起的,итди, ехать等都是附带了走路、乘车或者别的去方式的语义信息,而在汉语中,除非是特别要强调“怎么去”的问题,否则“去”和“交通工具”是可以不同时出现的,语言本身的不同也是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的一个基本因子。
二、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动态产生形式
现实世界-人-语言是词语意义产生的基本因素,但这三者并不是独立、静态的存在,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任何一个词语的出现都是人用以表达思想或者传递信息的需要,而用什么样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首先是人本身对这个事体进行认知的过程,认知的结果就是人对该事体形成一定的概念形象,而这种概念形象要用语言表现出来,就又是一个概念的语言化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不同语言文化群体对世界的概念化和概念的语言化都会形成词语语义信息的不对称。
(一)不同语言文化群体对实体的概念化、范畴化过程的差异导致的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
语义作为词语的内核,与词语同时产生,而什么样的词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是现实世界、人、语言动态交互作用而产生的。词语的出现是人类表达或者传递信息的需要,新事物、新形象的产生需要人类对其进行范畴化识别。“范畴划分,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个概念形成的过程”[4]89,而概念的形成需要人类的认知能力。莱考夫和兰盖克在《体验哲学》中列出了认知科学的三个基本观点:心智的体验性、思维的无意识性和概念的隐喻性[4]10,人首先要对所要认识的世界进行体验才能对它进行范畴划分,进而形成一定的概念图景。人对世界的体验一方面和事物本身的凸显性和相似性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于人自身的视点。因此,不同的语言文化群体对看似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概念化、范畴化方式,因而也就造成了语义信息的不对称。
人类对新事物、新形象的体验性认识包括对其性质、功能、形象等方面的辨别。事物最能凸显其特征的地方往往首先成为其范畴化的基础。不同的民族对事物进行范畴划分的时候,有相同的地方,如在汉语中具有“电”这个性质的很多事物都被划分到“电”范畴内,如电灯、电话、电视机、电脑、电动车等等,俄语中也有электромобиль,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я, электроход等等;在汉语中具有“看”的功能的概念,都和“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瞧、瞅、眯等等,在俄语中则由词根“-гляд-”与不同的前后缀来组成有该意义的的词语,如глядеть, заглянуть, взглянуть等;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如汉语中的“雪莲花”属于“花”的范畴,而俄语中的“подснежник”(雪下之物)的范畴划分却没有汉语中的细。范畴划分,从根本上来说可以归结到人的认知方式的不同,人的视点决定了某个词语语义信息中所包含内容,如在汉语中用表示功能意义的词语在俄语中往往用空间位置来表示,如眼罩―наглазник(在眼睛上的东西),护齿―назубник(在牙齿上的东西),耳机―наушник(耳朵上的东西)等等。同样汉语中的“高压锅”在俄语中是скороварка,汉民族在认识这个事物的时候体验到的是其物理性能,而俄罗斯民族体验到的却是其迅速的功能;汉语中的“面包车”在俄语中用микроавтобус来表示,汉民族在认知这个事物的时候体验到的是它像面包的外形特点,而俄罗斯民族体验到的是它的体积的大小。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个事物体验的差异性,就造成了不同语言中词语语义信息的偏离。
概念化、范畴化的过程是作为语言的表达者―“人”对外界事体的主动参与过程,“人”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体现在语言中就会形成不同的语义信息。而词作为一定的语言文化群体的长期文化积淀结果,已经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群体性的集体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语言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以及对事物的评判的价值取向的不同,所以对事物概念化、范畴化的方式也各不同,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两种语言中没有完全对应的概念,因而在两种语言中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必然,而完全对称是相对的。
(二)概念的语言化导致的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
无论是什么样的概念,要达到说话者清楚、听话者明白,最终都要用语言表达出来。概念存放于人的大脑之中,相对比较模糊,而语言作为人类的表达工具,却具有相对的确定性。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系统规范和语言意识,无论是什么样的概念,在语言化的过程中都要受该语言的系统规范和语言意识制约。不同的语言文化群体在将自己的概念语言化的时候,就已经在无意识中用自己的母语规范自己的表义手法。不同语言中的语法化、词语化的方式不同,因此词语所附带的语义信息也就不同。如俄罗斯人在表达情感意义的时候,更多的是用带-ся的情感动词或者具有某种思考性的动词后加前置词о(об,обо)的词语,或者用无人称动词,或者用未完成体动词来表示一种积极性的情感,用完成体表达一种主体消极情感意义[5],而在汉语中表示情感性的概念一般都是用形容词或者副词来表现,因此俄语中一些带有词缀的词语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语义信息,它和汉语中相对应的词语在语义上就形成了语义信息的不对称。
在概念的语言化过程中,不同的语言文化群体有不同的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指“各种语言范畴的总的意义通过操该语言人的语言交往形成了对现实特有的折射反映。”[6]在不同语言意识的影响下,每一个语言文化群体对词语的选择都有不同的倾向性。如在每一种语言中都有自己的美好的或者禁忌联想,所以在概念化的过程中总是会创造出最能表达自己思想的词语,并且有一定联想意义的词语,而不会创造出完全没有任何语义联想的词语。因此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在将一个具有积极倾向的概念语言化的时候,都不会选择消极甚至是有某种禁忌联想的语言外壳来表示。这样的概念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造成了不同语言中词语语义信息的不对称,在俄语中的благородный在汉语中分别对应“高尚的”“卓越的”“贵族的”,在俄语中благородный从是благо-和род复合而成的,благо-在俄语中表示的是某种好的意思,而род是“族”的意义,因此俄语中的благородный从语义上来说和“出身高贵”“与众不同”等等联想意义相关,而汉语中“高尚的”和道德意义相关联、“卓越的”和某种技能意义相关联,而汉语中的“贵族的”和俄语中的“贵族的”也有不同的联想意义。不同语言中语言意识的差异也是在概念的语言化过程中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的因素。
(三)词语语义衍生导致的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
词语在最初产生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对现实某种现象或者概念的表达,而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语的意义也会相应地发生动态演变,有的词语的意义会整体扩大化,有的会整体缩小,而更多的则是发展了整体的或者部分的意义,从而形成了语义偏移。因此,几乎每一个词语都有几个义项,这些义项有最初的原始意义,也有引申义、比喻义,等等。利用同一个语言形式来表达有相互关联的意义是人类语言经济性原则的表现[7],同时也是人类对同范畴概念的归类识别。在语义衍生的过程中,不同的语言文化群体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发展了该语言中词语根意义的不同方面的联想意义,从而形成了在某个节点上偏移的语义偏移图,而这些联想意义再进行层级语义类推,又进一步衍生了下一层的意义,因而整体词语就形成了一个从中心意义到边缘意义的层级交错的语义圆周图。所以词语的语义内部就形成了一个由中心到边缘的语义辐射图,而每一层内部又形成不同方向的节点偏移的多维视图。语义衍生的主要手段是转喻性层递和隐喻性偏移,转喻是词语的语义焦点转移,而隐喻则是从一个范畴到另外一个范畴的转变[8]。不同的语言、在语义的层级类推过程中有不同发展轨迹,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语义信息量。因此两种语言中看似对应的词语,其语义有重合的部分,也有偏离的部分,越是处于边缘的意义,受不同的语义衍生进程影响越大,其偏离度就越大。如俄语中的соль和汉语中的“盐”在最初都指一种可以食用的化合物,但是在语言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两个民族对这种物体的珍视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意义各不相同,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语言中的语义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俄语中,盐的语义除了本身的指物意义之外还有“精华、要点、本质”等,而在汉语中,却没有衍生这样的语义,因而在汉语中也就不会出现“你没有理解我话中的盐”这样的表达法。再如俄语中的морож(海象)的原始指物意义就是指海象这种动物,后来俄罗斯人基于海象不分冬夏都在水中游泳的特性,又具有了“冬泳爱好者”的义项,而在汉语中却没有这样的联想。同样,汉语中的“红”和俄语中的красный最初的意义都是指颜色,而在语义的衍生过程中,汉语中的“红” 产生了“象征喜庆”“象征成功或受到重视”“红利”“姓”等在俄语中没有的意义,而俄语中的“最好的”“美丽的”“值得尊敬的”“高兴的”等义项在汉语中是没有的。 词语的动态发展使得不同语言中看似对应的词语实际上有不同的语义信息量,也就产生了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现象。
三、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动态语境释义
词语最终在语境中体现出其动态意义,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9]22。语境中的词语一方面以词语本身意义为其基准义,构成该词语语境意义中的隐性义;另一方面和词语的搭配语境、文本语境、文化语境等等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词语在语境中的显性义。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搭配语境、文本语境和文化语境,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具体语境意义,因此也就产生了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现象。
(一)搭配语境差异制约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
词语的搭配指词和词之间的组配关系,从组合的灵活度来说包括固定搭配、自由搭配,而从与关键词的位置上来说包括左搭配和右搭配。对词语固定搭配的研究自古就有,研究者往往把它作为一种规则,人们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这种规则。固定搭配说明这个词语的使用语境,这种搭配语境一方面是该词语能够进入语用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定的语言文化群体对该词语的认识。如在俄语中лекарство(药)只能是принимать(服用)或者пить(喝),而不能是есть(吃),因为在俄罗斯人的经验中,药是要用水服下的,而在汉民族的经验中,药是可以吃、可以喝和可以服用的。而词语的自由搭配则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无意识”地将一些词语和另外一些词语进行组配,自由搭配的语境体现太多,很难一一列举。不过在当前语料库建设已经有相当规模的今天,对词语自由搭配的研究可以通过语料库来进行。人们利用现代计算机知识,对大规模的语料进行加工、分析,最后得出定量分析结论。对于词语搭配而言,利用语料库对词语搭配的M值和I值进行分析,就可以得知搭配的程式化程度[10]。因为人们在使用词语的过程中往往无意识地会把意义相近的词语搭配在一起,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观点,因而与一个词语共现频率高的词语,往往制约了该词语的具体语境意义。不同的语言中,看起来具有等同意义的词语有不同的搭配语境,因而也就造成了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现象。如在俄语中,和слишком搭配的M值最大的词语有много、малый、слабый、неравны等,这些词在语义上都有某种消极倾向,而汉语中的与“太”搭配的词语则既有消极的成分,也有积极的成分,因而在两种语言中这个词的语义信息是不对称的。同样通过语料库对汉语中的“黄河”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它一方面作为本身的地理概念和“流域”“中下游”等有着紧密的搭配;同时,它也和“母亲河”“伟大的”等表示中华民族情感的词语搭配,而在俄语中却缺乏类似的搭配,因此词语语义信息量一定是不对等的。
(二)文本语境制约的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
词语在具体文本中运用就具有了具体的文本中的语境意义,文本中词语的意义一方面脱离不了词语本身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具体的语境,有了此情此景中的具体意义。在文本语境中,句子或者篇章等具体语境因素影响了词语本来的语义信息量。有的词语会在句子中临时增加某种意义,也有的词语则会因为语篇的关系而只体现其中的某一项意义。这些意义有的只是一次性的,是某种修辞手段的运用,有的则会因为运用的频率而形成该词语的另一个衍生意义。对于两种不同的语言而言,文本语境中的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是显然的,如当代俄罗斯作家马卡宁的作品《Стол покрытый сукном и с грарином в середине》中,Стол在具体的文本语境中就指审判犯人的审判桌,所以中译本中直接就翻译为《审判桌》。词语如果在文本语境中使用的频率高,就会产生出该词语的另一个衍生意义,而这个意义在另外一种语言中的意义也是不对称的,如在俄语中,выйти的原始意义表示“出来”,而在“Из тебя ничего не выйдет”“он выйдет победителем в состязании”等语境中,выйти就具有和汉语中“变成、成为”等意义相关,而和“出来”的语义并不对等,因为俄罗斯人在进行概念隐喻的时候,把人隐喻为一个不断进行蜕变的物体,而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都要“出来”,而在汉语语言文化群体看到的却是变化的结果,所以在汉语中“出来”所表示的人的变化结果和俄语中的是不一致的。
(三)文化语境差异制约的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
文化语境是语言使用的大语境,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语言本身的差异,因此也就有了不同语言中词语象征意义、定型意义等差异。如在汉固有文化中“黄”是皇家专用色,“黄袍加身”“黄道吉日”“飞黄腾达”等都是古代汉文化遗留的痕迹,而在俄语中жёлтый则是禁忌色,жёлтый дом(精神病院)、жёлтый билет(的身份证)。而现代俄语中зелёный就代指“美元”,而在汉文化中就没有这样的意义;在汉语中数字“十三”没有什么附加的文化语境意义,而在西方语言中却和“背叛”等文化义相关联,所以“王守义十三香”如果在俄罗斯的文化语境中就会造成不可理解的尴尬局面。文化语境制约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群体中具体的理解和运用的语义信息量,因此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就会出现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现象。
四、小结
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是语言对比中的常见现象,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往往局限在静态对比的范畴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释其根本差异。因此,本文尝试将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理论相结合,对不同语言中词汇语义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了动态阐释。
在不同的语言中,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从动态中产生、动态中衍生,最终又在动态中被传递和解释,动态性是其本质属性。词语意义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作为认知主体的人起到了主导作用。人对具体事物的概念化是建立在人类自身的经验之上。不同的语言文化群体在历史、地理位置等影响下,建立了自己的认知模式,这些认知模式的基点是为了保护和发展自身的生存状况,不同的语言文化群体就有不同的概念化世界的方式,这些概念化世界的差异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就产生了词语语义信息的不对称。而词语在长期的运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转化、衍生,因此每一种语言中一个词语能够衍生出好几个相互关联的义项,它是人类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体现,这些义项具有从核心到边缘的辐射状发散形式,语义衍生的手段是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两种不同的语言中,不同的语言文化群体在自身的认知经验和认知偏好的影响下发展了不同的点、不同层面的语义,因而语义信息也就产生了不同层面、不同方向的偏离,总体上来说,两种语言中相对应的词语中核心意义的对称性更大一些,而边缘意义和偏离度更高一些。词语的意义最终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得到传递和解释,不同语境中词语的意义得到了具体化,它一方面以词语本身的意义作为隐性蕴含意义,另一方面也受词语的搭配语境、文本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影响而具有了显性的具体意义。这些相对具体的意义又使不同语言中的词语具有了不同的语义信息。可以说,词语的意义从产生到衍生再到运用都是人类自身在起决定性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11],人的个体在一定的文化群体中形成共同的个性,而不同的语言文化群体也就有不同的对世界的概念化的方式、不同的视点、不同的联想概念隐喻模式,因而也就有了不同语言中词语语义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当然,对双语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动态性的研究尚且处于初探阶段,无论是概念化的过程还是语言化的过程,或者是语境中的动态释义,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Е.М.Верещагин, В.Г.Костомаров. Лингво-страноведческая теория слова[M].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1980:19-20.
М.В.Никитин. Курс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й семантики[M].Санкт-Перербург: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РГПУ. им А.И.Герцена. 2007:6.
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Анна Вежбицкая. Язык культура познание[M].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Русские словари?, 1993:42-47.
许高渝,赵秋野,等.俄罗斯心里语言学和外语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3.
韩芸.“经济原则”发展概述[J].中国外语,2007(6):53-56.
Е.В.Падучева. Динамические модели в семантике лексики[M].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Язык славян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2004:157-160.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2.
篇3
“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就是要告诉我们在细读时,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读出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使其与阅读感悟完美结合在一起,从细节中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一、直面文本——追寻其原初的诗意
1.多读中体会词语个性色彩
朗读是一种极好的自我情感体验的方法。通过对文字的“触摸”,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气息,能将读者与文本直接沟通起来,而且,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美读”,能营造一种情感氛围,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词语是课文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诵读中注重词语品读,学生对文章的体验、感受必然会油然而生。如《搭石》一文,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读课文,体会走搭石的“协调有序”时,采用多读感受词语个性色彩的方法,效果非常好。
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出家乡人走搭石的词句。
生:我找出“协调有序”。
师:你来读一读,走一走这搭石。
师:指名多个学生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师:来让我们一起去走搭石,前面的(
),后面的(
)。
生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
(师多次反复,速度加快,节奏加强。)
师:同学们,走,咱们去搭石上体验一下。
生:起立。一个连着一个读,一个读“抬起脚来”,后一个接“紧跟上去”。
教学中,各种形式读使学生体会了走搭石的利索、体验了走搭石的节奏;在读和动的结合中更使学生明白了“协调有序”一词的词语表象,也将师生带入了那个充满人情味的小地方,那个迷人的家乡。
2.想象中丰富词语感性形象
(1)引导再现性想象
根据文章中语言文字的描绘,化符号为画面,化间接为直接。让学生想象文章的人物形象、自然景色、活动场面等,使文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清晰呈现。一个词语往往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如《北京亮起来》一课中的“华灯高照、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等词语的教学中,教师让孩子们通过想象品读来丰满词语画面,让学生读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理解意思比较抽象的词语。
(2)注重延展性想象
延展性想象就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某一段或某一点,在原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从而使抽象的化为具体的、静止的化为运动的、模糊的化为清晰的、无声的化为有声的,可以使学生对词语的表象感悟更鲜明、更深刻。
【案例】《搭石》一课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两个词语的教学:
师:除了人们走搭石动作的协调有序,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
生:我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感受到水波和人影也很美。
师:“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出示“绰”的三种解释)
生:应该是姿态柔美。
师: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
生:人走在搭石上,影子倒映在水中,水面漾起波纹,很美。
生:水面上吹过一阵风,水波荡漾,人的影子映在水面上,姿态很柔美。
生:清澈的溪水,人们协调有序地走塔石,影子倒映水面,像画一样。
师:听你这么一说,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请读读这两个词。
生:读词——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进这美妙的画面吗?
生:有味地朗读。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让学生在理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想像感知形象的画面,让词语成为学生头脑中的一幅图画,这样理性的词语解释就有了感性画面的支撑,词语已不是一个抽象符号,而是每个学生心中的活的元素。这样的词语教学学生就容易记得牢、学得活。
二、字斟句酌——彰显其深层的诗意
1.由表及里,在深究中品味
教师应从文本的语言出发,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理解那些富有深刻含义的词语,透过词语的表面去挖掘其隐藏在背后的更深刻的内涵。
“赞叹不已”是《詹天佑》末句的一个词。听到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这样引导学生:“赞叹不已”是什么意思?谁在“赞叹”?“赞叹”谁呢?外宾为什么赞叹詹天佑?外宾会怎样赞叹詹天佑?(外宾可能说,詹天佑把外国人不敢修的铁路修成了,为中国人民争了气;外宾可能说,詹天佑在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上修筑铁路,不仅完成了艰巨的任务,还提前两年完工,真不简单;外宾可能说,詹天佑真是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以上教学,教师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赞叹不已”的字面意思,还引领孩子们结合教材内容,反复品味,感知词语蕴涵的情绪、情感,从语言、行动等角度揣摩“赞叹不已”的表现方式,最后深究“赞叹不已”的源头——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这样步步为营,让学生在由表及里的深究中准确地把握词语中所蕴涵的冷暖。
2.反差效应,在删减中品味
词语的比较教学,目的在于找一个参照物,造成“反差效应”。通过比较形成“反差”,其“效应”能使学生产生“顿悟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事实证明,两相比较,形成“反差效应”,其效果比单纯就词讲词要好得多。
对于有的语句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删减原句中的词语,让学生跟原句进行比较,揣摩重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加深感悟体会。
3.咬文嚼字,在推敲中品味
(1)从替换词语中品味
课文中有许多精妙传神的用词,学生看似懂,而实际上却不明白作者用这个词好在哪里,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品评、赏析。
一位教师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段中“五光十色”一词的教学时,引导学生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不行?引导学生将两个词中表示数字的词去掉,比较一下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一个成了“颜色”,一个成了“光色”。水面是平静的,能反射太阳的光,所以连个词语不能换。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让学生精准地把握了词语的意思,而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两个词语的微妙差别得以辨析,恰到好处。
(2)从同词异用中品味
课文所表达的自然、社会、艺术之美,都蕴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对于一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揣摩品味,品出美妙之处,悟出深邃之意。
《观潮》课题“观潮”的“观”字和第一自然段“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观”字,就需要我们下一番咬文嚼字的功夫了。“观潮”的“观”有“观看”、“欣赏”之意,“观潮”就是“观看潮水”。“天下奇观”的“观”是“景观”或“景象”之意,“天下奇观”就是“文明世界的奇特景观”。
两个“观”字不经过仔细推敲,深入理解,又怎能品味到遣词用语的准确之妙处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咬文嚼字。
(3)从精彩搭配中品味
篇4
The land was cheap for good reasons: it was high on a mesa1), thick with rocks, and spiked2) with scraggly juniper trees. Worse, it was uphill from the irrigation ditch3). To locals, all land was defined by its position above or below the ditch, and land above was useless, too dry for growing anything but a few cows. People who invested in it were desperate or fools. Or both.
But the friends saw something different in the land. They saw acreage they could afford at a time in their lives when everyone they knew was struggling just to make rent. They saw sheltered spots where they could try building their own houses. They saw a place where they could unplug from the electrical grid―and from a society they saw as wasteful and destructive.
So they pooled their savings, paid up and moved in.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ir lives, the friends were living as they thought they should, consuming as little and reusing as much as they could. They went without electricity or telephones, hauled water and groceries up the hill by hand, and rode their bikes even through the snow and ice. The houses multiplied bit by disorderly bit, built with mud and old wood and hazily remembered Boy Scout skills, insulated with straw and the discarded refrigerator. Over time, the place became more civilised.
They invested their time in the ways they thought mattered, teaching and writing and tending to the sick. They fell in and out of love. There were marriages and, eventually, a baby. There were late-night campfires, and wide-angle views of sky and stars and thunderstorms.
Those first years should have been hard, and at times they were. But mostly, they were full of jokes and adventures and something close to contentment.
When I married into the land, a few years after the commune began, I was as enthralled as the original seven pioneers. I, too, was an idealist and a wannabe do-it yourselfer.
I loved the tiny straw-bale house my husband had built on the downhill edge of the property, not only for its simple beauty but also for its efficiency: cool in summer and warm in winter, it seemed to sip energy as delicately as a hummingbird. I loved my neighbours, whose chaotic résumé ranged from carpentry to Japanese translation. I didn’t mind the composting toilets4). There seemed no more perfect place to be.
Though we weren’t separate from the world, it was easy to forget the connections. A rutted gravel road, our only line to civilisation, snaked around the steep northern edge of the property. We were a mile and a half from town, 30 miles from a Wal?mart, 70 miles from a Starbucks, and more than an hour’s drive from anything that qualified as an airport. The quiet was thick and heavy, except when the coyotes5), with their healthy sense of theatre, howled into the moonlight.
For a long time, the isolation was romantic. And we knew it was part of what had made the land affordable in the first place, allowing us to insulate ourselves from mortgages and power outages. But as we discovered, it made us vulnerable, too. When Nancy, a chiropractor6), was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she moved east to be closer to her extended family and to medical care. One by one, for one reason and another, the original landowners ran up against7) the limits of the place, and regretfully they left for different lives.
Finally, on a spring day a decade and a half after the seven friends bought the land, my husband, our infant daughter and I found ourselves the only permanent residents of the entire 80 acres, living in what suddenly felt like a gatehouse to nowhere.
The land wasn’t easy to love. The locals had warned as much, and for years I hadn’t believed them. But when the place emptied, I started to see it as others did. During the hot, dry summer that followed, our wide-open spaces choked with pale weeds, and the juniper trees seemed to crowd in on us. The cool relief of fall spiralled8) quickly into winter, which seemed darker, colder, and longer than ever. I stumbled blearily through new-parent sleep deprivation, telling myself that everything would look better in the spring.
We were lucky, though, my husband and I. We were healthy, with a roof over our heads and satisfying work, and while the neighbourhood was quieter than we liked, the isolation was no mortal threat. And after a year or so, it began to ease. Two of the landowners returned from teaching jobs in a nearby city. Families and couples came to housesit and rent, exclaiming over the mountain views and keeping us company around the campfires.
Our daughter learned to walk, then run, on the rocky ground, and soon she was climbing our garden walls. The stray vine outside the front door bore a huge orange pumpkin that somehow survived the grasshoppers, deer and ravens.
My husband and I looked around. The place was still beautiful. We chose it again, ghosts and weeds and all, and then again.
But we, too, were testing the limits of the place and ourselves, testing our tolerance for isolation and aridity9). Finally, like pavement weakened by too many cycles of heat and frost, our resistance buckled and cracked.
My husband, a teacher, had begun to crave more stimulating work than he could find in our nearby small town. Our daughter was happy here now, with us and our dog and the occasional visit from a friend; but what would her teenage years be like? What had for so long been heaven for us could feel like prison to her.
So we sighed, and thought, and talked. We chose to go. We left as our friends had before us, quietly and regretfully, with promises to return often. Unplugging from the electrical grid was easy, or relatively so. What we didn’t realise was that we needed the human grid, too. We could replicate it for a while in our beautifully isolated little neighbourhood, but in the end the longing for deeper, sturdier, more numerous human connections pulled all of us away from the mesa.
It’s easy to see our experiment as a failure, as yet another innocent, short?lived attempt to shrink the resources that all of us used. But I don’t think so. My family’s 15 years there changed the land, and it changed each of us. We don’t use any more power than we did off the grid, and we drive less. The habit of frugality has stuck, so much so that it’s no longer a hardship.
Our Colorado ghost commune persists without us, populated by a rotating cast of strangers and old friends. A few have settled there for good, but most will move on as we did, taking their stories and, with luck, their new habits with them. Yet all of us leave some piece of ourselves behind. As we scatter over states and continents, we remain connected, a human grid tempered in flickering campfires.
20年前,七个朋友在科罗拉多州西部买了一块便宜的土地。像大多数做这种事的人一样,他们年轻,充满理想。而且,对于自己能在几乎一无所有中生存下来,他们普遍感到欣喜若狂。
这块地之所以便宜,是有充分理由的:位于高高的山顶上,到处都是石头,散布着稀稀疏疏的柏树。更糟的是,这块地位于灌溉渠的上方。对于当地人来说,所有土地的价值都取决于其位置在渠之上还是之下。渠之上的土地毫无用处,太干燥,除了可以养点牛之外,什么也种不了。投资这种地的人,要么是走投无路,要么是愚蠢,要么就是既走投无路又愚蠢。
但这几个朋友对那块地却不这样看。他们看到的是一块自己能买得起的土地,在他们人生的那个时期,他们认识的每个人都在为了付房租而拼命奋斗;他们看到的是一片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他们可以在那里尝试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屋;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可以远离电力网络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可以脱离这个在他们看来铺张浪费、充满破坏性的社会。
篇5
首创双动力除尘实现“零灰尘”污染
威克森开槽机破解高硬墙壁开槽难题
公司推出行业首创的万能墙壁开槽机,自2012年投放以来,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从首款墙壁开槽机上市至今,万能墙壁开槽机也经历了5次换代升级。新年伊始,双动力“零灰尘”万能墙壁开槽机将全面上市,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浙江威克森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的吴总经理。
吴总告诉记者:双动力“零灰尘”万能墙壁开槽机,升级为双动力除尘系统,真正达到了“零灰尘”开槽施工,拒绝尘肺,将开槽与吸尘合二为一的目的,“让工人可以在干净的环境里工作”。这在行业内也是首创。”墙壁开槽机的机壳部件采用航空镁合金高硬度超轻材质,一人即可轻松操作。机器采用先进的微阻技术,无需蛮力就可轻松开槽。升级后的开槽机可开高硬度的花岗岩、高标混凝土、实心老火砖、老青砖等墙面。一机多用,无所不开。被行业誉为‘墙壁开槽机中的战斗机’。”
双动力“零灰尘”万能墙壁开槽机还具有以下6个特点:1、开槽一步成型:墙壁开槽一步成型,无须第二道工序和任何辅助工具。将传统的锤、镐、凿、锯、切等工序繁琐的低效开槽方式变成历史。2、高效开槽效率:开槽效率与传统开槽效率比达到50:1以上,快速开槽一步到位,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时间等施工成本。3、金刚耐磨刀具:刀具采用近乎奢侈的金刚石为刃。硬度高、耐磨耐耗,寿命是普通切割锯片的10倍,极大提升了刀具的使用寿命和续航能力,安装、拆卸更简单方便。4、进口电机品质:电机采用2200W大功率电机,进口品质,动力强劲;同时,过载保护装置设计可有效防止电机烧机,保障电机使用寿命。5、两档变速开槽:首创两档变速装置,可根据墙面硬度需要,随意调节输出转速以达到最佳开槽效率,快慢兼用,软硬皆开。6、可调手柄设计:根据人体力学原理可调节式手柄设计,手柄可进行0度和90度翻转调节,横槽、竖槽、斜槽、弧槽,想怎么开就怎么开,使用方便、省力、高效。
好产品必定会有跟风模仿者,万能墙壁开槽机也不例外。在采访中,吴总告诉记者:“过去的老款开槽机因为在市场上过分宣传,大大打击了市场信心,使消费者非常失望,他们在市场上做的宣传仅是为了清理过时的库存产品。”为了解决这一市场问题,浙江威克森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紧跟市场步伐,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升级,从根本上打击那些跟风模仿,扰乱市场的不道德经营者。
全程扶持商稳赚无忧
愿与经销商共享财富果实
胡德安在济南展会上有幸结识了万能墙壁开槽机,有着多年行业经验的他认为这款产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考察后于去年9月份,与公司签下了合同,成为山东省临沂市商(手机15898799666)。到2013年3月份,他已经发展了四百多位经销商,每月的收入达二十多万元。四川的应尚余在加盟为成都商后(手机13458622955),毅然放弃了原来的传统切割机,专心经营双动力“零灰尘”万能墙壁开槽机,2个月迅速发展了二百多位经销商,月入十六万元。(上述人物案例真实可靠,可电话咨询公司,也可实地考察)。
就在万能墙壁开槽机销售的如此火爆之时,吴总深知,万能墙壁开槽机还有很大的市场要去开拓,为了将新品迅速在市场中推广,他决定将双动力“零灰尘”万能墙壁开槽机面向全国招商。并对经销商进行相应的指导,确保加盟商拥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在有保障,卖得火的同时,派出销售顾问和技术人员帮助解决销售终端问题,真正做到全程扶持经销商,让其无后顾之忧!
浙江威克森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永康市长城工业科技园区
网址:
值班手机:13958446005
全国加盟热线:4006690905
篇6
关键词:陶瓷艺术;图式语言;陈设艺术;中国式的图式语言
中图分类号:J3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75-01
一、名词关系建构
陶瓷艺术品就是美学作为的指导,借助于陶瓷这个材料为媒介,从陶瓷艺术中分离而出的具有时代气息和语言特征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形态。
图式,是一种,具有组织性强的,可变的一种结构,可以在事物遵循的时间、空间上的构成规律的一种能动的认知结构,它的运行手段和具体实现方式就称之为图式语言。
陈设艺术就是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所构建出来的一种艺术,根据三个因素分别为:环境、功能、审美来精心设计出满足人体工程学,同时具备高舒适度、高艺术境界、高品位的三高理想环境的艺术。
二、陶瓷艺术品的图式语言的构成
如今我们所见识到的陶瓷艺术品的形式的种类繁多,可以从中发现每件陶瓷艺术品都具备不同与其他作品的所表达独特的图式语言。经过大量的资料对比与总结,发现按照一定规律归纳,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表层形式以及深层形式。
想要研究图式这门语言,一定要从材料的特点去入手,例如:形状、色彩、肌理、光影、空间等。结合陶艺的自身特点,我们就可以总结出蕴含其中的表层具象语言有两类。分别为成型图式、装饰图式。成型图式语言主要是从成型工艺上来说,分为泥条盘筑图式、手工捏雕图式、模具成型图式、泥板成型图式、拉坯成型图式五种。然而装饰图式语言也就是从我们最直观的感受上来说即为肌理图式和色彩图式两大类。
三、陶瓷艺术品图式语言在陈设空间中的应用
陶瓷艺术品的快速发展,陶艺的艺术很快便延伸到陈设空间中。如何营造和实现一个良好的陶瓷艺术品的陈设环境。而当代陶瓷艺术品图式语言的建立,为艺术家与公众和陈设空间的对话建立了一座桥梁。
陶瓷艺术在陈设空间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以雕塑、壁画、环境景观、装置艺术等形式出现。主要分为:陶瓷壁画、浮雕等平面形式以及立体类雕塑、环境景观两方面。陶瓷壁画、浮雕等平面形式指的是当陶瓷艺术品的图式语言进入陈设空间中后,原有的图式会被陈设空间的设计需求而放大。相对于陈设空间中的大型浮雕壁画,就一定要采取一些设计手段,例如单元式分割以及不规则几何式分割两种。立体类雕塑、环境景观指的是大型陶瓷雕塑也会采用分割的方式。这种成型方式主要是先将泥料堆积成型,进行雕塑造型。再切割成许多个小块,单个进行挖空,分别编号,再分开烧制。
如果说陶瓷的图式语言仅仅是通过体量的增大和数量的增多,那么陶艺图式语言仅仅算是表层式的介入公共空间。
四、探索陈设艺术中陶瓷艺术品的“中国图式语言”的构建
陶瓷艺术品的图式语言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根据艺术价值以及文化价值来区分,针对现代陶瓷艺术在陈设艺术的发展,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陶瓷艺术品是江西本土特色,使其与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陈设领域相结合,不仅会提升人们生活中的文化品位,同时满足年轻人对于时尚个性的追求,凸显了江西地方特色。使陈设空间的设计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如今的现代陶瓷工艺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对于继承与发扬陶瓷艺术本身的文化价值和独特魅力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在陈设空间中运用到陶瓷艺术品的图式语言之后,应对其介入方式进行剖析,同时还需要结合江西地方文化特色,深入探寻“中国图式语言”。
无论是室内陈设艺术还是现代陶瓷艺术品都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追求,在陈设艺术中陶瓷艺术品的“中国图式语言”的构建以及应用是为了更大的渲染生活中的文化底蕴,更好的凸显以及传承江西的特色地域文化。当代美学的影响下,我们经常为如何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而苦恼。其实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提取各具特色的素材,并通过美学规律,完美的运用到各自的身上。
陶瓷艺术品是中国文化特色产品,里面蕴含着民族气质以及社会文化,当其运用到陈设空间中的时候,它也象征着这个主人的精神文化涵养,及其的审美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把陶瓷艺术品这样一个重要的精神载体,通过不同的使用对象,不一样的特色需求,使结合了中国特色的图式语言的这个重要载体与陈设艺术相结合,使陶瓷艺术能更好的与公众对话,积极有效的把握其动态,加上创新的思维,陈设环境越来越呈现一种动态的、多元化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永善.说陶论艺[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2]郑宁.日本陶艺[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3]杨平.环境美学的系谱[M].南京出版社,2007.
篇7
茶是一个温性的饮料,是一个健康的饮料,是一个和平、和谐的饮料,人越喝茶越清醒,越文静,越高雅。所以现在我们的一个口号就是“不抽烟、少喝酒、多喝茶,会喝茶的男人不会坏。”
品茶闻香相忘言
古代人品茶到底品什么、怎么品。品茶这个阶段大约开始于西晋,长江流域的文人雅士在介入茶事活动当中,带着文人作家们审美的观点、审美的情趣来从事茶事活动,从而把中国人饮茶提高到品茶阶段。西晋诗人张载的茶诗《登成都白赋楼》里有两句话:“芳荼冠六清,溢味传九区。”芳香的茶盖过六种盛行的饮料,茶的香味传到九州大地。这首诗不说茶的保健提神作用,而提到了它的芳香,强调它的气味,我们现在品茶就品它的色香味,味是最重要的。所以从西晋开始,品茶过程中就强调品它的芳香和滋味。一直到了唐朝,这样的习惯、风气越来越盛,所以就出现了以茶代酒的各种茶会,叫做茶集,也叫茶宴。人们在品茶当中吟诗作对,是一种很高雅的集会。唐朝诗人钱起有诗《与赵莒茶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竹下,说明茶宴的地点不是在室内而是在竹林里;紫茶,是唐朝很有名的贡茶;他们在竹林底下对着
很美妙的紫笋茶达到忘言的程度,陶醉在茶香之中。此时大家都不说话,因为开始的时候肯定话很多,大家吟诗作对,但是这时候都沉浸在茶香之中了。人不管从事什么活动,如果达到忘言,就是最投入的阶段。
十年前,我陪一个日本的茶话专家到庐山参观,到了山上,翻译腿受伤了,不能陪我们。我不懂日语,他不懂汉语。晚上吃完晚饭,天还没黑,我们决定出去走走,走到牯岭,天黑了,再走到小天池,那时候月亮出来了,那里有一片松树林,我们走过松树林,发现月光穿过松树林,地上有一块一块的月光。走过去看到九江万家灯火,我们就在亭子里坐下一直看,因为语言不通,就在那静坐。那时只听到风吹
过松树林引起一片松涛声。我们两人在那里整整坐了一个半小时。这个晚上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后来回去之后,我心潮澎湃,写了一首打油诗给他:“林中结伴踏月行,万家灯火耀眼明。相对无言听天籁,万里松涛诉衷情。”那时我们两人都达到了忘言的阶段。唐朝人品茶也到了忘言的阶段。接着说上面的诗。流霞,是一种名贵的酒。那句诗的意思就是在竹林里喝紫茶,胜过神仙喝仙酒。本来心里有很多杂念,都被这碗茶汤洗得干干净净了,满心兴致很高,不知不觉,大半天过去了,只听到一树知了在叫,太阳已经西下,影子斜了。这首诗说明了唐朝诗人在品茶时达到了忘我、投入的境界,它没有提到茶的功利的作用,完全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这就是品茶的意境,要达到这个境界才算品茶。
茶道的三个层次
唐朝还有个诗人叫皎然,他把品茶的意境细分为三个层次,是茶话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首诗:“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